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6:2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近期经济形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5月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均现积极信号。出口经过4月份的下探后大幅反弹,同比增长15.3%,较上月上升10.4个百分点。投资在房地产、基建投资的支撑下出现企稳迹象,1—5月份累计同比增长20.1%,较1—4月份继续下滑0.1个百分点,不过下滑速度明显放缓。当月增速则上升0.9个百分点至19.9%。名义消费同比增长13.8%,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不过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较上月略升0.3个百分点。在需求趋好的情况下,工业产出增速也有所上升,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较上月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
5月份经济数据没有继续恶化,显示出一定程度好转的迹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4月份较去年同期少一个工作日,5月份较去年同期多一个工作日,由此产生的基数效应不容忽视。特别是近期外部实体经济并没有明显积极的变化,出口却出现超过10个百分点的反弹,这或许更多的是来自于数据扰动等短期效应,实际情况恐怕不容乐观。而投资虽现企稳迹象,但动力仍然较弱,消费也增长乏力。总的来看,5月份利好的经济数据背后仍然藏有隐忧,宏观经济形势还很难做出趋势性向好的判断。
出口大幅反弹缺乏需求支撑。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当月进出口规模刷新去年11月创下的3341.1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其中,进、出口规模双双创月度历史新高,当月出口1811.4亿美元,增长15.3%,较上月上升10.4个百分点;进口1624.4亿美元,增长12.7%,较上月上升12.4个百分点。
3、4月份进出口增速连续下滑,并维持在10%以下低位,5月份则双双大幅反弹。但是我们很难找到内外需明显转暖的证据来支撑这样的大幅反弹。这样的反弹恐怕主要是由于上述所说工作日变化导致的基数效应等因素的扰动,实际的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主要出口地区来看,5月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2.99%,与4月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3.43%,与4月相比上升了5.8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对东盟同比增长28.05%,与4月相比上升了22.67个百分点,对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香港同比增长分别为13.03%、6.25%、15.87%。
从近期的欧美经济情况来看,美国近期新出炉的GDP及新增就业情况远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更是不降反升。欧元区失业率持续上升,PMI频创历史低点,欧债危机更是不断升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也持续放缓。由此可见,5月份出口的大幅反弹没有得到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的验证。此外,5月对美出口强劲可能还和汇率因素有关,自5月初起美元兑人民币持续升值,这或称为拉动中国对美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欧出口上升则还可能受到另一个短期因素的影响,即欧洲杯的举行从而拉动了中国对欧出口。
总的来看,5月份出口的反弹缺乏外部绝对需求的支撑,更多的是一些短期效应,缺乏需求支撑的出口反弹或难以持续。未来出口维持10%以下低位增长仍是大概率事件,而外部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房地产、基建支撑投资企稳。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89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较1—4月份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不过回落幅度明显收窄。5月份同比增长19.9%,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现企稳迹象。在三大投资领域中,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5%,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5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增长18.2%,较4月份上升9.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4.5%,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保持相对稳定。在国家“稳增长”的背景下,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基建投资整体继续上升。具体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增长1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增长-6.4%,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增长9.3%,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此外,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增速分别回升1.5和0.4个百分点,也体现出国家稳定投资增长的导向。
5月份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仅略下滑0.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收窄,当月增速则大幅反弹,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当月增速的大幅反弹存在基数扰动等影响,不过观察近期形势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的确出现了回暖的迹象。首先从本月数据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继续呈现同比负增长的态势,不过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0和2.7个百分点,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也从数据上验证了市场所谓的“红五月”。在整体经济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近期全国多个地区继续“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央行年内已两次下调存准率,6月8日更是3年多来首次下调了利率。尽管6月份的降息不能解释5月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国家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也开始改变。央行近日的调查显示,15.7%受访居民准备购房,为去年以来最高值。统计局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5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比4月份增加了一倍。同时近期,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住宅成交均价也纷纷走高。这些现象均说明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回暖迹象。在此背景下,房企拿地热点也向积极方向转变。1—5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增速分别较上月回升0.6和3.7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中央也的确提高了对地方微调楼市的容忍度。不过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总基调仍然未变,至少目前来看,楼市调控放松要重述2008年的历史几无可能。同时未来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刚需”恐怕难以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反弹,房地产投资恐仍将继续下滑,可以预期的是,在国家稳增长的背景下,这种下滑的速度和幅度将放缓。不过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在调控的限制下住宅市场较为低迷,而商业地产则一片红火。今年1—5月份,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4.7%和31.6%,均大幅高于住宅以及整体投资增速。我们要提醒的是,在经济基本面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资本大量涌入商业地产将吹大并引发其泡沫的破灭。
总的来看,房地产的反弹和基建投资回升以及制造业投资的稳定支撑了5月份整体投资的企稳。5月份,发改委集中审批了一批投资项目,不过这在5月的投资数据中表现并不明显。在国家稳增长甚至保增长的背景下,未来投资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尽管难以再续2008年“四万亿”的投资盛宴,投资稳增长依然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真正值得担心的是这次投资再刺激还会积累更大的产能,而外部消费需求难以复苏,国内分配改革难以启动,更大的过剩危机在后面。
消费名降实升但仍增长乏力。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从环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4%,继续呈现回落态势。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36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4月份的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79亿元,增长14.3%,低于4月份的14.6%。剔除价格因素,5月份城乡与农村消费增速10.7%与11.4%,分别高于4月份的10.6%和11.2%。从具体商品来看,日用必需品类和汽车消费企稳,降幅在0.5个百分点内,但家电、家具和家装持续回落,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表明房地产消费链依旧处于调整中。
总的来看,由于物价水平的快速回落,5月份名义消费增速继续下滑,不过实际增速有所上升。受制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在内外整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我国消费增长很难表现出独立的走势,加之前期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消费增长表现乏力。从未来形势来看,随着国家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实际消费增速有望继续企稳,不过在价格水平快速回落的情况下,名义增速恐将继续下滑。
工业产出回升趋势未定。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5月份,重工业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9.1%,是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增速下滑1.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回升是5月工业增速超出预期的主要原因,而轻工业增速回落则拖累5月工业增速。重工业的回升与投资的企稳相关。具体来看,通用设备、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业、电气机械和电力热力等重工业行业同比增速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发电量、水泥、十种有色金属和汽车等主要产品产量呈现显著回升。从产销率看,5月份产销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97.9%,反映企业库存有所上升。总的来看,虽然5月份工业产出增速出现上升,不过如果考虑到工作日的因素,实际的增长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目前工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短期内工业增速仍将波动调整。
二、物价水平短期加速下行,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
3月CPI同比出现反弹,4月重拾回落态势,5月份则延续了回落的趋势。5月份,CPI同比上涨3.0%,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涨幅创23个月新低,环比下降0.3%。5月份CPI构成中,新涨价因素为1.26%,相比4月份回落0.32%,翘尾因素为1.74%,相比4月份回落0.08%。因此,5月份CPI的回落,主要是新涨价因素的作用。食品价格继续呈现季节性回落,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4%,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食品价格的下降主要是肉类与蔬菜价格下降所致,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蔬菜价格环比下降6.9%,其他食品价格小幅上涨。非食品价格上涨动力趋弱,同比上涨1.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受油价下调影响,非食品价格中交通通讯及服务的价格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3%。
5月份,PPI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月继续扩大0.7个百分点,同比创30个月新低,环比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下降0.4%。其中加工工业PPI同比持续6个月为负表明终端需求的疲软,而原材料和采掘业PPI同比出现了30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表明下游需求疲软逐渐传导至中上游。
5月份CPI加速下滑,通胀压力得到进一步减轻。而进入6月份后,随着气温升高,部分瓜果类蔬菜上市量增加,预计将带动蔬菜价格继续回落。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输入型通胀压力,就在5月份CPI公布的当天,国内成品油价格再度下调。经过两次成品油下调之后,一季度油价上涨幅度基本被消化,交通运输、物流等用油单位有望明显减负。进入6月份后,CPI翘尾因素将大幅下降,有利于CPI同比增速的继续下降。在目前经济保增长需要政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的情况下,CPI这一下降趋势则为货币政策的放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稳增长政策的加力提供了政策空间。而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在4月同比下降0.7%的基础上加速下滑,同比下降1.4%,PPI指数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显示目前经济增长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反映出目前产能过剩矛盾加深,这也是上一轮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后遗症。
三、货币供应增速有所上升,新增贷款超预期增长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2%,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3.5%,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932亿元,同比多增2416亿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5月份新增贷款将较4月上升,不过实际贷款规模仍然超出市场预期,为2011年2月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仅次于今年3月的1.0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较上月明显提升6.2个百分点至34%,显示出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在逐步显现,投资需求有所好转。不过该比重仍然处于低位(2011年平均为45%左右),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过大的问题依然突出,表明当前投资需求仍处于低位;而票据占比居高不下显示政策推动范围之外的贷款需求仍然疲弱。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是货币供应量增速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另外,5月18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对于货币供应量反弹也具有一定贡献。但M1和M2之间的剪刀差与上月持平,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企业活期存款占比较低的状况仍未显著改善,表明当前实体需求仍然疲软,企业活力以及投资意愿有待提高。
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因此稳增长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预调微调力度加大,国家重点项目审批提速,信贷需求有所回升。从后期来看,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信贷需求随着政策放松逐渐恢复,而且6月初的降息使得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将有所减缓,融资需求也将增加。而从放贷规律来看,二季度放贷在全年占比为30%,与一季度规模持平,4、5两月共放贷1.5万亿元左右,这说明6月份还需投放1万亿元左右。从银行的角度来看,5月的降存准率使得流动性压力减小,而央行将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至1.1倍,引入竞争机制,银行可以自主在限定范围内调整利率,吸引存款,减少存款流失现象,从而减少存贷比限制对放贷的影响。从信贷结构和供应增速来看,当前的实体经济仍然偏弱,终端需求依然疲软,因此实体需求有待随着政策的刺激进一步释放,货币政策还将继续朝着宽松的方向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流动性环比将不断趋松,但在基数的影响下,货币供应同比增速仍有可能波动。
四、投资稳增长恐将加剧我国产能过剩矛盾
5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了多处利好。不过考虑到工作日带来的基数效应后,这种利好恐怕需要打一个折扣,实际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央行在数据公布前三年多来首次下调了基准利率或可成为佐证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口的大幅反弹并不值得乐观,投资增长仍在波动企稳,消费也表现欠佳。由于外部环境依然不稳,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不稳,不确定性风险较大,外需仍然是我们需要首要关注的经济增长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重启了投资稳增长。
由此可见,虽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但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对中小企业而言,经济形势影响喜忧参半,机会蕴藏在挑战之中:
工业生产运行在适度增长区间,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一方面,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挤压,2012年以来企业利润呈现下滑走势。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中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外需不足的加剧,以及工业企业的全面产能过剩等压力,中小企业生产难以快速反弹。
但另一方面,受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调整影响,工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得以降低,融资环境得以改善;而随着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油价下调和部分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走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有望降低;此外,随着投资项目进度加快,工业产品需求将有所扩大,而随着主要行业库存调整期的基本结束,生产规模也有望扩大。这些都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增长。
综合来说,中小企业难以快速反弹,但将适度发展。
消费需求增势不容乐观
一方面,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没有出台,居民对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劳动者所得的期盼难以实现,增加持久收入的预期不好,影响当期消费;此外,目前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居民对就业和工资增加的前景不看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较低水平,消费趋于谨慎;再加上由于中国进口关税较高,许多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价格大大高于国外,价格倒挂导致部分高端消费外流,不利于国内消费增加。
但另一方面,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分别达到9.8%和12.7%,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超过GDP,收入快速增长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安排节能家电财政补贴265亿元,据初步测算,265亿元补贴至少可以拉动2000-2500亿元的销售额,对扩大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将不断释放。最后,2012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增强,同时央行提高储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到3.575%,居民储蓄负收益的局面得到改观,财产性收入增长得到保护,有利于增强消费意愿。
综合来说,受消费需求的变化,中小企业也将受到相应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波动中略有上升。
外贸出口保持小幅回升
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全球贸易量增长将明显放缓,外部需求难以明显回升。同时,作为欧美主要国家的大选年,不仅中国传统出口产品,而且风能和太阳能设备等新能源产品面临“双反”调查,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中国产品出口。此外,反映国际贸易情况的重要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自去年11月份以来掉头向下,目前该指数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这些因素都预示或表明中国出口受到负面影响。
但另一方面,近期欧元区国家推出了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思路由“财政紧缩”转变为“紧缩+刺激增长”,欧债危机有望得到初步遏制,加之去年“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中国出口有望出现回升。同时,在国内近期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将会对出口起到一定支持作用。另外,随着国家加快推进中西部开发,中西部地区在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强,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体现,中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将拉动全国外贸出口。这些将促进中国出口保持小幅增长。
综合来说,受外贸出口的变化,中小企业虽然难以在国外有较大突破,但仍将保持小幅增长。
物价上涨压力继续减轻
一方面,近期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全面大幅下挫,将明显减轻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热钱流入减少甚至净流出,外汇占款投放流动性减少,以及有效贷款需求不足抑制整体流动性水平。此外,目前中国蔬菜和猪肉价格降幅明显,夏粮有望再次增收,作为最重要的新涨价因素食品价格上涨得到一定控制。最后,居民消费价格基数因素大大缩小,下半年翘尾因素由上半年的2个百分点缩小至0.4个百分点。
但另一方面,资源价格改革进程加快却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水平。目前,大部分城市天然气、水、电等能源资源价格调整已在进行中,调价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同时,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具有较长期的推动作用。此外,欧美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仍有可能推出更为宽松的政策措施,全球货币流动充裕,不排除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可能。
综合来说,2012年以来中国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轻,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可顺利实现。影响中小企业的因素还有很多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但结合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基本可以得知,在当前的环境下——形势严峻复杂、经济稳中有进,中小企业虽然能够侥幸存活,但如果不有所作为,仍然难有较大发展。换句话说,要实现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必须调结构促转型。
调结构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道
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很明确,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采取唯一最重要的政策。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调结构;但在产能过剩、部门缺乏投资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调结构是唯一可行的方式。而且GDP的结构比总量更重要。总而言之,调结构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道。
目前,中国在经济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双向城乡一体化”能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经济转型中要关注民生问题。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已提出,为什么推行得相当缓慢,为什么到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以后,我们才痛定思痛,感到经济转型的重要呢?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体,在经济增长阶段内缺少对国际经济前景的正确认识。例如,对广东一些出口导向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对资源的大量使用,还可以使自己的产品继续保持销路,而一旦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国际市场萎缩了,这时候想产业升级、产品调整就困难了。此外,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经济转型的。
尽管广东省在2008年和2009年一再强调要“腾笼换鸟”,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处境困难,为了避免失业率大量提高,地方上的一些人对推动经济转型也感到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我们不但要看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推行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现在经济回升了,市场活跃了,应该说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2010年春季,广东出现了招民工难的问题,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外出农民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出来的那批人,当时他们只考虑收入,只要城里打工的收入比农村收入多,他们就愿意在城里打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一代农民工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他们不只是考虑在城市打工的收入,他们也重视到成本,大家意识到外出打工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对他们来讲,离家出走这就是最大的成本,离开妻子儿女,他们如何生活,如何照顾她们,这也是成本。因此,他们宁可选择就近打工。第二,如果农民出来打工,但技术水平又达不到广东企业的要求,同样广东这边也不需要他。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
经济转型有两个含义,一层含义是:产业要升级,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道路。另一层含义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要符合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要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一、国际经济形势
(1)欧美日篇。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世界经济增长放缓。2013年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势头,经济增速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实力。欧盟因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困扰,主要成员国因削减赤字需要而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受此影响,欧盟经济2012年再度陷入衰退,全年经济增速-0.5%,发展前景黯淡。日本经济震荡下行,受海外经济减速引发的外需不振和以汽车销量为中心的内需疲软影响,2012年同比增长0.5%。2013年日本大力推行“安倍经济学”,积极的财政政策致使资金大都流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发展没有多大起色。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低于近14年来的平均增速3.6%。从经济先行指标PMI来看,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欧盟和日本将陷入衰退。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12月的PMI为50.7,全年共有8个月份PMI在50这一经济荣枯的分界线之上,表明美国经济仍将保持复苏之势。日本2012年12月PMI为45,连续7个月低于50,表明日本经济面临收缩风险。欧盟2012年12月PMI为46.10,已连续17个月低于50,预计欧盟经济2013年仍将保持下滑之势,衰退已无法逆转。(2)金砖国家篇。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引擎“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尽管各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实现“V型”反转,但自2010年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中国在201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7.7%,低于预期的8%。印度由2012年一季度的12.6%降至四季度的2.81%,巴西经济增速从9.34%降至0.87%,降幅最大。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速相对平稳,保持在3%左右。与2006年至2008年“金砖四国”经济平价增长率10.7%相比,“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已相当严重。数据显示,“金砖国家”的经济先行指标PMI仍表现较好,中国2013年四、五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0.2和47.6,虽然有所下降,却仍保持在50左右。俄罗斯、巴西、印度2012年12月的制造业PMI分别为50、51.1和54.7,南非2012年11月的制造业PMI为55.4,且近3个月以来均在50这一经济收缩与扩张的分水岭之上,表明未来“金砖国家”经济仍将保持增长之势,增速下滑之势有望扭转。(3)“迷雾四国”篇。凭借人口结构优势,“迷雾四国”(墨西哥、印尼、韩国与土耳其)在过去十年中经济规模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四国GDP规模为3.9万亿美元,超过德国。“迷雾四国”中的印尼经济增速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中也保持了5%左右的增长。土耳其经济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2011年一季度曾创下12.59%的高速增长,今年6月土国内政治形势再起风波,持续的罢工造成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韩国与其他三国严格来看并“不在一个层次”,其更接近发达国家,但由于受朝鲜核政策影响,安全形势势必影响经济发展。“迷雾四国”的优势还在于人口结构总体上比欧美年轻且有更高的出生率,这使它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更具成本优势。(4)经济形势小结。2013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增长,欧债危机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将拖累经济增长,但美国经济的复苏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使整体世界经济免于陷入衰退,并预计将实现3%左右的增长。“迷雾四国”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社会、宗教问题,发展前景不明,难以发挥全球经济复苏火车头的作用。金砖国家增速放缓既定,各国主要在力促各自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其经济形势整体来说不乐观。
二、国际金融形势
(1)欧美日篇。为刺激经济复苏,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声称中期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欧洲央行出于抑制通胀需要,2011年两次加息,将基准利率由1%上调至1.5%,但欧债危机的加剧及经济的下行迫使欧洲央行连续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75%这一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是最早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发达国家,自
1998年以来,央行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0.5%,2010年10月更是直接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并持续至目前。美联储连续推出
QE3和QE4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其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给,为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却并未流入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美国暂时避开财政悬崖,经济复苏有望缓解财政压力。世界不需要为美国财政悬崖过分担心。欧元制度缺陷有所弥补,欧元短期无崩溃之忧。欧元区机制缺陷在2012年有所弥补,但统一货币与独立财政间的根本性矛盾仍无法解决。在债务危机压力下,“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运行,“财政契约”生效,并就欧洲银行业统一监管达成一致,但这仍不足以使欧元区摆脱危机。尽管欧元区采取了紧缩财政措施,但几乎所有国家债务比例仍呈上升趋势,尚未迎来下滑“拐点”,这意味着欧洲的债务负担将越来越重。日本今年前两个季度实行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货币汇率大幅下挫,但是由于其资金大都流入虚拟经济领域,未能实际的推动实体经济的进步。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在2012财年末高达236%,扣除金融资产后的净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也高达135%,均位居发达国家之首。这种高债务率之所以还没有引发更为严重的危机,是因为日本政府债务循环得到了来自于本国央行最大限度的支持,且政府债务大部分由国内投资者所持有,这使得日债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持续的经济低迷使日本的通胀压力很低,这为日本央行长期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容易引起本国内的通胀;二是在全球经济中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2)金砖国家篇。金砖国家第五次峰会2013年3月26、27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讨论成立开发银行、工商理事会等此次峰会的重点议题,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西财政部和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将促进五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为提高五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提供影响,也不可避免的挑战西方国家经济体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3)金融形势小结。总之,在欧债危机未彻底化解前,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动荡风险。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资产仍将受到追捧,美国股市依然会有较佳表现。日本经济短期内增速明显,后续发展不足。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努力加强金融合作成立开发银行,不仅对自身金融安全发展有利,对世界金融更合理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其成立还处在初步谈判阶段,逐步完善还有一段重要的路要走。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二、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完全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完全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①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②要素流动的程度;③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④商品多样化的程度;⑤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⑥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⑦财政一体化程度;⑧政治因素。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为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总体上毕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当今世界资本和技术流动快而劳动力相对不流动趋势下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和安全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跨国公司,还不如说取决于本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既要加以利用,又必须予以限制。而且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商业行销、科研开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巨大复合体,是一种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经济,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2008年9月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间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这次危机来势猛。传播速度快,牵涉面广。影响层次深,时间长破坏性大,为世界所罕见。它使全球大量金融机构或破产或整合。大量实体企业或破产或重组,生产销售困难,产品积压。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各国财政税收锐减。进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各行业遭受重创,复苏难度相当大。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外汇储备体制与美元币值联系密切,与美国投资和直接贸易比重较大,同他国大量贸易和投资往来用美元结算。使我国经济紧紧地绑架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基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次优选择,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5亿美元。却持有美国债7274亿美元,加上其他共持有美证券类资产达1.20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2/3。危机先后使我国主权基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公司投资、大型实体企业并购或套保投资等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导致几家大型企业高管更替,社会就业难度增大。
(二)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制度影响
1、直接挑战美元的世界通币地位。美国的泡沫损失和挽救危机投入的巨额资金更加剧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趋势是长期的,鼓吹强势美元的战略挽不回它的信用。
2、直接挑战美国长期全球性扩张的“双赤字”政策,并引起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比变化。
3、将引起国际货币组织体系、金融监管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不论是超主权货币还是多元化货币,将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4、将对任意国际货币主权国的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预算,经济上“扩张与收缩、双赤字或双赢余、一赤字一盈余”模式选择与制定产生影响。
5、危机后新型经济体作为国际货币参与国,在维持本国币值稳定与坚挺上。不仅仅是与金融制度的安全与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寡、虚拟经济的发达与否,更重要是同自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体规模与产出量、外汇储备中真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储备量休戚相关。
二、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启示
(一)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技术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随着经济大国的“资本+制造产业”在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贸易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达60%以上。对外出口直接拉动了原材料、能源、服务业上游产业的发展,但出口一定程度是依赖于低人力成本和资源的消耗来支持,且我国长期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条件低,人民币对各主要通币比价低。我国总体经济中90%以上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都源于原生矿产资源,相当大比例源于我国。尽管外汇储备相当大,但环境与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许多矿山城市资源枯竭,废渣尾矿堆放成灾,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度大大降低。我国必须改变出口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成以内需为主和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出口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
(二)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危机再次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设计上人为缺陷,也充分揭示了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性扩张政策、超前消费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现实危害和潜在的风险。美元的信用风险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当今我国的经济规模、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已占重要地位。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已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人民币币值总体上是稳定的,周边国家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已使用人民币,年初我国已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一方面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有效防范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升国际地位,当然也对我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我国应充分调查研究、推行试点,着手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制度、渠道、结算网点建设。
1、试点和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收支结算制度。先进行清算制度、组织机构、渠道网络建设。建立起人民币投放和回笼渠道,除通过口岸结算、货币互换外,还要通过涉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向贸易伙伴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快人民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结算网点等的建设。
2、加大双边关系中人民币与他国货币兑换业务,既直接推动进出口贸易又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业务的发展。
3、实行一定范围内国际交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4、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动摇。保持财政收支盈余,偶尔可赤字,但长期趋势是盈余。保持贸易的长期顺差,幅度可增减变动。但每一年度不逆差。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2008年9月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间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这次危机来势猛。传播速度快,牵涉面广。影响层次深,时间长破坏性大,为世界所罕见。它使全球大量金融机构或破产或整合。大量实体企业或破产或重组,生产销售困难,产品积压。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各国财政税收锐减。进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各行业遭受重创,复苏难度相当大。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外汇储备体制与美元币值联系密切,与美国投资和直接贸易比重较大,同他国大量贸易和投资往来用美元结算。使我国经济紧紧地绑架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基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次优选择,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5亿美元。却持有美国债7274亿美元,加上其他共持有美证券类资产达1.20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2/3。危机先后使我国主权基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公司投资、大型实体企业并购或套保投资等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导致几家大型企业高管更替,社会就业难度增大。
(二)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制度影响
1、直接挑战美元的世界通币地位。美国的泡沫损失和挽救危机投入的巨额资金更加剧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趋势是长期的,鼓吹强势美元的战略挽不回它的信用。
2、直接挑战美国长期全球性扩张的“双赤字”政策,并引起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比变化。
3、将引起国际货币组织体系、金融监管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不论是超主权货币还是多元化货币,将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4、将对任意国际货币主权国的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预算,经济上“扩张与收缩、双赤字或双赢余、一赤字一盈余”模式选择与制定产生影响。
5、危机后新型经济体作为国际货币参与国,在维持本国币值稳定与坚挺上。不仅仅是与金融制度的安全与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寡、虚拟经济的发达与否,更重要是同自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体规模与产出量、外汇储备中真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储备量休戚相关。
二、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启示
(一)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技术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随着经济大国的“资本+制造产业”在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贸易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达60%以上。对外出口直接拉动了原材料、能源、服务业上游产业的发展,但出口一定程度是依赖于低人力成本和资源的消耗来支持,且我国长期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条件低,人民币对各主要通币比价低。我国总体经济中90%以上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都源于原生矿产资源,相当大比例源于我国。尽管外汇储备相当大,但环境与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许多矿山城市资源枯竭,废渣尾矿堆放成灾,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度大大降低。我国必须改变出口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成以内需为主和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出口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
(二)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危机再次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设计上人为缺陷,也充分揭示了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性扩张政策、超前消费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现实危害和潜在的风险。美元的信用风险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当今我国的经济规模、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已占重要地位。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已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人民币币值总体上是稳定的,周边国家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已使用人民币,年初我国已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一方面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有效防范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升国际地位,当然也对我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我国应充分调查研究、推行试点,着手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制度、渠道、结算网点建设。
1、试点和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收支结算制度。先进行清算制度、组织机构、渠道网络建设。建立起人民币投放和回笼渠道,除通过口岸结算、货币互换外,还要通过涉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向贸易伙伴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快人民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结算网点等的建设。
2、加大双边关系中人民币与他国货币兑换业务,既直接推动进出口贸易又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业务的发展。
3、实行一定范围内国际交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4、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动摇。保持财政收支盈余,偶尔可赤字,但长期趋势是盈余。保持贸易的长期顺差,幅度可增减变动。但每一年度不逆差。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
从微观的角度讲,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求企业转型升级。达庆利(2010)研究表明,转型升级的价值至少有6倍,如此高的价值差,为什么大量的企业还满足于简单的量的扩张,大量的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战略,其原因莫过于转型过程本身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具有风险。因此,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进入了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期,这一时期,居民的需求结构,组织结构,以及要素供给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否则很可能在竞争中被市场所淘汰。
(一)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外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全球绿色经济的兴起,以及发达国家回归再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使得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会设置更高的标准,来满足国内保护国内市场以及满足居民需求偏好的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由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对低品质产品的需求也不断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这从贸易壁垒的增多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4400美元,这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会更趋向于多元化、品牌化。实际上,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1980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9%和61.8%,“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前四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了6.32%、-1.69%、7.56%、21.36%、6.85%、0.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了6.47%、-1.73%、0.34%、16.21%、7.33%、9.89%。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仍在加速,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则更多的是在非食品类产品消费进行升级。这种升级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的产品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否则在竞争市场中就会被淘汰。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单从工业领域来看,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45万户以上,比2005年增加了18.4万户,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左右,比2005年增加了8.28万亿。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竞争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中小型企业在我国企业总量中占据了99%的份额,它们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因此,组织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三)要素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要素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端要素供给的增加,这不仅表现在随着教育的发展,劳动力要素的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也表现为产业资本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要素市场中创新型技术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要素价格上升导致要素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在要素紧缺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对要素的需求增加,使得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但要素供给本身的素质短期内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这种价格的上涨使得供需双方会出现结构性的问题,低端要素难以找到需求者,企业本身也难以为低端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这就要求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便适应这种要素结构的变化。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可以从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着手。
(一)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就是要求企业摆脱过去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质的提升。首先,领导者要转变发展理念。要以战略的思路,高规格、高起点的谋划企业的发展蓝图。并根据国家发展重点的调整,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适时的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其次,职工要调整自身的发展理念。要在讲究奉献的同时,追求自身的成长。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合理的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首先,就是要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适度再造,通过流程的优化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这种流程的优化可以先从核心部门开始,并依次展开。依此来提升企业内部整体管理水平,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其次,要创新管理手段。要积极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如通过物流网技术等来实施现场监控、反馈,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
(三)技术创新
资金进入企业以后,随着再生产活动而不断地运动着。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既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也表现为资金的耗费与收回。
资金的循环周转,属于资金形态的变化。首先在供应过程,企业以货币购买劳动对象,形成生产储备,企业的资金随之由货币形态转化为材料储备形态,即形成储备资金,这是资金循环的第一阶段。接着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劳动对象发生形态或性质上的变化,创造出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将材料投入生产,并用货币支付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企业的资金随之由材料储备形态和货币形态转化为在产品、半成品形态,即形成生产资金;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磨损及其价值转移,企业的资金于是逐渐脱离固定资产形态而转化为在产品、半成品形态。随着生产的继续进行,在产品、半成品最终转化为完工产品,从而脱离生产过程而成为入库待售的产成品。于是企业的资金再由在产品、半成品形态转化为库存的产品形态,即形成产品资金,这是资金循环的第二阶段。最后,进入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用货币支付销售费用以及为发出销售产品而耗用材料,企业的资金随之由货币形态和材料储备形态转化为发出销售的产品形态。随着产品销售的实现,企业的资金终于由发出销售的产品形态又转化为货币形态,这是资金循环的第三阶段。企业的资金像这样从货币形态开始,顺次经过供、产、销三个连续的阶段,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是资金的循环。资金循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就是资金的周转,总称为资金的循环周转。
工业生产中的资金耗费,主要表现为生产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把它们吞食掉,因而是消费过程。”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消耗,在价值上表现为固定资金的耗费;消耗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以及支付的工资和各项费用,表现为流动资金的耗费,这些资金耗费的总和,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在销售过程中,为了销售产品,在包装、发运等方面发生的销售费用,表现为追加的资金耗费。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耗费的所有这些资金,最后都要通过产品的销售而收回。收回的资金中,不仅包括了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已耗费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还包括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因此,所收回的资金除用于补偿生产中的耗费(其中包括支付的工资等)外,其余额就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盈利,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要以税金(或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由于生产过程同时是再生产过程,这一个生产周期所耗费的资金,通过国家产品的销售而收回,就为进行下一个生产周期创造了物质条件。所以,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耗费转化为收回,收回又进一步转化为耗费,如此循环往复,使再生产活动得以连续不断地进行。
1.专家型教师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专长研究的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于是有了“专家型教师”一说。理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1997)提出了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Prototype View of Expert Teaching)。[1]他认为专家型教师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从知识、问题解决的效率、洞察力三方面分析了专家型教师的内涵。
(1)知识。包括内容知识(学科知识和本体性知识)、教学法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含外显的和内隐的),还包括丰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通过内隐学习过程获得的经验性知识。
(2)效率。包括教学技能的认识自动化、执行监控及认知资源的再投入,并以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其认知技能自动化的基础。
(3)洞察力。包括对问题深入、清晰、透彻的分析能力和独创、新颖、恰当的解决能力,并能与个体认知过程的选择性编码、选择性联合和选择性比较密切联系。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将专家型教师进一步界定为: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也称教学专家或专家型教师,通俗地讲,就是那些教学经验丰富而又屡屡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2]
2.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美国学者Berliner(1994)对众多专家、新手教师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专家型教师的特征。[3]
(1)专家型教师只是在他所属的领域中表现卓越。这是因为学生知识、学科知识等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是特定的。
(2)专家型教师具有自动化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般教学技能,他们往往予以常规化,把更多的心理资源运用到对自己教学、学生学习的监控上。
(3)专家型教师对教学任务及所处的情境更敏感。他们更能注意教学任务及其情境,如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阐述时的语气等。
(4)专家型教师在教学中表现更灵活。他们并不是依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到既定的教学轨道中来。
(5)专家型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表征。他们会运用更多的有关教学原则、学生认知等知识去分析教学问题。
(6)专家型教师能快而准地知觉到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并做出合理解释。
(7)专家型教师能直觉到对教学有意义的信息,并运用上述经验和理论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推论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8)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较慢。专家型教师的慢是因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分析教学情境、学生需求,并尝试运用大量的教学原则,提出更多、更详细的解决方式。
二、专家型教师培养对建设现代教师队伍的意义
专家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其卓越的教学成效、高超的教学技艺、独特的人格特征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具有深刻、持久而积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对现代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导向和辐射意义。
1.对教师个体成长的示范和激励意义
(1)激发其他教师对完善自我的强烈诉求。专家型教师是师德表率,育人模范。在与专家型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比较过程中,教师能够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不足,从而确立继续努力的方向,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在此激励下产生不甘落后、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和热情,促进其持续的专业发展。
(2)引领其他教师迅速找到专业成长路径。专家型教师乐于并能够成为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作为教学专家,他们在教育思想和专业方向上所具有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使其他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了解其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发展路径,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借鉴经验,汲取教训,恰当地为我所用,迅速找到切合自身的、有效的专业成长道路。
2.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和辐射意义
(1)专家型教师的素质要求代表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专家型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娴熟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对专家型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等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是对教师专业达到成熟状态时的描述,是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理应成为现阶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
(2)专家型教师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辐射作用。专家型教师是改革的先行者,遇到问题都会进行反思并重新选择和尝试更合适的教学策略,总是率先通过探索和实验来验证新的想法。专家型教师是动力源,通过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示范课等多种形式,专家型教师与同事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周围的人施加积极的影响。发挥专家型教师的最大效应和辐射作用,能使其他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终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蓄后备力量。
三、我国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专家型教师培养
新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全方位的冲击,也给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专家型教师。
1.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为了激励更多教师走上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道路,国家和地方应有完善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支持。其别涉及专家型教师认定并直接导向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和特级教师制度。
(1)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实施以来,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然而,在当今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在岗位设置上,应更多地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中小学教师职务的种类,对其进行动态控制;在教师聘任上,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评聘分离的力度。确立以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业绩为重点内容的评审标准,排除各种与教师专业素质无关或关联度较小的考评因素;在职责确定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职级教师的职责要求;在任职条件方面,要甄别教师资格、教师职责和任职条件的不同要求,研究、补充和完善现有各职级教师的不同任职条件。
(2)特级教师制度。近30年来,有关特级教师的评选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已渐趋完善,但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家型教师培养的角度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评选比例过小,基本上处于1‰与5‰之间,难以对更多的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评选标准过泛,应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专家型教师群体的客观实际,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等重点;参评年龄限制过高,应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合理设置参评资格的底线要求,使具有“特级教师”称号的专家型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待遇较低,特级教师是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专业工作者,理应享受更好的待遇;管理效能低下,特级教师制度的执行由地方具体操作,受制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重视程度,差异较大;在任用上,有的特级教师走上他们并不擅长的行政管理岗位,稀缺的专家型教师优质人才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2.改革职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教师职前教育采取开放的培养模式,实行教师专业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分离模式或分阶段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组合情况,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可具体分为4年一贯制、“3+1”模式、“4+1”模式、“3+1+2”模式、“4+2”模式、“4+3”模式等不同类型。高师院校往往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由于不同模式所采取的学制年限不同,因此,也应建立多层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机构。
具体而言,首先,要强化师范性。加强教育理论的教学;提高教育类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定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不仅包括传统的“三笔一话”,还包括人际交往、教育技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技能。其次,要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提高教育实践成效。多开设一些实践活动课,增加教育实习时间,最少应达到西方国家平均水平,即10~12周,并分散到各学期进行。加强教育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配备专家型教师担任实习和见习的指导员。注重学生的实习效果,要求学生在实习时能发现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实行微格教学,加大实践环节。再次,要合理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提高跨专业选修课质量,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比例,强化课程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利于师范生获得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多样化需求。
3.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而另外一部分人却不能的重要原因。L.Kremer-Hayon(1993)指出,反思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教育权威人士、学校校长、其他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大学教授等,都应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合作。没有这种支持与合作,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4]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反思的典范。可在教职工大会、校园广播、宣传栏或演讲中,公开展示自己决策背后的推理过程。学校管理者还应经常恳请教师对其工作表现提出匿名评论,以使教师们做出诚实的回答,并将评论公开化。
其次,建立鼓励教师反思的管理制度。要促进教师反思,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最终使教师养成反思习惯,使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依据。
再次,赋予教师发展的自主支配时间和专业自。课业和精神压力过大已严重阻碍了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和发展,使其缺乏可供反思的时间与空间,因此需减轻教师负担。此外,还要超越传统的外控式管理,赋予教师更大的专业活动自。
最后,营造教师合作文化。应致力于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使教师在进行个体反思的基础上冲破个人文化的束缚,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氛围。
此外,还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反思的起点是自我实践中的“问题”,能否有清晰的问题意识,能否面对问题寻求发展,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与重建中获得强健的生命力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4.增强在职培训的实效
正如Cook和Fine(1997)指出的,过去十年学校改革不成功的经验中有一条根本的教训――蜻蜓点水式的工作坊和浅尝辄止的半日学习培训,不能保证教师回到课堂后会采用新观点。而要促使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打造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我们必须把握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关系,强调教师的实践和参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培训内容上,由理论课程为主走向实践课程为主。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介绍,应以实践课程为主,将教师置于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立足于教师的直接经验,回归教师的职业生活世界。
在培训方式上,由大学和研修中心为主转向校本培训为主。让中小学承担起教师培训的主要责任,同时与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合作,从中小学校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加强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沟通、交流,在与同行展开共同讨论、质疑的平等对话中,让教师的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比较和转换。
在培训模式上,应提供多元模式并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教师在职培训现已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多种模式,教师应根据个人情况各取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优化组合模式。可通过设立教师成长“菜单”、建设教师成长基地来实现,即培训者出“菜单”、受训者“点菜”、教育局“买单”,实现调控权、管理权、培训权的分离。
新课程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一批批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这就是现代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专家型教师。他们代表着中国教育的前进方向,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在教师队伍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专家型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中国基础教育呼唤专家型教师,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注释:
[1]R.J.Sternberg&J.A.Horvath.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又过了几年,他们每个人找到了四块,日后找到了“勇敢”晶石,“狡猾”晶石,还有“快乐”晶石和“帅气”晶石。这四个晶石召唤出了四个力大无穷的变形金刚。就是四个飞机人:恶龙,狂虎,怪蛙和风狮。日后用它们抢钱,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215-01
经常性思想工作主要是针对企业职工在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现实思想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影响着人们思想,企业信息渠道的不断扩大,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日益变化。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我们企业的思想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课题,针对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做好基层干部职工经常性思想工作,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经常性思想工作带来的新情况
企业目前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企业职工。这些年轻职工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但易受外界因素和杜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变化对我们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职工的思想工作对于企业基层管理十分重要,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这些年轻的职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基层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主要根据基层单位根据思想工作的总要求,围绕新形势下中心工作任务,抓住各种时机,针对本单位基层职工的思想实际和带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结合当前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改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手段。
二、新时期改进和加强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转变观念,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职工。从主体地位上讲,尊重干部职工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时代性重大课题。广大基层职工是企业建设的主体,是推动企业全面建设的根本力量。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基层职工,任何时候企业基层职工的主体地位都不可替代。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注意发挥基层职工的聪明才智,把尊重基层职工的主体地位体现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问计于基层企业职工、借力于基层企业职工,从根本上解决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唯靠谁、相信谁、为了谁”的问题,从而牢固树立广大基层企业职工可亲、可爱、可信、可靠的理念。
从特征发展上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同时代塑造不同的人格,认知基层职工必须因时而异。基层职工的思想是一个发展动态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决定了经常性思想工作也不可能“一跳而就”、“一劳永逸”。因此,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破除“一锤定音”、“一好百好”的思维模式,要紧贴时展、紧贴企业形势任务、紧贴基层职工思想实际,不失时机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二)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基层干部职工。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把握实质,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基层干部职工。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企业实际,尊重基层干部职工个体差异,关注心理健康等特点,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培育基层干部职工,真正解决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根本问题。
1、着眼干部职工全面发展。提高基层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培养基层干部职工立足企业成人成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和关怀。要把满足基层干部职工全面发展作为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效能的一个新增长点。要深人开展“创律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办培训班、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电大夜校等措施,营造有利于基层干部职工成人成才的“软环境”;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文化阵地,广泛开展适合青年干部职工特点的企业大文化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时代氛围;大力开展荣辱观教育,用胡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来规范言行,提高基层干部职工的道德素质;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干部职工成人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使企业真正成为干部职工干好事业的一方热土、成人成才的一片沃土、净化灵魂的一席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