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1:49: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传统文化常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改变一个孩子,才能改变一个家庭,才能改变一个村落,才能辐射一个城市,才能让千千万万的城市繁荣起来。”李尧坤如是说。最后他发现,中国传统的“蒙学教育”与这种教育观点非常契合。在中国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是在四岁至五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同时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李尧坤开始了尝试,市教育局设立了中小学传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用书编写组。2012年,一年级至八年级的《蒙以养正》读本正式投放至云浮市中小学。该书以培养学生纯正善良的人格为主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传统美德和民俗为专题来展开讲解。读本一经发放,全市中小学掀起一股“蒙学”热潮。
2013年11月,《立德树人》正式出版,相比于《蒙以养正》,这套读本更适合学生与家长一起来阅读。古代、现代故事,趣味链接,文化常识,礼仪知识……丰富而有趣的内容让学生们爱不释手,很多学生表示都是拿到手的第一个月就把全书都看了一遍。
《蒙以养正》的主编彭国强在云浮市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说:“我们不应只把眼光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才是真正的‘榜样’。校长做到,老师做到,引导学生做到才会更容易。”
作为最早一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之一,罗定市喜耀粤西学校一直在推行“性情教育”。这所学校由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席、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霍韬晦创办并担任校监。
【媒体声音】
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评价维度
(一)正面评价
1.《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文化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一首首美妙诗词的吟咏,以浓浓的诗情,激发人们的诗意,使其受到文化的洗礼,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是一般演出节目所难于比拟的。
――江曾培《〈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文化盛宴》(东方网)
2.《中国诗词大会》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
在评委嘉宾蒙曼看来,《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跟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相比,我们是最爱诗的民族。《诗经》和《楚辞》作为源头,唐诗宋词作为高峰,一直到当代诗词文选,中国人习惯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情趣。”节目恰恰打在了中国人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
――蒙曼《〈中国诗词大会〉:打动了国人“诗心”》(新京报)
3.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地道的“中国创造”。
《中国诗词大会》能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地道的“中国创造”。让朴实的草根平民来演绎原生态的中国文化,它本身就打破了过去一贯盛行的“非明星便没有观众”的惯性思维。
可以说,它是地道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一档综艺节目,对中国时下的文化创新以更多更深的启示。
――陈先义:《〈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背后的文化思考》(中国军网)
(二)负面评价
1.《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本质上都是综艺秀,作用更像广告而不是教师。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不管《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选手多么满腹经纶,不管点评嘉宾多么妙语连珠,不管主持人董卿的谈吐气质多么不凡,这终究还是一档在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
这种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可以唤起人民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能够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但如果指望它成为老师,看几期节目诗词水平就能突飞猛进,那也不现实。
综艺节目与文化传承,说到底是两条几乎平行的直线,它们没有相交的义务。
――李岩《〈中国诗词大会〉虽好,复兴传统文化才刚上路》(腾讯网)
2.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
作为央视平台,节目受众似乎需要设定恰当的目标人群,节目难度也应当体现应有的梯度。
3.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
4.选手答题不尽人意。而由精挑细选出来的“诗词达人”组成的百人团,答题正确率却令人大跌眼镜。整体而言,参赛选手对传统诗词的疏离感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相里云《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狂欢背后的思索》(中国诗歌网)
二、参赛选手、主持人和评委表现评价维度
(一)对参赛选手评价
1.武亦姝
年仅16岁的高中生武亦姝,最终摘得年度总冠军的桂冠,可谓众望所归。这位年纪最小的擂主自小酷爱诗词,拥有了令人震惊的诗词储备,然而最让她“吸粉”的,并不是其在古诗词领域表现出的“学霸”属性,而是其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从容的气质。
在她所有的参赛环节里,我们能感受到一颗温婉又充满灵气的女孩子对于诗词的热爱,这种热爱毫无功利意味。这样的年轻人,真真是让人看到了美好和希望,也难怪有网友的评论“武亦姝满足了自己对于古代才女所有的想象”。
――甘如怡《〈中国诗词大会〉惊艳圈粉,然后呢?》(南风窗)
2.白茹云
如果说武亦姝对诗词的热爱还带有“阳春白雪”的“高大上”气息,那么抗癌农民白茹云的遭遇则足以让人感受到诗词慰藉人心的“接地气”的力量。这位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农民,先是用背诗的形式减轻病弟的痛楚,后又以诗歌激励自己对抗淋巴癌。生活并没有温柔相待于她,而一个柔弱的生命却以诗歌为武器,表现出了不屈的意志和让人动容的乐观。
她答题全程表现出的认真专注、淡定从容、胜不骄败不馁,满含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坚强,在其一出场念出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曹林《不要用诗意美化苦难,那是咬牙活着的灵魂》
(二)对主持人评价
4.董卿
“没想到她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这是大多数观众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时对于董卿的表现所发出的感叹。
既以节目主持人长袖善舞的职业能力应对场面,也以《中国古诗词大会》参与人的身份轻车熟路地不断激活场面,从而使场面自始至终都沉浸在浓厚的古诗词文化氛围中,这就是我们重新认识的董卿:一个全新的文化的知性的董卿,一个重塑和充实了自己后气质高雅的董卿。
――搜狐网《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董卿又火了》
(三)对评委评价
1.正面评价
蒙曼、康震、郦波教授的诗词点评让人受益匪浅。康老师在点评“不可沽名W霸王”一句中,引李贺之诗、楚汉之史,生动地将不同时空的人联系在一起,将诗的前世今生摆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个舞台上,令人不禁感叹项羽之愚、李贺之悲、之伟,字字铿锵有声,听来心潮澎湃,回味无穷。
而郦老师点评刘禹锡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句时,更是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志气联系其中,有着谦谦君子风度却难掩文人风骨。
――廖与可《康震、郦波该离开诗词大会吗?》
2.负面评价
有人认为节目组邀请的评委十分地不专业。节目虽然只是背诗而不是作诗,但评委在点评时仍然可能涉及格律、声韵、对仗等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长期诗词写作的经验,没有对诗词字音的高度语感,极容易发生错误,贻笑大方。如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忘”字,就应该读平声而不是去声。
三、诗词教育与传统文化维度
(一)异议之声
1.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年轻人的文化偏好,都很舍得下工夫,也有工夫可下。背诗词只是其中一种文化偏好,还有打游戏打得棒的,看动漫看得好的,写程序写得溜的,萝卜炒青菜,各人心中爱。电视台做节目聚众消费一下,也无可厚非。但非要把某种爱好抬高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步,反而就漏洞百出。
光靠背背背,能济得甚事?我们这个社会是缺记忆力,还是缺创造力?
有人会说:至少这节目还是让人亲近古诗词,比什么什么晚会总强过许多吧。嗯,你们为于丹辩护时,也是这么说的。你们这么热爱传统文化,总该知道孔子说过一句“恶紫之夺朱”吧?为啥孔夫子不说恶丹之夺朱,恶青之夺朱,非要跟紫色过不去呢?孔安国说了,因为“紫”是“朱”与“黑”混合的“间色”,近于朱而非正色。所以啊,这些貌似清流,实则有寄生虫的桶装水,才是该使劲挑挑毛病的吧。
的确,感觉姑娘很棒,但是公众过分解读了。无奈的是,经过这件事,复旦附中的注重传统文化培养的教育路线被推上神坛,许多初高中竞相模仿。还是那句话,作为校园文化特色挺好的,但这种教育路线能培养出多少的武姑娘?人家从小对诗词有兴趣,但也有太多无感的孩子,你按着头让人家背诗背词是否会产生反效果?复附学生起点高,可能还学有余力,但如果这种背诵之风盛行,又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个人认为,对诗词的兴趣真的强求不来的,它和对运动对音乐等领域相似,爱的人自然会追随。
――杨早《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2.人们喜欢的,不过是对古诗的幻想。
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的家长,对诗词有许多幻觉,对传统文化也有许多幻觉,这些幻觉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就有了超出背诵之外的意义。
作为一个个人爱好,古诗词和文言文当然可以写。爱好只要不妨碍他人,就是私事,轮不着他人去指手画脚。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值得推广的活动,那我就会反对了。
文体有兴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后来的律诗也是从四言诗、楚辞、五言诗等一步步演变而来,非要扭转这种文体的演变,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的。更何况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文字和语言有了一个天翻地覆式的变革呢。古诗词的文体形式,已经没有办法描述现代人的生活,它只能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异议者们对诗词大会之类的风潮,也许是有点反应过敏。但是这种过敏的背后有种真实的忧虑,那就是我们不能把推重传统文化当成贬低现代、否定未来的一种手段。而要想毁掉一件文化品,最快捷的办法也不是遗忘,而是捧杀。
――押沙龙《人们喜欢的,不过是对古诗的幻想》
(二)辩护之声
1.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
“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的潜台词(或者很容易让人想多的)是:少年人,你除了背个诗词,又有什么本事?这种质疑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本身就不公平。武同学除了背词,当然还有其他本事,以后也自然会有更大的本事。对于向学的后生,更多的应该是包容和鼓励,而不是泼冷水。更何况,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所谓的“诗词大会”,是背诗大会,而不是作诗大会,这一点电视节目的定位也很明确。武同学不是靠投机取巧,不是靠坑蒙拐骗,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前提下,最终脱颖而出,自然可喜可贺。
何况她形象好,气质佳,成为“诗词大会”鲜活的代言人,至少让不少观众重温了那些离他们远去的诗词,重新触摸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温度。这本身便是功德无量的事。
让大家重新亲近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诗词大会”或武同学所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意外走红”,也正说明了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疏离。但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本身代表了一种希望。武同学满足了大家对“才女”和“记忆力”的所有想象。这两样事物,本身其实都是很美好的事物,何必视之为洪水猛兽?
――狗镇《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
2.庞大的背诵量,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不二法门。
彭敏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后,成为《诗刊》编辑。在校期间他每年阅读上百本书,几乎拿遍了北大所有的文学奖项,工作后依然保持惊人的阅读量。
彭敏说:“很多朋友问我如何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其实古人学问往往从背诵中来,能把这几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最强大的资源库。很多人会去看各种诗词鉴赏类的书,我觉得都属于舍近求远。庞大的背诵量,才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不二法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死记硬背,但只有这样,这些东西才能真正融入到一个人的灵魂和血脉深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质地。有背诵量做基础,再去旁及其他鉴赏和史料类的书,就会事半功倍。”
――《〈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北大才子“偷来的人生”》
【多元思考】
1.有人评价《中国诗词大会》,在“娱乐至死”时代这个节目,是一股清流,是一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并从中看到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也有人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只是综艺秀,只有广告效应,很难成为老师,让你从中学到什么,复兴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节目的?
2.有人说:“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又有人说:“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你赞同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3.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也有人认为现代许多家长“对古诗有一种幻想”。请说说,现代人对古代才女有哪些“幻想”?现代家长对古诗,对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幻想或幻觉?
4.我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沉淀着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精髓,而现代人对古诗词疏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5.你对学校诗词教学现状有怎样的看法?请谈谈诗词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适切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 古诗词与传统文化 传承与创新 倡导与促进 腹有诗书气自华 善待新生事物 诗意栖居 多点欣赏鼓励,少点挑剔指责 宽容与理解 剔除应试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走近大师,拥抱经典 疏离与回归 背诗热潮与诗意远去 重塑自我 任重道远 精神气质与灵魂质地
【时评选读】
挑剔别人的死记硬背,掩饰自己
的又懒又low
王 昱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很火。冠军尘埃落定好几天了,网上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背诵竞技的形式,让话题很快延伸到“中国式教育”这一沉重的领域。很多人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作为从12年应试中死里逃生熬过来的中国学生,我也对片面强调机械记忆的填鸭式教育痛恨有加、心有余悸,所以非常理解一些朋友的悲叹与唏嘘。但冷静地想想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如上观点仍有可商榷之处。
只强调记忆背诵的“诗词大会”可能是有些偏颇,但我认为不能以“不就会背个诗吗,算什么本事”这样高冷的腔调去贬低选手的实力。且不说在数年如一日的积累过程中下了多少功夫、背诗的过程中克服了多少倦怠,单是在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腾出安静的心境去装纳诗词,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舒缓严酷的升学压力,能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到平仄韵脚中开辟出一隅静壤,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浅表地看,她们的确“只是会背个诗”,背呗,谁不会啊。但往深里想,坐得住、静得下来、坚持得住,诸多品质是我们身上非常稀缺的。
别说人家只会背个诗,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多人都有一种幻觉,好像只要自己愿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成为下一个擂主,只是自己不屑于做罢了。好像所有比赛中,凭借记忆背诵制胜的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有本事你也去背啊,去背啊,背啊,啊――背不下去吧?坚持不下来吧?自己没能力、没耐性这么做,却能从“背诵抹杀创造力”“只会死记硬背”中寻找到很多自我安慰的借口,用轻蔑又不屑的口吻去贬低选手,淡化她们的光环,从而寻找到让自己心理平衡的砝码,这种心态是很low的。
我倒不会以“又懒又low”去概括所有反对者。因为的确很多人透过这档节目,在郑重地表达对“记忆学习”的思辨和忧虑。对此我要提醒的是,我们的思辨和忧虑非常容易反弹到另一个极端。从前是鼓吹背诵、强调记忆,现在是贬低背诵、贬低记忆,好像那是抹杀想象力、创造力的万恶之源,一看到靠记忆取胜、考察记忆的竞技与测试,就觉得不科学、反人性,对记忆过度警惕、排斥。一些教英语的反对背单词,一些教中文的反对背诗句,@种“拨乱反正”本身也是很偏颇的。
可能你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记忆是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它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耐力,的确不像恣意挥洒、创造那么痛快。在记忆达不到一定量的条件下,奢谈创造是件很不靠谱的事情。在单词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法优美地遣词造句,在对古体诗掌握得不够熟稔的时候,没法泼墨创造。相比于“此节目宣扬死记硬背”,这种贬低记忆、跨越步骤、无视学习规律、片面迎合惰性痛快的“教育理念”,才是对青少年真正的误导。
“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背后,有两股根深蒂固的偏见。其一,将所有记忆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很多时候,如果真的静下心去捕捉到震撼心灵的美感,不必刻意去记也会过目不忘,刻意去记也并不很费周折。一说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全然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动性和理解能力,只能说明,持有此偏见者是个很不会学习的人。
当今国内的流行音乐一方面存在艺术文化价值薄弱、昙花一现的“速食快餐”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深受西方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民族性被模糊化,甚至边缘化。借鉴与学习外来先进理念与技艺技术,是为站在一个更加国际与开放的文化视野,一味地照搬与模仿欧美国家,会流失掉更多优秀、宝贵的民族个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格局的今天,流行音乐所呈现的风格种类已然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在这参差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流行音乐各种“西化”的表达方式。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属于“中式”的表达方式才是民族灵魂的根基,我们应该研究和发现属于本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表达的方法。华语流行乐坛不仅有着极具国际范的“西式”歌星,如李玟、王力宏等,也更需要具有民族性格表达方式的“中式”歌唱家,如邓丽君、刘欢等。笔者把中华传统文化背景滋养下具有民族性格特点的流行演唱方式,归纳为“中式流行唱法”,首先谈谈“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
一、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去理解“中式”的含义
“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主要是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两种思想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儒家、道家两种思想文化体系,是民族思想价值体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对东方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核心根基。儒家的思想体系由孔子创立,并逐渐发展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政”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道家的思想体系代表主要是老子和庄子,其核心理念主要以道、无、自然、天性为主,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以柔克刚”“以雌守雄”等思想策略。具“中式”演唱特点的歌唱家,在流行演唱上以邓丽君、刘欢、费玉清、蔡琴等为代表,他们的歌声在表达方式上含蓄而柔美,温婉而抒情,圆润的声线中不失力度。“乐而不”的中庸表达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最佳体现,他们的歌声是对中华传统美的完美阐释。现今华语乐坛有许多优秀的歌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歌手已丢失掉民族的个性灵魂,加之种种快餐式粗糙媚俗的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流行歌手只能红极一时,不能长久延续的原因。像邓丽君这类优秀的“中式”歌唱家能够“延续”至今,她的唱法与歌曲,突显了华人的审美方式与性格特点,她是在用“中式”的唱法传达中国人的性格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俗演绎,让人一听便知道是中国人诠释的歌曲。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保守、稳重、隐忍、退避、克制、中庸,不走极端,不过度出格,不违逆众人的意见,喜欢从众和随大流。中国人的性格,一方面宽厚待人,追求和谐;另一方面严于律己、求自制和自省。对于君子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要合乎道、顺应道,中规中矩、小心谨慎。中国人喜欢一团和气,以大局为重,中国人说话说话客气、举止文雅,行为尽量保持礼节,礼让不争。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比较含蓄,不会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热烈。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人应该具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最后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大基本道德规范,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向是谦和有礼,慈善宽厚。例如邓丽君的荧幕形象具有中华传统美的特点,其舞台上的装扮大多以中式服装为主,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流露出中华传统女性的娴淑、高雅之美,儒道的文化点滴蕴含在其一颦一笑之中。道家思想对中国人心性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庄子、老子为其学派思想的代表,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且天地万物都应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道以自然为本,事物都按着自己原本的状态发展,使其符合自然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而庄子的“逍遥”“齐物”思想也正是顺应自然的“无为”,古人文学和艺术的至高境界,往往喜欢强调一种虚静脱俗的淡然状态,能够轻松地运用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的目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滋养。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柔和的,为人处世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格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怀柔”性格特点,正是老庄思想的最好映照。所以不难理解即使时过境迁,像费玉清、刘欢、邓丽君等一批有着“中式”情怀的流行歌唱家们还是深受国民的喜爱,他们的作品大多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暗喻、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抱负,歌颂人间真善美,让人如沐春风的同时又能被这“强大”的品格力量所震撼。
二、“中式流行唱法”的内涵综析
怀揣着民族思想性格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品味去演唱歌曲,这种演唱是极为“中式”的。在“中式流行唱法”里研究和阐释“流行唱法”的内涵与技法、演唱语言的“吐字发音”、舞台表现的“声、说、行、表”等。
(一)何谓“流行唱法”
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它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其音乐结构形式简短、内容通俗、情感真挚,根植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从音乐体系与风格的本源看,流行音乐主要是在布鲁斯、叮砰巷、爵士乐、摇滚乐、索尔乐等美国大众及黑人音乐架构上发展起来的,以盈利为目的,也称商品音乐,是一种音乐的“工业化”现象,艺术性是次要的、市场性是主要的。然而,歌曲的种类和唱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艺术歌曲并不一定非得以美声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也不一定就要以流行唱法来演绎,一种唱法处理得当可以游刃有余地演绎任何风格与种类的歌曲,所以“中式流行唱法”也不是只可演绎“华语流行歌曲”,也可以演绎外国歌曲,不一定是“流行歌曲”,也可能是“艺术歌曲”“革命歌曲”“民族歌曲”等。不难发现,像邓丽君这类具有“中式”风格的歌手在演唱英文歌时,观众很难把她与欧美人联系起来,因为她的吐字和情感表达是“中式”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说法。她用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式”表达方式来演绎全世界不同语言与风格的歌曲,这一点,恰恰和现在一些“西化的”歌手相反,她是在用“中式”的表达方式演绎世界的文化。随着流行音乐的到来,流行唱法也应运而生。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主要体现在演唱表达上的自然、随意,如同说话一样真实、自然,注重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特点,真实自然地表达感情;表演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感染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来扩大和制造声音的效果,也借用乐队伴奏和舞美灯光来烘托整个演唱气氛。“流行唱法”在我国曾被称为“通俗唱法”,也是因为其唱法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等特点,旋律和节奏非常鲜明,内容和题材多以爱情、亲情、励志类为主。而后与国际接轨,就一直惯用为“流行唱法”。
(二)呼吸与共鸣
呼吸是歌唱中的首要条件,流行唱法中的呼吸一般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唱歌是在呼吸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歌唱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饱满的气息支撑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比较常用的歌唱呼吸为胸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肚子膨胀;吐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慢慢收缩。胸腹式呼吸的完整过程为:吸气口鼻并用,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横膈膜也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背部挺立,这时的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保持住,再缓缓将气吐出。所以,唱歌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既要保持住气息,也要节省住气息,均匀地吐气,整个身体和表情是积极而放松的。快吸快呼则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和鼻迅速把气息吸入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在歌唱过程中常用“偷气”来连接乐句,让人难以发现吸气的痕迹,使上下句的衔接更加连贯、流畅。流行唱法接近于说话的自然音色,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和胸腔、鼻腔的共鸣也会在不同的音区合理增减。一般来说,低音的部分胸腔共鸣使用更多,在低音也明显感觉到胸腔的震动。在中高音区,则会运用到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还有部分的头腔共鸣,这一音区也是最重要的真假音连接部分,需要娴熟运用气息、共鸣、发声使其统一连贯,用音阶和真假音交替连接的方式把换声区的那几个“爆破”音练习到圆润、统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声”。高音区相对来说是头腔共鸣运用最多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摇滚歌手为了追求音响效果而用嗓音声嘶力竭地呐喊,为的是塑造自我的一种歌唱风格和情感表达,相对于“中式”圆润饱满、外柔内刚的声线形状来说是另一种风格的体现。
(三)“中式”的吐字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来的语言习惯、文化表达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每一位演唱者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审美标准唱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所以流行唱法的风格是不拘一格的。尽管如此,“中式”的流行唱法却还是有“规律”和“共性”可寻,比如邓丽君、费玉清、刘欢、蔡琴等“中式”风格歌唱家的吐字咬字都有其共性,即为国语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普通话的吐字归音讲究每一个字都清楚、准确、完整、饱满,正音练习是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校正自己的口音,包括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练习、鼻音和边音的练习、送气和不送气的练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练习等;字头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吐字要清晰,对于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辅音的练习要严格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要有力,韵母练习时控制好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平展圆敛及舌头的升降伸缩;声调练习也很重要,普通话中有不少字或词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声调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归音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做到弱收尾,趋势鲜明。针对普通话发音的规则要求,在歌唱当中一样可以根据旋律的起伏和走向运用自如,所谓虚实结合、外柔内刚的处理方法,跟普通话的发音吐字如出一辙,字头声母清晰实在,辅音尾音的处理连绵虚微,不同地区的普通话发音也有差别,在歌唱中只要遵循了普通话的字正腔圆,以及吐字咬字的要领,就算一些“台湾腔”“北京腔”运用在歌唱中,也并不会脱离“中式”的审美,甚至会更有韵味。
三、“中式流行唱法”的价值研究
系列重要讲话中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如果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不仅不能形成我国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甚至还会有失去国家和民族独立精神的危险,在精神上成为别国附庸。“中式流行唱法”是建立在深厚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流行唱法,因其流行唱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效应,大众接受度高、参与度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神文化方式,所以用这种“中式”的方式去演唱流行歌曲,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广泛传播和升华。流行音乐的风格多种多样,受众面极为广泛,也是青少年最喜欢的音乐种类之一,流行唱法不仅可以演唱各类风格的流行歌曲,也可以演唱流行歌曲以外的其他种类歌曲,比如华语流行乐坛的代表邓丽君就用属于她的一套流行唱法唱过民歌小调、摇滚爵士、日本演歌、革命歌曲等,无论哪一种风格,她都用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中式”演唱方式,这也是最能引起华夏儿女共鸣的地方。流行唱法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从历史发源来看它来自西方,无论是受外在的文化环境还是内在的人物性格影响,演唱者们的演唱方式早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通过唱或听来感受世界流行音乐的文化,了解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流行音乐特点和社会文化环境,如果不把民族性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青少年过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听所唱均被“西化”,不懂得欣赏“中式”表达的演唱风格,这将导致民族流行音乐的缺失、国民性的缺失。我们应该在丰富多样的流行演唱风格中,去挖掘和总结出一种属于“中式”文化性格的流行演唱风格,并把它传承和发展下去,让“中式流行唱法”唱进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流行音乐在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会给整个社会和民众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是基于流行音乐本身的质量和流行音乐的导向来说的,它的社会价值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跟流行音乐演绎者和欣赏者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相关,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的过程和结果,流行音乐可以引导和影响社会文化价值,使大众文化生活有一个健康、丰润、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不论是什么类型和风格的流行音乐,都反映着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大众精神情感的依托与反映,所以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流行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不过30年左右,其发展的历史和基础是短暂而薄弱的,然而流行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如果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不加以引导和传承,“中式”的演唱方式被渐渐西化,一个国家和民族将失去宝贵的民族灵魂;用欧美流行唱法演唱流行歌曲是一种流行演唱风格的存在,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文化个性,然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属于自己民族个性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国人的“中式流行唱法”,是民族文化和国人性格的最佳写照。
参考文献:
[1]付林.流行声乐M教学法-中国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建构[J].社会音乐生活,2010(11).
2在家居饰品中传统文化如“福禄寿喜”“八吉祥”等这些具备吉祥寓意的传统造型也应用非常广泛。
很多设计师喜欢借用传统纹样所传达出的吉祥寓意在家居饰品中体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表达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带动性。家居装饰花瓶,此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采用鲤鱼抢珠这一动态造型,加上泛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幅吉祥喜庆的画面感。此花瓶在鱼翼、鱼鳞以及浪花的设计中都采用了传统吉祥纹饰卷草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师采用鲤鱼作为花瓶的载体,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所以将设计加入具有喜庆、吉祥、希望等寓意的元素,会使得家居装饰品和家居装修更具有文化魅力,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结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它所体现的形式更多是一种意向的表现。
例如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东方之冠”,整体红色的格调,寓意热情开放的中国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造型一高一低的交织成体,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解读。它的里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外观颜色选为鲜亮的红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矗立在广阔的世博园区里非常醒目,外墙颜色选为与故宫外墙的颜色,也是中国的特色。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赞叹不已,同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来到上海参观,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侧面带动了上海的一部分经济发展。
4在纺织品中也很常见传统文化的应用,融入文化元素的图案与设计题材相结合,将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展现更多的时代感,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现代旗袍设计中,将传统吉祥纹饰、色彩和造型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旗袍造型单一、拘谨的局限性,为传统文化产品拓展了新的市场,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传统的文化在整个设计中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更好的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纺织品中体现的商业价值。
5在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呈现给大众全新的视觉享受。
在2008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设计是运用了传统文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传统汉字的造型设计,巧妙的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会徽是中国传统印章,成为“肖形印”,同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又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将两者和运动元素相结合,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字的精美结合,让人体验着浓浓的中国韵味。这些设计都反映出中国元素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这些元素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整个制作,消费以及体验的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