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9 14:47: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焊接技术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U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72-02

新建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是时速250km/h的高速电气化铁路,是湖北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运输支撑,也是武汉“1+8”城市圈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于2014年6月18日开通运营。既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又促进了省内鄂州、黄石和大冶等地的经济发展,还能与正在建设的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无缝衔接,连接华东地区五省一市,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在本线建设中,道岔采用的是18#可动心轨高速道岔,接触网相应的采用了18#无交叉线岔技术,以满足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以下就武黄城际接触网18#无交叉线岔的原理、安装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供运维和有关建设施工参考。

1 标准定位18号无交叉线岔的原理及安装技术要求

1.1 原理分析

18#道岔全长L=69m,前端长度a=31.729mm,后段长度b=37.721m。道岔侧股平面线形选用圆曲线与直线相切的连接方式,满足动车组轮对高速运行。18#无交叉线岔的特点是岔区正、侧线两组接触悬挂彼此分离无相交点,不安装线岔装置,不会产生刮弓事故,也不会因线岔装置而形成硬点,有利于动车组高速运行。且道岔处正、侧线接触网布置互相独立,其在正线高速运行通过时不受侧线接触网影响,而在正侧线相互转换时都能平稳过渡,从而确保列车运营安全。

1.2 平面布置

武黄城际铁路有配线车站一般为两台四线,站线外包正线,两股正线在中间以利于直达列车高速运行,道岔处接触网支柱一般位于侧线侧,如图1。

以道岔理论交点(即岔心)为分界点,A柱位于岔心后25~30m,正线与侧线线间距>1 320mm,机车从任何方向通过时受电弓不与正(侧)线的任何线夹发生碰撞;B柱位于岔心前10m(一般为10~15m),可满足A、B柱跨距中心区域任意一点,正线或侧线受电弓从正线直接通过、正线进侧线或侧线进入正线,即使其处于最大偏移时也保证与导向接触线接触,而不与另一支接触线接触。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采用的受电弓弓头总宽度为1 950mm,弓头工作区为1 450mm,直线区段(含道岔)水平晃动250mm,所以受电弓在通过18#道岔时最大偏移值为弓头工作区/2+水平晃动=1450/2+250=975mm。

始触区:受电弓中心距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约为600~1 050mm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抬升150mm高度构成的立体空间为始触区,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即无线夹区。对于25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变化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变化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足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

1.3 安装调整技术要求

1.3.1 安装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

腕臂及定位装置全部按照精确测量、计算后的预配数据采用工厂化预配,严格控制腕臂装置各部尺寸和零部件紧固力矩,安装各种装置时应保证各种紧固力矩到位,不得随意调整腕臂安装形式。其中A柱、B柱处侧线定位管及定位支座位于正线正上方,均需采用特型定位器,以保证侧线处定位支座对正线接触线抬高400mm以上,以避免正线最大动态抬升时打弓、钻弓等弓网事故。

1.3.2 调整拉出值及导高

A柱正线拉出值为-150mm,侧线拉出值为+150mm,侧线导高比正线高20mm;B柱正线拉出值+400mm,侧线拉出值 1 100mm,侧线抬高120mm;C柱正线拉出值-200mm,侧线拉出值1 400mm,侧线抬高450~550mm下锚。

18#道岔导线拉出值应严格按照安装图所给定拉出值进行调整。由于无交分道岔是通过导高的变化实现机车的通过,所以对导高的要求较为严格。

1.3.3 检测始触区

18号道岔定义受电弓中心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为600~1 050mm的范围为始触区,此区域内不可安装任何线夹及金具等,且始触区的长度为8~12m。若上述步骤调整后始触区不满足条件,则需略微调整下A柱与B柱的拉出值,以保证始触区长度在8~12m内,且始触区尽量保证在跨中。

1.3.4 安装交叉吊弦

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吊侧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吊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仍按正常取值,即6~10m。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1组,安装在550~600mm(正线线路中心至侧线接触线在地面投影的距离)处。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交叉吊弦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吊弦线夹安装时吊弦载流环安装方向向外,背对主行车方向安装。

2 特殊平面布置(非标定位)18号无交叉线岔的安装调整

如图2所示,在武汉至黄城际铁路接口检查中发现,鄂州站5#、6#、7#、8#道岔在平面布置时D柱距离岔心为33.5m,按18#无交叉线岔标准定位调整不能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对此部分道岔的安装参数作如下优化:D柱拉出值分别为正线400mm、侧线400mm,且侧线抬高20mm;E柱处正线拉出值-200mm、侧线50mm,侧线抬高80mm;F柱处正线拉出值200mm、侧线400mm。在进行施工及检修时,应重点关注D柱至E柱间侧线导线高度变化,由D柱开始侧线比正线抬高20mm逐步过渡至E柱处抬高80mm,本跨内应严格控制侧线接触线弛度,满足在本跨内最低导线高度不低于D柱处导线高度。此参数设置满足D(A)柱距离理论岔心大于30m小于35m时的18#无交叉线岔平面布置要求。

始触区检测和交叉吊弦安装同标准定位。

3 结语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葛店南站、鄂州站、黄石北站和大冶北站正线与侧线间道岔均采用18#道岔,接触网相应的采用无交叉线岔技术,其布置方式对受电弓起到导向过渡作用,使受电弓高速、平稳的通过道岔区,满足运行速度250km/h的运营要求。通过武黄城际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所反馈的实际情况,采用无交叉线岔技术受电弓对接触网的冲击小、弓网受流性能更佳,且由于其平面布置简单,列车正线能高速通过、弹性好、没有硬点,适合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同时无交叉线岔侧线与正线相对独立,更方便运营维修和事故抢修。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篇3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 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篇4

现在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船舶焊接所需的人才越来大,但是目前在岗工人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八十年代末期的技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焊接操作,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力不从心,同时我国焊接生产一线严重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我院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不仅能操作,还应读懂图纸、制定工艺参数、安排生产工序、分析工件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确定修复工艺、熟悉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等。造船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在船体建造过程中,焊接工时占船体建造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成本的30%~50%,焊接生产效率是影响船舶建造周期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焊接技术进步对推动船舶工业或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1.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先进的焊接技能及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焊接技术而言“高效焊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高效焊接方法主要指熔敷效率高、焊接速度快、操作方便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焊接工艺方法。高教焊接工艺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节约能源。在中国造船工业中,常用的高效焊接方法有:铁粉焊条手工焊、下行焊、重力焊、药芯焊丝CO2 焊、多丝埋弧焊、垂直自动气电焊等。推广应用低成本自动化焊接设备及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平面分段自动装焊流水线,从而可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2.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做出调整

一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三学制的培养周期短,要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是课程内容改革,将社会需求量大、技能要求高的焊条电弧焊技术、气焊气割技术、C02 气体保护焊技术单列出来,作为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重点学习《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生产检验及管理》、《材料焊接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专业英语》等,在学习过程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际应用,组织编写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英语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焊接领域中,特别是船厂。

三是改革考核方法,在考核中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重点放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四是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焊接技术应知应会,增加专业技能实训,强化焊接操作技能训练,培养焊接技术高等技能操作和技术性工艺规程编制人才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为焊接工艺员、施工技术员、焊接检验员、产品推销员,所以要找到适合对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制定了适合于焊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方案;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

第一是对学生基本焊接实践技能的培养。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此时学生正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初步学习,通过实践技能的培养将能进一步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第二现是对现代焊接技术的掌握和软件培训。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二学年进行。通过半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焊接专业的绝大多数理论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因此,该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侧重于现代焊接技术的掌握,包括埋弧自动焊、C0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激光焊,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在实训教学中加以渗透,并考取相关的资格鉴定证书如中级焊工证、CCS焊工证等,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实力。

第三是对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借助于专科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焊接工艺员、焊接检验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9-02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学校创办历史最早的专业之一,是目前江西省内和航空院校唯一的本科焊接专业,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与“铸造”、“锻压”专业合并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大类专业。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要,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又重新建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之后国内第三个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焊接理论基础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金属材料在熔焊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能据此正确地分析及解决熔焊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金属焊接性的能力和正确制定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焊接专业课程做理论准备。因此,焊接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焊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焊接的实质及其发展概况、焊接热源的种类及特性;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常用焊接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点;焊接熔池凝固过程的特点及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控制;金属在焊接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变化;掌握焊接裂纹的种类、特征、危害、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涉及材料、机械、力学、化学、冶金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各知识点相互关联,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困难。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非常希望了解航空产品先进焊接方法如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时焊接冶金原理、接头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等,而这些都无法从教材上获得。另外,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下,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压缩,从最初的64学时到48学时,现在已缩减到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略有增加而教学课时数大幅缩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是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情况,必须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二、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目前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诸如课时不断被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等矛盾,通过多媒体播放先进的焊接方法录像和动画、展现接头金相组织、典型接头缺陷形貌,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各种焊接方法、接头组织及缺陷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选取航空典型产品进行实物教学,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衔接,通过实例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讲解课程部分章节,其他同学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学生可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等,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老师交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因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2.“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的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强,能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与维修、生产和经营管理,熟悉国际焊接标准和焊接施工的卓越焊接工程师。本校于2011年开始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开始联合举办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已陆续举办了3届。在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授课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航空需求、凸显航空特色,对焊接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中“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部分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如增加激光焊及电子束焊等高能束焊接方法,在讲述“焊接材料”这一章节时补充焊接材料国际标准。通过与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网上互动,了解所在企业实际产品焊接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补充部分焊接问题,并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及时更新,将国内外焊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本系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工程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集团支持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多数为工程应用型项目,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素材。通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三方面的结合,结合科研成果以最接近工程实际的方式指导、训练学生,使得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达到培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例如在讲述接头缺陷时,以某航空企业涡轮叶片钛合金焊接缺陷控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零件采用传统熔焊方法接头易出现气孔、冷裂纹缺陷?为了提高零件焊接质量,可以选择哪些的焊接方法,采取哪些工艺措施?……并与我系老师解决裂纹缺陷的具体措施相比较。通过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把课程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程内的实验,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略显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除了开展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内的实验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实践培养途径,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老师在研科研项目,学生焊接创新实践训练环节、毕业论文工作等实践活动和老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毕业论文、课程设计有充足的经费和条件保障,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如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孕育剂Ti、Zr细化铝铜合金焊缝组织机理研究”,学生通过研究铝铜合金焊缝化学冶金原理及凝固过程,分析铝铜合金熔焊时接头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产生原因,提出控制缺陷的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通过实际研究项目的锻炼使得学生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等。经过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上,我校参赛焊接学子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三、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焊接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泉,杨宗辉,初雅杰.工程类专业“焊接冶金学”课程新教学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65-66.

[2]宗琳.《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218.

[3]王永东,周月波,郑光海,等.《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方经贸,2012,(09):157-15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02-02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尤其是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毕业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企业需深度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或者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根据以上三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应设定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联合进行,并尽可能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模块化和定向培养,其中,教师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衔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元素,是能否培养出卓越人才的关键。西华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前身为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7年招收本科生,1999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与铸造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合并成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焊接专业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设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生产应用紧密相关,其实践性非常强,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为了进一步深入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本专业课程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现状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涉及了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灵活运用,如:焊接过程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诸多的金属融化和凝固成型过程,在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母材、焊材、焊接方法,还要考虑不同的零件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校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前期开展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方式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2)教材内容理论脱离实践、应用实例少,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践时无从下手。(3)课程实验主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兴趣不高,难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4)各门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的书面形式进行,以考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上四点教学和考核方式均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的要求。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与要求,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本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拟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同时吸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并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增加典型焊接件工艺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步骤及方法。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特点,明确提出将本科毕业生培养成为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基础,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培养计划进行模块化设计,把授课以及实践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焊接理论基础知识、焊接工程师必备专业知识以及行业企业相关内容的实践。通过三部分教学模块相互配合,使学生及时巩固焊接基本理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现象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时将实物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启发法及课堂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焊接接头的三个重要分区时,向学生展示一个典型的对接焊接接头工件实物,并采用低倍组织显示区分三个区域,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提出几个组织与性能方面的思考问题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其不均匀性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完成直观认识后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热处理学理论,树立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紧密关系的思想,让学生主动联系各个知识点并参与教学。

2.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展现具体教学内容,使教师摆脱了讲台上课堂内对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进一步扩展学生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多媒体可以清晰生动地展现某些复杂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并促使学生发现规律,想象这一变化的机理,增加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搜集、制作焊接工艺方面的图片、动画,丰富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焊接氢致裂纹的成因时,如采用板书教学来讲述其影响因素,则显枯燥并且不易掌握,如采用Flas的形式描述氢原子扩散或者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氢脆或氢腐蚀现象,则可清楚、直观地看到裂纹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采用这种方式将单纯的听觉语言转换为视听同步的教学活动,学生理解更加轻松,降低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课内实验教学改革,焊接专业实践性很强,但现有的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数字技术如:焊接过程模拟有限元软件引入课内实验,使之应用于实际焊接生产工艺设计,通过焊接工艺过程模拟,可以更加直观体会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的影响作用,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坡口形式等对焊接过程的直接影响作用。比如:焊接工艺课程采用SYSWELD软件开展焊接速度对热输入的影响,速度的快慢对热影响区的宽度,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等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模拟软件直观地显示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给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增加这种实验改革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加以应用的目的。将原理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加强学生深刻认识焊接工艺设计原理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掌握基础理论,提高设计能力,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基于校企合作实现实践研究型教学,企业优秀工程师、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经验,聘请优秀工程技术骨干承担课堂及课外教学任务,讲解具体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等,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现场技术。通过将技术骨干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大学教师在实际工程领域经验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认知水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专业的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企业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本科毕业设计方面,做到学有所用,积极联合企业结合具体问题开展工作。学生在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问题的直观了解,提取来自现场的工程问题,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升为科学问题,从而反馈至理论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实践内容及行业规范的考核。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焊接工程师为从事开发、定制焊接工艺,指导工人作业,维护焊接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以期中、末理论考试为基础,并将以上考核内容延伸到现场实践中,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考核指标。基于以上思路,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第一届高级焊工培训,首次培训为期52天,共30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40,实践操作课时160,通过此次长课时、持久性的培训,将以往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焊接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都受益匪浅。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训学员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急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门专业,通过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深入认识水平,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篇7

焊接作为钢结构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而焊工是整个焊接环节实施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是控制焊接质量中的重要一环。而开办焊接这一专业的高校很少,培养的焊接专业人才面对这一庞大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极强的从业人员队伍,尽快建立完善的人员技术资格培训与考核体系,是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本文着重讨论了船舶焊工的现状以及焊工考试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一、船舶焊工概况

1.船舶焊工的分布及来源

[JP3]中国的大多数船厂遍布环黄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船厂对焊工需求量较大。目前我国的船舶焊工基本上都是从农村招来的民工,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对焊接技术了解很少,尤其是对船舶焊接工艺规程的实施是很不理想的。

2.船舶焊工所面R的职业病

不同的焊接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导致环境污染,继而对焊工的身体造成伤害。常见的污染伤害有焊接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烟尘污染、弧光辐射、电磁、噪声污染伤害。电焊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职业卫生知识较为薄弱,不能准确了解电焊中对人造成健康危害的职业因素,防护意识淡薄。在焊接中能记得带劳保用具并能正确使用的焊工较少,并且越是工龄长的焊工,越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劳保用具的穿戴也更为随意,这对焊接事故的发生也埋下了隐患。焊工中由于很多都是外包的临时工,焊工大都没有签订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

二、船舶焊工资格考试

1.船舶焊工考试所存在的问题

[JP2]船舶焊工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焊接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存在较大问题。众所周知,焊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自身不重视理论的重要性,在参加理论考试的时候基本走个过场,舞弊行为较多,理论考试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焊工资格考试仅仅局限在板、管对接焊上,其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体现出来。但是现在企业生产中简单板对接焊技术应用较少,相反焊接维修、焊接工艺技术在生产应用非常广泛。

现在的焊工资格考试主要以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保焊和埋弧焊为主,随着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焊接方法也越来越多,焊接设备也更加先进,例如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机器人焊接、高温钎焊等。这些先进焊接方法和技术已经被许多船厂应用,焊考委也理应对这些先进焊接方法进行相关培训并组织考试,规范焊接行业的各项操作规范。

2.船舶焊工考试改革

(1)理论考试的改革

焊工理论考试要更加贴近实际。焊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可以将先前闭卷考试的模式变为网上答题,网上考试试题全为选择题,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考生可在考前登录题库进行练习。这种考试形式灵活多变,更贴近实际,有助于参加考试的焊工学习焊接知识,使其理论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2)新型焊接方法考试

第一,摩擦焊。常见的摩擦焊有惯性摩擦焊和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不消耗焊接材料,焊接时无烟尘污染。这两种焊接方法操作简单易懂,对焊工的操作技术要求不高,属于焊接操作工种,只需焊工熟练装配工件,调试参数就可进行焊接。焊后进行评定也较为简单。

第二,钎焊。钎焊变形小,接头光滑美观,适用于精密仪器的加工,如蜂窝结构件、透平叶片、硬质合金刀具和印刷电路板等。钎焊设备操作简单,属于焊接操作工种,需要焊工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即可参加考试。

第三,激光焊。激光焊是以聚焦的激光束作为能源轰击焊接表面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的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激光焊接操作复杂,属于焊接技术工种。每次进行焊接时都需调整焊枪,更换相应的焊丝,调整工装位置,激光焊焊枪固定在焊接机器人机械臂上,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第四,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分两种,一种是点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操作简单,属于焊接操作工种;另一种是弧焊机器人,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器人编程,操作机械手臂完成焊接,这属于焊接技术工种。考试时要求考生完成焊接程序的编写,寻找合理的焊接参数完成焊接。

船舶焊工资格考试的改革将改变焊工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相脱节的局面,显著提高焊工的理论知识和焊接水准,完善船舶焊接考试,推动船舶焊接事业的蓬勃发展。

篇8

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堂课本一体化,学生课堂实践技能一体化,通过应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知识带到工厂实践中,使得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一体化。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教学迫切要求一体化教育,从现代的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践中拿焊条焊接器具是相结合的,当教学过程离开了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教学都会变得孤掌难鸣。课堂教育中,老师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和新知识的启发教育,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会有一种促进作用,因为技校的学生许多都是后进生,他们自制力差不愿意动脑,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并且理解力差,所以老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的思考问题,深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在思考中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时灵活地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提问还可以使得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知识补充,当学生完全投入在讨论中的时候,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争辩会使学生更加有小组荣辱感和学习兴趣,从而直接间接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出的结果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二、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许多技校的学生对学习都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有厌恶感。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动机,感觉学习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作用。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技术技能的主人。这就需要老师从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让学生学,现在老师需要做的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他们来技校的目的和如何实现他们的理想。这样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然后老师及时地给予他们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在竞争中、在需要中,慢慢地开始对学习提起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一体化教学在技校中的具体教学实践方法

焊接技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它是一种实现金属连接的工艺方法,焊接技术学习门槛比较低,应用广泛。一般的焊接技术人员需要懂得金属的材料和金属的熔点,在金属处理过程中,焊接技术注重学生学习好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目前技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存在争抢生源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招到的学生文化课知识不够完善,在学习理论课的时候的难度可想而知。老师为了将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需要完善教学结构和程序。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要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多练习,实现教学效果初始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比较难,需要背许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即使背会了如果不及时地实践应用,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学这门技术白学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烦闷、毫无秩序,课堂教学效率相当低。当实施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领会程度自己选择去实践,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以行动为向导,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

四、教学方法和焊接技术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逐渐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焊接班的学生对焊接感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工厂实习,然后利用工厂废弃掉的材料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做出属于自己的DIY模型,作为自己技术留念。上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异常的兴奋,并且他们会把自己创造出来的纪念物当做珍宝一般珍藏,每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逐渐的发现瑕疵,会逐渐想去改变它,让它更加完美。所以当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成功了。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的观看不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践完以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一一指导再做出评价和鼓励,相信学生会对焊接这一专业感兴趣,也会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就会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五、一体化教学中应该多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篇9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5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渗透到汽车产业、船舶制造业、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等领域。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就是大量采用焊接技术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焊接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焊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为这个行业输送更多焊接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焊接一线人员的任务,但是其毕业生往往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满足行业市场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对焊接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 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注重知识的衔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焊接专业是机械、材料、电子和计算机交叉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其学科内的课程内容相对繁多,知识体系结构也较为复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不可能对所有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广泛征求区域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制订符合它们实际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结构上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抓住每篇和每章教材内容的核心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对于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进行简单介绍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专业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删减淘汰旧知识,更新补充新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连接工艺方法,焊接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然而,教材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却往往远落后于焊接技术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删减和淘汰比较陈旧的知识,更新和补充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把新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捕捉到新知识和开阔眼界,掌握焊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焊接科学前沿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学生查阅的情况可以以课后作业或学术报告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国内外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学术论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焊接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热点,拓宽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优化变换教学方法

焊接专业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专业性都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和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差,造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相对来说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要改变传统的方法。结合我们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高校可以建立符合现代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教室。专业教师借助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在边学的同时可以边做,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这样,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得到极大的改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 加大软硬件方面的投入,注重办学条件的提高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在焊接专坏。做好焊接专业教学的改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

所谓“引进来”就是校方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泛招聘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将他们对焊接专业的研究成果带到学校。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进校参加焊接专业建设,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指导学生实训和开展学术交流等。企业的技术骨干深知焊接专业一线人才的技能培养要求,对实际操作本领的掌握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可以在实践技能方面对校内的专任教师起到引导、指导和培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校内专职教师的成长。

所谓“走出去”就是高校要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焊接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高校可以把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送到其他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深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焊接科学前沿的知识和成果。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把教师送到全国知名企业去参观和学习,通过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学习当今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实践证明,专业教师只有走出校门,与焊接一线多联系、多合作,通过现场实践,积累经验和素材,才能将枯燥的结构、材料等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焊接专业人才在立足于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这样就需要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目前,我院虽有宽敞整洁的焊接实习实训中心,但是焊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只有手工电弧焊机、钨极氩弧焊机和超声波探伤仪。这些设备虽然可以满足学生校内实习的最基本需要,但却不能满足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现与企业接轨的需要。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焊接人才,学院应该借鉴比较成熟的其他兄弟院校的经验,加大焊接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引进一些先进的焊接设备和焊接辅助设备,如:埋弧焊机、CO2气体保护焊机、焊条焊剂的制造与烘干设备,熔敷金属扩散氢测定设备等。另外,学院还应把焊接实习实训中心与力学性能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结合起来,使焊接实践操作、焊接检验和焊接工艺评定的过程能够被学生系统地掌握。要实现与企业对接,还要了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涉及的材料。此外,要尽可能地引进一些企业常规应用的设备,模拟真正的企业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参加工作时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另外,高职学院还可以通过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来获得电焊工培训点的资质,承接国家、省市级焊接比赛和企业焊接人员培训,提高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

三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实践育人建设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催生了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行业和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高职院校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取长补短,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探索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实训室进入企业、企业生产车间进驻校园、顶岗实习和订单合作培养等模式来实现校企合作,达到学院和企业双赢的目的。为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从事焊接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实践教学充分体现社会对本专业能力的要求,我院开发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合作机制,如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等。通过加强企业与学院的合作,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而实际的工作环境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企业通过接收实习学生并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让他们基本适应岗位的需求,为企业节省劳动成本。企业还可以挑选优秀的实习生成为自己的员工,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招聘和培训的压力。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院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 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

焊接人员属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因而企业需要其持证上岗。为了能快速适应岗位,大学生需要在学校就要获得上岗的一些必备条件。现在对于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电焊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格证书,这是用人单位招聘和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境外就业和对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获得焊接操作的从业资格证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的内容融入到焊接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体系中。此外,高校可以在考前举办相应的培训强化班,结合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对大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考证过关的一次性通过率,而这种方式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培训时间和成本,从而有利于实现学生、企业和学院三方的共赢。

五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焊接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紧跟焊接就业市场的需求是高职院校的立足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力争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岳燕星.高职高专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2]王建勋、蔡建刚.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电焊机,2012(10)

篇11

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撑点,其水平无论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对人才培养水平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十分重要[1]。《金属学与热处理》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焊接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金属及合金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后续专科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贮备。该课程内容主要讲述金属和合金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相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关系,进而掌握获得良好金属性能的几种方法(合金处理、塑性加工、热处理)的内在机理,掌握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及金相结构分析等基本方法。可以说金属学与热处理是焊接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后续焊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焊接冶金学、材料的焊接性等)都与该门课程联系紧密,焊接本质就是热循环的过程,所以焊接件的质量与其组织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新的焊接热源及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型本科学校对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力构架的要求,为了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适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本文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内试验、考试模式做了以下改革尝试。

1.授课内容改进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更新,焊接专业为跟上时代的潮流,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对专业课的授课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焊接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针对《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需要授课在保留重要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及时加入符合焊接专业发展的新知识。传统的教材及授课内容在这些方面都有应该有所调整,因此改革刻不容缓。

1.1压缩传统内容,增添新技术。《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主要分三个板块[2]:金属的结构与性能、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三个板块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造成教学内容相对较多,逻辑性相对很弱,考虑到课程的特点,建议在课程整体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抓住成分-结构-组织-性能的主线,重点突出,删除次要的知识点。比如键性的特点和单晶体的制取等内容可简略讲述。在压缩次要知识点的同时可增加先进的工艺及技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比如焊接技术的更新主要是新热源的不断出现,所以对激光、等离子束等新技术进行介绍。这符合焊接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

1.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实验是《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金相实验中,主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金相显微镜操作技巧、学会制作合格金相试样和分析金相组织结构。在拉伸实验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拉伸试样的受力变化情况,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建议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统一。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只给不同含碳量的钢材,让学生根据钢的特点设计热处理工艺得到想要的组织结构,通过金相实验和拉伸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思考模式,又可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的知识点在实践课程中得以消化和吸收,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3],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变向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2.1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中难度很大、抽象性知识、难于掌握的内容,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时添加动画形式,帮助学生锻炼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纯金属金晶过程中,金属从液体-固态之间的转变,包括晶体的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传统的教学依靠学生的想象去接受,学生很难理解,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动画的形式,可将晶体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展现得非常具体和清晰,不需要学生抽象解题,不但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画面的表达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学生可过网络与老师实现课余时间互动,有问题随时解决,免除必须面对面交流的弊端。老师可以把重要的知识录成一小段视频发到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学习巩固重点知识。

2.2突出重点,有快有慢。采取快慢相结合的讲解过程,突出教学重点,针对重点内容,需要从不同的应用角度进行剖析,重复性地区别讲解,最好做到课前回顾、课后总结,达到学生彻底掌握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3课堂讨论教学法。为了克服学生一直围着教师转的弊端,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教学要因材施教,同时,影响因素很多。应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焊接冶金学》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弧焊基础》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阻焊接》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52-01

焊接冶金学是焊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涉及到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以及金属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焊接热过程是指焊接金属在热源的作用下局部受热和熔化,整个焊接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和发展,从而与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焊接温度场及应力变形有关。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指金属与熔渣、气相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金属氧化、还原、脱硫、脱磷、渗合金等。金属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与凝固组织和由此导致的偏析、夹杂、气孔、热裂纹、冷裂纹及脆花等有关,因此,焊接冶金学的学习为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工艺方法和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探索提高焊接质量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个高校在对焊接冶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吸取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技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可以有效的辅助课程教学。

一、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和资源主要由老师决定。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实验的方法比较固定。而在网络综合教育平台下,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网络综合教学平台是一个交互性较强的一种平台。它可以通过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虚拟教室系统、聊天工具、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改进方法

1.提供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培训

虽然网络教学平台已经逐渐在高校教学中建立起来,然而,其作用和价值还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尚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学校应安排相应培训人员对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培训。对学生培训时不但需要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培训,还需对具体课程教学平台的使用进行培训,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网路教学平台带来的优势及效果,激发学生网络教学的积极性。对老师培训不但要求掌握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如何操作教学平台。同时,还应重点培训老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如何构建一门课程、如何建设成精品课程,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申报精品课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对信息量进行丰富并适用于课堂,如何体现网路教学互动功能。最好是有实际案例来介绍教师应如何从最基本的教学平台建设开始,各个环节的各个功能如何操作,最后如何利用普通的课程资源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2.创建并丰富网路综合教学资源

针对焊接冶金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案、课程介绍、各章的教学课件、教学方案、各章有针对性的习题、实验指导书等上传到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上。同时,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最新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到平台上,使学生不但能自主的获取焊接冶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实时、精确的掌握现代科技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熔滴过渡时,上传一些采用高速摄影拍摄到的熔滴过渡的动画,通过动画可观察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特征,认识各种电弧和熔滴过渡过程,了解特点,同时可以熟悉常见焊接方法的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条件。另外,对于一些新型高效化的电弧焊接技术的熔滴过渡也有所了解,如磁致旋转射流过渡,双丝过渡等,通过动画制作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网路教学平台上应给出的章节重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引导,能快速的把握章节中的核心内容,利于其理解、消化课堂知识。

同时,教师不但要把自己的手头资料上传到网路教学平台上,也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总结以及收集整理出有用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网路教学平台,一方面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实现网上交流互动、答疑测试以及任务等教学互动是网路教学综合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核心及关键,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互动的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路互动教学。一是设立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甚至加工和运用信息。如设定专题为LNG储罐的焊接技术及发展。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LNG储罐的母材特点、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焊接材料的选择,接头如何设计,焊接方法以及焊后检测方式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目前焊接LNG储罐的焊接技术以及发展动态。从而加深课堂知识的学习。二是“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最后完成这个任务。三是网上留言、收发邮件等方式进行互动。让学生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或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发表到讨论区或者设定的老师邮箱,老师积极的回应学生的留言以及回复邮件,促进学生学习。

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还有较多需要改革和提高的地方。而焊接冶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随着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的发展更上一个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