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08 14:4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教育

篇1

语文教学不仅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促进道德教育的开展。教师积极地加强对于德育渗透教学的研究以及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其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地优化应用,是初中生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从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的涵义出发,论述了初中语文德育的特点,并详细的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的主要途径[1]。

一、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是一种更多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但教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也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床上用品、化学知识。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学生是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教育者只有研究他们,从他们的实际蹦发,按照他们成长的客观规律去施加教育影响,才能把教育要求转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动。我们的德育理论能否真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少年德育教育成长的规律,发挥其对德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新的历史时期青少年是否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了解他们在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既要从他们的年龄特征上进行分析,又必须对他们生活的特定社会环境加以考察。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效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提出科学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2]。

从身体的道德教育因素描述情节、表征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客观事实特定的艺术品质,生动的文学的内容。事实上,这也是在哲学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教育,在收到小学,我们只负责为听力,写作。到初中,我们就要负责认为,初中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做,学习不是必须做得好,因此,在中国教育领域,显示社会道德远,我们只能说这是使用语言教育的方法和社会实践按钮。社会需要人文道德是成为中国教育背景。这两个相互补充。鉴于德育和初中语文的关系,我们应该把道德基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情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启蒙教育,使学生发展健康人格,培养良好的德意志品格。

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型特点不突出

由于目前许多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语文课与其他课型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是突出掌握词汇表达法、多让学生说话,这就使得许多语文课教学方法与精读课、阅读课等其他课型雷同,初中语文阅读课交际性、互动性特点并没体现出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被用来讲解词汇、表达法,而有限的练习时间也只是填空、造句等等这些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教师过度关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课文上课文,教学思路缺乏延展性,语文阅读练习也主要是针对课文回答问题或复述课文大意,没有进行交际拓展练习,体现不出阅读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点。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现代汉语阅读教学采用的模式是,首先教师讲解生词并朗读课文,然后讲解课文内容,接着学生跟读课文或者学生之间朗读课文,最后围绕课文中的话题组织讨论或谈感想。

(三)语言输出效果缺失

目前,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主要采用功能交际法,即3P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强调语言输出的结果,而忽略了语言生成的学习过程,导致学习者语言输出比较盲目,表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就是学生主要是在“学话说”而非“学说话”。比如说,让学生运用某些词汇或表达法去完成一项交际任务的时候, 学生往往就不会关注怎么把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说出来,而是生搬硬套去用这些词汇或者语法造句,当学生一离开课堂和书本,就很难自如展开阅读表达。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句型操练、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等,开口率虽然提高了,但是实际的交际中成功率并不高。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了解母语的主要渠道,对于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意义更加重大,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什么样的教材蕴含丰富的文化因素,什么样的文化因素适合在教材中出现,在教材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也会对学生正确的运用语文进行日常交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3]。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平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上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强化对思想政治和道德情操的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在德智两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来引导学生的行动和思想,以文章的内容来启迪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感受与理解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初中课本中还有一些人与自然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角度出发,渗入节约与勤俭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能够持之以恒,促进学生思维上的转变,最终实现课上德育教育的目地。课上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这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同时对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4]。

结论

总之,德育培养的核心就是使学生能够领会和运用理智的思想和善良的品质。初中学生处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从行为和心理上形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田贺书. 构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语文课堂[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3).

篇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我们要用多种科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让学生尽快进入文中的意境,受到感染。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人物美,日、月、山、川景物美的篇章,这些为创造情境提供很好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岳阳楼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岳阳楼的图片以及洞庭湖的美景图,使学生能亲眼感受到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及湖面的壮阔,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充分观赏大家所熟悉的西湖风景画,边欣赏画面边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优美诗句所表达的意境,既受到美的熏陶,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琢磨关键词语,感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的作品,总会有一些言简意丰的重点语句,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及时点拨,学生就能很快领悟作者的感情。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草的描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轻消消的,草软绵绵的。”教学时可以抓住“偷偷”“钻”“嫩嫩”“绿绿”“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推敲品味,思考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经过思考学生可明确:“偷偷”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在人们难以感觉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生长的情态。“钻”写出了小草冲破坚硬的土层,顽强生长的动态。“嫩嫩”写出了初生小草的质地,鲜嫩可爱。“绿绿”写出了它的清新的色泽。“满”写出了数量之多,长势之盛。这些词句传神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描绘,使读者在感受春草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当然,我一般选择词语要找表现力极强的,最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

对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拓宽语文的美育领域。怎样去培养学生创造美呢?首先通过课文去培养。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深刻地揭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美好心灵。这种爱最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上这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美,更要让学生把这种心灵美带入自己的习作中,自然而然地创造美。其次,通过社会实践去培养。教学中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他们亲自去发现美、感受美,再通过语言文字去创造美。

四、引导学生,感悟社会的美

社会环境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的土壤。人的表现又是社会面貌和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我在传授知识时,还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感悟人性的真、善、美。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叙述了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的故事,赞扬了鲁提辖疾恶如仇、扶危济困、乐于助人、不畏、粗中有细的性格,为我们展现了古代英雄的人性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杜甫因为“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忙下,好不容易盖了一座茅屋。没想到在八月,大风竟然吹破茅屋,顽童抱走茅草,房屋漏雨,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文章表达了诗人情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要“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品质,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博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叙述了父亲在母丧和丢了工作的情况下,虽然处境艰难,但仍深爱着儿子,写出父亲的至情至善;《邓稼先》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同志带领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的事迹,赞扬了邓稼先同志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我在分析课文时还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人物人格的高尚,让学生感受他们内心深处的美。

篇3

《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每个公民遵守的基本准则,在教学中,就可以把培养学生具有这种道德品质作为目标。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各学科都具有教书、育人双重任务,语文学科又具有优势,因为教材中入选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而且又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因为作家的文品饱含了作家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和高尚的情操,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素材,作为教育的载体。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爱国忧民思想,“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革命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以及《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爱岗敬业精神,学生都会从中得到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二、树立学习榜样,强调自我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必须注意这个规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首先是教师本身,“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可塑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有师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感染学生。其次是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同志的信任》中的等等,这些人物成为榜样后,学生就会以他们的言行、思想作为楷模,自我纠正不良习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把握学科性质,讲究科学方法

1.潜移默化法:文学作品中的文与道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高空作业”;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变成苍白的说教,其效果必将适得其反。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纯文学、文字课,而必须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使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这些语文能力的同时,思想道德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情感入法:由于作家的思想感情往往比较含蓄,或借景抒情、“以写景之心理言情”,或托物言志,“言有尽而意无穷”或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些景中情、无穷意、象外象,学生就难以把握,所以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和动作及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帮助他们“人文”,与作者感情相通,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审美境界,从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本人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先用以下这段话导入,“生命是珍贵的,它属于人只有一次。为此,有的人卑躬屈膝,苟延残喘;而有的人,面对刽子手的狞笑、特务的枪口,勇敢进击,拍案而起,发表了义正辞严、气壮山河的演讲,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千古奇文吧!”然后介绍社会背景,李公朴的被害及闻一多发表讲演前后一些情况,接着进行充满激情的模仿演讲,加上手势、捶击桌子的动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切感到闻一多正直、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感情上得到共鸣,对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意义是深远的。

3.比较教学法:道德行为很大程度取决于道德认识水平,因此,教学中要进行比较。(1)同一课文内比较,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与镇关西二者的比较。(2)不同课文间比较,如把《孔乙己》中掌柜叫伙计往顾客酒中加水与《驿路梨花》中、梨花姐妹等人修茸、照料小茅屋对比。(3)课内与课外比较,如把《谈骨气》中的中华民族中的骨气与中学生时下流行的“哥们义气”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形成独立的道德评判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4.语文活动法:联系国内外形势、班级情况和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开展“有钱就幸福吗”、“闪光的格言”等主题的辩论、朗诵、讲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篇4

传统美德教育,是一种结合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适宜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端正自己的人格特征。尽管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在一些是非情感上还缺乏清晰的认知,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利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渗透,引导学生的心智进行健康的发展,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严格的规范,对那些不良诱惑进行明确的分辨与远离。

一、结合教材来展开深度挖掘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想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那么对于教材内容,老师要有这清晰的认识。首要要_保引入的传统美德内容,诗歌教学素材紧密相连的,这样便于学生在感悟思想的同时,对所学内容做出提升。老师一方面要从文章中,对相关的传统美德内容来进行拓展,另一方面还要让传统美德的思想和课堂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扩展和外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样能帮助学生领悟到真情实感的内容,避免课堂上充斥大话、空话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先生的那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老师可以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基调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文章的关键思想,用概括的词汇来板书在黑板上,像“雄健的精神”、“冒险的美趣”等,引导学生对各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将文章中的一些隐喻探究出来,像用扬子江、黄河来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用长江黄河穿越沙漠、山峡的内容来隐喻中华民族在前进中所遇到的艰难斗争,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种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革命必成、民族必行的雄健气魄,进而达到传统美德的渗透目的。

二、利用交流来激发德育体验

作为一门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在语文内容的教学中,老师更要注重课堂的交流活动。由于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感悟能力,对于学习内容,他们也许会存在着不同的学习看法,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言,这一点在传统美德的教育中也是如此。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老师对学生开展的交流方法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状况考量进来,对传统美德的交流教育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这样才能在下一次的交流互动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活泼、平等的课堂环境来。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个千古名篇的时候,老师不妨让学生以辩论的方法,来对其中的传统美德进行感悟。辩论的主题可以设定为“诸葛亮是不是愚忠?”结合《出师表》中的教学内容,正方同学可以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进行讲解,而反方同学则可以从诸葛亮“一直尊重刘禅,从而导致蜀国内部出现了问题”的方面进行辩论。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己的观点陈述,并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的否定和批判,通过这样的综合,老师将同学们的讨论思想放置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更能凸显出诸葛亮的高尚品格,进而帮助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理解和感悟。

三、联系实践来进行情感渗透

传统美德的教育,一方面需要理论内容的引导,同时另一方面,老师还需要结合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知传统美德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其具有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教学中,部分老师对其抱有一些误解,认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既耗费教学时间,还浪费教学精力。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在语文的教学中,直观的感受,要胜于理论的讲解;进行实践活动也未必就需要组织大型的参观。不妨在课下为学生设定一些常见的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德育认识进行丰富。

例如,在学习完先生的《慈母情怀》后,老师就不妨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我的母亲》中,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为辛劳一天的母亲进行洗脚、按摩,利用这种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母爱,学会感恩的内容。在结束实践的内容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写作的方法,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记录下来。通过结合《我的母亲》中的深厚感情,来提高自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切实体会母亲的辛劳,懂得感恩的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对于语文教学,老师要抱有一个开放的教学态度,将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中来,在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置,关注学生态度、情绪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发生变化,向着更高级的情感品质发展,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促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即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方便学生记忆,同时对学生理解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所以,把情感教育导入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要求将情感教育与过程方法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外,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探索语文的奥妙。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融入情感教育

教师应注重将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需要建立在教师对于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挖掘其中情感教育的因素,并结合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完美情感氛围。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语言的运用,通过精彩的描绘将课文内容生动地重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其美的享受,陶醉在中国传统文字的美妙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历,领悟语文课文中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感情,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这一过程建立在教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可以以集体朗诵的形式品味古文和诗词的美好,也可安排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人物所处的环境,揣摩人物心态,从而带入具体的情景当中,以互动的形式激发其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把握语文学习的精髓。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客观、真实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其情感空间,使得语文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如在讲述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济南冬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配合有感情的朗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美景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三)注重教学实践,有效培养情感

篇6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

篇7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之首,也是一个人成人的根本。对青少年进行智力的培养,首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明事理,知对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教师教育对中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教育,忽略德育,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并且落实品德教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品德教育因素。语文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在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课文文质兼美,是很好的德育材料。比如,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材中,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性。2.爱国主义教育。《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美丽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3.助人为乐的教育。《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最直接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因此,素质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那么即使政策再好,条件再充足,改革也是一纸空文。在传统教学时代,还没有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在一线教师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去进行了素质教育。比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宁鸿彬等。为什么?因为过去我们提的“两全”“德智体全面发展”同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加上这些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他们就能够培养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备全面素质的“人”,而多数教师并不具备他们这样的素质。可见,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整个教育教学的情况来看,有些语文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他们并没有随着形势的改变而与时俱进。这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恨不得将教材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词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常常会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习题,有的习题形势过于怪,常使学生不知所措。这样的方式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丧失了语文学科原有的美,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可言,而且教师也浪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我所在的初中,初三教师一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试题,且往往为所谓的“标准答案”争论不休。语文教师成了机械操作工,无暇进修,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熟悉、掌握相应的学科技能技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动态,发展方向以及其他临近学科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要与时俱进。教师要透彻地分析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且与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相结合,为“传道、授业、解惑”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接受新的信息。

2.教师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此外,当代的中学生求知欲强,信息来源广泛,天文地理,从古到今,无所不想探明,这就要求教师应既“通”又“专”。就拿语文专业来说,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跟上潮流。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特点、历史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要对美学、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所以,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就要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边教边学,从各个方面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3.教师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工作就难免陷于盲目。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方法,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运用于教育的实践,才能增强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三、关注情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篇8

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学生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四、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为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篇9

一、教师切实改变教学方法,要达到真正会教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程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积极对话,从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如,让学生感知课文,教师的设计首先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能不读。会教的关键是: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讲规律,讲语文知识中规律性强的东西。如课文的“作者介绍”一项,让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个要点,篇篇如此。这就是规律。

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分析人物描写运用的方法及其作用的方法是:要先知道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不动脑子,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更容易走神。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控制,课堂气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生在从被动听课变为自主性学习中会自发地,能动地感悟、体验、深探细究,会变得爱学、会学、乐学,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就真正达到了吗?

三、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培养出色的语文能力

首先,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

篇10

一、以文本为中心,提升审美能力

1.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婉约、有的豪放,尽显风流。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学生带入作品寄寓的美好情感中去,从而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提高其对于美的感受力。如语文殿堂不仅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的阿里风光;有“碧绿碧绿的,绿的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醉”的漓江秀水;有“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的草园景致;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奇观;还有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满架蔷薇一院香”的盛夏,“山山黄叶飞”的深秋,“万径人踪灭”的隆冬……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鞠躬尽瘁的;严谨治学的藤野先生;穷困迂腐的孔乙己;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

这些文学形象,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因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塑造,无不引发学生的赞美或憎恨,从而在内心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改造着他们的灵魂。

2.分析作品的意境美。优美的文章都能创造出一种意境,给人以感染、熏陶。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意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表达含蓄蕴藉,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情景交融,境由心造,客观景物染上作者浓浓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图,巧妙的表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面上写大海吞吐日月,其实正是为了寄托作者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意境美,特别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章的思想美。文以载道,文章不是作者的无病,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外化。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以深邃的思想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揭示了黑暗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时,孩子没天真无邪真诚善良,然而成人社会的冷醋无情。丁举人的凶残狠毒,心狠手辣,酒客们的穷极无聊,麻木不仁,孔乙己的自欺欺人,迂腐不堪。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表现了社会的黑暗。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

二、解析典型形象,培养学生审美鉴别能力

“文学的特殊审美教育作用,是和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特点离不开的”,文学形象最能把读者带进作品所要反映的那个社会现实,去认知、评价现实,最能激发学生去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因此,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艺术形象进行剖析,以形象教育学生,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爱与憎的反响。如《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用极尽嘲弄之手笔成功地完成了对“菲利普夫妇”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他们对于勒变化无常的态度是缘于于勒的命运好与坏(是否有钱有地位)。当菲利普一家人怀着美好心情去度假在船上偶遇日夜期盼的“福星”就是那个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家伙时……,一切深情的面纱被彻底撕破,人物的丑恶嘴脸显露无余。通过爱慕虚荣、贪婪自私、冷酷无情的菲利普夫妇这个艺术形象的分析,学生是能认识到什么是丑恶的灵魂、罪恶的深渊,并深刻地意识到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对照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温暖的大家庭的人们是否更应该坚持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呢?从而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升化。

三、走出课堂,欣赏自然美、社会美

篇11

素质教育应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教育的重点,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而面对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相当淡薄。所以,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与环保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突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灌输,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以下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所收获的点滴体会。

一、在环保素材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很多篇目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整洁、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大自然和优美的环境前产生美感,进而产生要保护这些美的东西的欲望。综合现在教材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这样两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等,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在教学中把握文章的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式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母亲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在教学中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朗读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长莺飞,春燕衔泥,乱花迷人,万物苏醒的景象。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诗人这么热爱大自然,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三、在课外实践中开展环保教育

1.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环保记事本,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等日常生活小事。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又渐渐培养和形成种种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

2.每当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活动内容记下来。可在活动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例如在放寒暑假或组织春游、秋游时向学生布置任务:每到一个地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你心中的真情实感。

篇12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往,我国的教育完全是应试教育模式,一贯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自实施新教改以来,倡导素质教育模式,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初中语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也适当地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了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重视,人文关怀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但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没有解决。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

1、学校方面不够重视

从我们咿咿呀呀的开始学说话开始,可以说就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语言就属于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正是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应该在学校的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随着教学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也理应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正因为我们平常接触、运用语文的机会、方式很多,反而使学校忽视了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够重视,语文教育都不受重视,更不用说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1]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不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合理引导;不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够从生活上更多关心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34)学生自身不感兴趣

在进入到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到了一个爱联想的年龄段,同时对新鲜事务比较感兴趣,开始接触到与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发生的事情息息相关的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些学科更投入,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学习语文的精力和时间,再加上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接触和运用语文的环境中,更使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少,在他们自身形成的意识中,往往会任务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降低了。

(35)家长方面观念错误

很多家长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培训辅导班,但大多都是参加美术、钢琴、英语等之类的学校,很少有参加与语文相关的培训学校,从现在很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参加有关国学方面的兴趣班就可以略见一斑,家长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也是不够重视的。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其余课程所占据,家长观念中又认为应试教育中语文只要不要太差就行,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中“文以载道”的人文关怀作用在家庭教育中也常常被忽略。

二、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建议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文”与“道”的结合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内涵,在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初中语文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和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塑造学生优雅的性情和优美的心灵。[2]那么为了发挥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作用,就必须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解决。

三、努力提高学校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水平

学校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要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要予以改善的就是学校方面出现的问题。在实行新教改以后,学校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不止培养高智商,更要培养具有高情商的学生,这些主要都要依赖于学校的语文教育,更要依赖于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只有学校重视语文教育,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具有更高人文素养的学生。

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也需要对学生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的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子,从培养学生的品质出发,灵活选择教学内容。[3]在选择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与道德品质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语文教师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应有更高尚的思想、道德等人文精神,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努力转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其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理,学生除学校外的主要生活空间就是家庭,所以,为了加强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在加强学习语文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课外时间有着很大的支配权,转变家长对语文教育的看法并使之重视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便成为重中之重。在转变家长对语文的看法方面,学校方面要对语文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适当加大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安排,自然也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家长的观念也会慢慢有所转变。

人的思想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外因也要通过内因而产生作用,因此,要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要使学生产生对语文教育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的强烈兴趣,这些也要学校和语文教师下更大的功夫,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单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以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融入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要素,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中深层次的人文情感。

总之,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初中语文教育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等主客观问题,才能更好的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更有人文素养能够适应现代化节奏的学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