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1:1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都在谈情怀,到底什么是情怀呢?
情怀可以理解为心情与情感,延伸一下可以解释为对待某个领域或者爱好的感情,某个人具有某个领域的情怀,并不意味着他是成功的。没成功可以用情怀表述,这可以理解为持之以恒的动力或者一种自嘲式的励志;成功者也可以情怀来表述,正是坚持某种情怀才能成功。由此,情怀是中性的,谁都可以拥有。
情怀本用于表达人们的心情与胸怀,但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貌似就有些不同了。周鸿祎说“以前是先做事再说情怀,现在则是先讲情怀再做事”。这样做的结果是无论事情是否能成,反正先以情怀来示人,让人能感觉这是一个能做事的人或者企业,颇具营销的味道,以此有人称之为情怀营销,这不足为过,因为情怀营销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思维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情怀是说给粉丝听的,一般人对情怀并不买单,但是粉丝不同,粉丝们把情怀当作产品的内涵,他们认为具备情怀的产品是有人文意识的,或者说具备情怀的产品是活的并且有性格的。所以当初小米手机的质量再被诟病也能包容,锤子手机的双玻璃破裂还能包容,而无论马佳佳的项目成功与否,创投界一直认为马佳佳本人是可投的,这就是结合了互联网思维的情怀逻辑。
情怀与做事应该哪个在先?
在互联网情怀这个点上,当前圈内普遍讨论的是应该先有情怀还是先做事。情怀是一个人必须的,这种几乎等同于的理想的概念化胸襟似乎是一种催生剂,能够让人树立起伟大的目标,然后向这个目标奋进。至于最后能否成功,似乎就是另外一种说辞了,自古至今人们都会把成功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要素,那么不具备成功要素的情怀自然是不容易成功的,却正是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伟哥把这个归结为创业者的情怀,曹操是这样,诸葛亮是这样,光绪帝也是这样,至于罗胖和雷布斯,还得看以后,尤其是如今化身工匠的雷布斯,已经回归到了产品本质,这真有些难说。
搞出一个产品之后再说胸怀,就是另一种概念了。须知成功者的胸怀与创业者的胸怀是不同的,成功者的胸怀是在远大理想之上的,有“九天揽月九州捉鳖”之势。创业者则还在“屡败”与“屡战”这两个行为之间循环的阶段,能够保证项目存活就是一种胜利,完全是实干家的胸怀,长远目标会有但无法顾及太多,更多心思放在产品是否成功或者资金是否充足上,甚至于某个用户的反应足以令其敏感到难以入眠。
互联网情怀与互联网思维相辅相成
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人们接触互联网越来越容易,对互联网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正在被不断的透析。早期互联网企业们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而眼下越来越多商家的产品都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包装,一些产品则开始追求标新立异。因为互联网思维就那么几点,一种互联网文化能够存在3年以上已经算是奇葩,因此这个时段需要另一种不同的声音来代替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情怀算是应运而生。
虽然是脱胎于互联网思维,却又与互联网思维不同,因为情怀更强调精神意识,如果说互联网思维是方法论,互联网情则是意识指导。也就如军长与政委的关系,军长运用各种战术与战略策划作战方案,政委则是在精神上不断的鼓舞士兵的斗志,所谓“一鼓作战”也是这个道理。伟哥的看法是,虽然情怀的出现是互联网思维的迭代,却仍旧少不了后者的支持,若把互联网情怀看作精神口号,如何聚众,如何让众人按意愿所为,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完成,两者可谓相辅相成。
互联网产品与互联网情怀的关系
再说互联网产品与互联网情怀的关系,大家可能也有意识,某个产品具备了互联网情怀以后,即便是与其他商家一样在做同样的事情也能得到包容与理解,譬如业界公认的锤子和小米都是在抄袭苹果,但是因为具备情怀,做出来的产品就就与苹果有明显的不同,即使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像苹果。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08-02
1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①。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
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物质是本源的存在,能量是运动的存在,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总结他们的看法,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缺失模型认为,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与日常生活无关,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科学普及读物中,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即科学里比多(科学欲望)。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
模糊。
2.3 对话模型(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随着传播的开展,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在对话模型中,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支持集体利益,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科技的双刃剑问题,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但其实在某些局部,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无论哪种模型中,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还在开发的过程中,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人人都成为表达者,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1995(1):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2007(10):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2):10-18.
[7] 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2010(2):
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
“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早是雷军提出来的,这个被称为“中关村劳模”的男人,在创立了几家不太成功的企业(卓越、金山都是其之前的手笔)之后,积攒的能量和创意终于在小米公司上爆发出来。用雷军自己的话表述,站在台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所以,小米公司的快速发展,也被雷军解释为站在风口上的缘故。那他是站在什么样的风口呢?答案是互联网。
回顾小米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得不承认略带神奇。它既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没有“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的家底,也没有借助传统的卖场渠道,而是走网络销售、粉丝经济、饥饿营销,再加上极致性价比,一下子从平庸的国产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
如果将小米的经营理念视为互联网思维的话,那么它的做法对于很多传统业务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纯互联网企业就很少提到互联网思维,例如百度、腾讯或阿里。真正将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的,多是一些本来和互联网无关的线下企业。一位材料科技企业负责人曾和笔者说,“我们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在思维上成为。”
其实,拨开华丽的辞藻,追求其本质,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常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上海市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个两化融合指数,从面上衡量上海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指出,“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工具。
面对这个被互联网急速改变的社会,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成为很多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这不仅是年轻人的事,也不只是企业家的事。可以说,凡是想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人,不论年纪大小、行业不同,都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
如果你开始有点看不懂这个世界,就说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而是一种基本素养。
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思维
其实,自从市场经济兴起以来,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都被总结推广。有些经验是浪花,有些经验则是浪潮。“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目前还没有人完整地将其整理成册,并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回放到一个世纪前,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互联网思维的意义。
虽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就提出了分工的经济学意义,但是直到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才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将效率最大化作为目的,通过细节的积累实现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也正是从那时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走向成熟,像生产牛肉罐头一样生产汽车才成为可能。
那时的科学管理,就如同今日的“互联网思维”。在当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美国,只有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尽可能地将劳动力释放出来,由此美国才走进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前后共半个世纪的时间,是美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显著的年代,那个年代也被称为“进步时代”。
如今的中国,是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交错推进。但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补完了工业化的课程,信息化的转型又迎头而至。可以预见,中国也将会与“跑步”实现工业化一样,以狂飙突进的方式推进信息化。这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每个人的挑战。
虽然信息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是我们也需警惕被忽悠,觉得只要沾上互联网就能点石成金。须知,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也注定是泡沫。
回顾2000年前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先后出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现象,当时不少企业都深陷其中。当时最夸张的地方在于,很多人觉得只要是个网站就能赚钱。同样,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创业主要就是讲个漂亮故事、套风投的钱,再上市套现,这其实不是互联网思维,而是在透支互联网的能量。毕竟,互联网必须基于现实才有力量,互联网本身是不能赚钱的。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表示,“科学管理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实际上,同样的话放在今天也同样合适。互联网思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革命。我们不要低估这种心理革命的力量,同样,也不要高估它的能力,因为只有实干才能将心理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
关注信息流的思维
在历史的坐标上找到了互联网思维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内核。基于个人理解,凡是加快信息流动的做法,都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做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更能直观感受到的是物流和资金流,而不容易看到的是信息流。科学管理解决的问题是,让原材料成为商品的速度变得更快。农村里盖一层楼可能需要半个月,而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实现了“七天一层楼”速度,这就是科学管理的力量。而“互联网思维”的落脚点,是让信息流变得更快。
从这个角度出发,小米手机和其它手机厂商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其实是小米通过纯线上的方式,更快地和用户进行互动,能够比传统厂商更快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并由此对自己的产品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打造出令用户惊喜的产品。反观其它手机厂商,在小米出现以前,消费者的吐槽要多久才能传到厂商的耳朵里,恐怕要等到调查人员跑了很久后才知道。用户的反馈作为一种信息流,能够更快地传递到小米,并且及时反映到产品的改进上。作为用户,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企业?
一、互联网思维概况:
互联网思维,指的是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网路技术进步发展背景下,对市场、产品、用户和企业价值链等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在我国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运营模式的是百度创始人,并指出企业家在今后的经营发展中,要具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即使从事的属于非互联网行业,也需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可以紧跟时代的潮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逐渐认可,各个不同领域都对“互联网思维”有了新的理解和解释[1]。
二、互联网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物理属于一门集大成的学科,为现代科技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学好物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采取地教学模式应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适用于现代化教学。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前预习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讲授以及学生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在传统教育下,课前预习环节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略。而好的预习往往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只有在提前了解了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才会有重点的倾听学习。因此,为了督促学生有效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录制微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简单的串联一遍,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并向学生发放具有本节知识点的课前预习题单。这些知识点应该不需要深刻理解,可以轻易在课本或资料中得到。如合力、分力的定义,力的合成的定义,课后的思考题等。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自主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于简单问题就可以不再花费时间,把时间更多地分配给重点、难点的讲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中的“简约思维”。
(二)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讲好一门课,一个好的引课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直接进行教学任务,直奔主题,认为这样做省时省力。殊不知这样的方法会引起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厌倦疲惫,无论教师讲解地多么卖力,学生始终无法提起兴趣。将互联网思维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力的合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地“曹冲称象”动画,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的方法引入本课的教学。这种做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有了更好理解,有利于后?m教学。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探究过程也应利用互联网思想。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通过用粉笔和直尺在黑板上作图使学生明确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但这样做操作复杂,产生地误差也较大,学生不易得出结论。基于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思维”,教师可以运用作图软件,直接在电脑上操作。大大减少了作图时间,而且清晰明了、操作简单、可同时进行多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如果仅通过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授课,不注重网络中海量开放资源的使用,很可能会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中,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入各种动态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运用网络带学生探究多个力的合成的求解方法,拓展学生思维,不让学生死读书,体现互联网思维中“社会化思维”。
(三)课后巩固
对于学生来说,一堂课在教师的讲授后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掌握地比较好,有的学生却可能没有听懂,这就需要复习与巩固。将教学过程与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思维”相结合,教师使用互动性网站,将自己制作地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中。随着一定时间的选择和积累,形成量化的教学视频资源。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观看进行复习,对课堂上没有理解地内容进行查缺补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师道尊严”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效率提升。
三、互联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