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1:1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水路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3]范军.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3:103.
[4]阎子刚.物流运输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12-02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当,易造成运输效率不高及运输费用长期无法降低这一尴尬局面的了解。分析了运输的重要性,概述了几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阻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这一观点。因此,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需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以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为企业增加收益。
关键词:运输方式;合力;运输效率
1.运输的重要性
《辞海》中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分散等特点,费用较高,在全部物流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接近50%,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的最具潜力的领域。而运输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以达到在确保运输质量的同时,利用最少的运输环节,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至目的地的目标。那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且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对其发展实十分有利的。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都要依靠运输来解决,运输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需求。
2.各种运输方式概述
2.1 基本的运输方式
最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国际上在300km以内。①适合短距离运输,但运输车辆的车型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300——500km以上,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其初期建设投资高,营运缺乏弹性,货损较高。
⑶按照国际惯例,500km以上的货物运输应采用水路运输,他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云工具,在海洋、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是最早采用的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等),可及性差,运送速度慢,在途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⑷ 航空运输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主要是进行航空邮件的传递。到1919年,世界乘客量达到3500人。[1]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航空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
⑸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的。
2. 2其它运输方式
⑴集装箱货物运输
集装箱被称作20世纪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适用与水路运输、铁路及多式联运。
集装箱在应用上有诸多的优点,集装箱货物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能帮助节省费用,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简化了货运手续,便利了货物的运输集装箱运输方式把传统的齐全运输串联成为连续的成组运输,可以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⑵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②提高运输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运送,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3.物流活动中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对公路运输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建设的加快,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且公路运输还可以在灵活、方便的基础上选择多挂车增加运输车辆的运货量。
而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其中还存在“满载超轴”的优势。
在水路运输成本中存在非常明显的距离经济——“拖带顶推”,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
3.1.4 航空运输
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对航空运输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民航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水平,决定着行业内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3.1.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又被称为文明运输。对一个工业国来说,工业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耗用能源越大,依靠管道运输的程度就越大。
4.综合效率的研究
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将这几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发展多式联运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经之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最高经济效益,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综合运输系统。
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货物特性、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组合。
结合运输活动中的现实情况和环境,选择最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的一种综合运输的方法。
在集装箱业务下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越性,在国际和国内的货物运输中都得到了体现。建立集装箱货运站,联运网点,必须设备,联运路线,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很大的推动力。
5.结论
现代运输强调物流的系统观念,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将各种运输机能有效地联结起来,而且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率,在流通过程中追求综合价值链中的利润。我国的多式联运服务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物流资源整合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当中,多式联运的发展有着可观的前景, 对改善我国运输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张敏,黄中鼎.物流运输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0.
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能为人们带来高效率的生活。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完善,使世界都变的更小,使那些遥不可及的地方都能够随时到达,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工作的需要,亲人的想念,遥远的梦想,都能够通过完整的交通体系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这种高效率的生活有效的节约了生命,给人们带来高效生活质量。
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能够更好的促进沟通。电话沟通、视频沟通、语音沟通,这些沟通方式虽然方便了许多,但是还是没有面对面沟通来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仍然是被人们最认可的沟通方式。每一次面对面的沟通都要伴随着交通运输体系,有时候是公路,有时候是铁路,有时候是水路,有时候是航空。建设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首先考虑安全性。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当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安全着手,近年来交通运输安全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安全问题贯穿交通的始终被。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安全需要,如果在旅途中安全都没有办法保证的话,那么势必是要人心惶惶了。如何减少旅途中的安全问题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又一个重要的意义。
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要做到真正的四通八达。现在有不少的报道表明:当今中国仍有很多地区交通不方便,出行困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还要关注的一方面就是远方的角落,虽然青藏铁路早已贯通,但还不足以称得上青藏地区已经达到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还有一些偏远的山区,仍然需要步行走出来,这些交通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如此不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势必会影响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要求是,要建立和健全干线运输和区域内的各项运输措施,这是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1)如若人们想到的地方都能够到达,那才是真正的四通八达。
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要考虑因地制宜。试想一下,前面是一片大海,我们若想去海的另一边,我们是要修座桥过去还是造艘船,如果前面有一座山,我们应该修一条公路,还是建一条铁路。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还要考虑的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不但可以保证人身安全,更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有靠近水域的城市或者靠近港口的城市一定要发展好水路,把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出来。因地制宜是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又一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要实现节约型能源体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交通运输的完善也伴随着环境的污染,节约型能源的引进势在必行。不能一味追求高效,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没走一步,都要想着造福子孙后代。节约型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可再生,是绿色出行的的必备,目前这方面还有待于继续开发,我们要建设的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节约型能源。
3如何建设完善好交通运输体系
3.1分析三种主要运输体系的优缺点
水路运输的完善。我国现有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能够达到合理化结合,但是很多港口城市还没有做到借助区域的优势,还有待于继续开发,让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靠近港口的城市一定不能单一发展公路或者水路,若二者能够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水路运输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约定的时间内不能如期的完成运输,这时候如果有公路来代替就实现了一次运输合理化配置。当然水路运输业有优势,运输量大,成本低,天气各方面均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用水路更好。
公路运输的完善。公路运输一直以来最大的缺点就是运输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较大,适当的用铁路和公路配合,来保障交通运输,无疑是上了一个双保险。随着高铁的修建和新道路的开通,现在公路的配置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可以算得上是最完善的。
航空运输的完善。同样,航空运输对天气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能与之进行配置的方式方法少之又少,是今后需要重点改善的问题。航空运输优点也是很突出的,速度之快是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代替不了的。
3.2合理配置交通运输
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点,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可以使各种运输方式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既可提高运输能力,又可提高经济效益。(2)把每种运输存在的问题整理好,做出合适的对比,平时可以做到最优配置,出现问题的时候还能有备选方案,是减少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
3.3建设节约型建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始终贯穿人们的生活,建设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势在必行。随着交通运输体系的日益完善,环保问题映入眼帘,每种交通运输都存在严重的污染行为,若不加以治理,后果难以估计。所以,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还需要从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考虑。
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线路、站场等组成的综合体系。和我们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除了能够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要以外,还能够更好保障出行安全,促进高效生活,促进协调经济增长,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就要因地制宜的调整运输方式,让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得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节约型能源的交通运输体系。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及现状
多式联运主要指的是通过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承运,借助于媒介集装箱运输方式,使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运输形式等进行连贯运输,运输的特点为“一次托运,包干计费,一票到底,全程负责”。其优势显著,尤其对上门运输服务提供了了高效的途径和手段。
虽然对式联运的优势十分显著,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仍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多式联运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多式联运本身也没有能够支持其决策的相应系统存在。因此,对于其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鉴于此,本文就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进行介绍,然后根据选择依据提出了一种模型,并对其建立和计算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选择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要想正确地进行多式联运的具体运输方式的选择,首先需要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对比分析。通常来说,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四种: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四种运输方式。下表1就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其中,单单就其成本进行分析和考虑的话,水路运输的成本最低,可见表2。因而远距离的运输通常会采用水路进行运输,然后即为铁路运输形式。但由于公路运输所具有的独特的便利、直达以及所具有的运输网络等优势,因而进行国内的运输是多数所采用的还是公路进行运输。因此通过对运输方式进行综合考虑和衡量,得出各种运输方式其所有特征的综合评分,其分值越低越好,见下表3。通常来说,除非进行大宗货物出进口必须选择水路进行运输之外,其他尽量采用公路进行运输,若距离过远在考虑铁路运输,而航空运输主要针对那些体积小的、价值昂贵以及不易保存的货物的运输。
表1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比较
表2各种运输方式其成本的比较
表3几种运输方式其特征的综合评分
由上可得进行多式联运其运输方式的选择应以以下几个原则作为选择依据:
①安全性原则:即确保货物运输工程中的完好以及运输设备及工具等的安全;
②及时迅速的原则:即确保货物能够及时迅速的运送到目的地;
③准确性原则:即确保货物能够准确地达到目的地的同时,还应进行各种运输单证的办理,运杂费的正确计收以及支付等,防止出现记错和收错等的现象出现;
④经济节约性原则:即尽量节省运输所消耗的杂运费及管理费用;
⑤方便性原则:运输过程中尽量实现手续的简化以及工作层次的减少,但是仍需确保服务的质量。
三、基于最小运输成本的多式联运模型的建立以及求解
1 模型的建立
首先,假设多式联运相关负责人员所需运输的货物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经过多个城市,其中,每个节点城市之间都包含着不同的运输方式,且都可以转换运输方式,而两个相邻的城市间其所拥有的运输方式所需的运输在时间、运输的费用及其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而且,一旦中途运输过程中发生运输方式的改变时,还需要消耗中转的时间及其一定的费用。而其承运人则需要通过各个节点城市的不同运输方式中进行优化选择以实现最小运输成本的实现以及整个多式联运过程的顺利完成。
为简化该研究的问题对其进行如下的约定:
①各种运输其单价同运输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应当注意的是其运输的单价是一个固定的值,同时忽略非满载所提高的那一部分单价;②相同的节点城市中,货物至多可进行一次转载过程;③相邻的两个节点城市之间至多有一种运输方式可供使用;④货物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以及运输过程的中转能力都存在着上限。
以下为所建模型中不同变量的意义:
――城市i到邻近节点城市i+1时使用的运输方式k所需运输的单价;
――采用的运输方式k将货物由节点城市i运输到i+1时所用的运输时间;
――于城市i时,其运输的方式从k转变为l所需的中转时间;
――于城市i时,其运输的方式从k转变为l时所需的中转费用;
――由节点城市i到邻近城市i+1,k运输方式其所拥有载重量的能力;
∈{0,1}指的是将货物由节点城市i运输至城市i+1时,如果采用的是第k种运输方式时,其值为1,反之则为0;
∈{0,1}指的是节点城市i中,若运输方式从k变为l时,其值为1,运输方式不变则其值取0;
T――要求的交货期限;
I――经过的所有节点城市总的集合;
K――全部运输方式总的集合,且铁路、公路、航空以及水路运输时,令k值分别取1、2、3和4;
Q――所运输地货物其总的运输量。
进行模型的建立,得到如下公式:
(1)
(2)
(3)
(4)
(5)
通过此模型目标函数可获得联运全过程其运输及换装费用的最小值。而式(2)、(3)、(4)、(5)都是约束条件。
式中: ――一定量货物从起点运至终点所需的运输费用的总和;
――所有中转费用的总和。
式(2)――代表相邻两个城市之间至多为一种运输方式;
式(3)――代表同一城市至多可转运一次;
式(4)――代表运输的货物量应低于此时间段内某种特定运输方式其具有的运输能力;
式(5)――代表运输及中转时间的总和应小于或等于限定总时间。
2 模型的求解
由于此模型进行其目标函数的计算时,其过程相当复杂。因此根据分析应使用遗传算法以实现高效求解。此算法是根据生物遗传过程所形成的优化概率的搜索算法。其中,方程解可看作染色体,各染色体代表一个体,一定量个体组成群体。群体进化时,根据选择、交叉以及变异进行遗传操作,得到更大适应度的群体。经若干代地遗传操作之后,经不断进化,取得问题的最终的最优解。此法基本的步骤为:
(1)通过对模型其特点进行分析,使得个体基因型以及遗传算法其搜索的空间得以确定;
(2)将量化评价个体适应度的方法进行明确,取得从目标函数值转换为个体适应度的规则。
(3)对遗传算子进行设计,进行选择、交叉及变异运算等的遗传算子其操作方法的确定。
(4)对遗传算法相关的运行参数进行确定,得到群体规模、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的参数的值。
参考文献:
[1] 荣朝和,魏际刚,胡斌. 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形成机理及组织协调[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 林益恭. WTO与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对策研究[J]. 铁道经济研究,2001,(04).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人们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在汽车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的趋势下,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2015年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2058万辆,同比增长8.5%(见图1)。
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信息水平低等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汽车物流行业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成本较高,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将从中国汽车物流现状出发,将不同运输方式进行对比。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汽车物流企业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符合我国汽车物流企业现状的汽车物流运输路径优化方案。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美国的John Paul Quinn挑出国外几家较典型的汽车物流企业进行分析,呈现出国外乘用车运输行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Railroads主要对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汽车物流在铁路运输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王维天在《乘用车公路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中对运输路径的优化搭建了两种方案,对整车物流进行了深入分析。先分析目前整车物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建立了VRP、MDVRP模型,最后分别用以上两种算法进行求解。比较了两种算法在解决乘用车多式联运问题时的优缺点。曹金瑞在《国内小型乘用车整车多式联运方案优选研究》中应用轴幅式网络设计对乘用车多式联运方案进行了设计,首先对我国乘用车运输的现状以及目前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轴幅式网络模型设计。张磊袁建清和郑磊在《汽车整车配载与线路优化方案及算法研究》中考虑路线优化问题的同时,将合理装载也一汽考虑。最后用C-W节约算法对方案进行改进。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石荣在《国外汽车物流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启示》中主要重点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对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启示。王德涛在《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整车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商品车在共同配送模式下的路径优化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于我国汽车物流现状不符。王俊杰在《安吉公司整车运输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以国内汽车物流龙头企业安吉公司为例对整车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张诚,罗贤明对我国汽车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些分析,指出应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吕贵鑫重点对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三点对策:借力第三方物流、实现专业化,打造完善的信息系统,改变管理思路、加强资源整合。谭珍玲,海峰,施国雷在《轴辐式物流网络的经济性分析》一文中分析了轴幅式物流网络的优缺点,通过与传统的物流网络进行比较,定量的指出轴幅式网络的经济性。
本文将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吸取先前研究成果的优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3整车多式联运成本计算
3.1运输成本
按照中都物流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北京运至其他城市为例建立模型,其中每两个城市之间有多种运输模式,如公路、铁路、水路。现在的汽车物流公司的铁路业务采用外包的形式,即汽车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全过程全部由铁路货运公司承包。中都在构建运输网络时,首先考虑以各生产基地互为中转库,然后再根据实际各地的销量,在需求量较大的区域考虑设置中转库或前置库。
在经过中都物流有限公司的帮助下,获得了符合中都物流构建运输网络的几个城市,其中,铁路枢纽分别为:郑州、济南、武汉、北京、株洲、萍乡、昆明、贵阳,具体数据见表1。
滚装船运输必须要求枢纽点有滚装码头,经过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发运量和中都物流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选取出以下滚装码头:上海港商品车滚装码头、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有限公司。
因考虑到铁路运输起运量较大,所以以下三条准则来设计中转站:(1)区域运量要大;(2)辐射范围要广;(3)避免迂回运输。根据以上三条准则,设计出各铁路枢纽点见表2。
表2中,北京枢纽点辐射的区域全部采用公路直发的方式,武汉和萍乡作为中转站,由北京运至武汉以后再由公路运至各个目的地。西安辐射的区域由于面积较大运量较少,难以构成专列,所以可以采用铁路零担或公路直发的方式。
下面考虑由北京出发用水路发往全国情况,各枢纽点和其辐射区域见表3。
由于水路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所以有些地区不宜采用水路运输、另一些离始发地北京较近的区域,可以直接由公路直发。其他地区首先用公路运输的方式从北京运到天津,然后再由天津港用滚装船运到目的港。大致流程见图2。
本文对在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运输距离进行了调研,具体数据见表4。
表4中所有省份都由北京向各个省份辐射,在计算距离时选取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进行计算。多式联运主要分为三个过程。(1)发运地道枢纽节点;(2)枢纽节点到枢纽节点;(3)枢纽节点到销售地。
进经过对中都物流有限公司的现有运输费用进行调研,得出运输费用,见表6。其中,公路直发的运输费用为0.9元/车・公里,公路短驳的费用车・公里为15元/车・公里;铁路\输的费用为0.7元/车・公里;水路运输由天津港至上海港为0.65元/车・公里,由天津港至广州港为0.6元/车・公里。此外,水路运输还有装卸费,库场租赁的费用。
运输能力主要受运输方式的限制。由于所采用的运输工具不同,所以运输能力也有区别。具体数据见表6。
公路运输具有单次运量小,但配载方式灵活等特点,所以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其运输能力是没有上限的。铁路运输如果要开通专列,运量至少要达到15节以上,所以铁路运输运量最低限制为165台。滚装船由于船型的不同,承载力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滚装船的船型有:600车、800车、1000车、2000车、2300车以及3000车,因此,水路运输方式的最大运输能力为3000车。
3.2时间成本
商品车的送达速度是考核服务商的重要一项。所以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不仅要考虑运输成本,也要考虑时间成本。在进行多式联运时,时间成本主要可以分椋菏挤⒌刂潦嗯Φ愕亩滩凳奔洹⒓货时间、铁路或滚装船运输时间、装卸时间、分拨时间、枢纽点至目的地短驳时间。分析三种运输方式各自时间成本,见表7(数据来源:中都物流有限公司)。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水联运耗时比较长,大约是公铁联运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公水联运的流程比复杂,涉及的公司也比较多。
4轴幅式物流网络设计
将公路直通的物流网络进行改进,得出一个枢纽节点为P个的轴幅式物流网络。由于在枢纽节点之间运采用水运或者铁路运输的方式,容易产生规模效应,所以会获得一定的运价折扣。在进行设计时,假设枢纽节点的容量不受限制,并且建设成本为零。
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是以迷糊数学为基础。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的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8。
将每一个城市都列入评价体系中,则会产生过多无用数据。因此,在实际运用模型分析时,首先我们应该以汽车产销量作为筛选城市的首选条件,只有当产销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有成为候选枢纽的可能。其次,我们将通过上述的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候选枢纽中选出P个一级枢纽。
4.1备选枢纽的选择
4.1.1枢纽节点数量的确定
当我们要确定枢纽时,首先我们要确定在整个运输网络中,我们应该选取多少个枢纽。枢纽数量过多会导致资源浪费,无法发挥规模效应;而枢纽数量太少,干线运输压力过大,且容易导致快件集聚时间过长,时效降低。因此,枢纽数量合理性很重要。我们以中国各个省省会再加上一些北汽在当地有主机厂和较大的枢纽城市作为备选枢纽点(33个),其中3个作为一级枢纽点。
4.1.2备选枢纽城市的确定
在第四章中我们提到,选择铁路需要考虑的因素为:城市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城市地理位置及其交通运输状况,还有物流公司数量及运营状况等来考虑。从中都物流目前的线路来看,其业务较多主要的城市包括:北京,济南,郑州,武汉,株洲,萍乡,贵阳,昆明,重庆,增城,黄骅等。从中都目前的运输网络而言,北京、重庆、株洲、增城、黄骅是其现有的枢纽城市,因此这五个城市应首先被列为备选枢纽城市。上海面向世界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的大都市,也应被列为备选枢纽。而西部城市中的西安、在地理位置上贯穿连接东西的优势,且现在公司已经开始运输比亚迪的业务。虽然现在货运量较小,但其经济基础良好,经济发展前景明朗,因此也应该选入备选城市。因此,选出的备选枢纽城市包括:北京、重庆、株洲、增城、黄骅,西安,上海,武汉,郑州,济南,贵阳,昆明。其中,选出3个作为一级枢纽城市,其余作为二级枢纽城市。
4.2中转枢纽的选择
在选择铁路运输枢纽之前我们必须得到备选的铁路枢纽城市两两之间的距离,与销量。根据已经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设定的评价体系,在专家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打分,到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后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目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见表9。
(2)准则层相对于指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10、表11、表12。
我们通过软件Gray运算,得出最终评价体系各个指标最终的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见表13。
对于每个城市在指标层中的评分,本文主要参考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网络中的各项数据,同时也有参考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关于各项指标的指数。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目标层中的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运用Fuzzy计算得出结果,见表14。
由计算结果得出,排名为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济南、郑州。这三个区域基本可以覆盖全国各个地方,彼此之间没有过近。而我国汽车销售也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形势。所以广州辐射区域面积较少,郑州则较多。所以一级枢纽城市为广州、郑州、济南。见图3。
5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主要的乘用车多式联运运输模型进行成本和时效性的分析与评价,选择出更加适合企业的运输模型。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轴辐式”航空运输网络。最后以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做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中模型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John Paul Quinn.Automotive Logistics: Innovation in Euorope[J].Logistics management,2006,(3):6570.
[2]Railroads.Automakes discuss improving service[J].Rail Business,2005,11(12):49.
[3]Pattic Nierat.Market Area of Rail-truck termi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1997,31(2):109127.
[4]Tsung-sheng Chang,Best routes selection in international intermodal networks[J].Computer Operation Reasearch,2008,35(7):28772891.
[5]Milian Janic,Modelling the full cost of an intermodal and road freight transport network[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2007,12(10):3344.
[6]Tedor Gabriel Crainic,Kap Hwan Kim.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J].Handbook in OR&MS,Vol.14.
[7]王S天.乘用车公路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8]张鑫.乘用车多式联运规划与投资决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9]曹金瑞.国内小型乘用车整车多式联运方案优选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10]张磊,袁建清,郑磊.汽车整车配载与运输路线优化方案及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6):219222.
[11]石荣.国外汽车物流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启示[J].企业研究,2013,(07):5861.
[12]王德涛.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整车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13]王俊杰.安吉公司整车运输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港澳经济,2013,(26):106107.
[14]张诚,罗贤明.国内汽车物流企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4):6667.
[15]吕贵鑫.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
[16]谭珍玲,海峰,施国雷.轴辐式物流网络的经济性分析[J].物流工程管理,2009,31(5):1113.
[17]叶怀珍,胡异杰.发展中枢辐射铁路物流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6):5254.
[18]李阳.轴辐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