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概述范文

时间:2024-04-04 10:45: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自主学习概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自主学习概述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78-02

一、引言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协调性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板块。由于高职学生面向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和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要求高职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去适应岗位的更新变化,高职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取得多大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目前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以前,这一阶段是自主学习思想的萌芽阶段;(2)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自主学习的初始实验阶段;(3)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对自主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阶段。20世纪之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出了自主学习概念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二是当时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所发生的变化。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自主学习理念强调了人自身情感的需要。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哲学提倡教育者与学习者分享主导权;主张学习以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倡导根据学习者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自我实施学习活动。教学目标不仅强调认知发展,同时强调情感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几千年的学习思想史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自主学习思想,对自主学习研究始于先秦时期,比国外的研究历史更为悠久。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贵在自求自得,是对自主学习的好的诠释。到近现代时期,中国的一些教育改革家把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和西方实验主义的教学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并在“”前后逐步确立了自主学习的实验范式。例如,著名教育思想家先生就极力提倡“重启发学生,使其自动研究”的教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心理学的发展,我国的一些心理学者开展了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对自主学习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方面都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到目前,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已经呈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影响我国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职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通过高考招生录取最后一个批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参加职业院校考试录取的“三校生”。高职院校录取的这两类生源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在高职期间的学习存在困难。②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很多教师观念固化于过去的本科教育或成人教育的思维定式,因而不能正视高职教学的特殊性和发展变化。二是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错误地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不正规”的教育,因此从自身就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追求。三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目前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动手能力缺乏,难以胜任高职教育对技能训练的需求。③教育模式趋于单一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选择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即CBE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所有专业的特点,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育模式的趋于单一化还会造成培养的高职人才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动的需求,继而影响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④教学内容的不适应性。目前的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跟现实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更新缓慢,缺乏新知识、新理念;其次是对于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很好的分配。⑤教学方法单调和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难以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有的部分条件较差的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仪器老化、设备陈旧。而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高职院校,虽然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在某些专业和课程上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现象,不能有针对性地融合不同的方法、手段来为教学服务,从而导致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也难以推动高职教育真正上水平。

2.主要研究方向。当前,国内外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①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高职学生也只有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才会自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坚持学习,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逐步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②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要让每个高职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的机会,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收获知识和提升能力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③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源泉。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入校时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应立足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④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研究在高职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创建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高职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的教学目的,建立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世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或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推动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开启。

参考文献:

[1]孔婷.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2]陈长生.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3]刘洪仁,鞠成祥,等.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6).

[4]韩清林.论自主学习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教育,2002,(5).

[5]黄子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12).

[6]谈慧娟.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7]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8]杨宁.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9]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顾瑞荣,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8.

篇2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等弊端,它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个性、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笔试成绩高,动手能力差”、“模仿成绩好,创新能力差”。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为学生为本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必须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点出发,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有了这种观念,课堂教学才可能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古语曰:“实践出真知。”数学知识也一样,它从实践中来,又应用于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讲一练”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评。既扼杀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纵观我们的数学课本,知识比较简单,结构比较严谨,内容比较系统。为此,数学课上应提倡学生的“自学――实践――发展――讨论――小结――应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捕捉问题或设置情境,启发和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一种解法,要“再动手试试”、“再想想看”。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践中求创新,对学生的发展将有益无害。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积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创造选择和支配学习的条件,给他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和反思问题,自由练习、自由作业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都有差异,“一刀切”只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基础,巧设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和点拨,力争“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让学生自由地合作。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是指教师尽量少讲解,而不是让学生单枪匹马去学习。要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合作意识。我上课总要让学生自由地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实验、分组讨论。要完成实验与讨论,一个人显然不行,需要几个同学相互配合才行。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取得成绩,让学生看到集体的力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预习要学习的内容,思维导图是记忆之父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思维方式,它模拟大脑处理事情的方法,用图像、关键词、颜色等信息将思维外显出来,将枯燥的信息变成丰富多彩的结构图,这可以让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修改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绘制导图的方法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绘制导图的时候,可以将在《修改图形》中要学习的新任务一一用图片展示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展示“橡皮”的样子,然后展示使用橡皮这个工具之后图片呈现出的不同样子,让学生思索要如何操作才能正确使用橡皮做到这种效果。在展示“放大镜”的功能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展示“1x”到“6x”的放大倍数,让学生思考使用“放大镜”可以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展示“裁剪工具”,让学生思索如何完成裁剪任务。将所有的任务用简单明了的图片展现出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预习之中,开始探索要如何才能完成预习导图中所提到的各项任务。

在信息技术课改中运用可视化教育理论,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充分预习,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更为形象化地感知事物,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从而让自主学习的效果变得更好。

二、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明确地指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学习,这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在小组中进行头脑风暴,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思考起来,在共同讨论中提高学习成绩。

《收发电子邮件》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一些难点,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起来突破这些难点。例如有学生会提出:“我们给其他的人发送了电子邮件之后,要如何知道对方是不是看到了邮件呢,如果对方不回复邮件的话,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他是否看过了呢?”还有的学生会提出:“在邮件中我们可以输入文字,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在邮件中加入图片和音乐呢,这样对方打开邮件后就能够同时听见好听的音乐了。”另外还有学生考虑到了信息安全问题,提问:“是不是每一封邮件都能够安全打开呢?如果遇到了陌生的来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寻求答案,这样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由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如果能够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确定小组合作的分配方案,这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的相关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进来。

三、多元评价,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中他们的思维有可能出现交流断层,产生一定的阻碍,这使得学生可能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述出来。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出自己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冲破思维阻碍,更好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在完成了《美化文章》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来完成对文章的美化,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任务展示出来,并进行互评和自评。在进行对比观察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自己或他人的不足之处,并在交流中尝试说出自己的观点。如有的学生会提出:“这里的艺术字透明度太高了,让人感到根本看不清楚,可以通过修改透明度的方法来进行调整。”又如有的学生会向其他人提出求助:“我不小心插入的艺术字太大了,想要修改的话怎么都改不好了,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告诉我该怎么修改。”还有的学生会提出自己在创作中想到的好方法:“如果先选定要修改的艺术字的文字,然后再插入艺术字的话,这样操作会比较节省时间。”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技巧,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篇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则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呢?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及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

一、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容化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自主学习也是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自主学习能力则又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

二、为什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1.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持续”,意为:有再提高的底蕴,坚实的基础,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2.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和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数学教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是这项工作不同于工人生产产品,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充满朝气、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动态过程。基于此,这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三、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

1.营造氛围,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应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课堂上老师不能以权威形象自居,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和同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才能敢想、敢问、敢于创新,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一个较好的问题情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地提出问题,揭示问题。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想学”的主动状态,引他们“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

3.给予学生自由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主导作用。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踊跃交流,我的尝试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思维活动。

如:我出示是非题: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然后用手势作出判断,我不直接分析或简单宣布答案,而是请小组内有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辩论,互相说服对方,然后再一次手势判断,最后请学生说明思路。这样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例如:已知在abc与def中,∠b=∠e,ab=de,问增加什么条件能使abc与def全等。这一题目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学生的思考、讨论、比赛中归纳出所有情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峰和创造的兴趣。

4、重视操作过程,在“做”中自主学习

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开展操作活动,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参与探究过程,在“探”中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思维模式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进行活动,达到深刻理解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品格的目的。另外,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但我们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理想“彼岸”的沟通上架设起一座桥梁,达到“自能读书”的最佳境界。

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50-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数学概念的学习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那么我们怎样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概念的自主学习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供参考:

1 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适应时展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更是人们终身发展的一种必备的技能。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都没有给自主学习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从字面意思理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重视对学生独立性与主动性的培养。

2 高中数学概念学习的现状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而没有去理解数学概念更谈不上去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没有足够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数学习题的教授。要知道,数学概念就相当于盖房子的砖,数学习题就相当于我们要盖房子。没有充足的砖,我们怎么可能盖好房子呢?

3 高中数学概念自主学习的策略

3.1 激起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的导人中,教师要切忌直奔主题,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一般都会产生抵触、恐惧的心理。因此,在上新课时,教师应该适当创设有趣的情景。这样不但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还能克服同学们面对新课胆怯的心理,从而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概念的时候,首先给同学们将了一个故事:“数学王子”高斯,在读小学的时候,一天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1+2+3+……+100=?同学们都拿出笔来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计算结果,费时费力,但是高斯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5050,那么高斯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如此迅速的得出了结论呢?同学们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机引出了今天要教授的内容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一一倒序相加法。这样寓数学于趣味之中,才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2 寻找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自主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根据高中数学课学习内容、时间、要求的不同,将教学的形式分为课前预习,寻找概念形成过程;课内引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课后练习,对概念的运用进行巩固。

(1)课前预习,寻找概念形成过程。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课时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数学教师要完成五本必修教材还有若干本选修教材,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而在概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从概念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去很好的理解概念,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概念的自主学习,将对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移到课前,这样既扩大了课堂容量,又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师在上下一次课之前,要提前告诉学生下次上课的内容,让学提前预习新的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询。同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疑惑,以便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

(2)课内引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概念,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数学理解力和感悟力。例如,笔者在教授数列概念的时候时,在运用图形和实物归纳得出数列的定义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我又设计了以下的问题:“4、5、6、7、8”与“8、7、6、5、4”是不是同一个数列呢?与“4、7、5、6、8”是不是同一个数列呢?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判断,这样同学们就会加深对数列概念特点的理解。

(3)课后练习,对概念的运用进行巩固。

在课前同学们探究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掌握了相关的概念,那么课后呢?课后就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练习课后习题,只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几道题的训练,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了,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不熟练了,一目了然。对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学生可以放心运用,对自己还不熟练的,应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同时配合习题进行训练。

篇6

1.学生学习的现状——对概念的学习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虽然在目前高中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承认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性,都能认真地学习数学概念,但是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主要方法.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去记忆数学概念,而没有去理解数学概念,更谈不上去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意识到去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我们学习、掌握以及运用数学概念有重要的意义.

2.教师教授的现状——没有足够重视数学概念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对数学概念的教授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数学习题的教授.要知道,数学概念就相当于盖房子的砖,数学习题就相当于我们要盖房子,没有充足的砖,我们怎么可能盖好房子呢?在学生对数学概念不理解、模糊,还是“夹生饭”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进入到概念运用教学中,去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更有甚者要求学生练量的课外习题,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只能忙于抄录老师的笔记,疲于应战,从而使“听课”变成“抄课”.

二、高中数学概念自主学习的策略

1.激起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的导入中,教师要切忌直奔主题,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一般都会产生抵触、恐惧的心理.因此,在上新课时,教师应该适当创设有趣的情景.这样不但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还能克服同学们面对新课胆怯的心理,从而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概念的时候,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数学王子”高斯,在读小学的时候,一天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1+2+3+…+100=? 同学们都拿出笔来一个数一个数地挨个相加计算结果,费时费力,但是高斯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5050,那么高斯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如此迅速地得出了结论呢?同学们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机引出了今天要教授的内容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这样寓数学于趣味之中,才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寻找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自主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根据高中数学课学习内容、时间、要求的不同,将教学的形式分为:课前预习,寻找概念形成过程;课内引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课后练习,对概念的运用进行巩固.

(1)课前预习,寻找概念形成过程.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课时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数学教师要完成五本必修教材还有若干本选修教材,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而在概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从概念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去很好地理解概念,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概念的自主学习,将对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移到课前,这样既扩大了课堂容量,又提升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上下一次课之前,要提前告诉学生下次上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新的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查询.同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疑惑,以便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

(2)课内引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概念,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数学理解力和感悟力.

例如,笔者在教授数列概念的时候,在运用图形和实物归纳得出数列的定义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又设计了以下的问题:“4,5,6,7,8”与“8,7,6,5,4”是不是同一个数列呢?与“4,7,5,6,8”是不是同一个数列呢?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判断,这样同学们就会加深对数列概念特点的理解.

又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在两个数列中,相同序号上的项相同时为相同的数列,否则为不同的数列”这个概念之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数列中的数和它对应的序号是什么关系呢?哪个是变动的量,哪个是随之变动的量?”我提出的这些问题,使得学生重新对数列定义进行了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列定义的理解.

(3)课后练习,对概念的运用进行巩固.

在课前同学们探究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掌握了相关的概念,那么课后呢?课后就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练习课后习题,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几道题的训练,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了,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不熟练了,一目了然.对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学生可以放心运用,对自己还不熟练的,应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同时配合习题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如何贯穿好这种教学理念,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经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现代教学论中提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关键在于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展示自己、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留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们可以无需掩饰,轻松愉快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认知必定伴随着情感活动而活跃。例如在课堂上扣人心弦的开场白、幽默的故事,或在教学中穿插游戏、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迅速融入氛围,兴致勃勃投入自主学习的活动中。

2 组织自主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问题和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中,让学生欣赏完《北京奥运游》课例之后,完成“走进惠州之篇”作品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展开学生自主学习和制作演示文稿。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小组集体讨论制定出制作步骤,明确分工并根据自身特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最后通过总结和评价了解各自的不足,进而提高个体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打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通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学习也贵在得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方面,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导。

(1)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寻求新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学生会自主去追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相关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激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美化调查图表》中涉及到Excel软件,我让学生使用已掌握的Word操作方法对Excel进行操作,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了两者间不同之处,将新知识加以引申,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做到“识一山而知千峰”,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善于思考才能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例如在学习《制作特色贺卡》中,预先准备了一份看起来不太协调的电子贺卡,(下转第101页)(上接第84页)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察,并告诉他们,有些是插入了艺术字。学生开始议论:“老师,这艺术字是比一般的字漂亮,但是感觉贺卡设计得很怪!”慢慢学生提出了各种疑问,于是我鼓励学生动手试试看,怎样制作出最具特色的贺卡。学生积极地开始制作贺卡,经过自主学习和多番尝试,学生掌握了艺术字、文本框、图形图片的插入及修改,设计出了丰富而漂亮的贺卡。

4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评价的目标、主体、形式应有所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过程中认识和完善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你觉得还应增加些什么?”“怎样使它更加美观?”学生就会发现有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让学生发现自己不足和问题,使其迫切认识到自己需要新的知识来完善。这样直接发现问题的形式要比教师特意创设情境更加真实,效果更好。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还有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接下来“路”该怎么走,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

5 自主学习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能等同于“自由学习”,它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在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小组交流、汇报,这一切都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这样学生不但学习学到位而且课堂秩序井然。缺乏指导的自主会变得涣散,缺乏自主的指导是呆板的。指导与自主相结合,方可事半功倍。

篇8

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做了改革。传统的灌输知识理念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现在提倡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以社会生活为课堂教学背景,通过日常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开展主题活动和自主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掌握,但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各种事物没有强烈的认知能力,而新课改中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有效地的运用,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较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单方面灌输理论知识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没有很好的自控意识,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不好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完成。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关键。在课堂内容设计上加入生活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跳跃出来,通过生活的实例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地解答,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三、设置情境课堂,提升自主探究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探究的情境中来,有活力的课堂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对数学课堂进行情境设置,利用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来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便会乐于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四、结束语

篇9

初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技能,培养他们获取数学知识、信息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此背景下,自主学习模式被搬上教育舞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概念

何谓自主学习?简单地说,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指导为起点,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途径,以讨论合作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创造性学习模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随着对自主学习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如今此类模式早已被广大教育者接受并搬上各学科的课堂,发挥重要作用。

二、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始终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教”上,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导致教学不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厌倦情绪及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时有发生。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有些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重“灌输”轻“自主”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目标及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价等。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从根本上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实现素质教育和打造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主动。创新三层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具体到实际操作,便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创设情境,自学生疑。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本身就比较复杂和枯燥,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导入,就根本没法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促使初中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是让他们产生疑问,从而以“疑”导学。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的关键、重难点,利用现有的教学工作和设备条件,创造性地设置疑问,使学生感到困惑,在此基础上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教学《中心对称》这节内容时,笔者采取多媒体情境导入的方式,从回顾旋转内容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旋转与中心对称之间的关联,再通过两组动画演示,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旋转180°特殊情形下产生的现象,一是加深对旋转这一知识的理解,二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疑问,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心对称”的教学内容。

2.探索尝试,合作质疑。

在使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自我解答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后渐渐发现,有些问题并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不要着急为他们答疑解难,而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针对自己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合作质疑,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合作。比如笔者在教学“推导几何图形的侧面展开”、“函数图像的移动”时,就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和团队合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亲自体验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自主协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3.深入分析,探究释疑。

生疑是开端,质疑是手段,释疑是最终目的。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将现成的理论直接告诉学生,更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讨论成果,而应在旁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问题,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著名的“鸡兔同笼”案例便是典型,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这个问题时,应当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教师从旁做有效控制,最终探索出几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此题,一举多得。

四、结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和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策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10

一、建筑写生课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1、改革背景

目前在国内的高校写生课程中主要是以传统写生方法授课,虽有不同的艺术类专业,但并没有结合专业特性进行写生方法的改变,教师的授课经验也一直停留在传统写生方法上,学生在此课程中不能够和所学专业有效结合,部分学生会感觉枯燥,导致最终的写生课程效果并不理想。国内针对不同艺术类专业写生课程的改革还比较少,没有有效的参考经验。

游戏建筑写生课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绘画练习,它既包含对传统绘画能力和事物观察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让游戏设计与传统绘画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此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从广阔的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与知识,引导学生为后续的专业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我们针对目前河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建筑写生课程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通过此次教学改革能更好的实现传统写生和专业特点之间的结合。

2、改革的意义

游戏建筑写生课是以传统写生为基础,结合游戏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是改革。传统建筑写生是对学生基本功的锻炼,以及对建筑结构以及透视关系的把握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绘画功底。然后游戏专业是在大自然现实的写生当中进行的升华提炼,训练的是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对整体风格的把控能力。因此,这次改革是传统绘画向游戏方向转变的课程,为以后相关的专业课程提前注入能量,让游戏建筑写生课程起到从传统向专业转变的作用,让游戏建筑写生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二、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写生课中传统的写生方法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对写生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进行研究。

2、研究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写生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更新以往传统写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而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实验教学在学院甚至高校该课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3、拟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中首先打破教师原有的思维定势,进而渗入到学生对此课程的理解和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课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使得传统写生方法与专业相结合完成课程的改革,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广泛调查,精心设计,使此课程教学趋于科学、实效。

三、改革项目的预期成果和效益

建筑写生课的研究成功形式主要有河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建筑写生培训视频,动画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建筑写生课程内容及课程大纲的调整,本课程改革后教学成果的展示。

实施范围:项目中的写生培训视频预期在学院内推广,首先对教师进行此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后期渗入到课程的授课内容中,在课程内容及过程中执行此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并最终体现在教学成果中。

受益体现:首先教师在此课程的视频培训学习中,自身能够更明确此课程与本专业的紧密联系,在后期的授课中更有目的性与方向性;其次,课程改革后,学生对此课程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的,并结合教师在授课中讲授的学习方法,使传统写生和本专业有效结合,进而提高此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已具备的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和环境

河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每年都会安排学生外出写生,一部分学生有很好的绘画能力。并且在往年的写生过程中也进行了原画相关知识的渗透,也能体现出游戏原画的特点。动画学院领导也希望我们专业的外出写生课能够体现出我们专业的特点,因此这就为我们这里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向提供给每一个教师,有些教师更擅长三维软件方面的操作,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思路来提高教学。另外,写生时间比较短,大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从传统绘画向专业绘画转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思路以及方法。

篇11

法国政治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同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接受自主学习理念,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深化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理解

高中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培养思维能力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掌握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由于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习的能力比单纯地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对促进他们的日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注重启发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意识。

2.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

在自主学习理念的支配下,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同时教师的指挥者地位相应的弱化,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要积极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接受能力偏弱的学生,要多给予尊重、鼓励与帮助,相信他们的学习潜力。自主学习理念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使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教学相长的过程,使教师成为学生合作型的良师益友。

3.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的习惯

培养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两个重要方面。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很多数学问题,其解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因此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条条框框内,而应引导他们多思考,允许他们大胆提出质疑,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当学生解答错误时,要多鼓励、多肯定,用委婉的方式点出其不足。总之,要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质疑,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最终使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将激发学习兴趣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使他们不再将学习当作枯燥的事和一种负担,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1.要精心设计探究性课题

任课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从全新的角度巧妙设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采取设置问题悬念、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取结合历史典故、现实生活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点斜式直线方程”时,可以在引导学生复习“两点求斜率公式”基础上导入;在讲解“两点式直线方程”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复习“点斜式直线方程”和“两点求斜率公式”基础上导入。

2.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舞台”和“主角”让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展示个性的空间。要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启发诱导为主,以讲授为辅,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交流。要精讲、少讲,但并非不讲,通过对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从而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深化自主学习的质量效果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指导学生搞好预习和总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使他们把握预习的目的,掌握预习的技巧,养成预习的习惯。在安排学生预习时,应有重点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讲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要及时跟进指导,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养成用观察、联想、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2.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学习的全过程,避免他们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

3.要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篇12

一、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必须要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参与程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课程知识分组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内容,比如,在生活中遇见的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包括哪些。通过小组讨论,将所有的答案进行公示,从而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分析和讲解,确定相关的答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既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理念。

二、加强学生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之间进行分享,也可以将自身的经验与学生进行分享,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实用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关于时间的问题,利用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进行换算,认识时间之间的换算。或者引导学生认识和换算长度单位,只有在掌握米、分米和厘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掌控,例如,树有几米高,桌子有几分米高,橡皮有几厘米长来进行判断,从而使学生对时间和长度更加了解,从而增加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通过问题教学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动员学生的思考能力,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传递学生结果和理论的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去思考,去寻找相关的数学结论,因此,我们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提供给学生结果,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假如在生活中购买冰欺凌,已知巧克力冰激凌2元钱,草莓味儿的冰淇淋1.5元钱一只,橙子味儿的冰淇淋1元钱一只,假如你有20元钱,你会如何分配购买不同的冰淇淋?学生掌握知识,想出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

提高。

四、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实施任务性教学,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加强任务的层次性,使学生在任务的压力下进行自主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对任务的等级进行选择,只有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定的任务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学题目,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我们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规定的十分钟之内,列出相应的20道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看谁能够接触的题目最多,来激励学生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但是,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动精神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可以将生活与学习结合,以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教学问题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任务型教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在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