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4-03-25 14:36: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物流的优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物流的优点

篇1

一、引言

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中国及全球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几个主要的国外钢材生产输出国也面临着需求萎缩、货币贬值等经济危机,导致一段时间以来的钢材行情价格看跌。钢铁流通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科技、高集约、完善配套、大规模的钢铁流通服务企业服务于市场,促进流通市场的产业升级和降低钢铁的流通成本。而欧浦钢网的电子交易合同则能为企业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提前锁定利润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交易渠道和盈利空间,充分体现出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所带来的价值。

二、以欧浦钢网为例,探索中国钢铁流通业的现状

1、 欧浦钢网流通模式

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浦公司)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仓储、加工、配送、运输等物流业务迅猛增长,还新开发了银行服务、公共保税等新项目,整个公司运营体系都通过网络得到了良好有序的运行。欧浦公司自创立以来,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仓储、加工配送、公共保税、电子商务、运输及电子信息服务等多元化、跨地区经营的大型第三方钢铁物流与电子商务企业,也成为广东省内钢铁物流行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的企业之一。

目前,欧浦钢网拥有两大交易模式(电子合同交易、现货交易)+六大实体配套(信息、仓储、加工、运输、金融质押、公共保税)以及海量权威信息,构成欧浦钢网领先同行的独特优势。欧浦钢网拥有可靠的安全密钥系统、自助办单系统和银行资金监管系统,可确保交易方便快捷、安全无忧。通过欧浦钢网在全国各地设立的交收仓库,客户可以尽享降低交易成本、缩短流通环节、解决融资难题等实在效益。欧浦钢网“以信息为翼,以物流为本”经营战略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

2、欧浦钢网与传统企业创新处之比较

(1)创新发展理念,促使钢铁市场从传统交易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跨越。

欧浦公司从成立到试运行到稳步发展,成功运用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这一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成功的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不但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钢铁市场的印象,而且也促使钢铁市场从传统交易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跨越。

(2)创新交易模式,实现了钢铁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

欧浦钢网拥有两大交易模式――电子合同交易和现货交易。运用电子商务新型交易模式变革传统钢材市场落后的交易模式,让商户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利用遍布全国的交易网络以及新型的服务体系极大地节省了物流成本。它积极引入的这两种创新技术手段变革传统销售模式成为欧浦公司战胜寒冬至关重要的突围之路,并推动钢铁贸易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新台阶迈进。通过成功实践和完善运行,成功得到了国内钢厂、同行、贸易商的高度赞同,快速推动了业务增长。

(3)创新管理制度,加快了公司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欧浦公司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和培训,学习国外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公司管理层的共同努力和建设下,结合欧浦公司内部实际情况,把内部工作流程作系统化管理,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系统等,使公司管理现代化与电子商务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欧浦公司着重内部规范管理,多年来除了靠管理人员的共同管理外,还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流程进行评估,使公司各方面制度更合理化,管理更有效化。

(4)创新质押模式,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欧浦公司自2003年办理银行监督服务以来,就以服务银行、服务企业为宗旨,努力成为银行和企业沟通的纽带,致力于做到对银行负责、让企业满意,努力创造三方共赢的局面。为了将的电子商务与银行的融资业务紧密结合,欧浦公司推出了“订货易”钢材现货交易方式,通过“欧浦钢网”的“订货易”系统,网上的会员可以通过欧浦公司担保融资,用30%的货款就可以购买全额的货物,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欧浦钢网的成功运作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启迪意义

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钢铁贸易更加灵活和适应市场的要求,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调整钢铁产品的加工与配送,使钢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发挥更大的效益。欧浦钢网利用“以信息为翼,以物流为本”经营战略,结合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物流模式,对于提升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为相关行业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

欧浦公司建立以来,结合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在各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业务运营情况良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广东省大多数企业业务下滑,而欧浦公司08、09年经济效益仍对比07年有显著的增长。同时,通过欧浦钢网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为钢铁生产企业、钢铁营销企业和相关应用行业如建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搭起一座沟通协作的信息与交易桥梁。欧浦钢网在钢铁专业第三方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它更好地发挥和巩固了其在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方面的实施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建设发展。

2.行业和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欧浦钢网的建设,带动了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电子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有效地提高流通领域贸易效率,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

3.探索行业标准,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水平

通过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接入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安装认证体系、贮存体系、加工体系与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配套环境建设。欧浦钢网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可以达到整合物流资源,培育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目的,也是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物流基地的整合,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在同一电子平台集聚,通过平台运营商的规范引导和管理服务,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合作,逐步提升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最终从整体上提升了区域的物流经营和服务水平。

四、中国钢铁流通模式发展探索

1. 利用供应链原理。即把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金融商、批发商结成联盟。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过,今后不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存在的只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给我们描绘了今后全球经济的格局,这种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与国家之间区域合作一样都是不可阻挡的。企业之间的联盟、供应链也是不可阻挡的。

2. 用新的流通方式改造传统流通方式。主要的四种形态:一是电子商务。中国的钢材品种许多质量逐步趋向稳定,加上中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快,现代物流也正在方兴未艾,所以要加快钢材网上交易的发展,这既是销售方式的一种革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二是,现代物流。在钢材产能过剩状态下,是启动现代物流的最好时机,钢厂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物流成本下降,流通企业也要考虑销售过程中物流成本的下降,是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与物流提供商最佳的结合时期。三是佣金。我们希望大批发商成为佣金商,佣金发展取决于信誉体系的推进,取决于信贷的标准化,取决于银行的进入。四是连锁经营。钢材销售可以在全国建立网络中心,实行连锁,连锁企业可以自营,可以加盟,以达到大批量集中采购。现在不一定是生活必需品可以连锁,钢材同样可以使用一些连锁方式,可以达到集中采购的目的。

3. 合作互助,打造多赢局面。现代企业,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很难把自己孤立开来,企业总是在与各种不同的利益同盟者打交道。从供应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甚至是竞争对手,企业都应该与其合作互助,打造多赢局面。

4. 充分结合整合营销沟通,打造品牌建设。整合营销理论能够指导物流企业服务品牌建设,通过客户忠诚度的维护和提高、实行一站式服务、构筑营销战略联盟等方法,把企业降低成本和获得高额回报与营销策划公司所发挥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因此,不难看出,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中国钢铁流通业降低企业成本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中田安彦 著,刘志荣 译. 经营永无止境:流通零售业中的实战经营理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1

篇2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经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因此,我国把发展现代物流业写进了“十五发展纲要”,以便更快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于2005年9月9日,审议通过《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10年,河南省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 “一个中心三个圈层”、“七大物流工程”、“五个区域物流枢纽”、“八类行业物流发展重点”现代物流格局,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其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针对不利因素提出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一、 河南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分析

1、河南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因素

地理位置优势: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的一个“心”,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和集中功能,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承接东西、贯通南北,是我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能,在物流、信息流、商流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处于西部原材料产地和东部消费地中西部结合点,也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可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河南必将成为物流企业必争之地,这对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交通运输优势: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基础性条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交通。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在交通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铁路方面:河南省省内有欧亚大陆桥一部分的陇海线、连接内地与香港的京九线、京广线、焦枝线等铁路线纵横交织。另外,分别到北京、西安、武汉三地的3小时快速线路,正在规划筹建。公路交通方面:国家级高速公路网组成部分的京珠、连霍高速在省会郑州交汇,另有310、312、107、106等国道与河南省内规划的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浑然一体,公路运输十分方便。水路交通方面:作为国家主航道的淮河、沙颍河以及省航道的涡河、唐白河等都与下游水网省份相连,通江达海与华东水网浑然一体。目前,河南省的货运船舶有4381艘,200多万吨运力,单船的平均吨位已超过400万吨,内河运力规模在沿江省份中位居第三位。

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增长优势明显,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1996-2002五年间河南省的经济总量连续6年全国第五,2003-2004经济总量排名第六,2004年在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首位,GDP达8815.09亿元,经济增长速度达13.6%。较快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必然带来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旺盛的市场需求,旺盛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国家政策的倾斜,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把中部崛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仓,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河南省政府也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规范文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实施,拉开河南物流行业的整合大幕。淘汰一些散乱的小型物流企业,促使政府重点扶持有影响的本土物流,给河南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2、河南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不利因素

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内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意识到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着极大的利润空间,对采用第三方物流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知之甚少。观念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铁路、公路、航空、邮政等部门都有各自的物流企业,但都没有形成第三方物流。由于物流经营各自封闭和部门分割,造成物流业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整个物流业高度分散、各自为政、资源浪费、设施利用率低,无法形成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经营。

物流企业粗放形式经营,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近几年,随着物流概念的引入,省内原有的一些储运和运输公司挂出"物流"的名称,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采用粗放式经营。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服务功能少、融资能力弱、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根本不可能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究其实质仍然是挂了物流名称从事传统运输的企业而已。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传统运输服务大家都能提供,导致资源浪费,专业化服务,大家都不能提供,导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短缺。现代物流业的开展,必须有一大批既精通运输仓储业务,又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的人才和专家。但是,河南在物流人才和物流教育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主要有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教育教育方面落后。河南是人口大省,同时又是教育资源奇缺的省份,大学少和大学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二是改革开放后,国家重点开放东南沿海、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导致河南欠发达省份的人才外流严重,致使物流专业人才是十分短缺。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和人才流的统一。可见,信息流在现代物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流的畅通,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支持,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体现出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信息化水平不高,是河南省物流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管理水平跟不上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 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河南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势和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共生,任重而道远。因此,河南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加快河南省现代物流企业顺利发展。在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几个措施:

1、大力弘扬先进物流理念,树立企业的现代物流意识。就目前到实际情况来看,河南省内的企业现代物流意识还不是很浓厚,还没有意识到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丰厚的利润。因此,在这种氛围下,要发展现代物流,政府部门就应该大力弘扬先进物流理念,使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让企业意识到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先进的现代物流理论为指导,用事实说话,逐步使得企业意识到运用现代物流是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物流企业应改变粗放经营旧模式,走专业化物流之路。物流企业粗放式经营旧模式,容易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和短缺,走专业化物流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点,善于利用企业本身的专长和优点,干自己的本行,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就可以在该行业物流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

3、各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到河南省物流发展的理论研究来,加快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针对河南省现阶段物流管理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个重任,积极的投入到河南省现代物流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去,针对河南省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探索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新途径,不仅从理论上给予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以指导,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人才。在高校中增设各层次的物流专业学历教育,培养出适合不同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也可以给企业员工开展物流培训,用于缓解物流人才短缺。另外,到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地区引进现代物流的专业人才,也是缓解人才短缺的一个好举措。

4、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和应用物流软件,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服务水平。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物流软件的支持,电子商务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发展现代物流,就必须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和应用物流管理软件。要做到这些,应该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广泛使用,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5、以现代物流理论作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探索出本企业或者本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物流理论给发展现代物流以指导,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发展模式给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以借鉴,结合河南省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一条新途径、新方法,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陈由谷.福建区域物流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储运.2004.5:56-58.

[2]陈东煜.广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对策[J].商业经济文荟.2003.3;23-26.

篇3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活动。就我国国内来讲,虽然电子商务作为新的一种商务活动,但它的发展影响了其他行业,尤其是物流业。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观念,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打下了基础,同时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一、研究意义

电子商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物流,若电子商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它又会反作用于现代物流,使现代物流的地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让现代物流更加专业化,降低现代物流运营成本。因此,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就目前而言,物流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人们应该充分认识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找出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策略。

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电子媒介来实现商品、服务或信息的购买、销售与交换。而加拿大电子商务协会对其有更加严格的定义:利用数字通信相关的平台进行交易,且交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商品进行相关交易;②对服务方面进行相关交易;③相关资金的转账;④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的各方面交易等,这就是所谓的电子商务。我国学者焦新龙(2004)也有了新的见解,他觉得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对货物进行的交易;②对服务方面进行的;③对相关知识产权所进行的交易;并且这些交易都是要通过现代的各种相关信息技术来完成的。

(二)现代物流的定义

1999年,物流被CLM定义为:把相关货物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并能够有效管理这些货物在运送过程中的库存、相关的物流信息等,使之能够满足顾客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物流。而美国物流协会则认为:在时间地点都合适的情况下,能够给顾客带去合适他们的物品,这就是现代物流。中国六部委则认为:把原材料和产成品等各种相关物品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并且能够有效地记录这些物品的相关流动信息,包括相关物品的运输、装卸、配送等,于是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就能够把各种综合性的服务带个顾客,这个过程就是现代物流。

(三)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传统物流通常是指产品的一些基础业务,而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扩展。也就是说,要把传统的物流相关的业务进行拓展,而且其内涵也在更新变化,使得社会物流能够和相关企业的物流相结合,首先就是要进行物流采购,然后再进行物流生产,最后在达到销售物流的目的,当然,也要对物流进行回收。总的来说,现代物流在进行产品流通的整个过程都在服务于顾客。

三、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一)反应快速化

目前来说,各种物流企业对于配送环节越来越重视。客户的需求需要第一时间得到反应,客户的问题也要尽快的解决,收件时间要尽可能的短,物流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配送,使商品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更多的周转次数。

(二)服务系列化

现代物流要求其相关的功能要更加的完善化与系列化,并且能够有一定的定位功能。现代物流除了要具有一些比较传统的功能,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外延上向上增加市场调研以及相关的预测等,向下延伸物流咨询以及方案等很多方面的增值服务;在内涵方面,则要更加支持以上各种服务。

(三)作业规范化

现代物流要求功能、流程等各方面的作业应该更加的标准化和程序化,那么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作业,就能够按照标准来使其更加简单化,更加容易进行推广。物流自动化则能够对实际的情况进行追踪,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信息电子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发展,现代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信息的电子化,使很多潜在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比如延期交货等,让物流企业有效地控制了现代物流的整个过程。

(五)管理智能化

就目前而言,物流管理已经由原来的手工化逐渐转变为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甚至有些已经达到了智能化的水平。自动化主要都是依靠机来完成的,而智能化则是通过电子来完成的,所以智能化也就是自动化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包括集成电路等。

四、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一)促进现代物流需求发生新变化

(1)物流服务对象的变化。电子商务使得相应的一些网上商城诞生。物流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不单单是进行大宗物资相关的物流服务,而是形成了“小批量、多批次”这样的一个新型模式,而且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化,并向着“轻、薄、短、小”这样的方向进行发展。当然,那些具有主导权的用户,也希望能够用比较低的成本来获得比较好的服务。

(2)物流专业化需求。要发展电子商务,保持其竞争优势,现代物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现代物流需要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来说,他们还有可能可以自己办物流,减少成本。但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此这些中小企业就需要进行物流外包,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减少成本。

(二)拓展了现代物流服务空间

电子商务的存在使物流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也使得物流的反应更加的快速敏捷,物流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能够使用比较少的成本,而且其服务范围也逐渐增大。其服务范围向上或者向下都能够有进一步的延伸,所以就使得物流服务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能够为顾客在各方面提供快捷的服务。

(三)对物流环节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来进行传递并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如果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地进行更新处理,那么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就知道了物品的信息,在流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为客户及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使得相关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物流,使得物流更加具有合理性。

(四)促进物流技术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技术也由原来比较传统的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技术。比较传统的物流技术通常都是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物资运输,主要对材料、机械、设施这种比较大件的物品进行运输。而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物流技术一般都是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有GPS、GIS等。

五、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一)现代物流的发展机会

(1)“一带一路”促进现代物流全面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全面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包含经济总量大约有2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经济量的29%。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筹划,中国与沿线其他国家取得了紧密的经济贸易联系,与外部市场合作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物流市场,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2)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8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量有6.20亿人,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高达90.1%,并且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以达到50.3%。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完善和手机上网的普及,手机网上支付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截止于2015年12月底,手机网上用户支付的人数已达到3.58亿人。以上的数据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人数非常之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在网上的销售购买行为也非常普遍,这就说明了电子商务在不断普及、发展。如图1所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稳步持续上升,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总体来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经济也在持续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二)现代物流的发展威胁

(1)人才短缺。由于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企业缺少物流方面的人才。各个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物流企业的需求,并且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很多都被市场淘汰,所以即使拥有非常专业的知识也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市场急需拥有专业性知识并且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人。

(2)物流企业规模小、较分散。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的物流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一般都不会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到各地,提供的服务离散度都比较高,因此,现代物流不能将它的各种优势发挥出来,而且相关企业也没有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一体化的管理。

(3)制度不完善。政府没有制定比较完善的制度。物流企业没有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上也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导致了现代物流不能够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因此,各种相关的物流资源需要进行重新配置。

(三)现代物流的发展优势

(1)资源充足。就目前的社会形势,虽然物流的技术并不先进,但是国内很看好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其既有政策上的支持,又有经济上的支持。在政策上,国家颁布一系列战略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在经济上,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于运输道路方面,使现代物流能够持续稳步的发展。

(2)服务多样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还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服务。一般现在的物流配送,不仅仅只是进行送货服务,拥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完成基础的物流任务,还会进一步增加了拓宽市场的一些增值服务,比如在包装上进行创新、在商品退回过程中的信息会及时反馈给用户等。

(四)现代物流的发展劣势

(1)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一些相关的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甚至有些落后,于是就使现代物流在电子化的方面得不到发展。目前来说大部分人都把物流理解成为平常的运输业,更不会意识到现代物流能够提高相关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他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更加注重信息化、电子化和智能化。但由于现在的物流成本普遍偏高,造成物流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了在现代物流电子化和智能化上的投资,使现代物流的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偏低,许多方面都是由人工完成的,造成现代物流的配送效率非常低,不够便捷快速。并且,现代物流在信息收集方面也相对比较落后,没有系统地进行信息收集工作。

六、总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需要依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因为人们在进行网上购物的时候,如果有商品不能够及时送到客户的手中,或者是商品受到损坏等各种情况的发生,客户就会减少网上购买商品的行为,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抑制,这些都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就应该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现代物流能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所服务的领域也得到极大的拓宽,各项功能也逐渐被应用,使其效率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现代物流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及时被处理改善,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9,(3).

篇4

一、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运用

(一)集成技术。所谓的集成技术,其实就是将各个分离设备、网络技术以及布线系统集成到相互关联、协调的计算机系统中,让所有的资源实现共享,达到高效、集中的管理目的。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使用网络集成、功能集成以及软件界面集成这三种集成技术。就目前而言,我国使用的物流系统集成模式主要都是点对点的。因为作为物流行业而言,它们基本上都是跨区域、跨行业的,所以要求它们要与多领域、多地区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相互交流。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办法基本上都是让两地之间尽量多连接,让仓促企业和运输企业紧密联系。在我国,极大一部分企业都非常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来调整内部管理系统以及客户管理系统。

(二)定位技术。这种较为先进的定位技术是在六十年代才开始慢慢被研发和利用起来的新型技术。这种定位技术是以地理坐标为基础,它有很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定位技术可以以地理空间数据位基础,为用户提供动态下的地理信息,定位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计算机技术系统。它的基本功呢过,是可以把表格型的各种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化成为地图进行显示,对显示出来的地图进行操作和分析。

(三)系统扫描技术。在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中,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组建,那就是系统的扫描处理,系统中的扫描仪会对各种数据条码进行收集,然后把它们都转化为可用的信息。就目前而言,这种扫描技术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应用。

1、它可以用在零售商店中。除了给用户打印各种收据之外,也是商店对各种存货的一种控制。商场的销售点及时的捕捉到库存的供货情况和取货情况,非常有助于帮助商场补充订货。不但可以提供较为真实、有效地营销数据,同时还可以为所有渠道中的人员提供有战略意义的数据。

2、可以跟踪物料的搬运情况。使用扫描枪,物料的搬运人员们便可以及时的知道物流的存储地点、搬运以及装船入库。虽然这种信息可以通过手工操作,但是极为容易出错,而且消耗的时间也很长。

在物流管理中,使用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说是好处多多。对于物流的托运人员来讲,这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劳动时间和存货时间,对于物流的承运人而言,这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为顾客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让客户知道物品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方位,同时还可以跟踪车辆的装运活动,缩短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对于物流中的管理者而言,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对存货提供精确的控制,让顾客可以及时了解物流情况,大大减少了劳动成本,把那些物流货物精准入库。

二、现代物流的构成及发展情况

(一)物流技术的构造。对于现代物流而言,它是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它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物流。

1、现代物流基础技术包含了各种器件、元件的制造技术,它同时也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比如光电子技术以及各种电子技术等等。

2、现代物流的系统技术包含了所有物流信息的传输、搜集、获取,以及控制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这种技术是信息中的核心技术。在这种信息技术中,主要包含了现代物流的处理技术、传输技术以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等等。

3、现代物流的安全技术,指的是为了保障整个物流信息安全,在物流安全技术中,主要包括了病毒防御技术、身份识别、防火墙以及限制访问和数据恢复等技术。

(二)物流信息的发展情况。射频技术主要是以电磁理论为基本原理,这种射频技术可以对所记录的媒体进行读写。射频技术中存在很多优点,首先它的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不会只局限于视线以内,里面内藏的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而且还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最为关键的是,它自身具有智能的特点。射频技术的传播距离非常之远,它可以将信号传输到十厘米甚至几十米开外的地方,根据这些信息,用户可以输入千字节的重要信息,射频技术同时还具备非常高的保密性,不怕账号盗用或人为的而已损坏。射频技术的运用范围非常之广,它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例如运载工具、货物的运输等。特别是对那些需要经常改变数据的场合,最适合利用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在运用的同时,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让其自身的内容也产生不同,可是从射频技术的工作原理来看,一般是由信号接收机、发射天线、信号发射机等构成了整个系统。

(三)EDI技术。EDI技术可以把所有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内进行自动处理。EDI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网络,来实现数据加工,在此基础上,把整个库存信息以及销售信息进行共享,从根本上实现经营活动效率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物流管控模式进行结合

从目前的情况中看,物流模式和运作流程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就单从这方面而言,就决定了并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企业的标准化模块,如果照搬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技术,将注定信息化失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物流中,让其围绕企业的特点进行展开。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更加强调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的实现,现代物流企业和信息提供商会互相联手,共同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中,这种先进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会被更多的物流企业所认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纵观大局,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极为有可能朝着以下三种发展趋势开始慢慢发展:

篇5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TS、MI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4]倪玲霖:物流外包博弈分析与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78~80

[5]孙冶未:物流第三方的价值[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26~28

篇6

一、从自营物流到第四方物流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 T S、M I 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篇7

一、从自营物流到第四方物流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TS、MI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篇8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物流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当一个经济组织或者是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物流需要,如果这一个区域物流能够比其他的区域物流更好、更快地满足这个经济组织或者是个人的经济需要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物流的效率与资源的配置,那么这个区域物流的经济竞争力就会加强。其次,政府的管理机构对于区域的公共服务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管理制度都会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这些都影响到区域物流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区域物流中每一个经济活动都会涉及该区域物流的供求问题以及区域物流的运营系统。当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系统比较成熟,那么这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就会非常高,而且资源配置也非常优化,能够迅速地反映顾客的需要;当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那么这个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就不会很好,这都体现在平时的运输过程中,而且顾客也会对物流提出一定的意见,因为这个区域物流不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发展区域现代化物流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

1.可以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率

衔接和处理区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在空间上或者是时间上的差异是现代区域物流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降低生产原材料的成本,并且还可以使区域物流效率达到最高。高效的区域物流使区域周边的商品以及资金的流动速度大大增快,同时还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提高了该地区经济的运行效率。

2.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当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那么跟区域物流相关联的产业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这就相当于当买牙膏的人数增多,带动了牙膏的购买率,那么同时买牙刷的人数也会大幅度增多。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互相需要的商品。现代区域物流涉及的行业是非常多的,大到航空上,小到配送的车辆以及配送人员上。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区域的物流量增大,那么就势必会增加物流的配送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

3.提高区域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息化已经发展成现代区域物流最有利的支撑了。所以要想使区域物流发展的更加顺畅,只有加快区域信息的发展。这就需要该区域为物流物流搭建一个便捷的、可沟通的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在区域物流的配送中也会涉及信息化的处理。所以区域物流效率增高的时候,势必会使该区域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水平更加先进。

三、在现代物流基础上使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就目前社会来看,区域现代物流体系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所以只要哪一个区域抢占了先机,就等于说是抓住了机遇,掌握了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大致走向,就可以从竞争非常激烈中的市场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从而形成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目前的区域竞争力以及区域现代化物流的现状,想要使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

区域物流发展以及运行是建立在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上的,它同时也可以最直观地表现出该区域的物流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为了使区域经济更快、更高的发展,就一定要设置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且根据这一目标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信息能够在这上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其次要设置一个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并且这个基础设施不单单只是满足经济发展以及服务的需要,还要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所以,这就要求在发展区域物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元化的发展。

2.专业化原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专业化原则。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的产物:区域物流。成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行业,而且也慢慢发展成独立的行业了。这一行业的特点是为物流提供了一种所谓的集成化的运行模式,这一模式有个优点,就是可以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而且服务质量也是非常棒。企业将一些货物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之后,可以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获得比较大的效益,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

3.信息化原则

现在许多行业都是靠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区域物流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们在发展区域物流的时候一定要搭建一个可以沟通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这个可以使区域物流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反馈,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要。物流新信息化使得物流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时也提升了区域物流的经济竞争力。而且当我们建立起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沟通平台,可以对物流数据进行共享、查询以及其他的工作,这大大方便了区域物流的信息化交流。

总结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之下,区域物流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走向,一个区域的经济想要更快地发展以及提高,必须要加强该区域的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F407.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12-03

[作者简介] 赵 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港口物流与经济。(广东 广州 510300)

一、港口发展演变与现代物流的内涵

一般而言,港口是供船舶进出、靠泊作业和旅客与货物集散的水域和陆域设施。港口的功能和作用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现代港口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第一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的工业化时期)、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工业化后期)和第四代港口(进入21世纪后的后工业化时期)。

第一代港口:基本功能主要是进行货物的装卸和储存并完成货物在海上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港口作业和活动的范围一般局限于码头及相关水陆域范围内,其服务能力有限。劳动力和资本是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代港口:伴随着货物运输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出现,港口的功能得到提升。港口业务范围既包括货物装卸、储存与船舶靠泊服务,也包括货物加工、运输工具转换以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港动已不再仅限于码头本身,而是扩展到了周边地区,港口服务能力增强。资本与技术成为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代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港口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以及货物的加工、运输工具转换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成为集散货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一体化的平台,综合服务能力大为增加。技术、信息和服务成为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代港口:伴随着工业生产向柔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港口逐渐成为全球采购、生产、销售等整个供应链活动中重要的节点,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与环境条件成为决定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企业活动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在完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现代物流要求以现代管理思想和观念为主导、以现代管方式理实现整个系统的运作和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作支持,体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实现物流设施与商品包装、运输包装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等。

二、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运作模式辨析

所谓模式,即人们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而运作模式就是运作方面可以参考和仿效的标准样式。港口的功能和作用与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天然的联系,不同类型的港口在不同发展时期对运作模式的选择却有所区别。综观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情况,大体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即单一功能模式、物流中心运作模式和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1.单一功能运作模式。现代物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方面,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单一功能模式是在结合港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实际经济状况,充分发挥港口基础设施及技术等优势,开展现代物流业务运作。包括:1)运输中转。运输和中转是港口物流的首要功能。在港口开展现代物流的活动中,运输已不再是单一的、与其他业务分离的服务活动,而是构成供应链服务的重要环节。运输功能主要体现在货物的集疏运上,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向的转运,是一种能对港口内外腹地具有辐射服务的运输网络。2)仓储。仓储功能是指转运和储存保管的功能,具体是指各种运输方式转换过程中的临时库存,以及为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提供的后勤储存和管理服务。港口利用其自身的设施和设备提供服务,满足经港口进出口的货物对储存保管的需求。3)装卸搬运。港口企业利用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可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并减少作业对货物造成的损毁。4)配送。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可建立功能较强的配送系统及相应的管理、调度系统,从事覆盖面广、运输线路长、业务复杂的港口物流配送业务。5)流通加工、包装。港口企业可以利用运输枢纽的便利,开展粘贴标签,销售包装作业等流通加工业务;从事商品包装以及商品包装和运输包装的快速转换业务。6)信息处理。港口企业通过利用其信息资源优势和通讯设施以及EDI网络等,为用户提供适时的市场信息和决策支持,完成对大量不同品类、不同客户、不同流向的货物进行管理、仓储、加工和配送服务,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

2.物流中心运作模式。物流中心是指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下游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港口发展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有以下几种情形:1)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港务管理局统一港口地区码头设施、临港工业以及其它设施的用地管理,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港务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公共性港口物流装卸,港务管理局只负责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务,自己不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的港务管理局实际上相当于一级政府机构。物流中心建成后,可以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业务基础牢固、信誉较好的物流经营商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工商企业通过将原材料采购(部分或全部)、仓储、配送等职能交物流中心负责,建立起长期的协作关系,参与供应链管理。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的管理模式代表着当今世界港口发展的一大方向,目前荷兰的鹿特丹港、美国的纽约港和巴尔的摩港、德国的汉堡港、法国的马赛港等世界著名港口所采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模式。2)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组成物流中心,甚至可以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的、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方式,其典型代表为比利时安特卫普港。3)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企业利用港口的设施、人力和上下游业务关系开展物流业务。这种模式要求港口从单一的装卸运输及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全程的物流服务转变,同时应加强港口货代、船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在组建过程中,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供一条龙的完善的物流服务。它是由码头经营商资金投资建设物流中心,用来支持港内的主业。汉堡港和香港港物流中心的运作就属于这种模式。4)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模式。利用各自在供应链不同部位的优势,分工合作。这种模式的物流中心组建后,可利用航运集团的海外优势,由航运企业负责水上和境外物流,港口物流企业则负责仓储、分拨和腹地物流。在条件成熟时,双方可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5)联合型物流中心模式。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和与国际大型班轮公司联盟。港口所在地政府在调整港口产业、产品结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港口用地、仓储、疏港道路等方面的困难。国际班轮公司的联盟化及其向物流业方向发展是其经营战略调整的主要方向,而港口是国际班轮公司转变经营战略的保证。港口与国际班轮公司之间的联盟是基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班轮公司实行的是定线、定港、定班、定时的运输方式,有利于港口形成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且可以拓宽港口投资渠道。

3.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港口在物流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先进、实用的港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调度指挥的可视化,装卸搬运及仓储作业的自动化;提供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系统,使买卖双方能够在公开、公正、公平、诚实而有竞争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市场营销的网络化和国际化。完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时,虽然货物没有经过本港,但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型港口可以通过其他口岸的物流企业完成异地物流服务。

该模式需要电子商务平台具备的功能有:交易基本管理(包括会员管理交易商品管理、交易模式管理、交易时间、资金、合同管理);交易、交收与结算管理(提供远期合同交易、专场交易、竟价交易、即期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采取协议交收、提前交收、标准交收等办法);根据全国情况分步进行结算,并对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最新新闻、政策公告等信息。我国香港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这种较高层次的物流中心。

三、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运作模式作为一种运作经验、标准样式具有导向和借鉴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运作模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港口企业只有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后才能应用某种运作模式,否则运作模式只能误导港口企业的发展。2006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大港口群体,各大港口群分别由4个不同层次的港口组成:喂给港、支线港、干线港与枢纽港。各层次的众多港口由于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发展历史、成长路径不同,其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港口发展现代物流,选择运作模式时一定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予以综合考虑。

1.喂给港。适宜实行单一功能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一般喂给港规模较小,经济影响的辐射面有限,近洋航线航班和外贸集装箱量比较少,主要是进行短程内支线和内贸货物运输,年吞吐量较小,往往在50万标箱以下。进港船舶主要以千吨级船舶为主,集中周边地区的集装箱量,以频繁的、少量的喂给方式向邻近的集装箱干线港或支线港输送箱源。喂给港发展现代物流受到物流规模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可根据本港口的区位和设施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单一功能的现代物流的运作。

2.支线港。适宜单一功能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并向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转变。支线港以沿海和近洋支线运输为主,所吞吐的货物,通常都是本港经济腹地所生产和消费的,转运量很少,年吞吐量约100万标箱,其中主要是国内航线和近洋航线的集装箱量,远洋航线较少,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多数远洋箱需要到邻近的集装箱大港进行转运。支线港的平均日装卸量约3000标箱,批次箱量不多,同时沿海或近洋的运输距离也不远,所以到港的主力船舶是第二代及以下的集装箱船。这类港口与干线港之间有定期的支线航班运输,与其他港口一般没有固定的航运支线。支线港发展单一功能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有一定的基础,随着港口设施的完善,货运数量的不断提高,港口规模也不断扩大,部分支线港可积极创造开展物流中心运作模式的内在条件,根据市场对港口现代物流的需求逐步并向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转变。

3.干线港。应以物流中心运作模式为主。干线港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远洋干线运输,一般年吞吐量约200万标箱,每月有较多的近洋和远洋航班,可以直达东亚和欧美的主要集装箱大港。这类港口的国际集装箱航线、航班数多,设备先进,泊位数量多,装卸效率高,同邻近港口相比,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对集装箱的吸引力强,能够吸引邻近小港的部分集装箱到本港进行水-水转运。这类港口所吞吐的集装箱货物,有相当的比例(甚至占大部分)不是本港经济腹地所生产和消费的,而是属于转运性质。这类港口通常拥有固定的航运直线船队,直接为之服务,在到港船舶中,航行于远洋航线上的第三代至第五代集装箱船显著增多。干线港通常具备物流中心运作模式所需的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供应链下游企业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网络机构,具体选择物流中心的类型时,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和港口内外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如要选择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就需要国家给予港务当局成为一级政府机构的权力,还需要港务管理局有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于当前我国港口已基本实现政企分开,当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部分条件较好的干线港可以在政策允许下考虑采用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对于部分资金缺乏、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干线港,则可考虑采用与运输企业联合出资的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对于有些能够满足消费全程的物流服务,同时具备港口货代、船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的干线港可选择独立型的物流中心模式;一些有能力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的干线港,可以采用供应链型物流中心运作模式;另外,在海关或所在城市的配合下,干线港还可以与保税区或所在城市发展联合型的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4.枢纽港。应突出电子商务模式的现代物流中心运作。部分港口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众多的喂给港、重要的经济腹地以及完备的设施设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领先的管理水平和满足大型船公司的使用要求等,成为进行国际货物运输以及为中小港口提供国际货运转运服务的枢纽港。这部分港口已经形成规模经营的远洋运输,汇集了多条干线航线,有密布的航线,覆盖了沿海近洋的众多港口和远洋的主要港口,有密集的航班吸引周围港口的集装箱来港进行水-水转运。到枢纽港的船舶中经营远洋航线的第四代至第六代集装箱船比较多,港口年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以上,平均每天在港装卸的集装箱就有1万多标箱。这类港口是完善的多式联运网络中心,特别是支线航线的网络中心,它不但是主干航线与支线航线交接的港口,而且是干线航线与干线航线交接的港口,同时还是一个或多个大型班轮公司或大型班轮公司联盟的基地港。枢纽港作为地区或者国际的航运中心,可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网络等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凤山.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J].交通企业管理,2003,(6).

[2] 孙凤山.储存和配送港口发现现代物流的一对金翅膀[J].珠江水运,2005,(1).

[3] 阮平.对我国核心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5,(7).

[4] 王亚丰.港口发展与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建设[J].理论界,2005,(7).

篇10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后金融危机下的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并已成为能否有效地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依托。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各个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港口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使其从传统的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国外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图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篇11

2铁路货运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铁路货运量及周转量保持持续大幅增长,但与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货运量相比,铁路运输所占市场份额却在逐年缩小。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约9.36亿t,增幅为34.77%,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增加约6606.68亿t.km,增幅为30.09%,相比之下,货运量及周转量所占市场份额却出现严重下降,降幅分别达21.58%和23.96%。目前,铁路的经营业务过于单一、体制结构不够灵活、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难以全面应对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导致铁路运输不能很好地发挥铁路中长距离运输的优势,大大降低了铁路货运与公路、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铁路货运的发展。

3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3.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国家不断加大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性支持,陆续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见表1),为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宏观导向和政策支持,同时,也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

3.2自有优势

铁路自身所具有的路网优势、区位优势、技术经济优势等均为铁路货运发展综合性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条件。

3.2.1路网优势。铁路具有覆盖全国的庞大运输网络,这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有利条件。至“十一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km,路网密度达到95.0km/km2。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达1.6万km以上,将使得既有线运能得到很大释放,铁路路网功能将更加完善。

3.2.2区位优势。铁路具有很强大的经营区位优势,全国共有铁路货运站5000多个,新建现代化货运站大都拥有完善的车辆、通讯设备,可以提供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服务。这为铁路发展综合性物流提供了基本条件。

3.2.3技术优势。铁路运输特有的运输能力大、成本低、污染小、受气候天气影响小和高度集中统一等优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经济技术优势。此外,铁路是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货运作业管理方式,并且已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这些技术经济优势均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

4.1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国土资源、自然资源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经济贸易不均衡发展等实际国情,以及按照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要求,决定了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但铁路运输能力十分紧张,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应加快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高铁路物流周转效率,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4.2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有效途径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2011年又略有上升,达18%,而发达国家仅占10%左右,可见我国的物流费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我国在挖掘利用“第三方利润源泉”方面潜力空间很大,现代物流发展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铁路货运作为我国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向现代物流转型,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中长距离运输优势,降低物流成本,为降低社会总物流成本做出贡献。

4.3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重要保障

现代物流在国际上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物流内陆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将推动现代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向内陆地区延伸扩展,而铁路是实现物流内陆化延伸扩展的最为有效的物流运输载体。故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拓展,是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基本保障,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强我国企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4.4铁路适应运输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公路、航空、水路等运输企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货物运输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快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拓宽铁路货运的业务范围及增值领域,提高铁路竞争力,促进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铁路货运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5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方法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铁路货运在向现代物流拓展的过程中,应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物流功能要素中的流通加工、包装、储存、配送、物流信息等方面,形成具有铁路特色的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方法。

5.1拓展增值服务

物流具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8个功能要素。现代物流的增值环节主要体现在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等物流服务上。而目前的铁路货运一般只具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几个基本功能,与现代物流服务相比,传统的铁路货运欠缺各项增值服务和各项服务功能的有机衔接。铁路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功能,不仅帮助客户降低流通成本,也能提高铁路的收益,并完善其服务功能,以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5.2开展多式联运

铁路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加快多式联运枢纽的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加强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实现从传统“站到站”向便利“门到门”运输的转变。《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9大重点工程的首条就是“发展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铁路发展多式联运提供了政策导向。

5.3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铁路可以开展“路企直通”运输,把铁路直接延伸到大的工矿企业中去,减少企业自建铁路的问题,大大减少其成本投入,并为其实现高效物流运转提供保障。在铁路货运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发展,加强企业专用线的建设,为制造业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

5.4推行“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组织改革

“集中受理、优化装车”,一方面,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扩大铁路运能;另一方面,简化作业流程,提高铁路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铁路可推行“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组织改革,提高运输效率,创新铁路货运服务模式,为铁路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创造条件。

5.5实施“大客户”战略

根据“二八定律”,企业80%的效益由20%的客户所创造。因此,铁路货运企业应注重从大量的客户群中筛选出为铁路创造80%效益的优质客户,把宝贵的资源重点投入到优质客户身上。铁路实施货运大客户战略,必须改变以往的“坐商”作风,积极主动地联系客户和分析客户,有重点地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5.6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将逐渐被其它物流企业所掌握。铁路若不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物流业发展,必将作为一个纯运输企业而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在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因此,铁路运输业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探索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一、铁路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铁路运输业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2007年是铁路建设大规模展开的一年,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从目前7.4万公里增加到10万公里,随着我国铁路体制的改革,我国铁路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我国铁路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铁路设备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铁路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劣势表现在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适合铁路长距离运输的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货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个小体轻、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时效性强的货源比重在上升,这就要求随着物流市场中产品的特性和物流执行计划的变化来调整顾客服务水平。但是,目前铁路货运部门技术设备落后,不熟悉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比较其它竞争对手速度方面不如航空运输,灵活便捷方面不如公路运输,价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和管道运输,在以产品定向和以客户定向的服务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二、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必要性

从以上的优、劣势分析来看,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同时具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

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2.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拓展,将给铁路货运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储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进铁路运输特别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推进铁路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铁路运输开展第三方物流需要具备的条件

1.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要以安全、快速、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在快速上,对既有线路要进一步提速,特别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并在运输组织上建立速度机制,一切以速度为中心。在准时上,要以时效为目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的作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做到定点、定线、定编组,使货物列车按时刻运行,以保证到期限。在方便上,要改革目前的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统一服务标识,并融合其他运输企业和其他运输方式,做到全程和门到门服务。

2.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铁路货运部门应按照物流原理和货主需求扩展其业务范围,延伸其运输产品、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

3.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反映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统化、目标广泛化、手段现代化、作业规范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是现代物流的特征。所以,要建成真正的物流企业,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建设。

五、我国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应对措施

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入世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由目前提供简单储运服务,拓展到能够提供订货、保管、包装、配送等物流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今后,铁路运输部门要按照有关发展规划,加快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消除目前布点太多、货源分散、站停时间太长等弊端。大力发展专用箱,细分市场,满足不同货主、不同货物运输的需要。

(2)全面发展货运服务。铁路发展货运服务,具有全路5000多个车站相互联系、优势互补的路网优势。且多年来全路建成和改造了大量的"二线货场"、仓库、专用线等基础设施,但许多处于不饱和的状态,随着生产布局的进一步调整,还将有部分场地、设备、设施出现闲置。铁路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的与货运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和营业设施的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创造规模性的综合效益。

(3)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铁路运输企业要彻底改变与公路、水运、航空各自为政、封闭分割、自成体系的经营局面,主动加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系,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走优势互补、联营联运、联网联运之路,提高规模效益,实现多方共赢。

总之,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使大型国际物流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它们具有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网络,完善统一的物流服务理念和管理体制,发达的信息服务系统及国际大客户间的长期服务关系,这一方面会使物流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但另一方面,对铁路吸引和借鉴国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和推动物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铁路应抓住这一契机,在进行货运体制改革的同时,开展物流化服务,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李松庆.第三方物流论―理论,比较与实证分析[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