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02 14:38: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教学内容

篇1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把劳动管理和劳动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一种较为科学、实用的劳动模式的确立和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的建立发展,为将来职业岗位需要和今后的个人生活做好充分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一种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理解、尊敬的人本理念为前提,以提出期望、确定标准为目标,以鼓励、激励为手段,以充分认识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识为动力而建立起来的。

一、基本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推选值周长,并由值周长去搭建“小班子”,经过管理者认真辅导,使之确立劳动目标和管理方法、工作方案、工作艺术。以便使劳动值周过程在劳动教师的督促和引导下,值周长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约束紧紧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完成劳动教育

当然,这些自觉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动力源,即学生对劳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我价值含义的理解和同步进行的其他思想教育内容获得。让这些认识固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习惯,不只是使之成为他们自治管理劳动行为的动力,还要使这个育人效果经得起生活和社会的考验,成为融入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元素。

二、具体的操作内容

我们在总结多年来从事和研究劳动值周管理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每个内容、环节进行了细化,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强调将内容、方法与目的紧密结合。

1.规范性内容

①确立形象标杆。如每天三次站队。校园劳动中落实“三人成行,五人成列”的队列管理。理解和强化“一眸一行是形象,一言一行是素质,一点一滴是服务,一分一秒是岗位”的总体形象理念。校园劳动中学生穿校服,配戴劳动教育胸卡。同室的工具摆放、规范的语言交流,倡导班级有专业特色,有形象特点,树立“礼貌我先行”、“学生我来示范”的形象标杆,让每个人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②建立考核制度。一是班级以10分为满分的量化考核制度。一是以100分为满分的学生个体考核制度。其中班级量化考核纳入对班主任考核范畴内,学生个体考核进入档案,来强化班主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懂得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③搭建劳动的学生分配制。劳动教育严格按着“一人一岗位,一人一责任区”进行分配和考核。不断强化岗位责任,为对学生的个体考核提供第一手材料。

④建立劳动标兵的评选制度。学生在每一次的劳动中,以5%的百分点比例,让班级通过多样化选举这次劳动中的劳动标兵。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自豪感,劳动的光荣感。

2.思想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机说道,“只有当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思想,被孩子们的接纳并印在行为中时你的劳动才是最伟大的劳动”。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它的意义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体悟到了对于他们成长、成人的作用和意义时,才能够在头脑中接受他,在思想中重视他。才能把诸多的硬性内容印在他们的行动中,才能成为劳动教育。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的大讨论教育,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是创造美的活动,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美的,劳动是美的!使他们真正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直至以劳动为乐。

五、劳动教育作用

1.在思想方面

通过“自治管理”模式,使学生从自我觉醒中变成自觉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岗位意识。使学生体悟到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从“自我、本我”中走出来进入“超我”境界”。

2.在行为习惯上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体悟到“优秀是一种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

篇2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校长钟进友:在未来的社会中,技能的作用会逐渐凸显,尤其是生存技能的掌握将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社会、学校、家长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必须打破唯成绩论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对此,我校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多维度,多角度的学生评价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抓住中学生荣誉感、自尊心和羞耻心比较强这一特点,将清洁劳动纳入德育考核之中;通过评选流动红旗、优秀班级评选等手段将劳动成果融入到学生个人评价之中,融入到集体荣誉之中;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正面引导以及班级凝聚力的逐步形成,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期将学生从为了班级荣誉而劳动转化为热爱劳动而劳动,最后形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积极参加劳动的习惯。我校实行日常早、午、晚三次教室、楼道保洁工作及早晚两次寝室保洁工作,周四下午放学后和周日晚间返校后进行教学区大扫除和寝室大扫除,让学生在劳动中明白看似繁琐简单的保洁工作却可以为全体同学和老师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明白:日复一日的保洁工作,会培养人持之以恒的信念,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会受用终生。此外,学校规定全校教师要做好本办公室的保洁工作,做到地面干净,桌面整齐,窗明几净,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成长。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副校长纪联昕:劳动实践课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劳技课内容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人(教师和学生)而异、因时而动,不要求大求全;要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做完整,做出成效。特别是劳动实践课要做好分项、分组、分任务的工作。既不能让学生超过劳动强度,也不能做形式走过场。劳动实践周的选择,最好是春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令人赏心悦目;还可选择秋天,南方的秋天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可以充分享受劳动果实丰收的喜悦。此外,还要有安全保障。用电安全、劳动工具使用安全、旅途交通安全、吃穿住行及医疗卫生安全,都要有严格规范的实施细则。有条件的,可以临时聘用有经验的木工师傅、农民师傅现场传授劳动的技能技巧和经验,这样的效果事半功倍。还要注意不能把劳技教育课与平时的学习生活隔离或对立起来,要把平时卫生清洁劳动、家务劳动与劳技课教育有机融合,要把平时学习劳动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要把劳技教育与培养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结合起来。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培养21世纪新人提出的总目标。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学生来说,劳动技能教育是残疾儿童实现全面发展、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对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教育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系列化,走出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育人之路。学校确立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即“先生存再生活”“先自理再回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紧紧围绕“为了生活”“根据生活”“提高生活”的思路,体现适应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学校依据不同学段,确立了不同教学内容:低年级,以自我服务为主;中年级,以学习家务劳动为主;高年级,以学习简单的生产劳动为主。

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

主持人提示: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学生,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篇3

《天鹅之歌》的内容里,裴斯泰洛齐就提出在生活中受教育的重要思想。在“伊佛东”的学校里,裴斯泰洛齐特别重视体育,把各种体操训练发展到师生生活当中,为了全面锻炼机体,编排体操,体操能有节奏、有顺序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家庭和学校应该都进行体育活动。家庭里的生活劳作产生的动作,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例如生活中的做饭、行走等日常活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运动会、体操、游泳等。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里,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需要思考如何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体育精神,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活体育活动项目。例如,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解动作、说明动作、注意安全等,让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把此项活动布置成家庭体育功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地要求练习次数。这样,就能把体育融入生活里,让生活里充满体育活动。

(二)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生产劳动当中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理念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在结合劳动来帮助贫苦农民,让贫苦农民通过学习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改变贫苦状态,而且把德、智、体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联系,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有积极意义。裴斯泰洛齐提出的“劳动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各种身体器官,职业、生活能力等的训练,也包括一切实践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起初阶段和最基本开始是劳动教育,且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就是关节活动。人类关节活动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能力,它能让人类的各种体力得到发展,也是体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关节活动是体力活动的要素,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体力活动是最基本的劳动,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关节活动。体力发展是培养各种劳动的技能、习惯、教育和训练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在儿童开始就主张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他通过各种关节活动发展加入到劳动技能当中,例如手抓、走动、脚蹬等关节活动,通过这些力量和技巧来发展儿童身体。裴斯泰洛齐通过制定“技能入门”,用于帮助实际劳动,也作为体力发展的内容,像一些身体体操内容中有推、拿、挥动、掷等简单体操项目。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够全面促进儿童体力发展,同时把劳动技能掌握。这就是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家庭和学校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

(三)强调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开展

裴斯泰洛齐强调打击、拉转、震动、投掷、压等的基本要素学习以及体力训练,必须要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为了实现教育人,要使人的各种机能发挥完全,包括脑、手、心、智、体、德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时进步。例如儿童体育活动可以使旺盛的精神体力得以宣泄,能使压力舒缓,也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活动开放才能形成人际互动,促进儿童培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体育运动对全面体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和其他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体育中的技能、认知、情意等落到实处,使体育教育与各类教育并重。

(四)体育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本能

裴斯泰洛齐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增长认识,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和研究,体会其中的知识和方法。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习者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更要让继承者在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能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让体育学习者逐渐把体育生活充实,能够发现和思考体育动作以及体育的每个环节,并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发现新内容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自我实现的情感,还能促进体育发展。例如体育教育课中的创作课程,老师可以利用教导者的立场引导孩子的体育心灵,促进孩子创作能力的发展,并与他们互动相处,完成体育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个孩子的体育意识,根据不同孩子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施教,帮助孩子的潜能表现,鼓励孩子从各类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体育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体育教学实现最好效果,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五)体育教育工作应逐步增进

教育是为了人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人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德、智、体的教育协调,这三者彼此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裴斯泰洛齐就对整体教学过程存在的最简单教学因素,也是教育要素,做出强调,教育要从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让儿童从最简单的开始接受教育,然后逐渐增加复杂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这个理论全面实施到儿童的初等教育体系当中,让初等教育能够使德、智、体等的教育和谐地在教学中展开,并能均衡地发展德、智、体的教育。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认为是关节活动。关节活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动作,生活当中处处包含着它,如撞、拉、跳、压等,把这些基本的关节活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体育活动也应该从简单因素开始,等这些简单动作熟练掌握,再进一步训练复杂动作,根据人的体质和年龄的增高而逐步加强训练。这样逐渐地由简到难的动作练习,就可以使儿童力量和技巧逐渐发展。

二、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强调健康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体育作为人类获得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和手段,裴斯泰洛齐在19世纪时就已经提出了体育的价值,认为体育活动对人类、国家以及社会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健康视为人类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根本目的,这为以后体育课程的有效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与发挥。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与研究分析,并从作者深刻的体育思想中得到了更深的含义。

(二)孕育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中,早已孕育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联系,而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来源离不开这位伟人的体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有着高度一致性。首先,就素质教育的含义而言,狭义上是针对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与在裴斯泰洛齐的“头、手、心”的思想较为对应;其次,素质教育的三个素质层次,正好对应到作者认为人发展的三状态中,即自然、道德、社会的素质与状态。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裴斯泰洛齐还把思想深入到青少年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中,在相应的初等教学中,认为不仅要使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而且还具有三方面教育获得平衡发展的能力。通过上述思想,可以将教育的各类要素进行划分:智育所要表达的最基本元素是直觉的有效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类与智力相关的能力;德育表达的基本元素为情感的互通性,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我行为的情感与爱的能力;体育要表达的基本元素则是身体的活动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三)体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要从婴幼儿开始,而且作为母亲以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婴幼儿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育与活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且母亲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欠缺,体育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必须通过国家和家庭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来开发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启发,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开展幼儿体育教学。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幼儿体育项目与活动的开发研究。只有以研究的相应成果为基础,才能逐步积累的经验实施到我国幼儿体育的具体教育中。其次,要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性专业人才。专业性人才是进一步发展幼儿体能的引导者,各个高校应该设立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性人才。同时也要加强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才能广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幼儿中的开展。再次,编制适应幼儿体育教育的配套性教材,这也是普及体育教育方法与知识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对于我国母亲了解幼儿身体成长与发展,采取合适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体育活动要与儿童的运动天性相符合,遵循其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所论述的要素理论,要我们在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原则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儿童与生俱来的性格就是运动,也是自然的一种本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而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的现象,这也恰恰显示出孩子的自然属性,我们的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师资水平和安排的实际教学等,存在的问题都很严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儿童的教育有别于成人,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重视儿童先天的规律,不在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发展必然会遇到阻碍,也限制了体育发展。如果也不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给儿童教学,最后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些教材内容距离儿童很远,而且有很大的难度,不能有效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施,这就让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选取方面,要用一些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运动项目,让儿童喜欢体育运动,选择合适的竞技类体育运动,让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上,要与儿童生活中的简单动作进行结合,让儿童的体育教学与日常行为活动联系起来,有效的促进儿童体育学习。

篇4

劳动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劳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劳动课程教学,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深化素质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一、素质教育与劳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劳动课程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从整体角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综合素养。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劳动课程教育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引导。从整体角度分析,劳动美德是传统美德,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更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促使学生平衡发展。劳动课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强化智能训练,在知识与技能的转变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及动手能力,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优化素质教育成果

1.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相对融洽的范围内,从教学内容着手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技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剪纸手工课程教学时,可以从以往的作品中挑选优秀样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感兴趣,从而增强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此展开的教学活动必然能够推动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收获素质教育的精髓。

2.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感性层面去引导学生,使其具有一定的感性J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劳动课程开展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措施,劳动课作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更应当给予重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真筛选教学内容与方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3.完善实作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组成要素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革就是创新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创新的主要实施点。劳动课程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劳动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因而在劳动课程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认知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第二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使他们养成极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益处。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劳动课程由于自身的教学优势对素质教育的推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完善劳动课程教学是现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探究,并全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推动素质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

[2]陈静,黄忠敬.从“体力教育”到“能力教育”――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J].中国德育,2015(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