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5:05: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科学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十年间,通过使用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等现代医疗仪器进行研究,打开了睡眠迷宫的大门。人们发现,在睡眠时,有一阶段全身肌肉已完全放松似深睡,而脑电图表现却只接近浅睡状态。这种大脑皮层浅睡与躯体肌肉近似深睡的矛盾现象,称为睡眠分离现象或矛盾睡眠。在这个时候发现被观察者有特征性的快速眼球运动,所以叫它快相睡眠。到了另一个阶段出现高波幅慢波为特征的睡眠期,则称作慢性睡眠。一般地说,在快相睡眠期,心率、血压、呼吸等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明显,大脑皮层的抑制较浅,也容易受到记忆、周围环境和生活体验(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脑海中瞑思默想的)以及其它各种刺激的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梦境。很多学者的实验研究都肯定,快相睡眠这一阶段,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人工造梦吗?
今天,国外有人已经在进行人工造梦的尝试。1970年,OKuma创造了一种简易的“梦发现器”,用这种“梦发现器”,不仅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而且在被检查者的家里,也可以进行梦的科学实验。“梦发现器”的原理是,人们进入快相睡眠期后,肌肉张力由清醒期的半松弛状态转为完全松弛,肌电图出现的肌电波也渐渐降低到一定水平,与此同时,在眼电图上,眼球也出现快相运动。科学家们把快相睡眠期的这两种特殊现象,作为信息输送到一个小型的电脑中,指令电脑相隔一定时候根据快相睡眠期持续的时间(一般可定为5~15分钟)发动电铃响。那么,被检查者每次睡眠进入快相睡眠期后5~15分钟时(往往恰好经历了一个生动的梦境),就被准时发生的铃声惊醒。这时,被检查者对于自己亲历的梦境历历在目,可以立即向预先放置在枕边的录音器叙述梦的内容。科学家们也就可以正确地获得了神秘的梦境。现在发现,在快相睡眠时,特定的刺激往往可以造成特定的梦境。侧如,有人在睡眠时将被子踢掉了,两下肢冷起来了,这时他梦见自己正在深沟中涉水横渡,河水寒冷彻骨。假如睡者耳旁有自来水的滴嗒声,往往能使他梦到狂风大雨,苍蝇或蚊子侵扰脸部,可梦为白刃加颈;微风吹窗,可能造成强盗敲门的梦境。要是睡眠时自己的手或其他原因压迫了胸部,使呼吸受到影响,这往往会梦见自己被捆绑起来、被绞杀或被活埋而喘不过气来,胃肠道与膀胱过分膨胀的感觉,也同样可以引起惊恐的恶梦。因此,晚饭不要吃得过饱,晚上饮水不宜过多,睡觉时尽量别把被子蹬掉等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为什么黄粱宋熟而梦历一生?
“黄粱一梦”的故事告诉我们,梦境可以长达数十年。许多人也觉得恶梦彻夜、乱梦连绵。而实际上,做梦的时间是极短的。
为什么一刹那的梦境会觉得非常长呢?科学家们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原来人们入睡后由浅睡渐渐进入熟睡。在熟睡时期,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接近阻断状态,由于清醒时的“我”与快相睡眠梦境的“我”失去了空间连续性,梦中的“我”失去了对时间的正确能力。所以做梦的体验就与清醒时对时间的体验有极犬的差别。
什么梦境易忘?
一个正常成人,每阵快相睡眠期约持续5~30分钟,平均15分钟左右,即迅速转入熟睡的慢相睡眠期。美国有位叫Dement的学者,做了一个重复351人次的有趣试验,结果是:在快相睡眠时被叫醒的人中,73%可以清晰地回忆梦境;而慢相睡眠对被叫醒的人中,却只有7%的人能记得自己曾经做过梦。这说明,快相睡眠时做了梦,再经过慢相睡眠阶段,梦境就会部分或全部地被遗忘掉。
3.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胡桂兰
4.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思考陈军,路海峰
5.大众化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研究陈鹏,CHENPeng
6.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张艳慧,张济林
7.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探微李文兵,LIWen-bing
8.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贡献岳爱武,熊小燕,YUEAi-wu,XIONGXiao-yan
9.对我国建国初期院校调整的回顾与反思李国良,赵俊芳
10.教育公平研究综述袁敏,YUANMin
11.中国高等教育产品的差别定价机制研究袁蕾,孙琪瑛,YUANLei,SUNQi-ying
12.国学与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培养骆兵
13.PDCA循环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李波
1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风险预测喻娟娟,苏中文,YUJuan-juan,SUZhong-wen
15.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分析岳武,YUEWu
16.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王帆宇,WANGFan-yu
17.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看方法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艾红梅,王平,任志锋
18.90后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研究分析宋洁,潘苏苏,李艳刚
19.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思考门瑞雪,常有余
20.论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周晓虹
21.以落实《纲要》为契机推动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刘勇兵
2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刘永芳
23.2010年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纪要刘新财
24.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摭谈姜振宏
25.抵御金融危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吉林省为例李生京
26.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王典
27.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模式与途径丁志斌,李茂莉
28.整合·本土·拓延: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文化学思考李崇爱,刘小群
29.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反思——从中国特色谈起吴振韩,顾媛媛
30.从需求分析视角探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卓新光,王晶
31.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战略王荣德,刘爱生,沈钢
32.本刊公告
33.新升本科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的意义、阻力与策略张爱珠,贾长胜
34.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举要张国强
35.感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质——以美国佐治亚大学为例童猛
36.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主要指标统计分析——基于1999~2007年UIS的数据肖月,房巍,李万龙
37.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论杨吉春
38.自我更新: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新视点于四海
39.中国特色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AP课程体系的建构梁砾文
40.当代研究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邱忠信
41.高校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探析刘义荣,刘静娴
42.我国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研究述评金劲彪,刘斌
4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任春梅
44.关于现代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王立国
4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孙延娟,田波
46.论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四个维度"及其基本原则——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例党亭军
47.基于"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的"物质的量"教学实践与研究王友兵
48.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张秋红
49.英语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视角武英杰,赵义泉
50.高校药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若干思考岳慧
51.浅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潘国臣
52.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再思考王新
53.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1.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郭延凯,GUOYan-kai
2.大学生就业信用标准体系下小订单培养模式初探刘黎莉,王艳梅,陈振江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对策李宪印,陈万明,LIXian-yin,CHENWan-ming
4.不同类型企业选拔毕业生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差异研究——基于台州市企业的调研李常香,林朝斌
5.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分析与对策研究李影
6.从线性到域性:高校教师发展制度意义理解的新视角张德良,ZHANGDe-liang
7.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徐维忠
8.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卢洁莹,LUJie-ying
9.本质、内涵、路向:高职教育文化发展的三个基点张金磊
10.STP战略在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应用冯强,蔡春红
11.论公安高职高专院校校警合作办学模式的构建王彬
12."学评教"机制下的师生合作博弈及其关系研究黄秀海,HUANGXiu-hai
13.英国大学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分析及其启示汪雅霜,杨晓江,WANGYa-shuang,YANGXiao-jiang
14.2007AQTF框架下澳大利亚海外项目质量评估的实践研究——以澳大利亚海外项目"BHI-SDJU"质量审查为例刘淑芸
15.微型企业: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规模选择与策略张楠,周明星,ZHANGNan,ZHOUMing-xing
16.地方农业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探析由晓霞
17.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创业教育实训基地途径的研究高凤民,许秋奎,雷明
18.女性硕士生学业幸福感及提升策略姜毅超,JIANGYi-chao
19.加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游薇,吕鹏,YOUWei,LVPeng
20.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思考向欣
21.烟台地区大学生性观念及性教育调查分析张鹏,白雪,倪晓倩,付露露,王桂芹
22.二战后哈佛大学发展战略马利凯,赵俊芳,MALi-kai,ZHAOJun-fang
23.筑波大学学群制度解读及其启示胡义伟,伍海云
24.中美印日古高等教育投资水平国际比较研究秧志强,吴绍春
25.少子化趋势下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对策及启示吴丽华,罗米良
26.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理念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周婷
27.我国大学形象的应然、实然与必然苏州,SUZhou
28.试析高校形象广告的理论基础严亚
29.学习之道: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王学青
30.极端中创造平衡构建新型学术范式——论大学教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王晓瑜
31.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新视点陈昌兴,李俊奎
32.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杨建文,郑慧芳
33.中国儒家德育心理学说的有机整合——论的大学德育心理学思想与实践王阳安
34.学校道德教育之病态解析赵联,孙福平
35.浅析高校德育中生态意识的培养胡雨霞,孟新宇
36.CIO:高校信息化建设亟待管理机制创新李雅琴
37.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及启示夏颐
38.基于教学过程导向的高师实习指导课程开发曾本友
39.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龙春阳
40.本科教育专科化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分析李俊义
41.刍议地方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变通策略陈萍,金保华
42.基于现代工程师的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培养杨英杰,邱俊,金星
43.独立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谷再秋,于福
44.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及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王雪燕,戴士权
45.论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秦和
46.对独立学院施行层级式教学的探讨孙加工,陈艳波
47.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对内地高校的启示王秦辉
48.英语生命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样式赵玉民,崔铁刚
49.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的思考王为全,李艳菊
50.法学本科教学应试化现象及其对策刘建刚
51.正在崛起的四平职业大学学校宣传部
1.我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机制探析——基于"985工程"大学的分析胡仁东
2.试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本体和功能黄厚明
3.生命与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根基安世遨
4.浅议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的会计委派制朱延辉
5.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对策研究秦福利
6.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地域性共享模式研究熊卫卫,李富英,孙忠才
7.论高等教育的宏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徐德斌
8.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障碍及其超越李艳,岳学军
9.高校与学生间之合同关系论要黄忠,薛海明
10.高教科研工作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李军
11.高等教育质量分析与对策探讨张德江
12.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纪要刘新才
13.关于高职法律专业困境的思考徐升
14.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类型杨东铭
15.高职院校"课程-专业"双轨制教学人员管理体系的构建丛文龙,
16."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任爱珍
17.对行政管理专业问题与改革的思考杨诚
18.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罗雪莲
19.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杨吉春,赵丽光
20.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陆国志,杨兆海
21.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学科发展战略程永波
22.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取向朱永江
23.广西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兰必近
24.民主治理视阈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向探究吴太胜
25.大学生大众文化的本质及其影响张永华
26.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马勇
27.高校战略评估对战略管理调控机理初探郭必裕
2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变化研究王鹏,王秋芳
29.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朱立明
30.和谐社会视角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与反思——以江西某高校和某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个案李曦
31.关于高校招生制度变革的若干思考杨清溪
32.论高校德育资源及其配置常立飞
二、合理的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应用其中
对于翻转课堂而言,主要就是将教室中的知识讲解翻转到课堂之外,将课堂之外的知识讲解翻转到课堂之内。在此过程中,教室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学习机会,创建科学化的教育模式。教室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利用视频方式与信息技术方式进行讲解,转变以往的课堂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慕课方面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讲解关于“当代文学作品”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创建专门的知识点讲解内容,学生随时都可以进入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中学习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在发现学习问题之后将其输入到网络平台中,相互之间进行探讨与分析,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指导,这样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之外,还能促使教学工作的良好落实,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达到预期的慕课教学目的。
三、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慕课教学而言,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合理的开展教育评价活动,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合理的进行引导,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慕课的教学评价环节中,与传统的试卷测试存在一定差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是注重过程性内容的分析,除了要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状况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例如:在针对《文学欣赏与批评》相关知识点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沟通与交流的成绩设置成为百分之二十,单元的测试占有百分之四十,单元作业占有百分之四十。对于课堂评价而言,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阅读能力,而对于单元测试而言,则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情感的形成、学习过程等,利用综合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而在考核内容方面,应重视学生思考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学习方式与观念意识、态度的评价,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另外,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全面增强学习效果。
四、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整改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改与完善,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知识的学习都缺乏热情,主要因为其面临着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还有就业的压力,此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实际状况,对教育内容进行整改,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相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将张爱玲的小说题材与相关艺术手法等内容作为教育基础,为其介绍当时的场景,并讲解女性情感生活与相关文学作品中恋父情结、情感扭曲的相关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慕课课程的兴起,不仅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且为课堂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崭新思路。通过对慕课课程的研究,及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剖析,阐述了慕课课程的多个特点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铁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成功,201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Narrative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LI Zud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most characteristic of narration. The teaching process reflects the notion of a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narrative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ducational narratives; teaching; notion
1 教育叙事及其应用性
所谓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记录下来,并予以回顾、评价和反思,从而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档案”文本。但有些看似“无意义”但包含丰富信息的事件,也需要记录在案。教育叙事,就是将教师自身及其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从教师的角色中暂时抽离出来,站在研究者的角度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和过程。
因而,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教师自身)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评价。因此,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理论驱动的,而是经验驱动的,因为它不直接定义、解释和评价教育,而是从教学过程中的丰富经验中进行提炼。具体来说,教师讲述关于教育教学的“故事”,并在“故事”中去理解教育教学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某种教育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主体(教师或研究者)的“叙事”(故事或者过程描述)来理解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并进行新的观念建构。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遵循的是从(既有的)经验――理论――(新的)经验的研究路径。
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有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首先,其叙述的内容是既有的教育教学“情景”或“事件”;其次,其叙述的事件和过程中有相关的具体主体(教师、学生,或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形象);再次,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是归纳、总结和反思某种教育理论或观念。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景性”或“故事性”。也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而不是基于观念和理论的研究方法。
但不同性质的课程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及教学要求,因而,将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专业性课程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和教育叙事研究未来的重要趋势。专业课程的教育叙事研究,既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叙事性特点结合起来,以探寻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2 现代文学课程的叙事性特征
中国现当代文学,既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缺少一个有效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由于涉及到众多作家作品,该课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叙事性特征。比如,在讲解某个小说作品过程中,教师需要梳理主要情节和人物,而这本身就是“叙事”。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叙事”,这并非是一个口才和讲课能力的问题,它还体现出一个教师某种潜在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讲解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过程中,可以有两种“叙事”方法。第一种“叙事”方法是首先从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和时代背景入手,然后讲述小说的故事情节,从而在作品中“挖掘”出其主题意蕴,或者得出小说反映了鲁迅及其时代的某种精神特征。第二种“叙事”方法是首先就直接从小说的情节入手,从而呈现小说的“离乡―还乡―再离乡”的情节结构,然后根据这一情节结构去把握小说叙述者的精神特征,再联系作家生平和时代背景,从而去把握作品丰富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和时代意义。可以说,这两种“叙事”方法,先不论孰优孰劣,体现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种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而第二种则体现的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症候阅读”。
如果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进行叙事研究,那么,该课程就获得了双重的叙事性:一是它本身的叙事性体现了某种教学理念;二是对其进行的“教育叙事”可以呈现它的“叙事性”,并用过“再度叙事”进一步反思该种教学理念。因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的教育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总结该课程既有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并有助于我们(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02页)进一步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思路、方法和模式,以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总体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中,已有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院系要求该课程教师撰写教育叙事。这些散布于各高校及院系和专业教师手中的教育叙事文本材料,即互有差异的教学案例,体现出不同院校和院系对该课程的设置方案、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与模式,也蕴含着当今课程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趋势。可以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育叙事”,既是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活动的理论、视野和方法,也是研究该课程教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这些来自课程教学第一线的原始材料为该课程的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田野资料,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3 现代文学课程叙事研究的策略与可能性
从教育叙事的文本形式来看,叙事研究文本既呈现了教学的过程,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和经验,甚至还蕴含着教学“当时”的情境等信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叙事文本尤其如此。因此,教育叙事要呈现的是一种“现场感”和“在场体验”。通过经验的还原,在充满多元和丰富信息的现场中去分析各种要素及其关系,从而挖掘出隐藏在教学活动背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因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展开叙事研究,要呈现的是该课程教学活动的“现实性”和“现场感”,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叙事”理论的视角概括和归纳出既有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和策略。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尤其是作家作品教学的特殊性,通过对其“教育叙事”的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力图改变既有的“社会时代状况――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内容与意义――作品艺术价值”的“反映论”和“社会存在决定论”模式,从而建立起一种真正基于“文本分析”和“问题意识”的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因此,可以将该课程的一系列“教育叙事”文本收集起来,并加以归纳与整理,梳理该课程教学及改革中存在的经验、成果以及问题和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该课程教学及改革既有的思路和方法,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本着这一目标,可以提出这样的研究策略:先收集该课程教师的“教育叙事”文本,并听取课堂教学,然后进行抽样分析和案例研究,再结合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广泛存在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模式进行描述,总结出几种模型。最后,从这些研究结果数据中,分析既有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从而提出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具体而言,对该课程的教育叙事研究,有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一是“田野调查”(field survey),即广泛收集散布于该课程教师手中的“教育叙事”文本和档案材料,从而进行材料的整理和归纳;二是“参与观察” (participate observation),即广泛参与听取该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获取第一手田野资料。另外,还可采用抽样分析(sampling)和案例研究(case study)的研究方法,对“教育叙事”文本材料进行归类,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样分析,并分析研究典型案例,以获取不同指标和类型的研究参考数据。
因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叙事研究,其主要特色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作为理论前沿的“教育叙事研究”与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并结合研究者的亲历观察,从而展开研究。同时,该研究的可能性还体现在从事实(经验)本身寻找该课程教学的内在“结构”,而不过多地倚靠外在的理论框架和预设的观念来考察该课程教学及其改革。因此,作为理论前沿的“教育叙事”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的整体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为2010年度重庆市教育规划项目“教育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GJ-050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