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3-26 14:47: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1

关键词:翻译生态 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

作者简介:马慧,女(1985-),山东青岛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由爱尔兰人Michael Cronin在其《翻译与全球化》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中首次提出的。它是翻 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生态”这一术语出现的比较晚。1865年,德国动物学家雷特尔将希腊文词根Oikos和logos结合而成Oekologie. 按原意,是Oikos“住所”或“栖息地”,logos是“讨论”或“研究”。连起来,生态学就是对“住所的研究”。翻译生态学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从而对翻译中多种现象进行剖析阐释。

一、翻译生态

研究翻译生态得先从“生态”说起。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的关联,相互作用的状态。简答地说,就是生物在周围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因此,翻译生态可表述为: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也就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方梦之,2011:1)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翻译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同于翻译学也不同于生态学,它不是仅仅把翻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不是单单把生态环境作为学科的探索目标,而是把翻译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圈出发,以系统网络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翻译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翻译的作用机理和规律。

翻译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有密切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翻译本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自从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类有了相互交流的需要,为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寻求人类心灵沟通的努力就已经凭借翻译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许钧,唐瑾 2002)。从翻译角度来看,翻译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翻译是不同语言信息的转换,这种转换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人类创造文化依赖于符号活动,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R,巴特语;见董学文译,1987:15)翻译的生态层次分为翻译的个体生态和翻译的群体生态。翻译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其个体特征,如同原文会出现两个以上的译文,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的英译就有几个版本,例: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译文1: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But ambition won’t have done,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霍克斯译)译文2: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ain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杨宪益译)

二、翻译生态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及外部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环境总和。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翻译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 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这就要求译文必须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和社会政治权利制约。翻译生态环境对任何翻译主体都是一个统一体,不可逾越。(方梦之,2011:1)若人为地破坏翻译生态场的序列和翻译环境的秩序,就是破坏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要求。

三、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是译者同其翻译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翻译不但是对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能动作用,而且受其影响,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翻译与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生态环境才能给翻译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翻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行为”。(胡庚申,2008)借用其他相临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思路,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揭示和描述了译文产生的翻译过程,目的是试图构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该论的基本表述如下: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该论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的活动。该论的译评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好的翻译。(胡庚申,2004)生态翻译的基础理论是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如在景点介绍的翻译中译者应做好这三方面的转化工作。

例:崂山,木林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

译文:Laoshan Scenic Area is thickly covered with trees of many species, which added credit for its scenery.

汉语对景物的描写通常传递出一种虚实缥缈的、朦胧的意境美。但翻译成英文时应化虚为实,去除不必要的辞藻,传达出实物之美,这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同时也达到翻译活动沟通和交流的目的,体现了交际维的选择适应性。

翻译在充分考虑整体生态环境后,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因为译者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一些错误现象正是由于译者对语言维考虑的不充分而造成的。例如把“小心碰头”翻译成“Attention to your Head”.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机械地翻译而不是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语言转换。正确的译文应当是:“Mind your Head”. 再如某风景区的门口标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译文:“Prevention of Forest Fires Is Up to Everyone.”其实在国外流行的说法是:“Only you can prevent wildfires.”

从生态翻译角度来说,文化维适应选择性转换旨在让译者达到一种“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意识之间的平衡。而评价翻译主要看译文的“整体适应选择度”,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不管所要翻译的文本是否具有内在的可译性,只要译者乐意就会促成它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再现。这样译者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改写者”或“创造者”的角色,正是由于他们的能动性干预和创造性转化,使得翻译研究沿着一条独特路径发展。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生态翻译既要对所译文本进行细读以发掘其可译性,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又要尽可能保存原文本在目标语中的生态平衡。所以它既要兼顾主体译者的平衡又要顾及客体文本的平衡,因此译者的生态观包括对自身需求、自身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全方位适应和全方位选择。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 论翻译生态环境[J]. 中国翻译,2011(1).

[2] 巴特著. 董学文译. 符号学美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篇2

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业、商业、住宅和交通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城市原来的自然和半自然的景观被日益增加的建筑、道路等景观所改造,造成城市硬面景观不断增加,并且由于道路的拓展分割了城市的原有景观,使城市景观不断破碎并趋向离散,削弱了城市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威胁城市的生态安全,为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陈利顶等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效应、刘艳红等对城市的热岛效应、王新杰等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借鉴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研究城市景观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规避城市发展的风险,为制定城市发展对策提供有效依据。城市不同景观其水热性质和物质能量交换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特点,城市景观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和硬面景观。这两种景观类型的演变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热量环境、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植物的数量、种类及其配置合理的高生态质量绿色斑块可以增强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高抵抗不良物质干扰的能力[1]。另外,城市区域的湿地、水体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具有滞留与净化的作用,例如漳州漳江口的红树林吸纳污染物的作用非常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自然景观与人工硬面景观出现互相背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城市绿地和湿地、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的不断消减,削弱了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使得城市生态难以在负面影响下进行自调节和修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景观破碎化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廊道和交通网络不断外延式伸展,建设用地强势嵌入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城市原有的自然景观日益破碎,失去承载较多物种和较多景观的能力,导致城市的生态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在澳大利亚、巴西和我国的科尔沁等地都发现了景观破碎化与荒漠化出现同步发展的现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景观离散化分布加重,住宅、工交等建设用地不断侵占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使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离散程度加大,此外道路的延伸带动郊野游憩和居住空间等建设景观不断向郊外离散,降低了城市景观的连通性,造成了联系自然生境之间的通道不断被切断,致使城市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受到破坏,降低了其抵抗和修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

2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1对城市热量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硬面增加使得在同等的太阳辐射下,城市道路广场的路面和建筑群体等硬质下垫面比绿地、水体等自然景观的软质下垫面吸热速度快,使城市的热量增加明显,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与植被的覆盖率及水体的比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2],并且城市绿地的减少还会使CO2的浓度升高并生成温室效应,产生更强大的热效应。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植被景观的破坏并引起碳的释放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已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估测和分析。此外,城市高大的建筑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空气的正常流动,导致了城市聚集的热量难于散发,使城市呈现出的热岛现象更为显著。

2.2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由于城市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不仅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滞尘、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调节大气环境中微生物等的作用,绿地对大气环境的调节效应和净化能力与其所蕴含的生物量有关,因此城市绿地面积若是越大且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配置得越合理其净化空气和调节大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硬面景观不断增加而绿地景观不断减少,削弱了绿地对大气温度和水分的调节能力和对大气污染物的吸纳和降解能力。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产业和居民不断在城市集聚分布,工业的废气、汽车的尾气、建筑工地的扬尘等不断向大气排放出污染物,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

2.3对城市水文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硬面景观的增加,不仅阻滞了地表水的下渗,而且破坏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分循环和水文联系,导致降水发生时,地表径流汇水量增大、汇水时间缩短、流速加快,易引发流域的水涝[3]。此外,城市天然水体面积的缩减会削弱蓄水和保水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的内涝风险[3]。几年来尤其2015年我国各大中城市内涝严重,其主因并不是降雨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城市硬质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构比例反向变化造成的水文失衡。随着硬面景观增加,一方面隔离了地表水的下渗,阻碍土壤对污染物的降解,造成城市水质下降,同时还影响到城市的水文循环,减少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对城市水体的补给,造成城市水体的环境容量大幅减少,进而使城市水体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地表径流速度,把城市硬面上的污染物带入河湖中,造成更大面积的非点源污染。

3结论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硬面景观增加并强势嵌入自然景观,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和城市景观离散化分布加剧产生,这一系列变化对城市生态、热量环境、水文环境等方面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为应对这一系列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设置合理的生态用地指标

重视对生态用地的建设,设置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指标,尤其是绿地指标,加大城市自然绿地和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的建设。除了要考虑绿地的覆盖率这一指标,还应重点考虑体现物种异质性能的指标,即对绿地中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进行合理配置的指标。因此必须构建出能够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物种类型等方面的综合绿地指标。绿地对大气环境的调节效应和净化能力与其所蕴含的生物量有关,因此城市绿地面积若是越大且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配置得越合理其净化空气和调节大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3.2合理规划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主要是对林地、农田、水体等生态用地进行空间布局,尤其要重视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根据绿地的功能规划出林业版块、农业版块、环保版块、水源涵养版块、游憩版块等绿地空间,并对河岸绿化带、道路绿化带、滨水绿化带等生态廊道进行合理规划,增强绿地之间的连通性,以绿色廊道为支撑串联起绿色版块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网络空间。

3.3构建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化的格局

重视郊外生态源的建设,可以在城市周围设计生态平衡地带和缓冲地带,提高城市景观对生态破坏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要重视蔬菜、花卉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把它嵌入城市中;要重视生态廊道的建设,利用河道、道路绿化带等沟通市区与郊外的生态区和生态源,构建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化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军民,夏雷.基于绿量思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控制研究[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

篇3

2研究方法

2.1栅格单元

采用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可以把行政区内部各指标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列入其中,打破了行政界线的限制和约束,使指标具有空间性,能结合GIS把评价结果落实到每一个栅格单元中[9],从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栅格化过程中,通常采用主要类型法、中心点法、重要性法、长度占优法和比例分成法对栅格进行赋值[10],综合比较这几种方法,为了保证栅格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无面积信息损失,本文采用比例分成法对栅格单元进行赋值。比例分成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每个土地利用类型单独生成一个栅格数据,各栅格数据中每一个格网的值源于该类型要素在本单元中所占的面积比例。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起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土地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包括农用地、水体、草地等在内的生态功能,因此对这些用地类型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进行核算,可以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将南川区的土地类型整理合并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体6大类。由于裸地和交通用地的生态价值很小,故本文中不考虑其生态服务价值。参考Costanza[12]、冉圣宏[6]、陈仲新[13]等人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结果,并根据式(1)进行适当修正,确定南川区各种土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并将南川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0项。

3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南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本轮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的基础数据采用的是2009年南川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规划年数据采用规划方案确定的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包括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基期线状地物等面状和线状矢量数据。

3.2数据处理

3.2.1比例分成法评价模型根据南川区区域特征和区内各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在ArcGIS9.3平台中按平面坐标和区域范围建立大小为100m×100m的格网,建立格网单元编号字段,并通过Fieldcalculator计算赋值。采用Overlay空间叠加分析工具,将格网图层与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分别进行叠加,计算各图斑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通过属性选择工具输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栅格图层,利用格网面积、地类所占比例和该地类单位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各格网该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最后通过外部表格连接法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累加赋值给各格网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对格网图层栅格化,得到基期年和规划年各格网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栅格图层。

3.2.2规划前后生态环境状况

分别计算各格网单元规划基期年和规划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并据此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一般、将各格网单元规划年与基期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减,并求得其所占基期年值的比例,得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幅度。

4评价结果与分析

对研究区域基期年和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结构上,研究区域在规划方案实施后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全区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从基期年的101157.13万元上升到规划年的108936.49万元,提高了7.69%(表5),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南川区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得出规划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值和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说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该规划方案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对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该规划方案中通过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土地整治、金佛山水库建设和为建设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园区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大增加了园地、林地、水体等生态用地的规模,生态用地总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7790.73hm2,总规模扩大到108756.15hm2,尤其是林地规模的扩大对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其面积增加了12361.12hm2,生态服务价值贡献值增加了6722.87万元。同时,该规划方案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减少了603.65hm2,通过土地整治,有3136.93hm2的农村居民点得到综合整治,其中规划至耕地1591.22hm2,林地826.62hm2;且新增农村居民点控制在1948.53hm2,新增城镇用地控制在741.65hm2,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1012hm2。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的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占用耕地面积得到合理控制,有效地增加了耕地和林地等生态用地的规模,并很好地促进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这也很好地促进了全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南川区在规划基期年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全区面积的44.24%,52.28%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3.48%。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区下降到45.32%,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51.03%,并且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所占比例上升到3.65%。同时,比较基期年与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正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比例高达92.32%,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的区域更是达到了13.09%;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负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7.68%,只有2.65%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有利影响。从图1—2可知,基期年和规划年南川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均以南部金佛山特色生态旅游区为最佳,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次之,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方案中南川区规划前后生态服务值最大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金佛山区,生态服务价值次之的耕地、园地等主要分布在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服务功能较低的建设用地则相对集中分布于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龙岩河、黎香湖水库、肖家沟水库、金佛山、楠竹山、山王坪、黎香湖等主要河流、重大水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城市规划的绿心绿带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由图3可知,南川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规划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明显好转的区域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在新规划的金佛山水库、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如金佛山区、城镇和场镇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生态绿地区等体现的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林地和水体等生态用地的增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有利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等生态用地的地区,尤其是新增的龙岩河、水江、南平等工业园区和南涪铁路、渝湘高速等交通用地周围表现的最为明显。

篇4

一、基于农田水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此类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加强修建、预防、补充等措施对水利工程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农业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一)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水资源毫无疑问是农田水利的必需品,同时水循环也是农田生物圈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更新再利用能力就是依赖水循环来实现的。而灌溉工程恰好就是维持农田水循环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是补充田间水分、水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不良的灌溉工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间接危及到人类的健康。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度灌溉会直接影响农田土壤。我们知道,农田土壤的盐分是和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的,而且土壤盐分的存在位置和地下水位的高度也密不可分。因为,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会使得深层土壤盐分向上运输,同时,在土壤受到降雨或者灌溉的影响时,水分会带动盐分流向土壤深层。因此适度的灌溉会避免土壤盐碱化,但是如果灌溉过度,地下水位就会相应升高,那么土壤表层盐分也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就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时就需要农户按需供水,避免灌溉过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看,环境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破坏,那么从短期情况看,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恢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效益,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水资源自身恢复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水量,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流域方面的问题,那么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协调的发展。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河道断流、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如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址不当,同样会给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农业灌溉水平,促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能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因此产生的退水流入农田中几率很大,对农田水利工程污水排放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措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排水工程对水环境生态影响

排水工程也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农田排水工程既可以将地面多余水分排出,又可以起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作用。同时,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沟道或者渠道中会生长有大量的杂草,它们可以吸收在农田中流失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形成“人工湿地”。但是,有些地区为了美化排水渠道,会普遍采用混凝土堆砌的方式来搭建排水渠道。这种做法减少了原有自然渠道中的杂草生长,氮、磷肥会直接流失,增加了河流的富营养化。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促使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能够全面协调发展。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状况需要进行预算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对农田水利工程兴建和服务农业具有重要的 意义,通过预算调查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相关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提升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下水、生态方面环境水平,从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 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 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从根本上达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机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工程兴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其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篇5

关键词:

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基层经济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农户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同样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而受此影响,农村畜牧养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散户养殖,并逐步朝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发展。然而,由于受到诸多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们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养殖场发展速度上了,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畜牧的养殖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更不会去考虑如何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讨和分析

2.1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畜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畜牧养殖之所以就对水质等水环境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畜禽的粪便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规范的处理,一旦经过了人为的冲洗或者是雨水的冲刷,就会流入到池塘和江河湖泊中,慢慢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逐步恶化,甚至水体发黑,伴有恶臭,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影响着人畜的饮水,并同时成为了疾病传播的根源。

2.1.2畜牧养殖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规模日益扩大的畜牧养殖正在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空气环境,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畜禽无法完全消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导致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养分随着畜禽的粪便排出,在经过厌氧发酵之后就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2.1.3畜牧养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由于目前相关的配套设备相对滞后,无法很好地实现的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大量的有机物质渗入地下,从而被微生物分解,通常情况下,这些有机物质是可以被植物所吸收的,但是一旦超过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2.2畜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畜牧业之所以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畜牧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事实上,选址的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当时,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养殖户们在选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将这些相关因素考虑进去。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养殖场离溪流河沟太近,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饲养过程中的污水等流入河道,这样不仅仅会对居民的生活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非常不利于畜禽自身的生长发育。

2.2.2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虽然近几年以来,养殖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但是,依然有许多散户存在,这些分散的养殖户尚且没有注意到处理因养殖而产生的污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养殖户,往往也因为资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废水、排放物等无法及时处理,不仅仅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大增加畜禽的患病几率。

2.2.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事实上,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是大有用处的,然而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觉得多数的养殖户并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便有些有,面积也是相当有限的,根本无法保证粪便利用率。这样不仅仅是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粪便等处理不够妥当,导致环境污染,致使畜禽患病。

2.3减少畜禽影响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畜禽养殖固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3.1畜禽养殖场选址要科学、合理。这里所说的养殖场选址主要是针对标准化养殖户而言的,这不仅仅是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是指在地址的选择上,设备的配备上,基础设施的完善上、管理的提升上都要有很大的变化,不能再停留在过去那种低水平发展的传统路子上。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从场址的选择、建设的规模、建筑的布局、生产设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尽快实现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规范化。通常情况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地址应该位于法律法规等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排水条件和供电条件;与此同时,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距离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一定要满足防疫对此的相关;而在总体的布局上,要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加以严格的区分,净道和污道分开。总之,在选址方面,务必要做到选址恰当、布局合理。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3.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配套设施要尽快完善。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所一旦建成,就要为其配备相关的设施与设备。为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首先,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必须要符合标准,饲养的密度要合理、科学,与此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门口必须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等,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备相关的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和无害化的处理设施等,为无害化处理的全面实现奠定坚实、有力的保障。

2.3.3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规模化养殖者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尚且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也就很难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关设备的引进等方面。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引导一些养殖户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在加大对养殖户们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让他们尽快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从宏观层面上约束大家,让大家必须去遵守。

3结语

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的话,不予以足够重视的话,不仅仅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为此,一定要树立先进的养殖观念,意识到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实施、去践行,实现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可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启洋.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6):270.

篇6

通过设置对照(只栽桃树不种草)、生草栽培(栽桃树种植百喜草)和常规耕作(油菜-棉花轮作)3种不同处理,测定土壤硬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量和干土流失量等项目,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果园生草处理使土壤硬度降低19.69%,土壤有机质增加23.44%,高出对照40个百分点;生草处理土壤流失量分别是对照、常规耕作处理的1/60、1/88;生草处理土壤的保水能力是对照和常规耕作处理的2~5倍;果园生草栽培对改良果园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果园;生草栽培;土壤生态环境;土壤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分布较广,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1],土的流失量每年仅黄河就达16亿t[2]。大量土壤被冲刷,养分淋失,造成耕作层变浅变瘦和湖泊、河流淤塞。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人类不断地向山坡地及较贫瘠地区扩张。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丘陵农业资源开发,其中,果树果园已成为丘陵地区的一大特色产业。由于种植水平有限,有的果园杂草与果树并生,相互竞争生存、生长条件;有的果园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果园寸草不留,引发土壤冲蚀与污染。果园生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19世纪中叶始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于开沟旋耕割草机问世,解决了割草问题,加上果园喷灌系统的发展,这种果园土壤管理模式在美国得到大面积推广。随后,世界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意大利、法国等果园土壤管理55%~70%采用生草模式[3],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果园生草作为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建立了许多典型示范样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践中清耕果园面积占果园总面积90%以上,果园生草尚处于试验与小面积应用阶段[4]。本研究开展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探索种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结构、保水保肥及减少雨水径流量、控制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期让农户了解果园生草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提高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借鉴,为果园生草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试验于江苏省句容市春城乡干果场(东经119°07′,北纬31°56′)坡度为10°的岗坡旱地进行。该生态区属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干湿冷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气温15.2℃,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作物生长期平均为226d,总积温4859.6℃,高温年可达5270℃,无霜期229d。年降水量1059mm,常年各季雨量分配:春季256mm,占24%;夏季498mm,占47%;秋季194mm,占18%;冬季112.0mm,占11%。光照常年平均2157h,日照百分率49%,光照的四季分配:春季506.6h,占全年23%;夏季全年光照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总时数为683.3h,占全年32%;秋季光照515.4h,占全年24%;冬季光照最少,总时数461h,占全年21%。土壤为第四纪下蜀黄土发育的马肝土(黄棕壤),试验前0~20cm土层土壤基本性状:有机质13.6mg•g-1、全氮0.76mg•g-1、速效磷10.25mg•kg-1、速效钾112.1mg•kg-1、pH5.26,属中低等肥力土壤。

1.2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只栽桃树(对照),杂草长出后人工拔除;处理2:栽桃树种植百喜草(生草栽培),前期人工拔除杂草,百喜草在6月、8月各刈割一次,割下来的草覆盖在桃树下,桃树3年龄,栽植密度3.0m×4.0m;处理3:常规耕作区,栽植桃树的同一坡地(紧靠生草栽培区),设置同样小区不栽桃树,实行油菜-棉花轮作。各处理3次重复,小区坡度为10°,面积为3m(宽)×20m(长),各重复按照1~3的顺序在同一坡面依次排开;在各小区斜坡下方用水泥混凝土浇筑3.0m(长)×0.4m(宽)×0.6m(深)的积水池,承接径流雨水,各小区间埋石棉瓦隔离,以防径流串流。

1.3测试项目和方法测试项目为土壤硬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含量、径流量和干土流失量。20cm×40cm取样坑挖50cm深,做一垂直面,然后分层取直径50mm×高50mm、容积100cm3的土柱,立即盖上盒盖带回采用断裂法测量土壤硬度;采用常规取土土钻(直径约3cm)取样,采用外加热-K2Cr2O7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铝盒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每次下雨结束后立即测量积水池中水的体积,计算径流量(积水池中水的体积/小区面积),同时,从水池中量取1L搅拌均匀的水,带回蒸干测量干土流失量。

2结果与分析

2.1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硬度的影响土壤硬度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土壤硬度大小直接影响果树生长,硬度越小越有利于果树根的延伸,便于果树根吸收更多的养分。考虑到草根主要分布于0~20cm土层,而桃树根主要分布于0~30cm土层[5],对土壤硬度进行分层测试。由表1可知,桃树下种草处理各层土壤硬度变化缓慢,土壤硬度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而对照处理从5cm以下各土层硬度显著大于栽树种草处理。种草处理有大量的草根留于土壤,腐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变得疏松。随着土层加深,草根逐渐减少,土壤硬度增大。对照处理仅有桃树根在土壤中生长、延伸,土壤有机质以分解为主,造成土壤硬度变大。这与王敬根等[6]研究结果相似。

2.2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之一。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种草处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远远高于对照处理,其中0~20cm土层高17.61%,20~35cm土层高119.44%,35~50cm土层高46.30%,差异极显著(表2)。种草处理有大量的草根及枯叶残留或进入土壤,部分缓慢矿化为桃树提供养分,部分腐殖化成为土壤有机质,廖绵浚等[7]曾有类似报道。由于草根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造成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幅不同。与试验前相比,种草处理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增加幅度提高。各处理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纵深比较,对照从20cm往下层出现突降,果园生草从35cm层开始出现突降。而对照处理仅0~20cm土层有少量增加,其余各层均有所下降,而且在20cm以下就出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突降,果园生草草根大部分集中于表层,随土层加深,草根逐渐减少,而对照处理桃树不断消耗养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由此可见,果园生草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着积极作用,这与赵钢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3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9月份连续干旱21d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见表3。0~10cm土层生草处理土壤含水量为24.40%,而对照及常规耕作区分别为10.20%、5.33%;10~20cm土层,生草处理土壤含量为23.40%,与表层相比稍有下降,而其他2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3.5%、8.27%,与表层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在连续干旱条件下,生草处理一方面有利于土壤含蓄水分,另一方面可通过草根的吸收及草根周围形成的毛细管作用使地下水连绵不断地往上输送,从而保持土壤各层含水量变化不大,上层含水量甚至略高于下层土壤,而对照及常规耕作处理土壤含水量却基本遵循从上往下递增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与土壤硬度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

2.4果园生草栽培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由表4可知,处理1(对照)、处理2(生草栽培)、处理3(常规耕作)全年地表径流分别为178.00、59.64、81.75mm,径流率分别为21.04%、7.05%、9.66%,全年每公顷土壤流失量分别为19.715、0.328、28.814t。无论是径流量还是土壤流失量,对照远高于生草栽培,对照、常规耕作土壤流失量分别是生草栽培处理的60倍、88倍,差异极显著。若把全年分成1~5、6~8、9~12月3个时段分析,1~5月径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而干土流失量依次为处理3、处理1、处理2。这主要是因为5月前果园生草没长好,对雨水拦截功能表现不明显,而春天耕种突出,所以常规耕种土壤流失最重。在雨季集中、暴雨较多的6~8月,果园生草处理对拦截水土流失的功效表现突出,径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1、处理3、处理2,而干土流失量依次为:处理3、处理1、处理2。生草可以蓄积水分,减少雨滴直接到达地面,增加地表阻力,对径流产生减缓作用,增加雨水与土壤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降水的土壤入渗量,减少径流量。这与前人研究[8-11]结果相类似。

3小结与讨论

果园生草栽培,大量的草根残留于土壤中腐烂分解,可为桃树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同时,部分有机物质通过腐殖化作用成为土壤有机质,有机质与土壤颗粒结合,形成团粒,土壤结构改善。草根主要集中于土壤0~20cm土层,桃树根系集中于0~30cm土层,造成在0~20cm土层,对照处理土壤硬度显著大于生草栽培处理,而随着下扎草根的减少,在20~50cm土层,土壤硬度虽有差别,但差异变小,生草栽培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本身有机质含量减少,草根量虽然减少,但草根增加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比例较大,而对照处理的增加比例却较小。生草栽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硬度,有利于土壤团粒增加,使土壤变得疏松,赋予土壤较好的保水保肥功效。果园生草栽培,生草覆盖果园土壤表层,雨水经桃树及草两级拦截缓冲,对土壤基本没有冲击力,很难带走泥土,雨水缓慢渗入土壤,只有在雨水较多、强度较大时,来不及入渗的雨水才形成径流。本试验中,对照、生草栽培、常规耕作各处理全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78.00、59.64、81.75mm,径流率分别为21.04%、7.05%、9.66%,全年土壤干土流失量分别为19.715、0.328、28.814t•hm-2,可见全年地表径流量、径流率、土壤干土流失量3个指标中,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最小,说明生草发挥了关键作用。对照处理的全年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率均比常规耕作处理大,而土壤干土流失量却小,可能是因为对照处理土壤板结,雨水下渗困难,而耕作处理由于常翻耕土壤,表层土壤酥松,雨水易下渗,但也容易被冲刷所致。综上所述,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栽培,枯叶及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有机质及有效态矿质元素,不断补充土壤营养,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降低土壤硬度、改善土壤入渗特性和持水能力;果园生草栽培能有效截流雨水,减少径流,避免雨水冲刷,减少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效水供应,并在防洪护坡保土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德文.水土保持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88-91.

[2]何乃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18-21.

[3]刘士余,聂明英,卢建生,等.生草栽培在南丰蜜桔生态桔园中的生态探讨[J].人民长江,2007,38(8):80-81.

[4]刘廉海.坡地果园开发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初步研究[J].水利科技,2007(2):16-17.

[5]阎永齐,芮东明,刘亚柏,等.深翻改良丘陵岗坡地黄棕黏土的效果[J].落叶果树,2007(4):26.

[6]王敬根,储国良,付反生,等.百喜草对红壤丘陵地区保持水土效能的技术研究[J].江西园艺,2000(1):12-14.

[7]廖绵浚.百喜草在水土保持上之研究及其应用[C]//台湾水土保持论丛.1990:8-12.

[8]赵钢,赵秀芬.果园种草生态效应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8):68-69.

[9]程金花,张洪江,史玉虎.林下地被物保水保土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96-101.

篇7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非常广袤,林场数量众多,每年的造林和采伐作业都是林业发展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在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双重考验下,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林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因此,在我国林业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态林业的建设,还应当考虑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根据林场采伐作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采伐、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我国森林采伐的现状以及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森林资源是世界上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国历朝历代对森林的发展保护都极为重视,不但有创造林业资源的植树活动,还有管理采伐的严格制度。这种造林和护林的发展政策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森林采伐中出现的过度、不合理采伐情况仍然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经济损失,还导致了生态问题的频发。

(一)森林采伐的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通过林场组织形式实现集中管理,部分森林则通过承包经营方式由个人或者企业团体经营管理。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从采伐森林来获取建设的材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林场的采伐作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没有意识到过度采伐带来的生态影响。最近今年,由于国家封山、护林政策的出台,新型材料越来越多,木材也不再是建设必须材料的唯一来源,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喘息机会,森林采伐乱象正在逐渐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

(二)森林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1、过度采伐导致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组织,但是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管理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以林场的管理为例,我国每年都根据各林场的资源存储情况以及造林发展情况,提出了合理采伐、少采伐的发展要求。然而,有些林场在采伐管理上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要求或者执行不够力度。对成林区进行大面积的连片采伐,根本没有考虑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以至于在后续的发展中,经常出现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给林区的植树造林带来了诸多不利,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改善生态环境。针对这种以过度采伐获取经济效益,然后大量投入来植树造林的循坏现象,如果不及时遏制,无异于饮鸩止渴,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不合理采伐导致林区生态防御、修复能力减弱

在森林采伐过程中,由于采伐计划在制定时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没有考虑到采伐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使得很多时候的采伐方案在生态环境角度上非常不合理。大面积、连片的林区采伐过后,导致的后果是整个林区的生态防御体系被破坏,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明显减弱,甚至完全失去了森林的净化作用。当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复林区的生态功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解决采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采伐作业实际情况,要想改变采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林区管理组织在采伐管理上的控制作用。其次,在林区的采伐管理制度上应把经济采伐和生态采伐分开管理,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应尽量减少或者不进行经济采伐,落实好生态采伐,不断地壮大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自身的强大修复能力来全面改善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应建立采伐管理的监督力量,确保政令执行到位。

(二)培养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强化生态考核指标

森林管理中出现的过度采伐,不合理采伐,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利益驱动作用,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伐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无法意识到采伐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会如此巨大。所以,要想实现采伐管理合理发展的常态化,必须培养出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通过吸收人才来壮大采伐一线的管理力量。在采伐的管理上,强化生态考核指标,让专业知识结合考核体系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采伐问题一直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研究重点,过于粗放的采伐管理模式不但使得大材径林业资源越来越匮乏,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未来的森林采伐作业中,我们应切实遵循合理采伐、生态采伐的基本原则,逐渐恢复并增强森林的生态修复能力,全面实现森林的生态功能。

作者:侯宪武 单位:宾县林业局

篇8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进程加快,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将会不断地加大,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我国将会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会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民生、社会等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现阶段煤矿建设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内容。

1.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煤矿在开采中主要引发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影响大气结构、破坏生态平衡、噪音污染、诱发相关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1.1破坏土地资源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9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井工开采往往会造成地表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地下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如2013年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约220km2,大约是100个杭州西湖的大小)。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将直接造成土地破坏,矸石和剥离物排放压占土地。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固体废物、煤矸石在地表受降水、地表水淋滤溶液污染地下水,同时造成周围土壤结构恶化,植被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我国煤矿开采占用和损坏土地约为1.7万km2,还不包括煤矿交通、工业广场等服务于煤矿设施等占用的土地。这些土地因煤炭开采造成塌陷和占用,造成自然地形地貌遭到破坏,并且土地复垦难度很大或者无法复垦。1.2破坏水资源在采煤过程中会严重破坏岩层原始应力,影响岩层结构,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区域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地表水渗漏、造成河水断流及大面积树干漏斗,进而破坏了水资源地表。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又要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渗入地收稿日期:2017-01-05作者简介:许建军(1987-),男,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在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从事煤矿地质与项目前期工作。下或地表河流使得大量的洁净水被不同程度地污染。此外,煤矿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通过渗滤作用污染了土壤和水循环系统。1.3影响大气结构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及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和粉尘污染,不仅能改变当地大气成分和结构,也造成了能见度降低,以及有毒有害成分偏高等不良空气状况,对当地的气温、气流、降雨等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酸雨、烟雾等气象灾害。1.4破坏生态平衡煤炭资源开采过程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煤矿开采中会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使当地的环境与生物群之间原有的循环被打破,加之有毒物质的集聚,使得当地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致使自然生态环境失衡。1.5噪声污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的加快,大量先进设备被用于煤炭生产中,煤矿地面及井下机械设备也将越来越多,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矿工和当地附件居民的健康,噪声污染虽然没有大气污染、水污染范围光,但是其危害性却是不容我们忽视的。1.6诱发地质环境灾害煤炭开采中,因采矿方法、爆破震动和地震、降水等因素作用下,往往会诱发许多地质环境灾害,将严重威胁煤矿井下设施、井下采矿工人安全和矿区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如矸石山堆积和煤矿开采活动诱发山体滑坡、山崩、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

2煤炭开采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优化矿井开采技术在煤矿设计和开采中,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预防采矿塌陷,可以采用井下减塌技术,填充地下采空区,增加采空区的支撑,还可以采用条带采矿法和预留煤柱采矿法以减轻地面的塌陷程度。2.2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治理对在煤炭开采沉陷区,且未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采取监测、临时工程及示警等措施,以此来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对于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用削高填低、回填整平、采取防渗处理、植被重建、挖沟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对于地表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灌浆、填充等措施。2.3减少矿井废气与粉尘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只要向大气排放的废气是瓦斯,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通通风和抽放的方式,抽出煤层中的瓦斯并加以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矿开采中瓦斯的涌出。同时在煤矿开采中通过粉尘净化、通风除尘、泡沫除尘、声波雾化降低粉尘,来减少矿井废气和粉尘污染。2.4污水处理措施煤矿通过设立专门的排水系统,集中排放酸性水,并在地表拦蓄,使之蒸发、浓缩,而后处理,免除污染。其次可以采用新型水泵对采区分级脱水后的煤泥水进一步进化处理,循环用于采掘,做到煤泥水不上井或者处理后综合、循环利用。2.5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矸石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煤矸石同样是一种矿产资源,具有高发热量、建筑材料、提取硫黄等功能,把煤矸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综合开发利用。2.6噪声污染的处理措施在煤炭开采中合理的布置各种噪声设备,积极推广低音设备,并且保护个人防护,以此来减少噪声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煤矿的开采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恶化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分类号】:TV61;X820.3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水库建设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物种减少等。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日益提高,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通过对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应对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地发挥其功能,能更好地协调处理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资产及其价值

1、生态资产及生态资产价值的含义

生态资产是人类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其含义为, 生态资产是一切生态资源的价值形式, 是能以货币计量且能带来直接、间接或潜在经济利益的生态经济资源。生态资产是在自然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两者的结合与统一。生态资产包括生境资产、生物资产、基因资产和生态功能资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切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的服务功能逐渐皆被人们认为是生态资产。生态资产价值是指在一定时空内自然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够增加的以货币计量的人类福利,包括可以商品化的价值, 主要指自然资产价值,如土地资产、水域资产的价值; 也包括非商品化或难以商品化的价值; 主要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形成的资产, 如环境净化、洪灾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质量的维持、美学及文化效益等。生态资产价值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有形的物质资料和由系统产生的隐形的服务功能的价值的总合。

2、生态资产价值的类型

生态资产的总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构成。其中直接使用价值包含可供商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产品价值, 如电力、建材、食品等; 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含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环境净化、防洪减灾、娱乐文化等; 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如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潜在用途的将来利用和保护费用; 遗产价值是为后代保留某种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准使用价值而愿意支付的费用, 如珍稀物种、特殊生境等; 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为确保某种资源的继续存在而自愿支付的费用, 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 如人们希望海中有鲸, 水中有白鳍豚, 陆上有大熊猫, 山上有老虎等。存在价值亦包括伦理价值。

3、生态资产价值的特征

生态资产价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具有公共所有性、社会资本性、空间流动性等方面。公共所有性, 即生态资产属于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所有物, 产生的效益为外部经济效益, 多

数产品不存在市场交换和市场价值, 具有无价格和非市场价值的特性。社会资本性, 即生态资本在作为生产资本的同时具有社会资本性。以果林为例, 它是果林业主从事林果开发活动的生产资本, 果林在为业主实现生产水果效益的过程中, 同时具有涵养水份、固土保肥、释氧及净化环境等公益功能。空间流动性, 即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是间接的,可能需要通过某种转化机制的转换, 在空间上流动到一个具备适当条件的地区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如为了利用江河流量, 就需要建造水电站,从而使河流的势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电能。

二、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河流因建坝而经历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变化会极大地改变原有水质状况,主要表现为水库水体盐度增高、水库水温分层、库中藻类繁殖加剧等.

(1)盐度的变化

大坝拦水以后会形成面积广阔的水库,与天然河道相比,大大增加了曝晒于太阳下的水面面积.在干旱地区炎热气候条件下,库水的大量蒸发会导致水体盐度的上升.此外,坝址上游土地盐渍化会影响地下水的盐度,通过地下水与河流的水力交换,又会影响河流水体的盐度.

(2)温度的变化

通常,从水库深处泄出的水,夏天比河水水温低,冬天比河水水温高;而从水库顶部附近出口放出的水,全年都比河水水温高.

(3)藻类的变化

大坝在截留沉积物的同时也截留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使得水库水体更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在气温较高时,藻类可能会在营养丰富的水库中过度繁殖,使水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2、修建水库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河流自身的健康也是需要用水来维护的,否则就不成其河流,一定的/河道内用水0才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水库拦蓄影响河道行水,以至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要求,并且坝库下泄的河水剥蚀下游河床与河岸,使靠近坝址下游的河道偏移、河床涮深、异常的淤积物聚集等会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其行洪能力.同时大坝蓄水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使河道流量的流动模式发生变化.筑坝使沿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水面线由天然的连续状态变成为阶梯状,使河流片段化.河流片段化的形成或加剧,使流动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泊,流速、水深、水温结构及水流边界条件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水库建设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修建水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泛洪区环境的影响.洪泛是河流与洪泛区的天然属性,洪水在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河流与洪泛区景观与功能的维系上起着重要作用.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洪泛特性,对洪泛区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洪泛区湿地景观减少、生物多样性减损等方面.由于修堤筑坝等水利工程控制措施改变了洪泛区湿地的水文情势和水循环方式,导致洪泛区湿地生态环境功能退化[4].大规模洪泛区湿地景观的丧失使湿地对河川径流的调蓄作用大大降低.伴随洪泛区湿地景观的丧失,动物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和河道通路的阻断会使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数量发生变化,生物物种因其生存和生活空间的丧失而面临濒危或灭绝.

大坝毁坏了部分陆生植物的栖息地,使依赖于这些陆生植物生存的生物资源发生了变化.大坝还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了物种交流,改变了水库下游河段水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等.水库削弱了洪峰,调节了水温,降低了下游河水的稀释作用,使得浮游生物数量大为增加,微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特征和数量(通常是种类减少)显著改变.由于大量鹅卵石和砂石被大坝拦截,使得河床底部的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软体动物和贝壳类动物等失去了生存环境.

结语:

水库在发挥调蓄区域水资源、降低洪涝灾害、获得清洁能源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河流系统水文情势、形态、地貌、水质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需要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把生态与民生理念纳入到法制规范中去,同时研究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经济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入到项目评价体系中.对未来水库建设,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保证水库开发建设既能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又起到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交通力量,只有交通运输强大才能更好的发展国民经济,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同时,它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上都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评定工作对于在公路建设项目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影响评定工作有几个方面,植被的破坏知识,水土流失以及在土壤方面等都有一些不良因素,怎样深入的解决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

一、对生态影响的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时必定会损失一些土地资源,尤其对耕地有一定的影响,会占据大量的土地面积。通常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有一部分土地会用于施工便道,场地,取土场等一些临时的用途,由于施工时占有的土地多被破坏并且无法修复,这对于生态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如果是在平原进行修路时,一般取土场会占很大的面积,而且要多出路基的占用率,但在实际用途上却更多。此外,由于省级以上的公路修建是非常多的,所以占地面积也会更大,从而也就减少了土地耕种面积,最终导致农作物收效不断的降低。

2)当公路修建完成以后则会阻断了原有的一些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会形成一个屏障,起到了阻隔的效应,所以,这就会对动物在栖息以及生存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了它们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从而导致植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毁灭。由于带状破坏了原有的植物数量,但不会全部消失,其中一些人工种植的植物可以进行一些补偿。而影响动物生态平衡上表现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缩小了个别类动物的生存面积,也许会表现成为异质种群。

3)植被的种类不同,所以它们的功能也不同,其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在农田土地上,它的作用就是需要生产粮食,但基本与特产农田是需要保护的,普通的农田遭受破坏以后通过恢复生产力便可,不需要复杂的修复。但是,如果是自然植被遭受破坏以后其问题是相当复杂的,一旦重要的生物栖息被破坏以及水源相对集水的植被破坏以后则会导致郁闭的森林的问题,这是无法再修复的。如果是发生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时,多风干旱,沙化严重,高山陡坡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植被是比较稀疏的,有着稳定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旦造成破坏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植被给破坏后,其影响危害是非常大的,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也是无法弥补的。

4)建设公路时,在施工期间会占用一定的草场以及农田,而这些土地通常也是会被永久占用的,也就是说改变了土地的用途,是不可逆的。在公路修建的过程当中,施工避免会对土地进行开挖以及碾压等作业,但这些外力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日益的修复,这些都是可以逆转的,并不会改变土地原有的用途,其影响相对也是比较小的。然而,在一些施工企业当中,也会出现不良的施工操作,从而在根本上也就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修复,严重时可能出现无法修复的结果。此外,在公路进行修建时会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弃土堆,水土流失等问题相继的发生,如果继续采用弃土的方式,后果会更为严重,一旦应用了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材料,会对地下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补救的主要方法

1)由于在修建公路时,土方是必不可少的,对数量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对此,为了降低对土地的占用,就必须要采用集中取土。然而,在平原地区取土则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如要过深的取土,虽然可以降低对土地的占用,但是不可以再恢复使用了,如果是过浅的取土,会占有较多的土地,但可以复耕,这是一个矛盾点。对此,经过综合的考虑后,专家还是以复耕作为公路修建的条件,在取土时,不能有过多的深度,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最好应用下层土质,利于恢复。此外,在进行取土时,不能在水源区以及森林地带等保护区域。如果建设区域在牧区时,必须要根据宽浅型进行取土,利于植被的恢复。如果取土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路养护以及集水池等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施工期间会选用临时用地,所以尽量要在征地范围以内选取,比如在收费站,或者是服务区等场地,不会破坏耕地。如果是在公路修建期间对的土地造成的破坏必须要在施工后进行修复,从而恢复原有土地的利用。

2)在公路用地的使用区域当中,绿化是作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对于景观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稳固路基等有利条件,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道路的寿命,所以绿化是非常重的。而它的绿化范围也包括了很多方面,有桥梁,隧道,立交区,分隔带绿化,隔离栅绿化,以及对声屏障绿化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起到了一个对环境的装饰作用。按照植物生物学特征来看,只有合理的公路区域性以及结构性才是保护植被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决定了绿化物种的成活率、抗逆性、少病害、抗公害、以及丰富景观的关键因素。

三、结论

总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交通力量,只有交通运输强大才能更好的发展国民经济,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评定工作对于在公路建设项目当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评价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公路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范围,从而可以有效的找出解决措施,最终达到建设开发公路与保护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菲,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8(8).

[2]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生态影响评价中生境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篇11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其一度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些年,化肥的负面作用逐渐体现,一些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与化肥的使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新时期,化肥使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高度重视,从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造成的影响,并且从中找到相关解决的措施,以优化化肥使用结构,不断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我国农业施肥现状分析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从整体上看,农业施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农业的长久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具体调查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肥结构不合理

农业施肥以化肥和农家肥为主,但是在其具体的比例构成中,施肥的结构不合理、过度重视无机肥以及忽视有机肥的情况时有发生,虽重视氮磷肥的使用,却忽视了钾肥的使用。而且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仍然有不少农户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盲目或仅依靠经验来进行施肥,这一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加大农业成本,却对农业产量没有丝毫积极作用,更可能无法满足作物需求,导致农业减产现象的出现[1]。

1.2施肥方法不合理

施肥的种类十分关键,施肥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当地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按照传统的施肥模式,没有对土壤进行分析研究,过分注重底肥,施过底肥后不再追肥,这一现象的存在极大降低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而且会使作物生长后出现脱肥现象,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此外,不科学、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大量的氮、磷等元素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营养化,污染水源,影响到生态环境[2]。

1.3对微量元素肥料不够重视

微量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有些土壤中缺乏农作物必要的微量元素,但是由于在耕种施肥的过程中没有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研究,不了解土壤中缺乏的元素,从而无法对症下药,及时为农作物的生长补充营养。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其本身含量比较少,不容易引起重视,再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导致微量元素无法得到补充,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农业的发展[3]。

2不科学的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科学的施肥就像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样,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施肥也是如此,不合理、不科学施肥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说造成减产。还会造成病虫害,而病虫害的出现会导致农药的使用,农药的使用会使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大打折扣[4]。同时一些氮磷肥的过量使用,会使水源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水环境的破坏,污染水源,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过量的施肥,本身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问题[5]。

3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在新时期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都在寻找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且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宣传教育,解决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要从思想入手来解决思想障碍,减少传统施肥理念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新时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设施的使用,对新施肥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可以从思想上逐渐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认识到传统施肥理念的落后之处,从而在实践中积极使用新的施肥理念和方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施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2科学规划施肥,加强相关政策建设

在新时期要推广科学规划施肥,平衡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对土壤养分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施肥比例,比如说氮磷钾的比例、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出的施肥比例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此外,还要加强政策建设,通过宏观政策进行全面调整,规范农业市场秩序,避免市场调节的弊端,通过对各方面利益的协调来实现整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减少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7]。

3.3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提高对施肥各个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其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笔者认为国家要从农业科技入手,通过使用经济手段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农业科技走入农村,帮助农村施肥实现科学化[8]。比如说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工作站,邀请农业专家帮助农民科普施肥的科学手段,帮助农民检验土壤养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做到对症下药,避免出现过量施肥的问题,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9]。

3.4重视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在新时期人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要对农业工作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促使其更新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其科学指导农民施肥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其树立综合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此外,要对农民进行全面的教育,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其具备简单的科学常识,以接受新的理念,提高施肥效率,从而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10]。

4小结

施肥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农业发展十分关键的环节,在新时期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要从实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对土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症下药,提高施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收.磷肥及施用位置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9.

[2]薛峰,李建龙,李良霞,等.高温胁迫下不同氮肥处理对凌志高羊茅耐热性的调控效果[J].草原与草坪,2009(01).

[3]李文西,鲁剑巍,鲁君明,等.黑麦草轮作中氮磷钾配施对饲草产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9(06).

[4]杨清芳.古浪县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8(08).

[5]吕青松,蒋煜峰,杨帆,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10(03).

[6]彭国华,高菊生,董春华,等.“天地福”硫铁基腐殖酸多元肥在湘南红壤稻田的施用效果[J].耕作与栽培,2010(03).

[7]戴婷婷.土壤质地与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0.

[8]叶耿平.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D].浙江农林大学,2010.

篇12

中图分类号:S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46

引 言

随着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现在养殖户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规模化的养殖,这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了在搞好畜牧养殖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产生问题的源头,从根源进行改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规模化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 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原因

1.1 生产方式以及饲养规模的改变

以前的畜牧养殖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方式主要采取分散式经营模式,家畜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这样产生的一些排泄物数量也不是特别多,家畜产生的一些排泄物还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保护了生态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养殖逐渐向集中式的经营方式进行发展,这样牲畜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而且产生的粪便数量也逐渐地增多,在饲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料和污水等,在很大的程度上污染了环境,污染了养殖区附近的土壤和降低了地下水的质量,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威胁,更严重的是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1.2 畜牧养殖区逐渐从郊区向城镇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也慢慢从农村移居到了城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镇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往往会把畜牧场建在城镇中,这样就会利于畜牧产品的运输和养殖人员的管理。但是随着畜牧养殖区向城镇发展,也带了很多问题,例如:将畜牧养殖区从郊区向城镇转移就会占用城镇很大的用地面积,这样相应的种植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畜牧养殖业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粪便和一些废料,这些东西不能及时的用在农场的田地和菜园里,就只能将这些废物倾倒在某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废物越积越多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1.3 农田所使用的肥料由有机肥料转变为化学肥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田的种植多已经不再使用以前的有机肥料,现在开始使用一些化学的肥料,化学肥料使用的时候比较方便快捷,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这些优点是以前那些动物粪便、尿液等制成的肥料所不具有的,因此化学肥料现在得到了广大农场的利用。但是,由于化学肥料使用量的不断增多,导致了牲畜的粪便和排泄的废物不能够及时的清理,这样就导致这些废物只能越积越多。现在的畜牧场并没有很多的资金去购买对这种粪便、废物的处理装置,因此就不能很好的处理掉它们,除此之外,农场的工作人员目前并没有想出一些方法来对这些粪便以及尿液的处理方法,种种的原因导致了农场的废物不能够及时处理,这样就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 我国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

2.1 农场的工作人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现在的畜牧养殖牧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作人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还不够重视,这就要求相应农场的管理工作人员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及时的制定出对应的措施,加强自身牧场的各种废物的管理,除此之外,农场的工作人员也要提升自家农场的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2 加大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

现在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政府要提供大量的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政府要积极的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只有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改变现在不完善的科技,给畜牧养殖产业带来更好的先进技术,处理一些以前并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平台建设,打造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引导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相结合,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3 对畜牧养殖牧场进行科学的管理

现在高集中的畜牧养殖比以前分散的养殖更具有规模,牲畜的排泄物也比以往得到了增加,因此要对牧场的管理建立1套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牧场建成之前也做好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排泄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严格的评估,对于已经建好的农场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建,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排水的系统完好。

2.4 加强环境的检测工作

随着现代化规模畜牧业的发展,环境检测部门应该加强环境的检测工作,环境检测的工程中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畜牧养殖牧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对其进行整改,这样就会更加科学的了解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并根据这些对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2.5 加强药物的管理

畜牧养殖牧场要对药物进行加强管理,减少畜产品公害以及添加剂的使用,牲畜在摄入药物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还会以原物或者分解物的形态排出体外,一些有机的药物的排泄速度很慢,也有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排泄速度比较好,所以要对这些药物的毒性、吸收、代谢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之后再摄入,保证牲畜的排泄物中不会含有较高浓度的药物,这样对于环境的保护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2.6 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要从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入手,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短期的培训,通过这些方式对农民的专业技能进行加强。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以及科普的活动,积极的宣传一些专业的技术知识。鼓励一些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培育农业的高科技人才稳定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3 结 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做好各种监测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等措施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政府部门也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在科学技术上面也要不断地创新,我们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的转变思路,借助科学技术的手段,推动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霞.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5, (01):24,26.

[2] 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1):3-4.

[3] 王春蕾.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猪养殖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2):253-254.

[4] 马祖威,俞金华.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