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

时间:2024-03-25 09:55: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

篇1

摘 要:2009年7月14日,西宁挂牌车辆已总数超过20万大关,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短短九年的时间里,城市车辆数目增加了几乎十倍.有研究数据显示:“十年间,西宁市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车,用时八年;突破20万辆车,用时不足两年”1,涨速迅猛.2013年8月29日,西宁市汽车保有量突破32万,虽然涨幅有所减缓,但是对于一个主要运输道路仅有634.3公里的道路而言道路交通已经存在压力,成为阻碍城市要发展的之一.为缓解交通压力,西宁市政府于2009年正式启动“西宁市畅通工程”,本为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政策主体的走访和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对政策及其执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畅通工程;城市交通;政策规划

中图分类号:U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37-03

2009年4月,西宁市政府批转了市交通局关于进行畅通交通工程的实施意见,于当年11月,以“统筹规划、长短结合、重点突破、共同提高”为原则的西宁市“畅通交通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现在,在西宁市畅通交通工程开展的四年时间里,政府在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上不断努力完善,并发出《畅通工程全民行动倡议书》调动全市人民参与,市民交通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交通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西宁市城通工程的研究,多是对实施规划和进展的报道,本文另辟蹊径,从对工程满意度评价入手,以政策评估视角进行分析,客观的评价畅通工程实施以来的成效,并提出建议.

1 道路畅通问题诸多,工程实施意义重大

经过对部分路段的抽样调查发现,西宁城市交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城市的规模和区位地理因素与城市交通发展不协调;道路网的整体规划设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路段功能混乱;道路交通管理不到位;公交线路布局存在欠缺,出租车空驶率平均较大;迅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加剧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负荷;缺乏静态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手段落后,低运营效率以及造成交通拥堵等因素.

畅通西宁项目的稳步推进不仅有利于城市交通的优化,同时也保障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层次的稳步推进,是促进城市文明,提高自身文化品质,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对省市委、省市政府关于“发挥道路资源潜力、加强交通管理、畅通西宁交通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2]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城市路段拥堵现状,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进而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结构水平,积极向进“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畅通交通”[3]的总体目标靠拢,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政策规范,政府引导,科推进道路畅通

满意度评价可以客观的反应出解畅通工程的实施效果,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结合城市现有布局、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民族差异等方面并进行综合考虑后,选定了五个点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得到数据样本.由于样本受到各种内在因素和外怎因素的影响,样本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这里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决策需要,将评价标准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一般、很一般、不满意5个等级,评价集合v=[v1 v2 v3 v4 v5]=[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很一般 不满意],并对评价语集进行均等间隔权重赋值j,j=[j1 j2 j3 j4 j5]=[1 0.75 0.5 0.25 0],然后v评价集合横列与j评价权重集合竖列相乘,得到单因素评价结果x,x∈[0,1],全体都满意为1,全体都不满意为0.

即:

此次问卷调查一个人为单位,对每个调研地点选取100个人进行文件调查,被调研者就问卷提出的15个问题根据自身想法作答.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根据受教育程度分为三个档次,每个档次随机抽取20份作为最终样本,其中对于问题i,即“畅通工程是否满意”分别有43、26、12、2、17人次认为很满意、较满意、一般、很一般、不满意,则vi=[0.43 0.26 0.12 0.02 0.17],即对于这一问题的综合满意度值为v×j=0.666,可见畅通工程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和认可.

要做一个令百姓满意的工程,政策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对有关部门的走访和对问卷的进一步分析,以政策推动畅通工程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2.1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创建畅通绿色通道

公共交通政策尤其是公交优先政策是畅通工程的重要政策之一,西宁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政策实施意见》自2007年就正式启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畅通工程开展后,对该《实施意见》采取了坚持总体思路不变,部分要求与时俱进的态度.继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机制、更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保持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畅通工程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实施意见》继续顺利实施,市公安局在市交通局的协助下根据西宁市道路较窄,很难设计公交专用道的现状,对部分车流量密集路段实行单向通行,只允许公交车双向通行,并在城市中心路段限制出租车同行的时间段,尽量以公交车载客.城市中心繁华地带路况明显得到改善,车流量明显减少,在提高了道路交通运行秩序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成效显著.

在公交路线和站点的设置方面,西宁市交通局安装《西宁市畅通工程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勘察,结合实际路况和客流需要,于2013年5月正式对部分路线和站点进行了调整,并对车辆较多站距较短的路段践行站点分流.通过对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可以看出,线路调整后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对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也极为关注,一方面规范公交公司的运营秩序和服务质量,分期考核;另一方面,为了保障了市民出行的安全与便捷,2013年中投入1.9亿,对超期运营的622台公交车辆进行更新,软件硬件双管齐下,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数目明显增加,为公交优先政策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2.2 建设市区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各区政府城市综合管理的效能,市政府多次调研协商、召开会议,并于2013年5月9日召开全市停车场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形成了《全市停车场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纪要》(市政府办公厅2013第53号),明确“从即日起市区所有停车场、点的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经营等权利按行政区划正式移交到四区政府”,并原则同意西宁城通公司《关于路内临时停车点的移交方案》.

根据《全市停车场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相关要求,于2013年5月21日至24日会同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西宁城通公司、西宁鑫浩公司分别与城北区政府、城东区政府、城西区政府、城中区政府签署了《西宁市停车场管理主体变更整体移交工作备忘录》,同时和各区属城管部门核对验收了停车场管理档案,签收了《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许可准入停车场档案移交登记花名册》,西宁市城通公司与各区政府签定了《路内临时停车点移交协议书》.

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显示,停车场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停车难和难停车”的问题,道路辆车违章停车现象明显减少,从潜在意义上拓宽了市区道路,使同一路段的通行效率得到提高.可见,停车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建立西宁市文明城市的形象,同时也为城市道路的顺畅同行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2.3 实现人车分离,为生命护航

为了保障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市民的人身安全,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与探讨,出台了《均衡交通环境综合要素、用活城市现有道路资源——西宁市交通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畅通交通工程”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工作建议》,明确指出了行人,车辆,道路之间的关系,指出规范行人过马路也是畅通工程过做的重点,通过保留原有涵洞的的功能作用和增加过街天桥数量的方式,以隔离护栏为辅助,正正实现了人车分离.

从西宁市交警支队了解到,西宁市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中80%为人车相撞引起,行人随意横穿马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因.尤其是在一些路况较好的路段、道路中心设有绿化设施的路段,是人车相撞事故的多发地段.而在畅通工程实施后,胜利路和五四大街2012年12月9日至2013年1月6日发生交通事故12起,无一人死亡,事故起数比同期减少16起.畅通工程作为一项巨大的全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道路中心隔离设施给行人带来不便,车辆有时需要绕行,还有车辆行人对新的模式因为不习惯还不适应等等,但这都不能否认政策正确性和有效性.

3 以政策规范,推动道路畅通,加快城市发展

畅通工程的目标是“在继续完善和加强市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城市交通形成以公交车为主、轻轨交通为辅、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客运体系,实现主次干道畅通无阻、停车秩序有效改善、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群众出行更加安全、更便捷”4.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走巩固完善同与时俱进并行之路,新旧政策结合,从为城市规模与交通发展不协调谋求出路,解决道路布局和相关配套设施、管理办法、治理程序与交通发展不相称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政策规范交通,科学推进道路畅通.

城市交通不仅仅是单纯的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人与路的问题,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性问题.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畅通工程是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出行方式“升级”的产物,而只有以政策进行系统的规范与指导,才能保证城市交通发展延既定路线不偏离,才能以科学的方式推进西宁市畅通工程向前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

——————————

参考文献:

〔1〕余爽.基于公交畅通的畅通重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2〕颜毅.“畅通工程”基础设施规划方案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09(03):38~39.

〔3〕黄明.实施畅通工程”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125~140.

篇2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中车辆越来越多,城市化使交通问题变得集中、强度加大,机动化使交通空间日益局促,交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解决城市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 增加交通供给即新建或拓宽城市道路; 2) 控制交通需求即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部门只重视道路设计方面,不重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系统指导作用,往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需求不均衡、交通问题突出,无法进行道路拓宽时,才考虑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在宏观方面,在建设前期,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设施所要承担的功能做出规划,利用仿真软件对未来交通进行分析,使交通设施的空间结构形态能与其功能适应; 在微观方面,对其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做出安排,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优化交通结构,确保交通构筑物能满通需要,实现高效交通。

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 1 交通功能规划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指导

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问题,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不够,道路规划经常忽视交通需求管理,不注重交通功能规划的指导作用,一般情况下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只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从道路设计中分离出来,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来指导城市道路设计。另一方面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节,从而导致交通设计思想夭折,道路规划不合理。同时受专业限制,具体设计人员对功能问题往往研究不够,缺乏基本的交通功能设计素质,交通功能规划设计问题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进行新建城市规划时,必须整合土地使用政策、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三者关系,进而来管理交通需求,即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把交通功能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然后对初步完成的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功能规划部分通过数学模型和大型仿真软件模拟未来交通状况,以确定交通设计的容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并将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或者完成总体规划。进而在论证合理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设计。

1. 2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道路使用存在系列问题的重要保障

1) 城市路网功能结构不合理。在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往往只重视扩大路网的空间尺度,忽视了路网功能结构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导致城市道路路网功能级配关系进一步失衡。

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布置不完善。许多城市道路出入口、交叉口设计、立交匝道设计不合理,停车设施功能配置不全,车辆掉头区、行人地下通道设置不尽合理,安全设施、流量检测、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城市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

3) 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容量小于实际的交通量,公交线路以及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往往过高,导致公交过分集中在某条道路,造成该线路交通拥堵及公交通达性差等诸多交通问题。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有效途径,而目前,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公共交通体系。

4) 交通枢纽布置不当。城市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汽车站、火车站等,是城市主要集散地,包括商业、交通集散、公交枢纽等各种功能,各功能产生与吸引的交通流在此汇合交织,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特性。现代城市未能合理的安排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条件,导致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不当,造成了各交通流分布不均衡,交通流过度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现代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1) 综合土地利用与交通功能规划,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和冗余度; 2) 建设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支路网,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达性; 3) 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合理布置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交叉口渠化、道路出入口等,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合理布置交通控制系统及诱导系统,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4) 采用先进的路段交通组织措施,如设置单行线系统、变向交通等,组织微观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运行; 5) 完善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并利用经济杠杆有效调节交通需求; 6) 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系统管理,从各个方面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1. 3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有必要专题研究、专题审查

在工程前期,应充分论证总体方案,对交通功能做出充分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确保项目建成后新增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不会对未来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的细节方面,应充分听取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建立专项交通工程项目,如交通疏导工程、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控制系统改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高城市道路的利用率。

2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在城市建设各个阶段所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可以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道路规划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开发建设中,结合用地规划,对道路进行初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为实施阶段道路详细交通工程设计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使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制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为交通功能规划做指导。具体包括道路功能定位、道路网路功能结构布局、停车设施布置、交通枢纽布置、立交及匝道设计及主要交叉口设计等。

第二阶段为道路实施阶段,在进行道路初步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对即将建设的道路,进行深化细致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路段交通设施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设计、公共交通设计、人行横道设计、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等。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再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阶段为面向管理阶段,具体内容包括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交通诱导系统设计等。

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3 结语

篇3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缓解城市道路的压力,采取恰当的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仅仅依赖于补救措施是不够的,而且随着交通压力的逐年增大,很有可能由于补救失效而导致拥堵周期缩短,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避免这种交通现象出现,就要在将道路交通设计纳入到规划设计阶段,将其作为指导交通的重要缓解,以将交通管理落实到事前预防,从根本上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一、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必要性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使得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某城市的机动车数量猛增,加之多样化的交通工具,使得道路建设难以更得上交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出现这种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交通工程设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所谓的“交通工程设计”,是对于交通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的优化设计,因此又被称为“交通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对于现有的交通状况予以改善,以符合现有的交通需求,并为未来交通设计提供建设空间。交通设计受到城市环境的局限,各种交通资源,诸如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以及交通投资力度等等,对于交通设计都存在着影响。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就是要将交通设计加你在城市规划的理念和交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交通工程学知识原理,对于交通系统的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以确保交通与环境相协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通行空间,不但使得交通顺畅、安全而便利,而且还提高了交通效率。

纵观城市道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宏观交通规划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主要是由于道路设计不符合城市道路的实际,设计审批流程不够规范化以及城市道路使用问题而导致的。

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

(一)功能定位分析

在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功能定位分析是道路设计的基础,其是将所有参与设计的道路与周边用地以及区域道路的整体状况相结合,将城市发展、景观以及交通等等方面需要道路所承担的功能提出。根据道路交通设计过程中所设计的内容,参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交通工程师之外,还需要城市规划师、城市景观的设计师以及城市交通设计人员工程参与。

在对于某城市的交通工程设计中,要对于道路交通功能综合分析。以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作为核心,采用小格网的路网形态设计,可以满足人员高密度聚集的需求。(城市道路网格规划见图1,图2)居住区的道路中,较密集的方向,需要采取强化集散服务。结合地形,将自由式的路网形态利用起来设计休闲旅游区道路,在缓解交通的同时,还可以营造休闲的氛围。

在调整道路交通功能并实施优化措施的时候,要将交通功能与周边的交通设施相结合研究,以利于同时调整其他的道路交通功能。

图1 城市道路网格传统规划

图2 城市道路网格现行规划

(二)交通组织优化

对非机动交通优先设计。在空间的布局上,将稳静的交通区划定,其空间占道面积大约为50%,对于机动车的速度加以限制。在交通网络密度的设计上,相比较于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网络密度会更高。为了有效协调各种交通方式,要确保优先安排非机动交通,同时确保机动车安全出行。

(三)详细交通设计

对于交通沿线的各类要素进行控制,要依据交通组织策略实施设计,这个阶段的重点协调内容也是施工图纸设计的重点。交通体系的设计要满足道路的多功能要求,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静态和活跃交通,公共交通以及交通枢纽等等。采取必要的措施实施交通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设施布局,管制措施以及控制方案等等。交通工程建设上,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平面线形、横断面以及竖向等等。与道路规划相关的要需,包括路灯照明、道路景观以及地下空间和沿街的建筑风格等等,都要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交通工程设计效果,工程设计图纸除了要符合施工要求之外,还要与施工现场协调一致。因此,做好设计与施工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将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落实到位,要将道路设计中所关乎的各个控制都需要在施工图纸中落实,并在施工现场落实到位。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是道路规划与施工阶段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的作用,但是当设计图被落实到施工现场,就要通过协调的形式对于设计规划不断地完善。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对于城市交通规划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城市交通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城市交通问题,就需要不断地完善道路交通设计技术,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含义是如何私家车、公交车、行人、非机动车、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舒适、经济便利的要求,并且为城市建筑营造良好的环境。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综合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功能不同的四个等级,此外,还有公交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轨道交通、商业步行街等,为了确保城市各级道路畅通无阻,有效结合人性化设计,将商业街与非主干道连接,重点放在行人、自行车、公交车的顺利运行和保证市民保全,在设计上最大限度的照顾到行人的交通需要。

2、城市道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中,城市道路设计都是以交通流量为主要设计标准,着重解决机动车等车辆的交通问题,而忽视了行人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行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观赏、舒适、便捷等方面的需求。这在以往人们自我意识较弱的时期,这是比较符合城市道路设计的要求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开始重视社会建设中各种人性化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交流密切,国外的很多人性化观念传入我国,对我国国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人性化理念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由此可见,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是我国国民精神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和谐城市的发展,休闲广场、步行街等人性化娱乐设计逐渐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推广开来,并获得了城市居民的一致好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不但能够缓解人们的情绪,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面,同时还能够使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可见,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已经成为时展的需要,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3、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3.1、广泛性

城市道路的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企业和部门,一个城市道路工程,从规划到施工包含了规划、投资主体、设计部门、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等,且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工作的环节。尤其是在设计环节,由于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使得其广泛性能够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3.2、复杂性

由于城市道路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和领域,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领域和专业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因此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且在项目工程中,各个工作环节都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工作模式。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中,常见的专业种类主要包含有交通、地质、桥梁、排水等等。由于这些专业方向不同、内容不同,使得其在设计工作中的各种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系统全面的设计,使得其中的种种质量问题都得到人们的关注与促进。

3.3、持续性

城市作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其也是一个生命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工程规模和施工人群的不同使得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经济持续发展观念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必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控制要求,这就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好持续性工作模式,在这种基础上,我们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系统优化,使得道路设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工作,从而为社会生产的持续要求提供必然的历史依据和理论基础。

4、工作中主要的考虑因素

4.1、道路设计的功能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和设计主要是为了环节城市人口和物流运输的快捷要求,提高工程运输的效率与时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城市道路的功能来进行系统的分析,针对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处理。由于目前社会发展中,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使得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针对城市发展趋势和社会现状进行系统化的关里与控制,从而确保交通设计能够满足目前的社会发展要求。

4.2、道路设计的特色性

在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设计的特色性。首先,作为交通应该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其次,道路宜具有明显的城市特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包含了他们对城市特色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街道规划设计中,就是要重塑自然,贴近生活,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要塑造和谐而美好的城市整体形象,显然城市交通形象不仅仅作为满通运输功能的要求,更应作为一种反映城市自身特色的窗口和平台,满足市民的城市融入感,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如深圳深南大道就反映了深圳这个美丽的国际花园城市的特色。

4.3、道路设计的协调性

首先,道路路线的空间曲线要符合实际的地理条件,在保证道路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讲求线形圆滑平顺,使得司机和乘客人员感到行车种的线路流畅、行驶的舒适安全。道路线形还应尽可能与周边环境相吻合,在道路的几何设计时,满足平、纵、横的协调一致,以避免造成空间路线扭曲、突兀等缺陷。

其次,设计者在道路设计时,务必要加强路外景观的利用,合理利用路外多样的景观特点,并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视点和诱导的景物。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对道路沿线主体建筑风格、路线的具体规格和尺寸、道路节点处位置以及景观绿化物的设置都应在测量工作之前规划确定好。

再者,在设计中除了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更应着眼于城市道路绿化的能动性,它是大地景观保持有机特色的重要构成属性之一。绿化不仅是道路美化的重要方式,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5、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应用的具体应用

5.1、交通性道路设计

交通性道路设计主要是指城市道路设计中交通功能性设施(路灯、候车廊、人行天桥、护栏等)的设计与建设,交通功能性设施的设计必须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以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优先突出其使用功能。另外,交通标志以及标线等必须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人员能够提前了解路面情况。

5.2、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连接点,在其设计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形态以及强有力的物质形式,这样才能帮助行人或是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外就能够识别交叉口的位置。交叉口建筑物的体量以及高度必须要与交叉口的大小相协调,使其平面效果趋于平衡。同时,还可以在保证交叉通能力的基础上,采取渠化措施,改善交通流的组织。另外,还可以在交通岛上种植花卉.草皮.灌木等植物,美化交叉口的空间形象。

5.3、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必须要确保生态景观的和谐性以及车辆通行的顺畅度。横断面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保证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以及安全;#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保证雨水排放的顺畅性,以及地下管道与电缆不受影响;$在横断面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道路交通的构成趋势以及路幅宽度,确保其与两侧建筑物相协调,要随地形以及交通的变化进行灵活设计

5.4、道路景观线形的设计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道路的美观需求,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还必须从美学角度出发,将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得更加美观。城市道路交通的景观是否优美,与其线形的协调度有着很大关系。城市道路景观线形的设计必须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

(1)平面线形必须以直线和曲线为主

城市道路交通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主要的线形。直线线形能够给人明确的方向感,整齐简洁,是道路设计中的首选线形。但是,如果直线过长或是过多,也会给人带来呆板.单调的感觉,特别是对车辆驾驶者来说,长距离的直线行车会让其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要适当减少直线线形,加入曲线线形,使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更加的人性化。

(2)立体线形必须要将平、纵线进行充分结合

立体线形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不但能够增加行车.行人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能够使道路沿线的景观更加立体,色彩更加协调。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平纵线的组合形式:直线加直线;曲线加直线;圆曲线加曲线;圆曲线加直线;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直线加缓和曲线。不同的搭配与组合,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各种立体线形进行充分组合,以确保其更加符合人性化设计理念。

5.5、生活性街道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道路交通中交通状况最为复杂的路段,此种街道人车混杂,最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因此,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必须要重视对生活性街道的设计。在标线标志方面,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路面,合理布置停车位,确保交通的通畅度。同时,要充分利用引导和限制通设施来控制生活性街道的车流.车速,引导车辆顺利通行,以此换取更多的行人活动空间。此外,还要在道路的边缘或是中间.左右等位置种植树木。树木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交通秩序,同时还能增加道路的美观度。

5.6、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理念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目前也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城市中随处可见。相比于几十年前,如今我国城市中出现的缘石坡道.盲道以及轮椅专用的进出口等都已经出现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这些都是无障碍设计思想应用的写照。这些设计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政府对残障人士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还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重视其细节部分的设计,否则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据对我国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中无障碍设计的统计研究表明,很多城市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盲道断断续续.井盖被窃.盲道被占用等,这些现象不但不能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残障人士的关怀,反而还会影响到残障人士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对细节部分引起高度的重视。

6、道路设计与城市环境相关因素

6.1、交通要顺畅

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的首要功能是交通,所有的景观因素都要在满足道路功能正常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比如,在人和车都处于饱和状态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有闲情逸致来欣赏景观的,所以,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前提是要保证交通顺畅。

6.2、道路绿化

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有明确规定,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需注意绝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路段和交叉口都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在公交停靠站附近,还需注意树干的高度对过往大型车辆的影响。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活动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及活动内容满足大众各种需求,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休闲娱乐及生态系统。

结语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人们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贯彻落实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满足人们在新时代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丹娜,田毅.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322.

[2]严静星.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探讨[J]. 交通标准化,2013,04:93-95.

[3]韩鹰飞,李杰.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S1:164-168.

篇5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各西部地区城镇之间道路工程也相应得到重大发展。而贵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道桥项目的建设也在蓬勃发展,从县道省道国道的改扩建,到城市快速路,城市主次干道的大力兴建与改造,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道路的多样化多元化必定会逐渐完善整个贵州地区的路网建设,与此同时,复杂的路网关系在微观上更需要标志和标线的辅助来确立道路在路网系统中的“存在感”。由于迅速的道路建设中,贵州山区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建设还未能明确分开,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也需要符合贵州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设,才能让标志标线更好的发挥优化交通的作用,故此,我们来对比一下贵州山区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标志标线设置的同异。

1标志和标线在道路中的作用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文字向驾驶人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标线是以规定的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或其他导向装置,规设于路面或其他设施上,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设施。

实践证明,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平滑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节省能源,降低公害,美化路容。

2贵州山区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

(1)贵州山区等级公路交通特点

我过西部地区地势多起伏,山区路网建设还未完善,大量道路仍还处于未完成状态,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贯彻落实以及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 山区公路建设等级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改变了山区交通不便的状况. 但由于贵州山区地形地势的特殊情况, 公路建设难度较大, 部分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规范的同时,由于地形地势的限制,道路线形需要适当降低技术标准,多项技术指标中极限指标时常出现, 小半径曲线,大长坡,桥隧比大等等会给道路行车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因此,加强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工程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合理设计山区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 针对事故多发路段如小半径曲线路段的限速和线形诱导, 隧道的预警性信息以及隧道出入口的线形诱导等的标志标线的设置才能进一步提高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

(2)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陡峭,山区公路大多靠山而建,蜿蜒曲折,道路平面线形急弯多,平曲线半径小(甚至是极限半径),纵面线形坡度大,陡上陡下路段也常见,甚至因为条件的制约,少数道路有弯道上下坡情况出现,也不可避免的在长下坡后为平曲线段。造成道路的行车视距差等恶劣情况。

加之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还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路面的抗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当地气候水文的影响,更是加大了行车条件的难度。

标志标线的设置都是根据大条件下的道路经验和相关的标准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地域的特殊性, 造成公路行车安全的多变性没能因为交通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而得到优化,如一些本该向驾驶人员提供信息标志的地方不进行设置, 而一些不需要设置的地方却按照标准的要求照本宣科进行不必要的设置. 标志标线设置的连贯性和表达性差强人意, 从而令驾驶人员不能从交通标志标线中获得及时的、有用的交通安全信息, 给本来严峻的山区公路的行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贵州山区等级公路的基本特征,结合驾驶员对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基本需求,总结出了贵州山区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①标志尺寸大小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应根据本道路路线的实际情况、道路设计速度、行车视距等进行设置,并在设置时注意当地的环境影响和干扰,如将标志设置在树木茂密的地带,标志也就形同虚设了;

②标志、标线的设置应具有一致性, 特别是重复的信息,不能出现标志内容与标线提示的相互矛盾,如在危险路段、沿线周边有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前方设置震荡减速标线,并配以限速禁止超车等标志提示驾驶员降低车速, 以安全的速度通过相关路段;

③ 重要的信息应多次重复进行提示,使驾驶员能够提供充分了解前方道路相关的交通安全信息,如警告和禁令相关的标志标线, 使驾驶员对路况有正确判断和心理预期, 能够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

④ 根据线形的特殊性,预足设置距离,提前给出信息, 如桥隧及交叉口预告标志,使司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行行为判断;

⑤ 尽量避免干扰因素, 设置交通标志时要突出主要信息。设置交通标线简单醒目, 避免道路信息过多,反而让道路信息成为驾驶者的负担;

⑥ 由于山区公路的视距条件较差, 标志的各支撑方式( 如单柱、悬臂、门架等)、对应标志的版面大小,若根据设计速度对应的形式和尺寸难以达到安全的视觉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大选用,且同时要满足道路净空的要求。

3 贵州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

(1) 贵州城市道路交通特点

贵州省海拔较高,就算是中心城市,也不乏城市道路中上下陡坡的贯穿,纵观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道路路网密度大,交叉口间距短,交通管理措施复杂,交通流量随时间性变化较大,交通参与者的信息需求量大;贵州的城市道路还应考虑自身城市的地形特殊性:城市位于群山之中,可开发的地方小,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车流量也相对较大;由于地形影响,上下长陡坡在贵州的城市道路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因此,设置合理的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在很大程度上能让行驶着者正确的判断城市的交通空间和交通状况,使交通管理者及时有效地引导交通,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掘道路通行能力、预防交通阻塞、减少交通事故。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根据实际情况的设置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会误导和混肴驾驶人的视线和判断。由此可见,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刻不容缓

(2)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新标准的颁布实施确保了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的法律属性。结合贵州的城市道路自身特点,以最佳的效果来实现贵州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合作控制使得交通流更加安全顺畅,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①在人车众多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中能第一时间吸引住行驶着的注意力而且不能被行道树、建筑物等所遮盖,以免影响交通参与者的视线。在满足自身特征如:标志颜色、尺寸、设置距离、角度、设置位置之外必须具有视觉冲击力,且与附近的广告牌、商业标志等设施有较大区别;

②标志标线要能够简单合理、快速明了的传递科学的相关信息,要让参与交通者迅速解读到其中传达的信息;

③交通标志提供的信息与交通标线提供的信息应保持协调一致,不能互相矛盾,相互结合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城市道路交通情况;

④标志标线的设置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立;

⑤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应有效缓解或解决交通事故、交通拥挤、阻塞、、停车问题、交通设施与景观协调问题、通行能力分配、路权分配、路网交通压力均分等等。针对不同的交通需求,在设置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时需要对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引导有更便利、周到的针对性原则,对道路交通的运营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4 结语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是向交通参与者传递交通信息的载体,不论是贵州山区等级道路或是贵州的城市道路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范结合自身特征进行设置。标志标线的设置,不管是贵州山区等级公路还是贵州的城市道路,都应按照易见性原则、易读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进行设立。并针对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确保对各自行驶着传递的信息规范、准确,让交通参与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识别标志标线内容,并根据其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应。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文环境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括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使城市居民能够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因此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与人文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不足及人文环境的意义

1、人性文环境设计的不足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往往只重视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大小等因素,其主要偏重于解决机动车辆的交通问题,而在微观人与城市道路交通关系方面的处理则常常被忽视。因此,虽然设计建构出来的城市道路能够满足当前城市道路正常的使用功能,但是却忽略了人对道路交通活动的实际需求,在人文环境观赏、享受,舒适以及便捷等功能方面都无法达到人们的要求标准。

2、人文环境设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享受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于是在我国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大背景下,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生活娱乐设计就应运而生。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舒适、美观、便捷、安全等人文环境设计的需求,最大可能地为城市居民建设出最人性化的城市道路。

3、城市道路使用者需求分析

1)驾驶员人群:驾驶员在城市交通中一般多指机动车的驾驶者,他们是城市道路使用者中对道路资源要求较高的群体,其出行成本较高,基本出行要求是安全、高速。2)骑行者人群:主要指自行车骑行者,他们是城市道路使用者中对道路资源要求较低的群体,并且其出行健康、环保,应该得到保护。3)行人人群:城市道路与公路中的出行群体中最大的差别是有大量的行人使用道路,可以说他们是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考虑主体对象,他们的出行距离较短,速度较低,出行目的灵活多变,道路要求较全面,对舒适的要求较高。4)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在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对道路的要求较为特殊,对他们的需求满足程度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水平,他们也是我们人文环境设计考虑的重要对象。

二、现代城市道路设计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横向安全距离与行车速度有着必然的联系。车辆驾驶方向盘偏离的摆动误差使车辆行驶线与车道线之间有一个偏移误差角。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参数基于20年前的车辆性能、交通组成、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模型中确定的横向安全距离值有进一步减小的可能;同时,私家小型轿车的大量出现,使路段的交通组成及道路横断面:同一时刻车种构成比例情况发生变化,模型确定的横向安全距离值同样有进一步减小的可能。

2、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设计人员要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所规定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并考虑驾驶者在视角和心理方面的要求来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灵活掌握,精心设计、反复比较,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使驾驶者操作平顺过渡,从而保证行车平稳、安全,乘客舒适。

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在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是借助于道路交通工程的技术和行政管理的方式,采取了交通分离同时控制和调节交通流的方式,按照交通流的性质不断进行疏导,并且进行均衡的布局,既要考虑到城区的交通组织和单向道路交通、禁止停车路段和限速路段的设置问题,也要考虑到对人行通道的改善问题,可以设置行人的过街信号灯和行人的无障碍通道,设置中心的安全岛或者错位过街横道线等,也可以适当的提前路口人行过街横道线等。

4、城市道路设施设计

1)临时停车场在城市用地中临时停车场的矛盾一直都是比较突出的。所以人行道比较宽的就可以作为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之用,可以分时段和分路段的进行管理,收费标准也要统一规定,主要用以路段的日常养护工作,这样不仅使得人行道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也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城市停车压力的问题,使得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2)安全设施;城市道路安全基础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行车安全、减轻交通事故后果的重要手段。城市道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全护栏、隔离设施、照明设施等,同时,交通控制设备也具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功能。

三、城市道路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联系

1、无障碍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联系

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做能够体现出与人文环境联系的莫过于无障碍设计。无论是从盲道布置到缘石坡道,还是从公共建筑的无障碍出口与入口,都能体现出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对社会残弱人士的关爱之心,其表现比的不仅是城市道路的人文环境的设计,更能表现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因此,在进行无障碍没计时,应该严格保证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合理性,将其作为精品工程做精做细。

2、人行道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联系

1)要做好人行道与车行道高差的设计。当前,部分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差较大,可以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设计成为两个纵坡,在其之间采用挡墙分隔,而在挡墙外侧则可适当地进行装饰,这样既能够满足双方的基本使用功能,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土方量,更能达到保护树木与绿化的目的,其呈现出的高低起伏景致,也能够给城市居民别样的享受。2)要做好人行道的平整度与密实度设计。当前很多人行道存在着平整度欠缺、雨天溅水、晴天绊脚的现象,因而,设计人员在进行人行道设计时要在确保人行道平整度和密实度达标的情况下,在进行铺装图案与色彩的设计;

3、人行天桥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联系

1)在进行设置时,要在桥下设置人行道栏杆,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自动扶梯,并要注意设置相关的自行车坡道与残疾人坡道;2)在进行选址时,要尽量设置在靠近道路交叉口、人口密集、交通紧张、靠近公交站牌、并与周围商业网点实现有效结合的地方;3)为适应其的气候特点,可适当设置透明顶棚,确保晴天遮阳,雨天遮雨的功能,也可以相对减少打伞所占用的天桥空间,相对增强天桥能力,此外,在人行天桥中要安装一些地灯,并适当留出通透空间,不要做篇幅过长的广告,这样可以给行人以更多的安全感。

4、过街地道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联系

1)在选址时,要尽量选在人流量大,交通紧张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的与周围商业网点结合,方便大部分出行居民。2)设备安装时,为方便中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要安装自动扶梯,此外,由于过街地道采光、空气流通以及雨雪天气排水较差,排风机、灯光以及排水装置的安装也非常重要。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使用功能上,而且在舒适功能、观赏功能、便捷功能上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安全、实用,更要满足舒适、美观、便捷等要求,注重道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更多地考虑与人文环境的设计,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从而实现城市道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青,吕正华,赵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

篇7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3-0046-02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有T形、Y形、十字形、X形、环形等。车辆通过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而每一个冲突点都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通常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组织、环行交通组织,用各种交通岛(分车岛、中心岛、导向岛和安全岛)、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等组织城市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相交道路上车辆及行人的交通安全并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总结起来就是合理组织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设置合理的车道数,按规范要求布置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岛、信号灯及各种交通标志标线,使交通流在交叉口有序组织起来,顺利安全通过道路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通组织优化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用交通标志标线、高出路面的各种构造物、护栏、分隔带、隔离墩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以及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进行疏导、隔离和规制。使交通实体像水流一样顺着一定方向和线路,互不干扰、安全有序地运行,以达到分离和规制交通的目的,称为道路交通组织渠化。

常见的平面交叉口渠化分离方式有物理分离、车种分离、车速分离。

道路交通渠化分离实施时,必须通过科学、全面、系统、深入的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和交通流等,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探寻其存在成因及应对办法,结合交通信号控制、标志疏导及道路改造等措施,同时采取现场调勘、反复论证、优化调整。才能实现充分利用道路固有交通条件、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切实改善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为达到以上目的,渠化交通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各种因素:人的特性、交通特性、交叉口的几何及物理条件。

城市道路交叉口车道条数及车道宽度交通组织:

车道条数:应由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信号灯控制方式、车道通行能力、高峰小时交通量以及交叉口几何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但基本原则为承担主要交通流的车道数应不少于道路路段的车道数,驶出道路交叉口的车道数不少于驶入道路交叉口的直行车道数”。

车道宽度:车辆通过道路平面交叉口时,因交通管制及信号控制,车速会低于路段车速,因此可考虑适当减小靠近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车道宽度,靠近交叉口车道宽度比路段车道宽度可减小约2050 cm。对于大型车通行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进口段车道宽度一般可采用3. 25--3. 50 m,对于小客车通行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车道,宽度可缩至2. 80~3. 00 m。在道路交叉口出口段,车辆会加速通过,车道宽度应适当加宽,一般要求与路段车道等宽。当渠化组织中道路宽度紧张时,直行车道宽度可以缩窄至2. 75 m(小型车)或3.00 m(大型车)。

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拓宽渠化组织: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拓宽渠化组织是最常用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法之一。在多相位控制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右转专用车道,同时应保证直行车流的通行畅通。在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拓宽渠化组织设计时,除了对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拓宽,也可对道路交叉口出口进行拓宽,交叉口出口道拓宽的方式是增设机动车道。拓宽的车道数的基本原则为:

(1)当路段双向四车道或双向六车道时,交叉口进口道至少设置三车道;

(2)当路段双向六车道时,交叉口进口道至少应为四车道;

(3)当路段双向两车道时,交叉口进口道至少设置两车道;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组织优化方法的组合:任何一个交叉口都不可能只用一项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只有将这些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依据交叉口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每一个城市道路交叉口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一个道路交叉口的位置、几何、交通条件都是不同的。一般的方法总结如下。

(1)任何道路交叉口都有以下渠化组织标志标线:车道行驶方向指示标志,道路中心线,车道界线,车道边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等。

(2)-般的道路交叉口都会进行导向车道的设置。不管拓宽与否,导向车道必须配以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车道行驶方向指示标志,导向车道线,导向箭头,有禁限的应设置相应的禁令标志和禁止掉头标志标线。

(3)交通复杂的交叉口一般都设置交通岛,交通岛在车流行驶的死角位置,形状、类型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做决定。

(4)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干扰较大的交叉口,除了应用上述措施可设置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或中心圈来规范非机动车的行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笔者有些方面只是涉及了一些皮毛。本次的研究侧重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的一些具体措施,建议读者在本文的理论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探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翟忠民,任福田,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

[2]赵恩堂,颜健民,张树升,严宝杰,交通工程学讲义[M].西安公路学院.1 984

[3]王炜,郭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

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建设平安河东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交通综合协调部门职能作用和公安建设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的堵点、乱点、事故黑点等突出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交通文明素质,为我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2008年河东区确定在全区普遍开展畅通工程活动。总体工作目标是:构筑起社会化的城市交通文明建设和实施畅通工程的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软、硬件投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革城市交通勤务工作,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指挥、疏导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全方位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畅通、快捷、安全、环保的绿色交通系统。达到B类城市三等管理水平。

三、评价项目

2008年评价围绕交通有序畅通,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设施齐全有效等方面的要求,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为主要依据。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与附加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城市,附加指标适用于对应类城市。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工作进展和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实施阶段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和创建目标,要按照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及畅通工程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完善城区各类交通设施,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活动,共同整治维护城区交通秩序,达到预定的创建目标。

(二)初评阶段

各部门根据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做好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和自评的文字材料于2008年7月5日前报送到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迎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初评和省级评价验收。

(三)总结阶段(2008年10月-12月底)

根据检查结果和各单位全年的创建活动,对实施畅通工程效果显著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工作措施,解决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畅通工程作为形象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公安、建设、宣传、规划、教育、交通、环保、工商、广电、安全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抓好畅通工程。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及时报道实施畅通工程的情况及效果,要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使交通法规家喻户晓,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的意识。

(三)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再分解,加强量化考核。结合本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分析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畅通工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再分解,逐一落实。要精心部署,量化考核,抓好落实,及时纠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各单位要把交通管理科技化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以提高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交通管理示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科技和设施投入,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提高管理效率。要将近期的工作措施同长远的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快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要认真抓好驾驶员信息卡发放工作,确保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的落实。

(五)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要集中力量打通一些卡口和瓶颈,使城市交通局部路段拥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公交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认真落实公交优先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要发挥城建监察队伍的作用,加强执法检查。要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重点整治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在城市道路或沿线乱搭乱建广告牌、不按规定挖掘和占用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的规范营运等问题。

(六)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确保畅通工程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活动,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减少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实施畅通工程,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六、组织领导

篇9

对于各类道路而言,要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包括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但是,目前只从从道路技术指标、硬件设施等方面对道路进行分类。以主干道为例,只要求“红线宽度达到一定标准、车道数达到六车道”,而没有道路两侧用地及交通管理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充分考虑。

1.2各类道路定义及界定不清晰目前,对各类道路的定义,我国施行的各种标准规范中各不相同。例如:在《道路工程术语标准》中,把干道定义为“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路”;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则把干道定义为“它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不明确的道路定义,致使交通管理以及交通流组织混乱,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路网系统既有的总体效能被削减。

1.3实现道路功能的具体措施不足在我国,各大城市虽然都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分类,但是对各等级道路缺少合理的交通流组织以及交通管理。而对于如何对各类性质的道路进行交通流的组织和实现对它的管理,现有的分类方法没有体现出的具体措施。

1.4没有把道路功能分类与土地开发协调起来从宏观上说,基于传统的功能分区用地模式,对部标道路进行分类。从道路本身来说,我国在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城市干路不仅要承担各种交通功能,还要承担绿化、景观、沿街设店(购物)等功能。鉴于此,进行用地布局调整,对城市主要干路的功能进行净化,已经是当务之急。只有从认识上,对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开发观念进行彻底改变,才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

2、我国传统的道路分类方法

1960年10月,原国家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编制的《城市道路设计准则》将城市道路分为三级七类:一级为全市干道、入城干道和环城干道、高速道路;二级为区域干道、工业区道路、游览大路;三级为住宅区道路。这一分类方法对于道路强调的是其平面性质,而没有联系交通流的属性;80年代,我国城市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当时城市的交通压力不大,这种分类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1991年,实施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又把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大类;1995年9月,实施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对各类道路的机动车设计时速、道路网密度、机动车道条数、道路宽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明确。

3、道路功能分类的优化分析

3.1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1)分类的原则。一是道路有主次、功能有分类。对城市土地进行开发的强度,要和城市所提供的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协调起来,道路网络容量一定情况下制约着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不同的城市规模和土地使用性质,要求城市道路功能也应是不同的。在出行方式上反映出来,主要包括:公共交通、小汽车、自行车和步行。为了使这些不同的出行目的和方式都得到满足,城市路网作为交通得主要承载设施,必须要有分明的层次,而且也要有清晰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各类道路上,出行的各种交通工具与主体的通行优先权是不同的;二是通过道路使用管理,使道路规划功能得到保证。划分道路功能和等级,不仅应对道路规划标准予以确定,而且应该对各类道路的优先服务对象予以考虑,从而为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且通过使用管理,对于道路的规划功能予以强化与和保证。明确各类道路的优先服务对象,依据道路的等级和车速的限制规定,对车道宽度、信号灯和出入口间距、停车、公交车站等进行确定;三是交通政策要体现区域的差别。应在充分考虑道路所处的区域、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道路服务水准要求的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城市道路的等级。

(2)分类的依据。划分城市道路等级的依据:城市用地布局、不同城市道路的几何特性、承担的交通流特征、改造建设城市道路的可行性等。主要包括:道路红线的宽度及其断面的构成、道路沿线的土地使用、交通环境、设计道路的车速、配套的交通设施、交通量,交通的构成、特性、组织的方式和交通管理的强度,在城市交通中道路的战略意义,在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中道路所属的层次。

3.2分类的内容

根据上述分类依据和原则,大中城市道路可以5类9等级:

(1)快速路。快速路根据其在城市道路网中的位置和具体设计形式,又可分为快速路和准快速路两个等级。快速路主要进行通过通服务,它连接城市与周边的纽带,也是周边途经城市的快速通道。未来考虑路网的需求城市内交通性主干道不能完全满足,所以在城市内部又划分出准快速路,准快速路的功能主要是连接城市各区,以及实现对外的通道。与交通性主干道相比,其技术等级更高,但考虑到选线时可能沿原有道路进行,快速路改造不容易,大量建筑坐落在沿路,因此,在交通管理的过程中,要把部分服务考虑进来。

(2)主干道。主干道在城市中起骨架作用,根据道路两侧的建筑功能与性质,以及交通流的属性,又可以把主干道分为交通性主干道与服务性主干道两个等级。一般从定义上来看,主干道为交通性道路,提供车流进出城快速通道,但是考虑到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在城区内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的主干道,应该对城市功能予以兼顾,要设置适当的服务,可以称之为服务性主干道。

(3)次干道。次干道属于过渡性道路,主要作用是承接主干道与支路,在城市交通中辅助主干道,可以将其定义为通过性与服务性之间的过渡性道路。出于管理交通上的需要,根据通过通与到达服务通在次干道中的比例,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区分次干道为交通性次干道和到达服务性次干道。

篇10

Abstract: the city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platform to guide the city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modern, reflecting the city road traffic level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leadership attention degree, as the city traffic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ity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proposed the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content, planning principle and process,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ning of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content from the angl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traffic engineering; 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U491.1+2

0引言

道路交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运行的动脉,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也处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面临着由于道路建设滞后于城市人口和车辆增长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交通供需矛盾的长期性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不仅要规划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使现有设施发挥最大效益。这就需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城市交通安全、畅通、快捷、低污染。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确保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合理性。因此,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制定应获得城市建设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的支持和协助。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在各规划层次中所处位置见图1。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内容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应对道路交通和管理的发展做出系统总结,并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合理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科学预测规划年份道路交通发展趋势,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今后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通过社会经济和相关交通调查,获得大量的城市交通基础资料和信息,并对道路系统、动态交通、静态交通和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城市经济和交通发展预测

包括对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发展分别进行预测,道路交通发展预测应具有道路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包括机动车、私人小汽车和非机动车在内的车辆发展以及交通状况的预测。

(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规划

其内容应涵括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①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有效的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组织道路交通,优化和调节交通结构及出行方式,形成快速、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网络。

②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

结合智能运输系统(ITS)的不断发展,加大高、新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研究应用,逐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③道路交通宣传教育规划

以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为目标,寓宣传教育于执法管理之中,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整体素质。

④车辆管理发展规则

加强车辆管理工作,以先进、规范、有序、合理、便捷的手段进行车辆管理。

⑤勤务管理发展规划

提高交通执法的整体水平,强化交通职工执勤的管理、服务职能,提高交通队伍形象。

交通法制建设发展规划

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道路交通法规,提高交通队伍的整体法制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工作规划

建立完善的交通安全监测分析系统,针对涉及交通安全的关键问题制定相应策略,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4)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评价

规划方案的评价是指通过对备选方案进行交通流分配预测、效益分析,阐明其达成预期规划目标的可行性。同时还可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或重新选择方案。

(5)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实施

第1、2项工作主要由交通规划部门完成,交通管理部门协助进行并可采用相关资料用于交通管理规划。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按阶段分年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形成滚动发展机制,定期进行充实调整,不断推进。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和原则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在规划时间上可以和道路规划建设周期保持一致,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宏观交通管理战略发展规划

规划年限一般为5)10年,主要是确定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略。如完善交通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实现公共交通占主导地位、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ITMS)等战略性目标。

②中期交通管理发展规划

规划年限一般为1)3年,主要工作是在宏观交通管理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出具体的分年度工作方案。如道路交通组织的中期规划可以是结合道路网建设状况,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交通流组织管理方案和措施,具体措施可以是均衡路网的交通流量、规划单行线和专用线、信号灯控制实现线控等。

③近期交通管理计划

近期交通管理计划的工作年限为1年左右,主要是重点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设计与论证,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合理组织和渠化交通为主。如对重点交叉口渠化、信号灯配时优化设计、转向控制等;路段机非分离、车道划分、停车管理等。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原则

篇11

0引言

自实施“畅通工程”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在此过程中,交通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也致使交通管理、安全设施在设置、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公安部公交管〔2016〕230号文件中的通知要求,对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不符合标准及配时不科学、交通标志标线不符合标准、不明确等情况进行排查和整改。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文件内容,从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方面研究基于KPI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及优化方法,在充分发挥交通管理设施作用、促进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KPI理论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其英文全称为KeyPerformanceIndicator。具体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一种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1]。KPI法符合“80/20法则”这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也就是关键的少数决定大多数”。这个准则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2]所提出的:在某个特定群体中,关键性的因子一般占比较少(20%),而一些次要因子则占比较多(80%),因此需要控制全局只需要控制占比较少的关键性因子即可。其核心在于从选取的所有评价指标中提取最重要的关键指标,然后用这些指标进行考评,最后依据考评的结果提出管理方法和措施。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多个种类,所以对交通管理设施的评价就比较复杂。根据KPI原理,将影响交通设施有效性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逐级分解、相互关联,使每一个评价指标都与交通管理设施的有效性相关联,最终确定影响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关键性指标,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有效性进行评价。

2基于KPI的道路交通设施有效性评价体系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系统结构复杂,要考虑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本文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公安部公交管〔2016〕230号文件中的要求,按照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交通标志、标线以及交通信号灯三个一级指标(Bi),之后按照各一级指标内容以及性质的不同,将其分别向下展开,直到能够得出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指标层(Ci)2.2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根据专家评分法的形式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道路交通设施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造判断矩阵,按1~9标度,衡量尺度划分为9个等级,分别是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明显重要、稍微重要、同等重要,相应数值为9、7、5、3、1的数值,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yaahp软件绘制城市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容量是取决于其最短的一根木板。而管理学中提出的一种反木桶原理[3]却与其相反,是指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他的特色与优势。对于城市交通管理设施来说,对于交通管理设施的有效性影响最大的就是权重最大的项,即关键绩效指标,因此选出权重值最大的12个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的关键绩效指标后进行归一化处理2.3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关键绩效指标的计算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这些指标的评价值[4]。以上选取交通标志内部信息正确率、交通标志规范符合率、交通标志牌信息无干扰率、交通标志无遮挡率、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合理率、交通标志信息无过载率为定量分析指标;因为信号灯配时科学性、交通标志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规范符合性、交通标线不模糊性、标线导向箭头与车流量适应性这些指标不方便定量分析,故选为定性分析指标。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交通管理设施的信息采集来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符合条件的比例。例如,交通标志的规范符合率是在整条道路里,达到《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标准[5]的交通标志总数和整条道路内交通标志总和的比值,这个评价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整条道路中达标的交通标志所占的比例若符合率即PS越大代表整条道路内达标的标志越多,其大小趋于100%为最优状态,其评价分值可以表示为100PS。可以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分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得到。对于不可量化的定性指标,不同的交通参与者对交通管理设施的感受不同,且比较复杂,采用模糊理论[6]对这种复杂的体系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处理。首先建立因素集U,U={u1,u2,u3,…un},然后由若干交通参与者对所调查的关键绩效指标因素进行等级评判,建立评价集V,V={很好(v1),好(v2),一般(v3),差(v4),很差(v5)模糊关系矩阵Rij是被调查对象觉得影响因素Ui属于Vj等级的人数与参加评判的总人数的比值。模糊关系矩阵Rij表示的是隶属度,即:被调查对象认为影响因素Ui对于评价等级Vj的隶属程度。首先要构造等级模糊子集,然后将影响被评价事物的每个影响因素作量化处理,计算出每个影响因素中,被评价事物对于构造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Ri在模糊综合评价中,评价因素的权向量设为:A=a1,a2(,…,a)n。权向量A中的元素ai指的是影响因素对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次序,从而确定权系数,并且在合成之前归一化。即:∑ni=1ai=1,ai≥0。选用合适的模糊算子将A与R进行模糊计算,得到各被评价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2.4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1)对于评价结果,此处定义无论是可定量分析的关键绩效指标综合得分还是不可定量分析的关键绩效指标综合得分,只要分数不满60分,即认为有效性不好,必须立即进行全面整改;分数在60~80分,则认为有效性较好,可以参考资金筹集情况进行逐步整改;分数>80分,认为有效性好,可以在有条件时进行逐步改正。(2)根据本区域内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所有的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值,将其绘制到KPI雷达图里,这样本区域各评价指标绩效表现的整体轮廓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然后根据所有的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值可以计算出这些评价值的平均值,这个值反映了本区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平均绩效水平。(3)进一步分析上述计算结果和绘制出的雷达图,很容易发现本区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各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表现的强弱项。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3案例分析

本文依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与交通流和空间条件相匹配的道路交通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横向项目“来宾市城市交通管理组织方案设计”。结合上述评价模型和问卷调查结果,可得综合评价集:S=A。R={0.0693,0.2988,0.3589,0.2390.033},按照标准向量{100,80,60,40,20}进行数值转化:0.0693×100+0.2988×80+0.3589×60+0.2393×40+0.033×20=62.6,得到来宾市老城区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定性分析指标综合评分结果为62.6分。得到这些关键绩效指标综合评分值后,再把所有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对所有关键绩效指标评价分值进行计算对来宾市老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综合评价中,定量分析指标综合评价值和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值均处于60~80分之间,但是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值较低,需要根据资金筹措情况进行逐步整改。同时由图2可以看出,来宾市老城区交通管理设施中交通标志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的不模糊性、交通标志的规范符合率和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合理率方面有效性评价较低。针对现存突出问题突出以下意见:(1)增强标志和标线的夜间反光性,确保夜间行车具有良好的视认性;(2)对于时间久的交通标线基本看不清及严重剥落的路段,建议重新铺设;(3)由定量分析指标的排查结果,将不符合规范的标志和设置位置不合理的标志拆除重建。对于其他不突出的问题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改善。

4结语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中用鱼骨法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后,引入管理学中的KPI理论,建立了基于KPI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体系,科学地选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分别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兼顾了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全面性。最后以广西来宾市的老城区为例,结合实际案例更直观地阐述了该评价体系建立与评价值计算的具体应用过程,从KPI评价结果雷达图中发现并分析该地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急需改进的突出问题及需改进之处,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改善建议,也为其他城市道路或区域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状况评价和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隗进.基于KPI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杨艳群,梁钰,郑新夷,等.城市道路交叉通设施有效性评价[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30-535.

[3]王仲华.基于KPI的建筑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55-56.

篇12

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为人们出行方便服务的,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年代,城市道路设计的更多的是出于车辆行驶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的考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其主要使用功能外,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1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日渐突出,单调的道路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相比较公路设计,城市道路的设计更具系统性,复杂性和功能性,在现代城市里,城市道路包括了各种类型的道路,交通广场,停车场,高架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和大型立体交叉工程等设施。而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会忽视若干问题,其中包括:

1.1设计思路的问题

不注重路网合理规划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全市路网均衡的角度设计不同等级的道路,往往一些城市只注重道路够不够宽,一味的拓宽道路,却不重视贯通性支路的建设,造成尤其是穿越中心区的干路时形成较为大的拥堵。

1.2不重视交通分析问题

为使城市建设与交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考虑新建或改建项目在路网交通流量自然增长的情况下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应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在未来路网交通流量中所占的比例,使项目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做到既能使交通设施承受这种影响,又不妨碍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问题

市中两条以上不同方向的道路的相交处,是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处,称平面交叉口;在不同平面上相交处,称立体交叉口。交叉口的设置妥当对城市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但一些城市的道路交叉口设置不合理导致交通状况欠佳。

1.4道路线路问题

好的道路线路直接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交通运输状态及其使用的便捷性。从景观和安全角度来看,有些城市采用漫长的直线和短线是不可取的。而对于主干线道路,过多的转折同样不可取。一般的道路应设置较大的曲线使司机不至于过度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

1.5人性化设计问题

人性化是城市发展的主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功能的持续强化,城市道路现代化,交通组成的变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交通的自由、方便与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事故和交通拥挤等问题。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把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及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行人的交通活动需求,使道路交通不仅实用、安全、快速,而且能够满足舒适、美观和便利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空间。

2 城市道路设计理念

2.1整体性理念

首先应以道路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应综合当地的经济,文化以及道路两边的建筑设施综合考虑,一种良好的秩序感是一条具有整体统一性的道路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诸如青岛,厦门一些城市的古老街道,直到现在仍能给人以美的认同,主要原因主要是这些街道有种统一的整体感。

2.2连续性理念

当今道路设计的一大准则是可识别的道路,应当具有连续性。连续性的具体表现为:一般来讲,过于笔直的道路很难有强的感染力,只有秉承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设计,将所有的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曲折有度,错落有致的空间视觉,这样既不会使使用者在驾驶中过于疲劳,也会使人们产生认同感和融入感。

2.3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了人是城市的主人,也是道路的使用者,所以所有的道路设计应围绕人这一主题来展开和发展。一条道路的设计最终取决于其能否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或者使用的舒适度。因此道路的设计应以人的角度为基本出发点,考虑市民的行为和需求,如在交通拥堵的地方多设置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分流,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全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景下,城市道路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主要指城市道路设计要有一个总的整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可能对自然因素和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充分的体现社会的综合的效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短期效应。这是当今多元化时代所决定的。

2.5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建设往往带来诸多的生态的破坏,如汽车产生的尾气,噪声,城市绿地减少引起的热反射等等,这些都给人们的居住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而生态设计理念,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所以在道路设计中应引入生态理念为城市解决问题,在道路设计中,要充分的重视生态效益。

3 城市道路设计方法

3.1机动车道的设计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分为车身宽度与横向安全距离两大部分,设计时要考虑。还要考虑东西和南北垂直方向的直线通行。为了方便南北方向车辆在各个生活区的上下路,可以设立上下道,此上下道设立在路的正中间,把架起的南北路和生活区环绕路以一定坡度上下连接。

3.2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其使用功能。作为城市道路设计师和建造师,首先要保证人行道平整度及密实度,同时尽可能采用防滑砖铺砌。人行道与单位门口上车坡道的关系设计时,可以把单位门口上车坡道与两侧人行道采用坡道进行连接,用不同材料区分,提示路人注意。

3.3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规划指的是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交通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估价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道路网的规划。在进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前,需进行必要的交通分析,得出必要的交通流量数据。然后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术及行政管理手段,禁止停车路段,改善行人通道,设置单向道路等使道路交通设计更趋人性化。

3.4道路环境设计

绿化是美好道路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的一种方法。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减少噪声,调节气候等等功能。另外道路环境设计应以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为主,过多的人工建筑物的道路设计,往往显得生硬而缺乏亲和力。环境设计应就景观风貌,建筑特色甚至断面布局等进行综合设计,从而达到提升整体环境水平的目的。

3.5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的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范规定在城市市区道路、城市广场、卫星城道路广场、经济开发区道路及旅游景点道路的设有路缘石人行道及各种路口应设计缘石坡道,公交上候车站地段应设计提示盲道等。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道路设计只能从一个方面改善道路交通的条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因此,在完善道路设计的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长春.浅析幕燕滨江路设计[J].山西建筑,2010,(31).

[2] 李业根.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思路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

[3] 刘奕兰.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