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5 14:3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区域生态环境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篇2

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生态规划的复苏与发展中,美国景观设计师Macharg和他的同事为现代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69年出版的《DesignWithNature》中,Macharg提出了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并通过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探讨[5]。随着规划区域的扩展,到了20世纪中叶,出现了大量关于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6]。1970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生态规划研究方法的革新,使城市生态学进人了一个大规模发展阶段,城市生态规划逐渐从定性向定量分析和模拟方向发展,从单项规划向综合规划方向发展,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体现出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备系统分析功能,是数据储存、分析、整理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下的环境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的一种新的趋势[7]。进入80年代以后,“3S”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态规划研究。图层叠加分析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态规划领域中的初次应用。此后,Steinizt在此基础上利用SYMAP(普通线划印刷符号制图系统)来分析不同地物因子的2图叠加效果,并得出综合权重指数[8];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生态规划师在GIS的基础上开始引入更加复杂的空间分析方法,Xiang利用GIS的缓冲分析技术对美国南加州的湿地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了不同环境要求下的生态保护缓冲距离,并据此确定了违反法规的区域[9];而遥感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被用来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随着RS和GIS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了在生态规划过程中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综合运用[10];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开始向模型化、三维可视化方向发展,Vuilleumier等利用基于GIS的景观模型和野生动植物散布模型来模拟研究区域的生态网络变化,生成的网络图被用来评估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繁衍造成的影响[11];Musacchio等提出了一个基于GIS、专家知识和系统模拟模型的生态规划程序(LEPP)[12],用来评价政府政策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综上所述,国外很早就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环境生态规划中,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生态规划更进一步地完善了环境规划的理论方法,使规划者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了解生态与环境变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生态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信息技术才开始应用,生态规划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研究初次尝试,因此在生态规划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上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自身的理论研究情况技术水平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生态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认识加深,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属性、大范围的空间模拟分析成为可能,从而推动定量分析与模拟在生态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生态规划通常涉及的是空间结构多样、属性多、组分关系复杂的城市或区域,只有通过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及空间资源分析技术,才有可能使生态规划更快更广泛的发展。

2.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规划区域基础数据资料处理上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生态规

划理论和方法加入了新的血液,它使生态规划系统以数字和表格的形式被表达出来,为生态规划的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方案制定提供了便捷。首先杨志峰等提出了遥感、GIS技术与软件工程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3],之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的深入,GIS与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开始得到应用。莫照等在基于GIS与VR技术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系统地综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GIS和VR平台,突出应用性,服务于生产项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虚拟场景,形象直观,在城市规划中生成了数据,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实施和计算机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提供了条件[14]。尚涛等采用VR、GIS和WWW等信息技术,对研究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储、动态监测与处理、综合管理与传输分发,构建三维城市模型和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建立适合于各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应用规则库、模型库及其相应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和开发各级政府综合管理城市并能够进行宏观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态规划,改变了规划学科的观念[15];喻权刚等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制图系统的黄河流域水,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生态环境本底数据的查询并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16];林丛等运用RS和GIS技术,以研究区TM卫星遥感影像图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研究区近年的社会经济资料和实地调查记录,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情景模拟,以ENVI4.5作为支持工具,通过探讨研究区优势资源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矛盾点,来指导研究区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17];王元胜等在基于Web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中为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在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和建立海量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将WebGIs技术与传统Mls/oA进行无缝集成,运用集成“3S”技术,实现规划区生态环境海量资源数据的管理,并通过“3S”专题信息的提取与挖掘,初步为生态环境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18]。

2.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对生态规划现状分析评价上的应

用单勇兵等运用GIS技术对地形、水系、土壤与植被等自然环境现状的各个敏感性因子的矢量图形经过配准形成统一坐标系,同时建立相关属性数据库[19]。尹海伟等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这些限制性的因素作单因子的评价,选用影响某地因子的最大值方法,来确定该地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20],以此规划出最佳的环境生态方法。邓文胜等则阐述利用孝感市统计资料获得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类商品所需的生态生产性用地,计算出生态足迹;其次利用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得到各类生态生产性用地,再计算出土地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最后将孝感市生态赤字、DEM、TM、土地利用分类图,结合RS和GIS技术,与生态足迹法结合进行生态规划更加直观,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12]。南丛在基于GIS的生态功能区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中指出,在对目前生态功能区划众多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GIS技术应用到研究区生态规划功能区划中,应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基于权重的多因子叠置法,更能综合考虑区域内的众多影响因素,使得区划结果更有利于区域的发展[21]。王宏伟等总结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等方面,对伊犁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22]。潘竟虎等在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的综合评价中,完全采用空间数据的方式,从数据制备到结果分析,均保留了数据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能够了解其数量差异,分析空间分布规律,通过GIS空间因子叠加分析,确定出了流域主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区,可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根据[23]。郑卫民等将“3S”技术与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在区域资源坏境生态适宜性评价、野生动物栖息地动态评价、自然保护体系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建立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9,24]。

2.3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生态规划技术支持

篇3

在人类社会文明当中,最大的象征就是城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分工合作提出了要求,从而产生了城市。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随着自然力转化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凝聚,以及辐射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就业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种不和谐的发展模式反过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进行环境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与环境规划的概念和关系

1.1 二者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存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愈加和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的内涵中,融合了自然与技术,取得了综合效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能够保持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充分融合技术与自然,保证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和清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使城市能够达到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在当前的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保证城市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城市环境的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和释放人们的创造能力,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环境规划指的是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按照地理原理、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等,研究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加合理的对人们自身活动与环境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安排,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二者的关系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规划,指的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环境规划体系,使其能够对城市生态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在发展城市过程中,使其能够符合环境的要求,防止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城市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环境,因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凸显。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的出发点是人的健康,目的是保护宜居、安静、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2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特点

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整体性、自然性、经济性、动态性、区域性、前瞻性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方面确立创建的标准。在提高经济增长和城市实力的同时,也要努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对生态完整性进行良好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规划应当面向大自然,致力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城市中,各个部门的代谢过程和经济活动,是维持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因此环境规划也具备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城市始终在不断发展,因此各类问题都在不断变化。对此,环境规划也应当随着环境情况、发展速度、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动态的改变。城市的基本组成是区域,因此,环境规划应当注重区域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环境规划当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还应当考虑到日后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现状和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具体的环境规划,但是当时的内容仅限于防治污染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随后,我国在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引入了环境规划,对环境规划的应用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在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同时指出了环境规划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环境规划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规划编制到实施、理论到实践、宏观到微观的环境规划方法、程序和体系。就我国当前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城市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政策和文件当中,都对环境规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必然离不开环境规划,二者的融合也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4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建设生态城市,利用最新的思路和技术,使城市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高效的利用城市的价值流、信息、能量、物质等。对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城市保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修复和调节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环境规划中可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位的优势,降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避免走弯路,确保城市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时,还要对城市形象进行良好的树立,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各种需求。此外,还应当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行唤起,让人们积极主动的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出一份力。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引入环境规划,在环境方面,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市绿化也得到了提升。在经济方面,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的速度适中,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生产控制系统的运行也更加高效。在社会方面,使人们具备了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强烈的环保行动参与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修养。在管理方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执法制度与行政政策也更加全面。

5 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此,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规划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重视和发挥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国文,李霜霜.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2).

篇4

1生态园林: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为了配合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很多大学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原专业性为主的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在学科的设置上为各学科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从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方向发展。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大学校园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人的关注,通过校园空间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因此,此时大学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重视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生态园林高校建设也提上日程。

2多元化困境:我国高校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校园景观规划不规范

原有校园没有进行专门的景观规划,或景观规划决策水平偏低,造成最后形成的生态环境规划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对校园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达不到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目标。比如,有些区域乔木和灌木偏多,草坪和花卉相对较少,由于乔木和灌木属于中高层次的绿化,草坪和花卉属于低层次的绿化,造成校园环境景观单调,遮挡建筑物,不利于通风和采光。此外,有些区域中高层次的灌木和乔木较多,低层次的花卉偏少,使得整个校园环境空间层次性差,树荫稀少。这种问题明显反映了在校园整体校园景观规划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对于不同空间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运用正确的规划方法。

2.2规划设计缺少人文特色

学校校园规划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相应的人文特色体现比较少。有些大学校园在设计生态环境时,或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公园绿地规划的模式,或是直接在建筑区域周围安置一部分绿地,这样固然可以减少环境规划的费用和投资,但导致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还有一些大学校园则与之相反,在设计上大量投资,过分追求奇特、新颖的效果,没有考虑校园本身具有的环境与文化因素,违背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设计结果完全与实际脱节,不符合现代大学校园文化涵养的积淀要求,从整体上来说不利于大学校园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逐步在校园规划中考虑学校的人文特色,将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文关怀、文化气息等因素体现在校园风貌之中。

2.3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

有些大学校园在建校初期,由于具有一定的区域选择优势,相对用地比较充足,学生较少,建筑物也比较少,可供绿化的面积较多,所以在校园内种植的植物大多为低矮的植物,立体的绿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后来高校的扩招,学生逐渐增多,建筑物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造成了老校园的绿化十分单调,缺乏层次感,需要进行一定的立体绿化建设。

3路径选择:生态园林高校建设的策略

3.1提升校园绿化的生态景观设计水平

校园生态环境规划中,要进行景观的多样性设计,因此校园的绿化建设必不可少。校园绿地作为校园整体空间生态的一部分,不应仅供视觉欣赏,还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绿化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比如绿色植物有蒸发水分的功能,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相对较丰富地区来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生态设计水平是建设效果的关键。

3.2构建校园绿地的合理植物群落

篇5

Abstract: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design is a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strong work, to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size and layout, ready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 an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arrangement, make the whol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advanced technology, reasonable economy, bad border beautiful a comprehensive effect, for the urban people's live traffic, rest, and social activities to create the good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optimization design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Environ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1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可我们在生态建设上做得还不够。目前,国内也已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而生态城市规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国内很多城市都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仍处于初始发展的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的思路、设计的方法和管理的机制都还不够成熟,它需要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城市经济、城市地理以及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专业工作者和城市社会学家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政府决策者的鼎力倡导、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建设开发者的积极投入,采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研究方法,团结协作、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2改善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措施

2.1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1.1 生态环境规划原则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 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矛盾,协调城市社会、 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1.2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要求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实现此目的,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和要求:

(1)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合理布局。要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

2.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1)人口容量规划。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2)改善生态环境规划。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并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沿岸搞好绿化配置。

(3)绿化系统的规划。绿化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 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山林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3 结束语

总之,生态城市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要求,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提高现代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

篇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mai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on this basi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trive for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work,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Key words: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ecological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规划环评,指的是在规划层次的基础和前提之上实施的一种战略性的环境评价,其与生态规划二者一起,成为了我国目前乃至全世界现今环境科学研究以及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当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有效的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手段方式。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在实践以及理论等方面,均存在有不足之处,陷入了一个困境当中。一个方面,在学术界之中相关的政府决策层出不穷,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具体的政策条例实施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无法令人信服,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口号,达不到其应有的效应。分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环境规划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自身的技术方案以及研究项目等,尚不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相应的管理体制、实施的保障制度等,不够健全和完善,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以及问题研究

深入的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

我国现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普遍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当中环境影响评价虽然是被制定为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制度,但是其施行程度却远远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尤其是以乡镇为代表的小型企业,其实际的施行效果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另外,公众参与至此项工作当中,是一个明智的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故而导致实际工作当中的矛盾比较的突出,群众的评价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则是时间性的问题,由于项目的资金大多数都处在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当中,所以就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以及压力,最终会导致一系列的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当中的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并且也为相关企业的工作以及环境评价单位的一系列工作,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得评价的等级以及评价的深度范围等,很难进行掌控,最终导致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生态规划的理论,主要是来自于地理学当中的区位的理论,在此理论当中,针对人类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的具体分布等,之间存在的关系较为关注。在现阶段,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不断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设法去解决城镇地区无法继续合理的蔓延带来的后果,而当前城镇化的规划思想以及相关的政策,则是逐渐的成为了生态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心基本点。

现今我国针对生态环境的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可以说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当中,但是,不论是从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还是从科学方案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取得的具体效果来讲,我国目前阶段的实际表现,还是难以令人满意。在实践的工作当中,针对生态环境的规划内容,过于求精,进而误入了一个专业性的歧途当中,导致其实际的内容以及行业当中的具体工作、规划以及方案等,出现了重复的情况。另外一点,在现今的工作当中人为生态环境的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规划,其中包含有社会、经济、环境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规划不仅导致相关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任务繁重,还进一步的导致规划的内容过于的孔洞,缺乏实际的工作效应,进而就在很大程度之上影响了其具体管理方案和工作实施的效果,为工作的进行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这两点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在此项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合理的对其进行解决和改善,将会对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态环境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力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区域性的以及城市性的发展当中的各个项目的具体规划实施之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进行事前的评价和研究,所以,其总体的来讲应该是一种预防的手段和方式,所以,其相关评价的理论依据标准,则是各个规划的区域之内的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其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宏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目标,需要解决和改善的基本问题,是各种规划制度之间是否可以符合可持续性的发展,以便更进一步的促进其生态化的发展,这一点,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定位。

从研究的基本内容来进行分析,传统的生态环境研究,大多数还是针对土地的实际利用、具体的规划方案等,较为重视。但是,从现今时展的趋势来讲,还需要从区域以及城市等生态系统的实际特征以及发展的方向等,进行分析,运用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不断的深入改善各个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更好的推动整个地区的繁荣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生态环境规划,应该是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该如何很好的体现出实施的区域以及实施的城市之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一点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定位,需要进行明确。

所以,根据上文的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衡量一个区域以及城市之内的各种发展的基本规划是否能够有效的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具体化的方法和手段工具,其衡量的基本标准和主要的依据,就是其中的各个发展的规划,是否能够全面的符合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当中对其提出的种种原则性的要求,进而从评价的技术、评价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模式等角度出发,有效的解决现阶段相关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缩短的评价的时间并且合理的减少了由于时效性所导致的错误的决策的发生。

同样的道理,生态环境规划,也不仅仅是传统的保护城市以及保护环境的规划,而是将城市等作为整体性的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性以及方向性的延伸,为区域以及城市之内的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提供一种生态化的评价规划以及限制的原则,进而也更好的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指导,减少了制度无所适从等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规划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着手,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改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力求为工作的不断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中关村》: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和开发?

岳生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制度、体制、办法等层面进行落实。具体来讲就是规划一定要做好,包括产业(高科技、创意产业)的规划、发展方向的规划等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布局、规模、容量等问题。规划前首先要进行摸底调查,不要追求太快,调查一定要扎扎实实。现有的环境状况、历史的环境变化,在历史上这块区域湿地很多,如月儿湾,凤凰岭,黑泥层很厚。历史环境的变化原因要进行调查,搞清楚这由于是气候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原因导致了环境的变化,这对将来恢复环境、建设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其次,地质状况也应该调查;还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也应该调查,它虽然不是自然环境,但调查同样十分必要,对于后起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关村》:扎实的调查之后接下来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岳生阳:前期的调查工作不要怕花钱花时间,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以免留下遗憾,要是等规划到市里已经批下来再去改的话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难。等调查做好之后紧接着就是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等,我认为生态环境方面、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规划应该先行。首要的是选好规划部门,这一关一定要把好。要选择那些责任心强、热爱这一地区、有新的规划理念、能够切实保护环境的规划部门。大的宏观规划做完后,再做小的、详细的规划。规划理念很重要,理念陈旧的话不行的。有的规划部门一点都不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资源,俞孔坚的“大规划”概念值得借鉴,就是自然的、景观的、生态的、历史人文的统统都要规划进去。

《中关村》:生态环境规划中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篇8

1.1《环境规划学》的教学目标《环境规划学》的教学目标是在够用、适用、实用的理论指导下,能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规划项目或任务特点,学会收集、整理、归纳环境污染资料,熟悉项目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会使用常用的规划工具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小项目、小区域环境规划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并对环境治理和管理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

1.2《环境规划学》课程的特点几年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使用的是郭怀成等编写的《环境规划学》本科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环境规划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2.1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环境规划理论有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这些理论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涵盖经济、社会、自然等知识且具有交叉性特点。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是完成环境要素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镇环境规划等过程的基础。

1.2.2课程的实践性、技术性强。在环境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评价方法,环境治理技术、预测技术和决策技术,对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分,控制单元的划分等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1.2.3《环境规划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一特点取决于环境的功能和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要求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状况预测、目标和指标体系确定、环境功能区划、规划方案拟定与优化,环境规划措施及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都应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思想与方法,这既是环境规划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针对环境规划课程的特点,在缺乏高职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的条件下,面对教学对象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探索。

2.教学内容的优化

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在理论知识够用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职教育中,存在理论知识“度”的把握与教学时数分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训练的序化思考。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存在学生知识准备不足、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的学时比诸多矛盾,因此,必须依据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强化能力与态度培养,加强规划资料调查与分析、规划内容与过程、污染防范措施以及规划可行性、可靠性的审核审定等能力的训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2.1《环境规划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规划资料的调查收集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是实现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可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学会对收集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出反应环境状况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变化、环境污染的资料。环境规划的理论是指导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的理论依据,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就业及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加强了环境规划必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教学内容,在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教学中,用实例阐述环境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突出环境规划理论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指导作用,同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明确这些理论在指导环境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侧重点,避免内容重复,也精简课时。环境规划的技术与方法是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的手段,是环境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可行的重要保障。环境规划的技术与方法必须以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为出发点,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预测的常用技术方法,了解环境预测的基本原理,明确环境预测的基本过程,能够对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能利用环境评价技术对环境规划方案的环境费用效益评价,以介绍“3S”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3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环境规划内容使环境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在环境规划过程中序化,形成从环境规划目标的制定到环境规划方案生成及环境规划的实施管理的工作过程,明确表征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目标的主要指标体系,了解环境功能区类型,依据环境规划类型能够划分出主要功能区。

篇9

八十年代以前,林业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生产模样式,即森工、营林两大块。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突现,以及社会林业理念的逐步成熟,林业生产开始向注重生态效益过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为先行。林业生产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中之重。生态城市的建设;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兴起,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没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都成为现代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产的多元化使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必须重新认识其自身所肩负任务的多重性、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各调查规划设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和协同性。

2流域生态环境调查规划是今后的主基调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的加重,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调查规划的难度增加,反映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要快而准:调查规划的界线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总体范围(即行政区划界线),而向该是流域。对流域的综合规划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工业等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林业调查规划的模式及其弊端。

3林业调查规划研究对象只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过去,林业调查规划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对象。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的事实被社会认可,林业调查规划的对象和总体被延伸和拓宽。在一个复杂多样的景观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独立地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其结论对综合指导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必有其局限性。同此,林业调查规划应充分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4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各行业规划设计的综合体

传统的林业调查分为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及作业设计二类。现代林业生产格局的变化,林业调查规划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应放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与全球气候环境上;向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结合起来;把牧业规划、农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地质环境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克服各自为政的规划现象,充分发挥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的高度协同功能。

5森林生态学原理已不能完全支持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需的理论

5.1人流域总体生态环境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评价;生态景观中不同生态环境之间能量、界分和物种之间的流动及再分配特点变化:人类严重干扰下的生态景现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生态特性演化过程,如景观类型、大小、形状、分布和动态对人类社会生活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等,现行调查规划方法难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

5.2随着全球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我国建立了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保扩区和森林公园。至于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要多大才能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物种和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目的;一个特定物种的生存要求什么样的多样性镶嵌生境结构:大流域内各种生态景观的内部结构和动物活动有何作用等,现行调查规划都难以科学界定。

5.3林业行业社会化进程的加速,是人类保护赖依生存环境的必然。林业生产已由传统模式向立体型、生态型、环保型、复合型模式转变,“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及《全国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为森林调查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全新的林业调查规划,必将是多行业结合的综合性规划,即森林调查规划与生态农业规划、牧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沙漠综合治理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等的结合。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是适应新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前解决的问题。

6对策

6.1重新认识林业调查规划研究对象、范围,全新定位调查目标。确立适合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调查规划体系,制定其调查规划实施方案和细则。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9-02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加强,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城市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应不以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而更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完善的生态空间系统[1-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生,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1.1 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实质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5]。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

1.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1]。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2]。

2 乡宁县生态环境现状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部,临汾地区西隅,吕梁山南端。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地貌外形为山区,主要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垣区和河川区四大类型。乡宁地形错综复杂,地处黄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共辖10个乡(镇),18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7万人。乡宁县城自然潜质良好,山水相映、城林互染,绿化建设有一定基础,经过近几年不断建设,城市绿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

2.1 绿地类型及分布

2.1.1 公共绿地。据2005年底统计资料,城区共有各类绿地115.7万m2,其中公共绿地64.5万m2,人均公共绿地15.4 m2。现有较大型公园2处,包括北山公园、玉环山公园,均为综合性游憩公园。此外,结合道路、广场建设了多处大小不等的绿地,公共绿地的设置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

2.1.2 生产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是城市绿地体系的基础和良好居住环境的保障。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2类。园林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内部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乡宁县境植被良好,林业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以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的防护林带及绿化。目前乡宁县城防护绿地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尤其缺乏对河流、污染企业、文化古迹的防护措施。

2.1.3 专用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基层单位的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现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大院、学校的小区内部绿地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 存在的问题

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对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长,在绿化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不足:一是现有绿化建设仅停留于山体利用和改造上,缺少绿化层次,没有形成系统。二是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作为公益设施的绿地与城市其他建设用地相互排斥,在大小级配上缺少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易于亲近的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三是新建居住区、小区生态绿地指标偏低。四是防护生态绿地实施低效,无论工业用地周围,还是河流、冲沟两侧,均无防护绿地建设,由于体制及资金的原因,与规划严重脱节。五是盲目开山采石或削山取土,使自然山形、植被蒙受损失,造成地表和水土流失。

3 乡宁县生态环境规划建议

3.1 规划原则与理念

3.1.1 规划原则。一是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大环境的绿化,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空间,创造现代城市风貌。二是根据山区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三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与内涵,使城市生态建设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得益彰。四是规划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联系,以宏观控制为前提,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3.1.2 规划理念。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山为形、以水为脉,运用连续性原理,强调各种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空间维度的转换和生态景观的延续。

3.2 规划布局

城市生态环境用地是支撑城市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规划宏观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区域小气候特征,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开辟出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成块生态绿地,发挥其对城市环境与风貌调控的效能;微观上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河道整治、停车场和广场建设及单位搬迁等各种契机建设类型丰富多彩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发挥其对于人们生理、心理、审美方面的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城市外部大环境对内部环境质量改善及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作用的思想指导下,在规划区范围内保存较大的生态支撑能力,留有充分的绿色隔离空间,形成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系统总格局是以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为基础,以公路和河流绿带相贯穿、相连接的城乡一体、内外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系统。

3.2.1 绿核——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使乡宁县城成为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山地地形特征,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山形水体,着重突出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特色,以城市大型公园为主体(斑块),以与居民生活亲近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专用附属绿地为基础(基质),以纵横分布的滨河绿地、道路绿化、防护林带为纽带(廊道),形成城市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绿色斑块。具体概述为三大主题公园。一是北山公园:城市中心公园,占地58.4万m2,主要结合北山自然山体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广植苗木,形成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建设现已形成一定基础,亭台楼阁与山体形态相得益彰。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植物观赏、体育健身、喷泉嬉戏、儿童迷宫等;另外结合寿圣寺钟楼的搬迁,公园将增添一定的人文景观内涵。二是南山公园。位于县城鄂河南岸二中附近,公园占地33.3万m2,以清代文笔双塔为主题开发建设,形成具有观光旅游、历史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园。三是柏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樊家坪村,规划以柏山寺人文景观为主题,以现状良好的自然植被为基础建设包括旅游渡假、休闲游憩等内容在内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36万m2。

(2)绿色基质。一是古城公园:位于旧城居民区,规划结合武装部搬迁,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建设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开放式小游园,占地面积0.2万m2。功能上以休闲、交流、游憩为主,景观上与古老的过街门楼形成巧于因借、互为衬托的关系。二是丛林公园。位于新城区水厂东侧,占地面积0.8万m2,主要为丛林小区服务。三是职中公园。位于新城区的职教中心东侧,规划占地面积0.4万m2,是以休息、游憩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街头游园。四是营里公园。位于新城区营里组团,占地面积1.7万m2。五是圪台头公园。位于新城区圪台头组团,占地面积2.2万m2。除了在重点建设以上公共绿地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城市的普遍绿化。成片开发的居住区、小区和旧村改造应按照国家规范建设绿地系统;办公、工业、仓储等单位应注重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城市还应加强街头绿地、绿岛、生产绿地(苗圃,草皮及花木生产基地)和防护绿地(公路、河流、工业隔离带)的建设。

(3)绿色廊道。主要是指沿罗河、鄂河等自然河流形成带状滨河公园和防护绿带。规划对鄂河进行整治,经城区分段蓄水后逐步恢复城市水体景观体系,调节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一是滨河公园西区段。位于城区二中桥至明珠桥范围内,占地面积21.2万m2,规划结合防洪、排污工程的改造建设,修建以自然植物景观为主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该工程的启动不仅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亲水、亲绿的共享开放空间,而且为新城区的开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高效、舒适的外部生态效应。二是滨河公园东区段。位于新建N4号桥至N9号桥之间范围内,占地面积23.3万m2,规划结合城市用地发展及新区组团的开发,为创造良好的滨水景观,合理利用滨水岸线,远期启动二期蓄水工程,通过调整用地布局,搬迁临水工业,建设并形成为营里—圪台头—樊家平3组团共享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其主要内容安排有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和植物观赏等活动。

3.2.2 绿网——城市生态防护网。生态防护网由植被层和开放空间构成,山、田、林相嵌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为规划区生态防护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规划将城乡之间的山林、水体、农田、人工防护林带作为生态骨架,以对外交通走廊绿化带为楔型连接体,在客观上形成为城市及城镇、城市化新区不同尺度的绿色包围圈,并以带状方式将城市的生态主骨架与城市内部的生态次骨架相衔接,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网架。规划重点建设县城东北、西南两大生态防护网,与城市绿地系统交融共生,形成独特的生态格局和城市形态,创造城在绿中的生态大环境。一是东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管头镇区之间,依托柏山寺人文景观区以及周围良好的自然植被,建设柏山寺森林公园,利用东北方向大面积山体林网及农田建设生态防护网。二是西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西坡镇区之间,积极利用主城西南山岭凹地,广植林木,形成较为自然的植物群落。城市的园林生产绿地在上述两大生态网内设置。

3.2.3 绿轴——县域绿化空间的楔形体接体。主要由209国道、乡吉、乡襄、乡台公路等交通走廊绿化带组成,其内容包括绿化和农田,这些轴带内接城市,外连周围各县、镇、风景区,构成完整绿色生态体系。

3.3 建设措施

一是普遍绿化,见缝插绿。二是全民动员,分级建设(县级由县统一建,居住区以下由管理区建,单位附属绿地由单位建)。三是保证资金到位,分级注入资金。四是改变粗放的“铲平”开发方式,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尤其应注意保护山体、水体。五是将生态绿地建设与园地生产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3):203-215.

[2] 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规划师,2002(4):11-14.

[3] 王祥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8-11.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119-02

乡村是以农业为基本经济活动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主要的聚居区域[1]。而乡村的景观园林作为乡村总体规划的基础,对于乡村人口聚居区域的整体布局、乡村特色的塑造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口聚居区域环境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明显。乡村景观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但目前中国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探索乡村人口的景观需求,进行主要类型乡村景观园林规划的探讨,对于未来乡村景观环境规划建设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景观园林概述

1.1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是景观规划设计界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乡村”、“景观”、“园林”3方面构成。从广义上来讲,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等自然素材塑造而成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自然精神境界的境域[1]。

1.2 乡村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 第一,生活、生产功能。村落景观、农业景观与城市景观的风格迥异,它们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源地,故进行乡村景观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满足生活与生产功能。第二,生态功能。乡村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减轻“三废”污染、吸收粉尘、有害气体,维持生态平衡,最终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第三,文化功能。乡村居民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意识行为,久而久之在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第四,美学功能。乡村景观园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它的线条、色彩、形象无不透露出朴实无华的自然气息。

1.3 乡村景观园林绿地系统的类型 根据功能和乡村生活的需要分类,乡村景观园林绿地系统分为: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自然绿地以及防护绿地。

1.4 乡村景观园林的规划原则 乡村景观园林的规划原则如下:规划先行原则、特色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属地实施原则。

1.5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具体模式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具体模式分为:宅旁绿化、道路绿化、水岸绿化、公共空间绿化、防护绿化等。

1.6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乡村景观园林绿化规划不科学,过于追求城市化;第二,乡村绿化规划结构不合理;第三,乡村绿化科技含量低,质量参差不齐;第四,乡村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第五,乡村绿化宣传力度不够,绿化管理不力。

1.7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原则 第一,适应生态环境,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第二,根据地域特点,体现区域特色。第三,强化植物配植的季相变化,增加新优植物。第四,突出绿化植物功能性、艺术性与文化性。

1.8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管理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管理分为: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产权管理、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乡村景观园林绿化古树名木的管理。

2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

2.1 发展趋势 乡村绿化一体化趋势、乡村景观化趋势以及乡村园林化趋势。

2.2 发展模式 乡村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乡村绿化与发展农村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 主要乡村景观园林类型的规划

3.1 道路绿化 乡村景观中道路绿化的设计形式包括: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以及四板五带式。在行道树的选择方面,应满足如下标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树形整齐、枝叶茂盛;移植容易成活,生长健壮,病虫害少,养护管理粗放;叶、花、果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能够体现当地乡村风貌;抗性强,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3.2 乡村庭院绿化 乡村庭院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乡村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在承载广大村民生活起居的同时,也承载着村民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庭院不仅是养花种草的地方,也为人们带来惬意的生活体验。乡村庭院绿化应注重植物选择、空间营造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突出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乡村庭院的特殊要求。

4 结语

乡村景观园林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长远利益以及乡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乡村景观园林绿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乡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基础条件。忽略乡村景观园林绿化,城市绿化搞的再好,也不过是沙漠绿洲,难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局面,难以创造出人类美好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

篇12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较早时期多数北方的望族为躲避灾难乔迁于此,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其浓重的文化色彩、高度的防护意识,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与利用,总结出一整套选址和营建的经验和方法。徽州先民在规划村落时,因地制宜,讲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落位,以“枕山、面水、环屏”为尚,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周边围护安全。为了便于生产生活,徽人选择有利的气候条件、风土、水文、地理,耕有田,艺有圃,伐有薪。徽州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具有朴素的土地生态学观点,尽量不破坏植被和山体,尤其是邻近的周边区域,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使得徽州古村落的建筑与周边山水环境达到了较高层次上的和谐。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记载到:“壬派五世祖道经西递铺,见其山多拱秀,水势西流,爰携堪舆家入西川境,便观形势,有虎阜前蹲,罗峰拱秀,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青石而如金,对霭峰之似笔,风燥水聚,土厚泉甘,遂自婺源迁来其间”①。明人吴元满《歙县西溪南吴氏世谱》记载道,吴氏始迁祖定居西溪南之前,有三个村址供选择,比较后认为,西溪南“土宽而正,地沃而肥,水辑而回,后世大昌也,遂定焉”。就西递村而言,它遵行万山丛中“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狭长盆地形选址策略,其附属村落的布局不仅选择了山坞中的平坦之地,避免了洼地与山水间的冲突,还在一个小空间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型聚居地,而周边的溪水则成为了该村落的自然生命构架。在环顾徽州古村落周边的山水格局时,由衷地佩服徽州先民在选址时的全局意识。徽州古村落在适应皖南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用变通的办法而不拘泥,表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徽州先民建房总是审慎地对待建筑的落位,古村落的大小分合,房舍位置的前后错落等都因自然生态环境而变化,是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多在靠近山间小盆地的缓坡地带建造村落,在平展处开辟良田,当人口繁衍突破环境容量,他们会主动外迁或外出经商务工。黟县西递村、关麓村、南屏村及歙县江村、雄村、槐塘等都是佳例。

(二)风土、水文观的影响

徽州先民在选址时重视风土、水文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山川俱佳的自然条件和程朱理学盛行的人文背景。风水学中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相关概念对人类居住地的选择以及如何营造适宜人类的居住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姚廷銮辑《阳宅集成》卷一《基型》中记:“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1]。古村落的具体选址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客观地理条件的局限性,还需关注山的气势以及水的具体流向,因而村落选址大多数是依山傍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因地制宜。对于水的选择,徽州先民对水要有着特别的明确说明:“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不竭①”。水流出口的方向通常与村落入口的方向相一致,因而徽州先民在营造时对下水口尤为重视,建筑桥梁作为“关锁”,上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达到留住财富之气、文运之气的目的。

二、徽州古村落绿化环境

(一)公共绿化环境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历来奉行尊重自然环境的方法,重视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改造。古村落的周边区域至今还留有“风水林”的印记,即便是在伐木无度的年代及地区,风水林依然未有改变,它的作用主要是“藏风得气”,保持村落的生气以免“行之他方”。除此之外,周边田野、村落宅院都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多种绿色植被。《相宅经纂》卷四之“阳宅宜忌”中提到“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代,宅后有槐,百鬼不近”[2],这些在此并非与一些封建迷信等同,而是对其种树方位的具体安排,还不仅能满足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还能够营造出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

(二)宅周绿化环境

徽州先民善于营造村居小气候,他们根据山地气候特点和位置条件,在方位朝向、布局结构、平面形式、材料选用等方面精心谋划,利用天井通风、散热、降燥、去湿,又广植林木,利用居室周边的各种水流、水体保持空气湿润温和,增强舒适度,徽州先民非常珍惜和利用居室外部空间,常将房前、屋后、宅旁加以美化或建成半隐蔽的花园、果园、菜园,在院内空地种植花木,构建水榭,设置盆景、水池鱼缸、湖石假山、花架、花池、园门、漏窗、回廊、石案、椅凳……使居室园林化,以此来改善住宅内部的微小气候,创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徽州古村落水环境

徽州古村落均建有完善的水系,村边宅旁有小河和泉水,徽人利用这些天然水系来装饰环境,或引活水穿村,或掘地为塘、为湖,排涝御旱,或因河成街、建造人工水景,并在水体中种莲养菱、饲养水禽和鱼类,以维护生态平衡,并妥善管理、适时疏导。对于水资源应用主要有:水街———引水穿村,可供浆洗,净化空气,防暑降温;放生池———古为保护珍稀鱼类放生而设,亦为优化环境之作;风火塘———专为防火蓄水,亦为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水井———主供饮用,亦为消防。徽州古村落水环境营建的代表就是宏村的水圳。宏村水圳遍布全村,潺潺活水,九曲十弯,绕家穿户,贯通月沼和南湖,长年流水不腐。六百年来,水圳之水已成为宏村人须臾不可或缺的水源。《汪公锡文运熙家抄》中有段点评古水系的排句,“引水入室掘井家中,防祝融之肆虐,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3]。徽州古村落的水环境营造集中了徽州先民聪慧才智的同时,更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不仅将徽州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与聚居环境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

四、新农村外部环境规划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民居建设,就是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在徽州古村落的营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生产力、技术、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积累了丰富的营建经验,为人居环境学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并将其精华运用到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居建设中来。

(一)新农村村落选址

在新农村村落选址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中的“环境容量观”和“天人合一”观,以自然山川为依托,为满足后世子孙的生存规划理想化的布局。新农村村落选址时应认识到环境的存在,对自然的索取坚持适度原则,注意与环境、气候相协调适应。

(二)新农村绿化规划

新农村的绿色规划应以改善徽州的居住生态环境为诉求点,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与生活追求,将绿色、环保、美化、生态以及安全防护作为规划的切入点,对绿色生态规划、居住环境营建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汲取徽州古村落营建外部环境的因地制宜原则,重视周边的自然环境———地形、水势、水质、树木及人工环境,讲究与周边小环境的和谐,体现出当地的区域特征和人文历史景观。学习徽州先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哲学在近人尺度内的应用,根据每个村落的具体经济情况,结合现在农民的具体要求,合理利用宅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选择一些经济果林进行绿化,在改善民居周边绿化环境,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一,新农村绿化规划借鉴徽州古村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以及系统有效的绿化模式,从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出发,系统地利用自然条件,有效地防风固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减噪音,最终实现乡间田野、绿树植被以及高山涓流共同组成的生态空间,在自然的生态风光中体现新农村的乡村特色与魅力。

第二,徽州古村落中的宅园设计艺术为美化新农村民居周边环境提供了借鉴。一些中大型的树木要分布在公共空间附近,既可以改善美化村中环境,而且也可以起到遮阳的效果;宅周环境的绿化要以点(村居)、线(道路、河流)、面(田野)相结合,实现村居园林化;而民居院落内的小品绿化可以选用的一些观赏性植物,主要是为小型的天竺、石榴及攀爬类的紫藤、旱莲等。

第三,徽州古村落中的庭院空间的设施是有阶级等级之分的,主要是以观赏性的盆景、灌木为主。在新农村民居绿化建设中吸取徽州古村落中一般家庭的植物配置,来体现出现代绿化的实用价值。庭院绿化配置要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可以选择经济果木和观赏性树木,体现出实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以此来满足现代居民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