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4:40: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全面发展的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回答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回答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的问题,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特征
教育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教育需求的阶段特征
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充足,今后面临的是需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人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校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作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二)教育投入的阶段特征
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着重抓硬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等,解决了“缺保障”的问题,告别了“收费发展”阶段。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个体享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当前需要解决教育“保障均衡”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均衡、公平”阶段,教育投入和公平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决了“少资源”的问题,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方法仍不先进,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是“讲效益”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由继续保障硬件的同时,着重注重软件建设。即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学校的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硬件、软件都重要,并且软件更为重要。要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总之,进入新时期,要着重提高质量,转移教育工作重点。教育事业面临着中国崛起、低碳经济、民意社会、时空拉近、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下一个十年,教育需求、教育投入、教育发展都将凸显阶段特征。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人士强调“要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说明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几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人本
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人本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 确认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8—03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期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并广泛流传的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已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是,这种教育思想一经在我国传播就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广泛重视,一时间教育理论界都在研究和评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小学校教师中也掀起了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潮。今天,当国外各种教育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种教育思想即便是早已被我国教育界广泛接受,但并不代表它就被人们真正理解了。相反,在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认识上,仍然存在某些误区。
一、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话说,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对这一观点的诠释,我国教育界有人将其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人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受到全面训练,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理解必然导致:其一,不能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是单数的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的复数的“人”;其二,只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若从这种偏见出发,必然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首先,我们应注意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范畴。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其历史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教育,而广大劳苦大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其一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的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因此,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人受教育,有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视野中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
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有别于以前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两大发展基础:第一、理论基础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现实基础为新常态下科技、经济和教育形式的转型升级。新常态下,塑造能够面向世界化、现代化和未来化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大计。大学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为:以平等和谐发展为基础,促进个体发展,通过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从现实角度讲,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学习,更要求其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的大学生,这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常态下的创造性运用。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始终以独特的方式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始终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宗旨,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深入阐述,即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两大发展条件:第一、生产方式的全面发展;第二、人所受教育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强大助推剂。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渗透性要素,存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第一、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第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协调处理社会关系;第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第四、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诉诸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下基本矛盾: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社会思想政治的代表者,是主要矛盾,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低位同样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常态下在教育领域内开展的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教育方式,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进行政治意识宣传,以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要求,最终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三、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的群体。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切记采用强迫、专制的教育方式,应对大学生时常进行鼓励和支持。
(二)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前提,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存在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尊重。因此,新常态下,应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将常规教育方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相结合,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TN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学术界从散见在马恩浩瀚的著作中找到有关论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但是,对此,创始人并未作过专章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前者乃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全息理论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使教育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全息系统。如果我们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来仔细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能发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全息”思想。所谓全息理论就是任何信息(事物的特性、属性、关系等)都为任何事物潜在地拥有,任何事物都潜在地拥有任何信息。在系统结构上,认为世界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等级各异、复杂程度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可相互转化的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又由结构较大、水平较高、机理较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相关的层次。其中母系统包含着子系统,子系统通过各种相关关系展现母系统。全息统一观是宇宙的动态观、发展观、整体观、全息观的统一,它以极为宏观的视野,以动态发展、整体全息的观点,试图揭示显序与隐序形式的宇宙形成、发展、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手工工场和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发现,工人被精细的分工牢固的束缚在某一道工序上,作为机器的附属品一道进入生产流水线。“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为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丧失了自主性,“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造成了工人的知识、能力、精神道德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基础上,预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创造出一种新人。这种新人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生产系统的人”。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内容,再次,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容。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也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思想。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性质,要求劳动有变更,职能有更动,工人有全面的流动性”。马克思阐述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全息系统,伴随着部门流动而作相应的调整,达到自适应。在此,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作分析,但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原则规定为我们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就教育而言,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由此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全息系统,这个全息系统主要有生理系统、心理系统、文化系统三个大的子系统组成,下面又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
(1)生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体质体力的发展和机能的成熟。
(2)心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健康发展以及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如需要、兴趣、动机、态度、观点、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健康发展。
(3)文化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系统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这三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在这里,每一个微观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能够映射整体特征的全息元,反应在信息联系上,作为子系统的全息元能够映射出不同等级的母系统。比如,文化子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母系统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文化方面的全方位的信息。全息元有大有小,有等级。全息元的大小,就是全息元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信息在量上的多少。全息元越小,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也就越少。其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全息元也有信息结构的差异,每一个微观系统的全息元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结构与主导要素。在这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中,不同等级的全息元全息相关,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每个全息元首先是一个信宿,一个全息的接收和贮存单位,接收并贮存着来自其他部分,即其他全息元的信息;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信源,一个全息的发送单位,向其他全息元发送着各种信息。这就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内部全息元之间的“全息相关性”。
全息理论认为,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个体也是类的缩影。个体思维的发展,再现人类思维的过程。作为单独个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共同体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更多的表现出差异性、特殊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生命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所谓全面发展对个体来说只能是基本方面、多个方面,而不可能是所有方面。
(作者:海南医学院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王存臻.宇宙全息统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49-0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青年人的培育,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大力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他们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密切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格的个体的一种育人模式。素质教育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开展素质教育,着重加强大学生做人的教育、做学问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真正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前条件下,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学科交叉日渐明朗,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据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契机,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必须按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来指导自己,前瞻性地提升自我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的素质。
三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通识教育,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科学建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凸显。从国际背景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多样化、价值冲突、伦理道德标准的不一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网络信息大量涌入。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归结为一点,就是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这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个道理: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建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只有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要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构建充实的精神家园,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实现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通识教育思潮与通识教育实践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关注。通识教育强调基本知识、基本价值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通过打好人生持续发展的根基,借助于唤醒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来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精神。高校要通过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帮助、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四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须臾不可分。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求善求美。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航向;从本体论上讲,科学精神和技术为人文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这两方面要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其一,人文精神是首要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探究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来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同时,要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导引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主要生命活动,贯穿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同时,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其二,科学精神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
五 结束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积极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1.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归根结底又都是为了人。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整个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化的必然结果。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完成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转化。现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以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坚持了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即一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与生态哲学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同观,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要遵守自然规律,决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还包含着协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利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尺度,一切环境行为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乃至后代人利益在内的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为依归,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建设自然,优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1]
3.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成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它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2]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并非指一个集团主体,或者个人主体,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主体,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主体。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代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尤其要重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二是代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当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中,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更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
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以全人类整体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人类整体为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坚持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即“人类整体主义”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人的需要、素质和本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的是在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程度。要把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把所有的发展都着眼于人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的地位。如果不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作为发展的动机和目的,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把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则是生态哲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和内驱力,离开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的价值取向,人所建立的整个社会生活大厦就会崩塌。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
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3]
以哲学为依据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来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并且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自然就处于客体地位。由于人类的这种主体地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还认为,人类拥有运用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这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所主张的人的主体性有相似性。这种主体性作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造自然与破坏自然。这体现在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人是能动的主体,自然界是受动的客体;二是保护自然与补偿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和补偿自然。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它吸收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精华屏弃了其糟粕,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
[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
[作者简介]黄晓波(1964-),女,浙江浦江人,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21116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SJB2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114-02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述
1.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性的本能和内在向往的自然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外在要求,是主观和客观的内在统一。首先,人在本能上喜欢追求挑战和尝试新鲜刺激,从人的生理学上,人在一般情况下普遍不喜欢单调乏味的工作和职业,本能上更加喜欢在变化中求发展,这是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主观上,人总是尽可能不断追求全面发展。其次,社会向前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推动人类全面发展最重要的外在动力。人类努力追求社会全面和完善发展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这就对人类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这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发展与生存,还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马克思对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承认人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必然规律。”他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是成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脑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相联系,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本条件和本质内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以及自由发展。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完整发展”,人的各种最基础最基本的素质要得到完整的发展。人各方面发展在程度上可以有差异,但不可有缺失。个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所有能力,即创造社会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的能力。其次,人的全面发展要强调“和谐发展”,即人的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和谐感,有德、智、体或身心的整体和谐,也有局部的和谐。再次,人的发展还指人的各种素质中的各种要素和具体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各要素之间和各要素之间内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牵连和相互促进的,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方面性,所有个体必须根据社会活动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努力地追求个人在素质和能力上的多方面发展,尽可能避免出现单一化问题。多方面发展对个人来讲具有相对性,是个人的努力追求方向。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自由发展的本质是“个性发展”,核心是人的素质构造的独特性,人不可能在基本素质内的各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是均衡的、进度都是同步的,总有偏移和不平衡。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3.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学校的共同义务。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因此,由人类组成的国家和社会也不是抽象的存在物。全面发展是人类个体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社会应尊重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权。尊重是态度,保障是行为,这种态度和行为都是国家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国家应以兴办教育、兴办学校的方式来保障公民的全面发展权利,学校直接承担起保障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义务,尽其所能提供优质师资、制度条件、文化条件、物质条件等,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基本单元,家庭成员之间的言传身教,在无形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家庭、社会都应参与其中,为人的全面发展尽到义务。
二、现代职业素养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
1.现代职业素养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统一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精神、智力、体魄、人格等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圆满的发展,指人的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全部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给人的全面发展的落实提供了保障手段和具体的规定性与操作性。现代职业素养的主旨精髓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一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二是从大学生个人的表面和潜在两个方面培养现代职业素养。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中的各素质要素,既是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又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归宿,是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根据每个受教育者原有的特点和素质,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最终达到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我国正处于综合国力上升阶段,要实现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著、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是人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育。
2.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体现。世界上所有能真正称之为理论的都大体含有三重内涵:首先,它向人们展示发展着的世界历史图景是用概念的逻辑体系的形式体现,以此来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其次,它向人们提供历史发展着的思维方式是以概念框架与思维逻辑的形式来表现,用以规范人们去怎样把握和解释世界;最后,它为大家提供历史发展着的价值观是以理论所具有的规律性、普遍性和理想性来说明,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理论不仅具有解释性,还具有规范性、超实践性。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丰富了全面发展的目的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中的全面和谐发展、身心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不同能力多方面发展等理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内在统一,都适合作为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指导思想。高校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结合个体差异,优化发展个性,构建一套完整的现代职业素养教育目标体系,丰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论,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3.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深化。高校要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人才从观念上看,是一种教育思想;从目的上看,是一种教育目标;从存在上看,是一种教育过程;从方法上看,是一种结构性的教育机制。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是体现了马克思全面发展思想的教育。从哲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无论在构成因素上,还是在整体结构上,都和应试教育不同。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是全面发展,所有教育手段都应围绕该核心将各个构成要素与整体合力,确保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现代职业素养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它比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外延更加宽泛、更具体、更深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是根据时代的向前发展不断更新的,具有动态性的发展概念。因此,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补充,并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完善大学生现代职业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全面发展
1.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于即将成为现代职业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适应学生今后职业需要,着力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面,强化实践环节,夯实专业基础,着重能力培养。马克思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这揭示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抓好第二课堂,引导和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聘请教授和企业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毕业设计重点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要加强技能训练和考试,职业证书已是职业人的准入标准,是劳动者职业素质的直接反映,高校应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
2.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将“德”排在首位,可见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作用,道德是立身之本,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社会的主人,他们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个民族未来的生死存亡。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心、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乐于进取、勇于担当,这些品质需要在对大学生进行现代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关注。
3.身心健康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条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同时保持良好状态才能称为身心健康。一般身体健康可以通过调养和锻炼达到,而心理健康则比较复杂。受学校、社会、家庭几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学生对自身没有很好的认知和准确的定位,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独生子女学生比例持续增高、就业压力增大、贫富差距加大等因素,高校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而退学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出现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等,使学生有意识地拓展自我能力、锻炼交际能力,培养自我接纳能力和感知实际现实的能力。这些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专业创新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马克思认为,创新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的动力所在,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大规模集成化、信息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现代职业人。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新生进校园,就要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创新知识竞赛和创新科研项目,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创新思路和创新观点,利用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机会,与企业共同培养,提高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强化他们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最终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现代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
[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谐社会要求其国民具有较高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其综合素质中居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教育担当起了更重要的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一般意义上来讲,和谐高校包含了以下内涵:
一、和谐校园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 ―1858 年) 》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这一特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1】。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2】 ,包括:人的完整发展――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人的本质内容”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作为目的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成果,是“人在个性上”的全面发展【3】。马克思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内涵,形成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体现着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类自身能力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4】。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实现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是学术自由,充满活力。人是构建和谐校园中最活跃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成部分,会对人的行动及效果有重大影响。要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和教职员工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大学以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为天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真谛,可以激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充满活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支点,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就是能够使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的过程中得到活动、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情、意、行诸方面的能力的协调发展,逐步具备社会要求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二、和谐校园是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所以,需要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协调运转,整体优化,从而形成合力,真正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公正的校园环境。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不论什么人都应在良性机制下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要实现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要保证其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
三、和谐校园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认为,人最终要达到自由个性, 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所以,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必须包含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其基本内容是指应该以全面的方式发展自然潜力和各个方面的需要,达到个体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包括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的思想道德的提高。
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而言,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就是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环境,提升个人的心理因素和道德水平,同时对其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加以引导、提升,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诚信、友爱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和道德基础。尤其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这种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感和态度。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做事及生活中的基本规范,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和谐校园是大学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功能的体现
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是教育重任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风气的重要职能。和谐校园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的校园首先是科学发展的校园。【5】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和谐的高校应该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表现在:发展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所以,要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释放出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
【3】吴敏英.以人为本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00
《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所载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一文,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还有《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所载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还有些学者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48-0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指导我国中学管理活动的基本思想,本文在把握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文本的基本内涵,并明确了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需求的科学界定,它要求任何工作和实践都以从事实际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体的人出发,将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作为任何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在科学的以人为本理念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二者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求、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为本,其理论基点就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重视,人不再是单一的客体性存在,而是主体性存在,人的存在、发展和价值是第一位的。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具有整体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适用于指导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的教育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现代中学学校管理而言,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
在中学管理中,需要正确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学生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因此,实现现代中学管理的以人为本,首先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都要从学生的需求、发展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生命和价值,有教无类,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在学校管理中全面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校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的发展。
2、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价值的尊重
对中学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将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个性、兴趣等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尤其是中学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理、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时的学校管理应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现代中学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
3、对中学教师的客观需求的满足
我们在探讨中学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时,必须对教师主体做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中学学校管理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老师,因为任何学校管理理念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对教师主体而言,以人为本首先意味着对教师客观需求的满足,包括基本待遇、教育培训、职称晋升及发挥教师才能等方面,其次在“人尽其才”上,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学历特点、爱好特长、主观愿望、能力水平不同而配置不同的岗位和任务,使之能够通过不断努力而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主体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为这一地位的巩固而努力进取、努力工作。 总之,在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要求管理者将学生和教师都视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
在明确了中学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之后,中学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中学学校管理者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核心领导者的中学校长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校长。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必须以科学精神做支撑,这里的科学精神,就是保证以人为本理念得以实施的具体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中学校长应该自觉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校长,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其次,全体管理者团队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这是中学学校管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灵魂。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中是否能够渗透以人为本精神,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育人理念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灵魂‘育人理念中能否包含以人为本‘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实施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三、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实施的“以人为本”对策
任何理念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具体的对策,在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坚持科学的育人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年底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此,全面拉开了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序幕。该《方案》的实施,对于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组织专业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分析,对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决定着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本文以理论为指导,重点依托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对《方案》进行全面解读。
2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方案》进行全面剖析
2.1 研究背景
在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存在对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的问题。以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例,影响和制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突出体现在我们的毕业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声乐的弹不好钢琴,会弹钢琴的唱不好歌;学作曲理论的实践动手能力差,实践表演能力强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直到2004年,我们才迎来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要适应当前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形势和人才发展的新需求,就必须对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也正是基于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起草制定了包含目标、规格、课程设置等板块内容的《方案》。《方案》按分层设计的原则设计了每一板块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板块与板块之间相对独立,便于指导实践。同时各部分的内容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体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等基本特征。
2.2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个目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在《方案》中有关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外,还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方案》的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契合点。这就是说,音乐教育系统是培养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在音乐教育系统中,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能力、开发音乐智力等,应该是“基础性”的内涵,这是不言而喻的智育功能;同时,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这应该是“人文性”的内涵,也是为绝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德育功能;此外,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即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领略审美因素即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培养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等,这应该是不可忽视的“审美性”的内涵,也是音乐教师应该发挥的美育功能。这样,智育、德育、美育构成了一个全面协调的统一整体。
2.3 从人才培养规格看
马克思所谓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方案》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论述中包含德育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也充分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除了德育、智育等常规内容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素质等也做了较为详尽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
2.4 从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看
《方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及学分分配等均给出了参考性指导意见。课程结构中,除了传统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之外,还包含了新设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其中,必修课的设置涵盖基础的音乐理论和技术教学内容,从开设时间上看,这些基础性课程基本上都开设于第一、二学年,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大多集中开设在第三、四学年,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通识选修课则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始终,主要包含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就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指导。这些课程资源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了解掌握本民族音乐、本地区音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有积极意义。
2.5 从实践环节看
音乐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一般都只体现为8个星期左右的教育实习,对该专业的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等未作明确要求。这种课程设置的局限,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导致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投身工作实践时由于缺乏相关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而不能很好适应和胜任工作要求。《方案》出台时,充分考量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需求,对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要求。《方案》对传统的实践课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良,在传统的教育实习基础上,增设了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科研实践三类课程,并就相关课程的开设提出了细化的指导意见,包括实践的时间、实践的方式、考核评价的方式等。从而将实践课程从单一的设置改为系统设置,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特别是动手能力、探索能力等的训练和养成,能促进学生毕业后就业时的职业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 小结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对《方案》的全面分析发现,《方案》内容充分体现了确保质量、科学发展、结合实际、增强人才适应性、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原则,注重教育素质培养、体现教师教育特色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体现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培养素质优良、个性鲜明、合作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总体追求,充分体现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赵兴良,郑百灵.1844年《手稿》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2]关韶华,刘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多元化构建及其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2):99.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TANG Yingyi[1], XU Zhengwei[1], CHEN Yumei[2]
([1]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2]Guangxi Beiliu No. 6 Middle School, Beiliu, Guangxi 537423)
AbstractTher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betwee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today's pluralistic values, we can us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ll-rou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modernity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是人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主编《中国化教育概论》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1)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他们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消灭了等级、消灭了剥削的社会。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实践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对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它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以实践观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的基础。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实践活动是按照人的需要、利益进行,打上人的价值烙印的活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而为了满足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实践,在这种循环中,促进了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发展。首先,从需要的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主体的角度看,有个人需要、集体或社会需要。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发展。人的需要总是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恩格斯则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创造的需要三个层次。尽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的全面发展。
1.3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则是人的本质体现。郑永廷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 人的现代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