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0:54: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教学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0.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就遇到了极为艰巨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诸多的新观念,都很难被在古代文学中沉浸依旧的老师们所接受,这就使得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观念大大的落后,也就导致了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想要使得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需要老师们能够接受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提出几点可行且有效的建议。
1.选择课本的要求
老师给学生讲课需要依靠课本作支撑,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内容。因此,课本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选择的课本,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方法,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生们去学习,还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与古代文学所相辅相成的,目前的教材虽然已经逐步的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但是对于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却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在古代文学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与习俗的背景之下所创作的,而且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时代感。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教材就应当选择具有民族多元化、具有丰富民族内涵的文学课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民族风俗等进入到文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树立起民族观念,能够去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去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的合格接班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和唐文学的整体风貌,老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例如介绍初唐时期的诗坛,必须要说到的就是贞观时期的师风和上官体。贞观时期诗风,由开始刚健质朴的言志、咏史转向模仿六朝。题材上多奉和应制,声律词藻趋于精美,风格趣味贵族化,宫廷化。再如,“上官体“是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绮错婉媚”的诗风,具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律之美的倾向。对唐代律诗的形式定型有一定作用。老师在讲解“上官体”的时候可以引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我在一次文学课的讲解时,谈到了上官体的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列举了一首诗歌《入朝洛堤步日》: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通过对诗歌的具体韵律分析和情感解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上官体”的特点,和身后韵味。
2.学生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古代文学类别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古代文学,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其中,我们应当充分的去运用其带来的教育作用,在精神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们,将文化内容、民族情怀以及社会背景等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现代社会人民的素质,同时有助于传承我国文化精神,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气节。古代文学课程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包含着各种人生经历以及人类智慧,开展这门课程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天这个时代变换极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在校的学习古代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确的面对问题,不惧怕问题,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面临困难。在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方面古代文学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养成好的人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苏轼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怀。一般情况下老师要讲解关于苏轼知识的时候,都会提前让学生做好课下的预习,然后在讲解的时候给大家讲解苏轼一生的情况,苏轼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在作诗作词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他的代表作。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失去了兴趣。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举办了一场以“我眼中的苏轼”的演讲。学生需要做好课下的复习,和资料的整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自己准备好的演讲资料,给大家展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
3.学生基本功的养成
就目前来说,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题。所以说,语言基础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所必须要重视的。由此可见,如果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在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他们在这门课程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做支撑,也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要素。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有:文学、历史、美学、哲学、语言等多种内容,加入学生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古代文学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更不可能通过几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联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诗人的感情变化。所以,学生要想掌握好古代诗词的特点就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还有诗歌的韵律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清代作家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段话介绍了阅读文章与创造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每一部优秀的作品以及具有特点的文章都需要创意,来表达独特的意思,最终交由读者进行品鉴。读者对这部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对文章的看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4.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及提高
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水平上,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创新能力是现代古代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故而,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古代文学教学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主要通过写作、说话等方面体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故而,在开展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际运用古代文学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塑造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它,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古代文学的优点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文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创设以及多媒体联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用相关的语句。我特意编排了小的情景剧。大概内容为:一个人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在努力奋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这时一名学生举手答道:《周易》中曾经记载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我国民族气节、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古代文学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内容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阔自己的事业,不断的进行自身品格的升华,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04:61-63.
[2]张毅.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92-94+103.
[3]李晓明.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04:89-91.
学生只有有好奇心,才能对所接触的东西提出疑问,而提出疑问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机会钻研、了解到问题的本质。要想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开放性的思维。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需要:一方面,把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大学生培养的基本方面,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突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中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自主选择学习的程序,并且注意培养自我综合素质,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利用各种主客观条件,不断调整自己的既定目标,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参与,才有可能根据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激活思维,产生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避免被动参与,鼓励学生由部分参与到全部参与。
(2)利用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求异,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唤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勤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创造性的思考。
二、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物理基础差的学生所占比例为52.2%,这与高考时物理不单独考试导致学生偏科有关。有些学生反映在高中阶段物理几乎没有及格过,对物理早感畏惧,进入大学还学物理,让这些学生感到无奈。物理基础差和大学物理涉及的知识面广,数学计算较为复杂,导致55.2%的学生对大学物理失去兴趣。再加上大学物理都是大班上课,教师的教学目的、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等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个别院系大学物理设置不合理,大大缩减了大学物理课时,导致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师教学进度加快,这也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失去兴趣。如果学生认为学学物理有用,明确学学物理的目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加强,就会对该课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时就会感到轻松愉快。调查结果看,有48.6%的学生认为学学物理没有用或有点用,45.7%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有12.7%的学生根本没考虑。这就反映了由于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认为从目前看今后工作中不会直接用到的、将来考研不考的科目没有用,因而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学学物理的重要性,更看重的是考试能否及格,是否能毕业,也反映出应试教育的余威。从而导致55.8%的学生学学物理的障碍是“没有动力被动学习”。再加上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知识框架与现行的中学物理十分相似,以及多数教师仍采用照本(屏)宣科式的满堂灌,只能营造沉闷的课堂气氛,导致60.4%的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对象”,且有43.6%的学生“从不记笔记”。由于教师布置作业仅是课本上的习题,批改作业时只是单纯的打“√”或“×”,导致23.3%、34.2%和2.1%的学生“有时抄袭”、“总是抄袭”和“从不做作业”。目前我们的考试对学生的约束力、督促性究竟够不够呢?45.7%的学生学学物理是为了应付考试,95.0%的学生重视考试。假若不考试,这些学生还有多少愿意学习这门课呢?有17.9%的学生对考试的严格公平感到无所谓,显然这部分学生不希望考试严格,把学学物理视为应付考试,当然蒙混过关更好。更有甚者有45.5%的学生对待作弊的态度是“有机会自己也会”,仅有40.8%的学生认为“作弊可耻”。可以想象,假若监考不严,就会有近一半的学生作弊,这就丧失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激励学习的作用,进而也打击了影响了真正努力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评优选先的不公平。在衡量教学成败因素中,学风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各系院把学风建设当做重点工作来抓,但仍有个别班级学风不好,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匮乏。
三、教学建议
如何才能挖掘大学生学学物理的动力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调查结果,对今后大学物理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的《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2.根据专业特点精选大学物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能力、情感和个性改革大学物理教学,打造大学物理的精品教学。
①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提高师范技能,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备好每节课,增强课堂感染性、生动性和有用性。②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借助网络实现开放式教学。③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大学物理的地位和作业,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合理使用好教材、每章学完后要求学生在笔记上总结概括本章重点、难点知识,不定期检查笔记,并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④重视学生的课后作业,作业布置除了课后习题,还应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每学完一章,自拟3~4个题目,期末以宿舍为单位自拟一套考试题,这样不仅要求学生会做题,还学会了分析题目的难易,促使学生主动地查阅文献,广泛搜集资料、精读精选运用资料,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总结概括、分析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协作精神。⑤采用“平时考核+考勤+期末考试”的考核模式,改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以统一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单元总结、教师指定作业、课后自命题和学生期末自命题等方式,并将考勤情况记入总成绩。对考核方式,要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减少死记硬背内容,删除明显套用公式的试题,精选一些具有物理背景的实际问题,增大主观题的比例,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充分体现CDIO教育理念。
4.严格考试、毕业机制,切实抓好学风建设。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高校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关注,但还有不少高校的改革还停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的落实下去。这导致实验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当前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不重视实验教学势必会造成学生失去动手能力,只会“夸夸其谈”,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进一步对高校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实验教学的理念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处在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一切改革都是依靠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方法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都是为了真正培养出适合当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2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找准方向,才能达到培养适合新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将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到实践中去受资金、教学水平、设备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学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应在国家的援助下,一方面尽量多的投入资金更新实验器材,另一方面根据自己地区学生的特点,编写新的实验教材,真正把实验的设计和应用融为一体。
2.2创建自主学习平台
借助科技的帮助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对不解的问题进行探讨。内容丰富的教学平台可以在课下为实验教学提供坚实的后盾。
2.3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在实验课上,要想令学生认真的完成实验并对其有深层次的了解,奖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前的预习程度,实验的操作规范程度,实验的结果等多方面进行打分,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实验,这样做不仅可以规范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待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
2.4开放更多的实验室
要想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尽量让学生养成事事靠自己的习惯,这就要求高校开放更多的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在实验室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要保证实验室的规范性,学生实验时尽量保证教师在场,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2.5组织更多的实验竞赛
经常举办实验竞赛,有助于加强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并且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竞争精神,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实验学习中去,经常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和动手能力。
2.6建立素质过硬的教学队伍
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一切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师水平的高低和教学的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应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知识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嘉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7在实验教育中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是实验的第一要素,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是每所高校在实验改革中首先要考虑的,目前我国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还不够完善,防护器材配备不足,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安全问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高校应加强安全教育,保证每个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每所高校应尽的义务。
2.8坚持创新
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验大多为从前的经典实验,讲解繁琐,步骤严苛,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已经不再适合运用于当代人才的培养。我国应对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对旧的教学实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挑选出学生感兴趣并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帮助的实验内容,从而促进我国实验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2.9建立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示范中心的建立对周边高校实验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建立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教学思想的创新,加强和周边高校的交流,形成地区特色,让教学示范中心帮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
3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例
近年来很多大学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1改革思路
东北大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实验和理论结合起来,运用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实验教学,如张宝砚教授、方肇伦院士等,增添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特色的新课程,并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中坚持严格管理,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兰州大学更是自制了化工设备运用到教学当中,在节约资金的同时又维持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实验制度方面,兰州大学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员职责》等,很好地保证了实验高效稳定安全地进行。
3.2改革成果
在近年的教学改革中,我国高校的学子和教师们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如兰州大学的朱建荣在美国Innocentive公司举办的化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东北大学的徐淑坤教授荣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4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的评定标准已经不再依据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更多的看重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时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要我们坚持对实验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就一定能令我国的教育事业稳定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婵娟,邓祥宜,凌洁玉,等.独立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384~385.
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雄厚的社会基础。在大学开展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舞蹈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而形成对舞蹈艺术的热爱。此外,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自身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是普及和发展舞蹈艺术的良好资源。通过开展舞蹈教学,选拔一批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有助于保持舞蹈艺术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舞蹈艺术后备人才储备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大力提高大学舞蹈教学工作水平,积极改革教学理念及方法,可以促进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工作,可以充分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理论的交流和发展,从而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大学舞蹈教学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舞蹈专业学生,二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实现舞蹈文化艺术普及的社会化。
(二)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通过开展舞蹈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参与舞蹈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三)舞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舞蹈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舞蹈训练,能够塑造挺拔健康的身姿,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强化各项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强度,从而有效实现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参加舞蹈课程和教学训练,大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对舞蹈艺术的长期兴趣,并因此具备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兴趣培养模式转移到专业课程学习之中,就能够有效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现阶段大学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当前,大学生舞蹈教学有两种模式,一是各个艺术院校开设的舞蹈教学专业课程,二是普通高校开展的舞蹈教学选修课程,而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将参加舞蹈课程学习视为可有可无的学习内容,而一部分舞蹈专业学生则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幻想一夜成名,忽视了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缺乏刻苦精神。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集中存在着教学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大部分舞蹈教师单纯地重视专业课程教学,从舞蹈理论、舞蹈动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却相应地忽视了舞蹈教学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的塑造,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舞蹈教学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现阶段部分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专业性不强,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部分舞蹈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性不强,缺乏对学生科学有效地练习指导,学生学到的舞蹈动作不够标准,甚至会给学生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的示范教学方法,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最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不能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大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
三、对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推进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设置统一的教学标准及课程规范
对于开设舞蹈教学课程的高校来说,可以根据本校专业教学及舞蹈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编写统一的课程教材及教学规范。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兴趣培养及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舞蹈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强调课程教学与素质培养并重
要进一步强化舞蹈教学课程的功能,在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舞蹈课程“德育”、“美育”等功能,将舞蹈教学课程打造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阵地。
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才可以对所提出的设想进行论证。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论证的能力。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
1.学生动手能力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渠道进入大学校园。在高中为期三年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学习考试内容,每天进行重复的背诵、计算。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老与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其学习的过程。这导致学生们每天只是机械式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丧失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依旧只是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当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学生失去了动手实验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学生作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们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刺激他们进行自主创新,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1]。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老师才是课堂的核心,学生为了期末的成绩和学分只是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进行学习。这不仅使得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不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还打击了学生对于实验课程学习的兴趣。
3.实验设备陈旧
由于学校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及时对物理课程中的实验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很多大学的物理实验设备陈旧。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陈旧使得一部分实验不能很好的进行。这不仅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
4.教学内容单一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与创新。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在授课时很多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容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学习中。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1.注重实验教学
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对物理实验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物理实验并不是理论知识的附属品。物理实验与理论知识在物理学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实验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物理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多种类、多内容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提起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2]。
2.端正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在学生的观念中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并不重要。作为老师要主动帮助学生端正他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态度,提起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3.实验器材的更新
先进的实验仪器可以很好的提起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学校应加大对于物理学科的资金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种类的实验器材。在拥有了更好的实验器材后,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们呈现更多内容丰富的物理实验。这也有助于调动起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于全新的实验器材产生好奇心理,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可以更好的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
4.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在物理实验授课过程中要一改老旧、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老师也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及时改进与完善。在物理实验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授课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做一是有助于学生们在学习物理实验中相互交流看法,二是团队学习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起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同时还可以对学生们提供兴趣自由教学,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实验进行学习[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物理实验的学习中。
三、结语
现如今多数大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被动学习的恶劣习惯。他们只是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机械式重复学习。学习的目标也由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变成了修学分,不挂科。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而改变学生们的这种错误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听力(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等级水平考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修订了考试大纲,加大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比例,听力理解部分比例提高到35%,听力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实践过程。“听不懂”困扰新入学的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近年来的全国四、六级的试卷分析来看,听力是困扰许多大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弱项,也是许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面临的巨大难题。因此,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历史和听力学习状况,进一步了解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状况,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技能的课堂训练模式,有效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述评
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各种语言能力、背景知识和思维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与听者对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关系,而且与听者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听懂第二语言并达到识别、理解、记忆的目的,不仅会遇到来自该语言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而且会受到文化和自身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文婧总结了影响大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1.语音障碍。辨别英语语音是接收语言信息的第一步。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辨音,不了解快速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听到朗读或对话语流中的辅音连缀、不完全爆破、连读、同化、句子重音等语流现象会混沌模糊,无法辨识和判断。
2.词汇障碍。在英语听力训练中,词汇量的不足及不能准确鉴别单词的发音是形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主要因素。
3.文化背景知识匮乏。学生不了解异国文化,听到有关内容的单词便会不解其意,无法用听的形式理解语言材料中的深层文化内涵。
4.语法障碍。在听英语材料或与英语为母语者对话时,因不能对句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迅速作出反应而严重影响其对所听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判断,形成听力障碍。
5.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听力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仅使大脑无法正常接受外来信息,而且大大降低大脑对语言信息认知理解的速度,甚至会对此产生抑制作用,妨碍大脑的听觉注意力对信息的接收、运用及合理分配。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听力发展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者发现,多数从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大都局限在理论分析上,进行大学生听力障碍因素实证分析的研究少之又少。由于受汉语方言的影响,如/n//l/不分,/s//sh/不分,因此来自不同省市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会产生语音障碍。但是具体是哪些方言发音影响学生的正确辨音,目前并无人进行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者认为词汇量不足及不能准确鉴别单词的发音是形成学生听力障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研究者发现,词汇量大致相同的学生的听力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了一些显性的词汇量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词汇量,显性的词汇量是通过常规渠道获得的,如课本、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参加的各种英语培训班、课外的阅读,以及在准备四六级考试时获得的词汇量,如四六级的词汇书、各种阅读理解练习和模拟题中的词汇等。还有一些隐性的词汇,如观看英文影视作品,在英美国家游学或者旅游中习得的一些词汇,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与英语国家人交往中习得的词汇和词语用法,等等。那么这就要考虑除了词汇量限制学生听力能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这个因素是和词汇量一起的,英语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对所听的话题不熟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听力内容的理解。通过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增进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促进英语听力的提升。另外,培训进行指标划分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许多研究者指出:不同英语水平、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及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教学环境对英语听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具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关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划级别”,对测试则要求“分阶段”,并把听力教学的培养目标分为入门到八级共九个等级,同时对每个等级的题材形式、词数、语速、时长和错误率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然而,《大纲》终归是纲领性文件,只能对教学要求和测试要求做概括性描述,不可能把要求具体化和量化,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执行的参照标准。
三、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和听力学习情况调查
本研究的对象是上海政法学院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参与调研学生94人,均为参加公共英语学习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年龄集中在18-20岁。其中男生23人(24%),女生71人(76%);上海本地生源12人(10%),来自全国各地其他省市的学生86人(90%);在这些学生中,有87%以上的学生来自县以上重点高中,其中有62%的学生来自省市重点高中。明确表示自己的学校没有听力训练设备的只有9人,84位学生都回答自己的学校有听力训练设备。
关于英语各项技能的调查: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中,认为自己最擅长阅读理解的人数最多,有56人,占60%,认为自己最擅长英语写作的人数最少,只有5人,占5%,认为自己最擅长听力理解的有12人,占12%,认为自己最擅长口语表达的有12人,占12%,认为自己最擅长翻译的有8人,占8%。这个项目问题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设计: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中,您最不擅长的是(可多选)哪项?结果发现,认为自己最不擅长英语听力的人数最多,占35%。见下表:
在有关听力学习情况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一半以上学生接受过两年以上的听力训练,只有7人汇报说接受英语听力教学的时间少于半年,也就是高中阶段从未接触过英语听力练习。见下表:
调查发现,尽管一半以上学生接受过两年以上的听力训练,但是对自己的听力技能比较满意的只有4人,占4%,74%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不太满意。尽管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不太满意,但是研究者发现,学生在听力上花费的学习时间非常少。有54人(57%)自述用于英语听力练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听力学习时间在1-2小时的人占26%(24人),只有14人(15%)每天练习听力在两个小时以上。
研究者进一步调查了大学生练习英语听力的方式,学生最喜欢的听力练习方式是听英文歌、看外国电影或者动画片。有85%的学生通过做教材的练习题或者英语资料的真题练习英语听力。老师在课堂上推荐的英语听力学习网和VOA等听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见下表:
研究者进一步调查了造成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学生认为词汇量太小是造成英语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在“造成您的英语听力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的各个选项中,不理解词汇意义的人数有75人次;不懂英语习语的77人次,词汇量小、对背景知识不了解的60人次。第二个障碍是学生感到对英语句子的结构不熟悉,材料内容听不懂,对英语句子的反应太慢,无法立即理解;而听力材料语速太快,语音辨别能力差,语音语调不熟悉,对听力材料中的连读、弱读等语音变化掌握不住,听不懂等严重影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把握。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学生缺乏做笔记的能力,无法记住听到的内容,如果听力材料语速太快,学生就无法记住主要内容,听不懂材料。做听力时精神很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一个主要原因。见下表
四、结论与建议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经历和英语水平的地区差异日益加大,大学英语的大班授课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随着上海政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外地生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学生处提供的2014年入学的新生统计的数据,外地生源已经占全校新生的63%。以研究者所教英语班级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为例,全班50位学生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有来自各省和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环境优越,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也有来自偏远地区,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有来自发达地区学生,生活中有大量机会接触外国文化产品和外国人,也有来自闭塞落后,从来没有机会见到外国人和使用外语的地区学生。英语学习历程千差万别,英语程度也千差万别。大学课堂上,没有哪门课程像英语一样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面对如此多元的学生状况,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
2.高中英语教学中忽略了听力能力培养。
由于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设备,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高中学校无法进行听力技能训练,致使学生英语听力基础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高中,由于听力没有列入高考内容,听力教学在这些省市的高中未得到应有重视,英语教学只注重词汇、语法结构的讲解和训练,忽略了学生听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许多以一本分数线录入本校的学生由于听力能力较差而逐渐成为英语学困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深受打击。
3.学生急需提高英语听力技能。
调查发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中,学生认为自己最不擅长的是听力。但是目前我院的公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并未开设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课堂学习以字词句的学习为重点,没有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和听力策略培养。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主力教师多数是在中国传统英语教学环境中培养起来的英语学习者,本身的信息输入渠道和输入偏好是文本信息,这就造成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固守这种信息输入模式,造成大学生来到大学课堂之后感到收获不大,亟待提高的听力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反而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在不断强化。
4.教学建议。
研究小组建议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增设大学英语听力课,采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教学课的重点放在听力策略指导,如播放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精听过程中做笔记,听完材料后完成书面练习或口头回答问题,随即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对其做相应肯定或更正,对难点加以解释说明,同时具体地给予学生听力技巧方面的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只是完美呈现教学内容的讲台上的表演者,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主要任务是进行策略指导和督促检查。策略培训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和策略,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挖掘互联网上丰富的英语听力和视频材料,给学生配备大量自主学习时段,加强学生对听力策略的运用和把握,在进行听力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以网络教学。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从教师为主实施听力内容教学转向教师指导下的英语听力自主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选择相应听力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分级培训。在网络教室或自主学习平台,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准备的课程内容进度表及学习材料,按照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进度进行听读写训练并自我检查。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听力训练进度,即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规定练习后进行其他练习,程度略差的学生则根据具体问题多听细听。听力作业的答案可以在网上找到,学生可以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实时自我评估。学生成为自我学习速度的控制者、完成学习任务的独立思考者、个人表现的自我评估者及自我学习的设计者。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网络学习和面授听力训练策略相结合,提高学生听力技能。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往往还是采用的“统一式”大班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得接受和学习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板书、学生笔记”在大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上仍是常态的。然而,这种教师灌输、单一的英语教学只能让学生消极的学习知识,却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学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对于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教学内容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学学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得学习这门课程,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英语资料。传统、落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越学越感到没有乐趣,不愿意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即使学习也缺乏应有的热情。
3.课堂练习忽视英文写作,不利于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拿出几个课时对应英文写作进行集中讲解和训练,也忽视对学生课后写作作业的布置。再加上一部分学生认为英文写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不能对练习英文写作的必要性持有正确的认识,最终导致大学生很少自觉、主动的得练习英文写作。即使一部分学生主动写作,也多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而进行的有模板的仿写。事实证明,模板写作虽然能让一部分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是对于真正的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还会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总而言之,大学英文教师忽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以提高大学生就业为目标,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1.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口语练习机会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己学习而不是教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新知识、实践新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掌握新知识。特别是对于英语而言,它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对于语言应用技能,尤其是口语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主动参与交流、互动活动来提高对新语言的熟练程度。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互动活动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实效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由过去的“教书匠”向课堂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积极的担当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参与者、评估者等多个角色,在课堂上多提一些能够吸引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和回答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辩论的活动,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锻炼和实践中去。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的英文英文应用技能。
2.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和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多学习具有较高实用性的英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学英语的教学除了让学生能够读懂和流畅交流外,还要重视对学生所学专业词汇和口语表达的培养,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需求。根据相关理论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所提要求要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也不能过高,否则会让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分析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与学生兴趣相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与专业知识想联系的商品、广告、说明书或一些发票单据作为学生阅读、翻译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这些课外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一方面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始终带着一颗好奇心来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业务水平,完成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完美衔接。
3.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要安排一定的课时对英语写作进行集中的讲解和训练。重点讲解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应用到的应用文,如求职信、简历、感谢信、致歉信、工作安排等英文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特点。教师向学生传授如何在作文构思、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来提高文章的可阅读性和可欣赏性。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后,还要重视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实习后,用英文写心得体会和工作总结我。或学生在课外调查活动结束后,用英文写出调查报告。只有让学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后,才能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切实提高英语应用写作的。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703三本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创新,199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速。该类院校既有别于其母体学校——普通高校,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1]。因此独立学院在学校定位、师资特点以及学生层次上均享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借鉴其他层次院校一些可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道路,达到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学生智力和技能综合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总结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层次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若干独立院校外语教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目的性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尊敬师长,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理解、关心他人,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良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他们热衷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及弱势群体,并用实际行动给予关怀,为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特点
独立学院发展的时机及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并不了解,也未能预测专业发展的空间”[2]。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宽泛,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授课任务颇为繁重。由此,他们少有精力去进修深造或者搞科研,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大学英语采取专业内合班教学的方式,一名教师反复多次教授同一科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对教材的新鲜感和热情度,不利于教学的反馈创新。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一堂课上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满堂灌”的方法,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本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的语言和观点。这样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接受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教育精神。如此一来,没有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二者间的关系,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乐趣。
(二)英语过级与英语能力的误解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任仙仙,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道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了解四、六级与英语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不能直接快捷地通过课堂传授所有的语言机制。而学生急于求成,希望找到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他们质疑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由此,他们不愿意加入“毫无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英语过级率偏低。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得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在总结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基于个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不是四、六级过关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而是学生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是夯实与拓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正确认识,对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后配合适当的辅助练习帮助并督促他们学习。要使之明白,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而是自身文化修养和外文阅读、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帮助学生自愿学好英语。在独立学院,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会:以情动人、以情教人的教学方式收效显著。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优势,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时补充他们欠缺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储备,找到适合具体班级的学习方式,努力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严密,对固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先加强他们对词汇、短语以及对语法的掌握,再上升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人文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强,可以让他们从文章的宏观整体布局出发,逐步发掘主题,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词汇语法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顺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问题,为更全面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本科学校实行的分级教学办法[3]。在学生入学时,运用较科学的分级试题,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班和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消除歧视或骄傲情绪,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英语a班b班学生人数。
此外,需合理地选择分级教学的教材。a班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词汇语法掌握程度和阅读能力较好,可以选择听说材料多、阅读量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教材;b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可以选择体裁新颖、句子篇章工整、文章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在独立学院中较少应用此种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以学生语言水平为基准,目的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需践行。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地接受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很少明白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入大学,他们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应该上升到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讲授其核心和本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要领,举一反三。例如: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了4 000左右的词汇量,大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根据词根、词缀等的组合变化规律来教授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认识深度。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法之后,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
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那么对这门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语言,那么相关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仅仅凭借应付考试的零星知识点学习,不足以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拒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
(四)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独立学院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别于本科院校而放弃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追求。在教学之余,应积极准备科研活动,踊跃参加进修活动。唯有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者更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对外语学
的兴趣。首先,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合理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组织和安排课堂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适时安排学生以对话、朗诵、短剧和电影配音的方式来练习英语,配合奖赏制度,激发学习动力。再次,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传达学以致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英语实用性的理解。如“人类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针对土木建筑系的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关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资料,用各种设计和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事实上,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摸索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4-27.
[2] 张朝霞.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 325-326.
[3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6-13.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ren xianxian1, wu jianhua2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p. r. 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听好才能说好,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交流。那么,如何上好英语听力课呢?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创造一个清新愉快的学习气氛
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努力创造一个清新愉快的学习气氛是十分必要的。从人的心理特点来看,兴趣是构成求知欲的主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巧妙导入,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和心情舒畅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学习。
2持听说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听和说两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听说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仅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学生的疲劳,有益于提高学习效果。在听说结合的训练中,通过听来理解和掌握语言材料信息,并激发交流的愿望,而后通过必要的问答,进行沟通,使听的效果直接反映出来,进一步强化听的效果和已掌握的言语信息的口头锻炼。方法上可采用讨论、问答、复述、模仿、书写等形式,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2.1讨论式。在听材料前,将所听材料的主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讨论,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听录音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听材料的时候,学生就会带着一种好奇心去听,并通过听来证实他们各自心中的预测,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材料。这样既培养了说的能力,也培养了听的能力。在听过材料后也可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开拓思路。在此活动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在听力、口语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从进步的反馈中增加学习的信心。
2.2问答式。学生听完一段材料后,立即就提出问题作口头回答,帮学生辨认谈话人、话题、态度等。在听第二、三遍时可以集中注意力,根据得到的提示捕捉一些更具体的细节。通过问答,学生可以得到启发,弄清所听教材的主要信息。在此活动中,可以采取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样化的方法,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
2.3复述式。学生听完一段材料后,复述已获得的信息。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听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克服听完就忘的不良习惯。通过复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2.4 模仿式。在听懂教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跟着录音尽可能模仿材料中说话者的语音、语气和语调,学习地道的英语。还可以紧扣教材,利用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5书写式。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答述,只能了解部分学生的情况,而不能了解所有学生的听力情况。所以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写、书面回答或复述,既可以加深学生掌握语言的精确程度,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进度和教材。但是一般来说,听力训练中,教师一般应当当场指导学生纠错,听懂所听材料的内容,这样教学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3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
语言实验室的使用,开创了听力训练的新局面。由于它的硬件功能齐全,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在语言实验室里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可以采用边听边录、快速转录、自听自录、听后复述、师生对讲、学生之间对话、教师监听等多种手段练习听力。这些手段打破了只靠教师控制一部录音机的局限性。语言实验室的硬件技术,把听力训练推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听力教学利用电脑、电视、幻灯、投影等电教设备,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最优化。
4多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该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作为教学辅助,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条件。在课外可引导并鼓励学生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阅读英语读物、组织英语节目表演、参加各种英语演讲和竞争活动,培养学生读、听、说、写、译各项技能,扩大视野,增加兴趣,加宽加深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达到轻松学习的效果。同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了解,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46-02
大学物理是针对理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他们入校后较早接触的一门自然基础性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培养他们基本的自然科学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物理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理工科院系还是存在着重视该院的专业课程,轻视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而对于公共基础课而言,有些院系还会根据考研的指挥棒,重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而轻视大学物理。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大纲高度统一,教师的教学安排基也基本统一,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正确认知和重视,无疑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最优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现在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管理上的改革,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达成该学科的最佳教学效果。
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体系。但是,目前理工科大学物理的管理与教学等方面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出于对于整个物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考虑,绝大多数大学物理教材都是以经典物理为主,近代物理为辅。经典物理又主要分为力学、振动和波、热学、光学、电磁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各自独立成章节,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教材内容比例分配上,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差距很大,经典物理占到八成左右或更多,而且大多是21世纪以前的科研成果,很少从当代物理学的角度出发,用现代的知识体系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思维大多还是停留在中学阶段,使学生错误的认为大学物理相对于中学物理只是多了微积分。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压缩大学物理课时量的现象,导致近代物理部分没有时间讲授,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了解的更少,与现代物理和现代科技发展严重脱节,而缺失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机械统一,课时量有限,教师支配课时的自由度不高。
目前由于教学考试的要求,高校对于公共课程的考试采取的都是全校统一考试,这样就必须要求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内容、难点和重点和课时都是统一的。在大学物理教师讲述与所教班级专业相关的知识点时,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老师在这些知识点上加以详细阐述,但这样势必影响其他知识点的课时量,给任课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困惑与不便。例如:笔者在给采矿专业的学生讲述光学的时候,光的折射与反射是主要的知识体系,而光的散射部分一般不讲或者仅作简要介绍,但是作为教师,笔者提醒他们以后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研究粉尘的空间分布与浓度需要利用光的散射知识点时,同学们还是希望详细的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述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及成像等知识点时,笔者展示了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生成的相关动画与物理图像,同学们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希望能够具体的讲解一下程序。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课时量,势必影响整个课程的课时分配。
(3)国内大部分的大学物理教程较多地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介绍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得教材语言风格学术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又由于物理知识体系和全校对公共课管理的机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课,教学手段也很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的联系及对比,学生很容易把课程内容按照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几个独立部分来学习,让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很杂,公式多、定理定律多,学习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就不高,从而降低学习期望与热情。
2 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对经典物理部分进行适当处理,删去陈旧部分的内容,与中学物理内容重复的知识点在讲授时一笔带过,将经典物理与近代科技发展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增添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近现代物理知识,把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相关内容作为学生阅读材料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最新发展。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可适当增加一些教材来不及更新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在应用上也与时俱进。这些都将势必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从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对理工科中不同专业的班级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主导,完整而系统的讲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给予教师一定的课时支配权,以更好的满足所教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引导能力的培养。
(3)国内教材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适当的引入这些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讲授动量和角动量守恒时,可以引入火箭发射的例子,更可以扩展地球卫星的发射与在太空中运行的情况;在讲述光的偏振时,可以引入偏光镜和3D电影的例子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觉得课程既有生动性又具实用性。另一方面,尽管现在很多老师都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加强。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探索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以便能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为了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些视频资料需要教师自己编辑生成,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动画、演示实验和图示说明等,即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又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掌握所讲授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达到一种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该文从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由于物理学在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大学物理课程的管理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尊重教学规律,针对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诉求,及时调研并采取相关措施;任课教师应该教学与科研并重,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好大学物理的同时,对现代科技也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施教方,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O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19-02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反映人类对周围物质世界基本运行规律的认识深度的一门学科。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学物理是全世界理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基本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科研素养和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但在近些年中,大学物理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找出这些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1 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大学物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学物理作为基础课,所受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大多数院校里所分配的课时不多,甚至还有进一步被压缩的趋势。然而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基本科学精神的获得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老师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向前推进课程,往往会造成学生难以接受理解物理知识,甚至放弃物理学的学习。
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数量不多,且和相关理论课的配合不够紧密。学完相关的理论,不能紧接着去实验室得到实验验证。等到做实验时又把相关的物理理论忘掉了。
1.2 学生数理知识不足,学习的功利性增强,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各层次的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低,且高考制度的改革使物理、化学的重要性降低。大学新生的数理知识基础越来越不牢固。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有密切的联系。数学知识尤其是高等数学的知识是学习物理必备的工具,学生不会使用这些工具,自然造成学习物理无法克服的困难。
近年来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使学生越来越用功利的眼光审视所学的知识,若知识不能直接创造效益,就不花费功夫学习了。大学物理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技能,且相对较难学,自然就成了学生舍弃的对象。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成长的,且独生子女比例较多,大多被父母娇宠,易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愿努力奋斗,对难学的学科自然不愿刻苦钻研。
1.3 大学物理教材说理刻板,与现实脱节,无配套插图动画,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大学物理教材虽然体系完整,论述严密,但通篇都是没有任何感彩的说教理论,显得刻板,不形象生动。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教材中没有多少生活中的实例,理论是纯粹的理论,只是书本中的公式定理,和学生生活关系不大,难以激起学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没有配套的插图、演示动画配合,也会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这些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使得大学物理变成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学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2 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议
2.1 提高教学者的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教学态度、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是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研究透彻大学物理教材,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和细节。而且也可以研究多种版本的教材,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教案或课件,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新教师教课效果不好的很大原因就是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没备好课。同时老师得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的知识,可以将教学和自己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
上好课的另外一个要素是教师的教学技能,这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风趣幽默、简洁明了。有清晰的逻辑思路,能将知识的主体框架烂熟于胸,能分清重点、难点,并善于归纳总结。有娴熟的课堂掌控能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丰富的ppt制作技巧,能制作辅助演示动画,做出吸引人的课件。这些技巧的掌握能较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
2.2 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时十分有限,所要学习的内容却很多,不同的章节对不同专业的重要性并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理工科专业的不同课程需要不相同的物理规律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重点讲述对某专业有用的章节,适当删减对本专业关联不大的章节,让有限的课时的教学效率更高。例如对电子、测控、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着重讲述电磁学的内容,删减热学的内容。对机械专业的学生着重讲述运动学和刚体力学的内容,删减热学的内容。
2.3 将物理的理论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
物理学不是枯燥的定理和公式堆积起来的学科,而是反映自然界万物运动的规律的学说,任何物理规律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之对应,任何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都符合物理学的规律。所以物理学的学习可以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且物理学的学习必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和现实生活结合,物理学的学习就变成堆砌公式定理的数学游戏,是字母、符号编制的迷雾丛林,让人晕头转向,自然极其枯燥难懂。只有结合现实生活学习物理学,积极寻找实例去验证物理规律,面对现象、问题积极用物理规律解释之,物理学的规律定理才有具体的形象,物理学的学习才变得有意义。物理学的规律定理就像人的骨架,现实的例子就像是人的肌肤,只学骨架虽能把握本质规律、支撑起来理论体系,但若能再将肌肤附上,则更加美丽生动。要想做到物理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要求教师要多为物理规律找生活中的实例佐证,并引导学生用物理规律解释现实的现象。
2.4 将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
现在的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和实验课的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一般理论课和实验课是独立开设的两门课,而且可能由两位老师授课,这两门课的进度很难协调统一起来。这可能造成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去做相关知识的实验,或者学生先做实验然后才在理论课上知道实验的原理。这都使实验和理论课得效果打了折扣。
只有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大学物理理论课和实验课合成一门课,而且由同一名老师教授,并且将实验课穿插在理论课中,学完理论就安排相关的实验课。这样可以用实验去证实理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同时让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让实验思路更清晰,实验过程也更顺利。
2.5 将物理知识的教学和物理的发展史结合起来
物理学史与物理学教学的结合是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物理学教育以严密的物理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主,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只要求掌握现成的规律和定理,而不去管规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将物理学史加入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背景知识,知道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感受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同时经过人文精神的渗透,枯燥的物理规律也变得丰富多彩、有血有肉了。
2.6 将物理的知识和科技发展的前沿结合起来
当今的世界,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物理学也朝着更深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并和其他学科不断融合,形成新的分支交叉学科。而大学物理教授的内容绝大多数还是几百年前的知识,这不免与现实脱节,阻碍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步伐。
因此十分有必要将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作为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如将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生命起源、基因技术、广义相对论、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超导技术、太阳能技术、粒子物理、最新的诺贝尔奖项等前沿知识通过专题讲座或课题视频放映等形式介绍给学生,可以极大得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激情,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3 结语
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个物理教师面前的难题,需要每个物理教师都思考和探索。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