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4-04-01 15:0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型医学模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型医学模式

篇1

【关键词】 新型医学模式;儿科护士;心理素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型医学模式给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儿科护士,其服务对象是家庭中的宝贝,一旦有病,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家长期望康复的愿望十分强烈;又因小儿语言交流困难,不予配合,无论是打针、吃药、观察病情以及检查、护理等难度都很高。为了适应上述要求,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实施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方位为患儿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或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儿科护士必须培养多种能力,提高其综合心理素质。

1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彻底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来,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拓宽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加强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与交流。

2 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

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讲课、个别指导,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要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如果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态度亲切、热情,患者就会口服心服,就能提高其依从性[3]。

3 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确的记忆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知觉。护士要运用视、听、触、嗅等感觉搜集患儿的直观资料,对判断患儿需要、帮助医生诊断、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护士要经常倾听患儿的哭声、声、咳嗽声、喘鸣声等辨别分析患儿的症状和即将处理的问题。如患儿突然尖叫提示可能有颅高压;犬吠样咳嗽是急性喉炎的象征等。具有良好的观察力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和准确性。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快、体重轻、药量小,如果观察不到位、记忆不准确,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每个危重患儿的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护理、饮食等因素均须精确记忆,做到心中有数,治疗护理务必准确安全。

4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情绪的稳定性

护士执行医嘱不可机械地去执行,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要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儿科工作头绪繁杂,既要注意工作的稳定性,又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件件事事干脆利落,不留后患。良好的情绪是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儿科病区具有其特别性,患儿哭声不断,母亲默默流泪,爷爷、奶奶焦急的渴盼、询问、催促,无不考验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证稳定的情绪,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保证护理质量不受影响。

5 培养良好的能力和过硬的护理技术

儿科护士要具备各种能力和绝对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胜任儿科工作,从不同侧面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在技术操作中做到一稳、二准、三快、四好。不断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

6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搞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儿科护士的各项心理素质的综合应用。儿科护士与患儿及其家属接触时间比医生多,通过交谈、玩耍,使患儿感到亲切,配合治疗,利于康复;护士与家属交谈,更深入了解病情,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护士与医生关系融洽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工作顺利。护士一旦搞好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7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健康知识与医疗行为的需求大大提高,患者希望从护士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而护士常因工作繁忙和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等,而感到工作压力过大[4]。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由于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机会多,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来自许多患者的“不适宜刺激”。所以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1)对护理工作中的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儿及家属的各种不良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2)广泛学习多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评价事物的能力。(3)明确自我生理、心理特点,加强自主调节意识。(4)强化荣辱观,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总之,在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下,单纯的护理技术服务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疗护理工作已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时代[5]。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全面认识、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新型儿科护士。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2(11):676

[2] 铃木美惠子,陈淑英.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22

篇2

[作者简介]雷迅(1956-),男,湖南长沙人,桂林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耳鼻喉科学;蓝秀华(1970-),女,广西灵山人,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医学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Z02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96-02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这标志着国家重点推动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地方高校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就如总理指出的一样,“我国教育还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①。总理指出的“不适应”实质上是人才培养不适应,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当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研究型大学,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这也是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才培养,对教学型院校来说,实质上就是正确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教与学、个性发展与统一要求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的关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究“教什么”“如何教”和“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

当前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黄国勋在《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一书中从操作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界定:“人才培养模式从操作层面来说,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②龚怡祖在其专著《论人才培养模式》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示范性。”③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传统,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设置课程体系、选择知识传授的内容和传授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培养体系。

地方教学型高校,立足的是地方,培养的是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在拥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掌握就是其应有之义,具体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培养目标如何实现上。

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课程设置守旧,教学内容没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停滞不前;教师上课满堂灌,“教书不授人以渔、育人不育心”,管理考评呆板,缺乏创新;有好些高校甚至连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高校都没搞清,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节,高校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

当前,许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都存在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足,动手能力差,对工作的适应期较长。④而毕业生对高校的培养方式也颇有微词,认为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课程设置太多太重,而实验实践课时偏少,实习实践教育内容与未来职业的关联度不大。对于一些高校来说,现在所处的境地也颇为尴尬。“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积极扮演国家‘创新主体’的角色;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瞄准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的‘智囊团’和‘孵化器’。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学,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跟着‘国家队’跑,明显‘马力’不足,力不从心;与‘地方军’同行,又怕失去发展机会,于心不忍。”⑤地方教学型高校,处于两难选择境地。

对于地方医学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大调整,医学院校从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独立设置。另一方面,在教学上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再加上,一直以来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学科知识相对薄弱,对医学生职后发展不利。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医学院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条件日益多样化、医学人才成长呈个性化倾向的大环境下,变革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医疗卫生人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桂林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拥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医科院校。近些年来,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面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厘清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理念(Ideal),简单来说就是理想和信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对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怎么样办好学等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学校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不同学校其办学理念是不一样的。我校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广大师生员工始终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关心医学教育、关注广大民众的疾苦,执著追求,共同铸就了“弘德善医”的办学精神。

“弘德”强调的是大学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体现的是大学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和传承,引领大学人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和奋斗目标。因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⑥“善医”即精炼医术,善为仁医,实现解除人类疾病之痛苦,助人类健康之完美。“弘德善医”实质上就是医学人把研究医学科学发展规律、钻研医疗技术、为人类解除疾病痛苦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将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给人类社会,将个人的成才抱负融入广大民众的福祉之中。“弘德善医”的办学精神,是广大师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支柱,折射出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思想境界,昭示着学校服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的神圣职责。

现代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传递文化、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主阵地。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成的历史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⑦医学院校培养的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具有医学思维和精湛医疗技术的专门人才。近些年来,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将学校的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型医科大学,为地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培养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二)秉承传统,锐意改革,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

1.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000年学校试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2001年压缩专业必修课课时,增加公共基础课题和实验实践教学课时;2004年采用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等四大模块,构建新型课程教学体系;降低理论课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选修课体系,使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理论与实践课时比达1∶0.7。

2010年,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我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特点是:进一步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并切实在教育教学组织中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如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医药背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生物技术实用型人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包括医药学背景课程(如“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专业基础课程(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如“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的贯通式系列课程教学体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专业的理解。

2.整合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任何改革都要落实到课程教学上,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的发展,我校对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如在基础医学课程方面,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机能学综合实验”;生物技术专业将“生物技术各论”拓展为“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四大工程课程;药学专业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将“药物化学”“有机合成”“药物制剂”和“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为“药物制备技术”。

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临床思维、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临床医学专业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问题引导式”“模拟临床式”“以症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成效显著。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学思结合。首先,更新师生的考试观念。课程考核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前,教师要明确考试的功能,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形成科学的考试观。进而对学生进行宣传和介绍,使学生了解新的考核方式与以往的不同,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学会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其次,调整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增加平时考核环节。调整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加大平时各类考核成绩的比例,如期末考试占50%,平时考核占50%。平时考核包括写小论文、读书笔记、学科发展动向综述、小型实验设计、随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技能考核等。再次,对期末考试的内容及题型进行改革。在题型设计上,减少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比重。除传统的选择、填空、简答、问答等题型外,增加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在考试内容上,除对教材上的“三基”内容知识进行考核外,加入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最前沿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考核内容。

4.以医学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在培养医学生的全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⑧在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下,学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一方面,组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和大学外语等六大实验教学中心,构筑开放式实践教学大平台。另一方面,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形成了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⑨另外,对各实验室进行全天候开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成立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负责对全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调控和处理;组建校级督导专家组,并深入课堂听课督导,同时对各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和反馈。各院系成立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和教学督导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教学管理方案,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院系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指导、督促、评价和反馈。这样形成了一个包括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听课、教学信息员、各项评估等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收集的、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地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路径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选定好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定位,在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定会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注释]

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②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7.

③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3.

④李轶芳.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27.

⑤李志义.让教育回归本然[J].中国大学教学,2010(2):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31—01

独立学院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近十年茁壮成长、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就目前国内独立学院的实际晴况来看,多数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及部分基础设施方面依赖于母体高校而存在,导致独立学院在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发生了定位的偏差,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也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

在独立学院快速发展并转型定位的今天,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方式这一本源性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中国的独立学院多数采用母体大学的普通本科生标准进行规划管理和课程体系,其教学内容同普通本科生相同。教师和教材也多是来自母体大学,而校本部一般是重点大学,专业都是研究型或是按研究型设置的,社会上比较实用的专业较少。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往往为校本部的预期目标所左右,因而独立学院难以形成自主设置适合自己的、对学生有用的实用型专业。这样独立学院在培养目标上与普通本科大学的角色混淆,其结果是:教师总是感慨独立级学院的学生成绩不好、难管理,独立级学院的学生也感觉到不如普通本科生。

独立学院的发展应该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是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对此目标的理解定位都太笼统抽象,这就不能明确指导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具体化。此外,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不稳定,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相对不高,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等问题造成学生视野狭窄、学习主动性差。

另外,实践课程在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学中比重较小,大部分独立学院尚未建立稳定、长期、可靠的实践基地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性课程的不足将影响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理论功底不如母体院校、实践能力不如高职高专,则在这样的一个夹缝中煮出来的很有可能是一锅“夹生饭”。

二、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建议

1 准确的办学定位

教育部《关于规范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应当成为独立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准确判断和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优势作为生长点,更应成为独立学院生存的基本策略。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位于研发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之间。

2 创办特色专业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既要针对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侧重于应用技术领域,又要依托母体大学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品牌。独立学院专业应与母体高校相同专业错位,在母体相同专业,尤其是优势专业上,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学生基础、市场需求等实际晴况进行改革与创新。既要依托母体相同专业的优势和品牌,充分利用其师资力量,借鉴其专业建设经验,了解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就业市场变化晴况等;又要与母体相同专业错位发展,在与母体相同专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就业市场等方面进行错位,避免与母体在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独立学院有生存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独立学院专业应避免与其他高校专业完全雷同,根据自身的品牌及其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建立“理念超前,项目实用,技术先进,设备一流”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个性化的专门人才,适应社会不同分工的需要和就业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3 加强实践教学

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有其潜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必然性。可以说,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挑战和创新,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应建立学校的实验实习中心、实训工程中心、创业创新中心和企业的教学、科技、生产、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学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创新素质塑造等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4 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培养。以教师为主导、认真执教、严谨督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篇4

为了探讨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方式变革的经济学意义,必须对技术与经济的交叉融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经济的发展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密切相关。一般来讲,人类每一次对于新的自然规律认识的重大进展,都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一次跃进。所谓互联网革命就是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引发的。从历史上来看,人们通常把1780年代瓦特发明蒸汽机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象征。历史学家更是将其作为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例子。稍微仔细一点的研究将会发现,这是技术本身的进步,而非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所有这些技术改进主要来自技术转移和全球化经济需求拉动,和依靠科学实验对新的自然规律的发现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扩张是分离的,二者相互促进、循环加速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根据经济学研究的惯例,人们通常把电力的广泛应用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它和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循环加速的反馈机制形成了,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扩张逐步一体化。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开始和科技发展的规律相互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当新的实验手段转化为技术时,不仅意味着生产函数的改变,还意味着人类在做新的科学实验时可控变量的增加,这又会反过来促进科学研究速度的加快。科学实验成为了现代科学和市场经济之间的桥梁,越来越多的被设置于大公司内部,以至于很难把科研机构和市场机制剥离开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正是这种情况,技术变革与经济应用几乎同步。

二、信息传播的时空矩阵模型

关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具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是“三阶段说”: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周庆山,2005);第二是“四阶段说”: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司有和,2007);第三是张锦(2008)按照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提出的“五阶段说”:非语言符号传播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手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在信息的口头传播阶段,格言、警句和谚语就是思想和真理的载体。因此,在口语时代,所谓的智者往往就是掌握更多格言和警句的人。从历史上看,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就是习惯使用格言、警句和隐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例如,《老子》全书都是用格言写成的;《庄子》书中充满语言和故事。在老子和庄子生活的年代,印刷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在整个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过程中,文字的出现具有关键意义。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跨越时空而形成具有长程关联性质的普遍观念,在此基础上跨地区的大规模社会行动得以形成,由此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门。所以,人们常说文字的出现和人类文明是几乎同步的。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的交流。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相互作用。为了深化对于信息的相互作用理解,可以将信息相互作用进行分类。一般地讲,随着分类的不断加细,就意味着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根据这种思路,我们按照信息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性来划分信息传播阶段和类型,我们将其称之为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矩阵模型,简称为信息传播的时空矩阵模型,如图1所示。从本质上讲,上述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矩阵也是信息相互作用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可以把信息传播和信息相互作用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是“同时同地”的信息传播,对应于通常所说的“口口相传”和口语传播阶段;第二,是“同时不同地”的信息传播,典型的例子是视频会议和短信等;第三,是“不同时但同地”的传播,对应于信息的连续相互作用;第四,是“既不同时也不同地”的信息传播,典型的代表有email和博客、微博等,其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必须指出,上面提出的信息传播的时空矩阵模型把信息传播和信息相互作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相当于提出了研究信息传播的一个参证框架或者坐标系,现实的信息传播或者信息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中的一种,更可能是上述四种的复合。但是,信息传播矩阵为对于信息传播和信息相互作用的提供了基本框架。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在经济学中早已使用,我们知道,整个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而展开。但是,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对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进行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为研究现实经济提供一个参证框架。本文提出的信息传播的时空模型也具有类似的意义。

篇5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学科[1]。向来较为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经过传统课堂教学后,学生仍难以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随着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得课堂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如CBL、PBL、TBL等,更好得弥补传统授课式教学法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新型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新型教学方法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研究发现,中医内科学采用PBL教学法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发言积极性更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

(二)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CBL是PBL演变而来,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上运用CBL教学法,通过引入典型病例,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2]。

(三)TBL教学法

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3]。

二、新型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过程,由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学习完成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最后师生一起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完成作业等活动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加师生互动[4]。

(二)BOPPPS微格教学模型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35-02

一、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出声音、动画、录像等。既能使学生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能更准确、更清晰、更立体地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画面,便于记忆。

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形成全球化的一个信息资源库,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它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3.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做到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重视,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4.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老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讨论群,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寻找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共同爱好。

5.任务合作化。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二、依托教育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时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学模式又称“五段教学法”,这五段分别为:“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9世纪下半叶的赫尔巴特提出的)。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每位学生吸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都不相同,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相反可能会激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反感。

2.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构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结构(如图)。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

三、我校利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环境,加强集体备课。我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几年来,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网络集体备课,教师提前一周把导学案发到email邮箱,教师进入网上论坛,对导学案进行讨论,通过反复修改与探讨研究,最终把最优、最全面的导学案发送到教委的ftp,实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

2.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对于人数以及地域的限制,扩大了知识信息的含量,重要的是调动了学习者的多种接受感观,调动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对知识进行取舍和整合,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整合。

3.信息化教学使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具开放性。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传统模式对于地域和时空的界限,学习者可以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之外随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信息,促进发展。我校引进“敏特记忆引擎”、100e网络英语互动平台,利用敏特英语的个性化管理平台,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词汇量的提高,从而最终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4.信息化教学更加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和交互性。信息化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提倡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建构者。我校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优良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活动,实现合作学习。

篇7

1 创新型物理开放实验教学实例

在新型开放物理实验课活动内容中,有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制作方案:电磁感应摆装置的制作。电磁感应摆装置既可以直观的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又可以用于普通物理实验中,对磁体的磁感强度进行测量[9]。其核心装置为双绕组铁芯线圈。其中,铁芯截面形状决定了电磁感应摆的摆动幅度和效果。因此,在制作前,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两种铁芯形状(铁芯截面方形和圆形),要求学生自行确定铁芯制作方案。很多同学在电磁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基础上用COMOSL多物理场分析软件,对通电线圈的感应磁通量做模拟分析。这是一大胆的做法,必须投入大量的业余时间。由于积极性很高,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自愿组成了一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克服了很多困难,一边努力学习有关电磁理论和COMOSL软件,基本上完成了部分模拟实验工作,为正确选择铁芯截面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证据。在此过程中,师生都获得了很大的锻炼,下面是师生共同做的研究和分析过程。

1.1 圆柱型铁芯的磁通量模拟

使用CCOMSOL软件中的3D模式,采用无限元法分析模拟通电线圈的磁场情况。首先建立磁场载体模型(见图2),根据对称性,仅计算分析铁芯边缘某一纵向的磁场情况,经过多次物理条件的设定试验,最后获得模拟效果图1。

此次结果:铁芯产生的磁通比较集中在边缘,磁通密度最大值达到1.267e-4特斯拉,圆柱形铁芯截面上表面的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

1.2 方柱型铁芯的磁通量模拟

同样方法,物理条件设定与圆柱形铁芯的基本相同,仍然采用无限元法分析模拟通电线圈的磁场情况,最后获得模拟效果图2,

此次结果:铁芯产生的磁通比较集中在边缘,漏磁现象不严重,磁通密度最大值达到1.381e-4特斯拉,方柱形截面上表面的磁通分布较为均匀。

结论:根据图2与图1的比较,方形铁芯磁通密度较大,分布较为均匀,故铁芯截面应为方形截面。实验结果证明,该形状的铁芯效果良好。

2 几点体会

2.1 提高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符合物理实验创新教育功能的教学规律

创造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兴趣。该文介绍的开放实验教学形式,通过电磁感应摆奇特的摆动原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们参与制作的极大热情。在这种情绪的激励下,他们不但渴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而且会主动设想更科学的制作过程。这就为后来的模拟线圈磁场提供了积极地探索动机,于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完成了分析,使得制作过程完全科学化,成效显著。

2.2 开展物理实验基础装置小制作实验课,有利于发挥物理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

篇8

关键词:

知识转移;产学研协同;协同创新团队;耗散结构理论;转移模型;转移机理

1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利用科学发现的成果进行新技术研发。因此,对科学新发现进行技术研发就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协同创新的关键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其实质就是知识的转移活动。众所周知,科学知识主要来源于高校(包含科研机构),而技术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量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了实现科技创新,他们既作为知识源也作为知识受体不断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并将接收的知识加以有效吸收与充分利用,实现科技创新。知识转移的概念第一次被Duncan提出【2】,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研究热潮,近年来团队知识转移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依据系统论的观念,采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和机理,丰富了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最终提高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性分析

2.1耗散结构理论1969年,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首次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正式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正是这项成果使他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该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各元素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关机制,导致了大量离子的协同作用,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3】。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本质特性包括:系统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涨落现象【4】。这些条件对系统产生作用,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协同,最终演变为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指出,耗散结构中的熵ds是指无序度,正熵表示“无序”,负熵表示“有序”;系统的熵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内不可逆造成的熵增dis(dis≥0)以及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引起的熵流des,整个系统的总熵ds=dis+des【5】。只有当des<0,且—des—>—dis—时,ds<0,系统才会进入有序状态,所以系统需要经常从外部环境吸收大量的负熵流以保证其有序。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丰富了科学和哲学思想,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6】。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是一个系统,它是由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构成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吸收与利用实现知识的高效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①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包括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四部分,同时该系统还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即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②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知识源是知识转移的发出方,知识受体是知识转移的接收方,转移渠道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即:知识源将转移的知识通过转移渠道转移给知识受体。③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效转移,既可以提高学研方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社会声誉、整体实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2.3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2.3.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实际上是负熵的过程。负熵的增加可以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更好的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作为人类社会系统,它需要外界环境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要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信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机构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提供物质、资金、知识、信息等,实现外界环境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各种输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不断对外界进行知识、信息的输出。为了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知识不断地从知识源流向知识受体,即知识不断发生转移和传播;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也不断突破边界流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带动产学研各组织、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大量的互动和信息反馈,知识源会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且内部含有多重反馈环和控制变量的复杂开放系统,通过知识转移保持系统的开放性。

2.3.2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开放度很大且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系统内部要素的流动和变化非常频繁和剧烈,系统有可能进化、发展成为耗散结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参与知识转移的个体来自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不仅这些个体之间的知识要素存在很强的异质性,而且个体之间的要素禀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依附在个体上的知识要素的流动、变化十分剧烈和频繁,最终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变化莫测,极易演化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耗散结构。另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是通过知识转移提高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因此特别重视创新,鼓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充分进行知识共享,摆脱了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稳态症”和保守意识。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知识、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等来促进自身的优化和发展,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最终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远离平衡态。最后,由于知识转移本质上不可逆、知识空间分布不平衡、知识是动态的且不断变化、一切知识系统都和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熵增,系统很难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2.3.3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导致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它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形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会引起系统“新质”的产生。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的大脑思维活动,参与知识转移的成员在文化融合、资源匹配、人员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竞争主要是知识主体之间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不断进行角逐;合作则强调各主体通过知识转移,重构、整合和优化内外部知识资源,实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并促进知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不是单向传输的线性过程,而是诸多阶段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具有反馈回路的非线性过程。正是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即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导致了系统的整体行为,使系统能够演变为耗散结构【7】。

2.3.4涨落现象涨落指系统受到随机扰动时发生的对现有状态的一种偏离,通过对系统整体的对称性造成长时间的破坏促进系统结构有序演化,其代表系统随机探索新结构的一种趋势【8】。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要从无序状态涨落到另一个有序状态,必然由系统内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系统内部的一个微观随机知识需求扰动就会通过相关作用放大、发展成一个整体宏观的巨大涨落,使系统进入不平衡状态【9】。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的非平衡特征,使得系统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有规则的波动和随机扰动相叠加,使系统出现新的涨落,输入不同量级的负熵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外部都有随机的干扰出现,如:利好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知识、资金的聚集,新知识及创新产品的出现,合作关系的融洽等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转移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出现无数个小涨落,当这些小涨落的影响程度到达临界点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向更有序的状态演化,最终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活动主要包括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两个环节,并包含转移准备阶段、分享和吸收阶段、反馈阶段。①转移准备阶段。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随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向他人请教,于是产生知识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知识源协商知识转移,当双方达成共识,知识转移进入下一个阶段。②分享和吸收阶段。知识源从其自身的知识库中筛选并整理相关知识,经过一定的渠道分享给知识受体;知识受体将分享的知识过滤、理解后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存储到自己的知识库中。③反馈阶段。主要是知识源和知识受体间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如果知识受体对吸收的知识不满足或者由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噪音导致知识损耗严重,知识受体就会不断向知识源反馈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源会根据知识受体的知识吸收情况及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系统内部会不断产生熵增,系统逐步趋向不稳定;但在系统中还有大量的负熵流,一方面是同时拥有双重身份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互相吸收转移的知识,并不断从他们所依托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输入的物质、信息、知识、资金等;外部环境中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会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最终导致系统的总熵减少,系统逐步趋于稳定。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机理

4.1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在知识分享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吸收,在知识分享和吸收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于不可逆性会产生熵增,知识转移系统只有不断与环境交流,吸收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的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才能使系统的负熵流增加,进而发生熵变,最终导致系统不断向有序化方向演化,知识转移效率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熵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对知识转移系统的熵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揭示其知识转移的机理。

4.2熵变模型分析通过上述推导分析,可以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部环境获得各种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增加负熵流,并努力克服系统内部产生熵增的各种不利因素,降低系统内部熵增,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系统持续、稳定、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实现最终目标。根据公式(1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存在四种情况:(1)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大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或有序度增高,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高,知识转移更加有序和高效,参与知识转移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高效的知识转移活动(包含传递、消化、吸收、利用的非线性的复杂互动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小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即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低,整个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无意义的冗余和协调成本,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下降,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难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负熵流,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3)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高,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差,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吸收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吸收能力较差,结果导致高水平知识分享产生的大量知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分享后知识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长期下去人们对知识分享失去兴趣,会导致知识分享熵增提高。当知识分享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无法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0,或者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4)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低,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强,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分享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分享水平较差,结果可供吸收利用的知识有限,难以产生更有价值的创新知识,长期下去人们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知识吸收过程的熵增提高。当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A﹥0,或者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

篇9

关键词: C语言;新型教学;模式

Key words: C language;new-type teaching;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59-02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重要步骤。在高校中,C课不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现在也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近年来。由于C语言的数据类型较多、语法较复杂、应用灵活,因而逐渐成为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修的课程。所以要多通过实验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感兴趣,主动参与C语言程序的编写。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逐步提高阅读程序和编写程序的能力,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将来自学其他计算机语言及编制大型程序打下良好基础。该门课程的机房教学现在也已全面展开。机房教学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它有别于在机房的实验课。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的薄弱及课程本身的特点,C语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想让C语言教学成功地立于高校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教学的整合,将对我国高校C语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1]。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和C语言课程整合,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不仅能解决本门课程的教学“瓶颈”问题,还能为计算机学科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所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课程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C语言是近年来各个高等院校开课率很高的一门课程,就其课程地位而言,它既是计算机类、电子类、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以及其他编程语言的先导课程,因此,学习C语言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一块敲门砖。而在高校开设C语言课程,由于面对的都是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要力争突破过去那种教学项目内容枯燥的模式。可以将实用化和趣味化的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模块,每个设计模块的实现必须解决多个疑点,将C语言教学的内容结合到每个疑点中,每次课内容就是由1至3个疑难点引出的C语言知识,当一个模块中所有的疑难点都解决了,相应设计模块也就实现了。在设计实现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拓展和优化模块设计的训练,这样能让他们更多的掌握C语言编程的技能、技巧以及经验知识,如程序编写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等,这些问题在设计实现企业产品的项目中都会遇到,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亲历性强调科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对于C语言课程的教学亦是如此。在开始课程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程序设计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未学之前,已经对课程趋之若鹜,向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编程高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运用“故事导入提出问题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①提出问题:教师先讲解C语言中库函数、主函数以及用户自定义函数的调用关系、出现的顺序关系以及执行过程,让学生明白C语言源程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一句话:“C语言是函数语言”函数是实现底层任务的功能模块。从而自然引出:对于较复杂问题,首先要对其进行模块分解;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究。教师可以先讲解模块分解原则,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模块分解。课堂小结:教师适时地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表扬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③评价反馈:利用“反馈部分”提供的求阶乘之和,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学生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知识引导,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结果是衡量一门课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的好坏的标准,不是看学生“知不知道”,而是“会不会干”。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是一门考察学生的逻辑能力、C语言语法掌握能力、编程能力的综合考核。不能只用主观题和客观题来评价,而应当把重点放在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上。所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采用综合考核法,将平时的实践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进行综合,得出本课程综合考评分。这种教学法,不但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单一的考核方法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需要用多种方式来评价。在采用上述方法后,还可以试行反复考试法。反复考试法就是当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认为没有考出自己实际水平时,可以给学生一次或多次重新考试的机会。高校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样多方式考核的办法可以充分评价出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与以单向灌输、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这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都体现了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2]。尽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但要把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高等院校的C语言教学还仅仅只是一种尝试,是需要花时间来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的一项复杂工作。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和原则,是准确运用该方法的前提,而积极实践并及时调整整合步骤和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将方法成功运用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必会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代表着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为核心的开放型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开放性指的是非封闭的、多元化的、灵活的,而所谓开放型教学,就是指灵活多样的、综合化的教与学,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把创新意识全面注入教学过程,教学思维更加开阔,教学过程更加开放,注重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等认知环节更具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它所追求的是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又具备实用价值。双重价值的追求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与纯艺术教育相比,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和要求,一、应当引导学生对双重价值做比较宽泛的理解,二、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点;三、要在教学中体现出与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放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学习资源的开放型

AECT(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曾经把学习资源分为两种类型:“被设计的资源”(专门为学习目的设计)和“被利用的资源”(为其他目的所设计,但能被学习者所利用)。对于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教学目标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说,“被设计的资源”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校或教师为专业教学而制定的计划、大纲和教学内容等,而“被利用的资源”则可以认识为是对学习成效能起到促进作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如行业信息、操作和应用规则、成败案例,等等。

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前期,“被设计的资源”应占有主导地位,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专业角色;从中期开始,“被利用的资源”应该替代“被设计的资源”成为学习主导资源。此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收集――分析――整理――利用各类资源,并独立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设计创新。专业学习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之外,工艺流程、营销理念、消费心理、材质属性、文案策划等也是学习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汲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元素。图书资料、网络资源、行业信息、社会成果等等方面,都是“被利用资源”的来源。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走出去,扩大视野和接触面,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去汲取营养,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师资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专职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这是现实状况。对于一个以服务社会、服务市场为目的学科来说,社会前沿实践信息的介入会给学科教学带来无尽的活力。因此,建立一支来自于一线岗位、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是一个成功的做法,校内外相互联系、配合、补充的师资格局是拓宽资源获取渠道、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教学方式的开放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和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主动地加以建构。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教师不能以主观的分析或解释来代替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由此可推论出:学生所掌握的并非总是教师所教的。而传统“授――受”式教学模式,教师以同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面向所有学生施教的形式,显然是与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相背离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封闭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灵活、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艺术设计的核心就是追求创新,那么教学方式也应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实践――理论”,事实证明,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实践――理论――实践”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当中的理论环节并不是完全继承前人的总结,而是要通过实践去发现、感悟和领会。艺术设计教学必须以实例教学为主,但实际案例的来源很有讲究,不能局限和满足于教师的个人积累,更不能满足于某些教程的演示案例。教学单位应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并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一线岗位获取实际项目来作教学案例。当然,最实际的并不一定是最典型的,也并不一定是最完善的,但其给教学所带来的最真实的感觉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专业是不适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才是首选。尤其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值得推荐,即是指让学生以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追求成功的心态进行学习探究,同时辅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事实证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发挥“成就动机”的激励优势,让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实现愉悦体验。

要重视模仿学习在艺术设计学习中的作用。传统教育思路中,一般不主张学生去模仿而刻意地强调创意。其实在艺术设计学习中,恰当的模仿学习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捷径。当然,这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研究模仿对象,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和揣摩模仿过程。对于模仿,我们不要简单地视为抄袭、剽窃,对于专业学习来说,尤其是在学习初期,模仿是必需的。

三、课堂氛围的开放型

师生双边的交往和合作是构建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艺术设计教学尤其要重视师生关系,鉴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

点,师生关系应该是“多元化”的,比如:除了师生关系外,教师还可以充当“老板”、“项目经理”、“设计总监”、“主案设计师”、“客户”的身份来与学生交往,也可以以团队成员的身份来与学生合作共事。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乐于进行小组合作,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合理的评价机制对营造课堂氛围能起到重要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方法。不同的设计方案代表着不同的设计思路,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分,有高低之分,但无对错之分。任何一个成果,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揣摩,都可以挖掘其闪光点和有待完善的部分。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在于结果,重在其过程,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取得显著的实效。

四、学科界限的开放型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学科,是人文科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社会学及现代计算机辅助手段等诸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因此,学生知识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设计思维的开阔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养成。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会影响文案水平和与客户交流的质量,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基础将会影响设计方案的社会接纳度,计算机操作水平会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能力,对历史、民俗等文化范畴的了解也会成为设计质量的制约因素。

在艺术设计领域,对于学科知识的交叉,我们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加上文化领域不断拓宽,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具备更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是一个重要课题。要鼓励学生重视关联学科的学习,避免思维定势,不断扩展视野,丰富自己的积淀,因为良好的文化素养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五、教学实践的开放型

教学实践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怨言:“在学校学的一些知识,接受的各种训练与现实中的实际项目运作有很大差距”,“自我感觉非常有新意的方案根本不能实现,使得公司的项目投标屡屡失败”,“很多在审美方面被认为是很好的方案却在施工中的工艺制作阶段遇到很多麻烦”,等等。其实,这些怨言透露给我们教育者很多信息,比如: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教学实践安排不科学、实践计划不务实、质量评价定位不准确,等等。

要把教学实践与市场和岗位相结合,把活生生的业务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岗位要求,接受市场考验,积累实战经验。好的方案大胆举荐和采纳,对适用方案要认真地组织分析,从中获得宝贵经验。认识上可以试着把学生看作是职员,让其遵守职员该遵守的一切,做职员能做的一切。

实践面要广泛,重点要理顺业务流程,并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比如创意与市场的关系、设计与制作的关系、设计方案与成本核算的关系等。

另外,实践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水平层面,一个优秀的职业工作者,仅有精湛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与岗位特点相适应的劳动品质更不可缺。因此,把职业操守教育、专业品质教育、劳动精神教育放到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设计其本质的商业性、意义的附加性、科技和艺术的统一性等独有的艺术特征提示我们,要以创新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该专业的教和学,呆板的教学思路必将固步自封,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绊脚石。

篇11

作者简介:顾朝志(1976-),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李世宝(1978-),男,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K2013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13-02

教育部2005年1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后,各高校纷纷把研究型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和策略。[1]研究型教学在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2]其主要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主动性,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在亲身经历和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移动通信是当今信息时展最为快速的产业,陆地移动通信由GSM和窄带CDMA为标志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全面进入3G时代。“移动通信”课程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移动通信”课程对通信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其内容涵盖了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扩频通信等基础知识。其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站在通信系统的高度理解问题。且由于移动通信技术本身发展迅猛,仅仅选定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向学生讲授教科书上的固有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合理有效的授课方式,将目前的新技术、新思想融入到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解移动通信领域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

笔者尝试对中国石油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课程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型教与学的成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型教学组织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使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形式来参与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一个多模式教学活动的综合体。

1.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资源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进行研究型教与学的前提。由于“移动通信”理论性强,直观性差,概念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后续研究性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将Flash等动画演示引入课堂,对如电波传播过程、GSM系统呼叫过程、主被叫的信令流程等通信过程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无味、抽象的语言解释,给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将Matlab、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引入课堂,对一些基本的原理、概念等进行演示,如QPSK、MSK、OFDM基本原理仿真、频分多路复用(FDM)、多径传播等,可通过简单的改变参数来观察系统性能,总结出某些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在课堂演示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验目的,布置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改变过去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老师要求或根据实验指导教材去做实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3]的情况,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基础,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进行研究型教与学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教学活动受到很多限制,不仅要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且每个学期都要接受学生的监督和测评,在一些评奖评优评职中学校会在很大程度上参考学生测评结果。但是学生的测评往往主观性很强,很多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得到较好的测评成绩而照本宣科,顺利讲完就万事大吉。这样老师尤其是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丰富的老师就不能在课上将科研信息传授给学生,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动态融入到课堂教学,而是考虑学生的口味进行考前针对性辅导,使学生考试都能及格。学生教师皆大欢喜,而学生则接触不到跟教师科研相关的任何信息,对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有害无益。为此,笔者以“移动通信”课程为契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程组,如车联网、UWB、无线传感器网络、MIMO等课题组等。并根据学生兴趣分派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根据项目需求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在课题组跟老师或其他研究生、博士生的交流探讨,感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严谨、求实,培养其创新精神。

3.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在“移动通信”课程基础理论的授课过程中,实行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大班授课模式,其中借助前面提到的多媒体、教师的科研课题等手段。在大班授课的同时,实行小班研讨的形式,即结合该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由教师出题目或由学生自己创设研究型课题,或依托校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将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型学习活动,自由选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找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研究型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4.开放软硬件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学习场所

为了使课堂研讨的效果更好和课题完成的质量更高,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课外时间进行前期准备,同时对应用型的课题需要有一定的实验环境支撑。[4]为此,学院向所有参与该研究性课程的学生开放实验室,如移动通信室、通信原理实验室、DSP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等,满足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活动的需求,对所参与的老师的研究课题或是自己选择的研究型题目进行探索验证,让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之余,有场所验证基础理论知识,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任课教师和专职实验指导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实验室进行指导。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形成良好的研究型教与学的氛围。开放实验室两年来,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等都得到很大提高。

5.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

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是他们很在意的一项指标。课程最后给出的成绩,不仅是对他们学习过程的一个评价,也影响到他们将来的考研、就业。所以进行研究型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最后成绩的评定。考评机制不合理、不公平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背离了研究型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传统授课方法“移动通信”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课内实验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成绩给出的过程比较客观。而采用研究性教学之后,对学生参与的研究型课题完成情况的评定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把握不好,会有很大的主观性成分。为此成绩评定笔者采用期末卷面成绩和研究性课题各占50%的方法,研究型课题的成绩评定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由学生陈述、展示自己的成果,聘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匿名打分,所有评委的平均分数即为该学生的研究型课题分数。

二、结束语

通过在“移动通信”课程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较高。但应该注意的是,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最重要的,对以后的就业和深造都有很大作用,而其他的所有教学手段都是为其服务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追求研究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将得不偿失,所以虽然在本科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有很大收益,但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参考文献:

[1]冯锐,张君瑞.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73-77.

篇12

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要求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大学英语教学要立足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准确把握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创新这两大核心。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未来大学英语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高度融合互联网技术以及实体教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学习者对于学习的需求。

一、背景分析

教育与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信息化的发展更是无人能够避及,英语教育的信息化更是走在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端。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信息技术就已经应用于英语教学。进入九十年代,在网络背景下,英语自主学习的模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网站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以及学习资源。直到二十一世纪,网络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英语教学,提供相应的在线学习平台是英语教学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线学习平台能够将学习的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学习模式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概念在政府报告中被提出,中国的教育模式将迎来一场新的改革。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以及差异化的需求。“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何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二、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

移动学习,顾名思义是可以移动的学习,移动学习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终端设备。移动学习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学习的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通信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日趋成为一种可能。快捷新型的移动学习模式彻底打破了对学习者学习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将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改革途径。

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互联网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依旧无法摆脱“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上,很难实现用手机等移动客户端来进行阅读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因素

学生个体的认同感不同导致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同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互动性。同时学习策略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感受网络平台教学时困惑不断,造成盲目性学习。

(二)教师原因

有些英语教师网络技术水平比较低,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无法轻松自如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辅助教学,更不要谈将大学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另外,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部分英语教师认为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浪费精力。除此之外,学校也缺乏一定的鼓励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机制,客观上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三)客观环境原因

客观环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以及局域网网络连接上。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网络以及计算机的要求比较高。校园网的网速跟不上、无线网的覆盖范围比较窄等都是目前需要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健全等客观原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支撑

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英语学习材料进行自主选择,以便更好地实现自主化以及个性化的英语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求。

(二)成熟的条件

在理论支撑的前提下伴随着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为证明移动学习模式的需求性要求,笔者做了相应的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明白移动学习的发展来源于移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的需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显而易见。另外,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方位的无线网络覆盖环境已经成为可能。最后,移动学习资源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及时更新的各类词典以及顶尖大师的英语公开课甚至与英语相关的游戏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学习的素材。

由此可见,移动学习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移动自由性教学模式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优势作用。

五、移动学习的优势分析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移动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其“移动自由性”是最主要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模式是其它学习方式无法企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代的大学生多以90后为主,他们的成长期正是网络信息的发展时期。从小与各种电子产品接触自然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及应用处理能力。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交流也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的,已经对于现代网络技术具有一定依赖性。这些特征以及日常习惯在促进当代大学生移动自由性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灵活性较强

移动性学习模式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它借助相关的移动设备让学习者通过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进入到学习状态,比如地铁或者电梯里等公共场合都可以拿出移动设备来进行移动自由性的学习。

(三)互动性较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一旦离开课堂就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更无法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移动设备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微信、QQ等软件来实现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应用这种沟通方式使得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都能很大程度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移动教学的资源开发原则分析

移动教学环境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对课堂教学以及移动学习的优势进行充分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平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以及复习,同时还可以实现面对面的高效学习。

在对英语移动教学的资源进行开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合性原则

移动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的地点是不受限制的,学习环境也是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环境那样安静,它的学习环境甚至可以是公共场合,因而移动学习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选择学习场所时要遵循一定的适合性原则,尽量开发那些比较适合在环境干扰的地方进行学习的资源。

(二)碎片化原则

移动学习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因而要遵循一定的碎片化性原则,保障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能够快速获取新的知识,实现科学有效的学习。

(三)简单性原则

移动设备的存储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时在进行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而在开发资源时要尽量选择比较简单的内容,资源的界面要尽量简洁同时操作要简单。为了方便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可以利用颜色来区分知识的重难点。

(四)少输入性原则

在对英语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尽量减少文字的输入,在对按钮的设计上也要实现简洁统一。

(五)短文本性原则

移动设备的屏幕都比较小,同时无线网的覆盖也是有限的,因而设计时应考虑尽量采用短文本。

七、“互联网+”背景下转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对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