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4-04-03 14:37: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业文化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业文化研究

篇1

(一)视觉性是视觉文化的核心

视觉性是视觉文化的核心,应该以视觉文化的方法和角度来研究工业设计的时候,产品视觉形成为了一个最最本质的概念。通过观察各种事物的构成、形式还有看法来了解认知和权力之间的所有联系,视觉性中就已经包括了一种事物的能见性,而且同时还包括了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种观看的过程中视觉和权利的运行过程。渐渐地随着视觉文化的出现兴起和蓬勃发展,慢慢的就会强调视觉形式中的表现形式。视觉文化一般都是视觉性的喜好来从而决定的,它并不会因为视觉的本身发生变化就跟着变化,而且视觉在如今的文化体系中占着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逐渐的成为了现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来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人们获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可以让人们在视觉上获得最最直观的享受。但是它也会给人们各种负担,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在让人们在不断出现多样化的视觉形式中获得更多有趣的体验,同时还还提升了人们对视觉信息的解释的能力和吸收能力。

(二)视觉文化等于后现代主义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它出现的同时也逐渐的变成了主导文化,从而导致了如今的视觉文化有了了后现代主义的几点特征,主要包括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有空间转换的特点。在后现代主义中,可以把深度向着平面转换、时间向着空间转换、整体向着个体转换等等,这个特点是和工业设计中的视觉文化相吻合的。

2.影像特点。后现代主义它的标志就是将像是向着影像转化,这个特点和视觉文化中的图像观念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视觉文化中,图像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而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形式就是影像。通过这些就可以说明,视觉文化在某一程度上来说就是后现代主义。

(三)视觉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视觉化正在向着日常生活全面的渗透,工业设计中的产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观看的视觉对象,所以,它的外观就是人们观看的内容,这其中会涉及到风格、适用性、品味还有美等等。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多,各种产品的类型也是日益增多,企业为了诱导人们对产品进行观看,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的展示空间,各种展销会也是此起彼伏,主要就是要向人们展示产品的艺术,广告在这时就充当了推荐还有再塑产品的一个重要媒介方式。

二、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分析

工业设计其核心是产品,促成产品的结构形式还有形式组合一般都会展现其艺术特征,为了满足人们的某个特定的要求,工业设计的产品展现了观念、形象、还有风格的演变和发展,因为受到了图像文化的冲击,所以促进了工业设计中的产品向着图像化还有美学化的方向的发展,并且通过对产品的视觉性研究促进产品视觉文化的研究。

(一)功能和形式相统一

工业设计本身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它要求设计者在他特定的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对产品的设计,并且促进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上面相统一,并且人的发展还有产品的物质性方面获得最好的匹配方式,在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中产品是一种传递意图并且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事物,所以在进行工业设计产品的同时,一定要将功能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且要设计出和它想符合的外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来展示产品的视觉文化。

(二)形式是视觉的基础

工业设计的产品现如今已经不能单纯的去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了,在此基础上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视觉的基础形式主要分为两点形式:

1.色彩。工业设计的视觉要素之一是色彩,色彩在审美上决定着标志设计的内容,色彩形式的美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美的事物都应该要有色彩的点缀,色彩决定人类的审美,工业设计,在色彩的选择上,应该科学的先了解到色彩对于审美所起到的各项作用。不同的色彩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因为色彩的刺激可能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色彩连觉”,就是指色彩的强弱感、冷暖感、胀缩感等等。在标志的设计进行中,把握好色彩的效果,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感知和立体效果,工业设计中,产品的色彩可以带给人们最直观的刺激,让人们产生深刻的感受,从而引起人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可以让人们加强对工业设计中的视觉文化的理解。

2.质感。在众多的工业设计中,产品的质感能够引起人们的知觉还有触觉,可以让人们的视觉感受具有更多的亲切感,产品的质感还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利用这种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可以将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直观的展现给大众消费者。

篇2

关键词:

文化教育;工业建筑;再生设计;设计手法

1工业建筑改造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成为很多国家城市创意空间塑造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欧洲和美国在城市复兴中分别为80%和70%的空间更新项目与此有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形成系统的工业建筑改造理论和手法都能为中国工业建筑更新和再生提供丰富的经验。旧工业建筑在改造在我国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的过程整体基本分为三个时期[1]。初期工业建筑的改造主要是强烈的功能需求进行改建或扩建,这个阶段对国外的案例和理论了解少,改造设计的手法和思路比较局限,缺少系统改造理论指导。中期的探索围绕上世纪90年代展开,由于改造成效显著、成本较低,此时工业建筑改造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各地方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参与到工业建筑更新的改造中,例如:北京的双安商场;末期,从90年代后期至今,期间工业建筑再生和更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期受到国外设计思潮和优秀案例的影响,这时的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呈井喷效应,改造对象从厂区、仓库到船坞,改造内容涵盖商业、艺术和展示等,例如:北京798、上海红坊等等。随着改造理论的成熟,改造手法的多元化,改造的内容也不断地在增加,如一些院校和私立教育机构将工业建筑改造为文化教育空间。

2文化教育为导向改造案例

作为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工业建筑改造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门的改造对象。随着工业建筑的改造和转型,其内容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其空间跨度大、层高多样化是文化教育建筑青睐的转型载体。1980温特图尔的锅炉厂旧工厂被改造成为温特图尔苏黎世建筑学院,改造完之后立面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形式,建筑内部分为两层空间,直穿式的过道成为很好的展示和评图场地,大跨度的空间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绘图教室和交流空间,建筑内部建筑结构给人粗狂的空间质感,改造完之后感觉空间功能和教育内容和谐一体。国内一些厂房经过改造成为文化教育空间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内的工程坊、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等等,都是由校内工厂转型再利用成为文化教育建筑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作为校办工厂在经过改造后进行华丽转型,建筑内部空间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改造设计,利用大跨度直跑楼梯串联垂直交通并丰富空间的视线层次。在空间的节点上形成高低不一的半围合空间,这些空间即可以用来做展示和评图,也可以来做班级和团体活动具有灵活多变性。建筑局部空间保留着原有厂房的设备和结构无不唤起使用者对工业文化的记忆和空间穿越感,该空间的改造取得较大成效,也作为国内教育建筑改造的一个经典案例。

3文化教育建筑改造再生手法

通过对比和总结以往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优秀理念和手法,并根据文教教育建筑的特点,形成以下改造再生手法;

3.1引入绿化

工业建筑改造成文化教育类建筑,首先要改变的是空间氛围[2]。引入绿化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是可以在建筑之间的广场引入地被、灌木和乔木,丰富空间的层次。工业建筑内长期的重金属致使土壤严重受污染,植被起到生态修复和美化作用。其次可以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在建筑立面和空中种植绿化来改善建筑立面视觉效果。最后可以采用建筑内部绿化方式,在建筑内部挑高空间、天井、中庭处种植植物来绿化空间内容。

3.2塑造形体

3.2.1立面造型:

工业建筑改造使其进行功能置换既要保留工业建筑的特点,也要突出替代功能的属性。因此改造过程中,对建筑立面造型的调整和更新是必然的。采取对窗体和柱网内的墙体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附加表皮的形式,如在表皮添加穿孔彩钢板、穿孔铝板、防腐木、有机玻璃、钢化玻璃等材料进行立面形体塑造。

3.2.2增加链接:

对于建筑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对单体建筑立面进行设计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加强独立建筑形体之间的联系。设计中可以采用连廊的形式对建筑形体进行串联,既能保证交通的流畅性,也能让建筑之间产生空间围合关系和形体材质对比。针对二层以上空间可以采取玻璃框架空中连廊的形式,大大增强区域内的空间层次感。大面积的玻璃框架有时也会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建筑形体,如北方天气较为寒冷,会用玻璃框架将多个建筑连接一起形成入口、中庭或其他交流空间。

3.2.3增减形体:

改造中为增加形体功能或展示建筑形态内质,会采用增加或减少建筑形体方式。增加形体称为为扩建,根据增加功能的类型进行设计,如增加大型多功能厅就会附加独立形体用连廊接连或者穿插到建筑内部,形成材质的对比和反差。立面增加主要表现在将窗体和平台向外出挑,形成对外的观景平台等。减少形体常规采取方式是全部或局部拆除墙体和楼板保留柱网框架,形成公共场所和交流休闲平台,的柱网与主体建筑形成虚实对比并塑造强烈的工业文化氛围。

3.3组合空间

工业建筑改造不仅要对建筑外形进行设计,更重要是室内空间的改造,根据不同层高和跨度会形成以下两种方式;

3.3.1水平组合

工业建筑改造内部功能置换最为重要,因此就涉及内内部空间的分割和布置,建筑跨度较大的空间根据文化教育功能需求进行水平分割,如学生教室和阅览室面积较大,教师办公、交流空间、厕所等其他功能面积较小,根据功能分区和柱网跨度大小对水平功能重新组合。水平组合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墙体,与固定式空间不一样的是很多文化教育空间偏好移动式墙体,主要是可以灵活多变,根据教学需求组合大小不一的空间功能,如深圳华侨城的有方文化教育空间,作为一个展示空间在安排教育讲座的时候将展墙全部推移到墙边就可以形成一个大型交流场地。

3.3.2垂直组合

垂直组合就是增加或减少垂直面的层次,对于层高超过4.8m的空间可以采用增加夹层来丰富垂直空间界面和功能面积,对于层高4m以下的建筑门厅、大厅或者内部公共活动空间可以采用打通垂直楼层界面,形成两层挑空的敞开空间。另外可以利用层高对形体进行错落退台式的处理来丰富垂直界面;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展览空间设计打破垂直分层和水平分层的界线,以一种垂直递进的方式逐渐抬高和递减[3]。

3.4梳理交通

交通的梳理与空间的组合不能分离,同时交通也作为一个独立重要的元素影响着空间的层次变化;

3.4.1水平交通:

水平交通有直线贯穿式、环绕式、发散式等,工业建筑柱网以框架结构为主,开间多,水平交通要注意消防疏散,特别是尽端空间要注意开设次入口和垂直疏散出口,梳理内外流线使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捷[4]。可以用抬高、降低和材质变化进行功能分割丰富水平交通的形式。

3.4.2垂直交通:

文化教育建筑的交通消防疏散要求严格,工业建筑置入文化教育功能必须要严格按照消防要求进行改造和设计。垂直交通是重要的交通节点,其串联各楼层之间的交通关系,特别是需要增加电梯和拓展垂直交通的形式成为改造重点。如华清学院,在入口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大跨楼梯直通二层形成冲击力强烈的垂直交通形式,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则采用直跑楼梯直通三层,成为空间改造中突出的设计亮点。

3.5丰富细节

3.5.1墙体:

墙体的设计主要包含立面开窗细节,如针对青少年空间开窗,可适当降低高度,改变窗户的材质,丰富开窗造型,改变工业建筑开窗的单一造型。墙体的材质可以进行丰富和细化如采用磨砂玻璃、穿孔板材、红砖、彩钢板等进行材质的对比。

3.5.2小品:

在允许条件下适当保留厂房原有的工业设备,如锅炉房设备、厂房机器组件等可以成为空间中重要的展示元素,作为改造的重要方式记忆的延续也给空间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建筑的内涵。

3.5.3水平界面:

常规工业建筑地面都采用耐用水泥材质,而作为文化教育类建筑空间,需要丰富地面铺装造型,如利用原有形式形成跑道、铺设软质材料、增加地面导视内容丰富地面材质的形式。工业建筑楼层较高,局部空间如儿童交流空间,需要增加吊顶来塑造亲和的空间氛围,同时可以利用统一不规则吊顶造型来丰富空间主题。

4厦华电子旧厂改造设计

4.1基地现状

厦华电子旧厂房位于湖里工业园区,南临湖里大道与特区纪念馆,西至象屿保税区,距港口码头、机场与火车站仅5km路程,与厦门岛外三大区紧密连接,交通便捷,周边配套成熟。厂区作为闽台文化产业试验园的一部分,在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的申报中脱颖而出,这些以老工业厂房为主的区域正等待着转型的时机。基地由南北两栋建筑组成内部停车系统紊乱,功能流线不清晰,除基地内三棵大榕树,没有其他绿化。厂房建筑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高,跨度大,适合用来做展览、教育等公共功能空间。通过调研发现湖里区在教育文化空间方面发展较为薄弱,特别是以湖里大道为交通轴的空间,缺少文化教育类型的活动空间,这不利于区域内青少年的休闲娱乐的多元化。因此在改造中将区域的功能定位为以服务青少年学习、休闲的文化教育活动空间,主要功能以文化教育为主,辅以展览、办公等功能,通过功能的置入来丰富和提升区域内的文化氛围和活动类型。

4.2设计内容

4.2.1建筑改造设计:

厦华电子厂主要有两栋分别高五层和六层的厂房组成,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方盒子玻璃幕墙厂房式建筑造型。在改造设计中首先从加强两栋建筑的连续性入手,利用梯田的退台形式,层层递减形成连续的立体绿化界面,在更有利于视野通透的位置加层,积极营造水平无阻、上下通透的开放视野[5]。每层退台都是两栋建筑的联系室外交流空间和立体空中绿化,为建筑空间植入绿意。这些退台用来不同种类的植物,儿童和家长们都可以加入其中进行互动种植。临街的建筑表皮采用彩钢板并在上面进行激光穿孔形成竹子的剪影效果,阳光穿过钢板投射到墙体上会形成竹影的斑驳感。同时利用不同功能空间的形体穿插向外出挑,形成室外的观景平台,丰富立面的形体层次和空间机理。

4.2.2广场改造设计:

对于文化教育的建筑来说,室外活动空间尤为重要,在改造设计中有效的借用空中绿化平台同时,最大限度开发广场空间。基地现有三棵大榕树分布在不同的空间节点,首先利用高低起伏的连廊形式将三棵榕树的空间进行串联,再利用形体切割的方式对硬质空间软化处理,形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绿化形体。为避免绿化形式的单一化和塑造空间的活跃感,对绿化体块较大的节点进行曲面立体绿化处理,增强竖向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中主要利用木材质、绿化植物、水景、长廊和硬质铺装同时点缀一些雕塑小品,形成喷泉跌水、表演舞台、观景平台、起伏长廊、休息空间等丰富的立面轮廓,力求以简单的形体设计塑造多样的活动类型。

4.2.3室内改造设计:

两栋建筑分别为教育馆和科技馆;教育馆主要包含文化手工制作、艺术培训、武术培训、亲子教学、展览区等功能。改造中植入大型的旋转楼梯,从底层通道顶层强化垂直交通的形式,丰富交通空间形态。设计中融入自然的叶片元素,对其进行变异处理,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和形式肌理。曲线和圆形的是空间分割形态的主旋律,在遵循活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空间流线的设计。科技馆主要包含科技活动、室内探险、科普知识区、科学体验区、办公等功能。室内改造设计疏通多处楼层直通屋顶,形成空中连廊和室内中庭,基于较好采光和空间互交性将中庭用来做休息交流空间。部分功能利用形体向外出挑的形式对单一立面进行突破,在大空间中融入小盒子元素,使室内体验维度增加。

5结语

我国文教类旧工业建筑改造不完善,作为以文化教育为向导的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不仅仅关注工业建筑形体本身,更要侧重育人精神的塑造。特别是作为教育的空间场所,要始终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从人机工程学出发,以实用、舒适为前提,来塑造一个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场所。每一个案例的尝试都是建筑师对改造这一命题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反观现在很多厂房改造过度艺术化的处理,我们更需要考虑人为使用的可行性、实际性和探究其延伸的人文关怀。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作者:叶茂乐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奎.从旧工业建筑改造到高校建筑空间拓展的初探[D].湖南大学,2011.

[2]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

篇3

 

 一 工业设计发展与文化 

 工业设计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从国外“输入”的,由于其“舶来品”的特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工业设计始终摆脱不了模仿的痕迹,产品缺乏创意,设计师创新意识不强,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前进路上的阻碍。这些年来,许多工业产品设计就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设计“新产品”的。在这些产品中,经常流露出欧美或日本设计的痕迹,而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踪迹却看不到,这种设计上表现出来的苍白,使我们的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但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近些年在设计界已是个热门话题,以至于很多人将这作为衡量设计好坏的第一标准,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传统文化被挖掘出来了。这个意图是好的,是为了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但如果在设计中过于强调体现中国特色,而没有进行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就会使设计显得牵强。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性,如何让中国的工业产品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是中国工业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始终伴随其中,不同国家将文化因素反映到设计之中,就形成了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例如,德国设计以冷静和严谨著称,意大利设计以富有激情而闻名,日本设计以优雅精致见长,商业文化极其强烈的美国,设计的内涵则更具有商业性,以手工艺见长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则成功融合了德国的功能主义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正是因为设计与文化的相结合方面有了深入研究,才使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国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强国,形成的设计文化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工业设计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较高层次的发展领域,已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具有不同国家、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将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已超越了将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应用于设计,而是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和精神,而且在现代工业化发达的今天已形成了工业设计文化,并随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销售,将其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 

 近些年来,国内在设计与文化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多是探讨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中如何考虑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设计中文化的情感表达等方面,从中亦能看出设计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但也缺乏综合、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实际应用。 

 中国的工业设计要发展到与世界同步的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及应用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要体现本国特色,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设计风格,使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因此,要在基础理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研究工业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以便以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新点,还具有我国的文化风格,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 

 二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美学观 

 所谓“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社会心理、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的总和。真正的文化根植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且被历史传承,是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那些相对稳定且被人类自觉意识发现、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封闭型”的文化特质具有“自成一体”的个性和上下传承的规律,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复合性文化。处于重要影响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教、法家等各家之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觉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观物取向的象征思维模式。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使对立的两极相互结合、相互沟通,使上下之间相互连接,同时也使上下都有所节制。儒家思想中的“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观念,它至少包括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人——机——环境系统、协调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工业设计,更加符合中华文化的本性。 

 中国传统美学始于老子美学,发展于孔子的儒家美学,这就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以整体为美”的基调、“以和为美”的思想表现。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在“以整体为美”的思想指导下,借物抒情,以内敛含蓄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审美取向,创造着中国式的艺术作品。 

 三 设计的文化特征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使得各民族之间的障碍减少,世界各地区的固有文化逐渐丧失。加之现代设计标榜标准化、简单化的原则,使得具有国际风格的产品因没有文化的阻隔而兴盛一时。高科技的发展使产品的造型都趋于轻薄短小,在批量生产制造下,所有的产品看起来都一样,成为失去意义的造型。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西方的文明盛行之时,不同文化特质的差异性被忽略了,设计日渐失去了丰富的性质。人们开始厌倦简单的设计。后现代主义、产品语义学派和解构主义等设计潮流及风格应运而生。这些设计都试图从本土文化、族群文化或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此来为产品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使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恢复产品与文化断裂的关系。虽然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起步较晚,但在文化方面却有深厚的基础,以现代设计的新方法、新技术结合优秀的文化必然会形成未来设计多元化、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往往是其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手段。北欧及意大利都因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而使设计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得以广泛流通。中国的设计一直尾随西方的设计之路,缺乏自身鲜明的特色。事实是中国的文化不仅迥异于其他民族,且有深厚的历史沉淀。重视本土文化及深入挖掘它则是发展本民族设计的关键。所以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对设计发展特别重要。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有别于种族偏见和地方保护主义,是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对话的开放性地域主义风格。本土化设计可以运用本民族的图形和符号,但本质上是使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根性”。这种“根性”就如同一种标志,成为一种醒目而又吸引人注意的特征。在本土化设计思想的指引下,设计的产品将更贴近生活,且更具特色,同时更能让我们感知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它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要使本国的工业产品占领中国市场以及走向世界,从引导中国消费趋势来讲,使产品设计本土化即研究本土文化,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新产品时,在满足产品性能、结构等最基本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品的精神性,使新产品满足不同角色的情感需求;产品的精神性即对使用者的情感关照,是设计师生活的积累、文化的积累,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特殊消费观念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文化产物,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最显著的特征。 

 四 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融合 

 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它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载体。西方文明表现在经济上的强大与快速发展,使它们在世界经济舞台、政治军事宗教和伦理诸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因为随着他们的商品(承载着设计)在全世界范围的流通,这些商品所传达出的设计风格,即体现西方文明的信息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被这种西方文化潜移默化,而逐渐接受了它,本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化,甚至出现灭绝的危机。 

 人类文化是由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每一种文化能延续至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文化各有其差异,但却又有互补性,这种文化的互补性是保证全人类走向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法宝。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例如,它的汽车工业就传承了日本对空间概念的传统理解:少即是多,小即是大。这种小型化的汽车发展理念跟欧美所追求的豪华、宽大、大排量轿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对内部空间合理科学的设计,达到既合用又节能,在道路条件发展滞后的今天尤显灵活机动的优越性,领导了世界轿车工业的发展潮流,成为欧美各国在轿车市场最主要的对手。日本其它方面的工业设计也不同程度的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精神,这种对本土文化的现代演绎,使世界发达国家对日本文化不敢轻视。 

 纵观中国的设计现状,现在的中国在设计界还没有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底蕴缺失的缘故。同时他们对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还停留在对传统文化中各种图案图形等形式的借鉴和应用方面,缺乏对文化理念深层次的探索。设计师很想借用文化之笔锦上添花,但由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加之急于求成的心理,使文化流于形式,缺乏内涵。这不得不说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许多文化遗留在一次次的“彻底的”革命中。现在的设计师,虽然生长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但是他接受到的文化熏陶恐怕只有几十年,甚至更短。可以说,这一代的设计师是在文化的沙漠上教育成长起来的。所以,中国的设计缺乏文化本土气息。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和民族化,鲁迅先生很早就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用来戒训今天的中国设计正是时候。所谓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图形图像的认同。要有勇气承认“五千年文明——深厚底蕴”的断层,切实的从头探索中国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以及自己个性的交汇之处,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现代中国设计师的使命所在。 

 中国工业设计的本土化,需要融会东西方科学文化,同时又要富有东方神韵的思维方式、哲学智慧。这就要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智慧、西方最新科学发展中的新智慧综合起来,构成现代新型方法论。建构工业设计的本土化,形成有特色的工业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国内现状、认准消费定位,以中国哲理融会贯通的“和谐”观念,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冲突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现代的调味剂,并将其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进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五 结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是在寻找设计的文化“根性”。传统文化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是人们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这提醒了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文化包袱”,将这包袱当作新的设计语言,并进行文化的现代化。当设计师了解到“设计”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时,就会主动接触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成果,进行亲身的文化体验,并在设计时努力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寻找设计与文化的对接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形成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4

2设计文化的属性

文化通常表现为人类行为方式以及这些行为意义的符号结构。既然文化的本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那么与设计本身(既包括设计结果,也包括设计行为)相比,设计文化的领域及其内涵要更加丰富(如图1所示),这主要体现在当代设计是社会性的,它既是通过社会性的流通和销售方式来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消费(消费文化属性),也通过长期社会性的生产进化和文化作用,来影响用户行为和观念(物质文化属性),同时设计本身还是社会性的创造行为(造物文化属性)。在设计“人类化”的过程中,当代设计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社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物质文化,作为社会化消费的对象———消费文化,作为社会化的设计行为———造物文化。

2.1物质文化

产品作为工业设计的对象和人为事物,是人类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人一起共同存在于社会中,其目是为人服务的,其文化首先表现出物质文化的特征,这也是设计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是物质文化?美国耶鲁大学的艺术史系的朱利斯·大卫·普朗(JulesDavidPrown)将物质文化界定为:“对物质文化研究是在特定的社区与社会,通过人工制品探索人们的信念、价值、观念和态度……物质文化这一术语也用来指称人工制品本身。”根据物质文化的观念,人们生活且穿行于一个物质材料的世界,从独木舟到汽车,从城市到乡村,物质产品包围在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周围,人们生活在其中,而不是偶尔遇到的独立领域(ScottLash,2002)。人们的行为、饮食和休闲习惯及他们的价值观念,部分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物质环境,来自于房屋空间中所存在的日常规律,或者来自于他们所期望的着装方式[2]26。作为物质文化,设计对人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也是产品的创造物”,作为社会性的消费者和使用者,要完全脱离现代物质产品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从物质的角度考虑,产品是材料、制造和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一部产品的物质文化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这也正是在强调物质技术在现代产品中的核心地位。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产品的物质技术和表现形式对人的塑造方式,探索产品是如何通过形态、技术与操作方式来引起和培养人们的经验、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情感、审美观、价值观和精神理想,比如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交流和思维的方式,E-mail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信件;通过网络购物,有些女士完全改变了传统逛街购物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购物和挑选产品的观念。同时,转账买单改变的不仅仅是付钱的方式,还有付钱时的感觉和情感———现金交易可能使她们感觉到花钱过多,而转账似乎没有这种体会。在当前产品的设计中,为了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宣传、推销和创造用户体验,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表现出了多维特征,除了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视觉的(Visual)形式外,产品和服务都具有多元的、综合的自我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诸如综合运用触觉的(Tactile)、嗅觉的(Olfactory)或文本的(Textual)表现形式等。例如,很多用户都使用过传统的产品“换气扇”,无论是在视觉上或操作行为上,都培养了用户类似的经验(如图2)。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正是从排气扇所形成的用户视觉和触觉经验出发,设计了一款CD机(如图3),只要将CD放进去,拉一下垂下来的绳子,就可以开始播放CD。这个过程就好象打开换气扇一样,与换气扇的使用方式一致。当人们凝视这台CD机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换气扇的形象,激发人们对过去某种生活和使用经验的回忆,从而对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同时,用户的身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特别是脸颊附近的皮肤,感觉似乎格外的细腻和敏感,简直就像等待吹过的风一样等待着播放出来的音乐。

2.2消费文化

设计品的最终目的是消费者的消费,消费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在早期社会中,消费主要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现象,侧重于消费的实用性,即“使用价值”或“有用性”的消费,主要限制在“基本需要”的范围内。随着物品数量和种类的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日益丰裕,在消费活动中,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何处理因大量生产而堆积的产品是生产厂商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在丰裕社会背景下,产品消费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在于产品所蕴含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消费已经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和品位的标志,人的消费越来越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法国社会学家G·巴塔耶用“彻底的消费(IntenseConsumption)”这一概念来描述这种不论效用而仅以象征意义为目的的消费,这样的消费不追求任何生产意义上的用处,消费的结果是毁灭物的世俗效用而得到某种象征意义。近代美国经济学巨匠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BVeblen)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提出的“品位”和“审美”消费,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所提出的符号消费等,都不是以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为唯一目的,而更看重被消费的或使用的物品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当前社会中,消费不再只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活动,更确切地说,设计的消费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受文化影响和导向的,这一现象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方向、风格和式样。人是文化的存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人的消费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渗透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人的欲望受到文化的界定,人的需要都是在文化中产生的,设计价值的判断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即使是人的最基本的消费活动,都蕴含着文化的意味,很难脱离文化的语境来抽象地讨论人的需要和消费,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特色和偏好,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消费产品,如服饰、陶器、家具、建筑等的风格及其转变构成了一定社会生活时代和地理空间的标志,形成独特的识别要素和风格特征,传承和发展着。同时,消费本身体现着文化的功能,折射出消费者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地位。通过消费可以区隔阶层、性别、年龄和职业,形成社会认同的基础,从而组织社会;通过消费,使个体从群体之中浮现出来,自我意识和人的内在独特性格从他人中脱颖而出。加拿大人类学家麦克可瑞肯(G.McCraken)则直接认为,消费者使用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消费商品,能够表示不同类别的文化、培养一定的生活价值理念、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建构自我概念,并见证和标记社会变迁。产品不只是因为它的功用或使用价值而对人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赋予了产品意义,构建了产品在意义系统中的价值和地位。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越来越受到文化的影响,产品消费正在从侧重使用价值的消费走向对符号和象征意义的主观性消费,设计消费也正在成为区分消费者个性特征的基础,这种消费文化的趋势将创造和引导着新的设计潮流和方向。

2.3造物文化

作为动态的文化形式,设计文化不仅包括设计的文化消费,也包括设计的文化创造。造物文化,意指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创造性的造物活动,其设计行为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质,这种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创造与传播的设计目的和设计行为的独特方式。工业设计一词刚开始出现时,便被定义为大规模生产的商品进行外观设计,因此它已经与消费文化的创造紧密结合在一起,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消费文化系统中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创新性的服务。当然,工业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商业文化,在设计商业化的过程中,设计还需要肩负起支持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职责,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如图4所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其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同时,在色彩上采用了源于中国汉代的漆红,漆红是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象征。整个火炬的设计,就是再现和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设计作为区别于艺术与科学的第三种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造物行为,DanielKoh将“设计文化”定义为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思维(Think)和工作(Work)的方式[4],NigelCross则将设计文化定义为设计师的认知方式(DesignerlyWaysofKnowing)。总之,设计作为在特殊文化背景和设计情境下的反思性实践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的问题解决过程,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结构和组织方式。

篇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34-02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居住、宗教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工业遗产业已成为旅游业关注的对象之一。工业遗产有多方面的价值体现,这些价值经过开发才体现出来。工业遗产首先需要保护,其次才能考虑开发以实现其各种价值。现实中,在保护和开发之间经常存在着矛盾。本文仅就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开发进行讨论。

1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更加受到重视。

1.1 文化价值的表现

工业遗产也可以称为工业文化遗产,蕴涵着工业文明或工业文化的重要信息,是人类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社会的历史文物,它本身具有文物价值。这种文物也体现出审美价值。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脉络,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很多工业时代的生产设备与农业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往往表现出结构复杂,制作精良,特别是还表现出相应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其本身也具有很强艺术设计品味。工业时代的生产遗址则规模宏大,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联密切。因此,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当时的社会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忽视这一宝贵遗产,就割断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就失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而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使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发掘,将使历史画卷更加充实。同时,这些深刻变革的物质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也对预见人类的未来有深刻的意义。

1.2 经济价值的表现

抛弃工业遗产的内涵,从实物价值上讲只是微不足道的残值。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表现为工业遗产可以为人们带来经济收益。许多老厂房仓库等工业遗产可以用于展示或兼作他用,大型连片的生产遗址可以进行保护性开发,开辟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场所、商务贸易场所。工业遗产的价值不仅限于此,因为工业遗产具有的文化价值,所以其经济价值是不能通过仿造来实现。因为工业遗产具有稀缺性,所以其价值会随时间而增值。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于它具有的审美价值。工业景观可以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认定、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可以为现代城市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有个性的城市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现象。对于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衰退的城市或地区,工业遗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能够在城市衰退地区的经济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持地区活力的延续性,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这种经济价值是普通地产不能替代的。

2 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城市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对工业遗产在拆除与保护、遗弃与利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尽管近年来一部分工业遗产开始被列入保护之列,但是受法律保护的工业遗产项目仅占应纳入保护内容中的很小一部分。

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缺乏多样化的经营运作模式。将工业遗产开发成旅游区创意园区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如果这种形式过多,就难以获得合适的收益,最终还是不能使遗产得到保护。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的利益诱惑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机会成本大增,这也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突出矛盾。

文物的保护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工业遗产的保护也同样面临着困境。由于工业遗产有体量大、分布广、构建复杂等特点,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有技术上的困难。显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工业遗产保留并加以保护。我们需要研究什么是值得保留和保护的,应该以什么方式和形式保留。因此,在社会变革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业遗产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3 成为文化产业链中重要文化资源的工业遗产

解决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使工业遗产成为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资源。

文化产业是提供精神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这些精神消费产品和服务可满足人们通过感官获得体验、愉悦、理解、回忆和共鸣等精神收获。通常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提供的产品需要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产品能提供大量的反思机会。任何一种产业都需要资源,那么文化产业的资源之一就是悠久的历史传承,而工业遗产就是具备这种特点的资源。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讲,单纯的将这些遗存实物纳入博物馆的收藏既不现实,也不具有可持续性。需要将工业遗产放在文化产业链中进行保护性开发,即在保护好工业遗产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将其开发成文化资源。

一个产业链中包含企业、企业间的供需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价值的交换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这几个方面使企业形成群体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工业遗产可以认为是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之一。

工业遗产的特点之一是有宽阔的厂房库房等建筑,实际上,投入到文化产业中的工业遗产主要是这种资源。这些资源已经在文化产业链中形成几种成功的利用模式:

(1)LOFT模式。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LOFT的内涵是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开发性、透明性、艺术性等特征。LOFT的这个含义发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纽约SOHO区,由艺术家们自发形成的一种形式。SOHO区原本是纽约的一个工业区, 二战后制造业衰败,纽约的艺术家们将废弃的工业厂房改造成生活空间和艺术工作室(即LOFT), LOFT成为集居住、创作、展览为一体的新型时尚综合体。LOFT充分发挥了工业遗产沉淀的文化价值,并实现了经济价值。

(2)工业遗产博物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中,催生了近现代工业遗址性博物馆,被视为一种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而得到推广,并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有工业遗址遗物或工业历史博物馆。这种模式一般是在工业原址上进行文化创意开发,重在保护工业实物,体现博物馆的史料价值、体验价值和科教功能。

(3)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主要由文化创意设计企业、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等机构组成,形成产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创意产业园模式主要利用厂房建筑、工业空间布局。

(4)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指对现代工业场所的参观,包括参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比较完整的工业遗址,其生产设备、生产过程都可以成为旅游者参观的对象,这种旅游资源可以使人们回想当年的工业繁荣景象。以工业遗址为资源的工业旅游项目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的文化产业。

(5)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工业遗产建立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护了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增也将工业遗产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市民。工业遗址可以建设成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活动场所。充分开发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功能。

现实中,因为工业遗址有比较开阔的空间可以作为经营场所,并且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人们主要关注工业遗址的开发。工业遗址是不可移动和复制的文化资源。其它可以移动的物态工业遗产可以收藏到博物馆中保护,这些遗产也是文化资源。实现这类工业遗产可以通过创新进行重构,例如,开发系列衍生品、开发数字博物馆等,这类资源的开发模式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中,非物质工业遗产没有受到重视。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得到体现。多种旅游开发模式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路径。

4 博物馆在工业遗产的价值开发中的作用

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文博管理部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博物馆应该起到保护、研究、提炼、聚集和引导开发的作用。在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多重问题中,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开发的巨大利益增大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机会成本。工业遗产常用开发模式需要继续发展。博物馆应该在工业遗产开发价值方面多做工作,结合城市建设规划,使工业遗产产生更大的价值,探索新的开发模式,这样才能走出遗产保护的困境。

(1)工业遗产资源调查。博物馆应参与调查挖掘工业遗产资源,核查工业遗产资源的总量,列出资源明细,提高遗产保护的规模和管理的水平。

(2)资源保护。工业遗产保护需要研究、管理、修护。作出保护计划,对于有待于开发的工业遗产提出保护性开发要求。

(3)研究、整合与创造性开发。由于工业遗产蕴涵着了复杂的文化和历史,必须经过发掘整理才能是实体资源与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博物馆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引导作用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博物馆本身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将博物馆的这个特征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将会创造无穷的财富。博物馆需要拓展通过自身的文化功能增加城市的凝聚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博物馆应该通过开发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文化产业链来实现经济价值。

5 结论

通过对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重新进行梳理、归类,在合理利用中为城市挖掘出丰富的历史积淀,推陈出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传承工业遗产蕴含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历史形象,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工业遗产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的这一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探索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模式是必由之路。通过创造性的挖掘,实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姜振寰.工业遗产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论[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9(4).

篇6

“后工业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以人力资本为首要资源的信息快速交互式传播社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尤其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使得传统文化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在这个社会中。影视文化与服装流行文化的信息被无限扩大和辐射,清晰而快速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影视带动潮流,流行影响影视,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后工业社会影视艺术与服装的文化共性

后工业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信息瞬息万变,深度的精英文化转向了平面的通俗和快餐文化,人们的影视生活以及“衣”文化表现得非常活跃,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时期,我国也适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电影恢复生产,电视普及,影视文化迅猛涨潮。科技在影视生产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科技催生出美国科幻大片,导致电视历经闭路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以及当前在年轻人中非常盛行的网络电视的更替。服装市场也是热热闹闹,各类服饰博览会和各家服装时尚网站层出不穷,服装款式品类繁多,品牌走马灯似地变换,服装定位越来越细分化,材料越来越先进,设计越来越科学,科技的参与和人文的关注一起成为服装发展的重要元素。

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的生产目的正如后现代建筑一样不是改造人们的生活空间,而是迎合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充满愉悦,因此,准确捕捉观众的审美趣味,获得票房、收视率和占有市场份额是影视业和服装业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标。影视剧的筹备、制作、宣传与消费等事宜可通过各种渠道大肆渲染,比如影视剧摄制或者放映前举行开机仪式、首映式、会等一系列活动,利用明星与观众面对面的亲密接触去吸引人们的关注,制片方往往配合宣传还制造出一系列空穴来风的娱乐八卦新闻。各大服装秀场推出的时装秀依赖于媒体制造轰炸式效应,流行趋势,借机炮制流行,获取利润。资本与科技联姻,以工业生产方式和复制技术制造文化产品,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是尽快获得经济效益的一个途径。上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就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后工业社会,这种文化工业的特性越发鲜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影视作品犹如工厂里夜以继日赶出来的流水线作品,《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和《夜宴》可以说是我国导演近年来推出的标准化产品,描述中西方战争题材的影片《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太极旗飘扬》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服装市场具有同样的情况,品牌同质化严重,时装界盛行炒款风气,即使一些原创性品牌,由于注重表面形式,缺乏文化定位和深层思考,其生命的延续比较短暂,因此,频繁更替品牌名称,是企业家的策略,也是企业的出路。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说,某一元素的多层次拷贝往往可以导致某种具体的服装款式得到尽可能的模仿和复制,从而引发流行,如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裤”、“幸子衫”,2005年春季街头流行的前短后长的超短对襟小背心,与韩国影星宋慧乔在韩国电视剧《浪漫满屋》中的服装如出一辙。

影视剧和服装是社会信息的载体,是传播媒介介入的流行文化。影视剧以图像、符号和音效等形式向人们表达和传播时代信息,而服装是社会的表征、时代的缩影,例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欧洲的“青年风暴”、八十年代的女权主义、九十年代的精致生活在服装上分别被演绎为嬉皮士、中性服装、雅皮装束等。影视和服装信息被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媒介工具或通过人际交往等形式向外传播。影视艺术和服装同时又是传播流行文化的媒介,并且互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通过物质实体和意识状态联系在一起,互相进行转译、吸收和融合,影视剧中虚构的着装可以成为现实中的时尚装扮,而影视艺术也必然是服装审美发展与服装流行的印证。

二、后工业社会影视文化传播对服装流行的影响

影视文化传播效果受信息内容、传播者、媒介工具、受传者以及环境和动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影视文化对于服装流行的影响力会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起伏不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对外交流开始活跃,随着影视剧的播出,巴西电视剧《女奴》“伊佐拉”的扮演者露塞莉娅・桑脱斯1985年来我国参加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时受到热烈欢迎,日本演员宇中井津、田中裕子等也先后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从当时演员之间的合影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演员的穿着在款式上已经比较接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交流异常活跃,韩国时尚言情剧在中国大地掀起了类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视流行热潮。通过影视传播媒介,韩国文化生活为我国人们所熟知,现代流行词汇中出现了“哈韩族”,“韩流”成为当今流行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从媒体文化中获得自己的性别和社会角色模型、言行举止的模仿对象和奋斗目标”,青年人以头戴针织帽、身穿超大号T恤衫和牛仔裤,脚蹬运动鞋,跳着街舞为时髦。

服装流行的诱发因素众多,大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科技革新以及生态的改变,小到名人效应、人的喜新厌旧心理等等,而影视服装文化传播引发的服装流行,具有它的特殊性,影视服装的流行常常带有偶发性的特点。人们因为喜爱剧中人物或服装而产生穿着相同服装的愿望,而触觉敏锐的设计师往往会抓住这股潜在的欲望借题发挥。20世纪90年代,《惊情四百年》等一系列关于吸血鬼题材的故事影片,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许多设计师抓住这个流行的触角,使得这股“鬼魅风”波及到了时装界,时装期刊上登着这样的图片:有着苍白的脸、浓重的黑眼圈和突兀的猩红嘴唇,穿着华丽而复古衣裳的模特蜷缩在古堡里的某个角落里,显得阴暗、神秘、妖艳。这股“鬼魅风”后来发展到所谓翻“老祖母衣服”的极端,日常生活中年轻女孩也用起黑紫色口红。服装流行一般需要经过排斥、接受、流传和逐渐消亡的过程,影视服装诱发的流行缩短了这个过程,在本土服装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还会盲目的模仿,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脚踏型健美裤,这种款式的衣服很难穿出美感,随着影视剧播出的结束而迅速的消亡,有些相对成熟的立足于服装基本型之上的服装样式如运动型服装,依旧是今日人们的日常便服,但是其具体的面料、款式、色彩随着流行趋势的变化而变化。

由明星带动的模仿热是影视文化传播的 一大特色,对偶像明星的模仿,是现代崇拜意识的必然走势,是人们解除半神话的英雄崇拜后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寄托。偶像的感召力很大,美国《纽约时代》曾发表评论,“一见到《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整整一代女性都不再垫高胸部,不再穿遥遥欲坠的高跟鞋。”上世纪八十年代港台明星是当时我国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偶像,那时只要是来自港台的服装样式,无论制作如何粗糙都会在内地销售得很好。后工业社会,明星经纪人对明星进行极尽所能的包装和宣传,经由传媒们的大肆渲染,使得明星们表面光鲜的生活近在咫尺,因此即使在当今图像泛滥、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时代,明星们在镁光灯下展现的精心装扮的形象依旧极易引起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年大众的关注与模仿。今天“受众需要的变化速度加快,大众文化产品的时效性变短,更新换代的频率在不断加剧”,影视剧的可获得来源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来得更充分,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线观看,可以下载,信息流通量大,速度快,人们对影视剧的欣赏方式由而发生改变,由家庭、影剧院这种被动的或者群体的转为个体的、主动地观看方式,因此,影视服装文化对时装流行的影响呈现多点辐射但强弱有别、辐射面广泛但不密集、接受人群层次多和款式花样多的特点。

三、后工业社会服装流行文化对影视服装的影响

文化学者威廉姆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指出文化是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影视艺术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以特定的虚构形式去折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服装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和背景、道具、服装、音效等共同构成某个时代的缩影。2007年末我国一部平民化的国产电视剧《金婚》引起关注,通过具有小资情调的女主人公的生平描述,恰如其分的展示了抗战胜利后我国服装的发展历程。流行服装代表着某种时代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全球女权运动风起云涌时期,“权力衣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成为时代的强音”,配有夸张垫肩的职业套装似乎是成功事业型女性的代名词。迎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好莱坞电影《美国舞男》表现了一位被富婆包养的美国牛郎形象,扮演者好莱坞明星理查・基尔选择了设计理念与当时时代标榜的“为成功而穿”最吻合的意大利设计师乔治・阿玛尼的作品,使影片角色增色的同时,也促进了乔治・阿玛尼的成功。因而准确抓住某个特定时代的服装特征,成为影片是否成功的一个因素。

篇7

中图分类号:TU242.4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作为最具有能动性的“人”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发挥人的最大效用成为当今高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者认识到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百色铝工业企业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的环境、技术障碍及经济发展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改变过去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高层管理者把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目前,铝产业已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千亿产业之一,也是百色市的第一支柱产业。百色市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铝土矿储量达10多亿吨以上,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依托资源优势,目前在百色地区的大型铝工业企业有平果铝业公司、隆林铝厂 、百色银海铝厂、年产氧化铝160万吨的桂西银海氧化铝厂、亚洲铝型材加工厂、金苹果铝型材厂等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铝工业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服务系统为百色加快铝工业发展提供了建设生产、管理经验和人才等条件其中仅平果铝是我国最具现代化的铝工业基地,平果铝目前拥有年产13.5万吨电解铝 80万吨氧化铝及相应的配套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4。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环境给百色大型铝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百色大型铝工业发展先天的优势渐渐散失,高层管理者清晰的认识到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要重视企业的“软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目前百色的大型铝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注重生产,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这就导致企业竞出现了争力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

一、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百色大型铝工业只有少数企业如平果铝业、百色银海铝厂等大型铝工业企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作用。而大多数企业还只是停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表面层次,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如何打造等方面都存在着误区,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有些铝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例如在厂区、施工现场、办公室等地贴上一些宣传标语,喊喊口号,节假日组织游园活动等。在单位搞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 但这种形式化的企业文化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经营思想和行为方式,在员工中也无法产生共鸣,起不到用企业文化凝聚、激励员工和增强员工向心力的作用。

(二)铝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不吻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联系其他系统战略的重要纽带。百色很多铝工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把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打着企业文化的幌子吸引资金、争取支持和合作,使得企业文化偏离企业战略。

(三)企业文化僵化、固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旦在企业形成将在相对长期时间内、稳定的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进行更新。百色很多铝工业企业其企业文化自确立之后多年没有更新,逐渐僵化,已经不能发挥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铝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没有相互结合。 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百色大多数的铝工业企业在品牌塑造上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苹果铝业等大型企业外其他的铝工业企业品牌还未建立起来,加之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品牌建设没有连续性和长期性,缺少文化内涵,不能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哲学等企业文化核心要素。

二、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由传统的“企业家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变。

企业文化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从企业家文化出发,并在企业管理中不断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阶段,创新发展更高层次的企业家文化,又以之指导企业管理的文化现象。目前传统的企业文化都带有浓厚的企业家文化色彩,我们不可否认企业家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精神文化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与其他铝工业企业的合并,企业文化还要包容新的文化元素,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实现企企业家文化向真正企业文化的转变。

(二)创新和适应能力将成为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国内外铝工业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家政策频繁出台,使得百色铝工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企业要坚定企业文化理念,紧跟调控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创新经营,才能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从企业生存角度来讲,企业文化是否优良不在于口号有多么响亮,辞藻多么华丽,意识形多么超前,而是保障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的更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型铝工业企业传统企业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的融合。

篇8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篇9

1、发展目标

(1)工业经济总量目标。根据天津市委“三步走”战略要求以及《天津市2003―2010年优势工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预计全市工业总产值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2400亿元,年均递增13%以上。

(2)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目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天津市新的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现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到2010年,高新技术技术产业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

(3)技术进步目标。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10年达到60%。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再建立10个科学研究中心、20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00个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

(4)产业布局目标。以加快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建设和实施工业东移战略为突破口,调整工业区域布局。经过5到7年的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以滨海新区工业为主、中心城区都市工业和区县特色工业共同发展、布局合理的天津工业新格局。

2、主要措施

(1)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做好以下工作重点。重点围绕《天津市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所确定的产业方面9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天津市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同时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及示范工程)。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每年组织实施10―15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鼓励国内研究机构在产业基地内与产业化项目承担单位或国外跨国公司的开发合作、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吸引国外著名高科技公司独资或合资兴建研究开发中心。

(2)振兴传统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要针对各个产业的特点,制定出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规定各个产业鼓励使用、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进一步引进技术、资金、管理,采取外资并购方式,实施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国有工业企业。

(二)促进工业的绿色发展

1、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项目建设前,必须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认证等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

2、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3、倡导绿色经济

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中心是人类发展,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到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盈余。黑色发展是指高消费、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附加值、低使用价值、低资源生产率的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或绿色经济?BrainMilani把绿色经济定义为全部经济的产出,是一种服务,即绿色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它围绕人的需求来进行服务。人的最大需求是生活质量,这样就派生出绿色经济、绿色食物、绿色能源,甚至是绿色城市、绿色教育,它实际是以人类发展为中心(胡鞍钢《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本身最重要的资产,不断地投资使其扩大或增加服务功能。绿色发展有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市场驱动,是基于市场机制、基于开放、基于竞争、基于更合理地使用资源和环境。

二、天津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实施三大举措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协同共进

1、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进入21世纪,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正在积极地投身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企业所要做的是一场从管理模式开始的变革,网络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传递手段,使得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协作成为可能,使得生产组织方式的精细化成为可能。传统的产业分工,全能型、长链条的生产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进行业务分解和结构重组。在这方面,天津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业务流程尚需理顺。要充分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灵敏制造(AM)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使企业的信息―决策―执行三者集成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垂直一体化管理向组织扁平化矩阵式管理模式转化;用信息技术重构过程管理、物流和资金流管理,改善成本结构,降低管理成本。

2、发展企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终极目标。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充分利用便捷的电子网络来把握市场动向,使生产经营贴近市场、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基于因特网平台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业务管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CRM)建设,密切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联系,跟踪技术、客户、市场,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增强迅捷反应能力。

3、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在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政府主要应负责体制创新和提供高效率的公共产品,组织实施好全市信息化的重大工程。有步骤地实施政府信息化工程和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企业信息专网,积极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化重大工程。积极探索政府管理决策信息化的政策,发展电子政务和企业上网工程,并从政策上为企业投资、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条件。同时应加快电子认证、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前提。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

1、通过加大城市化投资,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推进,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天津市预计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0%,10年内将增加164万城镇人口。按每新增1个城镇人口需2万元城建投资和就业安排计算,共需328亿元,年均32.8亿元。巨大的投资将有力地拉动投资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直接扩大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结合在一起,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进程。解决资金问题是城市化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投资领域限制,启动全社会资金对城市化进程的投入。

2、消除政策性因素,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

(1)进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总体改革。改革方向是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就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制度。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允许进城农民对承包耕地进行转让、出租、入股等,把土地交给其他人或企业经营。也允许进镇农民继续耕种承包土地,实行兼业。对于取得小城镇常住人口的农民,根据本人意愿,可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转让,原有宅基地要适时置换,防止闲置浪费。建立这种农地流转制度,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土地归属感,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的流动自由化,从而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

3、大力发展区县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地区工业化的中心

从全市来看,发展的重点仍应该是各区县中心城区,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这既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在扩大各区县中心城区的同时,要重视发挥中心城区的扩散作用。还要重点发展具有工业实力的8个组团,即杨柳青、大寺、双街、小淀、新立、军粮城、咸水沽、双港,带动天津城市化由市中心城区加快向外发展。

(三)推动京津联合促进环渤海区域区域发展

北京、天津相距很近,只有137公里铁路里程。这两个大型城市,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贯穿亚欧大陆桥,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两城市之间多方面互补,存在联合的先决条件。世界各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为京津联合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的东京―横滨城市带、韩国的汉城―仁川和荷兰的海牙―阿姆斯特丹城市带。东京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横滨则是东京的外港,是日本第三大工业城市,这两个城市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城市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充分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值得借鉴。

京、津两个城市联合,形成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轴,环渤海区域才能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加快发展起来。为此提出启动京津联合的两个路径。

1、以港口合作为突破口

天津港作为首都的门户和三北地区最大的出海口,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港口合作上有新突破。天津应从为北京和广阔的腹地服务入手,向北京和周边地区敞开所有港口地段和设施,提供一切政策优惠和服务手段,可以采取合作建港、独自建港、联建共管等多种形式。天津滨海新区因其独有的综合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将成为构筑京津经济联合最理想的示范区。天津市应联合北京以及环渤海地区省市共同开发滨海新区,共同投资,共同利用,共同收益,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首都和环渤海地区联合对外开放的“共同窗口”和带动整个北方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篇10

供电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电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本身的重要要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工作理念、工作态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而要想建立成功的有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企业员工的主观意志,要多收集员工的意见、看法,充分总结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和对文化建设的诉求,在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基本精神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文化建设措施。第二,,“以人为本”还要求尊重不同员工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个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保证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取得最佳效果。

(二)制定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

企业文化价值标准是确定企业文化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因此,供电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供电企业的特点。我国供电企业的特点是服务性和社会效益性,作为国有企业,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基调应当是为人民服务,并且在当前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发展又呈现出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公益价值要求提高等特点,而这些都是供电企业建设文化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供电企业文化的价值标准时,应当对供电行业的行业属性、供电企业的员工特点、供电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制定出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文化价值标准。换句话说,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是供电企业彰显优秀企业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强化企业文化员工认可度的重要基础。

(三)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

供电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则是有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基础和观念。因此,要想成功有效的建立企业文化,必须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强化员工意识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种是,从企业领导文化角度提高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供电企业领导个人的精神文化层面和职业道德素质表现能够对员工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采取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感染企业员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转变、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方式创新等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

供电企业员工的工作比较辛苦,尤其是供电企业的基层员工,不仅要保证生产安全,而且还要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能够放松员工的心情、调整员工的工作状态,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设计文化活动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强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要将娱乐与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体现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篇11

工业化是以机器大市场代替手工劳动的机械化生产过程,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它把发展领域从单一的部门突破到国民经济全局,工业化的实质是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演进的动因与结果,工业化使得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劳动力就业比重和生产要素消耗的比重持续增长。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繁荣的动力。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道路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及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强调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实现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现状

中国从总量看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仅居世界人均值的第60位,其中可更新资源居世界第120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值居世界第80位;草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10;森林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3%;煤炭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石油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天然气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0。加上自然资源在品种、品位、开发成本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短缺,许多资源已经向亮出“黄牌”警告,耕地和淡水资源则接近人均最低警戒线,已经出示了“红牌”。中国只有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农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矿产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专利资源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在进口方面没有发挥利用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中国过去的发展是完全依赖国内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10多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中国资源消耗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现状

中国近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实现工业化还是存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出现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根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二)土地浪费严重

中国是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家。由于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模糊状态,导致制定土地供应政策和实行土地商品化时存在盲目性与浪费性。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厂矿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使可耕种面积减少。

(三)资源短缺,且重复建设

中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低。尽管资源短缺,但发展过程中受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此外,中国近年来重复建设或者说过度建设比较严重。

(四)人口总量大,剩余劳动力多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过剩劳动力比较大。受环境、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完全充分就业成为困难。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建设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源提供支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费为基础,经济越是发展,能源消费就会越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已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煤炭消费量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能源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石油供应短缺问题很突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七位,而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近1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油气生产增量不足,但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年需求量在2.1亿吨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达到3.5亿吨,将成为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之一。

(二)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度差

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特别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企业存在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等现象。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据调查,中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

(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要破坏环境。而环境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他们将工业化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业一般是破坏环境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即环境资源的耗竭。目前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依然是传统型产业,发达国家都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或将原料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将环境的成本附加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

(四)资源开发与节约得到重视

中国一直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1990年价)由3.97吨标准煤降到2.77吨,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43%提高到5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如:2006年起,逐步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以此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际市场和技术。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重视能源综合利用

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1995年2.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25吨标准煤,2030年的0.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0.25吨标准煤。

(三)拓展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是可以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等。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五)发展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和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

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2、郭克莎等.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王克勤,乔国栋,黄厚珍.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战略――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N].经济时报,2002-11-20.

篇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同时又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统一;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讲究以自然之和谐为真,以人际之和谐为善,以天人之和谐为美。美国文化是在古代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发展取向侧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体现了社会互动中的平等和民主模式。因此,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异。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现实反映。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东、西方企业管理文化。

二、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的异同表现

首先,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决策方式的异同。决策与思维模式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中国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强,计划性和程序化意识不强。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这种“因地制宜的”灵活在企业管理中常会出现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的问题。即使执行正式的制度时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被弱化,“人治”观念较强,无论是奖还是罚,弹性较大。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强调逻辑主义原则,以制度为基础,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主要靠“契约”,而不是靠情感来维系。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尊重规则和秩序。但这种制度性模式的管理下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繁复细致的规章制度会极大限制组织成员的潜力发挥,将控制变得过于“硬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的效率。其次,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创新意识异同。冒险与创新正是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受到冒险精神的驱动,美国企业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美国成功的优秀企业都把不断创新视为企业的最高价值观。美利坚众合国培育了美国企业崇尚进取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的精神,并渗透于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把明天如何做得比今天好更好作为生活方式。这种冒险精神的产物就是风险投资和一大批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决定了中国文化中的保守因素。使得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比较追求稳定,不易接受跳跃式的变革,一般缺乏冒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三,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异同。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族整体意识特别强烈,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与不可分割。强调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强调整体目标和利益高于个人,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整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以集体利益为重。天赋人权形成了美国文化强调个体、重视个体的特点。因此,美国企业文化强调个体主义。在员工管理和员工关系方面更加注重对员工个人的尊重,尊重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体目标、个人独立。管理理念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赋予员工自注重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感,通过个人的创造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