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2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乡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统筹城乡;机制;城乡差距;区域政策;要素流动
一、城乡经济运行原理
(一)假定前提
城乡社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居民都是理性经济人,影响其行为的仅仅只是收入的多少。居民的纯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补贴三部分构成,即纯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补贴,可见纯收入与自身能力大小正相关,与其生活成本负相关,与其所获得的福利保障补贴正相关。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生活条件所需花费的成本,福利保障补贴是指同等条件的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国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实,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补贴大,那么总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这样就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生活补贴和福利保障补贴统一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性收入。这样,居民的总收入就是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二)运行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所有的可流动的产品和要素都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流动从而得到有效配置。由二元结构和增长极等理论可知,城市在整个大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发展优势。基于外部经济、聚集经济等原因,厂商、居民以及资本等可流动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以谋取最大利润和效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实际上就是土地要素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实现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时,可流动的要素和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达到供求平衡,从而确定均衡的要素与产品价格;而土地要素则因空间聚集和其他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均衡达到最佳利用,从而实现租金收入——土地价格的最大化[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并要以居民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因为尽管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要素,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其价值都体现为其所有者的收入。因此,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这种劳动力要素。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居民追求生产经营中的利润最大化,按最优化原则在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下配置家庭资源,参与农外就业、科技进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会主动自觉地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起初因城市聚集经济的存在,人口不断集中于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城市土地供给严重缺乏弹性,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致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减少,甚至出现聚集不经济。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边远地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机会,降低了城市土地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聚集经济的下降,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向城外(农村)迁移,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总之,出于经济人的本性,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会作出选择,使其收入水平达到最大。可见,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主体对收入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会使主体在城乡空间上位移,最终实现居民城乡收入均等化,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居民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只取决于主体的偏好,与其经济收入无关。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所描述的,发展初期地区差距会日益扩大,从长远看地区间的发展将趋向均衡。这种设想也被稍后几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证实,并被概括为区域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线”或“威廉姆森法则”。但是,如果仅凭市场的力量,没有人能知道,包括威廉姆森本人,那种使地区差距状况发生转折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何时才能到来。
由于居民的总收入由市场收入和政策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收入主要由居民的个人素质、知识、技能等决定,政策收入则由国家对待居民所处区域(城市或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决定。可见,居民的总收入与他们自己的能力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城市还是农村)紧密相关。相同条件的城乡居民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一般而言从事农业的市场收入低于城市工商业的收入。通过劳动力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同一劳动者在不同区域将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不然就会在城乡区域间迁移,也就是说这样就会最终导致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一致。当然,这种收入与城乡总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却又与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正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1.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致,那么,这时劳动者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对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影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罢了。
2.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致,例如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农村时,那么,只有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不小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城乡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缩小。如果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但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那么,从事农业的居民就会往城市转移,但是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与能力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则其收入可能要低,城乡差距将不会缩小,甚至有可能会拉大。
3.如果居民在农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那么,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即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则城市居民会往农村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而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大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则农村居民会往城市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
(三)结论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保证相同能力的城乡居民能获得相同收入的前提条件,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对待城乡区域的政策对于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扩大或缩小城乡差距,提前或延后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一)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向城市集中,而远离城市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价格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国城乡差距悬殊,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在人均收入方面,从1978-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57倍扩大到3.22倍,绝对差距由209.8元急剧扩大为7238元;如果用反映社会贫富程度的基尼系数来表示,1978年前我国基尼系数为0.20~0.24,1980年为0.33,1990年扩大到0.343,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2000年后达到0.417,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已经达到0.447;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8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9%、61.8%,到2005年分别下降到36.7%、45.5%,两者差距由当初的4.9个百分点扩大到8.8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农村地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944元的仍有6432万人。当然,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3]。
2.城乡教育存在严重差距[4],具体表现为:一是原来的《教育法》对农村教育存在歧视。《教育法》规定,农民要负担教育附加费,而大多数城镇居民则没有这个责任;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建支出负担方面,城镇由政府负担,农村则要求由乡村负责,部分通过向农民集资解决。类似硬性规定对加大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城乡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15岁~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的10.20年低了2.87年。这种差距主要在于人口中各种文化层次分布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显相对偏低,为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而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为47.62%,比城市高出31个百分点。三是城乡教育投资差距。以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在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城乡差距更大: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四是城乡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的办学层次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初等教育多,初等教育的投入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央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投资高等教育。然而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并且在大城市,因此,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普及九年制教育在广大农村都得到了实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的距离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其教育层次仅仅限制在9年义务教育上,在高中层次和大学层次上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农村的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巨大,在大城市,一般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但是,农村的高中入学率还很低,有的地方还在28%以下;农村不仅没有大学,就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遇也比较少。
3.城乡消费差距有扩大趋势[5]。其主要表现为:(1)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405元,农村为138元,以后逐年扩大,到2004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为7812元,农村为2185元,农民消费在城乡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城乡消费结构存在差距。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大,1978-2003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为45.6%,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则由57.5%下降为37.1%。(3)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差距大,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重视衣着服饰,从支出额来看,城镇衣着支出额从98.02元大幅度上升到567.05元(1996年),之后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500元以上的水平,而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增幅一直不大,从30.86元增加到最高113.77元(1996年),之后降到100元以下。(4)城乡住房、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差距也很大。众所周知,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将会更大。
4.城乡差距还表现为[6]:(1)城乡医疗差距大。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之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2)就业差距大。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打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大。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当然,在这些差距中,收入差距、消费差距是最直接的经济差距,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则是间接的经济差距,因为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和政府公共投入差距都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从而影响其收入。
(二)城乡经济差距悬殊的原因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自身素质、能力的差距较大,这体现在城乡教育差距上。但是除了居民个体的能力差异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城乡政策性收入差距造成的,但主要是城镇居民享有较多的福利水平和拥有较多的财产积累,从而具有更强的消费支付能力。
在实际的城乡政策上,确实也证明了这种城乡差别。另外,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各地支持农业生产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政府对农业支出的份额始终大大低于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投资政策系统不利于农业,这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在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上,中央政府主要以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主,由于农村社区的边缘性、生产的分散性及公共产品受益的区域性,各类物品和服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直接效用并不大;地方政府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也没有相应地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而是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将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层层下推,大部分的准公共产品,特别是“软”公共产品或者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最后由农民自己承担。这种农村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的模糊与颠倒是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这具体体现在最主要的地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上,如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实质上实行的是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政策。相比之下,城市公共产品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7]。还有土地征用制度也对农民存在着的明显不公平,农民合法权益被大量侵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
另外,城乡要素不是完全自由流动,这不但阻碍了城乡经济的更快发展,也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程度和步伐。
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近乎为0的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可以通过缩小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差别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但是,现实却出现了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情况。蔡昉(2005)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劳动力流动不足以形成足够大的力量,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或者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者甚至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在劳动力流动发生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也仍然会保持甚至扩大。林毅夫等(2004)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的确是一种缩小差距的机制,但他们同时也观察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过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
在城乡要素流动方面,从理论上讲,二元结构理论,只谈到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却没有讨论城市居民往农村转移的问题。实际上,目前我们的人员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并且这种转移还不是充分的、自由的,还受到很多的制约,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理论上的自由流动。因此,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也不能完全享受到城市的同等待遇,致使转移人口拥有的农村资产没有退出来,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另外,由于国家的土地政策等制度约束,城市的人口基本上不能往农村转移,导致那些在农业方面有专长和爱好的城市居民不能进入农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导致了城乡人力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由此可见,城乡差距悬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城乡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尤其是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受阻,得不到有效配置。
2.城乡空间作用机制不能完全形成,市场主体不能根据市场收入在城乡自由选址,致使城市向周边农村在空间上的扩散步伐受阻。
3.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不完善,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农村居民获得相同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又大于城市居民,从而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有欠缺,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城市居民获得同等条件下的福利保障补贴大于农村居民,使本已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悬殊的农村居民雪上加霜。
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机制的构思
区域政策决定区域居民的政策性收入,影响区域的经济环境,并且也对所在区域居民的市场性收入产生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之所以一直这么大,甚至越来越大,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的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寄希望于某个领导或某个领导班子,不能指望行政命令来强制执行,而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差距的机制。总的说来就是应该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鉴于此,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机制”入手。
1.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让城乡要素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流动,实现收入最大化目标下的有效配置,使居民城乡市场收入均等化。
2.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使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目前主要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以使农村要素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降低农村居民获得城市居民同等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农村居民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农村居民获取市场收入的潜力和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些学者也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研究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大多数文章分析的都是财政在某个项目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以科技投入、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投入为重点研究对象。祝云和毕正操(2007)发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及年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时间上表现为影响弹性逐年降低,在地域上凸显了我国长期的先东部后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政策带来的不平衡现象。吕中伟和袁卫(2006)、王凯和庞震(2010)也利用计量工具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有很强的正相关,但存在时滞效应,且边际效应递减。在教育投入方面,徐建(2010)分别从全国和西部省份出发讨论了不同财政教育投资的影响,高等教育投入效果更加明显,而初级教育投入效果不明显,提出要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投入。于凌云(2008)研究发现中国的政府和非政府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在教育投入比相对较低的地区,物质资本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而非政府投入的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更加明显。
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确实能对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中的需要财政投入和支持的项目还很多,需要全盘考虑,在有限性的财政投入中研究其投入结构的改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收入分配效率更加有意义。很多学者也关注到了这点,从总体财政投入结构上来探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很多又都局限在某一领域的经济发展上。肖建华(2008)运用脉冲与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财政投入结构和政府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述文章,大多都是讨论财政对某一项的投入对于经济的发展,或是总体财政投入对于某些方面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却很少关注财政投入结构性问题对于居民整体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更少将财政投入与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相联系。本文将针对总体财政投入、城乡收入和地区经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通过财政投入项目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来说明政府投入在结构上对于居民生活和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第二,通过将财政投入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给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相对比,看三者是否存在差异;再根据当前国情,探讨政策的偏向性,进一步探析财政政策在地区经济与城乡收入上的不同作用效果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也同时为今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差距上进行财政投入结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
数据概述
本文选取四川省统计信息网的2001-2009年经济数据、相关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以及各地区专门的年鉴数据。主要收集各区县市财政投入、人口和经济等的面板数据,其中2002-2005年财政统计标准相同,而对2001年和2007数据进行统计标准的更改,年鉴统计标准有较大差别,根据几种标准对比以及文献的介绍进行了合并和整理。①没有进行基础年的货币价值换算,因为这里还要涉及政府政策效果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衡量,而这些指标的衡量用现值计算更加直观且可比性较强。
(一)指标选取原因
选择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原因:一是可以更直接的衡量财政投入对其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财政投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税收,而对他们的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有一定影响。因此,这样就可以从财政的来源和投入两个方向的作用来讨论对于收入的影响,使分析更具现实意义,更加全面。选择四川省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四川必然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先行者,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观测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的成果;四川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且有扩大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乡收入问题依然严峻。地域之间的发展还缺乏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总体情况,具有典型性和研究意义。选取2000-2009年数据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和调整,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所以从2001年开始到目前更新的2009年最新数据也能更好地反映如今的财政方向和趋势。二是虽然2008年由于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政府和各界的财政支持呈非正常性分配,将增加虚拟变量以剔除这种特殊性,为尽可能的容纳信息,所以采纳目前能获得的最新数据。
(二)数据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采用数据的年份较少,由于可得数据来源缺乏,能够收集到的数据年份较短,没有跟踪到最新的年份,另外,由于统计标准也在不停修改,很难获得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将扩大范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察,因为全国的数据较为全面规范,横截面数据也较为丰富,也能将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变动作为随机事件进行调整,减少数据的偏误和波动相对程度。另一方面,这里只是考察了财政与城乡收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以后的深入研究中还应该构造财政投入的效率模型,利用财政投入的效率来考察对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的影响。
计量分析
(一)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2001-2009年四川省21个地区财政支出等相关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而财政支出水平与当地经济情况、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内生性问题,因而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
(二)模型估计比较
模型变量包括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及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相关变量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援农村、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公检法司和其他各项支出。首先,计算只包含人均GDP和财政支出的各项变量的基本模型也就是纯经济模型,考察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再次考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政支出各项关系的城镇收入模型以及刻画农村人均纯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相关关系的农村收入模型和最后的扩展模型,即包括了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以及财政各项支出的混合模型,对四个模型的参数进行对比,比较财政支出对不同经济目标的不同作用。本文采用一般线性方式进行估计。
(二)计量结果分析
1.由于采用的因变量是人均量,自变量是财政支出总额,因此所得系数较小,但从显着性和系数的正负,可以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由于存在严重的一阶自相关,所以加入滞后一阶的因变量影响显着,财政支出各项影响较小且多不显着,但是从四个模型的结果比较也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2.从基础经济模型可以看出,滞后一期人均GDP有非常强的正相关,而财政支出项表现显着的不多,说明财政对于经济推动的作用关系不强,而基础设施建设项显着为正,说明基础设施建设的确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而社会保障项虽然不显着,但是为负,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生与经济增长有背离,而政府在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方面要下定决心,进行抉择。
3.在城市收入模型中,财政支出的影响增大,说明财政支出在调整二次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大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支农支出对城市收入有正的影响,而教育支出对城市收入影响却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支出重点惠及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且教育支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长远性,因此对于经济变量的影响都不显着。加入的测量地震影响的虚拟变量,对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为显着的负影响,而2008年没有显着影响,而到了2009年才显现。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并积极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城市与乡村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两个有机统一的子系统,城乡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因此,正确处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统筹区域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高效发展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会导致经济动荡、社会不稳定等,导致社会“有增长无发展”;而从国内现实来看,这些关键社会结构的转型迟滞,则构成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而且还衍生了许多社会发展的瘤疾。例如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问题、社会持续发展乏力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这些结构性矛盾以及社会发展瘤疾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发展总体中的困境,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新的城乡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和格局,势在必然。
1 统筹城乡是推进现代化农村事业的重要目标和根本途径
进入新时期之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农民发展积极性高涨,要求加快农业技术改革,提升农村生产水平。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政策扶持力度,以明确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也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明确了以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台了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实施意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配套办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推进现代化农村事业的重要目标和根本途径。
2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
2.1 统筹城乡发展是稳定社会秩序,推进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在此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防止发展差距的逐步增大,就必须积极推行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保障农民生活。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各地区越来越重视挖掘与开发其经济发展的深层潜力,推动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受传统城乡二元制体制的限制,农村经济在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上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各方面限制因素较多,不利于其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缺少系统完善的协同联动机制,农村与城市发展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影响了其发展效率。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发展热情,调动其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利用手头现有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搞活农村经济市场,稳定社会秩序,推进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人民更好地享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
2.2 统筹城乡是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内需带动战略的重要途径
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出口贸易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内驱力,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扩大内需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拉动了GDP增长8%、4.6%和-3.9%,投资拉动占GDP的比重达到67%,在支撑陕西经济增长的拉动中,投资拉动占比重达到70%以上。2009年,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349元,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我国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而造成农村消费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过低,农民购买力不足,消费水平低。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体制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其发展优势,从而扬长避短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农民作为占我国人口比重最高的群体,其在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上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同时,随着我国产业化升级与转型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的供需日益尖锐,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消费,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时,可以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有效地推动其经济增长。此外,造成农民消费能力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特色化产业经济不发达,这就使得农民致富无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发挥农村的资源和人口优势,扩大内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 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此外,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需求,必须予以高对重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处于经济发展事业的重要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要想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紧紧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级的广泛支持。2009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28元,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15元。要提高农民收入接近和达到城镇居民水平,必须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的目标。城镇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持与配合,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城市的扶持与引导。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立足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扩大对外交流,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早日实现其发展目标。
3 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成熟,地区经济的交流与互动随之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自身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成为各地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仅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内容。
本文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入手,就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进行系统地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解静.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
[2]谢金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8(32).
[3]吴敬秋.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J].新疆社科论坛,2005(03).
要积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将财政教育增加投入的重点由城镇转向农村,由高等教育转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引导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保人员享受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把增加公共卫生资源和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农村,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保障。
扎实推进农民养老保障。根据农村人口多,财力有限的实际状况,实行“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严管理”的政策,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
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性转移
整合部门资源,积极培育培训产业,探索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职业技能基地资质认定和招标定点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培训成果的机制,大力实施培训经费补贴与就业效果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打造一批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特色劳动力培训基地。
规范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培训与就业衔接机制。强化市、县(区)、镇、村四级劳动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运作,强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失业情况等统一登记和就业信息服务制度的实施,强化农村劳动力的公共培训和职业推介工作。
强化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工会、雇主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缺少保障,以及拖欠克扣工资、工伤赔偿、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政策和规划研究,突破城镇均衡发展格局,从体制、机制入手,调整重构城镇布局和空间单元,形成以片区统一规划、组团统筹发展、规划建设集约的城镇体系建设格局。
二、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扩大延伸。把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镇村主动承接城区大企业的转移,积极融入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配套协作项目,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镇村为城区骨干企业配套的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0多家,有10万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工人。在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已有90多家城区企业全部退出中心城区,腾出土地2300多亩发展服务业,规划建设了295栋高层楼宇,既改造提升了城区的传统服务业,又为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0引言
按照浙江省绍兴市委、市府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绍兴市农机部门紧紧抓住“五个统筹”和“二个率先”的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坚定不移地加强现代农机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到“培育一个主体,突出二个重点,做好三篇文章,配套四项措施”,为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1培育一个主体
培育一个主体,就是要把农民真正培育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只有农民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强有力的主体,农业机械化事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培育农民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首先要解决提高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实施千万农机手培训工程,对从事农机行业的农民进行现代农机技术、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二三产业所需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机手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把农民培养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勇创业的现代农民。为此,从2004年开始,市县农机部门要把培训农民放到议事、做事日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每年培训、复训3万人次以上,落实培训经费和场所,统筹农机化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要积极争取各级征地调节基金中的1/3用于农民培训的经费,并把这项工作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岗位目标考核责任中,以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二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做好紧密型、规范化文章,不断提高农机手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利益资源共享、风险责任共担。调整现有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结构,市级着重抓好跨区域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为面上推广提供经验。
2突出二个重点
一是突出城市农业配套机械化的重点。随着绍兴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为城市发展服务功能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提高全市温室大棚的生产能力;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二是突出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传统的观念上,一提到农机就是拖拉机,农机作业就是拖拉机耕地,以拖拉机为标志的农机时代已经过去,仅仅局限于大宗农作物产中技术服务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努力使绍兴市的农业机械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大宗农机向特种经济作物机械转变,从种植机械向农产品加工机械转变,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观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农机服务。
3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设施农业、加工农业配套机械化的文章。要围绕城市农业开发新项目、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农机。
—实施《万亩蔬菜生产机械化项目》。针对目前要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框架,需要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基地来保证城市居民的蔬菜需求,而目前袍江工业区的开发,袍江的蔬菜基地又需要搬迁。农机部门要积极参与蔬菜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计划与上虞市、绍兴县共同开展海涂万亩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建立示范化作业基地700hm,其中海通农业有限公司133.3hm’`作为核心示范区,通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以解决目前海涂蔬菜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下,生产能力低下的发展状况。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和效益的全面进步。
—继续抓好“万吨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建设及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使全市农产品贮藏保鲜库达到约100个,容量达20000m,年农产品贮藏保鲜,在全省率先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贮藏保鲜网络,解决农产品贮藏保鲜难的问题,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二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文章。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衡量农机执法工作的标准就是减少农机事故。一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农机监理执法的法律地位。拖拉机的管理变以前受公安部门委托为法律授权。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渠道,大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氛围,使每一位农机执法人员、拖拉机驾驶员及农民都能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机执法系统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打击各类坑害农机手的违法案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要抓好源头管理。严格把好拖拉机上牌发证关、检验关和驾驶员考试关,严格执行谁发证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考试谁负责的制度;确保拖拉机的培训时间,严格考试标准,不断提高拖拉机的培训质量;切实抓好农机安全村建设,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三要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抓好农机监理文明窗口建设,依法行政,以理服人,杜绝乱收费,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扎扎实实搞好服务、办好实事。市本级要完成省级农机监理文明窗口创建达标活动。
关健词:统筹 城乡经济 发展 农机化 措施
0引言
按照浙江省绍兴市委、市府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绍兴市农机部门紧紧抓住“五个统筹”和“二个率先”的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坚定不移地加强现代农机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到“培育一个主体,突出二个重点,做好三篇文章,配套四项措施”,为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1培育一个主体
培育一个主体,就是要把农民真正培育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只有农民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强有力的主体,农业机械化事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培育农民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首先要解决提高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实施千万农机手培训工程,对从事农机行业的农民进行现代农机技术、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二三产业所需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机手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把农民培养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勇创业的现代农民。为此,从2004年开始,市县农机部门要把培训农民放到议事、做事日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每年培训、复训3万人次以上,落实培训经费和场所,统筹农机化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要积极争取各级征地调节基金中的1/3用于农民培训的经费,并把这项工作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岗位目标考核责任中,以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二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做好紧密型、规范化文章,不断提高农机手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利益资源共享、风险责任共担。调整现有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结构,市级着重抓好跨区域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为面上推广提供经验。
2突出二个重点
一是突出城市农业配套机械化的重点。随着绍兴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为城市发展服务功能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提高全市温室大棚的生产能力;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二是突出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传统的观念上,一提到农机就是拖拉机,农机作业就是拖拉机耕地,以拖拉机为标志的农机时代已经过去,仅仅局限于大宗农作物产中技术服务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努力使绍兴市的农业机械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大宗农机向特种经济作物机械转变,从种植机械向农产品加工机械转变,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观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农机服务。
3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设施农业、加工农业配套机械化的文章。要围绕城市农业开发新项目、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农机。
—实施《万亩蔬菜生产机械化项目》。针对目前要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框架,需要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基地来保证城市居民的蔬菜需求,而目前袍江工业区的开发,袍江的蔬菜基地又需要搬迁。农机部门要积极参与蔬菜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计划与上虞市、绍兴县共同开展海涂万亩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建立示范化作业基地700hm,其中海通农业有限公司133.3hm’`作为核心示范区,通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以解决目前海涂蔬菜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下,生产能力低下的发展状况。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和效益的全面进步。
—继续抓好“万吨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建设及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使全市农产品贮藏保鲜库达到约100个,容量达20000m,年农产品贮藏保鲜,在全省率先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贮藏保鲜网络,解决农产品贮藏保鲜难的问题,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二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文章。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衡量农机执法工作的标准就是减少农机事故。一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农机监理执法的法律地位。拖拉机的管理变以前受公安部门委托为法律授权。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渠道,大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氛围,使每一位农机执法人员、拖拉机驾驶员及农民都能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机执法系统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打击各类坑害农机手的违法案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要抓好源头管理。严格把好拖拉机上牌发证关、检验关和驾驶员考试关,严格执行谁发证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考试谁负责的制度;确保拖拉机的培训时间,严格考试标准,不断提高拖拉机的培训质量;切实抓好农机安全村建设,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三要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抓好农机监理文明窗口建设,依法行政,以理服人,杜绝乱收费,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扎扎实实搞好服务、办好实事。市本级要完成省级农机监理文明窗口创建达标活动。
城乡经济互动是指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人力、市场、信息、产业和文化等各种要素的流通,形成城乡之间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促机制,在城乡购买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二者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诸如城市土地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市场问题,都必须通过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城乡经济互动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整个经济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对于城乡经济互动来说,市场作为整个经济生活的主体和核心是无处不在的,它同样会对城乡经济互动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当前,城市和农村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它们之间有联系的通道,却无法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关键就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缺乏统一的大市场来维系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这个问题在工业化初期可能并不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市场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内需不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如果能顺利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真正地形成城乡统一大市场,将会大大促进国内市场的发育,从而使一系列经济问题得到解决。明确了市场在城乡经济互动中的核心地位,还应该看到城乡经济互动的“发动机”――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没有农业提供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那么一切工业化的成果都只能是海市蜃楼。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地会改变农村地区的现状,大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将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离,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可能。同时,随着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的趋势也必将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更有保障的原材料来源。农村市场也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得到开发,从而有利于城乡市场的融合,最终形成有机的统一大市场。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也是城镇体系形成的动力源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率也将不断地提高,城镇体系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会改善所在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城市经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的发展和完善。工业化对农村领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工业化的发展会对农村、农业提出新的要求,集中地表现在对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上。因此,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需要解决一个市场问题。没有相应的市场消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果,那么发展的努力可能会变成没有回报的付出。但是,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等待发现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是需要培育和维护的。市场的基础是总人口和人均购买力(市场容量=总人口×人均购买力)。当前所说的市场,通常是指城市市场,而往往忽略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村在现阶段的人均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在市场容量方面却往往处于不受重视的处境。这也使得城乡经济互动成为一种必要,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内需不足的时期,如果能通过城乡经济互动的方式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村的市场容量,有效地把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城市和农村的统一大市场,将会大大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三、城乡经济互动的均衡模型分析
下面从市场这个核心入手来进行分析:
市场容量=总人口×人均购买力
由于现实的市场容量更多的体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与总人口的乘积,所以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差别现状,如果把市场容量分成城市和农村进行考察,则:
市场容量=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人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农村人口
从1952~1998年的全国数据来看,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是在缩小,相反地呈现出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4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虽然当前整体经济运行的态势不错,但是城乡差别扩大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而就全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来看:
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1-城市化率)
根据对多年数据的分析,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本上处于占城市居民人均收入40%的水平,经过换算后:
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2/5+城市化率×3/5)
假设城市化率达到40%,那么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64%,而当城市化率达到70%时,则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城市居民的82%。因此,围绕市场这个核心,可以看到,城市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
事实上,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最能反应这一差别的就是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要素的流动也将更加频繁和自由,人口在城乡间的迁移所付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少,因此以下的分析试图把在城乡之间进行迁移活动的成本假设为零,以方便整个动态化的讨论。
首先,假设在城乡经济总量和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参与分配经济收入的人口基数也随之减少。假设城市化率在五十年内从40%提高到70%,那么这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总体影响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城市化率从40%到70%就意味着在城乡人口分布格局的巨变,农村地区的人口总量减少了50%,从理论意义上讲,也就意味着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将会提高一倍,达到原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4/5。而城市则增加了75%的人口,同样地也就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将下降到原来的4/7(
再假设在上述五十年内,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a,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b,那么,城乡之间在五十年间经济力量对比也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原来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在总量上是3:1,那么五十年后,就应该是3×(1+a)50/(1+b)50。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假设当前城市化率为c,均衡城市化率为c,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为λ(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以城乡均衡人均收入为原则,则可以得到以下模型:
(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能否妥善安置就业,这是中国保障民生计划中的重点。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都有提高。这得益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的私人资本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单位快速成长,这消化了城乡人力市场上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乡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水平。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城乡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了,城乡文化卫生机构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了。尤其是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保护了城市就业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切身基本利益,有效维护了城乡社会经济在人员调配上的交流互动,为城乡居民社会生活一体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城乡经济分割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在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是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双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它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普遍存在,为我国区域经济打上了“落后”的印证。
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十分明显,并且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构成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
二、我国城乡经济分割的原因剖析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多重原因相互交错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对特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5.5亿人口中4.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以封建、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齐占绝对统治地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识字人数仅占十分之一、二,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思维艰。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非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城市经济发展普遍与区域发展相脱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不是来源于区域经济基础,而主要来源于行政力量,这是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决定的。
(三)市经济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城市与乡村产业循环联系薄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在传统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城市经济形成“大而全,的结构特征,升级缓慢,具有典型的超稳定性。
三、加强城乡联合的对策
要加强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变革旧的观念,把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部分;必须探化体制改年,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棚桥梁:最后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新型的乡镇企业队伍,新型的农村干部队伍,在更深一层次六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创造条件。
(一)更新区域发展现念,审视乡村经济的发展。很久以来,人们谈起区域发展,自然地要用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大项目的建设等概念取而代之,极少把乡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应有的地位,以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钥转。乡村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遍落后的乡村中镶嵌着若干发达的城市决不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发达,相反这正是区域经济蒋后的标志 在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的我国,乡村经济的落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乡村经济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的发展重点,在思想观念。投资分配、基本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必须灾出这一贯重点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区域经济。城乡经济联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计划体制人为地扼制了这种要求,割断了城乡经济联系。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区域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及各部门企业之间的多贡经济关系回归正常,按经济规律要求的轨道运转。在我国竞争制度尚不健全助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必须积极培育区域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纵向市场体系(含全同性市场、大区市场、省级市场、县教市场、乡镇市场等)和横向市场体系(含生产资料市场、消费的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这样“看不见的手’将地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协调省复杂多样的区域经济关系,解决看数以干百万计的区域经济问题,建立起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建立与加强刀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创造必要的区域经济环境。
(三)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城乡经济联合的科学大道。市场机制是组织经济社会的一种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更不尽善尽美,需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其不足,以共同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主要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作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对经济活动的高层次调控。一方面政府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及各种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各区域、各部门、备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促使大中城市调整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民加速产业循环过程,强化城市的扩散效应,并由此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合;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关济大循环的轨道,引导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健康、科学迅速地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建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长极。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乡村经济中先进生产要素的集合,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本身即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市化的主要力量。
(五)努力提高农村民众素质,转变农民封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异最大的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差异,包括文化水平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其中前者决定后者,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就越追求个性,追求发展与进步,乐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勇于开拓。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的农民所普遍缺乏的,也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第151页,重庆出版社.
[2]翟志成 方齐云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2第7期.
[3]王晶;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与城市财政[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姜爱林;论城镇化水平的不同测算方法[J];天府新论;2002年04期.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首要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农业经营规模不大、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进一步的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解决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的要素,解决好市场经济调节存在的失灵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自身的经济职能,通过加大制度机制创新力度,依靠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政府经济职能概念及主要内容概述
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是政府作为主体,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开展的全方位的规划控制、协调服务以及管理监督等,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市场化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途径方式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手段,特别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创造经济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贷款、担保等,促进区域内城乡经济发展。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挥政府部门的经济引导职能
政府发挥经济职能,应该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具有较强导向性的产业政策,通过各项产业政策的实施,实现各项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内在联系,依靠城镇化带动农业发展。
(二)发挥政府部门的经济协调职能
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对区域内的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通过布局的调整,改善区域的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三)发挥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信息共享、财政税收支持、公共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还应该特别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
(四)发挥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
城乡统筹发展,前提基础就是应该有着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好基本的作用,对各种干扰正常经济活动秩序的行为进行打击,以确保经济活动的规范正常开展。
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还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失衡问题,很多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需求还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土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当前国家针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政策,但是土地流转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协调和利益机制不够规范完善,影响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发展,这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非常不利。
(三)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当前,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特别是服务“三农”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很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造成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融资门槛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发挥好经济职能,重点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建立更加统一的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转变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应该注重发挥好政府职能,积极实现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实现城乡范围内各类公共服务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应该注重进一步的完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各项财政政策。重点是不断提高政府的财力保障能力,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特别是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应该注重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的有效供给制度,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教育医疗、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努力促进实现基础设施在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在有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到城乡标准统一,并探索适当提高统筹层次,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制度
在这方面,应该重点将保障农民的公平权益作为重点,落实好土地制度改革各项有关规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及时跟进国家有关土地制度改革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土地制度的配套,特别是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或者出租等进行明确的制度规定,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基本制度支撑。其次,应该注重进一步完善土地征地补偿机制,特别是完善征地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土地收益,并逐步探索留地安置、区段征收等途径,确保土地征地顺利推进,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三,应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特别是通过采用各种土地流转新模式,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关键还应该不断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把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在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加快各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通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其次,应该加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并不断地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规定,消除抵押方面对农村金融资源需求的限制。第三,应该注重不断推进实现金融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在存款、贷款、汇兑结算、服务等基础金融服务方面解决好城乡差异问题,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应该针对农村金融行业风险大、成本高、回报率低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最大程度地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
(四)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均衡发展,政府转变经济职能方面应该推进经济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完善农村治理结构,通过村级组织的带动引领,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应该逐步的完善有关的财政管理体制,特别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并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靠管理制度机制的创新保障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四、结束语
推动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并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由来及现状分析
1.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由来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于1958年,将中国人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人为赋予不同类型的户口不同的权限和功能,限制农业户口的自由迁徙,将非农业户口与粮油配给、社会福利等挂钩,无形中限制了农民的许多权利。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能够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种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城乡户籍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国内的城镇化进程持续推动,导致城乡人口发生大规模的迁徙和融合,城乡界限被逐渐打破,在此形势下,原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损害农民权利的落后政策,亟需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截止2016年4月,已经有29个省市提出户籍改革方案,积极开展城乡户口的统一工作。然而,在具体的方案和执行上,各省市之间差距较大,大多采取放宽城镇户口落户条件的方式实现城乡户口的统一。不得不说,户籍管理制度从现行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到真正的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影响分析
2.1人为制造居民的阶级差异
人格权利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就此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并无本质区别,应该得到同等对待。但是,在实际的社会中,城镇居民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等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这种因户籍差异导致的不平等情况在社会中极为普遍,甚至出现伤害赔偿的“同命不同价”问题,严重损害农村户口人群的利益,人为的制造社会的不同阶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2阻碍社会劳动力的市场化流动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与此同时,城市的高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亟需劳动力予以填补。按照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中是最为合理的,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然而,受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户口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劳动力的市龌流动造成极大的阻碍,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2.3无法真实反映社会的人口结构现状
当下,人口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流动极为频繁,大量的农业户口群体已经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严格按照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户籍管理已经无法真实反映社会的人口结构现状和流动状况,失去其管理价值。而且,如果不对其进行变革将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3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3.1稳步推进
历经几十年的应用,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制度改革无法一蹴而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据户籍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实现户籍管理制度的平稳转化,避免因户籍制度改革导致的各类社会问题。
3.2因地制宜
当前,国内各省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有所差异,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时,不能盲目的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或将农业户口并入非农业户口当中,而是应该根据各省市的人口结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
4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
4.1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从本质而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由于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服务水平偏低,导致城乡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的利益矛盾极为突出。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应该给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以一定的资源、政策倾斜,推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进而降低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
4.2借助农民工进城实现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转化
当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许多人已经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彻底融入城市当中,对于此类务工人员,应该放宽落户限制,允许并鼓励农民工进行户籍的转换,给予其与非农业户口同等对待的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在维护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4.3尽快完善户籍管理法律体系
户籍管理工作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应该尽快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将户籍改革纳入到法律的监管范围内,借助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为各省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扎实开展。
结束语:总体而言,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从辖区内的人口现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
参考文献:
[1]李金忠.城乡统筹视角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6):36-38.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71-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差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论述,并提出了相应要求;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开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陕西省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陕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其在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综合竞争力排名从199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并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陕南、陕北和关中各个县市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近几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鸿沟也在加大。所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于陕西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许多学者曾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如夏安桃等(2003)主要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1]鲁奇等(2004)运用因子分析和ArcGIS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并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罗雅丽和李同(2005)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城乡间各种要素流的测度研究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3]朱允卫和黄祖辉(2006)以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为例,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数据的协整关系研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黄水木(2007)基于福建省泉州市对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5]
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定性研究文献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展开,对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未能从定量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而定量研究文献基于量化研究分别从城乡协调发展度确定、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因子及驱动因子、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城乡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等四个角度展开研究,对于深化城乡协调发展规律研究具有一定作用,但主要立足于各个局部角度研究城乡经济的联系强度。而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区域板块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特别是联系区域经济内部的不同发展板块,从区域统筹的角度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度同经济发展相关关系,进而研究不同板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文章尚不多见。
本文立足于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概念定义,综合考虑驱动因子、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城乡经济协调等要素,以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其次,对陕西省各个地级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基于经济发展板块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关系,得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等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
1.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交流和组合,形成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结合的统一体。在发展目标上突出以人为本,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基本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人均GDP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初步改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属于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发展情况评价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系统性、可测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科学性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评价指标和结合陕西省省情的基础上,选取以下八项指标进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见表1)。其中:(1)人均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确定经济发展阶段对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2)第三产业比重指标衡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即是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3)地方财政收入用以衡量地方政府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政府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体,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具备一定财政能力。(4)公路货运量、电话用户和公路客运量三个指标衡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乡村融入城市市场化发展轨道、扩大乡村产品市场的重要措施,该类指标用以分析城乡市场协调度。(5)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程度,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各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主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基本思想是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最后归纳出综合所有变量影响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通常称为因子。分析具体步骤为:
(1)对选用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均为正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其中,i=1,2…,11;j=1,2…,8
(2)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各个主因子的得分计算出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以此作为权重,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3)计算综合指标值,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
(4)对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比较。
(5)对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1.数据检验。本文采用陕西省2010年统计数据对陕西省11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限于篇幅略去原始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8个变量间相关性很高,由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拒绝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通过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可知前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654,表明这3个因子已经集中了原始数据92.654%的信息,达到了选取公共因子的标准,基本可以描述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
2.主成分因子提取。经过旋转的载荷矩阵表明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荷载。通过表3可知,第一公因子在公路客运量、地区财政收入、电话用户量、公路货运量、三产比重等几个指标上载荷较高,因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体现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水平,因此第一公因子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度;第二公因子在城乡消费水平比值和城乡收入水平比值上有很高的荷载,能够很好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第三公因子在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上载荷较高,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水平度 。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和评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以下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矩阵。(如表4所示)
根据系数矩阵将三个公因子表示为8个指标的线性形式。
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046X1+0.120X2+0.207X3+0.278X4+0.279X5+0.243X6
+0.113X7-0.019X8
F2=-0.046X1-0.166X2+0.051X3+0.013X4+0.021X5+0.061X6
+0.519X7+0.509X8
F3=0.449X1-0.533X2+0.320X3-0.047X4-0.015X5-0.064X6
+0.078X7+0.133X8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得分及相关性分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反映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为了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各地区在3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分值F,即
F=0.469F1+0.298F2+0.159F3。计算出陕西省11个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得分如表5。进一步根据综合得分得到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分类图(见表5,图1,图2)。
四、研究结论
1.经济实力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的协调发展。根据表5、表6、图1和图2,在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性评价中,基本上都是经济因子得分较高的地区总得分就高,但在局部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二位,低于延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但西安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为第一,而延安市为第四。另外有两个特例,一个是陕北的榆林,一个是陕南的商洛,榆林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三,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却落后到了第七位;相反,商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11名,居于最后一名,然而协调度却位于第二名,远远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施以相应的产业、财政和分配政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才有可能随之提高。
2.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区域板块上表现出“U”型曲线的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度和城乡经济协调度,按照陕南、陕北和关中的顺序排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关系呈现出典型的“U”型曲线的形状,说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先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系数分析,如表6,陕西省总体上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11,相关性并不显著。但陕南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8357,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说明陕南各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说明,陕南目前的这种相对协调在整体上表现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升高而降低的特点。陕北各区(注:因为铜川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具备陕北资源经济的特点,笔者把铜川从经济上划入陕北板块)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9933,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陕北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资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该产业的典型特点是依赖于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经济,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限,财富的社会扩散速度远远小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而呈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低的现象。但是正向的相关系数表明陕北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如果包括杨凌为0.236,正向相关而显著性不高,如果去掉杨凌,仅考虑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则相关系数高达0.994,说明关中经济发展程度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高度正相关,而杨凌经济发展特点不具备关中板块的特点。杨凌的表现特殊起因于杨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教育为主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的高产值,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带动作用并不大,甚至还凸显了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差距,可以说杨凌的第三产业是建立在非常薄弱的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使得杨凌在关中经济板块中表现出陕北经济板块的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特点,杨凌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
3.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关中区域的西安市第一公因子排名第一,说明西安市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大。宝鸡市的第一公因子得分排名紧邻西安,第二公因子和第三公因子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说明宝鸡目前的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城乡生活水平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度都比较好,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好,宝鸡的综合和单个因子表现都足以作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标杆。其次是咸阳和渭南,以上城市处于第一梯队。商洛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较高,主要是因为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度的第二因子F2得分最高,然而代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F3和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F1都非常低,说明商洛市目前较高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实际上属于一种低水平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协调必将被打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因此不应属于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包括延安、榆林和铜川。这些地区因为拥有密集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存量,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第二梯队里各区表现为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城乡生活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二公因子F2都很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不高,应该采取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分配政策改善此种局面。
第三梯队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和杨凌四个地区,也是全省经济总量较低的地区,这四个地区除了杨凌位于关中外,其余地区都属于陕南山区。改革开放以来,陕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获得的发展机遇相对较少,经济发展不足,属于有待发展的地区。第三梯队里各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三公因子F3都很低,即使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很高,排在全省前列,也只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不足,没有拉开城乡经济的差距,并不能说明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所以此种高F2只能说明经济的落后特性而有待发展。根据区域分布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杨凌应该被划入第一板块,但因其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得分以及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F3都非常低,经济发展潜力有待培养,所以放归第三个板块。
4. 发展协调性好的地区各个指标因子之间发展不均衡。从发展协调度得分来看,关中区域城乡经济协调性比较好,但这些地区的协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潜力水平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和经济水平因子之间并不均衡。比如西安市和渭南市,西安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得分最高,但是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因子得分为负数,排名第九,说明西安市虽然经济发展潜力大,但在城乡协调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渭南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和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的F2因子得分比较高,说明渭南市发展潜力和城乡协调度在目前表现比较好,但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F3因子为负数,排名第九,这说明尽管总体得分较好,很可能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需要在发展中均衡各个指标的关系。经济发展协调度高,并且各个因子之间相对均衡的是宝鸡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潜力、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乡生活水平协调都表现得非常好。
五、提高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合理统筹不同区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陕西省11个地区不同发展水平,采取适宜措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陕南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和技术条件较差,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上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品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城乡经济协调。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而城乡协调水平比较差,应在立足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致力于产业的技术密集化,同时加强财富分配政策改革,通过财富分配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应该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好和城乡协调水平高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
2.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上述评价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潜力因子F1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所占权重很大,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城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的集聚,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提高,推动城镇经济发展。而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提高规模经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3.充分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政策的同时,坚决贯彻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化建设途径,加快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
[2]鲁奇,曾磊,王国霞.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