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7:11: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媒体的优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是内容生产力。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据尼尔森评级数据一项名为《在线读者行为报告》的研究称,对数百万博客和社会媒体站点的分析表明,80%的链接都是美国传统媒体公司;站点内容中仅14%为原创,67%的热门新闻站点的新闻来源于传统媒体;站点人员中13%的人是收集管理员,专门收集传统媒体的新闻。多所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美国最好的新媒体,其生产内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还依赖于传统媒体。①不难看出,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媒体在这一点上的优势更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当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采编权限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的新闻信息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转自于传统媒体。
此外,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然在新闻信息、更新的及时性方面有所逊色,但是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新媒体在大多数时候提供的是一种简单的“新闻快餐”。与此相比,传统媒体可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充分的采访、调研,从而做出更全面、更深刻的新闻报道。可以说,传统媒体在提供调查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等“后新闻”方面具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
媒体人何力说:“在一个产业发展和更替的过程中,内容的意义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比如在这个产业初期发展阶段,可能渠道的价值显得更大;当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内容的价值必然要显现出来。”②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不断地拓宽,随之而来,对内容的需求也相应加大。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然需要紧抓“内容”这一传统优势,不断开发优质的原创性内容,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抓好自己的立身之本。
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
早在上世纪中叶,西方社会为了解决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问题,逐渐确立了“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过程最后以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称哈钦斯委员会)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为里程碑。其主要内容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之后可概括如下:(1)传媒是社会的公器,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是仅服务于任何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2)新闻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3)传媒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传媒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5) 传媒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的自律而拒绝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状态,其理念很难完全实现,但它对于更好地实现媒介功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和理念,传统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建立了多方面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设立新闻评议制度、创设专业协会、制定行为准则等。以英国为例,英国的报刊行业在1991年发起成立了报刊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简称PCC),并且制定了英国报刊记者《业务准则》。PCC以《业务准则》为依据,在规范新闻行业行为和道德水准、维护公众利益的同时,保护新闻自由;而《业务准则》在经过10多年的修改完善之后,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本国新闻记者业务守则的范本。此外,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专业化方面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传统媒体聚集了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这些传统媒体的新闻业者既接受过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专业训练,又接受过关于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专门教育。
上述新闻专业理念及运作机制在传统媒体内部的形成与完善,为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工作中赢得了权威性与公信力,这又是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一大优势。
传统媒体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优势
媒体品牌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一个好的品牌能够锁定忠实的受众,影响未来的受众。传统媒体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传媒产业的纷繁复杂、产品多样且供大于求的媒体市场格局,传统媒体的品牌在受众中的信任度与吸引力,就宛如传媒市场中一块耀眼的金字招牌。
当然,传统媒体既有的品牌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新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因此,传统媒体为了维持并扩大自身的这一既有优势,亦有进行品牌再造、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的必要性。如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原品牌的强化,这正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利用品牌资产方面的一种有效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多家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普遍采用自办同名网站的方式,实现传统媒体向新兴传播领域的品牌延伸。
总之,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传统优势——而这些也是传统媒体的立身之本。要在新兴的传媒产业中握有主导权,传统媒体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巩固,完善自身的传统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在全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近年来,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术语成为社会尽知的潮流热词,到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召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行动计划,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迅猛可见一斑。我们不妨选取智能手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代表,通过探讨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归纳出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分析其对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以及背后深层的社会发展脉络。
智能移动终端的媒介优势特征
为什么我们对智能手机如此的着迷?拍照摄像、获取新闻、聊天视频、分享图文、收发邮件等,提及智能手机的这些功能,互联网时代的居民们如数家珍,几近满足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
一、轻巧便携,使用友好。硬件方面,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常见智能终端虽然显示屏、电源容量越来越大,但质量和厚度却在不断减小,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智能终端外出使用,不增加负担。我国网络信号覆盖日益普及,智能终端可以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即时接入网络,体验智能化生活;软件方面,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与主题设计日益简化完善,让用户可以更加容易掌握并体验个性化定制服务,从智能推送到自定义设置,用户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机器,而是一位懂你心思的友好小伙伴。
二、功能聚合性强大。智能移动终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出发,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完美有效地聚合进了一块屏幕内并呈现给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这种聚合并非将报纸、广播、电视的内容简单复制或搬运,①它首先需要差异化地适配到手机、平板、阅读器等不同终端,再进行二次加工,让用户仅需一手操控,便“足以极视听之娱”。
三、即时交互传播。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平台让我们可以与好友随时沟通、分享照片、评论点赞;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购物平台可以让我们实时查询物流进程;以谷歌地图、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交通助手可以让我们查看现时路况与闲置出租车。即时交互传播可谓智能终端最大的抓人之处,于是移动社交平台也成为智能终端的第一大应用。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第三季度用户每月平均使用移动社交平台数据,微信用户的每月使用次数最高,为423.2次,QQ和陌陌紧跟其后,均超过了100次。②
四、私人化媒介。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演化为仅供私人专享的媒介,用户需要注册个人信息,获得唯一账号登录,体验个性化服务。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作为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对每位用户而言独一无二,这也与以上提及智能终端的交互性、功能聚合特征密切相关。基于此,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粘合度更加强化,两者相关性更加显著,因为每一次传播交互都是与自己本人挂钩关联,无可替代。
苏州广电“无线苏州”APP的实践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壮大,用户与广告数量的流失直接冲击了传统媒体,有关传统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纵观近年传统媒体所谓转型变革,无外乎是开发所谓新媒体平台,即以“两微一端”尤盛。“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看似相对经济廉价、简单易行,可实际效果与成绩却不尽人意,转型之路依然举步维艰。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传统媒体在转型变革中并未从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优势出发,思考与发掘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媒体终究要和市场挂钩,倘若在媒介转型中只是跟风建立“两微一端”,没有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便丧失了竞争发展的空间与动力。
“无线苏州”APP始于2011年,由苏州广电旗下的苏州世纪飞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研发。“无线苏州”APP实现了苏州广电节目内容、苏州本地信息资讯以及苏州城市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的整合。③“无线苏州”体系以手机终端APP为核心,并包括网站、微信、微博以及苏州广电传统媒体资源,建立了多屏、多渠道、多终端、多服务的传播服务体系。借助苏州广电的传统优势资源,极大地迎合苏州市民需要。
借鉴打造智慧城市的思路逻辑,“无线苏州”发挥苏州广电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充分调动包括公交地铁、医疗、教育、水电、气象、交管、影院等苏州本地多方资源,一并聚合到“无线苏州”APP,并突出苏州地方特色,连其中的游戏模块都是让本地人倍感亲切的“苏州麻将”。这种转型变革思路让苏州市民真切体验到“‘无线苏州’在手,生活无忧”的。迄今为止,“无线苏州”APP已拥有220万用户(达苏州市人口五分之一),并已通^电商、项目、广告等多渠道实现盈利,其模式也受到国内其他省市广电单位的肯定并慕名前来取经。“无线苏州”模式已在国内输出到40余个省市,包括“无线西安”“无线青岛”等。
“无线苏州”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一是精确定位为本地的传播服务媒介;二是基于市民的需求所在,着力打造用户服务入口;三是充分发挥广电等传统媒体多年来积累下的公信力、影响力、人脉等资源。作为媒介融合中的正面案例,苏州广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天下,巧妙将用户需求与自身传统媒体优势相结合,顺利地实现转型变革,重新获得用户与经济效益。
思考
媒介研究层面――从“受众”到“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移动终端成为我们每个人私人化的媒介,随之而来是我们角色的转变――从“受众”演变为“用户”。
曾经,我们是受众,“受众”是媒介(平台)的使用者,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的“受”字体现出更多被动性成分,表现出随从性,是一个同质化的“众”的概念。现在,我们是用户,“用户”是一个“非众”的概念,表现出主动使用――自主地获取和创造信息,并与他人分享的特点,是一个个性化的存在。媒介的进步发展与用户的需求满足是同一个空间的两条平行线,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提倡媒介转型的今天,不考虑用户需求的媒介难以转型成功,甚至连生存都是难题。
社会政治层面――从“看客”到“参与者”。从近期台湾大选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智能移动终端的即时性、交互性、参与性等特征已逐渐渗透并改变着人们参与日常社会政治生活(事件)的方式与效果,以往的看客逐渐转变为参与者。因此,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预见性,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与治理;另一方面,作为智能终端的开发与维护人员应在政府监管的框架下,不断发掘、探索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设计体验。
社会经济层面――从单一“注意力经济”到多元“商业模式”。从“注意力经济”提出以来,迫于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各种媒体付费方式层出不穷。在未来的智能移动终端时代,随着聚合关联的功能增多,个性化需求的加强,这种私人化媒介将会衍生出更加多元的商业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的结合既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加强传统广播媒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多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广播媒体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让广播的受众市场保持不变或者拓宽,那么就必须要认清目前多媒体发展的趋势,要善于抓住多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效结合多媒体,进行创新改革,让传统广播媒体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多媒体目前发展的情况
多媒体是全面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文字、资料、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音、特殊效果,再经由电脑表现出来,它能用来达成信息传播中的任何媒体资源。多媒体技术也是目前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多媒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多媒体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人机接口界面进行了改善,将计算机使用的领域逐步扩宽。基于长远的目光来看,多媒体还能对计算机机理与体系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人会直观的认为,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导致多媒体相关的产品价格昂贵,而且技术不够成熟,可能会在网络通信这些领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曾几何时报纸是新媒体,风光无限数载;当广播媒体出现的时候,报纸逐渐沦为旧媒体;而当多媒体出现后,广播媒体也很快成为了旧媒体。但是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发展,必然给传统广播媒体带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想要更好的保住广播听众的市场,作为广播工作者就应该积极顺应趋势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使广播媒体更好的延伸下去。
二、多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的有效结合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将传统广播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是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广播媒体要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努力探索多媒体技术传播的要求与规律,逐渐使传统广播媒体融入到多媒体的领域当中。
1、改善理念
传统广播媒体首先要从理念去改变,要积极将采制广播新闻向采制多媒体新闻转化。第一目标应该是以听众为基础,保障新闻的最新与最受欢迎,一定要将眼光放远,不能受到传统广播媒体范畴的制约,特别需要重视采写环节,不能依照传统广播的表达形式来进行新闻制作,需要制作出适合不同多媒体传播方式的新闻作品。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并且速度很快,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媒体,还是多媒体的出现,受众对新闻传播形式的取舍有什么变化,新闻永远都是广大群众的终极需求。传统广播要将工作空间拓宽,要积极与多媒体结合,吸纳与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全力以赴的打造最佳的新闻作品,然后将新闻以各种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加工,利用网络、移动通讯、无线网络、手机、计算机、电视、收音机等等方式为广大听众服务。这种相互结合的先进理念已经被一些积极采用新传媒手段的媒体所肯定。
2、树立品牌战略,加强节目内容建设与形式的创新
传统广播媒体的追求是“内容为主、受众为本”。这就需要广大广播工作者坚持创新的精神将新闻内容做到最好,将节目做到最佳。多媒体时代的推动,对传统精品战略、强调的品牌战略提出了新的诠释。所谓精品是指不仅能反映社会风貌与时代气息,而且又时尚、新颖的节目,不仅要符合传统广播的特点,还必须能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与欣赏需求。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的精品战略应该站在品牌的高度来理解与分析,其目的是通过品牌战略来促进节目的创新,特别是传统广播直播节目中的“口水多于茶”的现象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大前提下,要服务于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从而打造优秀的传媒品质。
3、结合媒体互动,充分发挥信息处理技术的作用
多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媒体要重视互动的特性,互动新闻的编辑与处理要充分发挥信息处理技术的作用,有效结合。传统广播有伴随性与移动性两个固有特征,多媒体电视也想实现移动性,而新媒体广播需要将重点放在互动性上。传统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增加广播的吸引力,不仅扩大了听众量,而且还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互动性能满足听众的广大需求,有意识、有自由、有选择的接受个人想听的信息,还能及时反馈相关意见。互联网的推出,已经培养了不少用户愿意互动接受信息的习惯。而且,互动性还能成为用户是否选择这种媒体的主要参考标准。根据相关实例证明,传统广播中注入互动因素是吸引客户的主要途径。传统广播媒体,在移动收听这些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互动性很难实现;在多媒体的推动下,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互动性上。广大用户有了自,想听什么,听多少次都不受限制,只要通过多媒体技术都能完全实现。例如:具有3G功能的手机就能轻松实现。
4、结合多媒体的新技术,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
传统广播媒体的接受终端需要不断的结合多媒体的新技术,如:最新的数字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以推动广播发展,扩大用户,这也是研究数字广播的最终目标。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中信息数字处理与传输技术日益成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的终端设备也非常多。例如:笔记本电脑、WIFI功能的电子产品等等,非常容易就能实现广播互动接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使用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广播提供的新闻产品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多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的结合,不仅能让广播继续占有传统电台发射传播渠道,而且让广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5、淡化“黄金时段”观念,重视频率的整体化运作
多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媒体需要淡化“黄金时段”的观念,重视频率的整体化运作。时展很快,驾车一族越来越多,逐渐也模糊了传统广播的“黄金时段”,对于广播电台来讲,移动人群中驾车一族的车上时间是广播的“黄金时段”。因此,多媒体时代下,应该重视移动人群的收听习惯,在不同的时段结合多媒体,传播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节目内容。这样有效地开发了传统广播中存在的“非黄金时段”,让广播频率整体美好形象在多媒体时代中成功树立起来。
三、多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结合的意义
多媒体时代下创制的新产品,无论是有线产品、在线产品、无线产品,都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传统广播媒体的价值。
1、提升广大听众对传统广播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与手机已经被普及,这些用户的受传习惯与途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人口众多,网民与手机用户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群体,传统广播媒体中的独家内容结合多媒体的方式,不仅能满足广大听众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还能吸引更多新的用户。
2、为传统广播提供更多的原创内容
传统广播不断被“用户化”,吸引了很多来自民间的原创素材,这些内容与广播电台原有的自采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多媒体时代的广播新内容。无论是讲数量、质量,还是意见、观点的多元性、多样化、欣赏性都比传统广播内容更加丰富。
3、加强传统广播的特性
广播属于一种“区域媒介”。听众基本上是根据区域来进行划分的,而多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结合以后,却将用户的特性体现了出来,利用SNS等网络听友会的建立,能有效将有同一兴趣、同一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使传统广播这一区域媒介,逐步走向开放化,增强广播与网络用户的联系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0-0038-02
新媒体时代,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速度等,传媒格局也发生了巨变,电视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传播优势也日益凸显。
第一,用户门槛低,覆盖面广。传统的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等,要求用户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通过识别文字接受信息,并有时间去分析信息从而完成信息转化;新媒体平台要求用户拥有智能化的设备终端,并掌握一定的互联网知识,能够操作现代化的设备完成信息的检索、筛选和处理。而电视媒介对用户的要求则大大降低,既不需要用户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也不需要用户学习先进复杂的现代化设备操作技能,特别是在我国群体庞大但知识水平较低、通讯不发达的农村,电视媒介依然“一屏独大”,甚至在个别地方依然占据“垄断地位”。
第二,信息权威,社会公信力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爆炸。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信息的数量也急剧增加,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信息话语权,但同时,海量的信息也给受众造成了困扰:受众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找到有用的信息,还要鉴别、去除“有毒”的信息。电视媒介在信息传播上,一般都会让当事人或者信息的生产者现身说法,通过不同客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阐述,力求全面准确、公平公正,为受众把好了信息审核关;通过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栏目,让受众相对简单的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渠道。
第三,形声色一体,信息转化率高。传统媒介主要借助于文字和图形传递信息,内容繁多、形式单一枯燥,不够生动形象,容易让受众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信息传达的质量。新媒体虽然形声色兼具,但信息量庞大,五花八门,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信息转化率低。电视媒体集形声色于一体,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准确地传播信息,而且通过卫星资源频道传播,感染力更强,信息转化率更高。
第四,资源优质,品牌建设平台首选。新媒体时代,传媒格局深刻改变,传统媒体因为传播介质的“天生不足”,用户量开始急剧下降,社会价值也被削弱,经济份额“萎缩”,许多传统经营发展举步维艰。新媒体虽然用户群体庞大,但是用户分散,指向性不强,广告投放的精准效应难以实现。电视媒介凭借其传播的覆盖面、形象感、权威性、收视率等优势,被市场追捧,成为众多公司企业品牌建设的长期的首选阵地,电视广告收入也日益增加,为电视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促进了电视媒介的良性循环发展。
电视媒介凭借其特有的“天生禀赋”在激烈的新媒体时代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信息传播中,电视媒介受到时间和空间制约较大。在信息传播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信息并进行传播,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新媒体工具传播信息,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电视媒介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电视媒介信息,所以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流程复杂、耗时长,时效性较差。网络空间是无限的,特别是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网络的存储空间,促进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而电视媒介则只能在有限的“24小时”内,通过声音、文字、画面交错或叠加的方式传递有限的信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传播数量。
在信息传播方式方面,以单向传播为主,用户的自主性和体验感较差。电视传播信息的方式基本是“我说你听”,以单向的被动式传播为主,从信息的生产、制作、传播等呈现出“一条龙”式的单向流通。用户无法自主选择接受的内容,也无法与生产、制作、传播信息的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无法自主表达自己的态度,某种程度上自我意识得不到体现,体验感较差。新媒体则呈现出交流互动的双向传播方式,每个用户都是自媒体,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生产信息,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自主表达态度、观点和意见,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通,深受受众热爱,也更容易“吸粉”,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 价值。
新兴的互联网电视媒体,对电视媒介产品造成了很大冲击。目前,许多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了抢占用户,也纷纷推出了网络直播、网络电视台等产品,一方面用精细化的产品抢占用户制高点,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兼具回放、速放灯功能,更具竞争力。
由此不难看出,电视媒介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只有扬长避短,拥抱时代,勇于变革,才能在深刻变革的新媒体格局中获得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巩固和扩大受众范围。要牢牢把握“分众传播”的新势,创新思维,加大对节目创新、内容创新的资金投入,真正体现出新时代、新特点。在节目设计上,要贴近受众,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更加人性化,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例如浙江卫视的《中国新歌声》、江苏卫视《蒙面歌王》大赛等,充分发挥了电视的资金、设备、人力、场地等优势,创新了选秀节目的形式,引起了强烈反响,收效良好。
二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在激烈的竞争中,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敌人,而是朋友,要调整心态,积极抢占新媒体的制高点。电视媒体要在已有平台的基础上,开通官网微博、微信,开播网络电视台等,利用多种渠道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要把互联网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等利用起来,要把电视媒介资源与网络平台连通起来,做到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扩大受众覆盖范围,增强影响力。
三是加强电视包装,致力于品牌建设。只有做好了有特色的电视包装,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才能提高电视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适应精准传播的“分众新趋势”。在电视节目和频道的包装上,坚持个性与统一性的原则,以打造优秀品牌为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引进优秀的主持人,打造名牌栏目,建立口碑,凸显节目内容的亲民化、特色化、优质化。
综上所述,在势不可挡的新媒体时代浪潮中,电视媒介也处在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媒体生态格局中,优势与缺点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新规律,迎接新挑战,融入新媒体,才能获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晓静,王斐.试析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健身宣传[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2011.
[2]孙长兰.打造新媒体时代的行业主流媒体[C]//中国电镀行业媒体创新与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
[3]刘双庆.跨界.互动.整合――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变化与思考[C]//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4]张家芳.新媒体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机遇和挑战[C]//党建思想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2014.
美国传播研究学者乔姆斯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学术判断: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都是“媒介化的事实”。实际上的事实到底怎样,可能媒体也并不知道。因此,今天报道的事情,即使没有发生也相当于发生了;而媒体没有报道的事情,即使你做的再好,也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在新媒体时代,谁能与媒体有效沟通,谁就会赢得舆论的主动权。
与媒体良好合作是双赢的好事。但由于媒体资源的特殊性,往往在合作过程中,媒体占有极大的主动权。因此,与媒体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三种理念
一要树立媒体无大小的理念。无论什么层级的媒体,只要作为新闻事件刊登出来,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小媒体、小事情也许会造成一场大风暴。在网络化媒体时代,即使一家不起眼的小媒体一则新闻,网上就会立刻传播开来,其他媒体很可能一窝蜂跟进。这种情况下,新闻只是一个导火索,媒体传播与蝴蝶效应有着同样的规律――南美巴西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能给美国带来海啸。
二要树立媒体无国界的理念。网络媒体在线传播、实时传播、多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版传播、在场传播、在地传播的固有模式,引发了传播革命。网络传播无疆界,只要有互联网终端,就可以共享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境内外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发稿。
三要树立媒体无好坏的理念。同样的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介入。媒体许多时候可以反题正做,好的题目做的不成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2、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要热情接待。媒体记者和我们医务人员一样是一个辛苦的职业。他们要不停地奔波,寻找新闻素材,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去采访,辛苦的写作。他们不仅仅是报道几条短消息,典型人物、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等等,都是通过他们的深度报道传播给社会大众。对待媒体记者,要热情接待,充分尊重,有礼有节,帮助及时解决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主动服务。要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服务。在民众越来越关心个人身体健康状态的氛围下,各类媒体将越来越多的热点关注到社会健康问题上,不少报纸纷纷推出了健康周刊或是健康版、健康栏目等,专业健康类媒体也纷纷涌现,如健康类报纸、健康类电台、电视健康节目、健康类网站,及一些涉及健康类知识的新媒体。因此,作为掌握着丰富医疗健康资源的医院,要主动协助媒体做好话题策划、拟好采访提纲,帮助媒体及时联系采访对象,整理相关素材。
三要积极引导。要主动提供新闻线索、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从新闻的角度审视医院工作,提供和归纳可供媒体报道的事件和人物,帮助媒体选择合适的新闻对象,帮助做好嵌入式新闻报道,使媒体在收获新闻的同时,传播和塑造医院及医务人员形象,形成有利于医院发展的舆论氛围。
四要及时沟通。要以积极的心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双向互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为以往的采访收尾,为下次的合作进行准备。
二、医院新闻宣传中与媒体有效沟通的措施
医疗信息作为专门的信息资源是各种媒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医疗动态信息,已成为媒体社会新闻和科技新闻的主要内容。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减少就医的盲目性,客观上也要求医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自己的名医名家、特色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因此,拓展视野成了人们的普遍需求,这一点与大众传播显现出的速度与广度成正相匹配。
工作中,要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送信息的方式,主动、有效地与媒体沟通,让媒体有文章可写、有报道可播,同时借助媒体对新闻的选择与评价,甚至解释或提出对策,宣传医院的人和事,扩大医院的知名度,提升医院品牌。
1、走出去主动策划选题
一是将临床科室最新的中医药特色疗法、成功的治疗病例、以及先进的治疗技术等富有吸引力的素材及时发送到媒体。二是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对于群众而言,名医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对于医院而言,名医就是一面旗帜。例如,陕西省中医医院现有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5位,省级名老中医、名中医22位,居全省之首;有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有9个国家级、22个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在西部省区居领先水平;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西部地区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最多的中医医院;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重点专科(专病);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专科(专病)。这些资源的宣传,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诊,也扩大了“名医名科名院”的知名度。三是关注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健康信息、中医药科普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省、市电视台、电台等均开辟有健康版面、健康专栏,尤其《现代保健报》是省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卫生信息媒体。依托这些平台,以重点专科为龙头,以专业技术人才为宣传重点,正确引导媒体全面报道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大众传播医疗信息及中医药养生常识,做到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杂志上有摄影图片,用新闻宣传的特殊功效来塑造医院新形象。
2、请进来树立医院形象
邀请或接待新闻媒体,对医院有新闻宣传价值的信息进行宣传,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医改推进到今天,医院已经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单位,媒体记者常常也会不请自来。接待好媒体,适时地借题发挥,恰当地推出医院的科室、专家,宣传的力度无疑会更上一层。
请进来的前提是有价值的新闻。几年前,一位肾衰竭的边防武警战士不但在医院肾病科得到了精心治疗,全院职工还给予他爱心捐款。出院前他提出捐献遗体给医院,家属也签字同意。在人体器官移植极度缺乏的时候,这既是值得宣传的善举,也是一个新闻看点。从病人办理捐献手续到病情好转出院,自始至终他没有离开新闻人的视线。这次事件,对肾病科从组建到获得重大国家科研项目、研发中药新药、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起到了宣传作用。
对公众事件的关心同样是媒体记者的工作职责,我们应给予尊重与配合。对于典型病例、成功经验,在保护病人隐私,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可做适度的宣传。这既让群众感受到医院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健康信息,也让媒体有料可报,扩大了媒体的传播,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
3、主动、提前向媒体报送活动信息,吸引媒体报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25-02
多媒体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形以及静态、动态的图像利用计算机集于一体,用于更加直观而生动地展现某种情境的科学技术。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达力,较强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而传统的“三板”教学是指板书、版图、版画、挂图和模型。随着对传统教学方法探讨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发现了传统教学有其优势和不足。
地理学是一门兼跨文科和理科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图像为载体的学科。在地理课上,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我们甚至会看到教师整堂课都在使用多媒体,连板书都在多媒体上呈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导致多媒体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而部分年纪稍大的教师因不习惯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下来,仅通过板书、版图、版画等进行讲授,致使课堂信息呈现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此,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探讨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地理信息呈现多样化。实践证明,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安全和感恩。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用音乐、图片、影像、视频、Flas和各种与地理有关的软件等来呈现地理信息,可以使地理课堂形式多样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
(2)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有些内容是我们无法直观感受到的,我们把这部分知识称为抽象的知识。高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抽象的地理事物很难理解,所以教师经常要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Stellarium软件,模拟天体系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天体。这部分内容如果只有老师讲解,而没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2.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学生充分地思考。多媒体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它的信息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不加选择,就会导致信息量过大,使学生无暇应接。比如,要求学生做一道题,给学生一段阅读材料,学生认真思考后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同时把两段材料或者更多的材料发给学生,就会出现因信息量过大,最终导致学生跟不上,反而抓不住重点的情况,这就不利于学生思考和能力培养。
(2)不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实质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而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因为呈现内容过多而导致讲不清楚。以“冷锋的形成”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有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冷锋的形成过程,结果是,学生只知道冷锋形成的过程而不知道其形成原理,这不利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 传统教学的优点
(1)传统教学的灵活性高。教师上课时,通常面对的是50~6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很难把上课会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情临时调整上课策略。若利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就可以利用黑板画图、板书等形式,帮学生理解,从而有效突破难点。
(2)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成因性的知识,这部分内容一般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认为难懂的知识。针对这部分内容,如果用传统的三板教学――教师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观察到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就可稍做停顿,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也可以通过眼神、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移动等给学生以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专注地学习。此外,如果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方便记笔记,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4. 传统教学的不足
随着对传统教学的深入探讨,人们也发现一堂课光靠板书、板画、板图,会显得过于单薄和单调,导致课堂形式单一,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有效结合的原则
1. 要坚持传统的三板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2.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方式。
3. 黑板上曾经出现的内容多媒体上不必再重复出现,适当地控制PPT总页数。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的优点
1. 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有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教师要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记忆,而有些只需了解的材料,则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且利于学生记忆。一堂好课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用传统教学方式或只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都不利于这一目标的落实,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双主”作用。例如,在教学“上锋与天气”时,教师可首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最近的天气预报,以导入新课并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接着,在讲解冷锋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冷锋的形成过程,如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完这一知识点后,可以空出5分钟,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冷锋的形成过程。最后,再在多媒体上播放冷锋形成的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从而直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课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课件的形式和内容要合理,避免只重视形式而轻内容的课件。此外,教师还要有过硬的“板书、板画、板图”技能,这也是一个地理老师的基本功。教是以学为目的的,每一个学生学的实现必须成为教的诉求,教师既要关注“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所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使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35-02
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形象、直观、重复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但并不是每门课程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不同学科教学质量影响的利与弊,已经有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半导体物理是微电子、光电子等学科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半导体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互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并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半导体物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公式推导多,同时有很多半导体器件的能级图、结构图和工艺流程图等各种示意图。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不仅要把半导体材料的各种物理特性以及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讲解清楚,还要进行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如果不画图,原理结构内容交代不清楚,而画图则会占用大量时间且不够准确。
利用多媒体,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提前制作课程所需的各种能级图、结构图和工艺流程图,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项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理论内容。另外,由于不用在黑板上画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扩大和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可以重复展示重点内容,便于记忆,为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变化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授课时间。
例如:在讲授MOS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需要从该器件的制作流程开始进行解释,而一个简单器件的工艺就有十几个步骤,示意图要占用多个版面。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后,可以按照结构形成的工艺步骤逐步进行讲解,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掺杂区域和不同的杂质类型,最终把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直观的图像。在进一步讲解MOS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可以直接利用之前形成的MOS结构图做成动画,演示电子和空穴的运动情况,使教学内容更加连贯,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使学生对微观过程印象深刻,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二 传统教学的必要性
在半导体物理的讲授过程中,有大量、烦琐的公式推导,这是半导体物理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多媒体在复杂图形展示、图像演示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公式推导也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则会造成教学进度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独特的优点。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学的节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因此,对于半导体物理这门课程来说,在讲授过程中,抽象、复杂的图像或工艺过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公式推导过程则需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
三 教学案例的构建和研究结果
1.教学案例的构建
考虑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多学科教学中的成功,笔者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如下:
实验对象:同一电子类专业、相邻两届学生,均为大三上学期。其中:A班学生人数为71人,B班学生人数为70人。实验方法:同一老师任教,两个班的总课时均为54课时(其中教学课时48课时,习题课2课时,教学互动和讨论4课时)。
A、B两个班均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辅助。其中在前五章半导体材料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中,A班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为30%,B班为20%;在后面几章半导体器件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中,A班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为40%,B班为30%。总体控制B班多媒体教学课时分配比例低于A班10%左右。
在研究的过程中,A、B两个班教学内容中的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讲解等均采用板书形式,而在原理图、结构图、能级图和电路图等图表讲解上采取PTT演示或动画播放等多媒体辅助手段。不同之处在于,A班的图表直接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讲解,B班的图表讲解先利用传统板书形式将器件的大致的结构形成过程、能级图的变化过程、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等逐一讲解,再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回顾,并形成完成图,以避免板书画图表过程中的不准确等因素。
2.研究结果
第一,A、B两个班学生的课堂表现。由于B班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课时比例比A班低,因此B班的教学进度明显低于A班,在保证每一章节重点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总体略少于A班。但B班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中关于原理、结构、能级图的变化等的掌握程度要好于A班,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
第二,A、B两个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两次期末考试试卷均由同一任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题库中抽取,难易程度相当、题型题量相同、覆盖面广。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画图与分析题和计算题,各占20%、10%、16%、26%和28%。由同一任教老师按照同一评分标准进行评阅,卷面成绩可靠有效,数据分析可靠性强。表1为A班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表,表2为B班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表。
图1 A班成绩分布图
从试卷统计分析表可以看出:(1)A班的平均分为60.5,B班的平均分为64.25,B班高出A班3.75分。(2)低于60分的学生数A班的百分比为31.0%,B班的百分比为21.4%,B班相对A班有大幅度的下降,降幅达9.6%。(3)B班相对A班在其他分数段学生的百分比均有一定比例的上升。
除了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对比分析之外,在阅卷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从试卷的分值构成上,B班学生画图与分析题的得分率明显高于A班。本次研究结果反映出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模式能明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 总结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半导体物理教学工作,实践证明,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半导体物理教学模式在同一专业、纵向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目前各高校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各课程教学课时总数明显减少,而教学内容却有所增加的现状下,多媒体教学的确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增加教学的内容,但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只是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绝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为了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结合教学课程的特点,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郑旭翰、何明珂.高校多媒体教学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25~27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主要授课方式及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然而,传统教学有很多精华的东西,二着各有其长处。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心得,探讨了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不足以及怎样互补。
一、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不足
1.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图片的直观感和生动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放映,增强图片的直观感和生动性,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只能通过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学生看一些挂图或翻阅课本中的相关图片,而这些都是一些静止的,单调的东西。再者,对一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有些生活例子根本无法想象,这样就不能激发和引发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必修II中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时,利用多媒体对课本中核爆炸、放礼花的一些图片的放映,使图片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激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后面理解热能是化学反应中化学能转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奠定基础。
2.传统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多媒体教学中,由于每个图片的容量是有限的,往往无法把一些逻辑推理强的东西展示在同一个图片中。这样以来,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推理的难度。特别是当某些学生思想一时不集中时,就可能引起知识上的断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传统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整个推理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使整个推理过程严密紧凑,一目了然。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的连贯性,这是多媒体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物质的量的第一节时,由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及阿伏加德罗常数)来推导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联系,用逻辑推理法展示。如下图:
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他们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X和Y,分别为16、32。因此1moL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粒子的式量。
3.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被老师接收应用
一节成功的化学课,一位优秀的带课老师能够随时观察课堂中每位学生的表情,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或通过举例、或通过抽查学生回答、或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当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的注意力多半会集中在课件上,对学生的表情观察时间很少,就不能及时地获取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和老师不能很好地沟通。但是,传统教学可以补其不足。
4.实验教学章显多媒体的优势
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利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产生各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能否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至关重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摄像头,可以把现象放大在大屏幕上,使实验过程清晰明了,现象明显生动。而传统教学中,此效果就无法达到。
例如,我在讲原电池一节,做铜锌原电池实验时,在高一(4)班用传统方式授课,我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只有前几排同学能观察到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后边同学却无法看清。这样一来,学生对铜锌原电池的理论分析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30%的同学还是不太理解。但在高一(1)班通过多媒体教学授课方式,把整个实验现象通过大屏幕展示。现象明显、生动,全班62个同学都能看清现象,且能准确的分析其原因。
同时,对一些在课堂或实验室无法做的危险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即安全,又能增强实验的生动性。同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1.加强课前调研,建立素材资源库
课前调研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科和学生实际及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思路。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在进入课堂前,再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带同课的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修改,并把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2.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怎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高一有机化学CH4的性质及结构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CH4的结构及碳碳单键的可旋转等。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课的学习,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启发。
(2)模拟实验
中学化学有些实验危险性较强,很难演示。通过多媒体可以及时演示其实验过程,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3)演示整合
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如化学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的类型(理论课、实验课、知识扩充课等)把多媒体和传统授课方式恰当地结合起来,理论性强的课,我们可以采用传统方式授课附加多媒体;试验性强的课,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附加传统方式授课。这样使课堂内容既生动,又能紧扣学生的思维而展开。同时,也能有效培地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德育;实效;客家文化;美术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G6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06-02
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学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美术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传统文化本身所象征的文化精神,意识到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因此,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家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的德育资源
1.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汉族地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该民系在发展及变迁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明显特点,逐渐形成自身刚毅的性格特点。惠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隋唐时期起一直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阶段仍然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因此,惠州被称为“岭东雄郡”。惠州地区有大量的客家人,在迁移及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吸收和融合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惠州地区的文化特点,而且含有福建、江西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在语言、音乐、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例如平海楹联、客家山歌、客家围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当时南方土著文化,具有寻根意识、重教观念、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2.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惠州地区的美术教师可以接触到很多客家文化,受到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奇特而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能够为学校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形象生动的素材,同时这些客家传统文化也是对该地区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挖掘客家传统文化元素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意义
客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客家优秀文化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实践和体验来深化美术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通过客家文化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开发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使客家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引入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
1.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青少年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对自己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感到陌生。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能够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德育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作为惠州本土的美术教师,要注重发掘惠州本土客家建筑文化元素,探究本土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例如,教学湘版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惠州本土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引入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客家围屋整体造型、布局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相关寓意及深刻内涵。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围屋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合族聚居性等方面了解其建筑特点,认识到客家围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美,显示出客家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最常见的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含义,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反映出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要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理解客家围屋的文化内涵,明白客家围屋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多专家誉为民居建筑中的奇葩。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做一个发愤图强、有内涵、有朝气的中国人。
2. 发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节日含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教师要了解惠州本土的客家传统节日文化,认真挖掘并利用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探寻节日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感受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寄托着伟大的爱国情感。教学岭南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的节日”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惠州本土的节日文化资源,围绕端午节文化,设置“话说端午、诗诵端午、端午倡议、端午创意”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话说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说一说端午节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诗诵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寻找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作品进行诵读,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让学生传承优良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素养;在“端午倡议”环节中,要让学生提出对端午节的建议,创新端午节的人文色彩;最后,在“端午创意”环节中,要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端午节文化的情感和畅想。学生在“话说端午”“诗诵端午”这个过程中,通过查找和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优秀诗文作品,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在“端午倡议”“端午创意”等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纷纷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获,抒发自己的爱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和带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发掘客家文化中“美”的精髓,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中,美术教师可借助客家民系相关的特色服饰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认识到服饰并非局限于保暖功能,还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色彩、组成、造型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客家服饰具有朴素简洁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相比,客家服饰具有简洁及朴素的特点。在色调方面,客家服饰主色调是白色、蓝色及黑色三种颜色,具有优雅的特征。同时,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也反映当地人内敛的性格。颜色比较深,也比较耐脏,比较方便客家人进行农耕活动。其次,客家服饰具有实用经济美。在功能方面,客家服饰具有经济性及实用性的特点。就客家妇女蓝衫服饰来说,蓝衫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线上,方便哺乳,与此同时,在干农活过程中,可将前身折短塞于腰带。在袖口设计方面,袖口比较宽大并可翻折,方便放置一些随身的物品。这完全体现该种服饰的实用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当地人朴素及勤劳的特点。再次,客家服饰具有自然和谐美。在原料方面,客家服饰主要来源于大自然,蓝衫服饰材料多采用棉质天然材料。在染色方面,当地居民所采用的染料是天然的,绿色环保,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这也体现客家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点。这样的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感受服饰的美学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美术学科是现代W校教育的常设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美术学科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它其实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学习,更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这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客家服饰往往通过象征的符号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其图案的象征、寓意及色彩的装饰与审美功能均集中体现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家服饰常常绣上一些表示生存与繁衍、情与美、乐观与繁荣的纹样,如寿字纹、鱼纹和牡丹、百合花样,这些纹样常采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寓意。谐音达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质朴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正是当前美术教育应该强化和弘扬的。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担当起复兴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继承和发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和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秦瑞芬(1975-),女,广东惠州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德育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3]侯秋霞,何尚武.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的选题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 课题的选题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 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希望通过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既符合我校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导下,研究教育科学,讲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
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类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通过研究使教师明确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3.以“品德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品德课程教学策略及“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 课题研究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中小学品德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品德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中小学品德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从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观察课并择优拍成视频、撰写研究成效、撰写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等方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的具体发展
设计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主要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让全校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针对学科特点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研究的主题,同时填报申请表,研究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个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
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整理汇总研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资料、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进行中期评估
2.布置下阶段工作
第四个阶段:2017年9月一一2017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总结,形成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上报总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措施与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录制了课堂教学视频音像、制作了微课课件以及教学课例,为以后的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开展本项目研究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的新路子,完善了“科研兴校”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坚持先进的课改理念,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教师要敢于创设标新立异的课型;教师要确立以情感沟通与心智互动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切切实实感受到教改带了带来的好处:课好上了,学生变聪明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不再是个“教书匠了。
九、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
1.让全校教师初步认识到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品德教学课堂的真正意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素材,让全校教师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跟上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步伐。
4.增加了课堂趣味,从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分析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还没有彻底“深入人心”,部分老师认为这些试验研究仅仅是“做秀”,无益于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影响中考,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因而一些老师对课题研究存在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存在误解,有些老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教学过程,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试验研究中老师们基本都能做到或意识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完全不必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努力克服课题研究中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十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思考
经过课题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有些申报小组不够重视,到要求结题时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或是完成极少,甚至有些申报成员并没有收集到任何资料,更没有自己制作课件和提交体会。
2.有些申报成员并有真正认识到这个课题的意义,而是出于应付,所以收集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价值,对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3.有些课件和课例和收集到的资料没有体现这个课题的最初宗旨――有效性。
4.部分成员在媒体选择上比较随意,出现完全使用下载材料,不考虑自己的学生特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部分成员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品德课堂中后,没有及时反思课堂效果,或是反思和说明太过简单,失去说明和反思的意义。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大课题研究指导,让所有申报成员理解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加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验收工作,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我校产生更大效果,从而带动全市的课题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校我市的教育。
十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下阶段研究设想
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不足,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两方面的设想:
1.初步确定2017年10月以后加强教师研究能力的培训,在现在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与中华传统美德与品德课程教学有关的多个子课题。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与教学相关能力。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引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催生一种新的媒体力量,它会在多个层面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其将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为此做好准备。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不仅引发了学界、业界对融合的思维方式和融合实践的争论和探索,而且政府层面对融合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作为对媒体传播效果最终检验者的受众在享受现有媒体融合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对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困境
(一)现有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步伐。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滞后于媒体融合的实际需要,而一些具有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又缺乏对传统媒体的深度认知。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在技术层面缺乏有效的衔接。其原因在于,现有新媒体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大多来自于纯粹的计算机通信行业,而非来自媒体从业人员。这就导致传播媒体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把握滞后,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体融合理念的科学定位及清晰的现实发展策略的制定。
(二)传统媒体未能充分借力新媒体。从简单复制到互动借力,媒体融合始终是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媒体仅被作为传统媒体延伸和圈地的平台,从人员管理到内容制作,并没有真正被作为独立媒体来管理和经营,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内容制作,都没有突破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范围。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借力发展的意识不强,不善于借助市场上已有的成熟技术、平台、渠道、手段。此外,由于受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限制,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还不能有效顺应新媒体发展技术,从而逐步搭建自己的平台、开发自己的应用、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这就直接导致原有受众群体逐渐转移、市场份额萎缩、广告收入下滑、舆论影响力趋弱。
(三)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不甚明晰。最终目标不明晰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越媒体业界的认知能力,学界对新媒体不断发展出来的新形态的研究也滞后。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或阻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理念和实践。由于受现有媒体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影响以及媒体融合理念模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仍然处于明显的“两张皮”状态,即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和“专业化”与新媒体粗糙的信息制作内容及快捷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未有效融合。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在强大的新媒体侵袭面前防不胜防的局面,而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浅层化和低下的公信力也并未因为媒体融合而有所改观。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途径
(一)借鉴新媒体的优势。随着手机的普及,过去体积较大的收音机如今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但手机网上下载该去往往要收费,而广播拥有大量的音乐资源,且提供免费的新闻和歌曲,不但可以克服传统官博稍纵即逝的特点,还可以跨越时空闲置,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广播媒体传播效果。
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来看,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各自的优势,也要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借鉴。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实际,二者的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传播快速性的特点;二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采用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优势;三是传统媒体应借鉴新媒体传播范围广泛的优点。
(二)充分发掘各自的优势。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为了取得积极的结合效果,应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学习商业网站,提高影响力和服务效果,增加专业频道,打造受众服务平台。目前,网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有效平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发展,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总结发展经验,分析发展形势,提高自身水平,实现共同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互为依托,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在融合过程中只有二者互为依托,才能保证二者的整体发展质量满足实际需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充分发掘自身优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展中优势比较突出,只有充分发掘自身优点,才能提高二者的结合效果。
(三)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队伍建设。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媒体不仅要在业务上推进全媒体人才培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用人机制和人才管理体系,还要从思想上培养一支观念科学、导向正确的新闻人才队伍。新闻工作者要建立“三个自信”,即:十后,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种自信是要建立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读懂国情、坚定信念,始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信心坚定了,导向正确了,新技术、新媒体才会真正成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助推力。因此,在融合发展道路上如何抓好队伍建设,是值得传统媒体深入思考的命题。
(四)提升从业素质。传统媒体有强大的信息产品专业制作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速成。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形态,但不要丢弃传统的新闻理想和新闻专业主义,放弃了这些,就相当于忘记了回家的路,忘了出发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人的融合。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新媒体的意识和思维,更要有全媒体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整合信息资源,重组生产流程。
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法相,而新媒体也要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二者共同结合,使新旧媒体能够充分为广大受众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59-01
1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跟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比较灵活方便。人们若想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那只能等到第二天信息更新后通过报纸报刊或者广播来获得。但新媒体则不同,它的形式多样化,人们可通过论坛、图片、视频及文字获得信息,并且携带方便,操作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的产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例如,图表所显示的,自2005年到2010年传统媒体中的电视收视率与新媒体腾讯网络的收视率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根据图表的直观显示,我们对影响传统媒体发展的原因试做以下分析。
1.1 传播速度慢、信息量少
信息量的大小及传播速度的快慢,为媒体的运行及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就拿报纸来讲,通常情况下,报纸的销售量一直不是很理想。有时第一天的报纸可能到了第二天还在报摊随处可见。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为其他信息的传播提供更为方便的有利条件。因此,使得大量的信息在传播途径上,从传统媒体传播途径转向了新媒体传播途径。
1.2 地位降低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的主力地位急剧下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偏向于新媒体的传播,并对新媒体的喜爱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例如,广场上随处可见的LED显示屏与报刊庭就具有明显的对比性。人们不管是走路还是坐着,关注最多的还属LED显示屏上的信息图片,对报刊往往不闻不问。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也使得传统媒体的地位悄然发生改变。
1.3 传播方式守旧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网络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偏向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而传统媒体不仅携带困难,且传播方式单一守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因此,受人们的关注度不高。传统媒体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不应摒弃它,更应在这一冲击力下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寻找良策。
2 传统媒体的应对方式
2.1 借助新媒体发展自身优势
美国的博客与媒体站点有80%的链接都来源于传统媒体公司;内容原创性仅占了14%,而传统媒体的原创性则占了67%。因此,从这一研究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自身具有极大的内容生产力和原创性。21世纪的今天正处于微信时代,微信的传播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传统媒体可借助这一信息传播手段。例如,可借用微信的传播力量使传统媒体的信息在此平台上得以传播,同时,可借助微信的语音功能将消息直接通过语音发送到人们的手机或电脑上,并借用微信的信息量使自身的信息得以完善。
2.2 需搜集大量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
由于新媒体它可以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偏向于新媒体。因此,传统媒体可利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可大量搜集信息,使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消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新闻媒体的主导者,都可以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进行传播。故而,传统媒体要想在市场上立足,需要先搜集大量的来提高自身的信息量。
2.3 建立传播网站
传统媒体可以建立网站,将所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有效的传播出去。这不但是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的靠拢,更是在打造一种新型的、系统化的传播方式,才能使传统媒体得以继续发展。
2.4 提高品质服务,强化内容
传统媒体只需要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精辟言论,则会为发展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需要提高传统媒体的品质服务,《华尔街日报》是没有经受新媒体冲击的典型代表,其原因还应归功于它自身高品质的服务。这也为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的榜样性。例如,传统媒体可借助于凤凰媒体它所使用的“优质内容加优秀算法”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抢占市场高地。所以,在发展传统媒体时,不仅要注重强化它的内容,提高它的品质服务,更应学习新媒体“抢占”市场的方法为自身的发展寻找出路。
2.5 多报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现当代,生活信息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且生活信息的来源主要受新媒体的操控。由于新媒体的消息更新速度非常快,它不会受地点与时间的影响。人民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获得自己所想要听取信息的方式,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为人们节省了时间。因此,传统媒体可以可借鉴于新媒体对信息报道的这一方式,改变自身对消息采集及报道方式上的方法。多报道收集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则,使老百姓在听取消息的同时还可体会到社会成员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提高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喜爱度,并提高传统媒体的传
播力。
3 结论
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媒体的生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正是这种阻碍力才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使传统媒体在冲击中看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改正。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上使自身的优势得以升华,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新媒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人们带来的仅是“消息”,人们在阅读中体会不到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及意境美。而传统媒体则不一样,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消息,更多的是历史的痕迹。因此,传统媒体应结合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及有效措施来克服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问题。这样,它才能在经济时代下继续生存下去,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新媒体对国外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对我国传媒的启示[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