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3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回答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回答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的问题,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特征
教育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教育需求的阶段特征
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充足,今后面临的是需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人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校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作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二)教育投入的阶段特征
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着重抓硬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等,解决了“缺保障”的问题,告别了“收费发展”阶段。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个体享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当前需要解决教育“保障均衡”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均衡、公平”阶段,教育投入和公平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决了“少资源”的问题,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方法仍不先进,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是“讲效益”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由继续保障硬件的同时,着重注重软件建设。即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学校的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硬件、软件都重要,并且软件更为重要。要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总之,进入新时期,要着重提高质量,转移教育工作重点。教育事业面临着中国崛起、低碳经济、民意社会、时空拉近、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下一个十年,教育需求、教育投入、教育发展都将凸显阶段特征。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人士强调“要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说明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几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人本
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人本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 确认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一、提升官兵全面发展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
军队的发展进步,官兵是最基本、最具活力的能动因素。可以说,官兵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所具有的发展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军队发展进步的能力和潜力,也决定着这支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的命运。
官兵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时展而逐渐展开、凸显并不断丰富的进程。这种发展,由某些侧面逐步向全面演进,由浅层逐步向深层拓展。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人的因素在军队发展和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推动着官兵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是发展内涵上的变化,即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官兵以高新科技知识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成为知识型军人、智能型军队的发展模式。从更深层次看,这种模式,更在于其发展动力的变化,就是从传统的以外在要求为主,转变到内外结合、主要通过开发内在动力上来。因为信息化战争形态,对官兵能力素质的综合性、智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不仅有在更高层面上对思想境界、战斗精神、知识技能、身心素质的要求,更需要培塑官兵的创造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深层意义的变化,是官兵主体地位作用上的一大升华。
当今时代是经济社会发展时代,更是人的全面发展时代。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根本的是调动激发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就我军建设来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强军打赢的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更需要所有官兵全面发展。官兵发展是人才群体生长最丰厚的土壤。只有基础日益丰厚,并不断向高层次发展,高素质人才群体才会持续涌现,所有官兵的创造能量才能最大限度释放。
目前,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武器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幅提升官兵综合素质,培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突出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同时,官兵素质的不断提高,包括大批大学生入伍,高学历人才比重提升,又在更高层面上对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和要求。所有这些,决定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军队发展必须解决的时代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课题。必须确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军队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基础工程,提升官兵全面发展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构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大思路大格局。
二、科学把握官兵全面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
应当说,我军对官兵全面发展历来是重视的。但时展,不断赋予官兵发展新的内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军队建设的战略课题,深入研究科学把握。
官兵全面发展,是以军事职业为轴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丰富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质、精神意志、知识技能、体能心智、正当权益、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层面的发展。就当代官兵来说,这种发展,首先应当是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增强综合素质,才能使官兵适应时代、适应社会,才能为军事职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这种发展是以军事职业为轴心的。离开这个轴心,全面发展就失去了支点,就会偏离军队整体要求的轨道。再次,这种发展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核心内涵。就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看,其核心内涵或深层要素,是创新能力和潜力。既要防止和克服偏离军事职业的倾向,也要防止和克服只关注与军事职业的有关发展,以及对官兵深层发展重视不够的问题。
官兵全面发展,是每个官兵立足自身实际多层次持续不断的全面发展。人人有梦想,国家才有希望;每个官兵都发展,军队才会强大。对官兵来说,由于岗位不同、担负任务不同,因而所处的发展起点、面临的发展要求、追求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但每个官兵都应立足自身起点和肩负使命,不断发展提升自己。因而,这是一个所有成员参与的、多层次的从既有起点向更高层次提升的过程。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起点,人人有发展期望、发展目标、发展追求,以及发展成果的持续实现,军队发展才会有深厚的动力和活力。应当赋予每个官兵公平公正的发展权益,调动大家的发展积极性,使发展措施落实到每个人,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官兵全面发展,是以追求自我发展为主因、外在要求为条件的发展,因而是激发内在动力与强化外在激励有机结合的发展。官兵自身是发展的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个人发展的追求和实践,更多的是简单服从。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尽管在最终意义上,每个人的发展成果会汇聚到整体目标上来,但个人已成为发展主体和价值追求主体。个人如果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和追求,缺乏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也不可能为整体作更多贡献。反思我们不少的工作设计,往往总是强调我让你如何发展,而对如何让官兵自我发展重视和开发不够,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这种理念和思路,抑制了官兵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有些人产生了发展“依赖症”、“等靠症”。
官兵全面发展,是多种形式指导规范的发展,因而是个体与整体有机统一的发展。军队作为武装集团,对官兵发展有着特殊的规定性,必须有与自身要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对官兵自我发展加强引导。只有把基点放在鼓励官兵自我发展上,才会有内在动力;同时,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规范,才能使官兵发展与军队发展方向和趋势要求相适应,与军队发展整体目标相一致。但这种引导和规范,不应是简单地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是自上而下引导规范与自下而上参与并发挥作用的互动结合,是一种注重规划森林而让每棵树木自由茁壮成长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肯定会有矛盾,关键是统筹兼顾,既兼顾重点,又在兼顾中促进和实现其他方面的同步发展,防止只顾一面忽视另一面。
官兵全面发展,是促进官兵发展与推进军队发展互为目的发展,即两者互进共赢的发展。有种观念,认为军队建设主要是军队的发展进步,即使讲官兵发展,也是为军队服务的;甚至认为官兵发展只是手段,是军队发展的工具。这些观点是片面的。如果把军队发展看作是目标,而把官兵发展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官兵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主体地位和作用,也就不可能有能动创造性。把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就是说,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所有的追求和全部工作,既要推进军队发展进步,又必须同时实现官兵全面发展;既是为了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又是着眼培养塑造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构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指导服务体系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是涉及军队建设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时展、使命任务和官兵需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逐步构建起扎实有效的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指导服务体系。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1、感恩教育的缺失
阅读解析相关文献以及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认为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是天经地义,不顾及他人感受。
2、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计划生育国策实施的背景之下,导致我国独生子女急剧增加,孩子是全家人的心头肉、掌中宝,导致青少年独立自主性不强,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2)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制度,导致教育目标偏离教育本质,呈现出功利化的一面,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智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的“德育”,?е虏糠盅?生人格不健全。加之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当前的实际严重脱节,形式主义严重。为考试,一味进行填鸭式理论灌输,中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3)自我教育不足:目前我国的中学生,感恩意识的自我教育还未形成,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去主动学习感恩教育的有关内容。(4)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中学生不可避免过早“触网”。然而,由于辨别力和自制力的缺乏,其独立人格的形成受到影响,淡化了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许多不良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B入到中学校园,功利化、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文化侵蚀,使中学生丧失了对生命、生活的感恩。
三、“三生教育”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2008年秋季,云南省率先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具有国际教育领域改革的前瞻性视野,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
1、“三生教育”的内涵
即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
2、三生教育
(1)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敬畏生命,进而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生存教育:让学生学习并熟练运用基本生存技能,加强自身生存意志,掌握生存规律,提升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3)生活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在掌握基本生活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生活观,用正当方式追求幸福生活。
3、“三生教育”的理论依据
(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的素质或者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然而,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功利性明显,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而“三生教育”的本质,就是充分尊重生命成长、人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2)科学教育发展观。主要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创新。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发展创新,也在总体上和根本上,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3)教育人本论思想。这一思想尊重、关注、体谅与信任每一个人,发现并挖掘人的价值、潜能,个性,从而尽可能把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主体。“三生教育”也正是要帮助个人学会生存、珍视生命和热爱生活,实现生命价值、学会科学生存、创造幸福生活。
四、“三生教育”是提高感恩教育时效性的必然举措
1、从内容上看,“三生教育”包含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如诚信教育、绿色环保、感恩教育等等新内容。
2、从实施方式上看,“三生教育”依靠的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依靠的教学方式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依靠教学渠道有德育课教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乃至渗透到教育各个方面。
3、从效果上看,“三生教育”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上教育方式丰富灵活,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得到深化,从而使感恩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实效性。
“三生教育”让“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得到最大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提升感恩教育时效性的必然举措。
五、 针对目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现状,全面推行三生教育
1、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
将“三生教育”引入必修课或选修课,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要内容和出发点,通过理论和实践,真正让“三生教育”不仅走入教材、进到课堂,还深入学生内心。这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德育中刻板单一的模式,提高德育的时效性,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更有实效地促进中学生德育的提高,进而提高感恩教育时效性。
2、在社会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
经常组织和引导学生,到社会、企业之中,去了解、感受、认识现实社会,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系列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创新进取的热情,进而造就了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3、在家庭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则是人们对校园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参与运动的主体通过体育活动所传递的教育信息附带的价值观念并施加于运动者自身所形成的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看法.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已渗透到教学、管理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魅力来自其本身所蕴含的真、善、美.这种真、善、美被校园体育活动的主体———师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运动实践而折射和彰显,其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符号而制约,并将个人意志及社会伦理、风俗形态通过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则向大众传播,同时能够唤起师生共享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淋漓尽致地诠释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向社会辐射的魅力,以此达到校园文化和社会的人文化及和谐进步.校园体育文化这种行为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比政治、哲学都来得更为直接和广泛,它对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引导也非常行之有效,这是因为校园体育文化能促使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汇聚到一个共同的体育理想、共同的体育价值观、艺术价值观之下,实现各种矛盾的缓和协调,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校园的和谐.从中西方体育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方面来讲,体育承载着人类不断进取、完善自身、超越自我的精神.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的完美以及校园的和谐进步服务的.育人就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校园体育文化与人的发展倾向于实用主义的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将人的发展规范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至善至美领域.即通过身体活动,达到个人强身健心;通过身体活动的不同形式,展现“天人合一”的修身理念;通过自身的肢体运动,向社会及他人传达一种安身立命的生命真谛以此达到身心健康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基于身体活动而衍生出来的体育文化不但规范着身体活动的内容、形式,同时还制约着“人”作为文化一份子存在的要求.在体育意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价值观等方面,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表现截然不同,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是一种主导精神,它充分肯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早已渗透并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形成了一种生活价值标准.文化的模仿始于行为的模仿,校园体育文化更是如此.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主体—以青年学生为主要组成的群体通过模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历史内涵的体育运动形式而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以此达到领悟不同运动形式所蕴含的文化魅力,继而感受不同运动形式所附带的审美价值观念,达到享受不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体验,最终体会自我完善、超越自身的体育人文精神诉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模仿、交流、沟通快捷而方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西方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需要全面汲取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粹,既要体现体育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对客体的自身的一种身、心、群的修炼过程,是对健康人的最直接、全面关怀[1]的东方体育文化的内在诉求,也要体现倡导个体的自由、竞争、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潜能和智慧的西方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将校园体育文化上升到运动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体育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中国校园体育文化以人的运动为依托,注重于向“内”发展,“內修心”———内容以社会伦理、个人修养为主,这与学校教育目标相辅相成.西方校园体育文化以人的运动为依托,注重向“外”发展,“外塑形”———内容以形体健美、个性完善为主.基于人发展的观点,可将“內修心”“外塑形”统一于人文观念和教育观念之下,以“內修外塑”作为参与运动的主体的终极价值选择.
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个人是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石.人作为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4].现代校园体育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体育的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反过来,相对独立的校园体育文化与外界不可避免会形成沟通和融合.这种沟通和融合从内容、形式、制度、观念等方面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内涵、表现形式都会形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个体,使个体在身体活动中体现社会价值观和彰显社会主流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呈现出相辅相成的态势.中国传统校园体育文化强调社会伦理道德,从而显现出轻个人发展的倾向.事实上,社会哲学并不排斥人的精神独立性,它不是用否定人为代价来求取人的社会价值,而是强调用人的价值和目的来建构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规则[5].中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受到社会现实基础的制约和规范,使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人“内向化”,用修养自身,完善人性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衡量标准.西方校园体育文化受西方社会大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将彰显自身、超越自然作为一种体育活动的审美情趣,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个性的“外向化”,用健美的体格、激情而张扬的个性诠释体育的真谛.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校园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校园体育文化交流促使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环境的改良以至于促进社会形成良好文化氛围的作用日益显现.这种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规范人的行为的促进作用正是校园体育价值的核心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终极选择一切人类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依据不同的价值取向及文化背景进行文化实践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及文化背景造就了属于它特定的文化实践方式及结果[5].
基于人发展的观点,可将“內修心”“外塑形”统一于人文观念和教育观念之下,以“內修外塑”作为参与运动的主体的终极价值选择.师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的和谐进步则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作为人文主义核心部分的人文观是以推崇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为主要内容的,以此审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可以确立这样一个观念:人文视野下的校园体育文化价值选择必须结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校园文化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将二者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人文环境之下,使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和不同的身体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在校园这个育人基地有机整合,服务于运动的主体———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建设及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张宝文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87-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针对教育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思想一以贯之,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这一核心内涵构建课程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因此,构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坚持能力为重的实质在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于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1)实现课程育人。将德育渗透到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计观。
(2)着重能力培养。根据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3)提升综合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必须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知识技能与身心健康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2 基本原则
(1)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培养。
(2)将顶岗实习,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纳入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3)强调理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须、够用”为宜。
(4)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基础实践能力、专项训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5)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完善创业能力和具备职业迁移能力。
(6)课程设置主动适应行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从业必备的知识及技能。将职业准入资格标准融入相关课程,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接轨。
(7)课程设置遵循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适当增加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比例,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从最初的“传授知识”培养模式发展为强调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种涵盖“能力培养”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按照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构建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应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思路。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模式上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系。具体思路如以下几点。
2.1 确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和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会计、财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迁移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主要就业岗位(群)。
①会计职业岗位:出纳、会计、稽核。②服务外包的业务流程外包(BPO)相关岗位:会计服务、财务服务。③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相关岗位:业务助理、记账。④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关岗位:银行柜员、理财岗位。
(3)人才规格。
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如表1。
2.2 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理解不深入。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流意识,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我国现代体育精神与儒家思想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是“仁”,历来主张修身养性,重视人、自然、环境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将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强身健体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体育文化思想融入在其底蕴深厚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内外兼修、文武兼备以及保健养生的观念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儒家思想在传统体育思想文化中的体现
1.1重“仁”、“礼”的体育道德观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孔子的基本观念之一,其核心内容为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礼”是儒家的一种行为道德规范和基本的生活准则,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的思想文化体系。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儒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也是追仁循礼的。 孔子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也是“扬礼”的,教育学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遵守礼,就是大不敬,儒家思想中类似言语和行为准则还有很多。
1.2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思想
《论语・述而》曾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意思是说,君子立志在道,根据仁德而游学欲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中。六艺当中的射和御就很明显的属于体育教学的内容。如颜元所倡导的“文武相济”、“兵学合一”思想,希望教育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儒家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类似于如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1.3仁者寿、内外兼修的养生观
“养生”,一直就是我国传统体育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者寿"的养生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成为儒学体育思想的重要亮点。孔子认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仁”的标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够实现长寿。[1]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神与形看做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些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身体上的锻炼活动,促进人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调身养息, “坦荡豁达”保持健康的心态、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2儒家思想在现代体育思想中的体现
2.1“自强不息”与“奋斗拼搏”的体育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1],这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正因这种奋发向上,拼搏,反抗精神, 对民族的凝集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融入了现代体育运动中,奥林匹克精神已慢慢渗入在现代体育思想意识中,如儒家思想倡导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超越、进取、公平、团结作为一种竞赛原则,乃至一种竞赛精神。
2.2“正己”与“至诚”的体育道德思想
为了实现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要培B出坚强的人格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提倡了以射习礼。孔孟认为射箭必须先要“正己”,就像射箭一样先有个“瞄准”的过程,尽管射者瞄准了目标,但仍有不中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怨天尤人,应从自身找原因这个过程也就是“至诚之道”。在孟儒家学说里,体育的道德意义是自我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例如现代运动员们遵守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在比赛后的心态调整一样,都需要正己和自省。
2.3“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的体育思想
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礼”与“仁”,现代体育传承了儒家思想体系中强调整体性,团结互助和友爱的思想,注重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比如现在的很多体育项目就十分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在比赛过程中各位队员团结协作,更需要一种大局观念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参与者们能形成比较和谐的团结合作精神,为集体考虑,然后共同进步,这样的配合与协作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显得极其重要。
2.4“大同世界”与“和平友爱”的体育思想
儒家理想社会的目标是“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大同理想的提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世界蓝图与现代体育思想密切相连,前者通过个体的努力,共同实现大同世界的和谐社会,这与奥林匹克精神中追求世界和平与民族团结的核心内涵所属一致。儒家思想中有具体的实践措施: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等,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中以文明的道德行为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比赛的精神不谋而合。反之,面对体育界滥用禁药,斗殴,贿赂等违反体育道德的不良行为,极力克制。正确借鉴儒家优秀的德育成果,培养人们的“仁爱、礼仪、诚信”等良好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结语
儒家思想中的体育思想观念仍然有着突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我们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保健养生等体育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寻找到儒家思想的存在,为中华民族的现代体育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养生保健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派别的养生保健思想以及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促进现代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起着有利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的各种体育现象中,我们需要对经典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体现并利用儒家的经典思想,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使其在现代体育思想文化中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通过不断学习理论,撰写读书笔记,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我更体会到: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抓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存在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我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落实“以人为本”不实。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我所分管的工作,如何落实好“以人为本”,如何落实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上,还存在:没真正沉下去解决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问题;深入到教师中,深入到教研组中做的还不够。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组织的活动多,与教师直面交流的少;布置检查的多,指导教师提高能力的少。学校发展依靠教师,“以人为本”提高教师工作内动力的有效手段运用的不够。
2、落实“基本要求”不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自身忙于完善分管的体卫艺各项工作,作为市级学科骨干,认为英语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放松了对英语学科教师的指导,学科引领不够,使年轻教师成长不快;认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没有均衡发展,全盘考虑各学科的过程管理,也就缺少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3、落实“根本方法”不新。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学校工作的实际,落实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等科学发展观思想,就是要在工作中做好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做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做好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与社会进步同步发展;做好利用各种资源,弥补薄弱环节,实现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上方法不新,致使落实在行动上的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1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广泛学习,以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指导实践。
2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了解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困惑,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求,了解家长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提高成绩。
3要转变工作作风。遇事冷静处理,切忌急躁,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争取老师们的理解,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
(二)坚持全面发展,真正达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新晨
1要加强校本教研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将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教研方式与研究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
2要有效开展综合学科的活动。让活动真正起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带动作用。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谐社会要求其国民具有较高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其综合素质中居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教育担当起了更重要的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一般意义上来讲,和谐高校包含了以下内涵:
一、和谐校园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 ―1858 年) 》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这一特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1】。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2】 ,包括:人的完整发展――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人的本质内容”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作为目的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成果,是“人在个性上”的全面发展【3】。马克思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内涵,形成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体现着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类自身能力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4】。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实现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是学术自由,充满活力。人是构建和谐校园中最活跃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成部分,会对人的行动及效果有重大影响。要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和教职员工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大学以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为天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真谛,可以激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充满活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支点,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就是能够使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的过程中得到活动、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情、意、行诸方面的能力的协调发展,逐步具备社会要求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二、和谐校园是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所以,需要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协调运转,整体优化,从而形成合力,真正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公正的校园环境。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不论什么人都应在良性机制下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要实现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要保证其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
三、和谐校园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认为,人最终要达到自由个性, 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所以,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必须包含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其基本内容是指应该以全面的方式发展自然潜力和各个方面的需要,达到个体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包括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的思想道德的提高。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环境,提升个人的心理因素和道德水平,同时对其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加以引导、提升,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诚信、友爱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和道德基础。尤其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这种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感和态度。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做事及生活中的基本规范,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和谐校园是大学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功能的体现
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是教育重任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风气的重要职能。和谐校园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的校园首先是科学发展的校园。【5】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和谐的高校应该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表现在:发展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所以,要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释放出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
【3】吴敏英.以人为本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00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TANG Yingyi[1], XU Zhengwei[1], CHEN Yumei[2]
([1]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2]Guangxi Beiliu No. 6 Middle School, Beiliu, Guangxi 537423)
AbstractTher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betwee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today's pluralistic values, we can us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ll-rou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modernity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是人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主编《中国化教育概论》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1)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他们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消灭了等级、消灭了剥削的社会。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实践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对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它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以实践观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的基础。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实践活动是按照人的需要、利益进行,打上人的价值烙印的活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而为了满足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实践,在这种循环中,促进了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发展。首先,从需要的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主体的角度看,有个人需要、集体或社会需要。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发展。人的需要总是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恩格斯则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创造的需要三个层次。尽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的全面发展。
1.3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则是人的本质体现。郑永廷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 人的现代化理论
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活动,进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来已久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时代使命。围绕这一话题所展开的讨论,引起近年来人们更加深人地关注、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问题,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无疑将会起到一个良性推动的作用。本文尝试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受教特点为逻辑起点,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这二者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教与学的各相关性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需要对受教者的受教状况进行分析和深入了解,以此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受教状况,以寻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的相关因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主流。比如,思维活跃、关注现实、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是有用的知识等等,但是也存在着如上所述的影响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而任其消极发展,那么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失效局面则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过来。基于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受教者存在上述特点的分析,提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当针对以上受教特点来研究和确立其总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
2.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以增强其实效性
近些年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以增强其实效性,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于改革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究竟以什么为其核心内涵,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达到这一目标,却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当以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为其总体目标。而发挥该课程应有的意识形态政治化功能和人文涵育功能,是这一目标的核心内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受教者施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担当意识形态政治化功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在于这二者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同一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反映了社会上一定阶级和群体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者传播和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其目的是达到社会整合。
由于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官方规定的必修课,近年来主管部门还对该课程的质量进行了专门评估,这自然是一个旨在提升该课程应有地位凸显其重要性的努力之举。但是由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普遍的重技术轻人文的实用主义取向,尤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自然是更加注重强调现成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训练,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有的育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失效的,该课程所具有的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涵育功能被政治功能所遮蔽,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实际情况是:口头上的高度重视和思想上的不认同以致实际上的边缘化在同步进行,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功能自然是不能得到有效实现。应然与实然之问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可以说,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政治化功能被片面化教条化的理解不无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涵育功能,其出发点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根本,视学生为有目的性、能动性的主体。以传承人类文化的价值资源为载体,以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价值,探索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崇高的信仰理想,追求超越的人生境界。使之成长为有自觉、自决、自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涵育功能的假定前提是施教对象--学生,是有旺盛的精力、无止境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执着精神的主动追求者,而教师则以自己的领悟、信仰、思想与之对话,培养其独立健全的人格、感知世界的灵性以及生命的悟性。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日前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比如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生命教育、才情教育等等,这些有益的探索是富有深远意义的。本文认为,上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目标能否实现,还应当要解决好以下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认知社会现实与涵育和谐人格的关系和意识形态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
作为教师党员,我认为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通过学习我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实质、核心、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