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双减政策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4-03 14:37: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人们对双减政策的看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们对双减政策的看法

篇1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观点不一样,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人们对挑战与变革的紧迫感和态度不一样,如果现在市场比较低迷,可能大家的紧迫感强烈一些,甚至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谈这个话题,人们的语气也不一样。

今年在汽车市场的开局不是太有利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个阴雨天气,可能谈这个话题就比较沉重,更加有压力。如果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话,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是挽起袖子干活去吧,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谈的问题。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对于未来挑战的一些认知。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又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种精英必然有各种高见,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的观点扔出来供大家分享、交流、批评。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各位多多包涵,我谈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二是市场外部的挑战和企业将来可能遇到的内部的挑战。

未知的挑战可能就隐藏在已知的挑战中

首先是我们已知的挑战和未知的挑战。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挑战,我们不讲明天能卖多少车,后天能达到多少市场占有率,这看起来不像是今天的话题。我是想说,从中长期来看,业内基本上有一定的共识,我们今后的挑战可能是在能源、环境、交通。但是很少有人谈到另外一条,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用户的习惯、行为、偏好的改变,这一条可能是最难以琢磨的挑战。

另外,未知的挑战可能就隐藏在已知的挑战中,就如我刚才讲的,我们今天,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交通情况下,很有可能突然有一天消费者会改变他们的出行习惯,改变他们对汽车的认识。

比如说为了应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开发推动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是十分有把握地知道,什么时候马路上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

到2020年国家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个目标,会有所要求,当然也有各大机构预测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有一家著名的机构预测2025年日本25%的新车是电动车,当然它讲的电动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中国到那个时候大概有3700万辆的销量,其中有400~600万辆的电动车,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各种各样的预测都有。

我们的感觉是,市场的变化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这怎么理解呢?尤其我们看未来的时候,感觉不到这种变化的速度,但是如果我们回头去看看过去的话,往往会吓一跳。

1989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所有汽车用的都是化油器,今天想想这件事情很不可思议;家用轿车标配双安全气囊,在我印象中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还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好像是一个很新的技术,但是看看今天的马路上比比皆是;双离合器,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双离合器变成所有汽车的标配。

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感受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往往回过来看的时候,觉得这种不确定性发生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对趋势变化的认识是最不可知的挑战,是来自市场对企业的一种挑战。

标致雪铁龙集团对未来趋势的挑战上有比较紧迫的看法,在应对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抓得很紧,在混合动力,尤其在柴油混合动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认为到2025年在欧洲和中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当然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市场的比例大致会1∶1。这种判断,感觉上不大好相信,但是当我们听到他们介绍这个的时候,我宁可相信如果是这样的话,2025年中国3700万辆车一半是新能源车,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很难去相信,但我宁可相信它。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我们相信各个厂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相信今年的车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会展示给大家。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面,我相信我们看到这些新能源车的发展要比看到我们业内简单的而且非常热衷地扩大产能、扩大网络可能更有意义。这是我想讲的已知和未知的挑战。

合作与竞争的内部关系调整的新挑战

第二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另外一方面的挑战,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另一种特有的挑战,是企业内部的挑战。

合资企业已经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在中国汽车界,合资企业比例比较大,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总体上中国合资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但是现在中方都有自主品牌,随着中方的成长壮大,自主品牌的成长壮大,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逐步浮出水面,合作双方的合作关系会有一种新的挑战,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放在桌面上谈,实际大家心里都知道。

比如说合资企业一个外资品牌可以和两个中方合作成立合资企业,中方可以有多个合资企业,这里各种关系搅和在一起,原来单纯的合作关系变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与竞争或许会有一个新的形势出现,这将会是我们行业可能面临的新的挑战,而且是一种不完全可以预见的挑战。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43-03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居民储蓄也因此而不断增长。截至2009年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6万亿元(如图1)。对于巨额储蓄的存在,各方观点不一。积极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方面支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者,可以支持我国反腐败的进程,因为有关学者认为的款项是储蓄的来源之一(张力生,罗永进,2005)。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巨额储蓄的存在也给我国各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储蓄的增加使得居民消费需求下降,迫使政府财政赤字、国家债务连年增加,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伸缩自如,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被削弱,仅能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而根据罗伯特・蒙代尔的政策指派理论,这又使得我国对内的经济调控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储蓄的迅速攀升使得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状况又连年处于亏损状态,不能靠自身结余来补充资本金,而通过发行债券、央行贷款,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不但会造成银行债务的不断积累,而且会造成社会通胀压力。这一系列原因又增大了国有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

已有的储蓄理论将储蓄的变动归因于以下因素:利率效应,如Balassa(1992),Gvlfason(1993),Ogaki,Ostry和Reinhart(1995)等等;经济效应,如Carroll和Weil(1994),King和Levine(1994),Blomstrom,Lipsey和Zejan(1996),Paxson(1996),In和Doucouliagos(1997),Deaton(1997), Vanhoudt(1998)等等;收入效应,如Modigliani(1966),Gupta(1987),Rossi(1988),Edwands(1995),Schmidt-Hebbel和Serven(2000)等等;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如Bosworth,Burtless和Sabellhaus(1991),Deaton&Paxson(1994),Chmidt-Hebbel和Serven(2000)等等,另外还有通货膨胀效应、财富效应和国外储蓄效应等。这些理论主要与各学者所考察国家的情况相适应。具体到我们转型经济国家,则需进行具体分析。对此,本文考虑主要从居民收入、通货膨胀与利率三个角度来考察一下其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以期得出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相关解释。

二、理论分析

关于收入增长与储蓄增长的关系,众所周知,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在此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利率与通货膨胀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关系。

(一)利率效应

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学界认为储蓄与利率之间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高利率可以使储蓄者增加收入,因而刺激储蓄。但在现代经济学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并不简单,存在利率对储蓄的相反作用,以至于利率对储蓄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含混不清的。

经济学家们做的大量实证分析似乎也证实了这些观点。在比较典型的实证分析中,伯斯金(Boskin)(1978)、萨莫斯(Summers)(1982)、吉尔法萨(Gylfasa)(1981)、巴拉萨(Balassa)(1989)等人认为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正的,储蓄的利率弹性在0.3-3.4之间。在赖待(Wright)(1967、1969)、韦伯(Weber)(1970、1975)和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1990)的研究中,发现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负相关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

我国经济学界有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很大,而且是正的影响。如谢平(1993),徐燕(1992)。在徐燕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978-1987年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变动敏感,实际利率变化会导致储蓄额同方向变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大。如刘尚希(1992),张文中、田源(1990)。在张文中、田源的实证分析中,发现1979-1987年实际利率对居民储蓄的系数小于零但不显著,同期利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的系数大于零。张文斌(1991)对同期居民储蓄的研究也发现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仅0.56,且为负相关。

以上研究虽然针对同一时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但结论有较大差异。这与研究者使用的方法以及数据不同有关。但无论怎样,说明理论界早已意识到我国储蓄并没有十分完全地遵循“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的简单逻辑。进一步探索储蓄与利率的关系,从理论上给予透彻解释,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通货膨胀效应

如同利率一样,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对于储蓄的影响也是多重的,既可能产生收入效应,也可能产生替代效应,或者,无论哪一种效应均不显著。

大量的实证分析显示出不同的结果。安格斯・迪登(Angus Deaton)的研究发现英国70年代高储蓄率伴随高通货膨胀率,未预料的通货膨胀对储蓄产生正效应;莫迪利亚尼(1970)年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对几个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的储蓄率产生负效应;艾荷利勃(Aghevlib)等(1970)对41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发现这种关系为不显著的正效应。张文中、田源(1990)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发现1950-1978年间,通货膨胀对储蓄的作用为不显著的负效应,1979-1989年为不显著的正效应。

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较多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会抑制储蓄。普遍的解释是:当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会提取存款抢购实物,形成储蓄存款增长减慢,甚至形成负增长。显然,这种观点与居民提款购买实物,用实物储蓄代替货币储蓄有关。按照我国狭义的储蓄概念,储蓄仅限货币存款,实物储蓄未列入储蓄范畴,货币存款减少自然意味着储蓄的减少。如果按照广义的储蓄定义,上述观点应当改为:通货膨胀会使储蓄的结构发生变化,储蓄总额及储蓄率不受影响。因为,人们提取存款购买的实物,多为耐用消费品,或需要长时间消费的日用消费品之类,这些实物量的增加均属于储蓄的范畴。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储蓄的影响比较复杂,取决于通货膨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程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等多种因素。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名义收入增长时,实际收入下降。人们为了维持原有生活水平,会降低储蓄。当通货膨胀的速度低于名义收入增长,实际收入保持增长,储蓄率可能不变其至提高。如果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程度,人们将会在较大程度上调整预期,并调整消费和储蓄,使通货膨胀对储蓄产生较大的影响,反之较小。

三、实证分析

在以上理论分析中,主要提及了与本文有关的利率与通货膨胀效应。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引入收入因素,结合通货膨胀与利率效应一并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问题进行分析。

(一)比率分析

1.数据选择。本文选取居民收入(Y)、通货膨胀率(Л)和实际存款利率(R)1978年到2009年的历年数据作为影响居民储蓄(S)变动的因素,分别从整体上及分阶段对影响储蓄各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

(1)居民收入(Y),选取国民总收入作为居民收入的代表变量;

(2)居民储蓄(S),选取历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作为代表变量;

(3)通货膨胀率(Л),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换算成历年通货膨胀率作为该变量的数值

(4)实际存款利率(R),采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代表该变量;

(5)存贷款利差(T),通过一年定期贷款利率减去存款利率而得。

2.数据分析。从居民角度来看,收入的作用主要是:在通货膨胀率既定的条件下,收入的提高会吸引居民储蓄的增加。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存款的增长有利于激励金融部门积极揽储,扩大盈利资金的来源。利率的作用主要是:在通货膨胀率既定的条件下,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吸引居民储蓄的增加。而我国实际存款利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显示是波动不定的,而且某些年份还出现过负利率。从这一点来看,存款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存贷利差的扩大有利于激励金融部门积极揽储。据有关学者的观点,相对于存款利率而言,国际上一般通行的银行存贷利差大约是2个百分点,中国的银行保本利差则需要3个百分点(王晓芳,2000)。我国实际存贷利差1999年以前一直低于3个百分点,在1999年以后才开始大于3个百分点(如表1),如果说利差因素起作用,应该是在1999年以后。而我国居民储蓄在1999年以前及以后却一直在增长,这样看来,我国存贷款利差并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率因素不是我国储蓄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图2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对居民储蓄增长率的影响也是变化不定的。在通货膨胀高的时候,储蓄增长率有增有减,而在通货膨胀率低的时候,储蓄增长率也是有增有减的。似乎通货膨胀率与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都不是主要的。

(二)协整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收入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实际存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并无一定的规律性,而是变化不定的。在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通货膨胀与利率效应进行协整分析。

1.S、Y、Л和R的平稳性检验。本文利用Dickey&Fuller(1974)提出的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模型有三种设定模式,选择正确的设定模式十分重要。例如,对一个趋势平稳过程(TSP)来说,如果在单位根检验中选取了含时间趋势的模型设定模式,那么,拒绝单位根的可能性就很小。单整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可知,S、Y、Л和R的水平值均不能在1%(或10%)的水平下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我国1978―2009年度的S、Y、Л和R均可能是非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在1%(或5%)显著性水平下,ADF检验应拒绝接受的假设,故一阶差分是平稳过程,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性。

2.协整检验。单整检验已经说明,S、Y、Л和R都是非平稳序列,进一步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以避免虚假回归。通过VAR模型确定滞后阶数K=1。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因为LR=49.07>41.20(1%显著水平),所以分别拒绝零假设,即认为变量S、Л和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为LR=20.9967

S=0.0873+1.3229Y+0.1830π+0.3485R

(0.1224) (0.0597) (0.0826)

通过协整公式可以看出,在整个样本期间(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收入效应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明显且主要的正向关系,利率效应次之,通货膨胀率虽有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果较弱。可以理解为,当通货膨胀处于温和状态时,居民不但不会提出存款用于购物,反而会因为名义收入增长率快于通货膨胀率等原因增加储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看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货膨胀和利率尽管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利率的影响要强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且实际利率与存贷款之差对储蓄均是正相关。鉴于以上分析,对于我国巨额居民储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维持城乡居民收入适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城乡居民及其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储蓄结构。因此需要维持居民收入的适度增长。比如,每年按照上一年的通货膨胀水平适当加一个比例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城市居民可以工薪阶层工资的适度增长为标志,乡村居民可以物价提高水平为基准的同时,不断减轻农民经济压力,适当给予补贴或政策优惠;加大支援西部力度,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2.保持适度通货膨胀水平。在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维护农民利益,减少收费项目,扩大商品供给;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减少交通关卡,平衡东西南北物资的调运;居民收入水平维持适度增长,力求不低于通货膨胀水平;当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者;维护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信誉,严厉打击违规操作,银行资金挪用、偷盗以及相关诈骗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把握好宏观调控工具,适度干预市场失灵现象;严格控制财政赤字,防止雪上加霜。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之内,是稳定我国居民储蓄、避免资金大量流出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才能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

3.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尽早实现由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让利率的变动来调节储蓄的增减,充分发挥利率对储蓄的正面引导作用,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与应用;同时,完善对社会资金的监测手段,严厉打击社会游资的对市场操纵行为,维护我国市场的正常运行。

4.完善配套体系建设。积极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引进,增加居民对金融资产的选择种类,形成居民资产的多元化,消化巨额储蓄;改善金融机构信贷环境,逐步完善银行与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放宽信贷标准,鼓励居民进行消费信贷,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以便消化巨额储蓄,将大量闲置资金进行有效率的合理配置,避免资金的闲置,消化金融机构的潜在经营风险;适当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等公益性事业支出,在带动居民对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各方面的经济压力,从而形成居民收入对储蓄增长的正面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郭英彤.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6

3.马双.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内生断点分析:1953~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

4.杭斌,申春兰.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6)

篇3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条件变化和改革深化,如何不断校正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来适应这个变化呢?

第一,以美元为参照还是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这就是刚才说的参照系问题。比如孩子的成绩,绝对分数不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系。改进的办法是,和成绩好而且稳定的邻居孩子比较。但如果邻居孩子的成绩不那么稳定了,你就看班上的平均分,从而知道在班级里是什么情况。

怎么看人民币汇率水平位置是否合理呢?很多银行家希望有一个固定的或者恒定的标尺。但是万一没有会怎么样?以前是黄金本位,黄金相当稳定,但后来黄金不稳定了,就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后来美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了这个作用,这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美元的相对稳定有关。此后,特别最近这些年,美元也变得不是那么稳定了。欧洲区货币联合起来形成欧元,欧元成为一个新的强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货币。

美国的经济本身也存在它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大家关注的双赤字,它自己也需要调整,美元的代表性也不再惟一。中国重视中美之间的关系,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数额也很大,但并非一统天下。如果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好的标尺和参照系,对大家的工作和计算都有好处;万一没有这样的参照系或者情况发生变化,我们就应该采取新方法或者进行调整。

本质上讲,此次汇率机制改革是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浮动也需要有一些参考点。我们根据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美元地位的变化,选择了采取一篮子货币作为参考。大家可能习惯了以美元为参考点,现在参考点变了;而且你会发现,这个参考点没那么直观了。这个变化是我们金融界、银行界特别需要适应的,需要不断摸索和判断。

第二,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对金融风波传导的思维方式也需要转变。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更能经受风波呢?这二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从固定汇率角度看浮动汇率缺点比较多,从浮动汇率看固定汇率缺点也比较多。这个情况是随时间变化的。

比方打仗。固定汇率就好比是手上的一个盾牌,得拿住坚持不动,否则就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因为你一动摇,就等于给出一个信号,使攻击者发现弱点,有机可乘。浮动汇率对待危机的逻辑就不一样。它相当于一个海绵垫子,你要打进来,可以,但不让你打到我,你撤的时候我再夹你一下,就好像游击战一样。所以,这两种汇率制度的思维方式和防范外部汇率冲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第三,汇率机制的改革涉及到对微观经济主体灵活性的偏好。对企业和居民,是更希望他们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还是希望他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用更多的灵活性来应对经济条件的变化?当然,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转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去企业的各种条件都是比较固定的。现在企业已经面临越来越多市场条件的变化,也开始学会各种各样的灵活调整。

如果是僵死的,比如过去的中央计划经济的模式下,产品、原材料、销路、价格,所有东西都是固定死了,照这个逻辑,汇率也应该是死的,否则企业计划不好做,也不好执行。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改革过渡期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经营承包制的一个原理是企业起步点不太一样,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方面的自主性,希望他们承包一个目标;企业同时会提出,原材料的价格、产品的渠道最好得到保证,否则承包有困难。而外贸企业就提出汇率不要动,但实际上,那个时候汇率制度已经变了。虽然官方汇率相对比较固定,但外汇留成都是在外汇调剂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交易的价格天天在变。尽管外贸企业希望汇率不动,但也已经不可能了。

因此,随着改革不断演进,企业的灵活性提高了;而且我们现在强调,企业应该具有更高的灵活调整能力。当然也要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方面。从宏观上讲,我们希望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构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预期的宏观经济条件。但从微观上来讲,灵活度越大越有适应力,越能适应当前的变化。

汇率机制作为一个价格机制,既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本流动的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也是需要企业去适应的。我们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感觉到有些同志在分析汇率问题的时候有固定性偏好,希望所有东西越固定越好。另外一些同志希望能看到企业更多地用灵活性来应对变化对这种偏好。讲到银行业也是一样,银行业也要结合市场条件,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以自己的灵活调整能力来应对各种价格的变动。

第四,汇率体制改革可能涉及到对定价机制的态度问题。这里的定价机制还不是指定价能力,特别不是指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应该定在什么水平上。我是想讲,汇率机制改变之后,首先会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产品定价来影响整个经济,同时也就达到了调整结构的目的。

汇率发生了变化,首先的影响应该是进口产品会降价。这的确会使得国内的企业和居民受益,这也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所得到的好处。

至于出口商,有些人偏重只从成本角度进行分析。即如果汇率变化,假定销售价格不变,那么利润空间就会减小,甚至竞争力弱的企业就从盈利变为亏损了。我觉得这个看法应该说计算是对的,但是静态的,可能不够全面;就是说有些条件是可以变的。

在汇率变化了以后,出口产品应该尽可能调高它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这也是有序校正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需要。价格可以高一些,数量可以减一些,不见得出口的总收入会受到侵害。那么这里头就取决于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如果我们在某一个市场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国家的商品,那么我们的企业可能不具有价格调整的优势,是由买方来决定价格;但有些产品是有价格调整的空间的。特别是很多产品是在中国厂商之间的相互竞争,人民币汇率调整导致成本折合成外币有变化之后,对中国的出口商来讲,实际上大家都是等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情况下,有可能使得定价机制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

所以,涉及到进口商品价格和出口价格的最终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在非常简化的假设下来进行计算。这些价格都有变化的余地,但不是一个死的东西。这其中涉及到的计算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涉及到如何应对挑战与变革;是更多地使用传统的思路指导我们的计算和应对,还是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应对?你有哪些机会,有哪些可能性?这也涉及到思维的调整,要更加面对市场。

篇4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

1、概念分析

通货膨胀是与价格上涨相关联的范畴,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价格上涨所能够概括的。通货膨胀应该怎样定义?一般比较认同的看法是,通货膨胀可以被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或价格总水平)的持续的较大幅度的上升的趋势。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某些商品价格的上升或者相对价格水平的上升;第二,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而不是十分短暂上升,然后又归于下降,亦即在某一水平内周期性的变化,也不是价格总水平的一次性上升,即由于某种特定的冲击(如世界石油价格一次性的上涨)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一次性变化;第三,通货膨胀反映的是较大幅度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某种小幅度内的价格总水平变化。

2、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源自于需求的过剩,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的现象。换言之,在需求出现过剩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的、持续的上涨,即出现通货膨胀。如自发性消费的上升、自发性储蓄的减少、自发性投资的增加、一次性税收的减少、出口的上升、自发性进口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增加、货币需求的下降等,上述因素所引起的总需求上升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并且只要没有什么力量使总需求下降,价格就不会降低,所以这里得到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将是持久的。这就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的一般机制。

(2)“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不同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是从供给方面出发来考虑的,指的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纯粹由于供给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出现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这种解释,是因为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价格与工资交替上涨的局面,似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的关系,而工资是劳动市场上的价格,对于劳动市场的分析是总供给方面的问题。所以,就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从总供给方面出发来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给予解释,这就是“成本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测量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物价指数:第一,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当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产品与服务的某一标准集合或者我们称之为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第二,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原料和中间投入品等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这是对给定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它与CP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各种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所以指数并不相同。消费物价指数(CPI)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衡量通货膨胀。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成因

1、食品类价格上涨堪称当前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去年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粮食及以粮食为原料的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推动的。CPI分类指数显示,2008年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2%。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不断减少、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因美澳等主要产区受灾减产,国际粮价节节走高,从而限制了我国从国际市场的大量出口,加之去年我国十几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因而国内粮食价格在供给冲击下快速上涨,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

2、资产类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

第一,200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同比增长30.2%,房地产的发展加大了对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诸多产品的需求,导致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出现稳步攀升。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直接加大了实质经济部门的经营成本,实质经济部门往往努力将由此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引起通货膨胀。我国CPI目前不计入房价,只计入房屋租赁价格。第二,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城镇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农村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投资扩张必然导致对投资品需求的扩大,当这一需求超过了生产能力界限或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严重畸形出现瓶颈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在短期内又因种种因素难以扩张时,投资品价格就会出现持续上涨,投资品的价格必然居高不下,并且向下游产品转移,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

3、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量大。200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03000亿元,同比增长16.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30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民币贷款余额221000亿元,同比增长15.2%。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大量人民币,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

4、国际市场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2003年以来,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世界经济出现了连续5年的高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趋旺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重要矿产品、原材料以及基础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这就推动了国内价格的上涨,从而产生国民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

5、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推动通货膨胀

在货币存量业已过量积累的背景下,由外生性冲击造成的轻微通胀是否会一发不可收,这关键取决于人们对物价前景的预测。人们对于未来物价将上涨的预期是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内在动力。同时,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可能导致人们挤兑银行存款和抢购风潮,从而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

三、抑制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1、开放国界,降低关税

外贸出口增速的迅猛增长拉动中国经济似乎一片繁荣,在这繁荣的背后是潜在的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实际上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价格猛涨已经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资源已经支持不起如此快速的出口增长。而进口是支持物价冻结的一项有力措施,可以使引发通货膨胀的超额需求通过购买进口商品得到满足。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增加进口,以缓解国内的供求矛盾。

2、对敏感商品实行补贴

对需要维持其价格水平的商品实行补贴,不但可以保证有关价格的稳定,同时又能够避免冻结物价可能导致的商品短缺。在食品领域采用商品价格补贴,可以稳住生活费用价格,从而阻止工资的上涨。但补贴措施并非完美无缺,它促使余额购买力的形成。这部分购买力,根据持有者各自的需求弹性,或用来购买补贴商品,引起该类商品需求量的放大,或用于购买非补贴商品,进而拉动其价格的上升。因此,在使用这一措施时,要谨慎选择实行补贴的商品与消费者群体。

3、税收政策

当课税目的在于收缩消费时,征税对象不仅是奢侈消费,也应包括大众消费。不同的税种起不同的作用,哪些税多抑制消费、少抬高物价以较准确的拦截收入中可能会过早花掉的部分,哪些税就更利于实现既定目标。如此说来,是否应提倡间接税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对一种商品的间接税被转嫁于物价,显然不能提倡;但如果应税商品不属于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统计范围,比如汽车价格,间接税就可以发挥劝阻功效。但是,税收政策有其局限性,很难单独发挥有效作用,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面对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应建立一种征收面覆盖全体民众的所得税,同时对资本短期增值实行适度征税,并实施通过举债回收剩余可支配收入的“回笼”政策加以辅佐。

4、货币政策

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其最极端的形式,是抽紧银根:把货币总量的增长控制在某个指标内,不论利率如何变动,货币当局都不能因利率的提高而放弃从紧原则;努力维持公共预算的平衡,这是实现中性货币的条件。上述措施,是货币当局用来调节货币发行特别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信贷发行的全部手段。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有:提高利率,限制信贷总量或者限制信贷扩张量。这些货币政策都倾向于对货币总量的增长做出种种限制,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付诸实施。

5、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参照的原则是,相对货币流量,应加大实物流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节制收入的增长,因为收入是两种流量转换的必经通道。与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收入政策发力于收入形成阶段,有利于达到既减缓通货膨胀又防止生产和就业滑坡的目的。然而收入政策的落实会碰到诸多困难:一方面会受到工薪阶层的反对;另一方面,限制非工薪阶层的收入很难办到。我们缺乏能够调节平均国民生产率增长幅度和实际工资增长之间幅度和实际工资增长幅度之间相当差距的灵活机制。我们可以采取法律上的工资――物价控制手段或通过道德说服的方式,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参考文献】

[1] 莫里斯弗拉芒:通货膨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J].统计研究,2005(4).

[3]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国家统计局网.

[4] 张伟兵: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J].经济导刊,2007(4).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