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3 14:37: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药营销市场环境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66
1抗肿瘤药物市场环境
1.1宏观市场
1.1.1人口与自然环境
根据1973―1975年全国人口死因回顾调查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回顾调查资料,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在过去30年间,我国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20~30年,我国肿瘤死亡率将继续上升[1]。
1.1.2经济因素――社会消费者个人收入
分析宏观环境中的经济因素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直接或间接决定、影响社会购买力的各种因素,社会购买力是制约企业营销的关键,而消费者个人收入又是影响社会购买力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抗肿瘤药的研发周期长,研发难度大,常常导致单价较高,这个特点要求社会具备较高的社会购买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我国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由此可见,以2005年作为参考,抗肿瘤药物虽然价格普遍较高,但在我国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2]。
1.1.3科技因素――专利期之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医药行业就是药物的研发和创新上,这是一个技术壁垒。新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包括药物产品专利、药物制备工艺专利、药物用途专利等不同类型。国家规定药品的专利保护期限通常为20年。药品市场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如2012年,礼来公司由于抗肿瘤药健择(Gemzar)及抗精神药物再普乐(Zyprexa)专利到期,导致当季净利润同比下滑27%。
1.1.4政治与法律因素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对国家政策非常敏感的行业,其市场动向受政治和法律的影响非常之大。如限制药品价格、医药分家、深化医改等政策都使药物行业发生了地震。
1.1.5小结
纵观抗肿瘤药物的宏观市场,其主要特点为:一是患者基数大且增速高、社会购买力强。这说明抗肿瘤药物有天然的很好的市场前景;二是技术更新快,新药不断推陈出新。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利好,将使更多患者受益,并有可能通过个体化治疗,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药物,从而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公司来说,将不断处于药物更新换代的压力中,尤其是药物即将专利到期时,如果不能升级产品或联合用药产品,将极大的影响销售额;三是国家政策的变化。这要求企业在营销时时刻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遵守法律、遵守合规,并且不断适应政策变化,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优化营销策略,必要时做出市场转型。
1.2微观市场
1.2.1企业内部条件
企业内部条件涉及9个方面内容:目前的战略运行效果、资源强势和弱势、企业价值链、核心能力、产品竞争力及市场营销状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经济效益状况、组织效能与管理现状、面临的战略问题[3]。这些内因都影响着企业在微观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1.2.2竞争对手
抗肿瘤药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互利互节的关系。有的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如治疗乳腺癌的长春瑞滨和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有的是合作关系,如治疗结直肠癌的Xelox方案,就是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的联合治疗方案;如可以选择联合或不联合细胞毒性药物的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联合方案中的药品厂家通力合作,使患者最大可能的受益。
1.2.3营销中介――医疗机构
在药物行业,最终的消费和受益者是患者,而抗肿瘤药物是处方药,根据国家法律,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才可以购买。这是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产品的销售要通过中介,即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直接影响着药物的销售,某些社会偏见通常会将药品销售与提成挂钩,将合作关系与行贿受贿划等号,而现实并非如此。药品是涉及人类健康的特殊产品,尤其是抗肿瘤药物更是关系患者的生存,无论是药物公司,还是医疗机构,都会本着患者受益的原则选择药品,两者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药品医疗信息的传递上。医学信息传递的越充分,医生理解的越充分,运用的越得当,患者的受益越大,此处所说的医学信息包括:药品的临床适应症、有效率、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现和上报、临床试验的更新等。
1.2.4小结
在抗肿瘤药物宏观市场一片大好的景象下,微观市场可谓险象环生。企业自身实力、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利互节、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强弱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成绩。企业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找到药品的特点和适应人群,推出适合的营销策略,以对抗竞争;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使药品被充分了解和正确使用;并保证物流配送的及时和有效。
2抗肿瘤药物营销策略分析
2.1调研与市场定位
通过对符合药品适应症的客户群及医院的调研,选择目标市场。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位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将顾客作为细分为多个市场,利于药品快速占领市场并维持市场占有率[4]。市场定位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它的实质是突出企业及其产品的特色,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5]。比如同为治疗食管癌的药品,可根据其治疗有效率,选择早期、中期或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其目标客户群。
2.2竞争与合作
第一,差异化竞争。包括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价格定位差异化、促销战略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化,形成企业药品的品牌价值。差异化既可以满足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又为企业构筑了进入壁垒,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6]。第二,市场活动。企业通常开展科室级会议、区域级会议、全国级会议等,进行药品的学术推广。针对病情复杂比如涉及多学科合作的疾病,还可以通过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集合多个科室的医生,讨论病例并给出诊疗意见。另外还可以通过慈善赠药活动,患者和医生有机会使用更多药品,从而更了解药品的效果,为医生改变处方习惯及患者后续持续使用奠定基础。第三,“多赢”合作。立足于联合用药,企业之间可以展开合作,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药品营销,也可以帮助医生积累用药经验,使患者更大程度受益,从而实现“多赢”。由于药品的研发周期长和投入大,企业间还可以共同投入研发,为未来长期的营销收入做准备。如2012年,安进(Amgen)公司与阿斯利康(Astra Zeneca)公司合作协议开发和销售安进公司在研的5种单抗药物。
2.3客户关系管理
第一,目标客户的选择[7]。在确定了市场定位之后,需要对各细分市场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销售的增长点,这项工作要具体化到科室、适应症、处方医生上。即药品在相关科室、适应症和目标医生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如某一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其目标科室为肿瘤内科、肛肠科、普通外科、肛肠外科等,目标医生常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第二,客户分级[7]。根据客户的重要程度,即对处方的贡献度或者对市场的引领度,可总结出客户分级金字塔。根据客户分级,来确定对不同级别客户的拜访频率、资源投入方式及数量。第三,医生处方行为分析。医生在进行处方时,往往会有自己的处方首要原则,如某医生相信某种抗肿瘤药物是发病初期的最佳选择,或者当病人不能用其他药物得到控制时,这种药物也是替代药物的首选[8]。企业营销策略应该包括改变医生的处方行为,尽量使药品成为某一类治疗方案的首选,以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第四,充分传递信息。包括药物的正面和负面信息,以便使医生更好的做出处方决策。[8]
2.4营销人员管理
第一,销售目标导向力度。目标导向力度是衡量销售人员的一个方面,即销售人员是否可以在接触客户的不同阶段都牢记要实现的销售目标,是否在不同阶段都可以落实向成交目标努力的具体行动,以及这样的行动是否具力度、执行落实是否到位等。[9]第二,过程管理。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包括销售探查、接触前准备、接触顾客、需求识别、商品展示、处理反对意见、完成销售、售后。[10]表现在抗肿瘤药物行业,即营销人员通过探询,了解医生新收患者,患者疾病类别等信息,并在拜访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用药倾向,介绍自己药品的适应症及优缺点,必要时解答医生或患者的提问,从而帮助医生或患者正确选择并使用药物。完善过程管理,可以更好的向销售目标进发。
3结论
由上所述,抗肿瘤药物既处于形势大好的宏观市场中,也处于白热化竞争的微观市场中,这对企业来说既是利好,也是挑战。企业需要从市场调研及市场定位、竞争与合作、客户关系管理、营销人员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多维度的营销策略,全面提升自身营销实力,面对挑战,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徐宁志,董志伟中国肿瘤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述评[J].肿瘤防治杂志,2013(1)
[2]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托马斯・英格拉姆,雷蒙德・拉福格,雷蒙・阿维拉,小查尔斯・施韦普克销售管理:分析与决策[M].李桂华,译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上官方平医药销售医药代表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唐玲,邱家学试论医药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J].中国药业,2006,15(17)
[7]苏朝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得到大力发展,高职学院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普遍加大了针对医药类岗位群的专业建设力度,因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得以兴起,并迅速成为了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立在市场营销基础之上,专门以医药类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是建立在医药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科学,是医药管理、医药营销、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医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经对湖南省内6所高职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调研,以及16家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岗位需求调研,认为深化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有着非常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与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普遍理论繁杂而实践又欠缺真实性。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总体起步较晚,且基本借用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成果,采取压缩调整、补充添加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尚未在充分调研和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造成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占据大量条目和篇幅,而富有针对性的与医药营销密切的实践内容明显偏少。其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逻辑体系完整庞杂,实践体系则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散、分割,且融合不足,明显缺乏来源于企业、市场的真实事例。大多是以理论体系中某个单一知识点来联系案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系统地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化的实践项目或活动进行串联,造成实践教学内容必然缺乏真实体验和现场感受,导致学生实践训练脱离实际。由于课程内容与医药市场营销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在校学生和离校上岗的毕业生,均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真实市场,普遍反映学校所学知识用不上、用不了,而所需的技能又寻不着、急需用。
(2)教学模式普遍过于传统而新理念难以落实。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普遍是采取理论教授加上少量案例分析的传统方式进行,过多强化教师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尚未显现。同时,由于医药市场营销是偏向文科性质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均未认识到基于情境设计的实践教学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设施条件明显不足。大多是仅仅依赖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来组织教学,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辅助条件。由此课程教学中不能做到以项目为载体,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为背景,用活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此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简单,仍然主要是采取笔试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测试,兼顾平时考核,以此总体评价学生的课业成绩。
(3)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而多法并举不够。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从事医药营销的“实战”技能,主体教学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典型案例“真枪实弹”的教学。但目前学校仍主要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大量的课时安排在封闭的课堂,以教师照本宣科陈述知识为主,不能按照课程性质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结合课程任务的要求进行内容开发,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式,造成诸多早已成熟、又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被束之高阁,无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效果。
2.基于“工作任务导向”优化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医药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医药市场完全有别于其他商品市场,它有自身的独特活动规律和行业规范。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首先不宜完全照搬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成果,而应合理进行扬弃。其次要科学分析医药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本质要求,独辟新径构建内容体系,再者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思想,是当前职业教育界广为接受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更加重视工作任务与职业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融合,以达成课程教学与岗位知识能力的对接。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导向”来优化本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学确立课程开发设计理念。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服务产业的实效性和校企互动的广泛性,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切实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因此,本课程内容设计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养成教育为着重点,以强化实际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任务和工作活动为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岗位的融通、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的互换、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的融合,使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合理确立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要严格落实“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基本要求,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表达能力,较熟练地从事医药营销的技术技能,以及一定的继续学习、自我发展和创业的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服务。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就知识目标而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以及医药市场营销策略和医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技术。二是从技能目标来说,要训练学生有效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和购买者行为,使之具有实施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三是从素质目标来讲,重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和营销服务意识,以及开拓进取和创新创业能力。
(3)有效确立课程教学内容。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要根据医药营销岗位需求调研和医药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果,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采取“项目”加“典型任务”的形式,整体规划设计。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课程内容构建了11个项目载体,具体包括认识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调查、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医药市场消费者探析、医药目标市场攻略以及“撰写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等39个典型任务,各典型任务均以一个综合性活动来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呼应,其教学重点应为医药市场调查、营销环境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等;其教学难点应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习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综合运用营销技能技巧的能力等。
3.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
(1)教学情境设计要真实化。课程教学要以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过程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为主线组织授课,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做到“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践技能职业化,教学做一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营销综合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理实一体教室、模拟药房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序开展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战操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要多样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本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主要是基于工作情境理念,立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综合选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教师讲授法以及学生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训作业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网络空间和师生教学空间的作用,系统建设以典型真实案例、实训项目、经典营销事例等为主的教学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法,国家医药政策的变化对医药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加上医药本身的特殊性,想让学生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案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的组织,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演绎案例故事情节,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市场环境的理解。
(3)实践技能训练要模块化。课程要结合医药市场营销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以及高职医药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涉及到的所有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进行模块化设置,即按技能内容先组建成系列化的由单项到综合的技能项目,再进行归类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这不仅是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技能项目模块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等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训练模块,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演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实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素养及综合能力。
(4)考核评价要实现多元组合。本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进行,实现知识与技能考核评价、过程与结果考核评价的统一。学生课程成绩构成为形成性评价占30%、总结性评价占70%。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方式来评定成绩;总结性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及营销策略制定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笔试和口试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器械购销员职业资格考试,发挥社会考试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市场营销学》是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系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市场调查分析方法与技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等基本理论内容。但是通过笔者对一些已修该课程学生的调查发现,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市场营销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深入探索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营销传统教学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定形式的案例分析,也有部分院校开展了营销课程的情境教学和实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但是,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看,由于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传授为主的阶段。部分老师认为对理论知识的详细阐述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传授为主。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高深、枯燥的理论知识无法唤起其学习兴趣,“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有时无法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案例教学法是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选择适当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辩论、汇报,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有时无法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原因主要有:
(1)现有的许多案例以事后分析为主,学生可以通过详尽的案例资料或已知的案例结果轻而易举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无法达到案例分析的目的;(2)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资源日益丰富,部分学生在完成案例分析任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3)在授课班级人数超过40人的情况下,采取案例式教学往往会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实践教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受到院校实训资源的限制。事实上,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营销实践,比如让学生帮助某个企业作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制定新产品的开发策略、价格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等等,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完美融合。然而,目前仍有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基地”资源极为匮乏,因此,实践教学往往是有名无实。
4.情境教学的设计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我国高职院校的情境教学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通过情境布置,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学习中,从而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目前现有的情境设计过于简单,情境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总是“玩”得尽兴,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模拟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情境教学研究,构建符合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于深化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已取得的成果,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实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形成,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营销成败与否,已构成其生存与否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能够胜任市场营销工作的懂经营、善管理的能力型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就必须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灌输”知识为培养能力,加强学生的能力教育,真正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能力型市场营销人才。
模拟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情境教学是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为基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以情境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案例教学为补,实践教学为总的“432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情境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为4∶3∶2∶1,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大加强了情境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为能力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模拟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情境教学模式构建
1.情境教学为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模拟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就是指把企业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营销事件场景引入课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营销情境中,使其模拟真实的营销工作过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对营销工作过程的模拟,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运用到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去,实现理论和知识的“无缝链接”。在此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模拟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所不同,情境教学模式下课堂的组织过程如下:
(1)情境设计。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不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营销情境模块。例如:营销环境分析模块、消费者需求调研模块、企业竞争对手分析模块、新产品开发模块、新产品包装策略模块、新产品定价模块、人员推销模块、营业推广方案模块、广告媒体选择模块、广告诉求分析模块、促销品管理模块、公关关系管理模块、营销渠道设计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销售报表分析模块等等。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营销模块的选择时,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①所选模块能够反映企业营销部门的主要工作;②能够将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③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课堂模拟掌握。
(2)任务下达。情境课堂上,教师首先应结合本堂课需模拟的情境模块,确定工作内容KPI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并对各小组(每小组6人~8人)下达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和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小组应代表不同的行业中的企业,例如:食品生产企业、日用品生产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服装加工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广告公司、批发商、零售商、商等等。以便学生能够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了解各类企业营销工作的不同特点。
(3)情境模拟。在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扮演模拟企业的领导者、信息的咨询者、业绩的考核者,学生则更多地扮演企业营销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员工。各小组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应明确组内人员分工,收集信息,协同合作,确定解决方案,共同完成此次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小组的工作进程及学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考评,并对期间学生产生的各种问题、难点给予提示和引导。
(4)任务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后,需进行内部工作总结,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应针对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2.理论教学为辅。理论教学是学生后续技能培养的平台和基础,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系统掌握营销理论的发展、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目标市场营销战略、4P策略等基础知识点以及波士顿矩阵分析法、SWO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量本利分析法等营销理论分析方法,而这些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在情境模拟教学环节中无法系统获得,因此,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职业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往往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高深、枯燥的理论知识往往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理论概述――情境模拟――任务总结――理论补充”的方式,在理论概述和理论补充环节进行理论知识的全面介绍,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案例教学为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经验教学方法,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它通过将企业案例呈现给学生,把分析决策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做出分析判断,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案例的选取、班级学生数量等因素影响,因此,可将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使学生在扩充知识面的同时,既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实践教学为总。实践教学也可称为现场性实训教学,这种实训教学一般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展开,要求教师事先准备实践课题或联系实践单位,让学生深入真实的企业、社区、市场等开展相应的参观、调研活动或者阶段性实习活动。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情境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所学的所有知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结合起来,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顺利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升华。
四、总结
情境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案例教学为补,实践教学为总的模拟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必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完全实现。
SWOT分析是在西方企业广为应用的一种市场分析方法。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andweakne双‘),OT是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0rtunitlesand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策略时,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策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膨’。
1.1优势分析
首先,企业实力雄厚。康华生物公司己成为国内诊断试剂领城内的知名企业,拥有总资产6加0万元人民币,占领了国内诊断试剂市场的制高点,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公司生产多种体外诊断试剂和检验分析仪器,经营数千个品种的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产品,是国内经营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诊断试剂、检验仪器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打造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形成了以“敬业、诚信、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其次,诊断速度快.成本低。目前临床上诊断心肌梗死的实验室方法有化学发光免疫侧定法、生化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等,以上方法须特定的仪器,操作复杂,成本昂贵,且需要长时间在专业实验室内进行。而该试剂是一种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全血中My。、CK一MB和cTnl的快速、敏感的试剂,无须任何仪器设备,测定方法极其简单快速,20min即可判读结果,阳性结果最早可在5一1omin显示。结果易于判读,通过可辨识的线条即可判定为阳性反映,更有利于快速、准确诊断心肌梗死,以防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病情延误。真正做到了床旁检侧,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类疾病提供了客观、全面、快捷的新手段。再次,市场空间大。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扩大医疗保险人群的范围与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消费,再加上“低水平、广扭盖,的医保用药原则,无疑会为该试剂的广泛推广提供保证。最后,该企业有一支专业推广的优秀队伍,为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并占领市场做好了准备。
1.2劣势分析
首先,该试剂是一种新产品,知名度低,医师和患者对产品不了解,大部分医师不愿愈轻易改变自己的检验习惯,因而开始销t会比较低.其次,企业促销费用高.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建立理想的分销渠道,企业必须加大宜传力度和促销投人。
1.3机会分析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另外,心肌梗死的低龄化也特别突出,以往大多60岁后才发病,现在己提前到30多岁.且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已成为碎死的主要原因。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心肌梗死疾病试剂的市场前景广阔,故该试剂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大。
1.4威胁分析
目前,临床上诊断心肌梗死的实验室方法有化学发光免疫侧定法、生化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等,这些传统诊断试剂将在市场上与之抗衡.同时,还受缪叫同类诊断试剂相继生产争夺市场的威胁.
2快速诊断心肌扭死疾病斌刹的市场推广策略
该试剂研制成功后相继经过试用、型式检侧、技术鉴定、认证等,已进入小批t生产阶段,在某些地区已经或将要进行推广。针对以上的市场环境分析,为了使更多的患者早点受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策略。
2.1以产品概念及诊断理念为核心的推广策略
在现代市场中,完整的产品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3种形式.医师首先关心产品的核心层次,即该产品会给自己的患者带来怎样的诊断效果,这是医师最关心的利益。试剂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严肃性,这就使得医师在选择诊断试剂之前,必须认真研究并认同医药企业所宜传的治疗理念、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医师启用某种诊断试剂的基本前提是:对产品所盆涵的诊断理念的认可,对试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心.与其他试剂方法相比的诊断效/价比,即诊断的相对价值。因此如何成功地将产品的概念和诊断理念作为卖点推广并让医师接受是该试剂市场推广的关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导人期实质是产品被认知阶段,康华生物在这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宜传产品的优势和由此带给医师和患者的利益.为了保证产品的竞争优势,产品概念和治疗理念的推广应具有预见性,而且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应逐步深人。通过扎扎实实和循序渐进的推广概念和诊断理念,建立起该产品在我国心肌梗死诊断试剂市场的领导地位。诊断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快速.而目前所有方法中,只有康华生物生产的心梗三合一诊断试剂能做到真正的快速,将三项指标放在同一块检侧板上同时侧定,真正做到了床旁检侧,这是该产品的突出优势.所以,康华生物导人市场应突出的产品概念是快速诊断,推广的诊断理念是快捷、方便、全面的诊断方法。
2.2建立起自己的渠道网络并有效管理
2.2.1营销渠道的建设
在医药行业中,产品的销售的基本模式是医药企业按照销售区城范围为标准建立一定数t的销售大区,在相关地点设立办事处或办事机构,配备相应的商务代表或医药代表,配合中间商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零售企业或医院)分别进行具体的推广工作,以提高产品的销售t和市场份额12}。通过对康华生物公司总经理和市场部经理的访谈,并结合国内成功企业的做法,我们对康华生物制定如下营销渠道建设策略:第一,选择有实力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建立辐射全国的网络平台。与经销商签定双森的长期合作协议,在全国形成了从省会城市到县城的立体商业网络。协议要求严格执行规定价格,包括一、二级经销商价格、进医院价格,防止区城之间利用价格差异冲货。而在此过程中,康华生物公司不仅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营销集道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更要不断的开拓创新,走在全国医药行业的前列,建立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第二,建立经营战略同盟。康华生物公司要建立一种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经营战略联盟关系.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减少流通集道内耗,提高流通集道运作效率.企业通过一体化联盟,把医药的流通、生产和销售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既可以促进营销的合理化发展,又可以实现康华生物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公司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效益。第三,继续发展“总代总销”模式。积极拓展总、总经销和物流配送,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医药工业销售成本和医药商业采购费用,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康华生物公司的“总代总销’业务模式应紧紧抓住下游客户,极尽所能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2.2.2营销渠道的管理
营销渠道的管理通常被称为客户管理,包括对经销商、商、各级医疗机构等进行的具体管理工作。首先,要选择好渠道成员。通常的选择标准是:中间商的信誉、经营实力、协作精神、业务人员素质及销售潜力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来取得。其次,要不断激励渠道成员。从管理学角度看,激励措施很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和折扣政策。在充分考虑产品成本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基础上,给与中间商合理的价格折扣是鼓励他们积极销售该产品的有效手段。设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中间商多销货早回款。例如.当中间商按约定的期限回软时,可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相反,当中间商没有按期回款时,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提供技术指导、宜传资料、对中间商业务培训等工作,支持中间商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专业水平,促进试剂销售。建立规范的客户管理制度.对客户资源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协助营销人员及时了解中间商的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业务伙伴关系。
2.3配合促销手段,做好售后服务
现代营销不仅要求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而且还要求及时有效地将产品的信息传送给用户,沟通生产者、经曹者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激发用户的欲望和兴趣,而实现购买行为。试剂行业与用户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信息分离,这种产销矛盾,决定了企业必须进行沟通与促销活动。首先,康华生物可充分运用报纸、专业杂志、因特网等形式向广大用户传递信息。其次,开展人员推销是有效的方法,通过直接对话,建立联系和友谊.另外,参与社会爱心公益活动等公关活动,也是企业树立形象的促销策略。优质的舍后服务不仅使用户和企业在经济上双方受益,而且能充分表现出企业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商业道德,给企业带来良好形象,从而也给产品带来声誉。当产品质t、价格非常接近时,市场竞争的焦点在营销服务上,因此其服务工作必须有创新性和时效性。营销推广人员要经常拜访用户,随时为用户排难,真正做到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并将超值服务变成常规服务,服务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些理念也是康华生物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服务理念。
2.4重视市场推J“团队的建设
在当今医药产品推广过程中,擂要大t的营销人员进行市场开拓与市场维护工作,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康华生物公司必须重视并加强营消团队的建设。
2.4.1提倡重精神轻物质的激励机制
当前,医药市场的营销人员流动率是很高的。康华生物多数销售人员具有2一3年的工作经IIj,少数的具有5一10年的工作经历。要保持企业人员的稳定除了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倡精神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公司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①康华生物在中国诊断试剂发展史殊地位和深得广大医生信赖的企业形象.②康华生物对员工提供系统的分阶段的专业培训体系;③对销售人员的个人发展进行规划,重视内部提拔,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每一个营销人员会以作为康华生物员工为荣,使他们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工作起来也就会士气高涨。
2.4.2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市场的成败,关键在于人。营销人员不但要对营销理念、运作模式、产品特色、成功案例等非常熟悉,而且要深谙营销技巧,能够对客户做出详尽的解释,这将大大提高客户对企业及产品的满惫度,增加客户对企业及产品的信任度。试剂的科技含量相对来说较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对于医师一一试剂的第一用户来说,需要对试剂的用法、用t等专业知识有深度理解后,才可将该试剂使用到患者身上。因此,市场推广团队中必须配备有专业水平的营销人员,使其能够凭借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向医师讲解该产品所属品类的宏观市场环境、各竞争品种的优劣势、对治疗领域的病案分析等。通过专业医药代表与医师的深度沟通,最终让医师接受该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该医药企业和产品产生认同感。康华生物可通过专门培训、专题讲座、调研等多种方式,强化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拓展营销人员的知识面,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精干、高素质的市场推广队伍。
2.5积极开展学术营销
从2006年开始,我国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医药企业以往“带金”销售的模式受到严重打击,以学术营销为主的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均认可医药企业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医药领城的学术营销是以医药企业产品特性和临床价值为核心,提炼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卖点,通过多种渠道与目标受众(医师为主)沟通,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提高处方水平,优化治疗方案),同时也实现产品的销售,并最终实现品牌忠诚的营销模式l’l。
1. 中药产品的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对比分析
1.1中药产品的绿色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延伸和发展
企业绿色营销是指在企业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争取适度利润与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界有限的资源,从而更见有利于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营销传播活动过程。
1.2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1.2.1出发点的差异
传统药品营销是从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出发开展的营销传播活动。在中药产品的绿色营销中则不仅仅要简单考虑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是要从中判定辨别这个药品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无毒害、无农药残留、无公害、是否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有帮助,因为它的出始目的是为了满足“绿色”市场的需求。
1.2.2传统与绿色营销目标的差异
传统营销传播活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从而为企业获得相应的利润;然而绿色营销则不仅仅血药考虑市场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利润,而是要追求消费者的整体利益、企业的长远利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3营销策略的差异
(1)产品策略。
传统营销的产品往往注重成本的降低、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意识。中药产品的绿色营销要求“清洁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节能、降耗和减少农药污染。绿色营销的产品设计不仅仅考虑顾客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绿色”,产品使用过程中和完毕后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传统营销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是能保护商品、方便使用和促进销售。绿色营销则强调要进行“生态包装”,符合“可再循环”“可生物分解”的要求。另外在售后服务方面,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较,考虑到了产品包装的回收、翻新和重复利用等问题。
(2)价格策略。
价格是传统营销组合中的基本要素。对于受专利保护的中药新产品,传统营销策略有三种定价方法:一是撇脂价格策略,就是把价格定得非常高,并配以强大的促销攻势,迅速被消费者接受。待有竞争中进入时,再把价格降下来。二是渗透价格策略,当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把价格定得很低,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同时可以把竞争对手拒之于门外。第三是满意价格策略。就是进入市场时,把价格定在一个适中的位置。不过,对于药品这种特殊的产品,例如一种特效药的发明,因为无竞争性的产品存在,产生不了社会平均价值,其市场价格可以远高于直接成本。
(3)促销策略。
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任务就是应该通过传递产品信息,从而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这样就能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传统营销的促销方式包括利用广告宣传、人员直接推销、营业普及推广、利用公关关系等方法。
2. 影响中药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若干因素
2.1传统营销理念问题
中药产品是古人传承下来的瑰宝,但是我们用药一直都只是照书全搬古人的制药和使用方法,从来没有考虑绿色营销的问题,而且很多用药方法以及药品的包装都不能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中药传统剂型为丸、散、膏、丹、汤等几种,中成药还没有摆脱“傻大黑粗”的形象。上述经营理念的落后,极大地制约了中药产品的销售。
2.2市场上中药检测标准缺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中药的绿色标准建立在中药的现代化和中药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靠的基础上。由于市场上缺乏统一的中药检测体系,而沿用西药的质检标准对进口中药进行检测。沿用西药的检测标准检测中药严重阻碍着中药产品绿色标准的实现。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实施中药产品绿色营销战略的重要因素,我国中药行业整体工业水平偏低,装备落后,系列化、标准化、配套能力差,自动化水平低,质量检测装备滞后,无法确保中药产品达到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
2.3中药产业自己投入不足
中药产品的绿色营销对许多企业来说还只是刚刚开始,企业对其认识不深,还没有投入大量资金去研发绿色环保的中药产品。由于绿色环保新产品的开发过程漫长,需要成本较高,很多企业宁愿选择传统的产品,用原来的营销方式去销售,因而制约了绿色营销的发展。
2.4中药产业的科技发展不到位
制药工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是产业增长的主要内驱力和增长源。技术落后。已经成熟的生产和检测技术,如临界萃取技术、喷雾及冷冻干燥技术等,尚未进入中药企业。而且尚未实现生产控制化、检测自动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仍使用自行研制的陈旧设备。因此也就很难达到绿色产品需求的标准。
2.5绿色营销人才短缺
中药产品走向市场,开展中药产品绿色营销需要大量懂技术、贸易、法律,以及熟悉外语、WTO规则和相关中药产品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国内企业从1992年以后才陆续取得进出口自营权,市场销售主要开发的是国内市场,缺乏真正能开发市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营销管理人才。
2.6某些国内行政法规政策不利于实现中药产品的绿色国际营销
在出口方面,我国由于多头出口,管理混乱,在国际市场形成恶性无序竞争,也极大损害中药在国际上的声誉。按现行海关编码,植物提取物归入农副产品一类。但是植物提取物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中药材中的具体运用,是绿色环保中药产品,科技含量高,加工要求复杂,成本大大增加。
3. 中药产品绿色营销中实施的策略
3.1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策略的认识
环境问题引发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更多消费者趋于追求绿色产品。环境问题正在改变竞争态势,生态形象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环境问题促进环保产业化,为中药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日益加深的环境污染,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
3.2实施绿色产品设计策略
绿色产品设计也将成为通向以生态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模式的关键。一般来说,绿色产品设计是指产品在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法。因此,产自天然的中药产品在这方面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而言之,绿色产品设计是推行中药产品清洁生产,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
3.3实施绿色营销传播与促销策略
3.3.1绿色营销传播
绿色营销传播通常是指影响潜在消费者,吸引其实施购买行为的过程。确定绿色营销传播目标‘提高绿色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生态形象;传播绿色产品信息和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引导顾客的购买行为等。确定绿色营销传播所需资金有效进行绿色营销的传播,必须对其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识别和确认目标受众国际市场上的目标受众就是该目标国家的人,同时由于中药分为儿童服药和老人用药等等,要针对不同受众的需要、偏好、收入、态度等去传播。收集和整理营销信息,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法。
3.3.2绿色产品促销
绿色中药产品促销与传统的促销方式无根本区别,主要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和人员推销等。在广告宣传中,中药应该以此为主要诉求点,以扩大影响,刺激患者对绿色中药的需求,达到促销的目的。中药进入市场企业应该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广中医药文化,让公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绿色中药产品人员推销通过销售人员与顾客的接触、沟通实现绿色中药产品的销售。前提条件是销售人员要有相当的中医药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向消费者宣传绿色中药的优点,达到促销的目的。因此要对员工进行高水平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李洪,刘茜平,高玉梅,等. 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 淮海医药 [J],2006,24(6):519-521.
[2] 贾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反思. [M]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0(6).
[3] 李振吉.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论文关键词】药品零售企业;竞争;经营;多元化
药品零售企业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患者)的商品流通环节,也是药品流通的最终环节。药品零售业与其他零售业一样,从宏观上看,其生存与发展受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而在微观上,又受商品、价格、服务、选址、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等要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零售经营者制定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的重要前提。目前的零售市场情况,我国非处方药品种已经基本能满足自我药疗需要,零售终端扩张速度在加快,药品数量增加,利润空间变小,行业竞争激烈,导致药店多元化经营成了一种趋势。本文就目前药店实施多元化经营进行分析,提出对药店经营的一些个人看法。
1分析药品零售企业的现状
1.1从外部环境分析
从外部环境分析来看,药品零售企业受到了如下方面的影响:
1.1.1相关的政策
国家近年对药品行业的整顿,对药品实行多次降价,处方药销售的规范化,医院药品开始被迫逐渐降价,GSP认证到期,重新认证。这些对药品零售企业来说都是压力。
1.1.2行业内的竞争
药店零售行业进入的壁垒较低,准入条件低,而国外资本和业外资本也不断地在进入药品零售业;此外,大型连锁药店通过兼并重组、异地开店,从区域性连锁不断走向全国性连锁,医药连锁零售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也造成了行业问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以价格形式为竞争的焦点,造成药品零售药价下跌,使企业利润空间明显下降。
1.1.3从顾客需求来看
药品零售企业以销售非处方药、保健药品为主,主体消费者是普通老百姓,对价格很敏感,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此外,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对药店的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2从企业内部分析
从企业的内部来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人员素质不高
药店的主要从业人员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少,相应由药师、从业药师、驻店药师等来充当执业药师,承担执业药师的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顾客安全用药的需要。这使用人的成本将会比原来增加3~5倍。
1.2.2药品经营的战略变化不大,企业间经营的战略没有明显差异。
1.2.3单体药店及中、小型的连锁药店的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不规范,阻碍了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目前的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类:一是主张专业化经营发展,二是主张多元化经营发展。现在很多企业分别正在尝试运用这二种经营战略,以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药品零售的企业多元化经营
所谓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经营战略。很多现有业务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又可以把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两种类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量。
2.1国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情况
全球药店经营模式大可分为两类:以美国的和日本代表的多元化经营以及以德国和瑞典为代表的专业化经营。美国和欧洲多数国家的医药连锁店全部是多元化经营,以药品为主,兼营与健康相关产品和其他日用品,将医药连锁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
美国药店以“健康美丽产品专卖店”的概念为主旨,其核心商品分三大类:处方药、非处方药、美容护理及保健用品。其商品种类繁多,也是受美国人口郊区化和零售业集中、大而全趋势的影响,符合人们“一站购足”的新观念。
2.2国内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多元化情况分析
我国药品多元化经营源于美国,国内最早试行是海王星辰健康药房,其经营项目除药品外先是有护肤品、日用品等,后引进香港靓晒店,在药店内推出冲印照片业务。继后,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纷纷效仿。
从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情况分析:
2.2.1按形式分为
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①相关多元化经营:药妆、保健品、护理品、医疗器械等与健康状况有较大相关性的商品,这是大多数药品零售企业采用的经营战略。②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婴幼儿用品、医药图书、眼镜、洗衣、休闲、冲印、超市、食品市场。比较典型的是北京嘉事堂连锁大胆地尝试了“大健康”的概念,涵盖了婴幼儿用品、化妆品、保健食品、护理品、医药图书、眼镜等多个领域,具备独特个性的产品结构,使其傲然屹立于京城药店零售市场。
2.2.2按经营的主观性分为
有意识实施多元化和无意识实施多元化:①有意识实施多元化——中国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先驱者:海王星辰,主要是学习了海外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经过周密的准备后进行的。②无意识实施多元化——有的企业是在经营过程中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开始了多元化经营。如江苏百佳惠连锁有限公司,其“多元化”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多元化”成为“百佳惠”的特色。
2.2.3按定位是否明确分为
有明确定位和无明确定位:①有明确定位。以鲜明的定位,实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如重庆和平大药房将连锁药店定位为4种类型,即中心旗舰店、繁华区域药妆店、超市店中店、社区便利店。其中心旗舰店倡导“健康+美丽”。繁华区域药妆店把专柜与开架相结合,超市店中店突出“健康”的概念,社区店以便利店模式经营。②无明确定位。这种药店涉足多元化经营,源于经济效益不明确或亏损的药店。笔者曾到过市内的一间药店,其将原约80m的店面,改为日杂小超市,而经营药店占用面积只有不到30m2的区域,外面店面的招牌还是药店,但已经名不符实了。
2.3我国药店多元化存在问题
通过发析认为,我国现有的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多元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3.1成本问题过高
多元化的项目、产品的主观引人,规模不大,无法分摊管理成本、采购多元化的商品来源以及批量小导致的成本高,流动资金压力、单位货柜营业额等问题。需要增加产品销售或增加服务项目都必须投入资金,总体成本明显增加。
2.3.2定位不明
盲目选择多元化经营项目和商品种类组合,近年来,药店的多元化尝试有食品、日用品、化妆品和各种便民服务等等,以目前多元化经营从集客效果、多元化商品销售业绩和对药品(保健品)销售促进等回报来看,要面对全新的、更为激烈复杂的快速消费品销售市场环境,没有显示出有特色和清晰的定位。经营项目和商品品类组合上内在消费关联程度不高,未能形成连锁超市中常见的主销商品和关联商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强化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分析。
2.3.3卖场空间管理问题
药店卖场一般比平价超市经营面积小,超市一般都有1500m以上的经营面积,但药店由于经营面积有限,处于闹市区多也只有几百平方米,小区内药店的面积一般在80m左右。在80m的药店内按分类管理陈列已经是很难,再要增加多元化经营的项目,会使专业经营区域拥挤杂乱。顾客会对药店的印象大打折扣。
2.3.4经营人才欠缺,无相关的经营指导
药店多元化经营,需要多元化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如卖化妆品就得有懂得化妆品的营业员和管理人才。但目前在国内的药店小,多元化经营的专业人才奇缺,专业营销顶尖级人物更少,也很少让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介入,且药店的经营管理者本身就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2.3.5缺乏营销策划与传播手段
长期以来国内药店只卖药品,消费者已经认同了药店只卖医药相关产品的格局,倘若消费者在药店内看到洗衣粉、花生油之类的其他商品,反倒可能会认为药店主题模糊。此外,消费者对其他日用消费品的购买也都有固定的渠道,药店开始新的品类和服务项目时,没有能做到大型平价超市的营销企划、促销活动造势等,故很难有稳定的顾客群,消费者难养成在药店消费其他商品的消费习惯。
药店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两大本质原因:一是药店经营人员没有建立现代营销观念,没有以现代营销的4c观念,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经营管理自己的门店。二是缺乏消费者市场的需求调研,决策者在多元化项目的选择上,基本是经验决策,没有考虑过仔细调研当地商圈内的消费者数量、社会阶层构成、消费者对选择的多元化产品的购买习惯、购买能力、使用习惯等。造成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低。
3对药品零售企业的多元经营的认识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应全面地进行分析,首先应认识到药品是特殊商品,并应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再慎重选择经营战略。
3.1多元化战略应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且应有一定的规模
学习美国的多元化经营,应建立在高水平的专业化之上。提高专业服务,追求更高的服务质量,这是竞争带来的必然趋势,也是药品的特性所决定的,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企业人员与所经营的多元化商品所需的人才匹配,其他条件也符合经营多元化的要求,才有可能取得多元化经营的成功。
3.2多元化战略应定位准确
多元化战略应定位的准确可具体地从以下方面分析:
3.2.1特色经营
国内药店涉足多元化经营,经济效益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定位上,没有经营特色
3.2.2更新观念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个性色彩已渐成时尚。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购物一项标准,对于商品的选择,消费者如今已形成强调“最适合于我的商品”的消费观念。
3.2-3卖场的设计合理
卖场是提供零售业者与消费者之间有效沟通的场所,因此,零售药店要排除传统经营的影响,在商品分类陈列上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和针对性,在体现个性化中力求做到让消费者易于选购商品。
【论文关键词】药品零售企业;竞争;经营;多元化
药品零售企业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患者)的商品流通环节,也是药品流通的最终环节。药品零售业与其他零售业一样,从宏观上看,其生存与发展受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而在微观上,又受商品、价格、服务、选址、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等要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零售经营者制定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的重要前提。目前的零售市场情况,我国非处方药品种已经基本能满足自我药疗需要,零售终端扩张速度在加快,药品数量增加,利润空间变小,行业竞争激烈,导致药店多元化经营成了一种趋势。本文就目前药店实施多元化经营进行分析,提出对药店经营的一些个人看法。
1分析药品零售企业的现状
1.1从外部环境分析
从外部环境分析来看,药品零售企业受到了如下方面的影响:
1.1.1相关的政策
国家近年对药品行业的整顿,对药品实行多次降价,处方药销售的规范化,医院药品开始被迫逐渐降价,GSP认证到期,重新认证。这些对药品零售企业来说都是压力。
1.1.2行业内的竞争
药店零售行业进入的壁垒较低,准入条件低,而国外资本和业外资本也不断地在进入药品零售业;此外,大型连锁药店通过兼并重组、异地开店,从区域性连锁不断走向全国性连锁,医药连锁零售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也造成了行业问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以价格形式为竞争的焦点,造成药品零售药价下跌,使企业利润空间明显下降。
1.1.3从顾客需求来看
药品零售企业以销售非处方药、保健药品为主,主体消费者是普通老百姓,对价格很敏感,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此外,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对药店的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2从企业内部分析
从企业的内部来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人员素质不高
药店的主要从业人员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少,相应由药师、从业药师、驻店药师等来充当执业药师,承担执业药师的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顾客安全用药的需要。这使用人的成本将会比原来增加3~5倍。
1.2.2药品经营的战略变化不大,企业间经营的战略没有明显差异。
1.2.3单体药店及中、小型的连锁药店的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不规范,阻碍了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目前的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类:一是主张专业化经营发展,二是主张多元化经营发展。现在很多企业分别正在尝试运用这二种经营战略,以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药品零售的企业多元化经营
所谓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经营战略。很多现有业务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又可以把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两种类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量。
2.1国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情况
全球药店经营模式大可分为两类:以美国的和日本代表的多元化经营以及以德国和瑞典为代表的专业化经营。美国和欧洲多数国家的医药连锁店全部是多元化经营,以药品为主,兼营与健康相关产品和其他日用品,将医药连锁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
美国药店以“健康美丽产品专卖店”的概念为主旨,其核心商品分三大类:处方药、非处方药、美容护理及保健用品。其商品种类繁多,也是受美国人口郊区化和零售业集中、大而全趋势的影响,符合人们“一站购足”的新观念。
2.2国内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多元化情况分析
我国药品多元化经营源于美国,国内最早试行是海王星辰健康药房,其经营项目除药品外先是有护肤品、日用品等,后引进香港靓晒店,在药店内推出冲印照片业务。继后,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纷纷效仿。
从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情况分析:
2.2.1按形式分为
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①相关多元化经营:药妆、保健品、护理品、医疗器械等与健康状况有较大相关性的商品,这是大多数药品零售企业采用的经营战略。②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婴幼儿用品、医药图书、眼镜、洗衣、休闲、冲印、超市、食品市场。比较典型的是北京嘉事堂连锁大胆地尝试了“大健康”的概念,涵盖了婴幼儿用品、化妆品、保健食品、护理品、医药图书、眼镜等多个领域,具备独特个性的产品结构,使其傲然屹立于京城药店零售市场。
2.2.2按经营的主观性分为
有意识实施多元化和无意识实施多元化:①有意识实施多元化——中国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先驱者:海王星辰,主要是学习了海外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经过周密的准备后进行的。②无意识实施多元化——有的企业是在经营过程中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开始了多元化经营。如江苏百佳惠连锁有限公司,其“多元化”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多元化”成为“百佳惠”的特色。
2.2.3按定位是否明确分为
有明确定位和无明确定位:①有明确定位。以鲜明的定位,实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如重庆和平大药房将连锁药店定位为4种类型,即中心旗舰店、繁华区域药妆店、超市店中店、社区便利店。其中心旗舰店倡导“健康+美丽”。繁华区域药妆店把专柜与开架相结合,超市店中店突出“健康”的概念,社区店以便利店模式经营。②无明确定位。这种药店涉足多元化经营,源于经济效益不明确或亏损的药店。笔者曾到过市内的一间药店,其将原约80m的店面,改为日杂小超市,而经营药店占用面积只有不到30m2的区域,外面店面的招牌还是药店,但已经名不符实了。
2.3我国药店多元化存在问题
通过发析认为,我国现有的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多元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3.1成本问题过高
多元化的项目、产品的主观引人,规模不大,无法分摊管理成本、采购多元化的商品来源以及批量小导致的成本高,流动资金压力、单位货柜营业额等问题。需要增加产品销售或增加服务项目都必须投入资金,总体成本明显增加。
2.3.2定位不明
盲目选择多元化经营项目和商品种类组合,近年来,药店的多元化尝试有食品、日用品、化妆品和各种便民服务等等,以目前多元化经营从集客效果、多元化商品销售业绩和对药品(保健品)销售促进等回报来看,要面对全新的、更为激烈复杂的快速消费品销售市场环境,没有显示出有特色和清晰的定位。经营项目和商品品类组合上内在消费关联程度不高,未能形成连锁超市中常见的主销商品和关联商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强化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分析。
2.3.3卖场空间管理问题
药店卖场一般比平价超市经营面积小,超市一般都有1500m以上的经营面积,但药店由于经营面积有限,处于闹市区多也只有几百平方米,小区内药店的面积一般在80m左右。在80m的药店内按分类管理陈列已经是很难,再要增加多元化经营的项目,会使专业经营区域拥挤杂乱。顾客会对药店的印象大打折扣。
2.3.4经营人才欠缺,无相关的经营指导
药店多元化经营,需要多元化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如卖化妆品就得有懂得化妆品的营业员和管理人才。但目前在国内的药店小,多元化经营的专业人才奇缺,专业营销顶尖级人物更少,也很少让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介入,且药店的经营管理者本身就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2.3.5缺乏营销策划与传播手段
长期以来国内药店只卖药品,消费者已经认同了药店只卖医药相关产品的格局,倘若消费者在药店内看到洗衣粉、花生油之类的其他商品,反倒可能会认为药店主题模糊。此外,消费者对其他日用消费品的购买也都有固定的渠道,药店开始新的品类和服务项目时,没有能做到大型平价超市的营销企划、促销活动造势等,故很难有稳定的顾客群,消费者难养成在药店消费其他商品的消费习惯。
药店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两大本质原因:一是药店经营人员没有建立现代营销观念,没有以现代营销的4c观念,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经营管理自己的门店。二是缺乏消费者市场的需求调研,决策者在多元化项目的选择上,基本是经验决策,没有考虑过仔细调研当地商圈内的消费者数量、社会阶层构成、消费者对选择的多元化产品的购买习惯、购买能力、使用习惯等。造成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低。
3对药品零售企业的多元经营的认识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应全面地进行分析,首先应认识到药品是特殊商品,并应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再慎重选择经营战略。
3.1多元化战略应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且应有一定的规模
学习美国的多元化经营,应建立在高水平的专业化之上。提高专业服务,追求更高的服务质量,这是竞争带来的必然趋势,也是药品的特性所决定的,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企业人员与所经营的多元化商品所需的人才匹配,其他条件也符合经营多元化的要求,才有可能取得多元化经营的成功。
3.2多元化战略应定位准确
多元化战略应定位的准确可具体地从以下方面分析:
3.2.1特色经营
国内药店涉足多元化经营,经济效益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定位上,没有经营特色
3.2.2更新观念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个性色彩已渐成时尚。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购物一项标准,对于商品的选择,消费者如今已形成强调“最适合于我的商品”的消费观念。
3.2-3卖场的设计合理
卖场是提供零售业者与消费者之间有效沟通的场所,因此,零售药店要排除传统经营的影响,在商品分类陈列上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和针对性,在体现个性化中力求做到让消费者易于选购商品。
二、中草药养生茶市场及内外部环境分析
1.STP战略分析。
1.1市场细分。
1.1.1定义市场范围。
中草药养生茶是一种以养生为主要功能的保健茶,属于保健饮品。在使用形式、口感味道等方面拥有部分茶的属性。而功效与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热的功能饮料也有某些近似之处。除了通过推广自身品牌等方式在保健品、保健饮品市场中培养自身消费群体外,同时还可以从茶、功能饮料等类似市场争取部分消费者,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1.1.2潜在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调查,86.2%的被调查者都购买或使用过各类保健品,但却仅有21.5%的被调查者购买或使用过中草药养生茶;整体来说,中草药养生茶在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比较低的。但同时,75.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尝试并接受新的保健品类型,因此中草药养生茶是具有较多潜在客户可供开发的。
1.1.3划分不同需求的子市场。
通过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分析,潜在市场大致可划分为: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孝敬父母长辈的年轻人、送礼者、体力脑力消耗较大者、希望防病健体者这六个子市场。这六个子市场相互之间又存在有相同的消费人群,根据共同的市场人群,可将它们进行合并,最终形成中老年人、青年人及送礼者、身体不适者这三个可供选择的细分市场。
1.2目标市场分析。
中老年人: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能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加注重对身体的保养,这类消费群体对于他们自身与家人在保健养生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而中草药养生茶的主要功效就是保健养生,与这类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契合。因此,中草药养生茶要切入该目标市场相对是比较容易的。青年人及送礼者:中国目前有着巨大的礼品市场,保健养生产品也在近些年逐渐成为礼品市场中的主流产品。但这部分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切入该目标市场需要较大的营销投入。虽然切入市场有一定的难度,该市场的利润也相对比较大,具有很可观的市场价值。身体不适者:由于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从而导致了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疲于应酬等现象变得非常普遍,这使得亚健康人群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开发亚健康消费市场也是目前市场发展的新趋势。而同样因为快速的生活节奏与繁重的工作,这类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普遍偏低,更多的是在身体出现各类疾病等状况时选择能即刻见效的药品,对于日常能量的补充也更倾向于在使用方面比较快捷的机能饮料或是营养药物。虽然中草药养生茶的功效比较适合于这一目标市场的消费人群,但其细水长流型的长期保养理念却较难得到认同。
1.3市场定位。
经过上面对三个目标市场的分析,中老年市场是目前最适合中草药养生茶发展的首要市场。产品与需求的契合度高,使用方面也适合现在中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可以较快的取得该市场消费群体的接受与认可;切入市场难度低也可以相应降低产品在初期发展推广的投入。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中老年人在选择产品时最为看重是产品的功效,同时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理念。因此,针对该市场的产品应该将重点放在优秀的品质及大众化的价格方面,不宜定价过高,可以通过简化重要性不高的外包装等方面来降低成本,从而扩大价格浮动空间,给出较低的定价。
2.内外部环境分析。
该部分将会选取一款笔者比较熟悉的中草药养生茶产品为例,结合该产品所处的河南市场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以求能够做到见微知著,由区域市场的一款产品引申出对整个产业各个市场的认知与分析。
2.1内部因素。
对产品拥有的优势(Strength)及劣势(Weakness)进行的分析属于产品的内部条件分析,通过该分析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自身优势进行精进加以巩固,对自身劣势努力改善争取扭转。
2.1.1优势(Strength)。
(1)成本优势。本产品所具有的一系列功效源自于对各种中草药药性的调和以及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传统工艺,其价值在于配方与制作,原材料则大部分都是极为普通常见的中草药。虽然近年来各类中草药价格涨幅巨大,但相对其他一些采用稀少名贵原材料的保健养生类产品,在成本方面依然具有不小优势。正是因为成本方面的优势,使产品的价格有着比较大的可调整空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将成为一大优势。
(2)管理优势。本产品为独家专利产品,可以方便的一手掌握生产方面的控制权与销售方面的决策权,这样在面对一些决策时可以做到迅速果断,避免了一些处于大企业当中的知名品牌产品在决策方面复杂的流程,更加的及时灵活,可以更好的把握住机遇。
2.1.2劣势(Weakness)。
(1)大批量生产经验不足。
由于该产品自配方改良、完善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进行过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在这方面经验严重缺乏。一旦拓展、扩大市场,在需要大量生产时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同时极可能因生产量过大导致生产工艺环节无法精细,从而对产品的功效、口感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目前产品在选料方面因不存在生产压力,还较为从容,当需要大量生产时,原材料的储备及供应很可能遭受冲击。同时由于某些天然原料本身的稀缺性,为了支撑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必然要选择改为使用可以量产的人工培育种植原料,这样以来,就将会有产品品质下降的可能性出现。
(2)缺少成熟的运营团队。
同样是因为本产品没有过大批量生产销售,此前一直以研发改良方面为主,并不具备一支成熟效率的生产营销团,想要取得好的发展,必然要扩大自身规模,而一旦扩大规模就需要临时组织起一支队伍来进行相应的工作,这样肯定会出现因临时组建而缺少磨合,以及对该产品该市场领域方面认识及理解不足等状况。
(3)生产方面管理难度大。
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该类产品的核心价值大多都在于原材料的调配及制作工艺这两个方面。想要在不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并且保证产品完整性的情况下,又能同时兼顾对产品配方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保护,这对管理者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4)无品牌知名度。
从消费者行为洞察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知,消费者对于不了解品牌产品往往都会持观望态度,很难会轻易尝试购买。这就使新品牌产品或不知名品牌产品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因品牌知名度不高很难有好的销量,另一方面又会因为销量的问题造成资金流动困难。
2.2外部环境。对产品在市场中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与存在的威胁(Threats)进行的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分析能够使产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为产品快速、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2.2.1机会(Opportunity)。
(1)环境优势。
本产品产自登封,坐拥嵩山、少林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产品的主要用料为嵩山千年古槐槐实及多种天然野生中草药,身为同是传统文化结晶的中草药类及茶类的结合产品,在环境及文化上占有先天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牌塑造及推广方面,可以有效的借助少林寺的文化历史及五岳嵩山作为天地之中的特有环境,将本产品打造为一款有着文化色彩历史底蕴的养生保健品,在某些顾客群体中容易获得较高的认同感。
(2)政策支持。
目前,中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比较稳定,国际关系也很良好,社会保持这健康的发展,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在这一环境下,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多相关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近几年来,亚健康的普遍化,导致了人们的体质和免疫力等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在社会上很受重视。而中草药养生茶这种由纯天然绿色中草药制成的养生保健产品,能够为人体提供长期性的保养,可以很好的改善亚健康提高免疫力。
(3)健康消费的潮流。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及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渴望,养生保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逐步成为了朝阳产业,市场得增长非常迅速。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近20年的时间里,美国在养生保健品方面的销售额增长了36倍,日本也有着32倍的增长。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小康,中国养生保健品也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市场。
(4)经济环境良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稳定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消费需求也更加的旺盛。这样的整体经济环境,给企业的投资、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消费的需求与健康的需求,为养生保健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5)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很多必须通过人工进行的传统加工工艺也正逐步可以由机器替代,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并节约了人工的投入。同时,世界范围内对生命科学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高峰,这为养生保健产品提供了未来在新品开发与技术更新等方面的动力与支持。
2.2.2威胁(Threats)
(1)消费需求多样化难以满足。
由于养生保健品市场的持续火热,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产品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选择也不断增多。各种产品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令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消费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产品类型较多、品牌知名度较高、品质较容易获取信任的知名企业大品牌产品,就更容易迎合顾客的需求,这类产品也就自然成为了消费者购买时的首选。
(2)原材料受自然状况限制。
中草药养生茶的原材料以绿色天然中草药为主,而气候、天气等自然状况对于中草药材的种植有着很大的影响。虽说国内中草药材市场除了少数的某些药材外在供应方面并不吃紧,但如果出现突发的气候异变是特殊天气,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或是价格暴涨的情况。而出于资金正常流动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生产企业通常都不会大量存储原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草药养生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威胁。
(3)竞争对手的威胁。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现在中草药养生茶的发展道路上,以王老吉等为主的功能饮品、凉茶饮料是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而这些产品虽然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巨额资金的投入使其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一大批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从市场基础、口碑与消费者信任度等多方面,中草药养生茶都处于不利地位,选择了中老年消费群体作为首要目标市场,虽说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开与这类以青少年消费者为主产品的正面竞争,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考虑,日后来自这些产品的竞争与挑战是无法避免的。
(4)市场开发难度大。
因过去其他保健茶产品在市场中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消费者对保健茶的整体印象始终不佳,中草药养生茶想要通过重塑产业形象来改变消费者心中固有的看法,逐渐消除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本就有着很大的难度,大多数消费者又早已被其他大型企业的知名保健产品占据。
三、结果分析
1.中草药养生茶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上文对中草药养生茶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产品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潜在的机会与面临的威胁。同时,也在对中草药养生茶进行市场调查并分析归纳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为中草药养生茶进行了市场细分并定位出了目标市场。接下来,本章将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品实际情况与中草药养生茶的目标市场定位,运用4P营销理论,依据SWOT的分析结果及市场调查数据,重点针对上文确定的目标市场,定制出切实可行的中草药养生茶市场营销策略。
2.产品策略。
2.1品质保障策略。
在品质保证方面中草药养生茶产业应坚持以质量管理体系先行为原则,以先进设备为基础,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环环紧扣,从根本上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最终使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件产品都具有良好的品质保证。
2.2包装策略。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产品包装在消费者购买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中也占到了21.6%的比重。因此,对于产品的外包装应紧密结合产品主要特征。使产品的有点以及差异化等可以通过外包装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选择符合该市场消费群体的包装档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同时也给了不同的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2.3导入策略。
从消费者购买理论与消费者需求理论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需求总是随着所支配收入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改变。同时,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对产品结构进行完善,才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产品导入上,过早或是过晚进入市场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每一款产品都有着最佳的进入市场时机。对生产企业来说,能够使产品在竞争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新产品才是最关键的。
3.价格策略。
3.1标市场顾客成本分析。
在定位目标市场是,中草药养生茶选择了中老年市场作为首要的目标市场,该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由于这一目标市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有着较多的空闲时间,因此,会非常谨慎的进行产品选择,是很典型理性消费人群。这些消费者会根据自己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自身能够承受的经济能力非常理性的考虑是否进行购买。最容易获得这一消费群体青睐的永远是具有高性价比的物美价廉产品。
3.2顾客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定位。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层收入的消费人群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中占很大一部分,加上定位以中老年市场为首要目标市场,这就意味着中草药养生茶应定位成中档保健品较为合适,定价应在适中的基础上相对偏低。而且作为长期保养型的养生产品,日消费需要让绝大多数消费者可以接受,持续型消费才是获取利润的关键。
4.渠道策略。
4.1渠道建设。
随着渠道市场发展迅速,渠道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的加剧,不管是直接渠道建设还是间接渠道建设,渠道建设也变得不是那么的容易。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渠道建设的困难,精细化分工就显得特别重要,市场上便出现了第三方公司,专门做渠道建设的服务性机构,企业可以把渠道建设的全部事情交给这样的机构,第三方外包公司是营销渠道目前的发展趋势之一。
4.2渠道模式定位。
通过上述对营销渠道趋势的分析,结合中草药养生茶自身情况,对多种可选渠道模式的权衡,迎合发展趋势的渠道一体化应该是目前中草药生茶产业在营销渠道方面最佳的选择。
4.3专业顾问型销售渠道。
近几年来,在医药市场中出现了一种很流行的销售渠道,针对各种长期病症、慢性病之类的康复机构,专业顾问型的销售渠道正是这样一种形态,影响很不错,而且通过前期对市场进行的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在产品的宣传推广方面,对医生、专家推荐的信赖度是最高的,作为具有相应功能的养生品保健品行业,这种渠道模式是很值得借鉴的。
5.促销策略。
5.1广告策略。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的结果显示,保健品及相关产品的消费群体对目前几种主流媒体上广告宣传的接受及信任程度并不高。因此,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之外,应该更多的去开发出一些其他的广告平台,这样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传统的媒体之一的电台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对于产品的主要目标顾客群体来说,电台在中老年消费者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5.2网络传播。
传统媒体的广告传播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播效应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在实际的销售促进中会出现时间差,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再加上,即使在传统媒体中投入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也只是单纯的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而已,无法很好的展示出品牌的内涵。因此,在传统媒体上展开广告投放的同时,更需要的是通过某种特定形式的活动,来使顾客能够直接感受品牌的内涵,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100.9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156.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6.4%。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所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动态正效应,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积极的贸易政策竞相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要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处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国内环境分析
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平衡,不利于贸易风险的分散
在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品中,出口规模最大的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从1999年172.51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3085亿美元,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4.2%;其次为电子技术类产品,出口额从1999年的42.06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554亿美元。从2002年到2007年6年间,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出口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一直高于92%,2008年虽有所下降也高达87.5%。
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旦全球信息产业受到冲击,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利于贸易风险的分散。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进程。
2.贸易主体以三资企业为主,不利于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三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000年为298.22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012亿美元,增长了10倍,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由80.51%上升到86.6%。从贸易差额来看,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体,2007年三类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均在20亿美元以上,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更是高达564.1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状况,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就要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为主线,加强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把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缓解转移到中国,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营销等产品高附加值部分留在母国,不利于中国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从而不利于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3.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产业收益率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2007年,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出口额高达2968.7亿美元,占85.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又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其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9%。2007年我国以一般贸易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为391.2亿美元,不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1/7,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1.2%。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很低。以电子产品为例:生产高附加值芯片、软件的美国获得了全世界电子行业60%左右的利润,生产关键性电子器件的日本、韩国等国家获得了世界电子行业20%左右的利润,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一般部件生产及装配,只能获得利润的10%左右。
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能够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中国目前开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绝大部分技术含量低,两头在外,中间投入品、关键零件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4.出口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
总体上看,中国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I)一直较低为负数,直到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终于扭转了逆差局面,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数转为正数,达到了0.013。但是直至2008年,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的TCI指数大部分仍旧为负,只有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TCI指数为正,体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市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2003年,在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内地RCA指标为1.168,位居第六位,具有中度比较优势;小类产业的产品中,光电子和信息通信RCA指数为1.972和1.959,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他小类产业的产品RCA指数均小于0.8,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仅为0.066和0.045,比较优势极弱。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1.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独特性
高新技术产品突破了传统产品收益递减的规律,呈现出了收益递增的特征;同时,高新技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它们可实现共享、重复使用,甚至零边界的大量复制。随着应用范围扩大,共享程度提高,更显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交换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高新技术产品的领先者,会率先在市场上建立一套利于自己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竞争规则,从而获得垄断市场和垄断利润。
而国际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则呈现不可逆转的单向性,新技术产品将彻底替代旧技术产品。同时,国际市场对高新技术及产品存在衍生性需求,即高新技术成果可以衍生到相关的产业和产品中。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会形成“连锁反应”和“扩散效应”,引起和促进一系列相关联的高新技术产品问世,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具备高速增长的潜力。
2.各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时强调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都积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和保护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提出加强政府对科技的干预,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计划,如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尤其投资了七个商业性的技术开发计划,从而使美国的贸易结构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总额大幅增加。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韩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份额分别已达到19.7%,12.7%,8.3%,7.4%,5.9%,5.4%,而中国仅为4.1%。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目前,经合组织国家已垄断了全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80%以上的份额,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是世界5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虽不足20%,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
3.贸易摩擦集中体现为知识产权争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强化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了保护发明创新者的利益,保持垄断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据国际反造假联盟估计,世界产品和服务中的冒牌货贸易约为5%-8%,因此在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常常发生知识产权摩擦,摩擦的结果将导致模仿国、发展中国家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
同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还存在复杂而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因技术水平落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常常受限,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每年的出口中,有70%左右的企业、40%左右的产品都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高新技术产品,设限国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分析
1.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后发优势战略
重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首先要提高高新技术引进的有效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设立统筹规划和协调技术、加强咨询系统和信息的建设等,可以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引进技术的质量上,充分利用国家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引进技术目录和相关鼓励政策,进一步引导外资投向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同时,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也应受到重视,有效体现引进技术价值,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重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还应加大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度。必须在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开展原创性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尤其在中国已经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更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
2.通过高新区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选择少数具备监管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规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业园,参照国际上“境内关外”通行做法,为商品、人员、资金等进出境创造便捷高效的运作环境。优先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也可以说通过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路径选择。
3.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软环境
针对具体高新技术产品提供出口促进政策。以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为基础,积极研究并推动财政、税收信贷、信用保险、国际结算等方面扶持政策的出台。首先,要出台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出口的相关政策,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软件工程、知识产权保护等予以支持;其次,要出台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国家医药出口基地,重点支持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出口;同时,发展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培育新材料、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出口增长点,采取政府支持、产业化导向的方式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化。
进一步加强出口主体的培养。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增加对企业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组织企业对重点出口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同时,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出口。进一步提升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4.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建立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应注意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标准的动态,及时调整质量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跟踪收集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动态的、完备的信息数据和数据库;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相结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准确了解信息,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 杨志龙: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J].消费导刊,2009(2)
一、大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分析
(一)地理和交通环境
大连市在北方城市别是东北地区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从大连港出发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一共有86条其中有15条都是横跨太平洋等大洋的远洋航线,这些航线的开通也对大连的跨境电商进入到更远的地区和国家进行商品交易提供了先决条件。从对口的港口来说,有国内国外一百余个港口,这也让海上的运输路程更长,减少了陆上运输所需的成本。大连市的空中运输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周水子国际机场共有航线145条,从国内的诸多城市到南美、欧洲、东亚等地都实现了覆盖,当然,大连与朝鲜日本等地由于多年来的贸易历史也有了较为成熟的交通方式。
(二)人力资源环境
由于大连市原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近年来的创新创业潮流不断扩大化,加之在优秀人才引进的力度上的支持让海内外的优秀人才来到大连市进场投资、创业活动。良好的风潮、优秀富有经验的人才、数额充足的资金等重要影响因素齐聚,成为大连市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在相关人才的助力下,利用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大连市也成功的成立了大连市创新人才的高起点平台。从大连市开始打造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平台开始一直到2020年,已经拥有了近二十万的优秀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了海归人员4500名,在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创业背景、大量优秀人才的支撑,大连市自贸区的人才资源平台建设有了新的飞跃,也逐步推动着大连市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
(三)政策环境
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后,大连市政府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一些便利条件和支持性政策。2018年的《大连市跨境电子商务扶持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对于自贸区内有规定数额及营业利润额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就由政府对其进行财政支持,根据其规模、营业状况为新入驻的企业提供1-200万的扶持资金;优化营商环境,积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合作,向跨境电子商务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信用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创新性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和优惠利率融资服务。
二、大连自贸区跨境电商营销机遇分析
(一)政策性扶持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发展
为了使大连市的对外贸易及跨境电商贸易更加稳健、高速的发展,大连市政府陆续颁布了多项政策支持产业的发展。2016《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扶持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中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近百万的资金。2017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为大连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对日本、韩国等地区的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贸易中起到了主要贸易平台的作用。2018年《金普新区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规定》的出台让跨境电商贸易的重点工作内容从过去的发展贸易转头,开始注重自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网络平台的开发与维护等。
(二)便利的物流线路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运输支持
大连市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加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外贸易经验,具有人才、交通和当地的人文习俗的基础。特别是在海上运输条件上,大连港目前的年平均吞吐量超过1亿吨,深水港的优势和港口周围的环山都让大连港的船只进出与停泊都更安全。航空运输条件优越也是大连市发展跨境电商贸易的先决条件之一,周水子是现在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开通国内外航线145条,与海上运输形成了相互呼应的运输模式,对于量大、不易损坏的物品可使用海上运输,其他贵重、急需的产品就通过航空运输。
(三)中日韩自贸区的推进为跨境电商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日本和韩国由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和大连市进行跨境电商贸易有更加便利的条件,从大连到韩国的空中飞行时间仅需三个多小时,从大连到日本也早就开设了直飞航线,这都推动大连与日韩之间的跨境电商贸易进入了新的阶段。大连自贸区也在积极开发可利用资源希望在短时间打造东北地区的航空、金额、贸易中心,要实现目标,需要抓住机遇,以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发展为基础建立满足跨境电商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深化高端装备、服饰食品及等电商贸易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并根据目前国内医药领域的不足引入日韩的先进设备等改善医疗条件和医疗美容等专业领域的空缺,推动大连与日本、韩国等地的医疗产业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四)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跨境电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0年疫情的持续蔓延和扩散,使各个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病毒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征,各国人民都尽量减少出行以降低被感染的可能,为满足日常必需生活用品购物需要,各国居民都进行线上购物,跨境电商也在此时有了发展的更广阔空间。在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全民网购为背景的情况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也让跨境电商的服务种类更加多样,从家具服饰到果蔬面食乃至高科技产品都能在电商平台上找到对应的产品,这样也就更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购物需求。此外,在互联网经济中各个平台还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了360度虚拟试装、试色、利用虚拟VR技术实现沉浸式的体验等,这些互联网技术也推动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的消费群体扩大、产生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大连市自贸区跨境电商营销问题研究
(一)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大连自由贸易城区组建完成后,跨境电商企业的数目也有了变化,由于这些跨境电商企业组建较晚,许多企业均缺少品牌的信誉度以及知名度。有些企业在国内外消费市场之上有着的知名度,但对于国际消费市场之上竞争力不够。跨境电商企业自己的优势以及知名度不高致使其缺少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以及制约了大连自由贸易片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当跨境电商中的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时,就拥有了对于跨境货品定价的主导权,继而得到用户的认同以及信任,赢取宽广的消费市场以及良好的声誉。
(二)跨境电商企业推广手段单一,宣传效果差
跨境电商企业大多数选择采用优化搜索引擎及搜索关键词推广,或者借助第三方平台,缴纳推广费用来获得推广服务等推广引流手段,企业的这种推广方式成本过高,而且效果不佳。企业目前缺少推广宣传的手段,平台和产品的宣传力度不足,对于付费引流以及平台内引流的依赖程度高,网络营销的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很好的进行平台数据化管理,跨境平台产品的品类数量不够齐全,对平台内的店铺缺乏细节化管理,出现店铺产品图片不清晰,商品介绍不详尽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宣传效果差,不能使客户拥有良好的消费体验感。
(三)跨境电商客户管理系统不完善,客户流失率高
大连跨境电商企业的主要市场群体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其他海外国家占少数。语言限制和文化差异使卖家和客户沟通有限,缺乏对国外客户偏好和市场特征等进行充分了解,并且由于距离远,国内的电商企业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变化,会导致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在供给一侧难以与需求进行更加紧密的契合。此外,很多企业客户维护和客户管理方法少,因为文化的差异与时间差,最终收获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过度看重开发新客户而忽视了老客户的保持,导致客户流失率高,难以做成“回头客”的生意。
四、大连市跨境电商企业营销策略建议
(一)打造更多本土自有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当前,大连自贸区跨境电商企业已经进入国际消费市场,然而消费群体主要源自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跨境电商企业应当拥有长期的营销风险意识,建立全球化的营销谋略,增强品牌形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发显著。不仅仅对商品具有质优价廉的要求,还包括了用户价值体系和个人情感。对于国内购物来说,跨境购物的流程和消费环境更加复杂,风险也更大,跨境消费者认为商家的美誉度和信誉是引导其产生购买决策的关键。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商业信誉的体现。现在跨境电商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开展了不良的价格战,这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力度不足造成的。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多种途径和渠道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可以获取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认证标志和信任标志,来塑造品牌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品牌效应也有助于增加用户粘性,打造自主品牌及塑造品牌形象对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业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利用社群营销的方式,实现高效率推广
1.互动营销。以消费者的“分享和参与”为核心,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己对于产品的使用感受和个人的经验及观点。这与传统的营销理念是截然不同的,传统营销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而社交媒体营销更多的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推广。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口碑在消费者产生购买决策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乐于通过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评价及使用感受来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购买的风险。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亲身走进社交媒体中,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基础,增多双方的对话及互动。现如今,消费者更喜欢在设计媒体上与商家及其他消费者对购买商品的进行分享与交流。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会使用情况测评,商家也欢迎消费者商品的测评报告,还会将优秀的测评放在网站首页面或者给予优惠券或现金等奖励,借力消费者的分析及评价等品牌实现“病毒式”推广扩散,进而实现口碑营销。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乐于分享的心理,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2.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也离不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新颖等几个方面。要想使社交媒体营销富有创意,首先,要做到内容上创新。可以进行故事营销或者互动活动营销等等。一家名为Casetify的手机壳定制网站,在母亲节前夕,做了一个寻找去年消费者并为他们提供特别优惠的活动,从而争取他们的回购。该公司运用Facebook的“轮播广告”和“照片广告”锁定去年曾经访问过Casetify网站并购买母亲节礼物的客户,这次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吸引的许多消费者,从而对比前一年的母亲节,当年的母亲节销量增长了三倍,每笔订单的广告交易成本也降低了50%。可以见得,一次成功的社交媒体工具营销可以促使企业减低交易成本和在跨境服务平台之上的广告投放成本费用,继而实现从社交媒体工具服务平台积存到跨境电商企业,有助于跨境电商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流量入口,实现流量资源自由。其次,要做到形式方面创新。如今,海外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其中使用Facebook和Instagram占全球网络用户的50%左右,使用移动设备占90%。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从而注意力时间也越来越短。所以跨境电商企业要重视营销内容的呈现。例如可以选择短视频营销,内容直观真实,用户可以通过转发、点赞及评论等形式与商家互动,进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三)完善客户管理手段,提高客户转化率
由于与跨境消费者之间具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所以市场调研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是必要的。首先要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者,收集及分析市场数据,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习惯,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客户的购物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客户的购买决策及回头率。跨境消费者体验包括视觉体验、流程及服务体验。首先应明确的消费市场细分以及总体目标消费者,搜集和分析消费市场数据资料,更深入的知晓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良好习惯,这样有选择性的展开营销,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客户的购物体验在很大程度之上关系着客户的购买决策和回头率。跨境消费者体验包含视觉体验、流程和服务体验。例如,可以与客户保持即时性联系与关怀,进行多渠道沟通,增加客户的粘性,更好的维系与客户间的关系和建立情感的交流。企业注重这些与客户交流间的细节,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外的影响力和树立企业的形象,进而提高客户的转化率和扩大流量。
五、总结
对大连市跨境电商市场营销方法的分析看出,大连跨境电商存在着医药企业缺少自主品牌、引流方法单一、用户维系困难等营销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大连市的跨境电商的具体情况给出了重塑品牌优势、创建社群营销等相应的解决办法。从对大连市的跨境电商的发展新机遇的分析来看,大连市发展跨境电商具有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以及税收政策品牌优势,在今后的跨境电商发展中电商企业应摆脱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寻适用于企业的解决办法,大连市跨境电商发展定能够实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红娟.大连市发展跨境电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7(28):52-53.
[2]金璐.大连R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我们通过对瀛鑫酒庄的桑葚酒的营销模式中发现,他们所采用的主要是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受众面浅。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整个酒类市场环境,各个年龄层次的饮酒偏好,收集数据等几个方面,从中制定出一套营销方案,“从纯销售走向销售、咨询和行政一体”、建立全国的分销商网络,提高桑葚酒的市场占有率。
一、营销环境分析
(一)酒类市场总体概况
近年来,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两大因素决定了中国的酒类市场将步入高速增长期,酒类市场成了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在国内外各大品牌的竞争下,我国酒类市场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按照酒的商品特性,我们可以把酒类市场分为一下五种: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和药酒。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保健酒成为继白酒、啤酒、葡萄酒之后中国酒类市场中崛起的第四类酒业新势力。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55.91亿元价值荣获“2011年度华樽杯保健酒品牌价值第一名”,这是继2010年后该公司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
主办方在评议报告中认为:保健酒近年异军突起,成为继白酒、啤酒、葡萄酒之后中国酒类市场中崛起的第四类酒业新势力;保健酒以每年30%的高速增长和发展,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形成了以椰岛、劲酒为领军的几大知名品牌,整个行业正在上演一场良性的升级运动;目前,保健酒市场可能开始洗牌,未来两三年,中低端保健酒市场将淘汰一批杂牌产品,高端保健酒市场或将出现名优品牌。
(二)保健酒类市场竞争状况
我国保健酒行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目前总规模已经突破了10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保健酒行业发展至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品牌产品,其中,劲牌、椰岛鹿龟、致中和等已经荣登中国名牌榜单。2010年进入12月后,劲酒、椰岛鹿龟酒以及黄金酒等保健酒的销量都出现了一倍以上的涨幅。这主要是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更注重养生,对白酒的消费热情逐渐降低,这令保健酒在酒类市场上的份额逐年增加。因此,格局明显的同时竞争的激烈程度再度升级。纵观保健酒类企业的动作,可以说各有各的精彩。
椰岛集团作为历史悠久的保健酒老品牌,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其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保健功效。除此之外,还注重品质+品牌+营销的经营战略,这是椰岛集团长足发展的三驾马车。过硬的产品品质,超过20亿的品牌投入,对消费市场的持续培育,以及精耕细作的务实营销,使椰岛集团的保健酒产业一直保持稳健发展。并且为了能适应保健酒市场的发展形势的需求,2011年,椰岛集团联合有“国内专业从事酒水行业营销咨询的首席机构”之誉的北京盛初营销咨询公司,全面启动“三全”战略。即全面进行产品开发,全面启动销售渠道开发,全面启动不同类型市场的开发。
作为保健酒类里的另一巨头,劲酒在对消费者教育与引导上走的是务实主义路线。初期就以125ml玻璃瓶装切入中低档餐饮市场,通过赠饮、品尝、售点氛围营造等方式不断教育消费者的饮酒习惯,在劲酒推广初期,我们在宵夜的排挡看到劲酒市场人员穿梭的身影;其酒水勾兑出的口感绵甜细腻,微带药味,让消费者既觉口感不错,又能感受到功效的存在,这是广大消费者能普遍接受的先决条件之一。其次,在广告引导上,劲酒长期在央视坚持不懈,广告语“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在不断暗示着少量饮酒、健康饮酒的理念。消费者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慢慢形成了对其饮用习惯,在很多餐饮场所,吃饭时喝瓶劲酒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
除了这两家之外,茅台集团“白金酒”,五粮液集团“黄金酒”等品牌也在觊觎着保健酒类市场。前者在口感方面,白金酒系茅台酒厂金牌调酒师继承了茅台基酒的风格,酱香浓郁,温和醇厚。功能方面,白金酒科学地融合了十几味天然草本药材,主要以“轻方组合,温调气血”的温和调养方式为主,所以适宜人群十分广泛。面世以来,白金酒的保健功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保健专家和中医药学家的好评。后者伴随着狂轰滥炸般的宣传攻势,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气势汹汹,号称“好喝又大补”,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二、SWOT分析
(一)优势
1.成本优势:上海崇明有大量的桑葚地,而且桑葚存活率高,所以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这使得桑葚酒售价显得实惠,符合一般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2.历史优势:桑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果品之一,追溯到二千年前,桑果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3.市场优势:新颖的产品迎合现代人尝试新鲜事物的生活方式。100%桑葚原汁,不添加任何色素及香精,完全保留桑果营养成分,原色、原味、原香,符合现代人健康的饮食习惯。
4.健康优势。桑葚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桑椹酒中的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桑椹酒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的黑而亮泽;桑椹酒有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椹酒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以防癌抗癌;桑椹酒主入肝肾,善滋阴养血、生津润燥,适于肝肾阴血不足及津亏消渴,肠燥等症状;常饮用桑椹酒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二)劣势
1.初期阶段价格没有竞争力
刚进入市场,因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价格不会定的特别低,导致有些人觉得不值得去买,不值得去尝试。比起果酒,米酒,啤酒价格不算便宜。所以人们可能不会选择这个新鲜事物。而它又没有葡萄酒一样的知名度和档次,所以价格也不能很高。因此价格完全没有优势。
2.产品形象处于中下端
名人之间的酒席,桑葚酒几乎不会出现。因为价格低廉,大家觉得用桑葚酒请客太过小气而会没有面子。桑葚酒的档次不高,形象就太不上去,这也是导致价格只能处于低水平的一个原因。
3.桑葚酒饮料市场不被重视
现在市场上比较知名的还是葡萄酒。现在各种酒席都是以葡萄酒为主,桑葚酒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会想到用桑葚酒开宴会等。家宴等小宴会一般也是用米酒,黄酒,白酒等,和桑葚酒的还是比较少见。于是桑葚酒市场就不会扩大,桑葚酒的市场也就不会被重视。
(三)机会
现在国内市场饮料市场充斥各样的饮品,但是国内,甚至国际上,几乎都没有桑葚同类竞争产品,酒类市场已无新意。因此,桑葚果酒(美名曰瀛鑫紫酒)正好迎合了未来市场需求。一、桑葚酒可以作为保健酒。因为桑葚酒属新型纯天然食品,产自中要华第一生态大岛崇明岛,口感饱满,采用100%桑葚原汁酿造。
1.桑葚酒营养价值高,关注度不断上升
现代研究证实,桑葚酒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葡萄酒,对于人类心脏及免疫系统的治疗及保护有10大作用的微量元素硒含量高于葡萄酒的12.41倍,蛋白质为葡萄酒的8.44倍,赖氨酸是葡萄酒的9.23倍,抗氧化物质等也远远高于葡萄酒。具有养生养颜、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血压、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等诸多美容养生保健功效。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营养的追求,桑葚酒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关注。
2.扩大桑葚酒在新年的影响力
桑葚酒可以作为礼品酒。紫酒,紫酒,紫气东来,有美好的寓意。作为礼品酒赠送亲朋好友,婚庆生日,公司庆典更是合适不过。另外,瀛鑫酒庄有设计特别的礼品包装。
3.年青人是主打市场
桑葚酒又作为果酒,果酒市场只有单调的苹果酒。桑葚酒后劲十足,有足够的市场冲入。桑葚酒没有葡萄酒的庄重,只有在很稳重的场合才适合,而桑葚酒没有限定在特定的框架内,适合年轻人们聚餐时的选择,不失活泼。
(四)威胁
1.行业壁垒不高、门槛较低
产品的工艺技术并不复杂,使后来者容易赶超。借鉴饮料市场成功典范,尽快树立桑葚酒品牌意识,让品牌升入人心,使消费者指牌购买,甚至将我们的产品作为此类别果酒规范模式。
2.酒类市场竞争激烈
红酒,白兰地,洋河经典,椰岛鹿龟酒等经典酒都深入人心。替代品较多。
三、目标市场分析
(一)目标市场细分
1.按购买者年龄细分
年龄在25到5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主要特征在于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身份地位,崇尚健康时尚的生活。他们的代名词是品味,尊重,档次,健康。
2.按购买地域分析
在国内市场上,啤酒、白酒和葡萄酒是三种最主要的酒,占据了中国酒市场98%以上的份额。最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利用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3秋)数据对全国30个主要城市酒市场进行了分析。
啤酒:区域色彩浓厚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啤酒的渗透率达到了48.6%,即在30个城市居民中有3415万啤酒的消费者,占30个城市居民总体的48.6%,其消费规模远大于白酒和红酒的消费者规模,后两者的消费者规模依次为1435万人和855万人。
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啤酒以他低廉的价格在酒类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份额,而红酒相对而言价格偏贵。因此我们将目标市场定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说是与居民人均GDP正相关,从2011人均GDP来看,其中以澳门(325616元)最高,其次是香港(227547元)、台湾(136671元),接下来是上海跟天津。由于瀛鑫酒庄坐落于崇明,以节省费用来说,我们将主推市场定在了崇明,由此普及整个上海。
(二)目标市场的选择
根据以上的数据显示,我们将25到50岁作为我们的目标人群,因此我们将中青年经常出入的场所,比如饭店,超市等等以及酒宴场所,婚庆公司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使其成为大众所认知的品牌。
四、4Ps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25―5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细分目标集中营销,并通过事件营销、体验式营销、公关活动等来借势、运势、造势,最终实现我们预期的营销目标。
(一)产品策略
1.品牌定位
(1)主要桑椹酒的品牌定位分析:目前市场上桑椹酒品牌众多,生产规模参差不齐,对于产品的定位也大相径庭。但在中国,果酒的市场仍呈现相对空白的状态。因此归类于果酒的桑椹酒以其健康、口感好的内在必将成为市场中的有力竞争产品之一。
(2)产品包装分析:酒类饮品一直以来都是以礼著称,因此包装的品味应是产品营销的重点。且市场上酒类种类繁多、品牌多样,为能使瀛鑫酒庄的桑椹酒脱颖而出,包装不可忽视。
(二)渠道策略
1.营销渠道策略
(1)抢占生态旅游衍生特产销售的制高点,逐渐向城市中心区域靠拢。
(2)疏通建立市县级商、经销商渠道,使桑椹酒从发展中市场走向成熟市场。市场铺面率将达到60%以上,在所辖区域内同类产品中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
(3)完善餐饮营销渠道建设,深化酒店及其周围零售点、餐厅等一些符合目标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渠道的建设,力争成为销量增长的来源。
2.宣传渠道策略
以“绿色、生态、自然、健康”为宣传主题,以“喝出健康好身体,评出愉悦好心情”为宣传口号,以25―50岁年龄段消费者的细分目标集中营销为核心,25―40年龄段的消费者注重喝酒的气氛,40―50年龄段的消费者注重保健,因此我们在做宣传因顾及两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心理取向。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将推广、公关、促销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宣传形式,以最少的投入,子啊大限度地影响目标消费者,短期内能在目标市场中引起轰动,为品牌打响名声。
(1)企业宣传册:企业宣传册是企业现象、公司理念、产品介绍的集中体现,有利于传播,更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尽可能地在生态旅游景点的饭店、宾馆、特产销售点等旅客集中消费点摆放宣传册。
(2)POP展板、SP海报、条幅等直观宣传:大量的海报、条幅在促销活动中的运用,能够起到视觉提示、协助促销的目的。强化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3)开展品酒会及各大试喝宣传点:扩大产品与广大消费者的接触率,再籍由媒体宣传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对产品留下深刻印象,扩大知名度。
参考文献:
[1]万后芬,汤定娜,杨智.市场营销教程(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01-02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纵深发展阶段,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势在必行。制度条件的变革使公立医院既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又是其发展的难得机遇。当前,中国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对国外理论引入与介绍层次。而相对公立医院而言,特别是在目前新医改条件下基于行业特色的战略管理研究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新医改方案可以看出,国家从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基本公共卫生的覆盖、药品购销体制若干方面将会面临重大改革。而公立医院在政府补偿、社会公益性、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财会、人事等制度等方面也将面临重大改革。
一、战略管理概念之界定
战略管理本质上界定了组织整体发展方向与活动的主要领域。由于组织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战略管理对组织的发展愿景、目标实现,其作用至关重要。
当前战略管理理论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上逐渐趋热,其学派纷呈。其理论发展脉络主要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战略规划学派。其主要观点为:战略就是要努力使企业自身的条件与所遇到的机会相适应,最好的战略规划方法是权变的,是动态的,而非是单向的和静态的。其主要分析工具为SWOT分析和波士顿矩阵。
之后的环境适应学派,是由奎因和明茨伯格等学者在对战略规划学派批判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该学派不同于战略规划学派的主要分歧在于组织环境是不可测、不确定的,战略决策其实就是逐渐适应不确定的决策过程。因此,该学派就组织所处环境作为不确定变量加以重点考虑。其理论的不足主要在于未能具体提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在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时如何有效应对。因此,其实践指导意义有限。另外,产业组织理论目前研究也较为成熟,其在业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充分重视行业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将企业同它所处的行业环境相联系。贝恩(1959)研究了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业进入壁垒等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标志着该学派理论的成熟。舍勒(197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结构―行为―绩效(SCP)的产业组织学派经典分析框架。波特(1980)进一步发展了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五力模型”。
二、国内医院战略管理研究历史和现状
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方式主要经历了作业管理、经营管理,将逐渐过渡到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在作业管理阶段,医院主要是为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在财政、人事、内部各项管理上方面均受到了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全面干预,其“管办不分”的体制长期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医院几乎没有也不必有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到经营管理阶段,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让公立医院从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获得了一定的自,各类公立医院也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当前随着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渐加深,已进入纵深阶段。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扩大也导致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急剧放大,从而促使公立医院加强服务有效供给。新医改政策表明各类性质的非营利医院以及营利性医院将逐渐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有力补充,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必将逐步形成。其也必将引起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前新医改已近攻坚阶段,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财政补偿机制以及绩效改革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为了生存发展、顺应改革,公立医院必须对制度环境、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环境中各类预期及不确定性有透彻分析与应对策略。因此,公立医院管理必须引入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战略管理思想。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积极提升医院文化内涵、拓展投融资渠道、强化组织胜任力、提升组织管理内涵、强化人力资源培养、完善医院内部各项管理等,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公立医院对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认识不足。医院经营只注重医疗服务的产生过程,只关注自我服务评价,病人满意度差、内部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因此,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及其高层管理团队必须建立完整的战略管理理念来应对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战略管理的SWOT 分析
波特提出了可使组织致胜的三大战略,即低成本竞争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型战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SWOT分析法,认为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树立组织核心竞争力。因此,这就需要组织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的优势(Strong)、劣势(Weake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和存在威胁(Threats) 进行逐一深入、全面的分析[2]。
当前,公立医院已经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医疗设施、公益性、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各类其他性质的医院展开竞争。应该看到,在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有相当部分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者无明确的战略目标与规划,医院发展上急功近利,对当前复杂的制度环境、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重大的战略问题缺乏长远思考和战略管理。因此,正确的战略管理是公立医院顺应新医改,迎接挑战与竞争的核心课题。
借鉴SWOT分析方法,公立医院应大致了解其组织使命和目标的最佳位置[1],从而有效的在组织内部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并根据公立医院的市场定位和对医院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符合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规划。
1.优势分析。当前中国公立医院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货转移支付的方式组织兴办的。它是中国基本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公益性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主要的医疗服务供应方。因此,各类公立医院一般都是当地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中心。其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有绝对的优势,拥有较强的品牌效应与社会声誉,其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价值,其公众认知度较高。
2.劣势分析。目前公立医院最大的劣势表现在“管办合一”。其最主要的表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呈现“父子关系”,公立医院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直接辖属。在这种体制框架下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行政单位掌握了财政权、等级评定权、高层管理者任免权以及人事权等对医院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性资源。而“管办合一”的公立医院运营机制又极易产生“管制俘获”[1]。其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容易形成合谋,医院集体声誉普遍下降,最终导致医院发展的严重滞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发展到今天,这种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各级公立医院的发展。在此机制下,公立医院的战略目标实施将会步履维艰,难以成功。
3.外部机会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可通过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管理的品质,积极促进医院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开拓现有的医疗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病源广泛以及历史积淀而来的良好的社会声誉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适宜新技术和服务项目,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的政策也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可以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可辅之部分的特许服务。这为公立医院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机会。当前许多公立医院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设备优势、预防与健康教育等方面经验为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需求的病人提供相应的高端医疗服务或特需服务,受到了特定人群的欢迎。其次,新医改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与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其 题中之义体现在公立医院会逐渐通过投资与融资等资本运营手段逐渐解决其自有资金短缺问题、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提供政策通道。 因此,在此前提下也必将带来公立医院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4.存在威胁分析。新医改后,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中国全面铺开。面对巨大的医疗保险市场、逐渐提升的医疗服务需求以及逐渐增多的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必须在坚持公益性为前提下,提升有效的市场需求意识与医疗服务营销理念,改变日益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以面对日益激化的医疗服务市场间竞争。反之,则不足以保证公立医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也将会得不到保障。当前整个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目前民营医院在和公立医院的竞争上呈白热化竞争趋势,其中人才流失是公立医院面临的最大威胁。民营医院由于具有灵活的人才选聘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具有公立医院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因此,公立医院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建立适应新医改要求的人才培养战略。
四、结论
战略管理最初是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成功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而医院在社会责任、运营体制以及医疗服务产品特殊性上与企业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目前从公立医院的实际来看,具体可以参照医疗服务收入、医疗事故发生率以及赔偿额度、科研水平、新技术开展、社会认知度、医院声誉以及医院的品牌效应等指标评价医院战略管理效果。如果未能取得战略目标所预期的效果,则应对从医院管理内部采取措施纠正,以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要获得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顺应新医改思路,以“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3],公立医院必须以此为核心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完善医院内部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文化内涵及品牌意识等战略管理策略。唯有此,公立医院才能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条件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