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0 08:2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中历史冷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34-02
微课从制作到传播,参与其中的教师深有体会,尤其在目前的初始发展阶段,教师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微课的制作之中,而在炙热的微课浪潮下,我们必须诊断当前微课现状下的误区和探讨更好的教学策略。
一、重审现状下的误区
微课教学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弥补教学现状下的缺陷。而实际的微课制作的过程却存在两种教学误区。
1.技术与教学本末倒置
初中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锁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去深入认识、体验、欣赏、感悟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此时,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解读学生学情、剖析教材价值、突破重难点上。而就当下微课制作的要求和已有的硬件、软件设备,教师要制作一节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需要花费的时间远远大于教师备好一节课的时间,教师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不是在教学行为上,而是在微课制作的技术上,这种技术与教学本末倒置的教学行为已经忽略了教师的最本质的价值所在。在本质价值和服务价值发生矛盾时,教师一定要分清主与次,千万不能因为微课的技术而忽略对教学的研究。
2.减压与增负背道而驰
初中地理是初中必修课程中的非中考科目,在考取高中即考取大学的应试现状下,中考的压力一点都不亚于高考。学生每天在语数外、理化政上所花的时间远远大于很多教育专家所预设的。如果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很多的微课让学生去预习教学内容、巩固教学内容,这种学习时间远远大于微课的10分钟,因为,学生需要下载,需要电脑、平板、网络等多种工具,中间穿插的时间同样是一种负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还会受电脑和网络中众多诱惑元素的干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陷于电脑中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娱乐软件之中。而这种减压与增负背道而驰的现状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深析需求下的策略
任何一个新生产物的出现都具有它的两面性,作为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新生事物的价值与优势,也不能一味排斥新生事物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微课热”下的缺陷确实存在,但是其特殊的效果还是不容忽略的,教师要妥善用之。
1.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就地理学科而言,我们需要让学生课前预先预习的内容或者课后进行巩固的内容,不一定要教师自己花很多的时间制作相应的微课。教师可以尝试通过网络下载,而对于收费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和同一县市的地理教师组建QQ群、360云盘,将好的资源充分共享。在长期的积累和共享的作用下,每个教师所花的时间、金钱要少很多,而这种资源共享所带来的效应则很显著,教师可更好地剖析教材和学生,选择更好的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研究微课的制作,并制作微课,使其成为共享资源中的一部分。
2.巧用微课特殊效果
微课中一些特殊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行为所达不到的,教师要巧妙用好微课的特殊效果来服务于教学。比如:用微课的视频效果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很多地理面貌、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等,教师用语言和文字很难达到相应的渲染效果。比如:在人教版《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需要突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其中的规律和特征,教师仅凭地球仪、文字、图片是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的。为此,可以借助微视频和微动画,通过视频的感官刺激效果来促使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微课、微视频还有激发学生兴趣等效果,这些效果教师都可以巧妙地灌输于课堂内外,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3.将作业变化成欣赏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初中地理并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教学的开展来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这些素养的获得要求学生带着感知、体验、欣赏、感悟的态度和目标去经历,不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再强化学生对某些概念、地理常识的记忆,更不需要通过繁重的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应对会考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体验、生产活动等日常行为中逐渐积累相关素养和知识储备,这种行为是一种自发的、享受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大洲和大洋》后,可以将中央十套中“人与自然”栏目的相关视频和节目推荐给学生欣赏,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父母一起欣赏相关节目,结合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和节目中的介绍,无形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知识与情感。
教育是一种持久的行为过程,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新潮而摒弃教育最本质的元素,应该妥善用之,让所有本质以外的元素科学合理地服务于教育,才是教师最需要研究和实践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51-02
从心理学分析,创新思维是由情感、认知、行为意向三部分构成的。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体验;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意义的了解和评价;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笔者希望通过对初中历史创新思维培养途径的探索实践,从“情、知、行” 三个方面谈谈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问题情境,点燃创新思维情感
1.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知识点转移及时间的推移而削弱,这就需要激发新的兴趣,把创设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情境要蕴涵矛盾和疑惑,使学生产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如讲述《明朝君权加强》时,丞相自秦朝设置,古往今来那么多名臣辅佐皇帝取得盖世之功,怎么要废除呢?提供史料“内官传旨,必须复奏,复得旨而后行”,也就是说圣旨要先经过丞相把关,要是封驳,再次下圣旨还得经过丞相同意才能实行。启发学生在原有认知上的思维碰撞,顺理成章地引导其研究相权和君权的矛盾。情境的设计与呈现可以是丰富多样的,让历史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学生喜闻乐见,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问题要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善于在常规中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索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如讲授《三国鼎立》时,设疑: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引起学生争鸣,然后提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如何建功立业?”在学生充分发言以后,提供史料:“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唯才是举”“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许昌附近屯田”。分析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其后回到统一的大主题,引导学生对曹操客观评价。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运用原型启发,激发创新思维认知
“原型启发”是利用储备在学习者认知机构中的类似事物,促进学习者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认知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经验通过史料观察、类比、迁移,得出新的认知,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航标。
回归现实思考,寻求内在规律。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当历史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灵感。例如,讲到“经济危机”时,以超市物价变动为生活背景,欧债危机为原型,引出危机爆发原因的思考,主要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继续启发,如今新兴市场出现的经济危机原因何在,同样表现为这样的矛盾,未来我国如何避免经济危机,启发学生思考历史规律。
延伸史观教学,开拓发散思维。史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唯一性,因时代、立场、方法、社会经验的差异而呈现异彩纷呈的现象。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多种史学观点,以此为思维的模型,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如讲授《》时,评价对中国的影响,学生讨论后形成三个观点:给中国带来了危害,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动开启近代化;促使中国进步,早来比晚来好。前一个是革命史观,中间一个是发展史观、全球史观,后一个必须用唯物史观加以纠正,不能为侵略唱赞歌。不是唯一性的解读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科学史观的指导下,学生探索历史知识,进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指向发展,逐渐形成创新思维的认知。
三、搭建对话平台,构筑创新行为意向
历史教学是各个主体或各种教学因素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合理的和共同的作用,在学生体验探究以后,就有可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思维逻辑或者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创新思维行为意向。
1.设计有效探究。针对初中生逐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转变特点,以及活泼好动、勇于尝试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发现规律,提高能力。实践中笔者设计五分钟历史讲演活动,分小组合作完成,推荐优秀作品展演。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被调动起来,讲演内容和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如相声秦始皇―我想再活五百年;历史剧高冷皇帝乾隆爷拒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利用陶艺课自制历史教具战国钱币;唐朝筒车等;利用美术课制作中国史前人类漫画,二战欧洲战场地图等。学生的历史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发展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注重发展评价。
创新思维往往带有个人独特的印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有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想法, 让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撰写历史论文,设计历史思维导图, (下转53页)(上接51页)参观博物馆的游记等个性化的发展,展现他们独特的创新思维成果,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根据问题创设动态的析出点,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造潜能、陶冶创造素质,如此,中学历史教学一定会焕发出夺目光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04
一、近五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1. 试卷结构基本稳定
从题型结构看,文综历史卷依旧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5分,选做题要求学生从4道选修题中选出一道做答。
从选择题看,往年至少会有一道图表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字型选择题会是选择题的主体。
从非选择题上看,近五年两道必做题基本上都是一道必做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另一道为开放性试题。
选做题通常选取与教材关联程度不大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
2.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稳定
全国课标卷1卷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单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3. 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素养立意”的宗旨
纵观近五年高考试题,无论试题载体形式、设问的角度、考查的知识点怎样变化,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宗旨岿然不动。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主干基础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知R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辨析和认知能力,考查概括归纳、比较分析、史实论证、理性批判的能力。
4. 注重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形式
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取材已基本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从更大范围内选取思维含量高、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材料,设置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为拓展命题资源,《考试大纲》还特别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考会选用与初中教材相关联的新材料。
5. 命题体现关注社会热点,坚持学以致用、鉴古知今的价值追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仅关注昨天,更应该关注今天。历史学科的价值在于能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既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后期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浅谈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后期两个月的二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通史知识体系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时,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挖掘同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这也是高考复习的必由之路。
2. 注意“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重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与专题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注重把握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古代文明成果的现实价值,了解其世界意义等。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以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并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与历史探究能力。
3. 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指导
如开放性试题中的评述观点题一般常规答题步骤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材料归纳出观点(观点明确);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有力),史实可以根据材料,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4. 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通过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理解、归纳、概括、分析、阐释、论证等历史学科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
5. 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中日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等。
(2)重大周年纪念问题,如2017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年份后两位是07或17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时间,如年份后两位是06或16、08或18的事件等。
6. 加强学习质量监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一、搭配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学习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尽可能准确的将所学内容分解,设计恰当的认知坡度、梯度和学习方式将班内学生分到各组,分组要做到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这种分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调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例如:在探究九年上册 “怎样评价拿破仑”主题活动时,教师设置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让各小组谈出自己的看法。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取长补短,相互肯定好的说法否定不合理的说法。通过交流,学生获得丰富体验,最后形成小组的共识,解决了单靠个人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学以致用。
二、放开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预习自学:平时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的过程是最好的独立钻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课本中最基本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深入思考完全能独立解决。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是一个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的课堂教学过程,经过讨论的问题,学生往往经久难忘,而且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同时使其在自学阶段获得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经过预习自学环节,学生与教材已经有了基本“对话”,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时推出导学案中“合作与探讨”题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讨论中小组内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碰撞,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出结论,特别要求组长和较优秀的同学不要压制别人的意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从整体上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历史带入感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开发、选择、组织多种媒体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图示法投影教学,其实是把用文字来叙述的历史知识结构,用图示的形式加以表现 。如讲到“殖民主义罪恶”时,其中“奴隶贸易”三角关系就可以用图示法直观展现。欧洲殖民者的商船在欧洲装上少许廉价商品前往非洲(出程),在非洲海岸购进或掠得成群奴隶运往大西洋(中程),用这些黑奴在美洲换取巨额的货物运回欧洲(归程)。在这三角贸易中,黑奴成为真正的商品,累累白骨给西方世界带来了灿烂的黄金。这幅图示就形象地反映了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使用图示时,必须配以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述,这样就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学生的历史带入感又得到增强。
四、教师要总结一些好的历史学习方法,让学生受益一生
跟很多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讲到历史知识点太多了,记不住。关于记忆方法,日本学者提出“记忆法100种”,我国有学者提出过几十种记忆法。但何种方法有效,则必须靠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摸索。要记忆,一是要有信心,即暗示自己“我能记住”;二是苦练,下大功夫;三是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擅长看(视觉型),有的人擅长听(听觉型),有的人擅长用嘴和手(运动型)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最佳。
1.直观形象记忆法:
通过事物的直观标本、模型等来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识记形象的知识是记忆的开端。没有形象支持的抽象的名词概念,难以消化理解,也难以巩固记忆。心理学的实验证明:记忆形象的物体比记忆抽象的名词概念效果要好,而且形象越生动,记忆效果越好。形象的东西还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情感,这也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例如可以通过课本中众多的人物、实物、地图等图片记住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2.图表记忆法:
对复杂的学习材料通过制图表由繁化简的记忆方法。例如,学习历史,年代不好记,就可以通过自制的历史年代表来帮助记忆。自制图表之所以有助于记忆,是因为要制出图表,必须先在头脑中对材料进行反复的思考加工,经过整理在头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制图表把复杂的内容加以简化形成条理,使人一目了然,利于记忆。
3.谐音记忆法:
这是让孩子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例如,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可以记成“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就非常容易记住。
4.数理记忆法:
抓住年代本身的特征,探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增加易于联想的内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单个递增年代:比如蒙古灭金,123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爆发,1937年;中国人民转入反攻,1947年。一石多鸟年代: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