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43: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校园环境监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改变自然环境的问题之一。过度的噪声会损害人的听力、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1]。国内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噪声测量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是对噪声功率谱测量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学校校园是环境噪声敏感区域之一,过度的环境噪声会引起人的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持良好的校园声环境质量尤为重要。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在2015年已完成基本设施建设,校园新宿舍和学生二食堂建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位于校区北部的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周边道路交通噪声、邻近单位生产噪声等。为了定量分析我校区的声环境质量,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监测,根据国家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分析结果和重要数据,可以为校园区其他建设设计提供声环境的科学指导,还可以为噪声污染研究提供更科学的基础数据和治理噪声污染的依据。
1噪声监测的标准
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为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两大标准。其中,《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但不适于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文化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极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其产生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我们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规定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对我院校园环境噪声采用定点测量方法进行监测。
2噪声监测点的设置和测量原理
根据校园内人员流动和环境噪声源的情况,在测量前期进行了人流数量与自然噪声的统计。根据初步统计的结果,在自动化工程学院园区内划分了9个监测区域,将测量点安排在不同功能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测量点上。图1所示为噪声监测区域的划分。根据校园噪声基本特点,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eq原理设计测量方案。等效连续A声级Leq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时间,当环境的起伏噪声M与一个稳定的连续噪声N具有相同的能量时,则N与M等效。其计算公式如下:Leq=L50+d2/60,d=L10—L90。式中:L10,L50,L90为累积百分声级。测量数据统计方法是[4]:将1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10个数为L10,第50个数为L50,第90个数据为L90。将每一次的测量数据顺序排列出,求出L10,L50,L90,等效声级Leq,再根据一整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区域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3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采用TES1350A和TES1353S声级计,两种声级计均符合GB3785和GB/T17181的规定[5],且声级计的基本参数相同,TES1353S声级计带有SD存储,可方便导出现场测量数据。测量前用声校准器对所用声级计进行校准[6]。选择慢档读数,每隔2s读一个瞬时噪声级数据(A计权),每次每点记录100个数据[7]。同时记录环境周边的主要噪声源和天气情况。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测量的天气要求为无雨雪、风力小于5级,风力在3~5级时必须加传声器防风罩。要求保持声级计的传声器膜片清洁。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噪声监测时段分为3个[9]:8:00~12:00,13:00~17:00,18:00~22:00。监测时间选定一周为一个周期,周一至周五进行测量。
4监测结果统计
选择了连续5天符合监测条件的监测数据(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对10个监测点的噪声数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排列,选出各时间段的L10,L50,L90,计算出各点各时间段的Leq,并统计出各监测点的日均噪声值超标率,见表1所示。其余限于天气条件未做到连续五日的监测数据作为噪声环境描述的参考。
5监测结果分析
5.1评价方法
[10]学校园噪声的评价采用等效声级法,等效声级法即是把实地监测得到的Leq值与国家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对照,评价相应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对于超标数据进行相应统计。
5.2结果分析与评价
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大学校园执行1类标准[11],昼间的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由表1可见,自动化工程学院昼间食堂、学生公寓、施工区和运动区的环境噪声均有明显的超标,其中食堂和施工区的噪声污染最为严重。略有超标的区域是生活服务区和南校门。施工区因为有大型机动车辆在施工现场运行,还有挖土机等机械工作,因此该区域严重超出标准,超标率均介于26%~32%之间。食堂的超标率在10%和17%之间,该噪声主要是因为测量时学生集中就餐,人流量很大,噪声来自交谈声和3个收餐具窗口。运动区的超标率介于0.2%~3.6%,该区域包括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其噪声来源于人群聚集和学生的体育运动及体育课时音响声等。生活服务区监测点所得数据,反映了该区域一定的人员交谈噪声,但超标率不大。学生公寓和南校门的环境噪声超标,主要是由于该区域靠近一条6车道公路,且进出车辆较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鸣笛声等造成此处的噪声污染[12],但总体上对学生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教学区2由于有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总体噪声略大于同等条件下测得的教学区1的噪声值。绿化区总体噪声水平较低,这里主要人员活动是学生业余时间散步和复习功课,该区域与施工工地之间建有2.6m的临时围墙,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噪声影响不明显。
6结语
经过对学院10个监测点5天的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自动化工程学院校园噪声做了初步的评价。整体上,学院噪声环境质量状况一般,教学区环境基本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要求。其他区域在有些时间段内严重超标,对师生有一定的影响。为改善学校声环境质量,提出以下方案。(1)控制污染源。针对施工区域,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施工,避开休息时间施工;通过安装减速带等方式,限制校内机动车的车速和禁止车辆鸣笛。(2)控制传播途径。由于学校周围三面均为道路,尤其学生公寓北侧的道路是6车道较宽的公路,车辆较多。应从长远着手加强校园周围绿化,增加植物层次可有效减缓噪声污染,从而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3)加大力度宣传噪声对人的危害性,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降低噪声污染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4)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宣传“轻声细语是美德”,加强对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声环境,保障在校师生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高菲.张季平.噪声对健康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007(2):10-11.
[2]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王尚群,陈双燕.浅谈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与分析[J].环境,2010(1):37,39.
[5]张绍栋,熊文波.环境噪声监测仪器选用中的几个问题[C].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2007.
[6]陈凡.一种数字式噪声测量系统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1(2):126-127.
[7]廉婕,马民涛,刘洁.北京典型区域声环境特征聚类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4):50-53.
[8]廉婕,马民涛,刘洁.指数平滑法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研究中的应用[C].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2012.
[9]吴文乐,郭斌,於志文.基于群智感知的城市噪声检测与时空规律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4):638-643.
[10]王振艳,李兴山,刘国华.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3(1):98-101.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李庆安说:“我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语言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让一个儿童学好语言,首先必须给他提供一个应用这种语言的条件,如果缺乏这种条件,要让他学好语言那是很难的。”双语教学正是在总结传统外语教学不足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双语学习环境并不理想,尚不具备充分的双语氛围,不能为学生提供双语实践的环境。再加上课堂双语教学时间短暂,如果没有课外的练习和实践,教学效果很难提高和维持,双语教学目的很难达到。英语环境是英语思维建立的土壤和必要条件,英语思维不是用理性学来的,必须在大量的英语信息中自然习得。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应营造英语信息量充盈的校园双语环境。
一、校园环境
英文信息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是学生从事双语学习的最佳场所。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高等师范院校,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从校园绿化、运动场地、活动室、活动场地、训练场所、办公室、食堂、宿舍等的布局,设计,改建、装修,都应处处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社区”。充分发挥楼道墙壁的教育功能,把一些名人肖像、制作成漫画的英语格言、文学故事、名人名言、宣传单,采用颜色鲜艳的、巨大的、活动的、形象夸张的事物,布置张贴在楼道墙壁,用中、英双语代替传统的中文注释。由于布置的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再加上夸张、有趣的画面,备受学生的关注,起到潜移默化的双语教育功能。总之,采用醒目的英语标识和汉语标识,只要是学生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带有双语标识,不仅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他们习得双语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边观察、边思考,还可以用双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尽情地享受双语环境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校园服务
良好的校园服务是帮助学生提高双语水平的重要措施。高等师范院校应建立无线广播电台,学生人手一个耳麦,用来接收听力材料,以便自我纠正语音、语调、语速,改善学生的语言面貌,提高其听力水平。每天早晨6:30-7:00,晚上17:30-18:00播放听力材料,其他时间无线语音发射台每天将学生正在学习的英语课文录音磁带及相关的口语磁带按计划播放,学生用自己的无线耳机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收听到学校播放的英语节目。学校安排专门的外语教师不定期抽查,每周、每月评奖,并给予适当奖励。选拔优秀学生组成英语广播小组,定期编排播放英文节目。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及英语应用能力,学校应定期开展以社会热点为辩题的英语辩论赛。学校每个月组织一次全校的大型英语竞赛活动。比如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单词大赛、英语朗读大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文化艺术周等等,对胜出人员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高校英语学习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建立各种学习团体,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等,学校提供处所和专门人员给以指导,由学院定期邀请外教参加,为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加大校园基础建设,在校园内增设适当的电子屏幕,充分利用国内已有英语媒体的优势,整合国内英文广播(CRI)、电视(CCTV-4、CCTV-9)等各种传媒,分进合击,促进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在学生宿舍配置电脑,安装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料,包括视频软件《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洋话连篇》、《洪恩环境英语》、《逆向英语》等,学生进入该系统,即可以进行自主英语测试,检验自己的单词记忆、听力、语法水平能够达到哪个级别。另外,电脑中安装许多英文电影,如《勇敢的心》、《宾虚》、《圣诞怪杰》等,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电脑进行英语学习和娱乐,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社区服务
高等师范院校并不是悬浮海外的孤岛,其所处的社区双语环境如何,社区人们对双语教学重视程度、参与度间接影响着高校双语教学的水平,如何充分发掘社区英语学习因素,为学生打牢生活英语的基础,这一点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北京广渠门中学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他们采取“英语活动日”、“双语活动日”的形式,邀请教师定期与学生交流来充实双语环境,值得高校借鉴。高等师范院校可尝试在每周固定时间邀请外教、外文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用1-2小时的时间和学生座谈、交流,商讨英文学习方法、技巧、中外文化的差异。一方面学生藉此提高其口语水平,尽快完成向学科英语的过渡,教师通过多次活动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困惑,收集双语教学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为双语教学服务。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组织教学、创设师生、生生互动情景时尽量围绕双语教育目标来开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布置的活动中来,这样他们才能时刻关注环境布置的内容。良好的双语教育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双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化、绿化、净化心灵的绝佳环境,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环境的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达到双语教育的最佳境界,从而实现双语教育的目的。为此,可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由于校园网建设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从而造成实施时缺少连续性,导致不同时期购买的设备兼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果。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上只考虑一次性投入,而没有考虑校园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没有具体的校园网建设参考方案作为参照标准,学校只能根据自身的资金投入情况来选择网络公司的建设方案,这样就出现了各校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总体发展不均衡,彼此间差距较大。而网络公司的建设方案往往是从资金角度来考虑设计,很少考虑校园网应具有的教学功能,于是出现了硬件设备及配置比较好,应用层次却较低的情况。
2、校本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长期计划性。学校大多采取外派教师参加短期培训,而没有制定长期的、稳定的校本培训计划。即使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但也只是一次性的通识培训,校本培训模式单一,而且校本培训只重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而忽视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致使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普遍掌握不理想。
㈡ 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1、学校的监督机制。学校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专门的监督机构,即使学校成立监督机构,监督成员构成不够合理,而且并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学校信息化环境教学应用等进行公开地监督检查。
2、学校鼓励政策。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进行机房设备维护,还要负责校本培训工作,可见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在评职称、算课时量时却不能和主课教师同等待遇,致使教师很有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同时多数任课教师反映平时的教学任务很重,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很费时间,但年终评比时并无嘉奖,教师的积极性很受挫。
㈢ 校长的个人意识影响信息化环境建设
学校的第一负责人是学校的校长,校长更关心的是学校的经济来源和学校的升学率,缺乏对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的深入地的思考。校长的个人意识也影响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例如一所学校的校长非常喜欢运动,校长就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体育设施的建设中,对于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投入却少之甚少。
㈣ 教师素质结构的不平衡制约了信息化环境建设
1、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未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由于固有的教育观念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以及教师的排他心理,即经常使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会遭到其他教师的冷落,这些都影响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2、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优势体现在学科教学上,即本体性知识丰富。广大教师的知识还应包含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堂管理艺术、人际交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等,而对于这些条件性知识,教师依然缺乏。但这些条件性知识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几点对策
㈠ 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1、制定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在制定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两点:一是常规计划,根据教学需要和现有资金,制定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和发展方案。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教育功能有所不同,充分分析各信息化环境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功能,首先选择教学效率高的系统进行建设。同时也要考虑其运行成本和现有资金。由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设备更新速度很快,学校对运行成本的支付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制定常规计划时也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部分设备的可扩展性;二是应变计划,根据外部信息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计划方案,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上面已提及信息化教学环境设备更新很快,根据信息化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设备,但要本着够用、能用、好用的原则。
2、制定师资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并制定详细的短期和长期计划。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应建立新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从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到重计算机维护技能的培训。
(2)从重单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到重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
(3)从重个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到重教学应用培训。
(4)从重操作技能培训到教育思想、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教育应用并重。
(5)从单一的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体系到建立分层、分模块的培训体系。
(6)从一次性培训体系到建立发展性培训体系。
培训方式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方式,不同培训模块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理论模块主要以反思模式代替以往培训中常使用的灌输模式。在反思模式中,教师经专家的重点讲解提示后,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小组交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意识到所学理论与所用理论的差别。技能模块多采用边讲边练的模式。教学设计模块,可以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展开小组讨论,从而使教师参与到培训的教与学的设计中来。实践模块的培训以课堂实践为基点,主要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教学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㈡加强管理
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管理过程就是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调动各种资源,运用一切手段操纵其运行,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健全监督检验机制。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监督检验,这是管理的必要环节,没有监督检验,就没有真正的管理,必须要通过系统的监督检验来组织活动和对学校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决定是否对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进行调整。学校建立监督检验机制,尤其是针对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应用。监督成员应由不同身份的人组成,其中包括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还要包括家长,以自评和他评的形式达到监督的目的。以此保障信息化环境得到充分地运用,而不至于大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2、完善鼓励政策。教师的应用与替代板书、由人“灌”变成电“灌”不是等同的,学校建立完善的评价及鼓励体系,应根据教师的应用效果以及教学效果,有所区别的对待。采取提职、奖励等不同形式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支持,并提供方便的条件和服务。学校要尤为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换算成相应的课时量,年终时职称的评定和奖金与任课教师机会同等。
3、管理者的再教育。现代管理理论十分重视管理者管理理念和行为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作为一校之长的校长,其管理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凭借组织赋予的权力,依靠自身的模范行为,在教师中建立起集中体现校长管理权威的管理力。学校特色实质上就是校长办学实现个性化的结果,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目前培训体制中很少提及校长的专门培训,日后也需加强校长培训,使得校长能够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创造力,特别是要善于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本校的客观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校本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㈢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师资水平上不去,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应用就无法谈及。基于这样的认识,围绕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广大教师专业素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从而全面扎实地推进信息化环境教学应用工作。信息化环境教学应用的全面推进有待于任课教师和技术人员素质的共同提高。
⑴构建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教师知识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目前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最缺乏的,在今后的培训中应弱化教师技能的培训,更多地关注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培训,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⑵ 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哲学这样阐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观念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或者说,理解教师的观念结构对改进职业准备和教师实践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应采取强制性的态度,在教师看到教学效果之后,就能自发的使用,其教育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因为利用信息技术上课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产生冲突。
⑶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德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高校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在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也日趋复杂。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对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研究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内涵及作用,来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
所谓德育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德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因素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即是指高职院校育德所面对的,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界因素就是前文所界定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对德育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环境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基础。
德育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既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又对德育活动的开展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可以说环境是德育活动开展的一种客观现实基础。理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等于人的主观愿望,环境作为—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并在这种认识和改造中日渐获得自由,但现存的环境总是他们活动的出发点,他们认识和改造环境的活动都不可能超越环境提供的可能。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也就包含了要从环境的客观实际出发,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2、德育环境是影响德育工作决策的基本依据。
客观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德育活动中德育主客体的矛盾、客体思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德育的基本任务。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德育工作究竟以什么为中心任务、解决哪些突出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主要是根据当时环境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环境对德育对象的影响确定的,即使是一些相对稳定的德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方法,也是环境以及环境与德育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一些共同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的反映。德育工作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并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的决策。
3、德育环境是影响德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环境是制约德育活动成效以及人才成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形成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优越的环境条件更有助于人才成长。从高校的外部环境来看,世界局势是否平稳缓和、国家是否兴旺发达、社会道德是否高尚,都会对其德育活动的成效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从高校的内部环境来看,德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能否因势利导地利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正效应,抑制和改造不利的环境条件,同样是关系到办学质量以及德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群体压力、个体心理氛围,以及德育实施时的具体时间、空间、场合及条件等情景环境,也影响着德育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各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
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工作在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共识,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德育环境建设的内容日渐完善,德育形式逐步扩展并趋向多渠道、多元化。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1、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不够科学。表现在:一是建设理念脱离学生实际,未体现以学生为本。德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发生深层次变化的同时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标准还停留在原有标准上,脱离学生思想和心理的需要实际,未能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德育环境的规划建设。二是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在学校建设发展上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轻德育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投入上重物质的硬件的投入,轻精神的软件的投入;在对学校建设的评估上重物质的外在评价,轻思想道德内涵的考察。
2、高校内部各子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影响德育环境建设的效果。德育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高校内部各子环境如管理环境、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等建设属于不同职能部门负责或不同的校领导分管等原因,造成了各子环境建设间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不仅未实现各教育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容易造成各子环境间互相抵消教育效果的现象,甚至造成工作失误,大大影响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效果。
3、德育工作者地位不高、队伍不稳定,造成德育环境建设的不连续性。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发展起来的,原有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与生源数量与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张相比明显不适应,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方式方法等对在改革开放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九零后新生代而言明显滞后;同时由于德育工作者在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上的不平等以及缺乏稳定这支队伍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一直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队伍不稳定,人员不断替换,造成了德育环境建设的不连续性。
4、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不到位,导致德育环境建设出现“薄弱区”。网络的发展使现代信息不论在渠道上还是在媒介上,不论在传播内容上还是在传播手段上都更加丰富多样,使高校德育面临极为复杂的网络环境。由于校园网络建设硬件不到位,不能满足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要求,促使学生到校外上网,增加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同时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软件建设不到位,对广大大学生缺乏一定吸引力,点击率不高,未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应有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路
大学生思想的培育、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建立、行为的规范,乃至心灵的抚慰,都不能缺少具有德育意义和主动功能的德育环境。现实环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实施德育的学校教育环境更是以其最经常、最集中、最系统和最具目的性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因此,应着力加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
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首先要优化环境,摒弃和改造消极因素,充分利用积极因素,使环境影响与育德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其次,要创造和开发一个有利于高校育德和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环境,使环境成为高校育德的自觉手段和丰富资源;再次,要结合当前大学生德育发展的薄弱点,通过针对性活动的开展,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同时,完善德育环境的建设。因此,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应从校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人际环境和媒介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建设。
1、美化校园,建设优美温馨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在德育环境的建设中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由于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要在校园内生活、学习和工作,置身于校园环境之中,如校园环境优雅,且绿化、美化较好,可陶冶他们的心灵,规范其行为;校园内道路整洁,教学办公及生活区卫生清洁,可使受教育者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在适当的位置悬挂、张贴健康向上的标语口号、名人肖像等,可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可以起到鼓励先进并激发大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的自觉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还应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通过物质环境建设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特征和品牌标识,发挥物质外显文化的育人功能。
2、活跃校园,建设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应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一所高校维系团结、继承传统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创造了一种育人的环境氛围,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情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其它环境无法代替的功能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应以蕴涵高品位的先进文化为己任,使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建设、交流的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体现职业特色和职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如大学生社团、技能节、各种文艺、文体和科技活动等,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3、转变观念,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以感情为基础的一种相互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和谐环境的建立,而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高校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要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高职学生特点。高职学生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自卑感较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比较模糊,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德育对象的道德内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积极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4、以人为本,建设科学规范的校园管理环境。高校内部管理涉及招生、就业、教学、实训、德育诸环节,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的和谐程度也制约着高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高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育德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高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学校作为一种微观的社会系统,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规章制度,它们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行为规范和建立在这些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各种群体组织都可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因而也都成为构成管理环境的基本因素。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认真制定和严格规范校园规章制度,创建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管理活动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5、整合资源,建设积极开放的校园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就是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直接的信息而发挥其环境育人的作用。由于其具有直观感性的特征,往往比其他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应充分利用高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大众传媒手段,特别要重视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增强网络德育的影响力。要积极开发德育软件,营造良好的网络德育氛围,以自觉自律、倡导网络文明新理念为宗旨,号召大学生做有责任心、正义感的合格网民,以实际行动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高校学生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够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介信息环境,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教育活动,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质,促进良好网络德育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2]戴钢书著《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李怀中主编《高校德育新机制及运行机制研究》,开明出版社,1997年版
[5]袁贵仁主编《人的哲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6]付金华等《浅谈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杨业华《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的原则》 ,《理论与改革》 2001.6
[8]陈成文《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创造过程》 ,《理论与改革》 2000.1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79-01
环境监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对工作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扩宽对人才地选拔渠道。国家环保部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中提出: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使得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秉持良好态度,进而保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运行。
1 分析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人员所出现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人员出现不稳定性
这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监测与分析技术,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使得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再加上培训系统完善,许多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这就出现监测站中对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频繁调动[ 1 ],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整个环境的监测工作也带来一定麻烦。
1.2 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与资料主要有两本手册,一本是《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另一本是《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而其中还包含对空气、水、土壤以及噪声的自动监测[ 2 ]。在这一系列的环境监测中,还涉及专业的技术要素与标准,都没有得到有效地理论指导,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中缺乏对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对实际工作地开展也带来十分不利地影响。
1.3 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在数量上比较少,而省、市级环境监测站中有专门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但是在县级中,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使得许多的工作人员不愿从事这份工作,基本是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方式,由此随着工作任务地增加,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同时还要输送部分工人去一线作业,这就直接导致管理人员受到极大地削减,使得原本不充足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变得更加缺乏,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会导致管理与监督过程失控。
1.4 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欠佳
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是从实验室的分析或者是现场的检测员借调来的,他们虽然具备实践工作的经验,但对于质量管理而言,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严重地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因而在管理中,会出现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较好地落实位等情况,在没有一套健全与完善培训的体系中,使得质量管理人员难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2 改善质量管理现状的措施
2.1 加强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当下,为环境监测中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与控制技术,即QA/QC的方法[3],使得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目前八项国际中通用质量与管理原则,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然后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针对新问题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环境质量管理中有用的经验,从而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措施,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2.2 明确管理岗位中工作的职责
在环境质量管理中,由于当前的工作中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得许多管理工作出现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兼带处理,由此在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中,需要对这部分工作加以明确,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做到各司其职,进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中各级人员的办事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一方面可以充分地保证他们工作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监督中不断地严守自身岗位的职责,努力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为环境质量的管理带来积极作用。
2.3 设立良好的督查与奖惩制度
在管理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对于工作中表现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可以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地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在工作中创新,进而提高环境质量的管理水平;再者根据工作经验可知,在一个良好的监督与奖励制度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较好地提高。因此,对于质量管理队伍地建设,需要设立一套完整地督查与惩奖制度,进而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4 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属于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工程,其中涉及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人,因此,这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加大力度选拔与培养人才,从而保证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4]。首先是在人才选择方面,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他们所选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其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是对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地吸收最新的知识与理论,为实践工作提供良好地支持;另一方面是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了解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等。这对他们在真正进入岗位之后能够顺利地投入工作中。最后还需要培养与储备质量管理的人才,可以与高校教育相结合,设置与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相关的专业,在高校的培养下,满足实际中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需求,保证在监测中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3 结论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环境监测将环境中各种数据的变化情况充分掌握,从而达到有效监控环境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作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管理中不断改善工作方法,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保持严谨与认真的态度,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质的飞跃,使国家在环境保护中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把改善环境质量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在201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6,3(20):1-10.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实现与工作岗位接轨。
关键词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72-04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专业课程建设密不可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模式,强调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以现实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融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是一种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尤其适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及技能的学习。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笔者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从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定位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前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污染监测、污染治理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能力,面向企业、工程公司、环保部门及环评机构等相关岗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即通过行业需求调研,对本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明确职业岗位职责,再对岗位职责进行分解,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转换成学习任务,最终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定位
由表1可知,“环境监测技术”属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的方法及程序,了解环境监测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及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也为从事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等岗位工作提供一定的专业技能储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应用化学”、“仪器分析”、“分析质量控制”、“化学分析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的综合应用,也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同时可为水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废气处理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奠定基础。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在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仍需提高,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也有待加强。因此,“环境监测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除需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外,还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的培养。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社会需求为背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环境监测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模式,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全过程,从确定工作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到形成教学内容,再到实施教学方案,整个过程都有企业参与,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课程开发基于真实的环境监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以相应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通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会、问卷调查、深入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活动,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即环境监测岗位、污染治理岗位、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及其他分析检验类岗位,这些岗位中与“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相关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水及废水监测、环境空气及废气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噪声污染监测等;然后,由专业教师及行业技术专家组成工作小组,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方面分析完成这些岗位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二)参照岗位工作实际,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参照岗位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借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从环境监测实际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学习任务,将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融入其中,设置了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4个学习项目、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学习任务,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每一个学习项目又分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两个子项目,其中第一层次项目属于基础性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项目过程;第二层次项目属于主导性项目,学生在完成第一层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完成整个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的作用。相较于第一层次子项目,第二层次项目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每一个子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这种递进式的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逐步形成岗位综合职业能力。
在项目设计上,考虑到实际可操作性,尽量选择周边环境作为我们的监测对象。如环境水体监测我们选取南通市的护城河——濠河水体作为监测对象,大气环境监测及生活垃圾监测选择学校附近的居民区,城市交通噪声的测定选取学校门口的青年路主干道,废水、废气及噪声监测选择校企合作企业。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到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将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环境、将来的工作环境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环境监测方法、手段发展迅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兼顾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增加环境监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
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以工作情境为基础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取仿真化的情境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营造职场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环境监测实际工作流程。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任务导入、分析探究、方案实施、综合评价等阶段。现以水和废水监测第二层次项目××企业生产废水监测为例。
任务导入 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组4~5人,教师作为项目委托方,将对某校企合作企业生产废水监测的任务交给每个工作小组,并签订项目任务书,按照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完成项目工作,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及建议,最终形成监测报告。
分析探究 各工作小组接到任务后,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用水情况,废水的类型、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污去向,废水处理情况,排污口的位置及数量等,然后组内成员共同讨论,确定监测项目、点位,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采样及分析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在此基础上完成监测方案的制定。然后各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PPT汇报,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最终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穿插讲解。
方案实施 各工作小组按照最终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监测分析工作。教师作为工作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及时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如对所用到的采样仪器及分析仪器的使用进行介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综合评价 项目实施结束后,各工作小组展示最终的项目成果,小组成员与教师一起从方案设计合理性、实际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团结协作、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取知识及技能,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项目带动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对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任务导入阶段,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在分析探究阶段,多采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用到各类采样仪器及分析仪器,可采用演示讲解法、现场教学法,在综合评价阶段,运用自我评价法、学生互评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对于采样点的布设、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操作过程、监测机理等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的表现力和教学效果。同时,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课件、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在线答疑等,构筑一个网上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课程学习网站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程的自学,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课程学习中的疑点。
(三)拓展实验实训的途径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拓展实验实训的途径。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应推行实验室开放机制。如对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整个过程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其中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很长,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提前预约时间完成部分工作任务。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教学。如组织学生到当地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企业环保部门等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邀请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定期为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了解最新的环境监测手段、技术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程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激励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考核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学生完成每个学习项目的过程评价为主,期末考核为辅,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综合表现,从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态度、方案制定、方案实施、结果分析、项目报告等方面加以评价,如表4所示;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占70%,期末考核占30%。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1-8.
[3]杨春和,蒋云霞,闫生荣,等.高职环境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41-43.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8日
图书馆的品牌服务是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方式、理念、服务特色、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图书馆员共同树立的服务准则,是图书馆员和读者在接触中表现出的一种动态的活动。它构建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度、信誉度、知名度,增加了图书馆利用与服务的附加值。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服务对于树立图书馆形象是最好的标识,具有广泛的榜样示范作用。故此,图书馆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转变服务模式,建立特色化服务,创造自己的品牌服务。
一、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紧缺。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差、底子较薄,加上改制的时间不长,无论是设备、人员还是资源上都很薄弱,就是有点历史的积累,也远远跟不上由学校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现实需求。由于经费紧缺,许多新升本科院校仍然以购买纸质文献作为馆藏建设的核心,多媒体、数字化、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技术等投入不足,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到消极影响。
(二)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距。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中大多数工作人员并非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不高,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节省人员费用,大量使用临时工或勤工俭学学生,造成了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他们对数字环境下出现的新应用(如web2.0应用、web3.0应用、移动终端技术等)使用意识和使用方法掌握不足,相应素质等条件达不到图书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要求。
(三)品牌服务意识淡薄。新升本科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学生在校以学习实用技能、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而不像本科院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另外,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是放在教学上,科研的任务不重,因此决定了新升本科院校读者的信息需求较弱,文献信息利用率无疑也会降低。加之新升本科图书馆人员素质等问题致使图书馆品牌服务的建设意识和实践都相对薄弱与落后。
(四)共建共享工作几乎空白。新升本科图书馆之间自动化、网络化水平管理系统的不统一,所使用标准不统一,或对同一标准理解不同,因此无法建立一个统一、整合的服务平台,影响了资源共享,且文献资源更新的方式和速度还不能完全及时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升本科图书馆普遍存在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二、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策略
(一)正确定位。新升本科院校改制时间不长,在数字环境下的设备的投入上需量力而行。首先要尽量节省,其次要以够用为原则,不要求大而全。尤其在发展数字图书馆资源时,要充分整合自有的以及免费的电子资源,如随书光盘、学校购买的教学光盘以及网上可免费使用的电子图书、多媒体等资源,以及老师制作或购买的多媒体课件、毕业生的优秀论文、毕业设计等。还应紧密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学习需要,建立特色资源库。
(二)求变适应。思想决定行动,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确定服务意识,只有从思想上确立了服务意识,才能付诸行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员也要自我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重大变革之一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从物理环境向虚拟环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构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延伸。变革之二就是引发了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导致了图书馆服务从传统服务向虚拟服务的扩展。故此,数字环境下品牌服务的建设离不开服务方式和服务层次的变革。
(三)合作共享。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寻求资源共享既节省了资源购置的费用,又节省了硬件存储设备的投入。要充分借助外力,借助学校相关技术人员搞好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要与学校网络中心建立良好关系,在保证网络畅通的同时,可以借助网络中心,计算机系部等的技术优势。还需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三、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途径
(一)高度整合信息资源。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1)数据库的整合,是将分散异构数据库进行无缝链接,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种整合方式是剔除多个相关数据库内的重复信息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虚拟性数字资源体系;(2)系统整合,是通过对应用系统和数字资源进行分解和重组,使其在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趋于一致,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3)检索方式整合,是指检索服务平台可提供全方位的检索方式,可以支持多种检索运算符以及组合检索,从而方便用户精确定位信息;(4)技术整合,是对多种应用于资源整合的技术进行合并,取长补短,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5)协议标准整合,是针对各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和网络通信协议,通过一定的中间技术手段,使采用不同访问协议和不同数据标准的数据库在同一界面内实现集成检索或者整合检索。
(二)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读者的服务,包括读者个人信息的挖掘、服务信息主动推送、采集读者提供的资源数据如书评、评级、封面、目次、摘要、推荐、书目合并、Tags、Tag云、RSS(新书通报、专题)、自动推荐、同兴趣读者(书友)、评论、推荐、个人藏书、个人收藏和关注的图书、续借、预约、图书编目等。利用读者进行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整理与更新,或像Library Thing那样,协助读者共同来做图书馆的FRBR。二是面向图书馆管理者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换、数据协作、MARC数据转换、Wiki式书目编目(同一书目多个MARC版本)、FRBR协作等,利用这些功能的API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联合编目,达到去中心化的书目信息共建共享。另外,对于书商或数字资源提供商还可以提供书商和出版社注册服务、新资源服务等。
(三)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数字环境下学科馆员任务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科导航库建设。学科馆员则可以发挥信息搜集优势建立学科导航库,帮助高校师生快捷、准确地找到所需材料;(2)参与对信息资源(数据库)的选择和评价。在数字资源的选择评价过程中,学科馆员应充分发挥其专业学科知识的优势,积极参与其中,在选购前进行充分的试用和评估。同时,需与对口系部专业的专家教授,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充分征求专业用户的意见和需求;(3)基于数字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手段,主动向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开展专题和定题服务、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求。在基于用户兴趣的信息调查和实情调查基础上,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使其形成系统综合、准确适用的学科情报研究报告和学科专题文献资料综述,供特定服务对象使用。许多数字图书馆都拥有个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服务功能,如:“My Library系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DLPers)”。这些系统除能学习用户行为,自动采集用户兴趣,动态跟踪用户兴趣变化,从中分析出用户的新偏好,主动推荐相应的资源外,还能通过用户交互式或查询知识评价、培养用户个性、引发需求、促进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开展内容完备,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信息意识培养以及信息伦理教育,内容涉及各学科信息资源使用介绍、全文电子图书使用技巧、全文电子期刊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界面介绍、学科网络导航介绍以及图书馆新进资源介绍等,总之,信息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完备的内容体系,还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课程、讲座、参考咨询、答疑解惑、信息素质教育大赛,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系统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在特定协议的前提下,将各种信息传感装置,如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
基于广阔的应用前景,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院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不断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方面的现代化,反映了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
虽然物联网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拓展了数字校园的运用领域,但也对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构成物联网基础的互联网本身在设计及应用上就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加之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复杂信息系统,其除了面对传统的TCP/IP协议、移动通信网络等传统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大量自身特殊的安全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各种针对物联网的攻击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使物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具体来说,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1.感知层方面——射频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建设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是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基本的RFID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其中,包含相关信息的电子标签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嵌入到任何物品当中,而且其发出的信号能够被读写器自动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该技术的副作用便是物品的拥有者或使用者能够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
RFID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子标签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受到攻击,被非法读取截获、克隆复制、破解、篡改和破坏,进而可实施重构、删改、干扰等攻击手段。主要表现为:电子标签数据的窃听和截获、通讯数据的截获和分析以及对电子标签数据的干扰。针对RFID系统的攻击主要集中于电子标签信息的截获和对这些信息的破解。在获得了标签中的信息之后,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等方式对RFID系统进行非授权使用。尽管RFID设备都使用了一定的加密机制,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对电子标签进行加密,势必会大大降低电子标签的处理能力,并增加电子标签的成本,这是当前实施密钥管理机制的主要瓶颈。受到芯片运算性能及成本的制约,一些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在短期内还无法运用到RFID标签的加密中。
除此之外,当电子标签传输数据被传输给读写器时,使用的是开放的无线信号,这就给非法用户的侦听带来了方便。非法用户可以通过发射干扰信号来堵塞通信链路,使得读写器超负荷运作,从而导致过载,无法接收正常的数据信号。还可以利用伪造标签来向读写器发送数据,使得读写器处理的都是虚假数据,而真实数据则被隐藏。
2.网络层方面——基础协议固有的安全隐患:
物联网的建设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由于物联网本身并没有专属协议,所依托的均为现有的通讯传输协议,如WI-FI、蓝牙、ZIGBEE等,其任何一种功能和服务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互联网中的数据交换来进行,因此,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亦会扩展到物联网。特别是病毒攻击、黑客入侵、非法授权访问等对互联网用户造成损害的危害,同样可以危害到物联网。由于物联网设备应用的普遍性,在受到攻击或破坏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比互联网更大。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上传输的是大量涉及企业经营的物流、生产、销售、金融数据,保护这些有经济价值的数据的安全比保护互联网上音乐、视频、游戏数据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因此,物联网所能够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会比互联网更多。
另外,由于物联网中的设备以海量计,节点层级复杂、数量庞大,会导致在数据传输时,由于大量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而造成网络拥塞。现有通行网络是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而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空间地址缺乏和网络安全标准等问题,从目前的现状看物联网对其核心网络的要求,特别是在可信、可知、可管和可控等方面,远远高于目前的因特网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数据的传输与处理上,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将对现有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
3.应用层方面——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可能是先部署后连接网络,而物联网节点又无人看守,所以如何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签约信息和业务信息配置就成了难题。另外,庞大且多样化的物联网平台必然需要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否则独立的平台会被各式各样的物联网应用所淹没,但如此一来,如何对物联网机器的日志等安全信息进行管理成为新的问题,并且可能割裂网络与业务平台之间的信任关系,导致新一轮安全问题的产生。
二、对策研究
1.加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由于物联网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分布广泛、主体自治,要素间的信息传输一般通过光纤、电话线等有线传输和卫星等无线传输方式进行,并且信息的保密性要求会随着应用任务的要求而越来越高,因此,开展信息安全策略研究,确保物理安全、网络安全、部署安全、系统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
其中,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安全问题。数字签名采用一种数据交换协议,使得收发数据的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接受方能够鉴别发送方宣称的身份;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数据这一事实。数据签名一般采用不对称加密技术,发送方对整个明文进行加密变换,得到一个值,将其作为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运算,如其结果为明文,则签名有效,证明对方身份是真实的。
2.对物联网中的设备实施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目的是防止非法访问。访问控制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系统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目前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主要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及其扩展模型。对物联网而言,末端是感知网络,可能是一个感知节点或一个物体,采用用户角色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控制显得不够灵活,物联网表现的是信息的感知互动过程,包含了信息的处理、决策和控制等过程,特别是反向控制是物物互连的特征之一,资源的访问呈现动态性和多层次性,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中一旦用户被指定为某种角色,他的可访问资源就相对固定了。所以,寻求新的访问控制机制是物联网、也是互联网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其核心思想是基于属性来授权,即不直接在主体和资源之间定义授权,而授权的基本思想是有主体、资源和环境属性共同协商生成访问决策信息,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请求需由访问决策来决定是否允许,即授权决策基于行业应用相关的主体、资源和环境属性。该方法的问题是对较少的属性来说,加密解密的效率较高,但随着属性数量的增加,加密的密文长度增加,使算法的实用性受到限制,目前有两个发展方向:基于密钥策略和基于密文策略,其目标就是改善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的性能。
3.加强防火墙建设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共网络的互联环境中。大型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互联的第一道屏障就是防火墙。防火墙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其基本功能为: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行为;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
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标准与建设进程必须以数字校园的构建为依托。虽然从技术的发展前景上看,物联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亦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受限于技术及成本的原因,不是所有的前沿技术都能运用在物联网中,导致目前物联网建设进程中问题丛生,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措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优势提高数字校园的智能化程度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规模和布局分布不均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紧跟市场潮流,教师未能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教材内容和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数量不足,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培育,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质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故在工业4.0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高职院校专业校企共建模式,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效指导校企合作实践,提高校企合作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校企共建专业模式
根据以上的不足,在国家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和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如下:
1、要明确把握学校教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凸出顶层设计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来把握,从企业需求、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发展三方面需求为出发点,按照五年、三年、年度的节点进行系统的谋划,明确重点开展的任务清单,理清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
2、采取措施营造浓厚干事创业的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积极性和浓厚氛围,应做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尊重教师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要尊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师,使他们得到认可,有种自豪感和归宿感。
(2)要定期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工作交流,形成常规性的文昌论坛活动。
(3)逐步在条件成熟的学院建立教学团队,同时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它们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利用教学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浓厚学术科研氛围。
3、要建特色、树品牌、凸内涵,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工作,以适应学校的三年行动计划规划目标和培养名专业、名课程、名教师、名学生、名企业、名文化的要求,做到内涵提升,外延拓展。
(1)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二级学院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
(2)重视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特色,营造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育人氛围。
(3)积极提升专业层次和课程转型升级:积极把国家精品课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公开课程,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知名度。
4、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动态优化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工作的良性发展,需要创新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管理办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构建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五表联审制度
这五个表分别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的教学计划进程表、每个学期有相应的教学安排表、每门课有对应的授课计划、每个班有一个课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节课有一个授课登记表,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教学质量的诊断和改进。
(2)深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社会化,促进专业建设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种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方式,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紧跟市场潮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通过校企共建把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递给学校,专业教师可由此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进而转变教学,并加大对行业信息的收集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大胆抛弃滞后的教材,与企业技术人员编写适合校企共同发展需求的专业教材,不仅优化了教材,推广了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4)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节约资金,解决学校专业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问题,实现办学的创新学校的教育资源(设备、技术等)往往落后于企业生产一线,许多学校花巨资购置实习和生产设备,但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因此使用率普遍降低,如果不添置设施设备,又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化解了这个矛盾,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投资。
(5)建立以学院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构建由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质量反馈机制,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
(6)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采取有效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融、以老带新、技能竞赛等措施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国外培训等途径,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并完善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使用、考核制度。
(7)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企业通过签订学生培养订单协议,协助学校制定教学课程和授课计划,使学生在校即可接受企业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达到熟练。企业不仅免除了社会上招工的麻烦,避免了招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不利因素,同时还省去了对新职工的入厂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8)校企共建多功能实训基地。在数控实训基地内,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院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中厂。与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武汉神龙汽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厂中校。
三、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为促进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激励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专业技能水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2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9年8月收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1~5岁,平均3.4±1.2岁。随机抽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儿童4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5岁,平均3.5±1.1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及体格生长发育等相一致,具有可比性。
实验方法:所有检测对象取静脉血2ml,在普析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上,专人专机同时检测铁、锌、钙、铜、镁5种元素。
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
结果
43例RRTI患儿血中5种元素水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铁、锌、钙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1]。近年来研究发现RRTI与微量元素缺乏密切相关,为其重要的原因或诱因[2]。
本资料显示,RRTI患儿以缺锌者居多,其次为缺铁及缺钙。锌在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缺锌可使DNA复制减慢,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下降,细胞免疫低下。引起细胞抗体生成不足、补体活性下降而致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儿童缺锌,免疫反应明显降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强[3]。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缺锌儿易反复呼吸道感染。铁也是人体很重要的微量元素,铁低下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出现反复感染。钙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元素,骨骼钙化不足,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RRTI。钙剂能增强气管、支气管纤毛运动,使呼吸道清除功能增强,同时又增强肺组织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本组结果显示,RRTI患儿血钙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低钙为部分RRTI患儿的易感因素。锌、铁、钙均为身体重要元素,任何一种缺乏都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引起RRTI。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小儿RRTI关系密切,在对其病症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予适量补充锌、铁、钙等元素,可缩短疗程,增强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定期监测微量元素,并均衡调理,以降低小儿RRTI发生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6-02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在较短的授课学时内使学生掌握抽象的监测理论,熟悉各种监测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为此,我校在环境监测授课过程中,以水、气、声、固体监测为主要内容,以多媒体教学和实验课程相结合作为教学手段,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力求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掌握监测技能、增强探索创新能力。
一、完善和更新授课内容,满足监测技术发展要求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宽,而教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校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该教材内容全面、具体而实用性强。除了这本教材以外,缺乏比较新和比较全面的教材,教材的选用范围较窄。我校环境监测课程的课时安排为64学时(理论课34学时,实验课30学时),针对目前的教学状况,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水、气、声、固体监测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除一些繁琐的测定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站在科学的前沿,通过媒介了解最新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密切关注监测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发展动态,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环境监测》不仅理论性强,课程的实践性也很强,教学内容中涉及监测布点、采样、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在监测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仪器设备较多,有丰富的理论性知识,还包括大量实验操作知识。采用板书的形式授课,必定会使部分内容显得抽象而难于理解。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供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在课件的编制中收集国内最新的图片和操作录像,还以图表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归纳,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多媒体作为目前常用的教学手段,增加了信息量,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非常具体,便于快速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学生只要进入学校的网络课堂就可以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克服了以往学生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而学生记笔记不全面课后复习比较困难的现象。在授课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方法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身周围实际,有针对性地探讨本课程的特点,并将自身的体会应用于每一学习单元;而教师则充分利用激励启发、比喻启发、类比启发及悬念启发等方法,配合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实验课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把实验课当成是按照操作步骤来验证理论知识的一个过程,而没有认识到实验课是培养智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二是实验课学时不足,只开设了部分监测指标实验,实验内容涉及面窄。三是设计性实验内容少,而验证性实验内容多,与已经学完的《普通化学》、《水分析化学》等先修课程的实验有相类似的地方,而与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的情况相差较远,造成实验课程缺乏新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实验课教学方法陈旧。目前高校的实验课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步骤是:老师先讲授,然后学生按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造成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一个主要方面,久而久之对知识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失去了热情。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和实践: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实验内容和教学手段。《环境监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实践部分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操作技能,掌握环境监测中一些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我校的环境监测实验课时为30学时,因此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主要结合理论授课内容,采用目前环境监测中常规监测项目的国家标准方法。把相应的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分解到各个实验中,使学生在进行监测的同时也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将培养操作技能和掌握监测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学时不足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另外,在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校园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中,由学生自己直接采样测定,使学生在掌握指标的测定的同时还掌握了采样的基本方法。
2.结合校园环境,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目前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实验室条件,结合校园环境,除开设常规的验证性实验以外,还开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首先将实验课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控制指标,设计出初步实验方案;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科研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对实验记录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科学作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验原始记录是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对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以往尽管教师对实验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再三强调,但仍然有学生对实验原始数据随意涂改。另外为了防止学生相互抄袭数据,在验证性实验中,采用密码样的方式,使每组学生所监测的样品的含量有所不同,杜绝了学生乱改数据和抄袭数据的不良现象,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表明,以上这些措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将校园环境与环境监测教学实验内容相结合,在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校园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提高了课程实验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继续推进,只有通过自我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琦,薛科社,宋进喜.网络模式下的环境监测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6,(2):68-7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35-02
《环境监测》是大中专院校环境科学类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组成后续诸多课程的支撑平台,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1],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污染物为主线掌握从监测方案设置到采样、处理、检测以及数据分析等全过程,其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一、调整教学内容
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教材是目前各大院校环境科学类普用的教材,该教材比较偏重系统性,涉及的内容既深又广,而在我校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环境监测》课程为54 学时,如果课堂授课内容完全依托于教材,则课时数明显不足。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着“会用、能用、够用”的教学宗旨,整合了《环境监测》教材的内容。所以我们对本专业相关课程中接触过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较少且理论较深的知识点略去不讲,为了避免重复讲解,略去了教材中的重复内容。最后,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分为教学部分与导学部分。重难点的知识采用老师讲解的教学模式,简单的知识采用导学模式,即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给出相应的讨论题,并通过网上批改作业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效果良好,缓解了课堂教学时数不足的压力,并且保障了学生掌握《环境监测》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实地环境,我们对《环境监测》课程采用“讲做交互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讲做交互教学法”是在本学期的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讲授与做练习、做试验交互来进行案例教学。讲做交互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所授内容的特点,可以先讲后做,也可以先做后讲。比如:第三章“大气降水监测”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在“做”之前要明确对降水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确定降水中需要监测的主要污染物,掌握待测项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理论抽象的内容,可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现理论知识点或先做一些代表性的小试验,然后再进行理论总结。“案例教学法”是将专业技术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让学生通过环境事件的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诱导创新思维。如:讲解地表水的监测断面设置时,教师在讲述断面设置原则和方法后,以同学们熟悉的乌鲁木齐市河的某个断面作为地表河流的代表,以乌拉泊水库为湖泊(水库)的代表,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分析在何处布设采样断面,并阐述其原因。
三、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的组合
多样丰富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把环境监测的先进方法、化学原理及其主要操作步骤通过动画方式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把仪器运行过程以及实地现场环境也以图片的方式“搬”进课堂,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课堂效益[2]。如:讲解大气颗粒物的监测原理、采集方法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内容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测试原理和方法,之后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如:河流监测的断面设置、采样垂线和采样频率等知识点的讲解,若完全采用传统的板书文字表述会很繁琐,而且难于理解,相反,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只顾看新奇而忘记所要表现的实质问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示教学信息,课堂教学效果既简单明了又生动形象。对于监测仪器的介绍,采用多媒体更可以直观地呈现仪器的内部结构,形象地演示这些仪器动态监测的全过程,对于仪器抽象的理论部分,就结合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解剖理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从而使抽象难懂的仪器结构、使用方法变得简单易懂。实践验证,互助互动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中收效明显。不仅将一些枯燥而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在该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验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和操作并强的技能课,合理安排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学时,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3]。结合课程的理论内容和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我们课程组编写了适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并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改革。
1.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迎合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课程的试验教学和校外实习以及“校园环境监测报”的兴趣小组进行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在实地教学中,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辅助指导,包括仪器的组装、系统连接、参数设置、采样检测等步骤。
2.重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培养。环境监测实验课的开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试验内容仅仅是单纯的某部分,而《环境监测》实验课是一个综合很强的实践课。因此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全过程培养,每一实验都会涉及到专业的综合运用过程。例如:土壤和植物样品的检测,首先学生设计检测方案,并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样品的前处理、进行污染物指标的检测,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简单评价。
3.开设综合性试验。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课本上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已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用,于是我们调整实验内容,将现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引入实验教学中,开设了综合性实验。要求每届大三学生,根据《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要求,承办了“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报”。我们结合《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每年在校园教学区、学生区、生活区进行(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三个不同功能区中10个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污染状况,评价校园实地环境质量。通过不同年份的监测数据,得到了校园空气和水的质量状况。在整个实际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环境意识。在完成综合实验训练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去乌市环境监测站、雅山污水处理厂、七道湾污水厂、大浦沟垃圾场等单位进行了观摩和实习,从而将理论与生产对接,学校与社会对接,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延伸和完善。
以就业为向导,促进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环境科学领域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的进取、改进,才能让环境监测的课程教学紧扣社会需求,在严峻的就业趋势下[4],缩短教学与就业的距离,取得更大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张恩栋,王冰,邹伟,等.基于创新教育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