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5 09:55: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阑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资料与方法
入组标准:阑尾炎诊断明确,选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方法:①构建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为了使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需要构建实施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科室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②人员培训:组织科室参与中医健康教育路径的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路径的概念、起源、特点及应用,了解实施中医健康教育路径的目的、作用及意义。学习有关急性阑尾炎的专业护理知识。③制定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中医健康教育路径表:此路径表作为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的路线图,护理人员依据护理路径表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它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情志护理、辨证施护、饮食调护、活动、宣教、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横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④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责任护士每天按照路径表上的指示内容根据患者需求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等进行评估,详细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内容和作用,取得患者的合作,并在临床护理路径表上对已执行的内容打“√”,对没有执行的内容打“×”并进行分析记录。在实施过程中,科室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路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路径中不尽合理的内容,将修订意见反馈给护理路径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反馈意见集中研究,对路径文本进行必要的修订,然后将修订后临床护理路径文本下发,进入下一轮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
结果
通过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实施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融洽医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同时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打造中医药优势,发扬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优势。
讨论
路径是一全新的质量管理工程,需要广大的医护人员全面系统的培训。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医疗费用[3]。通过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实施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融洽医护患关系,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顺应我国医疗改革;同时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打造中医药优势,发扬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53-02
近年来,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升高[1]。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易发生术后感染及并发症,严重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咳嗽、呕吐等,触痛试验结果为阳性,B超显示阑尾肿胀且形成积液,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4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3.4±5.7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消毒,给予心理护理、密切监测病情、疼痛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不良反应及突况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1)入院宣教: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利用探视时间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情况,包括:环境、制度、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及安全知识等;讲解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打消其顾虑;嘱患者及其家属禁烟,吸烟易引发术后咳嗽,影响伤口愈合[2],让患者明白吸烟对疾病治疗及手术均会造成不良影响。(2)术前宣教: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术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帮助患者完成术前准备,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床上大小便、有效咳痰等,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胃肠减压、常规留置导尿管。(3)术后健康教育:患者回到病房后根据其手术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的,预防呕吐,嘱患者术后8h绝对禁食;8h后经主治医师同意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之后逐渐过渡至普通食物;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禁食,为预防便秘,适量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3];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
1.4评价标准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填写,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四档。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8.97±1.32)d,明显少于对照组(12.9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5%,显著低于对照组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干预措施的一种,通过向人们提供健康知识,改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4]。急性阑尾炎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老年患者的抵抗力较弱,手术易发生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6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干预,并将干预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8.97±1.32)d,明显少于对照组(12.9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吉国.老年急性阑尾炎37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66-67.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等方法,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并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本文就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8.2±1.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28h,平均时间(11.9±3.5)h;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7.9±0.8),发病至手术时间4~30h,平均时间(10.6±3.8)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治疗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给予护理,主要包括:
1.2.1路径的制定 首先成立护理路径小组,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小儿急性阑尾炎整个围手术期期间健康教育路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路径方式、流程的培训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单。
1.2.2 路径的实施 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逐一实施,在完成的项目前打“√”,并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的需求给予及时反馈和总结,直至最终完成所有项目。
1.2.2 路径的内容 路径的具体内容包括术前和术后两部分的健康宣教。术前的健康教育包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长介绍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并重点向患儿家长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以降低患儿和家长顾虑;在术前准备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为病情较重的患儿补充液体,以适应手术需要;术后健康宣教包括嘱患儿家长术后暂禁食,以避免过早进食引起腹胀肠梗阻等,并做好解释工作,以更好的取得患儿与家长的配合;术后排气后可进食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普食,但应注意避免使用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同时嘱患儿家长为患儿加强营养,以补充机体所失;嘱患儿及家长术后6h应开始早期下床活动,以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1]。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护理满意度应用糊数字评分方法进行评定,设置分值为0~100分,以≥85分判定为护理满意,向患儿以及家长解释清楚,以使患儿或家长选择其中一个分值来评价自己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观察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8例(93.3%)、21例(70.0%)患儿评分≥85分,因此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
3 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种疾病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路径或表格[2]。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以及阑尾点压痛或反跳痛等,一般均行手术治疗。儿童由于其年龄和自身生理特点,对疼痛的耐受性较低,对手术的恐惧度较高,这些都会对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而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可使护理人员更好的明确工作内容,减少工作的随意性,措施落实起来也更准确、到位[3]。从本组结果可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观察组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小于仅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心理护理
因急腹症的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大多数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的,没有给患者思想考虑,导致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上造成较大的恐慌,增加其心理负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做到镇静,忙而不乱,及时从精神上予以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手术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在进行术前准备时,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和科室在开展此类手术的效果,介绍同类患者治疗经验和效果,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心理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忧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之所痛,通过有声或无声的姿态温暖患者,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术前相关准备
叮嘱患者应术前禁饮食,为患者手术区准备皮肤,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常规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路,一般在左手行静脉置管术,术前30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神志和腹部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一旦病情加重,应急诊手术。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切口处护理
术后2~3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患者感觉伤口肿痛或跳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术前未进饮食,术后禁食,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从而造成膈下、肠间、盆腔、切口感染率增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随时关注切口情况,一旦发现切口出现红、肿时,拆去缝线扩大切口排除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
当炎性渗出物不多时,可以使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药物,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对出现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症状的患者,切除阑尾并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手术后要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顺向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凝块阻塞引起感染。注意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等,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医生解决。
3、术后便秘护理
患者在术后3~5d出现便秘时,不可使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导致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可口服轻泻剂来治疗。
4、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多会出现手术疼痛,对于高龄患者而言,术后疼痛可增加高龄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的发病率,通过采用镇痛药能降低心肌缺血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5、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治疗期间,应当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多媒体等形式对其开导教育工作,使患者不但能学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实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7]。急性阑尾炎患者遵医程度的高低关键在于健康教育,直接影响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和转归。通过健康教育,?病人对急性阑尾炎防治知识有显著提高。做好急性阑尾炎患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其自我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愈率。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建立建全访视及联系制度。
6、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