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时间:2024-03-12 14:39: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行为学定义

篇1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96-02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解决日益增长、内容爆炸的社会信息与读者无法及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之间的矛盾。这项原则渗透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图书馆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教育功能,这已经是被广大读者所赞同的常识。图书馆是属于每一位读者的文化空间,读者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最新的科技,寻找创意灵感,实现交流与合作。图书馆应该成为读者除了家和工作学习单位之外,流连忘返的“第三空间”。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某些观念及条件的局限性,图书馆的价值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图书馆的建设是由物(馆舍)、人(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神(馆藏文献所传播的智慧与精神)三者融合、辉映,相辅相成。[1]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既不是馆舍,也不是所藏图书数量之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更不是服务对象,读者只是阅读的参与者。笔者觉得关键应该是图书馆的“馆员”。事在人为,图书馆馆员是整个图书馆活动的主导者。每一位图书馆馆员的素养深浅与眼界高低可以决定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走向,与图书馆的自身定位。下面,就着重从“人”的方面来浅谈未来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定位。

1 图书馆馆员自身能力素养建设

首先,图书馆馆员应当是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应当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人,其次,更应当是知识渊博、对当今最新科技有敏锐嗅觉的人,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知识输送中转枢纽,应当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并肩走在发展前沿,但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乏善可陈,无法满足师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馆员配置依然处于教育水平匮乏,难以达到建设高质量图书馆的需求,无法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援助力。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推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5年由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新校是一所新建的市属本科医学院校,而图书馆水平依然停留在专科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上,全馆27名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含函授)共21人,其中拥有研究生以上水平员工只有8人。并且馆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图书馆更加给人一种“养老院”的印象,缺乏生机活力。馆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许多人是半路出家,很少有机会参加有关图书馆业务正式专业的培训,甚至对中图法分类尚不明确,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

面对学校从专科高职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转型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当重新定位,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从学历水平、工作能力上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频繁,未来图书馆的馆员首先需具备图书馆专业学科的知识,其次更要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注重个性素质的培养。未来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一本百科全书,或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可以与读者进行思想碰撞与探讨,可以帮助读者答疑解惑,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D书馆的未来发展,一定是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不仅在实体设计上,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觉感受,而且还将通过各种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未来图书馆的阅读、学习和交流,多是通过高科技实现的,针对的人群也比现在更广泛,图书馆馆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来面对未来图书馆的变革。

2 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工作业务的拓展

由于原先学校的定位,师生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率、利用率不高,图书馆都还只是保持着传统的“书架+阅览室”的模式,文献数据资源的配套建设不完善。馆内所藏图书因为出版、采购时间差距,采购人员对学校所设置专业领域用书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脱离读者获取最新、有效信息资源的需求,不能给读者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环境与服务。馆员都十分擅长于对馆内传统文献资料的处理与加工等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显得知识陈旧老化,思想认识落后,应变能力不强,充其量担当着读者与出版厂商、书商之间“中介”的角色。[2]从汇文系统所统计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年借阅率(表1)我们可以看出,来馆借阅人数不足一成,馆内上座率及使用借阅率很低,最终花了大部分的经费,图书馆的资源只能满足小部分读者的需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面对学校的转型,图书馆馆员也要与时俱进,从机械化、被动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到师生读者中,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师生读者的关注热点、需求焦点,追踪当下最新文化资讯,不断推陈出新,保证纸质资源的新颖性、精华性。图书馆内各部门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加强馆藏评估的能力,对图书以及数字资源利用率全面分析,合理配比,使财力、物力、人力得到合理最大化利用。

2.1 提升专业水平,走出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

自从有了互联网,很多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Google it”,而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有一群“人力Google”,想要知道问题答案,你只需要电话拨打图书馆的“答疑热线”,你的任何问题就都可以找电话那头的人帮你解答。纽约公共图书馆这种打电话问问题的方式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甚至在谷歌都还没出现时就有。他们专门成立一个名叫“ASK NYPL”部门来负责接听,有10余位图书管理员,每天都在等候着提问者们的来电。每被问到一个问题他们就会立马在图书馆一百多年历史的资料库中搜寻可能能给出答案的书籍或档案。一本本的翻阅,直到找出答案。平均每一年他们会接到超过3万通电话。他们从不限定问题的范围,任何疑问他们都很乐意帮忙解答。能够做到对于读者的需求与疑问时刻在线,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这是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职业准则。

图书馆馆员最大的价值是基于各类文献、数字资源上提供的收集以及整理的服务。只是坐在图书馆里等待读者前来咨询与建议,是远远不能达到满足读者服务需求这个目标的。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图书馆,走向教育前线,融入老师与学生的课堂,积极互动,为学校各系部教育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式文献检索、信息采集的专业化“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以读者用户为核心,图书馆学科馆员为载体,依托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是教学科研的信息保障与支持。[3]图书馆馆员应积极主动深入各学科内部,根据用户所反映的问题、关注的焦点等搜集、预定、检索所需相关学科资料,并对手头现有资源及时进行评估、整合、取舍、反馈,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率。

2.2 未来的图书馆,不为藏书为交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在2015年4月对两千多位读者发起调查,在被问及“图书馆撤出部分纸质书及书架,改建技术中心、会议室及文化活动室”的意见时,30%的受访者表示赞同,反对者占25%,而2012年的同题调查中,反对者多达36%,远超20%的赞同者。此外,有64%的受访者反对缩小图书馆的面积,认为应该把过去用于藏书的面积,更多的用于讨论交流、体验学习。[4]未来图书馆应加强对各种形式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提供更加便于读者的新界面,通过订购、开放获取等方式提高电子资源的可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订购价值。[5]在搜索引擎时代,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移动设备用户群体,可以推行“电子书包”计划,引进新的阅读方式,使用新技术,追求个性化定制的信息获取方式。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图书馆将更加开放,其管理与服务也将更加多样化。当然,无论图书馆的形态和内容发生何种变化,其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的基本职能即不会改变,纸质的图书占有比重应该逐年降低,但要做到“少而精”,可以为实体图书建立远程密集书库,方便有需求的读者借阅,将空间留给开放式交流。

未来图书馆就是充满创意的共享知识库。图书馆要成为社会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公共平台,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围墙。林肯大学图书馆馆长Penny Carnaby 女士提出LTL( Library,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创新转型计划 ,它将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储备与学校提供的教育培训以及先进学习技巧等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更加开放的、功能更强大的知识共享空间。[6]开放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基调。城市图书馆将成为知识、学习和交流中心,它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也不仅仅是阅读,它培养着市民的多元化的素养,形成各类社群互动和对话的空间。已经有不少新形式图书馆出现,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如今人们流行“联合办公”,让分散的知识资源,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切磋,而当图书馆加合办公之后,这种思想分享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传统的图书馆进行的是“信息――读者”交流模式,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要出现多样化的交流模式,比如“x者――读者”模式、“馆员――读者”模式。在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模式下,馆员不能以管控的方式来管理图书馆,而是要创造一种人际交流和信息交流的良好环境,让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流始终处于活跃和畅通的状态。图书馆馆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思想交流的组织者、传业授道解惑者。

3 结语

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说:“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第二代图书馆以外借为主,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向第三代迈进,将以人与人的交流为主。[7]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优越的知识和人文环境、以及可接纳所有有需求读者的定位,为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中心提供了可行性。图书馆是最理想的社会交流的执行机构。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进步,作为未来的社会交流中心,图书馆的社会交流形式将日益衍生出很多与时俱进的、符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形式。未来图书馆具有社流的“新身份”,未来图书馆的作用,是文化传承、学习共享和创新发展。也许未来的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某处场所的实体概念,更是应用于虚拟空间中学习、交流、体验的技能与活动。

未来图书馆的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的重要,分工更加细致,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也非常的专业性,需加强用户导向服务,拓展了各种新功能。 “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不应成为纸上谈兵,应当是未来图书馆馆员自我发展定位的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 渠春阳.也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49-50,63.

[2] 王著.生态图书馆定位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4(4):29-32.

[3] 吴建中.开放交流合作――国际图书馆发展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4-8.

[4] 周九常,付永华.现代公共图书馆社会整体形象定位[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 4):3-8.

[5] 李明华.论作为交流场的图书馆――兼谈基础理论研究问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7-11.

篇2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理论重点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组织行为学在银行业中的应用来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健全内部控制建设,使得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有力,从而促进银行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

本文所称绩效,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落实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成绩和效果的体现。绩效不仅体现在员工,也体现在员工所在部门,当然,最终必然体现在整个银行。

内部控制在本文是指银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皆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合理保证银行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控制分为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两大类。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规范了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控制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本文将针对其中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做相关风险控制分析。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完善银行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统激励理论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传统的激励理论可以理解为需要理论,该理论通过对激励的核心内容――需要的探讨,寻求影响组织成员动机、行为和目标的内在要素,从而为激励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下文结合传统需要理论的主要构成理论,针对性的揭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层次发展模式,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相对强度之间的关系要素做出了直观性的描述。尽管该理论并没有被普遍证实,但是从该描述得出的重大启示和指导作用可推,银行员工也存在着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层次性满足需要。生理和安全属于低层次需要,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属于高层次需要。

目前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绝大多数还处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对于员工的社会属性、尊重表达和自我实现几乎很少涉及。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银行对激励制度规划的缺失;二是企业文化尚未建立、不健全或是形同虚设;三是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推动乏力;四是经营压力较重而忽视了对员工高层次需求的关注;五是普通员工对高层次需求的诉求通道的不畅。

中小银行普遍有如下情况存在:一是认为提供适宜的工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福利,通过签订合理的劳动合同书、缴纳社会保险及建立良好的退休金制度就是对员工激励的较好体现,员工享受这些需求后,就应该按照组织统一安排来奋力工作,不应有其他非分之想。二是员工入职之后的激励、晋升等事项主要由较为单纯的经营业绩和组织考察来决定,有甚者更是存在权利层主观评判和暗箱操作等行为,鲜有体系化的制度可循。淡化了对管理水平、风险管控、合规文化和措施、发展转型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三是管理者往往忽视与员工之间的交往,漠视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认同感教育。另外,对员工潜能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的调动也少见踪迹,而更注重的是对他们机械性的、程式化的操作能力的锻炼。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于整体素质较优的银行员工资源的一种浪费。

笔者实践认为,在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较好保障的同时,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约束机制(诸如增加考核体系中对于员工创造力(如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等)和决策力的鼓励政策、考核经营单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建设有竞争力的晋升及奖励政策),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多层次的缓和经营压力,增强管理者职业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通道,都会对提升银行整体绩效,有着意想不到并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人才流失等风险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三种:成就、归属和权利。有着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卓有成效地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他们乐于干出一番事业,乐于挑战,愿意承担责任,喜欢表现,对于成功有强烈的渴求。有归属需求的人希望与人为伴、归属于某些群体。他们关心别人的感受,愿意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有权利需求的人渴望控制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喜欢施加影响,他们寻求领导岗位,喜欢与人争辩并健谈、直率,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

每种需求的人正如作画用的颜料,各有所向。树叶通常要用绿色,太阳通常要用红色,天空通常要用蓝色。同样,在人力资源应用方面,如何将不同需求的人用在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上,是中小银行管理中的短腿和不足。在现实工作中,通常的用人方式只考虑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领导评价,对于深层次需求方面的设计、遴选和应用则较为薄弱。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各方面需要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合理搭配。归属需要强的人有利于在组织中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相互合作。不仅人资部门、工会、培训部门等协调性部门需要,每个职能单位最好都有这样的人员安排。成就需求强的人和权利需求强的人对组织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项目开发以及临时性的公关课题来说,有成就需求强的人的不懈努力,有权利需求强的人的有效组织、控制、协调、领导和施加影响,对于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绩效的产生不可或缺。

对成就需要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开拓团队、缺乏团队协作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积极组织行为学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组织内部管理矛盾的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更关注于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冲突、压力和工作倦怠;改进不良的态度和对组织变革的抵制;如何激励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缺乏工作动力的员工等。

组织行为学家根据鲁森斯等人对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证明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定义标准的最具代表性的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包括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情绪智力五个范畴,并证实它们能够直接影响领导效能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压和工作绩效,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绩效和持续性竞争优势。

同样,这对于研究和完善企业层面的控制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解决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经营效率低下、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风险给予良好地修正。

笔者将针对上述部分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做出解读,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更加注重加强员工自我效能建设

高的自我效能感通常会伴随高绩效表现。中小银行事多人紧,加之行业的特殊性,对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与一般行业相比更高。在员工的选拔及职业培训工作中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自我效能及相关潜质情况。

(二)促进员工对于希望的坚持

高希望者在面临困境时,社会适应性较好,同时还会尝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银行管理者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员工对于的希望的坚持力,通过培训及综合考评等手段,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坚持力实行阶段性的鼓励。

(三)倡导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关注

戈尔曼指出,个体在工作上能否取得成功与情绪商数和情绪能力关系密切,其影响是IQ的两倍。高情绪智力可以帮助银行掌握员工或客户的情绪,发生争议或有分歧时能妥善处理,进而实现工作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兴淋. 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8-96)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87-204)

篇3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 滨水开放空间 环境行为研究 金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Key words] City open space;waterfront open space;environment behavior research;Jinhuacity

一、引言

城市滨水区的开放是城市重点开放的区域,是城市意象和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又是城市开放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区开放空间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如何利用环境行为学理论提高滨水开放空间的设计来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已成为现今设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金华市滨水开放空间进行研究,通过运用行为观察法和问卷访谈法等环境行为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现场实地调察、访谈和问卷、了解不同地段、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从人的行为心理入手,在使用者的行为研究中,寻求环境――行为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滨水开放空间环境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以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作为设计的评价要素,试图对滨水开放空间建设的得失进行总结,对金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归纳滨水开放空间环境特征,可为今后的其他滨水开放空间环境设计及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二、研究框架

1.基本概念

芦原义信所定义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齐藤纯一的《公共性》中论及公共性空间指:“不受任何时间所限、向所有人开放、允许不同活动的空间环境。”[ 齐藤纯一.公共性]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城市滨水区是说“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相互辉映,成为一体,成为独特的城市用地”。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城市滨水区域面向城市居民开放的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

2.研究对象

金华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三江六岸是金华主城区最主要的自然景观带,规划通过江、堤、园、路及环境小品建设成三条人工与自然相融的绿色轴线,体现出山抱城、城依水、水映城的山水城市景观特色。“三江六岸”可分四个片区,十五个区段。“四个片区”分别为江北片区、江南片区、江东片区和白龙桥片区,建成后有绿地面积为 309 万平方米。自 1995 年以来,根据分片实施。本研究主要范围为金华市主城滨水开放空间。

金华市主城滨水空间主要有婺州公园和八咏公园组成,这一地段处于城区中心,全长1700米是江北片区3200米沿江景观带的核心地段,是金华市主城区优美的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是金华三江(武义江、义乌江、金华江)六岸的重要景观带,与在建的燕尾洲区域和五百滩区域一起,构成金华城市景观系统的绿核,规划设计对于反映金华市的整体风貌和一个城市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金华市城乡建设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金华市城乡建设志]

3.研究方法

环境行为学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vertaction)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应用性更强,环境行为学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和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

本研究以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环境行为学理论

滨水公共空间概况――>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统计分析――>结论

反馈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采用的主要调查方法之一,在问卷调研中首先对问卷的内容设置进行精心的编排,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对问卷调查的对象进行分年龄段,分不同性别等进行分类,便于统计和范围广泛。同时结合访谈进行。重点的访谈有助于或者更多的信息,访谈的内容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文化教育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在过程中尽量避免专业术,力求使更多的获得使用者的客观感受。通过问卷和访谈,从而了解使用者对滨水开放空间的真实感受情况以及评价。

2.行为观察法

在环境行为的调查中,行为观察法是指我们对特定环境场所与环境中人的行为活动进行直接的观察与记录,并对这些数据内容进行分析与解释,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指导环境场地规划设计的依据。在具体的行为观察过程中,经常采用观察与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摄影、图片、表格、以及数据统计等。

行为观察法通常有叙事型和检验表型两种:

行为观察法在实际运用中有叙事型和检验表型两种:叙事型观察法是指对原始的环境行为活动状态进行再现的一种模式,强调再现观察者看到的具体环境行为情况,对特定的环境行为进行记录;检验表型观察法按照时间取样,采用的是相当孤立的分类观察模式,按照特定时间,对特定环境行为模式进行记录。

场所环境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不同的场所环境往往出现特定的环境行为模式,我们进行行为场所观察的意图是了解:(1)行为场所的存在情况;(2)使用者对场地的利用;(3)不同年龄与性别人群之间的关系;(4)空间形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时,环境行为还与时间有一定的联系,在特定时间内往往存在特定的行为。

3.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对场所实际情况的一种重要的量化评价方法,利用通过调研手段搜集的数据和表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环境场所与人的行为心理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对大量的调研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整理,通过数据之间的公式推导得出有用的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法可以把各种错综复杂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掌握影响环境行为的场所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具体的规划设计提供有用信息。

三、结论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如何将城市滨水资源更好的为使用者共享,需要深入研究分析不同使用者真实需求。在对滨水开放空间的利用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要联系在一起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才能够实现。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运用行为观察和问卷访谈等方式对金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分析探讨,力求结论可以更加的客观和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70

【2】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齐藤纯一著.公共性【M】.岩波书店,1995.

篇4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从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来看,目前所提出的社会责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针对究竟企业社会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很多学者都提到了SA8000标准体系,张文贤(2008)、郑启福(2008)都提出,我国应该以SA8000为蓝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从立法上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张忠、刘春雷(2008)则认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认识要结合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社会责任来进行,他们认为,特殊社会责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最为核心的部分。李秋华(2008)则赋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以新的重大意义,认为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有助于从多个不同层面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关于社会责任的途径问题,国内一些研究学者给出了多种思路,绿色营销、慈善活动、绿色物流等都成为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内容,缪朝炜、伍晓奕(2009)更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社会责任的评级体系,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将对绿色物流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张文贤(2008)认为,对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中应该包括财务指标、文化指标、公益指标和市场指标等多样化的评价指标。

连锁商业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经济实体,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连锁业态的出现使得商业企业和社会的结合不仅仅局限在少数大中城市,更通过不断的圈地扩张和延伸服务,直接深入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将农村和城市的消费活动、生产活动通过连锁业态紧紧地联系起来,对于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同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野将有助于将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以进一步的认识和明确,以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履行的途径等重大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行为必须重视环境的约束条件,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也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因此,组织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既受到组织秉持的价值观的影响,更严格受制于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连锁商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首先有必要明确关于社会责任的定义,根据卡罗尔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囊括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我国学者对于该定义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一般认为,所谓社会责任“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指企业在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和义务”。该定义主要基于道德规范角度给出的,从组织行为研究视野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基于某种特定环境交互结果的意识和行为反应。因此,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给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基于对自身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角色认识和责任意识,根据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提高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而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反应。

(一)企业的社会角色定位

从组织行为角度看,组织的一切行为和组织自我的角色认知有很大关系。角色认知属于知觉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知觉表现,它反映了知觉主体对于特定角色的基本认知状态。通常我们认为角色和责任、行为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如图1所示:从角色认知的角度看,角色在社会活动中不仅仅只是知觉主体某种身份的代表,更要求知觉主体明确这种身份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并且具备和特定的责任意识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并且付诸于行动。这才是角色知觉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在社会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找准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定位,剖析社会赋予了这样的社会角色什么样的角色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行为模式。

(二)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连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上,也就是连锁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连锁商业企业和传统的商业企业相比较而言,有以下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其经营模式的连锁性。这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连锁商业企业对于社会生活的渗透的深度和广泛性。其次是连锁商业企业的统一配送体系。这样的统一配送使得物流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在连接农村和城市、田间地头和居民餐桌这一点上缩短了运输距离,使得降低农副产品的运送周期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效率成为可能。最后是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对于当前提高社会的就业率,改善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吸纳能力,尤其是对于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连锁商业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特点来全方位的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三)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

组织行为研究要求组织重视变革与发展,而社会责任的履行是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也就确立了正确的变革与发展观,及企业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确立怎样的核心价值观是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企业要将全面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所谓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最早起源于英美等国,主要是指针对改善员工和企业关系、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笔者所提出的全面工作生活质量概念是相对于前面仅仅针对员工和企业关系而言的,指在重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也就是强调企业在发展和变革中不仅重视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更要重视企业之外社会成员的满意度,以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角色形象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提高社会的工作生活质量。由于连锁商业企业和社会生活的距离非常贴近,对社会大众的示范效应也非常明显,连锁商业企业尤其如此。笔者认为,连锁商业企业结合自身的业态特点,履行全面的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责任将更具有社会的现实意义。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途径,如图2所示。

(一)积极建设良好社区关系,提升企业形象

社区,不管是城市的社区,还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区或者乡镇,是很多连锁企业的服务对象,也是重要的客户群体聚居区,建设良好的社区关系,开展积极的公共关系活动,有足于改善企业形象。连锁企业的超市和卖场,可以组织参加社区安全保卫、建立公益组织、扶危济困等活动,来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和公序良俗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超市等连锁业态进驻社区,带来的不仅是质优价低的商品和服务,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以沃尔玛超市为例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更方便更丰富的商品、服务进入消费者生活,但同时由于超市的挤压,导致超市周围原来倚赖出售日用百货为生的大批小型商店和居民便利店倒闭,这部分居民也成为失业人员,生活陷入困境。所以在发展社区超市时,也要关注这一现象,主动通过实施再就业等帮扶工作,使社区责任更细致和深入。

(二)发挥渠道优势,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

连锁商业有着统一的商品配送体系,经营网点又能够深入城市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渠道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精密计划、集中采购,大量直接采购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和农副产品以及深加工农产品,将城市居民的餐桌、菜篮子和农民的田间地头联系在一起,既通过计划安排生产,保证了农产品供给的低成本、高品质,更可以改善农村农产品销售的一些信息、渠道等的瓶颈,帮助农民尽快实现销售,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人口,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的减小,大量农村原来流往东部的劳动力选择留在本地就业,但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较低,无法向留在本地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这些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形成新的就业问题,更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而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企业在向农村市场扩张过程中,注意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因此,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地区,既促进了当地的商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改革实践有重大意义。

(四)倡导环保理念,履行环保职责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企业都要着眼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来发展自己,连锁商业企业同样责无旁贷。企业在确保自身不向环境排放未经处理的“三废”之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点多、渗透深、接触面广等特点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通过营业场所(超市或者卖场)的环境布置、垃圾分类回收、包装物的使用等方面向消费者传达绿色消费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积极主动宣传和倡导环保理念和行为。

综述所述,连锁业态的兴起,是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带来了关于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仅就组织行为理论的角度对连锁企业的特殊性以及建立在这一特殊性基础上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论述,试图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还有很多问题未曾涉及和深入的探讨,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Carroll,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ill industry respond to cut-backs in social program funding?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1983

2.李秋华.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浅议[J].学术交流,2008(12)

篇5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43-02

1 群体冲突的定义

“冲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冲撞或对立。这种解释似乎简单明了,但冲突的内涵却远远比其字面意思要宽广和丰富。它既包括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等有形的冲突,也包括了文化、价值观、道德、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冲突;冲突范围可以是组织间的冲突,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是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的冲突。

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冲突”,学者们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定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冲突是方向相反、强度相等的两种以上的力量同时作用在同一点(个体)时的情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Coser)对冲突的定义是:“冲突就是为了价值和对地位、权力资源的争夺以及为使对立双方受损或被消灭的斗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庞迪(Pondy)认为,最好将冲突理解为组织行为中的一种根本性的动态过程。由于各位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对于冲突就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但抛开纷繁复杂的概念与定义,对于冲突,人们形成了一些共识。

冲突是一个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互动过程中发展而来;群体的冲突是行为层面上的人际冲突与意识层面上的心理冲突的复合,冲突是否存在不仅是个客观性问题,而且是个主观性的知觉行为;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组织、群体和个人,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力、资源、目标、方法、意见、价值观、感情、程序、信息和关系等;冲突是不同主体或主体的不同取向因为对特定客体处置方式的分歧,而产生的行为心理上的对立或矛盾的相互作用状态。

在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内,群体冲突可以被定义为:行为主体在人际交往或工作互动中,一方感知另一方由于某种原因会对自己的利益和偏好产生了消极影响或者将要产生消极影响而导致的对立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过程。

2 群体冲突形成的原因

2.1 人的个性的侵略意识

美国行为科学家杜布林(Andrew J. Dubrin)认为人的个性中存在着潜在的侵略意识,人的这种侵略意识(人的个性)总是寻找机会表现出来,人们在组织中的尖刻语言,争吵,中伤,对抗等行为,有时就是在发泄这种“侵略性”,组织和群体是人们经常表现这种个性的主要场所。

2.2 对于有限资源的争夺

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需求的多元化,资源需求的无限性,所造成的个人、群体之间有限资源的争夺是群体冲突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的群体对于资金、原料、信息、人员、设备等方面资源的占有不平均或不对等。因此,按照人们的愿望或者是完全合理的分配,在当前的状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对于资源占有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3 不同价值观和利益分歧

按照市场经济的假设,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参与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不同的人和群体所追求的利益不可能永远协调一致,当利益出现分歧的时候,人们或群体总是趋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2.4 不同社会角色的冲突

由于社会生活的环境与要求不同,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往往是多种的,可能在学校里是学生,在公司中又是老板,在其他组织中可能还要担任其他职务。这使得当人们扮演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矛盾或互相排斥的角色,这种角色会引发个人或群体的紧张状态,很容易导致冲突的发生。

2.5 职责划分不清

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当有新的任务或者旧的任务层出不穷时,个人和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使两个部门对工作相互推诿或抢着干,这很容易引发群体或部门之间的冲突。

2.6 组织的变动

由于现代条件下对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事务,组织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变革,组织一旦变革、发生改革、重组或兼并,必然会打破旧的利益格局,不同的群体的恐慌、焦虑、利益的变动会带来一个冲突高发的阶段。

2.7 组织风气不佳

功能正常、水平适当的建设性冲突需要正常健康的组织文化、传统、组织风气和组织关系,组织的风气不正、关系庸俗、制度失范很可能在组织内形成功能失调、水平不适当的破坏性冲突。

3 群体冲突对公共组织行为的影响

3.1 引起群体内行为的变化

群体成员发生严重的本位主义。当公共组织内出现群体冲突时,发生冲突的不同群体的成员往往对自己所处的群体怀有强烈的本位意识,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而自觉地与向冲突的群体成员划清界限。

群体成员对任务的关注程度提高。公共组织发生冲突后,群体为了打败和其冲突的群体,只有在工作上多多努力才能实现其目标所以群体成员对任务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对成员个人的心理需要的关系减弱。

群体中的领导作风趋于武断。随着冲突的加剧,群体成员更愿意跟随作风强硬的领导,但同时由于其武断的作风,有时可能会冲击群体的安全目标,造成群体的安全风险。

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加强。当存在竞争、冲突或其他对外威胁时,群体内部成员会齐心协力,减少分歧,共渡难关,从而是群体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3.2 引起群体间关系的变化

对本群体和其他群体的知觉偏移事实。布莱克(Robert Black)和莫顿(Janes Mouton),及其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处于冲突中的群体都认为自己比其他(特别是自己的对手)好,这也是群体间认识上的基本偏差。冲突中的群体经常对行为进行扭曲的理解,双方都认为自己比对方重要。

群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减少。冲突发生后,群体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明显减少,这样给组织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群体间存在单向的时间顺序上的依赖或质量上的依赖,直接影响组织任务完成时间,甚至导致组织目标不能实现。

对待冲突的态度由解决问题变为一争高低。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群体成员会感到相互冲突的态度发生变化,对于问题不再是讨论如何解决,而是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且寸土不让,将组织的目标丢在脑后,而只考虑自己的输赢问题。

3.3 对组织的绩效产生影响

从冲突对群体内成员和群体的影响可以看出,冲突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可以是促进的,提高群体的绩效水平,也可以是破坏性的,降低群体的绩效水平。群体需要维持一定的冲突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如下图所示:

组织内很少发生冲突时,此时的组织冷漠、迟钝、对变化反应慢、缺乏新观念,绩效较差。

组织内有适度冲突时,此时组织内有思想交锋、不断创新、组织生命力强、组织内开展自我批评、组织不断革新,绩效较好。

组织内冲突激烈时,组织受许多干扰,很难协调,混乱而没有秩序,组织内部不合作,这种状态时破坏性的,组织绩效较差。

4 合理解决组织内群体冲突的策略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冲突过高或过低都对组织的发展不利,冲突应该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面对组织内的冲突,应该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当冲突太多时,设法较少冲突,当冲突太少时,应采取些办法激发冲突,增加组织活力。

4.1 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把冲突控制在适度的水平

冲突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冲突水平过高和过低都会给组织带来危害,应对引起冲突的各种因素、冲突过程、冲突行为加以正确的处理和控制,努力把已出现的冲突引向建设性轨道,尽量避免破坏性冲突的发生和发展,适度地诱发建设性冲突并把冲突控制在所需的水平之内,以达成“弃其弊而用其利”。

4.2 实施全面的冲突干预,而不局限于事后的冲突控制和解决问题

对冲突的干预不仅仅是冲突已经暴露出来后才做的,而是要对冲突的产生、发展、变化、结果的全过程,所有因素、矛盾和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干预,从而快速地对冲突有全面的认识,并快速做出采取措施进行行为干预,减小或消灭消极影响,放大积极影响,提高组织绩效。

4.3 不走极端,持中、贵和的处理冲突

在儒家思想中,持中就是坚持中庸之道,凡是不能走极端,取其两端则其中,以达到和谐的境界;贵和就是和为贵,和而不同,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安定和谐的局面,不可走极端,采取得当的措施,求大同存小异,维护组织的整体利益。

4.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适宜的机制处理冲突

面对组织内冲突的发生,要根据当时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组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对于发生不同冲突的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发放,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争取使所有冲突都得到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永中,金才兵.冲突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冲突的正面效应[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余凯成.组织行为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王重鸣,时巨涛.组织行为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篇6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6-02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U Hao

(College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ilingu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inally, some methods of conducting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ss 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篇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篇8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柏拉图曾说:“世界上最困难的任务就是了解人类自己”。确实,了解人类自己是困难的,而了解人类心理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更加困难。各种行为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理解和阐释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基础。本文主要从环境-行为理论出发,初步探讨了行为与环境、与设计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揭示了在景观规划及设计中协调处理各关系以及坚持互动性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行为理论对于景观设计的实际意义和如何看待行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1行为与设计者的关系

1.1设计者是环境中行为的预见者

POE调查方法是很早就在西方国家中发展起来的。POE即“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是不同于“竣工后评价”(Post-Construction Evaluation)的一个设计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对设计者的预见效果进行实际的评价。

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几乎很少进行专门的POE调查,这种现象反应了两个问题:一是业主并没有意识到设计后调查对于建成环境景观的使用价值评判的重要性;二是设计者缺乏对待设计的严谨态度和忽视了对设计的相关责任。而正是这些态度使得许多设计者不重视那些随时随地的观察周围现实世界的方法。

实际上,与其说把设计者进行的设计竣工后调查看作对设计应该承担的责任,还不如把它作为完善环境景观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即设计应当反映设计者对环境中行为的预见。设计图纸是设计者的预见图,而使用后调查就是反映设计者预见的一面镜子。

在发挥预见作用的同时,设计者应该如何在设计任务中扮演好这个角色?又应该采用怎样的设计程序呢?一般来说,环境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开始伊始就应该对设计项目的使用者在场所中的活动有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然后把这些活动项目具体转化为相应的设施,最后再把这些设施作为设计要素组织到环境景观规划中去。

1.2设计者是环境中行为的引导者

毫无疑问,设计与行为是相关的。但设计与行为是如何相关的呢?本文认为,任何一个积极的环境景观设计都应当能够引导人们的积极行为――引导人们愉快地交流,舒适地休憩,方便地活动,提供人们安全感和适当的私密性等等。

必须承认的是,人们的行为活动明显是带有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因此设计者不太容易判断其行为动机,但对某些经常发生的行为来说,却是能事先预料的,根据现场的行为遗留迹象也能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定的,从而以此指导设计,将其纳入到设计考虑的因素之中。这种先入为主的设计方式实际上就是设计者引导环境中人们行为的一个积极态度和方法。如果设计者能够在设计中预料人们的行为倾向,他就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设计与人们的实际行为产生冲突。

当设计者最初拿到一个设计任务的时候,他被业主告知他们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和需要满足的功能。对于不同的设计者,一般都会有不同的设计手段或者设计语言,用不同的景观要素的组织来满足业主的那些要求。例如,当场所需要一个标志物的时候,设计者们会想到雕塑、构筑物以及其它有明显感官刺激性的设计要素如镭射灯光、音乐喷泉等等。然而,仅仅有这些要素并不一定就能达到设计者想要的效果,人们还需要设计者的设计在某些时候能引导其行为,如通过视线引导、交通组织、序列安排和设施设置来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实现设计者的初衷。

1.3设计者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者

绝大多数设计者都喜欢在设计中宣称自己的设计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坚持原则不是空话,首先设计者必须理解和明确人们的基本需要。尽管很多时候,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需要,但是如果一个设计未能满足大多数的需要时,设计者就应当反省和查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了。

也许,在很多环境、景观设计师看来,他们总认为他们努力追求的东西理所当然应该是在美学和功能两个范畴的广泛意义之上,评论家也会将这些作为评判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主要标准。实际上,一方面,多数业主都会更偏向于美学意义,而功能多半会放到相对比较次要的位置,设计者也自然而然地将“创造优美的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来处理。因为他们相信在使用者或者设计行业外的人们看来,美学上的成功似乎更能被直接感受和评价。另一方面,功能至上的理论支持者可能更关注一个场所、环境的用途,即他们对设计中功能的安排。

而事实上,在任何环境景观设计中,无论是片面的美学倾向还是片面的功能倾向都是设计者对以后生活在其所谓环境、景观作品中的使用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从对设计成果的受用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景观设计的功能准则与美学准则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同等重要的。而且有必要强调的是,在本文进行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站在使用者角度来看,能不能满足他们的使用要求是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人们也会在意美学层面的意义,但从人们的需求层级上来讲,对于场所的功能或者进一步说使用需求才是最基本的,只有在这一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他们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环境美学需求。

因此,在设计准则的构成因素中,人的行为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本文的目的也是希望建立和强化一种思想――即环境景观设计成功的前提,必须是设计者建立为使用者的行为需要服务的思想,而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和实现满足人们各种行为需求的过程。然而,呼吁对行为准则的重视并非就意味着排斥传统设计理念中的价值要素,只是为了明确设计师作为一个服务大众的角色,需要抛弃一味追求自我艺术实现的个人意识。那么,在定义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时,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且,往往多数情况下设计师做到这一点都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但在如今的社会上人性化的呼声愈来愈强时,设计者应该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一个好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对人的需求能做出的最为积极的反应,这是一个新的、更实际的要求。

2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 1行为理论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

在我们倡导创建人性化社会的时候,景观的人性化是摆在每一个景观设计者面前的责任和挑战。人性化的设计是需要设计者能够对人们的需要做出最为敏锐的洞察和最为敏感的反应。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设计者可以抛弃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思想,只是要在它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就是建立一种设计者和使用者互动的机制,无论是有形的互动还是无形的互动,而这种机制的根本则来源于行为理论的研究和支持。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任何类型的环境景观设计都应该强调每一块场地都适合使用者独特的行为特性和使用需要。从这一点出发,事实上设计最终的评判者应该是使用者本身,因此应该提倡和鼓励大众的参与设计和评价,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自己决定他们的活动场地规划设计。

心理学作为一门行为的科学,必须研究那些能够用刺激和反应的术语客观地加以描述的动作、习惯的形成、习惯的集合等。通过对行为的客观研究,设计者既能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能预测引起这种反应的相关原因。进而用设计的语言创造适宜的环境,从而把人们的刺激-反应水平降到最低,也就是让人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体验到安全、愉快和舒适,只有这样的设计才具有最真切的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

2.2在实践中寻找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为设计者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支撑,行为学家们用实验和统计数据来证实他们的理论;然而,当要设计者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图形的设计语言时,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毕竟行为理论只是行为学家对所观察到的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从而总结并提出一套指导行为的准则。也许,行为学家能够统计和分析人们各种行为的动机、形成和特点,甚至能够追根溯源到人类的本能或者人类的生活哲学,但设计者却不一定能根据这些复杂的行为动机和大量的偶然事件来决定采用哪种设计形式,甚至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因为,毕竟行为学家只是为设计者列出了设计中可能会考虑的因素,正如给设计者们绘制了一张张道路密集的地图,最终道路的选择和方向的确定还是要靠设计者自己。

而事实上,人们的行为很多时候并不是都能按行为理论所预计的那样产生和发展,因此,设计者需要在理论的行为预测中摸索前进,在设计实践中来检验行为理论的真伪并使之不断完善。虽然有人说推测是观察的致命伤,但推测往往是发现真理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道增 著. 环境行为学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贾轶峰、李洪波、扈文华 著. 行为科学辞典[M]. 1994

篇9

作者简介:刘秋(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经贸英语及英语教学;

朱海峰(1979-),男,吉林榆树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79-02

一、双语教学与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根据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第二种或者外语进行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换言之,“双语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够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在我国,一般是指利用英语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也有韩语+日语、韩语+英语、日语+韩语等情况),比如,使用英语教授管理学和国际贸易等。

双语教学不可等同于英语教学。在双语教学中,英语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非教学内容,教师传授的全部是专业性的课程知识而非英语语法句型等。双语教学又与英语教学紧密相关。首先,双语教学是基于英语教学展开的,但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一定要求。只有在学生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展开双语教学,以便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和老师进行交流。其次,双语教学可以促进英语学习。在双语课堂上,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会有所增加,听课过程亦即练习听力与理解能力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没有负担地学习英语,因为不会为了语法、单词、词组去费心记忆,去应付考试,英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

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实施进展缓慢,但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我国都缺少外语交流的环境与氛围,大部分学生除了接触几个外教之外,大多接触的中国的外语教师,这对他们将外语学习提高到与第一母语等同的水平难度很大。不过,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双语教学能够为国家间的协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为繁荣中国和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二)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双语教学本身的实用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并熟练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双语教学对学生第二语言(以英语为例)的水平有一定要求。毕竟学生要使用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去理解和掌握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目前,大专院校一般把双语教学安排在外语学院开展,基本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基础。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产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掌握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较为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各种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活动,在实践中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引导和促使消费者进行科学的购买决策,实施理性的购买行为,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行为学双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用英语充分表现或展示营销学知识,并能以市场营销、销售或广告为职业,在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中供职的专业人才。

二、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非成熟的教学手段,从教材的编写、选定到教学的模式方法,都缺少标准和比较成熟的体系。在此,笔者仅作几点教学感想,愿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模式与教材选择

目前,各高校比较流行并广泛承认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即浸入式、过渡式和保持式。浸入式,即使用中文教材,教师完全用外语或主要用外语授课;过渡式,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完全用英语或主要用英语授课;保持式,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中文授课。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若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缺少课程的灵动性,教学效果也不高。因此,针对学生外语能力水平的不同与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可以采用两种甚至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于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营销类专业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应部分采用汉语或汉语教科书进行授课,也可以附加一些材料,以便加深学生理解。不过,笔者认为,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应是第二种模式,以便让学生习惯使用英语去思维、理解、表达专业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便利,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侧重于影印版教材的选用。影印版教材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更能在理论和案例教学中提供最具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同时学习英语,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由德尔・I・霍金斯等人编写,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入的英文版《消费者行为学》。此版教材侧重于消费者透视和网上学习的结合,书中也体现了对伦理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涵盖,保持了各方面知识的平衡。

(二)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方法

无论对英语水平多高的大学生来说,用另外一种语言来理解并达到运用专业性较强的科目,都很困难。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从教学手段上发挥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双语教学存在学生理解和教师讲授不同步的现象,这使多媒体和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一般在每个章节开始前,教师会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一些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案例,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中的多媒体课件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抽象的理论知识。其中的图表和模型作用很大。教师课下布置的相关讨论、调研作业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从教学方法上将传统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结合起来。其中,案例教学法在授课中占有很重的比例。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即教学中采用案例方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案例教学能够综合数据、理论、生活化等特点,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都颇有益处。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和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首先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分析运用消费者行为概念,进一步讨论营销计划应该如何制定。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方案,既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又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职业中的案例、企划陈述做基础。情景模拟法同样是授课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每当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或理论,笔者都会布置一个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到生活中找寻案例,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把案例演示出来。很多学生把广告搬上课堂,除了简单地再现情境之外,他们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既复习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多方面的才艺也得到了展示,学习热情很高。另外,情景模拟法也锻炼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比如深度访谈法,学生可以模拟被调查者和调查员,进行提问和回答。也有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以提炼所体现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三)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成绩考核

为了灵活考察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摒除传统的期末一张卷决定考试成绩的方式。这种形式过于平面化,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损害。笔者建议采用1+2+2+5的模式。所谓的1、2、5表示的是各个部分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其中,学生的出勤率和听课状态占总成绩的10%;学生课堂中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占总成绩的20%;学生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由于消费者行为学本身就具有实践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期末考试中适合采用企业策划案、案例分析报告和知识点口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上交期末作业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演讲其策划案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给予成绩。这种综合性的评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也能充分体现课程的性质,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总之,在消费者行为学的考核系统中,要时刻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在此,实践能力测试包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综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公关沟通能力;专业调研与分析能力;专业写作能力;客户心理分析与咨询基本技能;社会调查;学生讲课;读书报告;专题探讨;学生科研等。

以上是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对于教学的具体效果,仅采用了口头调查方式,学生反应较好,但没有形成问卷和数据整理,对此,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广泛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女性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妊娠。这是女性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家庭很重要的生命周期阶段。按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规范,家庭是女性的重要场所,家庭生命周期的内容、模式及变化对女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处于妊娠阶段的女性在购物、休闲的态度和行为上或者叫生活形态上会发生改变,这对营销者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根据2005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此处是指大陆)已婚育龄妇女人口总数为2.55亿人,该年出生婴儿数是1593万。如果按照一胎只有一个婴儿的一般概率,1593万约为该年中国大陆妊娠妇女的人口数,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据保守估计,一位城镇妊娠妇女在其短暂的妊娠期至少要花费20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2004年的妊娠消费品市场就达133亿元【1593万×(2.63亿÷6.3亿)×2000元】人民币以上,其中还不包括农村妊娠妇女的消费能量!以上数据显示出中国妊娠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的、巨大的消费群体,正在中国消费品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呈现出巨大的消费潜能。

中国对妊娠妇女的研究开展已有20多个年头,但主要局限在医学、人口学、女性学、营养学等学科领域,很少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这个群体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只有深刻解读这一群体的消费生活形态,才有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才能真正挖掘出这一群体的市场价值。

鉴于女性的重要性和妊娠的特殊性,中国女性妊娠阶段生活形态在营销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消费者行为学视觉下研究中国女性妊娠问题,值得学术界作深入的探讨。

二、中国关于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的研究

生活形态术语最早以短语形式(Style of Life)出现在社会学领域,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生活形态是指人的全部生活活动的总和,而狭义的生活形态仅仅指人们的物质消费活动和由他个人支配的闲暇时间活动的方式,即消费生活形态。随着西方社会进入消费社会,消费生活形态研究取代了生活形态的研究。

生活形态的概念在1963年被美国学者Lazer引入到营销学领域,Lazer认为,生活形态是“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群体的独特生活模式”(1964)。而在消费者行为范式中,生活形态则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定义:它反映消费者对怎样花费时间和金钱的态度以及所做的消费抉择的形式。

目前,在国内外主要相关刊物中,关于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从医学、人口学、女性学、营养学等学科角度展开的,研究的内容包括生活形态与生殖健康的关系(朱慧莉,2004; 樊尚荣,2004)、生活形态与孕期保健水平的关系(葛学凤,2004)、生活形态与生育观念的关系(王树新,1994)以及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沈惠琴,2003; 王青梅,2004)等。

显然,学者们对妊娠妇女这一群体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研究角度并没有从消费者行为学视野下展开。这种研究的缺失,不仅影响了消费者行为学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更重要的可能会因为不能有效地满足妊娠妇女对其所选择的生活形态的追求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相关企业有效地开发妊娠妇女市场和在这一市场上开展卓越的竞争。

三、 研究的内容框架、路径与方法

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的研究,需要回答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本文借鉴消费者行为学的成果,结合孕妇群体的特殊性,对中国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框架性意见。

(一)中国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研究内容框架

在消费者行为学范式下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尚没有现成的成果可资参考,但生活形态(包括女性的生活形态)的研究却有一些成果,我们可从中借鉴以理出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内容框架。

参照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研究的内容框架包括基本内容、一般内容和特殊内容的完整体系。

1.基本内容。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应该是: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未来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基本走向如何?因此,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基本特征研究和变化发展研究。

2.一般内容。为了回答以上的基本问题,我们需要对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一般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这些一般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孕妇一般消费环境状况如何?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一般性影响因素有哪些?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基本分类如何?

一定时期中国孕妇主流生活形态状况如何?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与家庭生活形态关系如何?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与营销一般策略的关系如何?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变迁如何?

以上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研究的一般内容

3.特殊内容。除了一般性问题外,对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纵深了解和把握,还有赖于对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许多特殊问题的研究。这些特殊问题构成了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研究的特殊内容:

中国孕妇各种特殊消费环境的研究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各种特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如亚文化因素和气候因素)

不同族群的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特性研究

不同族群的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族群的中国孕妇生活形态与营销策略的关系研究

不同族群的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有的孕妇生活形态(如独生代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

具体行业、产品、品牌与孕妇生活形态的关系研究

(二)中国妊娠妇女生活形态研究路径

生活形态往往表现为主体的人在某种情景下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特定使用或消费。这就决定了研究孕妇生活形态的具体切入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孕妇本身的路径或称“人”的路径;二是产品(服务)的路径或称“物”的路径;三是具体的活动路径或称“场景”路径。如图1所示:

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可支配收入的分配,它还是个人在社会中是哪种人和不是哪种人的声明。从生活方式的这种群体意义出发,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孕妇本身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的静态扫描,来发现孕妇生活形态的群体性特征。从孕妇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的宏观层面,到家庭、角色身份与参照性群体,再到个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扫描,直到对孕妇心理的透视,这样层层剥离的结果,就有可能发现具有类的差异的孕妇生活形态景象。这就是所谓的孕妇生活形态研究的“人”的路径。

作为群体身份的孕妇生活形态,需要许多象征物来区分和界定其群体性质。这些象征物都是一些具体的产品和品牌。这些产品和品牌会构成群体身份的象征体系。孕妇正是利用一系列被称为消费集群的产品来界定、传播和扮演社会角色的。因此,我们有可能通过识别一系列看上去在孕妇消费者观念中与特定的生活形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来识别和确认出不同种类的孕妇生活形态。也就是利用“物”的路径研究孕妇生活形态。

采用生活形态的方法研究孕妇消费者本身就意味着从行为模式(patterns of behavior)的角度来了解孕妇消费者。孕妇生活形态表示了孕妇用什么方式来享受人生并表达自己的社会身份。这就使研究者有可能通过孕妇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对产品的选择、消费和处置等活动来把握孕妇的生活形态特征。这是对孕妇生活形态最直接的研究。这种研究路径就是所谓的“活动”路径。

以上三种路径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孕妇生活形态。究竟应沿着什么路径来研究孕妇消费者的生活形态,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

(三)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方法

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研究重点应在于找出中国孕妇生活形态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下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此,一般来说,聚类分群研究、相关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应该是较常用的实证方法。但在应用这些方法前,首先要寻找或设计出适合的测量工具――中国妊娠妇女生活形态量表,这也是中国孕妇生活形态实证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

目前西方关于生活形态研究的测量工具大概有AIO清单、VALS模型、RVS量表、LOV量表、PRIZM方法等几类,但这些量表都是基于西方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研究发展而来,不一定适合与西方消费者有巨大差异的中国消费者。并且,妊娠妇女作为一个处于过渡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女性消费群,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于适当的测量工具需求会更为迫切。因此,我们应在参考相关生活形态测量工具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意见法、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法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妊娠妇女消费群生活形态的量表,并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去测试、调整和提高它的效度和信度。

另外,由于中国文化、社会变迁与制度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在借鉴西方消费者行为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更要立足于本土,充分吸收有关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并在二者的基础上做出适合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研究的方法论上的创新,务求找到更多更好和更具特色的、能更有效地洞察中国孕妇生活形态的新方法。

四、 结束语

篇11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大现状是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资本严重短缺。于是,出于更好地引入外资考虑,我国各级政府纷纷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投资政策,最宽松的经营环境;而缺少必要的监督、评核与规范。各种资本在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情况下,很少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沉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以及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使得广大青年职工自我效能感低,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心理十分脆弱,恢复力极差,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很容易感到绝望,走向人生的极端。近期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企业加强对青年员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心理描述的是一种长期持续并且不容易剧烈波动心理状态,它一般包含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从一个人的主观情感来看,在积极心理之下,个人会感觉到生活中幸福感,能从环境中获取满足,其生活状态充满着轻松和快乐;从个人成长上来看,积极心理一般受到情感处理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等实物的影响。根据组织行为学家Luthans的定义,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建立在积极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一种研究组织行为的全新学科。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目标是对积极导向的并具有可测量性的组织行为实施管理,从而带来实际操作中的绩效提高。

二、我国青年员工消极心理、消极行为的现状及其危害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青年员工的心理状况值得关注。根据全国青年和相关研究机构在2005年开展的抽样调查,我国的青年员工普遍面临了工作保障不高、稳定程度不佳、闲暇时间不够、精神压力大、不满意收入情况等现象。具体来看,百分之八十五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消极行为,表现出较低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而超过一半的青年员工普遍存在频繁跳槽的心理偏好;由相当比例员工采取过不诚实的行为。而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有接近百分之四的员工在一个月以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侵犯,其中有一部分员工因此产生了绝望的心理。可以预计,员工的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根据MSNBC的调查数据,员工的不积极心理和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各类经济损失高达四千亿美元,远高于员工直接的偷窃行为带来的损失。

三、组织行为在青年员工心理疏导上的应用

(一)搭建自我效能感的平台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个人的绩效成绩、他人的间接经验、积极导向的说服、生理或心理唤醒等四个方面。通过搭建自我效能平台,可以使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辛苦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使员工通过寻求自己与榜样员工的相似度来获得效能;可以通过积极导向的说服使员工获得对自己表现的积极信息;可以通过正面的唤醒,促使前几个效能感的顺利传导,使员工的效能感具有良好的来源。

(二)开展对希望的培训

希望通常与员工的目标和未来憧憬直接相关,对希望的追寻能够使员工保持高昂的态度和进取的情绪。希望能够促不断地鼓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员工通过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目标和憧憬从而化解压力。在希望的指引下,员工不会因为短暂性的环境变化而出现焦躁和消极的情绪,相反地会采取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困难。具体如何培训和开放员工的希望,可以从(1)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让其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未来怀揣希望;(2)通过构建合理的工作氛围,是员工感到自己希望的实现将得到企业的支持;(3)鼓励员工开展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规划;(4)对员工在工作领域内实现的目标进行鼓励和褒奖。(5)培养员工对于目标失败、希望落空的预判和承受能力。

(三)构建乐观的心理情绪

在乐观的心理之下,员工可以用积极的情绪对未来进行预计,以及用积极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得员工能够迅速从失误或者挫折的阴影中自我康复,并给组织团队带来乐观的辐射效应。如何培养员工的乐观心理,可以从(1)教育员工勇敢面对并积极思考自己的失败,也即培养出一种积极的认识已发生事物的态度;(2)教育员工应该正确地评价当前事物,应该满足于当前工作中的正面因素,应该及时发现当前工作中的负面因素,也即培养出一种积极面对当前事物的心态;(3)教育员工对未来机会的自信心,让员工体会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可发展潜力,也即培养出积极面对未知事物的心态。

(四)发挥情商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表明,情商在企业运作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智商。情商可以通过影响个人身体健康、影响个人的行为能力、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个人的业务操作和组织的有效运行。培养良好的员工情商,可以(1)投入资金,以讲座讲授和拓展训练的形式,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对情商进行定期培训;(2)构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的工作条件,是员工的情商得意充分发挥。

(五)培养员工能够及时从逆境中恢复

在工作中面临巨大阻力时,良好的恢复力能够促使个体及时并且积极地通过自身的心理和行动调整,进而改进组织运转。如何培养员工的逆境恢复力,可以实施风险聚焦策略、资源聚焦策略以及过程聚焦策略。

四、结论和启示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知识管理”这个词,有人说最早来自于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也有人认为是美国恩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于10年前提出的。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以及自身的知识背景不同,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并没有达成共识。其中比较有代表的定义有:

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企业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弗拉保罗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是让企业实现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径。”

国际咨询公司的CKO康妮·摩尔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知识分享和再利用,以提高业务水平和效率。

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所下的定义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国内学者汪大海等人将知识管理定义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是通过知识共享与集体智慧的运用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知识管理定义虽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定义中也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都强调了以知识为核心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

综合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是指组织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对来自于个人、团体和组织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创新等工作。

二、知识管理的理论流派

根据国内外学者们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一般可以将知识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学派:(l) 技术学派;(2) 行为学派;(3) 综合学派。

(一)技术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该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技术学派研究的角度一般包括:从知识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表示和知识库;从知识共享的角度研究团队通信与协作的技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知识地图系统、知识分类系统、经验分享系统、统一知识门户技术等;从系统整合的角度研究知识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的整合等。

(二)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学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9],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是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开展研究。

行为学派研究的角度常常包括: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知识型组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管理观念,如学习型组织;从企业战略角度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战略;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和激励角度研究知识管理制度;从学习模式的角度研究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等。

(三)综合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人的信息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被企业界接受。

综合学派强调知识管理是企业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在这套解决方案里,第一是知识管理观念的问题,第二是知识管理战略的问题,第三是知识型的组织结构问题,第四是知识管理制度的问题,接下来还有知识管理模板,如规范的表格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管理制度流程化、信息化,将知识管理表格和模板界面化、程序化,将企业知识分类化、数据库化,在考虑与其他现有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开发或购买相应知识管理软件,建设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

由上述学派的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还是侧重于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内容、策略以及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等方面,而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没有进行深度展开和系统的研究,对企业而言,缺乏具有操作性的知识管理方案。

但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探讨有关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等的相关问题,例如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这些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研究题目多是以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研究视角,而重心在于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等,未能对知识管理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

三、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

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流程主要分为知识的采集与编码、积累与存储、共享与传播、创新与应用等。企业知识管理实际上是围绕着知识在企业中流动的过程而进行的,企业知识流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下图所示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图:

(一)知识的采集与编码。

知识的采集与编码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前提。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知识的拥有量己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指标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拥有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因此,采集知识就成为企业知识流动的初始性工作。

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任务就是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迅速、及时地采集知识,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和编码。对知识编码的目的就在于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存储并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使个人和企业的知识更容易进行共享与传播。因而知识的采集与编码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

(二)知识的积累和存储。

知识的积累和存储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实际上已成为知识积累的集合体,企业的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源于企业积累的特有知识。这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知识积累的过程,而且由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特征、分工特性以及管理手段等不同,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与协调机制,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所积累的知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决定了企业之间不同的知识优势,最终形成了企业以其特有知识为代表的资源形式。

如果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工作,这些知识就会随着某项具体工作的结束而消失,或者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知识的积累和存储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能对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知识积累,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它完全可以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化解危机。

(三)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手段。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共享性导致知识可以低成本地共享,并且共享程度越高,越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知识共享,就是指把企业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要尽可能公开(少数核心知识除外),使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能充分了解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如果企业的知识有积累,能共享,但是没有充分的交流,那么仍然不能算作有效的知识管理。

知识能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取决于知识能否在企业内部顺利地进行传播。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升华,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从原有的知识中派生出新的知识;也只有在充分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与创新。

(四)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知识创新的社会,知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企业能否充分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知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增值,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采集与编码、积累与储存、共享与传播,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创新的知识再经过采集与编码后重新被利用,由此完成了一个循环。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奉继承. 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运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黄顺基. 走向知识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