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训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12 10:10: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实训教学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实训教学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309-03

MHK实用汉语教学综合训练系统是应用于新疆教育学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根据试点项目的教学方案,系统主要设计为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理解训练和书面表达训练(写作训练)4大模块,该文介绍了系统中的阅读理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在以往的阅读理解教学中,主要借鉴了语文教学法,即重视对字、词、句及语法的训练,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应用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在阅读理解教学的上机训练中,原则上以理解文章大体意思为主,减少对字、词、句、语法的训练,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每一次上机之前,教师都应把上课内容以Web形式做好,上机时只需发送指令,每个学生接到指令后就可以开始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答题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实时做出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及时地将学生训练结果反馈给学生,一是确保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二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内容是否已经理解,哪些需要改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在机房中,学生将借助MHK综合训练系统,将练习结果以Web的方式保存在计算机中,随时可以与以前的训练情况进行对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看到自我的进步,树立学习汉语的信心。

1 阅读理解模块的设计和题库设计

1.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MHK综合训练系统的用户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种,使用系统的流程分为录入题库与生成每一节上机课、上机训练及批阅和课后作业布置三个阶段;阅读理解的题库分为:阅读理解试题库、阅读理解课程库、试题内容库。阅读理解模块的功能主要有试题录入、试题管理、生成课程、身份确认、上机训练与保存结果、统计分析、成绩管理和作业布置等。如图1所示阅读模块结构。

上机训练流程为:训练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将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提交到系统中,提交的形式为Web在线上传。教师检查归纳作业,利用系统自动分析功能对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并在课堂上统一讲解。然后是开始这一节课的上机训练。这部分的训练内容可由教师课前制定或随堂的系统随机抽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解答,练习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练习为模拟考试,第二次练习的时间较为充裕,主要是给学员自行检查第一遍解答是否有错,每一次练习结束后都提交结果。由学生自行检查作业情况,教师对出错率较高的习题补充讲解。课后由教师统一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指定的页面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或MP3中。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1.2 题库设计

题库包括阅读理解试题库、阅读理解课程库、试题内容库。

题库系统模型采用了题目反应理论,主要是便于自适应综合训练。考虑到上机训练过程中,存在个性化课程训练和集体统一课程训练,因此同时采用题目反应理论。由试题库建立一个统一的题库,所有教师的题库全部存储在这个库中,再按照教师编号和课程号分别建立试题内容库。这样即使是再增加听力库和写作库也都能够共用一个教师试题库,在生成每一节课或者组卷时可以只需要从试题库抽取试题,修改试题内容时试题库不会受到干扰。

课程库保存了所有教师的每一节课的信息。课程库的功能为:一、生成课程内容;二、为教师建立精品课程提供内容和依据:教师可以调出课程库中的课程内容直接应用于下一届学生的上机训练,也可以生成完整的一门课程(一本教学训练书);三、通过从课程库中选取学生以往的训练结果,供教师对比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助于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

阅读题试题内容库就是保存了所有阅读题的内容,在该内容库中又自适应分为常用题型和复合题型,常用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复合题型则是一种特殊题型,它除了具有本身的题干外,还包含了若干个常用题型,即大题里面又包含小题。

2 阅读理解上机训练设计和实现

2.1生成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生成全部是从试题库中抽取出来,并分为手工抽取生成和上机随堂的随机抽取生成两部分。

手工生成的特点在于教师可以自主查询需要的试题,可以从该教师自己的题库中查询,也可以从其他教师共享出来的题库中查询。按照教学体制改革的方案,教师在进行生成课程时,按照教学大纲从试题库中由简单题型到困难题型的顺序抽取。教师预先编写好教学大纲,然后根据章节结构逐一添加章节的内容。该文是阅读理解部分,所以抽取的内容按照阅读理解的题库进行,抽取出来的内容还可以再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课程,当然前提是该试题的内容没有被别的课程抽取过。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则重新另存为新的试题并入库。另外,如果抽取的是其他教师共享出来的试题,则该教师不能修改别人的试题,只能拷贝试题副本再自行修改。

随机生成需要设置相关属性。1、设置随机抽取的试题库2、设置随机抽取试题的难度3、设置抽取试题类别数量和每一种试题类别的数量4、设置抽取试题的来源。图3是添加课程内容的界面。

2.2课程内容

上机训练课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完成课程内容之后,应当对外开放,方便学生课前自我预习,如果尚未开放,则学生端看不到该课程内容。在上机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随时修改课程内容,一旦上机训练之后,该课程就会被锁定。训练的过程就是在学生端为每个学生复制一份课程内容,把所有的试题信息,包括题干,选项(其实是试题和选项的id),试题顺序,选项顺序写入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中。

2.3上机训练过程控制

上机训练过程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教师给每个小节设定一个时间,然后发出指令开始这一小节的训练,学生端接收到指令后同步开始回答问题,当时间还剩下2分钟时,系统自动再次发出提示指令,要求每个学生做好保存,如果时间到了之后还未保存的学生,系统自动帮他提交结果。此时教师端由系统自动评阅客观题部分,教师评阅主观题部分,最后将结果汇总统计,得出该小节所有学生的答题统计表,教师将每个学生回答的情况反馈给每个学生,然后根据这份统计表筛选出出错率较高的题型进行实时讲解。

此时系统的训练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的训练进度完全跟教师同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与一般课堂教学的统一性是一致的,并且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认真投入学习。

学生端收到自己的答题统计之后,可以看到自己的答对率占到全班的第几名。每一部分的训练结束后,教师下达指令继续下一小节的训练。整个过程分为定时训练阶段、检查纠错阶段、对照排查阶段。

1)定时练习:界面显示系统提供的题目,假如卷面分为2个部分,则测试时分为2个时间段,学生按照顺序在规定的每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该部分的测试练习,如果时间不到,学生可以自由回答、修改该部分的答案,也可直接提交。如果时间到,该部分将被锁定,进入下一部分过程。整个测试结束后提交练习结果。

2)检查纠错:系统将第一次练习的题目和学生练习答案展示出来,供学生检查修改,过程与第一次过程一样,但每一部分时间比第一次测试的时间要略长(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最后提交检查结果。

3)对照查错:展示学生第一遍练习题目和答案、纠错答案以及标准答案。供学生纪录错误题目、查找错误原因。

2.4课后布置作业

每一堂训练课结束后,教师可选择给每个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以学生自测为主,学生收到作业后,可以在任何可连接上服务器的机器上完成测试。课后作业在提交之前都可以进行修改,提交之后将锁定。

考虑到有些学生没有电脑,所以也可以从自己的页面上将作业下载到边界是移动存储上,等到下次训练课的时候再提交。

2.5需要注意的事项

1)题库的共享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题库,录入试题时,可设置每一道试题是否共享。在生成课堂内容时,可以选择其他教师的题库,这时存在修改试题时可能会导致其他教师的试题无意被修改,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系统设计为禁止修改其他人的试题,可通过拷贝试题副本到自己的题库中来在进行修改。另外一种情况时,当自己的试题被其他人引用后,如果修改该试题,也可能导致其他的课程内容被无意修改,可通过拷贝该题副本另存为新的试题并入库。

2)上机训练时的异常断开处理。训练过程中当学生端的浏览器被异常关闭时,为了保证该学生回答过的试题答案不被清除,可通过将学生端的答题进行本地缓存,即只要回答一个答案,就会触发一次缓存指令,当学生重新连上机器之后,则读取缓存。这样保证了学生的成绩不被清除。

3 结论

MHK实用汉语教学综合训练系统是我院教学体改项目的一部分,系统的使用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

篇2

(一)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到相关岗位进行深入的实习,因此,在步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旅游基础实训教学,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基本掌握会计核算中证、账、表的编制技能和审核方法的基础上,再对照理论教材学习,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与会计具体核算操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从而加深对会计专业的认识,提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二)在应知的基础上达到应会的目标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的用途都不是很了解,对于以后的具体工作以及自己所学与所在职位存在关系与否没有进行仔细的考虑。特别是旅游会计,很多会计专业同学在不了解其工作性质的情况下进入企业,处理不好相关事情会导致企业的不满。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于自己专业和他们日后工作性质的认识,并培养他们在自己专业的应用技能。通过会计核算方法模拟实训,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会计工作达标准、上等级的要求,使会计核算程序规范化、方法标准化、操作统一化。在对会计核算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把具体核算步骤同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结合起来,通过边实训、边学习、边思考和边总结,巩固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弥补所学知识的不足。

(三)学以致用,满足会计工作实际需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旅游行业不同于汽车、钢铁等工业行业,可以让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培训和实习,在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后步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旅游会计不同,特别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素质会计的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培养数量,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才。因此,在旅游会计基础实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旅游会计基础模拟实训,可以培养会计人员懂理论、善操作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务实精神,造就大批对本职工作认真、细致、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会计人员。

二、旅游会计基础实训内容与形式

(一)会计单项模拟实训 旅游会计实训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各种单项能力进行训练,即单项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对各种会计相关技能的运用。单项模拟实训是针对旅游会计基础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的若干实训项目。适合单项模拟实训的内容主要有:会计书写技能训练、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单项模拟实训应穿插在理论课程相关章节结束后,在会计模拟实训室内进行。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在实际的旅游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的训练,培养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的综合能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以某一旅游企业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为基础,按照实训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直到完成实训报告。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整个会计工作流程,通过综合、全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应该在标准的会计模拟实训室内进行,通过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技能。

三、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步骤与组织形式

(一)操作步骤 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生动手制作相关会计工作表格等,还需要熟练运用OFFICE工具和与旅游会计相关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为了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在组织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时,可以先采取手工操作训练,然后再进行上机操作的训练。

(1)手工操作。学生在大学课堂进行的往往是一些与会计相关的计算,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和设备等的限制,在遇到真正的会计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另外,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综合实训,综合方面的能力往往比较弱,因此,在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一是课内实验和阶段实习,随堂在教室内进行,用真实的会计工具,对旅游企业资金运动分项目或阶段进行手工核算。二是综合实训,通常以一个一般规模的旅游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作为蓝本,让学生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完成会计的整个业务处理的全过程。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

(2)上机操作。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旅游业各种业务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相继开发出来,特别是与会计相关的软件,较大的旅游企业往往运用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一些高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上的教学,而忽视相关计算机会计软件的上机培训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会计软件运用能力较差。因此,在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中就要对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训练。在会计信息化课程中,通过会计软件,将手工操作转换到网上进行模拟实验操作。通过操作,学生能进一步熟悉旅游会计基础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会计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最明显的效果是能通过演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二)组织形式 可分为单人实训和分组分角色实训。

(1)单人实训。要在工作中能够独立的完成一项工作,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力,从而从容地处理各种问题。单人实训教学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在单人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参加实训的学生均要独立完成整个旅游会计基础实训的全过程,在实训过程中一个人需要担任不同角色,不断转换角色。该组织形式适用于旅游会计试训的初级阶段,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让学生对于会计过程有宏观的感受。

(2)分组分角色实训。旅游会计作为旅游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和资金核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部门的各个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团结协作完成某一项工作的默契,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常还会安排分组分角色的实训教学,即3~5个学生组成一组,小组每一成员均有固定角色(如出纳、记账会计、主管会计、财务经理等),在分工基础上大家共同完成会计模拟实训。该组织形式适用于旅游会计基础实训的高级阶段,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更要明白自己应该履行的会计职责。教师在分工时,需让学生明白“不相容岗位”的概念。此形式的优点在于更贴近旅游企业实际会计的操作情况,可以真正达到完全模拟真实会计工作的目的。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与同事之间相处。

四、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现状

(一)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专业技能不仅能够教育出具有高尚品德的学生,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得到较好的培养。然而,在当前的一些旅游会计基础培训中,培训教师仍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首先,培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缺乏,不仅缺乏与旅游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相关的计算机会计软件运用不是很成熟,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传授学生比较丰富的专业技能;其次,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对学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责任感,这必将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二)实训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需求 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优良的专业技能,然而,在当前的一些旅游会计的实训教学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如,在上课过程中,学校依然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一些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教学大部分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导致学生在工作后由于实际动手能力的薄弱而无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需求 旅游会计是一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工作,因此,在会计的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单独的实训技能的培养对其日后工作帮助很大,然而在当前的一些学校中却存在着教学设施落后,与旅游会计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均不能满足学校人数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如学生往往需要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但教师数量却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旅游会计工作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文档和各种会计软件,由于相关方面的限制,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会计软件不能跟上当前旅游会计工作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更快的适应。

(四)教学过程没有计划、缺乏总结 要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就要靠老师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当前一些学校在进行旅游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统一,往往不能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及目的进行合理的计划,对课堂教学没有严格的组织;对于相关的教学经验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总结,影响旅游会计实训教学的效果。

五、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建议

(一)加大实训教学的投入 根据当前社会和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成为当前各个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各个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配备会计模拟实训室。根据学生的数量,配置与之相当的计算机数量,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接受有效的上机操作训练;购买当前旅游行业中会计工作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接触时代的前沿,让学生在步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这是落实实训教学的根本。为此学校应加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建立能全方位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仿真会计模拟实训室,实训材料也应尽量采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材料,使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旅游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更好地达到实训目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会计教师招聘时选择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责任心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抓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教师的道德素养决定了他在以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负责程度,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时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切实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学生。只有这样,工作责任心才能更强,工作才能深入。二是抓业务能力的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师要具有与其工作岗位相当的业务水平,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会计软件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制定进修计划、加强考核、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修等手段逐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三是注重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教师,都能积极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成为拥有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同时,学校也应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会计师来校兼职任教,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

(三)探索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了提高当前旅游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改变其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旅游会计基础的实训教学不应全部依靠学校,而是要深入社会,接触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只有把校内的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的旅游会计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地跟相关旅游企业合作,让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一些工作状况的讲解,同时让学生到旅游企业的会计岗位上去进行更加深入的体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在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会计教师的工作量。

(四)实训教学要有计划、有总结 开展实训教学关键在于精心组织。为了确保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有序进行,在实训教学前,必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训计划,包括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序的规划,对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有效规划,防止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紊乱。实训计划一经审定,就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训教学,务必使各项实训任务得到切实地落实。而且在计划执行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具体情况,深入到实训小组进行指导。每一次的实训教学都会有很多的新知识和问题的产生,要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就要求教师进行实训总结,提炼实训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实训教学中修正错误,推广经验,不断提高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的成效。

(五)正确处理实训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实施旅游会计基础实训教学中,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实训教学是万能的,可以取代课堂教学;二是将实训教学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分别进行。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具有传授知识系统性、严谨性的优点,有助于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然而它又容易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及求异思维的培养,可能制约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潜力的发挥。而实训教学主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弥补课堂教学重视理论教学的不足。因此,在进行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完全偏向于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让实训教学作为旅游会计教学的全部,只有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培养适应时展的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一、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形势,培养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未来就业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与运用会计操作与核算知识,能胜任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会开增值税发票,熟悉银行、网上认证、纳税申报等业务操作流程;(2)熟练使用电脑、懂办公自动化等办公软件、熟悉电脑开票和财务软件,因此,学生除了能熟练操作手工做账,还要掌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3)熟悉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政策,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这些都建立在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基础上。会计实训的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以增强学生的毕业竞争力,实现全面就业,争取社会的高度评价,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我国的会计教育能够适应国家未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有利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成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学生如果有条件在“双师型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实训演练,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将会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同时也会教学相长,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增强对未来会计工作的信心。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检验教学效果实训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是反映教师理论教学情况的一面镜子。可以通过实训寻找理论教学的薄弱环节,把握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的差距,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提高理论教学水平。

(四)有助于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进程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体系,客观上要求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会计理论学术界,往往注重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较少涉及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如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经着手进行会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经验可借鉴。由此看来,构建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对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实践分析

(一)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的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较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走向就业市场就“失业”,或者就业了也要在职“重新学习”的局面。问题主要有:(1)对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既是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新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许多人对会计实训教学的意义和目标还存在模糊认识或认识不够,导致在人、财、物的安排和课程设置上基本不考虑实训教学的内容。据笔者调查,只有很少院校专门配备了专门实训教学人员,一般由理论任课教师兼任,这种做法不利于会计实训教学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同时,很多院校没有制定详细的会计实训教学计划或虽有教学计划但没有真正执行,对教师完成的实训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也不够合理。这样,既不利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也不利于调动教师从事会计实训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会计实训教学向深层次发展。(2)会计实训内容单一,实训课时偏少,达不到实训效果。个别高校强调实训课的重要,但在实际上仍以理论传授为中心,并没有把实训教学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而是在学习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理论后才进行,且时间不到一个月就匆匆结束了,也没有任何有关的技能考核,更为甚者有的干脆不开实训课程,且大多将会计实训课安排在最后一学期集中进行,此时学生忙于联系就业单位和写作毕业论文,往往对会计实训不够重视,弱化了会计实训的作用。会计实训课大多数也只停留在手工实训,在传统会计教育中,手工模拟实训起到了给予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但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普及的今天,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成为现代会计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仅仅只停留在手工实训上,实训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工作以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适应电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不能直接胜任会计工作。

(二)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的实践笔者选取广西某所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高校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记谈等,总结出其重视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所取得的成果:(1)通过实施会计实训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加深了对会计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以及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接受会计实训教学之前,“对会计专业的兴趣”,较高的占43.6%,一般的占35.3%,没有的占21.1%;在接受会计实训教学之后,“对会计专业的兴趣”,较高的占67.6%,一般的占26.9%,没有的占55%。(2)通过实施会计实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训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和枯燥的会计分录,通过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模拟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3)通过实施会计实施教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巧,而且能够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适应期缩短,较快地适应各种会计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会计执业界也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资料的保存和整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会在手工账簿上进行会计处理,还要掌握较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和在计算机上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的技能。通过对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考试中通过率的统计,接受过会计实训教学的同学,通过率达到90.2%,未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的通过率为65.5%,两者相差24.7%。

三、高校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训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实施会计实训教学,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那么,在实训教

学中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已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从目前实训教学实践看,教师与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均有待提高,许多教师不愿承担实训教学环节的课程,尤其不愿意长期承担。因为不少实践教学如教学实习等要深入到会计岗位第一线,相对来说工作任务较理论课重,但待遇没有提高,且由于长期从事实训教学所创成果较少,以至于在职称评聘过程中处于劣势。因此,高校对实训教学教师在奖金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关于学生对于实训学的主动积极性问题,通过对广西5所开有会计专业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回收的468份调查问卷后发现,“个人对实训教学的态度”不容乐观,高或较高的仅占35%。而认为一般的达到40%,认为较差的达到25%。会计实训课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师生对实训课的态度已足够让人感到担忧。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不高,要想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显然是困难的。

(二)创造实训教学的良好外部环境如果说学校领导对实训教学是否重视,以及经费投入、师资情况、教学管理制度等,是影响实训教学的内部因素。那么我国现行会计教学中的教学与实训场所相分离的体制则是影响我国高校会计实训教学有效进行的主要外部因素。这种分离体制导致教学与实训相互脱节,导致高校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从整体上不利于实训教学氛围的培养。同时由于从事实训教学的教师本身就缺乏机会和渠道深入实训“第一线”,不利于高校实训教学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对学生的实训教学效果。目前社会对高校实训教学的不积极、不支持,具体表现在校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基地的不稳定。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有较大的拓展,但基本上还是靠校友等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并未解决因教学与实训相分离体制而造成的利益机制冲突问题,免不了时常磕磕碰碰或难以使实训教学深入实践,实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根本上看。要加强高校的实训教学,建立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体制,势在必行。

(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或不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则会计实训教学也难以开展。必须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第一,要求教师认真备好实训课,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但对于实训课,几乎缺乏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尤其是在电算实训中应针对实训内容,上机反复操作,实训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否则会造成由于备课不充分,对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最终造成实训效率不高。第二,通过挂职锻炼或兼职,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不但能教会计还能做会计”的“双师型”教师。第三,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或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可以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第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规范有序的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形成。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通用商业语言愈显重要,对此国家进行了几次大的会计制度改革,教学内容也应随着会计制度改革而变化,但目前教材内容普遍滞后,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把最新的理论与实务操作传授给学生。

(四)完善会计实训教学计划高校应将会计实训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编写会计实训教学大纲以明确会计实践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讲授时间和学生实验时间及进度、教学方法上的要求等。同时。为保证会计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还应制定相应的会计实训教学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制度、编写和选用教材制度、手工操作制度、计算机操作制度、设备和用品管理制度、学生实训守则、实训考核制度、教学岗位责任制度和实训资料归档保管制度等。另外在适度增加实训课时的基础上,按学科内容与进度合理安排各学期的实训时间,将会计实训贯穿于整个课堂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机教练,让学生在当会计的过程中学习会计理论、学做会计。在实训形式方面,做到专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单个学生的“作业式”实训与若干学生的“分岗式”实训、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并举。

(五)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实训方法要想达到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训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不同阶段灵活采用不同教授、训练方法。(1)入门阶段。入门阶段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讲解示范法。在会计实训中打破单纯的口讲式,辅以形象化、标准化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二是自由练习法。让学生在学会一定会计操作技能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练习,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练习的内容及强度。三是小组竞赛法。在会计实训课的初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揭示实训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取小组竞赛法。(2)分项训练阶段。分项训练阶段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模仿法。让学生以某种行为或结果为榜样,通过观察做出相似的行为。二是难点练习法。在练习过程中可把难点抽出来重点练习,反复练习,集中突破,直到完全掌握。三是过关法。训练项目上逐一过关,完成且掌握一个训练项目后才进行下一个训练项目的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辅导学生把所学过的内容象筛子一样把那些尚未学会或不够熟练的内容挑出来逐个突破;以防蒙混过关。(3)综合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小组合作法。通过组内小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感情交流及思维发展,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二是情境教学法。以提高逼真性、可操作性、可观摩性和可学习性,使学生会计技能得到真实的锻炼。(4)巩固提高阶段。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比较法。在实训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可具体细致地突出技能的特征。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地参观或学习,也可以请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业界人士来学校给学生搞讲座和座谈,通过与业界人士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三是总结法。即通过对实训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使知识经过梳理上升为专业技能和素质。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出经验性总结或反思性总结,研究实训的过程,找出经验及原因,说明存在的问题、建议。

篇4

一、确定较完整的会计实训教材体系

会计理论教学主要是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设置的教学大纲来开展的,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一般来说,会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因此,会计实训教材的选定,应当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紧密配合,这对于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是在选用和编写会计实训教材时要根据中职财经类会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选定和编写的会计实训教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二是教材要形成体系,各实训教材之间要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三是注重实训教材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结合,实训教材中不仅要训练会计核算方法,同时也要编写一些有问题的凭证,让学生识别、审核。配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会计实训主要有《出纳实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企业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模块。

二、选择有效的实训教学手段

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目前在中职教育中,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应用、随意性大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学仍局限在理论知识本身操作上,使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不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要从行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出发,围绕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的目标开展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集中式的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训课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纯粹的手工模拟教学效率低,不能兼顾所有学生,而电算化模拟内容多、岗位细,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采取两种模块相结合的方法,从电算化模块中,可以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会计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导入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了解会计核算全过程,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上课以电算化模拟为主学方法,课后以手工模拟为主练技能

会计的基本技能,首先要按照会计工作基本规范的要求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课后时间练习,同时,还有书写技能、点钞技能、账表算等基本技能。所以要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做”“岗位模拟”“总结提高”等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同时配合教学进度,强化课后练习,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学期末,把各种原始凭证整理粘贴到记账凭证后面,附上“T”型账户等工作底稿和科目汇总表装订成册,连同登记的账簿、编制的会计报表,一起展现在学生手里的时候,学生们对会计的认识便有了质的飞跃。

四、改进考核方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

现行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训课程的考核中,则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掌握。因此,应当对各模拟项目提出考核标准,根据学生平时实训完成情况分段记录成绩,全面评估学生,改变只局限于笔试的传统评估模式。积极编写基础会计模拟标准化题库,并制作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总结提高,强调实效

篇5

《会计模拟实训》等实务操作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习室,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中,学生运用会计凭证、账簿、表格和运算工具,通过写、算、做等基本功的独立操作,以获取知识和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在会计模板实训课程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构建。实践证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确行之有效。本文就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构建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构思

如何在两周或者三周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思包括:任务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任务总结阶段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在任务准备阶段我们合理设计设计任务。根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设计任务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写出任务书与授课计划。

在任务执行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自主探索的新型学习模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

在任务总结阶段采用“教”与“学”双向反思模式总结经验。从教师的角度是指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后,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从学生的角度是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反思学习过程,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案的实践

(一)任务准备阶段:合理设计任务

1.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设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模拟实训企业通常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所包含的任务内容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明细账、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根据明细账和总账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2.任务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任务按其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类。

A类:基本任务,这是能够达到会计从业资格上岗基本要求的任务。实训内容是围绕企业日常基本经济业务,学生通过运用会计基础所学知识与技能,就能完成的任务;

B类:提高任务;在A类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的复杂程度和业务量,这是相当于全国初级会计职称实务考试要求取的任务,主要运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C类:拓展任务;在B类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目前企业实务中比较常发生的特殊业务。这部分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学生所学会计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3.任务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在任务设计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任务设计应该体现科学性合理性。会计模拟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所设计的每一个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知识结构框架,所涉及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合理安排任务内容。在任务设计中注意以旧知识带出新知识,循序渐进。

(2)任务设计要实用。会计模拟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任务的确定,可以是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认知需求和动手实践解决任务的愿望,必须考虑用人单位对会计与审计应用人才的要求。做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的真正无缝对接。

(二)任务执行阶段――自主探索、互动协作

1.正确理解角色转换,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体。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学生始终应处在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相互协作。

2.科学合理地评价,达到有效激励。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由于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中的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传统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评价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重视过程评价,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为标准,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任务总结阶段――“教”与“学”双向反思

通过“教”与“学”双向反思,使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反思教学,也是任务驱动式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地重视。

三、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分组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合理地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总任务量的大小,按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设置要求进行分组,分组的质量取决于能否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开展公平竞争,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一般5人为宜,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实训具体任务和岗位实训的目标要求,可以分组为:组长(总账报表组)、出纳组、材料组(兼往来组)、成本组(兼工资组、固定资产组)、销售组(兼投资组)。

(二)分析任务涉及的专业知识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对任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此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并分析其中前期相关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中已学过的旧知识,在本任务中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覆盖面;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必须注重教师的讲解模式与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支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确定完成任务的方法。

(三)任务难易程度不同,完成任务的要求有别

在教学实践中,对于ABC三类任务应区别对待,任务完成的要求不能统一。A类任务,学生通过指导老师的简单讲解,基本上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类任务要求学生完全独立完成。B类任务,一般学生在指导老师讲解、示范、操作下,也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这类任务要求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再独立完成业务的会计处理。但是对于C类任务,一般要多次讲解、示范、操作。这类任务对于学习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任务,而其余学生只要求能模仿性的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企业的实务操作中,也存在多样性、复杂性、甚至有时也比较灵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教师评价的重点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甚至可以跳出教材内容。如果学生任务完成结果异与常规,但只要不违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也应该加以肯定。在评价考核上,要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相结合。要针对不同学生完成的任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以激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评价则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取长补短,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能力的。

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进行创新实践。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理论加以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学到的知识更为实用。值得我们在相关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会计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2007(1).

[2]周庆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益尝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篇6

会计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到企业单位去现场观摩并进行实际操作十分必要。由于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保密性等的限制,到实习单位很难达到实习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室进行会计实务模拟操作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设计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借助现代技术,以全新视角对课程进行创新,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在模拟仿真和真实的业务环境下综合实训的实践平台。它以企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审核凭证、登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程实务操作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教学上创造了一种积极思维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主要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两部分。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特点,遵循学生会计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全力推行模拟化训练。采取教、学、做结合并举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紧密结合,手工会计操作训练与电算会计操作训练相配合,将技能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总体设计应从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出发,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要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再根据学习情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设计

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的各项会计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知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让学生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日常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步骤内容、操作方法。手工模拟实训设计从提出任务开始,进行期初建账;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作的日常账务进行期末账务处理;最后提交实训成果。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设计

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面向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其设计指导思想是: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软件操作训练;强化电算化会计应用能力。具体实训设计可归纳以下几点:

1、软件的选择与安装;

2、账套建立与授权;

3、期初设置;

4、日常业务处理;

5、期末业务处理;

6、其他业务。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可采取案例式、角色式等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实现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序有效分组轮岗,手工、电算化相结合来实现的。

(一)手工模拟实训的实现

手工模拟实训可分为准备、实训操作、总结三个阶段。实训准备阶段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实训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实训教程,让学生明确各实训的目的、要求及操作标准;二是学生须准备齐全实训所需的证、账、表、笔、印签等用品用具。

实训操作阶段是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应认真完成各次实训任务。实训的具体操作是:

1、建账,根据模拟企业账户的期初余额及有关资料开设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

2、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登账,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

4、结账与对账,月终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发生额和余额,并将总分类账的余额与日记账的余额、明细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5、编制报表,月终,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编制损益表。

6、对所填制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系统整理,并装订成册。

学生操作完毕后,实训指导老师要对整个实训进行总评,和学生一起及时进行实训总结,让学生撰写实训实训报告等。

(二)电算化模拟实训的实现

以手工操作的一整套企业会计资料为背景,利用“用友ERP-U8版”等财务会计软件,完成从建帐到一个会计期间的业务处理全过程操作。包括:

1、建立帐套,进行财务分工,设置基础档案;

2、进行总账系统的控制参数、基础数据的设置,输入期初余额;

3、进行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即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的查询;

4、进行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对账、结账;

5、编制会计报表;

6、将电算化操作的结果与手工操作结果进行对比、总结。

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可以实现如下目标:

(1)完成账套初始化;

(2)进行辅助类账初始;

(3)能顺利完成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

(4)会进行凭证、各种账簿查询处理;

(5)可以进行银行对帐;

(6)能够进行期末处理,完成相关科目之间的计算和结转;

(7)会设置报表格式;

(9)会正确生成会计报表。

(三)教学效果的测评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总评成绩应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操作结果占60%;二是期末采用开卷考试,题目类型有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占40%。实训操作从五方面考核:

1、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操作符合实训要求;

2、科目使用正确;

3、数据计算准确;

4、凭证、会计账簿的摘要清楚;

5、实训报告完整通顺。

学生在实训操作中若出现二处以下不合乎要求的,实训成绩作合格处理;出现三处或三处以上不合要求的,实训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实训教程有的以理论为主,有的以编程为主,有的以会计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有的实训教程做得很细化,把每一步操作都写出来了,而教材中内部的钩稽关系表述交待不清,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

2、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不明显,内部牵制制度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会计凭证从填制或取得时起,经审核、记账到装订保管的全过程。各种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同,办理经济业务的手续不一致,规定会计凭证在各环节的停留时间也不同,以保证经济业务及记录核算。在模拟实训中,很少有角色分工,整个业务自填制原始凭证至编制报表通常由一个学生完成。凭证在各环节的传递既没有相互间的审核,也没有相互间的牵制。

3、忽视了对会计凭证的审核

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填制记账、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了事,没有树立对会计凭证、账簿进行审核监督的观念,一些学生在实训时根本想不到还要审核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最重要环节。

4、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

会计职业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不同的职业判断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但在模拟实训中提供的具体的会计环境下,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学生没有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

(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实训教材建设

会计实训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独立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内容,因此,编写会计实训教材,应组织具有丰富的相应课程教学经验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在对会计学科有较深理解,了解现行财务软件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的。在教材中应有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技能操作训练。

2、建立完善的会计模拟仿真工作环境

会计工作具有联系广泛的特征,不仅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还涉及到银行、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及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等,要体现会计凭证传递流程及内部牵制制度,设置虚拟企业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上下游客户单位、银行、税务等机构,建立起企业单位内外部关系,使模拟的会计工作大部分都能在设定的环境下展开。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内容不完整的票据等,让学生既熟习了会计凭证的传递过程,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必要性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又对内部牵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模拟实训仿真度虽高,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适当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十分必要。在完成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各个实习基地,参与凭证的编制与传递、账簿登记、稽核、报表报送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直观感受,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在传统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客体,也就是教学的对象。这与现代管理会计教学恰恰相反,现代管理会计教学理念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管理会计教学方法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一、案例教学法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先查找案例,再由教师结合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们从案例分析中掌握管理会计的精髓。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查阅案例教材、校企合作等方式,搜集信息,选用与所涉及理论联系紧密的案例,再结合教学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较为生动、有意义的案例。另外,在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并且做好案例评价总结。

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管理会计理论具有实践性、系统性、趣味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案例教学只有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分析事物和发表学生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思考,去选择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讲述本靓丽分析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学校附近有一个串串香小吃店,每碗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10000元,然后提出问题:这家饭店每月至少卖出多少碗麻辣串才会不亏本?这是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同学们对这个案例也非常熟悉,于是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收到了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

在管理会计教学中,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探究式教学是一个满足学生个人好奇心、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取探索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管理会计是抽象的,怎样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这正是教师所面对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心情放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设置问题,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的设计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难易适中,不能太难,也不可以太简单,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开始学习管理会计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会计?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尊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答案的多元化,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做到了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

三、模拟实训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了解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实训包括实训目的、实训资料、实训要求、实训总结、教师评价等内容。例如,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模拟实训时,

实训目的:通过此次实训使学生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原理和方法。

实训资料:龙华玩具厂需要小型电动机用于制造某玩具汽车,外购小型电动机的单价是20元,企业自行生产小型电动机的单位变动成本是10元,同时需要购买一台成本为500元的设备。

实训要求:1.什么情况下自制?什么情况下外购?2.如果该玩具厂需要电动机10000个,此时应该外购还是自制?

篇8

笔者从事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多年,深感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实训课时少,实训与实际工作差距很大,走过场,教学效率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从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成本计算单的开设,到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辅助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划分、完工产品的结转等一系列程序的实操要领,动手能力差。例如有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竟不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开设多栏式成本明细账,还有的学生不会登记成本明细账,有的甚至不会编制费用分配表,教材和实操毕竟是有差距的,所有这一切说明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存在问题的,怎样提高成本会计实践环节教学水平成为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训课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改进教学方法:

一、课前讲清实训宗旨和实操要领

一般应选择一个典型企业(如工业企业)作为实训的背景资料,业务应全面,以利于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首先应分析应该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其次,怎样开账,即怎样设置明细账。品种法一般以基本生产成本为一级账户,以产品品名为二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一般以基本生产成本为一级账户,以生产步骤或车间为二级账户,以产品品名为三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分批法一般以基本生产成本为一级账户,以产品批别为二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有两种方法:如果辅助车间生产的品种较多,如工具、模具的制造,材料加工等,账户设置方法与基本生产车间大致相同,以辅助生产成本为一级账户,以辅助车间为二级账户,以产品品种或劳务种类为三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如果辅助车间生产产品品种和劳务种类单一,如供电、供水、供汽等,则可采用简化方法,不设制造费用账户,辅助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以辅助生产成本为一级账户,以辅助车间为二级账户,按费用项目设专栏。制造费用,一般以制造费用为一级账户,生产车间为二级账户。按费用项目设专栏。期间费用明细账的设置,根据需要可按全厂设置也可按各部门设置,

二、教师示范

学生只是学过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教师的示范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模仿着做。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相似的案例(防止学生抄袭)用多媒体示范,如成本明细账设置、成本计算单的开设、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辅助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划分、完工产品的结转等。教师还应自己做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的账,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等应有尽有,以供学生模仿。成本会计实训与基础会计实训是有区别的,后者更细,更具特殊性,犹其是多栏式明细账的应用。在实操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要求教师提供教师做的样板。可见,对于学生来说,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要求实训教师具有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是很受欢迎的。

三、学生模拟实操,教师加强辅导

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实操,最好用手工账来训练学生。手工账全面、细致,最具典型意义,可加深学生印象。账簿、记账凭证全部用现行财政监制的、通用的记账凭证、账簿,各种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可以自己编制,只是背景资料可用模拟实训资料,但要选择一个典型企业(如工业企业)作为实训的背景资料,业务应全面,以利于单项实训示和综合实训。原始凭证最好是仿真的,以提高实操环境的真实性。 转贴于

实操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为鼓励学生实践,实训成绩应记入学生成本会计总成绩,记分比例以30%~40%为宜。不参加实训将不能取得实训成绩。

为强化实训,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实训作业,从现实出发以三到四周左右为宜。

学生模拟实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实训软件,实际上就是软件公司通过网络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在实训软件提供的实训平台上进行实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信息量大,既可进行单项实训,又可进行综合实训:实训效率高,学生一完成实训作业成绩就出来了;教师随时可监控学生实训,有利于课堂管理,学生前一步骤结果不正确就不能进入下一步骤实训;还可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很受学生欢迎。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如由于设备限制,实训规模有限;实训软件还不够成熟,功能也不很健全,一般只提供一套账;电脑的虚拟环境与企业现实环境是有差距的;学生很快可做完,印象不深刻等。所以还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此外,还可利用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的成本核算模块进行实训。

四、厂校挂钩建立实训基地,到实训基地实训

与工厂(公司)挂钩,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协议,可为企业量身定作培养对口人才,供需见面,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增加就业。

五、加强实训后的总结和讲评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实操的积极性,实训完成后要进行讲评,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不点名的指出存在问题,并且教师纠正错误时应示范,展示正确的作法。也可在讲评时请学生做正确的演示,以增加师生互动。

实训后可以展示部分优秀实训作业,并附有点评,也可在学生中传阅部分优秀实训作业。

评分时应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成本管理条例》作为标准,同时考虑作业质量和学生认真的态度,给予客观的评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总之,提高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一是要调动学生实操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训作业,通过各种手段给他们动力和压力;二是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手工账、多媒体、实训软件、实训基地、网络、财务软件、教师示范等,提高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三是教师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实现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金泉、郭小金、张绪军:《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以社会需要求为导向,为社会输送生产、经营的一线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校宗旨。在这一导向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训中拓展知识,为学生将来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 目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期,笔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做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会有一条“要有工作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这类要求。但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刚刚走出校园,这些要求当然不具体,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出现了问题。

(1)加强会计综合实训教育的目标的导向性。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我国目前有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会人员。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即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2)培养学生对会计综合教学课程参与性和积极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会计综全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动手能力,所开设的课程有会计基础、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等,所开设的课程专业性都比较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由于理论知识本来就是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消化,会使学生感觉到此项课程索然无味。进而对其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比重较低。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目的,就是进入工作岗位后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这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有很多院校不够重度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致使大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知识随口就来,但是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却很差,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单位后,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和解决问题。所以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是势在必行,十分重要的。

2 应用型本科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流的本院校或重视科研型的本科院校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轻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与其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但要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应当适应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一下职业实践能力。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和现代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1 加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以人才的培养计划为依托,了解清楚现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哪方面的职业能力;再就是充分分析要想培养学生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开设哪方面的课程和使用什么样的实训方法,才能达到要求。然后再确定实训课程的名称、内容和时间问题等。目前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实训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综合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以及会计制度设计综合实训等内容。实训时间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此项实习报告不仅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一个充分的总结,对于比较好的会计制度设计报告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使用。

2.2 坚持编写会计综合实训的校本教程

要想使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就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训练教程。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编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经济业务罗列出来的教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符合教程标准的。要想达到该教程的编写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使用某一企业在连续一段时间内的全部经济业务往来,以及使用仿真的原始凭证。(2)将基础财会知识和业务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融入到一起的同时还要涉到特殊业务的经济业务往来,体现出此课程的深度。(3)在分析设计每种产品结转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4)税务申报业务亦要涉及到。(5)为了让学生练习利用财务的相关软件记帐的能力,需要提供财务软件以及初始化所需要的所有资料信息。最后,其它信息的编写也一定要有仿真性。

2.3 改革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师考评体系

科学的开设会计实训课程,并且编写适应会计专业的教程不能完完全全保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只有这样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才能与现代企业中会计岗位紧密结合起来。那么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亦是会计实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一定要改变原先的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成果的传统观念。首先,在会计综合实训期间,工作量不能减少,甚至要在原有的工作量的基础上增加。其实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一项工作,前期准备材料、答疑解惑;后期评价和总结这次的实训结果。所以对参加实训的老师要增加相应的补贴,增加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教学科研成果的结分要重视起来。老师的职称与科研成的结果是有直接关系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论文或专著等科研结分比较高,而对编讲义和教材一般都不计算结分,所以一些院校不支持实训教程的正式出版,由于此种原因,使得教师不愿意花大精力去编写实训教程。所以将自编教材一同计算结分,会更能增强教师编教程的热情。最后,应该将在企业工作时间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第四,要改变传统的实训实践老师的做法。一般实践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老师或者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助教老师,没有多少的教授经验,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同时也缺少实践工作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实训中遇到困难他们有时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于实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3;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00-02

一、文献回顾

(一)螺旋教学法

最早提出螺旋式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他在20世纪60年代时提出螺旋式课程理念。该理论观点是,要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科学,不能靠一次学习就能达到目标,学习应该是一种反复的过程,通过科学化的设计在逐渐复杂的情况中加以运用,才能达到不断地加深理解并掌握的目的。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许多国家的课程组织编排中广泛应用。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螺旋教学法的理解,本文进行观点的整合,将SPIRAL拆分为三个词:境中悟(Situational Perception)、动中思(Interactional Reflection)、自主学(Autonomous Learning)。即首先为学生理解学习某一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调动一切教学资源,创造学习的空间,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学习,最终实现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目的。此教学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反复多个回合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让理论知识作为在现实中掌握和运用的工具,得到不断复现,动态螺旋地对所学知识巩固,激活理论,从而使学生达到可以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现实中去的程度。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大力开始推行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界中出现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的理念是,组织学生以项目为导向,参与到整个项目的执行中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与现代企业目标相结合的,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现一个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自然将理论知识牢固掌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将学业与就业联系起来,是一种非常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有其巨大的教学优势。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项目为导向,将传统教学中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中心转变成以应用、操作能力为中心;其二,将教材归纳设计为各个项目,以项目为中心而不是仅以书面的知识为中心;其三,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采用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有些项目过大,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已经将之前所学的知识点遗忘,从而失去完成任务的兴趣和耐心;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项目时,由于对课程和项目教学法理解存在偏差,可能在组织教学上不能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有时为了凸显“项目”的意义,生拉硬套一个项目的帽子,实际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组织教学。

采用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特定的教学内容,通过重复让学生对学科内容不断熟悉深化与拓展,这就要求在一定的课程难度控制下,对学科内容要做到统筹和优化,并扩展其深度、广度。

(二)两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项目一般具有完整和独立性,并可联系到实践。而螺旋教学法着重知识的重复和拓展。这两种方法可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解决项目教学法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容易前学后忘,不能熟练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的缺点,也避免了教师的项目设计可能出现的不足,同时项目的设计也解决了螺旋教学法要求统筹优化教学内容的要求。

1.项目教学法和螺旋教学法看似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方法存在诸多的共性。其一,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要求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都要求将原来的学科体系重新编排设计,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螺旋教学法为实现知识的不断加深与拓展,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优化与统筹,以加深知识的深度、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设计,编排成一个一个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独立部分,结合螺旋教学法,让每个独立的项目在完成的过程过实现知识的复现与加深。

三、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会计专业为例

财会专业是当今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逐年递增,而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大部分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后,面对单据、凭证、账表无从下手,于是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因此,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导致学生无法就业。究其原因,明显是如今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鼓励学生不断考证而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高职校目前的这种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就存在脱节。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就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消除学生对现实工作的陌生,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要求。虽然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但绝大多数还是在原有实训基础上的简单拓展,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尚未完全形成,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也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本文将以会计课程为例探讨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求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一)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螺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将学生学习过程分为逐步递进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的延生与拓展,既是上一阶段所学的重复与应用,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是一种迂回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

(二)螺旋上升式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第一阶段是学生完成项目任务阶段。根据“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企事业及公司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内容进行总结设计,本文将教材内容分为六大项目和14个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这14项工作任务,是结合理论与实践工作编写的教学案例,工作任务中涵盖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全部的知识要点以及技能要求。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工作任务,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每一个任务都可以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演示并讲解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支架,最终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完成一个一个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实现他们的创新思维。

由于高职校有中专和大专之分,且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造成了学生基础参差不R,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各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每组5至8人,课堂上可按组坐在一起,让学习基础好的积极性高的同学带动学习程度不高的同学,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既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来不及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缺点,又能增强同学们互相协作的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性学习风气。

2.第二阶段是综合实训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是把上了阶段的第一个项目中的分任务进行整合,复习回顾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形成综合的实训。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综合实训的要求设计实训具体内容,编写实训指导书,学生可依据指导书,完成具体的综合实训的内容。完成后可根据指导报告中提及的知识、技能点进行自我评价,找出理论学习还不足的部分,完成实训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总结和操作情况进行归纳评价,重点部分可进行再次讲评。

综合实训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内容,布置不同的实训作业。每一个综合实训都只有一个实训目标,在保证基础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实训的作业。这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差异的学习程度,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达到同一实训内容下实现不同的实训要求。充分考虑了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第三阶段是校内综合实训阶段。根据教学总体设计,安排三周左右校内综合实训。高职校的基础会计校内综合实训应模拟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典型经济业务,让学生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基本流程。并且,可以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室学习的机会,在网上练习如何填制支票、本票、汇票以及学习银行转账业务。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训练习,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熟悉会计核算整个流程,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会计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学生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将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更能很好的掌握了电算化的操作内容与方法,利用学校配备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会计模拟实训软件,在会计电算化训练室,完成由记账凭证到最终报表生成的全过程,以此适应如今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随堂进行讲解、示范,观察学生实训过程,及时发现实训中的问题并进行指导,保证实训的效果。

4.第四阶段企业参观运用。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应带学生到相应对接公司进行参观实训,了解公司实际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及观察学习具体的公司财务工作。

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会计岗位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应用价值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增强职业素养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意识。

5.第五阶段为考前回顾实训。会计岗位要求学生在最终要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高职院校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全部学生将参加这项考试,考试分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或珠算。其中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为理论知识考察,是对这两门课所涉及到会计基本原理的一个综合检验;会计电算化是对会计软件使用情况的考察。在考前,通过考前回顾实训,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点进行总结性回顾复习和训练。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为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顺利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总结

学生通过以项目为导向,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学习实训过程,增强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为他们顺利通过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 周剑.刍探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经济师,2006(1)

篇11

关键词 :会计基础 模块教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会计基础课的教学都是先学习会计基础理论,再进行会计实训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这不但造成了教师教学难度大大增加,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加之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非常薄弱,年龄又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要求,在短时间内又接触到经济领域诸多抽象而又枯燥的理论,这样就使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才能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和操作性极强的会计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会计教学,摸索出了模块教学法,先就其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总结如下。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模块式教学理念

会计基础传统教学模式是:先学习会计基本概论、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再学习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最后再综合模拟实训。这种模式会使刚刚入学的学生感到特别难学。因此教师可以按工序要求重新整合教材,让学生从身边接触的取得、填制“发货票”或收到、填制支票业务开始,即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由浅入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动手填制、审核记账凭证,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会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兴趣;直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工作程序。

学生完成上述操作后,就会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学习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这样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按工作程序划分会计模块,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课程的安排可采用模块的方式,把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分解成一个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完成其相应的工作任务,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程序。会计工作的主要模块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模块:填制、审核原始凭证。

学生从身边的经济业务开始,边做边学习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如“发货票”、各种支票、收料单、领料单的填写。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通过观看、讨论和亲手填制原始凭证的过程,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出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要领,进一步体验原始凭证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第二模块:设置科目与账户。

介绍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等式,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本模块以“够用、实用”为标准,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在理解科目和账户的基础上,运用借贷记账法,学会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要领。本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模块的操作服务。

第三模块:填制、审核记账凭证。

在第二模块的基础上,把第一模块的业务填制在本模块上,使学生熟悉记录过程。本模块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观看、亲手填制记账凭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工业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能够编制出正确的会计分录,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本模块要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工作踏实的处事作风,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人员奠定基础。

第四模块:登记账簿。

根据第三模块的结果,将经济业务进一步分类归集在账簿中,完成记账过程。本模块通过学生观看、亲手尝试不同种类的会计账簿的登记过程,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出会计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要领,从而理解会计账簿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和重要位置。

第五模块: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

每个结账日,根据第四模块的账簿记录和库存实际,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财产清查,以确保账实相符。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精打细算、增产高效的主人翁意识。

第六模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在保证第五模块账实相符的情况下,根据第四、第五模块的数据,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客观公正地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使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七模块:综合实训。

在学生完成第一到第六模块的专项实训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有三四十笔经济业务的实体企业,力争以全真的实物为载体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流程和操作要领。本模块根据课时要求,也可以安排在第八模块完成后进行。

第八模块: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学生学习完第一到第六模块后,已经对会计工作程序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反过来再系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就变得容易多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基本概述、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方法、会计工作组织及法规等。本模块的作用旨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步骤

每次授课时,教师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授课过程的安排。

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目标三个方面。

实训准备:本次模块教学所需要的设备和用具等,如多媒体、课件、与会计有关的票据、表单、办公用品等。

工作过程描述:工作过程,即“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取得相应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教师可通过语言或多媒体等手段对本次工作任务及流程进行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本次实训的流程、达到的要求等,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训。

讲述相关知识:对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知识及技能进行讲述,阐述和表明为完成本次任务所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及解决的办法。

操作演示指导:指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讲解。这是模块教学的核心环节,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师生双方通过互动、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巩固提高:通过练习、实训等进一步巩固本次实训,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总结归纳:归纳本次实训的流程、操作要点、重点难点知识及基本技能,总结实训心得,撰写实训报告,完成实训任务。

模块教学的时候应体现任务性,加强实际操作,重在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四、考核评价方式

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最终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平时的考核以会计职业要求为标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着重考核学生会计基本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成绩占30%。期末考核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标准进行实践性操作考核,即由教师选取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账务处理,完成从规范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流程。这部分成绩占70%。

五、教学要求及建议

第一,在每个模块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认清本模块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及相关要求,注意每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与会计实际工作接轨,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达到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程序为: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时刻体验到每个模块在这一主线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应体现“模块”特点,紧紧围绕本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展开教学。应以实务教学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教会学生怎样做,理论知识穿插于操作之中,让理论为实践服务又指导于实践。理论知识的讲授以达到本模块“需要和够用”为标准。

第三,突出互动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规律,精心编制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资料,采用大量图片、动画、录像等多媒体元素,通过“想一想,练一练”等过程,逐步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互动环节教师要由以“讲”为主变为以“导”为主,学生要由以被动“听”和“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和“做”为主。

第四,借助财会模拟实训室,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实施专项和综合技能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一个现实中的企业,以他们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经过必要的增改,变成适合模块教学的生动案例。教学所采用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也要力求以现实会计工作中的实物为标准,进行真实性教学,以体现“真实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专项实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掌握每个专项的操作要领的同时,掌握一些会计和法规的基础知识。综合实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及技能技巧,综合运用各专项技能,熟练地完成整个会计的核算过程。

篇12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有着重要作用,并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高职学校中有着独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强化学生的掌握水平造成阻碍,现分析其中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定位课程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但其实没有合适教材,使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没有合适教材给教学造成相应阻碍,而学生在学习时,也造成相应影响。而有些教师在没有合适教材时,无法准确把握这门课,使它成为软件培训课、程序编写课和计算机基础课。

2、缺乏规范的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算化教学与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不相符合,其中有着一些矛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如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软件的主要技术向基于网络的ERP软件转变,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顺应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且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落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现代社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3、缺乏完善的课程讲授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缺乏实践性。目前许多学校都知道实践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重视课程的理论性传播,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1、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中,主要是为会计工作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操作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能够将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在安装、调试和维护会计电算化时能够熟练掌握。另外在企业中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解会计电算化使用中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结合相应实例安排教学内容,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模块功能等进行讲述,并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调整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需要相应的开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同时要开展数据知识相应的课程。比如Access数据库系统具备着实用性和简单性。Access数据库系统能够创建报表,可有效管理和分析数据,有着简单操作。在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时,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构建、安装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及安装调试财务软件等内容进行讲述。

3、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相应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按照教学内容等方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编制教学案例。其次要激发学生教学兴趣,启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考及讨论适当的引导、提示和总结。最后学生要根据自身上机实践活动,将案例实验报告进行编写,有效总结自身对案例的认识和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一段实践工作,或者在一个企业进行兼职工作,,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当中的财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效的工作案例,在教学中合理的结合教学设计,选择优质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工作的可行性。

4、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在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中,主要是进行教学模块实训模式,学生根据财务软件系统,选择某个企业公司案例设备财务软件系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核算操作。但是学生若只是完成这些实训工作,是无法提高操作水平。这时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时,主要进行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首先分段实训主要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科学选择案例教学方法,在对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学习时,根据学习内容在财务软件上完成教师需要的操作,有效实验所学内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验证。其次分岗实训,学生在完成了分段实训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岗位的模拟实训。当发生会计业务时,学生可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比如在发生采购业务后,采购人员要处理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出纳也要相应处理财款,并由会计处理凭证和记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可有效融合教学目的和就业,并提高了学生相应的综合素质。最后保证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实训。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后,可以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对某个公司企业的财务案例资料进行分别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比较分析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际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因此要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大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若干思考.活力.2012,36(12):556-5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