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0:22: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电气新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5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最突出的当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目前,一栋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要求,更需要其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传统的建筑电气技术产品发展速度快,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技术,受到了市场的信赖和支持,但是这些建筑电气技术就个体而言的确非常成熟,但是每一个过于独立,无法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降低了建筑管理的效率,建筑物安全性能也不够令人满意。近来,随着各地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区域的不断开发建设,对建筑物的功能配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催生了建筑电气新技术的产生,唯有借助于新的、现代化的建设电气技术,才能使整栋建筑更加精准、有效、稳定、可靠的运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电气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1 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内涵
现代电气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借助于建筑电气技术的不断革新,建筑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很大的拓展。建筑电气新技术不仅仅是电工电子、控制信息技术的组合,而是将这些电气新技术进行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因而学科交叉融合,是建筑电气新技术的重要特征与内涵。
如在我们的建筑物供电系统中,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网络,需要配置一个处理器,变电站需要配备高低压开关柜来控制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整个微型的处理器就放置在这个柜子里,一是用来监测供电的回路状况,二是将整个供电系统的断路装置与整个计算机网络测控系统连接起来,对整个供电系统实现闭环回路的监控、负荷调整和综合管理。装配一台相应的变频器需要其提供必要的反馈功能,同时还要能够利用通信接口使得变频器与上位机进行数据的交互。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电气新技术是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建筑行业的鲜明体现。
2 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能源消化的进一步加剧,由此造成的能源浪费和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建筑物的技能技术已经被人们提上日程。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总能耗比重为25%,正是由于在传统的建筑电气技术中未充分地将节能方面的技术和措施考虑进行。此外,传统建筑物中很少有先进的电气控制系统对所辖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例如,在老式办公楼里,风机管道、暖气片、空调等设备,采用传统控制电气方式,极易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在我们的建筑电气新技术方面,较以往传统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在节能技术和相关措施方面,革新思维,大胆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如光线感应的充分运用,当室内光线达到一定亮度时,启动光控开关,自动闭合部分开关,节省电能,这一技术可以推广到空调的自动控制上,将在室温调节上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2.2建筑设备监控方面的技术应用
以前我们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大都采用集中监控的模式,这种模式运行速度较慢,且可靠性也不强,这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明显不适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1世纪以来,计算机控制方式的主要方式是集散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出现,为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平台,辅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场总线技术模式在建设设备监控系统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以太控制网络的运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此外,在许多行业的建筑设备监控技术中加入了Web、OPC、TCP/IP等技术的融合和运用,很大程度推动了整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领域的发展。
2.3建筑通信网络方面的技术运用
建筑通信网络作为建筑智能网络的主干,可以分为计算机、双向有线电视以及电话通信三个不同形式的通信网络,三者相互联系,将整个建筑系统的全部资源进行对接联通,信息可以传达到所有的用户站点。随着网络光缆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传输速率大大增加其用途也从传统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递,拓展为语音视频通信、电视电话会议等。随着我国建筑智能小区的大力建设和推广,建筑智能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建筑电气技术运用中,采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如数字通信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数字信息处理相关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的性能,实现了建筑设备信息和资源共享,作为数字社区的单元节点,为以后许多行业的现代化商业经济运用提供更多的方便,如电子商务等操作中,数据可以直接利用,进行相互的对接工作。
2.4建筑电气技术安全防范方面的技术运用
安全防范技术包括建筑物闭路监视、对讲、通道控制、入侵报告等先进防范技术。随着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技术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的相互独立,发展到现在的各单元节点联网互动,集中控制监视,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安全防范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为建筑区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障。例如,数字和模拟电路集成芯片的功能大大提高,给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从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搭建了桥梁。
3 结论
现代建筑电气新技术在汲取传统建筑电气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了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工电子、信息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并逐渐发展成熟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技术将继续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引言: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快速的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若想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对建筑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依靠科技创新保证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下本文将阐述几种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新技术与发展。
建筑电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电力照明用的叫强电,把传播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电叫做弱电。强电部分的应用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等系统,弱电部分的应用主要包括楼宇系统、安全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电子系统等,弱电一般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24V以内的,我们一般称其为智能化系统。接下来我们分别就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进行分析,以及其新技术的应用发展。
1、 强电新技术的应用
1.1 配电系统
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有目共睹的,现实生活中,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步伐,很多设备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也转向了智能化,减少了繁琐的步骤,也减少了人力物力,在变电现场,实现了电力自动监控,包括现场所需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变电配电的测控和调整都可以远程调控,那么变配电所就无需专人值班了,功能强大的电力自动监控系统将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遥感通信以及电力电子等多项技术融为一体,取代了传统的二次回路,使得线路变的简单为后续的系统维护带来方便。同时设备也变得小型化智能化,比如干式变压器,它的出现消除了由于油泄露而发生火灾的隐患,使之可以被放心的放在建筑物的重要位置,此外,它的容量更大,所以在设计中就可以减少使用设备的数量,节约了空间。
1.2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包括四个部分:照明控制系统、调光开关、灯具和光源。对于控制系统我们也采用了只能照明控制,它起到了一个整体协调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电磁和电感技术,实时监控和跟踪,完成自动平滑的调节数字电路里电流和电压的幅度,进而改善照明系统中出现的负载不平衡,提高功率的效率,减低灯具和线路的温度,以达到优化供电的目的。调光开关的应用可以实现人们想要营造的各种氛围(浪漫、舒缓、单一的情调等),这项技术的提出还能够延长灯具的寿命,保护人的眼睛,非常的智能化。灯具和光源在目前的建筑中选择颇多,生产厂家从发光的效率、光色的搭配以及应用的场景方面进行改善,技术上比如镇流器也发展到节能型电感电子镇流器,目前比较流行的LED灯,也广泛用于电视荧屏,众多的灯具光源能够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涉及到家居、汽车、路灯、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如果出现断电的情况,我们还有应急措施,可采用EPS,对于通信、电子设备来说一般可采用UPS供电设备,为建筑业照明带来了方便。
1.3 防雷接地系统
建筑工程对防雷接地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不合格,会引起重大的事故,这个责任是谁都无法承担的。防雷系统需要安装避雷网、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等,对于避雷网的安装,可以沿着混凝土块或者支架敷设,对于避雷针安装,第一,可在烟囱上安装,根据其高度的不同,一般安装1-3根避雷针,并且热镀锌,第二,在建筑物上安装,在屋顶或者侧墙上上按照一定的图纸标准安装,第三,在需要避雷的金属容器上安装。安装后通过其引下线连接到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若无特殊要求一般要小于4欧姆,并且不同方向的接地线,不要接在同一个接地排的插孔上。接地防雷系统的布置一定要合乎标准,还要有严格的验收。
此外,在建筑电气中,还会大量使用供电线缆和导线,如今各种线缆频频推出,具有耐热、耐寒、抗燃、绝缘等特性,为建筑电气的安全、环保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2、 弱电新技术的应用
2.1 楼宇系统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方式,使管理者在中央控制室内就可对整个大楼内的设备进行监控和相应的管理。楼宇自动化管理是一栋大楼弱电系统的核心,它的高可靠性就是弱电系统的高可靠性。楼宇自动化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分类处理,从而通过最优的方法给予一定的监控管理。它的技术发展主要表现:第一、融合了Web的功能,采用网页的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第二、提供各种完善的开放技术、实现了从现场到管理层次的集成,真正实现了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使得各系统协调有序的工作,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管理和服务的水平。随之给我们带来的服务:舒适的大楼环境、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设备及人力的节能。
2.2 安全系统
建筑安全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对讲等,并且安全系统从早期的独立工作发展到如今联动工作,通过整体化的安保防护机制,保障楼宇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联动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且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管理人员,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
2.3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系统、电话网等多种网络。在智能建筑中,通信、办公、管理自动化是计算机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是语音、数据、文字或者图像的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早期的网络都是由多种网络分工负责不同的通信服务,相互之间需要一定的协议,比如早期使用的OSI协议模型,能够实现的速率也比较低。当今的网络实现了三网融合,它将互联网的数据、广电网的视频、电信网的语音业务融合在一起,我们也称其为移动互联网,其中用到了开放的协议,TCP/IP协议,并且速率上实现了“千兆交换做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实际上我们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瓶颈的问题,实现了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桌面。这就是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当今社会已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就成为了热门的专业。电子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显示系统,可以报告一些新闻动态,比如房产公司里的大楼事物介绍,比如各大银行里的股票基金咨询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音频与视频的搭配会显得气氛格外震撼。其二查询系统,通过其展示的内容可以查询楼层功能分布,比如商场的结构分布图,是可具有图像、视频声音、文字的多媒体服务信息。查询系统采用触摸查询一体机,使用先进的声波触摸技术,使用者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界面,实现人机灵活交互,其信息量之大,速度之快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需求。
结束语:数字信息的时代,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发展会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提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伴随其逐渐国产化,使得国外产品不会再独占中国市场。以上通过对电气系统的简单阐述,充分说明了建筑电气技术的重要地位,只有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才能面对智能建筑市场的竞争需求,同时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的增加科技含量,才能使我们的国力更强大,正所谓“科技创造生产力”。我国的智能建筑产业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炳华;浅谈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
[2]王建坤;浅谈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方法
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节约能源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然手段。目前人们的生活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部门为我们提供电力能源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各种能源。电能作为能源中最经济适用、方便且容易运输、控制和转换能源形式的能源,日常生活中人们合理利用,挖掘节电潜力,使电力系统的损耗达到最低,对供电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1.1 用电需求在不断提高。目前人们的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主要依靠的是火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但消耗了许多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同时还排放出许多有毒气体,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威胁。所以从环保方面来说,建筑中需要运用电气节能技术。
1.2 用于发电的能源消耗不断加大。我国的发电部门在产生电能的时候对能源的消耗特别大,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受能源问题的制约,电气节能间接的结果是节约能源。所以,从经济方面来看,建筑工程必须运用电气节能技术。
2 对建筑电气设计提出的要求
2.1 经济方面。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是否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做到经济上节约,技术上扎实可靠,质量上完全过关。在建筑工程实际操作电气节能技术时,首先确定电气节能技术的设计是否符合一般建筑物的发展趋势。其次,合理的利用可以保证技术安全性的新技术进行实施。再次,在建筑工程实际实施电气节能技术的设计操作时,使用经过检验并到达标准的合格的产品用做施工材料,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尽可能的简化系统的设计,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经济支出的目的。
2.2 安全方面。在高层建筑中为了保证供电电力稳定,防止意外危险发生,一般在楼内会设计2-3个独立的电源,用来备用。现在的建筑内部都是在电力的支持下运行的,没有电,几乎整个建筑物都会处于瘫痪的状态。但是在建筑工程中所用的电压要达到标准伏数,不允许装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对于高压的开关选用符合标准的真空开关。保证用电人员的安全。
3 高层建筑节能的设计方法
3.1 分配系统二环供应系统的设计。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可以通过一下措施进行节能:电源盒配电系统需要简单、可靠的设计,避免出现太多配电级数,比如同一个电压的配电级数不应该超过两级,低电压的配电等级不应该超过三级,三级电压的负荷应低于或者等于四级,采取措施,以方便变压器深入到负荷中心,使供电半径被缩短,以达到降低损耗,减少电压损失的目的;要求供电所明确供电的范围和线路,并对其进行规划防止线路出现重叠。
3.2 对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进行改善。所谓自然功率因数指的是供配电系统在没有投入无功补偿装置时的有功功率和投入无功补偿装置之后的功率的比值。自然功率因数对改善系统实现目标有很大的影响。当有功功率处于恒定时,对线路损失的降低、负载的无功功率的减少和负载电流的减少都有积极的作用。
3.3 节能设备的选择。在符合国家环保和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将节能值达到最高。另外,在节能设备的选择时,尽可能的使用有实力的大厂商生产的设备,并且要求所选用的设备必须配带合格证明和质量保证书,还要提供能源消耗指标的详细资料。应该及时更换已经到达使用寿命的设备,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
3.4 引入电气节能新技术。对于电气节能新技术的使用,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空调技术人员和排水系统的专业人员需要想到的问题是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发挥住宅功能并达到节能效果的情况下使用新技术。在新技术供电和控制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从中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并且不断进行实践等。
4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
4.1 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建筑电气工程变压器的节能计数器数量多、容量大。据统计结果表明,发电、供电、用电的过程中变压器在传输功率时本身会产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双重损耗,所以采取节能技术降低损耗,是节约资源的保障。降低变压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损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节能型的变压器。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节能型的变压器,而且其质量已经达到标准,节能型变压器的总能耗损与普通型变压器相比大概降低了25%,将节能型变压器普遍运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达到的节能效果是难以想象的。(2)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可以采用静止无补偿器提高功率,用来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建筑中很多用户采用感应类的设备,而建筑工程中的电力系统需要为这些设备提供大量的无功功率,造成一部分电路损失、抑制发电设备的发电、供电能力,增加电能损失造成能源损耗加剧。而采用静止无补偿器,则可以弥补这些感应设备运用无功功率的缺陷。(3)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并同时综合考虑买入和运输的费用,节省工程预算。
4.2 照明节能技术。目前,我国的电能用于照明的电量已经达到了总用电量的10%左右,根据我国提出的“绿色照明工程(即“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照明节电示范项目”是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的一个子项目,旨在通过在终端用户安装60万支高效照明电光源和镇流器,拉动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开拓能效市场,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为电力公司用DSM机制持续的开展终端节电活动提供经验。)”,照明节电的措施已经纳入节能实施方案中。我国在照明节能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积极提倡照明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建立起优质、安全、高效稳定的节能环境。另外,可以合理利用无限再生的天然光源,使其在照明节能的实施中扩大应用,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建筑物采光标准和采光方式,推行到日常生活中,达到照明节能的目的。
4.3 新节能技术的应用。(1)选择高效率的照明控制系统。照明设计作为照明系统的重要环节,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对光源、灯具的样式和照明控制的设计都需要特别注意。照明控制的主要作用是营造光环境,通过灯光特效使空间重新划分,让人置身于舒适的感觉环境中。照明控制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特殊的指令,需要的时候打开即可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关掉便可降低不必要的照明从而节省资源。目前为止,虽然我国还未在照明标准当中提及照明控制这一技术,但是工程设计人员则需要认识其在照明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使其在建筑电气技术中充分表现它的实力。从而节约电能资源。(2)太阳能在照明技术中的应用。天然光源和太阳能相同都是可再生的能源,用太阳能照明可以减少运用普通电能照明时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同时节约电力能源。所以如果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将太阳能的照明技术运用其中,则会节省电能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5 结语
引言
自国家“七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满足了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日益提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不断寻找相对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常抓不放。
一、强调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据统计,建筑电气火灾中,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的60%以上。而其中最为常见电气线路火灾又属短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和线路长期过载引发的火灾。
1.1短路故障火灾防范短路,俗称连电,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之间短接起来的现象。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引起建筑电气短路的原因多样。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摩擦或铁锈腐蚀,很容易使绝缘破坏而形成短路。由于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疏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机械损伤而形成短路。由于所选用设备的额定电压太低,不能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可能击穿而短路。由于维护不及时,导电粉尘或纤维进入电气设备,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由于管理不严,小动物或生长的植物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错误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电放电电流极大,有类似短路电流且比短路电流更强的热效应,也可能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程》的规定,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电气线路。第二,防止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除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应定期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不同的工作环境,电气线路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第四,加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操作事故和未经允许情况下乱拉乱接线路。
1.2线路长期过载火灾防范过载,也称过负荷运行,是指超过电气线路和设备允许负荷运行的现象。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和线路中通过的功率或电流。线路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积选用过小,实际负荷远远超出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在线路中加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设备等原因所造成的。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长期过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做好导线材料的选择。由于国家“以铝代铜”的政策影响,许多地方一般采用铝芯导线,但对于电路要求较高的建筑,为提高截面载流能力,便于敷设,应多采用铜芯线。同时进行精确的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第二,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能确定导线的敷设方式。一般吊顶内的电线应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管配线,如PVC管,也可以用金属管配线,或带金属保护的绝缘线,用来避免导线短路时引燃可燃物。消防用电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第三,高温表面灯具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如玻璃、石棉、瓷珠等护套的导线)而不应采用具有延燃性绝缘导线。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设备从工业到家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炉子、电烤箱、电暖气、电熨斗等,而这些设备都容易使线路过载。这些电热设备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设备,具有功率大、加热温度高、控温时间长的特点。据统计,许多电热设备火灾都是违反操作规程,将电热器放到易燃材料上长时间烘烤未拔掉插头等烤燃周围可燃物而引起的。根据电热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应采取的防火措施,一是电热设备功率比较大,应防止线路过载,最好采用单独的配线供电。二是电热器具,如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等,一般通电时,人员不能离开,应养成人走断电的好习惯。为了确保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灾,必须严格遵守电器安装、使用的有关规定。
二、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照明已经成为建筑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火灾。建筑电气照明是把电能转化成为光能而发光的一种光源。照明灯具在工作过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致使其玻璃灯泡、灯管、灯座等表面温渡较高。其火灾危险性十分显著。电器照明设备,品种数量多,线路复杂,如果设计、安装、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照明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根据灯具的使用场所、环境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第二,照明灯具在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能量损耗,致使灯具表面温度较高。所以要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照明灯具,而且照明装置应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第三,灯具应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尽可能安装表面温度较低的灯具,采用埋入式安装在吊顶里面的灯具,与吊顶之间应作隔热处理。照明光源尽可能采用冷光源,没有条件的应保证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或采取隔热措施。第四,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和容量应相匹配,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能让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第五,安装有表面温度较高的灯具时,应对灯具正面和散热孔加装铅丝防护网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挡板,以减轻灯具爆裂时玻璃碎片和炽热的灯丝飞溅造成危害。第六,采用霓虹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般霓虹灯的工作电压高,火灾危险性大,安装霓虹灯的灯柄、底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对可燃材料进行阴燃处理。当霓虹灯变压器安装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位时应设防护措施。第七,要避免在灯光装置区域悬挂旗帜或发射彩带等空中移动物体,以防这些物品与高温灯具直接接触并发生缠绕或碰撞而引发火灾。
三、抓好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系统中配有许多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由于在安装、使用及维护方面的原因电气接插件容易产生电弧、发热现象,其火灾危险性很大。有的建筑为了测试的需要,还安装有临时电源插座。有的建筑电气把几十个用电器同时开启且持续时间长,火灾危险极大。
防止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认真按照规定选型并按规定正确安装,不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受震、潮湿、高温或多尘的场所,应安装在干燥明亮、便于进行维修及保证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的地方。第二,避免安装临时插座,有实际需要的应充分考虑到电源线路的负荷承载能力,选择适当型号的电插座,在承载力范围内联接用电器,并要注意它的运行状态。第三,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应慎重选择,要选择优质合格产品。
四、加强建筑电气的监督管理
国家对建筑电气各项工作都进行了规范,但在实际中往往执行不到位,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各方的意识,按照规范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制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建筑电气监督管理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制定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条件第一,对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第二,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第三,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采用避雷针、避雷线、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第四,低压电力系统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第五,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第六,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设安全标志。
4.2完善建筑电气设备作业人员要求第一,无证不能上岗操作;如果发现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操作,应及时制止,并报告领导。第二,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违章作业。第三,对管辖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负责。第四,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第五,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第六,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4.3熟悉建筑电气设备起火时操作要点当发现电气设备或线路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尽快切断电源。切断电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起火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第二,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是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第三,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第四,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防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五、运用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
5.1电弧故障断路器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包括它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实现方法。其通过电流互感器感应AC(交流)电流的大小和di/dt,然后用OP(运放)进行处理后,将信号再输入MCU(微控制器单元)进行A/D(模数转换)处理,MCU将采样数值进行分析,如果符合故障电孤的特性,MCU将发出断珞器脱扣信号,使断路器断开。
传统的断路器只对过流、短路起保护作用,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在传统的断路器的基础上添加了崭新的功能——对电弧故障起保护作用,以防范电弧引发的火灾。而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将传统的过流、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集成,再增加一个电流互感器。电弧断路器(AFCI)硬件原理见下图:
5.2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该灭火系统可以对大空间的火灾位置做出高精度的自动定位,并自动瞄准火灾位置喷水灭火,适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体育场馆、火车站,大的批发市场、商城,大型影剧院的自动定位灭火。
5.2.1通过红外线探测装置探测火灾,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探测装置是由红外线火灾探测器2和图像处理盘3构成,进行高精度的火灾判断,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的监视范围为水平方向200°,垂直方向90°,最远距离200m。
5.2.2灭火水炮瞄准火源位置喷射水柱,进行有效灭火。灭火水炮可以自动瞄准被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探测位置,进行喷水灭火。通过操作控制盘可以分别控制灭火水炮的俯仰角度、喷雾角度以及喷水压力;并可根据火灾位置的距离,自动选择最适当的喷水途径。而且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喷水方式和手动喷水方式的切换。
5.2.3通过中央操作台15对系统进行集中监视。中央操作台15是进行系统集中监视以及进行总控制的装置。在显示信息的CRT装置上,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并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显示,可准确掌握火灾发生时的状况以及喷水情况。另外,在中央操作台15的操作部分可以远离操作水炮和ITV监视器。
5.2.4通过ITV监视器确认火灾情况。ITV监视器(摄像机)能够瞄准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位置,并且把火灾状况显示在中央操作台15的彩色显示器上。因此,ITV监视器发挥着灭火活动中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引言
目前,我国电信事业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速度,电信设备机房建设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智能电信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电信智能建筑工程而言,电气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电气系统的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低碳环保”理念的要求,在智能电信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电气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应用,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以实现满足国家环保工作要求的目的,促进智能电信建筑工程的发展。
2电信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
在电信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电气系统设计要重视能耗效率的提升工作,为建筑运行的智能化提供保障,保证电信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电信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充分的考虑:①要考虑电气系统的设计原则,电气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为建筑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在对设计目的进行明确之后,要在严格遵守经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电气系统的负载和线径进行明确,并且要保证所选择的设备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在此前提下,保证电气系统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②要充分的考虑弱电设计工作,建筑中强电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有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和配电系统,而配电系统在强电系统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用电量的标准,从而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为电力线路的合理性奠定基础,尽可能的减小低压输电半径,实现减小能耗的目的。另外,为了符合通信要求,会有很多弱电系统设备存在建筑中,要对弱电搭配进行重视,防止由于重复交叉出现能耗问题;③要考虑安全设计,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非带电保护箱或者未接电金属部位,因此要采取接地连接措施。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外部绝缘性能,对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完善。
3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在智能建筑工程中供电系统的应用
任何一个大楼都存在着供电的需求,在供电的过程中要遵守可靠性的原则,大楼也追求供电的简洁可操控。在实际的情况中,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以及负荷中心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设计人员要对变电器的数量进行控制。设计人员要使用有效的措施,以提升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在确保线路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节能的目标。输电线损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大,线路在传输有功功率的时候会出现线损问题。所以为了使智能建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实际功能得到满足,要使电力设备对有功功率进行传输,建筑物中经常使用的设备,例如:电动机、变压器等等,要具备较好的电感性。
3.2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电气照明系统的应用
针对大楼的光线,首先要对大楼的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协调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利用建筑结构实现自然光,这也是土建工程的基本工作内容,而人工光需要在自然光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各类型灯具,从而实现有效的光照效果,这主要指的是电气技术的支持。根据建筑的视觉特征和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灯具,例如:对于一般的办公楼层,可以使用具有节能紧凑特征的LED荧光灯等等。在设计安装灯光时,要对场地内的温度、湿度和灰尘度进行考虑,再考虑建筑物的具置和自然亮度,并且对灯具的自然亮度也要进行考虑,为工作空间的照明度和显色度的合理性提供保障,为视觉效果的舒适性能奠定基础。此外,将电气照明系统创建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之中,要对现场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考虑,合理的设计照明电路的电流和照明线路,保证照明系统的可操控性。
3.3在智能建筑安全电子监控技术方面的应用
大楼安全的威胁因素有很多,具体表现为财务安全威胁、人身安全威胁、火灾隐患威胁和通讯隐患威胁。通常情况下,使用电子监控合理的处理大楼安全的威胁因素,大楼对电子监控系统进行引进,将摄像头安装在大楼出口和入口位置、各楼层通道和各公众活动地点,再向监控中心汇总,并且安排专人对录像的监控进行负责,避免出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当智能建筑安全防护系统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理想,会影响到全面监控建筑的工作。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联动各个系统,促进监控可靠性的提升。
3.4在智能通信网络方面的应用
通信网络系统在现代化智能建筑中发挥着支撑的作用,因此对电气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信网络一般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电话通讯系统等大局域通信系统以及智能大楼内部的有限局域讯号传送系统组成。要保证讯号传送的快速和安全,以此使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通信网络系统对大量的电气设备产生着影响,例如:各类型各功能的信号发射设备、各段位的电力控制设备等等。
3.5在智能建筑中的火警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要求电信系统大面积的进行应用,电力设备保持着连续运行的状态,从而会不断的产生排出大量的热能,同时设备之间不同的波能相互之间会进行干扰,在不考虑人为纵火因素的前提下,建筑物仍然会有着较高的着火率。所以,火灾的预防工作在智能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重视智能建筑火灾的预防工作。智能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火灾监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等等。要根据智能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火警系统电子设备,并且要将火警系统电子设备的安装工作落实到位。
3.6防雷应用
智能电信建筑存在着众多的电子设备,因而雷击发生的概率也比较高。雷击不断会严重的破坏建筑物,同时可以毁灭性的打击电子设备,所以要做好智能电信建筑的防雷工作。如果要对大楼中的众多电子设备进行保护,则要利用雷电的引导工作,对大楼的实际影响球面范围进行计算,选择适用于大楼的避雷针,并且根据建筑物结构的特征,在建筑物金属架和混凝土架的帮助下,有效的引导雷电,以实现保护众多的电气设备的目的。
4电信智能建筑系统方案
智能电信建筑主要指的是,在优化建筑物的基础上,使其形成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要素,从而使建筑物具有投资成本低、低碳环保高效和安全舒适环境的特点。智能建筑包括智能电信办公大厦和智能机战机房。智能建筑和智能办公楼有效的结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智能电信建筑和智能办公楼的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结合,它也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智能电信大楼和智能电信办公室合理的利用了普通建筑或者办公楼,同时有机结合了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大厦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并且将其安装工作落实到位。同时选择合适的电力线路,要根据具体的用电需求,设计线路电流,从而使电信智能建筑工程正常的投入到使用的过程中。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逐渐的转变为智能电信建筑,在智能电信建筑中,在有效利用电信手段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智能化和建筑物,所以要使电气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电气技术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提供保障,促进智能电信建筑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电气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94.
[2]倪健.探析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科研,2016(2):00121.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nvironment,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e build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ergy saving effect. The key to realize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i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dvanced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essenti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ch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aware of new period in the re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rmal insulation; curtain wall; roof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紧缺日趋严峻,“低碳、环保”是必由之路。欧美国家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绿色节能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消耗,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节能技术要求
通常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 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图或节能设计专篇, 结合其特殊性, 制定施工方案, 设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接操作程序施工, 保证必需的施工周期。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二、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1、墙体施工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施工质量。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GBJ14 ~ 82)、《混凝土小型砌块》(GB8029~8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 苏 J94015) 等。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砌块的整体性和均匀性、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在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点部位更需要重视。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其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超轻陶砂、聚苯乙烯粒、浮石、火山灰、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抹狄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
2.1 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表面不易粘贴的混凝土墙、梁、柱等部位应打毛
或刷粘结剂。
2.2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饼、冲筋。
2.3 每次抹灰厚度 10mm 左右为宜。当底层初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施工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
2.4 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科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机械锚固使用。目前只有少数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纯粘贴施工工艺。挤塑聚苯板、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栓将外层的钢丝刚水泥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 3 种。
3、门窗幕墙节能施工技术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 铝门窗低 30 % 左右, 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 40 % 左右, 因此, 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 空气渗透性、 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3.2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 缝隙超标、 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3.3在框与扇、 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 以防渗水、 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3.4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 粱、 窗台等交接处, 须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 在靠室外一侧须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 以防渗水、 透气。
3.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 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 无灰尘和污物。
4、保温屋面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问。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筑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三、做好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1、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有效结合”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新机制
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消除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为节能技术推广工作打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借用政府力量,加强对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与节能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
2、推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研推广体制改革
我国虽然科技推广体系涉及部门多,但却存在重复浪费、效率低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强制性的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以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主旨的体制改革,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组织机构。
3、促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优化推广模式
多元化是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推广模式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调动各方积极性,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推广模式:“技术科研机构+推广对象”的推广模式;以建筑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建筑节能技术协会推广模式:展会模式等。
4、建立和健全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nergy-saving building is widespread, energy-efficient construction can achieve the energy saving effect of though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re two key link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unit responsible for the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s, quality inspec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personnel, material staff positions should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the energy-saving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is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energy-saving measures.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wall; ground; doors and windows; ventil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合理的选择建筑场地,采用良好的建筑布局和优化的建筑体形,并注意冬季避风和夏天的遮阳,合理布置绿化,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就能够设计出绿色节能的建筑方案。建筑中最大的耗能环节是采暖和制冷。我国在采暖和制冷上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5%,我国墙体材料总量的 70%仍然使用粘土实心砖,由于其保温隔热性能差,我国建筑墙体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的 3~5 倍,窗户能耗为发达国家的 2~3 倍。最近,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将对建筑行业强制实施节能标准。
一、节能建筑施工的一般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图,结合其特殊性,制定施工方案,设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保证必需的施工周期。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材料员应根据设计技术指标,采购质优价低的节能建材,并查验有关质保资料,必要时应进行试配,经测试后确定。质检人员应从材料购进、工程施工各工序、隐蔽工程验收等方面把好质量关,并做好记录。
二、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1、墙体施工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 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 空心砖不宜破凿, 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 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 应用实心砖砌筑, 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 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现场施工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 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 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 2004)、(混凝土小型砌块房屋结构构造)(浙G16- 91)等。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 设在内侧技术措拖简单, 但保 温效果不如外侧, 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 但粘结性差, 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 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 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超轻陶砂、聚苯乙烯颗粒、浮石、火山灰、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 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 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 屋面防水层完工, 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 , 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抹灰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施工中应注意:
① 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 表面不易粘站的混凝土墙、粱、柱等部位打毛或刷粘结剂。
②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 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灰饼、冲筋。
③ 每次抹灰厚度10mm 左右为宜, 当底层韧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 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
④ 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 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聚胺酯泡沫塑料、各种保温涂料等一般采用喷涂施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 喷涂前基层应清洁、干燥、平整、要特别注意保温涂层的均匀一致和厚度达标。要注意喷涂距离、角度、速度和流量。
3、门窗安装施工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 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 因此, 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 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2) 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 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4、保温屋面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屡和屋面板之间, 按此种正铺法, 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 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 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 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 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
5、地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 地面节能保温施工。为了使基底满足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在房屋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2) 保护层与防潮层施工。为了防止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保温层材料吸潮后含水率增大,其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其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地面防潮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避免湿空气与地面发生接触,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和地表面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②为了减少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的差值,地表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室内地表面应当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三、建筑节能通风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在节能技术广泛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筑师们在一系列建筑创作中做出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两种方法来达到建筑节能下的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合理地加以使用。
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大量的非空调建筑中,利用风压促进建筑的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
2、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在建筑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3、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近年来,我国已经相继颁发了多部关于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为体现并实现建筑节能、省地、节材和环保生态的目标,建筑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非粘土类空心砌块和GRC隔墙板,这些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也同时对建筑电气施工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
1前期准备
1.1图纸会审
应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合理性,包括穿越变形缝的管路分布、回路多少,选用导线的材料、截面大小,保护管的规格和品种、走向合理性,以及各种需标注的地方是否明确等进行重点审查。把电气专业图纸与其他专业图纸进行对照,以确保电气施工安装的管线能与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以及其他设备管道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灯具具体安装位置的确定要与建筑结构及装修有机融合。例如,房间内灯具如果离粱的位置过近,既会影响装修的美观,也会造成整个房间照明不均匀。在图纸上标注出的电气箱体及配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安装前应先在实际结构上进行确定、落实,如有不妥之处应及时通知相关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1.2技术交底
技术管理人员在深刻理解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和详细内容后,应编写相应的电气施工方案,交相关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并获得通过后,再向具体的安装人员进行交底,才能开始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图纸上涉及到的灯具、箱体、插座、开关等器材和设备的准确位置进行坐标定位,确保各管路能按预定设置位置准确埋入新型墙体,达到各楼层的管路埋设安装能保持统一,避免管路在埋设时在新型墙体中形成横向或斜向的铺设现象,管路距离暖气片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250mm以外,与疏水管道的上下距离应控制在200mm以外。
2施工工艺
2.1电缆、电线管路安装
在新型墙体材料中一般选用PVC管与JDG管进行管路埋设安装。新型GRC隔墙板,一般情况下板厚仅为60mm~120mm,所以对管路开槽的位置应要求更加精确。在非粘土类空心砖和隔墙板中埋设管路时,在水平方向不允许开槽,管路的水平向开槽应在混凝土楼板下底面进行。
通常情况下,在墙体中埋设保护管时,其弯曲半径应控制在保护管外径的6倍以上,在混凝土楼板中埋设时,其弯曲半径应控制在管外径的10倍以上。在安装GRC隔墙板时,其固定件需要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板底面,安装该区域的保护管路时,应绕开隔墙板固定件的安装部位,以确保保证管在安装隔墙板固定件时不被破坏。在楼板底面同水平向埋设管路时,相邻管路的间距至少保持20rnm。
1)PVC管安装。PVC管埋设施工相对较方便,但是,其与混凝土的握裹性也相对较差,且PVC管管径较大时,在楼板底面开槽易造成楼板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开槽埋设PVC管时,其管径应控制在楼板有效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内。进行PVC管与箱体或接线盒连接时,在连接区域均应选用专用的管口连接件、PVC管与其他套管,或与相应的专用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均应喷涂相应的胶合剂以牢固密封接口。在混凝土楼板中埋设的PVC保护套管,选用的管材级别应不低于中型管级别。
2)JDG管。选用JDG管进行管路埋设时,采用钢锯条进行切割时,管口应保持平整、光滑,无毛刺现象;不能采用管刀进行切割,以避免管刀切割时划伤导线绝缘层,以及造成管口缩径等现象。
3)管路连接。在进行管路连接时,JDG管与相应连接件的规格尺寸应一一对应,套管应充分插入到连接件内,紧定螺钉的位置应选在最有利于使套管紧固的地方;套管与箱盒连接时,箱盒敲落孔的直径应与套管外径相对应,套管与箱盒之间的连接应保持垂直状态。
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埋设PVC管或JDG管,套管如需向上弯曲上引时,因为套管管壁的材料强度相对较小,在进行其他施工时套管易被砸扁或破坏,所以在套管出口位置处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管路埋设完成后应封堵管口,以避免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套管。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埋设PVC管或JDG管,套管如需向下弯曲下引时,在钢模板不允许开孔穿下时,可在钢模板上提前设置接线盒在需引管的位置,套管从接线盒上部引入,套管端部进行相应的连接施工,在接线盒其他管线入口加以密封保护以免其他施工时进入杂物。
2.2墙体上箱盒安装
严格按电气设计图纸标注的坐标进行管路埋设。施工过程中,在墙体中进行套管上引或下引应确保管路走向保持垂直状态,在楼板与隔墙相接的区域,为方便套管在楼板与隔墙之间的管路连接,可在GRC隔墙板上局部开小孔,套管引入(出)后孔口应进行专业封堵措施。
插座或开关在墙体上具体的安装位置应事先进行准确确定,采用专用开孔工具在墙体上开孔。为确保墙体上的插座或开关能安装牢固,开孔时应根据箱盒的厚度确定孔口深度,禁止在墙体上开通孔。在非粘土类空心砖和GRC隔墙板均墙体表面开孔时,孔口不得过长,并应在其孔洞内进行管路埋设。
2.3箱体安装
在墙体上进行箱体暗装施工时,选择的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方便日后管理维修和维护,禁止在楼梯踏步的上方安装箱体。当箱体宽度超过300mm时,其上部墙体结构要加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对墙体进行补强,过梁的支座长度应不小于200mm。管路应按照敲落孔的位置进入箱体,并严格按一孔一管的方式进行接入,严禁在箱体上开长孔。在箱体上如需另外开孔时应采用液压开孔器,严禁采用电气焊开孔。由于广东属于沿海多雨地区,在干湿交替频繁的墙体(如外墙体或楼梯间)上安装箱体,其后部以及四周都应进行严格的防渗除湿措施。在剪力墙结构上进行箱体安装时,其安装施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现介绍如下两种安装方法可进行选择:
1)一次安装法。指在进行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时,在剪力墙相应的部位采用木框或木板等进行孔洞预留,在后续木框或木板拆卸后在箱置进行安装。在剪力墙中管路排列应整齐有序,并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套管管端能充分进入预留位置,待后期剪力墙现浇模板拆除后可安装箱体。剪力墙结构上采用二次安装法时,预留箱体孔洞的高度应相应地放大,以确保箱体安装过程中管路连接能有足够大的调整空间。在箱体前面的墙体有设置保温层时,则比较适合采用二次安装法进行箱体安装施工,而且箱体后侧部位以及四周均应进行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箱体凸出墙体的距离由保温层加抹灰层的总厚度控制。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2000]43号文,关于同意编制《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函,并由四川省建设厅(原建委)负责组织成立了规范编制组,规范编制组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雷电防护分区;4.雷电防护分级;5.防雷设计;6.防雷施工;7.施工质量验收;8.维护与管理。
本规范主要对微生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四川省建设厅负责具体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四川省建设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号,邮政编码:640041)。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防雷中心
上海市防雷中心
中国电信集团湖南电信公司
铁道部科学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北京爱劳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易事达艾力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和场所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0.3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做到安全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当需要时,可在设计前对现场雷电电磁环境进行评估。
1.0.5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图1.0.5)。
1.0.6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电事故受损程度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由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差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0.3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2.0.4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的统称。
2.0.5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2.0.6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lightingprotectionsystem
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2.0.7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ing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2.0.8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bonding(EB)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2.0.9等电位连接带equipotentbondingbar(EBB)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2.0.10自然接地体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2.0.11接地端子earthingterminal
将保护己二酸,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2.0.12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mainequipotentialearthingterminalboard(MEB)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
2.0.13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loorequipotentialearthingterminalboard(FEB)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
2.0.14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ocalequipotentialearthingterminal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2.0.15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network(BN)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2.0.16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
2.0.17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switchingtypeSPD
采用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晶闸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构成的浪涌保护器。通常称为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2.0.18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limitingtypeSPD
采用压敏电阻器和抑制二极管组成的浪涌保护器。通常称为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2.0.19雷电防护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2.0.20综合防雷系统synthelicalprotectionagainstlightningsystem
建筑物采用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构成的防雷系统。
2.0.21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electromagneticimpulse(LEMP)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3雷电防护分区
3.1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2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20大于天,不超过40天的地区
3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天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
3.1.3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见附录D。
3.2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的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3.2.2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续防护区(图3.2.2),并符合下列规定:
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2直击雷防护区(LPZ0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0B)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第三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4雷电防护分级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划分为A、B、C、D四级。
4.1.2雷电防护等级应按下列文法之一划分:
1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2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1.3对于特殊重要的建筑物,宜采用4.1.2条规定的两种文法进行雷电防护分级,并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
4.2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2.1按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1和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2确定N(次/年)值,N=N1+N2(计算文法见附录A)。
4.2.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系统设备,因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损坏可接受的年平均最大雷击次数NC可按下式计算:NC=5.8×10-1.5/C(次/年)。计算文法见附录A。
4.2.3将N和NC进行比较,确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1当N<NC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2当N>NC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4.2.4按防护装置拦截效率E的计算公式E=1-NC/N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
1当E>0.98时定为A级
2当0.90<E≤0.98时定为B级
3当0.80<E≤0.90时定为C级
4当E≤0.80时定为D级
4.3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分级
4.3.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按表4.3.1选择雷电防护等级。
表4.3.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选择表
雷电防护等级电子信息系统
A级1、大型计算中心、大型通信枢纽、国家金融中心、银行、机场、大型港口、火车枢纽站等。2、甲级安全防范系统,如国家文物、档案库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3、大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B级1、中型计算中心、中型通信枢纽、移动通讯基站、大型体育场(馆)监控系统、证券中心。2、乙级安全防范系统:如省级文物、档案库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3、雷达站、微波站、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4、中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C级1、小型通信枢纽、电信局。2、大中型有线电视系统。3、三星级以下宾馆。
D级除上述A、B、C级以外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
雷电防护等级电子信息系统
A级1、大型计算中心、大型通信枢纽、国家金融中心、银行、机场、大型港口、火车枢纽站等。2、甲级安全防范系统,如国家文物、档案库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3、大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B级1、中型计算中心、中型通信枢纽、移动通讯基站、大型体育场(馆)监控系统、证券中心。2、乙级安全防范系统:如省级文物、档案库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3、雷达站、微波站、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4、中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C级1、小型通信枢纽、电信局。2、大中型有线电视系统。3、三星级以下宾馆。
D级除上述A、B、C级以外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
5防雷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满足雷电防护分区、分级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
5.1.2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5.1.3对于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资料:
1被保护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形、地物状况、气象条件(如雷暴日)和地质条件(如土壤电阻率)。
2被保护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度及位置分布,相邻建筑物的高度。
3建筑物内各楼层及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
4配置于各楼层工作间或设备机房内被保护设备的类型、功能及性能参数(如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电平、传输速率、特性阻抗、传输介质及接口形式等)。
5电子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结构。
6电子信息系统的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信号的传输方式。
7供、配电情况及其配电系统接地形式。
5.1.4对扩、改建工程,除应收集上述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相关资料:
1防直击雷接闪装置(避雷针、带、网、线)的现状。
2防雷系统引下线的现状及其与电子信息设备接地线的安全距离。
3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
4电气竖井内线路布置情况。
5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安装情况。
6电源线路、信号线路进入建筑物的方式。
7总等电位连接及各局部等电位连接状况,共用接地装置状况(位置、接地电阻值等)。
8地下管线、隐蔽工程分布情况。
5.2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5.2.1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有:S型和M型或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见条文说明中的图1、图2)。
5.2.2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不得设置在潮湿或有文化馆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满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足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的要求。
5.2.3共用接地装置应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板。接地干线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
5.2.4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雷电防护区的配线交接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5.2.5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5.2.6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5.2.7当设置人工接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
5.3屏蔽及布线
5.3.1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远离外墙结构柱,设置在雷电防护区的高级别区域内。
2金属导体,电缆屏蔽层及金属线槽(架)等进入机房时,应做等电位连接。
3当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为非金属外壳,且机房屏蔽未达到设备电磁环境要求时,应设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室。金属屏蔽网、金属屏蔽室应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5.3.2线缆屏蔽应条例下列规定:
1需要保护的信号线缆,宜采用屏蔽电缆,应在屏蔽层两端及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2当非屏蔽电缆时,应敷设在金属管内并埋地引入,金属管应电气,并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其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要求,但不应小于15m。
l≥2(5.3.2)
式中l—埋地长度(m)
ρ—埋地电缆处土壤电阻率(Ω•m)
3当建筑物之间采用屏蔽电缆互联,且电缆屏蔽层能承载可预见的雷电流时,电缆可不敷设在金属管道内。
4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入户处直接接地。
5.3.3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主干线的金属线槽宜敷设在电气竖井内。
2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5.3.3-1的规定。
3布置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的路由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
4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5.3.3-2的规定。
、
5.4防雷与接地
5.4.1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
1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
3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表5.4.1-1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分类示意如图5.4.1-1和图5.4.1-2
5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的净距宜符合表5.3.3-3的规定。
4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I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l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同应加装退耦装置。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7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5.4.1-2规定。
7施工质量验收
7.1验收项目
7.1.1接地装置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位置。
2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
3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4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
5随工检测及隐蔽工程记录。
7.1.2接地线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导体规格和连接方法。
2接地干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方法。
3接地线之间的连接方法。
4接地线与接地体、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方法。
7.1.3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等电位连接带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2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3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电物体、各种线路、金属管道心脏信息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4绝缘导线和绝缘层。
7.1.4屏蔽设施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机房和设备屏蔽设施的安装。
2进出建筑物线缆的路由布置。
3进出建筑物线缆屏蔽设施的安装。
7.1.5浪涌保护器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连接方法和连接导线规格。
2浪涌保护器接地线的导线长度、截面。
3电源线路各级浪涌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及能量配合。
7.1.6线缆敷设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线的截面、敷设路由、安装方法。
2电源线缆、信号线缆的敷设。
3接地线在穿越墙体、楼板和地坪时的保护管。
7.2竣工验收
7.2.1防雷施工结束后,应由建设行政高度重视部门组织业主、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的代表进行验收。
7.2.2防雷项目竣工验收时,凡经随工检测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再重复检验。如果验收组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复检。
7.2.3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7.2.4防雷项目竣工后,应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并由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装质量作出评价。
竣工验收报告,宜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概述;
2施工安装;
3防雷装置的性能;
4接地装置的开工和敷设;
5防雷装置的防腐蚀措施;
6接地电阻以及有关参数的测试数据和测试仪器;
7等电位连接带及屏蔽设施;
8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9结论和评价。
7.2.5防雷施工项目竣工,应由施工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
1)防雷装置安装竣工图;
2)接地线敷设竣工图;
3)接地装置安装竣工图;
4)等电位连接带安装竣工图;
5)屏蔽设施安装竣工图。
2被保护设备一览表。
3变更设计的说明书或施工洽谈单。
4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5重要事宜记录。
7.2.6防雷施工检测项目内容和表格开工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1接地装置;
2接地线;
3接闪装置;
4引下线;
5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
6屏蔽设施;
7电源浪涌保护器;
8信号浪涌保护器;
9天馈浪涌保护器;
10线缆敷设。
8维护与管理
8.1维护
8.1.1防雷装置的维护分为周期性维护和日常性维护两类。
8.1.2周期性维护的周期为一年,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8.1.3日常性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对防雷装置应随时进行目测检查。
8.1.4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边续性,若发现有脱焊、松动和锈蚀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在断接卡或接地测试点处,应进行电气连续性测量。
8.1.5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网、线)、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情况及机械损伤,包括由雷击放电所造成的损伤情况。若有损伤,应及时修复;当锈蚀部位超过截面的三分之一时,应更换。
8.1.6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若测试值大于规定值,应检查接地装置和土壤条件,找出变化原因,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8.1.7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和设备(金属外壳、机架)等电位连接的电气连续性,若发出连接处松动或断路,应及时修复。
8.1.8检查种类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有无接触不良、漏电流是否过大、发热、绝缘是否良好、积尘是否过多等,出现故障,应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及时排除。
8.2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049-02
近些年来,建筑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比如工期较短等等,这样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在已交付使用的水电安装工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开关不灵、漏电、渗水等等,这样就会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1 施工图纸的审核
在建筑施工水电安装工程的技术准备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水电安装设备的详细审核,要知道,审图工作的质量,将会对安装工程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施工图纸的审核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修改和解决,尽量要在施工之前完成这项任务。具体来讲,图纸的审核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是保证设计图纸没有违反国家相关技术政策和规定;二是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协调配合,没有矛盾存在,并且在管井尺寸、楼板厚度等方面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装规定;三是设计图纸与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要相符;四是对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审核,保证其在规格、数量以及品种方面都没有问题;五是要保证有清楚、明确以及齐全的图纸说明;保证设备层以及墙壁上的预留洞、套管数量符合要求;保证正确的标高和尺寸;选取的是合理的管道材质以及连接方法;专业之间的管线不存在矛盾以及交圈的问题;在管道、器具以及设备的固定方面没有出现问题,卡架的形式符合相关的要求;结构足够的牢固;有着十分明确的试压标准、测试标准以及检验标准等等。六是依据分项工程来进行审图,在水暖方面通常是由导管立管开始,然后向器具设备等逐渐延伸;在电气方面,接地、干管、层盘等是首先审核的对象,然后分别是器具和设备,并且保证没有矛盾存在于审查的各个分项工程之间;如果在审核中发现了问题,需要大家一块儿讨论,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法。
2 技术交底
众所周知,技术交底的意义在于让所有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可以详细的了解施工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设计细节、技术要求、结构特点以及质量标准等等,这样以往经常发生的技术错误或者操作错误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因此,就需要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让参与施工的工作技术人员熟悉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掌握具体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方案等等。这样各个工作小组都会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保证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
3 施工方案的设计
相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来讲,水电安装工程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工程多方关联性较强,有着较强的功能系统性;工程质量会受到设备材料质量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工程施工作业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及较差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
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就需要将施工特点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依据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来对管材以及其他的附件和设备的选用进行说明,同时,在施工方案中还需要加入其他一些内容,比如工艺的流程、质量标准、连接敷设的方式以及允许存在的偏差范围等等。
4 加强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电工程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设备材料质量的影响,因为如果设备自身存在了问题,那么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任何措施都是于事无补的。因此,要想控制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设备材料选型以及采购等工作。管材进场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样检验,保证原材料以及设备进货的质量,要保证进场的原材料以及设备拥有必要的质量合格证明,同时,材料和设备的材质、型号以及规格等与设计的要求相符合,产品性能方面既可以满足工程的要求,又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认真的验收和复试进场管材,如果在验收中发现了产品不合格,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比如及时纠正、降级使用、退货索赔等等,这些存在问题的产品是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比如,在管道方面,需要保证裂纹、砂眼等问题没有不存在,壁厚的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没有损坏现象存在于丝扣中。管材有着十分均匀的厚度,要保证镀锌管内部镀上了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够存在闸阀关不严以及卫生器具接口不标准的问题。
5 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要想控制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而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则需要重视组织质量检验、不合格安装产品纠正等工作。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指导时,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来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在划分各个工程质量验收任务的时候,也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既需要对批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还需要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等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不能放过每一个细小环节。
6 建筑施工企业水电安装技术创新
在给水设备安装方面:在安装之前,需要核对检查相关资料和合格证文件;结合相关的要求,对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以及纵横排列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布置机组时,需要保证是最短的管线和最少的弯头,保证可以非常方便的连接管路,并且走道和空间也是需要留
设的。
在管道布置和安装方面:管道可以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明装时,需要平行于墙、梁柱等辐射。在墙内敷设卫生设备支管;暗装时,需要对管道及附件的安装检修可能性进行考虑,尽量避免水平敷设管道,一般采用竖向敷设的办法。
在综合布线方面:控制金属线槽内导线总截面,要小于线槽内截面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是垂直或者倾斜敷设线槽,那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导线的移动。要将护口加设于金属管段,在箱盒处设置导线接头,如果电缆、封闭式母线及金属线槽需要换过防火墙等,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隔离。镀锌电缆桥架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可以将绑扎处理应用到普通电缆中,在绑扎主要电缆方面,还需要将电缆头套加设上去。
7 结语
在建筑整体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水电安装工程,如果在水电安装中出现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因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选择合适的安装工序,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水电安装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李启兴.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技术的质量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123-125.
[2] 何光屏.浅谈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技术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6):76-78.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是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的新型建筑结构砌体材料,与传统实心砖相比,其质量轻便、保温效果较好并且具有一定节能性,满足当前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需求,堪称是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工程中的技术典范,受到建筑行业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技术要点,具有一定重要性。
1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准备
1.1 施工准备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材料准备三项,这是考虑到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和砌块大小不同等问题,所以施工开展的排列顺序也会有所不同。而施工技术准备的目的就是为技术人员配列最佳施工顺序作出参考。
技术准备所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了砌筑施工技术与砌筑排列规则的选择与确定。施工方也要明确建筑砌筑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高度,以便于在施工之前做好一切技术安排与安全工作安排。
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围绕现场的水、电、砂浆材料与施工设备展开,尤其是排水及防水设施一定要提前做好。材料准备主要包括对水泥、砌块、砂和钢筋的准备。砌块的规格型号与数量也要根据工程项目中建筑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施工前,设计者会专门给出施工结构的初期设计排列图,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找出并理解这些排列的规律,从而将施工效率最大化。
1.2 施工准备的技术要点
混凝土空心砌块在进场之前一定要根据它所对应的规格构配件及钢筋网片进行类型、强度与堆放高度的核查。在空心砌块施工之前,应该在墙体的阴阳角处设置皮数杆,且皮数杆之间的相互间距不能大于14000mm。总而言之,皮数杆的规格及数量要根据空心砌块与灰缝的厚度而定,另外要标明皮数杆的竖向摆放及变化位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龄期不足28天的潮湿混凝土空心砌块是不能用于建筑砌筑工程的,其标准为内部含水率以不超过40%为宜。
2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工艺
2.1 砌筑操作要点
在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砌筑施工中,为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确保进驻水平筋与砌体保持良好的相互垂直和水平网格式关系,应当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化利用,并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适当位置开挖凹槽,以满足工程建设模数相关要求,并为后续施工操作提供便利。在准确把握混凝土空心砌块工艺规格的基础上,在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混凝土空心砌块工艺的排列原则,以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质量控制,推进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排列,应当以砌块实际模数数量为主要参数依据,开展相关施工操作,以促进错缝搭接的有效性。第二,要掌握空心砌块底皮位置才采用的砌块类型,在砌块侧面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便于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绑扎以及多余砂浆清除等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型号进行准确且清晰的标注,尽可能采用标准规格的空心砌块,以切实改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效果。第四,在空心砌块排列图上对砌体的垂直筋与水平筋位置、规格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清晰标注,以保证后续各项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第五,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当尽可能选取同一种墙体材料,以支模现浇方式对砌块排列错砌问题以及砌块尺寸与砌块模数不统一等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优化施工工艺,对空心砌块错砌进行有效校正,从而切实提高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质量。
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砌筑操作中,应当结合钢筋配筋砌体特征加以科学化分析,充分做好建筑水平筋配置相关工作,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优化砌筑工艺,确保配筋中的箍筋、水平筋以及柱筋保持处于同一位置,为后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放置和绑扎操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2.2 灌芯混凝土施工的操作工艺要点
灌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搅拌最好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搅拌前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级配等级与现场砂石的含水率来换算灌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配合比;而在搅拌过程中,要首先放入石子,待进行搅拌2-3分钟后再加入砂石、水泥和水进行二次搅拌。另外,还要配合一些外加剂成分,同时搅拌3分钟左右即可出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搅拌操作过程中应该随时保持对灌芯混凝土坍落度的监测,如果发现坍落度出现偏差必须立刻进行校正,保证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试块试验质量。
在灌芯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要确保建筑中每一层楼的芯柱部位都有第一皮空心砌块,确保芯柱钢筋与建筑墙体的基础圈梁实现搭接关系。并保证上下楼层间的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40d。
3 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为降低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过程中墙体开裂问题的发生几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具体操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做好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设计工作,依据工程实际掌握好芯柱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并依据洞口墙体实际长度对芯柱进行科学化设置,便于施工过程中芯柱和挑梁、圈梁等浇筑施工的同时进行。相关施工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尽可能采用焊接施工方式对芯柱钢筋的接头部位进行连接,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二是结合建筑砌体实际情况增设钢筋网片,应当保证第一层和顶层砌体之间的每一皮砌体都将钢筋网片布置妥善,并确保中间层部位每三皮砌体布置一道钢筋网片,通过建筑砌体内钢筋网片的科学化设置,对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最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出现而影响施工质量。
三是在每两个空心砌块单元设置伸缩缝,尽可能减小伸缩缝之间间距,并将结构单元长度控制在工程建设相关设计标准范围内,以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
四是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施工过程中,承重墙施工对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坚决不允许将存在断裂痕迹的砌块应用于承重墙位置,并且在墙体砌筑过程中,混凝土空心砌块不适宜与其他黏土砖进行混合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不断完善,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也逐渐丰富。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在应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进行安全防护,降低建筑砌体开裂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发展概述
电气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建筑电气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电气设备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环保、安全水平是衡量装饰工程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电气设备行业来说,产品要以终端智能化为目标。建筑电气产品的节能、安全,需要产品更新换代,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因为智能电网大量的用户终端离不开电气产品。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粗放式的管理,还有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开始应用于现代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相关标准制定也在加快进行。因此,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筑物内置的越来越多的基于高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现代化建筑设备来实现,这一切集中反映到建筑观念和建筑实践中,于是建筑中增加了各种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二.智能建筑电气与传统建筑电气的对比
传统的建筑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强弱电截然分立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建筑高速发展的要求。传统建筑物中通常存在多套独立的不同的布线系统,如电话系统使用普通平行线对、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计算机局域网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使用屏蔽双绞线、电视监控系统使用视频线缆等,这些布线系统的线缆、接插件及配线架等设备都各不相同,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另外,由于传统的布线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电缆、电线以及接线设备,因此,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技术性能的较大差别,从而难以互通不能兼容的问题时有发生。
在以往进行传统的布线时,如果在布设施工中需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和数量时,同时也必须对缆线和其它设备进行重新敷设,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面临因更换线缆和设备带来可能发生的临线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增加工程投资以及延时完工的现象,因此,随着传统布线系统的限制,综合布线系统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标准化部件,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技术性能的优良可靠,以及满足今后可随时进行升级的智能建筑通信需要,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初投资较高,但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使用期来看,比传统布线更加经济。
相对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节能、节省运行维护的人工费用、系统集成等等特点。智能建筑首先要实现和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其次,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目标就是以最少的资源、 最低的成本去确保建筑物内设备维护、运行、更新。换句话说, 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节省人工费用等所有这些特点,必须依托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三.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分析
智能建筑本身就是传统建筑技术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兴技术结合的产物,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物联网” 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产生,智能建筑的功能和智能化的系统性能都将进一步地提升和增强。
随着现代“3C” (即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以及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统称为3C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楼宇控制精度以及达到提升建筑节能的效果。未来,智能建筑将会逐渐 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站点,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标志)必然会很快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应用。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新的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以及新控制系统的不断出现,如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分布式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智能建筑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建筑电气必须依赖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够得以实现。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依靠以“3C”高新技术和各种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来实现的。当前智能建筑建设中的 “智能”特征,还体现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智能化以及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等方面。比如:建筑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平衡: 以日本地区“竹中建筑公司”在东京市中心修建的一栋6层大楼为例,该栋建筑在模拟的多次强地震试验中,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这栋新建筑之所以能够抗击更高的地震在于其建筑结构采用了液压支架系统,该系统能够减弱和抑制40%以上的震动;另外,该栋建筑在大楼顶层安装了重约9吨的滑板,一旦大楼受到飓风或地震影响产生倾斜,这块大的滑板就会依据计算机指令朝着反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建筑材料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方面。比如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可采用“自修复的智能混凝土”,其原理就是在常规混凝土中掺人一定量的树脂空心纤维, 当建筑结构构件出现超过允许值的裂缝时,从混凝土中溢流出来的树脂就会对裂缝形成自动封闭或者裂缝修复。当前,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呈现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建筑已从以往单一办公写字楼逐渐向各类公共建筑领域扩展,这点从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都可见端倪。 如:“水立方” “鸟巢”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第二,是随着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的扩大和建设数量的增加,智能建筑正向宏观系统发展并接轨,比如智能建筑与“智能城市系统” “数字国家”和“数字地球”接轨。
4 结论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电气与3C高新技术相结合下的建筑智能电气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性能都将不断提升,未来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征也将越明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