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4-03-25 09:55: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专业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专业课程

篇1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的优势

(1)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有良好师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上,经济系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年青的队伍;从学历结构上,是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从职称结构上,在系教师的职称较高,其中,副教授比例已达3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到75%;从学缘结构上,近年来通过引进省内外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不仅壮大了教学和科研的团队,而且优化了经济学的学院结构,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为学术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科研成果丰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沿着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并以学院建设为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开发横向课题。教学成果上,多次获得湖南省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主编或参编多本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奖。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部分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通过评审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为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不仅通过加强“硬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强化了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同时也优化了“软环境”,加强了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把实践活动真正纳入教学体系,鼓励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009年至今,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取得了多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3)教学硬件和设备完善

从教学硬件上来看,经济学院自2007年获经济学实验室获得省部共建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以来,于2011年获省部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项目资助,拥有校外科研教学基地5个,美国经济评论等多种国际权威专业学术刊物,3种网络期刊和4个网络数据库,并且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充学术资源数据库,以供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使用。目前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370平米,实验用房为4间,拥有各类计算机190余台,能同时容纳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上机实验。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值约300万,其中硬件设备约160万,软件设备约140万。培养实践能力的条件良好,校内经济系综合实验室设施齐全,并备有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湖南农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秉承这一理念,陆续发展了五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春华镇人民政府、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亚华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

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劣势

长期以来,农业院校从数量和质量上培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人才很难与财经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相比,导致其社会知名度较低。很多企业和事业用人单位认为,农业院校的强势学科就是农业,而农业院校毕业的经济学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堪忧。这对农业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学生就业和科研项目来源势必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影响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就湖南农业大学本身而言,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学科发展的因素:

(1)院系专业发展不平衡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历年各系的招生人数,其中金融系招生人数无论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而言均超过其他系,而其他专业生源人数相对较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来源逐渐趋于广泛,入学分数和基本素质也日趋降低,这给管理和培养造成困难。专业学科特色方面,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市场需求严重供不应求;而理论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不明显,缺乏竞争力。来自内外的双重因素造成了当前院系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2)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

从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来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从原来的3学分提高到3.5学分,一方面突出了其重点和基础学科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使得总体的课程设置显示出较强的单一性。以教育部就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为指导,笔者认为经济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并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能够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具有多样性,并适当设置与其他社会科学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从而提供本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学生更广阔的课程选择空间,引导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认识理论经济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当加强经济学文献的阅读,也应该成为改进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措施

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证。人才市场对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加务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体系必须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现代农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工作,以及农科人才从事现代农产品的经营、开发和国内外贸易等工作。应确立“以农为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

1.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

对于湖南农业大学而言,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应立足于以图2湖南农业大学2006~2013年经济学院各系学生人数对比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因此经济学专业应该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又有利于发挥本学科比较优势,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交叉学科,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多样化人才作为保障,特别是当前粮食安全问题、环境监测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因此,农业院校经济学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突出经济学向“三农问题”相关领域扩展交叉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也能够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培养和输送技术和管理型人才。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37-03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要不断改革与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遵照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1]。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培养高层次的经济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意义

经济学专业被视为经济学科的基础专业,其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原有的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培养面向市场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因此,对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运用主体教学原则,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开展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经济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质疑,可以逐渐地检视、修正自己陈旧的教学观,主动、自觉探索新的教学观,从而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2]。

2.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观念的不断创新,教师善于使用友善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经济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通过加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课经济学专业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渗透的初步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以专业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为途径、载体,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方向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方向,因此,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以此满足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设置单一。本科经济学专业除公共课外,所开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围绕经济学专业这一狭窄的专业而设置,大多数课程与经济学紧密关联与其他学科联系甚少,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多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这样的课程体系也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2.重视理论课教育而忽视实践课教育。本科经济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课时量较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在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本科经济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这使得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本科经济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使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大量存在照本宣科、信息量少,不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不注重师生交流“满堂灌”的现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粉笔+黑板”,教学手段、技术、设备和环境普遍比较落后,教室功能不齐全,电脑化、网络化在教学中应用程度较低,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下[4]。

4.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深度不够。本科经济学专业教学中采用书本中的理论大多是过去西方流行的经济学理论,西方近几年来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理论,由于我们的教师了解的比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经济学专业国际学术前沿的新知识。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和国外的经济学教育差距很大。美国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到高级层次,匈牙利本科经济学专业和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而我国很多高校一般只开设到初级层次,开设到中级层次的高校就很少,导致学生经济理论功底不扎实。

三、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设置多元化。本科经济学专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富有创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来实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构成,这三大模块课程在突出经济理论厚后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兼容性、交叉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既增强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经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要求。

2.重视理论课教育,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重视理论经济学的教育,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太少或只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5]。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难以贯通,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工作。针对目前的现状,通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种渠道,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最终实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科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积极性,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而且能够弥补教材里某些课程内容过于简单的缺陷,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深化,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要增加经济学专业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课时,深化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的层次,尽可能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到高级层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功底,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专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s1):74-76.

[2]刘尧.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0,(01):45-47.

[3]龚三乐.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95-97.

篇3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1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及部分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有关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其主干课程包括了交通工程基础、运输经济学、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通行能力、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公路网规划、汽车原理及应用等。

文章以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阐明在学校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中已有的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探索,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出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一、运输经济学课程概述

运输经济学是面向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班号代码:32201)和交通运输专业(班号代码:32301)在第三学年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课,其先修课程包括经济学、交通工程学和统计学。目前主要的参考教材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严作人教授等著的《运输经济学》(第2版)。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交通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运输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经济理论与方法,与工程项目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科学地认识交通发展和运作中的内在经济规律,掌握交通中经济问题的理论知识,提出可行的交通经济政策发展建议。

二、 已有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

问卷调查主要分为2种类型,包括了第一节绪论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调查和结课时的课程建议调查。

首先在第一节绪论课时,对学生进行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采用的是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教学。参与的班级包括了0932201和1032201班,分别获取了28位和34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情况,了解其对运输经济学的理解和期望。

在结课时,对学生进行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建议调查,采用的是email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其对课程学习的想法,想学到什么知识,对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并及时地反馈到以后的教学中。参与的班级为1032201班,34位学生中有24位提出了共计40条相关的课程教学建议。

学生所提的建议包括了加强经济学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重视课前预习,拓展专业阅读材料等方面,从中看出学生对运输经济学课程的不同需求,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

(二)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

及时将课题所研究的新成果引入到运输经济学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引领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接触科研,培养其研究兴趣及方向。

例如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应用在出行者方式选择行为和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中,可以分析出行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同时,讲解如何将拥挤收费政策与国内的实际联系起来的应用及研究,以及计重收费政策的应用及其对超载货车用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

鼓励学生自选与运输经济学相关的话题,通过资料查找、组织和PPT制作,最后开展演讲。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部分学生将演讲的题目经过调整后,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研究方向,例如对燃油税的研究、哈尔滨市CBD区域实施拥挤收费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进行经典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以及读后感撰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水平,从经典外文中品味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增强对课本中相关专业术语的了解和掌握,又能够加强其对经典外文的理解深度,深入思考运输经济学理论及交通经济政策的作用。

其中经典外文文献的选取以Transport Polic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和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等交通领域的著名国际期刊为主,主要涉及拥挤收费、停车收费、公交收费、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三、取得的经验总结

考核方式上,采用随堂测验和让学生讲课的方式。随堂测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尽快消化和掌握。

让学生讲课有利于学生的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方面,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设计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

教学相长方面,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沟通师生间关系,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新知识教给学生。

四、 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的交通工程专业授课特色[1, 2-5],未来将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具体的探索和应用,具体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理论与工程相结合、课后答疑的完善、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一)教学设计的改进

现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授课教师准备,上交至教研室或院系批准,并在学校的教务处备案,但是学生对教学设计知之甚少。而在UW则有专门的Syllabus设计,第一节课人手一份,包括课堂要求、学习目的、考核方式、答疑时间等,标明上课的时间、学习的章节、课前预习的内容和需要阅读的材料,布置作业和收作业的时间等,同时每门课都有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的网络化管理。

结合目前正迅猛发展的幕课(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授课方式,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实践,例如Ben-Akiva教授在MIT OPEN COURSE WARE上的课程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alysis: Demand and Economics[6],其中涉及了交通成本、定价理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及评价等,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入一些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入程度,同时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与反馈。

今后将在教学设计方面深化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预习内容的布置和补充学习材料的准备,二是考核方式的明确化。

(二)理论与工程相结合

目前在交通工程系的专题报告和讲座中有的是专家学者的总结性或专题性报告,与运输经济学的结合不紧密,同时时间安排有冲突,学生不一定有时间去听。而在UW的嘉宾论坛(Guest lecture),邀请与本课程相关的有专门研究或实践应用的专家和学者,其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扩展其研究方向。

今后将邀请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程经济分析、财务评价等内容,演示运输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同时参照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少实教授和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徐崇泉教授的课题讲解经验,将自己在工程实践中的体会与学生分享,满足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需求。

(三)课后答疑的完善

现有的课后答疑与交流部分是课间休息和下课后就课堂内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建议反馈不及时;而在UW设有专门的Office Hour,每周至少安排2个小时在教师自己的办公室和学生见面,为学生答疑和解惑,扩展和深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课堂和课堂后的有机结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要。

今后将采用多种方式答疑,如网络答疑、预约答疑、固定答疑、集中答疑,每周设定固定答疑时间,并通过邮件和QQ的方式与学生交流[7]。对学生的课程建议,一方面通过邮件及时反馈教师给本人,另一方面调整和完善下一届的课程讲解内容。

(四)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在UW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再进行分组和讨论,每组3~4人,学生通过自行分配课题研究内容,合作完成某一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结束的时候,各个小组分别做Presentation,由授课教师和助教共同打分。同时UW的专业课程讲授不受某一本教材的约束,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来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教师会明确学生在下次上课之前课前阅读的资料,包括课本和网上资源Supplemental materials,具体到页数。

今后分组讨论和翻译的学生规模控制在3~4人,提倡组内讨论,有利于组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同时参考Small教授等的著作The economic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将国外的理论和知识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外文阅读能力。

五、结语

以交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借鉴华盛顿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和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4个方面的探索,并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对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提供参考和帮助。参考文献:

[1]Hu, X., An, S., Wang, J. Courses taught i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China [C]. 2013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ctober 11-13, 2013, Weihai, China. 985-988.

[2]吴绍春. 从11门课程看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8, 6(3): 15-18.

[3]黄云志.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性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31(增刊): 83-86.

[4]刘亮亮. 华盛顿大学和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 2006, (7): 35-36.

篇4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探索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在工学结合环境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对研究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当前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的问题,针对工学环境下如何校企结合,紧跟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

关键词]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37?02

电子商务自1990 年诞至2015 年以来,电子商务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对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居高不下。据艾瑞咨询统计,2014 年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已达到万亿元。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壮大,电子商务人才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公司抢夺的焦点。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境况在电商行业日趋严重,人才短缺已成为了困扰各大电商企业的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就业单位对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并不满意。大多数企业认为学校传授的电子商务知识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企业需求的人才并不指望从学校直接获取[1],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反思这种需求错位。

一、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虽然都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仍有相当数量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深究其原因,还是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理想,学校在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和市场需求有很好的衔接,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的问题,有些高校将电子商务人才放在计算专业培养,而有些高校把电子商务专业当作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注重理论的完整性,没有考查市场的需求,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模式也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也存在着上述的共性问题。近年来,很多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专业建设的经验积累和对电子商务行业认识的加深,在专业建设过程学校也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要工学结合,才能培养出特色人才。

(二)师资力量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专业,大部分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从计算机专业或经管类专业转型而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在摸索如何把两类学科有效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厚实的老师可能经管类知识就相对薄弱,都没有在电子商务类企业从事工作的经验,无法承担专业实践课程,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国内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薄弱,而普通院校大部分教师又都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2-4],因此在课堂授课方式中,教师做为课堂的主导,只负责将书本知识传达,而学生只会机械地听理论、背理论、考理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只将知识的传授局限在课堂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如能通过工学结合,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及实践教学是专业创新和改革的关键。

二、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金融、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商务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5]。电子商务专业的工学结合必须要通过学校、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以及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将教学过程与相关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按照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一)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培养的需求及岗位需求,以及根据国内大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可以将电子商务人才划分成三类[6,7]:技术类人才、商务类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其中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包含有电子商务平台设计、商务类网站设计和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商务类人才应该具有的技能包括有网络营销、网络国际贸易等;综合管理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有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能力和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能力等。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将技术类岗位做为本校电子商务专业重点培养方向,同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修商务类及综合管理类的课程。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设定长远的目标。因此,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技能,能熟练应用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工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知识, 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分成两个方向,一个为电子商务技术开发类,另一个为电子商务运营类。这两种方向的理论课程体系都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两大模块。其中基础理论模块包括计算机及英语等及教育部规定的相关公共课程,而专业理论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包含网络营销、移动商务、市场调查等专业课程,也包括网页设计、动态网站设计、JAVA 语言编程等技术类课程。不管学生在日后选择哪个方向,《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学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必须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以上这些课程是以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专业能需求为依托,贯穿“工学结合”的思想,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例如《网络营销》课程,传统的授课以课堂讲解理论知识体系及案例为主,而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这门课程的教学场所可扩展至专业实训室及校企业合作单位,从而使课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以工促学”的专业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增加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目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分为课内实践、校外实践和生产实习。

1. 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开设相应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每个学期选择一门专业课程作为实践主课程,将本学期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提炼,开设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整个学期实践采取“三段式”工学结合模式,主张在多次的授课过程中交替完成“真实——仿真——仿真——课堂——真实”的渐次提升,具体安排时可在校内专业实践室。

2. 校外实践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组织进行校外见习实践,学生到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现场观看电子商务运营,增加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电子商务,从而给予学生宽泛的电子商务概念,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角度理解电子商务。在每个学期学习过程中,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岗位实践实操,例如学生单独或组队开设网店,把网店的运营情况纳入学分考核,或者参加全球“吉姆斯”商业大赛及全国大学生“三创”大赛的相关赛事,学生在电子商务大赛期间,自由组队,可以为参赛充分组织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辅导讲解,鼓励同学积极创新,使所学知识得以活用。这种以竞赛为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真实问题完全的融合。

3. 生产实习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7-02

统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以下简称经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例如,计量经济学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而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来源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著名学府经济系、金融系或商学院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在《金融中的统计方法》一书中揭示了金融研究中若干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学科分支在统计学、数学及金融学的交叉与融合。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建设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一环,教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力量,统计学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经管专业教师(本文中指非统计专业的经管专业教师,以下同)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探索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基础,统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管专业的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传统的统计教学,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讲授,注重理论推导,缺乏适当的应用背景,使学生难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及其作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大部分经管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统计学的价值缺乏认识,未能深刻了解统计的用途、作用,认为自己和统计的距离比较遥远;普遍认为统计学的学习难度大,看到数字和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的排斥,缺乏学习信心;与经管的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趣味性要欠缺一些,而更强调的是逻辑性、推理性和严肃性,学习过程较枯燥乏味,所以导致许多同学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容易产生心理暗示,对统计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分的要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被动学习的成分较大。

大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在商业以及工业中,统计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第一产业方面,可运用统计计算出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及价格分布,从而指导生产;在生产行业中,统计学可以运用在产品开发、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在服务行业中,例如在金融行业中,运用统计技术将各种交易资料加以分类、整理,从而得到如客户贡献度、客户偏好、存款变动趋势、产品分析、行业发展等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等等。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要钻研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应多涉猎一些经管专业的知识,了解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知识体系,并且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的讲授和具体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统计方法在有关领域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的应用价值。由于统计学课程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经管专业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分,这就要求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内容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对本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予以正确应用。但我院目前的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到底怎样,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和国际工商管理系中,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份,从结果中可以得到经管专业的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基本了解情况。下面列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结果进行分析:

1.对于经管专业学科是否需要开设统计学课程及何时开设?

经管专业的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较为一致,专业教师的选择见图1,73%的专业教师选择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较为合适,没有教师认为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由此可见,在大部分经管教师眼中,统计学还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2.在各专业课程中统计学的重要性?

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经管专业教师从事的专业课教学可以分为经济类、金融类、管理类教学,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将管理类中的会计专业教师单独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教师,普遍认为统计学在各专业课中的重要性一般,而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类(不含会计)专业教师更是认为统计学在其专业课的重要性比例高达89%。而会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略有提高,但仍然低于经济类和金融类的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无论是在经济学、金融学,还是在管理类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课中,都可以见到统计学的身影。

3.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现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专业教师中只有27%的教师认为统计学和其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而有73%的专业教师认为统计学在其所教授课程中几乎用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由各位专业教师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在这个问题的整理过程中,发现只有一个老师能够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而大部分专业教师只简单认为统计学就是计算平均数等类似的描述统计。正是因为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专业课和统计学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即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学生反感。

三、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经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中,由于各经管专业课程与统计学课程的交叉作用,其他专业教师应该对统计学课程有所了解,和统计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对所教授课程进行整合,明确统计学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讲授情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独立学院最大的生命力就是逐年满足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则要使独立学院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办出特色,多学科交叉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多元型的人才,重应用、动手能力强,同时在科学文化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教师能重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讲授和专业优势互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优秀的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念、创新精神这六种必备的基本素质,才能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英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

2杨绪忠.财经类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2(5)

3贺 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9)

4亚 非、朱远程.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8)

5刘淑茹.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6)

6 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篇6

一、课程特点

我国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但学生在这些课程(包括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等)的学习过程中,只接触到了教材编者为学生展现的本专业课程的一些“知识片段”[1]P1,从这些片段中,学生不知道经济理论产生的过程,事实上对经济学理论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了解经济理论如何产生、演变和发展。应当说,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绎,更需要通过理论学说史的系统考察来完善。

《经济学说史》的核心是研究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如考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何人采用何种方法,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思想、概念、学说,乃至理论和规律,等等。再就是介绍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于决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总而言之是阐释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以及思想主张,等等。

《经济学说史》研究内容也非常丰富。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的新发展止,时间跨度很长,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派别的主要经济思想和观点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西方早期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庸俗经济学派、经济学派、边际效用派、新古典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内容极其丰富。同时,《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流派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相互继承和发展构成了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选用。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国内各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有开设此课程,因而教材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人大版”)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下简称“复旦版”)。其中人大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系统,细节充实,并且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人大经济学院在经济学教材编写方面的权威性,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子。很多首开经济学课程的院系多采用此版本。但这本教材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纲领性不强,课时安排较少的院系只能在教学中作适当调整。复旦版的教材观点新颖、体例清晰,其中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反思,但对于本科阶段的经济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不易理解和学习。综上,对于《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材体系庞大而课时安排普遍较少;二是教材编者的主观认识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一经济学说的客观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内容。

因教学内容多、体系庞大,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会感到内容多,学习困难,产生畏难心理。客观上讲,本门课程教材多厚达四五百页,内容有三十四章之多,多数院系仅安排54课时,这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在授课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来完整、详细地讲授教材内容,这给教师备课提了较高要求。其次,《经济学说史》是一门介绍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位经济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把理论性和实践结合起来,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经济理论,能够让学生既理解课程内容,形成正确认知而不教条理解,又激发学习的热情,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最后,《经济学说史》亦是一门介绍经济理论发展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不同经济学说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把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从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结果来看,这三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学生学习情况。

从学生背景来看,经济学专业多为文理科学生兼收,根据学生素质和学习基础,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需要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例如根据教材体系,这门课程实际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过程,因而课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必须有一定了解。从实际授课来讲,对理科生而言,历史学恰好是他们欠缺的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主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知识背景,这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出了要求。而文科生对数理经济学派的相关理论又难以理解。第二,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已经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这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必备基础。然而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和高数基础不够扎实,往往在经济理论推理过程中要停顿下来了解相关基础知识,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本门知识的理解。第三,经济学经过数百年发展,如今分支众多、学派林立。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与许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学科体系,要想全面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过多,学习困难。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设问、提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适合于和学生已有知识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比如在讲到边际效用学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价值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人需求的大小及事物的稀有性之间的关联,并从自身考虑,是否也存在这种心理。以这种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为何会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这一命题。

(二)把经济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经济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便于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时俱进。例如在讲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国际间贸易是如何发生的?按照绝对优势论,没有资源禀赋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但事实是否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了解经济理论提出、形成过程的热情,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学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但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经济学家逻辑框架非常严谨,思维独特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这对学生们以后科学思考经济问题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联系起来,了解其所学经济学知识的来源。

(四)借助影像资料。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理论构建的逻辑过程,而且在于要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学生,应增加其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基于这一点考虑,主讲教师应给学生延展、搜集书本外的学习资料,如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将20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本世纪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经济画卷,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书本知识与人类经历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门课程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书本上的一纸理论,而且是真正贴近生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的思考。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25-03

一、开设国际经贸专业全英文课程的必要性

自从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与世界各个方面融合得更加紧密。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的各种国际贸易活动十分活跃,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来作为人力智力支撑,而这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意味着必须至少拥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否则,就无法参与全球激烈的商业竞争。这对传统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目前国内培育经贸人才的主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急需要随之迈开国际化的步伐,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国际经贸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范畴,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经济类基础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商法等;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多数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多数经济贸易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里昂惕夫悖论等)、贸易规则(如UCP600、URC522、Warsaw-Oxford Rules 1932等)、贸易术语(FOB、CFR、CIF等)等都是直接从英语翻译而来,而指导国际贸易实践的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更是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采用全英文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相关论著的内涵,比中文教学更细致地向学生展现国际经济学知识,也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国际贸易实务的各环节,如报盘、还盘等多用英文表述;合同、提单、发票等文件也多以英文书写,开展全英文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在过去若干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为了让学生兼具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不少高校推出了针对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的模式,然后实践下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双语教学中,教师既可使用中文,又可使用英文,英文和中文授课的比例没有严格规定,在教材上,不少学校采用英文教材,中文授课,也有学校采用双语教材,中英文混合授课,相对比较混乱。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接受,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意思更明确地被表达,课堂上多用中文,或者用英文的比例极少,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而全英文教学抛开了中英文比例问题,在课程讲授、教材使用、课件制作、考核流程等环节全部采用英文,避免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冲突,反而让学生省去转换语感的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用英语来理解、思考和表述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

总之,教师全英文讲授相关课程,不使用任何中文,尽量让学生接受与欧美发达国家学生相似的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该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授课师资缺乏。国际经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需要学生懂得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求英语语言能力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因此,专业素质与英语素质的“双高”是该课程授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没有合格的全英文授课教师,全英文课程建设就无从谈起。我校属于国内知名外语院校,已聘有不少拥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的双语教师,但是他们要么缺乏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要么依然存在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为止我国兼具高专业水平和强英语能力的教师依然还是少数,大部分教师都不能够胜任真正的全英文教学工作。

2.学生的语言能力还需提高。要实现国际经贸的全英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外语语言能力方面却达不到相关要求。目前来看,学生英语能力整体水平不够,尤其是听说能力不尽如人意,专业词汇不足,也对学生使用原版教材,跟上老师授课步骤,尤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虽然大学生已经学习外语有些年份,但是大部分是为了应付高考,没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并且,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外语水平实在太差,不能跟上其他同学的脚步。从很多双语课程的实践来看,学生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大,课堂互动环节和完成作业等都习惯性地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无法完全融入英语教学的情景。

3.教材选用较混乱。目前国际经贸课程使用的教材比较混乱,有的使用双语教材,有的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有的使用中文教材但是教师用英语讲授,没有系统,多依靠教师个人的选择。就双语教学而言,教育部规定学校须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教学更需要使用全英文教材,但是任课教师的信息渠道并不一定畅通,原版教材价格一般也比较贵,因此真正使用最新最好的原版教材的课程并不多。此外,不少学校在出一些自己教师撰写的全英文教材,可惜大多数情况,这样的全英文教材质量有待考究,不少编写者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等,审核方面也不够严格,在使用的时候尤其需要谨慎。

4.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专业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国际经贸专业也是如此,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本身便是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该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应变能力。然而,现状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习惯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教师也不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变技能。加上专业课本身内容抽象、枯燥,如果授课语言再表述不清晰,容易使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无法掌握,学不到东西,进而产业厌学感,严重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于国际经贸专业全英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理解全英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已有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不少政策制定者和教师们对专业课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目的仍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真正内涵,认为专业课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实际上,全英文教学不能仅仅理解成简单的英语语言教育,也不能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一是最大可能地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所以,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才是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英语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语言工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语言教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对于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譬如,如何进行商务沟通与谈判拿到一笔国际贸易订单,如何签署相关买卖、运输和保险等合同,应该了解哪些国内国外的法律法规相关基础知识,如何履行进口和出口的实际程序,等等。当然,没有经历全英文教育培养的该专业的学生一样可以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但接受了全英文教育的学生却可以直接用英文完成所有任务,效率会大大提高,也更容易获得外国客户的理解与信任,其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因此,在全英文的教学过程中,直接运用英语传授和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两者必须同时进行,但落脚点应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建立培训与激励机制,打造合格的师资队伍。全英文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作为从事国际经贸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教师,有两方面的基本功必须扎实,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英语能力。专业知识是专业课教师的立足之本,要求教师对所教授的专业既要研究得比较透彻,又要对所有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兼具深度与广度,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教师就必须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发展和政策变迁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还要了解各个国家对于国际贸易实践的规定以及法律方面的常识,并且对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都十分娴熟。此外,教师还必须能够紧密联系实际,随时跟踪国内外热点问题,才可能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关于英语能力,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教师都必须精通,教师从挑选教材、制作课件、讲授课堂、交流互动,到命题考核、点评等各个环节全部要以英文形式完成,这要求教师有大量的专业材料阅读量和足够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兼具这两种能力的并不是太多,随着更多的高校希望改革全英文教学并提升教学质量,对于高水准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高校寄希望于聘请外籍教师来实现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纯粹的外教讲授专业课,其效果并不一定令人满意,一是聘请外教费用相对昂贵,学校经费所限,不能全部由外教来进行教学;二是外教不熟悉中国学生的学习背景、文化习惯等,导致学生理解和接受受到很大限制;三是大部分来中国的外教任职时间不够长,不能稳定,也影响教学的连续性。因此,那些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高且认真负责的中国教师会更受学生欢迎,尤其是那些有海外学习背景,或在国外有过教学经历的中国教师,是目前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最佳人选。可惜,这样的中国教师也纷纷被一些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高校聘请,大多数普通高校依然面临优秀师资的严重缺乏。因此,对于各个高校已经拥有的部分师资,需要挑选出具备一定潜力的教师,这些教师多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一定的英语能力,并且愿意投身于全英文教学的改革实践,对他们进行培训,鼓励他们参与国际交流和访问,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将是大多数高校更加现实的一种选择。为了鼓励具备潜力的教师们接受培训,可以考虑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譬如在课时费用、科研奖励、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特别待遇,为其教学配备助理,帮助他们处理烦琐的非核心工作,以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等等。关键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得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感到从事专业课全英语教学是一种荣誉,是提升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可以说,师资队伍的优劣与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决定全英文教学的成败。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优秀的教师会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全英文教材与参考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愉快地掌握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学生筛选与分类。教与学相辅相成,全英文教学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或者不愿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学效果依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优化配置相对稀缺的教学资源,对授课学生必须进行筛选与分类。

学校在开始筛选专业课全英语教学对象时,必须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包括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带给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尤其是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因此,学校进行书面材料审核和面试完全是有必要的。对于那些勤奋好学、英语基础好,并且愿意接受全英文教学的学生,可以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对于那些上进心强,但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先通过其他途径提高英语水平,如单独的英语培训班、国际交流的机会等,然后再进入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系列;而对于那些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够勤奋,同时外语基础很差的学生,可以暂时不招收进入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系列。总之,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帅选分类,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各个层面都需要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并适时地提高其外语基础,通过宣传、激励以及相关的奖惩措施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顺利推广创造条件。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对于高素质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际经贸专业开设全英文课程对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外贸经济类人才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国际经贸专业的全英文教学质量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至国家教育政策,下至学校具体方案,乃至每一个位于教学前线的教师,都应该首先统一推行全英文教学改革的目标,理顺思路,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合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确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使全英文教学达到培养新世纪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0-122.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47-02

经济数学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工具。目前,很多学生认为经济应用数学太难又没用,学习只为应付考试,违背了经管类专业设置经济数学课程的初衷。因此,需要对经济数学课程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高职生。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和金融保险三个专业设有“经济数学”这门课程,下面根据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我院具体情况,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脱节。“经济数学”是服务于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经济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但目前“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与经管类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学完经济数学知识后,学生不明白这些知识会在哪些专业课程中具体应用,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简单、单调。“经济数学”课程基本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参与意识淡薄,不易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方法单一、被动,不利于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落后也是明显的问题,“1块黑板+1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据主流地位。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学内容没有发生变化,教学容量也未加大。

3.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我院对“经济数学”的考核仍采用笔试,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最后根据答题情况给出分数。总成绩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有些学生平时不好好上课,期末突击几天就可以及格,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心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高职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及我院“厚基础、精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经管类数学课程要以经管类专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以专业需求为主线选择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我院管理工程系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和金融保险三个专业中,《统计学概论》、《财会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调研方法与技术》、《个人理财》等专业课程与数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与部分经管类专业课教师交流,并查阅部分专业课教材,笔者了解了各专业课程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及要求,弄清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上的应用重点,得到经管类专业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如表1。

在实际教学中,为满足经管类各专业对经济数学的需求,可将知识点模块化,主要包括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模块就是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必学的内容,主要是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础知识,穿插介绍经济函数与曲线、弹性分析、边际分析和经济优化等内容。通过基础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数学思想,具备初步应用经济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各专业对数学内容的要求不同,专业模块是在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础上,增加多元函数微积分、线性代数、运筹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供各专业选择。这一模块的内容都是后续专业课中要用到的经济数学知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教师可以设置情境,通过“问题驱动”、“案例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多实践。某些经过引导,学生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分析、讨论;对于易混淆的概念、定理或问题,则采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认识谬误,探求真知;对于难度较大的习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发言,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提问,最后由教师总结,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氛围。这些师生互动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要结合授课内容,适度、适量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直观、动态、图形化的教学手段,能直观地表达数学思想,许多数学概念用计算机来模拟和演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通过图形、动画可直观地感受极限概念的形成,清楚地了解定积分思想的实质。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3.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的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但规范化的试卷不可能做出全面的评价。因此,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也是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应实行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采用笔试、小论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考勤等方式综合评定。

结合专业实际撰写小论文,可以和专业模块内容相结合,考查学生应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是开放的,学生可独立完成,亦可几人合作共同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让学生使用现代化工具。这种考查方式锻炼了学生应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高守雷.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

[3]刘莹.论面向专业为主线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53

Abstract Since 2003,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ment economics" etc. in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ore than and 10 years dozens of various innovative forms of teaching experiment on how to design and carry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obtain some useful results and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six revelation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管类专业课程普遍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突出,包含很多理论派别及内容,同时又涉及很多实际的案例或者应用内容。即便用母语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双语专业课程,既要教授体系完整的专业内容,又要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这两个目标能够有效兼顾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在具体教学实施环节又如何进行或者如果改变教学形式才更有效呢?这些问题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1]我们根据在重庆邮电大学十几年、几十次的经管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试验、思考和分析,得到一些启示,对非985/211学校的双语课程教学及创新或有些许参考意义。

自2003年开始,我们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管理经济学”等本科生、研究生双语课程中先后反复尝试过的创新教学形式,包括学生讲课、专题研究性学习、角色扮演、专题讨论、对抗辩论、自备案例等。总体而言,我们的多数创新尝试是有效果的。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基于这些实践的启示(关于这些创新教学方式具体的方案设计、实施情况以及结果分析,我们另文予以介绍和讨论)。

1双语课程设置应当量力而行

相对于非双语专业课程,开设双语专业课程,必须更好地综合考虑整体的必要性,以及评估学生、教师、内容、教材等各方面情况的适合性。在双语课程必要性和学生素养确定的前提下,教师的能力最为重要。而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好多显得“高大上”的双语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有“赶鸭子上架”之嫌。通常的情况是,专业过硬的教师英语不行,而英语好的教师又不懂专业,两方面都行的教师在一般大学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好像许多人认为能够阅读外文文献或者写过外文文章的老师,上双语课就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误解。双语教学要求的英文口头表达能力,是比较严谨的学术性表达能力,而这一点,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

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必须也能做到且做得更好。关于这点所指的反例,在本校以及其他大学并不十分少见。一种现象是:教师的英文口头表达,无论是发音还是流利程度均勉为其难,但却要求学生做英文陈述,不知教师现场如何点评、指点学生的表现。管理者多半认为似乎一位教师比其他教师的英文水平较高,就可以胜任双语专业课教学,好像只要到国外去过一阵子,英文水平就突飞猛进了,从而开展双语课程就根本不在话下,而没有对承担双语课程教师的外文水平有硬性要求和测试。据我们观察和体会,要真正地进行有质量的双语教学、双语之间来回自由转换,还不是那么容易。

2不是所有的班级、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或创新

为了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抑或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主张,设置双语课程似乎成了高校的一种时尚,有的未必就切实地研究过其必要性。当然,要准确地评判一门课程是否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没有(也不可能有)客观标准的情况下,是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过,充分考虑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及班级的特点,应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回答双语课程的必要性问题。

首先,培养目标如果明确要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及国际化能力,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如果学生毕业后几乎没有可以预见的使用英文的机会,设置双语课程就与学生培养目标无关,而与其他目标或利益有关。

其次,课程内容如果有大量的专门英文术语、概念,只有更多地使用英文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反之,如果更多地使用英文不能更清楚地讲解课程内容,或者甚至会降低专业内容的学习效果,比如用英文对中国学生讲《论语》,那就是为了双语而双语。有些学术性强、晦涩难懂的内容,即便是母语讲解都不容易使学生理解,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既没有提高英文水平,专业内容也没学懂。

第三,如果学生普遍的英文水平较好且有前置的专业基础、学生班级较小(30人以下), [2]可考虑实施双语教学或者创新教学。否则,若学生的英文能力太差,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双语要求很可能会干扰课程内容的学习。如果学生班级太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参与互动,就会耗用太多课时,会影响教学进程,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创新教学要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难度须适中

相对于常规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下环节,新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多的探究和思考来完成任务,[3][4]而不是给学生提供更轻松、更容易的过关机会,或者设计的创新有名无实。这需要教师精心思考和设计内容、环节,使学生必须要经历、投入、参与。比如,设置课堂陈述可使学生更多地参与、锻炼,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用功的有效方法,而仅仅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则很难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用功投入(当今网络资源丰富、抄袭之风更盛)。

同时,在创新教学环节中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难度须适中:综合评估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学习积极性等因素,设计难度适中的任务,使多数学生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够力所能及。

4课堂教学创新最好有配套的考试改革

任何教学创新必须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创新应当有相应配套的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或者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挑战。对教师而言,创新可能源于自我职业道德的驱使,也可能是因为各种考核、竞争的硬性要求。

但对学生而言,教学创新多半都会要求增加他们的参与程度或者学习量,虽然学生可能也希望变革且主动地、积极地面对挑战,但多数学生会把这种挑战视为额外的负担,学生应对挑战需要增加其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从笔者的观察和体会看,当下的大学生多半都不愿意主动给自己加压,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上进心和用功程度似乎一直在稀释。1988-1992年,笔者在另一所大学任教,在笔者任教课堂上,学生普遍表现出的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努力用功的场景,给人印象深刻。反观过去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时常都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无论你变换什么方式,学生都不参与、不配合。

虽然创新的教学方式可能确实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但至少在学习一门具体课程时,短期的预期收益――考试过关并取得好分数,是决定学生投入的关键激励因素。如果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能增加学生的预期收益反而要增加学生的投入,导致收益与成本错配,学生理性的最优决策是实质上不额外增加自己的投入来“配合”教师的创新教学变革。

因此,进行教学创新,最好同时设计配套的考试改革:增加学生参与新的教学过程在总成绩中的权重,从而使学生因付出更大的投入收获更大的收益。[5]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对创新教学的预期,[6]改善其迎接挑战的态度,驱使学生主动地、更多地参与和投入,进而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根据笔者多轮的试验,有两种参考方案。最优的配套考试改革是取消期末卷面考试,代之以全面的过程化考试,即对学生参与的所有环节的表现给予合适权重并计分(包括出勤);其次是大幅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如降为30%以下。当然,考试的改革更多地受学校教务部门的政策限制,不过教务部门应该意识到教改与考试制度的依存和影响关系,同时,出台配套的考试规定改变或者给予教师足够的考试方式选择的自由度。[7]

5创新部分的课时及内容占比要适中

“国际经济学”等经管类课程普遍内容丰富、理论比较多,即便是非双语教学,要在48或者32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都不容易。在双语模式下又增加创新教学形式,必然会使有限的学时数更显紧张。而且,正如前文所述,要求当今时代的学生额外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来“配合”教师设计的创新教学,并不十分具备可行性。再者,学生在课下的付出是不容易观测的,必须通过其获得的结果及与教师互动情况来检查、验证学生的过程投入水平,也就是说,多数的创新环节应该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展示的时间,同时得到教师的点评、指导以及共同的讨论。以每个学生陈述占用10分钟再加点评、讨论5分钟来计算,30人班就需要课时10节课。因此,据笔者十多年的试验,创新部分与常规的授课课时占用比例,最多为5:5,一般3:7比较合适。

常规的讲课听课教学模式,可以按时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创新,也不是一创新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常规的“讲听”应该是主体,创新是对常规“讲听”的加强及对部分合适内容的非“讲听”教学。我们认为,受课程教学大纲任务完成和课时总数的限制,创新部分完成的课程内容比例最高为30%左右。

对当今颇受追捧的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创新稍加审视和思考,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仅最重要的理论就不止20个: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HO三个延伸定理”、“特定要素”、“产品生命周期”、“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关税阶梯上升”、“关税同盟”等等,到国际金融理论中的“汇率决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论、弹性论、货币论、资产组合论”等,如果这些内容都以微课或者翻转课程的形式来完成,如何制作那么多“精彩”的微课?学生真的会花时间主动学习这些微课吗?有“一流”的大学花人民币10万元以上来请电视台专业技术团队与任教教师“打造”精彩的15分钟微课,如果微课全覆盖仅仅20个主要理论,那岂不要200万元的预算?这种面子工程,对有的学校没有问题(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希望看到的),并且有好的“收益”,但一定不适合所有的大学。精彩的课件、内容呈现当然好,但不管谁来做,都是要时间、精力、金钱的。笔者曾被组织参加微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培训教师声称“30分钟学会制作精美课件”。培训教师展示、教授了如何运用近30个不同的软件处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炫酷的方法技巧。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笔者的感受是:这几十个软件的娴熟运用,恐怕永远都实现不了。因为仅其中很多个非正规渠道软件的成功安装,就需要反复地使用“特殊技巧”。培训教师说了:“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不要紧,可以继续学习他的网上付费课程,或者寻求他的团队有偿服务:400元做一页PPT。”

6学生成绩提高不等于创新教学效果好

要非常科学、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并不容易,任何评估方法都有优缺点。不少创新教学研究,好像只要总结就是有效的、成功的,或者用学生平均成绩的提高来证明创新试验是成功的,[8][9][10]凡此种种,应该说都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课程的最终成绩似乎是评估教学效果的综合性指标。但是,大学的课程成绩几乎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出考试题、自己阅卷评分,用这样更高的成绩来说明自己的教学改革是有效的、成功的,就是相当于“王婆卖瓜”式的自圆其说。

我们认为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应当是“两维度、三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估要注重“两个维度”,即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过程和结果并不一定是匹配的,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过程,故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进行分别的评估,可以更好地考核教学质量。教学的结果评估使用“平均成绩”这个指标似乎是客观的,但成绩分数不是那么可靠,除非成绩测定主要来自第三方测试(操作难度大),故学生对自己收获的评估很重要。对教学过程的评估,更多地要参考学生的评估(“学评教”),第三方的过程评估只具有一定的修正、参考意义,因为第三方不太可能全程参与所有教学过程。

“三方面”中,学生方面的评估最重要。就像商品给消费者带来效用一样,学生进行教育消费得到的效用,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故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评估方是学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即“学评教”和对课程收获的评估即“学评课”。“学评教”已经基本形成成熟的操作方法,评定结果直观明了。“学评课”除了成绩分数外,还应当包括学生的实际收获的评估。其次,来自第三方如学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相对客观的评估,也非常必要和重要。作为教学服务的提供者,教师应该多少都有“自吹自擂”的倾向,因为目前几乎所有教学成果奖的关键评定基础之一,就是教师自己填报的“优秀事迹”或“优秀成绩”。我们不能假定每个教师都非常高尚、没有私心。客观地讲,教师自己总结的“成功”并不完全可靠。

7结束语

我们所概括的上述启示,是基于我们在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的多门经管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及创新多年实践的总结和分析。这些启示或许对如何进行双语教学及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创新并是万能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几乎作为教育普惠制度推行。在大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生源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的下降。在如此背景下,如何科学地设计双语教学,使双语专业课程教学“好看”、“好吃”、“学生爱吃”又有“营养”?以及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估双语教学?答案仍然有待进一步探寻。

但不管怎样,任何教学设计都必须“接地气”。上述启示就是试图就如何使双语教学或者创新更加“接地气”提供一定的参考。只有充分地、客观地考虑和评估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才可能有更好地落实双语教学及创新。

*通讯作者:张鹏

本研究受重庆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改项目(JGXYJG201611)资助和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化教育专业建设项目(D21022015003)资助

参考文献

[1] Zhou Ye.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ls and Prospect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 A Case Study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Vol. 9, No. 6; 2016:147-153.

[2] 杨艳琴.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反思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184-185.

[3] 李源.《国际经济学》参与式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65-67.

[4] 王峰.《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互动模式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4):103-105.

[5] 王威,朱V华.《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3):134-137.

[6] 赵维.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上):48-49.

[7] 蒋春艳.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8):210-211.

篇10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统计学课程的调研,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统计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7.5%,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8.2%,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统计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为53.8%,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0.1%。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8%、47.4%、49.0%和54.1%。

(2)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0.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一般的占52.3%从学校角度看,33.3%的院校认为学生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59.5%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虽然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当将其应用到具体学科时,必然要与背景学科相结合,从而会产生新的特点。调查发现,有76.7%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88.4%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67.3%的经济学类专任教师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的专业编写专门的统计学教材。

2.统计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7.1%,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19%,具有统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占31.1%。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断加快。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基本概念、数据的描述性整理、概率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实践内容方面,多数院校设计了实践活动。

(3)教学条件。超过一半的院校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83.7%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各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课时平均为52课时,其中讲授44课时,习题4课时,上机4课时。各院校普遍认为课时偏少,特别是实践课时。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课时数为60课时。实践教学中,超过一半的学校选择Excel,1/3的学校使用SPSS。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3.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仅占68.2%,还有21.2%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可见,网络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4)教学方法与手段。76.7%的学校使用板书和投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42.9%的院校和21.3%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另有54.8%的学校和63.6%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近一半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约4成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还有14.3%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大多数学校要求全部批改或批改2/3,不到30%的学校要求批改1/3或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5.2%)统计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临时统一命题(38.1%)、分别自行命题(28.6%)、题库(23.8%)、卷库(9.5%)。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依次为题库(38.1%)、卷库(26.2%)和临时统一命题(19.0%)。

(5)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普遍较好。在对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9.5%的教师评价很好,46.8%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6.3%。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7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偏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0%。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缺乏课程实践(64.3%)、忽视个性培养(54.8%)、教师数量不足(52.4%)、缺乏案例教学(45.2%)和学生数量过多(42.9%)。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9.1%)、教学方法单一(55.7%)、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8.6%)、忽视个性培养(46.5%)和缺乏案例教学(42.9%)。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特别是缺乏课

程实践和缺乏案例教学这两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调研同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样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计量经济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9.3%,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6.0%,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55.6%,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3.3%。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1%、44.8%、51.9%和64.9%。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2.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占50.5%;从学校角度看,59.2%的院校认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40.7%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计量经济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调查发现,有高达96.3%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92.6%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

2.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1.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5.7%,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21.4%,具有计量实践经验的教师占49.7%。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解释变量、虚拟变量、滞后变量、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内容,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

(3)教学条件。44.4%的院校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92.6%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上机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建模的实际操作,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校(96%)使用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EViews软件,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PSS、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1.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占64.7%,还有30.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

(4)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22.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62.1%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4.4%的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40.7%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还有14.8%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接近一半的学校要求全部批改,1/4的学校让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2.6%)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题库(29.6%)、临时统一命题(29.6%)、卷库(25.9%)、分别自行命题(11.1%)。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与各院校实际采用的出题方式顺序相同。

(5)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一般。在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10.4%的教师评价很好,有42.7%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3.1%。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有73.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评价最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4.2%。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教师数量不足(70.8%)、缺乏课程实践(52.5%)、缺乏案例教学(50.0%)、学生数量过多(37.0%)和忽视个性培养(37.0%)。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4.0%)、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57.8%)、教学方法单一(52.1%)、缺乏案例教学(47.5%)和忽视个性培养(44.7%)。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表明各院校在教学中讲授理论普遍过多,讲授具体应用太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计量经济学的价值。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三、对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

(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经济活动风险加大。要准确的认识经济运行状况、测度风险,必须依靠定量分析工具,作为数据分析方法的统计学必然成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一切对经济课题进行思考、谈论和著述的人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术,而这些技术可分为三类: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可见,熊彼特认为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三门学问是经济史、统计学和经济理论。在具体谈到统计对经济学的作用时,熊彼特说,“……我们至少在原则上要承认:统计方法是经济分析工具的一部分,即使不是为了经济分析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也是如此。”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曾谈到过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他认为“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结论,并分别确定它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统计学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共识。

(2)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20年来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使经济学在精确化和定量化方面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使经济学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它自身也成为经济学家对经济概念和定律进行定量化的工具,成为经济学家检验经济理论,分析和预测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工具。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方法性和工具性,即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探索经济变量间关系的有用方法和工具。无论是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还是参照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们认为把该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要的。

(3)各院校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了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但在重视程度方面二者相比有所不同,学生中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计量经济学的比例要高于统计学。对此,我们认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同作用。尽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都是定量分析方法,然而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简单地说,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不难看出,统计学更多地说是一种工具和技术,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和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在开始阶段要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而且在应用的最后阶段还要运用经济理论对产生的结果进行解释。此外,我们从两门学科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之一,计量经济学大量使用了统计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没有较好的统计学基础,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不可能的。因此,统计学应该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

(4)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到目前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这期间,两门课程教学在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给予很高评价。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经济数据的正确理解和应用,从而对经济学的学有裨益。

(5)经过国内经济统计学界20世纪80年代激烈争论,统计学的方法论性质成为主流认识。随之,数理统计方法被大量引入统计学课程。但由此却引发了新的问题,即在新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原有的经济统计学部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课时均呈现下降态势,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12

2世纪美国伟大的教育家、以倡导研究性教学闻名全球的博耶(Ernest L. Boyer)教授认为,“最好的大学教育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有素的探索,使学生具有推理及思考能力。所有的教师都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一批高校从整体上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已被证明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之一。众多高校老师、学者已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适合“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课程结构体系、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创新学分制度等制度,为之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刘赞英等(2007)对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比,为我国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启示与借鉴[1]。刘智运(2006)认为,研究性“教”与“学”反映的是一种互动式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现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研究和主动探索的情境,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同时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同时需要与教师展开及时的互动交流[2]。王岚等(2007)认为,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3]。龙慧灵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研究性“学”要求学生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学生的研究与教师的研究有所不同,学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知识的学习,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的培养[4]。王锋等(2014)认为,研究性“学”与研究性“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内在联系通过“研究”这一纽带得以体现,并从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励、教师团队建设、过程管理以及体系评价配套等方面提出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策略[5]。

此外,关于研究性教学模式,肖萍等(2005)、刘茂军(2005)、蒋乃华(2010)和李胜清等(2009)分别提出了“以课题为中心的模式”、“溯源法模式”、“‘一体两翼’模式”和“‘四位一体’模式”[6][7][8][9]。

三、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Clein说过:“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著名经济学家P?Samuelson也曾经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从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计量经济奠基人R?Frisch和计量经济建模之父J?Tinbergen以来,95%以上的获奖成果都与计量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体验性很强、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课程,跟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和宏微观经济学联系密切,Kennedy认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家缺乏充分交流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不知所措[10] ”。Guy Orcutt曾说过,“做计量经济学就像试图通过播放收音机来研究电的规律”,足见其难度。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会更侧重于计量经济实证研究,其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很高,否则计量模型再完美,也只能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而收集数据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门艺术。

四、研究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1.强化大学新生研究性训练,为高年级研究性学习做好铺垫。《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果前期没有一定的研究训练,突然实施研究性教学会让学生无法适应,手足无措。因此建议一入学就给学生灌输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从传统教育模式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具体做法就是在大一阶段设立“新生讨论课”项目,由相关专业有经验的教师主持研讨课,课程围绕学科专业引导、开拓学生视野、激发科研兴趣的目的展开,重在让学生了解科研对于专业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尝试在学科基础课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等课程中适当介入研究性学习训练,使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所启蒙。用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韦斯特的话说,就是“尽可能尽早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2.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针对性的内容计划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欧美高校在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上普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特征,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基本上都会将计量经济学分解成几门更细的课程或者分成基础、进阶、高级等不同的层次。而国内大学普遍只单一开设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和国外相比我国各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笔者调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大学和西南财大、东北财大、上海财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5所财经类大学以及中国矿业大学、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6所地矿类、农林类专业特色突出的院校,发现该门课程的学时设置大体分为48学时和64学时,学分在3~4个之间。即便是一学期64学时的安排,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依然是非常困难的。从学期安排来看,除了个别学校安排在第四或者第六学期外,绝大多数高校安排在第五学期较为合理,一方面大二刚刚学完微观、宏观经济学和统计学原理,可以趁热打铁,有效降低遗忘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中后段的社会实践乃至毕业论文(设计)打下模型和方法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甄选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经济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计量经济学应包括概述、经典单方程的简单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经典假定的单方程模型(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和模型设定偏误)、联立方程组模型以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等板块。在概述部分,通过1~2篇尽可能涵盖全书主要内容的经典计量经济学学术论文介绍开始,让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并初步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的体系中来。经典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块,鉴于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已基本掌握OLS的基本方法,应侧重于剖析偏相关以及几大经典假定的阐述,这一部分以课内讲授、原理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放在后面三大模块,尤其是放宽经典假定的单方程模型篇章中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部分以及应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篇章。

3.选择适当的配套教材,为实施研究性教学奠定基础。计量经济学的国内外教材非常多,笔者认为选取合适的教材和配套的参考书对研究性教学的效果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教材在提供给学生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应给学生一定的面向经济实践的问题思考。因此,对该课程而言,最好能采取主、辅教材同步配套的策略,主教材以提供给学生基本理论与知识为主,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要吸收前沿成果。辅助教材则尽可能囊括可以实时更新数据的案例为主,对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是本科生“模仿研究”的起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从最初教师主导的“理论模型方法阐述”到后来的师生交互的“计量模型+案例实践”,再到目前尝试探索学生主导的“研究性教学”,使用的教材也经历了反复的尝试和总结。建议主教材选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的《计量经济学》或者西南财经大学庞皓教授的《计量经济学》,配套参考书选择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或者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以及EVIEWS软件自带的《用户手册(User Guider I、II)》,这样的组合可以很好地满足研究性教学的教材需要。

4.多方配合和资源共享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提供保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教学对学校、学院以及课程教学团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要制定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意见,专门组织开展全校范围内的研究性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因为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两个学院、一两个专业或者一两门课程能形成氛围的,它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更是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理念革新的过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制度,用研究性的视野重新认识教学管理活动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创造自由、开放、宽容、友好的服务软环境。学院层面也尽可能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争取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支持并构建以精品教材为主干的教材体系建设,教育学生树立“研究为新常态”的学习观,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以及基于真实任务的研究问题的解决[11]。课程教学团队除了依托自身的科研项目,广泛吸纳本科生参与研究外,更要结合经济现实,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建立系统的课程项目库。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对全校范围的资源共享的要求也很高。数据共享、软件共享、图书资料共享要求完善健全的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除了教室和实验室以外,老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库,下载更新数据,调用专业统计软件。加强改善教室、实验室、研讨间等研究性学习场所的建设力度,争取实现“小班教学”和“小组实验”,为研究性教学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保障。

5.以点串线、由线及面共同构建研究性教学的一体化架构。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经济学学科有各种不同的本科专业,以我校为例有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贸易等专业,不同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生源类别、学科基础和专业侧重均有所不同,相同专业的班风学风也不尽一致,因此可以选择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任课老师选择相关专业学风优良的班级进行试点。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范围内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和相对“规范(或者标准)”的经济问题作为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起点。通过模仿标准案例,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各自选择一个研究项目,要求小组(项目组)成员统一拟定立项计划书,阐明研究背景、立项意义,梳理综述文献,设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最后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在学生立项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答疑解惑。这样,多个研究项目组合串联起来,就可以形成较为完美的“4线”:前因后果线、教研反馈互动线、理论实践融合线和课内课外互补线。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立项研究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全方位选择研究主题、多途径收集资料,既可以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补充信息,又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涉猎更多的学科领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在项目负责人组织带领下,各成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既避免了搭便车现象,又可以极大程度上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最终效果也可以作为整个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从而拓展考核的内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