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5 14:3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区域生态环境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生态规划的复苏与发展中,美国景观设计师Macharg和他的同事为现代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69年出版的《DesignWithNature》中,Macharg提出了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并通过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探讨[5]。随着规划区域的扩展,到了20世纪中叶,出现了大量关于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6]。1970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生态规划研究方法的革新,使城市生态学进人了一个大规模发展阶段,城市生态规划逐渐从定性向定量分析和模拟方向发展,从单项规划向综合规划方向发展,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体现出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备系统分析功能,是数据储存、分析、整理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下的环境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的一种新的趋势[7]。进入80年代以后,“3S”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态规划研究。图层叠加分析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态规划领域中的初次应用。此后,Steinizt在此基础上利用SYMAP(普通线划印刷符号制图系统)来分析不同地物因子的2图叠加效果,并得出综合权重指数[8];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生态规划师在GIS的基础上开始引入更加复杂的空间分析方法,Xiang利用GIS的缓冲分析技术对美国南加州的湿地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了不同环境要求下的生态保护缓冲距离,并据此确定了违反法规的区域[9];而遥感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被用来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随着RS和GIS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了在生态规划过程中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综合运用[10];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开始向模型化、三维可视化方向发展,Vuilleumier等利用基于GIS的景观模型和野生动植物散布模型来模拟研究区域的生态网络变化,生成的网络图被用来评估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繁衍造成的影响[11];Musacchio等提出了一个基于GIS、专家知识和系统模拟模型的生态规划程序(LEPP)[12],用来评价政府政策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综上所述,国外很早就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环境生态规划中,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生态规划更进一步地完善了环境规划的理论方法,使规划者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了解生态与环境变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生态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信息技术才开始应用,生态规划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研究初次尝试,因此在生态规划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上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自身的理论研究情况技术水平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生态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认识加深,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属性、大范围的空间模拟分析成为可能,从而推动定量分析与模拟在生态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生态规划通常涉及的是空间结构多样、属性多、组分关系复杂的城市或区域,只有通过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及空间资源分析技术,才有可能使生态规划更快更广泛的发展。
2.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规划区域基础数据资料处理上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生态规
划理论和方法加入了新的血液,它使生态规划系统以数字和表格的形式被表达出来,为生态规划的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方案制定提供了便捷。首先杨志峰等提出了遥感、GIS技术与软件工程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3],之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的深入,GIS与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开始得到应用。莫照等在基于GIS与VR技术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系统地综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GIS和VR平台,突出应用性,服务于生产项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虚拟场景,形象直观,在城市规划中生成了数据,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实施和计算机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提供了条件[14]。尚涛等采用VR、GIS和WWW等信息技术,对研究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储、动态监测与处理、综合管理与传输分发,构建三维城市模型和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建立适合于各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应用规则库、模型库及其相应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和开发各级政府综合管理城市并能够进行宏观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态规划,改变了规划学科的观念[15];喻权刚等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制图系统的黄河流域水,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生态环境本底数据的查询并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16];林丛等运用RS和GIS技术,以研究区TM卫星遥感影像图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研究区近年的社会经济资料和实地调查记录,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情景模拟,以ENVI4.5作为支持工具,通过探讨研究区优势资源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矛盾点,来指导研究区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17];王元胜等在基于Web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中为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在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和建立海量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将WebGIs技术与传统Mls/oA进行无缝集成,运用集成“3S”技术,实现规划区生态环境海量资源数据的管理,并通过“3S”专题信息的提取与挖掘,初步为生态环境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18]。
2.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对生态规划现状分析评价上的应
用单勇兵等运用GIS技术对地形、水系、土壤与植被等自然环境现状的各个敏感性因子的矢量图形经过配准形成统一坐标系,同时建立相关属性数据库[19]。尹海伟等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这些限制性的因素作单因子的评价,选用影响某地因子的最大值方法,来确定该地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20],以此规划出最佳的环境生态方法。邓文胜等则阐述利用孝感市统计资料获得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类商品所需的生态生产性用地,计算出生态足迹;其次利用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得到各类生态生产性用地,再计算出土地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最后将孝感市生态赤字、DEM、TM、土地利用分类图,结合RS和GIS技术,与生态足迹法结合进行生态规划更加直观,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12]。南丛在基于GIS的生态功能区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中指出,在对目前生态功能区划众多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GIS技术应用到研究区生态规划功能区划中,应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基于权重的多因子叠置法,更能综合考虑区域内的众多影响因素,使得区划结果更有利于区域的发展[21]。王宏伟等总结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等方面,对伊犁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22]。潘竟虎等在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的综合评价中,完全采用空间数据的方式,从数据制备到结果分析,均保留了数据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能够了解其数量差异,分析空间分布规律,通过GIS空间因子叠加分析,确定出了流域主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区,可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根据[23]。郑卫民等将“3S”技术与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在区域资源坏境生态适宜性评价、野生动物栖息地动态评价、自然保护体系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建立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9,24]。
2.3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生态规划技术支持
在人类社会文明当中,最大的象征就是城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分工合作提出了要求,从而产生了城市。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随着自然力转化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凝聚,以及辐射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就业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种不和谐的发展模式反过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进行环境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与环境规划的概念和关系
1.1 二者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存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愈加和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的内涵中,融合了自然与技术,取得了综合效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能够保持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充分融合技术与自然,保证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和清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使城市能够达到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在当前的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保证城市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城市环境的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和释放人们的创造能力,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环境规划指的是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按照地理原理、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等,研究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加合理的对人们自身活动与环境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安排,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二者的关系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规划,指的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环境规划体系,使其能够对城市生态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在发展城市过程中,使其能够符合环境的要求,防止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城市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环境,因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凸显。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的出发点是人的健康,目的是保护宜居、安静、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2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特点
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整体性、自然性、经济性、动态性、区域性、前瞻性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方面确立创建的标准。在提高经济增长和城市实力的同时,也要努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对生态完整性进行良好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规划应当面向大自然,致力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城市中,各个部门的代谢过程和经济活动,是维持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因此环境规划也具备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城市始终在不断发展,因此各类问题都在不断变化。对此,环境规划也应当随着环境情况、发展速度、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动态的改变。城市的基本组成是区域,因此,环境规划应当注重区域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环境规划当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还应当考虑到日后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现状和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具体的环境规划,但是当时的内容仅限于防治污染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随后,我国在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引入了环境规划,对环境规划的应用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在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同时指出了环境规划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环境规划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规划编制到实施、理论到实践、宏观到微观的环境规划方法、程序和体系。就我国当前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城市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政策和文件当中,都对环境规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必然离不开环境规划,二者的融合也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4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建设生态城市,利用最新的思路和技术,使城市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高效的利用城市的价值流、信息、能量、物质等。对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城市保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修复和调节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环境规划中可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位的优势,降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避免走弯路,确保城市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时,还要对城市形象进行良好的树立,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各种需求。此外,还应当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行唤起,让人们积极主动的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出一份力。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引入环境规划,在环境方面,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市绿化也得到了提升。在经济方面,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的速度适中,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生产控制系统的运行也更加高效。在社会方面,使人们具备了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强烈的环保行动参与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修养。在管理方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执法制度与行政政策也更加全面。
5 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此,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规划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重视和发挥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国文,李霜霜.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2).
1生态园林: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为了配合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很多大学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原专业性为主的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在学科的设置上为各学科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从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方向发展。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大学校园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人的关注,通过校园空间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因此,此时大学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重视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生态园林高校建设也提上日程。
2多元化困境:我国高校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校园景观规划不规范
原有校园没有进行专门的景观规划,或景观规划决策水平偏低,造成最后形成的生态环境规划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对校园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达不到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目标。比如,有些区域乔木和灌木偏多,草坪和花卉相对较少,由于乔木和灌木属于中高层次的绿化,草坪和花卉属于低层次的绿化,造成校园环境景观单调,遮挡建筑物,不利于通风和采光。此外,有些区域中高层次的灌木和乔木较多,低层次的花卉偏少,使得整个校园环境空间层次性差,树荫稀少。这种问题明显反映了在校园整体校园景观规划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对于不同空间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运用正确的规划方法。
2.2规划设计缺少人文特色
学校校园规划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相应的人文特色体现比较少。有些大学校园在设计生态环境时,或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公园绿地规划的模式,或是直接在建筑区域周围安置一部分绿地,这样固然可以减少环境规划的费用和投资,但导致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还有一些大学校园则与之相反,在设计上大量投资,过分追求奇特、新颖的效果,没有考虑校园本身具有的环境与文化因素,违背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设计结果完全与实际脱节,不符合现代大学校园文化涵养的积淀要求,从整体上来说不利于大学校园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逐步在校园规划中考虑学校的人文特色,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文关怀、文化气息等因素体现在校园风貌之中。
2.3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
有些大学校园在建校初期,由于具有一定的区域选择优势,相对用地比较充足,学生较少,建筑物也比较少,可供绿化的面积较多,所以在校园内种植的植物大多为低矮的植物,立体的绿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后来高校的扩招,学生逐渐增多,建筑物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造成了老校园的绿化十分单调,缺乏层次感,需要进行一定的立体绿化建设。
3路径选择:生态园林高校建设的策略
3.1提升校园绿化的生态景观设计水平
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中,要进行景观的多样性设计,因此校园的绿化建设必不可少。校园绿地作为校园整体空间生态的一部分,不应仅供视觉欣赏,还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绿化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比如绿色植物有蒸发水分的功能,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相对较丰富地区来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生态设计水平是建设效果的关键。
3.2构建校园绿地的合理植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