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8 18:2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企业; 绿色创新战略; 扎根理论; 预期经济收益; 冗余资源; 利益相关者压力

一、 问题的提出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臭氧空洞、原始森林消失、沙漠化扩大、酸雨酸雾等问题的频发。作为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规制压力和来自消费者的环保压力[1],亟须在商业经营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接触中纳入社会和环境关注[2]。那些关注环境问题的企业能通过开展绿色创新战略赢得先发优势和市场竞争,而那些没有把环境问题纳入战略考虑的企业会面临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经营不确定性。此外,即便企业目前处于市场有利地位,也需要考虑一旦现有核心能力过时,企业该如何保持竞争力的问题[3]。实施绿色创新战略能使企业培育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赢得未来竞争地位。

本研究的绿色创新战略是指前摄性的环境战略,即主动把环保作为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的企业战略[4]。从内涵上来看,绿色创新战略是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在企业战略层面考虑环境问题,设计和开发更为环保的工艺和产品来降低企业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维持企业的持续运营。从外延上来看,绿色创新战略包括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原料使用、处理废弃物的经营全过程中考虑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企业未能或不愿意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影响路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现有研究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认为,必须从微观视角深入探究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才能为企业应对环境问题提供可行的政策指导。

二、 文献述评

自从Hart提出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以来[5],学界已经逐步认识到,企业经营不仅需要考虑制度环境和需求环境,同时还面临企业经营的物理环境所带来的具体挑战。在Hart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展开了对绿色创新战略的研究。如Sharma和Vredenburg认为,企业应超越组织面临的规制要求,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来处理与环境相关的问题[6];Banerjee也指出,企业应该增强对自然环境合法性和重要性的认知,在组织战略设计和战略规划过程中纳入环境因素[7]。2010年,埃森哲咨询公司调查了七百多位全球CEO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问题。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都说,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公司或者行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尽管不同行业间的企业以及行业内的不同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在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完全漠视态度面对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将难以生存[8]。

很多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企业为什么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9]。在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上,现有文献大体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基于竞争视角强调追求经济收益的驱动作用,认为绿色创新战略能提升企业能力从而带给企业竞争优势[5]。企业决策者根据相关的或感知到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或是出于竞争优势的考虑而作出战略选择。按此逻辑,企业选择进行绿色创新是因为分析其净收益为正,否则企业只会参与那些被强制要求的活动[10]。另一种观点则基于制度视角,认为制度压力是企业采取生态保护行为的主要动力[11]。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决策未必是基于管理者的理性经济分析[12],政府管制、市场要求和社会期望等制度因素都会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13]。例如,规章制度对绿色创新具有诱发作用,不同的政策工具会影响企业的环保倾向。政府逐步提高的环境标准在客观上会激励企业采取创新性的环保措施,来自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

潜在的经济回报被认为是企业采取生态环保的市场驱动立场的首要推动力[14]。在未来,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的企业才能赢得竞争优势。通过改良生产流程,企业能避免环保惩罚、节约原料投入和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同时,企业还能通过绿色营销、废弃产品的销售以及外销企业的环保技术增进收益[1517]。此外,采纳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积极探索更为环保的产品以代替现有产品,从而形成相较于其他相似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通过绿色标签传递给消费者的环保信息,使企业能以较高的价格销售绿色产品,从而有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5]。

Gladwin等认为,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能通过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实现长期盈利[18]。Porter和van der Linde指出,采纳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能够通过绿色营销、废料产品的销售以及转让企业的环保专业知识增加收益[19]。Roy提出,企业采纳绿色创新战略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同,从而能通过创造新的市场来维持或增加企业市场份额[20]。Bansal和Roth通过对英国和日本的53家企业数据分析归纳发现,赢得竞争能力是企业生态响应的主要动机之一,企业会出于改善财务状况或获得竞争优势的考虑而在战略制定中纳入环境保护考量[10]。FrajAndres等的实证结论也表明,竞争推动是解释企业为何把环境保护纳入战略计划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创新把环境关注纳入战略制定是巩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21]。

对于制度因素,由于绿色创新具有“双重外部性”特点,企业缺乏明确的经济激励去主动实施绿色创新,这种情况下政府制定相关的环境规制就显得非常必要[22],它能通过强迫和诱使两种方式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自然环境的态度。Porter和van der Linde的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19]。Petts等也指出,规制遵循是企业环保行为的关键驱动力[23],这一观点也被后续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Horbach总结了绿色创新动力的现有文献,指出政策法规是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以德国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证明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24]。李怡娜和叶飞则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探讨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强制性环境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绿色环保创新实践有显著影响,激励性环境法律法规则影响不显著[25]。

在制度因素中,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除了受环境规制影响之外,还受到来自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影响。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管理层对各种利益相关者不断变化的期望的满足程度,也即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要求作出回应的效果[26]。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多重渠道影响企业的环保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环境规制、非政府组织环保报告和鼓励抵制非环保行为、顾客和供应商对企业施加压力、公众媒体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等[27]。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自然环境上的利益是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合法压力,顾客、当地社区、环保利益团体甚至自然环境本身都会促使企业在决策时考虑生态影响[28]。在实证上,Henriques和Sadorsky发现,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会激励管理者去追求环保上负责的商业实践[29]。Banerjee等指出,企业对环境的关注一方面来自于团体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外部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由顾客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压力。企业采纳绿色创新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社会合法性和迎合消费者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30]。Buysse和Verbeke的研究则表明,采纳污染预防战略的企业非常重视环境规制,采纳环保领导战略的企业会积极关注环保标准和各种利益相关者预期的变化,而对规制的变化不敏感[31]。Eiadat等利用约旦化学工业的数据研究指出,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受到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则、感知到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环境关注度等压力影响[32]。企业感知到的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采纳绿色创新战略[33]。此外,对非环保行为惩治力度的不断增强、非环保行为面临的不断增强的政策约束、非政府组织及环保团体对企业非环保行为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控制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声誉风险,绿色创新已成为企业通过改进环境管理绩效以满足环境规制要求的最好方式[1]。

除了竞争优势和制度压力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视角研究了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例如,杨东宁和周长辉从外部合宜性驱动力和内部合宜性驱动力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企业采纳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影响[34];Baylis等产业组织理论的学者研究了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35];Peattie等市场营销领域的学者关注于各类市场因素,尤其是市场需求对企业绿色产品开发的影响[36];Worthington等决策领域的学者则关注于高管团队在企业决策中的关键角色,认为绿色创新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管理者意图和管理者参与的影响[37]。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1)对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研究往往受限于学科范畴,如产业组织专家聚焦于市场结构,而战略管理专家则主要聚焦于企业内部因素,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研究缺乏一个能被学界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2)已有文献多数是通过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检验理论假设,针对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矛盾。(3)现有文献尤其缺乏各影响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文献侧重于考察各独立解释变量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直接影响,但很少关注各前置变量的间接影响和特定变量的调节效应,从而难以揭示各前因变量对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4)尽管学界认识到赢得竞争优势是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一个主要动机,但企业通常根据经验和惯例法则进行创新活动[38],往往会由于缺乏创造性地处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以及信息不充分、组织协调困难等问题而难以识别绿色创新的潜力,从而阻碍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热情。本研究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门针对绿色创新战略这一变量范畴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关键性因素。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罗伯特·殷指出,当研究者需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采用案例研究是合适的[39]。本文的研究主题在于探索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即为什么不同企业会实施不一样的绿色创新战略,因而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利用归纳方法对现象加以分析和整理,通过系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挖掘,发展和验证理论[40]。它是一种针对某一现象运用规范程序归纳式地引导出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源于所搜集的原始资料以及资料搜集和分析环节的不断发现,这一过程既能通过理论演绎实现,也能通过理论归纳实现[41]。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相比,扎根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资料搜集方式的动态性,即需要根据研究进展情况不断补充资料,从而以丰富、严密和扎实的资料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包括三个主要的编码过程:(1)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登陆;(2)二级编码,即主轴编码;(3)三级编码,即选择性编码。本文在考虑到企业规模和行业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所选择样本的代表性和便利性,选取了来自重污染行业的十余家典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识别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考虑到扎根理论注重目标对象的信息丰富度而非样本数量大小,针对绿色创新的案例研究必须基于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那些污染程度较轻的行业而言,重污染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会更倾向于采纳绿色创新战略,从而在实践中表现为采纳更多的绿色创新行为,能为本文的扎根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虽然本文所选的样本难以消除典型抽样的弊端,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效度。本研究的扎根理论工作从2011年10月到2011年的12月,针对样本企业进行了开放式访谈、半开放式访谈,并对搜集的文字、录音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最终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

开放式访谈围绕绿色创新战略形成的因素展开,探索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为防止访谈中出现被访者对绿色创新战略内涵模糊不清的问题,我们在访谈之前首先向被访者介绍绿色创新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然后在绿色创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绿色创新战略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绿色创新战略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导向性。再者,向被访者介绍几种典型的绿色创新战略形式,并请被访者也列出一些他所认为的绿色创新战略方式。最后,根据被访者所列项目进行筛选,如有不是绿色创新战略的项目则向其作进一步的解释。在明确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企业为什么会有如此行为以及此种行为能带给企业哪些益处,并沿着动机和目的进行深度挖掘,探究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深层次原因。

四、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一) 开放式编码

在获得丰富数据的基础上,对访谈者回答进行编码。第一,在资料的整理上,针对用来构建模型的11家样本企业(企业基本情况信息见表1所示),我们整理了其被访者在访谈期间发表的言论。首先排除访谈者过于简单的回答(如“是”和“否”)、模糊不清的回答(如“不确定”)以及没有回答的内容,然后对余下的有效访谈内容进行归类。

第二,针对访谈者的回答进行开放式编码。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我们对11家企业的23个中层以上职位的被访者的回答进行编码,建模回答的共有339条。为更好地分析访谈内容,开放编码的编号设置为样本类型-问题序号-子问题序号-问题的句序号。例如,编码1-2-1-1表示样本编号为1的访谈样本的第2个问题的第1个子问题的第1句。经过对标签的多次整理分析,共得到13个范畴,用阿拉伯数字备注每个范畴所包含的词条数目,如表2所示:

(二)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将开放式编码中被分割的资料通过聚类分析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关联。我们对开放式编码中不同范畴的访谈结果逐一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联系,解析不同范畴之间潜在的脉络和因果关系。

通过主轴分析发现,各访谈样本对问题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因果分析和逻辑推理关系,对这些关系和分析思路进行归类,形成以下三大主范畴:(1)预期经济收益,表征的是企业对绿色创新战略能带给企业的收益情况的估计;(2)冗余资源,包括了已被用于企业固定设备和岗位上的已吸收冗余资源,以及能被用于多种用途的未吸收冗余资源;(3)利益相关者压力,包括了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者的首创精神和伦理关怀)、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员工压力)、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制度压力、环保组织压力和媒体压力)和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市场需求和竞争强度)。

(三)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继而通过分析核心范畴和主范畴等的关系并以“故事线”的形式形成新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中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如表3所示:

我们确定了“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三个主范畴对绿色创新战略存在显著影响;预期经济收益是内驱因素,直接决定企业对绿色创新战略的态度;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则调节着预期经济收益与绿色创新战略之间的意识—行为关系。以此“故事线”为基础,本研究构建和发展出一个全新的“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指的是决定何时停止采样,通常是以难以获取额外数据从而发展出某一个新范畴为标准。在本研究中,通过将访谈者的回答编码进行随机抽取,检验是否达到理论饱和度。结果发现没有形成新的范畴,表明上述“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模型”是理论上饱和的。

五、 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模型阐释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用“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模型”能有效解释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形成机理,但三个主范畴对绿色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并不一致。

预期经济收益是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内驱因素,通过影响管理者对绿色创新战略收益的评估从而促进行为发生,是绿色创新战略的前置因素。以往文献表明,决策者会根据相关的或感知到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或是出于竞争优势考虑而作出绿色创新战略选择[42]。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开发绿色创新和绿色设计上付出更大努力,通过精化生产流程,企业能在降低投入成本和减少废料处置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15]。绿色化是持续创新、新的市场机会和财富创造的催化剂,开展绿色创新的企业能通过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创造新的竞争规则赢得商业机会[18]。短期来看,企业能够通过绿色营销、废料产品的销售以及转让企业的环保专业知识增加收益[19];而从长期来看,企业开展绿色创新会增强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改进产品质量[5],这些资源可能难以在企业的短期绩效中体现出来,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的企业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在绿色技术上的创新被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会[43] 。

冗余资源是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内部情境条件,反映了企业内部是否有足够的资源用于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它是使企业绿色创新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绿色创新战略的启动因素。资源基础理论早就表明,企业战略开发和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而非环境,企业战略、结构和核心能力等内部特征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选择[44]。通过在企业战略计划中纳入环境因素,Hart指出,不仅企业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企业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能力也成为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创新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资源[5]。作为“不受约束的资源”的组织冗余[45],它的存在使创新和变革更易被企业所接受,从而使企业能在绿色创新实践上进行搜寻和试验,训练更多的环保人才以处理日常的运行危机,购入高于环保标准的设备降低碳排放和燃料优化,以保护组织核心业务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资源匮乏的企业会避免在绿色创新上进行投资,从而把稀缺资源投入到生产的关键领域。因为在绿色创新上进行投资并不能立即增强企业生产能力,会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因而,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即使是最具前摄性的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上,也很可能首先排除掉环保项目[46];而在资源冗余的情况下,企业会更愿意在具有长期回报的项目上进行投资。Bowen等探索了不同类型资源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实证结果也表明了冗余资源会促进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9]。

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是影响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外部情境因素,是绿色创新战略的强化因素。它反映了企业在实施绿色创新战略上所受的外在约束,表现为重要他人或群体对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或参与,企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组织对各类利益相关者期望的满足程度。Henriques和Sadorsky、Eiadat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是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29,3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企业需要在组织经营和环境战略上寻求协同,以最大程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考虑到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作用力不一样,管理者只能感知到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压力,而非每类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压力。基于此,Sharma和Vredenburg提出利益相关者整合能力,它是指企业与各类经济及非经济利益相关者合作寻求环境问题解决办法的能力,并认为这种能力也是企业主动型环境战略的驱动力之一[6]。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企业能够统一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组织目标[47],进而通过在绿色创新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纳入利益相关者,在改善环境绩效和开发其他能力上获得有价值的支持,从而以一种更具竞争力的方式处理环境问题[6]。DelgadoCeballos发现,在管理者感知到绿色战略存在内部障碍的情况下,整合利益相关者会对企业开发主动型环境战略有正向影响[27]。其他研究也表明,建立、培育和维持与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企业选择实施主动型环境战略[4849]。

总体来看,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这两个情境变量都通过影响预期经济收益与绿色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强度和关系方向而起作用,属于调节变量。当情境变量的影响微弱时,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主要受预期经济收益的影响;当情境因素的影响显著时,则会较大地促进绿色创新战略的采纳。按照Bansal和Roth的说法,绿色创新能否改善企业绩效,是企业选择是否要进行绿色创新战略的最关键因素[10]。任何企业都不会视利益于不顾,如果企业预期到绿色创新战略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绩效,势必会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展这一战略。冗余资源的存在则使企业有更多机会去进行绿色创新探索和试验,从而也会促进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此外,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尤其是来自政府的环境规制、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公众、媒体等方面的压力都会对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在案例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得以体现。

六、 结论

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这三个主范畴对绿色创新战略存在显著影响。其中,预期经济收益是前置变量,冗余资源是内部情境变量,利益相关者压力是外部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构建出上述三个主范畴对绿色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模型,在以下方面实现了理论拓展:

其一,企业的预期经济收益与绿色创新战略间的关系不仅受到外部情境因素(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调节,还受到内部情境因素(冗余资源)的调节。预期经济收益是企业决定是否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关键要素,但这一关系会受到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冗余资源的影响;同样,企业面临的来自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大小也会显著地影响企业在是否实施绿色创新战略上的决策。

其二,本研究探索了预期经济收益、冗余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形成机制与构成因子。以利益相关者压力为例,其构成因子包括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者的首创精神和伦理关怀)、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员工压力)、外部社会利益相关者(制度压力、环保组织压力和媒体压力)和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市场需求和竞争强度)。其中,针对内部经济利益相关者的员工压力在以往发达国家的研究文献中重视不够,而出于员工身体健康考虑以避免规制惩处的压力是国内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战略的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本研究同样为政府制定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管制政策提供了政策思路和实施路径。首先,政策制定者必须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意识。通过加强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性的传播,让企业意识到实施绿色创新的战略意义,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动力问题。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各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利用媒体和环保组织的监督功能以及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的产品开发方向等措施推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最后,政策制定者应从多维度降低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成本,包括在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条件、行政法规政策等方面创造条件以促进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1]Y. S. Chen, S. B. Lai & C. T. Wen, ″The Influence of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Corporate Advantage in Taiw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67,No.4(2006),pp.331339.

[2]M. V. Marrewijk & M. Werre, ″Multiple Levels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44, No.23(2003), pp.107119.

[3]G. Hamel & C. K. Prahalad, ″Corporate Imagination and Expeditionary Market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69, No.4(1991), pp.8192.

[4]张钢、张小军: 《国外绿色创新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8期,第2532页。[Zhang Gang & Zhang Xiaoju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Green Innovation Research Outline in Foreign Countries,″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No.8(2011), pp.2532.]

[5]S. L. Hart, ″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0, No.4(1995), pp.9861014.

[6]S. Sharma & H. Vredenburg,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ly Valuabl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9, No.8(1998), pp.729753.

[7]S.B.Banerjee,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Interpretations from Industry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38, No.4(2001), pp.489513.

[8]C. Okereke & D. Russel, ″Regulatory Pressure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52, No.4(2010), pp.100124.

[9]F. E. Bowen, M. Rostami & P. Steel, ″Timing Is Everything: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63, No.11(2010), pp.11791185.

[10]P. Bansal & K. Roth, ″Why Companies Go Green: A Model of Ecological Respons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43, No.4(2000), pp.717736.

[11]P. Bansal, ″Evolving Sustainabl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6,No.3(2005), pp.197218.

[12]W. R. Scott,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13]A. Hoffman,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42, No.4(1999), pp.351371.

[14]D. C. Esty & A. S. Winston, Green to Gold: How Smart Companies Us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to Innovate, Create Value, and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5]M. Cordano, ″Making the Natural Connection: Justifying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and Society,1993, pp.530537.

[16]J. Conding, A. F. M. Zubir & S. Hashim et al., ″The Investigation of Green Practices, Green Innovation and Green Performance in Malaysian Automotive Industr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2, No.1(2013), pp.113.

[17]J. A. Caracuel & N. O. Mandojana,″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Green Prospector Firms: A Contingent Approach,″ http:///sites//files/wpboam1302.pdf,20130103.

[18]T. N. Gladwin, J. J. Kennelly & T. S. Krause, ″Shifting Paradigm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0, No.4(1995), pp.874907.

[19]M. E. Porter & C. van der Linde,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3, No.5(1995), pp.120134.

[20]R. Roy, ″Designing and Marketing Greener Products: The Hoover Case,″ in M. Charter & M. J. Polonsky(eds.), Greener Marketing: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Greener Marketing Practice, Sheffield: Greenleaf Publishing, 1999, pp.126142.

[21]E. FrajAndres, E. MartinezSalinas & J. MatuteVallejo, ″Factors Affect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in Spanish Industrial Firms,″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Vol.18, No.8(2009), pp.500514.

[22]K. Rennings, ″Towards a Theory and Policy of Ecoinnovation: Neoclassical and Co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ZEW Discussion Paper, Vol.6(1998), pp.98124.

[23]J. Petts, A. Herd & S. Gerrard et al., ″The Climat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within SMEs,″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Vol.8, No.1(1999), pp.1430.

[24]J. Horbach,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 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Sources,″ Research Policy, Vol.37, No.1(2008), pp.163173.

[25]李怡娜、叶飞: 《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12期,第18841894页。[Li Yina & Ye Fei,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Practices and Firm Performance —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No.12(2011), pp.18841894.]

[26]T. Donaldson & L. E. Prest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Concep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0, No.1(1995), pp.6591.

[27]J. DelgadoCeballos, J. A. AragonCorrea & N. O. Mandojana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rnal Barrier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akeholder Integration and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107, No.3(2012), pp.281293.

[28]M. Starik & G. P. Rands, ″Weaving an Integrated Web: Multilevel and Multisystem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0, No.4(1995), pp.908935.

[29]I.Henriques & P. Sadorsk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 and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takeholder Import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42, No.1(1999), pp.8799.

[30]S. B. Banerjee, E. S. Lyer & R. K. Kashyap,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Antecedents and Influence of Industry Typ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7, No.2(2003), pp.106122.

[31]K. Buysse & A. Verbeke,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A Stakehold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4, No.5(2003), pp.453470.

[32]Y. Eiadat, A. Kelly & F. Roche et al., ″Green and Competitive?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43, No.2(2008), pp.131145.

[33]J. L. MurilloLuna, C. GarcesAyerbe & P. RiveraTorres, ″Why Do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e Differ? A Stakeholders Pressure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9, No.11(2008), pp.12251240.

[34]杨东宁、周长辉: 《企业自愿采用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驱动力: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第8595页。[Yang Dongning & Zhou Changhui, ″The Driving Force for Companies Voluntarily to Adopt Standardiz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nalysis,″ Management World, No.2(2005), pp.8595.]

[35]R. Baylis, L. Connell & A. Flynn, ″Company Siz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Further Analysis at the Level of the Firm,″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Vol.7,No.5(1998), pp.285296.

[36]K. Peattie, ″Towards Sustainability: The Third Age of Green Marketing,″ The Marketing Review, Vol.2, No.2(2001), pp.129146.

[37]I. Worthington & D. Patton, ″Strategic Int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Green Environment within SME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38, No.2(2005), pp.197212.

[38]R. Nelson & S. Winter,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39][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李虔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R. K. Yin, Case Study: Design and Method, trans. by Zhou Haitao, Li Yongxian & Li Qian,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40]B. G. Glaser & A. L.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7.

[41]A. L. Strauss & J. M. Corbin,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 Overview,″ in N.K.Denzin & Y.S.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pp.132.

[42]S. Khana, ″Measuring the CRM ROI: Show Them Benefits,″http://,20130103.

[43]J. Doerr & P. L. Kleiner, ″Award to Spur Green Innovation,″ 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 Vol.5, No.1(2006), pp.12.

[44]J. Fagerberg, D. C. Mowery & R. R. Nels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45]R.M.Cyert & J.G.March,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3.

[46]S. Rothenberg, ″Knowledge Content and Worke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t NUMMI,″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40, No.2(2003),pp.17771796.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着知识经济环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必须面向市场开始接受公平的市场竞争,尤其对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显得更为残酷。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面对新形势勇敢的迎接挑战,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观念,把握机遇,借鉴同行企业营销经验,做好营销创新战略,如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布局,优化市场结构拓宽渠道,完善企业制度、加强资本合作、促进企业战略联盟,提高企业效率,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有可能生存下去,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的现状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制度的完善,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步伐。十一五末,我国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以工业为例,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4.9万家,比2005年增长50.1%,年均增长8.5%,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9.3%;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1%;完成利润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66.8%,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9%,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因素还依然存在,如市场信息不畅、融资困难、涉企收费偏多偏高、审批手续复杂、创业困难、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人才相对缺乏、抵御风险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比较弱等问题。尤其在企业营销战略形状不容乐观,有近60%的企业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没有总体发展规划,目标不明确。38%的企业没有制定很好的企业营销政策,也没有完善的企业营销培训学习制度。近一半的企业不能处理好企业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78%的中小企业有信心探索创新之路,走出营销困境。作为企业发展存亡的企业营销创新战略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定要更高层面上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

2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战略创新必要性

企业营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它是连接市场需求和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取更大经济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企业的发展与营销战略创新密不可分,可以说企业的一切创新也是围绕着企业营销进行的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1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创新观念还没有形成。企业的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发展环境,市场变化而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观点从全局出发,实现长期目标任务,从长远性、全局性、可行性等方面做出的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谋划或方案。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客观条件,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研究竞争环境,调研市场发展变化,选择符合自身的营销战略来指导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领导根本就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销战略,面对市场也束手无策。有的领导也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营销策略,但是企业员工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2.2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方式方法落后。从当前的市场调查来看,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方式还是比较单一,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销售理念,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开展营销活动,方法比较落后。虽然个别中小企业也认识到市场营销创新战略的重要性,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开始利用营销创新理念进行营销,并在实际中工作中加以运用,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成效并不大,根本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落后的营销战略已经严重的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3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营销战略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目前形势下企业的竞争也可以认为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创新营销人才方面极为紧缺。一些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也没有具体的要求,招了一堆没有任何营销经验也不具备培养潜力的人充当营销人员,他们缺乏基本的营销知识,很难更好的开展营销工作。另外有的中小企业缺乏动力和应有的激励机制,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根本没有压力,加之对营销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统一的指导、考核和规范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同的营销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环境和健康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绿色生态成为21世纪房产企业发展的趋势。2008年7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13届亚洲房地产学会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中,众多学者对绿色房产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绿色房产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绿色房产

绿色房产又叫作生态房产,既ECO-HOUSE,简称ECO,绿色房产的“绿色”是一种象征或是概念,并不只是一般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及基本生态平衡下建造的房产。绿色房产能够为居住者创造接近自然的感觉,合理的布局,较少地使用合成材料,充分的利用阳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绿色的概念。将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相结合,创造健康、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房产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实现人、房产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目标。

1990年,世界上首个绿色房产标准在英国,再到1993年,美国创建了绿色房产协会。随着绿色房产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我国于2006年也随之推出相应的绿色房产评价标准。

二、绿色房产的创新战略

国务院2005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了绿色建筑的创新战略主要体现在关键技术和适宜性技术两个方面。随着绿色建筑创新战略思想的提出,绿色房产的创新战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第13届亚洲房地产学会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中,上海财经大学的华锦阳博士在《住宅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中明确提出,近年来兴起的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龙头的绿色革命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住宅的环保、节能及结构质量问题,如何更多地关注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住宅产品的建筑过程进行创新,满足各方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住宅产业链上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论文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与房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从而体现了绿色房产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绿色生态和绿色房产成为21世纪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房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市场在宏观调控情况下能够进入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以及开发绿色概念项目。所谓的绿色产品,不仅是指楼盘绿的面积的大小,更应将资源节约、降低污染等方面作为考核标准,开发出节能、无污染、少浪费、高使用率的房地产产品,这也是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效应的重要体现。绿色房产创新战略,从房地产业发展的本质出发,发展绿色房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实现绿色房产创新战略的措施

绿色房产创新,是建立在绿色建筑能够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又服务于绿色建筑本身的职能。绿色房产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主导,在响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人,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创新科研工作,是实现绿色房产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尽管世界各国对绿色房产都很重视,但作为房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对绿色房产有足够的了解。在保护契合生态环境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绿色房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加绿色房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参与到绿色房产的发展创新中来,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才是绿色房产发展创新的不竭源泉。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一直都是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绿色房产创新战略上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也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绿色房产发展保障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房产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三)加强绿色建筑的研究

绿色房产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进步。对于绿色建筑,我国在人工环境的设计,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基础材料的创新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改善这一点。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对于环境设计拥有良好的方案,让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契合程度更高。加强绿色建筑基础材料方面的科研,创造健康、环保、低成本的新型建筑材料,为绿色房产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近年来,绿色房产的发展有目共睹,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在,绿色房产创新战略对于现代化房产发展至关重要。坚持做好绿色房产推广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加强绿色建筑的科技研究,是实现绿色房产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为绿色房产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性。

参考文献:

篇4

商业模式的概念有多种定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获知商业模式的概念基本包含了经济、运营和战略三重含义。其中,经济含义是指“如何赚钱”的利润产生逻辑,即企业商业模式以赢利为根本目标;运营含义则关注于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方式、生产运作流程、知识管理等;战略含义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定位、组织边界及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同时,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还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注重描述企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企业商业模式包含了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种机制。企业商业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两种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平衡。两种机制的统一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商业模式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从商业模式定义的多种含义出发观察商业模式的整体运行,同时用系统论的观点思考,可以将商业模式的整体运行看成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商业模式可以看成一个“黑匣子”,输入的是各种资源,输出的是各类价值。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单独从输入、单独从输出,或者同时从输入、输出寻求路径。从输入方面,我们可以聚合不同的资源,驱动产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里资源含义很多,包括:数据、财力、技术、人员、现有的商业模式,等等。从输出方面,我们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创造各类价值,引导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里的价值含义也很多,包括:实现新功能、满足新需求、扩展新边界,等等。我们也可以同时从输入、输出两方面来考虑,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即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尽量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本文根据这种设想,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引导机制,以此创新机制为分析基础,探讨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

二、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理论来源

从商业模式的驱动-引导创新机制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个复杂工程,它涉及企业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等流程,也涉及企业的资金、人才、品牌等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服务、体验的价值性。因此,要为商业模式创新确定一个唯一的战略与路径是不可取的。我们只能从某几种理论出发,寻求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可用战略与路径。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提出,也是基于对现有几种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的。

模仿创新理论认为,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率先者的足迹,充分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反求破译或吸引投资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简单地说,模仿创新是后发者的创新。从这个定义来看,前人学者对于模仿创新的认识都基于产品的层面,认为模仿创新仅仅是技术创新中的一个基本类型。本文认为,模仿创新的内涵应该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模仿率先创新者的产品,还包括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商业模式。

蓝海战略理论要求我们从企业边界寻找机会,也就是从不同产业的结合部分,从其他企业尚未关注的部分进行业务的开拓。其实,蓝海战略的这一思想,并不是要求企业一定要有全新的创造。企业可以结合两类或更多产业不同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模仿这些商业模式的最有价值部分来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创新,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而言,也就是要求我们关注商业模式的输出一端,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就在商业模式中构建满足这种需求的相关部分。这也是商业模式创新中企业必需树立模仿创新战略的一个理论支持。

三、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现实基础

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现实基础。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也是根基于一定的现实条件而提出的。首先,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各种信息、资源都在网络上大量、快速地出现与交流。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较之传统经济下难以得到的情报,这里就包括最新商业模式的相关信息。对于新出现的商业模式,企业就可以对其分析,找出与自身条件匹配的进行模仿。其次,商业模式是一种无形的思想,创造者对于商业模式向外的传播难以控制。同时,目前的法律也没有将商业模式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创造者不能像对待实体下的产品,和作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一样为商业模式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其他企业可以对商业模式进行模仿而避免触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条款。第三,目前的企业竞争已经不是产品层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层次的竞争。随着大规模制造技术的发展,代工企业的出现,产品更易制造。企业采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时,不需要自己的厂房就能制造出产品。企业需要发展,就要以最有效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价值。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驱使,使企业不断地去寻找更有效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模仿创新的道路也成为许多企业首选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创新资金不足、整体创新水平低下的现实困难,一味追求原始创新,隔绝外来先进的思想与模式是不可取的。根据钱纳里和库茨涅茨等人的研究,以及对美、日、韩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就会越需要、越重视科学技术,也更有可能从人力、资金和设备上支持科技的发展。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对于发达国家新出现的商业模式,我们的企业应思考如何最富成效地实施模仿创新,而不是要不要实施模仿创新战略的问题。

四、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核心理念与路径

通过以上的理论与现实探讨,本文提出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概念。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根基于商业模式驱动-引导创新机制,用模仿创新的思路来考虑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率先模仿、不断创新。率先模仿就是对于外界的、先动创新者的成熟商业模式,企业应该积极去发现,并根据自身资源的条件决定是否模仿。不断创新就是对于模仿的商业模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的优势,从满足客户价值出发,对现有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创新。

根据商业模式的驱动-创新机制,我们可以描绘出商业模式模仿创新战略的模仿路径。首先,企业应该寻找商业模式示范人;第二,企业进行资源匹配,分析自己的资源优劣势,对模仿所缺的资源进行补足;第三,企业就应找出示范人商业模式中的有价值部分,并对其模仿;同时,企业也应对客户价值未满足部分进行创新,并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中体现;最后,企业可以综合以上构建自己全新的商业模式。

篇5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从依靠工业驱动转向依赖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知识产权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尝试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健全和完善知识管理体系,激励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尤为突出,本文重点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一、国外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近十年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多是基于国家、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重在探讨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创新战略、提高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从以卜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Keith E Maskus (2002)认为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或是阻碍作用要视国家的具体环境而言。CIPR(2002)认为支持建立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刺激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John Hagedoorn, Danielle Cloodt and Hans van Kranenburg(2005)对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对国家研发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伙伴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相对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司会选择研发合资伙伴而不是合同伙伴。Haley, George T (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有紧密的联系,弱的知识产权制度将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或者使得FDI朝向风险较低的经营项目。而Glass, Amy Jocelyn, and Kamal Saggi (2002)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与FDI的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内生创新的产品周期模型,并且发现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对于FDI具有负面的作用。

(二)从产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竟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Grindley and Teece, op, cit;K. G. Rivette and D. Kline (2000)通过对知识产权对经济影响的新价值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高技术行业成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断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Hall, Bronwyn H., and Rosemarie Hatn Ziedonis(2001)通过对半导体行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的实证分析研究,强有力的表明,在半导体行业每一美元的专利研发费用的产出在不断的增加,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国外学者从不同的产业方向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III:究:Dietmar Harhoff and Hronwyn H. Hall(2002)分析了全球化妆品和洗漱行业的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指明无形资产在工业化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知识产权在企业战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国家的品牌根据不同的战略理念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7aynel.Clarke & Paul "Itirner(2003)通过对澳大利亚生物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框架,研究知识产权战略与生物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实践提高生物技术行业公司的竞争力;Annette Van den Bosch(2009)通过对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保持艺术家收入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且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在越南对国家艺术市场、文化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从企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Markus Reitzig ( 2004)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三个重要途径帮助公司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临时的技术指导,保护商标品牌,帮助形成产业标准。

Gary Pisano (2006)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速度和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中成功的获得了利润,对今天的全球竞争,资源的开放具有更大影响。同样,Timothy O’Hearn(2008)通过对公司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绩效的研究也发现,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赚取利润具有巨大的影响。

此外,Paul Gemneraad (20’10)考虑到市场背景和创新战略的经营实战,知识产权组合的管理需要遵循创新战略的指导,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体系,通过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可以帮助个人和公司更好的工作,用最低的成本去管理专利组合,并且获得最高的内外部商业价值。

二、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作为经济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按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维度L展开的。

(一)从国家知识产权角度研究

徐明华(2003)探讨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新模式及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地位。孙宏飞(2009)通过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中效果的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L国家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对象。可见,很多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焦捷(2008)全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的战略的关系,系统阐述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的深远意义,并且探讨了知识产权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做作用。

(二)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李玉壁(2005)指出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新型工业道路的实现。因此,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杨光明((2007)探讨了区域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明作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高级形态,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扫一造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城市、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而罗爱静,龚雪琴(2010)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秉赋的比较优势需要形成良好的战略匹配,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三)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王黎萤,陈劲,杨幽红(2004)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强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田颖男、朝克、陈旭娟((2010)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内蒙古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和管理现状,总结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经验,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的方法,对企业如何将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知识产权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法定垄断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所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可以超越自然资源和时空的局限,充分整合和配置其它资源,这是核心资源能力转化的高端竞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探索,认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者还有王闻萍(2008)、袁俊(2004),韩国华(2004)、王中(2005)、谢丛(2006)等。

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简评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价值成果,对后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国内的研究相比较国外的研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篇6

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及其管理已经发展成为系统科学,使创新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而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可管理的过程。企业都必须像管理生产过程一样管理创新,有激化、记录和评价技术创新业绩的方法和手段,并且使企业的日常运作也能基于创新过程去完成,作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为此,不仅需要宣传技术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研究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更要探索在企业的层面上如何激化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的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创新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新问题,也是管理的创新。

二、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不是指创新者个人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而是激励员工参与创新的企业文化、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创新管理的范畴和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性、企业内外的联系紧密性、以及对个人和群体创造性的支持。

1.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和环境

技术创新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持续和成功的技术创新,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投资和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全体员工的能动性,形成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综合管理中的经济、组织、技术、人的行为和观念诸因素,充分利用全体员工的知识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的依靠对象是柔性化和知识化的劳动力,只有员工能够无拘束地思考,大家畅所欲言,方能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意愿。创造力是知识和才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将帮助员工发挥创造力的本能。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文化将赋予员工一种从强制管理体制中解脱出来的、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2.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可通过以下措施和途径初步形成:

2.1拟订企业创新的评价体系,制订评价创新的标准。为了激发创造性,增进沟通,促进创新思想的应用,应建立创新档案,进行定期跟踪,提出关键指标和早期报警信号,注意哪些鼓励措施对激化创新最为有效。

2.2将合理化建议制度化。在企业内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如在企业内联网上公布企业面临的问题,张榜求贤,发表已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实施报告,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

2.3定期举办创新研讨会和培训班。技术创新研讨会和培训班可使更多的员工学习最新的创新理念、工具和手段,孕育新思想,促使他们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去。通过信息交流和学习,建立大家关心创新的气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2.4建立创新奖励和晋升制度。表彰和晋升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员工,这样可以体现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态度,并给创新者带来实际利益,这是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三、企业的创新战略

1.进攻性创新战略

进攻性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最先利用某项科技成果开发出新产品、新过程,迅速成为市场领先者和垄断者。当企业采用进攻性创新战略时,科技和人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实行进攻性创新战略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但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2.跟踪性创新战略

由于实行进攻性战略的代价和风险太高,大量企业采取的是跟踪性创新战略。实行跟踪性战略的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避开专利权制度,努力在产品的差异上做文章,不是简单地模仿人家的成果,而是尽量找出别人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失误,加以改进和完善,做得更好,并加大售后服务和广告投入,从而分得较好的市场份额。

3.模仿性创新战略

实行模仿性战略的企业一般没有自己的科技开发能力,也不想对已经创新的产品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它们只是希望能够迅速生产同样的产品。实施模仿战略的企业,往往同采取进攻性战略的创新企业在科技开发能力上的差距相当大。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特别愿意采取这种战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主要在劳动力成本、市场容量、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具有优势,模仿型企业主要依靠生产成本低而获利。

四、技术创新的阻力

1.组织和制度的僵化

我国很多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特别是没有看到员工的创新潜力。他们一般不支持员工个性的发挥,把员工仅仅看做是劳动力资源,很少去衡量他们创新贡献的价值。

2.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

无论技术创新计划如何宏伟,对研究开发的投资是评价企业对创新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投资不足无疑将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如何有效利用研究开发经费是困扰人们的难题。 企业希望资助那些立竿见影的项目,自我保护的倾向和全球竞争的加剧 ,驱使企业将本该用于高风险、中长期研究的资金投到更接近市场的产品开发上。研究人员的观点恰好相反,投资过于集中于短期项目会危及基础研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一旦研究成果通过因特网被全世界共享,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快速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管理能力。

3.部门分割

创新能力不仅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也是过程、策略、组织结构和企业计划的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通常与许多部门有关,人们如果在旧的部门分割和等级制度下思维,追求和维护部门利益,创新活动必然受到阻碍,无法真正发挥创新潜力。

五、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

创新是某种不确定的活动,不能按照常规的办法进行计划和组织实施。按照创新过程的时间顺序,创新的实施大致包括4个阶段:

1.创意的产生和激化

创新是某个人或一些人感觉到或抓住一个新的机会,产生和激化创意的结果。因此,创新管理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促使人们重视和注意新的需要和机会。创意的产生和激化与需求密切相关。机会的存在是因为需要存在,觉察到潜在需求是创新的第一要素。

2.准备实现的条件

创意形成后,必须实施后才能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创新过程的第二个任务是寻求使创意转化为现实的途径,准备实现的条件。实践证明,最有效办法是构建创新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联盟。通过联盟和支持,创新者可获得信息和资源的支配权利。

3.创意的实现

条件具备以后,需要组织一个团队去实现创意,即制作新产品的原型或新过程的示范。在创新初始时期,要求自由地追求未经考验的可能性,较低的程序化将会有助于创新。随着创新过程的进展,组织结构的调整成了创意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为创新过程提供了跨部门的通路、灵活的任务分配方法、开放的信息系统,通过组成多学科的项目团队,形成综合的、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的内部网络和开放的信息交流,可以大大缩短由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所需要的时间。

4.创新的转移和扩散

篇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侯仁勇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创新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理论,揭示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变三个生命科学原理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熵变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演进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路径模式,基于熵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体制机制模式。本书还总结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根据中部区域内部实力状况及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横向比较结果,给出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2.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强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这个典型的国内先行工业化的大城市地区为主要对象,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探究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全书分为新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研究、新时期北京空间格局与聚落研究、新时期北京城乡发展机制创新研究3篇。

3.城市职能、定位理论与区域城镇化战略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复明

出版日期:2012-2-1

4.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于淑艳

出版日期:2012-3-1

5.2010:区域法制研究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登勋

出版日期:2011-4-1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资源法制、区域经济法制、区域民族法制、区域法制比较等。

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分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邓炜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区位分布及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7.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简要报告”和“研究报告”两大部分。“简要报告”对“建设广西北部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课题成果作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概述;“研究报告”包括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理论与经验等六部分内容。

8.区域协调发展: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严汉平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对我国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9.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动态演变机理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彭文斌

出版日期:2011-5-1

10.论创新区域经济大发展模式之实操战略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令玉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实操性质的新模式——以创建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化农业新模式、创建低碳农业为目的的新的系统模式。

1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基于区域差距的分析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吉新峰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二次差分的政策评价方法,以区域政策为切入点,从区域经济差距的视角对中国基于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价。

12.创新、集群与发展——基于区域的一个视角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伟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期主持和参加的一系列研究项目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东北老基地“再工业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在经济方面的创新、集群与发展问题。

13.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光盛

出版日期:2012-2-1

【内容简介】中国的西南周边主要面临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两个区域,总体上它们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政治热点交集、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带之一。对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中国西南周边安全和区域合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文魁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报告组成。

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篇8

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的知识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日益被摆在企业管理的战略性位置。知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变幻莫测,而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技术、新技术见长,对于传统资源的需求并不甚严格,维持其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最有力的武器便是知识。只有尽可能地掌握对企业有利的知识,获取其价值,并加以有效地利用,才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日趋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频率加快的经济背景中取胜,必须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选择与自身匹配度高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让知识为企业的进步与成功做出不可限量的贡献。

1. 知识管理战略及其模式

1.1 知识管理战略含义

基于人们对知识作为企业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知识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知识管理的实施要有方向、有组织、有重点,不可能把企业所有的知识都存储在知识库中进行管理。因此,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竞争优势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知识管理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知识管理。通过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一方面,创造一个利于知识生产及共享的氛围,保证个人知识价值最大化及组织化;另一方面,促进更多的企业知识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企业市场竞争力。

知识管理战略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它的注意及研究。江文年在其《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中阐述到,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以企业内外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的战略谋划、策略、战术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它必须包括整个企业内知识获取、共享与利用目标、活动计划、资源分配、支持活动规划和相关的评测体系,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3]。吴金希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就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对市场和技术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从总体上对内外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配置,为获得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达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同时,它又是企业运用各种知识管理工具、方法、策略,对市场、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综合应用和创新,从而为顾客和股东创造和增加价值,最终培育和提高组织核心能力的综合过程[4]。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战略中的一种,其特色是以知识这个资源为载体,运用相应的手段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利用、创新或交易,它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与企业其他战略具有相同的组成,如公司只是管理的目标、原则;支持资源;组织;效益评估;计划制定及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重要因素预测及应对措施。

1.2 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自知识管理战略问世以来,对其战略模式的探讨,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姚先国等[5]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有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和业务层。Zack通过“SWOT分析”,指出企业应该根据存在的知识差距,确定企业所需知识的来源,选择进攻型战略或保守型战略。Michael Earl在知识管理战略流派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7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包括知识基础战略、知识地图战略、知识流战略、知识资产战略、知识共享战略、知识交流战略、知识能力战略[6]。英国学者Kevin Desouza等研究了跨国公司的全球知识管理战略问题,提出了3种跨国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国内学者在跟踪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谢泗薪等提出了构成知识与服务互动型战略的3个分战略,即知识型服务战略、服务型知识战略以及知识服务一体化战略[7]。樊治平借鉴Zack的“知识 SWOT分析”理论,提出了采用以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管理战略和以知识保护为主的知识管理战略[8]。

对于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究其本质,不外乎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实现企业目标或者间接实现企业目标。具体说来,便是通过企业自身知识创新或者直接吸收外部知识来达到知识数量增长或质量创新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根据过程及结果这两个维度,本文将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分为自主知识创新战略、自主知识获取战略、合作知识创新战略、合作知识获取战略。

这四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各有特色,所适宜使用的情形也不一样。自主知识创新战略主要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来实现知识创新,这种战略对企业的知识存量及创新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且即使企业自身实力雄厚,这种战略实施起来还是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但是这种战略的实施一旦成功,将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使企业占据优势市场地位。自主知识获取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处于规避风险或能力不足的原因不进行自主研发或创新,而主要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学习等手段来强化自己的知识水平。这种战略模式对企业创新能力没有过高的要求,但对企业的知识吸收、消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合作知识创新战略主要指通过企业的合作来进行创新活动,如常见的产学研、企业联盟等。这种战略模式对企业合作创新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合作知识获取战略主要是指通过与外部合作达到吸收外界知识、信息的主要目标,这种战略模式对企业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要求不高,但对企业的合作能力及知识获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分类

2.1 高新技术企业简介

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新企业,目前国际上对高新技术企业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指那些生产和使用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我国,相关专家及学者对高新技术相关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方阳春,姚先国(2007)[1]认为,高新企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以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获取竞争优势,从事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及劳务,拥有一定实力的研发队伍,技术性收入在企业总收入中占较大比例的企业,突出高新企业高技术密集度的本质特征。李佳洋(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科研技术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科学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科技产品研制、生产、销售等业务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2]。

高新技术企业是相对于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而言的,对其不同点,国家也有有一系列界定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营领域、经营方式、人员构成、管理体制、资源需求等方面。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从事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输入和输出均具有高技术的特点,对高学历人才及流动的市场信息和知识需求较大。

2.2 高新技术企业分类

对于高新企业的分类,本文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的成果,以其重要资源之一的知识作为划分标准。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所拥有知识资源的状况,将其分为基础型、拓展型、核心型。

基本型高新技术企业只拥有一些基础知识,他所拥有的这些知识资源在市场上比较普遍,并不稀缺,对维持其竞争力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此类企业只能维持最基础的存活,而不具备竞争优势。

拓展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些处于发展中的知识资源,这些知识日后有可能成为创新资源或稀缺资源,而这些知识的潜力则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这类企业是开拓市场、开拓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潜质的。

核心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市场上已经成熟的且能助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资源,此种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独特地位,暂时还不容易被超越。

3.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选择

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而技术与知识相生相伴,相辅相成,因此,于高新企业而言,选择适合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显得尤为关键。高新企业制定或选择知识管理战略模式与其他战略类似,知识管理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必须以企业总体战略的目标和愿景为前提,这是确定企业知识战略的基本原则。事实上,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究竟应当选择哪一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取决于其总体战略、知识基础、技术能力、市场地位、经济状况、组织文化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根据上文高新企业的分类,本文中主要依据高新企业自身知识资源情况而选择适合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对于基本型高新技术企业,其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并无发展的潜力,就算其综合实力不弱,也不适宜采取知识创新战略。而究竟是采取自主知识获取战略还是合作知识获取战略取决于基本型高新企业的外向合作能力。若基本型企业的外向合作能力较弱,那么它只能选择自主知识获取战略,因为,一方面,别的企业不愿意与其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其自身处理不好合作事宜,有可能吸收不到知识,反而把企业内部的知识泄露出去。若基本型企业的外向合作能力相对较强,那么它适合采取合作知识获取战略,毕竟它自身的知识水平是处于市场弱势水平的,它亟须从外界摄入养料,而与别的企业合作会适当加快知识获取的速度及加大知识获取的数量,只要企业善于吸收、获取外界知识,它还是可以从合作知识获取战略中收益。

对于拓展型高新技术企业,其所拥有的发展性知识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及研发价值,企业应好好抓住这一契机,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导向。但是究竟是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还得参考企业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若企业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均较好,企业应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知识的创新,对于一些非核心方面的知识则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研究,以减少研发投入。若企业合作能力较强而自身创新能力较弱,则理所当然应该选择合作知识创新战略,虽然会有知识外漏的风险,但若一味闭关自守则会导致自身拥有知识的浪费和闲置。若企业合作能力弱而自主创新能力强,则理应选择自主知识创新战略,且选择此种战略亦相对安全,不存在知识外漏的风险,且一旦创新成功,会收益颇多,使自身技术能力跃上一个台阶,甚至直接跻身行业前列。最后一种情况,即企业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均较弱的情况不太容易出现在拓展型企业中,因此就不多做讨论了。

对于核心型高新技术企业,其所拥有的核心知识本身具有较大优势,对这类知识应予以重点保护,以免外漏而丧失核心知识优势。因此对于核心型高新企业应以自主知识管理为主导。另外,具有核心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市场地位较高综合实力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亦较强,因此有能力进行自主知识开发与创新。因此核心型高新企业应以自主知识创新战略为主要选择,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维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另,为降低企业的知识管理投入,对于企业非核心知识亦可以辅以适当的合作知识创新战略。

4.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选择,论述了基本型、拓展型、核心型三种高新技术企业与四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匹配,不同类型的企业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适合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是有差别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选取适合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助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对高新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阳春,姚先国.高新企业薪酬制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115-120.

[2] 李佳洋.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福建,华侨大学,2006.

[3] 江文年等. 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4] 吴金希. 用知识赢得优势――中国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与战略[M]. 北京: 知 识产权出版社,2005.

[5] 姚先国,胡玮玮.知识管理战略类型理论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 9(191): 32-36.

篇9

1 市场创新的内涵

市场创新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始终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动力。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市场创新,并把握市场创新的内涵,找准市场创新的切入点,才能不断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通过市场创新活动满足了顾客的真实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企业进入新的21世纪及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个善于创新的企业都把市场创新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市场创新,简单地讲,就是把新的东西或要素融入到市场开发战略中,或者把多种市场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而进行的市场开发活动。

2 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市场定位是市场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利水电基建企业在开发市场过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也就是说在开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和投标活动中,要结合自已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制订市场开发战略,以便企业在市场开发中抢占先机。无论从地区市场、社会市场和国际市场,或是从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和外部环境来看,水利水电基建企业不管是同行业在国内进行竞争或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对市场形势、自己的技术优势、竞争对手技术特点等方面有明确的了解,创新市场开发战略,界定市场定位,以便于在市场开发和投标过程中,趋利避害,少走弯路,主动出击,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3 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是市场创新的核心内容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只有实施市场创新战略,树立和塑造职工的主动性市场理念,爱护已有市场,开辟新的市场,才能不断地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在制订了经营战略时务必要重视市场战略的研究和开发,必须以市场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尤其要强化企业全员主动性市场理念的树立和培养。

那么什么是主动性市场理念?就是指企业内在地有着尊重老市场和争夺新市场的冲动,主动地去爱护和开拓市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是说,在市场问题上,企业完全是非常主动的,在确定自己的所有经营行为的时候,都首先考虑到了市场状况,把市场看作决定自己所有经营活动的最根本性依据。

那么如何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具体内容的。为了赢得市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进行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是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前期工作,也可以认为是企业主动性市场理念的内容之一,而把握争夺市场的有效方法,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机制实现对市场的有效争夺,则是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具体体现 。一般来讲,企业利用市场机制争夺市场的有效方法包括价格机制、质量机制、效用机制、品牌机制、资源机制、服务机制、客户机制和技术机制等。

主动性市场理念的两个重要内容是爱护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企业在开发新市场的同时,要主动地爱护老市场,尊重原来的老客户。现在有不少企业都存不注重爱护市场的倾向,尤其在市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就忽视了市场的爱护,结果导致了市场的萎缩,而市场萎缩之后,要想重新恢复、占领和开发,还需要一定时期,从而造成这些企业的发展处于波动状态。

现实情况表明,凡是爱护市场的企业,即使在市场回落的时候,它们也仍然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并能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当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及实体经济效益下滑的形势下,石油石化基建行业一定要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主动地爱护我们的市场,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4 全员参与市场开发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市场创新的关键

近几年来,面对水利工程的减少和水利基建队伍的扩大,竞争日益激烈,很多水利基建企业把市场创新放到与企业管理思想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文化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仍然存在着“市场开发是企业领导和市场开发部门的事”的传统思想,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市场的理念,不利于市场信息的搜集、反馈、老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发和占领,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市场开发。”这是很多水利水电企业在市场开发的摸爬滚打过程中领悟到的一条至理名训。企业上下只有真正以市场为中心,形成有利于开拓市场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和保护广大员工主动找市场、揽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在制度建设、危机意识教育、市场理念的培育等方面,要注重对企业职工全员参与市场理念的培养,让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市场的紧迫形势和奋斗目标,认清只有外闯市场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牢固树立“企业生存靠市场,开拓市场靠大家”, 以实际行动主动研究市场,开拓市场,企业的生存空间才能越来大,效益才会越来越好。

5 市场激励机制和人本主义是实施市场创新战略的保证

篇10

文化匹配度决定业务成败

无论是对于企业整体或是对于创新等特定领域,企业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是企业高管和管理理论家所关注的重点。原因显而易见:企业文化举足轻重。研究再三显示,企业文化在决定业务成败时,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战略规划和领导力。这并不意味着战略不重要,而是企业所采用的某种战略必须由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属性提供支持,才能获得成功。

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有36%的受访对象承认,创新战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并不匹配,有47%的受访对象表示企业文化并未对创新战略起到支持作用。并不出人意料的是,匹配度欠佳和企业文化支持力度较低的企业,其业绩远逊于相互协调的企业。事实上,在企业文化和创新战略两方面都高度匹配的企业,其企业市值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比匹配度不佳的企业分别高出30%和17%(见图一)。

另一方面,战略目标明确且企业战略能为这些目标提供有力支持的企业,具备着巨大的优势。3M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3M公司的研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弗雷德・帕伦斯基(Fred Palensky)介绍其创新战略时表示,“我们称之为‘灵感源于客户的创新’。与客户相连,发现他们明确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随后确定3M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可以发展完善哪些能力,从而以一种独特的、专有的、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客户的问题。”

帕伦斯基表示,企业文化在这一战略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多世纪以来,3M一直奉行着相互依赖、协作甚至是协同依赖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业务间全部相互依赖或相互协作,这种联系跨越地区、跨越业务部门、跨越行业。企业文化是关键。”

创新文化保鲜不易

尽管在业绩上存在差距,但多数企业认为,对实现创新成功而言,“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卓越的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有超过四成的受访对象将这两项排在前两位。而“开发低成本的产品”和“产品面市速度”等其他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见图二)。

同样,企业对于内部最普遍的文化属性也显示出了强烈的一致。在位列前两位的选项中,有超过六成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客户强烈的认同感”,有一半的受访对象选择了“产品所蕴含的热情/荣誉感”。而“容忍创新过程中的失败”这一选项排名最后(见图三)。这一发现与部分针对创新的学术研究的结果背道相驰,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实际上的风险偏好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总的看来,企业在战略目标和文化属性如何提高业绩并支持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业绩逊于同行的企业如果能够弥补这些差距,并在企业文化和战略品牌度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将会受益良多。我们相信,企业需要根据既定的创新战略,更为深入地了解自己需要培养的文化属性。

都福公司(Dover Corporation)流体管理部门执行副总裁索马・索马孙达拉姆(Soma Somasundaram)这样介绍这一挑战:“创新的表现不佳通常并不是因为缺乏想法或缺乏抱负。部分企业所缺乏的,是一种能有效地将资源调配到创新活动中的组织架构、一种制定战略的意愿,从而在未来的需求和当今的需求间取得平衡。”

但即使是最成功的企业也坦承,保持成功所需的企业文化十分困难。在帕伦斯基看来,作为有史以来在创新方面表现最为稳定的企业,3M也面临着这一挑战。“一切需要以企业文化为中心,数十年来点滴积累。你需要保持连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和风细雨,外加幕后的鼓励和自上而下的支持。而这一切也有可能迅速消亡。”

支持创新,加速创新

对那些还在疲于将研发资金转化为成功的产品、有说服力的财务回报和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的企业而言,更值得借鉴的经验在于,所需重新考虑的方面不仅限于创新途径等传统的因素。事实上,这些企业应该遵循最成功的创新者的脚步,确保企业文化不但能为创新提供支持,还能加速创新的执行。

首先,确保制定了明确的创新战略,并从上至高层下至实验室的整个企业内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沟通。

其次,让技术团队和高层间紧密合作,使技术负责人在高管面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

第三,确保将创新工作议程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计划,并将其与那些能够使自己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能力明确地关联起来。战略、企业文化和创新间的关系愈紧密,企业愈能将创新支出转化为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卓越的长期财务业绩。

篇11

在财务领域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但大多仍无法解释管理者是如何在债务与权益融资之间做出选择的。筹资与投资决策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忽略了战略对解开资本结构之谜的潜在影响。自JensenandMeckling(1976)指出投资与筹资决策间的相互影响,才打开了研究竞争战略是如何影响资本结构之门的。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理解行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变动。如果竞争战略能够引导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决策能够影响筹资决策(Williamson,1988),那么就应该预期不同的资本结构服务于不同的战略。

一、资本结构的传统解释

自从ModiglianiandMiller(1958)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的理论后,便掀起了资本结构研究的热潮。几年后,当他们加入所得税的条件时,发现一旦利息的抵税作用被考虑进来,企业价值便会随着杠杆的增加而增大。接下来就非常有必要解释为什么企业不最大限度地使用杠杆。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抵消利息税收益的债务筹资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履行到期偿还债务的责任,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原有价值的削减,损失程度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类型(LongandMalitz,1985)。而且,JensenandMeckling(1976)指出,还有另一种来自于激励方面的债务成本,权益持有者会侵占债权人的利益。这将导致债权人会要求通过监督及其绑定机制来保护自己,这样债务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抵消债务税收收益的成本。Jensen(1976)指出,虽然债务与成本有关,但从债务减少管理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来讲,增加债务确实能减少企业的总成本。潜在的成本及税收收益促使研究者试图确定是否具有均衡了债务成本与收益的最优资本结构(JalilvandandHarris,1984)。对资本结构的不同解释来自于MyersandMajluf(1984),他们给出了优序模型来解释公司财务决策。根据这个模型,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没有最优的债务水平,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不对称驱使企业相对于外源融资来讲,更倾向于内源融资。根据这个观点,企业通常会使用内源现金流来满足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如果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企业筹资需求,企业将会考虑发行风险程度低的债务,风险程度高的债务则作为最后的选择。相反,当利润高的情况下,管理者会用剩余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二、早期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在JensenandMeckling(1976)的处女作《成本》中第一次提到战略决策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作者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个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首先发行债务,然后再做投资决策。由于所有者(管理者)只承担有限责任,投资决策的不利风险就会更多由债权持有者来承担而不是权益持有者。因此,如果投资决策在发行债务后做出,权益持有者就会有动机去寻求高风险的产出战略,这种战略在情况好时会增加收益,在情况不好时会减少收益。随着企业提高其债务,从事高风险的战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接下来的一些研究却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会被企业的战略所影响。Titman’s(1984)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对破产决策之影响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结构可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如果较高的债务水平确实与高风险战略紧密相联的话,那么那些关心企业是否会长期存在的消费者就会把高债务看作是有负面影响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选择低债务企业的产品。BranderandLewis’s(1986)从博弈理论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在确定资本结构时,战略有着重要作用的论断。作者展示了双寡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了一个资本结构,在第二阶段确定他们各自的产出水平。如果较高债务水平增加了寻求产出风险较高战略的动机,那么两个企业都会在第一个阶段采用积极的债务水平,目的是向竞争者传递他们要在第二个阶段实施较高水平的信号(也就是寻求高风险的战略)。根据纳什均衡,相比较权益融资的情况来说,他们都会选择拥有较高的产出水平(更高的风险)。不幸的是,在这个模型中,财务结构这一战略的使用是具有杀伤性的。然而,对战略的直接考虑有助于激发在财务领域更广泛地接受“战略”的概念。Sand-berg,Lewellen,andStanley(1987)声明:只要杠杆能够有积极作用且没有阻碍企业建立有效的业务战略时,就应提高其水平。

三、现代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篇12

薪酬实践始自于20世纪初的工厂制度时期,当时新兴的工厂制度需要根据工人的技术、成果和职责进行劳动分工,随着工厂规模扩大,需要对一些活动加以指导,于是产生了招聘、培训、制定工资、处理纠纷和解雇等人事活动。早期的薪酬管理职能主要集中于劳动力成本控制和通过福利措施来保持对劳动力的控制和管理。自1980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西方企业越来越关注薪酬政策的战略导向,事实上,相比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其它部分,薪酬系统更能体现公司的战略和哲学理念。因此,西方企业中日趋显著的一个趋势就是薪酬管理从过去纯粹的执行层次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被普遍认为是有助于提升组织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管理职能。而当前,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对薪酬的战略导向功能认识尚不够深入,往往忽略薪酬导向对于实现整体组织战略目标的巨大支持。为此,本文首先分析薪酬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权变视角对薪酬战略与组织经营战略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薪酬战略实施有效性的社会和组织因素。

一、薪酬战略的理论框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组织变革,如何通过整体薪酬战略(compensationstrategy)来帮助组织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国外学者的关注焦点。对此,国内外学者界定不同,国内部分学者习惯于将指导薪酬制度形成的原则和规范称之为薪酬政策,但是,笔者认为,薪酬战略更强调从战略层面关注薪酬制度设计,更关注与组织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的薪酬政策,事实上,并非所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政策都与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将这些能够为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具有政策导向意义的原则和决策统称为薪酬战略,它构成薪酬体系的基础,决定了薪酬制度设计的战略方向。我们分别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考察薪酬战略的构成:

1.薪酬哲学(compensationphilosophy)。薪酬哲学反映了组织对待薪酬功能的态度和认识,提供了设计特定薪酬政策的基本方向和目标(Lawler,1991),以增强其对整体环境中的文化、法规等的适应能力。根据其重要性,薪酬哲学有三类重要目标:(1)劳动力成本控制;(2)员工吸引和保留;(3)员工激励。薪酬体系正是通过影响这三方面目标的实现进而对组织绩效发挥战略性推动作用。显然,支持这三类目标的薪酬政策可能会产生冲突。但对组织而言,不同的经营战略要求其侧重于不同的薪酬目标,即使是相同企业,随着内外部战略环境的改变,也会导致这三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特定薪酬政策的设计。如果组织薪酬目标是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那么该目标就决定其薪酬政策和薪酬方案应包括各类绩效工资和激励计划。此外,薪酬哲学还可作为评价薪酬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薪酬哲学与组织战略紧密联系,构成设计薪酬制度的指导方针。

2.薪酬水平(compensationlevel)。指组织如何根据竞争对手的工资水平给自身的薪酬水平定位,从而与之相抗衡。这类战略性决策无疑会对员工吸引和保留以及劳动力成本控制目标产生关键影响。就外部竞争情况而定的薪酬政策对薪酬目标具有双重影响(1)确保薪酬足够吸纳和维系员工。如果员工发现他们的薪酬低于行业内的市场工资水平,他们就很有可能离开(2)控制劳动力成本可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具有竞争力。显然,这两类目标隐含着潜在的冲突。提供高水平的工资,组织吸引和保留高素质员工的能力就越强,可提高工资水平就会增加整体劳动力成本。然而,效率工资理论也指出,工资水平的提高可能降低每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的下降,这是因为,高于市场的薪酬水平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从而导致更高的产出,而产出水平的增加将弥补劳动力成本的增加(Holzer,1990)。

3.薪酬组合的激励性(incentive-basemix)。主要指组织提供的整体薪酬组织中,可变工资和固定工资各自所占所占比例。该项政策的战略意义在于,可变工资的设计被认为是将员工个人所得与组织绩效密切联系的一种有效机制(Mitchell,Lewin&Lawler,1991)。员工是否达到预先确定的工作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到其收入。在薪酬组合中,可变工资比例越高,员工个人收入与组织绩效的关联度就越大,有利于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紧密结合。此外,高激励固定工资比率将使劳动力成本发生动态变动,有助于吸引和保留努力工作和敢于冒险的员工。

4绩效加薪(meritpayincreases)。指雇员的报酬至少部分的应根据其工作绩效来决定。雇员的基本工资可根据其绩效而得到永久性增加。绩效加薪方案的战略意义在于:它通过奖励优秀的工作表现或业绩,创造未来工作动力,并帮助雇主吸引和保留有价值的员工。业绩工资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Milkovich&Broderick,1991),尤其影响员工加入该企业并留下来努力工作的意向,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薪酬决策。美国甚至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某种形式的激励方案和员工共同分享胜利果实。

5薪酬管理(payadministration)。指对薪酬体系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和监督,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偏差,它是战略性薪酬决策的重要基石。薪酬管理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薪酬决策的透明度,即薪酬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向所有员工公开;二是员工参与度,即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管理薪酬制度。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世界上再完美的薪酬制度业将会变得毫无用处。薪酬管理的战略意义在于:薪酬管理将会对员工满意度和薪酬决策的参与性产生直接影响(Milkovich&Broderick,1991;Gomez-mejia&Balkin,199?)。

基于以上五个问题的所有决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织形成一个完整格局,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薪酬战略。

二、薪酬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基于权变观

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要求组织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以增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权变观为我们研究组织变革、薪酬管理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从权变视角分析,管理者应不断调整组织薪酬战略以更好的适应组织所处的战略环境,不同的薪酬战略应适应不同的企业经营战略。当然,其前提假设是,企业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之间联系得越紧密或彼此越适应,企业的效率就会越高(Milkovich,1991)。

一般来说,企业可实施的经营战略有三种类型(EdibertoF.montemayor,1996):成本先导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创新型战略。这三种经营战略分别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人员和薪酬战略的支持,以更好的适应外部的战略环境,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现有的研究观点普遍认为:(一)三种经营战略的战略目标和核心各不相同,因而在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上有所差异。成本导向战略以效率为中心,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强调对员工的严格监督以及建立高度结构化的组织结构,因此,在人力资源的要求是少用人,多办事;差异化战略是通过向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竞争优势,注重与顾客的关系,对市场反应迅速,因此需要能够对客户需求迅速反应并提供优质服务的人;创新战略致力于提高产品复杂性,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以此来确立其产品的市场领导地位,强调冒险,因此需要灵敏、有冒险精神、富创造意识的人(Milkovich,1991)0(二)薪酬哲学的选择各有侧重。一般意义上认为,成本导向战略往往通过寻求节省成本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由此,其薪酬哲学关注劳动力成本控制目标。而差异化战略则注重人员激励目标,创新战略的薪酬哲学更倾向于吸引和保留人才目标(Caro11,19H7)。但据。dibertof.montcmayor(199)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美国薪酬协会的1400家成员企业研究后发现,在薪酬哲学上,采用成本导向战略和创新战略的企业对“劳动力成本控制”和“吸引溜住人才”两类目标都同样重视。(三)基于薪酬哲学选择适当的薪酬水平政策。实施成本导向战略的企业的薪酬水平通常略低于竞争对手;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者与竞争对手的水平尽量保持一致;实施创造战略的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将薪酬定位在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上(Miles&Siow,1984;carroll,1987)。(四)基于薪酬哲学选择激励性的薪酬组合。实施成本导向战略的企业为了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通过提高可变工资比率将其收入与绩效紧密结合;差异化战略将以与顾客的交往为依据评价员工工作和技能,注重以顾客满意为基础的激励工资。因此,采用成本导向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都倾向于采用激励工资,并运用量化方法来考核其工作绩效;而创新战略应尽量少采用激励工资(Miller&Snow,1984),这是因为激励工资的负效应与其薪酬哲学背道而驰。大多数激励计划是基于员工的业绩目标而衡量的,因此,可能抑制员工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有可能培养一种短期行为;进一步,实施创新战略的组织的创新收益来自于员工长期而稳固的承诺,然而,激励工资则有可能削弱员工对组织的长期承诺。(五)绩效加薪的运用范围。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高度创造,更高的风险承担能力和长期的承诺。绩效加薪政策承认员工过去令人满意的行为,在基础工资的基础上永久性加薪,从而构成鼓励员工未来努力工作的动力机制,能帮助组织留下那些有价值的员工,这与创新型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一致的。因此,创新战略应广泛的强调绩效加薪的使用(caro11,1987),并且将绩效加薪政策拓展到大量的非豁免员工(EdibertoF.montemayor,1996)。相对而言,成本导向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对绩效加薪体系的使用是有限的(Schuler&Jackson,1987)a(六)建立支持三种战略的薪酬管理体系。实施创新战略的企业薪酬决策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最大,通常采用分权式管理和控制体系,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到薪酬设计和实施中。而实施成本导向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将薪酬决策信息对员工保密,员工也极少参与到薪酬设计和实施中,薪酬管理体系趋向于封闭式和集权式管理。

三、影响薪酬战略及实践选择的相关因素

制定薪酬战略首先必须了解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战略环境,包括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能力两方面。具体来讲,行业销售和技术特征、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以及劳动力市场在人才供需方面的发展趋势等外部市场环境有助于帮助薪酬专业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和薪酬顾问获取有关薪酬战略方面的多样化信息。而为保持竞争优势而展开的业务职能评估、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的评估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等内部因素的考察则有助于明确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薪酬战略及实践如何更有效地与组织经营战略相结合,以赢得和增强组织竞争优势。在评估组织内外部战略环境的基础上,组织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其薪酬战略以适应其经营战皓。在薪酬战略指导下,通过设计薪酬制度可将战略转化为具体实践,以实现对组织战略目标的支持。但除此之外,企业往往忽略了社会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生命周期等因素的作用,事实上,它们或通过影响组织经营战略而对薪酬实践产生间接影响;或直接作用于具体的薪酬实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结构和产品生命周期等相关因素对薪酬制度选择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指一国国界内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信仰,并日益成为影响战略薪酬及其实践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通常,从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个人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uncertaintyavoidance)等维度来考察社会文化对薪酬实践的影响。

权力距离是人们对公司等级制度或权力结构的接受程度。崇尚权力距离的文化有可能采用加强员工之间权力距离的薪酬战略和实践,薪酬结构复杂,薪酬信息对员工保密,采用集权式管理方式,如菲律宾和阿拉伯国家。当权力距离不是主导价值观时,薪酬战略可能会使用平等的薪酬战术和参与性的工资计划,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人们对个人独立和集体参与的重视程度。个人主义文化重视个人目标和个人独立,如美国;集体主义文化则重视社会凝聚力和对集体如家庭和组织的忠诚,日本最为典型。因此,个人主义文化采用奖励个人业绩及个人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薪酬战略;集体主义文化则以团队业绩为基础奖励员工,并重视个人资历,以确认员工集体参与的重要性。

不确定性规避是社会对待风险及其成员流动性的态度。害怕偶然发生的事件、重视稳定和常规及厌恶风险是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可能使用的工资政策,强调固定工资比浮动工资重要,雇主的决定权很小。而在不确定性规避低的情况下,雇主可能会使用奖金,并拥有决定工资分配的权利。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影响组织内部人力资源薪酬体制的设计的重要因素。典型的组织结构有两类:等级结构和扁平结构。等级结构的组织强调效率,对任务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具有严密的等级结构,通过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的严格制定来进行高度集权的管理和控制。为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上,薪酬结构较为复杂,工资级别较多,基于工作的资历工资和业绩工资十分适合这种传统等级制度的工作体系。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趋于平坦,纵向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较少;由于不设置固定的职位和职能界限严格确立的部门,员工能够自由的在公司需要的岗位中进行轮换,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显然,扁平式组织更强调团队协作而非个人贡献,这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使员工能够更多的参与公司事务。与此相适应,逐渐兴起的宽带薪酬结构和基于团队的激励计划有助于组织建立以团队为核心的文化,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应变力,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宽带薪酬用较少的工资范围跨度较少的工资等级来取代传统的较多的工资级别,而基于团队的激励工资计划则鼓励团队成员相互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及承担更多的责任,共同合作去实现团队目标。

3.产品生命周期

正如人的出生、成长、成熟、衰退一样,组织和产品也会经历类似的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随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成为制定和实施薪酬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成长期,由于新进入企业必须提供与众不同或创新性产品使自己与现有的竞争者相区别,从而吸引预期的客户群,因此,最适合成长阶段的企业经营战略是差异化战略或创新战略。在此阶段,需要吸引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具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因而,成长型公司都倾向于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制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由于从产品设计到将产品推向市场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企业需要保持雇员对长期增长目标的责任,需要建立长期承诺的文化,因此,企业十分注重长期激励计划的设计。此外,成长期公司倾向于将非固定福利②(discretionarybenefits)降到最低,这是因为非固定福利与公司和个人业绩无关,但却构成一项重要的财务成本,成长期公司尚无力承担这类不直接促进公司发展的开支。在成熟期,产品和服务在有限的技术范围内已基本成熟,此时,最适合的经营战略是成本导向战略,、力图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维持最低成本,并争取和扩大市场份额。成熟期公司通常拥有大规模发达的内部劳动力资源,如何促进内部劳动力资源的发展实施薪酬计划的主要目的。知识工资和技能工资计划将促进员工学习知识和技能,当然,尽管从短期看,知识工资和技能工资计划会带来一些培训成本,可能不利于最低成本战略实施;但从长期看,生产力的提高和灵活性增加将远超过短期成本的增加。在衰退期,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逐渐缩小,业绩变差。此时,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来取代现有产品,从而与竞争对手相区别,所选择的薪酬战略与成长期类似。二是任其衰退,企业将通过裁员和提高可变工资来支持其最低成本战略,将衰退期损失最小化。

四、实施薪酬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薪酬决策的战略导向在西方越来越受到重视。薪酬战略被纳入到组织整体的战略规划范畴,以适应外部战略环境和经营战略为导向,充分体现和培育组织的竞争优势。这无疑对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1.将组织薪酬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给予高度重视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工资管理体制,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和监督各行业的工资分配情况,企业没有工资自主分配权。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要求企业建立市场化的工资政策,工资自主分配权下放,企业逐渐成为工资分配的主体。但是,从微观角度看,薪酬战略的缺失导致企业薪酬政策脱离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实际经营状况,一味地追求所谓“公平”,薪酬政策的战略性和导向性差,对企业经营战略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功能。譬如,企业为保持持续的产品创新,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吸引并保留具有特殊技术专长的员工,那么,企业应据此目标制定相适应的薪酬战略以满足对特定人才资源的需求。此时,若企业选择提供低于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就会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薪酬战略提供了薪酬决策的基本框架,它清晰界定了薪酬制度设计的方向和薪酬管理行为,使得企业在体制设计和政策制定等方面与其经营战略和环境密切配合,最大化提升组织绩效,充分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当前迫切需要树立战略意识,以经营战略为导向,制定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战略。

2.薪酬战略及其实践应充分确立以人为本理念

事实上,战略性的薪酬决策是紧紧围绕经营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设计的.因为再完善的经营战略最终都要依人来执行。因此。“如何通过薪酬政策来激励员工产生并维持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行为?”是制定和实施薪酬战略的出发点。薪酬战略的成功运作依赖于真正树立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西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人本管理”思想已经全面渗透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围绕这一理念,西方企业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努力挖掘人的潜力,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面开发员工素质的同时实现其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最大化。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对西方新理念跟踪及时。但往往只抓住形式,而未触及实质内容。“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表现在口头上,而很少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对此,企业应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管理哲学和对人的认识往往在组织制度的设计和管理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尤其体现在直接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薪酬战略的设计和运作中。因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是发挥薪酬战略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以及提高组织绩效与员工满意度的基本前提。

3.薪酬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应保持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一致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