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问题汇总范文

时间:2024-04-01 10:56: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木工程专业问题汇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木工程专业问题汇总

篇1

中图分类号:CT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15-03

当代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部分学生缺乏将来就业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应用能力;(3)部分学生只忙于学习,缺乏必要的人际交际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4)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统一的体系,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没有真正起到基础和铺垫的作用;(5)学生解题能力强,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弱,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6)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只是盲目地服从,缺乏主动性;(7)多数学校没有建立实践(训)教学基地,使得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不足,缺乏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形势,以东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研究平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强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为原则[1],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适应21世纪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并提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 S. 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处理多准则、多目标复杂问题的简单决策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层次分析法已经在能源系统分析、城镇规划、经济管理、科技成果评价以及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将这些要素按照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即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对各层次中诸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各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3]。

(二)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采用AHP进行决策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步骤[4,5]:

1.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的决策目标,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2.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求受调查者按照1-9标度法,对同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可以构造判断矩阵。

3.建立权重集

首先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判断矩阵推算各层次中诸因素相对于上一层问题的相对重要性系数(也称为权重)即为层次单排序。

4.一致性检验

为了评价层次排序的有效性,还必须对判断矩阵的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T. L. Seaty提出的随机一致性比值 (Consistency Ratio)的概念进行一致性检验。

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分析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应当成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其应具备的能力应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6]。

1.获取知识能力

主要包括:(1)外语应用能力;(2)计算机应用能力;(3)非智力因素。

2.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主要包括:(1)工程勘测能力;(2)规划设计能力;(3)施工管理能力。

3.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1)跨学科知识融汇能力;(2)综合分析能力;(3)初步科研能力。

4.拓展能力

即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校园文体活动、班级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活动,主动接触社会,自我锻炼提高,所获得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实例分析

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建立权重集及一致性检验等程序,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进行优选,对应用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分析,确定施工管理能力是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一)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识别

在查阅大量文献并对有丰富教学和工程经验的土木工程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进行识别,见前述。

(二)构造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评价模型

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几个层次将已经识别出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层次化,从而构成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评价模型,见下图。

(三)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专家意见汇总后进行加权平均,就可以给出第二层B中各因素对应于第一层A的判断矩阵及第三层C中各因素对应于第二层B中各因素的判断矩阵。

(四)建立权重集

1.层次单排序

(1)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中,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获取知识能力,第三是拓展能力,第四是创新能力,见表1。

(2)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获取知识能力结构中,计算机应用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外语应用能力,第三是非智力因素,见表2。

(3)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结构中,施工管理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规划设计能力,第三是工程勘测能力,见表3。

(4)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结构中,综合分析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跨学科知识融汇能力,第三是初步科研能力,见表4。

(5)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拓展能力结构中,社会交往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组织管理能力,第三是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见表5。

2.层次总排序

根据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计算第三层C中各因素对于A的权重,即层次总排序。由层次总排序可知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中,施工管理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是规划设计能力,第四是社会交往能力,第五是外语应用能力,第六是工程勘测能力,第七是综合分析能力,第八是组织管理能力,第九是非智力因素,第十是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第十一是跨学科知识融汇能力,第十二是初步科研能力。具体见表6。

(五)一致性检验

经过计算,各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要求,说明层次排序有效。

三、提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施工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侧重学生施工管理能力的培养,设置《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建设监理》等10门相关课程、1个相关课程设计及3个相关实习,有利于强化施工管理能力(包括施工现场的图形表达能力、识图能力、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及工程素养。

(二)引导学生选课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选课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使学生学到更多将来在生产一线需要用到的知识,可尝试引导学生选课。例如,尝试引导学生选修《建筑工程经济学》、《建设监理》、《建筑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等与学生施工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

(三)强化认识实习、建筑施工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施工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重视认识实习、建筑施工实习等实践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采用校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方式。由学院安排统一参观施工现场,学生分组独立参观已建工程,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或利用假期可以进行拓展实习,参观道路、铁路、桥梁工程及水利工程。

四、结束语

21世纪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培养新一代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对能力进行定位是个关键问题,这使得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应用层次分析,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建立权重集及一致性检验等程序,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进行优选,确定各层次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总结提出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即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施工管理能力,为构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董事尔,赵渝林,明承林,李文渊.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19.

[2] 葛慧明.层次分析法在专业技能评估中的应用[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7(1):19.

[3] 李允为.层次分析法简介[J].学校卫生1989,(4):26.

[4] 冯浩.工程设计方案的最佳选择――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9,(5):7-8.

篇2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在线下停课等极端教学境况下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将学习者引向深度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增强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1]。在以往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采用的大多是围绕大学教师的专业教学模式,即在开展教学前先由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在课堂中由教师亲自讲解示范,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做的仅仅是根据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进行机械重复并撰写相关报告,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大多高校近年来仓促地开启了线上教学,但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改善。

一、混合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契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混合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对教学与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出重新思考与设计。作为高校的重点本质问题,教与学的关系在新课改后一直是教育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模式,二者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的不同,传统教学偏向于以教师为主体,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教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在效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学生缺乏主体性,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最大化[2]。除此之外,近年来线下停课状况时有发生,侧重于实践的土木工程专业通过生疏的线上教学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效果整体下滑。这些现状是高等教育状况发生改变的典型结果,而迎合这些结果,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契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利用线上、线下的结合教学确保高校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证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学效果[3]。

(二)考核模式更能够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尤其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高校也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相应改革,但是对于高校来说,很难在核心素养培养后对学生的培养状况做出考查。而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多依赖线下教学,而考查却能够通过线上来予以实现[4]。

(三)提升教学稳定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因此也一度成为高校最炙手可热的专业,虽然近年来受到信息产业的冲击使其热度略微下降,但依然难掩高校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热衷。究其原因,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属于一类教学效果相对稳定的专业,在教学过程囊括了较多实践类教学活动,且专业性较之其他专业更强,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毕业也是相当大的问题。但是,线下停课状况的频繁发生却令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暴露了其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尤其近几年许多线下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无疑让土木工程的专业教学效果大打折扣[5]。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创设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它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稳定性。

二、土木工程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混合教学模式,其中线下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而线上教学则以钉钉等直播平台为根本开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较之以往更加科学、合理,但却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工作量大大增加

混合式学习仍然以教师为主导,虽然随着自主学习平台的出现,教师在线上教学方面的压力有所降低,但是仍然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线上课程内容设计、录制课程微视频、制作章节习题、在线测试、学习案例、学生讨论话题等各种教学资源[6]。除了这些内容外,教师还需要时刻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在线上遇到学习难题时,通过自主探究而无果后势必会向教师进行求助,而这个求助过程无论是通过线上途径还是线下途径,教师都需要拿出一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教师不仅需要比以往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更具有责任心与职业素养。由此可见,混合教学模式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这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之一。

(二)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待提高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就目前来看,土木工程专业中混合教学的开展形式仍然相对单一[7]。调查显示,目前大多高校选择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交替实施,其中,线上教学主要采取网课形式,旨在令学生形成自主性;线下教学则是负责对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答疑。通过这一模式,教学形式健全了,但是效果却不能达到最佳,线上教学内容不能够真正令学生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甚至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学生直言在混合教学模式出现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下降了。

(三)线上学习平台存在问题

除了教师工作量以及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外,线上学习平台也同样存在一定问题。目前,高校线上教学所使用的线上学习平台比较统一,比较常见的有钉钉、腾讯会议等,这些学习平台普遍使用人数较多,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这些平台往往只能用于直播教学,其他方面则只能使用学校开发的平台。这些平台虽然都由大型信息技术企业开发,但在实际使用时却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运行过程存在卡顿状况、加载速度较慢、界面设计不够简洁易懂等。

三、混合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准备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表达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目前,很多平台都提供了庞大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尤其是近几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等,都有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首先关注的是知识能否被学生有效地掌握。根据技工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我校以超星平台作为线上教学的主要途径[8]。在超星平台中可以上传视频、PPT或直播,也可以布置在线练习、在线答疑等,还可以进行线上讨论、在线考试与学生学习时长统计、发表评论结果统计等。就网页设计课程,我们采取对原有线下教学的PPT进行改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录制几分钟的操作步骤分解或是课程小结视频,这个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本次课程的要求和要点,方便自学时反复观看,也方便课程复习时汇总指导,起到对课程的统领作用。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选择方法

当前,我国进入了线下教学不尽稳定的教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灵活性。高校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位学生的个人防疫状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当学校属地处于无疫状态时,正常在校学生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线下教学与实践活动,以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当学校属地防疫状况形势较为严峻时,正常在校学生应当居于宿舍进行自我隔离并参加线上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应侧重于专业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对于集中隔离观察的少数学生,应当为其制订特殊的教学计划,当在校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时,集中隔离学生应与大家一起参与;当在校学生进行线下教学时,应有专门人员为集中隔离学生全程录像或直播,以保证其学习进度不落后于其他学生。

(三)优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来促进教学,降低教师本身的教学压力。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当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在此方面,教师可以线上平台所囊括的内容为轴心布置课前任务,可将课程相关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条目并以问题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以问题导入法让学生完成学习。而在学习过后,学生可以直接将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线上平台向教师做出反馈。教师在接收到反馈结果后,可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在后续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而针对“小众问题”,教师则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单独指导,尽可能地确保学生在进行课堂阶段时对相关知识的预习水平差距微小。课堂阶段在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原本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混合实施,教师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小,因而教师可以改变过去“将知识点嚼碎并喂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转而以引导学生“领悟”的新模式取而代之。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引入更多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游戏互动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9]。在课后阶段,教师不仅需要依托线上平台向学生布置课堂相关课后任务,还可以在平台内开设不记名课堂反馈,让学生自由提出课堂意见,以此实现混合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优化完善混合式学习平台

针对线上学习平台系统方面的问题,学校应当积极与学习平台方面沟通,要求平台的维护人员做出优化与相关维护。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不断探索,找到真正与课程契合的学习平台,提升师生在混合教学方面的体验感。

(五)定期为教师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并制定解决方案手册

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通过自学掌握混合教学的相关知识不切实际,因此必须以学校为核心进行相关培训。在此方面,需要对教师培训的内容比较冗杂,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包括混合教学技术培训、线上平台操作培训等[10]。作为软件的一类,线上学习平台势必需要不断做出维护与优化,但是随着其维护与优化,往往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而为了确保教师能够顺利使用,学校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平台为教师配备平台使用手册,在平台做出大幅度的优化后则需要为教师配备新手册。如此一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平台相关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手册自行解决。针对部分年龄较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教师,学校方面可以开展教师分组互相带动培训,即将年轻教师与年龄较大的教师分为一组,以此形成互相带动学习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混合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篇3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工作分析来看,在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建材以及安全这三个方面是其较为常见的问题:

1.1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就现阶段看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就致使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首先并没有对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与方法进行规范,导致了在实际施工过程汇总出现施工秩序混乱或偷工减料等现象;其次某些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施工技术较为陈旧且在正式施工前,在没有对设计图纸重点进行掌握前就开展施工,从而导致无法实时有效的组织分工,进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最后缺乏相关的质量监管机制,往往都是在施工后发现问题才进行解决,而无法及时的进行控制与预防。

1.2 施工建材管理问题

首先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入场建材质量并未严格把控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建材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如若,没有在采购环节便做好其质量把控工作。那么便会造成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到质量不合格的建材;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上海存在着为了便于领用建材而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来分类存放建材的现象。这样一来致使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建材乱堆乱放的现象,不但不利于管理,而且还会影响到施工安全;最后缺乏一个规范的建材领用程序,从而导致无规划领料以及随意领料情况时有发生。

1.3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对土木工程施工而言安全管理是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其不但对于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如期完成以及企业项目经济效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更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因而目前从总体上来看施工安全管理得到了不少企业的重视。但事实上从近些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及相关统计表明事故率呈现上升这两点来看,此项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笔者对此研究可知,导致当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通常来说,土木工程规模较大,这不仅意味着其建设中人员、设备与建材众多,同时所涉及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时,那么极易导致安全事故产生;其次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人员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主体,其安全意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发生率。但从实际来看,目前施工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这就意味着他们之中不少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因而造成相关事故产生就较难避免。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强化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①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并推行样板示范制度,重视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于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序较差与重复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防止技术交底不对接的情况出现;③应当结合施工特点来采取有效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④根据分项工程和月、季度考核制度采取一系列行政和物质奖励。⑤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施工工序得以高质高效开展;⑥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并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将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工作绩效相挂钩,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以切实提高施工质量;⑦要做好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并建立起完善的验收体制,加强检验人员的责任心,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包庇和庇护,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检查相关工作,从而完成质量的收尾环节。

2.2 加强对施工建材的管理

首先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制定合理的建材采购计划将所要采购建材的数量,规格,型号以及材质予以明确且做好相应的查验工作。其次应当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建材的分发管理工作,并结合施工组织技术与具体施工情况来科学编制建材需求计划。并合理安排建材的到货退场时间;最后应当要对建材做好分类存放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防潮防晒措施,以确保建材质量,防止建材乱摆乱放而影响到施工安全的情况出现。

2.3 强化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鉴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当前其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强化。

一个完善的制定是切实有效降低相关安全施工产生的关键,为此企业要编制出一个完善的制度。首先企业在中标土木工程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其相关技术资料,从而在充分掌握工程具体情况下编制安全管理制度框架,随后根相应施工内容及结合以往优秀的工作经验制定出针对性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完成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后,企业要组织专家对其科学合理性以及完善性进行审核,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完善。另外,由于施工安全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相关制度上也要做好更新与完善;最后开展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企业在土木工程建设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定期开展教育,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得他们掌握到相应的施工安全知识,同时对于提供其安全意识也大有帮助。

篇4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专项基金(ZX201313);住建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2013年土建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年廷凯 (1971-), 男,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研究,(E-mail) 。

摘要: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文章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工程地质课程,开展了英文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主要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践性教学和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英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并探讨了一些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地质;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2;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99-03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及国际地位的提升,由我国企业负责或参与的国际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土木、水利工程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中国的设计和施工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更加广泛的科技合作、国际交流,培养更多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对2011年土木水利大类招生的300名新生,进行了英语综合测试和严格选拔,确定45人为土木工程(国际班)的第一批学生。通过土木工程(国际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直接参与国际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高层次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一、开设国际班工程地质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土木工程国际班课程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工程地质学是其中的重要一门,它是以地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勘察、测绘与实验等技术手段来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类工程活动(如土木、水利、交通、采矿、国防等)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是各类工程设施的合理选址、设计、施工与运营服务的应用地质学。可见,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工程技术人员解决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能力将决定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1]。掌握好这一专业课程,对大型土木、水利国际工程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管理和招投标工作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开设这门课程十分必要。2013年上半年,根据国际班的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参照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经验[2-5],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为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小班授课)学生开设了工程地质课程并进行了全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实施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二、国际班工程地质课程英文教学的实践

(一)教材选用

当前英文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1)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讲授、英文互动交流、英文实验、英文作业及习题,即全英文环境。(2)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讲授,作业及习题、实验等采用中文模式。(3)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作业及习题、实验等采用中文模式。考虑到学生特点及工程地质课程初次开设(没有其他地质类先修课程)的特殊情况,此次为学生推荐了两本原版英文教材,即F.G.Bell编写的Engineering Geology,Tony Waltham编写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并参考Plummer等人编写的Physical Geology,供学生查阅。考虑到英文原版纸质教材费用较高,建议学生通过图书馆借阅或复印任课教师提供的辅助学习材料、电子材料和PPT讲稿等,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成本,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采用PPT讲稿,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工程地质课程的培养方案,基于对英文原版教材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专门制作了简化版英文PPT讲稿。总体上难度适中,观点鲜明新颖,层次上由易入难,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花太多时间去阅读原版书籍,特别是在英语基础不好,专业词汇量缺乏的情况下,学生对厚厚的一本或几本书会产生强烈的畏惧感,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综合多本工程地质原版教材而制作的PPT教案,能够覆盖课程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最新进展,使学生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达到课程教学要求。PPT制作中,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原版外文教材内容和知识框架适当节选,并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取了大量图片、动画等,作为教学使用。教学内容涉及地球及其内部圈层构造(2学时)、地质年代(1学时)、矿物与三大岩类(3学时)、岩石的工程性质(2学时)、风化作用(2学时)、地质构造(4学时)、地表地质作用与地下水(4学时)、地震与滑坡等地质灾害(4学时)、边坡稳定与加固技术(2学时)等,共计24学时。对每一专题内容中出现的生僻专业词汇进行了初步汇总,并给出简明词汇表供学生查用。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互动,每一小节教学结束后,与学生开展课堂交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英文形式给学生留少量的课后作业,如岩石按成因划分的类别,在野外如何鉴别,岩石与土的联系与区别,举例说明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等题目。由学生英文回答上次课布置的作业并讲解,总体上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大量的专业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介绍一些国外的教学案例,加深了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的理解。同时,课堂上也开展了部分实物教学,如介绍各大类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选取代表性岩矿、古生物地质标本,展示给学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地质构造部分,将典型地质模型展示给学生,并与实际土木、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具体的问题,如讲解的岩石结构与构造部分,出现很多生僻单词,学生无法在课堂理解并消化,多是根据图片来猜测意思,这样就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其中文含义,以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点的目的。还有地质年代表,要求学生记忆这些单词和含义,避免课堂讲授涉及时,学生没有概念,以致课堂接受率和收益率下降。

(三)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结束时对听课的学生进行了口头调查,绝大部分学生认可工程地质课程的英文教学方式,学习兴趣浓厚。感觉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仅学到了专业课知识,还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听力的水平。此外,根据学校教务网站在学期末显示的调查结果,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和对教学效果等的反馈接近99分,总体评价较好。对PPT教案的评价,学生认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且难度适中,只是涉及的专业词汇没有注音标,给阅读和表达带来一些困难。对课堂教学效果,几乎所有学生表示认可,多媒体教学直观、丰富、有效,并有助于理解课堂英语讲授,课后也有助于复习和巩固加强,可见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少数学生反应由于自身英语基础有限,在听讲和阅读教材时会遇到一些障碍,感觉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也有个别学生期待由外教来担任专业课程的讲授,体现真正国际化的感觉和学习氛围。在关于教学效果的调查中,部分学生欢迎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因为纯英语教学,如何将学习内容与非国际班工程地质课程接轨,如何理解中文版的工程地质词汇及内容,是很多学生比较担忧的一件事情。部分学生将来毕业时不一定到国外发展,很有可能在国内发展,与中国技术人员打交道,或在国外,也需要与国内技术人员打交道,这样掌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环境下的工程地质专业知识是很多学生期待的一种模式。

此次课程采用全英文形式的闭卷考试,总成绩含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项。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和布置的作业,通过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学习和掌握情况;实验成绩体现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野外地质实习表现;期末成绩为考察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考察学生的专业英文阅读分析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列于表1,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课程学习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仍有极少数学生成绩偏低,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表1 国际班工程地质英文考试成绩分布表成绩人数比例成绩人数比例0~4912.3%70~791228.0%50~5949.3%80~891534.8%60~69920.9%90~10024.7% 三、国际班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开设工程地质课程的英语教学实践,总体上英文教学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程地质英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供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全英文教学使用的教材,而国际上原版工程地质课程英文教材又太厚也太贵,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要求、学生英语水平等,编写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全英文教材,是短期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采取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地质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及深层次含义,有助于国内外工程地质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助于增加学生未来国内外的就业机会。此外,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应尽快完成实验室岩矿标本、地质模型、地质图件等有关设施的双语化。

(三)国际化教师与国际化交流

引进在欧美国家长期生活并获得工程地质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有博士后经历的年轻人,充实工程地质全英文教学队伍。特别是邀请英语为母语的海外知名教授,加入工程地质教学团队,每年给学生讲授部分课程内容,参与工程地质课程内容规划、教材编写等工作,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邀请与课程相关的更多外国专家,给学生创造更多国际化交流空间,提供出国访问交流、联合培养的机会,不但有利于课程的英文教学,更有利于土木工程国际班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国际班全英文教学才刚起步,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国际班英文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经验、发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土木工程国际班全英文教学日臻完善,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雨, 卞国强, 叶为民.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2): 97-100.

[2]何敏娟, 王少曼.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4): 34-36.

[3]徐飞, 万泽青.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J].高教论坛, 2006(1): 76-78.

[4]朱红耕, 杨生.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04, 13(2): 72-74.

[5]陈栋梁,卢照辉,周志军.土建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S1): 64-66.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on engineering geology course i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NIAN Tingkai

(a.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b. State Key

篇5

中图分类号:TU5;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6010805土木工程项目一般投资比较大,涉及范围和部门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这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1]。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及专业课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教师进行了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的尝试,如案例教学法[3]、CDIO工程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4-5]、项目化教学法[6]、交互式教学法[7]等,这些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这些教学探索均是基于教师角度,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未从学生视角剖析教学改革的效果。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传递者、学生的指引者,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文章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学促教”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时代特点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是一种可持续的系统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特点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方法的制定与实施,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一、“学促教”教学模式

笔者根据近十年教学实践,设计了“学促教”教学模式(图1)。该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改进,学生与教师定期进行沟通。由于学生人数多,定期沟通需采取有效措施,分期时间和沟通方式决定沟通的效果。目前笔者采取三期(前期、中期、后期)沟通,即将课时分为四段,如:56学时课程分别在14学时、28学时、42学时进行一次师生沟通,沟通方式采用课堂问卷调查,把要了解的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成为简单易选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问题反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调整。

图1“学促教”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二、课程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部分验证性试验,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能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8]。课程内容中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材料的成分、性质差异大,概念多,相对独立,联系较少,综合性强,系统性差,跳跃性大,学生易感学习枯燥,导致教学难度加大[9]。

三、“学促教”教学模式实施

聂忆华,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促教”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

笔者近十年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自2011年起开始研究“学促教”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且促进了教师授课方法的变革。

表1为2011―2014年“学促教”教学模式方案设计情况汇总,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越来越直接地多方位接触知识。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代接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根据课程特色、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发现这4年学生均反映作业时间、学习精力投入不足。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亟待解决,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表12012―2014年“学促教”教学模式情况汇总学期人数学生的教学建议制定的教学方案学生学习问题反馈前期有益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2011年

(一)课程重要性及难易程度

为了解该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学习难易程度,笔者对2011―2014年学习该课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图2、图3。认为该门课程重要的学生比例达到了80%,认为该门课程学习难度中等的学生比例平均达到了85%,只有约5%认为困难。由于该门课程并没有深奥的理论公式、力学推导等问题,只是多种材料组成、性能、应用等方面内容的学习,而且是各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基础物质,在学生心目中该课程学习难度不大。

(二)学生学习时间及成绩期望

为了解该门课程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与成绩期望,笔者对2011―2014年该课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图4、图5。4年中平均50%以上的学生投入学习时间一般,只有约20%的学生投入学习时间较多,这与表1中学生反馈学习投入不足的情况一致。但近80%的学生期望成绩优秀,这与图3中认为学习难度中等的学生比例一致,可见当认为学习难度不大时对成绩的期望会更高。其中2011年约38%的学生投入学习时间较多,明显高于2012―2014年,但约75%期望成绩优秀,约20%期望成绩良好,明显低于2013―2014年,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期望用更少的学习时间换取更好的学习成绩。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合理分配和管理时间和如何高效率利用时间也是重要的能力[10]。因此,后续应将训练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列入大学教育内容之一。

(三)教师授课效果评价

为了解该门课程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笔者对2011―2014年该课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图6和图7。4年中,理论授课教师100%为优良,其中优秀教师约占90%以上;试验授课教师(专业检测工程师,试验经验丰富)95%以上为优良,其中优秀教师约占70%。数据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非常满意。其中2014年是满意度最好的一年,表明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调整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五、教学效果分析

(一)成绩评价方法

为合理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对课程综合成绩进行细分,见表2。综合成绩分为理论考试、平时测试、试验、作业、课堂参与等五个部分,而且严格执行。将课程成绩分解后,工作量增大,因此,笔者尝试让研究生作为教学助手参与课程授课。结果表明,此种尝试对课程教学改革非常有帮助。一是研究生可以记录和整理各种成绩,二是研究生可以有效组织研讨课并积极参与,三是本科生与研究生可相互学习进步。

表2综合成绩分配项目成绩比例理论考试40%平时测试20%试验20%作业10%课堂参与10%(二)综合成绩与平均成绩

笔者分析2011―2014年授课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平均成绩(图8、9),试卷成绩平均期望为70分,可以看出综合成绩呈正太分布,符合正常规律,且正态分布峰值随着年份增加而减少,不及格率逐年减少,平均分逐年增加。数据表明,学生成绩越来越均衡,不及格率在降低,平均分在升高。结合图4、5分析可知,优秀成绩期望与最终平均成绩规律一致。其中,2012年学生投入时间最少,期望成绩最低,最终平均分也最低,前后保持一致。

六、“学促教”教学模式特点

从上述探索可知,“学促教”教学模式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第一,“学促教”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改革模式。原有教学改革模式均为教师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学生配合实施,教师引领学生或主导学生进步,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促教”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意愿,在学生全过程参与情况下设计或调整教学方案,达到教学改革效果,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学促教”是一种可持续的教学改革模式。定期进行学生与教师沟通,根据教学实施效果定期改进,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届优秀的教学方法可以传承到下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学促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模式。随着时代变迁,学生特性在变化,课程内容在更新,该模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意愿和特性,及时更新课程知识点和授课方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也不断与时俱进,不会固步自封。

第四,“学促教”是一种多样化、系统化的教学改革模式。在该模式中,涉及问题式教学法、归整作业法、拓展作业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看,单一教学方法并不能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只有根据不同课程特点、不同学生特点,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

七、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教学方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等多因素来设计,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基础课“学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中心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体意识、综合能力、平均成绩等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对教师授课认可度高。教师通过该模式不仅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可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笔者近二年已将该模式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2] 李庚英,赵晓华,熊光晶.“土木工程材料”CDIO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高等工程教育,2009(5):41-43,51.

[3] 柯昌君,刘秀伟.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5-48.

[4] 张长清,魏小胜,李国卫. 探究式学习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102-105.

[5] 郭咏梅.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2):69-71.

[6] 何文敏,王 闯. “土木工程材料”“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7(4):198-200.

[7] 杨医博,刘庆志,施贤真,等.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交互式学习课件的研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17(3):127-130.

[8]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周梅,杨晓明,崔正龙.建设精品课程,培养创新人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249-252.

[10] ARTHUR W. CHICHERING & ZELDA F GAMSONE.Applying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91.

“Learning promoting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model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NIE Yihua, CAO Guoe, WANG Gongxun, MA Binh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篇6

一、承包商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

环境状况包括地理、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当地风俗习惯以及地方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承包商至少要对这些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因为这些因素对将来施工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承包商对招标文件分析的深度。对招标文件分析的深度和正确性将影响到投标文件的响应程度和合理性,是承包商有效预测风险的直接来源之一,因而这种分析对于规避风险是十分重要的依据。

二、承包商对业主和工程师资信和意图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

这种分析从项目的跟踪期就已经开始,一个合法的、资金雄厚的业主对将来承包商正常施工、结算、索赔等工作都将是有利的。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于处理承包商和业主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会更加顺利和公正,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因素预测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手段。

三、做标期的长短

做标时间越长,承包商对各种问题研究的越深入,就可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是,多数情况下,业主规定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都较短,这就影响到承包商考虑问题的周全性,风险就会加大。

四、规避合同风险的对策

1.加强合同评审工作

据了解,一些施工企业合同评审采用的一般方法是:购买招标文件后,由主管招标投标的部门牵头,向各职能部门发出合同评审函,由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出评审、意见,再由主管招标投标的部门收集汇总。这种评审方法操作起来较方便,但有很大弊端。首先,招标投标部门发给各职能部门的招标文件是不全面的,职能部门没有办法了解各部分的关系;其次,各职能部门对这种合同评审并不重视,采取的是应付态度,随便找几个人讨论一下,汇总意见报出去;第三,招标投标部门对收集上来的评审意见也不重视,甚至只是例行公事,作为应付各种检查、审核的资料没有达到评审的目的。因此,要采用新的评审方法来体现合同评审的作用。

2.采用报价策略

风险越大,风险附加费越高。但是,风险附加费的增加必须要有一个增加尺度,对于承包商来讲,风险附加费不宜定得过高,因为增加这一费用必然会提高投标价格,这样会降低竞争力。因此,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定额管理水平,通过研究竞争对手和其他相关资料来确定风险附加费的额度。

3.合同谈判是应对措施

合同双方都希望签一个有利的合同,尽量少承担风险,但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承包商,应该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通过谈判把这些因素体现在合同条文中,完善合同条文。同时,对一些业主提出的特别不利的条款,尽量将风险的责任通过完善的合同条款推卸给业主承担,以减少风险。

4.施工中采用的措施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同样是很大的,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风险。购买保险。承包商应充分了解承包工程保险的种类、范围、保险金的计算以及赔偿的方法程序和赔偿额,来确定该投保何种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旦出现意外,就可以让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费用,减少自己的损失。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在前面合同评审时已经有过叙述,合理的技术、经济措施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对规避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承包商在该方面已经高度重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有效手段。加强索赔管理。低价中标,重在索赔。这已经成为多数承包商普遍运用的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索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积累经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等基础工作,如果没有基础资料作保证,空口无凭,业主、监理就无法受理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索赔程序就无法启动。专业分包。一个承包商并不是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熟悉,总有一些是自己从未涉猎或者不太熟悉的,为了减低由于初次尝试所要承担的巨大的风险,可以将所承建项目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单项分包出去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周显峰.我国工程合同造价公共规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课,包括科学研究性试验和生产鉴定性试验。其中,科研性试验是研究和发展土木工程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重要手段。生产性试验则用于施工质量鉴定、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剩余寿命估算、受灾结构事故鉴定等。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以试验指导书为依据统一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试验环节独立性太强,试验内容及所用知识不具备连贯性,容易造成学生认知方面的局限性。特别是往往忽略生产性试验环节和科研性试验环节的作用,较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试验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教学改革主要有试验平台的深化、现代化新型技术设备的运用、仿真试验的拓展等方面,然而,大多数高校面临课时数少、试验设备陈旧等问题。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改革的应转向帮助学生找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而又不乏创新性、实践性的试验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 现有实践环节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荷载、结构试验测试技术、结构静力试验、结构动力试验、既有结构无损检测、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试验指导书》为例,设置了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试验、等强度梁应变测定试验、简支桁架静载非破坏试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钢筋锈蚀性状检测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上述试验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试验前积极性不高:试验过程仅是理论课程的深化,学生对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积极性不高,准备不充分;

第二,测试手段的先进性不足:均为电阻应变片和应变仪的使用,造成学生对测试技术的认知不全面;

第三,后续分析过程单一:应用对象为等强度梁和简支桁架,考察桥路接法,试验中不存在具有显著意义科学问题;

第四,试验系统性不足:试验项目设置较为单一,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第五,规范的利用率低:学生没有参与相关规范和规程的检索、阅读和整理,从而无法理解所测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更无法从规范角度进行生产性试验活动。

第六,试验环节模式固定:学生所做试验内容基本固定,实验流程和操作由实验室统一安排,同时,试验设备及材料有限,学生对试验设备及材料接触时间短,导致对所用设备、传感器原理的理解不深,造成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培养不足;

第七,从面到点的教育缺乏: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相关教材内容编写丰富全面,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因此,许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对其只能了解性的学习,无法参与到试验的完整流程中。

3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探索

3.1科研性实践环节的探索

科研性环节的教学与要求要求学生进行某一科研主题的专业文献检索与整理,试验方案的设计、优化与交流,独立开展设计科研性试验,整理试验成果并进行汇报。科研性试验需开展的教学环节包括试验方案设计与汇报、试验实施及成果整理与汇报三部分。其中,方案汇报:占用2.0个课堂教学学时,要求学生对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试验的荷载方案、量测方案、预期数据结果及其处理方法等,对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试验实施:该环节占用试验教学环节2.0学时,该学时为试验室人员集中分配和指导试验设备使用,其余试验环节为课外学时;成果汇报:该环节占用课内2.0学时,要求学生撰写试验报告并进行多媒体展示,包括试验数据绘图、试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要求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报告的完整性。

3.2生产性实践环节的探索

生产性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完整流程进行展示,生产性试验的一般流程及对应的教学环节包括:第一,接受委托(下达任务):阐述试验主题及试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该主题可用的规范、规程等资料,课内2.0学时;第二,初步调查(资料收集):收集和对象相关的图纸、计算书、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历次修建与改建图纸等资料,填写初步调查报告,课外学时;第三,详细调查(量测对象):实地调查试验对象的使用状况、环境状况和使用年限,对存在问题结构及构件进行分类、汇总,课外学时;第四,制定方案(方案汇报):依据相关的试验规范、规程及试验手册,针对工程制定试验方案,确认量测参数、人员、施工组织等内容,课内2.0学时;第五,现场试验(实际测试):检测与鉴定目的相关的几何量、力学、化学性能等参数并详细的记录。课外学时;第六,数据整理(报告汇报):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总结,依据规范进行对结果进行判断,并进行多媒体汇报,课内学时。

4 科研性及生产性实践环节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工程学科为宁波市重点学科,建有国家科技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实验室现有HC200钢筋绣蚀测试仪、CKT-1000混凝土电导率测试仪、PS200型钢筋探测仪、RCM非稳态电迁移法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RCT氯离子浓度测定仪、PS-268B电化学测量系统等一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技术,同时,配置了MOI 130动态光纤光栅传感器、藤仓S60光纤熔接机、EXFO光时域分析仪等先进的光纤类检测技术。

4.1科研性实践环节设置的可行性

试验室具备开展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的条件,目前可在实验室开展的本科生科研型试验包括钢筋混凝土锈蚀机理:混凝土模拟孔溶液钢筋微电池腐蚀试验、混凝土中钢筋电解腐蚀行为试验;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试验;钢筋混凝土锈蚀电化学检测:基于电位法的钢筋锈蚀检测、基于线性极化电阻法的钢筋锈蚀检测;钢筋混凝土锈蚀光纤监测: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钢筋锈蚀程度监测、基于光纤光栅的钢筋锈蚀程度监测。

4.2生产性实践环节设置的可行性

篇8

关键词: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0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强调,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与大学生招生就业问题捆绑在一起[1],其实,创新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大课题,为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地方高校应全面推进九大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及时制订与完善创新创业评价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创业评价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分析

1.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不足点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求[2];2)创新创业方面的核心课程欠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评价问题没有解决。

1.2创新创业评价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

1)大学本科的专业目录里未设置创新创业,学科目录里也未设置;2)目前,在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中,科研学术评价占主导地位,虽有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但两者之间无量化转换标准且没有提高到相应高度而形成反差,阻碍师资力量。

2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2.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不足点

1)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2)延续性[2]较差,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3)土木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短缺。

2.2创新创业评价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之间衔接不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2)针对创新创业课的教师培训与管理力度不够;3)创新创业的环境仍需完善,创业经验匮乏、创业的科技转化率低[3]。

3延边大学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3.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阶段性、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与成果,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2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指导原则

衡量教学与办学水平、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之一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已被纳入我校本科生专业教育教学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合作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思教育数据公司,把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列入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重点内容,公示于众,接受公众监督。

3.3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依据创新创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确定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3.3.1总目标层(最终目标层)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创新创业意识与投入、创新创业培养方案、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钢结构、防灾减灾GIS)、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制度设计、创新创业实施与实现以及管理与成果,形成以“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区域绿色建材与结构、创新创业实践与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3.3.2总则层(分析观点层)

1)创新创业意识与投入,其观测点包括:教师与大学生共同具有的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的投入。2)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其观测点包括: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技能体系。3)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其观测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钢结构、防灾减灾GIS等。4)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制度设计,其观测点包括: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学制度的设计。5)创新创业实施与实现以及管理与成果,其观测点包括:创新创业实施能力、创新创业实现能力、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创新创业成果。

3.3.3指标层(评价准则层)

部分评价准则层,举例说明如下:1)通过专业师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动机、欲望、意识以及肯吃苦、求知欲强、持之以恒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意识;2)通过学校人力与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投入;3)通过本科生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新实践及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与结项、论文与专利以及创新创业大学生与教师、专利的激励措施等维度来评价创新创业成果。

3.4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经梳理而最终设计出一级指标五项;二级指标十四项;评价观测点(三级分项指标)三十四项。选用AHP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由美国运筹学资深教授萨蒂(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3]。经层次权重汇总,首先剔除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值,其次对各层次的各类指标权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有效指标权重值的算术平均值,最终得到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所涵盖的三级指标下各项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

3.5实施创新创业评价的方案

评价等级分设为优、良、中、差,由评价组的专家集体识别判分、数理统计、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以式(1)进行最终评价。同时,编制评价等级A,B,C,D量化为分数的标准,再由该评价方程计算总得分,至于总分与优、良、中、差,对应关系由评价组专家讨论决定,建议采用模糊性综合评价方法。

4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4.1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应根据各自学校专业办学情况和定位的需要,可参照表1的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组成表进行横向比较,在同类地方高校中找准自身定位,找出不足,努力加强,因地制宜,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4.2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中须强化内容

4.2.1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与评价

推进创新教学法、强化师资建设,使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应用大数据技术,倡导创新创业课教师把国际前沿的学术发展与动态、最新科研成果、实践经验等融入课堂教学,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与潜力以及热情。同时探索创新创业idea、非标准答案(创新创业概念发挥)等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4.2.2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的评价

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且逐步加大权重的评价准则层指标之一是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建议在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中给予合理的科研学时费,突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动力极限,增强土木工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4.3加大与完善创新创业评价政策保障的建议

1)创新创业课程的经费支持。a.对创新创业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提供建设经费,分二期拨款,主要用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各项支出。学院对立项课程给予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学院提供配套经费。b.对创新创业课程,开课第一年建议学校给予1倍~2倍教学工作量;开课第二年起核算工作量时增加0.1~0.2系数。2)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重要评估指标纳入学院年终教学质量考核。3)实施弹性学制与选课制。a.建议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为3年~6年。b.正确导向大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选课且选择授课教师,并可试点实施保留学籍、适时调整学年课程而创新创业,也可探索休学创新创业方法等。4)实施学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订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学业能力评价体系,如:通过大学生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或工程训练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竞赛,公开、发明与专利,获取证书与相应学分,并给予学校学业能力评价证书。5)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与奖学金。积极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引领与创造氛围。6)建立评价机制、合作机制、长效机制。建立基于产学研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合作机制、长效机制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力争在若干年内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并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使更多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大学生从中受益。

5结语

本文以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创业评价方案。同时,提出了制订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参考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与评价、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服务的评价、加大与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的建议等。希望对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进一步开展与规范设计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及其完善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方光秀 单位:延边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忠,周嫒,张功.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行为评价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99-103.

[2]孔凡校,胡迎春,袁华,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4(5):203-204.

篇9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项目当中的土木工程质量对于建筑业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的管理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不同于工业生产有固定的套路,固定的流水线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涉及的范围面很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产过程,而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工程的设计,选用的材料、机械,工人的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稍有不慎都将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若出现了质量问题,更不可能像一些其它的工业产品那样通过更换配件来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工程的施工过程及质量管理中,任何微小的变化,波动,都会危及整个工程的安全,甚至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工程的施工过程及质量管理在整个土木工程项目中,是极其重要的。

二、土木工程管理的现状

1、人员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诸多因素,工程工序较为繁琐,工作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多,这增加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就管理体系来说,大部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备,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人才水平整体较低

职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工人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下,很多工人都是价格低廉、未经岗位培训的民工,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加之人员管理不严格,常常会出现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

3、技术控制不严格

由于人员往往缺乏技术知识,往往不了解重要施工材料性能,不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不了解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导致施工技术管理松弛,违规施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4、安全施工意识低

安全生产是建筑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而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意识,施工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安全施工管理。安全施工不但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着工程进度,更决定着企业形象的好坏。虽然安全生产被一再强调,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这说明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仍然没有树立安全施工意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5、风险意识不强

土木工程项目建设,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过程管理的风险也大。以往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项目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控意识不强的问题,管理人员往往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随着我国土木工程逐渐和世界接轨的过程,风险意识不强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三、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当在土木工程开工以前就建立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做好预防控制的充分准备,将相关隐患最大可能地消灭于萌芽阶段。这不仅是质量管理初期要实现的目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最终实现工程质量的基础性要求。好的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最大可能的预防工程质量缺陷,将质量问题可能引起的事故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有时在工程建设中,会有主要管理人员未按投标备案的人员到位,这时需要求总包单位的部门领导兼管这类项目,参加工地的第一次例会,必要时可与建设单位沟通,以取得支持。初期的预控措施要求对施工图纸及细部构造充分审查,要求施工人员熟悉图纸,避免差错,而且对于施工工程中发现的关键工程质量要求与具体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在开工之前,要明确开工报告需每项落实的内容及各参建班组所负责任务的内容,加强质量控制。这样会对土木施工过程当中的常见问题和质量通病加以有效防止和控制。

2、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其最关键的因素,对其管理也成为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作性。施工单位应当做到采取有效措施,如利用培训与宣传方式,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思想,使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施工人员责任感及质量控制意识,并将质量思想转化成实际的施工行为。主要管理人员在每一工序施工前,要对班组长及工人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促使把握重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在管理中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加以巡查控制;要培训并优选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要树立起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考虑企业同社会综合效益的观念;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应当具有较强的目标管理、质量规划、施工组织、质量检查、技术管理等能力;而生产人员应当具有精炼的艺术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服务人员则应当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完善的生活服务,以良好的服务质量间接保证土木工程质量。当然,管理人员要明白定位是管理其实是服务,现在工人一般不住工地,我在保障房建设管理中,就要求项目部准备夏季的凉茶冬天的热水给工人等等。

3、控制把关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

土木工程的管理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要。当前,买方市场环境下的市场,物资供应名目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材料的采购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鉴定水平与自身的道德素养,避免采购人员由于能力不济或者为了“吃回扣”而选购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掌握材料的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信息,选择有一定资金、技术保障的供货厂家,并且选购质量过关,各项资质齐全的产品。达到材料质量可控,成本节约的目的。当前国家强化节能专项验收,材料的采购要结合图纸节能的设计要求;对于施工设备,首先要强化对设备的质量控制,比如,选购的型号应当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还要申报给质量管理人员,经审核后才可订货;要严格施工设备的质量把关,避免设备在具体的使用中发生意外;设备进场后,对其质量控制的程序和要求较多。首先,严格按照订单逐条检查;其次,要检验设备型号、规格、名称等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施工设备数量的确认,然后将设备相关资料全部进行清点、存档。施工设备的安装也要严格把关,其相关的技术要同质量标准像符合,施工过程要经验收与质量评定。安装后,要及时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可以进行试运转。工地使用的施工设备起重机械、人货梯等验收要有产品合格证明、相关文件及安后的合格检测报告,使用前要报市安全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4、利用科技进步,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技术因素中,除了人员技术素质以外,还包括信息、装备、检测和检验技术等。我国建设部的《技术政策》指出,应当树立建筑产品的观念,各环节都要对建筑最终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改进加以重视,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实现施工工艺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整个过程中。技术的进步最终会在产品的质量上有所体现。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要重视新工艺、新技术的适用性,要建立同要求相符的施工过程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并建立相应考核制度,提高并改进工艺水平和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质量。

5、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控制体系

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和管理能力,建立企业自己的项目风险控制体系。规范从项目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策、实施控制等不同阶段的制度体系。从以往项目的经验中汇总积累项目风险关键点和形成要素,在项目建设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做好风险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管理尤为重要,土木工程的管理是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久发展的有力手段。加强土木工程管理,需要多项完善的措施综合运用,产生合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来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基础,也是重点,尤其是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都需要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项目现场施工的协调和顺利开展。为此,在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极力从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协调上来提升作业效率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在土木施工实际,由于建设单位对施工管理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于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完善,缺少对项目施工进度的有效统计和分析,也给土木工程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土木工程施工问题

1、土木工程建筑材料

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时,土木工程的基础材料至关重要,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可以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些施工的单位一心只向利益看齐,根本没有将施工的质量放在心上,因此就导致了大量的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混入建筑场地,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严重的威胁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高低好坏往决定了施工单位能否将施工设计者的意图完全表现出来。在如今高科技的时代,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土木工程施工的建筑单位也是林立而起,数量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之间就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有时甚至是发生恶性的竞争。采用先进而又适用的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这才是真正施工单位应该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3、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的不负责任严重影响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在一些施工单位中,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开支费用问题,许多施工单位采用了一些不是专业的施工设计师。在一些专业的学术中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责任意识并不明确,没有责任感。并且因为施工人员其本身缺乏实际的经验,综合素质较低,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观念淡薄等都会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4、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影响工程能否按照预期计划完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到与其它工程相关的建筑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如今一些较大的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为了所谓的利润价值往往将总包进行分包,面对众多的分包单位,由于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等方面的不统一现象,且使施工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工程整体的进度,造成了成本上升,不能按期完工,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

5、施工环境

如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也成了任何企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虽然如今社会提倡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口号也在不断的打响,但是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环境。而土木工程的施工也污染了环境。为此科学地安排雨雪季节施工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天气原因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6、施工安全

对于现在的施工单位来说,一心只想着利益,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而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问题也从不放在心上,缺乏危机感。因此在出现事故的时候缺乏自救和逃生的本领。

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般措施

1、合理控制协调施工工种与施工设备。

为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我们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项目所需机械进行管理,如此才能使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在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全的状况下游刃有余,避免因大量购置机械设备,而造成的企业资产浪费。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

2、要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

项目组织规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项目组织控制实施过程中人员行为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因此,实施危机防范的前提工作是建立在健全组织规范的前提上。建立健全组织规范对于施工项目组织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例,我国实行的施工项目安全责任制,采取分级责任制,它规定项目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负有一定的责任。项目组织的高层领导有责任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整个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作业的知识,督促他们定时对下层员工开展教育,并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劳动条件的改善情况,并结合组织情况。

3、建立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机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成。

4、规范施工环境,优化施工工序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有工程管理环境,如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系统等;有工程技术环境,如水文、地质、气象等;有劳动环境,如工作场所、劳动组合等。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和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规范,从而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5、土木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对组织生产的全部活动进行具体控制,使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行为减少、消除,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针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从根本上坚持安全管理的原则。提倡安全与生产同步,生产的同时必须紧抓安全,寓安全于生产中,这样可以对工程施工起到促进与保证的作用。

(2)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要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例行安全检查。

6、建筑施工的多方面沟通

在施工项目组织中,沟通是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思想交流方式。通过沟通成员之间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项目组织中的沟通方式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一般都在规定的渠道内运作,其信息流是双向的,也称垂直沟通:由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运用垂直沟通时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信息瓶颈。如果组织内的信息是通过组织通信链上一个个特定的接点传递,当信息量比较多且时间紧时,这些接点就会成为信息的瓶颈,阻塞了组织的信息传递。其次,信息过滤,指信息传递者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和理解,压缩信息甚至于篡改或删除“坏消息”,或者由于未能清楚地收到信息而曲解信息,导致信息传递失真。以上两个问题都会阻碍组织不能发现问题,无法对此做出及时做出对策,从而延误了对不稳定因素处理的时机。所以在组织的沟通中,要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三、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1、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为优化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我们应科学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应依据管理施工工程架构、流程特征实施科学规划,针对工程项目水平状况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同时应

联合施工、建设、承包单位、监理机构、业主方进行体系建设的深入探讨。聘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体系方案规划,针对地质条件特征、施工环境特点,体现体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良好适用性。另外在施工前期交底阶段中,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依据工程特征状况明确质量控制核心环节,强化现场管理

土木工程的优质施工建设,需要企业明确质量控制核心环节,应依据工程实际特征,引入现代化管控方式实施质量管理,营造优质施工环境。施工单位应在土木工程交底阶段中将各类有可能影响质量水平的因素作为核心控制要点,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与方案制定。不应为了盲目赶工期、提进度,将控制质量重要环节有所省略,或套用其他工程模式,无法体现土木工程实际建设状况与根本需求。这样还会对质量管理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质量隐患发生机率。为对整体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掌握施工阶段具体状况,应强化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实施有效的旁站与巡检,进而提升核心要点的可靠性,令其处于良好受控模式。例如对于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通病控制、地基处理、管线布设、隐蔽工程、高空作业应实施科学管控、重点核查,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做好现场警示标识布设,安全标语提示,营造安全、高效的土木工程施工作业环境。

3、完善施工全过程控制监督

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中,应实施科学的全过程控制监督,通过完善的校验、实地测量、旁站巡查,优化施工水平。应由施工材料、方案、人员控制等层面入手,强化管理。对于施工现场应实施细化的测量试验,获取准确数据,令其成为衡量工程建设水平的科学依据。同时,应引入丰富经验工程人员从事试验操作,借助高效计算机软件、网络系统、数据库技术,确保计量控制、数据汇总的可靠准确。对承包方测量应实施全面监督、做好复核管理。在实施测量前期,应对具体实践方案展开评估审核,并对重要环节进行旁站监督,共同监控测量结果的得出。对于发觉的不良操作问题应实施单独或联合的复检审核。中间检验阶段中,倘若发觉尺寸不合理现象,应责令施工承包方进行及时整改优化,同时应对原始以及最终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检验,并做好抽查验证。另外旁站管理人员应全面熟悉工程合同条款,为强化管理做足充分的准备,有效调控质量、工期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施工材料,应做好质量管控,首先应制定完善全面的采购计划,针对土木工程建设需求优化选择材料类型,做好进场质量验证,核查材料合格凭证。还应对其整体质量水平展开校验抽查,符合合同标准与施工特征后方可令其进场应用。对于土木工程应用施工材料、构配件、成品材料、设备机械的现场管理、存储与应用,也应做好优化管控,到货验收,令其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延长设备机械服务使用寿命,创设显著施工效益。对于设计方案的实践执行,应做好全程控制管理,上道工序倘若存在问题,则必须全面解决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4、强化人员控制与培训管理

为规范施工操作、方案设计、质量管理,对相关人员的强化控制与培训管理尤为重要。应通过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专业化培训管理,提升工程建设人员综合技术水平与实践管控能力。通过强化自身素质建设,降低误操作现象,提升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令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为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营造优质人文企业氛围。同时,相关施工单位应引入有效激励奖惩措施,对于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工程人员,给予必要奖励,并警示那些施工水平有限、质量意识不强的工作人员,为优化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与质量水平,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团队,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土木工程对人员的施工技巧水平要求较高,并对以后的工程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不仅在施工完成阶段,更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不合格的工程很可能导致问题不断,甚至人员伤亡,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应当讲求质量工作的严谨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骏驰,王希文.关于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浅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3) :85―60

[2] 孙志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案研究[J]. 民营科技. 2011(07) :47―58

篇11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堂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6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2010―2020年)明确倡导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直接接轨行业标准,培养服务于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设计辅导、专业实习指导等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接触工程实践,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岗位需求差距;另一方面主要基于现阶段地方性高校“双师型”队伍缺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民建专业(专科),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浙江省新专业验收,并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14年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作为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专业,服务和依托地方企业,积极开展产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1-6],经多年探索实践,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设计辅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

应用型人才校企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积极扩大企业参与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领导机构

土木工程专业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民建专业(专科),迄今30多年,毕业生超过2 000人并广泛分布于温州乃至浙南地区的建筑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及生产一线企业。学院充分利用广大校友资源,同时积极与温州建设集团、温州设计集团等建筑业龙头企业组建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统筹与指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过程。理事会由行业企业协会专家、知名校友、知名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及骨干教师组成,涉及建筑业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概预算、监测等土木工程各领域专业专家,理事会从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开发建设、课程标准制定、实训项目开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毕业生答辩考核、学生就业推荐、毕业生跟踪调研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完善等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

二、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依托校友和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咨询座谈、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与资料研读等多种途径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制定上,在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乃至专业课程课时的设置上,在毕业设计内容、设计参数选择、成果要求及校企双方职责的确定上,专业实习的形式、内容、校企双方职责、成果要求的设定上等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框架制定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产学对接、企业高度介入,梳理土建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基于“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学时。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进一步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及用人单位对不同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按照分层分类思想,培养方案中设置“工程设计类”和“工程建设类”两大类别,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课堂教学

首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三位”是指课程理论、课程案例和课程实践三个教学单元,“一体”指将课程案例和课程实践贯穿于课程理论教学中,通过现场参观、现场学习、视频录像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在土木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等专业课程中推行“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在其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实践时间及内容(一般为两次,共4个学时,两个不同参观内容)。课程实践中由现场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共同讲解相关内容,每次课程实践后各小组完成实习报告。

其次部分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请企业人员承担。部分专业性强,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讲解,其中理论部分由校内教师担任,而企业工程师以专家讲座形式,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相关知识的工程应用,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中的结构设计PKPM软件、工程造价广联达软件、建筑节能等专业课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讲解。

专家系列讲座。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技术两门课采用理论教学+专家系列讲座形式开展,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由校内教师担任,讲解整个课程脉络、整个框架,之后请校外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土木工程概论主要

进行宏观、科普性地讲解,由行业专家具体介绍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领域发展及典型案例,使学生初步认识专业并激发学习兴趣。土木工程技术则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具体应用技术,如桩基础、基坑围护、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建筑节能等具体技术。

四、专业实习

首先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和广大校友资源构建覆盖土木工程全领域的实习基地,基地覆盖建筑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概预算、监测等土木工程各领域,并与各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实习方式、指导书、考核办法、校内外导师职责及报酬等规定。实习前请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开展系列讲座,包括“施工员第一课”、“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混凝土、钢筋施工注意要点”、“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等讲座,使学生知道到现场要看些、注意什么,并给学生发放各工种实习教学录像,通过现场参观、辅导讲座、交流座谈及教学录像等多维教学模式,有效保证实习效果。

实施纵向+横向的多维实习模式。根据学生自愿,可结合就业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或者参加学院统一安排实习,部分学生甚至可选择吃住在现场的集中实习方式。学院一般在实习基地中选择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同时在施工的实习基地,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实行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多维实习模式。横向即学生在实习前半阶段先在多个工种上实习,熟悉了解多个工种,后半阶段在其中一个工种上实行顶岗实习,做到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多维实习。

五、毕业设计

首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内容及成果要求。1)与企业共同制定各种毕业设计类型成果要求,如建筑+结构类型,明确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计算书等具体要求;2)PKPM电算时参数选择及设计方法直接套用设计院做法。

其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开展系列专家讲座。毕业设计过程中针对共性问题聘请设计院等企业相关专家开展专家讲座,如房屋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构造与施工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手算、PKPM电算、施工图,建筑钢结构屋盖设计,桩基础与基坑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房地产开发与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等。讲座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相关专题如何开展,参数如何选择,与其他工种如何衔接配合等,使学生了解熟悉实际工程相关设计。

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聘请部分企业工程师直接担任导师,一方面可直接接纳少数学生在设计院等企业边毕业设计边实习,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环境,个别甚至可在导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实际工程。同时鉴于企业工程师没法每周两次来校指导,企业工程师可在若干关键节点参与指导,包括选题、计算参数选取、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别、出图规范性等方面,

从而保证质量。

学院组织外审。虽然浙江省教育厅已组织毕业设计外审,但学院为充分保证质量,在毕业设计答辩前,将所有毕业设计成果送设计院等企业按企业标准评审。设计院等企业工程师按照审图标准给出设计成果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则需根据修改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逐条完成修改意见,如企业评审不及格则该学生直接不及格。学院每年汇总外审意见,并请设计院总工对学院所有专业教师及下一届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以提升校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水平,逐年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最后,企业工程师参加毕业设计答辩。聘请设计院等企业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答辩,不仅对学生,同时也为学院其他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机会。

六、结语

学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吸纳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指导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一方面可直接接轨行业标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有效弥补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相关做法可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2]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7-80.

[3]罗臻,邓敏,叶雁冰.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23-126.

篇12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unit must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outstanding quality management team, and so the whole project to the site of the project coordination, building materials, optimization of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all-round qual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ivil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from fac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in depth analysi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伴随着我国国内建筑业的逐步开放,国外很多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在高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寻求施工企业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了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工程质量是当代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搞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1、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管理员等几个岗位,项目部依据工程规模及难易程度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项目经理做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公司的领导下,组织本项目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与经营开发部沟通现场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员及机具计划,在公司要求工期内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公司劳动人事部依据项目部提出的劳动力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质量要求有所了解。施工技术部办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对项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从而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由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 3、施工技术的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施工技术部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顺序、主要项目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作业方法,并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供项目人员参考,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 4、施工材料的准备 为了提高计划材料的准确性,由项目部依据经营开发部下发的分项材料表对各分项材料用量进行核对,由预算员下发材料计划表,此计划表做为采购人员的采购依据提前联系供货单位,从而保证材料的供应。项目部同时向采购人员提供材料进场时间要求,从而使采购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的进行材料的准备。 5、施工机具的准备: 工程所用大中型施工机具由公司物资设备部门供应,物资设备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机具名称,提供施工机具并进行检修维护,从而保证机具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 6、施工现场的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确定材料堆放地点、施工用水及用电情况,并将实际勘察结果填入《施工调查报告中》中。

二、提高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

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劳动人员

我们通过很多实际的案例可以总结出:施工劳动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加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努力从严格审核施工地点出入人员的身份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劳动人员的素质两方面做起。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劳动人员,不论是施工企业的高层决策阶层,还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企业都应该招募一些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士。此外,为了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在对原有员工有效合理的管理过程中,还应积极地对现有土木工程施工劳动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形成“能者上岗、劣者下岗”的竞争机制,从而努力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劳动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而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行业道德素质,和过硬土木工程施工水平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土木工程施工队伍。土木工程施工劳动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了,也从根本上增强了施工企业的软件竞争实力,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2、土木工程施工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环节。所以,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密切程度也想而知。因此,为了提高质量,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在吸收先进的建设施工工艺的同时,努力将学习的先进土木工程施工工艺运用到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去。并且,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改造和完善,从而达到促进施工企业科技进步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以求最终到达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水准的最高目标。具体来说,施工工艺包含工地设施、市场信息交流以及工程检验等诸多方面。

三、加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糊。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

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土木工程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

3、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备类工程的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人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台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百年的大计,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生死存亡大计的关键性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切实地严把施工的质量关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