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2 16: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篇1

一、减少消耗成本是企业减损增效的有效途径

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等等各类成本,通过契约化管理实施到位、包字下井等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力投入、材料使用等消耗成本逐次渐低,在企业减损增效方面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各个基层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年度经营目标,以表单化管理为载体,积极实行降本增效。通过与先进水平对比、与历史对比寻找差距,精细测算、精准施策,制定出降本增效清单,列出了具体管控措施,过程中坚持日跟踪、周分析、月评价,同时利用正向叠加、反向补正的工作措施,为整体降本增效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2、以预算管理为切入点,抓好降本增效强落实。月度对工序、要素、价值因素进行精心分析、精细测算,将降本增效目标作为预算目标,两者贯穿融合,整体策划各单位生产经营工作方案,通过预算表格,形成了价格、消耗、结构、费用、采购、销售等要素管控目标。通过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的工作机制运行。

3、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促进成本指标持续改进。制定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策划对标管理工作,督促各单位自主开展对标工作,全年有计划开展,按照“请进来,走出去”对标思路,增强区域企业交流互动,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补短板,实现成本指标持续提升。

二、加强创新创建发展,培育减损增效新平台

1、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增添降本增效源动力。创新开展“一计一策一事”活动,全面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热情,挖掘降本增效潜力,按月组织全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供降本增效新思路、新方法,并进行“优良中差”评价,建立奖惩办法,通过项目有效运行管理,创造性的改造和管理措施将不断涌现,大量降本增效的工作思路、方法会得到应用,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2、以精准绩效为导向,促进降本增效再提升。健全多层级网格化绩效管理机制,通过抓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指标,精准绩效,为解决瓶颈问题提供支撑。及时调整绩效考核中的特别条款,将关键指标与关键人员相挂钩,制定奖励方案,极大地激发岗位人员指标攻关的热情。

三、企业只有高质量发展才是长久之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

推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全方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实现动力转换。动力转换是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实现动力转换,就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其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是实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推动效率变革,就要坚持效率导向和价值导向,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运营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整体效率提升。

篇2

2019年,发改委将聚焦重点领域,聚力攻坚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推进全区经济高质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一、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导向,推动发展目标上台阶。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按照“六个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围绕实现高质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一批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对策建议,将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上。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梳理一批重大项目,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结合“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目标要求,高标准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将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做到任务更明确,更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性、约束性作用。突出重要指标、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督查推进,层层压实责任,一着不让抓好落实,推动各项发展目标上台阶。

二、坚持项目为王,强化支撑,积蓄高质发展新动能。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不断增强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按照区委区政府“项目攀新高”工作要求,积极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实行委领导班子挂片服务制度,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帮助业主解决项目建设的难题。开展项目建设劳动竞赛、“百日突破”等活动,确保项目建设理念不变、力度不减、干劲不降。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推进10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序时进度全市第一。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抓好重点项目储备,着力做到招引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篇4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发展中应坚持一定的原则。第一,在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筑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第二,严格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和控制重要环节,提高产品的寿命、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在发展中要有具体的内容:第一,应遵守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并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达到优良质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第二,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政府部门加大对于质量的监管力度,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预控。

1.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发展中坚持的原则。

(1)在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筑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

在房建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中要符合徐州概况明确好的质量方针,用高质量标准来实现对质量的严格把控,践行质量第一的原则,用严格的质量方针实现建筑的高质量性。要把建筑质量同建筑安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双效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建筑目标,要以目标为发展起点,不断追求质量的高标准,要在工程发展中不断以基础建设为根基不断改变建筑的不同阶段的目标,不断在建筑中推行符合工程安全特色的工程目标,以安全性为指导原则,用正确的指导方针来开展工程的建设工作。

要加强工程管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不断以质量发展为准线,用最全面的目标和方针来指导整体的房建工作,把整体组织的高效工作发展到新的战略高度上。要通过对建筑工程设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质量的高标准,用计划为发展准线来保证具体工作能够开展好,实现整体建筑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

要在工程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要不断追求和实现预期的质量标准,不断把整体的建筑过程的安全性作为发展的重点,不断坚守严格的质量标准,把质量发展作为建筑的首要目标。要通过过程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实现质量的高效发展,通过对过程的严格把控实现每一个步骤的循环发展。要通过纠正性的把控方法,通过对建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的纠正,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改正,使问题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把错误率降到最低。要通过把关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严把质量的每一关,不断用验证和安全测试的方法实现关键步骤和整体步骤的高度控制力。

(2)严格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和控制重要环节,提高产品的寿命、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中要严格控制质量验收关,把出现的问题控制好,使问题最小化,使建筑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要严把质量关,用严格的要求实现整体的优化管理,要用控制关和严把关实现建筑的整体高质量化,使整体施工取得好的效益。要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目标,用合理的目标来开展建筑工程工作,不断用新的思路和方向来开展工作,用最新的目标来实现建筑的创新性,创造建筑的安全新奇迹。

要加大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安全和组织的管理,通过安全管理实现建筑的高功能性,用组织的有效管理实现最大的控制效益,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运转,在环节上下手,设定最准确的控制关,把目标、高质量和控制性能结合在一起,用目标为质量划定目标,用控制来完成控制性能,用质量来实现目标和控制性能的把握。

要提高产品的寿命,通过对质量的把握实现产品的高寿命,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高质量发展,促进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通过提高整体的功能性促进建筑的结构性能和框架性能,使建筑在完工后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新的财富。通过建筑质量的有效提高带动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同时通过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善和带来的安全效应实现人们对社会新的正面的认知,为社会带来新的正能量。

2.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具体内容。

(1)应遵守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并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达到优良质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应用中,要遵循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通过正确的思想实现整体的高效管理,用正确的思路来完成质量控制的整体工作,不断扩展发展思路,实现思想上的高标准和高统一性,带动整体建筑体系的发展。要通过现场技术质量控制实现对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处理,用技术来引导建筑的发展,不断促进技术的成熟,不断用最新的技术来引领管理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改革思路,使过去的方式得到改革,使弱势管理变成优势管理,使资源得到利用和开发,带动整体的管理和思路的发展。

通过现场的考察和管理实现对建筑概况的了解,用技术质量发展实现整体的优良发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带动整个组织的良性发展,使建筑的不同阶段管理人员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管理工作,通过提高建筑专业素质实现对建筑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来提升管理人员的内在涵养,提高对整体技术的内在认识,通过改变管理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建筑的艺术层次。

要不断的完善质量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质量加强管理,通过体系创新发挥管理的整体内在潜能,用正确的体系实现管理和施工建设的长效、健康发展。要在质量和技术上发挥管理的优势,用全过程各组织的精诚合作为整体建筑的发展服务。

(2)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政府部门加大对质量的监管力度,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预控。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应用中要加强房建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管理,通过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使房建质量的整体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政府部门加大对于质量的监管力度,通过有效的质量监管,用监管手段实现管理的高效运转,政府要发挥政府的职责,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实现政府的职能,用质量的监管为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要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每一个步骤的管理,实现质量的控制,用局部的方式来促进整体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保证体系,通过新形势下的体系保证实现体系的正确性和良性发展,用体系的创新发展实现房建工程的整体性发展。同时加强运行保证体系的发展,通过运行的形式保证整体的运行性能,扩大控制的范围,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奉献。要加强保证质量预控手段,用预控的方式和手段来提高质量,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职能,用时效性和管理的手段实现房建工程的高质量。

3.总结

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措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管理人员和控制人员不断的深入改革,推行新的政策,用好的方式和新的方法,严格把控质量关,把建设工程发展为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建筑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服务,带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充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预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施工管理各项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施工内容,从细节出发开展高质量的施工、造价及后期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发展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已经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基础性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在逐步走向绿色低碳的高端建设方向。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响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全方位改进以往建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部分常年固化的难题,尽快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已经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内的标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障更多建筑企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到未来建筑项目的日趋复杂性,建筑项目的总体难度已经难以预测,体现出建筑项目管理中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特点和作用,展示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考虑到不同部门中的不同职位情况,应从整体上的工程规划管理出发,落实员工岗位的准确定位,开展高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

在新时代的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实践中,随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设备应用日趋先进。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符合现代化的先进的建筑理念,一定要满足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积极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不同工种,相应的施工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好现场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通过科学划分所涉及到的建筑工作任务及职责情况,全面开展高质量的精细化、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预期的建筑项目目标[2,3]。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应用在建筑项目中,往往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有更高的挑战,在全方位落实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方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要求,更好地展示出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2.2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意义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建筑项目的特点,在全面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精细化发展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出建筑行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的理念[4]。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应从各方面重视加强建筑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并能从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落实加强构建先进的管理队伍、加强建设管理投资力度等措施,在迎合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实现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明确落实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更加完善,奠定建筑企业全方位的、扎实的软硬件基础[5-6]。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工程项目在“精”和“细”两方面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将每项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在工程项目的效益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满足相关的管理要求[7]。

3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全面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8,9]。

3.1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结合工程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每位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决策的正确性,积极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理念,因此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筛选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

3.2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

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子环节,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质量问题,因此,应全方位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不同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的职责也存在差异。从这个角度应高度重视加强工程管理,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力求全面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3.3提高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

现代化建筑工程涉及多种类型的材料及设备,建筑项目在材料及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材料及设备是影响整体项目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保障落实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以便实现预期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要求。在此背景下,应全面重视加强建筑材料及设备在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所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工程管理。

3.4防范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建筑规模往往较大,整体项目从设计到竣工时间很长,存在大量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如暴风暴雨、地震、地质灾害等,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及现场的有序化管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恶劣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防控好各项建筑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影响因素[10]。从细节出发,全方位重视工程管理,完成预期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目标。

4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4.1提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工程项目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程项目从设计到验收环节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开展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若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上重视加强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水平则难以提升,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在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构建良好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的文化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使全体人员的管理意识得到深化,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从细节入手,全方位紧扣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培训。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从建设目标出发保障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逐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粗放管理,往往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化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企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落实相应的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能落实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高质量的有序化发展,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4.2坚持“多元效益”原则

在开展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始终落实发挥出“多元效益”的作用,全面重视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首先,施工企业保持较强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更好地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从实际出发,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考虑到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定要结合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全方位保障实现劳动力、资金以及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全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主动迎合时展要求,在全面坚持建筑施工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应用市场的实际角度出发,取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积极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市场客观规律出发,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落实具体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工程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全面开展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还应始终坚持构建企业品牌的建设原则。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在市场认可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同时,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保持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求。在推动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建设高水平的企业品牌。

4.3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一系列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且内容更多。具体来说,结合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应重点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化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方案的细化,全面开展记录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各项支出。(2)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都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开展,在明确科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还应从实际出发,构建高质量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风险管理属于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持续贯彻和落实,并结合不同的施工环节,提出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还可以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落实风险清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必然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应注意保障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及理念,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化的风险规避,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信息化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2,43(12):1121-1123.

[2]梁培新,张会.混凝土装配式节点的精细化模拟与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9):821-825.

[3]李小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1.

[4]刁节桃.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江西建材,2017(15):298-299.

[5]田嵩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解析[J].智能城市,2017,3(7):239.

[6]莫志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四川水泥,2017(7):336.

[7]李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256.

[8]郭大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25.

篇6

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

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一问 更高质量=找份好工作?

记者:就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想知道,“更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什么?

信长星: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总体要求,报告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论述和具体要求都是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展开的。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理解其内涵?

信长星:可以这样理解,十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记者:提起“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人认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信长星: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样一个就业总方针下,针对整个就业工作的总要求。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去“推动实现”。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发展,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十报告同时还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

二问 质量和数量,哪个该先抓?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

信长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还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就业数量的增长,每年会确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如今,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该如何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

信长星: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应当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并重,让“量”与“质”协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我们要推进就业“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互促共进,良性互动。

三问 就业上台阶,有啥好办法?

记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动?

信长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计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

篇7

【观点】

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对话】

更高质量=找份好工作?

记者:就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想知道,“更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什么?

信长星: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总体要求,报告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论述和具体要求都是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展开的。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理解其内涵?

信长星:对这一问题,我也还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十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记者:提起“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人认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信长星: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样一个就业总方针下,针对整个就业工作的总要求。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去“推动实现”。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发展,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十报告同时还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

质量和数量,哪个该先抓?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

信长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还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就业数量的增长,每年会确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如今,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该如何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

信长星: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应当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并重,让“量”与“质”协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我们要推进就业“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互促共进,良性互动。

就业上台阶,有啥好办法?

记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动?

信长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计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

篇8

2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只有把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为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损耗,企业在竞争中也才能稳中求胜。

2.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观念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员工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不会按要求、按标准施工,从而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当然,质量观念不仅仅是只强调高质量,同时也强调成本意识。施工人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质量观念和素质,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必定会做好每一个细节,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作为企业,要想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就必须采取措施,比如进行培训,从职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两方面着手,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观念和素质。施工技巧的提高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减少错误,提高效率,思想观念的改变让施工人员注重工程质量,提高了企业信誉,促进企业发展。

2.2明确的质量目标助推企业效益提升

工程质量合格是施工任务完成的应有之义,没有质量保证的工程效益为零,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初就应该要制定关于整体工程质量标准的目标,只有清晰的目标才能鞭策企业确保工程质量。比如,可以把工程的质量标准纳入到合同条款中来,只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工程才予以验收,这样就会促使施工企业注重施工质量。具体到施工过程中,企业又要为施工各阶段制定每个部分工程的质量目标,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靠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累积而成的,而且还要把质量保证的任务具体分配给各个部门和负责人,这样才能做好每个细节,确保每个问题不会被遗漏。

2.3加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是施工质量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不可能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首先,采购人员要掌握材料市场,确保购买价格在市场价范围,同时要跟生产厂家联系,以获得更为实惠的价格。其次,在购买材料过程中要仔细检验材料的质量,安检证明以及型号规格等等,以确保材料的可使用性和安全性,同时购买材料要根据施工需要购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符合成本要求和质量要求;对暂时不用的材料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储存,不能全部堆在一起,有些材料容易氧化,有些材料不能受潮,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储存,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确保是合格的。

2.4强化质量管理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施工过程是工程的主体部分,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为施工准备的,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调控施工现场的人和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现场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得到落实,同时可以把握现场施工进度。特别是对隐蔽性较强的工作可以起到一个监督作用,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重视现场的每个环节,加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其次,对已经制定的计划不能随意变更,如果确有必要进行修正,要经过严密论证,并报管理人员审批,然后提请委托施工方审阅,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但同时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再次,要发挥合同对施工方的约束作用,合同中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规格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施工方不按照合同条款施工,会被视为违约,将承担法律责任,特别要注意监督施工方的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以及技术人员配备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又不给企业造成浪费,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2.5切实贯彻电力工程项目监理制增加经济效益

监理制就是与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相关的制度,监理制可以督促施工方以高质量为施工目标。制度首先必须是完整合理的,因此制度的实施必须有详实的实施细则,规定各项实施要求,同时要加大工程的检查力度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把工程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施工完成都要经过验收。另外,要着力于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对于质量检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施工方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可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只有以制度和标准切实约束施工过程,才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完成高质量的电力工程。

篇9

走过“十二五”开局之年,钢铁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市场“寒冬”局面还将在不可预见的时间内持续。

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仍将面临十分复杂的严峻形势。

国内形势: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减弱,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突出“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行业形势: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转弱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无缝钢管需求下降,新增产能继续释放,价格低迷,产能过剩,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型住房的建设等,为无缝钢管企业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

本厂形势:不利因素,各产线生产能力不能有效发挥、高附加值产品比率较低等不利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无法回避的困难考验。有利因素,一是产能将得到有效释放。2012年我厂计划产量是近几年排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原料不足局面将得到缓解。三是技术和产品的储备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成本优势将发挥积极作用。

为积极应对钢铁市场“寒冬”鞍钢无缝厂通过采取既定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来迎接企业发展的春天。

一、内抓产品质量,外抓服务用户,稳固现有市场。

对内全面加强质量管控,用高质量的产品赢得用户,稳固现有市场。一是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二是采用EVI模式,设计、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三是加强产品质量全过程管理,实现“每根钢管价值最大化”。四是严格产品质量检查,实现质量风险控制。

对外全面加强为用户服务工作,用满意服务赢得用户,稳固现有市场。一是树立“高品质的服务,是高质量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全力做好为用户服务工作,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广泛走访用户,加强感情交流,增进双方友谊,用高质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用户满意。二是发挥市场开发服务攻关队作用,依托厂成立的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5个市场开发服务攻关队,深入了解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和及时反馈用户对我们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我们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控制,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三是明确为用户服务工作的职责,规范服务用户的工作流程,明确服务用户的工作要求,保证为用户服务工作及时到位。

二、大力开发新产品,优化品种结构,谋求企业发展。

树立“精品+规模”的新理念,积极开发、生产市场需求的精品,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用高质量的无缝钢管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实力,谋求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高端油井管、管线管等专业研发攻关小组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力争在“十大系列’新产品的开发上取得进展。

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实现规模效益,谋求企业发展,根据订货合同和各产线实际生产能力,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产线优势,确保产量目标的实现。

三、开展全面对标,大力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用正确的理念指导对标工作,让广大员工明确降本增效的内涵,进一步深刻理解:最应该降低的成本――浪费,最应该减少的成本――错误(事故),最应该增加的成本――价值(能够带来效益的成本)。鼓励大家对照先进找出差距,并努力做到“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逐步形成杜绝浪费、减少错误和同心同德创佳绩的工作风气和企业文化。

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对标工作,要通过“全员、全面、全过程”对标,实现技术经济指标的持续优化、工作业绩的持续提升、竞争实力的持续增强。

扎实开展对标工作以“一线三点”对标为平台,围绕“降本增效”主线,开展质量对标、成本对标、管理对标,不断提升指标水平。扎实开展对标工作紧紧抓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材率和降低生产工具、定额材料、辅助材料采购成本等重点指标,大力降低成本。扎实开展对标工作将各项计划指标和奋斗目标细化分解到系统、到科目、到项目,将保证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作业区、到岗位,实现指标的有效控制,责任的有效落实。

四、推进变革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增强企业管控能力。

为推进变革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实施“三项改革”,推进变革创新。一是进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以此调动全厂各个系统、各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更加有效地促进工作、提高生产经营业绩。二是进行“模拟法人”体制改革,借鉴市场经济中普遍运用的“法人”卡几制,实行各产线“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三是进行“产销研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产销研一体化和作业区之间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开展新产品开发工作,努力实现新产品开发预定目标。

努力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水平,为保证生产顺行打好基础,要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设备工作,强化点检定修制,保证点检检修质量,抓住“三个关键”,提高设备工作水平,实施设备按产线管理,加强设备成本控制,加强技改配套工程建设,切实加强设备系统员工队伍建设。

篇10

成长期的人工林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并且以一定的速度发展:成熟期的人工林已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人工林仍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已达不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发展速度逐渐下降而趋于零。因此,对于森林培育质量要以人工林成长期水土保持功能的发展速度和成熟期持续发挥作用的保持水土功能为标准。高质量的人工林不仅要较快地具有高效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要能够持续地具有生态效益。

在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发展过程中,成熟期可以理解为水土保持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人工林能够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若减退期随意延长,则人工林的水保功能将减弱,达不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因此,培育高质量的人工林,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近自然林业理论,综合应用森林培育的各项技术措施,调整人工林的光、水、肥等环境分配系数和环境利用系数,使人工林尽快进入成熟期,并保持成熟期的持续稳定。在具体的森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森林培育过程中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的依据,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是培育高质量人工林的前提。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设计先进实用的造林技术措施。要做到宜草则草,宜林则林。选择优良树种,科学地配置林种和树种,科学合理地确定造林密度和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认真制定各项抚育管护措施。

2.造林施工管理。造林施工是培育高质量人工林的基础。一定要选择良种壮苗,认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整地和栽植,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站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

(1)是狠抓采伐限额管理,林业站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林用材的烧材的采伐管理,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

(2)进制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好林业站落实管护区域,管护任务,管护措施和保护标志,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防止乱砍滥伐等森林三防工作: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乱捕滥猎行为;配合做好防止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砂,采土,采石等行为,制止非法征占用地林林行为,配合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等。因此,管理好护林员队伍是工程任务能否落实到实处的关键。针对护林员工作地点分散,时间自由度大,素质高低不一的特点,林业站应在护林员的公开选聘,学习培训,目标责任,考核兑现,淘汰解聘等环节强化管理。

(3)是要强化林权管理,林业站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3.是技术质量监督指导管理。森林要注重“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在优质施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调控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其快速生长,并持续高效地发挥水土保持作用。因此,一定要落实各项抚育管理措施,做好人工林抚育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不到位不放过,技术管理组对项目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工作负责,经常深入作业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作业区要责令坚决返工重做,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四是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对生产作业实行质量、生产任务双达标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并影响年度评奖评先工作。由于方法措施得力,各作业队都能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措施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所分配的抚育任务,顺利通过了自查和上级检查,实现了质量、生产任务双达标的目的。

篇11

我国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现状

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由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前几年在国家的行政干预下将大量款贷给国有企业,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因此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加大了风险管理力度,惜贷行为较为突出。2004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351亿元,同比增多247亿元;而同期人民币存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128亿元。3月份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9万亿元,而同期本外币存款余额有23.3万亿元。可见,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银行存款数额都远远大于贷款数额。第二,目前银行“惜贷”主要是惜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对国有企业却照贷不误。尽管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革,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政府的干预,其信贷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断投向国有企业。有些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并不好,因此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效率。例如1998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主要表现为:我国银行的资金配置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其中国有企业得到银行贷款39202.6亿元,占银行贷款总额60613.2亿元的较大比重,而非国有企业包括很多中小企业从银行那里得到的贷款却很少。银行信贷的结构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20世纪末,我国中小型企业已经占企业总数99.68%,工业总产值占61.6%,从业人员占72.9%,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很多中小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有力支持了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新增产值76.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自身资金积累的并不多,急需银行贷款的支持,而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效益不佳甚至濒临亏损的国有大型企业却能轻而易举的从银行贷到款项。银行信贷的倾斜严重背离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对完善和有效率的市场体系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信息是对称的。事实上,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产品的生产者拥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该产品的信息。商品市场是这样的,银行信贷市场同样如此。本文在分析银行信贷市场时,假定利率是自由浮动的。

面对信贷市场,我们通常认为有两种类型的银行贷款――高质量贷款和低质量贷款,首先假定借贷双方都知道贷款的质量,并且认为高低质量的贷款各占50%,这样就会像图A和B那样显示两个不同类型的市场。在A图中,DH是信誉较好的借款者对贷款的需求曲线,SH是高质量贷款的供给曲线。同样,在B图中,DL和SL分别是低质量贷款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在任何给定的条件下,DH曲线均低于DL曲线,这是因为对于信誉较好的借款者来说,较高的贷款利率不能接受,所以在同样的利率条件下,其贷款需求必然比信誉较差的借款者要少。同样,SH要低于SL,因为银行更愿意提供高质量的贷款。如图所示,高质量贷款的市场利率是I1,低质量贷款的市场利率为I2,I2>I1,两种类型的贷款均衡数量都是Q1。由此可见,在信贷市场信息对称时,银行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并根据贷款的风险水平来确定利率,信用状况较差的企业尽管借款利率提高了,但仍然能够从银行借到款。

实际上,银行的贷款者对企业贷款的质量并不像企业这么了解,企业在借款时也会想方设法隐瞒自身的经营状况,以有利于借到款。起初,银行可能会想,他们贷出去的款是高质量的可能性为50%,因为在信息是对称的情况下,每种贷款的均衡数量都是Q1。因此,在发放贷款时,银行预期该笔贷款的质量中等。(当然,贷款一段时间以后,银行会知道该笔贷款的质量)在A图中,对中等质量的贷款供给用SM表示,它低于SL但高于SH,就如数字显示的,现在将较少的高质量贷款Q2和较多的低质量贷款Q3贷出。当银行明白,大多数贷出去的款都是是低质量贷款时,他们的供给就会发生变化,如图A所示,新的供给曲线可能不断向上移动,使贷款的组合进一步转向低质量。供给曲线的移动会持续下去,直到银行贷款全是低质量贷款为止。此时,贷款利率太高,使得信誉较好的借款者不愿意通过银行贷款,因此银行可以正确的假定,他们贷出去的款都是低质量的,而供给曲线就是SL。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极端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高质量贷款的比例会比银行在贷款前就预计到的要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低质量的贷款会充斥信贷市场。

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预计贷款大多数为低质量贷款,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来补偿风险。但是,提高利率又会导致企业贷款出现“逆向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会因为贷款成本提高而改用其他途径筹集资金,这样会导致信贷市场上剩下的都是信誉不好的企业,从而导致低质量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利率不能自由浮动,因此银行就更不可能通过利率手段使信贷市场“出清”。面对信息不对称,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信贷配给”,使得信贷市场上贷款供给远远小于贷款需求。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处于成长阶段,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还不是很强,加上很多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贷款难也就不足为怪了。

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麦尔斯(myers)和马吉劳夫(majlus)考察了非对称信息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建立了“融资顺序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所占企业融资总额比重越高,则企业的质量较高,信誉较好;反之,企业的质量比较低。因为企业的债务融资需要到期还本付息,而股权融资只是根据企业的利润进行分红,没有偿还债务的压力。对于低质量企业来说,债务融资压力较大,股权融资压力较小;而对于高质量企业来说,会首选债务融资,因为债务融资只需还本付息就行了,而股权融资却要根据利润进行分红,利润越高,分红的数额就越大。但是,以上理论不太适用于我国,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很大的障碍。既然这样,只能寻求其他途径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设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

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更适合为中小企业融资。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有信息上的优势,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于这种优势,学者Banerjee曾经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银行一般为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合作,对中小企业的了解程度逐步加深,能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在我国,应该首先在东部地区发展中小银行,然后逐步推广到中西部地区。因为我国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产生了大量的贷款需求。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显示,小企业的数量,东部、中部各占42%,而西部只占15%,产值东部占到66%,中部占26%,西部只占8%。如果东部的中小企业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银行首先要满足东部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东部设立中小银行就是当务之急。

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所造成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比如,《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规定,发行人股票上市的审批条件之一: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0万元,对于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来说难以达到此要求。因此,我国应发展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新的渠道。我国的证券市场可以专门设立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筹资,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并且优先考虑那些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建立中小企业诚信记录档案

建立诚信记录档案后,银行就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贷款记录来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决定是否对该企业发放贷款。假设银行会根据企业前几次的履约情况对它安排这次的贷款,如果企业有过哪怕一次的违约行为,银行这次都不会贷款给它。为了分析问题简便,假定企业每次借款去投资所得收益均为R,每次贷款应还本息为D,借款期限为一年,市场利率为m 。如果企业违约了,则银行得不到任何本息。如果企业这次违约了,那么它就不用还本付息了,得到的收益R全归自己,但是企业以后再也不能从银行贷到款了。如果企业每次都履约,那么得到的利润是R-D,以后每次都能从银行贷到款,折算成现值为 (R-D)/(1+m)+(R-D)/(1+m)2+(R-D)/(1+m)3+……,整理后得到(R-D)/m.如果R

结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贷款,而许多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资金的匮乏直接制约其发展,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已经严重背离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措施都是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方法。另外,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应该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时,应该认真分析各方面的情况,以保证贷款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4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领域和居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使得电力工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过,电力工程中也有问题存在,特别是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是所有电力工程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质量保障,电力工程的功能就不可能发挥,甚至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1 质量管理对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质量的提高是否会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是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实践中,有些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为代价,使用低规格的材料,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投入使用,才会为企业增加效益,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可以为施工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保证,从而为企业带来利益。施工中,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合理选择材料不仅带来了高质量的工程,还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工程质量必须以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为保证,因此企业在前期必须为员工提供培训,员工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错误发生率,也提高了企业效益。

其次,企业产品的质量也是影响企业业务的重要因素,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吸引客户,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企业信用度虽然不是有形资产,但它却能为企业带来客观的利益,企业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信誉才能在竞争中立足。现在电力行业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都涌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要看产品的质量,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也才能赢得长远发展的机会。

2 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

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只有把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为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损耗,企业在竞争中也才能稳中求胜。

2.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观念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员工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不会按要求、按标准施工,从而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当然,质量观念不仅仅是只强调高质量,同时也强调成本意识。施工人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质量观念和素质,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必定会做好每一个细节,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作为企业,要想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就必须采取措施,比如进行培训,从职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两方面着手,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观念和素质。施工技巧的提高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减少错误,提高效率,思想观念的改变让施工人员注重工程质量,提高了企业信誉,促进企业发展。

2.2 明确的质量目标助推企业效益提升

工程质量合格是施工任务完成的应有之义,没有质量保证的工程效益为零,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初就应该要制定关于整体工程质量标准的目标,只有清晰的目标才能鞭策企业确保工程质量。比如,可以把工程的质量标准纳入到合同条款中来,只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工程才予以验收,这样就会促使施工企业注重施工质量。具体到施工过程中,企业又要为施工各阶段制定每个部分工程的质量目标,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靠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累积而成的,而且还要把质量保证的任务具体分配给各个部门和负责人,这样才能做好每个细节,确保每个问题不会被遗漏。

2.3 加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是施工质量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不可能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首先,采购人员要掌握材料市场,确保购买价格在市场价范围,同时要跟生产厂家联系,以获得更为实惠的价格。其次,在购买材料过程中要仔细检验材料的质量,安检证明以及型号规格等等,以确保材料的可使用性和安全性,同时购买材料要根据施工需要购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符合成本要求和质量要求;对暂时不用的材料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储存,不能全部堆在一起,有些材料容易氧化,有些材料不能受潮,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储存,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确保是合格的。

2.4 强化质量管理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施工过程是工程的主体部分,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为施工准备的,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调控施工现场的人和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现场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得到落实,同时可以把握现场施工进度。特别是对隐蔽性较强的工作可以起到一个监督作用,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重视现场的每个环节,加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其次,对已经制定的计划不能随意变更,如果确有必要进行修正,要经过严密论证,并报管理人员审批,然后提请委托施工方审阅,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但同时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再次,要发挥合同对施工方的约束作用,合同中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规格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施工方不按照合同条款施工,会被视为违约,将承担法律责任,特别要注意监督施工方的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以及技术人员配备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又不给企业造成浪费,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2.5 切实贯彻电力工程项目监理制增加经济效益

监理制就是与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相关的制度,监理制可以督促施工方以高质量为施工目标。制度首先必须是完整合理的,因此制度的实施必须有详实的实施细则,规定各项实施要求,同时要加大工程的检查力度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把工程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施工完成都要经过验收。另外,要着力于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对于质量检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施工方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可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只有以制度和标准切实约束施工过程,才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完成高质量的电力

工程。

3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施工质量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如果不能保证工程质量,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还会影响企业信誉度,从而影响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有必要严格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元.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析[J].山西科技,2008,(2):36-37.

[2] 周能超.浅谈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科学之友,2011,(6):116-1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