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3-21 10:2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产业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产业的特征

篇1

除了部分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外,大多数信息产业企业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信息产业技术含量极高,在生产出最终产品之前,要求企业进行大量的设备投入和研究开发,还要承担很高的失败风险。但一旦产品研制成功,则复制每件产品的成本一般都相当低廉。

这种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厂商一旦打开销量,就可以收获到比传统产业高得多的利润率。例如,微软这家控制着桌面操作系统绝对多数市场份额的公司,甚至达到了92%的毛利润率。

在经济分析中,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的现象可对应的分析工具是“自然垄断”分析(naturalmonopoly)但是,现有对自然垄断的经典分析并不能照搬到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中。

首先,如果市场扩张迅速的话,那么将给小公司带来战胜大公司成本优势的机会。在任何时候,即使大公司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如果市场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那么强弱排名就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例如,Wordstar和Wordperfect—度统治着文字处理软件市场,Visi-calc和Lotus曾经占据电子表格软件市场的大部分,但是随着微软Office套件的崛起,它们都遇到了市场的抛弃。其原因之一,就是迅速增长的市场容量使原来企业的相对高份额变成了低份额。因此,任何企业眼前的高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持久占有该份额。

其次,信息技术降低了许多市场有效运作的最小规模限制。例如,以往只有专家才能操作的印刷排版和版面设计,现在任何人只要借助一台标准配置的个人电脑就可以轻松胜任。这种“桌面出版”方式给广告和杂志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进入者。甚至连芯片制造业也面临冲击:科研人员正在试验用普通喷墨打印机在金属薄膜上打印集成电路,如成功,则今后就不需要代价昂贵的芯片工厂,一般用户就可以从网上下载电路图并制造自己的“芯片”了。该技术有可能大大改变芯片业的规模经济性。

第三,信息产品的低边际成本给予厂商的营销战略更大的灵活性。由于多生产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可以向用户免费发送试用版本;以低价向支付意愿低的群体(如学生)出售功能有限制的版本;以中等价格向一般消费者出售普通版本;以高价向企业用户出售专业版本。这种价格歧视实际上也是信息产业厂商经常使用的策略。在理论上,它可以使得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

二、网络效应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只有一名用户的网络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每名用户承担的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信息和经验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大,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Metcalfe法则,如果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X(n一1)=n2—n成正比。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前者即上述的由互联需求带来的网络效应,而后者则与互补产品有关。例如,某个用户购买的DVD播放机对其他用户的DVD机的价值没有直接影响,然而拥有DVD机的人越多,娱乐业制造的DVD介质产品也会越多,结果所有用户都将从中获益。因此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看,该用户购买的DVD机将给其他用户带来额外价值。

与直接网络效应不同,间接网络效应是信息产业所特有的。当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宽带网络和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3G无线能讯标准和为该标准设计的服务内容。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取决于在其上面运行的程序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规模更大的基础设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运行于其上的服务内容。当前宽带网和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发展速度都没有人们预料得那么快,其关键就在于要出现一个运行在上面有市场规模的基本应用偏好。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移动商务等等都是候选方案,不过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某种产品的直接网络效应充分体现时,用户可以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买方规模经济,它和前面所讨论的卖方规模经济相对应。在卖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而在买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收入(用户获得的价值)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买方规模经济)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正反馈。当某种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刚刚投入市场时,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由于要面对前述不利因素,所以用户群必定很小。初期的用户大多数是技术爱好者和高收入者等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此时市场容量的增长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然而,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上述障碍将被逐步消灭,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效益,利益示范中发现该产品是值得购买的。当用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容量后,该产品将正式进入大众市场,开始超常发展阶段,可见,能否在早期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进入向上的正反馈,对于厂商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这一具有网络效应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在上图中,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其高度为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也是厂商能够承受的价格下限。需求曲线为峰形曲线,它反映随着产品用户群规模的变化,新用户相应愿意承担的价格,即边际支付意愿。该曲线前半段的上升来自于网络外部性带来的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的上升;后半段曲线下降则是由于信息产品在上市之后竞争逐渐加剧,同时产品内含的技术逐渐过时,因此用户的边际支付意愿最终也将下降。

图中供给和需求曲线有两个交点A和B,它们代表了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等于厂商价格下限的情况,是稳定的。力让O点,即产品完全不被接受的情况,共有3个稳定点。除此之外的情况都是不稳定的,具体博奕结构如下。

1. 在O点到A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小于必须支付的价格,可以说是吃亏的。此时吸引新用户加入相当困难,而老用户随时都有退出的可能。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厂商来说是风险最大的。

2. 在A点到B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应付的价格,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购买中获得了额外收益。此时正反馈将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踊跃加入用户行列,厂商因此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3. 在B点之后,由于竞争的加剧,新产品的出现,用户的支付意愿重新降到价格线以下,购买产品又成为不合算的事。产品市场由此开始萎缩,进入衰退期。

图中A点所对应的用户规模就是前面提到的“临界点”。如果产品无法突破该临界点,那就只能退回到零供给、零需求的无市场交易点。

从该图我们还能发现下列问题。

第一,上述过程实际上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在某些行业(如传真机行业)产品的价格相当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降低。如上图中的虚线L,所示,临界点将变得越来越低。这样,即使初期用户数量增长并不显著,但是最终可能由于偶然的销售额波动,或者厂商的某次促销活动,用户规模终于超越了临界点。

第二,在AB之间区段,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现行价格,这给厂商一个机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此时供给曲线上移到图1中的虚线L2位置。用户由于仍能够获得额外收益,所以会继续使用产品,而厂商的利润将获得提高。不过这一行为也存在着潜在风险,因为此时临界点也相应右移了,倘若价格升幅过猛,那么可能出现用户规模重新低于临界点的情况,这意味着正反馈有可能向反方向转变。

第三,当存在网络规模经济效应的时候,早期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要比后期的用户低得多,因此卖方应该向他们提供更低(甚至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作为补偿这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渗透定价”。

第四,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进入大众市场之后,正反馈效应将为厂商提供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同时,客观上起到削弱竞争对手的作用。这是因为,用户总是尽量规避有风险失败的产品,而选择那些前景明朗、蒸蒸日上的供应商。这样竞争者就更难吸引到足够用户以步入正反馈。

三、高转移成本带来用户锁定

信息产业中的产品多数处于某个系统中,单件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的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这种情况在信息产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的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从长期来看,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老产品升级到新产品是必然趋势。但是何时升级,升级到哪一代产品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在老系统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新系统带来的价值增量不能抵消转移成本,那么用户将会继续观望等待。

实际情况是,更新信息系统的转移成本通常是惊人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变软件环境代价十分昂贵。一项研究表明,像SAP这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其他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重新培训等等费用。

如此巨大的转移成本使得频繁改变产品供应商几乎成为不可能。一旦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因此推迟更新,那么既而购买的补充产品将使其“越陷越深”。这对于用户非常不利。他们可能下不了决心转到性能更优良,价格更便宜,但不兼容的新产品。

但是对于提品的厂商来说,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却提供了获取长期利润的绝好机会。因此当存在高转移成本时,厂商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后者一旦被锁定,就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厂商甚至会不惜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从互补品的销售中赚取利润。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购买一台相当不错的喷墨打印机只需要600多元,但是几个月后却发现更换一个墨盒要花200多元。实际情况是,并不是因为墨盒太贵,而是因为打印机太便宜了。而打印机之所以能卖得如此便宜,正是因为墨盒卖得贵。我们注意到,各品牌的打印机使用的墨盒都是不能通用的,所以用户将被迫建立起对各自品牌的忠诚。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惠普公司的打印机事业部在24亿美元销售额基础上获得了5亿美元的利润,而其他事业部在92亿美元销售基础上损失了1亿美元。其中墨盒销售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50%(Roman[2001])。锁定是信息产业中的常见战略,许多厂商在提品之前就充分考虑到如何实现对用户的锁定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

四、标准控制带来的合作伙伴锁定和竞争者抑制

前面提到,许多信息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相互配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

纵向配合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信息产品通常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技术含量高,通常不能由单家生产商提供,必须由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厂商合作生产。为了让各种产品能够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各产品间的接口标准。如果厂商的技术实力足够强大,对标准的控制足够稳固,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向纵向的互补产品生产商发起挑战,将产品线延伸到数类信息产品,开展“纵向竞争”。

横向配合通常是可相互替代产品的生产商开放标准,建立联盟,进行合作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网络效应,或者相互提供专利,以推出可以上市的产品。当然,替代产品生产商也可以选择垄断,开展“横向竞争”,利用手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来限制竞争者生产兼容产品,或者阻挠竞争者建立联盟,以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

毫无疑问,如果由独家厂商控制标准,则该厂商可以借此抑制对手的竞争,从中获得垄断利润。那么厂商合作制定标准究竟是促进了竞争,使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还是抑制了竞争,帮助标准制定团体中的厂商抵御外部厂商的进攻呢?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首先考虑在不存在合作制定标准的情况下市场将如何演化。一种可能性是多种相互不兼容的产品在市场上并存,且势均力敌,这显然会使用户无所适从,造成效率的损失;另一种可能是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下,市场中最后只存在一种统一的产品(即事实标准)在前一种情况下,标准的制定将消除市场的混乱状况,帮助各厂商的产品被用户接受;即使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最初建立了行业标准,仍将带来显著的效率提高,使各厂商从中受惠。原因在于,合作制定标准可以帮助防止竞争对手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合作可以防止在最终的事实标准出现前的标准大战;合作可以帮助实力较弱的厂商各自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标准大战将导致最终由一家实力最强的企业生产提供其独有的产品。

篇2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抢占世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政府也于2009年开始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七大产业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表明,在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来自于传统产业部门,而是来自于新兴产业部门,因此,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好坏对未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的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财务绩效的研究,而财务绩效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将为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性内外因素打下基础,对企业完善自身经营策略和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财务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融界、搜狐财经、中金在线、中国资本证券网、东方财富网等财经网站2013年7月所列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501家企业),以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财务绩效(排除了个别极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股东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了以下常用指标的数据(指标中的B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与期末值的平均值;A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

1.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B)、净资产收益率(B)、长期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发展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A)、固定资产增长率(A)、总资产增长率(A)、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A)、利润总额增长率(A)、营业利润增长率(A)、营业收入增长率(A)。

3.营运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B)、应付账款周转率(B)、流动资产周转率(B)、固定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B)。

4.风险水平衡量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

5.股东获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获利率A(每股股息/每股市价)、普通股获利率B[(每股股息+期末股价-期初股价)/每股市价]。

6.偿债能力衡量指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B[(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

(一)盈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代表性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09-2012年间除新材料产业公司在2011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外,其他行业盈利能力均在201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下降,除生物产业每年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外,其他产业公司在2010年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后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12年更是如此。

2.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2009-2012年,中小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下同)的盈利能力要好于大企业(沪市和深市主板企业,下同),但多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后都在下降。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而节能环保、新材料行业中的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大。

(二)发展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企业利润下降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9-2012年间,多数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数,但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为正的企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此外,只有少数企业(低于50%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正数。这表明尽管在此期间大多数企业的股东权益、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在增加,但很多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这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各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就总体均值而言,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有增加趋势外,其他企业的多数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尽管多数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在下降。

3.利润结构不合理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就总体均值而言,尽管多数产业的企业总利润在增加,但时间营业利润增长率却为负数或小于总利润增长率,这很可能表明企业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在下降或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利润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没有明显关系。2009-2012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各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表明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的关系。

(三)营运能力的主要特征

1.多数产业的营运能力有所下降。2009-2012年,虽然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除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外)的应付账款周转率都有所降低,但其他指标基本也在降低,这表明虽然多数产业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总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则降低,综合各指标后,多数指标都显示除生物产业营运能力变化不明显外,其他行业的营运能力均有所降低。

2.大企业营运能力总体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2009-2012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内,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大于中小企业,而大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则大于或等于中小企业(除新材料产业外)。这表明,总体而言,大企业除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比中小企业低或基本持平外,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效率一般要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都显示大企业的营运能力要好于小企业。

(四)风险水平的主要特征

1.各产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2009-2012年,各产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财务风险略有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产业;略有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生物产业的财务风险下降幅度相对稍大;财务风险基本保持不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经营风险有所上升的企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经营风险变化不大的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材料。

2.各产业总风险有升有降。2009-2012年,总风险有所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略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总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略微)、生物产业、新材料。

3.多数情况下,各产业内大企业的风险及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高于中小企业。2009-2012年,各产业内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总风险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且各产业内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一般也都大于中小企业。

(五)股东获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1.就普通股获利率而言,各产业内很多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在下降。普通股获利率B2009年最大,此后有大幅度下降,2011年达到最低,为负值,虽然2012年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2009年水平。尽管各产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发放股利,且发放股利的公司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很多公司股价在下降,导致自2010年起很多股东的每股账面价值还是亏损。

2.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多数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为正,但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比例则略有下降,而每股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比例基本不变。总体而言,2009-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收益在下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净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涨有降,而新能源汽车的每股净资产在降,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这些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生物产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在增加,股东获利能力也有所增加。

3.中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均高于大企业,每股收益也基本都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而普通股获利率(A)则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这很可能表明,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要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

(六)偿债能力的主要特征

1.总体而言,各产业的偿债能力强。

(1)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强。各产业资产负债率四年间变化不大,且基本都处于较适宜的水平或较低水平。其中,新材料产业的资产负债率最高(52%-57%);其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51%-52%)和新能源产业(48-52%);再次为高端装备制造业(44%-50%)和节能环保(43%-50%);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为新一代信息产业(33%-39%)和生物产业(32%-34%)。这表明,企业的资产大大高于负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

各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小于1,比率较高的产业包括新能源(分别约为95%、60%、65%、63%)、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约为86%、44%、37%、517%)、节能环保(分别为74%、49%、46%、49%)、新材料(分别约为62%、40%、19%、45%),这些产业的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均比2009年有较大下降;比率较低的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分别约为17%、10%、21%、18%)、新能源汽车(分别约为15%、30%、25%、42%)、新一代信息产业(分别约为17%、13%、19%、15%)。这表明,各产业用营运资金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强。

各产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各年均大于1,新一代信息产业利息保障倍数各年都在9-20,生物产业在9-14,新能源汽车在6-18,高端装备制造业在6-15,节能环保在7-10,新材料在6-9,新能源在5-8。这表明,各行业偿还利息等财务费用的能力很强,尽管一些产业在2010年后利息保障倍数有所下降,但仍远大于1,依然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各行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新能源产业为23%-25%,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为19%-21%,新材料为16%-18%,新一代信息产业为11%-15%,生物产业为6%-16%,新能源汽车为8%-12%。这表明,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企业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2)各产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各产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间都变化不大,且各产业用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现金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都较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中最强的是生物产业(三个比率各年分别为2.0-2.4,1.5-1.8,0.8-1.2);其次为新一代信息产业(1.8-2.0,1.4-1.6,0.7-0.9)和高端装备制造业(1.8-2.0,1.3-1.5,0.5-0.6);再次为节能环保产业(1.4-1.8,1.0-1.4,0.4-0.8),新能源汽车产业(1.4-1.5,1.1-1.2,0.4-0.5),新能源产业(1.3-1.4,1.0-1.1,0.4-0.5)和新材料产业(1.3-1.5,0.9-1.0,0.3-0.4)。

2.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除生物产业外,各产业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基本都低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各年都高于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

2009-2012年间,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各年基本均高于大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大企业,但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2010年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普通股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的风险则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基本都较小;各产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都较强,但这也可能说明企业对负债经营所带来的优势运用不足以及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较低。因此,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后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此外,除发展能力外,企业规模与其他财务绩效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总体而言,大企业的营运能力好于中小企业;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很可能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但就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而言,中小企业的股东获利能力大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大企业;风险水平低于大企业;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好于大企业(当然也可能说明中小企业对负债经营的优势运用不如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对现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表明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财务绩效好于大企业。

篇3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17-02

1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的理论阐释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时期:(l)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旧制度经济学派时期;(2)30年代及战后新旧制度经济学派过渡时期;(3)战后至今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时期,包括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和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交易费用和抽象化制度概念,并利用正统经济学理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制度的构成和运行。“交易”在正统经济学中主要指一种买卖活动,或者是交换过程。科斯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而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这就是交易费用。

沿着科斯的思路,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行为并对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说明,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没有制度约束,“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带来的可能不是繁荣,而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当有交易费用时,制度就会起作用,或者说,制度至关重要。

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2.1 产权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产权理论起因于科斯对外部性问题的重新研究。科斯通过引入产权概论,论证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市场机制仍是有效的在零交易费用前提下,权利的初始界定并不影响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结果,这就是科斯第一定理。这一定理揭示出传统经济学论市场机制而不涉及产权制度所产生的逻辑悖论,从而了庇古的外部性理论,说明经济学分析必须引入产权因素。

但“零交易费用”是不现实的,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都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只有当产权界定和交易带来的收益大于所需成本时,产权的调整方能实现;若收益小于成本,即使产权调整能带来更优化的资源配置,但因无利可图,也不可能实现。

2.2 企业产权理论与委托――理论

正如科斯所指出的,由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产生了企业这种可节约交易费用的组织,但企业的出现又使得原有的产权状况变得更为复杂,企业产权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企业制度中因产权复杂化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企业产权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剩余索取权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的效率,剩余索取权应归监督者(即企业管理者)所有,而在企业内部,管理者既可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又可为资本所有者或劳动者同时兼任。因此,按剩余索取权归属的主体不同,企业可划分为企业家企业、资本家企业、工人管理企业三种类型。而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则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因为企业作为一种特定的交易组织形式,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考虑,会根据具体的资本、劳动及管理的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避免所需交易费用过高要素的直接市场交易。若违背这一原则,企业效率必然低下。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所有者即股东的利益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经营者由于掌握实际的经营权,可能会谋取私利,这就产生了一个委托――问题。若没有有效的制度控制成本,则股份公司将无法有效运转。委托――理论正是研究如何设计一种机制,使之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同时又给予经营者以最大激励。首要的措施就是必须使经营者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利润联系起来,或直接让经营者拥有企业部分股票。由于剩余索取权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还必须采取一定的市场约束。一是经理市场,当成本过高时,股东可通过合法程序重聘经营者;二是股票市场,当股东利益受损,而单个股东又无法影响董事会决策时,他可抛售其股票,从而约束经营者。

3 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所应具有的本质规定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中,产权明晰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后三个方面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是有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环节。

首先,权责明确是以理顺产权关系为基础的。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必然造成严格的与自觉的从而也是充分的责任。一系列的放权措施使企业经营者有了生产经营和其他方面的权利。但松弛的产权关系的缺陷因为这种放权而失去了行政约束的屏障。所以,权责明确的前提是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对于企业经营者形成强有力约束的产权制度。

其次,产权关系不顺,无法理顺政企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非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对企业实行的管理;二是建立在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企业资产的拥有者而对企业实行的管理。处理前一种关系较为容易,而后一种政企关系的处理则较为困难,原因在于政府的后一种管理具有刚性:既然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那么作为投资者的国家就必然要对其实施管理。无论是国家必须保持的对一定的领域、一些企业的控制,还是政资分开,都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内容。

第三,科学管理要求必须理顺产权关系。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公司制下,董事会是所有者的代表,出于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需要,将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作为主要标准择优录用,并在实践中加以考评。通过这种强有力的产权约束机制,使管理岗位上永远立着优秀的管理者。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和良好的企业管理可以说是建立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一种派生效果。事实上,良好的产权关系本身寓含着遴选优秀管理者的机制。

由此可见,产权明晰是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础。以上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分析,充分说明: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4 关于产权明晰的几个问题

4.1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

所谓产权清晰便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在狭义所有权层次上进行产权界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弄清所有权归谁;二是狭义所有权与其他产权拥有主体的产权界定,笼统地讲,也就是划分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如果以上几方面的产权都界定清楚了,就可以说国有企业的产权清晰基本完成了。产权清晰在明确投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之后,也许对国有企业产权明晰更重要更复杂的一个方面,就是明确企业与政府的权利边界,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归根结底就是这个边界不清。

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就是要在三个层次上明确责权利的关系。第一是国家与公民和法人企业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投资者之间及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第三个层次就是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4.2 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是否就明晰了产权

产权明晰中有一个误解,就是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后,产权就明晰了。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在提到的第三个层次上明晰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投资者之间的产权无疑提供了动力,但这增加了产权明晰的复杂性。因为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各个投资者的产权也需要明晰,这在市场经济里是通过投资时的谈判与资产评估以及今后增资或减资的博弈完成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虚位或对其产权代表的激励和约束不力将影响其在博弈中的成绩或产生资产流失。

无疑通过资产评估可以明确企业的资产占用数量,强化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明晰第二个层次上的产权关系。而通过引进私人资本或外资,不仅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困难,还因为私人资本的存在,有利于明晰所有三个层次的产权关系,但这同样要付出成本。

现有的保人不保体制的改革思路,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旧体制不会自行消失,产权明晰也就不可能很快完成。

4.3 产权明晰是动态的博弈过程

产权明晰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市场化过程,动态博弈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财产权也是一个逐步明晰、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产权观念从单一的所有权观念分解为具体的所有、使用、收益和让渡等权利概念。可见产权权利意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并具体化的动态过程。

从短时间看,产权清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状况在变,资产结构的不同及债权结构的不同,产权也有不同的权属内容。一般在企业正常经营里有满意的回报时,企业经营者有充分的自;而在回报不满意时,投资者的介入经营常常发生,职业经理的权力受到限制;当经营出现问题,影响职工利益或债权人利益时,他们也有参与管理甚至接管企业经营者的权力。总之,产权明晰是一个持久的动态过程,市场化的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4

一、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活动的结果,反映了资金来源的构成比例,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整体价值,而且直接影响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主体对企业的控制权,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而资产结构是企业投资活动的结果,反映了资金存在状态的比例关系,其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我国学者近几年分别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中张兆国等(2007)分别以2000~2004年沪深两市A股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数为44.55%,民营上市公司为47.89%,并得出民营上市公司业绩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结论。李盛林(2007)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平均比率为84.06%,并认为债权结构失衡、流动负债过多、财务风险过大。都云霞和刘亚勇(2008)实证分析了2002~2004年四川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其中2004年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8.14%,流动负债率平均值为89.17%,认为样本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流动负债比率过高。李婷(2008)对我国2004~2006年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其中信息技术行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42.2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48.37%,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1.28%,认为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比重过低,投入过少。汤亚莉和刘桂宏(2007)分析了2003~2004年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66.74%,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2.23%,认为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技术资产规模过小、资产的技术含量太低。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比例偏小,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比例过小,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不尽合理。十年磨一剑、破茧而出的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将对此作详细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分别于2009年10月30日、12月25日、2010年1月8日、1月2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前4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其2008年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对资本结构、资产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样本选取:

1.本文以被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因此剔除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5家公司(代码分别为300005、300006、300015、300022、300027)。根据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2.省略info.省略)所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会计信息,并经过手工整理得来,数据分析处理通过SPSS16.0软件完成。

(二)变量度量

1.资本结构度量

鉴于创业板公司流动负债比重较大,本文采用广义的资本结构观念,既考虑长期资本又考虑短期资本,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度量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考虑到债务资本内部的结构,本文将资产负债率进一步细化为流动负债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负债除以总负债)、非流动负债率(计算公式为非流动负债除以总负债)、商业信用比率(计算公式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和除以总负债)和银行信用比率(计算公式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之和除以总负债)。其中,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相比,由于流动负债偿还期限短、风险大,因此对企业的约束力较大。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比,由于商业信用是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不需支付利息、债权人分散、金额小,而银行信用需要经过严格审批、有系列保护条款并且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处于卖方市场,因此商业信用对于企业的约束力小于银行信用。

2.资产结构度量

本文选用流动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总资产)、固定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除以总资产)和无形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再加上开发支出之和除以总资产)作为资产结构度量指标。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但无形资产包含的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并不属于高科技,不是企业的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中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允许资本化但尚未开发完成的部分――开发支出代表着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技术,代表着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中无形资产价值的计算扣除了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并考虑了开发支出。

三、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表1是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我们从两方面分析:

(一)资本结构特征分析

资本结构方面,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37.44%,最小值只有7.85%,样本企业负债率较低。从债务期限看,流动负债比率平均值高达93.05%,非流动负债比率平均值只有6.95%,其中有18家企业没有非流动负债,有33家企业没有长期借款。从债务来源看,商业信用比率平均值为48.10%,银行信用比率平均值为27.21%。商业信用主要由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构成,只有15家企业有应付票据,银行信用主要由短期借款构成。由此可见,样本企业流动负债比率过高,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商业信用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规模、质量及银行成本等原因,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长期信任合作关系尚未建立,无法通过“关系型”方式获取借款,转而只能依赖商业信贷,而商业信贷也主要是民间的,更具有约束力、更能促进资金融通的商业汇票却很少使用,这也部分印证了Cosh和Hughes(张杰、尚长风,2006)提出的修正的小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即先“自己”钱(私人储蓄、企业未分配利润),然后短期借贷(亲人、朋友、银行),再长期借贷。从中也反映出样本企业的股东权益占总资产比率的平均值为62.56%,样本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落后和企业征信体系缺位造成外部债权市场融资的缺乏,而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由于新股发行是稀缺资源、不担心价高没人买因而偏好股权融资。同时,债务融资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能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实现控制权的有序转移,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机制,因此样本企业的控制权绝大部分掌握在股东手中,尤其是上市后,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资产结构特征分析

资产结构方面,固定资产比率较低,平均值为17.01%,流动资产比率较高,平均值为70.15%,这与高新技术企业以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为主要业务的特征一致,它们主要通过产品差异获取利润,不同于以规模经济、扩大产能、低成本优势获取利润的制造业。样本企业的无形资产比率平均值仅为2.15%,部分原因是由于样本企业研发费用在2007年之前全部费用化,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尚未开发成功之前计入开发支出。但从研发投入的绝对数和占营业收入的比率看,样本企业(代码300014的企业近3年的研发投入的数据缺省,剔除)2006年~2008年研发投入平均值分别为5 280 854.6元、8 694 978.02元、10 881 571.11元,呈逐年增加趋势;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6.17%、6.04%、5.68%,呈逐年减少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到企业销售额的5%~15%,在欧洲,这一数字更是高达8%~25%(绎明宇,2001),相比之下,样本企业的研发投入还需增加。

四、结论及展望

本文以创业板前4批上市的43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2008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优势,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可供抵押资产的规模小等原因使得银企双方没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资金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以民间商业信用、短期借款为主的外源融资,由于资金不足及其期限短,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比重偏小、研发投入不高。通过上市,这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不仅可以获得长期资金,某种程度上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现状会有明显改善,信任合作关系就容易建立起来。通过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对控制权的分享,公司治理结构将更加合理。同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还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低效投资,加强研发投入,以无形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高科技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兆国,何威风,梁志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7(12):149~150.

[2]李盛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J].财会通讯,2009(5):33~34.

[3]都云霞,刘亚勇.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08(2):79~81.

篇5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 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 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 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 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 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 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 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 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篇6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形成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亟需通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保证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投入;再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最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工业化转型对信息化需求的深化,为信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研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1. 完善顶层设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战略的高度,发达国家积极加强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美国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行动纲领》等信息产业发展的计划,抢占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日本先后制定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E-Japan和U-Japan计划,旨在分步将日本打造成信息产业的一流国家;韩国也通过《信息产业育成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计划”等强化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2. 强化研发投入。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强化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也成为了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即超过15亿美元的强度;韩国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大力促进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的发展,对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始终保持超过GDP的比重2.5%的高投入强度;德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别进行研发投入支持,并在政府财政体制之外积极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研发投入支持体系。

3. 提供政策支持。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对信息产业所属企业和科技研发创新机构的政策支持对于形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具有显著作用,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国在2006年制定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制定了明确的面向信息类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又如,法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企业第一年研发支出的一半提供免税政策,以后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一半仍可享受免税政策;为了吸引人才,法国对于高技术人才股权盈利提供低税率政策征收所得税的政策优惠。

4. 支持产学研合作。信息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创新过程复杂性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创新行为越来越建立在企业、高校、科技机构等网络化协作创新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发达国家大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英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国家和区域的创新型项目必须由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申请;美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链接各创新主体强化其合作;法国对科技工作者创办企业提供程序便利性,积极促进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

5. 推动产业集聚。集聚化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形态的必然要求,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美国硅谷是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集聚区,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出自硅谷,该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于区域毗邻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从而具有了智力资本资源的便利性、高度发展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协同发展。此外,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主要发展对象的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园也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三、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生产技术中信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发展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某个国家、地区经济总量的主导型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等其他综合性产业中都开始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产业化。目前,国家经济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对信息产业的关注与把握将直接关系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抢占未来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总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经济体(国家或区域等)人均产出水平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通常以GDP或GNP作为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随着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曰益迫切以及集约式发展模式的实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更多地体现在经济要素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等方面。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

(一)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

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力主要是有生产资料及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组成的,其体现出了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者)之间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资料,其主要依附、渗透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中,可以对传统要素之间的综合能力可起到一定促进、优化作用,从而提升生产力的质量。若信息技术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则其可以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迅速拓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带动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最终提出生产效率,保障经济总量的稳步上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进步本身可以刺激需求的增加,尤其在信息技术下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下降必然会带动消费量的增长。据美国ICT委员会统计分析,在2010年至2013年间,因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而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使得美国消费量增加率达到20%以上。除此之外,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对劳动力的收入分配结构产生了影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推广应用,让很多资本开始关注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到信息产业中,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资本化。据相关报道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资本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GDP增长率,这表明信息产业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体现在信息产业贡献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据统计,近年来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保持在超过20%的高贡献率水平。信息产业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高成长性,例如,2002年至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从1.3万亿元增至7.5万亿元,年均增速21.4%,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从920亿美元增至6612亿美元,年均增速24.5%3;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即信息类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商品化阶段的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固定资本投入)相对较小,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从而表现为产业较高的规模性。

(二)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信息产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快速升级的基础动力。在传统三大产业体系中,信息产业都是具有先导作用的驱动力,在三大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信息产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广域渗透及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资源的渗透性、共享性来为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服务。

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中,我们应该合理规划、挖掘、利用信息产业资源,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适当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向。无论是对于生物材料、新能源、光纤通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对于机械、建材、石化、钢铁、煤炭、纺织、制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其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需要信息产业的有效支撑H。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提升了知识、信息资源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贡献和高效配置;又如,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再如,机器人等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使得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条件下有效补充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不足。

信息产业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基础,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开发、传播等功能,这些优势可以让信息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成为支柱性产业。从市场供给层面上来讲,信息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具有较强的渗透及市场传播能力。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信息产业将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国民GDP结构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其必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三)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传统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对物质材料、能量进行改良,也就是单纯性对自然界事物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则是从人力资本元素出发,在对人类获取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加工后形成一个条理化的新技术革命,其所构成的经济发展要素必然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在现代经济要素中,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变量,在既定的要素投入强度下,产出水平越高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需要的经济要素投入强度越低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促进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要素更有效率地组合,从而提高产出的在总体水平。由于信息产业自身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也对资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信息产业能够将吸引的资本带入到经济产业体系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信息产业技术作为新型的生产元素,其可以渗透、依附于传统生产要素中,从劳动力要素角度来讲,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技巧是广为人知的,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劳动能力的高低将主要看对信息的收集、挖掘、利用程度,若劳动者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则可提升自身的生产技能及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其次,信息产业作为具有强大创新性的新型产业,通过对相关出产业的渗透、改造、升级,从而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机械等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智能化在重构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实现了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和优化配置。近年来,信息产业的自身技术、产品及服务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及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为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最终将促使我国产业有粗放型逐渐转化为集约型。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推广,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挖掘、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提升了经济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我国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管理科学化也将更加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加快各项经济要素的合理规划、配置,最终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及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1. 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创新能力是保障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网络化创新范式背景下各创新主体协同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创新的有效性。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能够提高创新过程的指向性、优化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信息产业发展中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应形成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向企业开放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资源,应深化涉及信息产业整体转型和升级的重大研发项目的企业牵头主导机制,应鼓励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共享平台。

2. 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美国硅谷地区高度发达的风险投资业证实了金融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等特征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信息产业发展中应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针对信息产业的高风险特征,应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形式,促进信息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其次,大力发展政府引导下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业发展积极的形式,一方面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型的产业发展基金增值服务促进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3. 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产业发展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通过企业载体实现,为此韩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支持三星等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健全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首先,政府应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活动提供贴息,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其次,发起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降低资本市场门槛,特别应放宽企业债、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

篇7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其衡量指标

2.1相关概念界定

产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产生的,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等)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2]。主要是从技术特性、产品特征和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角度来界定[3]。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是由原来的第二、三产业中有关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及服务业等部分组成。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以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进行加工处理、传递与服务的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集合体[4]。

2.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是一个需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进行比较的量,既要反映产业数量指标变化,又要反映产业结构变化。衡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标内容主要从产业运行状况和投入产出对比两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指标形式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既要有绝对指标,又要有相对指标;既要有时期指标,又要有时点指标;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动态指标,既要有单项指标,也要有综合指标。

3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理论(“技术-产业发展”理论)

关于产业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很少,长期以来的研究都把产业发展问题和经济增长问题联系在一起。亚当•斯密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生产函数的自变量,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的。随着以“需求决定论”为支撑点的凯恩斯理论的创建,才从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转向经济增长本身。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开端,需求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3]。

3.1“技术-产业发展”理论

熊彼特研究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了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的大循环理论。他认为科学技术形成的创新———生产手段的新结合是一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作用机制是技术革新波动引发投资波动,进而引起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休谟克拉在阐述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明确地认为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即“需求拉动”理论;而门施在阐述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时,则明确指出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推动经济的繁荣,即“技术推动”理论。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关系移植到技术和产业这一系统当中去,上述理论也是适用的。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说,主要方面还是技术主导并支撑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5]。产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产业发展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向前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动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而引发的信息革命及其掀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3.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经济机制是指经济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实现形式、运作方式所起的作用[3]。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辅以政府调控和管理。因为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产业中去。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企业的集合。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应以产业内部企业的发展为基础,以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产业组织并构建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相关产业支撑系统等。

4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

任何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理论都自然提及研究对象发展所需的基本要素和要素关系,通过强化核心要素以及合理进行要素组织构建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推动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4.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依托产业发展理论及通过调查归纳、提炼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人、技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创新、产品/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现有基础(产业发展的初值、原有产业结构对产业发展的惯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制约、相关产业支持、市场(需求)、外部竞争环境(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制度层面支持(战略指导思想、产业组织、政策支撑和制度特征和制度演进轨迹等)。其中,核心要素是技术因素。

4.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篇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8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批准号:04BJY0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玉林,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经济;范小雷,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与创业投资。(湖北武汉430070)

随着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一堪称“革命性”的产业创新,引发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推进了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发展,并导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一现象也使得建立在明确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传统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政策面I临新的挑战,因而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课题组(2001)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植草益(2001)研究了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周振华(2002)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胡汉辉、邢华(2003)分析了产业融合理论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本文拟从信息产业的特征人手,分析信息产业发展对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构建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融合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制度环境。

一、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按照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IA)的定义,信息产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活动组合。我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12月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将信息产业分为五个部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与传统产业以物质为主要生产资料,依赖于体力劳动的与机械化或自动化途径生产的特点不同,信息产业是主要依赖脑力劳动及其自动化途径进行生产、加工、存储、传递、开发人类智慧的产业,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1.高技术性。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始终是高技术的主流并且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技术,代表着人类最新智慧的结晶。信息产业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产业特点日益突出,设计生产自动化和柔性加工系统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产品从研制到投产的周期,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因此,信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表现出更新快、受科技影响程度大的特点。

2.高渗透性和高催化性。由于信息资源来自于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它融合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之中。同时,信息化产业的行业、职业以及产出等表现形态,既表现其相对独立性,又表现其相融性。信息产业的催化性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赖以生存的信息技术能渗透到其他各个产业部门中,促使劳动力要素和劳动资料的机械、物理、化学及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综合发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高效能。

3.智力、资本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从研究开发、中试、服务等各种产业阶段看,都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的共同协作,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风险和资本风险就更加突出。由于信息产业专业性强,一个企业难以支持庞大的智力和资金投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往往是许多企业相互结盟共同进行。因而,信息产业内部出现了合作式竞争的新格局。

4.高增值性。信息产业是增长快、需求广、产出高的高增值型产业。自1970年开始的以后几十年中,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由于它具有很强渗透性和催化性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各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远远超过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二、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在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处出现了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促进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是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1.信息产业广泛渗透于三次产业。产业渗透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信息产业由于具有高成长性、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必将广泛渗透于三次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融合。有人曾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联度做了测算,发现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都大于0.6,如表1所示。

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这种显著关联性,使得信息产业能够极大地对三次产业进行渗透和扩散,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以物质资源投入和物质流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中,通过斯密所说的传统产业分工,使生产与消费的界限越分越清,产品与服务的界限越分越清。而信息经济中的互联网使顾客与产品生产者密切联系,产品只是一个待发生的服务,服务则是实际上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同时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信息资源的投人增大和信息流规模扩大,把生产与消费、产品与服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随着信息流的进一步泛化,其粘合性将使制造业和服务业界限模糊化。

2.信息产业发展在传统产业分类边界交叉处产生众多新产业。产业交叉是产业融合的又一重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革命及其强大的渗透力,打破了不同产业的边界,使不同产业之间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态势,并进而催生出新的融合型产业,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媒技术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升级融合,而且三大技术之间也产生了大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产业。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虽然都是从事信息服务的部门,但由于各自技术不同,造成传输网络及其终端设备的专用性和分离性,其信息服务内容尽管存在个别交叉情况,如双向文件和数据可以通过电信网传送,也可以通过有形分发网传送,但总体上每种内容分别与其分配网络和终端相对应。因此,在其产业构架中,可以明显看到所存在的产业边界特征。这种由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与市场边界构成的固定化产业边界,使其处于“分立”状态,并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化信息的灵活性,不仅使传统服务变得更丰富多彩,如数字电视

和数字收音机,以及更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还产生了许多全新的服务和运作程序,如电子报刊、在线超市、家庭银行以及用于内部通信和商业运作的多媒体网站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信息网络对全社会各主要产业和经济部门覆盖率的不断加大,各产业部门开始打破彼此分工的界限,相互介入。公司之间不再讲求垂直整合,而讲求不同功能公司之间的水平整合。因此,产业融合将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并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形成各类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出现产业结构柔性化的趋势。

3.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重组。产业重组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产业融合的另一种方式。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以美国在线公司收购时代华纳公司为例,二者分别属于网络产业和媒体产业,这两个行业面临的竞争情况是:互联网公司积极设法丰富网上服务内容,尤其是信息服务。但是,信息的权威来源目前仍然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公司在谋划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基于这种情况,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宣布以换股方式收购时代华纳,并购后的新公司成为世界第七大公司,其业务从杂志、电视网、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卡通一直延伸到互联网,它将重新规划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传统媒体业务和网络业务开始相互介入,并生成了崭新的互动电视业务。新公司所从事的所有媒体行业,包括报刊、电影、卡通以及最新出现的互动电视等已跨入了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

数字化和互联网极大促进了产业重组融合。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看,书报刊出版物、音乐、电影,一部分科学研究、教育和玩具游戏等在对象、用途、社会功能、服务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不会把它们归在一起。然而,当它们的产品经过数字化后,那都不过是由0、1组成的字符串而已,由此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重组后的新企业已经无法归为是传统网络产业还是媒体产业,而是以共同的技术、市场为基础的新产业,传统产业分类体系被打破。

三、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制度环境

1.融合型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分立的产业体系具有明确的产业边界,而产业融合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融合型产业体系应是无产业边界的,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明确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和市场边界,融合型产业体系的这种无边界使得某产业容易改变产业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中,从而实现产业创新。

产业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界限模糊或消失已经难以将全部产业准确地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归属的不明确,意味着在“产业分立”背景下产业界限相对明晰时所形成和实施的“分立式产业管制”的方式无疑将不能适应也不利于产业融合的发展,产业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融合型产业体系要求对于产业的管制是综合型、系统型的,因此是市场化的、无主管部门的。

融合型产业体系是可竞争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不存在沉没成本,则不存在所谓的市场进入壁垒,那么该市场就是能够进入和退出自由的可竞争市场。产业融合意味着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融合型产业体系中,新产业是在各个旧有的产业基础上,基于原来的技术、市场,通过信息技术的媒介催化而形成的,新产业的出现是没有沉没成本的,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潜在进入者不存在生产技术、成本和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劣势,进入和退出是自由的,是可竞争的。因此,融合型产业体系更有利于维持高效率的市场组织,有利于企业重组和效率的提高。

2.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何构建与产业融合趋势相适应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已是经济学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以往关于信息产业对产业分类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基础上的扩充,如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1962)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划入知识产业;马克・波拉特(M.Porat,1977)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概念,并测算了美国四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情况;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上出现“内容产业”的提法;次年,欧盟《信息社会2000计划》把内容产业的内涵明确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其产品范围包括各种媒介的印刷品、电子出版物和音像传播。还有学者对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提出了挑战,重新设定了新的产业分类。日本现行经济统计中采用按生产方法进行产业分类,把所有的产业分为物质生产业(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网络业(包括商品、货币流通产业和具有网络设施的产业,如商业、金融、供电供水等)和知识、服务业(包括医疗、教育、娱乐等产业)。周振华(2003)根据生产对象、内容的形态将整个产业体系分为内容产业(以比特加工为主的产业部门)、物质产业(以原子加工为主的产业部门)和位置产业(由信息流带动的物质流,如生产资料与产品运输、劳动力迁移、技术成果转让、资金转移等)。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2月12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各省份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人均GDP有着正相关关系,即信息化程度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63%。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河南省也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成长,工业和信息化委编制了《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发展规划》,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使信息产业在2020年成为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而县域经济作为最小的经济单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起着强基固本的作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国家发展目标的最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对于县域经济成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近年来,县域经济、信息产业均发展迅猛,但如何将信息产业与县域经济有效结合起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各省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雁,县域经济与信息产业发展的结合更是迫在眉睫。

二、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于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诸多学者研究了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Stiroh(2002)通过行业调查,确定美国信息通讯技术与生产力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57个行业在1985~1999年期间平均生产率增长的1.09个百分点归功于信息产业,揭示出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JamesGiesecke(2006)利用CGE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的电信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行业的增长促成了GDP和实际消费量的大幅上涨。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考察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在时间变化中的作用,如KhuongM.Vu(2013)从实证的视角出发,得出了信通技术投资在推动新加坡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重要的结论;AbdulA.Erumban&DebKusumDas(2016)发现ICT投资在印度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加,但主要限于服务业,从而限制了ICT对生产力提升的推动作用。基于国外学者对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贡献作用的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乌家培和谢康(1999)对实现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信息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垄断和差异性等特点时,才可能发挥其“引擎式”的推动功能。徐升华、毛小兵(2003)利用信息丰裕度指标得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影响,中国GDP指数增长的25%来源于信息丰裕系数的增长。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检验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刘跃、周亮、彭艳(2014)认为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自东向西递减,30个省份中有21个省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另外9个省份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显著。郑建明和孙红蕾(2016)通过研究发现信息产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拉动的实际效果显著,提出应加强发展科研事业的观点。这些学者的研究一致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信息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并且这种拉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强化。

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具有高渗透性和高外溢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其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如学者Oliner&Sichel(2000)发现,在1995~1999年期间,信息产业对非农产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使得非农产业人均产出的增长速率以上个25年平均增速的2倍的速度增长。部分学者基于对信息产业溢出作用的研究,发现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间接贡献。KhuongM.Vu(2011)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信息通讯产业的外溢性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三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Md.Shahiduzzaman&KhorshedAlamb(2014)对澳大利亚几十年的信息技术(IT)投资对经济产出和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IT资本对输出、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推动经济增长;NashwaMostafaAliMohamed(2015)考察了信息通讯技术在减少时间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ICT的使用降低了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商品进出口的价值,拉动经济增长。国内诸多学者也关注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如杜伟锦和李红生(2005)发现信息技术产业能够降低通货膨胀率,使得国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王立国和曹白杨(201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信息产业与工业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产业与工业之间相关性强,信息产业对工业具有拉动作用。刘烨和程珣跃(2015)认为信息通讯技术产业通过出货值、企业数、从业人数、投资额等因素拉动经济增长,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研究说明信息产业通过间接方式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国内关于信息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较为稀少,仅有学者张洪刚、杨伟坤、卢秀茹(2008)提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角度考察信息产业,阐述了信息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何妍(2016)对宣汉县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认为宣汉县应引进信息化人才、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

由以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多关注国家层面或发达省份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的研究较为欠缺;而关于县域信息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多为描述性分析,缺乏实证检验与分析。因此,本文尝试探讨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与信息产业之间存在的关系,利用河南省的县域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信息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贡献。

三、河南省信息产业与县域经济增长状况

(一)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信息产业就业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缓慢。2005~2015年,河南省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从204.44万人增长至288.13万人,增长率为40.94%,年均增速仅为3.53%,如图1。从整体上看,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处于增长状态,但并非处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状态。其中2008~2012年呈稳定增长趋势,2012年后增长速度波动较大,甚至在2014年呈现负增长。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山东省相比,2006~2011年河南省信息产业就业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90%,低于山东省4.53%的增长速度,在2012年首次赶超山东省。但河南省信息产业的就业总量仍较大程度低于山东省,2015年山东省信息产业就业总量高达354.2万人,比河南省多66.07万人。虽然河南省信息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图1)

2、信息产业比重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较快。本文选取河南省2005~2015年一二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产值作为测度指标,分别计算每年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见表1。河南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以第一产业和信息产业为辅,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约为50%,信息产业占比约为10%。

2005年信息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5.26%,到2015年占比增长至10.01%,但低于第一产业所占比,远远相差于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2005~2015年河南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2009年的6%增长至2015年的41%。总体而言,相比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但信息产业自身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3、信息产业发展出现集聚趋势,各地级县发展差异较大。2005~2015年河南省信息产业产值从556.5亿元增长至1,317.3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0%。2005年,信息产业产值位居前四位的县区分别是巩义市、新密市、中牟县、登封县,这四个县均属于郑州市,至2015年底,巩义市、新密市、中牟县信息产业产值仍然保持领先水平。新郑市的信息产业产值上升速度最快,2011年首次超越登封市,至2015年位于第二位,而新郑市也属于郑州市管辖区。2015年信息产业产值最大的县区为中牟县,达到403,960万元,占整个河南省信息产业产值的3.07%;而产值最小的县为义马市,仅为21,864万元,占整个地区信息产业产值的0.17%,两者相差18倍多。以上分析說明,河南省县域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出向交通便利且经济发达的城市集聚的趋势,县区间信息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可能是由“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国内一流的信息枢纽”的政策倾斜导致的。

(二)县域经济增长状况

1、县域经济总量在增长,平均年增速下降。本文选取河南省108个县为研究单元,以2005~2015年的GDP为测度指标,计算所选年份各县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详见图2。

自2004年河南省实施“省直管县财政”的政策以来,不断放宽县域的经济权限,部分县区在2011年实现了省完全直管县,各县域的平均GDP得到不断增长。2005年,各县域的平均生产总值为671,281.14万元,在2011年突破150亿元,高达1,749,043.39万元,至2015年完成平均生产总值2,376,189.49万元,约超出2005年170.49亿元。历经10年时间,各县平均GDP增长了三倍。虽然县域的平均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各县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却在下降。GDP年增长速度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24%,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县域平均的生产总值增速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下降至5%。

2、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在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河南省的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调整。从传统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到2015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从17.4%下降到11.4%,下降了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从51.8%下降到48.4%,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从30.8%增加为40.2%,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有着成长快、效益好、附加值高等特点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

3、县域间生产总值差距不断扩大。县域生产总值的极差可以表示经济增长的绝对差异变化,2005年以来河南省县域生产总值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在2005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县与生产总值最低的县相差2,093,383万元,这种差距在2015年高达7,275,528万元,扩大约3.5倍。2005~2009年,极差上升速度较慢,5年时间增加了976,226万元,大致增长了1.47倍。自2009年后,极差呈现较快且稳定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700,986.5万元,2015年的极差约为2009年极差的2.37倍,可见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扩大,地区不平衡加剧。

(三)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时间趋势分析。从县域信息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来看,信息产业产值以平均每年22%的速度上涨,县域GDP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上涨,二者在整体上均表现为朝同方向变动的快速发展态势,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河南省持续鼓励信息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实施“高清河南”发展战略,明确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倍增计划。信息产业的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促使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四、县域经济增长与信息产业关系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1、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2006年统计年鉴的行政区划数据,有89个县和19个县级市,共108个县。将108个县纳入样本,获得个体成员总数为108的样本。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5年,因此样本容量为108×11=1188。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6~201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各市区统计年鉴(2006~2016年)。

2、指标选取。被解释变量:GDP,用经济总量指标GDP作为衡量县域经济水平的指标。解释变量:信息产业产值和三次产业产值,考察相比传统产业而言,信息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我国的统计年鉴中并没有明确的信息产业数据,因此借鉴前人对信息产业问题的研究,以邮电通信业的相关数据近似代表信息产业的产值数据。虽然变量在做实证分析时的精度不够准确,但邮电通讯业在信息产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证结果能大致体现信息产业的发展状态。控制变量:(1)财政支出,反映政府支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2)贷款余额,反映金融贷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为了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本文对所有变量数据取对数。并建立如下面板模型:

lnGDPit=C+C0lnDYit+C1lnDRit+C2lnDSit+C3lnIit+C4lnCZit+C5lnDKit+Uit(1)

其中,lnGDPit表示河南省各县区的生产总值,模型系数C0、C1、C2、C3为偏弹性系数,分别测度的是各县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产值对GDP的产出弹性,说明的是各县域三次产业和信息产业产值每增长1%所带来的GDP总值的增长。C4、C5表示的是各县域财政支出和贷款余额对GDP的产出弹性。lnDYit、lnDRit、lnDSit分别为县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已剔除邮电通讯业)取对数得到的结果;lnIit表示信息产业(邮电通讯业)取对数所得到的结果。lnCZit表示各县域的财政支出;lnDKit表示各县域的金融贷款余额;Uit表示随机变量。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确定回归模型所适用的模型,检验结果见表2。

由检验结果可知,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远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建立固体效应模型。似然比检验得到的F值较大,P值小于0.05,拒绝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最小二乘法,应用模型(1)估计信息产业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报告如表3所示。

从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来看,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比较理想。各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此外,r平方为0.993947,方程的拟合是较好的。系数也比较符合经济理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模型能够通过检验,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

根据回归结果写出回归方程:

lnGDPit=1.327+0.103lnDYit+0.531lnDRit+0.204lnDSit+0.076lnIit+0.043lnCZit+0.037lnDKit

方程反映了三次產业和信息产业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呈现正向显著作用,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1030、0.5307、0.2042、0.0763。根据产出弹性的含义,上述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县域经济增长有50%以上都是来自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增加0.103个单位;而信息产业产出每增加一个单位,推动总产出增加0.076个单位,说明河南省县域信息产业在县域总体产业结构之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财政支出和金融贷款的产业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0425、0.0370,二者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首先,依据实证结果知,信息产业的弹性系数为0.076,信息产业与县域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三次产业和信息产业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二、三、一、信息产业,即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信息产业的影响最小。二、三、一发展模式,说明还需优化产业结构;最后,财政支出和金融贷款对县域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积极作用。

(二)相关政策建议。河南省县域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增强,但尚未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想更好地发展河南省县域经济,促使信息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篇10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机理不成熟,致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难以较好地打造产业链。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相关阐述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因此,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要找出其特征,并且加强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其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

其次,我国应该合理地分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以便可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能力。

最后,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链条,以便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子信息的发展方向。例如在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国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对学生的教育,这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同时在电子信息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中,通过不断地开发学习软件,可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通过教育事业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可以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向着音乐和美术等领域发展,进而可以构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链条[1]。

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

2.1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其在同类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可以带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从而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高中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而电子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好地使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2]。

2.2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

电子信息产业链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组成环节,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即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我国高中教师的教学中,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从而促进了多媒体事业的发展,进而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致使我国教学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软件销售等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最终使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由此可见,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创新较好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3]。

2.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创新

产业集群是指将产业集合为经营整体,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具有区位优势,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对于电子信息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中,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的发展。

2.4电子信息产业政策的创新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支持,只有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和政策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降低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且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结语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其会受到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产业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限制,不利于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进步。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探讨,我国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机理进行研究,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深入,新兴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和发展期,新兴信息产业的“钱景”被不断看好,在此背景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种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对这些经济政策进行分析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今国际背景下我国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

1新兴信息产业的概念提出

所谓新兴信息产业,是指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当前一系列新的产业相结合而出现的新的信息产业部门,其中“新兴”是针对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的前景而言的,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推广上。目前,新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我国也已经逐步形成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随着一系列经济政策及其他政策的推出及实施,未来我国新兴信息产业将更多地以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及示范应用以及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为核心基础产业的新的信息产业发展集群。

2我国支持发展新兴信息产业的经济政策分析

新兴信息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种,它属于以重大信息技术突破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研发投入较高、初期进入市场难度较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特征,因此在前期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政策制度尤其是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包括新兴信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大对新兴信息产业的财税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注入

发展新兴信息产业符合世界科技发展以及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型信息产业发展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为有效促进我国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我国早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就已经明确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财税等政策的支持力度,为此,我国仅在2017年对于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就已经超过了100亿元[2],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完善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环境,逐步引导新兴信息产业向各类市场主体、各种资本进行开放,鼓励其积极进入新兴信息产业中。同时,我国还建立起了稳定的新兴信息产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了包括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尤其是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据统计,我国早在2011年就开始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央专项资金,通过需求激励等综合性模式,支持和推动新兴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已经有超过24个省份相继设立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经相继投入了超过4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79亿元。

2.2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

新兴信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3]税收作为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杠杆之一,在促进新兴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为有效助推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在研发阶段,已经基本建立起货物和劳务税退税制度,通过减轻税负来有效降低新兴信息企业建设前期的各项成本,同时进一步降低新兴信息产业融资成本,持续支持新兴信息产业发展;在生产和运营阶段,国家正在充分运用延期纳税、税收抵免以及再投资退税等方式,降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税负负担;同时为了持续加大对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已经针对新兴信息企业建立了税收立法,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信息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保险公司等向新兴信息产业提供的科技保险收入免于征收相关税费等等,持续有效地通过税收手段来支持新兴信息产业发展。

2.3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为进一步加大对包括新兴信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还积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从信贷角度来助力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各省已经出台了各种形式的针对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政策,以黑龙江为例,该省各大金融机构结合新兴信息企业的生产和融资特点,为这些企业量身打造了产业链融资、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以及个人住房抵押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及时为新兴信息企业提供各种资金支持;招商银行也根据新兴信息企业的自身特点,推出了针对新兴信息企业的“科技补贴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等[4],这些政策的出台也极大地助推了我国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

篇12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通信和信息服务市场为例,1993—1997年规模扩大了7倍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78.7%;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7%,1998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个人计算机市场平均每年增77%,软件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7%,这些发展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3]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许多产品并不是因为其具有专用性而市场狭小,而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引发价格高,高价格必然引发较低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对个人而言,网上商店的出现和安全的网络为他们提供快捷安全的购物环境,这已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

7.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信息技术又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会因信息技术的引入而不断减少。使劳动力从这些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其它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就逐渐使产业重心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增长速度。而那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又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信息产业作为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它产出高、效率好、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它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后发的优势使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但是有一些产业因为其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前提,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并用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这些产业往往会因替代产业的出现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成为夕阳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各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效率好、资源消耗少、对社会贡献大的产业所占的比重高,效率低、资源消费严重的产业则由于替代产业的出现而退出。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具有带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它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了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税收优惠,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研究和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大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除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增加银行信贷尤其是大幅度增加银行信贷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外,还可开辟其他渠道,包括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资金,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以及设立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开发基金,以促进中小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后,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外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所以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且在引进外国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且对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在服务其它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理清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制定相关促进政策。如实施大企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有品牌战略、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战略等,而不是局部地考虑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除了信息产业的内部整合外,还必须理顺其与其它产业间的竞争和互动关系,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积累和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传统产业服务,改造传统产业而获得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大范围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我国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熟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传统产业新购进的许多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并未起到或只是部分起到作用。信息产业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

3.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1%,而其总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7.5%。这说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对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利的,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为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化,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营销。对于第二产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需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所以这种高产出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把信息技术尽可能应用于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创造中来,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服务业,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