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27 10:2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篇1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引发全球企业管理的一次创新性革命。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如何大力引进和实施财务知识管理战略,将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组织的管理之中,建立现代的财务知识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一、财务知识管理概述

随着企业进入知识管理阶段,财务管理也将发生变化,其核心在于知识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是要将获取、开发和创新而累积的知识,达到知识共享和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手段,以增强竞争力、适应力、生存力为要求,以提高知识经济效益为目标。而财务知识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运用财务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知识进行的管理。对已有、获取和创新的财务知识资源,为提高知识经济效益,达到知识共享和充分利用而进行的管理。

二、企业实施财务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从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来看财务知识管理的必然性 从企业发展本身来看,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手段是创新,本质就是知识创新。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超越某一产品的生命周期而实现持续成长;可以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某一技术的生命周期实现持续成长;还可以通过业务领域的不断追求和扩展跨越既定事业领域的生命周期而获得持续发展;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度的创新,如创造学习型组织,为企业注入活力,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生命力。知识创新的前提是知识积累,那么如何进行知识积累,又如何实现知识创新?答案是知识管理。对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在企业中一般包括财务知识、生产知识、销售知识等各种经营知识。而财务知识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知识之一,也就是说,财务知识的管理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财务知识参与每个生产经营的环节,可以说是知识管理的重要部分。所以,财务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然。

2、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来看财务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当今新体制新经济形势下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的结果。从财务管理地位的变迁过程不难看出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时,企业缺乏经营自,企业经营和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国家统一计划来进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竞争的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使社会资源流向那些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而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使投入的资本不断运动和增值,这就迫使企业注重运用资金控制成本和增加赢利。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企业一旦成立,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相反,如果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产品的价值不能得以实现或不能补偿支出费用,企业也就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各项管理工作,他们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具有各自的特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决策、计划、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产品成本管理、收入与利润分配等。总之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难看出企业为谋求发展会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就会要求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实施财务知识管理便成为企业管理的必然需要。

财务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知识经济效益。知识就是财富,企业也要追求知识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既不是有形资产,也不是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和智力资源。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其中的中心环节是创新,离开技术创新就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将更重视知识和创新,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知识和创新,而不仅仅是有形的资源、厂房和资本。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和可以递增报酬,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资源依赖型,而是知识型。以知识为基础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除了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外,还要重视核算知识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追求知识经济效益。知识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财务知识管理更是一个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财务知识管理对于其他管理的渗透,已体现了它对其他管理的指导性。因此,构建财务知识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发展的称盘,也是企业发展壮大所需求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6,(02):22-23.

[2]樊治平等.知识管理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4):

14-16.

[3]米克.柯普.了解你的价值――管好自己的知识并从中获

利.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6):33-34.

[4]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中信出版社,2015,(8):26-27

篇2

我国自进入市场经济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竞争日趋复杂而激烈,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永立不败之地,必须坚持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严格成本费用控制。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产品的质优价廉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最佳手段。

2.加强成本管理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对本单位的产品售价根本无法完全控制和随意调整的,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除了加强市场调研和提高产品质量之外,还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内部产品成本管理,产品成本的目标控制。降低成本,才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寻求生存的有力保障

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把产品成本控制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以下。只有降低了成本,企业才能占有竞争的优势,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才是企业保持持续经营稳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树立并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费用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1.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是实现财务成果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获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成本费用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涉及面甚广,必须使企业全员树立成本费用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成本费用管理素质。

2.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实施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企业必须认识到,应把所能影响到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均纳入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之中。同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实行归口管理,即在企业财会部门负责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上,再由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形成一个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权责分明、制衡有力、动态应变的成本费用管理机制。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条件

1.企业必须在现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大开创新之路,把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有效的运用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之中,远比只从内部挖潜节约更占优势。因此,在转变思路力求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把科技成果尽快的向生产力转化,也是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的一条创新之路。

2.传统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主要强调的是节约、节省,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这是保守经营的具体表现,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会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应关注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放眼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严格区分可控成本费用与不必控制的成本费用,应不应该投入主要看“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努力提高成本率是成本费用控制的关键。成本率是一项比值关系,是效益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比值。其公式为:成本效率=效益/成本。虽然某些费用的发生会使企业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就长远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增加和提高。

四、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具体措施、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岗位分工、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同时做好岗位的轮换工作,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做适当相应的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并配备合格人员办理成本费用的核算业务,办理成本费用核算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水平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偏不依的做好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

同时,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成本费用业务的授权方式、程序、权限、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等。规定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之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为了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核算制度,成本费用的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应用会计方法,系统的记录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确定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对生产经营中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等应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不得随意改变成本费用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更不得出现多列、少列和不列成本费用的弄虚作假手法。

同时应制定必要的材料消耗定额,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取、发放和结存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内部结算方法和结算价格。成本的计算方法应当保持各期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有必要变更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审批。对与成本费用核算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的传递流程也必须纳入成本费用制度管理。

3.制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目标

制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目标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方向,企业能否正确制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目标,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有效性,它最终的目标是成本费用的最小化。确立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基本要求:

(1)保证各项成本费用的合法性。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准随意扩大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

(2)保证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必须符合本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体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做到资金运用经济合理。对成本费用建立严格的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成本费用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相关的控制措施。经办人员应在其职责范围之内,按照审批人员的审批意见办理成本费用业务,不准越权行事。

(3)保证各项成本费用核算的正确性。为了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严格组织成本费用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制度,用科学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采用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以及责任成本控制等科学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努力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力求减少损失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的分析与考核制度。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建立成本费用的分析制度。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开展成本费用分析,检查成本费用预算的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出现差异的原因,记录有关差异,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本企业历史的成本费用数据,用行业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结合市场料、工、费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人力、物力的资源情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本量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未来企业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等进行科学的预测。

篇3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有效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运行,由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制定和实施的企业战略经营决策,在遵循国家财政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推动企业各项业务工作和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战略经营总体目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为确保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全面保证的基本管理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将风险管理理念、措施和手段有效应用于企业各项战略决策、投资融资决策和内部审计等经营全过程中,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就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体制来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均是由领导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在两方面管理工作中担任相应的角色和行使相应职责,并且全面渗透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一系列行为中,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合理的基础保证。

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就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当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的资金结构、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等已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企业资金运用、人员安排等方面严重失控现象,这样造成了企业无从发展和面临崩溃的事实。严格管理企业,不断加强管理上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过渡,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要求

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在运营发展中的实际状况,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正确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借鉴资料。然而企业会计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颇为繁多,再加上其他各方面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于企业制定正确决策形成了一定误导。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严格监督和管理企业会计人员所进行的各项财务工作,实现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本保证

一个企业由诸多不同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的整体运营是环环相扣的,依托于各不同部门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风险便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较大影响,最终使企业的整体运行陷入瘫痪状态。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对于各种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将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利于企业外部监管的顺利实现

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利于企业综合管理的顺利开展,也是财政、审计和监管部门等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基本需要。监管部门对于企业也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通过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制度和授权等规范资产运营行为,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调整经济结构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化方法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容,强化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突出重点问题,针对基础事项、高风险领域或薄弱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内部控制出现缺陷和纰漏。实践中应不断调整和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财务人员应全面掌握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内外部环境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能科学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强化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以推动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内部控制职能,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职能机构

应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使其与企业总体管理目标能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职能机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分为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以及信息技术控制等。内部控制体系能全面激发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并能对所有员工的经济行为起到一定制约作用,企业应以董事长为核心,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为辅助,全部担负起内部控制的相关责任,同时风险管理应该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职能机构,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例如,一些企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结构,一般都是以董事会为核心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工作,提倡全员积极参与,以保证董事会风险管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做好内部控制的考核与检查,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对于内部控制职能实施监督和检查,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合理性及实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估,形成严格、完备的书面报告,上报上级做出有效处理。建立合规的考核制、问责制和奖惩制,切实处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违规行为,并追究不同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在实践过程中,较多管理层只注重实际成效,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具体执行的过程,为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企业领导者应将人员配备和制度运行有效结合,制定内部控制具体实施计划,并明确不同人员的责任范围。制定政策时,应加强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与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监督机制,将全面风险管理同绩效、加薪和升职挂钩,保证风险管理健康运行。

(四)建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制约

内部牵制主要指在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当某部门或某个人不能独立完成责任范围内的业务工作时,需要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以顺利地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并且相关部门要对已完成工作实施严格检查。内部牵制制度不仅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制约,还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严格制约。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应采取工作轮换制,基于岗位性质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必须具有特定的侧重点,每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的轮换次数,及时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合理解决,有利于实现最佳的牵制效果。

(五)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管理提上议事日程

要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风险自动预警的灵敏性,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信息沟通流程和渠道,逐渐完善和落实重要、重大事项请示制度。各企业都要全面强化财务风险请示报告意识,重要、重大事项必须及时上报,防止出现虚报、谎报、隐瞒不报、或事后再报的现象,凡是由于报告不及时和不准确形成的风险问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将风险管理提上议事日程中去。

四、结语

总之,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能健康有序开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刑利锋.探讨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20): 75

篇4

一、 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二、 中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现实性

篇5

一、认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也有人将其称为“第四代管理”,但无论怎么称呼,它都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模式,也可以认为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革命的必由之路。

(一)知识的概念

在讨论知识管理的概念之前先明确一下数据和信息概念。有的时候人们很难区分数据、信息和知识,并且总把这三者混为一谈,而且在不同的著作上又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总的说来,没有一个著作上把三者等同,大部分人认为它们之间既相互交叉又相互不包含对方。数据:表示事物特征、形态、数量的抽象符号。数据的内容较为抽象。比如,12,44,13%,这些都是数据,但是孤立起来看,又看不出什么意思。信息:经过加工后具有某种含义的数据表现形式。关于信息的概念要比数据多的多,因为在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出现以前是信息经济的天下。知识:是用于生产的有意义的信息。信息只有经过加工应用于生产,才能称为知识。知识经过了人的大脑的加工、理解,并融合了人类的世代经验,并存在于特定背景之下。因此与信息相比知识是更高一层的东西,它是被证明有效的信息。综上所述,信息的基础是数据,知识的基础是信息。知识是三者之中最高的层次。

(二)知识管理

根据我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我们对知识管理的意义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在左美云等著的论文“企业知识管理内容的框架研究”中有了清楚的分析,他们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认识,认为知识管理按照不同的理解有三个主要学派:行为学派,技术学派和综合学派。知识管理的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是传统管理理念应对新生事物的普遍观点,也是较为基础的知识管理认识,该学派主要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知识型组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管理观念,如学习型组织;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和激励角度研究知识管理制度,等等。知识管理的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该学派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知识管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但该学派拘泥于技术,较少关注知识管理对企业理念的影响。知识管理的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综合学派的观点明显优于其他学派的观点,所以我们一般接受的是综合学派的知识管理观念。

二、我国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依据综合学派对知识管理的认识,知识管理就是企业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在这套解决方案里,第一是知识管理观念的问题,第二是知识管理战略的问题,第三是知识型的组织结构问题,第四是知识管理制度的问题。将这套解决方案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将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定位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我国企业更是肩负着民族经济复兴的重任,每个中国企业都要适应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的理念,让企业将知识管理作为其发展壮大的必备工具。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最新的信息管理技术,对知识的产生、存储共享和创新进行彻底有效的管理,实现组织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学习型组织。当今企业正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必须要走在技术和知识的前列。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企业已经不局限于一个地理区域,现在有很多企业开发欧美和非洲的市场。如果采用以前传统的管理体制,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不采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将无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利于经营范围拓宽,将企业积累的技术和营销知识较好地传承于每个员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完整的知识管理结构。所以说,我国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应用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这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规划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组织的自我改革,对企业内部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利于组织的生存和竞争,所以关键在于规划知识管理战略。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规划,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如果没有知识管理战略,那么知识管理会变成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同时也说明知识管理不是单独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总体运作的结果。要想更好地进行企业的知识管理,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是相当重要的一步。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其他部分知识管理的总方向。知识管理战略有许多种,应该依据企业的不同性质和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而有所选择。应用较广的战略是知识与实践的转移战略,主要是为了改善管理,或者将知识融入于产品、过程与服务之中。这包括知识的产生、存储共享和创新的系统与实践,一般这种战略包含如下要素:高度学习型组织、聚合网络结构、经验的获取。通过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可以让企业充分知晓企业掌握的知识量,并将这些知识在员工间传播,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劳动和错误。促进知识在企业中最大限度达到共享,并培育出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可以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的每个员工,形成更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提高企业对市场和资源的应变能力。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问题

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适应知识管理,可以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共享,使得员工的个人知识成为组织的共有财富,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传统的组织结构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结构等。这些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上表所示:由上表可以看出传统的组织结构各有优劣,但从知识的产生、存储共享和创新等管理过程来看都不易于进行。故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网络结构。从这种组织机构上主管部门超然于各部门,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者和监督者。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和规范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和交流。网络结构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更有利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方便形成学习型组织,促进组织发展。同时网络结构还可以同其他传统的组织结构相结合,成为复合型的组织结构。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实现组织的结构变革。

(四)企业知识管理的制度和系统建设问题

企业的知识管理不是某个企业主管的事情,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都要参加的一种管理行为。所以要以制度来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建设,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组织变革的阻力。而这种制度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更应该融入组织的日常生活进而形成组织的一种文化。任何现代企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无一例外的知识管理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样可以使知识管理更方便更快捷。现代知名企业基本都建立了用于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一些人对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概念有些模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分不清。一般来说,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是不能等同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形式和手段上都有很大不同。知识管理的主要技术基础是信息管理技术,当然,知识管理不能是信息系统的简单整合与集成,最重要的是利用企业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的有用信息分享于每个技术性人才,按照知识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实现共享和创新。所以企业的知识管理并不是要建立新的信息系统,而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以符合知识管理的要求。

篇6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knowledge economy, bidding agent enterprise from danger, and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depend on whether the enterprise that will reshape the world, knowledge resources to change, to change, knowledge industri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be to bidding ag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o a shallow theory.

Keywords: bidding agent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Build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招标机构是接受国家管理、监督,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定的专业组织,是专门从事招标业务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依法组建、独立开展招标工作,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推动招投标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柱力量。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公平、诚信、优质、高效”为服务宗旨,有效地保证了业主的利益和招标质量,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为特定的招标项目服务,是广西招标行业中的新秀。然而,面对相关政策的变化和招标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同样面临发展危机。

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招标企业如何才能远离危险、抓住机遇?这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重新塑造世界观,向知识资源转变、向知识行业转变、向知识管理转变。本文将对招标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系统进行浅论。

一、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要战路。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组织有系统地、明确地对其知识资产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多以提高组织内相关工作的绩效,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促进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管理系统正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平台。知识管理系统作为实现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软件系统,是一种融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的综合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实施平台。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管理开始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逐步形成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和创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进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人本”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和发展。知识管理可以从战略、战术以及运作等各个环节对招标企业战略和管理运营提供全面的支撑手段。但在知识管理的导入中,还必须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原则,从运作性知识管理的开始,在取得切实效益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战术性知识管理和战略性知识管理迈进。由此可见,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招标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近年来,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创立了“按程序规范运作、按制度综合考核”的管理模式,业务遍布贵港、玉林、梧州、苍梧、钦州、桂林、来宾、河池、防城港、贺州、百色、北海、柳州、崇左15个市,汇聚了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专业招标队伍,专业技能强,全部经过政府监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既能完成各类招标业务,又能为委托单位提供从招标方案策划、标书编制、开标、评标、合同履行等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招标投标经验和客户资源,这些为企业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招标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突破生命周期需要知识管理

企业发展具有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善两层含义,前者表现为资产的增值、销售额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人员的增加等,而后者则是指经营资源的性质变化、结构的重组、支配主体的革新,如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等。单纯从量的增长方面来理解企业发展是片面的,“质”的改善从本质上体现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涵。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为企业能够超越特定产品、技术和事业领域的制约,而获得更长久的生存空间。

招标事业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对于招标企业而言,如果只坚守某个特定事业领域的话,必然会与这产业的兴衰走出同样的寿命周期曲线。追求可持续成长,就需要超越招标领域的制约。

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过程与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密切相关,它的每一阶段都对应着企业知识的积累或突破,是一种知识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种从持续学习到知识创新的过程。

2.形成竞争优势需要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不仅对企业突破生命周期曲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的竞争优势来看,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知识都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如果不以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管理,修炼内功,那么企业的成长就会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会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带给它沉重的打击,而且无法及时拿出应对之策,最终的失败在所难免。

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大致经历了由“基于资源的积累过程”到“基于能力的资源配置过程”再到“基于知识的能力创新过程”3个阶段。“基于资源的积累过程”是企业由一系列资源所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基于能力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配置和开发的能力;而“基于知识”的竞争观,超越了传统的资源积累和规模效应的企业的发展观点,更注重企业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评估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包括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以及学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集合体。而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路径依赖性或历史依赖性,它是学习的基础。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篇7

近几年来,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增多,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公路工程的质监理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质量监理在保证优良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搞好监理工作,强化质量管理,监理人员的素质是关键。

1.1工程监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在公路工程监理过程中,除了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严格按照监理工程规范的要求实施监理外,监理人员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是存在于各种书籍、文件、电脑等各种媒体的记载之中,如监理所需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性文件、设计规范、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监理规范、施工与验收规范等。隐性知识,是存于人大脑中的经验、直觉,反映的是能力和素质,是从长期的工程监理实践和观察中逐渐得到的,它不能像显性知识那样直接输人到记载煤体中,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如监理工程师丰富的工程经验。这些知识,是蕴藏在各监理工程师中的经验、感觉、洞察力、诀窍、方法等,存放在他们的脑子里,如果这些人员离职或调动,就会造成知识的流失,而新的监理技术人员由于不具备这种知识,就会重新积累,不仅成本费非常高,而且降低监理企业的施工监控质量。

如果把这些团队、个人的经验进行挖掘、提炼,形成知识,通过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被组织共享,这样开展同类工作就不需要重新开始,新的监理人员也可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从而就会提高监理企业的效率。从更高的层次来讲就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组织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培训,要求组织的领导者把集体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组织的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生产率。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组织信息加以文档化、分类、传递和再利用。公路工程监理项目的质量控制效率取决于如何把组织所创造的知识加以收集和综合,以供监理人员进行决策。当监理工程师发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资产,他们就可以根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利用,从而显著地提高质控制效率。.知识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为监理企业构筑知识管理平台提供了可能。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以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为手段,以提高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最终目标,监理企业的所有监理都将受益。

知识管理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知识管理应以人为本、面向应用。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人(包括个人、部门和整个绒织)是知识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人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又是知识的利用者,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等只是辅助工具。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人、部门和组织知识的进化和创新并力求产生新的价值,因此知识管理必须围绕人对知识的寻找、学习、共享、利用和创新来进行。

(2)知识管理是一种制度和方法。知识管理是用来辨别、管理和共享机构中所有信息资源的系统的方法,包括对机构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明晰化、系统化的管理,以及组织、传递、利用和开发这些知识的过程。这些信息资源包括数据库、文档、政策和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

(3)知识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使用包含在文档、系统中或其他形式的信息,知识管理能够在个人和群组中进行协作,并在相互的交流中获得知识的进化与创造,然后开始新的一轮知识应用和创新过程。

(4)知识管理需要继承和集成其它信息系统。在知识管理实践中,一般需要一定的信息积累和管理基础,还需要较好的信息交流和流通渠道,这就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相应系统,促进信息的收集和管理知识的共享和传递等.

(5)实施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积累、共享和交流三个原则。

1.3知识管理的实施

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监理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知识管理:

(1)转变“知识就是权力和价值的体现”观念,在监理企业内树立起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理念。

(2)建立基于工程项目的学习团队型组织结构,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尽量减少企业内部管理层次,以便使组织更适合员工的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适合监理的团队工作。

(3)设立首席知识管理主管,统揽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其任务就是要管理知识的获取、创造和应用。

(4)实施基于Inet nr etI/ ntrante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这个网络化平台上,监理人员可以非常轻松、毫无障碍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交流,知识的自我评测,向企业提供有助于创新的各项建议、改革方案。

篇8

近几年,随着“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集团这种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加强,随之而来的企业集团的管理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这种新兴的企业组织在管理模式上千差万别,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母公司管理决策层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几乎一手包办:有的权力高度下放,给予子公司自由权,采取松散管理的方式。权力高度集中使得成员企业依赖性增强,企业失去活力:权力高度下放造成企业集团内部散乱、效率低下。企业集团应该怎样管理?应该注重哪方面的管理?哪些是管理的关键要素?等等。这些问题不但是企业集团管理层,也是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应该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知识。知识的收集、吸收、传播与利用变得至关重要,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美国学者Des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努力让知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主体上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以满足组织现有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并确认、利用组织内部已有的和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资源,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同时结合企业之间的协议方式为补充纽带的多法人企业联合组织。企业集团规模大、层次多,经营多元化,集团自身不具有法人资格,是多法人联合体。与一般企业相比。由于知识产权、企业文化、企业利益等因素。集团内成员之间知识共享、共同创新的难度较大,加强知识管理工作显得更有必要。

如果企业集团的知识管理做得好,企业集团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强,集团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就强。而且,企业集团就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容易在战略方式的选择和执行中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就会选择比较艰难但却光明的自主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知识产权障碍就少得多,融入国际产业链的速度和效率就快得多。中兴通讯、华为、海尔等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二、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基于网络结构的企业集团知识管理思想

把企亚集团整体看成是一个网络组织,各实体(包括母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等)作为节点,各节点相互连接,相互发生关系,节点对流经它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处理加工能力和相应的决策能力。在企业集团中,每个成员都是知识资源的创造者和享用者,随时可获得知识、信息等集团网络内积累的资源。同时,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集团经营准则的影响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集团知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利用,最终达到整个组织内知识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团竞争优势。

(二)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有效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是实行知识管理的组织保障。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难免发生冲突,如果冲突的每一方都是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丝毫不考虑他方或集团的利益,则须由集团出面进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管理组织。企业集团应设立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负责人,聘请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做顾问,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成员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选取在各成员企业内部核心业务部门工作多年有经验的员工或对知识管理较为熟悉的员工为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负责人,并成立相应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

(三)建立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

良好的信息系统是知识管理的技术保障。国内学者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信息对知识管理的重要程度。企业集团应以基于网络结构的企业集团知识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局域网、数据库,使用共享软件来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方便各成员企业的交流、使用。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学习、创新是企业集团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其它内容都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企业集团可以被看作是拥有不同类型知识和能力的企业为了提升技术、组织或管理能力而聚集在一起。并交换信息和知识的集合。相对于没有组织的企业交流而言,在协调和利用知识方面,企业集团拥有很大的优势,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化使各成员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学习,并从中受益。企业集团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共同创新、提高各自的知识水平为目标,加强成员企业的沟通、交流,改善成员企业知识结构。

(五)建立奖励机制

在利益竞争的环境下,成员企业都有保守自身“知识秘密”的本能行为。为了让成员企业无所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家共享,要建立企业集团内知识贡献评价体系,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在共同产品开发、共同运行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在企业集团知识贡献方面表现突出的成员企业。

三、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各级管理层的支持

企业集团必须使管理层以及成员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支持企业集团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没有各级管理层的支持,企业集团很难实施好知识管理。

(二)专人负责

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如克德公司设立“知识总裁”,全权负责知识管理,“知识总裁”要积极关注经营项目中的知识投入。另外,还设立了“知识经理”,每名“知识经理”负责公司知识库的一部分,确保所负责部分的知识得到及时收集与分发。

(三)在重视成员企业的同时不忽视个体的人

知识有显性、隐形之分,隐性知识首先为个体所拥有,通过员工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个体的隐性知识被更多的个体模仿和获得,逐渐形成群体知识,进一步扩散到企业层面,形成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所以,企业集团知识管理在重视成员企业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体的人。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使知识管理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让其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到降低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知识更新与提升。

(四)注重知识整合

篇9

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组织的员工素质和生产效率,有助于组织的知识创新,培育组织的竞争优势。图书馆承担着记录、储藏和传播人类知识的任务,它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将知识传递给需要它们的人,来促进社会知识交流和创新。新的管理模式和知识服务依赖于图书馆对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实施。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特征:信息化、柔性化、创新和适应性。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有效管理。管理是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与共享,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建转化和共享的途径,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

美国资深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约根什·马尔霍特拉将知识管理定义为:“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它完整地概括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目的、内容和手段,揭示了知识管理的实质: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强调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集体创造力;知识管理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为基础;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种新的组织机构之上,要求新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及与信息资源有关的智力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效率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包括工作内容上的知识管理,又包括组织管理上的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掌握知识的人才,人的智力因素将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和定位人的价值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图书馆将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引导和发挥馆员的智慧潜能,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知识创新。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个方面。

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同行、用户探讨有关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强有力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信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供使用,这和知识管理的过程基本一致,但知识管理更多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创造性”利用。图书馆工作的知识性、信息技术工具的采用、服务理念的进步以及图书馆资源观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创新,使图书馆完全具备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能性。实施知识管理,有助于图书馆增加竞争力,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

实施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对图书馆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环境的变化,如资源更新和淘汰的速度加快;网络资源等多元信息不断增加。技术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办馆模式、馆藏资源建设和信息传播途径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日益表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特征。现代用户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广泛化、综合性深度化、快捷方便时效化、任意漫游网络化的特征。读者环境的变化,多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这客观上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与传递进行高效率的管理,而且要用创造性的劳动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服务机构的激增,使图书馆不得不面对激烈竞争。图书馆的读者和用户正在被分享,图书馆的生存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图书馆有必要引入并实施知识管理。

实施知识管理是图书馆拓展和深化服务功能的需要。图书馆累计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图书馆实现管理模式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知识服务是图书馆联结用户和市场的纽带,它以用户需求为调节手段,知识管理也为图书馆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图书馆面对用户知识需求,应从各方面全方位地拓展和深化其服务功能,以显著的知识服务的功能优势求得生存与发展。

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升图书馆管理功能。图书馆应重视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对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的管理是科学有效地开展基于服务的知识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它强调将人的能力的提高作为组织实施管理的出发点,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途径。

篇10

关键词:

知识管理;图书馆;咨询服务;融合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被很多企业和个人所关注,知识的积累需要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来支持,而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又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先进方法。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在对知识管理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加以分析,并且需要重新定位。

一、关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相关概述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需要进行分享和创新,隐性知识也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和开发,从而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知识管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其中需要选择一个先进的管理策略,这一策略的选择主要是帮助人们来分享所得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经过长期积累存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认清组织内部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形成文件使之显性化以便于共享与管理,这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即知识识别;接着将显性知识共享给需求者,这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即知识共享;然后经过人脑的创造性加工与应用,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知识增值,进而形成新的知识这是知识管理的目的,即知识创新;最后通过一整套的制度方案又把增值后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即知识循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知识作为核心重点去管理,提升知识的传播速度,提高知识的分享概率,以此让知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提升企业文化和知识的蕴含能力。知识的运用和交流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开发,更有利于将知识放在固有的价值体系中去评估。在知识管理中,人是作用力,技术是支持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知识、人、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人的作用,知识就不能进行有序的传播与分享;没有技术,知识管理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二)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收藏文献资料并提供给公众利用的场所,也是文献信息交流中心,是为公众管理显性知识的机构。图书馆的本质就是公共知识中心与公共知识管理,其主要功能都是收集和管理文化遗产传播和共享科学知识,因此图书馆就是能够进行优良的资源配置,为社会工作和生活提供文献知识,以服务为本质的社会机构。目前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多数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服务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代码查询、参考咨询和科技查新中有了解较为广泛的应用。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对图书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论述的,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这一管理思路还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各种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进而有效的为知识创新提供可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已经开展多年,并且得到了成功的经验,也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科学技术手段和图书馆的职能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图书馆的各项业务都需要在人、技术和知识中展开;人们在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以后,可以将这种个人知识转化成公共知识,而图书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作用就是信息和知识的转化。图书馆可以对知识进行保存和管理,使各种知识经过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依然存在[1]。

二、参考咨询服务在知识管理中重要意义

知识管理和图书馆服务相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库。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库,知识库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储存的地点,服务于知识管理。有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部,也需要较为丰富的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信息,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参考咨询服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都对知识库的优化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例如,不同的读者如果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那么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和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一些常见问题和性质相同的问题单独放在知识库中加以保存,如果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客户提出这种问题,那么直接在知识库中查找答案便可,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工作高效率的表现,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2]。其次,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在知识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知识地图把知识进行分层次的连接,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关系。读者使用知识地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点。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的整合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清楚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问题。知识地图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而言,与企业知识管理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这样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系统需要拥有后台请求处理器。在客户提出问题以后,请求器会对用户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在已有的数据库中选择出比较适合客户要求的图书馆对问题进行解答。知识地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资源的所在位置、所有权人、知识资源的使用范围、有效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用户根据参考咨询服务体系中的地图还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行业问题答案[3]。最后,服务咨询团队的优化。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就要对图书馆咨询服务团队进行优化。在这一方面,较为关键的点就会对图书馆参与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总体素质的提升,从直接面对客户的咨询员到提供技术维护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后备储蓄人员,都要参与到整体的考核以及监督评价中。咨询团队的队伍建设,首先是工作人员的选拔,选择方向要针对有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人员,且具有最好的行业经验[4]。其次端正咨询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并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能力,遇到新问题善于思考,总结经验,最终促成优秀文化队伍的形成。

三、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契合点分析

参考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极为相似的工作流程

知识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组织、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是一个过程。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参考服务在工作流程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参考咨询服务的工作流程是建构知识库、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储备的培训、咨询员接到读者所提供的问题后可以快速的进行反应,然后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为读者进行细致的解答,从而满足客户对知识的需求。这个过程总体与知识管理中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极为相似。用户在接收到咨询员的答案后,把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图书馆知识库,这个过程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和再造非常相像。

(二)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用的信息进行获取、筛选,获得有利信息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如今人们对信息的使用和需要程度越来越高,用户通过问询使其在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个,这一服务中就包含独特的信息获取。知识管理是现代化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目标是对知识进行整理融合,实现企业和个人资本的最大化增长,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在去除理念这一层面后还属于一种方法论,能够增加企业整体在知识方面的存量,提升企业知识的价值,促进这些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与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5]。

四、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之间有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

知识管理的理论可以被图书馆借鉴,融合二者的共同利益,把知识信息和人融为一体,并且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管理和参考咨询服务的目的一个是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另一个是帮助读者查找想要查询的知识。它们的基础也不同,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内部和外部获取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是参考咨询的原始问题。其次,从手段来看,知识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的,而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通过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然后利用存在的现实知识进行读者问题的回答。二者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也存在较多相同之处,参考咨询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更多具有服务意识的优秀咨询人员,更需要进行广泛途径的信息查找,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持,以为读者服务为理念,坚持创新,以此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知识管理和参考咨询服务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图书馆和图书管理都带来新的发展模式[7]。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参考咨询服务,通过文献信息和人的结合,借助显性知识和隐性之间的互动与转换来为咨询者提供问题的答案。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关系,并且有很多相通之处。

(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融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融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首先,图书馆参考咨询所面临的环境要求融入知识管理。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在工作和生活中日显重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图书馆处于这种环境中要得到进步就必须对知识的管理和运用进行重新的审视。目前网络已经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图书馆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从服务上作出根本改变,提升用户在信息方面的高要求,若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融合在一起,建立起共享的工作机制将会把更多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其次,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中参与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不单单是读者,而是所有对信息有需求的人,服务方式也从以往的面对面服务转为虚拟网络服务,基于此,图书馆服务于客户的咨询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挖掘、对比和分析,从而有效地找出解决客户问题的咨询方案,提高答案质量。在图书馆参考服务咨询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能够有效的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转换,最后实现知识的创新以及信息的增值服务。[6]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要借鉴新时代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搜索以及对知识资源的利用回答客户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为广大客户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作者:赵丹丹 杨豫生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 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1]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参考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0(05):244-246.

[2]张健兰,符敏慧.图书馆面对面参考服务的价值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02):84-86.

[3]张欣毅.解读宁夏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14则)[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04):1-10.

[4]王哲.网络实时参考服务探讨[J].情报杂志,2014,23(07):98-99,102.

篇11

[摘要]知识管理是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方向。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在知识管理中具有很大作用。本文分析了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列举了数种对企业档案内部资源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知识管理;档案管理;内部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089

1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在知识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应该注重对企业隐性知识的挖掘,这是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的一个创新点。要想积极有效地参与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档案部门“看摊守摊”的被动局面,应在实体保管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地加强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档案人员开始由实体保管者向知识管理者过渡,企业档案以其丰富的知识性也开始被纳入到知识管理的视野中。这一客观要求给企业档案工作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企业档案工作目标必须调整,档案部门必须准确把握环境的脉搏,再也不能仅仅只关心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管理与责任管理,而必须集中精力攻克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难题。

现在,企业档案实体管理保管机制比较健全,保管手段比较先进,保管方式日趋合理。针对档案实体管理,管理人员理顺收集渠道,对收集到位的档案整理、鉴定保管等也驾轻就熟,这些成果都显示出档案实体保管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但是在知识管理的方面还很欠缺,存在很多的问题,大部分的档案馆的管理模式都还停留在保管的阶段,存在重实体保管、轻知识挖掘的缺点。针对显性知识,未形成健全的挖掘机制;针对隐性知识,也未及时进行归档操作。应该说,大部分企业对档案的管理仍停留在信息管理阶段,对档案的利用也停留在信息利用阶段,在显、隐性知识挖掘上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

在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企业信息部门收集来的信息与创新的知识,不能畅通的传达给需要这些信息的部门与个人,企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信息流通出现障碍,形成“信息孤岛”。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信息孤岛”现象致使企业永远比市场的节奏慢半拍,将极大地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存能力。相对于其他知识而言,档案知识的共享基本上比较滞后,这一方面由档案信息的特殊性引起,另一方面也由长期以来形成的档案利用思维所导致。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的出路在于实现档案知识共享,发挥档案知识的经济效益。

2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传递的信息,隐性知识是指需要靠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信息。知识管理就是应用现代技术对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以促进知识创新的活动。它能够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调整和发展企业内部结构,提高人民进行知识交流的技巧,增加获得知识的来源,促进知识交流,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出价值。

3通过企业档案对内部资源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3?1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管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综合企业内部和的各种信息、知识,并加以识别、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利用企业所蕴含的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造能力。因此,知识资源对于当今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管理将为企业创新增添动力,要使每个员工都能接触并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知识,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人。企业将主要依靠知识来赢得竞争的优势,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收益。

3?2企业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活动的记录,忠实的记载了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过程中的情况,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显性知识。通过对这些显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知识共享。企业档案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它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时候的过程、内容、结果,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档案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档案可以反映和培养企业文化,它形成和产生于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各种企业活动过程中,记录着企业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企业档案是企业员工知识培训的必备教材,通过企业档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教材,使企业员工能迅速融入本企业,提高业务能力。

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档案不仅具备知识特征,还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已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3?3企业内部资源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中,知识管理已经开始启动,但企业内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却并未得到合理利用。实施了知识管理,建立了知识服务中心,但非常重视竞争情报、市场动态等外部知识资源的获取、分析,不重视企业内部的档案、图书资料、视频图像等知识资源的挖掘,让大部分有效知识资源闲置。这种知识管理模式叫做“情报导向性”知识管理模式。实施这种知识管理模式的企业忽视了企业的原生性信息,致使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得不到盘活,仍是死水一潭。因此,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先将自身具有的资源充分利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管理。

4对企业档案内部资源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

4?1建立企业知识库

通过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知识库,积累和保存企业各种文档信息和知识资产,能够更好地实现档案及其他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总体来说,企业知识库基本由下列一些知识和信息组成:企业基本信息、包括公共关系信息、年度报告、预测分析报告、产品和服务信息、经营业务信息、业务经验信息、基本流程信息、顾客信息等。借助网络传输,把企业各个部门连为一体,使知识可以最短时间零距离地向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延伸,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每个人、每个小组形成的信息和知识都必须存储到知识库中,而需要知识的人也能从知识库的知识存储系统或者专家系统中找到所要的知识。而且,知识库还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企业人员流动不可避免,知识库通过将每个员工所创造的知识成果、业务经验文档化,避免了才随人走从而削弱企业的知识储量。

4?2对馆藏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供知识服务

企业档案馆的档案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它们的利用率却并不高,档案人员只是被动地对归档的文件进行接收和管理,而且在服务中较少考虑用户的需要,造成大量宝贵的资源白白堆积。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管理现状,深入挖掘其中的知识,为企业贡献其价值,是档案馆进行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对馆藏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其中的信息,为企业提供知识服务就是一个方法。档案人员通过对馆藏档案的开发,可以建立专门性的档案信息库。如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和《正格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并于2007年,开展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项目研究,这些系统的开发和项目的进行都是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了更好地管理馆藏档案、寻找其中关联、挖掘档案知识而做出的努力,这些项目的成果都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另外,收集企业内的信息资源,制作企业人才信息库也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的途径。

4?3鼓励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资产

企业知识不仅涵盖了文件、档案等大家熟知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隐藏在员工脑海中的隐性知识。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技巧和社会关系等;另一类则是认识方面的知识,包括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企业在知识管理时代必须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员工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扩大知识共享的范围。而企业档案部门则应与企业员工保持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共享知识,并及时进行知识归档。我们可以通过访谈、会议记录、交流互动形式,将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经验型知识挖掘并记录下来,将个人的经验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财富。知识管理要求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与互动,利用知识的流转运动来增加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也是企业的人本管理及流程重组思想的体现,企业档案工作应该而且能够成为这种运动的中介之一。

5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通过对企业档案的管理和挖掘来获得更高级的知识服务,做好对自身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工作应该抓住这次机遇,调整工作目标,准确把握环境的脉搏,通过多种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做好显性、隐性知识的挖掘,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静?基于知识管理环境的企业档案工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崔贞顺?关于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J]?现代营销,2012(12)?

[3]徐拥军?论企业档案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4(3)?

[4]苏伟洲?中国企业流程再造(CBPR)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3)?

篇12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办公自动化 工作流 企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前,办公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紧密联系必将大大提高办公系统的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种上级机构文件和下级机构的上报信息,并组织、协调办公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为用户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服务。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研究背景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技术,不断地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企业的职能和规模的壮大,对于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要求其具有功能全面性。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借助最新的各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逐渐发展为现在具有内部通信和信息平台、文档管理自动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辅助办公的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景象,从传统OA 到现代OA 已经历经了三个时代和两次跨越。

第一代OA 以个人电脑的出现和应用为背景,依托简单的联网,以文件交换为主,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的飞跃。但文档处理能力、协作型工作处理能力以及企业级信息集成能力较差,信息仍是高度孤立的。

第二代是OA 依托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它以网络为基础,以工作流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难以实现随时随地、移动的办公,因而难以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系统开发和操作使用复杂,投资昂贵,得不到充分的推广。

第三代OA 不仅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的自动化,还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中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运用知识的过程。第三代OA 系统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实时通信(员工与专家可以网上实时交流)、信息广泛集成的内容编目、知识门户的构造。实际上,无论实时交流、信息集成还是门户建设都是知识管理的要素。因此,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实现的基础是知识管理技术。

在传统OA 中,企业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事务来进行的,而OA 的目的也在于帮助企业摆脱部分手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业务效率。传统OA中的信息是以单纯的文档、或静态数据等形式存在,信息的覆盖面和覆盖深度十分有限,难以将其凝练成知识,更无法建立很好的知识管理体系。而新一代OA不仅提供基本的信息和事务管理平台,还关注这些信息和业务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并利用系列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对其的获取、转化、存储和利用,以支持企业知识型组织的建立。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传统办公自动化和新一代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区别。

三、相关技术介绍以及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系统,它的实现技术主要有工作流及工作流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办公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工作流技术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能够良好的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不同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实施方式,从比较高的层次上来抽象地考察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发现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提供以下的三种功能:(1)建立阶段功能:主要考虑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在这个阶段,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技术与工具,完成实际的经营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工作流过程,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排序和调度功能。它解释已经创建好的工作流模型,根据模型来调度一个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并且激活相应的人或应用程序。过程控制实际上由称为工作流引擎的软件模块来完成。(3)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一个过程的任务通常是由参与人员通过使用一定的应用程序(如报表生成器)或者涉及信息处理操作。如果要在不同的任务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及其他数据,或者要激活某个应用程序,就必须不断地与过程控制软件交互。

2.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知识、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传递知识和有效地利用知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

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办公需求,在知识管理成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势下,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结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实现了从已有的“工作流应用系统”到更高级的“决策智能系统”的革命性转变,使其在安全性、管理性、开放性和开发环境方面独具优势。并且它强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功能与知识共享机制,大大提高了企业与机构的整体创新和应变能力。以公文流转为例,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收发文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自动处理,第三代办公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更为文件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了该步骤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在线的专家、文件背景资料及企业其他的有关信息。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现在成为很多政府企业办公地理想选择。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应用。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基本的日常办公功能,主要有日程安排、文件管理、记事簿、通讯录、邮件收发和个人设置。由于企业内部存在不用的专属管理部门、分管不同的业务,因此,系统还为部分部门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环境。作为企业办公的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个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不同部门的人员,所从事的业务不同,系统为他们赋予不同的角色,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

四、结束语

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形势下的战略性反映,在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内容。知识管理将会渗透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建设中得到融合与体现。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必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定元,周曼丽.基于知识管理的OA 系统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9:252~256.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96.

[3]张爱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