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43: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区域已经形成了概念,这为本节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案例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荒漠化的严重性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的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讨论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增团队合作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理解的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十堰会不会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荒漠化的概念,并展示新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十堰也存在着荒漠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由此引入荒漠化的概念进入新课讲授阶段。
(二)讲授新课
1.荒漠化
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利用“三化”、“三退”、“三区”、“二因”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三张图片。
【设计意图】三张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走出对荒漠化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展示“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承转引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案例。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西北地区概况
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干湿状况”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图片。
读图分析⑴西北地区降水量范围,属于哪类干湿区?
⑵该地区年降水量与地表植被景观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分析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⑴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⑵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⑵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⑶结合教材P18页阅读材料,说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活动】 教材P20页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会应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展示图片“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利用沙坡头地区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治沙取得的成效。
归纳: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随堂练习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另外,对土地实行不合理的开垦,忽视因地制宜地自然规律,从而造成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和原本稳定的地形。因此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
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挖采和树木砍伐、水资源的浪费等。土地的组成和结构给土地的荒漠化带来了充足的沙源,是不可避免的。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异常,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高温使土地上的水分加速蒸发,土壤含水量减少,加速土地的荒漠化。人为原因更是不容忽视的,为增加粮食的产量,人们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开垦出来作为农田使用,造成水分的不合理使用,原本贫瘠的土壤变得更加贫瘠,粮食产量也并未提高多少。不少牧民为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放牧的范围,增加动物的数量,把大自然的天然草坪破坏的惨不忍睹,被破坏的植被在短期内将会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不合理的采矿也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由于高额的利润,不少人加入了采矿的队伍,殊不知采矿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因为被破坏的土地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土地不会轻易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树木的保护,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是即使明白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生财之道,随意砍伐树木,砍伐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一棵树成长的速度,树木死亡,土地也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不得不面临荒漠化的悲剧。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人们也许意识不到水分不足带来的不便,在西北地区,缺水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少水分,人们还可以找到有水的地方,可是植物不能,没有水,它就只有死亡,试想一下放眼望去光秃秃的一片是怎样的情景。
2、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二、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危害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大致是相同的,只是荒漠化的危害要严重许多。
1、阻碍经济的发展。土地荒漠化带来的气候特征是温度高、沙尘弥漫、空气干燥,这样的天气里面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电路、通信线路被毁,污染环境,影响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是双向作用的,自然灾害会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也会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水土流失是在较为湿润的地方发生,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就会直接发生土地荒漠化,省去了水土流失这一过渡阶段。土地的荒漠化容易引起沙尘暴等天气,影响人们出行,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影响交通,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等受到损伤,不能正常运行。还有可能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工具,导致用电和通讯中断,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并且沙尘天气使空气中弥漫着浮沉,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们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此时的空气变成了疾病传播的一种媒介,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3、影响农牧业的发展。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农田中的大量营养成分随着水分一起消失不见,影响了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使土壤失去孕育农作物的能力,农作物减产,直接造成人类食物短缺。在荒漠化的地区,往往种子播种下去也会被风吹走,长出的幼苗被沙尘覆盖,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死亡。土地的荒漠化还会造成草场的退化,畜牧业也会面临损失,许多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不得不另谋出路,背井离乡。
4、加剧贫困化,拉大了贫富差距。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也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城市里面有认为的绿化措施,这就使得贫困地区原本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受到损害。在城市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拉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民政策相违背。
三、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方法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不采取一些行动来预防和治理,否则就只有等待灭亡的那一天到来。近年来就愈发体现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防风固沙。防风固沙的方法有许多,包括设置沙障、在沙层上覆盖致密物、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等。设置沙障可以有设置植物沙障、土沙障、篱笆沙障等。植物沙障不仅可以抵挡部分沙尘的侵蚀,延缓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还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可以将部分降雨留在植物沙障内,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土沙障则是像一堵堵土墙,与风向垂直,有很好的挡沙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增强墙壁的韧性。在沙层上覆盖塑料薄膜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防止土地沙化加剧,但是覆盖的塑料薄膜极易被风吹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太提倡这种方法。
2、坚持退耕还林还牧。针对一些人口密度较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应该实行 退耕还林的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增产增收,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养育更多的人,达到山青、水秀、人富。
3、推广节水灌溉。在一些人们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就不适宜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是我们就应该推广节水灌溉。缺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节水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使水分得以充分利用,还将多余的水节约下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还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的不同,给予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气候也应该有不同的灌溉方法,要随时掌握农作物的习性。
4、宣传防治宣传教育。政府可以采取奖励措施鼓励人们进行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人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刺激人们治沙的热情,通过教育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宣传,使人们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去,为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尽一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显得尤其重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解决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15
1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1.1 影响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荒漠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加困难,荒漠化的地区,风沙现象十分严重,刚刚播种的幼苗会被沙子所掩盖,使其得不到良好的生长,甚至都不能够生长。受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一些游牧地区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耕地及草场会被沙地所取代,使这些地区牧民的收入得不到保证。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它会破坏土壤的基础性质,使得农作物得不到正常的养分输入,这便会严重的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进而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虽然并不相同,但是都会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不然便会愈演愈烈。
1.2 原因
出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可以概括樽匀缓腿宋2种。其中自然因素是不能够为人所改变的,地区内的气候、地貌等因素都会促使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产生。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大,分布着大量的黄土,在这些地区,因为植被较少,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蚀,最终导致荒漠化现象的出现,同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性气候,降雨量多为集中,所以就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同时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合理的破坏土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都会致使荒漠化的出现。
2 水土保持的措施分析
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1.1 山坡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对象
就是小范围的面积,避免山坡发生滑坡,把降水引导至地面,这样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把降水引导至专业蓄水的地方。
2.1.2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这项工程可以把地面流水和地下流水拦截下来,这样不但保证水土不流失,还可以浇灌土地,从而可以使农田得到更高的产量。该工程的内容包含的非常。
2.1.3 拦沙坝工程
此工程措施主要以排山洪和泥石流中固体物质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在水土流失地区沟道修筑拦沙坝,可以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治理。
2.2 生物措施
水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有关生物种类的选择。在生物领域方面上一般会从3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最先需要的就是必须具备更好的水土保持能力,这就是目前最直接的效益,然后就是必须从经济上进行考虑,种植的树木等就需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最后一种就是社会上的效益,在这3种效益中水土的保持效益就是最重要的。
3 土地荒漠化防治
3.1 保护沙漠植被
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对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严格的制止,同时各部门各方面也要加大对植被保护的监管力度,保护现有的植被不遭到进一步的破坏,以此来尽量避免新的荒漠化的现象出现;相关的部门要加大对林木植造的投入力度,通过种植更多的植被来缓解荒漠化问题的恶化。
3.2 建设防风固沙带
在已经出现荒漠化现象的地区,一定要建造防风固沙的林带,选择生长能力较强以及适应能力强的沙生植物,通过林带的建造,来缓解荒漠化的恶化。同时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过程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缓解荒漠化的现象。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带的建设,完善荒漠化的治理工作。
3.3 推广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措施
在我国荒漠化现象严重的地区,必须要推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会对荒漠化的防治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这些荒漠化地区种植生存能力较强的植物,不仅如此,还必须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对种植的防护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荒漠化现象得到有效的缓解。
4 结语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之中,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了非常严重的制约因素,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加之各方面的影响,致使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改善,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加强对先进科技的应用,尽最大的努力来对这2方面的问题进行防治,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01
前言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1]。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当中,超过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2]。我国河北省北部超过60万人口,经境内贫困人口众多,而且集中,人口的逐渐增长与土地利用面积减少的矛盾逐渐凸显。当地在极端暴雨或干旱天气下极易造成泥沙流或沙尘暴,造成植被破坏,侵蚀土壤,导致薄土层全部流失,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水分、养分调蓄能力迅速降低[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冀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生态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冀北地区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荒漠化治理实践,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严重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科学支撑,导致荒漠化治理成效不明显,存在荒漠化治理后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抵抗力弱,治理成果难以维系等一系列问题[4]。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诸多生态过程的载体,是植物群落更新演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5-8]。通过对特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地上与地下相互作用关系及机理,进而为实现人工调控草原更新演替的进程提供科学依据[9-12]。但到目前为止,尽管对冀北地区生态系统单一生态过程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冀北地区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缺乏深入研究,其时空分异及其对荒漠化演替过程的响应尚无研究; 荒漠化环境经过人工更新演替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变化趋势如何,人工植被演替又怎样影响地下土壤的演变,以及构建怎样的草原植被才有利于该区域土壤性质的改善等问题,尚缺乏研究[13-18]。为此,本研究以冀北地区围场满族自治县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荒漠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响应机制,以期为冀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草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卡伦后沟牧场,牧场中心坐标N41°56’8.78”,E116°45’45.09”,平均海拔高度1021m,处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山地的交接带、冀北山地森林与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带。研究区夏短冬长,盛行偏南风,属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寒温带向中温带过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多年平均降水373mm,其中6―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8.7℃,多年平均气温5.1℃,全年日照时数为2704h,平均冻土深度90.2cm,土壤以山地棕壤、褐土为主,兼有少量的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灰色森林土、沼泽土,研究区位置图如下图1所示:
1.2 样方设置
在对研究区详细踏查的基础上,选取恢复治理荒漠化过程中的5个植被恢复措施为研究ο螅分别为空白区(对照)、水区(用洒水车洒水)、藻区(用洒水车对藻液进行喷洒)、草区(撒播苜蓿和沙打旺)和藻草区(用洒水车对藻液进行喷洒并撒播苜蓿和沙打旺)。针对这5个不同的植被恢复处理,分别在每个处理按照坡上、坡中、坡下进行样方设置,共设立了5×3个研究样方,每个样方的面积为20 m × 20 m,样方的详细情况见表1。
1.3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1.3.1 土壤样品采集
在各样地中心按蛇形方式选3个采样点,各点间距在5m之内。在各样点按照0~5cm、5~10cm和10~20cm的层次收集土壤样品,每个土壤层3次重复,均匀混合组成待测土样。荒漠化区域土壤很薄,部分仅有15cm左右,因此以0~20 cm土壤层中作为研究对象。
1.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容重、自然含水量采用环刀法和烘干法[19]; pH值采用2.5:1的水土比,用电位计法测定; 水解N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20]; 速效P采用碳酸氢钠浸提为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1]; 速效K采用中性乙酸铵提取为火焰光度计法测定[22];以上分析方法见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3]。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绘图,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 检验、多重比较(Duncan检验) 、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不同处理土壤的pH、容重、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如表2所示,不同处理土壤的pH、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不同,处理内的不同坡位的土壤pH、容重及含水量也不同。在同一区域内,坡上的土壤pH要大于坡中及坡下部位,即坡上部位的土壤更为碱性些。从土壤容重来看,有撒播草种的区域,其土壤容重要大于未撒播的,这可能与植物根系对土壤性质的改良作用有关。5个区域中的土壤含水量,空白区和洒水区域呈现典型的冀北干旱特征,其有些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不足1%,但喷洒藻种的藻区,其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不足草区和藻草区的含水量大,这说明草区和藻草区对改善当地土壤环境具有显著作用。
2.2 不同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的变化特征
如图2所示,不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氮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空白区和只洒水的区域中,速效氮的含量要显著低于藻区、草区和藻草区(P
如图3所示,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5个处理区域的速效磷含量并无相差太大,有撒草种的草区及藻草区内速效磷含量要显著低于其它3区域(P0.05),根据以上特征变化可以得出,有草种的区域生长的植被较为丰富,可能对土壤速效磷的吸收更为强烈[26],因此在检测的土壤样品中含有的速效磷较少,而水区、空白区域及藻区内的植被种类和盖度几乎一样,该区植被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吸收也一样[27],并能维持较高的水平。
如图4所示,同处理的各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来说,空白区和水区内的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3个区域(P草区>藻草区,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生长状况可以看出,藻草区的植被盖度和多样性最好,草区次之,藻区最差,植被生长良好和旺盛的区域对钾肥的吸收利用率更高,所以造成钾肥的含量呈现这样的梯度变化。
3 结论
总的来说,围场荒漠区土壤理化性质总体变化特征:土壤pH为6.06~7.39,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0.21%~6.32%,土壤速效氮0.3~34.64mg/kg,速效磷0.08~0.8mg/kg,速效钾10.9~34.9mg/kg。此场荒漠^的土壤理化性质随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说,草区和藻草区的土壤容重和速效氮含量要高于其它区域,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要低于其它区域,土壤pH的含量在5个处理区域内无显著差异。撒播草种的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含水量要比未散播的区域好,增加降水对改善和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藻液区和空白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同,这是由于藻液喷洒后的时间段尚未完全发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本研究尚未对土壤有机质进行分析处理,再接下来的研究可以综合前几年的土壤理化性质对荒漠区植被恢复模式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云峰,张红强,卞惠瑛. 基于遥感的矿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及驱动机制[J]. 煤炭学报,2016(08):2063-2070.
[2]彭华,闫罗彬,陈智,Scott SIMONSON,罗谷松. 中国南方湿润区红层荒漠化问题[J]. 地理学报,2015(11):1699-1707.
[3]王新军,赵成义,杨瑞红,李君.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化过程演变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5(06):1213-1225.
[4]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向茂西,刘海南,张云峰. 陕西省榆林市榆神府矿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J]. 灾害学,2015(04):126-129.
[5]金远亮,彭华,闫罗彬,项跃武,王翔宇. 中国南方湿润区“荒漠化”问题讨论[J]. 地理科学进展,2015(06):772-780.
[6]郭瑞霞,管晓丹,张艳婷. 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2015(03):505-513.
[7]李春兰,朝鲁门,包玉海,银山,张继权,阿拉腾图雅,包刚,胡日查,罗娟. 21世纪初期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5(03):556-564.
[8]吕爱锋,周磊,朱文彬. 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05):803-811.
[9]陈翔舜,高斌斌,王小军,张灿辉.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动态[J]. 中国沙漠,2014(04):970-974.
[10]韦振锋,任志远,张,张嘉琪. 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荒漠化空间特征[J]. 中国沙漠,2014(05):1230-1236.
[11]周建秀,谷雨,达来,刘志宁. 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遥感监测及动态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01):126-130.
[12]闫峰,吴波. 近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3(06):987-996.
[13]陈芳淼. 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14]王涛,刘树林. 中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纲要)[J]. 中国沙漠,2013(04):959-966.
[15]王占军,邱新华,唐志海,石海霞,赵婧婧. 宁夏1999―2009年土地荒漠化演变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沙漠,2013(02): 325-333.
[16]何磊,王超,别强,赵传燕. 利用MOD13Q1产品监测肯尼亚2001―2010年荒漠化动态[J]. 中国沙漠,2013(01): 46-52.
[17]郑伟,朱进忠. 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J]. 草业科学,2012(09):1340-1351.
[18]康蕾,张红旗. 新疆伊犁新垦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评价[J]. 资源科学,2012(05):896-902.
[19]孙建国,王涛,颜长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榆林市荒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J]. 中国沙漠,2012(03):625-630.
[20]李磊,李向义,林丽莎,王迎菊,薛伟.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玉米对不同荒漠化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J]. 生态学报,2012(02):578-587.
[21]崔夺,李玉霖,王新源,赵学勇,张铜会. 北方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2011(04):868-872.
[22]殷贺,李正国,王仰麟,蔡福.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J]. 地理学报,2011(05):653-661.
[23]丁金枝,来利明,赵学春,朱林海,姜联合,郑元润. 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1(06):1594-1603.
[24]殷贺,李正国,王仰麟.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2011(03):345-352.
[25]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张小由,李玉霖,刘立超.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J]. 中国沙漠,2011(01):1-8.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编的《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李智广主编的《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而以上教材的涉及面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监测方法和评价预测,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内容较广,既涉及了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也涉及了传统、成熟的监测方法和最新的监测方法,作为监测技术人员使用的工具书较好,但作为高校教材,其内容繁琐;《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涉及了开发建设项目,而对宏观设计涉及较少,所以也不能完全作为高校教材使用。由此可见,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材相对较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述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传统的“板书”讲授方法,缺少对野外监测实践的分析。每节课超负荷的信息量使学生来不及理解消化,更不可能对众多的基本监测理论、监测方法及实际应用方法吃透和掌握。教学方式的单一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听课,学习效果差。虽然多媒体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中监测实践分析变得容易,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缺少互动环节,使学生思维变得迟钝,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实践教学学时有限
甘肃农业大学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学时较少,仅有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的实验课。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庞杂、概念繁多,尤其需要野外观测及室内测定的实验内容较多,但由于受实习经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土壤性质分析实验,而对野外观测只能在综合实习中出去考察一些科研院所的监测,且只能走马观花,对具体的方法了解较少。同时,由于缺少实习基地,学生们所见到的监测仪器和设施少之又少,影响了学生对各种水土保持监测措施的感性认识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书面考试为主,学生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然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授课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一些概念和理论,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状况及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并做出相应评价。例如考核学生对径流小区监测的掌握状况,书面考核只要学生背出小区定义和指标即可,而对于学生在实际径流小区监测的动手能力却很难考察。因此,如何减少书面考试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励学生为熟练地运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水土保持监测实际工作的需要
1.课程教学突出重点内容
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尤其是实践內容更多的情况,应把握课程的重点,合理选取、整合教材内容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考虑课程自身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挑选出一些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如径流小区监测、小流域控制站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风力侵蚀监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同时,对这些重点内容不但在理论课上讲,而且在实验课时也要重点讲解,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相关术语,只着重介绍学生以前课程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而对其他课程已经讲过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提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
2.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既要加强原有的、成熟的原型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补充新的监测方法和知识,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笔者参考近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关于水保持监测方面的文章,将甘肃省水保局进行水保监测培训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了解目前水保监测做了哪些工作,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技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内容方面,笔者尽可能减少其他课程已经做过的实验,将降水径流冲刷侵蚀沟量测、风蚀量监测、不同降雨强度(人工降雨仪控制)的径流小区监测及遥感在野外水土保持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定为主要实验内容。结合生产实践编写监测规划、监测实施细则和监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的计算方法及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监测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诱导式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当今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专业的重视,逐步引入本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介绍从事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及成果,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首先,从国家政策入手,向学生讲明水土保持监测既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又是国家评价所实施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动态,认识水土流失规律,评价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的防治成效,建立土壤侵蚀模型,预报土壤流失量。以甘肃省案例来说明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如“舟曲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缺少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资料,导致舟曲人民损失惨重。生活中的实例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明白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就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梦”而服务。
2.多媒体互动教学法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研究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监测方法不断更新,这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授课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挂图、视频、实景图片和案例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较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气象要素监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目前常用的气候和水文观测方法、观测仪器、数据处理方法等,重点讲解气候和水文要素的观测步骤和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各种观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观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校园内的各种气候和水文观测设施,并做成ppt,在下节课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节课结束时,安排4~5个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水土保持监测的新进展和新方法,也可以选取自己家乡的某个小范围为监测区域,介绍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地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做成ppt在课上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和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010年,学校和学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土壤分析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监测土壤理化性质中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水保系老师结合各自课程需要,安装了水土流失径流监测固定小区、移动式微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系统、GIS图像处理实验室等监测实验设施,购置了侵蚀因子监测仪器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降雨、蒸发、风速、温湿度等监测仪器,购买了风蚀监测的风蚀自动监测仪,基本满足了校内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马路滩林场和定西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教学基地,开展综合实习。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和甘肃省治沙所协调,准备建立风蚀监测野外实习基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学生去“甘肃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果园示范区”进行考察,了解常规监测、调查监测及生态效益监测的方法及实验设施。同时,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了解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监测技术。
(四)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
以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考核方式多以最终一次的考核成绩为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考察学生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效果,应优化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以平时的学习表现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等为参考。以此为标准,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15%,实习实验成绩占20%,监测报告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考核标准综合考察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全程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制度方面,课程实行了考卷责任制度,由任课教师出题(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实行A、B卷制度),系主任检查签字,主管教学领导批准。考试由学校教务处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监考人员由学院教学工作人员安排在职教师监考,同时教务处和学院派教师巡考。这样的考核方式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现象,体现了客观、公平的原则,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沙漠及沙漠土地168.9万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7.6%,并且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辽西北地区是辽宁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科尔沁沙地南缘一线,即昌图、康平、法库、彰武、阜新、北票、朝阳、建平等县(市)沙化区对全省呈弧形包围状,现有沙漠化土地123.6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49%。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54.96万公顷,另外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60.66万公顷。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以林业为主的科研人员就开始了风蚀荒漠化整治试验,以恢复生态学及其密切相关的生态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辽西北荒漠化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防治措施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一起实现的问题。
1 风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1风蚀荒漠化的监测
现有的监测主要是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空和卫星相片进行判读分析,结合地面调查进行沙漠化发展趋势的监测与制图。90年代以后,遥感数据源更加丰富,方法日趋成熟。1993年6月,美国用于全球定位系统的24颗卫星全部发射成功并提供各国使用,实现了在全球坐标系中达到米极以内精确的准确定位。自此,3S技术成为荒漠化研究与监测的重要技术路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应用的一体化。但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最突出的是植被的高波动。
1.2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即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这种方法能够使封育区的植被在自然或轻度的人为干扰下进行演替,封育区的植被演替速度快,最终形成的群落是当地的顶级(稳定)群落,这种方法的费用低、目的明确、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封沙育林育草主要适用自然条件较好,但人为破坏干扰严重的风蚀荒漠化地区,但是在辽西北地区由于人口、经济的压力很大,大面积的封育必将引起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在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中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后期管理费用高,很难长期维持。
1.3建立风沙区防御体系
在辽西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主要分为沙区牧场防护林、沙地农田防护林两种。以乔木为主,少数以耐旱灌木为主。现有沙地防护林体系大多建于60~80年代,为防护风蚀荒漠化区的农田,防止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的出现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一些以杨树或灌木为主的防护林已经到了成熟期,个别地区的沙地农田防护林已到了过熟期,需要重新更新。由于近年来粮价上涨,而且国家还给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因防护林占地,新的防护林现在很少发展了,原有的防护林也不断受到破坏。
1.4 农业措施
一是发展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投入费用巨大,必须政府的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完成。二是防风蚀旱农作业措施,带状耕作、伏耕压青、种高秆作物等。这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大多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很多还无法适应于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区的农村现状,广泛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农村现状的结合点。
2 宏观措施
近日,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孙保平,环境保护杂志社副社长沙剑,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杜志坚等数位权威人士就“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的共识集体亮相。
■亟待破局的沙漠化
陈清(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国际联络部部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我们叫荒漠化,治理荒漠化就是遏制和抑制土地退化的过程。我们不仅达到了抑制的作用,而且达到了恢复的作用,这在国际范围内也是得到公认的。我们在荒漠化区域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当地居民。治理荒漠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很多荒漠化区域有恢复的可能,有它的经济价值,由于当地的农牧民不了解、不掌握知识,不知道在现有环境里面怎么样去保护环境。实际上,保护环境的过程当中能够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效率都产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他们,给他们技能,让他们知道怎样去从当地有限的恶劣环境中,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这是很重要的。真正治理荒漠化要做的是打破负循环的链条,贫困带来对荒漠的恶意开垦,破除贫困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条的一个重要方法。
沙剑(环境保护杂志社副社长):从媒体的角度在荒漠化治理上有三点个人看法。第一,媒体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第二,搭建桥梁。第三,社会监督。今天生活在北京、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有多少人知道离你最近的沙漠在哪里,不治理明天是否要骑着骆驼出门?沙漠治理是一项公益行动,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作为媒体也好,作为老百姓也好,更多从全新的角度观察它思考它,是不是扶持沙漠经济、引导民间的资本投入这样的产业?
孙保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荒漠化遍布各个大洲,这个问题是全世界相关地域100多个国家都在关心的。如何在经济发展当中关注我们的防沙治沙,关注荒漠化?最近的新闻里面看到国企有6000亿元左右准备投入到新疆,可是我没有看到一个国企或一个大企业说我拿出多少钱投入到防沙治沙,我们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我们所有的环境还没有达到从东部到西部,从富裕向贫困地区这样一个流动过程。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企业比如内蒙古的伊利集团在库库提沙漠里面做了很多事情,一个企业家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如何利用土地资源、沙资源、植物资源,形成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带动当地的农牧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靠农民,在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走出这样一个困境?怎么组织?金融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参与模式、资金投入模式等都需要探讨。
郑元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近现代以来的荒漠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师,什么地方可以种树,什么地方不能种树。过去我们讲沙漠化的定义包括荒漠化的定义,一般的公众不是特别清楚,荒漠和荒漠化、沙漠和沙漠化不一样,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了近现代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发生沙漠化主要是西北部降雨量非常低,确实不能种树,现在多管齐下,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大部分地区不适合造林,有些有特殊需求的地区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的区域以草为主,辅以灌木,适当的地方可以考虑乔木。
■行动的责任
刘拓(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
在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过程当中采取的办法就是宜封则封、宜荒则荒、宜治则治,地质时期形成的沙化土地应该说是无数的,对这一部分土地人们不可以再去扰动它,采取宜荒则荒的办法。宜治的地方经过监测以后发现有50多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是可治的。
从政府层面,当前采取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度是执行法律的要求,也是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要求的。通过最后沙化治理的成效多方面反映防沙治沙到底搞得好还是不好,考核的办法就是采取上下结合、定量定性结合、看历史问题和现实情况结合、看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相结合。结果向中央组织部进行报告,由中央组织部在考虑各个省的绩效过程当中,对各个省干部的任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政府在支持民间治沙,支持社会治沙方面应该说有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具体讲,第一承包期70年允许继承转让;第二免税,投资期间没有获利的情况下免税一直免税到第三年;第三贴息,申请贷款以后给予贴息;第四,绿化基金会还有一个特殊政策,基金会参与防沙治沙,捐助的这部分要实行抵扣所得税。从政治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凡是参与防沙治沙的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都给予褒奖,我们实行五年一次的奖励制度,现在已经有两个获得了全国治沙英雄,治沙英雄政府一次奖黄金一斤,一个是黄有德,一个是时光吟。他们带领老百姓参与防沙治沙,企业在获得掌声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王书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当地的人也是最好的老师,阿拉善这样一个半干旱草原,SEE这些企业家组织起来到阿拉善参加治沙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种树,但是对于阿拉善年降雨量100毫米这样一个地区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主要是封禁,破坏的地方封闭起来。再有把人搬出去,减轻当地的生态压力。人多了迁人,牲畜多了以后把它固定下来,这种方式其实起不到综合的生态系统的改善。阿拉善生态协会决定通过社区方式来做荒漠化治理。主要是考虑草原的生活是人、草地、牲畜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三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分割以后就不是正常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我们认为,影响荒漠化的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做的工作是建立牧民自己管理的合作社、管委会,我们把它叫做社区保护地模式。依靠当地人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监督,达到这样一种保护的模式。
杜志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广本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社会的公民,它理所当然地要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知道,环保问题是困扰现代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如果不去很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的话,我们未来留给子孙后代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从2001年起,刚刚成立的广本就联合其他兄弟单位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300万元,用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的防沙治沙工程,3年时间种植了公益林2600多亩,为当地的环境改善作出了
应有的贡献。在别的地方我们不敢说,在丰宁种树是管用的。此外在2009年和2010年,广本分别组织了100个车主以及来自全国的30个环保家庭到内蒙古,亲身体验环境恶化的情况,倡导和我们一起为环保共同努力。
今年是广本开始植树的第十年,广本组织了“十年树木”大学生环保DV大赛,带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8所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去丰宁,用他们手中的DV摄像机记录丰宁防沙治沙之路。借助这个契机向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传播环保的意识和理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有责任在环保方面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费勇(中国绿化基金会外联处处长):绿化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是比较早期的几大基金会之一。我们的宗旨是推进国土绿化,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项目在种植方面一般是委托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来进行实施。植树造林是三分种七分管,种下去没有管护,3年保存率核查的时候达不到效果。每个治沙的项目拿过来一定要在当地实施,没有当地老百姓的支持,项目很难成功。丰宁项目实施非常好,包括捐赠者、受赠者还有当地林业部门非常满意,原因在于企业捐赠力度比较大,且在项目后期本田又出资近20万元用于后期管护费用,使得当地老百姓包括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能够更加精心管护。如果有的企业前期捐了后期没有管护费怎么办?一方面归当地的林业部门进行管护,包括树林保护、病虫害防治、防火、封山育林等等。另外,种植生态经济林,让老百姓参与扶贫,有的是果树经济树种,在西部甘肃地区种的沙棘生态林,老百姓自己有积极性、有收益,跟老百姓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管护积极性。
■链接:
2010年第四次荒漠化监测显示,我国无论是荒漠化还是沙漠化土地呈现整体得到遏制局部拓展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沙化面积持续缩减。从2004年到2009年的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58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由沙化土地变成非沙化土地。
2 沙化程度减轻。中度、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2009年比2004年减少3.5万平方公里,减幅达2个百分点。
3 沙区植被得到进一步改善,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程度,治理项目区生物多样性指数由治理前的1.80提高到治理后的2.13。
4 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5 沙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成效。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2313元增加到2009年的5844元,增长了1.5倍。
今后治沙工作发展方向:
第一,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积极推广并实施禁樵、禁牧、禁垦措施,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在生态状况极其恶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第二,狠抓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防止因滥樵滥采破坏沙区植被。
第三,大力推广适宜不同类型沙区生长的抗旱、抗寒、抗碱、抗病虫害植物良种,以及先进适用的造林种草技术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防沙治沙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好防沙治
沙示范区、示范点。定期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沙化监测,掌握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情况,为评价工程建设成果、检验各地防治成效提供客观依据。
第四,防沙治沙、改善生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光、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具备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发展沙区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民增收。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与原理及方法分析解决新问题;从实验区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考查的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故教学复习中应用好教材提供内容的案例,作为学生方法的培养、能力提升的学材,而不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和再认。强调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掌握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实际问题。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复习上如何面对和把握,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修3”复习尝试。
一、结合区域地理复习,做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为“必修3”复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一是进行知识铺垫要与中国区域的地理复习紧密结合。人教版地理“必修3”教材选用的大多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如在复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可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和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因为教材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各自然区的对比,以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就是说落实到具体区域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如复习“河流的综合开发”,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三是将复习顺序作适当调整,把“必修3”的复习放到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和区域地理复习之后进行。
二、“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的分析方法。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即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培养分析案例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复习。
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复习中,无需将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教材首先是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然后介绍荒漠化的危害,最后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其重点和难点是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教师在教学复习实施中,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可结合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分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可以结合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同类型的案例时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
三、“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地理“必修3”的教学,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论证支撑。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节,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自然资源等,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其次,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自然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利用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最后,要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利用这有利条件发展航运。“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这一条件对航运不利,但对开发水电有利。加上“水量很不稳定”,因此要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开发――梯级开发,以实现河流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分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后,就可以分析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必修3”案例复习要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摇?摇?摇?摇。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否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中图分类号:S72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5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加大的对资源的开采量,因为开采方法的不科学,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在诸多环境问题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林配置技术是进行防沙治沙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扎实的掌握该项技术。
1 土地荒漠化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重要性
1.1 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在全球各地都有所出现。在生态环境恶化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会涉及较广的范围,现阶段,已经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重视。土地的荒漠化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直接的影响了后代子孙的生活。在土地荒漠化的开始阶段,土地对牲畜的承载功能会不断降低,随着土地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就会有越严重的沙漠化程度,一旦没有选用合适的防沙治沙策略,最终导致有沙漠地带出现。
1.2 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经常出现荒漠化问题,但是,尽管这样,该地区在应用了相应防沙治沙策略后,有效的提升了沙漠的治理效果。其中,将土地面积降低,是对土地沙漠化进行控制的主要策略,也为防沙和治沙的主要措施。植树造林能够对土地荒漠化地区的土质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发挥出防风固沙的效果。通过大面积的植树和造林,在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构成一定的成防风带,进而能够降低沙漠化蔓延以及遏制土地的荒漠化。同时,大面积额造林和植树,不但能够将造林的绿化面积增加,使当地的土质得到改善,从而将农业收入增加,进而有效的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具体的配置方法分析
2.1 随机配置法
指的是根据栽植点来确定一个造林小班内栽植的苗木,在林间的空地造林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配置方法,因为一些地区的林场面积较大,或者有很多植株被分布于地表面,然而,很多地面又不会被完全覆盖,地表面还有一部分空间可以被绿化,因此,就只能够通过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配置。有的空地可以栽植几十株苗木,有的空地却只可以栽植1株,并且,有时会在针叶林内将针阔叶树栽植进去,或者将针叶林栽植到阔叶林中。例如,将山杨树栽植到桦树林中,将桦树栽植到落叶松中,使一个小班内物种的多样性成为现实。
2.2 条形配置法
因为不同地区的造林方案不同,因此很多地区都应该将防火带设置出来,面的此种情况,就应该选择条形配置方案,指的是各株造林5行左右,可以将一条防火带设置到中间,并且,此种防火带能能够用来种草、种地。例如,可以将马铃薯等作物种植进去,因为它的秧较矮,不会有秸秆被留到地里,这样对防火会带来很大帮助,同时还会发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得到了造林农户的喜欢。
2.3 等腰三角形配置方案
在栽植相邻2行的苗木时,需要互相错开,以等腰三角形形状将3点分布开,因此,被称之为等腰三角形分配方案。不管何种类型的树种都可以进行配置,它的优点是互相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空气和空间,这样就会不会互相遮挡阳光,避免树木长大后枝条搭接到一起,尤其是在那些种植经济林较多的乡镇,都较多的应用了这种配置方法。
3 防沙治沙的技术要点分析
3.1 容器苗造林技术
在干燥度高于4的干旱荒漠地区、降水量极少、政法量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此种造林方法是为了保证苗木在生根期50d内得到足够的水分,不但能够将造林的保存率与成活率有效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将造林成本降低。通常在4月上旬―5月下旬进行播种,容器最好选用高度在15~25cm,容积为500mL的瓶子,可以选择红柳、花棒、白榆、沙枣等植株,苗高在一年内能够生长到50~90cm即可。在种植前,将水注满容器,之后向容器中放入苗木,在60cm深的大坑内进行载种,之后填好沙子。在将苗木放入到了容器中后,防止破坏到其根系,进而将苗木死伤等危害现象降低。通常在2m×2m,2.0m×1.5m间控制容器种植苗的规格。
3.2 大苗深植法
在流动的沙丘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是否防止沙埋、沙割、干旱和风蚀的最有效技术,不但能够确保植物不定根系的生长,将植株的稳固性增强,还可以降低因为补栽与沙障设置等带来的成本提升问题。在地下水位较浅、干旱、流沙影响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萌发不定根能力强、从生性强的植物,通常在0.7~1.0m左右控制深植度。
3.3 六位一体种植技术
这种栽植技术主要是将障蔽搭设、深部种植、底水浇灌、薄膜覆盖、套笼防护、生物治虫等工作融为一体进行苗木栽植的技术方案。因为流沙的稳定性较弱,并且这种土质在种植植物时也会遇到屏障,所以,应该将灌木混交林等植物种植进去。在种植期间,可以带土一起栽植这些植株,对植株四周的土壤进行适量的更换,之后将充分的底水浇灌进去,确保其能够顺利生长。为了防止阳光的强烈爆鸷屯寥赖墓量增发,在覆盖时,可以选择应用专门的薄膜,对幼苗生长的小环境予以改善。套笼保护的目的是确保植株的遮阴、保水和抗旱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兽、鼠、虫的损害,材料可以就地选择,这种栽培技术,能够将幼苗的更新率降低,减少幼苗春季扒开、冬季压埋等反复的劳作。
3.4 扦插倒坑法
在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压条、分根、地下茎、埋杆、插干、插条等,在沙柳、柽柳、柳树、黄柳和杨树内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通常在秋季与冬季进行,这时树木的生长季节结束或者早春树液萌动,用刀把插条切成下端斜形,上端齐平的光滑切口,可以马上浸水处理或者扦插后应用。为了将其效率提升,应该通过倒坑的方法进行插入,这种方法就是一边挖坑一边将条插入进去,然后将第2个坑挖出来,向前一个坑内填入,逐层的踏实,之后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往下面的坑扦插。
3.5 高杆造林法
在丘间地和背风坡的下部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具有较强萌发力的品种,例如,杨树或者旱柳等,这些树种不但耐沙埋,成率高,而且具备较快的成材速度,牲畜对它们带来的危害也较小。通常对长2m以上、小头直径3m以上、3~4a生的苗木进行选择,在水中放入植株浸泡后,在有浅黄色或者白色物质从树皮上凸起后,就可以继续种植。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风沙问题日益严重,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防风固沙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防沙治沙过程中,植树造林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种植适宜的树种后,不但能够发挥防范固沙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对于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法和技术要点就需要认真的进行掌握。对此,文章通过上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首先要根据题干材料,明确题目所要考查的区域是什么地方。只有搞清楚是“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②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即通过分析明确该区域有可能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③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在明白“怎么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即“会怎样”。④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了解了环境问题的危害之后,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这是考查的重点,在分析时要结合题目所给的区域的实际情况,联系人类生产活动。⑤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根据前面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即应该“怎么办”。
当然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考查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目前常考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是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对人类生存影响比较大、且学生也比较熟悉的问题,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破坏三大类问题。
一、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但近些年来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石质荒漠化(江南丘陵地区)和次生盐碱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两种常见形式:①某一区域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尤其是对人为因素的分析,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密切结合所考查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②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措施。回答某一特定区域的治理措施时,不能一概而论,硬套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另外西南地区、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三种常见形式:①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有三方面: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变贫,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变的更加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会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会淤塞江河湖泊,使河床、湖床抬高,泄洪、蓄洪能力降低,诱发洪灾。②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分析,回答时要密切结合当地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③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相互结合,其中恢复植被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措施。
三、森林和湿地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