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基础范文

时间:2024-03-30 08:19: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检验专业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学检验专业基础

篇1

1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般特点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

2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为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重点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六学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3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等;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发育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病理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几个医学科目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程,而病理学则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4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篇2

众所周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当前,在检验医学仪器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实验的结合等大背景下,信息化时代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怎样设置才能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适应工作岗位的具有核心专业竞争力的学生呢?

 

一、课程定位分析

 

1. 课程定位

 

信息化社会下的检验人才必须具有三种能力:基础能力(检验专业知识、医学理论、动手能力、自学提高能力)、基本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计算机的使用是一名合格检验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定位为:以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知识必须与够用,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使用意识的形成。

 

2.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的能力在医学检验专业能力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是检验专业的辅助工具,是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3. 课程作用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为今后岗位任职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储备能力,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职称升级、认证考试所需。

 

二、课程开发与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所以该课程设计原则制定如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本,设计思路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设计结合专业需求的典型项目,以工作过程导向进行项目教学。

 

2. 设计方法

 

怎样形成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呢?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岗位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划分出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最终教学项目。进而制定出培养检验专业学生信息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3. 课程体系

 

检验专业对信息技术能力需求,分为通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需求,因此将计算机课程体系划分为“1+X”模式的课程体系。

 

“1”即公共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应用软件、网络基础、信息安全等构等,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完成,安排为第一、第二学期必修课。

 

“X”即专业发展模块,属于计算机高级应用范围,由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及维护、平面设计、医学信息检索、医学信息系统(LIS系统)这些课程实现。安排为第三、第四学期选修。

 

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

 

能力目标:较强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课程内容及项目、学时(总计64学时)

 

项目1:怎样选购电脑(6 学时);项目2:设置个性化电脑(2学时);项目3:文件的管理(4学时);项目4: Internet的使用(6学时);项目5:用Word撰写运动会报名通知(2学时):项目6:求职简历(4学时);项目7:制作检验设备使用说明书(4学时);项目8:毕业论文排版(4学时);项目9:制作病人通讯录(4学时);项目10:病人检验指标分析(4学时);项目11:病人复查通知单(4学时); 项目12:制作“检验知识讲座”幻灯片(4学时)、项目13:制作“生日贺卡”幻灯片(4学时),项目14:制作“内科护理学”讲座幻灯片;(4学时);项目15:安全使用计算机(4学时);项目16:综合练习(4学时)。

 

6. 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他们习惯“流媒体”,喜欢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认知事物,存在学业基础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等问题。

 

7.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为了获取更多的上机实践时间,为了更好地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获得最大化教学效果,采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结合行动导向,试用角色扮演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情境教学、讲练结合教学、分层教学法等,采用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上机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愿学、乐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制作生日贺卡”这节课为例,教学设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案例分析,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步骤如下:①虚拟工作环境与工作职位,创建工作情境,提出学习任务;②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教师指导;③学生讲解或展示成果;④师生点评;⑤考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大量的上机操作时间,实现了学生高效学习、教师轻松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质量保障举措

 

为了保障有效的教学,教学资源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教学资源

 

采用的教材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实用性、实践性,可教学也可自学,也可用于职业认证及等级考试,专业应用也可职业应用。结合“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极域电子教室,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计算机中心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开放,提供更多的自学便利。

 

2. 师资队伍

 

本校计算机教师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队伍,都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相关院校,他们吸收新知识快,动手能力强,与计算机学科特点相吻合。

 

3. 课程评价体系

 

为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计算机课程采用全程化、立体化、标准化的考核方法。全程化包括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立体化是指课堂考勤、作业、上机实验的考核,标准化由国家等级考试来体现。

 

五、课程特色与改革创新

 

经过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专业需求;以真实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下的翻转课堂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资格认证考核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自编教材的项目及案例更符合专业及岗位的需求,具有相近性、实用性、实践性。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50-02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高职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卫生检验与检疫行业(领域),从事卫生检验、检疫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化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要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化学实验实践性强,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尝试进行化学实验的改革,着力建立有专业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分析现状,明确实验培养目标

化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与卫检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打下基础。现有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大多沿用着以往的课程标准,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实验较少,化学学科性过强、与专业对接程度较弱,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缺少高职化学课程特点和卫检专业的特点;同时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入学起点较低,生源中有理科生、文科生、三校生,各类生源参差不齐,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也有较大差别,以往的化学实验考核方法已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有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特点及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化学实验教学应坚持“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应用为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卫检专业所需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建立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1.改革现有的实验内容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现有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各自独立,教学目标分散,针对性不强,缺乏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结合化学实验的特点,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新实验教学体系融合了学生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基本要求,使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操作水平。新实验体系模块设置见下表。

新的实验体系注重了化学实验之间的相互融合,减少了一般性的验证实验。基础实验模块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任务引领模块中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实验内容,学生在领取工作任务后独立完成查阅资料、制定检验方案、配制试剂、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等工作环节,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改变过去教师讲解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而学生“照方抓药”的状况。综合实验模块通过学生小组或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有机合成、提取、分离等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中的教师实验教学演示中,由于人数较多,即使围在教师周围观看,观察也不够全面,有些站在后面的学生甚至根本无法看到。多媒体具有直观性、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可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展示,可以播放视频录像、多媒体课件,将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仪器的安装过程、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展示给学生,使实验操作直观明了,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随时进行回放、放大,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

3.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以往的实验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平时实验情况,实验成绩的评定为:实验态度(30%)+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40%)。学生实验操作中由于人数近50人,教师与实验员只能粗略评价学生的态度和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热情不高,减少实验规定测定次数,甚至编造实验数据,抄袭他人实验结果,使得考核结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要制定科学的评分体系进行实验考核。新制订的实验考核方法包括三个部分:(1)平时实验表现(50%),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和实验报告;(2)独立操作考核(30%),期末进行,从任务引领模块实验内容选择三个工作项目,考核时由学生抽签获得工作任务,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并随机抽题回答与实验操作有关的问题;(3)综合实验考核(20%),在综合实验模块中进行,学生分小组实验,考核团队的合作成果(合成的产率、提取的质量等),根据实验结果排序打分。

4.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创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对创新教育质量进行检验的良好手段。实验技能竞赛分为初赛、决赛,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方法和试剂的选择、技能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果分析。进入决赛的学生可以选择指导老师进行辅导,从院级竞赛中获奖学生中选拔参加市级、省级的大学生化学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竞争意识,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也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教师发现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有所增加,实验室开放、技能竞赛的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后续专业课程中对学生操作的反馈评价也较高。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以适应高职卫检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重组DNA技术、杂交瘤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及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相继问世都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发明,更使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生物技术应用学科为主,结合理、工、医、生物等其他相关基础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医学院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条件赋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特色,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

 

临床检验见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走向临床一线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各级医院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察。而各项临床检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等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的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时,除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外,还应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及检验结果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最终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检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经过几轮的临床检验见习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证明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见习计划、目的明确,实行规范化管理

 

教研室设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临床检验见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见习计划,落实专业带教教师,联系见习医院,确认临床带教教师,沟通见习内容等。开课前首先让学生明确见习目的,了解见习内容、安排及临床科室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见习计划进行见习,严格遵守医院及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见习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带教老师全程参与,帮助学生从提高临床兴趣逐步过渡到真正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阶段,了解检验工作性质、临床检验工作流程等;第二阶段,根据理论课程的讲授进度,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参与实践,增加其临床思维能力及接触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职业道德

 

见习是高等学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专业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的开始尝试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技术上过硬,思想作风上更要过硬。要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没有出校门、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作风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在见习的过程中带教注重强调组织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通过见习过程的耳濡目染,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临床检验是一项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还要求检验人员谨慎细心,注重每个细节,检验结果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今后的学习道路任重而路远,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为将来胜任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专业教师和临床检验师共同带教,提高学习效率

 

见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活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专业教师对见习内容及学生最为了解,在参与带教时,可结合课堂教学,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式或设问式讲解,而临床带教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可以通过临床实例,生动讲述各种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弥补了专业教师无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的检验技术仪器不熟悉,难以生动深入传授知识的不足。学生通过临床检验见习,在教师辅导下获得感性认识,验证深化了理论知识,获取课堂上难以体现的临床知识。同时临床全新的氛围和应用性极强的实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还可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作用,见习生与实习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无代沟,交流容易,既能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也能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

 

四、注重反馈总结,提高见习效果

 

通过见习结束后学生撰写的总结报告,对已开展了临床检验见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认同率高达98%以上,35%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对见习学到的知识加以扩展,提出新思路。同时,部分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见习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安排更灵活,增加实际动手训练;带教老师是否能够更详细地介绍更多检验新技术、进展等。可见临床检验见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篇5

1转型升级视野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的必备条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对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发现目前不少医学类大专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还达不到要求。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制约着实验室发展乃至影响学校办学目标转型升级的实现。

 

1.1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方面

 

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通知中可知,医学类的高职(专科)院校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为生均3000元;而医学类的本科院校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为生均4000元。为满足转型升级的需要,相关高校应该按照本科医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人,购置充足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增加实验用房面积,以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和实验教学质量,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另外,在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相应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也需要快速更新。伴随着实验仪器设备制造成本的增加、易耗品和实验药品价格的上涨,实验室更新维护所需的经费大幅增加。目前,一些准备创优升本和转型升级的高校,不仅存在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老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维护支出与经费投人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1.2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方面

 

按照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基本实验占总学时50%,综合实验(含实验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占50%。但是,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教学仍以基本实验(验证性)为主。在转型升级视野下,需要按“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的路径,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少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在实验设备、实验试剂、实验结果等方面存在衔接不畅、关联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处于手工管理阶段,未能实现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造成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够以及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大多数实验室在时空开放方面受到限制,以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为主,无法做到随时开放,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实验需求难以满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各门实验课、各项实验项目教学的技术含量增加,实验项目数量增多,实验室规模扩大,不仅要求担任实验课的教师提高实验技术和教学水平,也要求担任实验室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理论和实验技术水平。但很多高专高职院校不重视实验室人员队伍的配备,通常由一些新进校的教师、职称和知识水平较低的教职员工担任实验室教师或实验室技术人员。有的学校甚至不设置专职的实验室教师或实验室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往往不高,只会进行日常一些简单的应用,对实验室管理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

 

1.3基础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方面

 

基础医学实验具有操作技巧性强、教学时数长、过程管理难等特点。但是很多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教师仍停留在传统单一的面对面传授知识,采用传统“以教为本”的思维开展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师生之间以单向沟通为主。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也不畅,难以经常进行协作讨论和交流学习。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缺乏,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较差,难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转型升级视野下,基础医学实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比以前更具复杂性,更新变化较大,但是不少实验指导教师还按照原有课程标准制订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更新也跟不上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更新滞后,甚至严重脱节。

 

2基础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的对策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基础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研究已经具有一定深度,从早期的实验室用房、实验教学环境、设备条件、资金使用等方面研究,逐步转向实验室体制机制、实验室信息化和实验人员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研究。但是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嬗变,需要从实验室硬实力、实验室软实力、实验室教学绩效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实验室建设管理。本文围绕办学目标的转型升级,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深人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1提升实验室硬实力的对策

 

为了实现创优升本和办学目标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本科院校的指标要求,从基础医学实验用房面积、实验教学环境、设备条件、资金使用等方面着手,加强基础医学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认真分析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室用房面积的指标要求,并实地调查访问相关本科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室,争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础医学实验室用房面积,不断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布置,提升实验室的空间利用率。

 

(2)提前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备需求分析。在创优升本过程中,需要提前调查统计基础医学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结合转型升级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并参考教育部指标要求和同类院校的配备情况,制订基础医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备需求。

 

(3)合理使用实验室建设资金预算。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除了要合理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外,还要研究如何合理使用好有限的资金,克服和避免盲目的、重复的采购添置而造成资金的浪费,体现效益实验室建设的效益性。

 

2.2提升实验室软实力的对策

 

实验室建设涵盖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更能反映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水平。在教育部办理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中,对软件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实验室体制机制、实验室信息化和实验人员建设管理方面提升实验室的软实力。

 

(1)构建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与基础实验室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项目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烤、办公用品管理办法、实验室专职人员管理办法、实验试讲试做制度、对外开放管理办法、防火防盗管理办法、各种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考核与奖罚制度、考勤管理暂行制度、实验室科技服务及收费管理暂行制度等多种制度或管理办法。在新形势下应参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其他高校实验室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富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管理体制机制。

 

(2)提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采用实验室办公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实验项目信息库,进行有效的实验计划和安排,对实验设备、仪器等物资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实时便捷地查询这些物资的基本信息及使用状态,并优化实验设备的领用、报废等处理流程,改变实验耗材的管理的主观随意性,经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仪器设备相对集中管理和使用的目的,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率。

 

(3)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实验队伍。实验队伍的结构、素质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相关高校要从政策倾斜、制度设计、激励机制等方面,创造条件吸纳、选拔和鼓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加人到实验队伍中来。从每年的优秀毕业生中公开招聘学有所长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充实到实验队伍中。另一方面,要重视加强实验队伍的岗前、岗中专业培训,选派人员到兄弟院校学习取经。尤其重要的是要制订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努力解决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留住实验人才,稳住实验队伍,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从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技术结构上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队伍,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2.3提升实验室教学绩效的对策

 

相关高校不仅要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通知中对本科院校的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要求,还需要以“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自己,合理调整实验项目设置,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下,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创优升本和转型升级后的实验室教学绩效。

 

(1)调整基础实验教学项目的设置。基础医学实验室可以满足多样化实验教学项目,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目前相关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实验室所承担的绝大多数实验为基础实验项目,转型升级后,应使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应在全部实验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最终达到所要求的50%比例。

 

(2)改进基础医学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微课化、幕课化,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改革与实践。利用网络平台强大的社区功能(如讨论组、论坛、在线答疑、即时沟通工具等),结合对学生具有很高黏附性的移动端应用(如微信、微博、QQ等),轻可以易组建网络讨论小组,针对某一主题随时随地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双向交流,帮助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讨论和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基础医学实验内容。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将先进性、开放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以“工学结合”下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为主线,围绕主线上的节点适当拓展知识面,提供教学视频资源、素材库、知识库、行业资源、课外参考资料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导资源,并随需应变,持续添加新内容、新知识,从而构建动态更新、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

 

篇6

一、有目的的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

中职的一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相对来说文化知识不够丰富,音乐素养也不高。如果对音乐非常有热情,也有很强烈的兴趣,想学好也不难。所以在基础课程中,可以用技巧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用很多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影响她们的听觉品味,如果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比如老师可以播放一些音乐视频,名人故事,这些有视觉和听觉美感的资料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兴趣。老师可以适当演奏一些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在现场也来感受乐器的魅力。同时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用多种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让他们能长久的保持对学乐器的热情。

二、针对学生实力选择合适的教材

对于学琴教育来说,教材不能太过于专业,这样让学生晦涩难懂,降低了学生了解的兴趣。但也不能只注重幼教歌曲伴奏,忽视基本实力的训练。所以选择教材既要专业又要有实用性,还要能引发学生持续学习的欲望。比如可以选择一些高等范院校的教材,还有一些即兴伴奏教材。这样的话,分析一些厄、车尔尼599的练习曲,还有一些和弦旋律,再结合幼儿歌曲,在有了一定乐理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的即兴表演,更能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和即兴表演实力。如此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审美,听觉欣赏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有很大帮助。

三、自我弹唱能力的提升

自我弹唱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一首幼儿曲目,首先必须在演唱歌曲方面能很完整流畅的展现,要展现一个很全面的艺术层次。在弹这方面,从技巧还有和声伴奏,情绪表现这方面,能很自如的完整演奏。再就是弹唱的时候,尽量熟练的唱出歌词,最后再注意情绪的表达。在演奏的时候,注意现场表情的展现还有和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效的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歌曲教学的气氛。但有一点要注意,弹奏是为了演唱服务的,所以还是要将演唱作为主体。

四、注意科学技术的应用

教师要注意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将演奏过程分解细化进行重难点的解析,对很多手指的细节动作进行分析讲解,一些声像的演示反复进行对比,分析讲解,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现场演奏视频,让钢琴教学深入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感受钢琴乐曲在现场演奏出的律动美感,实现人和多媒体辅助工具的结合,满足学生各种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热情,开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学到系统化的音乐知识。

五、提升琴法素质修养

对于音乐完整的表现,演奏者需要用自己的形象,肢体,乐器总体展现。教师一般通过对作品的讲解,还有音乐旋律结构的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还要丰富学生的艺术鉴赏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技巧练习的同时,学习一些中西方音乐艺术历史知识,拓展音乐知识面,锻炼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细致的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身心一体,音乐怡情怡心,真正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总之,高职艺术琴法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是非常基础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程底蕴,还应该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效的获取音乐知识。教师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琴法教学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持续坚持才能收获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细心体察学生的心态变化,锻炼学生的乐感,不断的跟随学生的状况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效率的掌握更多的钢琴知识,学成之后为社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王琪萍.高级钢琴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6).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11-02

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优化教学资源组建而成的新上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对作为该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医学免疫学,特别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基本实验素质及实验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在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增加实验内容并改革教学形式,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调整优化实验内容

1.1 改变教学指导思想

针对以往本科生免疫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2005、2006两个年级学生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调研,集思广益,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扩充,主要是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整合教学资源,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尽量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主动进行多学科知识融合的机会,这些综合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类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知识。例如,将原来只要求学生观察的玫瑰花环形成实验改为综合性实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技术的原理、多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由此引申的免疫细胞功能分析等一系列知识。

1.2 调整实验教学学时数

加大了实验课的教学力度,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数,由原来的24学时调整为32学时,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保证内容涵盖免疫学代表性实验的前提下,每次实验课可选择3~4项自己操作的实验,并且根据免疫实验较耗时和连续性的特点,将实验课由每次课3学时改为4学时,尽量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减少理论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有利于同学们积极思考和提问,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1.3 根据生物技术的专业特点选取实验内容

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将是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主流,生物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技能,在科学研究、生产及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教学、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安排具体的实验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性,根据现有资源和条件删除一些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实用性强、运用范围广的实验。共确定了11组实验,大体划分为5个版块,包括:固有免疫应答的检测,血清学检测,T、B细胞的分离和检测,免疫标记技术以及综合性实验免疫血清的制备、纯化和应用,充分优化各项实验在时间和技术环节上的交叉顺序,按照统筹学的方法将各项实验的不同内容在每次实验课中穿行,这样既合理安排了时间,又使学生对免疫学实验内容及其应用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学会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择优选择检测方法,做到融会贯通。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实验内容多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比起其他学科来抽象难懂,学生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很容易影响学习兴趣。②学生对理论知识及一些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讲解实验原理并进行示范操作。③有些实验操作周期较长、当堂课内不能结束,由于无法全程参与实验,使得学生对实验内容难以理解且不感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以往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范畴内的一种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实践证明,如果运用恰当,效果十分明显[1]。

2.1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便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用自定义动画等形式直观地表现那些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开展的实验,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更容易理解实验原理,更加清晰、明确实验操作进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精简实验操作重点。

2.2 借助音频、视频文件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人们所应用,一些需要示教、不易开展、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未参与实验过程的学生印象深刻,也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1]。例如,学生仅在实验中使用间接法ELISA检测绵羊红细胞抗体,对其他免疫标记技术仅能“耳闻”,因此我们购买了免疫标记技术的光盘供学生观看,使他们通过“眼见”深切体会到各种标记技术,为以后进入临床打下了基础。

3 改进教学方式

3.1 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固定时间、地点上课,许多步骤均由技术人员提前完成,课堂上学生只做关键的几步。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我们灵活掌握实验时间,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例如,让学生在实验课开始前3天提前诱导吞噬细胞渗出,以便于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现象;制备免疫血清需多次免疫动物,我们就让学生课后自行分组负责每次免疫过程,然后提取纯化抗体。

3.2 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示教实验仅仅由老师简单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经过教学实践,我们以操作实验为基础,提出深度、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在积极的分析和讨论中,准确地把握好时机,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讲解补体结合试验时,我们以补体的溶血试验为基础,请同学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鉴定未知的抗原或抗体,然后根据学生的设计思路加以引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4 改革考核方式,重视操作能力

以往的实验课成绩包括平时的实验报告成绩及最后的笔试成绩,使得部分学生只注重对实验原理的死记硬背,无法显示学生对实验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经过论证我们采取了新的评分方式,将实验课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实验态度、预习情况、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考试包括笔试和操作,笔试主要以所学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主,操作则以基本实验技能为主。经过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之,掌握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实验知识对从事生物科技和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来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免疫学实验课程是医学免疫学的重要部分,掌握好实验,不但能够复习理论知识,加深与巩固理论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对操作能力的培养[2]。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免疫学实验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化工;污染防治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chemical industry;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31-02

0 引言

环境工程专业本身就与化学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个别学校在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保相关的废水、废气治理等专业方向。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废水、废气、废渣等。在“三废”的治理过程中,许多环境工程单元是化工过程,如多效蒸馏、分馏、吸附、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等大多涉及“三传一反”化工原理[1]。在工业各部门中,化工排放废水占第一位、废气第三位、废渣第四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重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山东省是我国的工业强省和化工大省,仅淄博市就有5000余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企业对既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又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知识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目前,许多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化工原理等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培养过程等不系统,导致学生在环境工程方面拥有大量技术,但缺乏在化工过程中的基础知识。青岛科技大学在我国化工领域有着近60年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明显,特别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如何结合本校化工特长,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专业素养和循环经济意识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是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应给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2,3]。本文从化工特色必要性、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研究建设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1 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必要性

多年来,社会培养的环境人才大多是通用型人才,具有化工环境特色的人才很少。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治理污染的任务在加重,化工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这既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相关人员提出挑战。化工行业的环境问题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工业部门的特点,生产装置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高温高压、毒性等,一旦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后果危害往往更严重。为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教育部2012年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加快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为化工行业培养大量的与当代乃至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工程工程专业人才,显得十分迫切。当前培养化工环境复合型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2002年,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在化工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化学工程等专业的优势,可以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以化工污染防治为重心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工科专业。将环境工程专业建成国内化工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2 建设化工污染防治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研究思路

结合环境与化工专业领域综合性、交叉性及边缘性的特点,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等学科优势,着力发展多学科横向交叉,突显区域经济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化工环境控制为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建设,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在化工领域具有优势、交叉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

2.1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安全与环境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建设,学科平台较高,为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较高的专业平台基础。同时,通过内引外联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聘期多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担任化工原理及相关实验的任课教师,同时建设化工实习基地。返聘化工学院退休教师,指导学生环境工程相关设计。

与此同时,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具有化工实践背景的教师,增强本专业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快环境工程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建立新的模块化环境工程培养体系,将化工相关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模块,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水平逐年提升。同时增加化工相关实践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并安排每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本科生的良师益友,取得明显成效。本专业组织“环保宣传进学校”、“环保演讲比赛”、“科大环保周”、“李村河生态调研”、“关于青岛市公交系统安全现状的调研”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下企业、进工厂等活动,充分理解化工生产工程,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科学系统培养,大多数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专业水平高、化工污染防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

2.3 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凸显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的专业优势

组织10位年轻教师到齐鲁石化等工厂学习调研,强化其化工环境概念;“科研进课堂”,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科研进实验”,注重将科研所取得的成果纳入实验课的教学中;将科研成果中设计制造出的实验仪器等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清洁生产审核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大特色,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同时,积累了丰富与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相关的知识,可通过开设《清洁生产》课程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生动案例分析,同时作为导师,经常带学生进企业,使学生掌握课本上不能获取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为其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和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

2.4 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化工企业实际的结合。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属于综合性专业,没有特别针对性强的行业支撑,此外新专业历史很短,与企业联系较少,这些问题对工科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首先环境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可以赴齐鲁石化公司、琅琊台集团、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学习实践和调研。或通过邀请上述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开设研讨班,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促进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5]。

3 效果分析

在以上研究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扩大环境工程师资队伍,尤其是在化工污染方面大力引进相关高级人才,近两年,环境工程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高级人才3名,增强了师资力量;择优选用最新化工污染治理相关教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所有教材均采用国内最新最权威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重视化工背景的篇章;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手段,实现环境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最近与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场、电厂、垃圾填埋场、市政设计院等十多家企业、设计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协作协议;鼓励环境工程专业从事化工污染治理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国创”、“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校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在2015年底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目前专业全体师生为了通过认证,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已经同意于2016年6月进校考察,这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4 结论

本文首先总结了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的渊源、相互关系,指出在当前形式下,环境工程专业应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特色的必要性。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论述本研究的可行性。从近期取得的成果来看,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用短短的十年时间,从一个边缘化专业成长为一个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的专业,与该专业的准确定位与建设思路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6-89,108.

[2]肖谷清,王姣亮,谢丹.面向“化工污染控制”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5):244.

篇9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篇10

2012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学位由医学改为理学,培养目标由“医学高级人才”改为“应用型人才”,实际上明确了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而非“检验医师”,教学内涵由重视临床改为注重技术[1-2]。随着培养目标改变,必然要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是关键。因此,如何重构既满足临床需要又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摆在医学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谈一些体会,并对医学检验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作比较。

1明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3]。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知识;掌握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备初步医学检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及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能胜任医疗卫生机构及与医学检验相关机构的临床检验、卫生检验及其他医学实验室工作。

2理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应慎重[4-6]。教学思想应统一于人才培养要求,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不能认为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压缩或只需将有关临床课砍去。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的现状下,怎样争取其他教学单位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学生获得所需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另外,教学内容应根据培养要求进行改革,其中教师知识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因此,第一,科学制定主干课程,以培养检验技师为目的;第二,对课程设置做具体界定,弱化过于冗长、纯理论的基础课程,整合临床课程,促进专业多方位发展;第三,理顺课程关系,避免重复;第四,重视技能训练,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第五,就学科特点作自身考虑外,聘请三甲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检验科骨干人员为专家,就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

3构建“三个平台、一个环节”的课程体系

综合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及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利用本校综合性大学优势,构建“三个平台、一个环节”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及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平台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通识教育、学科基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平台中比例约为60%和40%,专业教育平台中二者的比例约为70%和30%。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社会实践、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其中实验课程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三个平台中。打破原来授予“医学学位”、培养“检验医师”的旧课程体系,建立适合授予“理学学位”、培养“检验技师”的新课程体系。

3.1调整和整合课程

3.1.1学科基础课程“检验技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诊断,将病理学、脱落细胞学等课程调整到“学科基础平台”。压缩带有浓厚“临床医学”色彩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内容。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整合为医用化学,加强化学与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联系;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整合为分析化学,针对仪器检验时代特点,将仪器分析内容整合到检验仪器学。另外,将物理及电子技术基础(必修)调整为医用物理学(选修),以减轻教学任务和学习负担。

3.1.2专业教育课程把单独设置的内、外、妇、儿、传染病、诊断学等临床课程一体化,将内科学与诊断学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1(必修);将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2(选修);将传染病学调整为选修课。这种整合表面上属于“不得不”,实质上是一个整合临床课程内容的机会。针对四年制检验技术的要求,临床课程整合以诊断为先导、以内科为重点、其他各科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对临床医学知识不应强调系统性而应强调整体性的观念[7-8]。

3.2按照学科发展、知识衔接的先后设置课程

四年制本科学制短、任务重,课程设置既要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学科的系统性,又要避免内容重叠,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做到纵向阶梯少重复,横向平台不重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等,基础课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及衔接不当问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老师不得不重复基础课内容。因此,将基础课与相应专业课安排于相邻2个学期,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起到了课程整合的效果。

3.3配置和优化课程,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3.1突出专业特色课程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实验技术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其外延已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增加检验仪器学为主干课程,将临床检验仪器集中讲授,做到纲举目张,避免重复;增加分子生物学检验课程,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

3.3.2兼顾职业资格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课程,将生化、免疫、细胞等有关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讲授,既避免重复、节约课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质控意识和标准化操作理念;并将临床输血与检验变更为必修课。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西医综合而非检验综合,故设置临床医学概论1(诊断学、内科学)、临床医学概论2(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

3.3.3加强英语及计算机知识教育增设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程,增加双语授课比重;在通识教育平台要求修满5学分的计算机模块课程。检验工作对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学好专业外语,不但有利于对自动化仪器的学习和掌握,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方面也非常必要。计算机技术不仅要学好,还要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以便能够驾驭不断更新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检测仪器。

3.3.4增加数理统计、文献检索等“工具性学科”的教学比重在医学统计学、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等课程基础上,增设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医学文献检索和利用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及科研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3.3.5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本校综合性大学优势,在通识教育平台,要求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与艺术类课程不低于该平台选修课程的60%。另外,增加医学人文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6增加选修课考虑学生后期专业方向分化,增设预防医学、国际卫生检疫、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学等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基础和职业规划选修。

3.4强化实践教学

3.4.1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改革实践教学构建由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组成的整合化、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整合为机能学实验,增加显微形态学实验、现代病理技术等课程,将实验与理论分开,单独开课,单独考试,实验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另外,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等融入创新教育体系。

3.4.2增加实验课程比重,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与临床及社会需求的联系。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比例。引入近年来各亚学科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延伸。遵循“检验技师”培养目标,减少相关疾病发病机制探讨及过分深入的检测指标的临床分析。重视临床模拟教学,包括病例讨论式教学、临床标本检测等。

3.4.3加强临床实训和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低年级学生,提倡到医院搞社会实践,了解实验室工作流程,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对高年级学生,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熟悉未来工作环境和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3.4.4注重实习前岗前培训增加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学时,并将其分成两部分,首先在检验诊断学实验室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然后到医院检验科进行各专业组实战训练。

3.4.5重视毕业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最后一年进入实习,严格按照实纲要求,加大训练力度,加强检查指导、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设计,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4比较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五年制医学检验与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分相差较大,前者243.7学分,后者160学分;各平台或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差异也较大,五年制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分别为25.4%、26.3%、33.4%和14.9%,四年制的则分别为30.6%、25.0%、25.0%和19.4%,见表2。表明医学检验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医学检验技术总学分减少,通识课程比例较高,导致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课程,尤其后者所占比例明显降低。另外,医学检验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提高,体现了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再者,医学检验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为0.788,医学检验技术则稍有增加,为1,主要由于后者通识课比例增高,专业教育课比例降低;另外,本科教育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从这方面看基础课较之专业课可适当多一点,至于多少为合适,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研究,关键是要有特色[9-10]。总之,新一轮专业目录调整,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各校都会以教育部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本校实际和市场需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本校将根据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在现有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基础上,通过配置和优化课程,初步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完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方案,为与本校类似的地方高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继瑜,王前,郑磊,等.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78-80.

[2]姚婕,黄辉,方立超,等.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47-1048.

[3]郭桂平,仝玲.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J].职业时空,2012,8(8):78-79.

[4]SmithBR,Aguero-RosenfeldM,AnastasiJ,eta1.Educa-tingmedicalstudentsinlaboratorymedicine:aproposedcurriculum[J].AmJClinPathol,2010,133(4):533-542.

[5]郭素红,李正祎,孙可歆,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初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1):71-72.

[6]吴肖肖,蒙伟达,罗保红,等.医学检验技术与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70-72.

[7]马德秀.将综合性大学优势转化为医学教育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48(2):12-13.

[8]夏乾峰,覃西,吕刚,等.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84-885.

篇11

(一)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根据当前检验工作在医疗工作范围和地位的变化,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学科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毕业生的专业质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检验教学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掌握的只是理论,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和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陈旧、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综合性、边缘性、创新性学科课程少都有关系。

(二)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依据

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依据是(1)新课改对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新培养目标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医院发展对检验工作人才的要求。(2)国家确定的卫生专业人员资格证考试提纲对检验工作人员标准的要求(3)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关于思想、方针以及教学质量做出的要求。(4)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运用。(5)很多医院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三)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式

(1)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设定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2)学校可以组织检验专业的教师和临床专业教师及医院检验科的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3)对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发放问卷和向相关专家及有工作经验的检验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反馈。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具体方式

(一)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检验专业、文化社科五个课程群。

(1)前两个学期主要是以学习文化社科、基础医学和公共基础课程群为主,把涉及到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初期的教学综合了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在三到四学期之间主要是以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临床医学概要主要学习医学的内外科、诊断学、儿科、妇产科以及传染病学,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医院中面临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新兴学科融入到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满足当前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和改革的标准。

(3)最后将四至六学期设计为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实习时间为四十八周,主要是在临床医院检验科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检验、医学技能培训和做一些毕业论文,这一阶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对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做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比例,一般达到一比一,甚至实践教学比例更高。同时对临床实习和基础实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 加强了临床检验和实习的技能训练。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高专院校增加了临床见习课时的比例,增加了与临床医师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并多了参与临床检查、咨询、病情病例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为将来就业时的临床经验奠定基础;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整合检验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临床岗位和检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根据在学习期间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自己毕业论文;改革检验技能的训练内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在各个专业零散的检验知识进行组合,制定相应检验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各种形态学检查,不断加深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和专业技能;改革检验技能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基础的实验方法,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经过检验实验教学多年的探索,基本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全程监督,以及训练、考核的标准化。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各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行业专家参与修订和完善了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实践教学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后的检验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包括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篇12

作者简介:陈婷梅,女,博士,教授,从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有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1003)中授予医学学士的五年制医学检验(100304)专业,2013年统一划归为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1010)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01001),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这一规定对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提出了不少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我们亟需探索与新专业目录及新培养目标适应的新教学体系。本文就新专业分类、新学制背景下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提出一些思考。

一、回顾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简史

1982-1985年,先后有八所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始了该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从1986-2003年,平均每年增加1-2所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1]。而2003年后,一些中专升格为应用技术专科,又升格为本科。国内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快速增加,每年约6-8所。到2011年,至少已有100余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并出现综合大学直接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情况(如兰州大学)。在国内医药类开设的专业中,仅次于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位居第三。若按平均50名/年/校的规模计算,每年培养近5000名医学检验本科生。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

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转换。

由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本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强调培养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具有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能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2],因此,从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前期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临床课,不少五年制院校还有临床实习环节;专业课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技术相关内容越来越淡化(也与临床检验日益试剂化、仪器化、自动化相关),而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临床相关内容越来越多;部分专业课教材体系也按临床医学的有关器官系统疾病体系编写等。

为适应新专业目录的要求,首先,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因此,应按照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的认为只需将有关临床课(仅约一学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据新人才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必须开设或加强。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多数院校实行菜单式课程组合的现状下,怎样得到其他教学单位的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获得所需的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置?

其次,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按新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较大的改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是基础(目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背景的师资同时并存),是新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学内容上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较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

3.配套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路转换。

现有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以早期开设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教师为主,应该说是主要适应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并且过多强调各专业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重复介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及专业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对医学检验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