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1 14:42: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字媒体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字媒体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28-0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我国艺术创作的主流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动画设计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也能改变传统动画设计的创作模式。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动画设计已经具备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专业,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为我国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本文将深入的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动画特点,并结合实际设计案例,详细地阐述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要点。

1 数字媒体艺术介绍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早期的艺术是人类对于自然与自身价值的反思,艺术反映出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也体现出了人类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机与互联网在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艺术涉及的领域也越拉越多,包括计算机图形、视频、音频、动画、平面设计等,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的核心,数字媒体本身就是艺术的载体。

数字媒体艺术实质上是通过数字媒体传播的艺术作品,而计算机数字技术则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手段,数字媒体艺术是多个学科完美融合的结果,包括艺术设计、影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学科,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属性是服务大众、娱乐大众。数字媒体是指应用了计算机数字技术的传播媒体,21世纪初,数字媒体凭借着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迅速攻占各种文化市场,已经应用了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媒体有很多,包括电信、新闻、电视、电影、艺术设计、旅游诸多领域,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数字媒体产品,以“电子书籍”为例,电子书籍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与传统书籍的结合,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工具。

数字媒体艺术实际上是计算机数字技术、传播媒体以及艺术的综合体,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数字媒体艺术通过视觉与听觉向人们传输信息,实现了艺术作品与阅读者之间的信息交互。数字媒体艺术使人们的感知更加立体化,为人们提供艺术上的享受,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信息,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至今天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扩展了传统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新平台;第二个阶段是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设计的艺术作品,比如视频、数字图片、电子音乐等;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媒体艺术的网络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展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降低人们接受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成本,帮助更多人接触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第四个阶段是宽带交互式多媒体艺术作品设计,降低了创作者的设计门槛,帮助更多人参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

2 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设计,应用多元化的数字信息元素进行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际上就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设计模式,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手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数字媒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主要包含了以下六个方面,包括数字媒体平面设计、数字媒体影视设计、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数字媒体游戏设计、数字媒体网络设计以及数字媒体服务设计。(1)数字媒体平面设计,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主要侧重于平面设计方面,包括漫画设计、海报设计、插画设计、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2)数字媒体影视设计,数字媒体影视设计主要应用于电影与电视行业,包括动态特效、影音特效、剪辑、配音、拍摄、脚本设计等多个方面;(3)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是传统动画的数字设计,包括策划创意、脚本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计、画面设计、剪辑合成、造型设计等;(4)数字媒体游戏设计,数字媒体游戏设计主要针对游戏设计,包括游戏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游戏道具设计、音效设计、产品宣传等;(5)数字媒体网络设计,数字媒体网络设计主要针对网页、网站进行设计,包括界面设计、动态链接设计、插画设计等;(6)数字媒体服务设计,数字媒体服务设计以服务为主要目的,包括公益宣传片、教材设计、咨询服务等。除了_上诉领域以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还包括了工业产品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关键点是设计创意,好的创意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同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要点就是艺术与技术的整合,通过整合多种素材,设计出主旨鲜明的作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要求设计者同时掌握绘画、造型等多种技能,创作者可以利用图片、图像、声音等多种素材设计作品。除此之外,创作者必须掌握基本的设计软件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设计软件是创作者的手段与工具,创作者需要依靠这些工具实现数字媒体产品设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创作者提升创作水平的基础,通过虚拟建模等手段实现作品的网络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作与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设计必须满足大众的审美,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众的审美价值观。

3 数字媒体艺术的动画特点

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是传统动画设计的升华,动画设计集合了绘画、摄影、文学、编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动画作品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通过画面的快速切换形成流畅的视觉效果,动画设计需要将人物与场景进行分解,将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动态行为定格,制作成单幅画面。传统的动画设计需要通过摄影机将图像输入影音设备,手工制画的效率很低,难以满足现代传媒的需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现了画面在线编辑,直接在电脑上制作漫画,再通过动画软件实现动画播放。动画作品具有电影难以超越的创作空间,电影是根据实际生活、场景进行改编,电影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动画可以凭空想象,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因此,动漫作品往往具有综合性、夸张性、假定性、幽默性等特征。

3.1 综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现代的动漫设计融合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动画难以比较的效果,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已经将文学、戏曲、舞蹈、仿真、模拟等领域的技术完美地融合,数字媒体动画的设计可以吸纳各方面的艺术元素,提高了动画的感染力,使整个动画更加鲜活、逼真,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除此之外,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借助了现代虚拟现实化技术,以三维动漫为例,可以通过仿真设备采集人类或者动物的肢体动作参数,再经过电脑仿真软件的处理,实现传统动画难以达到的真实感。

3.2 假定性

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影视创作,数字媒体的动画作品完全建立在创作者的想象空间中,而电视与电影的创作则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数字媒体的动漫设计中的人物、剧情、空间、时间全部是架设在创作者的想象之上,数字媒体动画作品的这一特点符合数字虚拟化技术的特征,正因为数字媒体动画的假定性,才能使动漫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观众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二次假定,可以减轻观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3.3 幽默性

传统的电影与电视作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肃性,限制了创作者的思维模式,为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完全虚拟,可以充分发掘创作者与观众的想象力。数字媒体动画设计营造出了有趣可笑的情节,满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最近网络热播动漫《尸兄>为例,动画完全建立在虚拟的城市生活情节上,将幽默有趣的情节融入恐怖的故事背景中,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可以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融入动画情节中,以诙谐的手法娱乐大众,减轻了民众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引导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3.4 夸张性

几乎所有的数字媒体动画设计都运用了夸张的表达形式,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夸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剧情的夸张性,很多数字媒体动画涉及了神话、科幻、民间故事等素材,将故事完全建立在夸张虚无的情节之上,另一方面是人物的夸张性,人物的夸张性包括了造型、语言、表情等多方面特征,通过多个角度来塑造角色的性格,使动画中的角色更加鲜活。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夸张性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动画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4 数字媒体艺术的动画设计的改进

4.1 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流程改进

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经历了很多流程,包括动画背景设计、镜头脚本设计、平面空间设计、三维动态设计等。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流程比较复杂,导致数字媒体动画设计很容易出现纰漏,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显示效果不佳,数字媒体动画显示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节把控不严格、设备故障等等。针对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中的问题,应该从问题的根源上改进,可以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流程,管理数字媒体动画的设计过程,将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解,分析最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再提出针对性的改良。

4.2 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设备改进

篇2

1 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新艺术形式,信息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技术支持。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范围界定基本可以概括为: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革新艺术方式,打破传统艺术创作手段、传播途径与承载媒介,由功利到审美,继而在伦理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的结果,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版画。雕塑等只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但是视觉只是人们多种感知方式之一,还有味觉、触觉、嗅觉等。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而言,永恒性与静态性是其明显特征,人们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正是在这样的原有资源不能满足审美需求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不但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更高更快的传达信息,同时人们可以加入到其中进行艺术的创作,并且他们的参与体验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2 新时期媒体艺术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元素,导致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越来越不清晰。新时期的媒体艺术特点表现在:

2.1 技术特征明显

所谓技艺,传达的信息是技术与艺术是分不开的,艺术的发展需要技术来做支撑,传统艺术由于其强大的感染力,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技术,甚至发展到关注技术本身,因为这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必经途径。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数字化创作与表达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都离不开技术,计算机的软件是实现艺术创造的工具,计算机硬件与投影设备是展示艺术作品的手段,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是以0和1构成的虚拟数据为承载媒介,而非实际存在的自然界物质元素。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在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上都有很大区别。

2.3 信息传播途径多感官化

目前在电影院看故事片的人越来越少,视听感受强烈的动作、科幻电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追求多感官享受与真实空间感的数字化立体电影是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不是将人体感受机械撮合,而是在融合之中保留各个器官的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音乐学、影视学、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创作形态,最终协同为一体。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偶发性与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时是由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控制,在此可以将计算机理解为创作者与观者的对话媒介,二者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观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作者,参与方式不同,感受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其交互性有偶发性的特征,这种偶发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一成不变的形式,实现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2.5 数字媒体艺术的超越时空性与沉浸特征

沉浸感是和交互性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人们在观看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像,依然可以使人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数字化技术大大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使艺术创作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甚至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艺术创作。

2.6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走向平民化

传统的艺术形式需要创造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与特别的创作风格,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创作大大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群体认知,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

3 数字媒体艺术出现偏离艺术本体的现象

3.1 数字媒体艺术的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处于数字时代的当今社会用写作管理模式思维,将包含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作为征服与控制对象,为实现管理的方便,导致世界日益趋同,丰富性与多样性减少。数字时代用封闭性网络进行构架,统领对人类发展有益的资源,在这个构架内,有已定标准引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有的创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任何与协议标准不符的内容都会被过滤掉,数字时代的这种限制大大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作渴望,减少了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艺术创作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3.2 过度信仰技术,偏离了艺术本体

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并不是艺术家的强项,因此他们在技术面前可能会不知所措,导致过分追求技术制作的完美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度。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对他们自身有什么价值以及获得这么多信息做什么,但已经相信整个社会已经处于信息时代,我们身边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人们开始怀疑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甚至开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将主宰未来世界,人们再难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分辨开来。

3.3 艺术创作出现模块化问题

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有利有弊,计算机操作的便捷性与模块化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很多人认为创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有想法与创意就能够就行创作,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人在艺术创作之前不再进行积累与思考,而是希望利用计算机获得意外的创作效果。人类在人工智能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技术的制约,随着计算机实现合成功能越来越强大,创造性在艺术中也越来越少 ,艺术创作过分依赖技术会使其变成机械生产,有人预测,按照这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艺术作品也会像普通商品一样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4 总结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成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部分,但是数字技术有机械性的特征,如果将其作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多样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观念受到影响,艺术创作应回归到艺术创作的人类本体,打破观念束缚,实现思想的解放,使艺术创作不再受技术的束缚。

参考文献:

[1]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0904.

篇3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再一次明确提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行进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力供给的源头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数字媒体内容的消费需求空前旺盛,这就要求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人才输出能够做出及时和前瞻的反应。

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传播与体验

众所周知,当今的媒体和信息环境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的时代,并且已经以生态圈的形式渗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如同历史上发生过的技术载体对艺术本体的影响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也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传播工具和呈现工具的变革,数字媒体艺术中图形、图像、声音处理方式的改变,不断地给数字艺术本身带来新的内容,从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体现在内容质量和传播速度上。随着移动数字技术和宽带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往对数字艺术内容和体量的限制逐渐变小,数字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再现、思索可以从更广更深的层面展开。以上作品的传播效率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观众和艺术家之间能建立即时甚至实时的艺术创作联系。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能创造出更丰富的综合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展现和应用场景延伸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正是传统艺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主题之一。传统艺术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或现实或抽象,都是希望观众能参与到艺术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和作品产生交流。而同时具备交互性、链接性、即时性特点的移动互联加上虚拟现实等技术,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在完成后实现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观众就能参与其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和作者极为一致的艺术情感体验。

2信息环境下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的深度跨界融合

目前,在数字媒体教育领域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学科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大类。这种兼顾文理的分类方式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从这点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在学科整合上的跨界性,对于这种跨界性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跨界。在数字媒体教育范畴下,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首先从观念上要跨界整合,虽然这两个分类看起来是横跨工科和文科两个大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兼容性,但是,这恰恰是数字媒体艺术触类旁通、文理兼收的魅力所在。当数字媒体艺术出现的时候,我们认为打破传统意义上学科划分的时间节点已经来临,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不能从制度层面实现,但从观念上应该向前迈一步,塑造兼顾文理的复合性艺术人才,从培育兼顾文理感知能力的艺术人才人手,实现观念的整合。

其次是技法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现高度依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表现技法上是在传统艺术形式基础上的扩大和衍生。这个概念中要避免两个倾向,其一是唯技术论倾向,其二是唯艺术论倾向,无论偏向哪种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最终艺术作品的畸变。因为现代媒体艺术是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从其表象来看,技术本身也已经是技法的内在基因,离开了电子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无从谈起,而离开艺术内容,数字技术又不具备艺术气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应当把所有信息技术手段纳入到艺术技法的范畴去理解和运用,才能真正从艺术创作的整体性上去宏观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再次是内容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诞生给艺术表现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也空前丰富。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已经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基础上,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带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领域,数字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对象也从传统文艺内容向精神和物质层面探索掘进。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感受距离在无限缩小,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已经能从互动的角度去和观众进行直接的艺术情感交流。因此,艺术家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人手,从全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内容去考虑,内容更为丰富,创作更为自由,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实现文化内容的跨越。

3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篇4

得益于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亿,而这一庞大的网民人口则标志着网络与我国民众生活之间联系的日渐紧密。我国当下数字媒体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其本身也开始真正融入我国各行各业之中,但数字媒体本身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

1.数字媒体概述

为了能够较好的完成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就需要对数字媒体进行深入了解。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笔者自身对数字媒体的认知,本文将数字媒体定义为利用二进制数据处理和记录,采取数字通信的原理,收集、存储、传输各种矢量数字文本的过程,简单的说数字媒体就是一种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的载体与平台。对于数字媒体来说,其本身具备着高效相互性、灵活多变性以及强大融合性等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能够较好发挥自身功能的原因所在。具体来说,高效相互性指的是数字媒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载体与平台特性,使信息变为可感、可知、可管、可交互的状态,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实现作者与受众的交流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都属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而在灵活多变性这一特点中,这一特点使得数字媒体能够将声音、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创作要素进行较好的改变,这样相关信息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创造;而在强大融合性这一特点中,这一特点使得数字媒体本身能够与各类艺术方式实现较好的融合,这种融合由于往往能够发挥“1+1>2”的作用,就使得数字媒体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1]。

2.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

上文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各类数字媒体,而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数字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2.1明确网页主题

在数字媒体的网页设计中,为了保证这一网页设计能够较好的为受众提供服务,我们首先就需要结合网页内容确认网页主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网页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最大程度上了解网页受众的情况,这样才能够较好的确定整个网页的风格与主题。而在确定了网页的主题后,设计人员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保证网页本身的鲜明突出、要点明确,最终实现通过简单的网页页面传达不简单的信息这一追求。值得注意的是,网页还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即时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的传达[2]。

2.2结合受众需求

除了明确网页主题外,网页设计人员在进行数字媒体的网页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细致了解网页受众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分布,并以此更好的结合网页向受众传达某种情感,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字媒体中网页信息的传播效率。例如,对网页受众年龄的把握,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的抓住网页设计的侧重点,这样就能够保证该网页设计传达的信息更具备针对性,这自然就大大提高了网页本身信息的传达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需要在网页设计中参考受众的接受与理解信息的态度、愿望、需求以及情感等心理因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3]。

2.3保证风格统一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则外,设计人员还必须保证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的风格统一。具体来说,据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当下很多数字媒体中的网页设计存在着文字设计影响网页质量、色彩运用与搭配影响网页主题风格、图片选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属于网页设计中风格出现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对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必须在文字选择、色彩搭配、图片选用等方面注意保持整个网页的风格统一,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的整体质量[4]。

3.数字媒体中网页制作技巧

3.1首页设计技巧

在数字媒体中的网页设计中,网站的首页一般存在形象展示型与信息罗列型两种,一般来说信息罗列型较为适用于大、中型网站,也是我国当下最为主流的网站首页设计选择。在形象展示型的网站首页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在突出网站本身形象的同时向受众传达相关形象与气氛;而在信息罗列型的网站首页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信息传播特点,合理选择“国”字、拐角、标题正文、左右框架、上下框架、封面、变化等型号的版面布局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相关信息的较好传达。

3.2风格统一技巧

上文中笔者提到了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必须遵循风格统一这一原则,而为了真正实现这一风格的统一,设计人员就需要从网页设计的结构、色彩、导航栏等三个方面实现这一风格统一。具体来说,在网页设计的结构统一中,设计人员需要保证整个网站除特殊网页外,在网站布局、文字排版、装饰性元素出现的位置、图片的位置等方面呈现较高的统一性;而在色彩的统一中,设计人员需要尽量保证网站的主体色彩一致,并只在有需求的时候改变网站的部分色块;而在导航栏的统一中,导航栏的位置与背景必须在大小、明暗、位置等方面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网站本身的特点,使更多的受众对该网站产生深刻印象。

结论:

在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网页设计的原则以及网页的制作技巧,虽然受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并未对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还是希望本文论述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数字媒体的相关发展。

引用:

[1]杨旭兰.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张燕.多媒体素材的无障碍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09-02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多媒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具有自己本身独特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并且还是继MP3之后的第二应用。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指的是利用卫星与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在数码相机、手机MP5等屏幕比较小、移动比较便捷的终端上,可以无时不刻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收视与信息服务。

1 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与特点概述

对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而言,它是一种终端涵盖面积是很宽泛的广播系统,用来满足人们收听观看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的要求,也是传统广播电视的补充与发展,是广播电视新媒体。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是一个新兴的第五代媒体,和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媒体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可以时时处处的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无论是在室内和室外,或者是海上旅游地区,亦或是各种偏远地区,都能够接收到信号;

2)它还能够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与紧急信息广播服务等,利用卫星传递来实现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调覆盖,并且还能支持公共服务;

3)它还能够支持数码相机、手机、MP5等,甚至是在飞机、火车、汽车上等小型接收终端,像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项目;

4)数字多媒体移动打破了传统的收视习惯与消费时尚,它可以提供在任何便捷的时间里都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与收听广播,所以,它不断提高了收视率,还能降低节省成本。

以上这些特点都使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所以相应的业务需求也就增加了,并且还推动了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快速发展。

2 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

因为我国正在不断地加强与扩充地面无线电视的覆盖面积,使与地面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这就间接地造成了VHF与UHF频段中没有可以使用的频段来开展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多媒体移动广播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功率比较大的S波段卫星覆盖,地面上使用增补转发器,随时随地的转发卫星信号,补充那些没有卫星覆盖的地区。我们也都知道,在充分使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时,还要构建回传通道,全程全网,统一标准,确定卫星大面积覆盖,地面增补网络,而且还要单项广播与双向广播相互结合的数字移动多媒体网络。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是天上还是地面,卫星与网络相结合,标准统一模式,进行全国漫游。而且它还具有多终端、多业务、多应用的全面支持,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道传输技术。单项式、双向式等相结合的分级式用户管理和收费体系的特点。

3 信道传输技术特点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传输系统核心主要是STiMi信道传输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对地广人稀、传播环境相对较繁杂,地区发展的国情设计的,它也是卫星和地面覆盖组合的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信道传输技术,而且还形成了相对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框架体系。

STiMi信道传播技术主要体现的是多媒体移动广播业务特点,它可以使卫星与地面同频。核心技术为多载波OFDM调制技术,它可以提高频谱的使用率节省资源。时频二维导频技术,可以真实地估计出信道性能,防止衰落的能力。时间分片技术可以让前端技术为终端省电提供可能。并且,它还对逻辑信道进行了便捷的划分,给将来的业务使用创造了基础。它还有多协议封装功能,迄今为止,只可以TS流、IP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传输。STiMi信道传播技术系统的工作频率大约是在20MHz~2000MHz之间,在物理宽带上,只能支持7MHz与3MHz两种模式工作。

4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所提供的服务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特点与业务发展,而它的业务平台有基本业务平台、扩展业务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

4.1基本业务平台

它指的是向群众提供基本数字音频广播和数据服务的业务平台,主要有地方平台和卫星平台传送数字音频和视频广播服务和数据接收服务的,而且它还是有偿合法的服务。

4.2扩展业务平台

它指的是不同消费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相应的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的业务平台。并且它是由广播付费节目、音频与视频点播推送服务、客户定制节目送到服务、全面信息数据服务四部分构成的。并且,此扩展业务也是有偿合法服务。

4.3公共服务平台

它指的是向客户公益服务提供的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业务的平台,此类节目主要是由法制节目和公益类节目组成的。而且数字多媒体移动电视广播公司服务平台所播出的内容和开展的业务是无偿合法的业务。

5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的收费与授权方式概述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加密授权系统,它是对节目播出加密授权控制的核心系统、而它主要采用条件接收系统和电子钱包系统方式进行监管。在这两种方式下,都可以用干扰器干扰,还可以利用接收条件系统对授权控制信息对干扰器管理而加密传输。

1)利用电子钱包系统对授权控制进行监管时,前段主要是用干扰器对内容进行干扰,授权控制信息和产品信息都会输送到客户的终端系统,客户终端采用产品信息和电子钱包余额来断定授权。怎么样的才能授权,在终端空出费用,就可以解密解扰后进行播放使用。

2)利用条件接收进行授权监管的时候,前段对内容干扰,授权控制信息就会把复用传输至终端客户,在终端收到的加密条件利用主控制要求监管后,对内容解密解扰后进行播放。

6结论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接收到服务器终端提供的服务,还可以让我们自由自在的做潮人,只要人们拥有多媒体播放器,就可以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信息服务。实际上,数字多媒体移动正在朝着一个大规模网络覆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2006年,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了一款名为“清华同方多媒体电子教材”的数字教材。这款数字教材在电脑环境中运行,仍采用了直接扫描纸制教材的简易数字化方式,但在此基础上引入“插图热区”的概念。这款数字教材中的插图本身是一个可点击的热区,可以链接到与插图相关的各种内容。这种模式下,“插图”就从简单的图变成了一个包含图、文等大量内容的资料夹,只需要点击插图,相关内容就会弹出显示。

2008年,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高中教材系列配套光盘。这套配套光盘中包含有与纸制教材配套的数字教材。在这套数字教材中,研发者采用高清的大图取代了原本的低像素小图,插图清晰度放大至原教材插图的16~20倍;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将原本的单幅插图变为组图。这一设计方式在其后开发和出版的人教学习网和2012年新版义务教育教材教参光盘等产品中的数字教材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延伸。

2009年,人教希望网络技术公司研发和出版的《英语(新目标)》网络教材,充分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点,将教材中的插图改进成了可点击交互的多媒体形式。在点击人物、对话吐云等插图中的构成元素时,可以播放出对应的语音,实现了数字教材插图的多媒体化和交互化。

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人教数字校园系统中,内含的数字教材则呈现出完全的多媒体化趋势。在这个系列的数字教材中,几乎所有的插图都进行了复杂的多媒体化改进。原本静态的插图变成了可点播、可交互的动画或视频。笔者从数字教材十多年间的发展中看到:数字教材的插图从单一媒体逐渐转化为多媒体,从对纸制教材插图的简单扫描复制变为深化改编。数字化的插图正沿着信息含量、媒体形态、交互性3个方向不断演进发展。

2从插图到数字插图的特征性变化

如前文所述,在数字教材中,传统插图已经转变成为数字插图。数字插图并不是基础教育数字产品中独有的元素,而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电子和数字出版物中。数字插图自身具有虚拟性、综合性、互动性3个主要特点,这3个特点在数字教材插图的演进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并且影响着数字教材的教育功能。笔者将从这3个特点切入,分析从传统教材插图到数字教材插图的变化趋势。数字插图的虚拟性首先是对应传统插图的实物性而言的。传统的教材插图需要印制在纸张之上,占据书页中一定的版面。限于版面与成本,传统教材不可能印制所需的一切插图,插图的数量、大小、内容信息含量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数字插图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实物性局限在数字教材中并不存在。数字插图本身以二进制码方式存在于数字载体中,几乎不占据实际的物理空间。对当今任何一种数字载体来说,容纳海量的图片都不是难事。

其次,数字插图在呈现方式上也不是固化的,在近期的一些数字教材产品中,数字插图往往以缩略图或按钮的样式放置在教材显示的页面中,读者点击后才会完整呈现出来。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灵活显示方式更使得数字插图突破了传统教材插图在版式、尺寸、清晰度、分辨率上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将完整、清晰的图像展示出来。数字插图的综合性,主要是指数字插图在表现方式上可以综合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较早期的各种数字教材主要采用对纸质教材进行“照相式”的数字化方法,例如对书进行扫描或直接将印刷用的电子胶片转化成电子书。这类数字教材中的插图不具备综合性,仅仅是纸制教材插图的数字翻版。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照相式”的数字化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数字技术的特点,也难以对实际的教、学行为起到改进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人员对数字教材认识的提升,近年来的几种数字教材产品都将对插图进行综合性多媒体加工改编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方式。互动性是数字插图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数字插图的互动性表现为两个层次,基础的层次是教师或学生与数字教材之间的交互,高级的层次则是在网络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基于数字教材的互动。

在目前已有的各种数字教材产品中,主要以人、书之间的互动性为主,并且这种交互性建立在数字插图已进行综合化的基础上。显然,纯静态的数字插图并没有进行交互的意义。数字插图的交互性绝大部分表现为对图中元素的操作,例如,点击插图中人物的对话可以发声,拖动插图中的图形可以改变画面等。现代教学理念对传统纸制教材提出了额外需求,数字插图的特征性转变正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发生的。这些特征性改变会从插图的教学功能上影响学生使用教材时的行为和学习效果。

3数字插图在教学功能上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影响

数字插图在教学功能上的特点表现为:对学生的认知行为的影响和对学生非认知行为的影响。在认知方面,传统插图具有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有研究成果表明: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认知程度可分为知道、理解、探究、运用、评价等几个层次。传统插图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记忆(知道层次)和辅助理解(理解层次)。与抽象的文字表述相比,插图能够给学生形象化的知识信息,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这种直观性原则早在380年前就已被教育学者所熟悉。如前文所述,数字插图在图片数量、质量和多媒体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也使之在形象化和直观性方面比传统插图强大得多,进而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的促进作用也变得更强。除了对“知道”和“理解”两个层次具有促进效果外,交互化的数字插图更能够深入地影响到探究、运用、评价等认知层次中,这是传统插图完全无法实现的。例如,学生在数学课中可以直接在交互的数字插图上进行模拟的数学实验操作,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种探究根本无法通过教材完成,需要给学生配备额外的探究学具才能够实现。

传统教材插图在非认知方面的教学功能包括:注意功能、导向功能和影响功能。数字插图同样具备这3种教学功能,并且由于数字插图自身的图片品质较高,有交互式或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因此比传统纸制教材中的插图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导向数字插图显示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非认知方面,数字插图显然具有强化性的作用效果。虽然在非认识方面的影响上,数字插图在注意功能、导向功能、影响功能上都比传统教材插图更强,但这种作用不一定是正面的。一旦数字插图的内容偏离了教学重点,就很容易把学生导偏,并弱化学习重点,降低学习效率。笔者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现在的某些数字教材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如果数字教材在设计时片面地强调交互化与多媒体化,而忽视了数字化之后的内容与教材原有内容是否协调统一,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数字插图在认知方面比较容易起到正面作用,而在非认知方面的影响可正可负。因此,对数字插图进行合理设计和开发的关键集中在它的非认知方面,并不是图片越多、越清晰、越综合、交互越复杂就一定能收到越好的效果。

4对数字教材插图的展望

篇7

数字媒体是近年来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其经济增长点仅次于IT产业,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高校为应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纷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方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拼盘化”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专业核心技能,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够胜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因此做好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涵与核心能力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给“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做出了解释: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技术。根据以上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理解,可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分为数字媒体认知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和数字媒体制作能力三大类。

数字媒体认知能力主要是对数字媒体的艺术审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认知,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决定了数字作品的优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灵魂。数字媒体制作能力包括媒体软件操作能力、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能力、媒体内容安全控制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关键能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是否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需要市场对人才进行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是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制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分析,如表1所示。

严格来说,底置教寮际跞瞬诺呐嘌目标应是从认知能力、创意能力和制作能力多层次角度培养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但是,如果不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核心能力不突出、泛而不精。目前,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可分为三类:理工类院校、文科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二)抓住核心能力,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行业是一个融合了人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行业,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综合全国高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多达50门以上。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来构建具有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根据跨学科的特点,应整合课程资源,确定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基本教学指导方针。在对学生进行三种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展数字技术、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人文修养、艺术创意等课程,如图1所示。

这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学计划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积,而是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科学设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兼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中人文艺术、技术和创意思维三个能力,对于每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单独开设了课程,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能力均有相互的交叉,交叉部分也开设了课程,体现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三者的交集为数字媒体创作与开发,着重培养学生将三者综合运用的能力,体现技术、人文艺术素养和创新性的统一。当然,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增加或更改其中的课程设置,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

(三)校企协同,实现核心能力协调发展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与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并与有较多联系合作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数字媒体企业机构里拥有大量成功经验的专家能手,高校要尊重他们的知识、技术,聘请他们为学生教学,指导学生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字媒体技能,也可使高校数字媒体教育与产业实现成功对接。

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并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师资和资金等条件,学生可根据项目成立研究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借助企业的实际项目展开工程实践训练,了解企业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可提高学生的项目意识和项目规范能力,最终实现数字产品创意和制作能力的提高。

校企实践的协同,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顽疾,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增强严谨规范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核心技能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此种设计是基于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尝试,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对课程进行设置,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改进了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核心能力培养模糊、交叉学科课程意识淡薄等现象。其制定了以核心技能为中心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刚刚起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从第一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过去十余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希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P37

实际上数字媒体技术也是媒体中的一种,即传播信息的媒介,它通过光盘或者磁带等固体载体寄存,通过图画、视频、声音等表现出来,而数字媒体一般意义上指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实物媒体三者的总和,但是若是从狭义来讲,数字媒体也可以仅仅指感觉媒体,它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吃力信息载体,主要表现形式有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按照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影视和广告业的发展,通过这方面的影响力数字媒体逐渐把其影响力扩大到其他领域,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数字媒体的特点

顾名思义,数字媒体就是数字技术和媒体的结合,一个提供载体,一个提供对感觉媒体的转化方式,共同承载着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有些复杂,有以下特点:

1.1语言数字化

数字媒体技术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技术,通过运用二进制数来对音频、视频、图像等进行处理,这样的二进制数在计算机中容易识别,之后通过音乐、视频、图像表现出来或储存在硬盘等字体中。所以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要表现得事物数字化。

1.2多样性与差异性

数字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指的是虽然其使用的是统一的语言和工具,但是它却具有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很多时候活动中使用的都不只一种媒介,如利用音乐、视频和灯光、道具等来共同表现,很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单单是多样性是不能够征服市场和消费者的,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

1.3创造性与高效率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来说,它的每一次发展、更新、活动都是在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将良好的创意加入到技术中,并通过用户进行反馈,实现不间断地创造。在实际的应用中,数字媒体技术之所以比传统的媒体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是因为执行创作步骤时,可以在修改步骤上有足够的便利。

2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

比之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无论是在信息容量上、检索速度上还是运行效率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些都是基于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的,它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社会的运行更为顺畅。我们从应用对象来区分数字媒体技术使用的范围,大多是在影视、动画、广告等现实领域和虚拟现实领域。

2.1现实领域

在这个领域,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向人们传递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效果。如在广告行业,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无论是LED、广告牌还是广告片等,都是利用数字媒体向人们进行产品宣传。与传统的纸质广告相比,数字媒体投放的广告在内容上更加r活,被人们所接受,且能够同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但是数字媒体技术被应用于广告行业也是随着时代进行分层的,在之前数字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LED、霓虹灯的广告效应是当时广告的巅峰,而在随着影视行业的火热之后,在其中进行植入广告和广告短片成为广告界新的宠儿,也就是广告行业的下一个阶段。之所以影视类的广告会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在传播速度和表达的艺术效果上都有不俗的实力,通过非线性编辑、数码特技、影视合成等技术使影视类的广告在刺激人们的神经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新的形式的创新。

2.2虚拟现实领域

数字媒体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并进行创新,让人们享受到更好的视觉、听觉、感觉体验,如仿真技术、多传感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他们相互作用,往往能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被动接受信息、构建交流平台、跨行业跨网络服务,通过交互式的系统来拓展数字媒体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而目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虚拟现实有关,即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使显示和虚拟之间的感觉胡同。

3.1增强现实技术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漫、广告等行业的应用,其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用户的体验,而增强现实技术就是这样背景下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将人类在现实时间和空间中很难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科学技术仿真出来,然后转化为人类能够感知到的信息,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世界。它的出现是基于目前已有技术的发展而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社会需求的产物。

3.2深化整合IT、IPIV产业

在目前的电子市场上,IT与IPIV产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之处,但是就其具体应用来说,联系还是不够紧密,由此导致用户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影响数字媒体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若是将IT与IPIV两个产业进行深化整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根据收集的用户数据来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建议,带来更便捷的生活。

3.3更加细致化

在面对传播对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对这一需求进行提取的技术,并且会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缩小服务范围,也就是将需要传播信息的对象的信息进行细分,这样在进行服务时将会提供更精确的体验,用户的满意度更高,这就会形成新的产业链,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4总结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技术因为其快捷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当今的许多行业,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便利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并且随着它在靠近人民需求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本文旨在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并就其应用和发展进行阐述,为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9

数字媒体电影制作技术,是当前电影领域最为先进的制作技术,整体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之所以能够有广泛的运用是因为其自身的技术特点能够大大提升电影的制作效率,降低电影的制作成本,让观众感受到更好的观影效果。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出来的电影有着传统电影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为电影的制作商和投资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研究,对于电影整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1.1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数字媒体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媒体制作形式,这种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形式,进行数字媒体的制作、处理和传播。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媒体制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数字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的先进的技术形式,能够提升媒体制作过程中的声音质量、画面质量和动画质量,提升媒体制作的整体艺术效果。数字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已经在我国多个行业领域被广泛运用,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影制作领域。

1.2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这四点特征成为数字媒体技术的亮点,是传统媒体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具体特点如下:数字化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特点,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储存和传播交互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数字媒体的互动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难度媒体制作任务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趣味性,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制作,所产生的媒体形式非常有趣,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笑声和欢乐。数字媒体技术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集成性,集成性能够将多方位的、多层次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进行结合,能够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整体效果,丰富电影的形式,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

1.3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念。和传统的媒体技术相比,数字化媒体技术有着自身全新的理念,通过对于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整体数字制作的独特性有趣性、交互性。这对于电影的制作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电影制作,这样能够创造出全新的视听体验,满足公众对于新型电影和特效电影的需要。新的理念的产生,能够在电影制作领域引起重大变革。

2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

2.1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环节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环节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弱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的缺陷。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来降低电影整体制作的费用,同时能够提升整体制作的质量。对于电影后期的剪辑工作,特效制作工作有着非常重要和有力的影响,能够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整体质量。

2.2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发行环节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发行环节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电影的整体发行成本,同时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将电影进行全球化的放映。为电影整体利润的提升提供保证。在数字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电影的发行质量,减少对于电影整体质量的损耗,可以将电影进行长期的保存,有利于电影的传播和交流以及共享,真正发挥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作用。

2.3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上映环节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上映环节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硬件设备进行的,数字媒体技术的硬件设备能够大大提升电影上映的质量,能够将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充分展示电影的艺术性,趣味性,满足人们对于电影艺术的需求,满足和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同时在进行电影上映的过程中,能够在全球的不同地点进行同时上映,获得更好的电影影响力。

2.4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放映环节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放映环节的应用十分重要,在放映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相关设备,能够大大提升放映的质量,主要是指电影放映的清晰度,准确度,以及声音和画面的配合。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放映环节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电影放映技术的不足。能够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同时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数字媒体技术对电影工作流程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3.1影响电影的制作工艺。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电影工作流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的制作工艺方面。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电影的制作,能够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能够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画面整体质量。能够将许多特效技术融入在电影的制作当中,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官体验和更多奇妙的景观。同时数字电影制作技术,能够降低电影工作人员的制作工作量,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较为简便,能够降低人力成本。

3.2影响到电影的空间扩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能够影响到电影的空间扩展。在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当中,电影的整体空间仅限于录像机所表现的场景和声音,但是在数字媒体制作的情况下,能够大大扩展电影的整体空间,能够将虚拟的环境和虚拟的声音融入在电影的制作当中。能够让电影的整体表现效果更加真实,满足人们对于视听的感受。同时数字媒体技术能够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到电影当中,真正达到电影自身的艺术效果。提升观众的整体电影满意度,为整体电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3产生虚拟美学的艺术效果。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虚拟技术和虚拟场景、虚拟声音的表达。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展现出人类生活中无法见到的场景。同时这种技术能够适用于3d电影技术的发展。通过3d技术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电影场景。能够更加完美地满足人们对于内心的渴望,和对于情感的需求,提升电影的整体艺术性。虚拟美学的有效果能够为电影赢得更好的口碑,让电影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4影响到电影的传播方式。传统的电影传播方式,往往是通过录像带、电影院、光盘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到了电影的整体传播效率,不能够很好地提升电影的整体经济效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丰富电影的传播方式,电影能够通过网络、电视、移动储存设备进行传播。能够让更多人更快的看到电影。同时通过数字媒体制作技术,电影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电影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电影场景的需求同时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的交互性,能够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电影中,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和水平。能够为电影的制作提供全新的创作理念将现实和虚拟进行结合,提升电影的整体艺术水平,观众在观看数字电影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观影感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在观看点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真正体味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丰富观众的电影感官。同时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电影制作成本,让电影的制作更加简单,为投资商和电影的制作企业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提升电影在21世纪的艺术效果。

作者:黄金波 单位:集贤县电影管理站

篇10

一、数字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如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网等传播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新媒体的表现形态,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具有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特点。

二、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指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拥有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的专业内容提供商;提供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实力强大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

软件技术提供商是在整个产业链运作中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提供者和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为平台提供商提供网络支持,包括无线网络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数字广播网络运营商等。平台提供商提供内容呈现平台,为网络交易、分享等服务提供空间、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运营者。终端提供商指提供数字终端工具的厂商。

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处于内容提供商位置的传统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分。虽然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移动运营商也介入内容提供商的行列并且在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中显示出极大的强势,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么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

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和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内容传送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质和量上的要求。传统形式的内容形态不能简移到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形态上,需要针对不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形态特征设计相应的内容创意和制作流程。

因此,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产业应该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三、数字复合工程的开启将拉动传统出版产业的升级

复合出版,又称跨媒体复合出版,是指对内容文本经过一次编辑、加工、标记之后,既可以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态出版,又可以以游戏、卡通、动漫等方式呈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复合出版是未来出版的重要形式。

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在实现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大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将推动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复合出版将为内容产业注入丰富的高质量出版内容资源,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同时,数字复合还将为创意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平台。传统出版产业经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改造后,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将出版生产力和产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四、传统出版社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首先,要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数字出版在数字新媒体浪潮中更应称为数字内容管理或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出版单位这种具有内容生产特点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单纯生产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并不是毁灭性的冲击。相反,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逐渐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的基础上,传统出版商将更加趋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商就是要做好选题的原创性开发、内容的数字化管理,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提供可供多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其次,要做好数字内容管理。数字内容管理对出版单位而言,意味着对产品内容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今后的出版,出版单位将演变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Providers),进行复合出版,对内容一次加工完成,以不同媒体形式出版。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当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

最后,要加强出版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出版产业的纵向合作是指各个出版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内容资源的集合。数字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同行的恶意竞争,各个出版单位应时刻关注业内风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开发,切忌不切实际的跟风。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集成性,越是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越有优势。在纵向合作上就表现为出版社之间的重组、并购。出版产业的横向合作是指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拥有独自核心竞争力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出版企业与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终端运营商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与这些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编辑之友,2009.

篇11

一、数字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如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网等传播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新媒体的表现形态,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具有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特点。

二、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指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拥有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的专业内容提供商;提供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实力强大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

软件技术提供商是在整个产业链运作中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提供者和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为平台提供商提供网络支持,包括无线网络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数字广播网络运营商等。平台提供商提供内容呈现平台,为网络交易、分享等服务提供空间、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运营者。终端提供商指提供数字终端工具的厂商。

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处于内容提供商位置的传统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分。虽然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移动运营商也介入内容提供商的行列并且在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中显示出极大的强势,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么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

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和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内容传送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质和量上的要求。传统形式的内容形态不能简移到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形态上,需要针对不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形态特征设计相应的内容创意和制作流程。

因此,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产业应该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三、数字复合工程的开启将拉动传统出版产业的升级

复合出版,又称跨媒体复合出版,是指对内容文本经过一次编辑、加工、标记之后,既可以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态出版,又可以以游戏、卡通、动漫等方式呈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复合出版是未来出版的重要形式。

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在实现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大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将推动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复合出版将为内容产业注入丰富的高质量出版内容资源,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同时,数字复合还将为创意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平台。传统出版产业经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改造后,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将出版生产力和产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四、传统出版社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首先,要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数字出版在数字新媒体浪潮中更应称为数字内容管理或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出版单位这种具有内容生产特点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单纯生产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并不是毁灭性的冲击。相反,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逐渐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的基础上,传统出版商将更加趋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商就是要做好选题的原创性开发、内容的数字化管理,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提供可供多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 。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其次,要做好数字内容管理。数字内容管理对出版单位而言,意味着对产品内容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今后的出版,出版单位将演变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s),进行复合出版,对内容一次加工完成,以不同媒体形式出版。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当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

最后,要加强出版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出版产业的纵向合作是指各个出版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内容资源的集合。数字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同行的恶意竞争,各个出版单位应时刻关注业内风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开发,切忌不切实际的跟风。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集成性,越是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越有优势。在纵向合作上就表现为出版社之间的重组、并购。出版产业的横向合作是指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拥有独自核心竞争力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出版企业与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终端运营商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与这些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编辑之友,2009.

篇12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