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

时间:2024-03-12 16:25: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慧课堂教学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慧课堂教学探讨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05-02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笔者基于HappyClass智慧课堂软件系统,探索以电子书包为基础的智慧课堂,研究课前预习、课中互动教学和课后巩固复习的实施,实现翻转的课堂和学习者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

HappyClass智慧课堂系统是运行在智慧课堂云终端上的一套软件系统,由电子书包、智慧课堂软件、智慧教学平台、微课大师软件、移动式充电柜和感知与控制模块等共同构成。依托智慧课堂提供的数字化的学习空间,课堂上师生使用移动平板电脑(Pad)就能开展各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一 智慧课堂教与学的实施

1.课前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预习

课前,学生可以通过HappyClass智慧教学平台查看各学科的电子教学资源,观看教师制作的导学微课视频,并完成教师推送的预习任务,同时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在阅读电子课文之前,学生先完成智慧教学平台上教师推送的一份学习任务,包括对东西方的食物进行分类,并投票选出自己所喜爱的食物。学生可不定时地查看投票结果。学生还可打开教师推送的健康食物金字塔(Healthy food triangle)图表,初步了解健康饮食的知识。接着,学生点击智慧教学平台上的电子课本,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次数等。然后,学生点击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微课,观看教师使用微课大师录制的两个短视频,第一个视频介绍课文背景知识,第二个视频是关于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反复观看,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最后,学生查看智慧教学平台上教师推送的学案,完成相关的练习,提交之后即时可以看到反馈的结果,教师可通过导学监控,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中互动教学

上课时,教师打开HappyClass智慧课堂平台系统的上课软件及PPT,要求学生连接平板电脑的网络后,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

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教师先用10分钟左右时间就学生课前预习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个时间段,学生的电子书包(iBook)处于锁定状态。到课堂互动时间,教师才允许学生自由操作自己的iBook功能。课文中提到的烹饪种类很多,掌握其英文表达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教师通过点击“教师提问”实时地把问题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作答,把答案上传。教师根据教学屏幕上汇总的全班学生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在白板上直接进行打圈画线批注等,并引导学生判断哪些是健康方式。

然后,学生进入智慧课堂平台系统的“分组互动”,讨论某一观点,各组学生首先选择支持的观点,然后将支持的理由通过输入、iBook手写和拍照等方式上传。学生可将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辅助自己学习。由于Reading部分课文的故事尚未结束,教师可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下一小段话。打字快的学生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写,然后上传;打字慢的学生先写在纸上,然后通过拍照上传。教师在不影响学生写作的情况下,使用“学生示范”功能,将学生iBook电子书包的屏幕传到投影上,实时查看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情况。一节课结束后,HappyClass智慧课堂系统软件可呈现“课堂教学质量报告”,自动生成本节课教师所提的问题和学生回答的详情报告。

3.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及成果展示

课后学生主要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作业,完成后直接核对答案,对于错误之处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选择性观看及反复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作业辅导的微课程。课后,学生还可参加在线考试,并通过智慧课堂平台系统的“错题集”,查看自己作业和测试中的错题,以及查看自己的课题错题报告,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的元认知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可按人批阅或按题批阅,可查看“常见错误报告”罗列出的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错误的题目和错误的原因。

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学生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家庭晚餐健康食谱”的微电子书。通过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将收集到的食谱在小组内汇总分类,交流讨论,制作出一份健康的家庭晚餐食谱,并填写在微电子书的图表里。微电子书还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以及英文配音。在制作一本简单有趣的微电子书的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知识创新。

二 智慧课堂对英语教学的核心价值

1.学科认知工具,加强深度学习

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是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无论是课前导学微课还是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都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技能的发展和习得;智慧课堂的作业和测试的“课题错题报告”有助于学习者反思学习过程,训练自身的计划、修正和调整等元认知策略。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的桎梏,激发了学习者主动认知、积极加工信息和全面建构知识的热情。智慧课堂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了学习者的思维向深度发展,改变了学习者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使之向创造者转化。上文提到的制作一份“家庭晚餐健康食谱”的微电子书,就是典型的英语学习者深度思考并发挥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2.多样化学习载体,支持个性化学习

智慧课堂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学习载体,扩大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为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开启了多元智能学习之门。智慧课堂的指导理念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课前、课后的微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什么时间看视频、什么地方暂停、什么视频内容倒回去反复看,而相关的练习和在线测试又能帮助学生智能检测所缺的知识点并及时补救。教师也能随时随处掌握学生课上和课下的学习情况、练习和测试的答题情况。例如,教师可查看“常见错误报告”罗列出的学生在练习和测试过程中错误的题目和错误的原因,以及细读“课堂教学质量报告”,勾勒出学生学习的知识地图,制作有针对性的且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导学视频和微课程作业辅导等。智慧课堂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个性特征,准确掌握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升之处。

3.互动教学,实现社会化学习

智慧课堂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共享的文件、数据和信息,极易实现跨时空、跨区域的交流。智慧课堂的电子书包,随时随处连接信息生态,既支持小群体的讨论与交流,也支持跨区域的讨论与交流,创建了一种信息化时代创新性的学习空间。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课中的互动教学就充分运用了智慧教学平台系统上教师提问、学生示范、分组互动、屏幕广播、课堂练习等功能,协助学生在互助教学中建立有意义的社会知识建构,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更加凸显社会性学习的特点,智慧课堂将辅助个体的学习转化为支持合作学习的交流协作。在这个学习社区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等存在着多种形态的互动关系。例如,通过智慧课堂教学软件的“家校互动”,学生可以查看学校推送的通知。

三 结束语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是一场全新的教学改革,但是智慧课堂还存在一些不足:信息泛滥、交流互动浅层性、过多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压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教师备课刻意追求微课的完美而忽视“教为指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过分依赖数字技术等。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在智慧课堂摸索中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但是,智慧课堂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观就是“变革”,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智慧课堂、智慧教师和智慧校园的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43-02

一、政治社会学教学中课堂主体性的内容

教学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同时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教学模式又是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一个中间环节,教学实践活动要在科学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环节: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辅助条件以及评价标准。政治社会学作为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或者公选课程,有抽象、空洞、不贴近学生生活、枯燥乏味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的主体性,既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进行政治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探究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是自主性课堂的精髓。提高政治社会学课堂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呼唤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学互动,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从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基础,这在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的则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教学程序可以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设定,一般遵循诱导――尝试――变式――归纳――回授――调节这样的程序,比较符合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辅助条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评价标准则可以从内在和外在来分,内在的评价标准有自己对教学状况的评估、反思,总结、提高,外在的评价则有同行评教、听课、学生评教等,都可以从侧面反映教学的状况和质量,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政治社会学教学中主体性方式的实现

(一)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实际化

以政治社会学为例,这一类型的文科课程一般都比较抽象、空洞,如若在讲授过程中仍然按照书中的概念进行概念式分析,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理解掌握,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牵引式教学将社会中发生的鲜活的例子引入,跟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学生很容易引起接受的兴趣,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政治参与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引用他的概念: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这样的解释往往是抽象的、不具体的,但是如果我们引入生活中各种例子,比如对每年召开的两会、比如我们到了法定年龄18岁以后就可以参加选举,再比如新出台的各种政策政府举行的听证会,网上爆出的城管执法中殴打民众的照片,公民可以通过政务网、微博等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进言献策、发表观点、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等等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其实这些行为都是我们的日常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此讲解,再配以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学生便有兴趣参与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这是实现课堂主体性的核心部分

1.可以采用行为导向式教学,比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分析、案例研究,这些方法是目前文科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首先是角色扮演,通常给出的案例中有一些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立场或者利益派别,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得出相应的结论,可能结论是五花八门的,但这正是文科教学启发学生潜能激发他们头脑风暴,形成各种见地的重要手段;模拟分析也是一样的道理,让学生模拟某些情境去作为某些角色做出决策,比如在政治参与一章中,讲到决策系统,可以让学生模拟汶川地震当时的决策系统,让学生分组并体验3分钟的情况下,决策组织6名成员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做出各方面的安排和部署,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政治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往往更能理解一些政策的制定的原因以及他呈现出来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应变和统筹安排等各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也是很多老师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相比较角色扮演和模拟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局限性更小、开放度更大。但是案例分析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积极地准备和课堂组织。教师首先需要选择编写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并提前一周左右将材料发给学生,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材料,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分析的具体要求,如所提问题,分组的规模,讨论时间、发言时间、分析报告的形式和上交时间以及评阅标准等附在案例后面,这样学生会对课堂有更好的准备。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并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从一个解惑者转变为一个组织、参与和协调者,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在小组代表发言后进行各方面的点评并给予指导建议,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学专业的运用能力、逻辑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不断的头脑风暴、质疑、争辩这样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自信心和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专题性教学方式,专题教学方式采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教师在每节课都给出下节课的小专题,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让他们进行展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性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差别在于专题性教学着重于学生在课下的自学和课堂的学习成果的展示,设有探讨分析、争辩、说服、达到统一意见等这样的环节,相比之下专题性教学对团队性合作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案例分析相对来说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有优越性,但对于教师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一定的紧迫感,让教师在这种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以及点评能力,真正能显示教学相长。

3.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辅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性。在人类获得的各种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剩下的6%的信息则来自其他感官,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的出现和综合运用无疑为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效果,改变了以往学生单调的视觉接受知识的情况,更有PPT等教学软件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在图文结合中、动画中轻松学习各种知识,教师也可以将所教授的内容以文字、图片、图形或者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快教学的节奏并且丰富教学的内容;也利于教学互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示范的作用,以身作则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认真负责,学生必定模仿老师的理念和行为。教师最根本的一种教育方式便是影响。

4.转变考核考试方式。政治社会学课堂的主体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的呈现和课堂效果只是其中的核心和主要方面,除此之外,如果将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检查、课程的教学、课程的考核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的考试。考试题目的设定可以摒弃以往的闭卷考查方式,逐渐向开卷考试转变。闭卷考查要求学生不断记忆很多基础知识,必然分散了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时间,很多学生考试完了就将所有知识弃之脑后,必然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的课程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意识、达到政治社会化应有的水平、旨在提高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对政治常识的认识仅仅是一个方面,所以就课程的目的而言,无需花费很大力气去考查学生的识记情况,需要顺应创新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从这一方面讲,开卷考试以考查的方式、开放的题型,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思维领域,激发学生求职的兴趣和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知、情、意和谐统一发展。这样的考查方式也更适合时政性强、信息量大、综合性突出的人文社会学科。作为教师,在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方面,需要注意;题目的设计需要开放、不能封闭,答案要有多重可能性,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可能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回答问题,既不是完全脱离了所学,又不会显得答案整齐划一、正确答案只有一种;评分标准要灵活,创新要加分,鼓励学生创新。

5.除此之外,一些不适合运用案例和专题等教学方式的章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问题式教学,即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在于它建立在对“问题”的追问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知识,最后提出见解。教师需要不断地运用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维,形成一种矛盾思维和矛盾的认知结构,最终要设法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在答案和问题的转换中发现,任何一种所谓结论性的知识结论都具有暂时性,让学生形成一种“矛盾意识”,不能一成不变地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中心,布鲁纳、皮亚杰等都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更多地起到激发学生去主动求取知识、组织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尤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以政治社会学为例,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考试,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并通过一定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不断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是教学改革应有的效果和归宿。

参考文献:

[1]余斌.评审指标视角下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管理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2]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功能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14-02

0 引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及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的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生产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空间想象力的建立,主要知识是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图能力、读图能力及CAD机械制图能力。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能鲜明的突出专业特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1.2课程学时在减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广泛,有二维平面图形的画法、三维立体图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读图的基本知识。如果要将整套内容较好的完成。课程学时应在100左右,这也是以往使用的教学计划学时。但目前一方面随着学制的减少学时在减少,已减到64学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要求的不同,学时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专业只有36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下还要保证1/3的实践教学学时,理论教学学时更少了。

1.3生源情况复杂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所变化,而且良莠不齐。按学制的不同分:三年制(高中毕业)的、五年制(初中毕业)的;按录取分数的不同分:分数线以上(正常录取)的、分数线以下(补招录取)的;按志愿的不同分:填报第一志愿的、填报第二、三志愿的、服从分配的。而对于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却是相同的。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机电类、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教学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理解投影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绘制出其草图,从而达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空间思维的前提下根据技术文件中图纸读懂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安装顺序、结构形状及用途。制图的基本方法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的国家标准系列及深入细致的画法只做简要介绍,工作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学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图与读图上,这是机电类、电气类专业的一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

2.2以专业技能方向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一线工作人员。最近几年各企、事业单位反馈的就业信息表明,社会急需生产一线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方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基本专业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合理的进行删减,删除理论的推导过程,去掉部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块,紧扣实用所需,选择必要的知识块。另一方面增加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环节。理论教学主要有三大块: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读图。在教学工程中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强调点、线、面、体得投影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加强手工画法、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形成熟练的绘图习惯,从而掌握制图技巧;注重各种制图符号、零件代号含义的详细解释,以便打好读图的基础,逐渐培养识图的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对零件(模型)进行测量、手工绘制、CAD制图,结合零件(模型)读零件图、读装配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定会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3.1分清主次、重点详解、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构成线面分析法的重要组织元素,是运用其方法进行绘制图样的基石。教材中的理论语言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自制模型空间来展示点、线、面的投影过程,从直观的过程中总结出它们的投影规律。在讲述中尽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观察投影过程时要做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收获的高兴、快乐。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学习的兴趣。

2.3.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课程学时在减少、知识点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还有着厌学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调节统一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整体的知识建构。那么灵活、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势在必行。对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应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绘图、读图的知识:再以激励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一堂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教学,要提前准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型:简单的、较复杂的、复杂的三种,用以配合完成直观、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在习题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并画出一个简单模型(低层次)的三视图,画完后,一要总结作图方法和技巧,二要祝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并表扬大家积极探索的精神(语言激励)。接着,趁热打铁练习较复杂模型(中层次)的分析、绘制。复杂模型(高层次)作为备用模型,专门给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准备的,可自选绘制。在逐层完成绘制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不再退缩,回心转意的学起来:基础好的同学会积极进取,挑战难题。

2.3.3注重CAD下的机械制图教学,形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的完整融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机械制图与CAD绘图两块知识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往只重视了基于机械制图下CAD绘图的教学,而忽视了基于CAD下的机械制图的教学。CAD不仅能画图,还可以制作教学课件,而且是具有机械制图特色的课件。CAD教学课件中的仿真教具既经济又实惠,既节约了购买实物模型、存放场地的投入资金,又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最有利的是突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展示,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制图习题集中有很多题没有立体图,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

笔画出草图,现在就可以在CAD中预先绘制出来并存储在仿真模型库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选用、展示,非常方便、快捷。CAD软件既是学习者点学习工具,更是教学者的教学工具。

2.3.4细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传统教学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场制图与绘图的实训,全班学生采用的是一套方案,主要强调一个“画”,画上一周到两周的平面图形,没有实物参考。这种强化实训能很大的提高画图技能,但内容单一、只凭想象很难读懂图形全部的情况。学生在实训中极易产生疲倦感,一般会有1/3左右的学生跟不下来,不能完成全部的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细化实训内容做起。

①分三个阶段进行:三视图一零件图一装配图。

实训前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模型(仿真模型),要基本保证10组(每组5人左右)的任务需求,实现不同组不同任务。实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同分析结构、测量尺寸、制定方案。互相沟通交流,彼此学习促进,最终都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技巧,总结出分析方法。这样的改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分层次进行:低中高。

在选用模型时要全方位考虑,既要有复杂的,也要有简单的。每组自选一套模型进行绘制。因为个体有差异,必须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③人文关怀的进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在强化实训的过程中更需要人文关怀。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实训中除了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个尺寸度量准确、把每一条图线绘制清晰;更得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时时跟上进度。在学生们出现疲劳的时候,他们不会调节,只会喊叫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调节,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励他们,既很好的传递了关怀,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我们真诚的关心、关注下,学生们会度过疲劳阶段,圆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3 结束语

不断的变革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高。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发展下。本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的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找出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相信本课程的教学会越来越有特色,更相信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韦兰花.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9):179-181

篇4

会议时间:2015年7月18~21日,7月17日全天报到,18~21日会议。

主办单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

深圳市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导报》

承办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

深圳市逸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委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社长苗立源

会议内容:

一、学术报告

王兆鸱(武汉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

报告题目:数字时代古典诗词的欣赏方法

孙剑秋(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中华文化教育学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从比较阅读观点谈文学中的色彩与声情

二、第五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展示课

教学展示课分初、高中两组同时进行,每组各10节,共20节。上课教师来自不同省市。教学展示课设一、二等奖。另设最佳创意奖2名(初、高中组各1名)。

三、台湾、香港地区展示课各1节

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

设多个分会场,采取专家、嘉宾主持与会议代表现场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研讨。

五、注意事项

1.会务费:每人550元(含资料费),报到时开具正式发票。差旅、食宿费自理。

2.报到地点:深圳金茂园大酒店(深圳市坪山新区金牛西路33号)

3.交通路线:A.飞机:深圳宝安机场坐机场大巴E21到坪山六联酒店(或者坪山新区管委会)下车,沿金牛路步行1000米即到会议酒店(建议直接坐出租车)。B.(火车)高铁:①深圳北站站内转厦深铁路(建议买联程票)到坪山站下;②厦门北站站内转厦深铁路(建议买联程票)到坪山站下(下车后,在车站有会务标志的出租车,费用自理,约3公里)。C.(火车)动车:①罗湖火车站在交通大楼坐前往坪山的中巴(建议直接坐出租车前往会场,约35公里);②广州东站坐经过坪山站的列车(在车站有会务标志的出租车,费用自理,约3公里)。

4.7月是深圳的旅游旺季,酒店床位紧张,参会代表务必提前报名,以便落实接待事宜,否则不予解决住宿问题。(报名时请按回执要求注明相关内容,如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详见中学语文教学网站。)

5报名方式:

欢迎网上报名:shengtaobe12015@126.com

电话报名:《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010) 68982069 68980051

篇5

一、智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师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正确、快速、敏锐的推断能力就是智慧教学法。经过对智慧教学内涵的界定,我们能够认识智慧教学法详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环境的繁杂性;第二,教学的情境性;第三,教学的实施性。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相对复杂,教师不但要具备较为充裕的教学经验与迅速的反应能力,更要把教学艺术水平与自己的建设能力实施有效结合。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课堂不再是指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的场所,给老师与学生提供应创新的空间与余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施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自立意识。过时的教学法基本上都是老师给出规范答案,学生负责去记忆,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创新精神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因此教师应当经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胜利,让他们拾回自信。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指导,从不一样的角度探讨知识,主动思维,充分施展他们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展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愉悦多一些,让学生始终不渝地参加知识生成的全流程。

三、机智捕捉生成资源,增添教学的精彩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执行教案看成课程实践的一个开始,用心收集、捕捉与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境,以此来调动教学行为,从而让课程实践从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比如五上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课,在教授时,首先师生对话。T: What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f western food?Ss: I like….T: Some like Chinese food and some like western food. What western food do you know? Ss:……T: Today let’s learn some popular western food. 在对话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三文治、沙拉、汉堡包和冰激凌的图片,引出单词“sandwich”、“salad”、“hamburger”与“icecream”。T: Do you know what English people like to drink? They like to drink tea. 其次,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分组比赛读、分男女生读。之后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最后学生拿出人物头饰,替换对话中的关键词,重新编写对话,然后教师请两三对学生上讲台表演对话。

四、课堂纪律要严抓,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我需要学生做到“仔细听,大声说,重点记,工整写,主动练”。在上课前说一些句子,像:“Listen,listen,I must listen carefully.Speak,speak,I can speak aloud.Study,study,I can study English well.Practice makes perfect.”来激励学生张口说英语,并提示他们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每节课,我不单单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连续穿梭于过道,随时留意着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并随时对他们实行提问与指导。

通过让学生复习之前的旧知识、单词拼读、重点语言点应用、观看幻灯片回答问题、造句、小组练习、小组调查等活动,阻绝了某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思维、不开口、不参加、说闲话、思想开小差等不良情况,让每个学生在紧急而又活泼的氛围中经过听、说、读、写训练,动脑、动口、动手掌握与运用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有效的小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规范的基础理念之一,课堂是执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执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突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套路,建造具备实际性、教育性、建设性的,以突显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探讨、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一样的任务让学生经过现实的应用去实现,而且会使用方式多样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活起来,像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记者招待会等活动。这样经过较好的小组活动设计,能建立良好的英语交际“情境”,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实现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升的“意义建设”。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能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只有这样,师生才可以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5-01

智慧是推进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教学需要智慧,历史与时代呼唤教育知识和充满智慧的教师。教育教学专家成尚荣教授曾明确指出: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中跳跃出来,要积极超越知识教育理念,努力提升到智慧教育教学层次,将培育“知识人”的教学目标转向到培育“智慧人”的教学目标上来,用智慧教育理念和方法论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并促使广大师生追崇智慧、热爱智慧。特别是广大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智慧,用智慧经营课堂教学,让智慧唤醒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元素,促使信息技术在智慧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一、积极在善变中突显智慧带来的惊喜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应用之中潜藏着丰富的“变数”,而这“变数”便折射出智慧,这是灵活机动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智慧,给予学生带来意外惊喜的智慧。例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让他们自主制作出“有声有色的个人网页”,就在我检查他们作业的时候,有一位叫陈晓的同学非常得意、非常自信地举手到讲台上来展示他的“优秀作品”,经同意后,他将自认为存储了自己作品的U盘插入教学计算机,怀着胸有成竹的姿态打开U盘,双击其制作的“作品”,然而此时,他的得意之态嘎然而止,“作品”被双击以后,“咣”的一声弹出一个“异常窗口”,此时,该同学的脸“唰的一下”红透了。原来由于该同学在复制文件时太粗心了,本应将其制作的“作品”文件发送至U盘的,结果点击到发送“快捷方式”了。

对于如上这种“尴尬”情形,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并不立即指责批评其粗心大意的错误,源于其“脸红”已经确实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将话锋立即扭转,幽默地说,“也许这就是陈晓同学给我们遐想的美丽梦想,我们相信一定很绚丽多彩。”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舒缓,整个教学“气场”变得轻松、祥和、温馨与和谐多了。接着,顺势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该同学出现的问题原因,促使同学们参照自己也许某时一不小心也可能犯的隐性错误,让他们获得意外的收获,感受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所来的意外惊喜,将“尴尬”的情境转换为“亮点”资源,灵活机动充满智慧地调整课堂教学进程,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得更加精彩。

二、积极引入交流讨论收获智慧碰撞火花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是纯粹的信息技术理论授课,则非常容易将课堂教学带入到“沉闷、郁抑、无趣”的情境,不但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且还可以引起副作用,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倦感。然而,就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来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广大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引领学生将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有机融合于一起,大胆创设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教学变得富有情趣,激发他们乐此不疲地深入探究、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将各自的体验说出来,让他们的思维相互走入对方的世界,以至于促使他们的智慧相互碰撞,产生更具智慧性的灵感火花,促使他们的思维发展。

例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便创设讨论互动交流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大概是什么时候接触计算机的?自身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哪些较为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时候学会打字的?是什么时候学会上网的?上网时做的主要事情是什么?等等,从而有力地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便引入“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询问学生,所有计算机上的数据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储?计算机是如何分析、描述、辨别数据信息的?如此一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三、积极引入竞赛活动激发课堂智慧

知识竞赛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加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培育和大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是培育学生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依托电子教室构建电子抢答平台,将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考核引入到这一知识竞赛平台上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智慧与生机。

例如,可以通过电子抢答平台,结合课程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技能竞赛,比如,中英文录入竞赛、Word、Excel、PPT等Office系列软件应用操作考核、网页制作竞赛等等,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更具智慧性的创意,激发他们自主产生创新意识和灵感,提升他们的智慧层次。

综上,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智慧课堂的实现需要具有智慧的教师引领,需要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智慧,需要用人性的光辉构建和谐的氛围,需要用智慧的火花去点燃生机和活力,给信息技术教学淬火。

篇7

近些年我国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就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一些教育学者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但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针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形成统一的定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相关的问题,使智慧型课堂可以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发展。

一、智慧型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以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灵活机制的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灵活的方式,将各种各样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创作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并且使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

1.情境性。

教师为学生创作出生动形象的情境,对学生形成引导,深刻解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具有情境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开始变得积极,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在观察和合作以及讨论等方面,使学生可以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

2.艺术性。

教师自身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就是理解教学,教师要将理解问题的角度进行转化,使语文教学可以成为一门艺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使学生在小学教学课堂上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语文学习体验。

3.机智性。

针对教学的机智性,教师为学生创作的教学氛围要具有自然和谐性,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快乐的氛围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可以享受语文课堂。

4.创作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将教学内容可以深入的发掘出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使学生的特点得到深入的发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自然机制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创作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智慧体现出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创新的前提就是教学智慧,教学创新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智慧充分的展现出来。

三、构建小学语文智慧型课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不怎么理想,需要让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积极的引导学生,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进行建设,提出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智慧重要还是外貌重要?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正确的引导学生,智慧是更重要的,智慧是外貌的基础,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引导,将历史有效的介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晏子进行简单的介绍,虽然鸭子身材矮小,但是没有一个人嘲笑过他,他用自己的智慧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教师积极采纳学生意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的学生表现大胆,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意见,会使有些教师感觉尴尬不敢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这样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智慧型语文教师应直面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探讨中发挥所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春晓》这首古诗时,其中有一句“花落知多少”,教师按照诗词教材上的解释是“不知花儿落了多少”,但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样解释不妥当,较为简单直白,应该解释为“落了这么多花朵,会带走多少春光,体现出诗人的无限遐想和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才更加贴切”,这时教师应赞扬这位同学聪明,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就变得活跃来,为学生创造了奇思妙想的空间,可见,教师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是多么重要,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会表现的另类,对课文的见解不循规蹈矩过于有创造性,然而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不应批判学生这种另类表现合适包容学生,耐心引导学生,为学生灌输正确观念。小学生也存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要对学生信任和尊重,为学生搭建展现自身优势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长处,为课堂增添活力,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4.教师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人应该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反省课堂教学的表现与传播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从中领悟到教学的智慧。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到教材知识和相关知识探究,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对知识的感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篇8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就是“爱智慧”。有的学者认为,智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感性、实践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源于生活,活化已知,探究未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过程,传递方法,启思释疑的课堂;应该是实验先导,注重积淀,适时以思,灵活机智的课堂;更应该是在体验中得到愉悦,求真中寻得快乐,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课堂。

2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的几个方面

一个课堂有没有智慧,决定于师、生、教学资源等,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所以,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课堂实践中来看,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2.1活化已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是给学生活化的知识,还是死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形式。我在讲授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时,介绍了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氧化剂KMnO4、K2Cr2O7、Fe3+、Cl2,还原剂Fe2+、I-、S2-、H2O2……,并没有停止于表象,而是增加了如下四个实验:

2.3 实践积累,适时反思

在这里,笔者所倡导的教学实践积累来自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运用,她是丰富化学智慧的源泉。某位老师讲解Na和水反应时,让同学做分组实验,让几位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补充和完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现象的要点:红、嘶(师)、浮(傅)、游、熔(泳),教师顺势一句“红师傅游泳――速度(反应)真快的“歇后语”归纳,自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可见,幽默语言、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你的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答: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小例中,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幽默。

适时的反思也是积淀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包括了教材、教法、学法、试题、整个教学设计等等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后记、案例、教学日志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关键是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滴闪光点,长期坚持,定能达到教学智慧的深化。

2.4 源于生活,实验先导

当今的化学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于知识的应用之中;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知识、生活、应用的融合,既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才能体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生成,所以,化学教学必须实验先导,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功能。

我们可以预测,将生活、实验探究、思维融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肯定是智慧型的课堂。在讲解Fe3+、Fe2+性质时,有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提供给大家赏析:

可见,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应用中深化理解知识,在过程中激疑、释疑,整节课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思维互动,也充溢着智慧。

3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3.1 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不是正比关系

学科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并不是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多的人,他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捕捉应更深刻和灵敏。

3.2 化学课堂是形成和展示智慧的主阵地

化学教学智慧并不是自己看书学来的,这只是别人的东西,大的智慧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也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

3.3 教学有“格”但更要出“格”

长期以来,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按部就班、程序化,就象车间的生产流程一样,这样的“格”对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和年青教师的成长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进入教学设计的自由王国,才能有利于化学教学智慧的产生。

3.4 教学机智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什么拥有“一桶水”的教师却只能教给学生“一杯水”,那么其余的“水”究竟去哪里呢?。《论语》曰“朽木不可雕也”,我们习惯把它与出自《史记・诸侯世家》里的“孺子可教”搭配,发出“孺子不可教也”的感慨。孺子为什么“不可教”?教师需要有怎样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孺子不可教”变为“孺子可教”?如果把“冰山理论”运用到知识层面,那么显性知识就是表面的“冰山以上的部分”,“缄默知识”就是就是深藏在“冰山以下的部分”。深藏在“冰山一下”的缄默知识具有什么的价值?课堂教学中缄默知识被忽略会有怎样的弊端?缄默知识要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传递和获得?在传递和获得过程中面临着“不可教”的困境具体体现在哪些层面?我们如何规避缄默知识“不可教”的瓶颈、突破缄默知识“不可教”的桎梏?以上种种的困惑都是我们本研究所要探讨的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缄默知识内涵阐释

缄默知识正式从“沉默中爆发出来”是认识论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1958年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这两种形态。他说“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缄默知识正式第一次提出来。郁振华的《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探讨了波兰尼关于缄默知识的主张,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就是一种理解力,它是语言不能穷尽表达但对我们具有极大价值意义的知识。学者斯彭茨说“没有一种知识没有缄默成分,没有一种缄默没有显性成分。”石中英认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是相对而言的,只是由于显性知识的特点,人们更容易识别它。学者科若赫认为使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策略有:“分享隐性知识”;“创造新的概念”;“验证提出的概念”;“建立基本模型”;“显现和传播知识”。关于缄默知识结构和模型的相关研究。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具备认知者、辅助意识与焦点意识三种结构和组织形式。缄默知识主要是认知者的整合,而辅助意识是缄默知识的“寓居”场所,辅助意识和焦点意识是相互排斥的。”笔者认为:“一切知识都具有缄默性”,只不过我们传递或者表达的时候简单化、显性化了而已。缄默知识是一种难以用符号化的形式表达、难以用口头语言传递且存在与个体的经验感受、习惯能力、技术实践等方面的知识。缄默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蕴和智慧知识。

三、缄默知识观下的课堂教学困境

美国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也认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李秉德在《教学论》一书中指出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知识传递。课堂教学缄默知识的传递和获得关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关于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说:“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

教育应该是一种超越。学生是课堂教学知识获得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习得和建构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是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具有主动性的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然”的三维目标。费尼克斯说:“教学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他强调我们课堂教学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让学生达到“智慧的”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知识的传递和学生智慧的生成。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为主导。“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是一个追求价值和意义的存在者。”学生应该是一个有知识的“文化人”和“意义人”。

当前对缄默知识的性质和特征的探讨颇多,但真正挖掘到缄默知识在学生智慧生成方面价值的研究并不多。缄默知识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具有辅的作用,且他是由于显性知识而存在的。而缄默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它是一种与实践和技术密切相关的个人知识,对学生智慧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当今课堂这种符号论的知识观严重影响了学生智慧和文化的生成。当前对缄默知识的研究已渗透各个领域,但把缄默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这个场域内的少之又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但教师一般注重显性知识的学习,教师和学生的缄默知识和本真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但由于缄默知识“不可教”的特点,课堂教学一般只是在显性知识的层面运作。缄默知识在课堂教学传递和获得过程中陷入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困境、缄默知识显性化后再传递过程中消减的困境。再者由于缄默知识主要通过内隐学习和顿悟以及“导生制”的方式获得,那就不难理解缄默知识在课堂教学获得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所要传递的缄默知识和学生所理解或者获得的缄默知识不免存在差距。

四、课堂教学艺术是规避缄默知识“不可教”的关键因素

本文主要站在“一切只是都具有缄默性”的立场出发,用缄默知识探讨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由于缄默知识的缺失而导致的“独白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缄默知识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驾驭和把握和引导课堂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当经课堂教学学生成了“边缘人”,但按照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和知识观,学生并不是空“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缄默知识对学生智慧的生成和课堂教学意义的达成至关重要,如何激活、传递、和获得缄默知识是重中之重《学记》里讲“君子之教,喻也。”杜德栎、范远波认为: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情感性、个体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营造教学情景、活跃学生思维、愉悦学生身心、生成学生智慧等功能。“有效的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显性知识的灌输,还必须使学生拥有富有个性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本质上是实践智慧的核心。”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突破缄默知识在课堂教学传递和获得中的“不可教”的瓶颈。课堂教学并不是显性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灌输”教育,而是内涵极其丰富的缄默知识对学生智慧生成及其重要的缄默知识给传递出去使学生获得。

学者李如密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的独特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活动的双边性、协调统一性和实践的二重性是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的“剂”和“催化剂”。笔者比较赞同李如密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论述,我们要用独特的视角和辩证的多元思维来审视课堂教学艺术。随着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逐步推移,教学艺术逐步从经验的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且这种教育理论逐步运用于教育实践。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发明的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产婆术”,它通过“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步骤,利用问答、比喻、启发等方法使与他辩论的人在“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最便利的矫正转变人心灵的方法。古罗马教育家西塞罗和昆体良的立足于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都传递着教学艺术的思想。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里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倡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技巧。战国时期的孟轲强调思辨的教学艺术。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者类比可以帮助人们阐释疑惑和论证道理。《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启发诱导的方法,并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和教育学生。教师应该很好的发挥“引路人”的作用,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善学”和“乐学”。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和独立思考,都是正确的启发诱导艺术的作用。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易说・上经》里曰:“‘有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张载认为:适时而教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犹如“春雨”,要“知时节”滋润陶冶学生。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精湛的教学艺术思想。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王守仁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让儿童快乐的成长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M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58.P.12.

[2]谭兆敏.近年来关于教师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3]李香娥.论教学观的转向:从知识教学到文化教学[J].现代教育管理,2009(7)

篇10

近年来,社会上对“智慧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当前课堂教学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提高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的全新挑战。因此,如何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成了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课堂教学由此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契机。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表现特征

智慧课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指的是将高科技引入现代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的智慧汇集于整个课堂。具体来说,智慧课堂具备以下几个表现特征:

其一,从学生角度来看,智慧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

智慧课堂必须从学生角度来衡量,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的学习。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在智慧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细节,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其二,从教师角度来看,智慧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智慧课堂的重要引导者,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任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和提出问题,引导一个富有争辩性的活跃课堂,让师生之间充满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交汇,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飞扬。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二、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

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课程,小学美术课堂在寻求课堂教学改革时也应该以智慧课堂为目标,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的融合。那么,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而创作是建立在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之上的。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更新材料、尝试使用新方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些艺术大师运用新材料和特殊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游戏中进行独特的创造。

2.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

美术教育本身和想象意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想象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通过想象活动,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有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艺术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为适应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教练员”“促进者”的身份进行美术教学。首先,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应该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活用教材,将教材与具体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使艺术形象更加直观、可见。其次,要创设富有艺术情调的教学情境,不仅要在美术教室的布置装饰上做一些创新和改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情境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环境对他们的熏陶。最后,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尝试艺术创作,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某位艺术家作品的想法和意见,同时鼓励大家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唯有如此,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智慧课堂的真正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需要,找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课堂的“整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官,从而降低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的难度。例如,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声、形方面的材料,强化教学中的视听效果,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能通过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来扩大教学素材,整合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可以运用计算机对水平不同的学生展开因材施教。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绘画工具等。

篇11

教学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存在于教师的个人经验之中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直觉认识,是教师个人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教师实践性智慧是一种非常具有知识和智慧形态,是教师体验教学世界、构建教学结果,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瞬时的直觉机智和未加思索的即时性行动品质。它诞生于教师个人实际教学情境这一母体,来源于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讨,是教师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并使其内化的实践能力,是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当时当地的课堂教学情境相契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与理念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单方上可以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教学实践性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因此,实践性智慧是课堂教学中能否成就师生精彩的关键,也是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有利于教师生成教学实践性智慧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以下策略对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

教师教学的实践性智慧属于内隐性知识,其形成的过程就是内隐理论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教学实践性智慧生成的重要沃土,离开了课堂教学实践,就没有教师的教学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更谈不上提高了。

实践出智慧。教师要想获得教学实践性智慧,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必须满腔热情和充满激情地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与进步,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只有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起自己对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厚情感,才能深深地领悟教学活动的本质内涵,并把这种领悟逐步转化为一种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责任感、一种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形成一种自尊、自信和较为强烈的主体意,促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追求。长此以往,就会使自己进入一种专业状态,不断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就会在关爱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关心自我教学行为、关注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方法、媒介与手段等每一个方面。这样,教师就不仅会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更把它作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把自己的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就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会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进步而不断改进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加强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也就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加强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也就能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性智慧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是教师获得并发展自己教学实践性智慧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化运用与他人合作

教师的教学实践性智慧虽然具有个体性特点,带有深厚的个人色彩,都会深深烙上个人鲜明的性格和气质。这种鲜明的个性特点往往是他们自己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而他人却无法模仿的,并且在将来会随着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消失。在教学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是教师生成和发展教学实践的重要有效途径。这种合作以在同行之间进行。在与他人合作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教师形成教学实践的形式很多,如:参与集体共同备课、经常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接受教学专家的传帮带等。

经常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也是形成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渠道。对他人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与研讨,要把他人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重点,要研究他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动态生成的情景,关注他人是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对他人和自我教学行为的关注和改进,从而生成和发展教学实践性。

再次,要积极参与主题式考研活动

主题式考研活动,是以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轴心、以获得教学实践性为根本目的、以课例的分析和研究为载体的有计划、有指导、有经验共享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活动首先由教师个人对自己教学中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梳理、加工,形成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在此基础上,学科考研组集中、整理、形成一定阶段教学研究活动的中心问题,即主题。在这种主题的统领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去剖析问题,处理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理解。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思维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参与主题考研活动,也不乏为教学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老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可以进行反思,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因为老师的思考影响并掌握课堂的所有因素。同时,也可以对他人的教学涉笔成趣逡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在自己的课堂中随时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在自己与他人的与补中,提升自己。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82-02

关于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智慧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靠程序性知识和教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它对智慧具有内在的和必然需要[2]。教学智慧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设计环节――用教学智慧建构生态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英语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变应付性为实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妙预设,创设情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学得,更多的是习得。学习英语,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背诵、记忆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困难且容易遗忘;而习得则是在一种环境下,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学习轻松且不易忘记。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老师的智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

(二)独具慧眼,挖掘题材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虽然现在关于小学英语的书是铺天盖地,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然而其内容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老师用其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教材,更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三)匠心独运,设计练习

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作业练习是每堂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作业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作业练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作业练习也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光芒,可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的弊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元、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用教学智慧实现动态生成

教师要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智慧回归课堂,真正实现用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生成。

(一)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将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课堂上有互动、有交往、有对话、有沟通了,课堂形成了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事先布置好的。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随时捕捉那些大家所忽略细节,然后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面对每一个这样的“怪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正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等[2],只有当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的“小插曲”,我们才能转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视错误,因势利导

“错误”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可以转移话题、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为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等。

(三)捕捉异端,点石成金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给我们出于意料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无疑是可贵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正体现了教师智慧的灵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火花。

三、教学反馈环节――用教学智慧完善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的反应得到有效纠正。由此可见,教学智慧在教学反馈环节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3]。

(一)及时反馈,实现高效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一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就要及时收回学生的信息反馈,小学英语教学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一次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全面多元,肯定鼓励

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反馈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反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智慧教学的评价,能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自己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并要求师生们一起很乐意地倾听他的心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双方都得到发展[4]。

(三)智慧反思,追求完善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的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控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反思,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达成通融共生、自由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总结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5]。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这样的课堂集统一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为一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J].山东教育科研,2001,(4).

Teaching Wisdom: A Way to Improv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RAN Jua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