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4:33: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古代教育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达到46%以上,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但是,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从内容上来说,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描写思想爱国之情,描绘美丽风景,寄托人生哲理等,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甚至反复默写,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毕竟,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增加生活化的选篇。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仅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诗歌,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科学整合选编诗歌。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增加辅知识提示。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笔者以为,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内外兼修,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学习方式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实践活动的指导。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学习中,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多样评价。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虽然反对考试,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掌声、眼神、手势等)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然后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多元评价。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过程评价。在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期中、期末各占25%,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这些评价,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多方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7.
②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旨在培养伦理性的人才,教育目标具有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明显特点。首先,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官本位文化,所以古代中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统治性的人才。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的伦理性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强调的是伦理性[1]。而西方的传统文化相比古代中国的教育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知识型文化,其教育目的也是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内容来看,其旨在传授人文知识,具有包容性和宽泛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文学教育的独立发展以及全面开展,但是它却切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子张》篇记载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流传,“博学于文”成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培养“中国式”通才学者的必由之路。这种通才教育,直至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从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方法来看,其旨在发挥个人学习的动能性,教法具有多样性和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教育方法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受教者的学法。教育者的教法包括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等,受教者的学法包括发现式、接受式这两种。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文人智者为了国家的繁荣付出了生命,他们为祖国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为祖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为祖国殚精竭虑。历史上他们的事迹被文学体载记录并流传至今,这些令人敬畏的爱国作品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2]。后代国人通过阅读了解了那些文人智者的光荣事迹,他们的精神振奋人心,也使得国人的爱国意识更加强烈。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爱国意识,并且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这也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提高国人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学千年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中国文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引发红学热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中创作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磨难艰辛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红楼梦》[3]。无论是中国名著《红楼梦》,还是千古传颂的《道德经》,中国文学都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文学内容的了解和探究,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不仅丰富了国人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国人对历史的了解,也在国人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价值观一直影响至今,并且成为了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三)促进情感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价值,其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就亲情而言,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所以中国民族几千年以来都有重视亲情、重视孝道的传统。重视亲情的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中,就充分的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珍惜。再比如《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这些表达亲情古代文学作品烘托了亲情的珍贵,使得后人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爱护家人。就友情而言,中国有兄弟如手足这一说,这句话中的兄弟意指的是关系好到似亲生兄弟的朋友。在古代文学中对友情的歌颂也是不计其数的,比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所记载的俞伯牙的故事,故事充分的表达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这段友谊被传为了千古佳话。现代人们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并且也从中领悟到友谊的真正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大量赞美爱情的作品,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是可以对爱情有健康美好的认识。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包含我国古代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更是我国时展的剪影,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哲学家的思想、军事家的理论等,对于现代人而言,中国古代文学是尤为重要的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说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学的掌握中,更是体现在对国家精髓的理解和感悟中。
参考文献: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文化兴省”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对省内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涉猎面不宽、学习程度不深、国学知识不全面;对国学知识把握不准、学习国学知识的主动性不高、对国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等,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也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容佛、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中国古代诗、词、戏曲、古文、小说等文化形态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素质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特征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国学教育是基本认同的,认可古代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功能,而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国学知识最多的渠道。但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情况并不理想。比如,部分高校或专业并没有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或相关课程,而受学科分野、学时压缩等因素影响,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呈弱化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学习国学的主动性不高,古代文学作品不好理解,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影响,学生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偏移等因素,都影响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必要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科学的规划。
大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传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两个部分。传统人文知识主要对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修习积累,而人文素养则是经过传统文化知识等的浸润、内化后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等。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1]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优良载体,基本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比如许多高校存在重视应用技术、应用知识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得到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压缩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有古代文学课程,而其他许多专业并没有将古代文学课程列入必修或选修教学计划。与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国学概论等也没有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
2.课时压缩。
目前许多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着课时压缩现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而在课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学内容泛化,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着注重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朝代概况、作家作品的介绍,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不能深入、全面,存在泛化、概括化的现象。另外,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比较简单,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这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们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不是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和阅读国学知识,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知识外,有些学生很少阅读古代文学的作品和书籍,学习途径显得比较单一。
鉴于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视,强化大学生国学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国学教育的不利局面。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评介体系等很多方面要对大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一、语文学科性质观发展轨迹
我国语文教育自20世纪初独立设科之始,语文学科性质归属问题,百余年来,就一直争论不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其学科性质观发展轨迹。[1]
1904年-1911年。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初小设立“中国文字”学科,主讲识字、作文;高小、中学设立“中国文学”学科,主讲阅读、作文。初小、高小、中学设“读经讲经”科,读经之外兼讲其浅近之义。《学务纲要》明确提出:“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把“读经讲经”科与国文科一并列出,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彰显国文科的工具性质;二是有学者把“读经讲经”科与国文科一并列入语文教育。)
主要观点:沈颐认为,“国文”教学应重实用,轻修辞;重文字的学习,轻要义的研读。 [2]
实际发展:“国文”科(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工具性质,从《章程》到学者观点,都得到确认。
1912年-1919年。191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校令》《中学校令》,规定小学和中学均设立“国文”学科。小学学段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及健全人格。中学学段则需要掌握较为高深的语言文字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和兴趣。
主要观点:刘半农认为,“国文”的教学目标在于短时期内使学生能读并会写作为社会人应读写的书和文,及其职业上必须要读写的书和文。[3]姚铭恩认为,“国文作法教科之性质,发表的教科也,而要之则能动的教科也。”[4]
实际发展:“国文”是一门技能学科,从《校令》到学者观点,“国文”科的工具性质得到确认。“读经讲经”科被取消,言语作品所含的思想道德教化内容因为失去了独立的宣讲平台,从此便紧附“国文”,并植入体内,与“国文”的工具性开始了无休止的纷争。先前,因为“读经讲经”科的存在,语文学科属性我们还分得清楚,自此直至现当代,语文学科性质因纷争不断而变得模糊不清了。
1920年-1927年。1920年1月,教育部令小学一二年级更名“国文”为“国语”。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要求撤销中小学的“国文科”,改作“国语科”,旨在提倡白话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表达。
主要观点:叶绍钧认为当时国文教授,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错误:不明白国文教授的真作用,徒视为形式的学科。[5] 所谓“真作用”即穆济波所言“其关系民族精神,建国基础,一切文化传统所在,何等重大?” [6]朱自清则提出了与其不同的看法,认为“养成表达能力”与“涵育文化素养”两个教学目的中,后者是和其他学科共有的,前者才应是国文科特有的。[7]
实际发展:“讲经读经”科的教育目的开始被植入“国文”科体内。
1928年-1948年。1928年,首次全国教育会议改修“新学制”,中学学段“国语”复名“国文”。
主要观点:宋文瀚对“国文科”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国文科”“是技能的学科”[8]。
实际发展:矫枉并重申“国文科”的工具性。
1949年-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小学“国语”、中学“国文”一律改称语文。从1949年至今,语文教育历经八次课程改革。
①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1952年),形式上仍旧承认“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因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语文学科特性被掩盖。
②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语文学科成知识学科,语文能力训练被忽视。受政治运动影响,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
③第三次课程改革(1958年-1963年),重新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性质。
④第四次课程改革(1964年-1976年),受“”影响,语文课再次成为政治课的附庸。
⑤第五次课程改革(1977年-1980年)。
⑥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年-1985年)。
1978年,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也开始被重新审视,教育部出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强读写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1980年修订,再次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
⑦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年-1996年)。
⑧第八次课程改革(1997年-现在)。
1987年,陈钟梁发表《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再次引发了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指出,语文既是社会交际的实用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0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语文学科性质之争滥觞之纠结点追溯
通过捋顺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语文学科性质产生论争的纠结点,就是“读经讲经”科的设立和废止。
(一) 独立设科之前的语文教育
语文在独立设科之前,是与其他领域教育融为一体的。我国古代的教育,从六艺到汉代经学,教育内容都涵盖着政治、文学、史学、艺术等综合领域,这些内涵丰富的知识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以语言作品为载体,语言作品也因此成为各领域教育的基础性工具。在对作品进行释读的基础上,领会掌握各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张志公在其著作《传统语文教育初探》(1962年)中曾对古代语文教育做了系统性研究。他认为,古代语文教育虽未独立设科,与其他领域教育融合在一起,但其教育实践历经几千年,已形成了比较完备且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他认为,古代语文教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步骤和方法,可以分为三个递进阶段:启蒙阶段、读写基础训练阶段和读写训练提升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重点并不相同。如启蒙阶段以识字为主,通过集中识字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常用汉字,在此基础上再开始第二阶段的读写训练。[9]
(二)独立设科之初的语文教育
语文独立设科之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也是非常明确的,――“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独立设科始作者的智慧,他们之所以把“读经讲经”和“中国文辞”各自单独来设科,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这两科各自不同的功用,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两科单设正是始作者对其学科性质规划的初衷。“中国文辞”是为“读经讲经”而设,是工具;“读经讲经”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教化,通过诵经书之要言,略闻圣教之要义,以利于定其心性,正其本源。《学务纲要》强调:“古学之最可宝者,无过经书”。反之,“其本既失,则爱国爱类之心亦随之改易矣,安有富强之望乎?”[10]与当时设立的修身科共同承担道德教育的重任,“前者所以严古尊圣,而后者所以达用适时”[11]民国初,废“读经讲经”科,思想道德教育学科彻底结束经书教育方式,改修身科为公民科。1928年,改为党义科。1932年又复为公民科。1949年至今,设政治科。[12]
(三)“读经讲经”科废止后的语文教育
“读经讲经”科的废止,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结束了以言语作品为载体的教化方式,但是以言语作品为载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并没有结束,因为以言语作品为载体的语文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外,还因言语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具有教化作用。于是,从“读经讲经”科的废止开始,其“魂魄”便附上了语文科体,且因为不同时代语文教育执政者不同的教育观――或强调工具性,或强调人文性,或二者辩证统一,语文学科性质观因此就具有了时代性,论争不休。
三、语文学科性质之争滥觞之认识追溯
推究语文学科性质之争的滥觞,更深层次,应归于一种认识,一种对于我国古代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关系的认识。我国很多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认为:古代教育就是语文教育。如王富仁认为“中国古代教育,实质上就是‘语文教育’。” [13];曹明海指出“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经学、诗学、文学、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融的综合体。” [14]
对此,张志公先生也曾言及:“教《四书》,原是要用‘圣贤’的思想去教育学生的,不像集中识字阶段教《三字经》,首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得书里那些字。”“教孩子们读《四书》,目的不在于进行语文教育(尽管在客观上也会使学生学到一点语文)。”[9]然而,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许多观点用了一个流行时髦的词汇――“大语文”,就把古代语文教育和古代教育的从属关系抹杀了。于是,当代语文教育继承所谓古代语文教育――古代教育的传统,成为包打教育天下的万能学科。实际上,这里所谓的“大语文”也是一个被错误解读的概念,真正的“大语文”,其形式无论如何多样,内容无论多么丰富,其教育的核心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为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服务,而不在于其他。
总之,准确解读古代语文教育和古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如何继承传统教育、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定及学科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颐.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J].教育杂志,1909(01).
[3]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J].新青年,1918(01).
[4]姚铭恩.小学作文教授法[J].教育杂志,1915.
[5]叶绍钧.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J].教育杂志,1922(01).
[6]穆济波.中学校园国文教学问题[J].中等教育,1923(05).
[7]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育杂志,1925(07).
[8]宋文瀚.一个改良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意见[J].中华教育界,1931(04).
[9]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10]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03).
[11]王.严复集(第三册) [M].上海:中华书局,1986(615).
[12]王颖春.从修身到公民再到与党义[D]:[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当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深入,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文学是人文智慧的宝藏,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化宫殿,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古代文学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广博,内涵深刻。将古代文学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真实的历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的本源和复杂的哲理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古代文学的认同感和传承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感,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更坚强完善的人格。古代文学向来就被作为我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扮演着连接古代与今朝的纽带角色,发挥着联系古人与当代人思想的重要作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谈到人文素养,就不得不提到古代文学。虽然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现代科技的产物,但是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关的仍然是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例如《论语》《中庸》等我们耳熟能详且与我们的为人处世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文学作品。这是古人与当代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只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而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任何智慧都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凡是能够保存并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智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建立完善的人格,帮助人们更幸福快乐并且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使学生能够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抱幸福人生!古代文学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当学生身处其中时,能够释放课业压力。古代文学倡导自然美、韵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文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征,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珍贵的财富,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实践研究
(一)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要想提升古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或者增强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首先要将古代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升上来。应当从上而下确立一套策略,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例如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或选修课、必修课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其实,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更多地加入古代文学鉴赏与评析的课程,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使这些古老的智慧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样一方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要知道,不仅科技和经济发展很重要,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是人品的基础。古代文学在人的品质培养和塑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同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比拼的也是综合实力。其中,人文素养占有很大比重,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塑造,将古代文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更多地引入教学课堂中去。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邀请优秀的古代文学的讲师,不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大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周期性的古代文学学习活动并进行大力推广,广泛传播优秀的古代文学,倡导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内容进行教学
如何将古代文学规范地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成长阶段以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之所以叫古代文学,就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代人在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为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一定的辨别力,从古代文学中提取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丢弃无用的落后的内容。在将古代文学引入教学中时,一方面教师要降低引入内容的学习难度,将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取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减少认知和理解的鸿沟;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觉探索其中的奥妙,真正做到将其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学中,古代文人的思想分为很多门派,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教师要对其优缺点都进行深入分析,教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代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对于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用的、有害的内容要予以摒弃,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的内容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推广,如此才能做到对古代文学的良好利用。
(三)以现代技术为桥梁,搭建古代文学与今人的精神纽带
教师应该理解当代人对于人文素质提升的诉求和对于精神食粮的追逐,把握好度和界限,教授给学生确切的历史文化知识,避免模棱两可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带来困惑和不解,应该着重挖掘古代文学中的深刻内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比如将古代文学中著名的片段利用动画等进行重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将古代传奇中的英雄典范和优秀的人物事迹进行发扬,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渲染,利用综合手段传递到学生的眼里和心里。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之中,为学生选取有益成长和发展的片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科学技术能帮助我们改善生存条件,继而提升生活质量,而精神文化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由内而外地丰富自我。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古代文学更多地引入课堂,才能够利用古人的智慧浇灌今人精神的花朵。将古代文学合理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张彩秋,郑晓云,温宝君.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7):119-120.
[2]高振.如何通过古典文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52.
[3]蔡苗苗,安兰.简析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作家天地,2020(3):19-20.
[4]张晓红.解读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42-143.
文言作品大多为古代散文与诗歌等,其语言经过作者的锤炼,折射出时代的光芒,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语篇教学,走进中国古代文化的殿堂,领略古代语言的凝练与多彩、深邃与独到、含蓄与渊博。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如,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笔者针对文章骈散结合的特点,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兴手法,揣摩作品的写作主旨,体验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从而,加强学生对“唯吾德馨”的感悟。学生模仿其语言表现形式,结合自己的感触,这样写道:“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并冠名为《公仆铭》。学生在写作中借鉴了古代作品言语表现的形式,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淀。
二、情感功能的内化
从心理美学角度讲,作品不是认识性的知觉痕迹的单纯记录,而是作者以整个心灵去拥抱生活时所流露出的精神分泌物。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情感,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艺术论》)中国古代作家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学珍品,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传达出内涵丰富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穿透时代风云,体验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
如,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笔者根据作品情景交融、意境相谐的特点,适时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主观感受。学生从作者对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的描写中,体验到作者的欣赏之乐;从对滁人之游的描写中,体验到滁人和平生活之乐;从对太守之宴的描写中,体验到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于是,学生在对秀丽风光的欣赏与游人之乐的体验中,分享到作者“乐其乐”的感受。无疑,这种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将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运动,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同化与升华。
三、写作功能的辐射
入选中学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具有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心灵体验外,还具有不拘一格的写作技巧。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古代作品,犹如穿过时间隧道,聆听先辈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窥视古代作家写作的心理规律。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读出作者的缜密的构思,读出作者不同寻常的联想与想象,读出作者语言创新的思维流程。从而,彰显出文言文教学中的写作功能。
如,教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笔者针对文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中心思想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蒋氏的悲惨遭遇,明确蒋氏“捕蛇独存”和乡邻“非死则徙”的对比、“弛然而卧”与乡邻们备受悍吏袭扰的对比、“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们“旦旦有是”的对比,探究“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原因;又从作者对赋敛之毒的联想,认识在写作流程中由“物”向“意”的转化,揣摩作者在运思中的精妙之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艺术特点,不仅观其形,而且察其神。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结合课外练笔活动,笔者以《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为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有意识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时空转换,反映情趣变化,显示矛盾冲突。从而,使文言文教学中的写作功能辐射到学生的练笔活动中去。
四、文化功能的浸润
2、大学语文贯彻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教育的方法分析
因为不再具有升学的压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所以学习过程较为轻松,大学生可以尽情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存在于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存在于那些古代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当中,通过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大有可为。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概括为下面几点:
2.1渗透民族深层文化,扩展学生古代文化知识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性。在选取教学文章时,要广为选取包含各派各系的名家作品,利用儒家、道家和佛家相互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积极开发这些文化中最具影响力、最富创造力和最具人生价值的东西,深入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全面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古代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性,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利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思考当下人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知识转化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中国文化研究的重点是人的生存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应该怎样生存,以及如何突破生存困难,寻找生存办法,这是中国文化的精要所在。在进行讲解时,可以就古代文化的精要部分出发,展示学生易于理解的实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阐述人生真谛,将难以理解的内容融于浅显易懂的例子当中,用深厚的感情感染学生。在讲解时,要注重选择催人向上、努力拼搏的实例,不要被一些消极思想所束缚。当然,在古代传统文化当中,有些思想只是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才具有了一定的效果,如在认识道家文化时,则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消极思想,而应重点理解其中包含的健康思想和积极精神。
2.2教授传统民族文化魅力,引导学生审美
在众多的古代作品当中,含有众多的古代名人,他们所具有的人格精神,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古代名人超凡脱俗,具有高尚情操,在古代文化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教师在讲解这些古代名人的思想境界和伟大作品时,要重点讲解这些名人如何根据当时的生存现状,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表现自己特殊的人生信念。这些讲解将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和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如孔子和孟子的侠义心肠;庄子的自由自在;屈原的倔强不屈;司马迁的坚持不懈;苏轼的环境适应能力等,学生深入领会这些历史大家的人生真谛,广为吸收这些名家的人格精华,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重视对人的研究,所以教师重点讲解这些古代名人的优秀人格,可以使学生深入感受古代文化的巨大力量,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一种思想或情感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较好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像《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思想颇具好的影响,能使人胸怀真诚,拥有无私的人格,勇于站在天地之间,继承历史名人思想的精要,不应局限于小利益,要胸怀远大,培养高尚的人格,这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又如《前赤壁赋》所表现的禅意精髓,能使人实现思想的升华。苏轼的人生更加精彩绝伦,苏轼的人生信条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不受当前困境的制约,实现突破与化解,使自己的人生从容自如,同时也使得他的文章流芳千古。还有一些历史文学名家,如屈原、陶渊明、杜甫、柳宗元等,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一定要重视人格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三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一、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启发
1.我国古代教学理念的概述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之中。《说文解字》中也对教育一词进行了详细解释。教育,简言之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它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我国古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中国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教学中,主要以“自由讲学”和“自学”为主,重视问难论疑和读书指导,以建立学派和著述等作为学术研究的常用形式,鼓励学术发展,重视德育,尊师爱生,开门办学。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是泱泱大国教育思想的结晶和集成,在德育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古代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发
面对中职学校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难度相当大。他们可以深入地学习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为我所用,用来指导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比如说,在墨子的教学理念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道德涵养;重视教育的实践功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强调力行实践、主动施教,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们进行教育,而且要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及时地总结经验,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又如,我国古代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考试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和多元化。在《三字经》中明确地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因人而教、因人而考。不能单纯地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进行硬性的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个人,要及时地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成功,纠正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相信学生们的美好未来,表扬他们每天的进步,从而可以让学生们在班主任的肯定、关心、尊重、期望和表扬中自强自信,从而可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认识到现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的学生,因此,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缺乏自信。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立足于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进行积极、鼓励的教育,树立起他们对于人生对于学习对于职业的信心和勇气。
(2)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要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切忌空洞。班主任要善于以幽默的故事,声情并茂地对学生们进行感化和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学生们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3)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即生活。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在实践之中学习知识、提高道德素养,与此同时,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4) 高效、充分地利用班会的时间。班主任要给所在班级的学生明确好职业优势和职业定位,树立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给学生们介绍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引导学生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定位,让学生们在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们的现实状况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古代教学理念的精华,详细分析了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启发。从多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蒙学课本,又称“蒙养书”“小儿书”,是中国古代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在小学、书馆、私塾、村学等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1]它不仅结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灿烂珍宝。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对蒙学课本发展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我国古代蒙学课本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周秦汉魏时期的萌芽阶段:以识字教育类为主。夏、商、周时期,对贵族子弟以及平民施行伦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就已经开始出现,供儿童识字认字的蒙学课本也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历史可考的《史籀篇》是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汉书・艺文志》注谓“周宣王太史作”,存于《说文解字》上约两百字[2]。先秦时期除《史籀篇》外,最为典型的蒙学课本就是《弟子职》和《孝经》,这两本著作的写作目的并非作为蒙学识字课本,而是为训诫弟子所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蒙学课本有35篇左右,但是这些蒙学课本多已流失,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和《千字文》。综合来看,周秦汉魏时期的蒙学课本多以识字教育为目的,或者是训诫弟子所作,从语言形式来看多为三言、四言的韵语。由此看出,当时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儿童认知规律,通过儿童对于声韵的认识,方便儿童记诵。但是在内容上却非常单一,未涉及专门的知识教育。
(2)第二阶段:唐宋时期的发展阶段: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我国古代最为繁荣的时期莫过于唐宋,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众所周知的《三字经》和《百家姓》时至今日仍是最为流行的儿童启蒙识字书。《三字经》三字一句,内容丰富,便于儿童记忆,且集中识字,兼以历史典故的形式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百家姓》将姓氏这种没有实质性含义和规律的汉字用四字韵语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减少了儿童在记忆上的障碍。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较前一阶段在内容上不再只是识字课本,而是融入了封建社会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还有一部分蒙学课本将历史典故、历史知识等都融入其中。
(3)第三阶段:元明清时期的繁荣阶段:经义、诗赋、伦理的综合。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已经开始出现“应试化”,该时期的蒙学课本很多侧重经义和诗赋,教儿童对仗、声韵以及写诗和习作,为其将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
(1)符合儿童记忆规律, 便于儿童诵读。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是面向8~15岁的儿童进行“蒙养教育”所编写的教材。这个阶段的儿童想要学习更深入的文化知识,首先就是要学会识字,因此这些教材的第一要务就是教儿童识字认字,蒙学教材将常用的汉字用一种三言、四言、七言的方式编写起来,而且多采用韵语及对偶句式, 读来既朗朗上口,又易于记诵。
(2)以集中识字教育为基础,偏重伦理道德。蒙学教材的基本任务是识字教育,而且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可以将字形和字音一一对应起来记,增强文字之间的联系,减少记忆上的困难。我国蒙学教材集中为1000~2000字,多如《蒙求》2384 字,少如《百家姓》507 字。识字教育与后阶段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
(3)贴近生活实际,切合社会和时代需要。蒙学课本不是单纯的背诵读物,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带来实用性的价值。如《名物蒙求》用2720个字、四言韵语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器物、耕种操作等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既方便儿童识记,同时满足生活实际需要。古代经典蒙学教材中蕴含着古人一生的智慧,对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颇有益处。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传统学科和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相对固定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和当下剧烈的社会变化及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近年来,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知识信息的丰裕、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日益凸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越来越被一线的教师所感受和体验,如何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渗透,在网络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中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网络环境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冲击
(一)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指的是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主要靠学校教育、课堂传授、书本载体等线性传播下教师所形成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1]在此教学背景和语境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处于权威的地位,这几乎是所有学科的教师在前网络时代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来讲,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进行讲授,一直是其自我努力和不断追求的学科目标和境界;然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使人类有史以来的所创造的知识信息都得以保存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知识信息的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的凸显,使得传统环境下定位于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教师角色受到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原始资料、已有的研究成果都已经或正在转化为信息储存在网络系统的资源库中,实现与其他学科、其他文化信息的资源共享。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据采集、检索;古代文学各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使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成为点点手指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还有国内各大名校、重点院校古代文学网上公开课的纷纷开设,更是直接构成对一线教师特别是普通院校教师的最大冲击:如果网上的公开课程比你的课讲得还要好,还要有趣,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如果你讲的内容网上都能很便捷地找到,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可以说网络资源与知识的共享性极大消弱了古代文学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功能,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直接威胁到一线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师所曾经具备的知识和理论优势不复存在,必须历经走下知识传授的权威讲坛到走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古代文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古代文学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不再仅仅建立在渊博的知识储备上,而是体现为是否具有创造这门学科的新的知识兴趣与能力。
(二)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受到冲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课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涵盖极为丰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正由其于时间跨度大、知识密集型高,这门课程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便于省时、省力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一直以来采用文学史、文学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以时段先后进行分段教学,有较为固定的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段式讲授程式,这些都造成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正如有学者指出“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化和改变。”[2]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教学内容又可以轻而易举地检索到,甚至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多彩,其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已然不足。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其“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3]。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信奉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教育理念,维护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和权威地位,追求统一化、整体化的学习目标,较少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尽管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各种多媒体网络技术被教育者应用到课堂中,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目前,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上课使用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常态,但其本质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无非是把粉笔加黑板加教案变成了粉笔加幻灯片而已。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为主。以讲授唐宋文学中的李白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按照李白的人生经历、复杂思想、经典作品分析解读、文学史上地位、影响等顺序进行讲解。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学术界不同观点,以及教师自我的个性化判断均会渗透在讲解内容和授课过程中。然而依然强调的是知识的传递和“喂养”,学生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并没有有效改善。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并没有建立,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四)教学效果受到冲击
网络环境下知识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影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网络环境下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这些资源大多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结构松散、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也是碎片化的,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阅读更是滑行式地浅阅读。一方面,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冲击下,按照古代文学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者显然已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而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又使学习者难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应对复杂的任务和挑战。可以说,今天处于网络环境中的古代文学教育教学就面临着这双重尴尬,其教学效果既难以达到在前网络环境下那种掌握系统化、整体化的专业知识目标,也难以摆脱知识碎片化对思考力、学习力的影响和损害。这种双重困境正是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最为严峻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对策
(一)古代文学教师角色重塑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信息的丰富性、共享性使古代文学教师的传统角色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应对冲击和挑战的有效途径还在于古代文学教师自身角色的重塑。重塑的关键在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网络的本质以及其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充分认识和理解互联网的本质即在于“民主、开放、平等”,网络环境给予教育教学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变革。古代文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向着“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无限贴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这个互联网时代。当真正树立起“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古代文学教师的角色功能也会自然地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探讨者、研究者,而非传统的掌控课堂话语霸权,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学教师因长期浸学科内容之经典,与传承方式之正统的绝对理念中,对“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认知会更自觉,这种基于网络环境和本质的新型教师角色重塑和转型就显得异常艰难和不易。对此,古代文学教师要有清醒而冷静的认识,进行自我角色的重塑和转型的愿望要更为强烈、行动要更为坚决,才能有所成效。
(二)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课程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已然降低,而另一方面网络上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及资源又极其丰富易得,故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不失为改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整合网络资源时,教师要对网络上的知识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按照某种体系重新整合、重构。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处理并重新整合和重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专题为导向的整合和重构被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笔者在教授唐代文学李白章节时,便采用此法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首先确定以“李白”为专题的导向目标,围绕李白其人其作收集到大量相关的背景材料、作品材料及研究材料,这些材料原本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但通过专题导向被整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些材料重新进行改造重构,逐渐形成《李白人生经历、年谱》《李白各类诗体代表作品解读》(此类材料最为丰富又分门别类分为《李白五言绝句》《李白七言绝句》《李白五言律诗》《李白七言律诗》《李白乐府歌行体作品》)、李白研究相关论文等几大类型资源,极力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需要通过QQ群、微信等进行下载、阅读、学习,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教材内容更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追求知识的传递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遭受强烈冲击,亟需改变和创新。其改变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在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真正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古代文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路径加以运用。在实际的操作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二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转变重新调整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教学方法的采用,到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课外阅读内容的补充都要适应“研究性”而非“灌输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讲,研究性教学更强调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流程,要围绕某一研究性内容或主题进行阅读和学习,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思考量和写作量,才能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逐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
在互联网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必然不能脱离这一教学语境而自说自话,更不能无视和逃避网络环境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最为明智和理性的选择即是在自己的课堂探索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古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及新模式,这或许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者走出当下困境的有效路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