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4-03 14:37: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艺术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艺术发展趋势

篇1

一、当前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

1、重复性较强

现代艺术设计最初起源于欧洲国家,形成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社会工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利用艺术设计改变国民现状,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现代艺术设计,至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以及成长。但从当前发展现状看来,由于市场发展的商业化以及对利益的过度重视,导致产生了许多的平庸之作,其主要是对国外流行作品进行抄袭以及复制,从而设计出具有较强重复性的作品,这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而言并未具有实质的意义。为获取一时的艺术效应,多数人在形式以及技法方面过于追求视觉刺激,并且盲目追随国际潮流,在设计过程中反而忽视了自我个性以及民族性。当前正是工业化逐渐转为信息化的重要阶段,从长远看来,现代艺术设计应充分具备自我个性,如此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稳固地位[1]。另外,作为艺术设计的内在发展动力,设计师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设计师自身对艺术资源的接收以及转换能力决定了其创造的源泉。全球一体化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共享,而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师,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全球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并根据国家以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某些设计因素与民族审美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具有独特性的设计体系,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2、缺乏艺术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艺术设计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不仅引发了设计理念以及思想的转变,还借助现代科技措施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计算机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贡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有效减少了设计时间,同时,计算机中的组合灵活性还能够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现象,对开发设计人员的创作思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因为电脑的便利性,促使设计群体变得更加广泛,一些设计师对若干个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进行了掌握就能够进行设计。当今的广告设计,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过于看重,对艺术的质量没有重视,导致他们在电脑制作设计时缺乏美感,或者是存在着抄袭其他设计师的作品现象,这就是艺术语言匮乏所造成的问题[2]。因此,电脑设计的关键并不是如何熟练的运用电脑设计软件,而是要通过电脑的操作来体现设计创意,来体现视觉艺术语言。电脑设计软件仅仅是一种实施设计的手段而已,视觉艺术才是设计的灵魂。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1、与全球化的整合

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我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现代艺术产业,也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国现代设计如何与国际化接轨,如何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离不开对国际最新科技资源的了解,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对我国的本土文化加以审视,促使我国本土文化能够逐渐与全球化结合起来,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2、绿色环保设计

在21世纪的世界艺术设计中,绿色环保是其中的一大主题,它从产品制造业,到产品包装以及销售等各环节,再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等领域。在以往的设计中,人类创造现代生活的同时,也促使资源的消耗,造成了能源的消耗,是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工业设计中,因为过度的商业化,许多设计都在鼓励人们进行无节制消耗,这就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批评[3]。因此,设计师就需要对设计的职责与作用进行重新的思考。进行绿色设计,主要是为了对传统的产品设计中的不足进行克服,要使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保护社会生态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结语

综上,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中,存在着重复新较强的特点,存在着缺乏艺术性的特征,这就制约了我国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必将进入与全球化整合的发展趋势,也必将会进入绿色环保设计的发展趋势,会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03:96-97.

篇2

探究分析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具体表现在设计队伍逐渐壮大、设计产业迅猛发展、设计观念更新快速、艺术水准全球化等等,笔者主要从整合本土化与全球化、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走向世界、艺术设计将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设计主流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抛砖引玉,旨在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1.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弊端

(1)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

从中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其对于国外某种流行 “艺术语言”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这种“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了获得短期的艺术效应,一部分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而沉酒于对形式与技法等视觉刺激的追求,我国相当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追随国际潮流之后,走别人已走过的路而乐此不疲,“照猫画虎”,生硬地设计出一批“国际主义”的刻板面孔,用国际风格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设计师的创造力是现代艺术设计内在的发展动力,而设计师的创造源泉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在信息和文化大背景下接收与转换艺术资源的能力。

(2)计算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它自身还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电脑作为一种表现的工具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凡的贡献,电脑参与设计的最大好处是它为设计者带来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使设计者减少了手工制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对设计者是极大的解放,同时电脑的灵活组合性可以使平常看不到的现象变成可视的画面,对于开发创作思路有了很多好处,这是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是技术与艺术的辉煌合作。不过,我们在看到电脑对设计的可喜帮助和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某些弊端。由于电脑的快捷和便利,带来了设计群体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某些人产生了掌握两三个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就可以进行设计的错误观点。特别是现今的广告,由于有一些人对经济利益看得过重,不重视艺术的质量,他们的电脑制作的设计或缺乏构成美感、或单调面目雷同、或拼接生硬,这就是艺术语言匮乏和修养的欠缺所造成的问题。

(3)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底气不足

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设计教育.西方国家发起设计运动的核心是设计教育。从189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919年德国的包衰斯学院到1929年美国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的设立,我们看到的始终是先进的设计思想家利用教育作为支律点来发展设计运动.这种情况,在1980年的中国具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动,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好像设计教育启动了,但是从整个教育体系和设计界对于设计教育的看法,教育始终是没有被当做一个引领和推动设计的活动来看。中国的设计明显是处于“市场牵引”模式,而非“思想牵引”、“社会牵引”模式。到今天,国内的设计教育虽然表面很热闹,各地高校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招生不断扩大,这种过热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局部的、地域性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潜伏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的种种危机。许多仓促上马的相关专业院系缺乏系统的理念规划,教学的师资、设施、资讯存在严重的不完备,更谈不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抗衡。

2.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

(1)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

世界因知识经济而加速发展,而现代艺术设计也因知识经济而转型为一支重要的产业大军。这是因为现代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以智力和知识创造市场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比起中国入世后的经济运行,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转换和国际化则应该更为超前。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以最新的理念和前卫的姿态来统筹我们的创意,才能带动和推进中国经济向更新的目标发展。所以,开拓我们的国际化视野,紧跟全球化的时代步伐,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在追随国际潮流的同时,如何把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如何以独特的民族面貌跻身于世界,则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必须牢牢把握的又一个重心。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鲜明地介入现代设计,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失去民族文化特色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从文化角度看,特色和个性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完善和凸显民族品牌,仍然是一个大课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设计战略的思考,都离不开对国际最新科技资讯的了解和利用。我们需要一个国际的和当代的胸怀和思维,也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对中国本土文化加以审视,达到本土文化与全球化的结合,从而进行新的提高和适时的转化。

(2)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走向世界

中国的艺术设计从1980年引入后,已经有了有目共睹的飞跃,但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的艺术设计还处于“西方出观念,中国跟作品”的状态,很难打出自己的风格,更没有世界级的大师人物出现。客观来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轨迹。前二十年我国经济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代设计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发展十分缓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现代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依附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所以,打造中国设计的品牌,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始终是中国设计师的一个梦。

(3)艺术设计将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物质的丰富,同类产品不断增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技术的普及性与公开性,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的同质化日趋明显.那么,产品的功能、品质、价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靠什么来展开竞争呢?产品的审美设计就成为了唯一重要的差别。随着后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再发展到体验经济,人们对精神上的消费越来越多。在同质化的大环境下,购买产品时,消费者更多注意的是产品的个性。色彩鲜艳的MAC电脑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帮助了苹果公司,而且还激发了戴尔公司、盖特韦公司和康柏公司的灵感,它们推出了大量造型新颖、成本低廉的个人电脑。新型甲亮虫汽车的形象,成为促进汽车行业变革的催化剂.IBM公司利用“蓝色巨人”的个性形象落户世界各地。如今,人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没有个性的流行,而是在新房子里体现个人的品位与内涵。所以,个性化设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设计发展的又一个趋势。

(4)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设计主流

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艺术设计的一大主题,这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它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产品包装、产品宜传及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领域。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设计在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耗的重要介质,因而遭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不得不重新思考设计的职责与作用。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的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出的形象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考虑,更,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设计师改变以往仅仅注重形象设计的标新立异,而忽略设计的新形象给人们所带来的消费观念的误导,以及制作新形象所消耗掉的又一批能源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绿色行动,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行多年,并成为信息时代设计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屠曙光.时间、事件和故事――论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念[J].装饰. 2001(01).

[2] 贺克,李越恒.太极八卦图与现代艺术设计[J].装饰,2002(10).

篇3

近年来,陶艺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观众熟悉、所喜爱。它的魅力来自材质的特殊美感和它的手工制作过程;来自泥土、釉色、烧成之美,以及艺术家与泥土交流时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更来自泥、釉、火与人文精神情感浑然天成般的交融统一。可以说,陶艺创作最能反映作者的性格和爱好,流露心中的情绪。比起日用陶瓷设计,陶艺创作比较少的受到制约,更多的是尽情发挥,按着作者的意愿去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因而在欣赏陶艺作品时,比较直观地看到:有的作者冷静理智地追求严谨规整的秩序感;有的作者热情奔放地表现自由自在的形式变化,凡此种种,丰富多彩,构成了多样的陶艺世界。可以说现代陶艺作品把作者的思想愿望和所要阐述给人们的东西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新时期以来我们国家的现代陶艺发展情况,在创作上大体呈现“惟美”、“惟理”和“惟物”三种相对流向,它们并存共进、交织互动,构成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基本格局和整体风貌。“惟美”流,其中心在于追求带有一定变形性和抽象性,符合规律的和谐形式结构,专注于形式美。这种风格反映了入的一般审美心态,深得社会的赞赏。“惟理”流,主张沿着心灵的轨迹去思索,以形和色的构筑来显示深度思考的精神气氛。而典型的“惟物”流却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失落感和强烈的补偿要求,陶艺家所希望的不是局限于现实自我的对象化,而专注于单纯的身心“感悟”,体味朴素而真实的感性存在。目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已形成相对集中的陶艺群体,但就其整体实力来看,我国的现代陶艺还是处在艺术家圈子里的“圈子陶艺”,再往前走,参与的人多了便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方式陶艺”了。

篇4

1、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及设计语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民族应更加注重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个性与民族特色,以构成丰富多彩的、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图景。因此,中国的设计艺术一方面要向内进行调整与开掘,弘扬优秀传统:保持个性:另一方面要放开胸怀、海纳百川。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完善、强化与优化,坚守自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现代设计传入中国的时间虽短,但在西方却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将中国书法艺术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这是时展和进步的需要,让世界了解书法、认识中国传统艺术,要让书法艺术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艺术,这需要我们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中国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是东方艺术中时间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艺术它集中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和形式,是一种集诗词文赋,笔墨情趣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书法把线的运用表现到了一种超妙如神的境界,达到了真正抽象艺术的高峰。

篇5

装置艺术指的是可以被布置、移动、拼贴、拆卸的舞台布景艺术,是建筑学术语installation art 的译文,本世纪初期,装置艺术被引进当代美术,用于描述全新的不同于传统形态的艺术作品。另外,装置艺术也可以叫做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各自时期社会状态下不同的艺术产物,艺术家们不断从全新的角度探究各个艺术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及其本质。但是,现当代艺术,使多年的传统被打破,艺术观念和艺术尺度都重新定义。装置艺术使用各个门类的艺术手段为表现形式,完全没有具体界限的划分,装置艺术创作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运用前所未有的材料构思出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不受任何局限的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追求是广博、深远的,装置艺术是现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卓越代表。

在装置艺术的构思中,可以运用的元素更被大众所接受,广场、仓库、厂房甚至空地都能成为装置艺术发挥的空间,其亲民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是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装置艺术与其他种类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它不仅局限在画室、博物展览馆以及其他一些高档次的艺术机构中,也可以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可观、可游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装置艺术的发展过程

20世纪初,装置艺术以真正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20世纪60年代,装置艺术打破了原有的艺术分类,并在一致的各个艺术门类中跨界应用。70年代,装置艺术开始摒弃原有的只可以在美术展览馆作为作品展览的传统观念,把装置艺术带到了人们身边,运用广场、街道、仓库、走廊等各种生活中的场景作为装置艺术的表现场所。同一时期,装置艺术开始出现有强烈社会意义的政治倾向性作品。80年代,装置艺术在电视、电影以及录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装置艺术成为反应世人关注的热点话题的具体表现形式。21世纪初期,装置艺术迅猛发展,以其前卫的观念占据了艺术领域的重要席位,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手段。装置艺术在世界各个国家成为美术学院的主导课程。装置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以其开放性、模糊性、游离性的显著特点揭示了艺术生活的本质,为人们表达和交流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段,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装置艺术的特征

第一,装置艺术具有依赖场景的特点,也就是说无论装置艺术作品想要怎么样的展示效果,都必须依赖固定的时空场所才能完成。第二,装置艺术不具有永恒的特性。装置艺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作品即被拆除,大部分作品是无法永恒保存的。第三,装置艺术作品种类繁多。装置艺术是一门多元化艺术,在相似的同时又各有各的不同,呈现多元化趋势。第四,装置艺术具有共振性。也就是说,装置艺术作品中展示的作品形象和其依存的场所是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具有共振效应。

四、装置艺术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装置艺术在其创作过程中缺乏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装置艺术如果不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自然环境作为无限创作的空间肆意破坏,必将有违装置艺术的初衷。几年来,单纯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政治形象而出现的各类富丽堂皇的装置艺术工程数不胜数,这与装置艺术原本追求的和谐、自然、朴素之美是相背离的。而且,如此发展下去,只能使装置艺术走向不归路,对装置艺术的未来极为不利。

(二) 装置艺术存在过度设计的问题

在装置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本应该秉承着简单朴素,让人看起来舒服的原则。但是,现在很多装置艺术设计作为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过度设计,只重视其产生的震撼效应以及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而忽视了装置艺术本身应该具备的简单亲民的特质。

(三)装置艺术设计缺乏内涵

近年来装置艺术的设计内涵成为一个大问题。有的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对艺术作品的深入思考,把装置艺术推入了一个快餐时代,快速地复制、模仿、克隆、山寨,作品层出不穷,数量十分惊人,然而质量却不敢恭维。原有的装置艺术魅力消失殆尽,独特的风格不复存在,更多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具有相似面孔的设计作品。这样下去,装置艺术的发展道路必然受到阻碍。那种批量生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永远不会得到肯定。

(四) 我国装置艺术过多地借鉴西方设计模式

装置艺术设计作品表现出缺乏对我国历史的传承,一味的追求西方的新思想,借鉴和照搬西方装置艺术作品的灵魂和表现形式。这样下去,装置艺术在我国必将走向灭亡,因为没有自己独特视角的艺术设计是没有内涵、没有灵魂的。一味照搬借鉴不可取,为装置艺术的发展道路埋下了隐患。

(五)我国装置艺术设计人才严重短缺

装置艺术设计行业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室内装饰工程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未来30-50年都将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据国家建设部统计,建筑装饰业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总缺口为40万人。尤其是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设计人才更为缺乏。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装置艺术行业人才的供应出现较大的缺口。目前中国约有室内设计师20多万人,缺口达70万。

五、装置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装置艺术未来的发展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装置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的思想必将成为装置艺术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取向。不但探索如何更加科学的把人的设计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互利互惠、和谐统一的整体,还要重视和尊重人这个重要因素,考虑对方或业主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消费需求。

(二)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性

应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作为装置设计的最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只有自然环境受到保护,生活在自然界的人才能更好的生存。人无法离开自然,要学会保护自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每个人应该尽到的义务。

(三)注重装置艺术设计本身的独特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很多装置艺术设计者吸收了优秀的国际设计理念,在研究和学习国外设计师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自己民族特征的体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路线,形成一条有富有中华文化精神的独特设计之路。只有设计理念新颖独特、具有民族色彩,才能在世界装置艺术领域真正崭露头角。在装置艺术作品完善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具体的装饰,只有注重艺术性和主题性才能创造出高品位、有人情味、艺术感强和具有吸引力的装置艺术作品。也就是要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格。如各地的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历史典故、地理气候等诸多方面追寻艺术灵感的撞击,赋予艺术以新的内涵和极强的生命力,从而激发深层次的联想,最终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境界。

(四)装置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篇6

信息化数字化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现代医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医学中的信息技术都是各种信息汇总而成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处理那将陷于瘫痪或者举步维艰。比如建成信息化数字化医院,通过先进的网络共享技术,就能做到院本部与外院、院本部与分院、院本部与社区,同时医院本身内部个科室之间也能够进行广泛的联系,做到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这样就能实现看病住院体检全城一卡通。这样,患者看病将更加简便快捷,因为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已经输入到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医生只要查看这个系统就能掌握所有情况,因此医院服务质量会明显提高。

1 数字化门诊系统优化门诊流量

1.1 多样性挂号系统

如今人们常说,现在大医院的人比大商场还多。医院越大病人越多,因为大医院具有优秀的人才良好而又先进的设备,但是过去大医院挂号难挂专家号更难已人所共知。过去患者为了挂上专家号往往凌晨四五点钟就去排队。而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之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除挂号外,其他事项均可通过电话网络短信和自助挂号机等等实现预约,一周之内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的时间点很快敲定,其他辅助检查也可预约,在方便病人的同时还有效地分流了人流车流,同时也解决了过去门诊拥挤、找专家难的问题。

1.2 门诊医生工作站

医院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后就可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间的数据流动,在流动之前必须统一识别患者的身份,即在区域内建立健康数据中心,这就为医疗卫生信息在区域内共享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健康数据中心即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建立之后,医生只要在工作站内通过刷卡就可实时查看病人的检验报告、影像报告,还可查看患者在其他医院的诊疗记录。同时,门诊用药情况也能实时监控。

1.3 远程会诊

医院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之后就会实现传说中的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的好处就是能够借助国内外知名医院优质资源,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因为资源共享,因为数字连接,那么在远程会诊室,主治医生就可通过信息技术与国内外专家共同对患者进行诊治,让患者在本地区就能享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诊疗技术。

1.4 统一发放报告单,变被动为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

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将大大节省患者的时间,从前那种病患往返多个窗口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利用信息资源优势,把发放报告单整合到了一个窗口。即便患者不来领取报告单,通过市民健康网还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检查报告。另外医院客服中心与快递公司联手,室内患者当天就能收到报告单,这些人性化的举措,没有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是实现不了的。

2 数字化医技系统优化服务流程

(1)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就可启用医技检查排队系统,这个系统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检查拥挤等问题,该系统会排出患者的诊治时间段和诊室,这样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避免了门诊事前的拥挤,同时彻底杜绝了熟人加塞的现象。

(2)通过第三方配送标本,结合条形码技术,检验流程更合理,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后,就可通过检验协作平台、统一接收标本,再结合条形码技术,然后在通过大医院的院本部、分院、社区检验标本有服务公司第三方配送,这样就可以集中总院检验优势,优化检验流程,减少对社区的投入。

(3)建立心电图检查快速网络,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后,通过区域性医学影像系统的建立就可更大范围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因为大型医院有高质量的医疗影像诊断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就能够解决医疗资源偏态分布的技术水平相差悬殊的问题。

(4)自助刷卡取药,医院排队取药曾经是医院独有的场景,这为医院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带来了压力。但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医院后这种情况将大大缓解。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医院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条形码技术,患者不用再到窗口取药,因为处方调配流程已经优化,只要到自助刷卡机前把药取出来就可以了,既节省了患着的时间又缓解了医院的压力。

3 数字化病房医疗护理系统节约医护人员时间

3.1 启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

从前手工书写护理记录,既繁琐时间又长,容易出现误差,同时,护士的时间与精力被浪费掉了,无形中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而且所写病历既准确有规范,还节约了护士大量宝贵的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就能够让护士更好的护理病人。

3.2 采用无线PDA技术

医院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后,就可以采用这种技术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用这种技术后,护士在移动工作站就可直接采集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完成体温、脉搏、呼吸及各种出入量、引流量的护理计入工作,以往时间长且不准确的工作现在很少时间就能完成,而且准确美观。

3.3 优化医嘱处理流程,提高效益

医护工作站的启用,不但把医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输液贴管理及其它

以往惯例静脉输液标签有两种方法,一种手抄,一种电脑打印。这两种方式繁琐且有误差。现在通过使用PDA扫描输液标签,在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的同时还减少了误差,同时大大缩短了时间,原来两小时的工作量现在仅用半小时。

4 数字化社区信息系统使居民居家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医院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后,将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医学检验、办公自动化、移动查房、慢性病病人的实时监测等应用,这样全面的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

5 结语

通过上诉分析论证,应用重庆中联软件公司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各方面应用的好处已一目了然,现代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也是大势所趋,而且势在必行。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必将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篇7

    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

    ——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生物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又将占相当的比重。世界银行下属机构预测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的交易额为2000年20亿美元,2005年6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的预测则分别为30亿美元、8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研究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在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投资研究的同时,众多私有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将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私人公司已逐步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主体。以美国为例,民营机构1992年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为5.95亿美元,而1999年则达到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物技术企业领域的兼并和收购狂潮,并购金额从1997年的12.37亿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亿美元。一些资产过百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由此形成,过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随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篇8

图工委

管理系统

分类号G250.7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6.001

图书馆在面临日益增长的数字文献资源以及读者更高的服务诉求下,管理系统面临整合升级,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呼之欲出。但是在新兴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图书馆应该如何自我定位,又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功能,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图书馆工作,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系统该如何发展等,诸多围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思考已经成为关心图书馆发展者热议的焦点。为分享优秀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换代的经验,破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面临的难题,归纳图书馆变革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年会于2016年6月2日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召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30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及图书馆服务商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阶段正处于图书馆转型的关键时期,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急需更新换代。究竟怎样的系统适合当前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又该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是这次会议研讨的重点。朱强馆长认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可定制的、功能灵活、支持个性化开发。图书馆应该联合第三方机构一同开发系统,解决学术成果资料中学者、机构的认证与识别,数字资源的维护与共享、系统的更新与完善等问题。朱强馆长强调,当前图书馆对其管理系统的发展无话语权,系统与数据开发商对数据库和系统的垄断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组成联盟,自主研发服务系统,加大自和议价权,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参会高校图书馆馆长与数据商代表所作L獗ǜ婧脱刑帜谌莸墓槟捎胱芙幔意在分享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思维模式,描绘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雏形与未来,为各高校图书馆今后开发与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参考。

1.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分析

1.1超越集成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的新角色(Be-yond Integrate Library System:Library's Role inEmerging)。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雪茅首先通过帆船的进化演变史引出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革新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应该是本质的变革,就像蒸汽机最终代替风帆成为船只前行的动力。图书馆原本建立在以纸质印刷为基础的工作流程系统已随着数字资源大规模的崛起而发生彻底改变。那种基于印刷的依次从获取、组织、发现、宣传到保存的单向工作流程,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兴学术生态系统中已被创造、修理、收集和使用四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所代替。其中,创造环节的主角是学术成果的作者,修理环节则是由出版商和其他组织机构对原始学术资料进行加工出版,收集环节主要由图书馆完成,将学术资料永久保存,使用环节又回归研究人员、学者、学生和公众,以此促进新学术成果的产出,然后重新启动新的学术生态系统循环。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新的学术生态系统循环速度越来越快,图书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清晰的定位将决定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与创新、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和数据信息知识这4个方面的转化将是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重点。最后王雪茅馆长总结:图书馆应重点从组织、战略规划行动和探索、人员岗位知识和技能、心态和文化、程序和操作、市场营销及推广、财政资源、基础设施等图书馆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进行管理系统集成,最终使集成化的图书馆系统走向集成化的图书馆应用。

1.2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沙勇忠详细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具体定义、体系、应用层面和发展趋势。他指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先后经历了由最初实现采购、编目、流通典藏、连续出版物等各项传统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向网上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再到现在的数字图书馆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布图书馆所有日常业务,社交网络、无线射频、触摸屏、3D打印、OCR(光学字符识别)、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图书馆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驱动力。

现阶段驱动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可分为近期趋势:以提升用户体验的价值,移动内容的优先与传播为目标;中期趋势:学术记录的发展本质,提升对研究数据管理的关注度;长期趋势:提升研究内容的可访问性,反思图书馆空间。沙勇忠馆长认为,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应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1)技术应用更加广泛;(2)技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3)智能图书馆技术的探索;(4)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5)个性化服务技术的推广。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将更多、更好、更有用的信息技术用于图书馆,促进发展、创新模式、提升质量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1.3需求驱动的图书馆系统发展思路与实践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以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介绍了重庆大学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通过我的书斋、ADlib3和弘深搜索发展起来的服务系统体系。2014年重庆大学图书馆按照用户层、服务与管理层、资源层、评价与分析层这4个层次对服务系统进行调整和简化,以图书馆总服务台、移动图书馆平台、智慧门户为重点,构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服务平台。关于最核心的图书馆智慧门户,他指出图书馆业务离不开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服务的现状仅表现为网站上各数据库商列表,是以“库”为粒度单元的服务,国内外一共有上百个数据库,读者体验很不方便。在行业的发展史上,从“跨库检索”到“发现系统”,都没能改变现状。受限于平台技术、版权观念等因素,图书馆没能实际拥有和掌控数字资源。因此新一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广泛收集数字文献资源的元数据,通过读者行为分析研究,制定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精细的应用场景服务。

现今的图书馆行业正在从“面向资源”到“面向服务”进化。面向服务的能力提升和转型,迫切需要新型的业务平台。新型资源门户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合并成一个大库提供搜索,而是要继续把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更加系统具体的服务内容。如提供科研专题服务内容,提供教学课程服务内容,提供基于读者行为的智慧推荐内容,提供院系所需的数字分馆服务内容。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大学之间的差异将越发明显,大学图书馆未来会成为各具特色的大数据服务中心,直面本校的教育科研需要,把数字图书馆融入数字校园里面去。因此,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征应该是以资源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利用更多新技术,如移动平台、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游戏式学习、体感技术、二维码、慕课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在新系统的开发中,要高度整合服务和资源,消除读者使用障碍。

1.4我们需要怎样的图书馆服务系统

资源环境的变迁使图书馆的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促使图书馆不断丰富和改进自身业务,因此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图书馆人所面临的难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副馆长以本馆的管理系统为例,通过介绍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建设思路、项目组织、进展和问题与展望,描绘了国内顶尖高校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她指出信息系统的建设阶段性地满足了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始逐步适应资源和环境。但是这种重建设的历史阶段势必忽略系统建设的规范性,给系统管理带来系列问题,诸如重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架构缺乏层次、互操作消耗大、数据一致性差等,这些问题甚至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性及系统性。

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以强化信息系统分层建设为思路,推进数据建设与数据展示在逻辑上分离的建设模式,重视需求分析,以需求分析作为业务逻辑层(中间层),实现从资源/数据到精准的、更有表现力的服务,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灵活部署各项服务的能力。具体到点,她认为下一代图书馆目录系统应具备对流程的管理和全媒体的管理能力。在资源管理方面应该支持全网域资源聚合、全媒体一体化的资源管理,以多来源、专业化、细粒度的知识对象,共同编织一个美妙的知识关联网络。流程管理则应该支持订购一揭示一服务一统计一评估的全流程管理,解决效率问题。同时系统应该开放互联,支统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以互联网思维保留连接世界(TOUCH GLOBAL)的可能,解决合作问题,提供多终端适配、多层次的服务响应,支持与表现层的逻辑分离以及无缝整合。

1.5从“kuali OLE”到“Open Library CommunityForum”

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已跟不上高校的发展,图书馆系统已经不是简单的集成系统可以覆盖,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生态系统。然而没有哪一家图书馆集成系统公司可以承担所有图书馆功能的开发,在图书馆对已有管理系统的发展没有话语权的当下,图书馆应该从一些成功的开源软件得到启示,自主建设开放可定制的管理系统才应该是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未来。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大庆指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方法都在变,现今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无法适应电子资源利用、关联数据开发、开放获取、科学数据管理等业务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自主设计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将其建设成为由大学图书馆主导,支持广泛的学术信息,与校园网应用和外部商业系统集成,提供工作流程设计,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同时支持广泛的联盟合作。陈大庆馆长详细介绍了基于RICE的KOLE系统架构和Kuali对象连接与嵌入(OLE)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以及深圳大学图书馆OLE系统的开况。他认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开放系统架构,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未知的、耦合的功能模块以及第三方系统,以此覆盖绝大部分资源,成为即时更新的知识库,并且满足图书馆联盟协作的功能需求,以支持多租户的软件即服眨Software-as-a-Service)。

1.6面向“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的下一代图书馆系统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部分数据商代表,一同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献计献策。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磊指出,单纯的资源提供商和单纯的服务系统提供商发展到现在都遇到了瓶颈,厂商也必须跨界。如何将资源和服务有机地连接,来解决图书馆的个性化需求,将是厂商未来的发展目标。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离不开资源,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现状是以“库”为粒度的粗放服务,各个平台上的封闭数据不可重用,制约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字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应用是数据库商各自为政,图书馆缺乏自己的服务应用平台。高度整合数字资产管理、读者管理、服务应用管理3大模块,打造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后端工作平台及前端服务门户,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直观的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教学与科研应用图书馆服务门户,将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所建设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高校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一步。

1.7图书馆技术的新篇章(A New Chapter in Li-brary Technology)

EBSCO大中华业务副总公丕俭为各图书馆馆长介绍了图书馆系统的发展简史,并详细讲解了EBSCO对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规划。他指出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定是以用户需求为设计导向,灵活进行模块化设计,来满足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需求。如今的图书馆业务已不仅仅是对资源进行收集和管理,更多的像学术计量与评估、机构知识库建设等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使图书馆未来的工作重点已由资源管理转移到服务管理。EBSCO与深圳大学图书馆达成协议,合作开发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目标是帮助国内高校图书馆建设开放的、可定制的、多元化的集成管理系统。

1.8会议总结

通过报告与讨论,各高校图书馆馆长普遍认为图书馆管理系统首先要做到“瘦身”,即对本身的业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精简,“瘦身”成功后再进行需求的开发和满足。其次,高校图书馆在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服务厂商的支持与协作,重庆大学图书馆和深圳大学图书馆与第三方服务厂商的合作值得借鉴。最后,图书馆针对新一代管理系统的开发应该组建技术联盟,但在维护联盟关系、制定联盟责任和义务、联盟成员的确定、联盟关系的长效持续性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商讨。最后朱强馆长总结,希望此次会议可以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里程碑,并强调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重点面向数字文献资源的管理、面向读者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开放、可定制式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2.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特征

2.1读者需求引导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业务已不只是管理纸本资源,庞大的电子资源的管理、数据导航、虚拟学习环境营建、机构知识库建设、科研数据存储等,也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责任和价值体现。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必须以读者、高校所需要的服务诉求作为导向进行设计开发,才能使图书馆跟上高校发展的脚步。现今,图书馆首先应“瘦身”,梳理、整合与精简现有业务和服务内容,全方位调研师生、学者、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需求与期许,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发展导向。诸如,建立数字专业图书馆,为不同学院梳理、归纳文献资源。根据各学院开设课程和承担研究课题,由专职学科馆员建设数字专题图书馆,将相关文献形成专业鲜明、时间清晰的文献资料集合,同时开辟自由交流讨论区,根据读者需求及时更新文献。为读者搭建个人图书馆系统框架,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读者可通过自主添加数字文献资源、检索结果或检索轨迹,不断丰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并可以随时分类管理,使读者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空间。图书馆未来管理系统的发展应首要参考读者需求,将为读者提够更为便捷、精准和贴心的服务作为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指标。

2.2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应用的每一个飞跃都受益于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层出不穷的新信息技术必将不断丰富和充实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然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必须建立在提升读者使用体验的基础上,例如,移动图书馆的创建、读者使用图书馆轨迹大数据的分析,都必将直观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读者的使用体验。但是在海量的信息技术面前,图书馆绝不能盲目跟进,应充分调研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馆发展的信息技术,做到谨慎考察筛选,大胆尝试应用,将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充分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2.3管理系统助力高校科研发展

篇9

        一、多元化

        多元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舞美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舞台美术原本就由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要素构成,并且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而现在,除上述多元化因素之外,又囊括了广告宣传、海报制作、节目单设计等等。可谓是舞台艺术“大综合”之中的“小综合”,其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过去的舞台美术,基本上分为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艺术风格,而现在的舞台美术,除了这两种艺术风格外,还包括了印象派、抽象派等西方现代派的艺术风格。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越来越鲜明。

        (三)纵横交汇

        世界舞美还呈现纵横交汇的发展趋势。在纵向上,呈衍化特点,即从本民族或特定区域的艺术源流出发,保持传统特色又赋予时代精神。我国戏曲舞美就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有力证明。欧洲各国亦如此。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舞台美术,也都既有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新特点。

        (四)时空造型的多维拓展

        作为舞美的主要方式——舞台时空造型,也呈现出多维拓展的发展趋势。许多舞美大大加强了动态功能,大幅度地拓展了时空落点与表现范畴。或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或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但都共同致力于将舞美由仅仅是舞台艺术局部的装饰发展到总体意念的表达。从舞台的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观演关系的演出场所在内的多维动态时空的立体化结构设计。例如音乐剧《猫》的舞美设计,就像整个剧场内外设计成一个“动物世界”,使整个天地真正变为一座“大舞台”。

        二、科技化

        综观世界舞美,呈现明显的科技化发展趋势。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都进入舞台美术领域,例如电脑设计的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灯光中的电脑灯、激光灯,音乐音响的电脑调音台等等,使整个舞台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像,令人耳目一新。

        现代化的声、光、化、电等各种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人性化

        在人性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充分发挥舞美设计师的作用

        尊重舞美设计师,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例如在捷克,就有舞美设计大师斯沃博达与威赫尔。国家对他们格外重视,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分配有高级豪华的别墅。政府对舞美的高度重视,促进该国的舞美学科走在世界舞美前列,成为世界舞美中心。他们把举办国际舞美展览活动当作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把舞台美术看成是人民文化生活中进行综合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舞美设计新人

篇10

一、多元化

多元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舞美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舞台美术原本就由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要素构成,并且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而现在,除上述多元化因素之外,又囊括了广告宣传、海报制作、节目单设计等等。可谓是舞台艺术“大综合”之中的“小综合”,其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过去的舞台美术,基本上分为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艺术风格,而现在的舞台美术,除了这两种艺术风格外,还包括了印象派、抽象派等西方现代派的艺术风格。wWW.133229.COm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越来越鲜明。

(三)纵横交汇

世界舞美还呈现纵横交汇的发展趋势。在纵向上,呈衍化特点,即从本民族或特定区域的艺术源流出发,保持传统特色又赋予时代精神。我国戏曲舞美就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有力证明。欧洲各国亦如此。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舞台美术,也都既有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新特点。

(四)时空造型的多维拓展

作为舞美的主要方式——舞台时空造型,也呈现出多维拓展的发展趋势。许多舞美大大加强了动态功能,大幅度地拓展了时空落点与表现范畴。或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或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但都共同致力于将舞美由仅仅是舞台艺术局部的装饰发展到总体意念的表达。从舞台的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观演关系的演出场所在内的多维动态时空的立体化结构设计。例如音乐剧《猫》的舞美设计,就像整个剧场内外设计成一个“动物世界”,使整个天地真正变为一座“大舞台”。

二、科技化

综观世界舞美,呈现明显的科技化发展趋势。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都进入舞台美术领域,例如电脑设计的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灯光中的电脑灯、激光灯,音乐音响的电脑调音台等等,使整个舞台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像,令人耳目一新。

现代化的声、光、化、电等各种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人性化

在人性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充分发挥舞美设计师的作用

尊重舞美设计师,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例如在捷克,就有舞美设计大师斯沃博达与威赫尔。国家对他们格外重视,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分配有高级豪华的别墅。政府对舞美的高度重视,促进该国的舞美学科走在世界舞美前列,成为世界舞美中心。他们把举办国际舞美展览活动当作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把舞台美术看成是人民文化生活中进行综合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舞美设计新人

篇11

        一、多元化

        多元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舞美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舞台美术原本就由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要素构成,并且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而现在,除上述多元化因素之外,又囊括了广告宣传、海报制作、节目单设计等等。可谓是舞台艺术“大综合”之中的“小综合”,其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过去的舞台美术,基本上分为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艺术风格,而现在的舞台美术,除了这两种艺术风格外,还包括了印象派、抽象派等西方现代派的艺术风格。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越来越鲜明。

        (三)纵横交汇

        世界舞美还呈现纵横交汇的发展趋势。在纵向上,呈衍化特点,即从本民族或特定区域的艺术源流出发,保持传统特色又赋予时代精神。我国戏曲舞美就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有力证明。欧洲各国亦如此。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舞台美术,也都既有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新特点。

        (四)时空造型的多维拓展

        作为舞美的主要方式——舞台时空造型,也呈现出多维拓展的发展趋势。许多舞美大大加强了动态功能,大幅度地拓展了时空落点与表现范畴。或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或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但都共同致力于将舞美由仅仅是舞台艺术局部的装饰发展到总体意念的表达。从舞台的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观演关系的演出场所在内的多维动态时空的立体化结构设计。例如音乐剧《猫》的舞美设计,就像整个剧场内外设计成一个“动物世界”,使整个天地真正变为一座“大舞台”。

        二、科技化

        综观世界舞美,呈现明显的科技化发展趋势。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都进入舞台美术领域,例如电脑设计的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灯光中的电脑灯、激光灯,音乐音响的电脑调音台等等,使整个舞台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像,令人耳目一新。

        现代化的声、光、化、电等各种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人性化

篇12

弘扬主旋律为主导我国正致力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文化,对于文化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美术事业或者美术产业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域,因此,国内美术的发展主线依然是以主旋律为主,美术创作者们遵循的首要创作原则应该是创作健康的、有审美价值并且符合国家和人们利益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应该体现时代的特征,具有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不拘一格,应该实现“百花齐放”的方针,只要美术作品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能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达到充实的效果,就应该鼓励。坚持美术发展的主旋律,才能保证思想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性。美术创作者们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应该被暂时的经济利益蒙蔽双眼,而去创作一些低俗的美术作品,这样就亵渎了美术家的身份,也是对美术这门艺术的极大不尊重。美术的创作与发展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的,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美术的创作亦是如此。因此国内美术的发展趋势是立足于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不管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理想主义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活和社会的真实,对人们的生活有总结反映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指导的作用。脱离了现实的美术创作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先锋派美术或者超现实主义美术,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还是因为通过变异和夸张的手段反映了现实。艺术不是虚无缥缈的,理应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是艺术获得长久生命力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国的美术发展趋势必然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国内美术与西方美术交流加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全球化的发展逐步深化,我国的美术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下去,未来一段时间内,美术创作会更多地融入西方美术的创作元素,创作出一批中西合璧的美术作品。我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研究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的学者逐渐增多,美术领域的创作者们接受的美术教育已经中西贯通,并且越来越体系化,因此西方的美术元素会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并借鉴的,“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是正确的,但是我国美术的发展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立场,坚决否定全盘西化,并对抗外域文化的不正当入侵,因此,我国美术与异域美术的交流应该掌握好一个限度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