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22 14:40: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研究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把校园文明建设看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推动我国高校校园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校园文明建设的价值日益突现;各省市大中小学开展文明校园评估。

1 我国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现状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作为先导,而过去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如何解决校园不文明现象。主要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为切入点,而针对研究型大学校园文明建设的研究甚少,项目建设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校园文明尤其是对其内涵建设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2 教学研究型大学视域下校园文明建设意义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在大学地位不断提升、大学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对大学的期望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发展时期出现的新课题。我国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广泛的现实基础。①

校园文明建设是一项育人工程,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是校园文明建设根本目的所在,校园文明建设对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创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是一包含校园环境形象、学校理念形象、大学生的形象在内的形象工程;校园文明建设水平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校园文明是不可能建设好的,它又是一项管理工程;同时,校园文明建设是党心、民心工程,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来说,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深受全校师生员工的拥护和欢迎。②

3 构建“以人为本”校园文明建设模式

校园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建设一个优良校风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高、讲文明、讲礼貌的师生队伍;建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管理机制。

校园文明建设的外延包含,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宣传阵地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内容。

综上,我们所论述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明建设模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文明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文明环境建设为保障,以文明活动建设为载体,以文明“三风”建设为重点,以文明网络建设为平台;建设一个优良校风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高、讲文明、讲礼貌的师生队伍,建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管理机制,建设 “科学民主、公正廉洁、平等包容、团结和谐、文明诚信、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的校园文明。

4 “以人为本”校园文明建设模式的实践

4.1 项目准备阶段

(1)成立工作小组,做好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和分散学习,形成立项书,申请课题。(2)结合立项书,形成《校园文明建设实施方案》。(3)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在学院、班级、寝室中宣传和营造舆论氛围。

4.2 项目实施阶段

实施内容一:做好文明制度建设是基础 。“以人为本”制定和完善校园文明建设规章制度,健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保障体系。(1)文明校园七项制度,《公寓文明制度》、《教室文明制度》、《礼仪文明制度》、《课堂文明制度》、《公共场合文明制度》、《就餐文明制度》、《网络文明制度》。(2)文明管理制度:①修订、整理、完善包括党务综合管理、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在内的党群管理制度。②修订、整理、完善以辅导员工作、学生日常管理、评奖评优、违纪处罚、帮困助学、大学生参军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③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院志》。(3)制度文化:发挥文科学生特长,编写制度诗句。

实施内容二:做好文明环境建设是保障。建设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营造文明、和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1)建设环境文化,布置寝室、教室、办公室。(2)开展“平安校园”宣讲季活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学生寒暑假前后,组织学生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海报、案例学习,邀请保卫处共同合作等途径,进行安全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3)“学习校园”建设年。每个季度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月评比,同时进行班级季度展示秀,将班级的学习效果和进步借助宣传和网络平台展出。设立学习班级标兵流动红旗。(4)“和谐校园” 建设年。一是实施“温暖大家庭”、“惠民”行动计划;二是班级课前十分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演讲;三是毕业生“亲情话语”职业规划交流会。四是毕业生“留念四载”班级电子相册。

实施内容三:做好文明活动建设是主体。 确立和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1)继续开办红色论坛。要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红色理论宣讲。(2)依托社工连协会,开展社工文化节。(3)继续开展模拟法庭,争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4)以英语专业为主,其他专业共同参加的英语口语大赛,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对外交流能力。(5)继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开展办公文体写作大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实施内容四:做好文明三风建设是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1)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形成良好的教风。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2)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形成良好的学风。一是继续完善综合测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倡导学生全方面发展。二是继续举行人文学院学习标兵大会,进行学习标兵表彰和学习经验交流。三是设立人文学院学习之星光荣榜,包括考研光荣榜、单科学习成绩最高分光荣榜,平均分90分以上的光荣榜。四是开展晨读活动。(3)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校风建设。在学校的物质载体上,进行校风宣传的建设。在师生思想观念上,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会议、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校风宣传。③

实施内容五:做好文明网络建设是平台。依托校园网络的平台,宣传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1)建设学院校园文明专题网站。分类别、层次和专题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学院专人班级”的校园网络三级管理体制。(2)开办“文明之星”BBS,将网络论坛、微博作为宣传和引导的阵地,学院需要加派或指派专人负责进行网络管理和审核。

4.3 项目总结阶段(12月)

举办学院总结表彰大会,评选学院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标兵个人进行表彰。召开学院学生工作专项总结交流会。

形成短期目标成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文明修身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说文明话;言谈讲礼仪,行为有规范,校园文明和谐;学院院风学风增强,校园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学院校园文明建设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增强,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成果。

推进长期目标成果:建设 “科学民主、公正廉洁、平等包容、团结和谐、文明诚信、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的校园文明。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校园文明内涵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活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活力,校园文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该论文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课题《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园文明建设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注释

篇2

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1、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首先,要抓住各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把地区性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会让群众感到陌生,易于接受。群众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部门可以将先进思想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群众文化活动新形势、新意境,让广大人们群众充满兴趣,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新思想、新文化。比如,现在西方思想冲击比较严重,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忘记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联欢、举办文化展等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增加群众传统文化思想意识。

2、发展地区广场文化。文化广场是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极大地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要加大财政投资,修建广场文化,为群众精神娱乐提供场所。群众可以空闲时间集聚在不同的文化广场,可以通过下围棋、戏剧、健身等方式来放松自己,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结识不同人群,学习一些娱乐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有利于群众文化建设。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文化广场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地方性投资主要投向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加大文化建设投资,注重群众的文化建设。

3、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环境或者方式,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我们不能单纯认为群众文化只是广场文化,只是中老年人文化,还包括学生、商人等。因此,我们必须扩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校园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综合型学生。在企业中,在发展企业经济之外,还要树立企业自身文化,加强员工文化建设。总之,我们不能将群众文化局限于一种形式,要多方位、全面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提高群众整体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人才。

4、做好文化宣传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媒体等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利用网络、媒体等形式来宣传文化,一些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等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使广大人们群众受到影响,无形中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各地区要做好网络、媒体文化宣传工作,一些先进文化或者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让群众能够及时的了解。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文化建设,侧重宣传积极、健康的文化思想,对于网上出现不健康文化传播的现象,给予严厉的惩处,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意识。

篇3

建立健全比较系统、规范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档案,对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深化创建活动,促进文明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照片是精神文明建设文字档案的补充,是一种特殊载体的档案,精神文明建设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主要记录本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群众文体活动、上级领导关怀、取得的重要工作成果和重大事件等,这种以摄影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反映本单位精神风貌的照片是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照片的整理可按照片档案全宗档案编目要求编号,单独存放和整理。都应对每张照片单独编号,并对拍摄照片背景信息进行文字说明,文字说明至少应包括拍摄年度和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概括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不能简单的利用重命名的方式对拍摄照片标记后刻录保存,

要做数码照片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工作 ,确保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数码照片的保存也可刻录成光盘、磁盘脱机保存,可以用备份和数据恢复的方法保证档案管理系统在遭受到病毒等攻击时,原始数据不被丢失或损坏,从而避免文件被毁坏造成的巨大损失。

照片档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片档案可以真实的将事情发生的场景展示给大家,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是企业活动的真实记载,是企业宣传的窗口。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电子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档案事业发展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档案系统是实现各类电子文件归档、整理、编目、查阅、统计、备份和系统日志记录功能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把档案中各类档案纸质实体转化成电子文件加以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后,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完全一一对应,就可用数字化产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从而起到不动原件、保护原件的作用。

一是将档案管理信息数据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发挥档案整体最大信息效益;二是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检索功能,只有建设具有齐全完整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才能真正达到完全通过电子件利用档案,而档案的检索功能才能使档案管理系统发挥最大利用效果。三是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通过跟踪日志、备份数据、建立防火墙和更新防病毒软件等技术手段保障系统安全。

三、工作创新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需要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适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在变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才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开拓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的思想武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信息资料收集、保管存放和开发利用的档案部门,面临着管理现代化、需求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等多方面挑战,如果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档案工作就会落后于新形势的发展,无法为文明单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要想工作有创新必须有新举措,加强对档案管理者培训的创新工作,每年要对档案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鼓励档案管理者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通过培训全面了解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师范生;教育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讲,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1]。通俗的讲,生态文明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人们广泛行动的准则。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十的突出亮点,也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一词出现两次,用一个小自然段论述,共94个字。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出现了15次,用了7个自然段,共1398个字,并单列一章专门进行论述。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一是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二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三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四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 [3]。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新的环境教育,新的环境教育又推动大学模式转变,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学校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高师院校是我国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高师先行”,“惟有了解,才能参与;惟有参与,才能投入;惟有投入,未来才有希望” [4],培养师范生具有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只有师范生领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从自己言行出发树立典范,从教后才能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示范才能更好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二、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本次研究采用无记名随机调查问卷、定向访谈的方式,对不同专业在校师范生做了关于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对生态文明的参与度、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满意度方面随机调查了1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53份。

调查表明,师范生生态文明含义的认知度不高,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不是很清晰;师范生经常从自身利益角度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师范生生态文明知识获得方式主要是网络媒体;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意识很强烈,但还没有将这一强烈意识直接转化为行动;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实践程度不高;师范生在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上更倾向于生态环保意识,解决方法上主张全民积极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上主张法律措施,推行绿色消费;师范生认为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 教育方法偏于简单、粗放, 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要进入课堂、深入头脑、形成习惯还有差距,但积极倡导加强。

值得可喜的是:师范生对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也积极支持。同时也建议高师院校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师范生专业建设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内容并且加强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根据不同的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渗透,使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一方面,可通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讲授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实践型、活动型课程。

不同的专业可设置不同的课程,如理科: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如文科:生态学、环境法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课程设置,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渗透各学科,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去学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帮助师范生建立起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道德观和新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较强的搜集、筛选、概括、应用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5] 因此,高师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师范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在师范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报告会、讲座,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摄影、演讲、征文、作品设计大赛,充分利用环保节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进行生态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关注力度,从而在高师院校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在广大师范生中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3.在体系上完善生态文明教育

高效、有序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必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保证“点”上激活、“面”上推广。组织机构应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组成,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纲要制定、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生态教育评价、经费来源。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根据实施纲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使生态文明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他们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路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0年第9期.

[2]本刊编辑部 .环境教育,任重道远――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发展论坛暨在京召开[J].《环境教育》2013年第Z1期 18-23.

[3]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 2012年第19期16-19.

[4]周德锋.关于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1840―1842.

篇5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篇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系统的提出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法治、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中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元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是精神文化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作用。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易变的,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相对稳定的。

一、乡风文明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变化。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府逐步发展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来,同时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化,我国主体文化正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被外来文化覆盖和同化的现实。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然而文化又能指导实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优势,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应该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我国的文化建设。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的文化理论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导入一种误区,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走入僵局,更容易陷入被西方文化西方同化的尴尬境地。

二、在文化的双重性中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中文化显性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于一直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几乎成为摆设。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只是“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这些文化发展形式过重强调外部植入而忽略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培育过程。这种植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一旦停止外部文化输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当代农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经历土地承包的新型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有一定的物质文化需求,手机,电脑等新的科技设备的购买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还是相对浅薄,在利用互联网等便利网络资源查询信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通常电脑在家里成了摆设,有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机,还有的仅仅是当起了电影设备,对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利用还是相对较少。

2.在精神文化中文化隐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缺乏主动性。另外农民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农忙时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农闲时农民大多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活动为主,很少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农民自身主动性的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对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视隐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过多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化。改革现有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能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主体,拥有文化主导权,带动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地位。农村是相对封闭,是具有相对封闭传统文化的社区。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农村社区中,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提高乡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带动农村自身物质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提高显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镇政府应当提倡各个村建立图书馆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客观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利用原有广播文化站体系继续对农民的主体意识加以正面引导。

第二,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发技术性教育体系。农村自身教育条件有限,很多人义务教育结束后就不再接受再教育,有点只是传统的农业技术,致使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只是收入甚少。开发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可以使农民自身的技术教育提高的现代水平,拥有先进的思想,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民网络课堂的建立。对于农民用电脑的技术专门开设网络普及班,有利于农民在农产品种植或养殖中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在购买种子和销售产品时也可以多渠道供销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壮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的历史任务。

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问题

认识是基础,是根本。解决认识问题是搞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许多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工作不到位现象,但笔者认为,首先是,或者说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内含、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领导、中层管理人员、职工的认识不到位。具体来讲,主要是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相关性、紧迫性、战略性缺乏正确认识,那种认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次要”、“无关紧要”、“没有必要”的糊涂观念依然存在。

因此,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不仅是搞好当前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今后加强建设的主要课题。其基本对策有以下两点。

(1)强化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目标、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认清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企业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又是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必须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能深化和加强,不能动摇,更不能后退。

(2)分层次、多方面排除思想障碍,切实增强员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企业领导干部要重点克服“重效益,轻精神文明建设”,“信赖物质力量,忽视精神动力”的倾向,站在党的基本理论的高度,坚信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工作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原理,牢固确立“是企业领导就要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意识;率先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为工作到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一项伟大事业来抓,作为关系企业生存、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

企业职工要重点克服“无关、无需、无用”的错误思想,正确理解两个文明的相互关系,使他们真切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需求,企业职工认识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利国、利企、利己”的大事、好事,从而确立“是企业职工就要关心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在建设实践中受益并得到提高,成为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栋梁,成为合格的“四有”职工。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问题

目标是旗帜,是方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指导性。确定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清晰、科学、实际、可行,应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1)目标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符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既不能搞成任何企业都可以套用的通用件,又切忌形成一个可望不可及、动听不实用的纸上文章。

(2)目标要清楚准确。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把目标建立在科学、规范、利于操作的基础之上。力争使目标好记忆、好把握,切忌目标笼统而不可行、宏伟而不可靠。

(3)确定目标要走群众路线,要得到公认、形成共识。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取得员工的普遍认同,要反复宣传已确定的目标,使它深入人心;要保持目标的稳定性,切忌朝三暮四,以免职工群众无所适从。

(4)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目标考评机制,切忌出现“有目标无考评”的盲目自流状况,确保目标的实施与实现,进而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

重点是要害、是主要矛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搞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但更要抓重点、抓突破口。只要抓住重点就能纲举目张,只有突破重点才能推动全局。实践证明抓好重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定重点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1)环境原则。从企业所处的环境上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企业、家庭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日常生活的时空上看,员工在企业中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从人际关系方面看,员工在企业中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机会更多。因此,建设重点应在企业中选定。

(2)需要原则。从企业面临的任务和问题来看,经济工作是它的中心,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很多,因此建设重点应结合企业的中心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选定。

(3)职业原则。从企业的社会分工来看,各企业必然有其特殊的职业责任、职业规范和职业要求,违反了就会损害企业,波及社会,有的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建设重点应根据职业特点来选定。

按照上述原则,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务必要把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建设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开展建设。进行职业性质、任务、责任、特点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反复进行宗旨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为社会、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献身的思想观念。征集、贯彻职业道德,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建立、执行职业规范,用规范指导员工的从业行为。倡导行业优良传统作风,总结推广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风尚。严肃法纪,坚决依法经营,强化法律观念,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承诺制”、“信誉制”、“公示制”,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造就内外部规范约束环境。

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问题

开展活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活动是能把建设目标、重点、形式、效果融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是企业基本的、经常的建设重心,也是充分体现企业,尤其是党政工领导抓建设意识、态度、水平的标志所在。因此,企业要在开展活动上作文章、下功夫,在这块阵地、这个舞台上展示业绩风采。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实际、可行、有效。

篇8

作者简介:段有成(1975―),男,甘肃镇原人,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精华的伦理范畴和取向,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意义重大,建立大学诚信教育评价约束机制和加强诚信教育环境引导,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推进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大学道德育人功能都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价值观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源泉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诚信视为“进业修德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核心。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教化功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学习经典传统文化、阅读传统经典、学习历史文化名人等多种方式,把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将美与丑进行对比,充分利用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

大学作为道德教育建设的主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它是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发育和成长起来的。大学的“两课”教育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多渗透市场经济和知识时代所需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把诚信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达到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约束和评价机制

提高主体的自律意识,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机制,对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所涉及的诚信事项进行记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守信和诚信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奖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并把这些数据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把学生的诚信记录和学校对学生诚信评价等级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的一部分,成为将来社会对个人评价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指标。

四、加强诚信教育环境引导和实践体验

一方面,要创建文明和谐的道德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建立诚信教育专题网站和论坛,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网络成为诚信教育的重要平台。同时,发挥网络资源的交互时效,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联系,把诚信教育延伸到校园外,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进行诚信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形成全方位的诚信友爱的道德育人环境。

另一方面,要缔造健康的诚信文化环境。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公共场所设立诚信格言、警句,运用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等,利用征文、辩论等正面舆论引导,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社团文艺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之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光明做事、坦荡做人的价值观念,营造崇尚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道德规范之一,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不仅仅体现在大学和大学生中,最主要的,它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其实现途径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多元的。

篇9

社会公共利益是代表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观在新闻传播应用中,对我国的法制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以经济法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例,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理念是经济法,并通过它来保护。公共利益在法律概念上,其重心在于“公共”,强调的是整体的意义,而非个人。

(二)在网络文明中的作用

现代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可以表达自己意见的一个平台。大众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加强与政府间的双向互动,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政府网络机制。

二、基于公共利益观的新闻传播的利弊

(一)基于公共利益观的新闻传播优势

公益广告所包含的“正能量”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希望,能鼓舞人不断地去追求幸福生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益广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面介绍公益广告一般具备以下功能,即:教化和价值导向功能,它会让人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接受了公益广告所要体现的内容,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它更容易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视听调节功能,制约商业广告的发展,不让人们过于注重金钱效益。公益广告能够代表全人类,以及一个集体的利益,它通过有寓意的表现方式,让人深思给人启迪,有教育和启发的作用。据有关调查显示:最受人们喜爱的广告是公益广告,其次是食品广告、汽车广告。据相关数据统计,有83%的人是喜欢广告的,97%的人认为公益广告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有好处。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二)基于公共利益观的新闻传播的弊端

个人利益一旦膨胀扩大,将本来于国于民的好事,变成了坏事。一些人通过权势、金钱、假公济私,使得公益性的新闻传播变了“味道”。虽然“公共利益”本来意味着所有人的权利,但如果运用不当,用人不善,很可能会阻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由于竞争的压力,媒体集团之间的分歧和幕后操控,将会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

三、加强基于公共利益观的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加强舆论监督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中,民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很大程度没能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基于公共利益观的新闻传播的弊端,我们应该加强舆论监督,充分调动人民大众的能动性,使得公益性的新闻传播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传播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体系,首先要重建网络用户间的诚信,然后可以在校园、网吧后台等地方,实行实名制,来有效圈定了责任人的范围。并且在技术层面上,也要加强管理,培训出一批“特别”的网络技术人员,实时监控网络变化,消除恶意攻击,维持网络环境的和谐。

篇10

信息产业部在北京隆重举行第38届世界电信日暨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围绕世界电信日主题“让全球网络更安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讲话中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为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繁荣的信息社会而共同努力。

奚国华指出,国际电联今年确定的世界电信日主题“让全球网络更安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各种有害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和网络违法犯罪等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如何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界和广大用户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对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在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完善协调处置机制、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建设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今年2月份,信息产业部还启动了以“倡导网络文明、构建和谐环境”为主题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在净化网络环境和促进网络文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奚国华强调,信息产业部将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切实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推进信息社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网络发展与网络安全两手抓,推动信息通信业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像重视网络发展那样重视网络安全,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防范和保障能力,创造一个放心、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信息产业部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继续组织开展“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倡导网络文明,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和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电信运营企业,包括ISP、ICP、SP等各类增值服务经营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依法经营,文明办网,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业务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参与和培育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开发绿色上网产品,帮助广大网民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广大网民应当知荣辱、明善恶,遵纪守法、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并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不文明行为,共同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风尚。

篇11

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农村图书室普遍存在着图书陈旧、阅览人少、利用率低、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品种少、数字图书信息缺乏、少年儿童读物少等问题。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建设好农村图书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在实践中也有不同的有效探索。农村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目前农村图书馆的现状

(一)图书陈旧,阅览人少,利用率低

目前大多数现有的农村图书馆长期坚持使用的很少,有的图书馆已经徒具虚名,有名无实,有的是为了凑任务,应付检查,平时都是关门大吉,并没有给农民提供借阅的方便。还有的图书馆即使看似正常运转,但是并没有多少可供农民阅读的报刊杂志,甚至有些报纸都是过期的,中老年人大部分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而对此有需求的年轻人却没有报纸可看,这种情况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

(二)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品种少,馆藏数量增长缓慢

绝大多数农村图书馆因为经费有限,不能及时地补充书籍,人们想看、急需的书没有,损害了人们读书的积极性,图书馆对于读书的宣传不到位,人们的读书意识淡薄。

(三)农村少年儿童读物极少

儿童图书馆在农村里的发展状况更是堪忧,有些农村即使有所谓的图书室,但是儿童图书几乎没有。家里条件好的,可以买书来看,但是有些孩子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买书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有的家庭把买书看成是无用的奢侈品,这就使得农村少年儿童可看的图书极为贫乏。

(四)网络普及率低,数字图书信息极为缺乏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我国城市居民已经广泛地运用上网阅读图书资料,查阅相关信息。但在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目前互联网的应用极少,这就极大地削弱了农民获得经济信息的能力。

二、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新知识的需要也在日益增长,农民迫切希望有自己的图书馆,特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加快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也就成历史的必然。

(一)农村图书馆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日益增加,有许多农民不再进入城市打工,而是留在农村里发展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大农民迫切需求能够改善生活状况的方法,农民急需能够引导他们发家致富的知识,这就需要农村图书馆能够担负起这方面的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走上致富的道。通过建立农村图书馆,可以使农民通过看到各种各样的科技书籍开阔眼界,成为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从而使他们科学种田,提高经济收入,尽快摆脱贫困。

(二)农村图书馆建设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从物质向精神生活追求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民缺乏娱乐活动,辛苦劳动一天之后,没有图书馆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就消磨在打牌、搓麻将上,年轻人容易沾染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安定有着负面的影响。通过建立农村图书馆,给农民借阅书籍提供方便,人们不仅可以借阅到科技书籍,而且还可以借阅小说、报刊、杂志等。通过建立农村图书馆,可以使农民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农民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东西,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农民。

(三)农村图书馆建设对农村的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不少群众纷纷走出去打工,由于法律知识懂得不多,各种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社会治安的隐患。由于知识的欠缺,人们缺少一定法律知识,在农村很多事情人们不通过法律解决,却通过武力来解决,经常有人触犯了法律,事后却对自己所范的错误茫然无知。农民在外打工,有时候遇到欠薪问题,不知道诉诸法律来解决。通过建立农村图书馆,可以使农民普及政治及法律知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四)农村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农村的这一部分儿童进行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应该成为社会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农村建立图书馆,在引导农民积极读书,寻找致富的方法,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应当给农村儿童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使更多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能够走进图书馆,通过知识来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使他们在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心下健康的成长。

三、“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是我国目前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方式

(一)农村“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图书分馆主要是指以省级、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在所辖区域各县(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农村乡(镇)设立的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与以往一次性的“送书下乡”和传统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流动车船”不同的是,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将有限的图书资源无限流动起来,盘活了公共文化资源,使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实质性共享,达到效益最大化。

(二)领导重视是搞好农村“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领导重视了才能对图书馆有效地投入资金,而农村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资金,只有投入了足够的资金,才能购买图书,使图书馆有效地运行。在农村图书馆建设中,要购买能够引起农民阅读兴趣的图书,特别是一些能够指引大家发家致富的书籍,使农民有阅读的兴趣,吸引农民走入图书馆,农民在图书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把进图书馆当作一种习惯。虽然农民对图书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但是图书馆加强宣传,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

(三)农村“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要配备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

有的农村图书馆员素质低下,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图书,图书有借无回,越借越少,使得图书有借无回。因此提升农村图书馆员的素质是当前农村图书馆建设中的一大任务。农村图书馆不仅只是提供书籍借阅的场所,也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场所,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自学,为他们提供学习的书籍、教材,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学习,扩大图书馆的功能。要改变农村图书馆的坐等服务的方式,要根据读者的需要上门服务,特别是流动图书馆能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使那些远离图书馆的农民有机会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图书馆开展流动性上门服务,扎根于农村广阔的天地,服务于广大的农民读者,农村图书馆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四)农村“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要重视网络和数字图书资料体系的建设

农村图书馆因为条件所限,网络还不发达,在农村建立数字图书馆还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农村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要重视网络和数字图书资料体系的建设,这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农村图书馆应该引导农民接触网络,让农民不走出家门也能知道外面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农村图书馆是农村科技人才的摇篮,是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农村建立“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是提高基层图书馆利用率,提高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流动图书馆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它的实施,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想法克服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改善农村图书馆现状,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

篇12

21世纪是城市文明的新世纪,21世纪的城市文明将开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纪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图书馆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至关重要。可以说,和谐是一个城市的主题曲,文明是一个城市的主旋律。在今天城市文明创建中,图书馆如何发挥作用,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一)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基础

多年来,安徽省淮北市始终把创建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委要求,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理念,围绕发展抓创建,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着力打造效能淮北、活力淮北、人文淮北、生态淮北、幸福淮北“五张城市名片”,彰显山山相连、湖湖贯通的“皖北江南、文明淮北”新形象,创建工作实现了良性互动,形成了不可逆转之势,走出了一条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和谐共进的文明发展之路。连续三次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两次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安徽省唯一的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省文明委先后4次召开全省现场会,推广淮北的创建经验,被誉为“全省的创建典型、皖北的一面旗帜”。因此,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是国务院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层面、吸引外来投资而举行的全国范围的创建活动。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之一,是现代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更是先进文化的标志,其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也必须与此相适应。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具有先导性、引导性、指导性。城市文化载体在形态上各异,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图书馆可说是一切载体的载体。图书馆它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蕴含着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的任务是保障自由畅通,毫无保留地向人们提供已出版的各类文字、图像以及音频信息,为他们创造娱乐性,阅读,自学进修以及信息研究等的良好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日益成为强大经济实力的组成部分。

(二)图书馆是读者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场所

新形势下,是一个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新时代,是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是一个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新时代,是一个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时代。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阅读是幸福、快乐、精彩、高尚的人生,要使工作生活成为阅读学习的过程,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全体国民的一种习惯和风尚,成为每个城市与乡村的风景和文化。

(三)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人们都在寻找健康的娱乐方式和舒适轻松的休闲场所,利用闲暇时间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来自于各行业的不同群体。因此,图书馆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主流文化的倡导者,成为提供各种先进文化宣传、展示、交流及先进文化教育的场地,通过图书馆馆员的热情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单位和市民的文化交流的圣殿,成为最具文化象征的标志性场合。

二、存在的不足

(一)图书馆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至今尚无图书馆法,缺少法律保障;经费投入少,设施陈旧、老化落后,没有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递增,经费的增长远远跟不上书价的增长。再加上各级图书馆所处的单位经济环境不同,不平衡现象严重。新书添置的较少,有的常年不买一册图书。与发达国家单位相比,我国一些单位的图书馆的发展还相当的落后。

(二)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

图书馆在管理体制实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协同运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益服务的图书馆体系。各类图书馆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丰富的文献资源分布在各系统各行业,图书馆所占比例甚少。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单位所属图书馆不对社会开放,被闲置的大量文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图书馆人员素质不高。

图书馆发展滞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匮乏和素质提高的迟缓。有的图书馆的管理长期以来一直隶属上级主管部门,自身缺少支配人力资源的权利,没有建立人才引进和竞争机制。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支持,主观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将图书馆作为一种安置一般人员的"收容所",导致许多地方的图书馆人员不能适应现代技术要求。再加上培训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图书馆整体的人力资源状况不佳,更谈不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员素质偏低的这种现状,给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策

(一)增加投资,重视图书馆建设

投入是图书馆建设经费来源的最重要的途径,但目前图书馆数量少、规模小,人均藏书量少。仅依靠本单位来解决公共图书馆不足的问题需要时间,因此要依靠社会单位、团体等各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建设城市文化,走共识、共建、公办、共荣之路。还可通过自办、联办等形式开展一些以文化为内容、与文化生活相配套的经营活动,注重对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培育,达到繁荣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建设后劲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展示作用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已成为一个城市文化明的标志之一。图书馆应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要在注意先进设备的配置和周围环境的营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图书馆要体现城市形象,除了一流的馆舍、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以外,更重要的在于内部管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从馆员素质上下功夫,用有效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使图书馆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提升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

(三)加强交流,充分利用资源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把我们引入网络社会。现代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群体,加强馆际协作协调,发挥整体效益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各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如果能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其影响和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方方面面的合作与交流工作,把各级图书馆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体优势。

(四)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目前人们素质的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图书馆作为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市民对信息和知识需求的文化服务场所,应确定服务方针和策略,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学习功能。要实现“创建学习型城市”总目标,必须从学习开始,要学习必从读书开始,要读书就离不开图书馆。

(五)加强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市民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单位使用为主等读者上门服务,服务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从事图书信息工作者,改变服务理念,顺应时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各种人们需要的专题书目或特色数据库,通过接待咨询、网上咨询、板报剪报等多种方式。加速传统化服务向电子化、网络化、产业化方面发展?,达到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查阅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六)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图书馆员的结构、形式以及服务手段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技术上,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文献处理、分析,挖掘能力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转型中,人才培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馆员自学深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骨干人员,培养业务尖子,切实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晓东.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业务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3)

[2]杨艳.城市化与城市文化-论图书馆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01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