时间:2024-03-06 16:2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产业化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新型的国际农业市场形势要求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众所周知,我国的耕地只占世界耕地总量的7%,供养了占世界21%的人口,1997年以后,中国是农产品的纯出口国,每年顺差在50亿美元左右[2]。在加入WTO之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加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困难增加。如果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势必加剧国内农产品的“卖难”,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以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3],这就要求我国农业改革的核心是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提高非均衡农业竞争力。
2.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农业实行产业化。我国工业化速度加快,所需求的工人数量不断加大,导致许多地区的原农业人员进入城市。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也导致了大量的农田荒芜,致使农地的使用效率低下,这对于土地本来就稀少的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这就需要国家对现有土地进行整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业的基础投入。而目前我国产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基础,对农业进行产业化有利于农业从单纯原料生产向完整的产业体系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以提高农业对国家GDP的贡献率,追求产业间平衡协调发展。
3.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业自身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的科研发展水平有限以及农业在现代商业化金融体系中融资能力较差等内在缺陷。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需要经济法的支持。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弥补市场的内在缺陷。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形式,肩负了重要的使命,这也被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实,曾有学者这样写道,“经济法是随国家与法的出现而出现的,因为经济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干预经济。”[4]虽然这一表述并不是很全面,但也足见经济法的国家干预经济这一特性。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滞后,这就更需要国家进行政策性的扶持。
1.从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实行农业产业化需要经济法支持。高王凌在《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指出,“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多方面地插手管理,在中国决非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是一个近代现象。在几千年前,政府即曾全面地控制着经济和社会的生活(当然其表现形式与现代条件之下有所不同),我把它称为古代的‘大政府时代’。即使是在干预的‘低潮时期’,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仍持有一种统筹的意识,看似未插手,却又似是而非,有质而无形,无居而不在。”[5]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对田地的赋税以及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早在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奴隶制国家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就对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和土地的法律保护作出了规定,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的某些国家直到目前对于农业一直都给予大量的政策扶持,包括价格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技术的发展等。
2.经济法的宗旨及其价值理念支持农业实行产业化,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法的宗旨即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协调平衡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平衡发展涵盖范围是多方位的[6],包括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平衡、产业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等。而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要求,而且农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同产业水平差距巨大,如不实行农业产业化,则会影响国家综合水平的提高;其次,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支持农业实行产业化。经济法作为社会责任的本位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追求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自由以及整个社会的实质公平[7]。同时,把追求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注重公平兼顾效率等作为行为准则。农业是一个风险大、投资期限长、收益不稳定的产业,但农业对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宁、经济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故其社会效益更强于人们通常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一直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投资农业更注重的是其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这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此外,农民是现代社会中相对的弱势群体,大力扶持农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而进行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业的必然途径。因此,实行农业产业化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3.我国实行农业产业化面临诸多问题,需要经济法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扶持。虽然我国一直支持农业实行产业化,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目前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缺乏足够真正的农业市场主体、缺乏足够的科研开发支持、农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缺乏相应的农业行业协会团体组织等,这些问题都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在调节市场经济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功能和制度功能[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理清其内外部关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实行农产品的产业化,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法对农业产业化具体法律的完善思考。实行农业产业化需要经济法全面的支持,笔者认为,应着重从经济法内部的四个重要的部门法进行完善思考,即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法[9],从而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应考虑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区别思考。当然,限于篇幅,全面地论述各部门法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实行产业化所亟需解决的市场主体、国家运用法治化手段充分利用“黄箱补贴”、“绿箱补贴”加强财政和政策性商业性融资、农业产业化可能出现的对环境、社会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1.发展和完善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其市场性。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各种市场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如果说社会生活以人为本,市场经济即以市场主体为本[10],因此,发展和完善农业市场主体尤显必要。我国某些地方在实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的一些市场主体形式,主要以农产品集团企业型,即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还有以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供销合作社等为中介,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一般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此外,还有以专业批发市场为纽带,带动主导产业,通过合同契约或其他较稳定的经济关系,连接广大农户等形式。笔者认为,农业市场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企业法人性质的企业,一类是农民合作社与农业行业合作性质的合作型市场主体。对于前者,应壮大农业企业集团的实力,注意培养市场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应与农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形式多样的合作机制;对于后者,应壮大农民的整体实力,形成农民的利益集团,提升其自身的国内外竞争中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农民和务农人员、农业团体的保护。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现代农业产业化需要得到经济法支持的迫切性
(1)农业产业化能够凸显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经济法属于社会责任本位法,是以追求社会总体利益为其主要任务,追求经济安全、经济自由和社会实质公平的。因此,追求社会效益应当优于追求经济效益,并且要将重公平和兼顾效率视为重要的行为准则。
我国农业产业不仅风险大,而且投资的期限长,收益也不够稳定,但这一产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却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价值,所以其社会效益强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益。施行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民群众收入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和别的市场主体在法律地位上从形式上的公平逐步转化为实质上的公平,这也是经济法观念的一种表现。
(2)农业产业化要切实遵循经济法国家干预之原则。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由于将我国这么一个广阔地域范围之中数量尤其是拥有如此巨大数量的农民群体置于显失平等或者公平境地的社会发展现状,这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宗旨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正是"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以及处境,决定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定要坚持国家适度干预之原则。
(3)切实落实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含于经济法体系当中。经济法体系主要有市场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农业产业化中的大量问题通常就集中于以上各方面。有鉴于此,运用健全完善的经济法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
2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也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也产生了一部分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四点。
(1)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够健全。首先是缺乏农业产业化经营载体,力量不够充实。专门开展农产品加工与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力量十分薄弱,同时组织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带动广大农户实施专业化生产。
其次是农户合作观念与意识不佳,缺少相关的合作法律制度,缺少对农户合作进行引导与组织上的规范,以至于农户组织化与协调化能力较差。最后是尚未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农户组织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缺少激励制度加以支持。
(2)农业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竞争能力不够强,市场秩序也不够规范。因为我国农民通常采取的分散型生产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产品更好地进行交易,大量无组织状态进入到市场之中,导致其在市场中往往处在被动的地位上,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无法与社会上的各种利益集团分庭抗礼。因为缺少代表其利益实施市场竞争与自我保护的相应市场主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够匹配,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对农业产业化层面上的调控力度还不够大。鉴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资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需要有全面的金融服务和财政支持和其保持配套。然而,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的抑制金融与财政供给的相关政策,导致农业产业化无法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到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我国这么一个农民群体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始终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十分滞后,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保机制建设中的薄弱一环,甚至已经成为妨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突出表现为社会保障的层次偏低、覆盖面偏窄,社会化程度和保障功能比较差以及社保项目管理混乱等方面。
3 经济法支持下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农业市场主体的经济法支持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当然是农民,而农村地区的民间组织则是我国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在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加。我国《农业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国家要积极支持与鼓励农业、农村以及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在现实中也相应地建立起一些民间组织,然而因为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以上组织尚未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农村民间组织所具有的突出作用,大力培育各类农村民间组织。
有鉴于此,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民间组织法》,以指导农业市场主体的健全完善工作。因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还不够明晰,一定要全面界定农户对于所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保障土地权利人能够享有知情权与参与权,并为培育健全完善的农村土地市场创设出相应的条件。一定要在给予农民足够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承认农民拥有对土地地面价值增值具有的所有权,明确国家与农民间存在的租佃关系,推动农民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力度而提升生产率。
要精心呵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快健全完善《土地管理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从而为合理使用农村土地与稳定农村社会关系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农业市场交易秩序的经济法支持在当前的市场交易过程中,处在弱势地位上的农业市场主体通常都会成为各类垄断、不公平竞争以及别的商业欺诈行为所产生的牺牲品。为切实保障市场交易能够得到有序推进,有效保障农业市场主体所具有的合法权益,应当全面借鉴美国等国的做法,运用立法对各类垄断行为进行明文规定,并把非股份制和非盈利性的合作社加以豁免,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起更加公正、更为合理的理性市场交易环境,为入市进行交易的广大经营者规定经营的行标准,并且保障农产品运销加工活动能够得到持续推进,切实避免农产品价格上的剧烈波动,这对于有效保护农业主体权益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都有极强的保障作用。
有鉴于此,建议尽快健全完善市场规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农业市场交易环境提供充足的法制保障。要立足于市场竞争法律的健全完善,明确农村经济主体均可平等参与到竞争之中,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要运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方式,对农村商品经营企业实施准入制,做到监管关尽量前移,以提升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维权保障能力,提升政府在农村消费维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惩罚性赔偿机制,切实有效地降低农民群众的维权成本,进一步提高针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刺激消费,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调控的经济法支持
如今,我国政府所实施的宏观调控正面临着城乡之间利益失衡的状况。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之中,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科研始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及保障,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应当尽可能地发挥出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对于广大农民群体收入增长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建议尽可能地健全完善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强化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特别是要提升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科研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从而推动农业科研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的结构,积极探索新型财政支农产业化工作模式,确保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化利用,并且发挥通过财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新机制。因为我国农业融资能力相对较差,金融供给也不够充足,要尽快健全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立足金融创新以提升金融支农之幅度,运用有效扩大对农村地的区金融供给以刺激农村金融方面的需求,进而带动农业产业化之发展。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法支持
目前,我国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法律非常少,其主体还是一些政策性文件,这就造成了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很难得到切实履行。由于我国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到非农领域之中就业,以至于许多被征用土地农民处在既无地无业、又无保险的状况下,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快建设《农村养老保险法》的步伐,争取运用立法形式完善我国农村社保制度。
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我国目前“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日益引人注目。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起源、内涵等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农业产业化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一些主张。
1、农业产业化:农业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考察农业发展的历史,的建立是对人民工时制度的一种否定。这也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结果。从本质上讲,这种制度设计有效地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结合起来。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寻找获利机会。这既节省了监督成本,又增添了经济主体的活动,是农业经营中制度绩效较好的形式。
在运行这么多年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缺陷,这些缺陷通过家庭内在机理反映出来。例如,农业利润的流失,在于农业内部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本应归农业所得的利润被其他产业侵蚀。那么,如何通过现存制度的变革将外部利润内部化,使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获得平均利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化。诺斯认为,外部利润来源于规模经济、外部性降低风险和节约交易费用,因此,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一定社会集团对自身收入预期的改变,都将引起预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从而促成制度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出现,正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预期的减弱、外部性增强、风险增加、交易费用上升等因素而产生。因此,农业产业化不是对的否定,而是在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它是通过发挥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来弥补家庭经营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内涵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产业链,强化农业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论”对产业的联系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农业特别是农民所从事的小规模农业是缺少联系效应的。“联系效应论”无疑是用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但就现代农业而论,其“联系效应”决不比工业等其他部门弱,而且正呈不断增强之趋势。农业生产需要向其他产业部门购买机器设备、肥料、农药、饲料、种子等,具有后向联系;农产品产出后,要向其他部门销售,作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加工原料,又具有前向联系。当然,“联系”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联系。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与工业和国家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更多是一种不公平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农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的根本要旨即在于重建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商业和市场联系,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内在有机关系,降低小规模、分散的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
(2)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存在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制度变迁,作为支配经济主体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规则,既有可能是强制的,也有可能是诱致性的变迁。一种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而这些利益相关的组织或利益群体就会率先进行制度变迁。
一方面,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民不论是采取消极的抗争弃农从商或只种口粮田,还是采取积极的抗争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或与有关部门及其他利益主体讨价还价,都标志着农民商业意识和谈判能力的增强,农民对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和增加收入有一种强烈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地区逐步探索到了在政策允许而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做且能够做的事,将农业生产的触角向工商业延伸自然而然就成为情理中的选择了。另一方面,政府已经深刻感受到农业的每一次徘徊,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的下降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只要能够通过“给政策”的投入方式取得整体利益最大化也就必然会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农业产业化与并不完全相同。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在不被当时的政策所允许的情况下首创的,改革只是在农业生产制度这一边际上,正式约束对非正式约束变迁的追认,而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又使制度变迁的人政府产生了对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适应性预期,从而认可了农民原有的制度创造并使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虽然也有农民自愿的创造与参与,但政府性安排的色彩更浓厚一些,包括创造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以调动公司、企业及其他各种利益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保护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权益,使其直接介入农业产业化的某一环节,如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从长期看,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在资源互利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而且要尽可能地实现从政府性安排向自愿安排的过渡。因为自愿安排是相互同意的各利益主体之间所达成的合作性安排,参与其中的任何个人、企业和其他利益主体都可以合法的退出,它要支付组织成本,但没有强制成本;而政府性安排则没有提供退出的选择权,因而它既要支付组织成本,也要支付强制成本。
(3)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内含了组织创新的成分
在制度经济学中,团队生产本来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分生产之和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应该使用团队生产。但是,团队生产的组织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大到足以使团队生产的绩效远小于分生产,如此,选择与分生产相适应的制度便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改革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和的实行正是这样。分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分生产)具有明确的权利界定,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激励问题,但分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不对称性。因此,许多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培育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的组织类型。这种组织的产生绝对不再是通过行政力量将单一的分生产加总起来,而是建立在明晰的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新的组织创新,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自愿联合”形成制度创新的组织载体。虽然它仍需要支付信息费用和组织成本,但由于联合体内部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外部较强的谈判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其总收益总是大于总成本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形式多样,股份合作制作为最基本的形式之外,还有契约关系、合伙关系、从属关系、买卖关系等。
3、农业产业化制度的完善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虽走在了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前面,但是,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短缺。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往往处于瓶颈性的位置,对经济增长有着关键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制度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颇有裨益的。而建立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环境的关键就在于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制定。
农业产业化政策是为政府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农业产业和企业等组织为对象实施的以生产集中和产业结构转换为中心内容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外部保障政策。
(1)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农村各种经济主体与农民之间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消除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因而需要抓好一体化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有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其基本构建是:政府建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在这一组织体系中,“龙头”是关键环节,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产业化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使这些企业与农业生产者真正结成长久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营、分配机制,避免大企业因短期行为和不规范的趋利行为而使农民蒙受损失。这就需要积极构造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新型利益机制,建立对农户的风险保障机制,企业面临市场风险,不能向农户转嫁,应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风险基金,以应付市场价格的波动,或是帮助农户,组织其参加农业生产的经营性保险,以便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同时农户也应参与决策或发展自己的合作组织,以自身的力量来抵制企业因短期行为和不规范行为而损害农户利益的现象。反过来农户也应提供保质保量的农产品,依靠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利益。
(2)产业结构政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10-01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双重内涵决定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实现制度、组织和科技创新。
一、实施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健全政府宏观指导调控机制 农业具有弱质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面临着极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的宏观指导调控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特别要重视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和指导农业产业化,搞好宏观指导调控。健全宏观指导调控机制首先是要突出科学性,政府要建立灵敏而系统的信息网络,全面掌握信息,及时指导农业生产。
2.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一是在投入上要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二是鼓励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三是在龙头企业的立项、申报、审批及土地征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四是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允许兼并联合,谁有能力谁牵头。另外,政府要支持和保护一切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并且组织协凋好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形成推进农业化的强大合力。
3.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灵活的利益协调机制可以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拓展产业链,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利益联合形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合同制、合作制、公司制、托管制等四种。合同制,即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合作制,由龙头企业与乡镇联手建设生产基地,由企业按占用土地面积给予补贴。公司制,即按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对农产实行系列服务,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并回收产品,与农户结成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托管制,即除土地所有权以外,政府将资源交给龙头企业托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向。
4.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增强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感和权属感;二是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土地流转和合理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三是克服家庭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弊端,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
二、实施组织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效的组织载体
1.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龙头企业是产业核心,龙头兴则产业兴。要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应当成为当前农业化工作的重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首先选择那些技术力量较强,产品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其向上市公司发展;其次是突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组建集团公司;其三要引导经济效益良好的涉农民营企业抓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机遇,用好资本营运这把金钥匙,积极参与国有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私营企业托管、兼并收购国有和集体企业,壮大块头,扩大规模。
2.提高农业生产基地的规模和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可以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墓地”的思路,形成产业化基地布局的区域化,建立与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基地经营的集约化,使基地建设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形成基地生产的专业化,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在农产品总量中的份额。在建设产业化基地的问题上,要注意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忌防顾此失彼而适得其反。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的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当前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依托农产品基地兴办大专业市场;依托中小城市或中心集镇兴办人农贸市场;依托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窗口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要抓紧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产品市场网络;还要通过各项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要加快统一市场的建设,打破市场封锁、分割和垄断,严格规制市场,加强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和保护公开、合理、公平的有序竞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主导产业要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良种扩繁等方式加快发展,树立品牌形象,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等农产品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使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农业也将逐步转化成为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制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健全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通过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要引导工商企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农业,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不仅可以缓解农业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营销网络、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科技含量,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必须重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企业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适当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个体私营投资。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农业上市公司规模,通过资本营运的方式增加投入。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与农业部门沟通,加强信贷管理,做好信贷调查、发放和收回工作,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产业,在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予以适当优惠,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政府和农业组织应大力宣传信誉美德,确立讲信用、重诚信的理念,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和生产经营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额信贷的发放。
三、注重人才培养
湖北省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该县北部与神农架相连,高峰林立。中部为山原地貌,地势相对平缓。南部与武夷山相连,地势平旷。从自然条件方面来看巴东地区具有发展农业并不具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山地较多,耕地面积不算丰富。但是巴东地区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逐渐走上了一条具有巴东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巴东地区农业发展获得了生机,提高了农民收入。巴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巴东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
所谓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农业经营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一体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县域经济是以一县的所有资源为依托,以县级政权为管理主体,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经济体。巴东是我国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湖北巴东县,根据自身农业生产环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初具规模。早在2007年,巴东县农业生产建设就开始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的特点,农业的产业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县域经济获得巨大发展。
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的贡献
(1)农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巴东这样一个农业县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巴东县通过认真分析本县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为巴东县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其次是财政支持,巴东县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资,确保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第三是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新品种、新模式。2014年巴东县在官渡口镇碾坪垭村进行了“油菜树”试种实验,获得了成功,亩产达到350多公斤。今年易达公司已经在官渡口、信陵镇、茶店子、沿渡河4个乡镇8个村示范种植“油菜树”100多亩,均获得成功[2]。第四,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巴东县创办了农民培训机构,专门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并且专门派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巴东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产值大大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农业产业化,巴东县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巴东县的柑橘、蔬菜、魔芋、药材、茶叶等种植纷纷走上产业化道路,柑橘产业年产值两千多万元,形成了柑橘主产区,产品行销全国各地,逐渐成为知名品牌。巴东县的药材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超过2.1万亩,年产值六千多万元。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和湖北省地道药材GAP示范基地。茶叶产业基地年产值接近三千万元,并获得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各种经济作物纷纷实现产业化,对巴东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巴东县通过农业产业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巴东县的柑橘、蔬菜、魔芋、药材、茶叶等种植纷纷走上产业化道路,每一项都能为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巴东县蔬菜种植面积达二十多万亩,年产值达两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五百多元。魔芋产业面积达到六万多亩,产量十几万吨,全县有五万余户从事魔芋种植。着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县经济水平提高,农村的建设也获得了经济支持,巴东县清太坪镇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青山绿水、红瓦白墙,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氛围,这是巴东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结果[3]。
结语
巴东县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支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大力推进本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但使许多传统的经济作物获得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种植,而且还引进了许多新兴作物,逐渐形成了具有巴东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使巴东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整个巴东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都说明了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颖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4-6
建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全县15.0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13.07万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推进建宁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紧密结合县情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七届五次、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为立足点,以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创新农业经营理念,进一步整合现有的产业优势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做大龙头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建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一、围绕以农兴工,调优产业结构,打造大农业发展格局。建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当前关键是要解决好区域开发重点、资源合理选择与优化配置等问题,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乡一业、几村一品”的形成。首先,要优化三大区域布局。一是构建以城区为中心,里心、均口为两翼的V型特色经济区,着重巩固“三子”(果子、莲子、种子)基础,加快品种更新,推进科技兴农,不断提高特色农业比重。二是构建以黄埠、客坊、伊家为主的西部种养经济区,重点发展烤烟、食用菌、仔猪、肉牛以及草食畜禽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把畜牧业作为新增后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到200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30%。三是构建以溪源、黄坊为主的东部经济区,充分开发笋竹资源,培育林业资源,提高笋竹转化增值和加工增值的效益推进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其次,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契机,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组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重点抓好无公害水果和绿色莲子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农业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农业质量安全监测网络。第三,要大力突破创汇农业。坚持外向型农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绿色食品品牌和原产地注册保护等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作用,着重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建莲、速冻鲜莲、孟宗笋系列等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加快推进对台农业合作,以应德公司4000亩黄花菜示范项目带动,促进以商招商,吸引台湾资金和技术投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养鳗业,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扶持里心、黄坊、溪源等乡(镇)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年产量达500吨。第四,要夯实农业生产基地。立足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建好生产基地,对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重点培育,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当前,重点是建好七大生产基地。一是果子基地。以黄花梨为主的水果基地面积力争达12万亩,年产量6万吨以上。二是莲子基地。随着文鑫万吨莲系列、鑫达10万吨系列饮品等项目的投产,种植面积2005年要力争达到8万亩以上。三是种子基地。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年供种量5000吨。四是烟叶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确保烟叶收购达6万担以上。五是笋竹基地。高标准建好10万亩"两高一优"笋竹两用林,建成10个毛竹5000亩生产大村。六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是食用菌基地。以茶树菇、竹荪、反季节香菇为主的珍稀食用菌种植突破2000万袋。七是畜禽基地。重点建设万头仔猪基地、百万羽养鹅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
二、立足强工促农,做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加快引进。改变山区县无法发展工业的旧思维模式,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破区位、资金、能源等劣势,在开展“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活动中,通过资源开发、资产重组、技术对接、嫁接改造、租赁经营等形式加快区外资金、技术、设备等引进,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成长,促进原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当前重点是要通过引进,盘活县猕猴桃厂、胶合板厂等一批老企业。二是加强帮扶。进一步调整和充实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对确定扶持的省、市、县级重点龙头企业,至少安排一名处级领导帮扶。每年择优选调10名以上科技人员到龙头企业挂职,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开发、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当前,要重点帮助鑫达、文鑫、孟宗加快10万吨“闽江源”绿色饮品系列、万吨莲系列、100万箱笋系列项目实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县级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40万元资金作为县级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和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补助和奖励。此外,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税费减免和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服务,支持、鼓励企业通过租赁、购并或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壮大自己。三是突出重点。围绕莲子、果子、种子、笋竹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当年产值或营销额在1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年上交税收2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600户以上,农户从中增加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带动型”龙头企业,力争每个产业都有1个以上龙头企业。四是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对龙头企业的管理,严格考核、评审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关于县级龙头企业考核评审办法》,促进龙头企业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资产联结、供求衔接、价格保护、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巩固“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新模式,使企业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
三、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市场空间,巩固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打造名优品牌,一手抓市场开拓。一是宣传品牌。全县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商标共有59个,其中获福建名优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2个、绿色食品使用权3个、原产地产品标志3个。要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项目推介会和招商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宣传面;对于已被认定和获奖的“闽江源”、“山雪”、“文鑫”、“孟宗笋”等优质特色名牌农产品,鼓励和扶持企业筹集资金在中央、省级媒体上投放宣传广告,并多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声讯服务、邮政广告等新式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二是创新品牌。大力营造争创品牌氛围,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申报农产品注册商标、条形码、绿色食品标志权,不断创立新的市级优势品牌、省级著名商标等。今年,要着重做好申报进入“中国名牌产品目录”前期工作,大力支持孟宗笋制品和猕猴桃汁争创省名优产品,力争莲子、水果、笋制品系列产品中再有2-3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三是保护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统一标识包装,分级包装等;严格产品生产管理措施,从各个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同时,加强对产品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地产品品牌。四是建好产地市场。以边贸重点县为依托,进一步完善边贸交易市场、莲子专业市场、果子交易市场、种苗交易市场等19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培育2-3个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的闽赣边贸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市场。五是培育营销组织。积极鼓励和扶持地产品销售行业协会、黄花梨协会、莲子协会、食用菌协会、笋竹协会、农副产品信息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实行联合经营,加快“农民经纪人”培训并进行资格认证,扩大民间营销队伍规模,充分发挥营销中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要大力培育一批参加人数100人以上,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年营销额1000万元以上并能提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的“带动型”营销龙头中介组织,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协调运作。六是拓展营销方式。一方面,积极参与或举办各类农产品订货会、推介会、交易会等,加强上海、南京、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的营销窗口建设,推动产品进入大型超市、商场,牢牢把握住销售主渠道。另一方面,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以县政府信息中心为基础,开设建宁特色农副产品销售网站,积极推行网上交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式营销手段,并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销售等信息。同时,认真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帮助龙头企业申报产品自营出口权,在巩固美国、日本、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出口业务,把产品做向海外,走向全球。
四、坚持科技兴农,做优发展环境,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首先,坚持科技兴农。在抓好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农业技术和人员培训的同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品种改良。充分利用“福建猕猴桃、梨优良品种选育与基地建设”项目课题和“建莲产业关键配套技术研究”成果,认真做好翠冠早熟梨、建选17号、金魁猕猴桃等新品种及水稻杂交“两系法”的推广工作,着力解决“三子”品种退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巩固主导产业优势。同时,加大对毛竹山扩鞭垦复改造力度,培育笋竹丰产林;积极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加大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果树点花授粉、养蜂授粉、果实套袋等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抓产品升级。发挥莲科所、果树研究所、食用菌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作用,对产品的高产优质组织技术攻关,重点抓好与省农大联合开发优质莲种单细胞培育,与省轻工食品研究所联合开发鲜莲保鲜和鲜莲加工技术。抓紧莲叶莲梗成份提取及速溶茶系列产品开发,加快猕猴桃、黄花梨加工储运高新技术综合应用及“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签约项目的实施,使产品提档升级。三是抓人才使用。立足乡土人才的培养、贮备,完善留用人才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业务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承包或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生产,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采取借地生“才”、租赁人才、乡情引智等办法,加大“借脑引智”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引进人才、智力的自觉意识,提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待遇,保证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其次,做优发展环境。着重在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政策方面抓好落实。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政府职能集中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处级领导联系龙头企业、部门服务承诺等制度,切实兑现扶持发展政策;创新“一线工作法”,规范干部驻村服务,加快县、乡、村农业“155”服务队伍建设。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加快水毁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恢复进度,扎实开展以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水、电、路为重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当前,着重做好创建国家生态县、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金溪流域防洪一期工程实施、建泰公路改建、农村道路硬化和金溪工业园区的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已经出台的简化项目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土地使用优惠、户口迁移、引资奖励等鼓励项目投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土地合理流转机制,在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前提下,鼓励农户土地经营集约化,促进特色农业由分散、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同时,抓住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河西地区、中部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甘南牧区等特色产业化区域,区域布局能够结合独特的自然条件、区域特色和资源状况,区域布局合理。
(二)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10月,我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到392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65家。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质量上来看,龙头企业的的级别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甘肃省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地,产业聚集效应难以实现。生产收益率低下,一是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较低,二是对社会的资金吸引力不足,社会资本很难流入。由于分散经营,大型的机器设备无法投入使用,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生产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加大了生产的成本。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产品种类单一并且区域趋同现象严重,科技含量也不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少。其次,由于生产效率较低,生产的产品数量有限,自给自足现象依然明显。第三,农产品大多处于初级产品阶段,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农业科技发展缓慢,转化率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市场经济的生长发育还不成熟。
(三)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配套的扶持机制不健全
我省大多数地区,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与劳动的投入之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方式,从而削弱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配套的扶持机制不健全,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农业生产组织的形式、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上没有太多的支持或者支持不到位,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配套的扶持政策不能够落实。
(四)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水土资源被挤占,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将面临日趋严峻的短缺。目前,随着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二是大量的劳动力要素流入城市,导致土地荒废;三是工业化带来的“三废”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严峻,农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
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要以创新农业科技政策为先导,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及政策环境。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梯度建设,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及相关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导管理人才和创新研发团队。再次,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放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确保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力量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后,要加快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变周期,选择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校、科研单位组建农业生产经营企业集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环型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
以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环型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一是以现有的生产要素为基础,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色、优势产业,二是以原有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推进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等的建设。
(三)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大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关于农业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至关重要。首先,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其次,拓宽龙头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第三,为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建立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卫东,马家生.对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上旬刊):214.215
[2]莫凡.《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国家发改委网站.2010.
[3]张晟.《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网易新闻中心网站.2014.
[4]李世新.《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选择》甘肃农业.2006
一、解放思想是创建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地方思想解放,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得更快:否则,经济发展就相对落后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解放思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升级和转换解放思想要从不同层面来实现.领导干部指导思想的转换和升级应该先行领导干部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人和先锋模范的作用.首先要在他们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思想武装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只有领导干部们真正做到解放思想.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彻底转换指导思想.才会把先进性传递开来。第二,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和完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解放思想的根本就是要不断吸收和发展思想的先进性.保持思想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才能做到真正地解放思想第三.解放思想要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老百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和基础.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先进性.这项工作才可以实行和开展下去.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才可以真正发挥出来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的种种原因.要让群众理解和认识农业产业化的先进性和优势,就必须要在群众中解放思想。
二、确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主体及各自的角色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一条龙经营机制实质是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业经营新体制代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走上商品化、专业化、一体化的轨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主要牵涉到政府、农户、企业和市场四方面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因此.确立他们之间的合理关系及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一,农业产业化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的政府要改变以往统包统揽、什么都管的工作局面.努力建设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型、管理型的政府发展农业产业化.势必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必须尊重和重视农户和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让企业和农户唱主角.政府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企业往往是市场经济的主力.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高于其他主体。因此,充分尊重并放权给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在所有领域.只要是允许市场的地方,就要鼓励企业的正当行为.当然要限制市场的弊端,防止企业只为自己谋利益。
农户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却是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要指导农户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才能全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作用并且要在尊重农户主体地位前提下.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融入到农户的思想中.让农业产业化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第二,政府、农户、企业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如何调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关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以往,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大多都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而忽略了农民在其中的作用农业产业化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无论政府、农户还是企业行为,都应当遵守这一准则,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因此.应当建立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区域农业产业化模式。
政府应当以把自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管理型、服务型的政府为目标政府做好宏观规划和管理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政府要改变以往什么都要做的习惯.放权给各个微观主体(企业、个人等),为微观主体的活动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这是农业产业化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保障只有微观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服务。
农户和企业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中最敏感、最关键的要素。农民作为农业产业化中最基础的元素和力量.如何妥善解决农民在新的农村社会关系和经济生活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确保农业产业化成功发展的最基础因素企业作为现代社会最具活力的组织.其先进的生产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在确立农户和企业关系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出企业的最大优势,显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鉴于此,再考虑到现实问题,农户和企业关系的确立,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不变;其次,要发挥企业最大优势。现代企业中.股东是企业的主人.经营者却另择更有才能的人担当。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可以考虑吸收引用现代企业的模式建立这样一种模式应该是比较有生命力的.让农户以土地资源人股.企业家以资金和优势技术和经验人股.组建更大的企业集团。单个地说,企业家是最大的股东,拥有对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的权利.这就确保了现代企业中企业家对生产力的贡献作用。而分散的农户作为小股东,可以以合约的形式和企业家制定工作关系。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农户还可以只作为企业的小股东领取分红.而去别的领域或地区从事工作如此则确保了农户生活保障不受到生活生产方式转换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作为农户集体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仍然是企业的主人。一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还可以按以往的习惯进行这就可以确保农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能够在新模式下充分发展和进步.避免了农业规模化带来的经济增长而使其他社会生活发生停滞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得以体现.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也发挥出了优势.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三、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种相关产业和社会职能
农业产业化要建设和发展起来.少不了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共同发展。区域的发展.优势和重要产业的突出是关键,其他相关产业的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只要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还要建设好相关产业和服务招商引资进来的龙头企业,政府培养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农户.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克服落后地区的全部劣势.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可能会因为其他的因素而被限制了因此.政府要适时地搞好全面建设.把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好,尤其建设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相关的各种产业和相关服务项目。
首先.要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建设各项有利于农业产业向外发展的公共没施投资环境是企业进行农业投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竞争力首先就体现在投资环境的优良程度上公共设施的齐全和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企业的活力和效益.因此地方政府也必须抓好此项建设和服务。
其次,建设和完善市场的功能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指出.在微观方面,市场的效率是最大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把该放的权放开给各相关微观主体促进各微观主体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效能.让市场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动机。
再次.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下农民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社会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增长.还要有很多层面的共同发展。因此,在建设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适时地探索和创新新农村社会生活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政府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先进思想指导和引领农村社会的转型。避免和克服农村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不和谐因素.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健康科学的发展。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走下去.才能真正走出意义来。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保障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已有多年.但是对于落后地区来说.仍然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鉴于地区之间的各种差异因素,落后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绝不能照搬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参考具有指导性的经验。
有目共睹的是落后地区的工作较难见成效对于落后地区的干部政绩和工作效果的考察方式应区别对待落后地区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既要有打赢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之仗的信心.又要有接受失败的准备。因此.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就是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Abstrac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heavily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s econom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ounty under division exists a lot of problems. For example, small and complete in producting, vicious competiting in the market and so on. That restraint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ing the inter-county economy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dates in Shaanxi. For example, allocating resources across the county, establishing inter-county large enterprises and inter-county big brands such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Inter-County Economy; Shaanxi D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ounty Economy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教、科、研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它是我国实现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对于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形势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地域依托。截止到2003年底,县域经济GDP达到6.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5.15%,年增长率为14.28%。和全国GDP年增长
高改英(1982—),女,陕西凤翔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王青(1959——),男,陕西省武功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及政策、区域经济等方面研究。
率11.55%相比,高2.73个百分点[1]。虽然如此,但在县域分割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存在许多很难逾越的障碍,需要通过跨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加以解决。在此,我们以陕西省红枣产业的发展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县域经济条件下陕西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枣树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栽培果树之一,基本上各地都有,但主要栽培地区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五省。据统计资料,陕西省2004年红枣产量达131213吨,仅次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2004年陕西省红枣种植面积110692公顷,仅次于苹果,成为陕西省农村主导产业之一。红枣产业已成为陕西省基地县农村经济的支柱,农民的红枣人均收入已占到年人均总收入的50%左右。尽管陕西省基地县红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县域分割情况下,要把红枣这一陕西农村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从长远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考虑,有以下主要问题需要通过跨县域统一协调解决。 红枣种植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够突出。目前陕西省各县红枣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各个县呈现“小而全”的生产结构。鲜食、制干加工、深加工红枣分散种植等,而且许多品种相互参杂、种植混乱,更新改良进展缓慢,这使红枣产业很难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就全省来看,陕西省现有133个品种,其中优良品种有28个,制干枣品种数有57个,鲜食品种有45个,兼用品种有30个,蜜饯用品种有1个。而延川县红枣就有鲜食、制干、鲜食制干兼用和青加工四大类49个品种。
2、红枣加工品档次低、重复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陕西省红枣加工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各地从县域经济考虑的多从跨县域经济考虑的少,对眼前市场和效益看的重,对长远市场和效益看的轻,致使红枣加工品低档次、重复现象非常严重,小而全的加工结构十分普遍,很多加工厂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手工作坊式,其结果是本不充裕的资金不能集中使用,不但人、财、物资源浪费严重,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名牌效益。比如,绥德县400多座红枣烤炉,加工红枣的能力只有5000多吨,加上枣农自行制干加工,年加工红枣的能力也不到l万吨,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25%,大量的红枣只能做为“青枣”或鲜枣被外地加工商收购。清涧县红枣年产量4000万公斤,全县拥有红枣加工企业28个,年加工红枣仅占到全县红枣总产量的26%。
3、县域竞争激烈,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出口创汇能力弱。陕西省红枣大县,出于对本县利益的考虑,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面对国内外市场,出现各自“打擂台”、“恶性竞争”的现象。比如延川县和清涧县,前些年,两县都自称是“红枣之乡”、“红枣品质最优”,两县在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擂台赛”,形成市场混乱、分割、恶意竞争,对陕西红枣产业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影响很大,而且也严重影响其出口创汇能力的提升。比如2004年初,延川县红海枣业有限公司获得红枣产品进出口经营权,使陕西省延川系列红枣出口实现零突破,但对全省的红枣产业发展带动不大。
4、陕西红枣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品牌和大名牌,市场占有率低。作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囿于县域之内,没有跨县域、大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大战略,县域内各自为战,小打小闹,从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到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以来,红枣产业没有真正成为陕西第二大支柱产业。由于没有严格的标准等级,没有统一的规格、色泽、果形等要求,品牌多、名牌少。比如,延川县执行的是《延川红枣国家标准》,佳县实施的是国家有机产品标准,有的县甚至是盲目种植、无标准化生产。因此,造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市场混乱,难以产生品牌效应。
二、跨县域经济内涵分析及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一)跨县域经济内涵分析
跨县域经济,既不是县域经济,也不同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跨县域经济以共同的资源为纽带,以大产业、大市场为目标,若干个县基于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和公共事务问题等,通过联合、协作,立足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思路,优化配置区域资源,形成大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使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进而形成强势经济和区域农村的支柱产业。跨县域可以是由省内的几个县,也可以是由跨省的几个县构成,既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不相邻的几个县的合作。具体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可以由相邻的几个县进行合作,进行全局规划,实现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也可以由不相邻,但资源互补的几个县进行跨区域合作发展。
跨县域经济不是对县域经济的否定,而是在县域经济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问题实行的跨县域经济合作。跨县域经济的实现最终是要依托县域的。
(二)跨县域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跨县域发展可以加快农产品种植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由于农产品种植对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大,且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因而通过县与县的合作,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能够使农产品种植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例如,陕西省可以利用各县不同的红枣发展优势,按照红枣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条件,将红枣种植按照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跨县域发展可以使各县在产业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陕西是全国红枣生产大省,陕北黄河沿岸是红枣的发源地,红枣在陕西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许多县发展红枣存在许多问题,但也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比如延川县拥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实施红枣标准化生产;而清涧县的红枣龙头企业较多,品牌较出名,技术服务体系和营销网络也做得好。因此,通过跨县域合作,使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跨县域发展有利于建立带动力强的跨县域大龙头企业。通过跨县域发展,由市场引导,通过红枣加工企业的跨区域兼并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比如延川县拥有以红海枣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黄河枣业有限公司、巨金枣业食品责任有限公司、兴盛枣业有限公司、永州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锦春枣业有限公司、益康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红枣经销企业和加工企业。而清涧县目前则拥有红枣加工企业28个,但大多规模很小,带动力不强,容易造成市场混乱,恶性竞争。通过跨县域协作,将会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
三、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基于农业产业化在县域分割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壮大县域经济的历史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基础上,跨县域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产业,以大产业、大市场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挥各县产业优势,提高区域整体效益;大力发展跨县域大龙头企业,推动资源跨区域流动;树大品牌、创国内外名牌,以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推进跨县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使其成为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使农产品生产有序化;建立跨县域产业协会,确保跨县域合作顺利实施;在跨县域经济体内,实施农产品统一标准化生产和深加工,运用市场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构筑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的大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市场,合理布局,以共同的资源为纽带,建立大产业。一方面,枣树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跨县域布局。枣树生长周期较长,在分区过程中,注重其宏观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加工能力等,对红枣市场进行充分分析和预测,突出名、特、优、新品种。城市近郊、交通便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发展鲜食品种为主;丘陵、山区、盐碱地和沙漠地应以干制品种为主;居民庭院可发展观赏品种。对加工品种的发展,可与企业结合,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主栽品种,实行公司+农户的形式。在跨县域、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的基础上统一各县的生产加工标准,实施国家标准,使红枣产业走标准化道路。最终,通过跨县域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展。
(二)在跨县域经济体内,扬长避短,发挥各县优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各县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县域间资源、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或优势。红枣产业发展应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信息,充分认识、挖掘和正确评估当地的资源、技术等优势,在跨县域范围内,扬长避短,发挥各县优势,互相合作,以最小的投入,收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大力发展跨县域的大龙头企业,推动资源跨区域流动,建立大市场。跨县域的龙头企业能促进红枣产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建跨县域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公司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红枣产业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的打破条块分割,推动资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消除地区间、行业间企业联合的障碍。企业集团通过跨地区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有利于形成红枣产业规模经济,增强综合经济能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培育跨县域红枣龙头企业,推进大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红枣生产、流通、加工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改变“一类原料、二类加工、三类包装、四等价格”的低效益局面。按照发展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大经济的观念,大力发展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
(四)统一品牌,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品牌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当前,在跨县域经济体内,依托跨县域大龙头企业统一红枣分级、包装、贮运等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种植及加工,在标准化基础上树立大品牌,创国内外名牌,以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跨县域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比如可以建立加工合作社,市场合作社,供给者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合作社,以不断增强同业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分工合作,有序竞争,内和外争,形成合力,提高效率,达到增强红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合作社可以采用公司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跨县域合作组织,使其成为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使红枣生产有序化。
(六)建立跨县域产业协会。各县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跨县域发展红枣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切实把跨县域红枣产业摆上重要战略地位。跨县域经济体之间成立“红枣协会”,负责产业合作政策的制定,各县利益的协调以及日常的协调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由各县共同成立红枣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跨县域发展红枣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协调、管理等工作。可以采取公开选调的办法,将真正懂技术、会管理、有市场头脑的干部配置到红枣产业办公室来,也可以引入企业管理模式,采取聘用等办法,将真正的人才吸引进来。
(七)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让红枣生产基地与市场间、区域内与区域外建立起动态对接的网络体系,从而使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步入现代信息化管理轨道,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由各县政府牵头,对分散在各单位、各网站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将红枣生产、加工、流通和市场信息汇总起来,并实行动态,呈现给消费者。认真组织区域内龙头加工企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各类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及各个农产品销售网点积极参与红枣跨县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作为会员承担各类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硬件建设,加快培育区域信息技术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 武连运. 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J].甘肃农业 , 2005, (10):20-21
2005年中国农业年鉴.
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
延川农业信息网
马秀岚. 绥德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榆林市信息中心. 2005
清涧农业信息网
邓建钦 ,周沛云等. 发展红枣产业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 河南林业 , 2001, (02):23-24
姜德波. 地区本位论[M]. 人民出版社,2004.
袁亚宏,高振鹏,史亚歌. 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9):95-98
资料显示:1997年后,我国已步入农产品纯出口国。每年顺差高达50亿美元。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剧增,由竞本文由收集整理争引发的贸易之战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大冲击。那么,我们的农业就会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因而,我们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产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提升非均衡农业的竞争力。比如,袁隆平实施水稻亩产的攻关课题研究,东北地区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试验,优质大豆栽培的示范、东北地产果的高枝换头技术推广等等,都是应对挑战的实际步骤。
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创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运作的巨大工程,就必须有经济法作为保障和服务。通过法律的魔杖,支配、主导和保障工程的实施。从而制约或制衡农业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研发水平有限,农业在金融企业融资严重不足的诸多缺陷。农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操纵农业产业自身的某些缺陷。笔者认为:经济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诉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来调节,但国家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本质性特征就是一种意志和利益的集中显现。比如,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就是经济法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强制性的约束土地所有权、使用年限和使用途径的一种意志的诉求和民生利益的诉求。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过去不少农户因土地生产效益不佳,而弃耕经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了政策,就是国家以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控土地政策。不要提留,种田补贴,农资补贴等等,这些以经济法形式作为保障的政策一推出,土地身价倍增,争抢耕种土地风潮大起。曾经弃耕的农户纷纷回乡索要土地。进而引发抢地争端。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械斗事件。在这
种情况下,作为经济法重要载体的《农民承包土地证书》便起到了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谁持有《土地承包证书》,谁就受到法律,当然是经济法的保护。没有这个证书,纵然天皇老子都不行。可见,经济法作为国家意志和民生利益的总诉求,该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