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3-30 17:38: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光合作用的好处

篇1

谁在帮助锰氧化?

光合作用是用光和电子来产生能量,从而为有机体提供动力的。就现代的光合作用而言,电子来自水分子,氧气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但这并不是说,光合作用一开始出现就如此的。比如说,光合作用大约是在34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但并没有迹象表明,那个时候就已经有氧气产生了。所以有些科学家猜测,最早的光合作用很可能是靠分解别的物质,譬如说二氧化硫,而不是水,来获得电子的。

但到了大约24亿年前,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地质层中沉积的大量氧化物矿物告诉我们,此时氧气开始在大气中积聚起来,所以,光合作用直到这个时候才进化出现代的形式,即靠分解水来获得电子。

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换句话说,早期的光合作用是如何找到水这一替代物的?

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美国地质学家伍德沃德·费歇尔和他的同事考察了南非的一些岩石。这些岩石形成于大约24亿年前,形成的时间正好处于地球环境大转折——以分解水、释放氧气为特征的现代光合作用出现的前夕。研究表明,尽管这些岩石是在无氧的环境下形成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岩石里的锰元素却都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从化学中了解到,在大气中缺少氧气的情况下,金属锰需要一些催化剂才能形成氧化物,换句话说,没有一点别人的帮助,这个反应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帮助锰氧化的是谁呢?

光合作用也在进化

费歇尔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个帮手就是无氧呼吸同时又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生命!但这种生命的光合作用有点奇怪,电子“采自”金属锰。锰失去电子之后变成离子,而锰离子是不稳定的,很快会跟周围的水反应生成锰的氧化物。这样,在大气缺氧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形成锰的氧化物。

篇2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当学生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没有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向所确定的目标前进。在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把一些花草布置在实验室的四周,也可以把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画像和格言布置在实验室里,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室便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从而自然本能地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加强教师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认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从而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效果。我向学生明确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三、学生利用教材和提供的条件,进行学习观察和操作,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假设

我们知道,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感知客体,获得感性知识,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好基础,还可以深化书本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在这一节教学(2课时)中,我准备了十二个分组实验,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学生提出看法,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在观察实验后,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者要能够及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并督促学生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一方面密切注视学生讨论的情况和进程,同时还进行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点拨,但不越俎代庖,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讨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思路更开阔,认识更全面。

五、对讨论,老师要做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结论

对讨论的结果,教师要做出必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在讨论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知识漏洞或不严密、不规范的表述加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过程、现象、本质和规律掌握得更简练、更精辟、更准确,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和误解,有利于以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

实验1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就是说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2结论:在植物体中,叶绿体越多的部位,蓝色越明显,也就是产生的淀粉越多,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实验3结论: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来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4结论:甲装置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就不能制造出淀粉,乙装置里的清水,不能吸收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了二氧化碳,就制造出淀粉。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科学实验还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篇3

早在100多年前,“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就对叶片上的气孔进行了仔细观察。他发现,夜间的气孔不是完全关闭的;但却无法解释这个现象,只能推测这种开放的状态或许与植物处于应激状态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并且基于试验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解释植物这种看似“不经济”的做法。有人认为,植物从表面上浪费的行为中得到了某些好处或补偿,如增加了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了竞争力等。

概括来说,植物夜间失水有以下几种作用,如提高了碳同化、氮素吸收和氧气输送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光合作用

植物的“夜生活”到底要消耗多少水分?这要看是对于什么样的植物。一般情况下,植物夜间蒸腾失水的比例可以占到白天蒸腾失水量的5%~15%,有时会高达30%。

消耗这么多水分,却没有给植物带来什么好处,确实是一种浪费。然而,科学家通过测量黎明前的气孔导度(度量气孔张开大小的指标)发现,那些在夜间蒸腾失水较多的植物在早上的气孔开度也是比较大的,而这会帮助植物尽快投入到光合生产中,从而提高了植物在清晨的光合能力。因为气孔的打开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一直处于开放或者半开放状态的气孔,自然就会比那些还在“睡梦”中的气孔有更高的活力。这有点儿像汽车比赛,同一起跑线,行进中的汽车总比那些还没发动的汽车跑得更快。

促进氮元素吸收

曾有美国学者通过对一种灌木植物的研究发现,终止了夜间蒸腾作用的植物相比于对照组,吸收的氮元素相对较少,从而间接证明了夜间蒸腾失水可以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

为了验证营养元素吸收和夜间蒸腾失水的关系,阿根廷学者肖尔兹等人对在巴西生长的树木进行了添加氮肥和磷肥的试验。他们发现,相比于营养匮乏的样地里的树种,生长在养分充足的环境中的植物,夜间气孔导度明显降低,这说明植物的夜间蒸腾失水或许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特别是氮素。

加拿大和美国的学者则证明,那些叶片氮含量高的树种,它们的树干在夜间的液流和蒸腾作用也比较大,这些树种同时也是生长较快的树种。

白杨幼苗的试验也表明,肥沃的生长环境不仅提高了植物体内的氮含量,其夜间蒸腾失水的比重也加大了,这说明夜间水分蒸发与植物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

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夜间失水与氮素吸收没有关系。如在对几种向日葵植物的夜间蒸腾失水的研究中,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向日葵夜间的气孔导度不受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而对土壤水分有更直接的响应。

提供氧气

植物的旺盛生长伴随着强烈的呼吸作用。我们知道,呼吸作用的效应与光合作用完全相反,它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据估计,密封树干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当惊人,有时甚至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900倍。如此之多的二氧化碳使细胞无法正常呼吸,甚至会产生缺氧症状,进而阻碍植物的代谢过程。不过还好,植物可以通过树干液流为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有学者对白桦树干的氧气供应情况进行了估算,发现有60%的氧气是通过液流的方式提供的。树干液流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其中包括夜间的水分散失和树干补水,这表明树干液流在夜间也扮演着氧气传输的角色。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3个树种的夜间液流特征,发现纸皮桦的夜间液流占到总液流比例的10%,是夜间水分利用最大的一个树种,而这与它处在演替早期、生长迅速且不耐阴的习性有关。据称,夜间的树干液流可以为纸皮桦边材深处的活细胞输送氧气,从而保证了它的快速生长。当然,除了液流能够给植物提供氧气之外,气孔和皮孔也是植物氧气供给的有效通道。

生物节律调节

世间万物皆按一定的规律繁衍生息。古人说的“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貌似是一切生物共同遵循的法则。虽然有研究证实植物夜间失水与自身的一些生理代谢过程相关;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植物在夜间打开气孔,就像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一样,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生物节律本身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篇4

那是一场灾难。在数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氧含量上升毁灭的物种比例很可能高居魁首。尽管如此,氧气的危险特质—高活性,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一种丰富的能量来源。生命很快就开始开采这座宝库,我们的动物祖先也在其中。

远古光合作用

过去的10年来,我们对地球历史这一阶段的认识,发生了大逆转。教科书会告诉你,光合作用甫一出现,氧含量就开始攀升。但是,据我们现在所知,有些生物早在34亿年前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比氧含量上升要早得多。问题在于,为什么氧气会在那么久之后,才喷涌而出?

本质上,光合作用就是“收割”太阳能。植物利用太阳能制作食物,把二氧化碳变成碳链。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糖类可以用作能源,也可以用于制造从蛋白质到DNA不等的各种更复杂的分子。可能与你所预期的不同,产生氧气并非不可避免。事实上,许多细菌都可以不用产生氧气,就把光能和二氧化碳转化为食物。而且,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菌这种光合作用的历史,几乎和地球生命史一样悠久。

2004年,当时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泰斯(Michael Tice)和唐纳德·罗威(Donald Lowe),在

南非研究距今34.1亿年前形成于浅水中的岩石时,发现一种化石结构与现代光合细菌形成的微生物席非常类似,但是没有任何氧气产生的迹象(参见《自然》杂志,第431卷,549页)。对此,他们认为最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细胞进行的是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

从这一发现起,我们开始真正接触到早期光合细菌。201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马丁·布雷泽(Martin Brasier)及其同事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岩石中发现了距今34.3亿年前的细菌细胞化石(参见《自然·地球科学》,第4卷,698页)。“它们生活在光照良好的潮间带或潮上带,”布雷泽说。岩石的化学组成,以及充足的光线,充分表明这些细胞中有些能进行光合作用,却不产生氧气。

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出现得如此之早,似乎相当令人惊讶。现在已知最早的化石,形成于距今34.9亿年前,仅仅比它们略早一点。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尼克·雷恩(Nick Lane)认为,一旦生命演化到能够依靠化学能为生,转而利用太阳能其实算不上什么飞跃。“实际上,光只是让电子流过同一台设备而已,”他说。

对于雷恩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谜题在于,为什么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要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才演化出来。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出现在大约24亿年前,可能比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晚了10亿年。明明更具优势,为什么它会如此姗姗来迟?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在第2步中,电子进入二氧化碳,帮助把二氧化碳分子转化成糖类。而第1步则是获取这些电子,也就是从一种分子上剥离出电子,用来产生驱动第2步所需的电化学梯度。

10亿年的延迟

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由水分子提供电子。剥离电子的过程使水分子裂解为氢离子和氧。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氢离子和电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氧气则是一种没什么用的副产品。

在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电子由其他种类的分子提供,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硫化氢。裂解硫化氢产生的副产品是硫。硫化氢具有非常容易失去电子的优点,或者说非常易于氧化。而且在早期海洋中,硫化氢也很常见。不过,在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发生的表层水域,硫化氢估计很快就被消耗一空了。

用水提供电子的最大好处是,水在海洋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水的缺点也不小。“氧化水非常困难,”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布兰肯西普(Robert Blankenship)说。我们现在依然在为之努力: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尝试,希望开发出一种廉价高效的裂解水的方法,以生产氢气作为燃料。

因此,在选择水之前,光合细菌最先选择容易氧化的物质,也就合情合理了。传统观点认为,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渐从不产生氧气的版本演化而来的。布兰肯西普和很多研究人员都支持这一观点。

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如何出现的,所有与此有关的假设都不能绕过以下4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事实1: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有两个迥异的类型。一些细菌具有被称为Ⅰ型的反应中心,它们从硫化氢之类的分子中获取电子,而且电子走的是单行道,即每个电子只利用一次。另一些细菌具有Ⅱ型反应中心,可以在内部循环利用电子,从而降低了对外界电子来源的依赖。事实2: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一个Ⅰ型反应中心和一个Ⅱ型反应中心串联在一起工作。事实3:尽管蓝藻同时具备两种反应中心,但它只用Ⅱ型反应中心来裂解水分子产生氧气。并且,反应发生的位置上,有4个锰原子排列在一个钙原子周围。事实4:具有Ⅱ型反应中心、进行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细菌,不具备这种锰和钙的组合。

布兰肯西普认为,后两个事实最为重要,它们指向了一个简单的发展过程。他认为Ⅰ型反应中心先演化出来。从古至今,基因交换在细菌中一直十分普遍。编码Ⅰ型反应中心的基因被另一类细菌获得,通过逐渐调整修改基因编码,形成了Ⅱ型反应中心。之后,这类细菌的后代又把金属原子纳入其中。最后,形成了包含4个锰原子和一个钙原子的结构布局。现在,细菌可以只用Ⅱ型反应中心氧化水分子,进行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了。

布兰肯西普声称,在此之后,这些细菌的后代通过基因交换,又获得了Ⅰ型反应中心,蓝藻就这样产生了。因此,布兰肯西普认为,蓝藻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中心,只是一个巧合。

该假说作出了一个明确的预测:曾经有一种不同于蓝藻的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个缺失环节,将具有Ⅱ型反应中心、进行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细菌(其中包括紫细菌,一种现生细菌),与进行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蓝藻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靛蓝”菌。目前为止,还没有“靛蓝”菌被发现。布兰肯西普和其他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其他方法,证明靛蓝菌曾经存在过。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试图把紫细菌改造成类似于靛蓝菌的生物。这或许是诸多尝试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研究人员改造了紫细菌,使它们有能力将锰离子纳入反应中心,并利用锰离子与含有氧元素的分子发生反应(参见《美国科学院院报》,第109卷,2314页)。这还算不上是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却是向着目标方向迈出的一步。

海洋灾难

即使有一天,生物学家真的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靛蓝菌,也不能证明靛蓝菌曾经自然演化产生过。对于埃兰来说,渐进假设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事实。为什么如此显而易见、如此简单的过程,需要花上10亿年的时间?为什么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只演化出了一次?(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只有蓝藻。植物通过让蓝藻在体内生活,获得了这种光合作用的能力—换句话说,植物的叶绿体是由蓝藻发展而来的)。而且,为什么所有蓝藻都同时具有两种类型的反应中心?

埃兰同样认为,Ⅰ型反应中心先演化出来。但是在这之后,他的假设就大不相同了。他认为,光合作用细菌在发展早期遇到了某种问题,导致多复制了一整套Ⅰ型反应中心基因。多出来的这一套反应中心,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承担不同的功用。这套反应中心演化出了循环利用的电子,成为了最初的Ⅱ型反应中心。埃兰推测,由于拥有两套不同的反应中心,使得这些“早期蓝藻”在广泛的环境中兴盛起来。当环境中的硫化氢比较充裕时,它们使用Ⅰ型反应中心。当硫化氢不足时,它们转而使用Ⅱ型反应中心,循环利用已经得到的电子。

然后有一天,灾难降临了。一些早期蓝藻漂进了一处富含锰、却缺少硫化氢的浅滩。细菌适时启用了Ⅱ型反应中心。然而,紫外线照射锰会使锰放出电子,所以,事实上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很快就造成了Ⅱ型反应中心的拥堵。虽然锰离子会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锰,但周围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锰,继续产生过量的电子,造成早期蓝藻的死亡。

或者说,造成了绝大部分早期蓝藻的死亡,只有一个幸运儿存活了下来。埃兰认为,在这个幸运儿中,由于基因突变,同一时间只能开启一套反应中心的开关坏掉了。当两套反应中心同时运作时,锰产生的电子流经Ⅱ型反应中心后会被Ⅰ型反应中心抽走,这样就解决了阻塞问题。换言之,两种反应中心开始联手工作了,就像在现代蓝藻中一样(参见《欧洲生物学化学会联盟通讯》,第579卷,963页)。

可是,这个细菌的后代是怎么从由锰提供电子,转到由水提供电子的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没有变过。直到今天,所有植物用于光合作用的电子都是由锰提供的。只不过,这些电子现在来自于Ⅱ型反应中心内部的一个锰原子团簇。这个团簇具有一项不同凡响的能力—当它给出电子之后,能够从水分子中偷来电子,从而把水分子裂解开,释放出氧气。

当早期蓝藻演化出这种Ⅱ型反应中心后,它们对锰原子的需求就微乎其微了。接下来,它们就能从富含锰的水域向外开枝散叶,借助无穷无尽的水和阳光,开发利用当时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不久之后,数量庞大的蓝藻喷吐出来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组成。

如果埃兰的假设是正确的,蓝藻偶然进入富含锰的环境,以及关键基因开关的失控,必然发生在同一时间。埃兰也同意,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太低了。但这或许就是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耗费了10亿年才出现的原因。他说:“我研究的这条路线只是个时间问题,经过漫长的时间,终于等到两个意外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菌上。”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现在埃兰的理论已经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支撑了: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富含锰的环境。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伍德沃德·菲舍尔(Woodward Fischer)及其同事,一直在研究位于现今南非的岩层,该岩层的形成时期恰好是在氧含量上升的前夕。他们发现一处岩石中二氧化锰含量非常之高,而且意义格外重大的是,这处岩石是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形成的。即使是紫外线,也不足以产出如此规模的氧化锰。这个研究团队在2012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说,埃兰提出的早期蓝藻的光合作用模式,似乎是对这种现象的唯一可信的解释。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99-02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学校因为其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而忽视了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尤其是中考中生物不作为考试科目,生物一度被很多学校停课。生物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同时认为生物学习中很多学生也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所以这门学科就被忽视了。其实,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历史和其他的学科。

一、提高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程度

我们对生物的认识也许仅仅局限在动物和植物,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的植物,这些其实只是构成了生物的一个小部分。如果按照种类来,微生物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动物和植物。什么是微生物?他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后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人究竟是不是动物呢?很多学生可能认为人就是人,怎么可能是动物呢,只有小猫小狗才是动物。而什么是植物呢?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光合作用的生物就都是植物。其实植物也不是唯一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很多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两个简单的概念就会把很多人弄混,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很多学过生物的学生都只知道植物会光合作用吸收光能转变成糖类,其实植物也是需要呼吸作用的,也就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很简单的道理,极少有学生能够将水果的甜和光合作用相结合起来。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新疆的水果有两个大特征,首先就是甜,其次就是个头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可以用两个概念就可以解释清楚,那就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在有阳光的时候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它们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素把光能转变成为糖类,同时把空气中的CO2转变为O2,而呼吸作用是将糖类转变成为CO2和能量。而温度是决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弱的,排除特别热和特别冷的情况,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两种作用是增强的。而新疆的环境就是昼夜温差大,在白天的时候温度很高,这个时候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能量和糖;而晚上的时候这里的温度又非常低,这就大大降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糖类的损失。所以,新疆的哈密瓜和普通的个头要比我们内地的大很多,而且也非常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吃新疆的水果的缘故,现代农业也利用植物的这一特点,通过调整昼夜温度,来生产出来个头很大的果实。例如,无土培养的西瓜和其他蔬菜,这些都是利用这一原理。这就是生物课程的奥妙之处,它可以直接引导我们的生产和劳作,而且在超低成本条件下得到更多的成果。[1-6]

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生物课程不仅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产,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对我们自身结构的认知,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细菌是除了动植物外的另一种生物,它的存在是很难用肉眼看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可能就是一种菌,那就是蘑菇。其实人体的大部分细菌都是对人体有好处的,只有少数是对人体形成危害的。好的细菌,例如我们的大肠杆菌,它就是一种非常友好的细菌。它的存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为我们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而有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是令人烦恼的,学习生物可以有力的排除这些危害。我们平时注意自己的卫生,就可以有效地阻挡细菌对我们的危害。而病毒也是一种生物,它对人体的危害更是不能小觑。病毒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它可以说是给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历史上每一场瘟疫的形成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远的不讲,近些年的萨斯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已经让人们非常害怕了。

天花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天花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很多人都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当然也有人因此得益,康熙皇帝就是因为得过天花,而具有了抗体,所以他当了皇帝,这就可以说明古代人有多么恐惧天花。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花是不可治愈的。而得过天花的人一旦得过天花而存活了下来,那就是具备了抗体,所以之后就不会得天花了。在欧美,天花更是夺取了很多人的性命,所以西方国家对此比中国人更恐惧。后来,科学家发现挤牛奶的女工身上有些痘痘,而他们这些人却从来不会受到天花的影响。所以后来发现她们身上这些痘具有预防天花的作用,把这些痘痘弄破后流出的脓水滴到没有抗体人的破伤处,就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

之前的非典更是让人心慌慌。非典病毒是通过动物传给人,然后病毒发生病变,这样就会成为一种人传人的疾病,而且因为其发病速率极快导致没有办法治愈。所以,学习好生物对于我们预防疾病,保障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也会成为像语数外一样重要的学科。重视生物教学,了解生物学习的作用,可以有效保障我们身体的健康,有效抵抗疾病。

参考文献:

[1]周斌,王铮敏.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

[2]孟长利.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与注意问题[J].青春岁月,2011,(18).

[3]韩淑艳.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篇6

通过与学生们广泛交谈和备课组同事间的交流,发现重复错误的原因在两方面:① 主要是教师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② 学生知识点没理解,课后未消化;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其中,出在学生的问题是主要的,应是重点被关注的。

1.1 教师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

优秀教师不仅具有优秀的教学理念,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能够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难点的处理上只言片语、恰到好处,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类老师善于总结,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成绩普遍较好,出现重复错误现象极少。而出现重复错误现象较多的,则可能是那些课堂教学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的科任老师。他们或者教龄不长,经验不足,或者备课不成分,磨题不到位,或者职业倦怠,缺乏进取心。下面是一次备课组听课时某一“老”教师在新授课试题讲评时的一段处理。

【例1】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教师:“由图可知,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量。在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等于实线的y值与虚线的y值之和,与30℃时相等,故答案选A。光照相同时间,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看虚线的y值,25℃最大,积累有机物最多,B项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虚线和实线y值相加,25℃与35℃相等,C错。两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量等于呼吸作用量,D项错。”

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但其实迷茫不语。

课后,备课组评课活动中,在肯定该教师讲解“全面”的同时,有教师指出:“为什么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量?为什么不向学生解释判断依据,而只是‘由图可知’简单带过。”确实,该类题的回答之所以学生重复错误,经常是因为不能辨别净光合作用与实际光合作用。教师如下处理该试题,效果也许会更好。

教师:“虚线是实际光合作用量还是净光合作用量?”

学生:“净光合作用量。”

教师:“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各种答案。

教师总结:“题干已经说明,测定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观察指标,CO2吸收量与释放量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和呼吸作用量。”

通过以上几个问答,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净光合作用与总光合作用的区别,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2 知识点没理解,课后未消化

教学中,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很刻苦,整天忙于做作业,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见识广,能够应付各种考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事与愿违,他们的成绩与努力不成比例,学习处于中等或中下,当看到其他成绩好的同学轻轻松松地学习时,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究其原因,这与他们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不能够抓住知识点的实质,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然后就忙于做题,做题成为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此外,这样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性格比较固执,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问题,不听教师劝告,坚持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只要试题稍微变化,他们就难以应付,出现重复错误的现象。

1.3 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

教学中,也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对基本知识掌握还可以,但每次考试下来,分数不高。问其原因,他说自己会做,就是不知道怎么扣分了。通过分析其试卷,这类学生的重复错误与其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有很大关系。他们对自己重复错误的知识点不去归纳,放任自流。当再次碰到的时候,又过于自信,提起笔来直接书写答案,不会在草稿子上先分析,再作答,因此容易犯下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失分。如“线粒体”写成“细粒体”,“细胞膜”写成“Cell膜”,“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写成“促甲状腺释放激素”,“C5化合物”写成“碳五化合物”。又如当CO2浓度下降时,回答C5化合物含量增加的原因时,这类学生只回答“C5化合物的消耗速率减少”,而将“C5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几乎不变”给省略掉。他们之所以会认为平时会做,但是在考试时就不知道怎么扣分的原因在于:平时课后的练习没有教师的批改,答题不规范自己也不知道,考试时教师会非常严格地改卷,问题就曝露出来了。所以,强调习惯养成,答题规范是这类学生增分的“利器”。

1.4 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

教学中,有些试题会设置“陷阱”,学生如果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极容易造成重复错误的发生。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带有信息题的知识点,特别是遗传题。例如以下这类遗传题,就有学生容易犯这类错误。

【例2】 某家族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Ⅱ-2为患者。那么Ⅱ-1为该病携带者的概率是 。

初学者可能会算出Ⅱ-1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但是通过教师讲评,能够接受Ⅱ-1没有患病,应将患病概率的1/4去除的道理,很容易得到2/3的答案。但是重复犯错的学生,他们审题就不会很仔细,会一而再地得到1/2的答案。

1.5 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

教学中,学生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也是重复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类学生大多学习没有主动性,基础知识点掌握模糊,各个概念容易混淆,任凭教师如何讲解,不该错的题目还是要错。由于基础不好,他们学习缺少信心和耐心,也就不能理解试题的意思,做起题来也没有思路。为了“学习”,他们还是能够完成考试,但答案大多也是错误的,给教师造成一种重复错误的假象。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解是无效的,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知识才是出路。

2 重复错误现象的纠错策略

2.1 加强磨课与磨题的备课组活动

到了中年后,一些教师已经评到了高级职称,没有多大的动力,表现为职业倦怠,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看,应该加强磨课与磨题的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可以定内容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进行重点磨课,如选择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遗传的基本定律、染色体变异、神经调节等内容,每位教师分别先上课,然后全组教师评课。这一方式有利于各年龄段的教师对主干知识的处理,可以使“倦怠”的教师集体的力量下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在备课组活动加强磨题也是一种良好途径。备课组成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题,如高考题,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说题、议题和评题活动。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试题时,就可以使课堂高效。

2.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答题习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教师应该将规范答题纳入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规范答题也是增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教师从自己教学进行反思,规范自己的解题习惯,不将自己的随意行为传递给到学生。像学生书写Cell膜等情况,大多是教师教学中就出现过的。

针对一些重复错误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纠错工作。如叫学生拿出一本本子,专门做好自己学习过程中一些重复错误的一些试题,然后写上自己的体会。通过抄题、议题后,学生基本上对这类试题也就消化了。如果今后再复习时,效果会更好。

2.3 自主学习,回归教材

现在高考已经抛去了以往那种精英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的平民教育模式。其中,基础题为试卷的主体,能力题只是为了不同层次高校的选拨而设定的少部分“难题”。因此,正确解答基础题,回归教材巩固基础是避免重复错误的有效手段,也是这类学生尝试突破能力题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也是巩固基础、避免重复错误的主要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自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对一些重复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减少盲目听从导致理解不深刻的错误发生。此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

篇7

第一,要心中有数。这就是要教师在从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到课堂讲授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把怎样指导学生记忆同教学方法的设计一道考虑进去,并尽力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把指导学生记忆寓于课堂教学之中,作好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第二,要方法对路。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把教材中哪些需要学生记忆的,运用什么方法记忆比较恰当,怎样把这方面的指导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等问题一一进行排队归纳,现在归纳起来,在我所运用过的记忆方法中以下七种是比较奏效的。

一是推理性记忆。所谓推理性记忆,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凡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的内容,我都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记忆。在指导上,主要是重在分析和推理,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例如,在讲“基因分离规律”时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分离规律的实质,就先把教材中关于分离规律的描述分解成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推进的几个小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分离规律的完整概念。这些小问题依次是:其一,在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结论:是杂合体);其二,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结论是:基因);其三,性状的分离,实际上是什么东西的分离?(结论是:基因的分离);其四,发生分离的基因,彼此是什么关系?(结论是:等位的,是等位基因);其五,等位基因是位于什么之上的?(结论是:分别位于两个同源染色体上的,并且彼此都是独立的);其六,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独立行动,还是伴随着什么一道行动?(结论是: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其七,这种分离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结论是:在减数分裂时进行的);其八,分离后的基因是怎样传给后代的?(结论是: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在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分离规律的描述,学生不仅当堂课理解了,而且当堂记住了。

二是借记忆。所谓借记忆,就是对一些难记的概念,借助与之有关联的其它表达形式进行记忆。例如,在讲述光合作用的概念时按照教材中对光合作用概念的描述,列出表示光合作用的公式。而后,再对照光合作用的公式,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像这样,借助概念写公式,或借助公式结概念,学生普遍感到好记忆。

三是联想性记忆。所谓联想性记忆,就是对一些在内容上互为因果关系的知识,通过联系和想象进行的记忆。例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就往往是结构决定功能,即有什么样的机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反之,在长期适应的过程中,结构也会由于功能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这个原理,便要求学生学会以结构带功能,以功能想结构,进行联想性记忆。

四是对比性记忆。所谓对比性记忆,就是对一些在过程上互为相反的生理活动或生理功能,抓住一方忆另一方的记忆。例如,初中植物学中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气体的交换,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贮存与释放等生理过程上都是互为相反的。对此,教师若能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是能恰到好处的。

五是形象性记忆。所谓形象性记忆就是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类比的记忆。例如,把载体、红细胞的功能同运输用的轮船进行类比,既形象,又生动,学生感到有兴趣,能理解,好记忆。

六是排除记忆。所谓排除性记忆,就是对若干容易混淆的内容,通过比较之后,抓住特殊,把握全部的记忆。例如,对怎样记住人体内各级血管里流动的血液的名称这一问题,就指导学生在进行比较之后,得出除“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外,其它血管里流动的血液的名称与血管的名称相一致的结论。

七是机械性记忆。所谓机械性记忆就是对一些比较繁杂,但又必须记住的内容,通过整理归纳,从中找出易记的规律,让学生抓住这个规律进行记忆。例如,学生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时,对于书写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2代的九种基因型,感到用“棋盘式”,既麻烦又易错。针对这个情况,便在详细地讲述了“棋盘式”原理之后,归纳了一种快速简便的书写方法,并提供了记忆的歌诀,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同“棋盘式”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比“棋盘式”在书写的速度上加快了15倍,在准确的程度上达到了100%。现以杂交组合AABB×aabb为例将书写的方法及其歌诀介绍如下:

写法:

歌诀: 两对基因垂直排,横三竖三纯杂纯。

或: 两类基因垂直排,谁横谁竖都可行,

显头隐尾中间杂,横竖均为纯杂纯。

篇8

无水不长树,水分是果树生长、营养物质吸收、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的合成、转运细胞分裂和膨大、树温的调节等重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子和组成部分。灌水的好处是:(1)有利于树体的花芽分化、充实、饱满,为翌年生长、结果奠定基础;(2)树体适时进入休眠,枝组组织、发育充实,有利于增强越冬抗寒和抗冻的能力;(3)促进树体来年强壮、旺盛生长、继续扩大树冠,春梢发芽早,枝条墩实,自然停长早,一茬花开的早、强壮,坐果率高,不受早春低温冻害;(4)防止和减轻幼树抽条,防止冻害发生;(5)提高来年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6)秋施基肥按有机肥+无机化肥+土壤调理剂+尿素,即“四肥一调理”技术,容易分解肥料,达到以肥调水,以水调肥的作用;(7)保持根系旺盛的生命活动;(8)且可降低叶温、减少叶伤害;(9)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果树冬灌最佳时期

果树冬灌的时间,以土壤封冻前后,即夜冻昼消时,二九或三九为最佳时间。冬灌过早,气温还比较高,地面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降低果树的抗寒抗冻功能。过晚则气温偏低,土壤板结,水分渗不下去。积水冻结。果树根系易遭冻害。果树冬灌的时间以土层平均地温5℃。气温为3℃为宜。

3果园冬灌的灌水量

以灌水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地下为好。渗足根系分布层,即幼树25-30厘米,成年树80-10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

4冬灌的方法

(1)树盘畦灌,根据树冠投影大小作树盘,在树盘中灌水,条件较好的渠、井双配套的果园,在灌水之前,先修好水渠,灌水时要灌透、灌足、灌饱。提高树体抗冻抗寒能力。这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灌溉方法。

(2)穴灌水。在树盘内外挖沟,内浅外深,将沟灌满。渗后覆盖。一般沟深30厘米,长50~60厘米,宽20-25厘米。特点是省水。此法适于水源缺乏地区采用。

(3)无灌水条件的果园。可行覆草覆盖技术,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农作物秸秆、落叶、杂草、绿肥等进行覆盖,一般覆草厚度15-20厘米,此法既解决了蓄水保墒,又可增加有机质含量,并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恒定地温。

(4)收集积雪。对无灌水条件果园,可充分利用降雪天气。收集大量积雪。解决蓄水和灌水问题。

篇9

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语文教学中往往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哪些需要背诵,哪些需要熟记,教师都一一点明。学生无需动脑,无需智慧,只需要简单的机械记忆。学生的头脑中不会产生问题,只会记忆和背诵教师教的那些知识和内容,非常缺乏自主参与、分析思考的意识。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是在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文章,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学生在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中形成了积极性、发展性思维。范进遭胡屠户无端辱骂后,还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孔乙己在酒客们嘲笑他有偷窃行为时,还硬撑着作“窃书不能算偷”的辩白;范进穷困潦倒时,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中“东张西望”寻人买鸡,而孔乙己尽管饿的“脸色清白”,但也不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范进在接受胡屠户的银子时,明知从此不会再用他接济时却还在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孔乙己穷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却把自己少得可怜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学生又自然延伸到主人公周围的其他人物,比较他们的不同归宿,进一步引发了问题意识。范进的众邻居得知范进中举后,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并出主意想办法为他治病,胡屠户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都反映出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孔乙己周围的酒客们则表现出冷漠和麻木,孔乙己不过是使“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酒店的掌柜对孔乙己也是一幅冷漠的情怀,经常对“十九个钱”唠叨,充分表现了病态化的社会和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悲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加强和培养。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

篇10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的问题

高中生物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理论性很强的,学生对此多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结合生活、贴近生活的情景来趣化这些内容,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的趣味性,从而让他们有兴趣探究。比如,在学习DNA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在讲授正式内容前,结合近年来世界上的一些重大灾害新闻,说明救援方是如何通过DNA来鉴定死者身份的;或者以刑事侦察中的实例来说明如何通过血液、毛发等来甄别犯罪嫌疑人,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趣味性,就能够让他们的探究兴趣高涨,引导他们通过探究来开展学习。

二、在实验中创设问题,让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生物的一大特点是实验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环节,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学。当然,这种问题设置应该和实验本身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比如在做光合作用实验时,可以让学生思索:不同的因素(比如,光照的强度、CO2浓度等等)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如何能够让光合作用更加充分、有效,人工干预的成本和收益如何保持最佳状态等。这样不仅能够深化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科学如何与社会、商业接轨有所思考,为他们走向社会、学以致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跟进教学

除了上述问题创设的情景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让他们通过解决问题来跟进教学,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酶的催化作用这一内容时,可以先询问学生的身高,然后发问:近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近10厘米,这是如何做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日本西化生活方式进行探究,研究牛肉、牛奶等食品中的酶是如何促进各种食物消化吸收的,是如何增强了日本人的体质的。通过这种探究,学生的问题意识肯定能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篇11

盆景植物发生徒长枝,是因为植物的常规生长机理被打破、改变或衰弱造成的。在幼树、老树、重剪树、伤残树上表现较为突出。

1、营养过剩成分偏缺

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氨、磷、钾。当氨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植物叶面积迅速增加并加快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旺盛。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增大等过程,能促进根系的形成和生长。钾素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氦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促进植物生殖生长。

在生长能力比较强健的幼龄、壮龄树桩养护中,出于强壮树体和缩短成型时间的考虑,一般是大肥大水管理。如果磷钾肥过多而氮肥不足,根、干、枝、叶生长状态失衡,根与干的生长优势暂时超过枝叶,光合作用显得不够时,就会在老枝某个输送功能条件最好的老芽点(潜伏芽)附近,很快长出一个或几个旺盛枝条,以此达到新的平衡。如果过量施用氨肥、其它元素不足时,叶面积和叶绿素数量增多,使植物长时间保持旺长,给植物根部提供大量养分,使根部功能突然加强,同样容易诱发徒长枝。

2、旺树强剪主枝断头

按照岭南盆景“截干蓄枝”的造型方法,树桩的主干或主枝养到一定粗的时候就要短截断头,枝条符合比例就要强剪,重新培养下一级枝条。这些树桩正处在生长旺盛的养坯阶段,一旦树桩被断头或强剪,枝叶与根部的平衡就被打破,根部功能虽然被暂时降低,但急需来自叶面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来维系,就会在距离最近、皮层与导管最好的芽位,迅速长出新的强健枝条,以尽快达到新的平衡。

3、树皮伤损输导中断

树皮是树木保护树体不受侵害、有效输送各种营养和水分的重要器官。树皮受损加上病菌的侵入,树木的输导组织被破坏或中断,就会在受损部位下方寻找比较优秀的老芽点,迅速长出新的强健枝条,以此来快速恢复叶面的光合作用,给根部提供养分。在盆景实践中,经常有刀刻树皮促进来芽、环剥树皮促进生根的做法,就是破坏植物输导系统原理的应用。

4、树体衰老,组织老化

过于衰老的树桩一般不宜制作盆景,因为它的寿命不会很长。少数品种优秀、桩型优美的老桩需要漫长的复壮培养,并且要有高超的养护技术才能做到。

树桩过于衰老,其生理机能严重退化,树体衰弱,抗性降低,生长缓慢。难以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雨、雷电、高温、冰冻等,抗击病害、虫害、细菌入侵的能力微弱,组织结构老化,光合作用降低,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失枝、失根甚至死亡。

老桩在平衡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吸收功能退化,很难满足所有根系和枝叶的生长,处于优势的枝叶与根系得到优先供给并优先生长,这就是老桩偏枯的主要原因。当优势枝叶所在主干的供应水线遭到破坏时,就会在破坏点以下生长一个或多个徒长枝,来维系光合作用。这种徒长枝一般生长在偏枯老桩的中下部。

以上是树桩发生徒长枝的主要原因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一棵树桩如果经常发生徒长枝,往往是多种原因其同作用的结果。

二、徒长枝在盆景应用中的误区

盆景发生徒长枝,不但扰乱树形、影响美观,还消耗大量养分,对来年花芽形成造成不利影响,一般需要及时抹芽或剪去。

“存在就是道理”。树桩既然发生了徒长枝,一定有它本身的生理原因,我们要区分不同情况,在树桩养护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树种和不同的养护目的,谨慎处理,合理利用,来提高养护水平。

误区之一:不管是否成型,一律删除。

成型树桩出于保型的需要,生长受到诸多人为限制,一般很少生长徒长枝。因为树桩已经成型,将少数徒长枝作为预备枝或辅养枝来培养的需求不多,一般要删除。

未成型的树桩大多处在放养阶段,养根、培枝、造型、壮树是最主要的养护目的。在放养的过程中,水肥充足,环境条件良好,树木生长比较旺盛,而且短截、重剪、调枝、蟠扎等工作在不断进行,很容易诱发徒长枝。将这些徒长枝有意识的保留一部分,可以帮助树木生长、缩短树桩的成型时间。

误区之二:不管生桩熟桩,一律删除。

下山栽培不到二年的树桩一般称为“生桩”,树桩成活并生长正常的下山树桩一般称为“熟桩”。“树桩求活”是树桩养护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在求活问题上,生桩与熟桩在枝叶的处理上有很大不同。熟桩因为已经成活并能够正常生长,其徒长枝如果没有特定用途可以删除。生桩则不同,因为刚刚下山栽培不久,受伤严重,需要快速恢复树势,而枝叶量在恢复过程中取着十分重要作用。下山桩初生的叶面积越大,光合作用就越强,通过叶面制造的营养物质就越多,使根部生长加快:根部的愈合和生长速度加快,能更有效的给枝叶提供水分和各种养分,促进枝叶的快速生长。所以生桩在第一年不宜过度抹芽、修剪,更不能随意删除长势旺盛枝条。误区之三:不管是何品种,一律删除。阔叶木与针叶木相比,虽然叶片的功能相同,但功能能力差别很大。阔叶木因为叶面积大,毛孔多,光合作用强,呼吸速度快,生长比较迅速:而针叶木则正好相反,其生长一般相对缓慢。从生长速度上看,阔叶木新生枝条比较容易,而针叶木的新生枝条一般比较珍贵;从光合作用上看,删除枝条对针叶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阔叶木的影响。所以删除枝条就要区别对待,尤其是生桩更要慎重。目前国内松柏盆景发展较快,但有一部分盆景爱好者在删除松柏枝叶时,套用阔叶木的处理手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对待下山松柏树桩,枝叶修剪一步到位,无用枝条全部删除,仅保留很少的枝叶量,致使树桩生长缓慢、衰弱、甚至死亡。

在常见的杂木树桩养护中,品种不同,对徒长枝的删除也要区别对待。一些树皮较薄、木质较硬、输导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的树种,如映山红、木、赤楠、蚊母等树种,如果在树桩下部发生强劲的徒长枝,这种枝条具有“优先抢夺性”,会影响上部枝条的发育,造成上部枝条失水偏枯,应该限制其生长或删除。

误区之四:不管长远设计,一律删除。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它处在不断生长和不断调整当中。某个新生徒长枝要不要保留和利用,不同的制作者会有不同的想法。这里就有艺术眼光和长远意识问题。

不管是“立意在先”,还是“边养边看”,一件作品应该有短 期、中期、长期的设计思路,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变化而不断调整,这样才符合盆景的创作规律,才能出精品。

盆景中枝条的作用是在不断变换的。现在的有用枝条以后可能没有用;现在无用的徒长枝以后可能有大用途。因为除盆景本身在不断变化以外,创造者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一般来说,尚未成型并具有精品趋势的盆景,它的一二个关键枝位需要安排预备枝,一是防止意外用于弥补,二是用于未来调整。所以要在适当的树桩、适当的部位保留适当的徒长枝条,并要适当的造型培养,以适应树桩未来变化的需要、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徒长枝的作用与合理利用

徒长枝枝势强劲,生长迅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部分枝位理想的徒长枝条,作为预备枝或辅养枝来培养,来提高养护水平,提升观赏价值,缩短成型时间。

预备枝就是备用枝,它一般是为盆景的某些重点枝或要枝准备的,在未成型或半成品盆景的养护中使用较多。当这些重点枝或要枝的枝位不好、枝体衰弱、伤残过重、因为制作强度大可能带来失枝等风险的时候,预备枝就会派上大用场,不至于多年培养的树桩报废,也大大缩短了主枝再造的时间。

辅养枝就是为休养树势、辅助树桩增强根干枝叶的生长状态、加速伤口和水线的愈合、在完成辅助任务后需要删除的枝条。它可以提高树桩的成活率、增强树桩的长势、缩短树桩的成型时间,在未成型或半成品盆景的养护中使用较多。

徒长枝在盆景养护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应当有目的、有选择地合理利用。如果确认这些枝条将来是无效的,那么现在的保留只是暂时的,在完成特定任务后再删除;如果确认这些枝条将来可能是有用的,就需要有目的地造型养护:如果徒长枝过于旺盛,严重影响到其它造型枝生长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适当限制。

1、强壮树体,增强树势

刚刚下山栽培不久的毛坯和一些病树、弱树、受伤树,其树体衰弱,生长缓慢,要保持适当的叶面积,可以加速树体恢复,其徒长枝一般需要暂时保留。徒长枝所在的枝条整体枝势较弱时需要暂时保留,以便强健整体枝的长势。整体树强剪,在叶面积相对不足、光合作用偏弱时需要暂时保留,以便加速恢复树势。

2、自身靠接,弥补缺枝,

树桩生长正常后,发现某个部位明显缺枝,就可以利用本树的徒长枝进行靠接,弥补缺枝。这种靠接的好处是,生长愈合速度快、品种和树性完全相同、没有变异风险。用其它无效枝条也可以靠接,但愈合及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3、预备造型,调整枝位

当徒长枝的出枝位置比原来的造型枝更为理想时需要保留,作为预备枝进行造型培养,因为它生长优势明显,很快就可以替换枝位不够理想的老枝条,使枝的布局更加合理。

4、放养培育,改善过渡

徒长枝处在过渡不好的干或枝条的中部,就需要暂时保留,并适当放养培育,加速其生长,以便迅速改变枝干的僵硬状态、改善过渡条件,提升树桩的自然美和艺术价值。

5、定向培养,替换弱枝

保留适当部位的徒长枝,经过造型培养,可以替换老弱枝、病态枝、伤残枝,使树桩更加强健。

6、母树养桩,高压繁殖

对一些品种珍贵的稀有植物,利用徒长枝进行高压繁殖是个好办法。在陡长枝半木质化时,利用枝条软的特点将其蟠扎造型,待其木质化后,将下部进行环剥,按一般高压法扎好塑料袋,填完泥土,保持湿润,待适度生根后将其剪下,植入盆中即成新的盆景。

7、加速愈合,强健水线

在树桩的伤口或截面附近、处于弱势的水线附近发生徒长枝一般是比较难得的(尤其是比较珍贵、生长缓慢的松柏盆景),应当有目的地进行养护,可以加速伤口、截面的愈合,强健水线功能,迅速提升树桩的观赏价值。不过,对这类徒长枝的养护需要尤其小心,要防止伤口愈合部隆起和水线上部枝条失枝。

篇12

Abstract: The pond water for fish pond area, depth, shape and orientation, sedimen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thus raised fish pond high yielding stable transform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ish, fish ponds that provide reference .

Keywords: condition; pond; pond; quality; fish

中图分类号:TV93池塘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条件决定着养鱼的效益,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鱼池应该尽可能做到有利于改善上述环境因子。

1池塘条件与池塘改造

1.1池塘必需的基本条件

1.1.1水源。水质良好而又可靠的水源是池塘养鱼必需的,因为养鱼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一定水量及调节水质,从而实现密放精养,高产稳产。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井水为好,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质好,有条件的最好过滤一下,除去敌害等水源的水质要求溶氧量能在4~6mg/L以上,pH值8.1~9.6,有机耗氧量在30.5 mg/L以下,没有硫化氢。

1.1.2面积。养鱼池的面积要适中,一般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为便于管理和操作,以0.44 hm3左右为宜。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鱼种池也可在0.78 hm3左右,成鱼池可在3 hm3左右,目前由于养殖技术和各方面条件都较成熟,在实际养殖中成鱼池面积可达3.44 hm3以上。

1.1.3水深。池深水宽是密放混养的基础。池水过浅,水体小,水质量变化,鱼类活动范围小,饵料生物少。池水过深,不但费用高,而且对养鱼也没有什么好处,深水处浮游植物数量少,光照弱,光合作用产氧少,风力不易使上下水层混合起来。一般情况以鱼苗池水深1.2m左右,鱼种水深1.6~2.6 m,成鱼池3~4 m为宜。1.1.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池塘最好是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好,长宽比为3∶1.5或6∶3,这样的池形优点是池埂遮阴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水温的提高,在养鱼季节偏东风和偏西风较多,受风面大,有利水中溶氧量的提高,可减少鱼类浮头。长方形鱼池便于拉网操作,注水时易形成全池水的流转。连片池塘要求规格化,这样便于饲养管理,而且有利于统一规划。

1.1.5底质。池塘的底质从多方面影响水质,对养鱼非常重要。池塘的底质首先要求保水性能好,才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和肥度。池塘的底质通气状况不良,土壤间隙完全被水浸没,氧气来源主要是水中的溶氧。有机质分解较慢,池塘经过养鱼后池底会积存一层淤泥,这样池塘原来的底质对水质的影响就逐渐减弱,其作用被淤泥所代替。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具有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的作用,新修建的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质常不稳定就是因缺少淤泥的缘故。但淤泥过多,有机物耗氧过大,造成底层水长期缺氧,甚至形成大量氧债,容易引起鱼类浮头。因此,池塘的淤泥不宜过多,以保留11~16 cm为宜,若淤泥过多应每年清除。

2水温温度不仅直接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而且通过水温对其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对其发生作用,几乎所有的环境条件都受到温度的制约。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有它所需要的最适生长温度,同时又有最高和最低的忍耐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失调而死亡。温水性鱼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划分为3个范围左右:水温11~16 ℃为鱼类的弱度生长期,鱼体重缓慢增长;16~25℃为鱼类一般生长期,鱼的增长和增重速度一般;25~31 ℃是最适生长期,增长和增重速度最快。池塘水中的溶氧量与水温成反比关系,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减少。而鱼类的代谢强度和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因而高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有机耗氧,一般停止使用有机肥。池塘的水温随气温变化,因此,池塘水温出现季节和昼夜差异。2.1溶氧量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是水质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晴天,池塘溶氧量的92%左右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补充的,从空气中溶入的氧占12%左右。池塘中溶氧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白天光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而出现氧盈,产生氧盈的水层称为氧盈层,一般最大深度为92 cm左右。夜间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时就会出现鱼类缺氧而浮头现象。

2.2二氧化碳池塘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作用。由空气溶入水中和二氧化碳量很少。水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利用。池塘中游离二氧化碳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是很少的,在开放式的情况下,都不会构成对鱼类的危害,只有在水被封闭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才会积聚到对鱼类有危害的程度。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变动随水生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情况而转移,表现为昼夜、水平和垂直的变化,其变化情况一般与氧的变化相反,傍晚时下降到最低点,而黎明前升到最高值,二氧化碳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会影响饵料生物的繁殖。

2.3pH值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7~10,因此,凡是pH值低于6或高于11的水都不能用来养鱼。pH值对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有很大影响,pH值过低时,光合作用不强,水体生物生产力不高,鱼类生长明显受抑制。因此,酸性水不能养鱼,需要进行调节和改良。2.4浮游生物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影响最为重要。俗话说“看水养鱼”,就是以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所反映的水色为依据的。水色可以判断池水的肥度。肥水具有“肥、活、嫩、爽”4个特点:“肥”是池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水色淡浓适中;“活”即池塘的水色一天内有变化;“嫩”即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鲜明,而不发灰发暗;“爽”即水质清爽,水肥而透明度适中,溶氧量高,生活环境适宜。

2.5细菌和有机碎屑池塘中细菌和有机碎屑是鱼苗和滤食性鱼类的重要饵料。在人工投饵、施肥的过程中,有机碎屑就成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池塘中的细菌有50%可被鱼类摄食。池中有机物质是以溶解的状态存在,是水中营养盐类的重要来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