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6:1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地理项目式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正是由于地理学科有这样的特点,并且文理科知识兼有,对文科学生来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一些学生因此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科成绩较低。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引入多元化的地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元认知能力,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项目教学法含义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的工作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是通过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项目学习正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这一过程都是以学生是否获得知识为评价标准,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有些项目学习可能经历很多困难才得到结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感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逐渐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求学的意志,这是课改的核心目标。
(二)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对比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项目式学习加强和完善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解决过程中主动认识到地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学习强调参与、演示、调查等,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从小组的分工、计划的实施到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学生交流自主完成,从而使学生知道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该如何获取信息和数据,获取什么样的资料,以及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地理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一)根据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遇到难以讲清的问题,可选择性地开展相关有针对性的项目教学实践或实验。项目的难度可以相应地根据学情进行调整,例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课,学生通过模拟箱子里的烟雾在冷热间的流动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这个项目教学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如果是在地球仪上做出三圈环流的模型,难度相对较大,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帮扶才能完成。又如“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项目教学中,一般学生都能完成用水冲刷沙堆模拟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如果再要求学生调整坡度,将植被覆盖率考虑进去,就属于扩展项目,适合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选做。
(二)项目教学要便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设计项目教学的问题、实践、活动要坚持科学、简易、可行,以确保在课堂上、互联上或社区附近就地开展探究、调查、搜集资料,达到随时随地都有项目教学的设想。例如在讲“山地的形成”一课中,让学生在野外拍摄风景照片,自己理解自然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在“城市的功能分区”一课中,通过学生对自己城市的了解、实地调查,从而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布局。这些项目设计都是从身边、从生活中挖掘地理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三)项目的实践活动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项目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达到课标要求。所以完成项目的时候应该完成课标要求的相关知识,并学会知识的迁移。例如:调查家族成员的人口迁移情况及迁移的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这个调查过程很简单,但是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课标要求掌握的人口迁移的特点、迁移的原因等相关知识;如“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项目教学中,流水作用本来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我们短期无法亲眼目睹,侵蚀的类型、方向、结果更是难以想象,通过完成项目,学生可以自己理解这个过程的演变。
(四)项目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整合。
地理项目教学有时需要结合利用相关的其他学科设置地理问题。这样做能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有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机会。例如古诗词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山地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现天气的变化;例如根据气温递减规律计算气温、海拔和相对高度等,则结合数学统计方法;例如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的字母的表示应该是四个方向的英语单词的首字母,需要让学生强化英语单词的记忆;例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课则结合物理知识。另外有政史等与学科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都可以作为创设项目教学的有效情境。
四、地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项目,创设情境。
案例:观测一天中操场旗杆的影子长短,得出太阳高度的变化。
用具准备:20米的测量卷尺、粉笔、三角板、手表、记录本等。
时间:任意的晴天。
太阳高度及其变化的理解是比较抽象的,如何从抽象的概念走向实质的理解,这个项目教学能够起到关键作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个主题在实践时学生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
(二)制订计划,小组分工合作。
如果是重点中学,则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确定组长人选及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普通中学由教师指导分组,后进生均匀分到班上各组,避免出现小组间学习能力差异过大,一般小组以6至8人为宜。教师引导学生制订任务计划,制作相关记录表格,学生承担时间校对、丈量、观测、记录等工作。
分工以后每个学生分别承担其中一项内容,但对从中获得的知识还不是理解得很透彻,于是学生自己商量重新调换岗位,重复做几次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实践的真实性。学生在承担任务和行动时,针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都是在进行真实的实践活动,或许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他们觉得非常有意义。
(三)实践记录,合作探究,完成项目。
布置任务的第二天,学生就开始利用早读、课间或课后时间,按计划完成相关项目内容。通过登记时间、数据,绘制图形、计算角度,查阅教辅资料等工作,整个项目的完成也有了雏形。对于困难与疑惑,小组间相互讨论,并向老师求助,而老师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是灵活且具有合作性的。在利用资源、实践工作、探究合作中学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既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感受到团体学习与彼此帮助的乐趣。
(四)交流成果,活动评价。
分小组展示成果,成果展示形式为描绘的图形、记录的数据、学生的口述,注意记录数据中有无误差,出现误差的原因在哪里,相互交流,如果误差过大则必须重新搜集数据。最后,分三个项目评价:第一项为学生自评;第二项是由各小组组长对活动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和表现进行小结评价;第三项是根据各小组完成项目成果进行评定。
通过此类综合项目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有关地球运动与太阳高度等相关知识,而且应用了数学等方面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项目教学的乐趣。
五、项目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无论是项目的计划与实施,还是师生的理念的转变等,都是一种新尝试,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教学过程主体的转变。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积极参与,产生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应该包办课堂的所有,应设计如何让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团体意识,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职业生涯过程中只是“辅助者”,强调的不是你如何教得好,而是学生如何学得好。项目教学法结合任务理解理论,注重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而是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传统的主导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以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为此,教师不仅要设计更多项目内容,还要保证项目教学的合理性、实践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更好地扮演领路人。这势必要求教师更新、接收更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付出更多心血。
(四)完善学习的评价机制。
项目教学有时会拖延教学进度,教师可能会因此而不考虑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显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项目成果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辛勤劳作的结晶,因此项目完成后,教师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并非结果的准确性。
(五)存在局限性。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涉及技术方法、数理化知识、合作学习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受到课程、能力和素材等方面制约。地理教学有部分内容适合用项目教学法,所以实践中不能全部取代其他教学法,而是与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对增强教学效果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多元智力发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而从学生的成长看,是引导学生如何走求学之路。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辛涛,姜宇,王烨辉.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11.
[7]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6.
[8]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09):12~14.
[9]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现代教育方法事典[M].东京:图书文化社,2004.299.
[10]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在我校启动.,2013-5~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教育改革得到全面实施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当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如今更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而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均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成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教学方式单一是我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依然处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另外,由于我国校园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很多学校依然没有全面实施新媒体教学。除此之外,评价体系也有待完善,此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当代学生共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尤其高中地理知识较之初中地理知识而言,更具深度更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若教师无法及时改善教学方式,极容易影响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
2.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领域有许多方面均发生了改变,而此种改变使得教育界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不难发现,我国一直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不仅是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大的原因,同时也是由于高质量、强能力的教师越来越少。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难以适应新式教学方式,而能够适应当代教学方式的新教师却通常存在教学能力不佳的现象,以上情况均导致高中地理教学问题频出,因此,今后在开展地理教学时,不仅要注重促进学生成长,同时也要为相关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学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措施
1.改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充分实现新课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摒弃“填鸭式”教学,并积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新型教学方式,如,开展小组教学、增加实践课程等。另外,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若教师单单依靠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只能使学生迅速记下相关结论,却难以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太阳每天的变化等,如此不仅能够增加地理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等。
2.丰富教学方法
如今新媒体教学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喜爱,其可以有效丰富教学资源,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高中地理知识独有的特性使得教师往往难以用文字将其表述清楚,同时学生也难以理解相关内容,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视频、音频或3D技术等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学校尚未全面普及新媒体教学,因此,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3.营造学习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拉近距离,并利用地理小知识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不再感受到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给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心情、所处的环境等均会影响学习效果,并且创造出“没有距离的课堂”也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便于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4.丰富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过于片面,只关注学习成绩,此种评价方式对于当代教育以及当代社会而言并不十分适合,既不具备全面性、合理性,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伤害,尤其高中生正处于情感敏感期,教师的评价能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丰富评价体系,在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评价指标,并在评价过程中多多使用带有激励性作用的话语。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渐渐由单纯的学历、经验转化为全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因此,今后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此重视起来,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索、自行分析知识难点等,并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堂作业,促使学生将理论寓于实践。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或项目,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往往存在难教、难懂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不仅与学科自身特点相关,同样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当代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新课程背景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教育局面,虽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对于各个地理教师而言,若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大范围提升,不仅要改变教育理念,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我国高中教学模式也在改变,主体性教学是的新课标准的一个指标。主体性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按新课标准进行的教学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调整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能系统的理解高中地理知识,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的目的
1.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最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一代的高中生,教师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PPT课件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灵活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在高中地理课程上,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主体性学习,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力。主体性实践教学研究,利用先进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独立学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高中地理系统知识,在独立学习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创新学习能力。
1.3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素质教育贯穿高中教学整个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整个教育发展需要,也是我国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中学地理主体性教学还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学生情感,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有时代性的课堂内容,逐渐地让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环境教育现在已经渗透到高中地理教育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2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的课堂特征表现
2.1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的表准下,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积极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通过威信平台等留学生预习内容,给学生一定准备时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秩序,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一部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2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但在高中阶段也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个体差异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学习任务,一般都采用分组形式,多人采用合作教学方式,进行任务完成,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学生之间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2.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是高中教育的有效拓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创造性,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高度。创造性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要坚持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在地理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地理问题,从多方面寻找地理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丰富学生地理的空间想象力,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和思维境界。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世界各国地理知识系统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对于提高其工作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创造性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集中表现。
3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地理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贯穿主体性意识和主体性思维方式。
高中地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一项长期培养过程,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贯穿课堂的始终,时刻培养学生主体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2地理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探究和发现的情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以驱动任务为载体,创建情境,搭建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意识。地理教师要利用乡土地理知识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逐步地诱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并能够解决地理问题。总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成为课堂上胡主角,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3)
[2]孟兆卿.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12)
[3]詹晓萍.如何让高中地理课堂魅力十足[J].好家长.2016(08)
[4]李恒.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6(20)
[5]许华.网络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新出路探讨[J].好家长.2016(07)
[6]赵孟孟.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5(12)
[7]虞小兰.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5(12)
[8]李自恒.Flash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形矢量化探析——以矢量化图形为例[J].广西教育.2016(06)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构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既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三维课标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地理技能、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想。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用三个悬念引入: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比赛项目在我国收看时是晚上;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小,但也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与南通的启东逐渐靠拢。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通过简短的导入,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把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恶习扭转过来,真正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激趣引题使学生的自学探究增添乐趣和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的自信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兵教兵”的合作方式,即让同桌或同班同学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这种“兵教兵”的合作探究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式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教师主要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还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高中地理教学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学校开设的课时进度安排,步入高三年级,大多数学校的地理教学都转入高考的第一轮复习备考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复习效率?有效教学及高效教学,是教师备课首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实践法、对比法、案例法、问题法等。每一堂课的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置,最终是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按这个理论,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更多人都批判“演绎法”教学,即一堂课的内容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是忠实听众,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地理知识内容或结论。学生自己没有参与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理解不彻底,印象也不深刻。但因为是复习课,教师受复习内容和知识容量的限制,在建构学生主干知识体系的同时,不仅要顾及知识的基础性还要拓宽知识面,顾及全面性。容量大,课时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难度的确大。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教师又被动陷入“演绎法”教学经验中。如何突破这一怪圈?我们可在备课时注重“课标―教材―学生―课型”的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可多采用归纳式教学、问题总结式教学。归纳式教学与问题总结式教学既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能力,帮助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与任务,并明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归纳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的表现是:教师全面归纳所有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训练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的思路与能力。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常用的归纳方法有:①分类归纳法。在复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建构知识体系,归纳知识内容。例如:学完高中必修1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归纳这册书内容主要探究哪些具体方面的地理知识?简单地说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涵“四大圈层”(a大气圈运动原理及规律、b水圈运动原理及规律、c岩石圈运动原理及规律、d生物圈―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e天体与地球运动运动原理及规律的相关知识);而必修2主要归纳为“人文地理―人文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区位+人地关系问题发展及协调”,具体知识点为“a人口时间和空间变化与城市化、b农业区位及类型、c工业区位及类型、d交通区位及交通运输方式、e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原因及途径”等相关知识。必修3内容以某一(或不同)区域为探究对象,围绕“a区域发展―历史上、农业、工业及城市等发展、区域间联系与协调发展;b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建设;c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三大中心,探究解决各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因、问题、措施”等构建知识。这样总结,学生学完后,就能建立一个清晰简明的高中地理知识感知体系,有利于地理基本知识综合掌握及基本技能的有效提升。②按序归纳法。这是按照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如:《行星地球》知识体系主线可归纳为:
这种归纳方法有利于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③列表归纳法。按照知识类别及相关项目,利用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可以绘制归类表、对比表。如不同气候类型对比、水循环类型、河流补给类型、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地质构造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河流地貌类型、地理环境差异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表格、农业地域类型、传统与新兴工业区、五种运输方式对比表格等。表格归纳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总结式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或提出问题,并把精心预设问题运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用科学的地理术语描述、表达地理问题的相关内容,最后教师规范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理解与记忆知识,实现“问题总结式教学”。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有助于促使学生善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及表达能力。如气候类型的教学复习,可让学生按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归纳。具体问题是“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各是什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依次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是什么?前面三种气候为必答题,后两种气候为选做题,让学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图及亚、欧、非、南北美、大洋洲的简单三角形示意图,并结合上述两幅图合作探究讨论,最后让学生代表归纳它们的“分布、成因、特点”各是什么。这种带着问题的主动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0分钟后教师可能让5个学生说出自己小组总结出的结论,教师根据同学的描述做适当的修正与评价,最后教师总结规范知识的描述内容。又如对选修教材《环境保护》这一模块的教学,若按教材程序讲授教师费力,学生费解,但若设置适当问题,按问题式教学,或说“目标导学”就会事半功倍。如可预设问题(目标)“某种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表现(或说影响)、预防(防治或保护)措施各是什么?”教师同样可分组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对一个或两个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由各组代表陈述结论,教师加以修正,鼓励评价,最后加以规范的总结。这些环境问题设置看似简单,与气候问题相近,但涵盖内容更丰富,几个小项目就概括《环境问题》选修课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且学生能自主讨论解决,又有较统一的探究思路,学生感觉也不错,学起来有思路,有热情能投入。进行讨论探究时,要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所以设置好问题及准备好规范地理术语,是教师备课中必须整理清楚的内容,这能让学生弄懂问题,学有所获。教师最后要把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描述或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高三地理知识第一轮复习中,若能根据复习内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特别是运用“归纳式”与“问题总结式”等教学探究方法,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十分有意义,因为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样,将归纳教学法运用到复习课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在复习过程中知识的简单再现、重复叙述,避免了学生听课困顿现象的发生,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总结、归纳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在复习课中必须重视,并付诸教育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学校从物理、数学、生物、化学四个学科开展中美高中课程教材的比照研究。研究内容具体为:中美化学课程设置的背景、中美教材的编排特点、各模块之间的关联与独立、教材的内容设计、选修与必修的关联、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设计、习题编制等。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理科教材编写的特点,借鉴国外教材的长处,为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帮助;同时把美国教材及教学内容与中国教材有效结合,将优势之处本土化,将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中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教育主要目的是应试教育,某种程度导致部分教师教学追求完美,所有学生都按照最高标准要求;比较注重对知识的静态接受,即特别注重知识的简单记忆、积累和重视知识体系构建,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而美国的教育不追求完美,甚全连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也不在意,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生成,即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培养批判和质疑精神。而国际课程本土化最好的教学方式是把体验式教学方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补短。
在这个过程中,我校结合理、化、生科目进行体验式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后,去探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或者说出发生这种现象的条件是什么,进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以此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之能够形成在美国上大学的必要的实践能力。
中美教学手段的研究
在这个研究环节中,我校以数学学科为主要研究科目。美国的数学教学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通过使用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可视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更容易掌握数学的本质,强调学生能够使用图形计算器去探究、发现、证明、建构新知识,注重学生应用图形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美国的各种考试,如SAT、ACT、AP考试中都允许使用图形计算器,考察学生应用图形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教学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想法。那么,学生只要有数学想法,再用计算器去实现,其中的繁琐运算就不是问题。因此这样的技术与中国式数学教学恰到好处地应用才能真正解放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美课程考试内容的研究
我校在中美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考察、比较、研究中美高中国际课程模式,借鉴与吸收国际课程的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方法、课程评估审核等方面做到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美国高中课程将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和实践创新方面强化,加强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使其更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课程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同多元的高等教育对接,这些均对我校课程教学及课程改革的发展进步大有裨益。
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比照中,我们也发现了中美高中知识大量的契合点。我们以此进行教学与考试依据的研究,补充国外教材所不具备的能力点与知识点,补充国际教材所未涉及的必要知识,利于学生科学合理分配时间,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优质发展,加强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为学生顺利申请国外名校助力。
国内课程国际化的研究
在进行国际课程本土化的研究中,我校不仅以引进的国际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拓展补充研究国内课程如何更好地与国际课程接轨。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情境,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构建新知识并培养相关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一句知名的英语格言,即“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一、利用角色扮演,掌握地理知识与技能
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中,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与技能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分析是指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横纵联系,启
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课本相关内容、课后收集资料及在已学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的基础上,采用三条旅游线路,由学生担任导游,说出沿途经过自然带,气候、植被、典型代表动物、土壤等差异,分析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等,逐个突破三种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用“行走在东经20度”,突破从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用“穿越第二亚欧大陆桥”,突破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用“挑战世界第三极”来突破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同时又分成南坡和北坡两个小组,导游带领本组同学向珠穆朗玛峰峰顶发起冲击,分析垂直自然
带,同一自然带影响因素。同时每组还可以表演当地的风土民情,并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便于学生理解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角色扮演,实现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通过“行为条件”的陈述来体现。由“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达到某一学习结果所采用方法与手段进行限定。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就规定了学生掌握“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这一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与过程是“运用示意图”,而不是其他的方法与途径。正确的分析与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行为条件”,是教学中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前提,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我当天气预报员”,
①教师指导课外活动,气压的测量。②教师强调等压线分布图绘制原则,发给学生气象局的海平面各点气压值分布图,通过制图软件简化处理,绘制等压线分布图。③教师讲解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图中主要的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主要城市的风向及气流性质。④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小组讨论预测我国主要区域天气特点。⑤小组讨论预测厦门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提供材料:如果图上的锋面距离厦门720千米,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厦门目前是14时。说明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动到厦门上空,在未来48小时内,厦门的天气将怎样变化?⑥在播放新闻联播结束曲后,有请各小组根据资料,担任天气预报员,为大家做区域天气预报和厦门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地理图表,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天气预报员,使学生领悟天气预报的分析思路与过程,让他们学会“怎样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会灵活运用,发展学生的能力,以获得课标中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
三、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在地理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课标设计模拟一次联合国会议,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扮演不同的国家外交官。代表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欧盟、日本、巴西、非洲等国家,围绕“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展开发言和讨论。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活动。教师既要从宏观上指导各组的准备工作,把握准备工作的整体进展,又要注意深入到每一组中,从各国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本国产生的影响。课堂以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鼓励学生根据各国真实情况,大胆模仿联合国会议的形式,极力展示自己的小组活动成果。在会场的布置、主持人的主持、代表发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产业转移教学中,我根据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厦门为例通过情境设置屏幕出现世界知名商标名称,小组竞赛说出世界知名商标名称。这些都是厦门知名境外投资企业商标,如:美国:戴尔、可口可乐、沃尔玛、花旗银行;欧洲:Philips、麦德龙;日本:松下、东芝、三菱……简介厦门外商投资状况:直接利用外资项目8609个,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77.9%,《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8家在厦门投资兴办企业。为什么企业选择投资厦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第一组市长,介绍厦门区位优势,归纳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第二组企业家分析厦门经济特点;第三组经济学专家,结合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在全球经济依然疲弱的前提下,对厦门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第四组如果你是广告设计总监请你为宣传厦门城市形象或招商引资设计精彩的广告词。通过精心预设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讨论、交流等思维的碰撞中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先辈告诫我们,教师不能死板教条,要根据教学内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记得十多年前在祁东二中教育实习中,听了王老师的地理示范课,他在讲授“七大洲四大洋”的内容课时,通过黑板徒手画、幻灯放图片比较说明、录像总结等多种手段运用,再以一连串的问题引导,课堂活跃,老师讲得少,学生活动多。老师启发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学生通过多方面对比和练习把握住了各大洲和各大洋的特点,他们大脑中形成并嵌入了一幅地图。尽管工作中还听了其他教师的课,但总觉得王老师的地理课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多种手段和方法的融合、读图和用图、通过对比抓住特征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从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王老师那“阔绰”的设备,但我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教具(如挂图、地球仪等)和徒手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中国的行政区划中“省会和各省分布与轮廓”知识点的时候,我在按分区、旅游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完挂图后,通过徒手画中国轮廓和主要交通干线等信息让学生练习性回答问题,达到向学生大脑“植图”的目的,最后用填图册练习检测,发现学生达到了教学目的。
“活”字,需要地理教师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能从学生比较关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出发,运用启发性的语言谆谆诱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新
地理信息是海量的,我们生活中的信息80%是地理信息,身边区域内外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地理事物或地理想象。而地理教材是5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审订的,尽管是经典内容,但教师不应囿于教材,应不断地自我吸收新的内容,可引导学生从新的地理材料中发现地理规律和总结经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应从结合时政用最新的数据或现象进行,如:仅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男女性别比例达到105.2,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从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深入讨论,得到深层次的令人惊讶的结论,可谓从知识、思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8月份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市撤销,原所辖区、县、市进行区域调整,并入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构建大合肥市。利用这种区划变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组织一堂好的探究式教学课堂。
现在是信息经济社会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缩短,技术日新月异,从传统教学,到幻灯、多媒体教学等。地理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己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技术,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地理课堂情景构建和知识扩容的需要。如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讲授地震灾害,中国唐山地震、汶川大地震等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与美国等国家地震灾害比较,也可将震前、震后与建后对比,这样横比、纵比就能把“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自然无情人有情”“本届政府突出人本关怀”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观点跃然纸上。
“新”字,需要地理教师善于捕捉区域内外发生的新地理事物和新地理信息,并不断地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技术,补充新内容,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课堂形式单一、单调,用“心”想着学生,用“新”吸引学生。
三、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这充分地说明了“练”字的重要性。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在地理教学中,孤立、零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区域(空间)联系起来的,其中交通线、河流、政策等多因素可能成为其联系纽带。这感性的“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要逐步的向高级发展为“抽象的经验”,教师应利用多样教学素材,多方创设情境,科学引导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作用,在做和观察中获得经验,并逐步与已有知识体系融合。如讲高中地理知识点“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地球上温度带是如何变化”时,可以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动态演示,也可以黑板示意图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发现温度带的变化。可是,此处知识点较难,学生巩固还应适当练习。
尽管地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人们长期的认识是地理是“副”科,地理教师应向45分钟要效率。练在课内,贯穿在教师教授的问答过程,在构建情景练习和回顾后,要发挥地理教材体系的填充图和练习册,以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字,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把握住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特征,抓住其本质,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学生没有掌握地理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培养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没有达到“路过留痕”的效果,很难与已有知识融为一体。
有这样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师范专业毕业生应明白的,具体内容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教师掌握这些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其是否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是否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教育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让学生能做更好的自己;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教育史人类薪火相传的过程,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教育工作的原动力。要从一名初职教师逐渐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和持久的教育动机,积极深沉的工作热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教育工作不仅是为学生和社会做奉献,其实也是赋予自己生命以意义,我们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我们自己。
当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时,我们就会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而这专业知识不仅指学科知识,还包括教育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该项内容有详细的基本要求,其中教育知识包括: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学科知识包括: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识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通识性知识包括: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放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地理学科,该如何丰富专业知识呢?首先要明确地理学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地理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而高中地理课程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中国目前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地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地理的价值也相应得到了拓展。地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有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的资源开发和利用、重大项目的选址和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向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灾害防治、城市和农村发展等问题的应用研究,地理学所做出巨大成绩,正是地理学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次要明确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培养现代公民的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并重的结合。
当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时,才能在教学工作上创造成绩。如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是其专业能力的彰显。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其中教学设计包括: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学实施包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注重节和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德育活动,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住址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理想、心里、学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教育教学评价包括: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沟通与合作包括: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反思与发展包括: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现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37-03
1 前言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为宗旨。而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乡土地理教学中对本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社会景观等内容的传播在提高中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现今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乡土地理研究本地区地理的特点以及乡土地理本身教学内容具有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通过对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2]。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问世,但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对乡土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而对于乡土地理教学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对策思考却很少见到。而这种纵向思考却是对于乡土地理教学能否在未来以系统化形式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面,也是未来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于对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动态系统的研究,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中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研究,最终科学的开展日常中学乡土地理教学。
2 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现状
国外非常重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许多国家已经把中学乡土地理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必修课程,并列为成绩考核项目。目前对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课程的安排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独设置乡土地理内容,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另外一种是把乡土地理内容讲授穿插到本国和本省地理教学内容中,如澳大利亚。而美国的乡土地理教育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演示获得和课外获得,如调查文化景观的外方法,从而提供学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国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编写了乡土地理教科书,如《天津地理》[3]、《上海地理》[4]、《重庆地理》[5]等。有些省市还形成了互相衔接配套的教材,编制了乡土地理地图册,开展了以幻灯片、乡土地理影像片段、乡土地理课外读物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许多学者也深入开展了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如《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6]以及焦洪霞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大量的研究性成果从乡土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上极大地丰富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
3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和实践活动两方面。
3.1教材编写
我国对于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乡土地理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主要以地理要素并列式类型为主;内容选择紧紧停留在乡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简单介绍;在图像类型上数量偏低,文字篇幅比重占有较大,图像的类型较为单一;栏目设置主要以作业练习达到回顾知识的目的,教学功能低下。90年代后,乡土地理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侧重各要素素材并加以提炼;内容选择上增加了旅游和环境保护等知识性内容;增加了图像数量并扩大了图像呈现方式,例如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等类型 [7]。2000年以后,乡土地理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编排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既有地理要素并列式,也有地理特征标题式,甚至还有混合式类型;内容选择上力求简洁和突出乡土区域特征,反应乡土时代鲜明特点和发展情况;图像数量和图幅密度也有较大提升,图像类型和图文的配置也逐渐趋于合理,生动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呈现。
3.2实践活动
伴随着地理教材编写的开展,在20世纪80年代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了要注意指导和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8]。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少量条件较好的学校,其他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然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进入90年代后,在实践内容上较为丰富起来,增加了家乡知识、实习基地等内容,在乡土人文地理方面也有所提高。21世纪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化。各个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如调查型、观察型、填表型、论文型、分析和讨论型等实践活动类型。此外,还开展了展览演示、演讲比赛、论文征文、地理晚会等活动。而在内容上不仅有乡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并且还结合了地理学科和乡土地理的特点,侧重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和想象能力。
3.3 教学研究
同样,在19世纪80年代,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期,主要集中研究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指导地理活动的开展。进入90年代,地理工作者对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不管是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还是内容的编排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的变化,提高了乡土地理教材的质量,此时还融入了对实践活动的研究。进入21世纪新时期,乡土地理研究以对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侧重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环境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4 促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我国乡土地理教学在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回顾,结合现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际,本章重点探讨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教学的一些发展启示和教学建议。
4.1深化乡土地理教材编写
乡土地理教材应有“乡土味”、“乡土气息”,精选最有乡土特色的素材,采用反映当地人文社会的最新资料,并具有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投身于课外实践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智力与技能[9][10]。教材呈现方式上应注重优化性,科学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构建开发式的教科书呈现方式。文字表述应注意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尽可能多使用地图、示意图、表格、统计图、漫画等图像类型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可以使乡土地理教材内容的呈现达到更好的效果[11]。
4.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形式可以采取辩论、竞赛、讨论、演讲、表演、游戏以及观看影片等。在课堂教学范式上可以采取激发兴趣-确定课题-参与学习-小组协作-学会学习的方式实施。以《重庆地理》为教学案例。第一章:巴渝之乡是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面积等方面介绍重庆,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首先宏观的认识自己的家园。就学生本身而言,由于生活在重庆,对重庆或多或少都有了解,稍加引导便可以自主、合作的开展学习,通过分组,布置课题,学生自己查找材料,以重庆的城市特色为主题来介绍重庆。
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形式。课外实践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现阶段我国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方式比较少,需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灵活多样没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12]。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开展各种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比如科技馆、气象站、水文站、天文馆、公园等丰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以《重庆地理》第五章为例,主题是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乡,从重庆环境综合治理、城乡建设等方面来介绍重庆。教师便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定研究课题。例如大气环境兴趣组可以联系气象台参观访问;水环境组可以到城市内河去实地调查;固体废物研究组可以到重庆主城的三个垃圾处理厂调查访问等。最终形成一个研究性的学习报告,并通过学习交流,对家乡环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4.3 深入拓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灵活多样化和开放性的教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内容应该重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扩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我国在乡土地理研究方面基础理论层面研究薄弱,主要局限于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研究[13],今后应注重以教学实践者、课程实施者的角度和视野来探索区域乡土教学的规律和探索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策略,以推动乡土地理研究的有效实施。
4.4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教学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最终目标,而以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14]。乡土地理教学亦然如此,应以其实践性、直观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着力推动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合作教学模式等[15]。
4.4.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主要有实地活动教学和角色扮演两种类型[16]。情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相关的地图、 图片、遥感图像、文献和统计资料以及工具等,还要做好地理活动教学设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指导。地理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调查资料,总结结论,撰写调查报告并组织评价[17]。以重庆“四山”生态屏障重要功能区地理观测、调查计划为例,活动要求应包括:(1)了解功能区的历史;(2)观测功能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3)观察区内主要的树种,初步了解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气候特点;(4)了解区内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自然条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考察路线和考察点,熟悉区内岩石和主要树种分布。(2)带好指南针、图纸、小垫板等野外调查工具。工作安排包括:(1)收集有关资料,并且到野外观察点作好预习工作;(2)指导教师向学生做有关地理研究问题的业务报告;(3)根据实地活动的收获,写成乡土地理研究书面报告。
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模式应按选材与改编的内容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清楚角色要求,了解角色特性。在布置任务时,紧密联系内容,逐步加大难度,从而使学生扮演的角色真实丰满。乡土地理的场景可以在户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做好表演记录,而教师通过点头 手势、眼神、微笑等来表达肯定和赞赏,对学生一时表达不出的内容通过口型或形体语言进行提示,对非严重性错误可以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后以引导的方式提出。最后教师通过观察、讨论与评价等形式,使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培养其思维与质疑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或见解。
4.4.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学习研究,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过程[18]。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过程可以首先提出案例,接着分析案例,最终评价案例模式展开。在方法上要注重直观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师生阅读、学案配合、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出示案例,以最适合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4.3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参与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所学知识[19]。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性格特点、智力差异等因素,根据内容的需要每组分3-5名同学,组内要有学习好的、也要有学习较差的学生。小组成员的作为宜采用就近原则,确定各个成员的职责,使成员感到自己和全体成员的紧密关系。教师当好促进者的角色,发挥好协调、激发、合作监控的作用,并建立评价机制,合理的运用技巧激发成员的参与性。
5 结语
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近几十年来的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比剖析,概括了我国各个阶段乡土地理教学的变化特征,并适当地提出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今后的发展对策,以及提出了一些易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供广大地理教师在进行乡土教学时参考。
参考文献:
[1]付贺梅,王立红.乡土地理新课程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4,(11).
[2]赵国军.重庆乡土地理教学发展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仲小敏,李兆江.天津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乡土地理[M].1984.
[5]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重庆地理[M].2011.
[6]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M],1992.
[7]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8]陈尔寿.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为家乡建设服务[J].课程.教材.教法,1989(4):94-95.
[9]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87.
[11]古伟侨.浅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771.
[12]郭卫红.对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方案的探讨[J].甘肃教育,2009,(1).
[13]罗莉.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9,(12).
[14]方刚,王川石,陈建永.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2(1):118-119,136.
[15]董瑞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11.
[16]黄贵贤.关于中学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几点探讨[J].华章, 2010(12): 120.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