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文明范文

时间:2024-03-08 14:43: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农业文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农业文明

篇1

比起代表当代工业文明,甚至是全球化趋势下的今天的人类新世纪来说,科学实证、系统思辨、理性工具的思想价值观念更优于、也更包容于前一种思想价值观念体系。也就是说,构建于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华文化的复兴必然不是复古,而是与现当代工业文明结合接轨转型,与人类新世纪融合互补互济,各取所长,各展所优,美美与共,创造出人类和谐的新文明。这在中华文明肇始发端的三皇五帝、夏商周秦的初始思想价值观念中就已展示得清清楚楚:“大道阴阳、无穷太极、礼运大同”的象征论述已昭告人类。

而现当代工业文明与全球化人类新世纪创造出代表自身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的象征符号,向全人类诠释了这一发展方向。

今天,当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手拿一部工业文明的产物——数码手机时,高山大海遥远距离、离别相思情爱悠悠、等级森严壁垒沟壑完全化为无形,电影《手机》、电视剧《魔幻手机》把这一符号化的产品多角度地展示得淋漓尽致。科技文明使全人类的家园变成一个彼此息息相关、意识凝聚沟通的地球村,哪像传统农业社会车船劳顿、步履蹒跚——“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霜”。

无独有偶,在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明、清时代的达官贵人、有闲士绅们,也是手握一柄类似于北斗七星、呈S形状之物,这就是凝聚中华传统农业社会祈福纳吉、祛禳避邪、经验实用的思想价值观念的象征符号——如意。

它是由古代上朝的笏板和抓背搔痒的搔杖演变而来。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如意的形制以柄端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到了唐代则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变为三瓣卷云式造型。明、清两代,如意如同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一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广泛采用了珍贵的材质如翡翠、白玉、金银、犀角、象牙等等,同时以精巧的工艺加以制作,其造型特点以灵芝造型为主,配饰以蝙蝠(五福临门之意)、寿桃(长寿延年之意)及相关字符,如福、寿、吉、祥、康、宁等等。意在否极泰来、吉祥如意,成为承载传统祈福禳安、吉祥避邪美好意愿的贵重礼品,随身携带把玩的佳品,更是社会上层人士、有闲阶层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如意的艺术装饰手法多样而精彩纷呈,尤其配饰以“中国结”、佛家的“盘长结”、民俗的“铜钱结”、“喜结”、“寿结”等等,不仅有和谐、对称的视角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审美韵味。

如意的品种类别依据其采用的材质、工艺、造型,可分为珐琅如意、红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装饰造型上有雕刻龙纹及嵌上宝石、碧玺、绿松石等,并在柄首或柄身上雕琢有灵芝、桃果、蝙蝠之类动植物,其意皆蕴涵长寿、多福、升官、发财之类传统中国人观念中认为是吉祥的事物。

此外,清代皇室宫廷中还有不少罕见的如意品种,如染骨如意、鹤顶红如意及造型独出心裁的双首如意、玉镶如意等等。

篇2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篇3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篇4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篇5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而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土地的肥沃。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就是告诉我们在用地的同时要注意养地。通过休耕或施肥,保护与提升耕地的质量。我国农业持续生产数千年而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地力常新壮”。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计划地进行“轮作休耕”试点,目的就是让过劳的耕地得以休息,实现藏粮于地。

(四)种养三宜的作物布局选择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必须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的生长地区,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人们将顺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方式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生物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引种。“橘逾淮北而为枳”反映的就是这个现象。

(五)变废为宝的物质循环利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我们的祖先将城乡百姓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人粪、畜粪、 渣粪、草木灰、青苗、骨蛤粉、灶土、塘泥等)变成肥料施入田地中,变废为宝,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六)御欲尚俭的治国理家态度

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一是强调努力生产,积粮备荒。二是提醒百姓控制欲望,节制消费。同时,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

古代的节用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牢记“节用御欲”的古训,树立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风尚。

二、农耕技术的完整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农耕技术,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先产生于北方。由于人多地少,决定了土地连作的耕作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地力终会衰退。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沟垄互换的方式,实现连年种植基础上的土地休闲;又因为黄河流域春天播种时风沙大,种子发芽时水分不足,需要保墒而发明了耕、耙、耱技术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耕、耙、耱、压、锄等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宋代,南方水田耕、耙、耖、耘、耥精耕细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在日益完善的同时,南北耕作体系交汇融合,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共同构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既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对亚、欧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篇6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4-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就对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协同产业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二)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来划分,农业发展史上,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饭,以人力、畜力为生产工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时代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崭新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协同产业的子系统,将真正实现“农业---环境---人类”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对此,农业部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篇7

不同的农业阶段和结构对文明发展所起的影响,比较疏远而隐蔽,不大为人们所注意,深入地探讨,可以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原始农业常被形容为“掠夺式”农业,说它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等等;传统农业被描述为“循环式”农业,因为它充分利用人们丢弃的有机质废物,返回农田;现代农业被称为“投入式”农业,因为它依靠外源能量(石油等)的投入,取代人力和畜力。这种简单的概括方便但不是很恰当。原始农业的初期,聚落的人口少,刀耕火种所清除的林地,经过一定年份的休息,植被可以恢复正常,并不构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只是当人口的增长超越了森林资源所能恢复的临界点,无法恢复,才导致掠夺式经营。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循环利用资源,是由于古代“三才”思想在农业上的运用,即孟子所说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用和养要平衡。“三才”是哲学,也是宇宙观,贯穿于古代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之中。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是一种合乎生态原理的思想。严格地说,不是“三才”指导农业,而是原始农业孕育出“三才”。原始人在漫长的采猎实践过程中,一再反复地发现不论采集或狩猎,都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否则会遭到挨饿和各种灾害的惩罚。原始人是把周围的动植物甚至非生命的山岩、流水,都看作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印地安人对此有很生动的描述:“总统(指前总统富兰克林)从华盛顿捎信来说,想购买我们的土地,但是……我们熟悉树液流经树干,正如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芬芳的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山岩、草地、动物和人类全属于一个家庭。……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必须记住,这如同空气一样,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是宝贵的┄你们会教诲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们教诲自己的孩子那样吗?即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土地所赐予我们的一切,也会赐予我们的子孙。……我们知道,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所作的一切,也影响到人类本身。因为降临到大地的一切,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儿女们身上。……”三才思想不正是在这种朴素的人与万物融合不分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吗。

传统农业是与封建社会相始终的,随着传统农业的发展,三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春秋战国是传统农业全面推进的第一个高峰,24节气和72侯的形成,铁农具和畜力的应用,大兴水利灌溉,实行精耕细作,园圃、畜牧、养蚕等多业并举,正也是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灿烂时期。秦汉大统一以后,封建社会完成其金字塔式的框架结构,所谓“天、地、君、亲、师”。原始社会里人人平等,无分贵贱,封建社会把人划分为君、亲、师。君处于封建金字塔的顶端,代表天地的意志,发号司令,最高的权威;亲代表传宗接代,核心是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传统农业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人是绝对地依赖土地,人丁兴旺,生活有改进,老人有保障,社会不负责养老;师是社会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兼创造者,又是下一代成长的文化教导传授者。这是一个稳固、静态的结构。虽然两千年中屡遭破坏和改朝换代,但是新王朝建立,这模式很快就会恢复。

传统农业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经营,与人力的投入呈正比,人口的增长自然得到鼓励,人口增长促进生产的同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汉唐盛世,也正是农业大发展时期,这是正面的效应;但人口压力加强了粮食等物资的消耗,则产生负面的后果。于是陷入了“粮紧增人粮丰人增粮紧增人……”的怪圈,唐宋以后的传统农业,就是在这个圈子里持续发展,把人口从汉初的5000多万,有起有落,波折的增至清后期的3.4亿,依靠的全是太阳能,没有外源能量的投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口压力的不断加重,按人平均的土地下降,传统农业难免被迫走上围湖造田,开发山区(特别是明朝玉米甘薯引入之后),超越了环境负载力,重陷原始农业后期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复辙。当然,问题不全在于人口的压力,封建上层对农业和农民的横征暴敛,追索无度,也是破坏用养平衡的极大因素。当人们以惊异的目光啧啧称羡出土文物和地下宫殿的美轮美奂时,往往忘记了农民所付出的沉重劳役和生命血汗代价。

中国古农书从西汉《氾胜之书》到清末杨双山的《知本提纲》,讲述的始终是三才和阴阳五行理论,三才思想至此与现实脱离,无能为力了。农业的不断衰败,迎来西方的实验农学。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掀起了“五四”运动反封建文化的。

考古发掘表明,黄河流域的黍粟农业和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是同步起源的。这是与距今8000年前全新世气候转暖,北方气温较现今平均高2.3℃有关,那时的黄河流域无论植被、湖泊、雨量都很充足,黄土轻松肥沃,易于开垦。交通方面,从东欧到蒙古高原的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带,是连片大草原的骑马民族游牧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形成自己的文化圈,大西北的草原文化圈和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化圈,不是绝对地隔离,相反,却有频繁地渗透、转化、扩大或缩小。一旦交流断绝,文化亦必停滞不前,这是历史一再证明的规律。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起源甚早的天文、数学知识,曾通过这条交通带,西传希腊,东传至中国的西北,中国的天干地支记数,60进位制等,得益于这条交通带,直至有史以后的汉唐丝绸之路。相比之下,早期的东南沿海,尚处于使用独木舟时期,对海外的交往尚未充分展开,日本的稻作,迟至中国秦汉时才传入,揭开了弥生稻作文化的新一页,告别了此前的绳纹渔猎文化。

黄河中下游在距今2800年以后,气候转趋干旱,故黄河流域到战国时大兴水利,实行先进的抗旱保墒“川”亩制和区田制耕作技术,促进了粮食丰收。但持续的干旱化,使河流湖泊水面缩小,原先在新石器晚期即已落脚生根的水稻,不得不逐渐缩小面积,历代虽然都努力发展水稻,受制于大环境条件,终鲜效果。

历史上每隔三、四百年的温度冷暖交替变化,在华夏大地上左右着畜牧和农耕交替地带的消长,也是导致游牧民族和农耕汉族屡发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平均温度每下降1℃,北方草原将向南推延数百里。三国、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这段三百多年里,北方年平均温度较现在约低1.5℃,草原日渐萎缩,鲜卑拓拔大举南下,成功地建立起北魏政权,同时也陷入强大的汉族农耕文化、并融化于其中,成为促进文化繁荣的触媒剂。反之,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象汉唐盛世,强大的汉族向塞外发展,蚕食草原,改牧为农,成功地开发了大量屯田,成就也十分辉煌。但最终的代价是沙漠化的扩大,剩下一些当年的地名,聚居的痕迹,留给后人考察和追思凭吊。从农业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出,几千年下来,西北农牧的界限,大体上沿长城内外拉锯。由于气候的干燥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耕向西北扩展的努力,总是有限,而畜牧族的多次南下,则不断同化于汉族,农牧之战终于不再重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向秦汉时还被视为荆蛮之域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篇8

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否定,是对农业经济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循环农业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一农产品一废气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农业资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近年来,双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赘生物。基于这一点,农业循环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环保技术为手段,找到能使农业社会经济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相匹配的新途径,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最终建立理想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和运行模式。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国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 G D 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 G D 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 G D 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如果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篇9

一、文化冲突的概述

(一)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的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体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

简单说来,文化冲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后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的状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以各自的文化为优势,敌视或轻视其他文化。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①

深刻意义上的文化冲突作为文化危机在现实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层面上的表现,发生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制约作用和规范作用失灵但尚未被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取代的时期,具体说来是文化模式从稳定期进入冲突期。人们赖以生存的自在文化模式或自觉信奉的文化精神受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各个方面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的冲击和影响,受到人们的怀疑、批判,不再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这种层面上的文化冲突排除了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冲突,也不包括两种不同文化发生的接触或碰撞发生的文化移入、文化适应对人们衣食住行等具体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将文化冲突上升到文化模式的层面,指旧的文化模式受到了根本的挑战。

(二)特点

1.文化冲突的复杂性。文化冲突不仅表现在横向同一时态的国内各民族、各地区、各阶级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即横向民族性的文化冲突,更表现在纵向不同时期各个文化间的冲突,即纵向时代性的文化冲突。

2.文化冲突的长期性。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间长期对抗和竞争的过程,是长期形成的心理思想因素造成的,同时文化模式的形成本身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3.文化冲突的内在性。

文化冲突多发生在人的观念或心理世界,而通过物质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外在的冲突现象是由内在的思想观念所导致的。

4.文化冲突的必然性。

文化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而产生的,这使不同生存环境的人拥有的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联系和交往增多,各种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和摩擦。文化冲突的必然性是由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5.文化冲突的结果。

相互吸收或相互融合或替代。各个文化之间对抗的结果取决于冲突两方力量的强弱而不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但从长期看来,先进文化在冲突中的失败是暂时的,随着全球化的发生,文化冲突发展的趋势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

二、由春晚分析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国内文化冲突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时期,中国民众也由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向现代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转型,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处于转型时期并且面临更复杂的背景:首先,在经济上,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西方工业文明已高度发达,而我国还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其次,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已经深深扎根,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最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无论是政治对话还是经济交往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展开,我国正面临着来自各国不同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不同文化模式以及文化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文化精神之间的文化冲突凸显。“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社会转型期中国现实的文化景观,那么最确切的是: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文化冲突”。②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并衍生出一系列类似的综艺节目。当中各种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的碰撞和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文化转型所面临的文化冲突。

(二)内在文化冲突

1.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冲突――自在文化之间的冲突。

为了照顾全国各地的观众,从2005年开始春晚便开始采用了“开门办春晚”的形式,以求节目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是不难发现,晚会中,北方文化还是明显强于南方文化。包饺子等北方习俗、东北二人转等北方特有的艺术形式、北方方言常会出现在节目中,使南方观众难以理解并严重影响到观赏节目,甚至在极个别节目中还出现了丑化南方人形象的现象,引起了南方观众的极大不满。尽管春晚极力淡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南方观众的流失。根据资料显示,春晚在北方的收视率明显高于南方,且南方收视率近年来不断下降,2009年的收视率在海南更是达到了1.3%的低点。③不仅是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存在冲突,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同样存在差异,有许多小品被指“乡土味太浓”。

亨廷顿曾经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和最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④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等自在性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冲突。自在的文化是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是与自觉的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存在形态的一种。其来源于历史的积淀,表现为原始意向、经验常识、行为规则、道德戒律、自发的经验、习俗、礼仪、礼节、习惯和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成果或人类知识。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方式融入到每个人,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其行为。自在自发性的文化往往表现为传统文化。虽然当前我国文化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期间,传统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人群之间的具体内在传统文化还是存在巨大差异和冲突。

2.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突――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冲突。

篇10

1、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俭作为中国一直保持提倡的传统思想道德,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素有提倡节俭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五项美德,节俭就是其中之一。墨子也有“节俭则昌,逸则亡”(《墨子·辞过》)的警言。在中国传统著作中,有关节俭思想观念的论述很多,可见节俭是一项重要的思想美德。

节俭观念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节俭作为上层建筑的价值观念之一,其产生发展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具体来说,是由三个传统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生产率水平低下

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以小农经营为主,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极其落后,因此农业生产率十分低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几乎都处于贫困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没有浪费的权利,更没有浪费的资本。同时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气候,“靠天吃饭”的农业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来抵御自然的不断变化,因此农民只有通过节俭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二)自给自足且商业匮乏

同样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传统农业社会的所有生产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再加上重农抑商的封建统治政策,即使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流通也十分不便。所以传统农业社会属于积累型社会,节俭可以提高个体生活水平和增加社会整体财富。

(三)社会生活的稳定性

传统社会虽然有着很多次的王朝更迭,但是其农业基础并未动摇,在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家族网络、身份地位、习俗礼仪、宗法传统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尤其是农业生产出现黄宗智(2000)指出的“内卷化”现象,即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最终农业生产边际效益递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农业的无发展导致了农业社会的停滞不前,因此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是可预期的,社会行动是确定的,节俭能够增加未来生活的计划性,提供社会运行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同时,当节俭观念作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衍生物内化到人们的意识结构中时,节俭观念本身也就具有了稳定性。

节俭观念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原因

现代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是以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商品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层出不穷的商品使大众眼花缭乱,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促进资本进一步扩张的关键环节。鲍德里亚(2000)在《消费社会》中揭示了“浪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浪费不再是道德意义上指责的多余的消耗,不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甚至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生产的丰裕也只有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浪费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必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有“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的观点,因为只有更多的消费,才能刺激更多的生产,促使更多的人就业。

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上层思想建筑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体系开始逐渐瓦解,节俭观念同样也受到了挑战。节俭是资源匮乏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奢侈或者说消费则是现代丰裕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马林芳、王建平,2008)。节俭观念已经和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但是节俭观念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所以尽管价值观念体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仍然保有传统农业社会的习惯,内化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节俭观念同样也不会很快失去其意义作用。

(二)贫富差距较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中国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困的10%人口仅为1.4%,这些都显示了中国贫富差距巨大的现状,而且财富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李强(2004)研究发现,中国社会是一种“倒丁字形”的结构,社会下层的比例过大,下层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的连接方式,中产阶层人口缺乏,大多数的人口还处在贫困或者刚刚温饱的阶段,节俭观念作为生存需求的价值依然发挥作用。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不完善的,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并未实现人人享有;缺少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资金;社会保障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在社会变迁剧烈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人们只有通过节俭积累物质资料来为自己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提供基本保障。

节俭观念与消费观念的融合与碰撞

(一)节俭观念

尽管节俭观念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刻意提倡节俭的一些形式运动,笔者认为还是不可取的。首先,尽管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但是中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农业仅占到10%左右,工业占到47%左右,服务业占到43%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已经下降到50%以下,而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而且在推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也使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个人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只要个人的物质财产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如何支配个人的物质财产是其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节俭观念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意识产物,不能将它无限地夸大到普世价值的高度上。

(二)消费观念

但是节俭观念也并非完全在现代社会失去了价值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走向极端消费主义同样存在问题:

1.人的异化。在已经“祛魅”的社会中,传统的意义供给系统已经瓦解,人们开始在消费中寻求新的意义价值,不断扩张的资本与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人们的欲望,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多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小的商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的消费需求是被创造和构建出来的。人成为不断工作挣钱以满足不断消费需要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马克思将其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一切社会行动的衡量标准都是有消费所决定的,人被物所奴役,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导致人生意义的缺乏和人生价值的迷茫(王宁,2010)。

2.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在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自然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商品,过度的消费使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表现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生态系统的功能弱化,环境污染和恶化也导致了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社会生活方面的隐患。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

消费水平应该量力而行,它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根据个体具体情况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选择,实现个人消费的边际效用最大化。首先要做到消费水平与个体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其次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鼓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既不过度节俭使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足,又不过度消费使自己被物质所奴役,丧失生活价值意义。这样,适度消费就承继了节俭和消费两者观念的合理因素,摒弃了两者观念的消极因素,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社会消费不足,生产缺乏动力的不足,又克服了现代工业社会无节制地盲目浪费资源的不足。适度的消费观念符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国情,有利于进一步的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二)健康文明原则

消费资料可以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生存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消费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手段,正确的消费观念应当不断引导人们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恩格尔系数统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在基本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许多人依然停留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肤浅生理需求消费层次上,暴饮暴食,甚至患上由于营养过剩而形成的“富贵病”,或者消费在眼花缭乱、不停推陈出新的各种物质商品上。人类具有二重性,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人们应当将消费指向更高层次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等精神生活领域,要通过消费来完成自我实现,寻求自身的生活价值意义,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可持续消费诠释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提倡“绿色消费”,即拒绝可能带来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消费方式,消费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利益为前提。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具有负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厉行节约,对自然生态健康无害、有着正面效应的物质商品大力倡导,同时要引导商品生产者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整个社会创造一种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的维护上,同时也应该体现在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维护和传承上。个人虽然有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权利,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消费需求自由之上;同时个人的消费需求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否则会造成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破坏(王玉生、陈剑旄,2003)。

综上所述,节俭观念的产生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着直接联系的,消费则在现代工业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都有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提倡一种适度、健康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既能够对节俭和消费观念的优劣进行扬弃,又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马林芳,王建平.节俭与奢侈:社会发展的经典对决及其现代诠释[J].江淮论坛,2008(1)

篇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要务是生产发展。实现生产发展,最重要的是构建现代农业。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是产量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立足点。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是历史的、动态的。现代农业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过程实现现代管理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农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更新了发展理念,创新了经营机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发达国家曾经称现代农业为“石油农业”,现在更多叫它“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甚至可以叫“精细农业”等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描述现代农业:从以市场为导向看,它是市场农业;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看,它是高科技农业;从对各种资本的需求看,它是资本密集型农业;从经营方式看,它是产业化农业。综合起来,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前提,以充分吸纳世界工业文明成果、合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精华为基础,通过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建立起来的,应用现展理念、运用现代工业装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行现代经营形式、实行现代产业结构的、农业经济技术生态有机统一的多元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它以现展理念为指导,没有市场导向、集约经营、和谐发展和外向开发等先进理念的确立,就没有现代农业;它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没有农机具、电脑等现代工业装备和化肥、农药等现代物品投入,就没有现代农业;它以科学技术为强大动力,没有细胞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杂交优势理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就没有现代农业;它以现代经营形式为手段,没有一体化运作、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没有现代农业;它以现代产业结构为支撑,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同样没有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四化”上。1、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使先进的科技不断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现代农业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盲目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2、产业化。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种养加、产供销、以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现代农业。3、标准化。农业标准化其实讲究的是科学种植,保证质量,围绕着市场来提高收益。绝不是只要产量,不要质量。现代农业要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推广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比如优质小麦,土壤气候要求什么样,什么是优质品种,什么时候种植,耕作密度,田间管理要求,收获时凉晒要求,不同品质分仓储存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需要有权威标准可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到时没有标准的农产品将会退出市场。标准化是实现农产品转变成商品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保证。4、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也是农业部分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

简言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标志是标准化,基础是信息化,目标是产业化。因此,它与传统农业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