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基本含义范文

时间:2024-04-08 17:40: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物流基本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物流基本含义

篇1

一、双向流通的含义

以高青松对“双向流通”的定义,双向流通有两层含义。

“双向流通”第一层含义是指物流配送上的“双向流动”,第一,把加工后的农产品经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运到农村服务网点;第二,与城市中的实体店合作,把农村生产加工的农产品运送到城市进行线上销售。

第二层含义是指品牌共享上的“双向渗透”,大型物流公司(淘宝、京东等)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检测和物流配送体系,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方面农产品依托大型物流公司的品牌效益,大型物流公司进行线上流通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具有保障;另一方面大型流通企业在与农村经营合作之时也壮大了自身,使得自身的优势更加巩固。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的背景分析和发展意义

(一)农产品线上销售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提升,农村的消费需求同样提升,因此线下实体店并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农村电商应运而生。

根据实践调研的结果可知,临颍县政府就电子商务进农村确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临颍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预计在2年内开2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20个村级服务站,其中第一批计划40个站点,截至2016年6月份已建成32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处于正式运营的过程中,且32个站点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的30多个村,分布地区较广。农村电商作为农业电商的发展形式之一,其发展速度快,影响力之广已为其它行业所称道。

临颍县的电子商务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土地大部分由种植大户实行连片经营,而且现代农业技术飞速发展,比如利用飞机施肥、机械化耕作、喷灌,修建排水工程等,这些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再加上电商政策扶持、自身品牌优势(盼盼、亲亲、巧巧等)以及和大型流通企业(淘宝、天猫)合作,农村电商在临颍县农村地区逐渐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意义

1. 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通过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城乡各地的农产品相互连接,可以有效的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还降低了交易的边际成本,减少了人为的干预,使每个交易者在网上沟通和公平交易,从而创造了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形成一个具有公平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2.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营效益

在电商模式下,城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不再成为阻碍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因素。农户可以突破农产品传统店铺销售模式的限制,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寻找更广阔的交易市场。还可以适当的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户生产者的经济利润。

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和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

在线上销售的过程,临颍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而临颍县的土地流转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两者互相弥补,一定程度上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而且一般的农户可以在农产品出售环节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4.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户生产者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是基于市场门槛低、经营方式灵活、投资成本低的角度,可以激发临颍县村民的创业潜能,还可以实现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的相互流通。从农村的角度说,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可以挽留青少年在当地工作,解决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的问题,从而促进临颍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5. 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一直是阻碍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不仅可以提高临颍县村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现状

1. 临颍县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必要性

市场的需要。临颍县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符合市场的需要,因为临颍县农村地区位置比较偏远,自然方面的变数,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产品难以实现与市场的统一,所以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能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符合市场的需要。

农村的需要。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能推动临颍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农村的需要,临颍县的贫富悬殊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远超过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以农民要想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就要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推动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

2. 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优势

政府的支持。临颍县政府就电子商务进农村确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还拨出大量资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政府就农产品双向流通的视角提出了农产品进县城的想法,政府的支持成为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最大优势。

农村淘宝的建立。2015年12月份临颍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就农村淘宝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在临颍县建立了农村淘宝基地,农村淘宝的规模大,涉及的农特产品种类多,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农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电商平台,在双向流通的视角下推动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

丰富的农产品。临颍县的农特产品以玉皇大蒜和小辣椒为主,还有玉米和大麦等等,而且农村地区大多实现了土地流转,土地基本承包给种植大户,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丰富的农产品成为临颍县农产品实施线上销售的重要支柱。

(二)农产品线上销售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临颍县的二十多个乡镇里面,有少数村镇基本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宽带覆盖率,还有绝大多数比较偏远或者人数较少的村镇尚未实现。主要原因是村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且使用网络的成本高,无法支付高额的网络费用,所以在农村地区发展线上销售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2. 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社会实践调研结果可知,临颍县村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村镇的村民文化层次低,初中及高中以上水平的人数较少,缺乏学习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和机会。在临颍县村镇里面使用网络的人员较多的还是年轻人,当问及村里的年轻人时是否愿意销售农产品时,他们基于眼前利益考虑大多数表示否定,所以在临颍县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是很困难的。

3. 农产品的品牌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临颍县农村地区,当地盛产小辣椒和大蒜等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未能普及其他地区,知名度较低。而且农产品的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培育提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都不足,广告的宣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4. 农产品的标准化、安全性低

临颍县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会缺乏相应的标准。对于已有的标准,形式表达晦涩难懂,农民的知识水平低很难理解,想要自觉执行更是困难。农村的经济落后,缺乏先进的检测仪器,农产品的检测手段会多为感官评判,农产品的生产大多会使用农药和激素等刺激性药物,农产品在保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仓储管理,而且低流通效率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

5. 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低

在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农产品的保鲜能力低,容易腐烂,这就要求所签订的物流行业速度快,且保护设备齐全。但就全国而言,在初期采摘的农产品和运输后的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相差甚远,损失率达到40%。就临颍县而言,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更低。所以临颍县要想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四、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破除电商发展瓶颈

临颍县农村的网络设施与城镇相比比较落后,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络设施条件更差,网络速度非常慢。作为政府,应该加大给部分偏远的地区铺设网络设施的工作力度,提高上网的速度,降低网络成本,减轻农民的负担,为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铺平道路。

(二)完善农产品的品牌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临颍县的农户可以尝试多种推广手段,推出临颍县当地著名的农特产品作为龙头品牌,比如以小辣椒为主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广播、新闻报社等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记住临颍县的小辣椒,再通过口碑来扩大对农产品的购买力。

(三)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专业人员,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临颍县可以依托当地的政府,通过与部分高校或者企业合作,来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对象可以主要以农村青年、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校企联合鼓励大学生来当地创业,影响当地的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四)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要通过临颍县政府,制定标准化的体系,这套适合农村的标准化体系要通俗易懂,这样更有利于村民自觉执行,村民的质量检测不能依靠感官评判,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还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还要在保鲜过程中,制定合适的仓储管理制度,提高农产品的保鲜能力。

五、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电商模式下农村农产品线上销售与城市之间互通的可能性,分析了临颍县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等,并根据临颍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使临颍县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满足社会的需要,也相信在政府扶持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农产品线上销售会突破现实问题,开拓新的销售模式,成为一种社会上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金星,罗兰,邓隽昕.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

[2]吕梁玉,李凯旭.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改革研究[J].新经济,2016(01).

[3]严金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广西农产品营销模式浅析[J].农业经济,2016(01).

[4]张亚楠.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5]郑亚琴,许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问题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3).

[6]李艳,欧阳杰,蔡兴怀.徽州区杨村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

篇2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51-04

一、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基本认知

农村物流是与城市物流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区域物流类型之一。它泛指农村从物料采购到农产品的形成,从农产品储存、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获得生活用品过程的集成。农村物流的效用主要是创造农产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但是,农村物流效用的发挥,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物流运作平台。至于物流平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确切的解释,不同的专家与学者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本文认为,物流平台是物流的载体,是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得以在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其效用的基础环境和基本条件,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的复杂网络体系。根据这一描述可以概括出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含义,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是指由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信息和物流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网络体系,它是一个由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设备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政策平台等多平台的综合体,是农村物流的载体,它支持和制约农村物流的运行。这一运作平台具有系统复杂性、内在相关性、层次有序性的特点,其发达及完善程度与否决定了农村物流的规模、农村物流的速度、农村物流的方式、农村物流的成本和农村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加强对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国际比较

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村物流量大且非常频繁,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

1.美国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

(1)美国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美国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呈网状结构,能够直接通往农村的每家每户。铁路运输也十分方便,一些农产品收购站和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如东部的饲料企业把从中西部运来的玉米经铁路直接下卸到企业车间生产线,既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又节省了玉米的储藏和装卸搬运费用。美国的通信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光粮食的装卸输送设备就有螺旋式输送机、可移式胶带输送机及低运载量斗式提升机等。

(2)美国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美国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非常发达。1848年美国就成立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它是农产品各市场主体了解市场行情、获取价格变化信息的直接窗口。各种各样的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也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美国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商业性系统近300家。肯塔基州建立的全美第一个农用视频电脑系统,用户通过个人电脑,即可存取该系统大型数据库里当前市场价格、新闻和其他农业信息。从美国农业网站了解到,美国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20世纪末,农业电子商务总额已达380亿美元。美国还建有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在全国范围向育种专家提供服 务。

(3)美国的农村物流社会化服务平台

美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极为完善,不管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村有需要,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农村物流主体主要是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他们一般规模较大,承担了全美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据统计,全美近1/3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各种行业协会如谷物协会、大豆协会等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在农产品产销中发挥着积极作 用。

(4)美国的农村物流政策平台

在美国的农村物流发展历史中,农村物流的政府政策平台发挥了积极的调控作用。美国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美国政府干预农村物流的方式,主要是以法律和财政经济政策从宏观上造成供求均衡和价格稳定的条件,同时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他们要求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申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土壤、河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养殖场废料的排放。另外,政府还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农业部有10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都了如指掌,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指导农户生产经营。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对农业、公共农业研究开发和农村教育项目的投资。1998年推行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农民计划”。政府还通过价格支持措施、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食品援助等方式为国内过剩农产品寻找出路,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预算在600亿美元以 上。

2.日本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

(1)日本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日本的农村物流发展十分迅速,这与政府确立海运立国战略和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扶持农村物流的发展,日本采取了一些宏观政策导向,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本国农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日本的农村物流硬件设施平台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其他批发市场须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进行建设。市场开设者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鱼协等。为了使市场内物流顺畅高效,批发市场配备有完善的保管设施、冷风冷藏设施、配送设施、加工设施等,并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实际演化成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功能强大,吸引了大型连锁超市进场和批发商共同参与买卖。日本的食品配送中心大都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包装加工设施等,开展电子商务配送,加工、小包装分解、分等分级、配套备货等业务。

(3)日本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目前,日本的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如日本的大规模零售店都已安装了EOS系统(自动订货系统),与交易对方联机,并有VAN(附加值通信网)将食品工业和批发业联结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时日本的批发市场也已装备了完善的信息设施,实现了全国乃至世界主要批发市场的联网。在鲜活农产品的零售服务上,利用电子网络销售近年来也十分盛行。消费者只要发一个E-mail,运输公司就可及时送货上门,保证质量。据统计,日本在2003年利用网上电子交易的人数已达2186万人,是1998年的8倍,交易规模已达320000亿日元,是1998年的50倍。

(4)日本的农村物流中介服务平台

日本为农村物流提供中介服务的主要是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以综合性为主。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各大中小城市都由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且相当活跃。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是经由批发市场与消费者见面的。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三者之间的委托销售关系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荷兰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

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农村物流。

(1)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荷兰通过网络联结农村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主、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村供应链,以便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向商界和消费者提供品牌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完成客户网上订货所需要的物流活动。由于网络访问者可以共享供应链上的信息,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都得到提高,供应链变得更加活跃,及时改进物流计划、管理、调配、优选等操作也更加现实。荷兰的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已经建立,通过电子化农业产品交易市场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2)高速发达的农村物流中心

农村物流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如经营粮食、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还有分工不同的物流中心,如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为了提供质量可靠的、品种多样化的货物,荷兰人在农产品市场附近建立集成保鲜中心、配送中心等。在收到农产品后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条件和规范,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并且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如荷兰拥有包括欧洲第三大航空港谢尔伯机场在内的6个航空港和鹿特丹港,其中鹿特丹港靠近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地区,港区四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通往内地的水路运输网络非常发达,而且靠近欧盟国家水果进出口中心所在地巴伦德雷赫,可以迅速便捷地将荷兰58%以上的蔬菜等运往巴黎、伦敦、香港和东京等世界各大城市。通过充分利用其交通设施便利的优势,荷兰的花卉产业目前已占领了全球65%的花卉市 场。

4.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

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省,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物流设施先进程度不高,但对物流技术改进非常重视,批发市场在整个流通中的作用比较重要。其中,中国台湾省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物流技术(蔬菜、水果等的保鲜、储存等)处于国际先进行列,20%左右的农产品运用先进的运输设备,由农民协会或产销班直接供应连锁超市和量贩店系统。

韩国处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阶段,可乐洞市场作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成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市场的开办主体是政府,其中中央政府占40%,地方政府占60%,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管理先进,法制健全,为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目前,政府加大了对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市场的经营环境和状况。

三、国外农村物流运作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通过对上述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各国的发展状况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综合起来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物流运作平台的建设都有一些共同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1.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的投入

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由于农产品保鲜期短,便利快捷的运输、合理的流通网点分布对于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效率至关重要,如荷兰的蔬菜、水果的损耗率仅为5%,而中国却高达25%。因此,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发挥公共设施服务功能的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改造,优化网点布局。如日本政府在对房屋、仓库、场地、道路等主体基础设施的投资占其总投资的40%;欧盟每年也从财政中拨款,对改善农产品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的项目进行补贴,包括修建道路、码头、仓库(包括冷库)和市场等基础设施,此项补贴占欧盟农业基金的25%,在某些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甚至可达30%~50%。我国作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首先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要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其次要加大对农产品储运设备的投入,改进原有的设备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输设备,及时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保鲜冷藏库的建设,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

2.加强政府对农村物流的服务职能

美、日两国政府都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政府在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制定农村物流宏观指导计划、收集农村物流信息、制定农村物流市场规则,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做好这些服务性工作,能够更好地营造和保证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政府在服务农村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进行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服务单调和封闭运行的现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

3.加快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村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发达国家之所以农村物流发展快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高,而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信息体系建设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村物流发展进程。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信息体系,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尤其要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整合农村物流分散运作资源,对农村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4.培育和壮大农村物流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

要充分重视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在农村与城市建设物流载体。所谓物流主体就是物流企业,这一主体的主要形态包括: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农村物流经纪人队伍。应在壮大原有农村物流主体的基础上,鼓励“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模式发展,实现农村物流规模化。还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此外,借鉴日本政府把大量的涉农业务委托给农协进行专业化协作的思路,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农协,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农户或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以此更有效地推进农村物流发展。

5.加强农村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美国物流管理者中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具备经过考核才能获得的就业资格证书。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人才,从初级到高级都非常紧缺,了解和熟悉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现代物流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律系

参考文献:

[1]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5-67.

篇3

药品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已构成的物流中心和零售药店大多分布于城市,在农村地区则极为稀少。

认为物流是药品流通企业的职能,与生产企业无关。传统企业中的物流活动被分散到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部门中,相互协调性不佳。

药品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不能发挥对物流的指导作用,导致现代物流的高效性包括因特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运输控制系统、条形码和无线电设备的自动化运作设施等,无法发挥。

医药流通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药品流通领域虽然通过了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认证,淘汰了一批不符合GSP规范的企业。但对于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产权改革明显滞后,很多都是个人合伙型或个人独资型企业,还有不少未经产权重组的传统型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式,如药品批发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行业的集中度不够,由于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中心。

药品物流服务意识不强。北美第一大综合物流与服务提供商(Mckesson公司)通过遍布全美的分销网络和配送中心、运输渠道和相应的物流技术为顾客服务,以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药品,公司通过31个配送中心向遍布全美的客户日夜配送药品。快递的时间标准以小时来计算,我国则停留在以天为单位的水平,而且节假日往往无配送服务。对我国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建议

在药品流通领域推进体制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组建物流企业集团,吸收一定比例的民营资本和外资人股,一方面可以解决困扰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融入了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根据国家实行的医药采购集中招投标的政策,其结果必然是医药采购电子商务化。据国际惯例,医药批发的出路在于经营医药物流,提供各种服务。国家在这方面政策导向应该是在进行药品招标采购时,一并进行物流配送的招标,可以以城市为单位,中标的物流企业要负责一个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配送。由于我国没有单独的第三方医药物流配送公司,医药配送都是由药品批发企业完成的。这样会引起新一轮的兼并、重组,达到要求的医药批发企业必然是既有市场又有物流中心的大企业。

篇4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上网人数得到了飞速增长,但是因为我国不同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所不同,农民群众使用电脑的水平普遍较为有限,导致农村地区信息化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由于手机设备的日趋普及,我国农村群众的手机使用已经得到了普及,而手机具备了普遍性以及便捷性的优势,能够为解决农村信息化条件不高的问题以新的机遇。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的势头良好,已经初步形成了不同渠道、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体系,让农村地区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但是,因为一直以来受到农村地区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农产品流通还是处在消耗偏高与效益较低的低层次环境之下,这显然难以适应于当前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此情况下,通过将移动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营销进行结合,能够切实削减过多的中间环节,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控制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健全完善,从而能够切实解决以往农产品销售模式之下的大量问题。

1.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主要是指运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联结无线网络技术所构建而成的移动电子商务运转机制。通过移动电子商务,能够提供包括个人信息服务、金融交易、网上买卖等各类商务活动。

2.农产品营销中引入移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一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已使用电子商务手段来开展农产品营销工作。如今,我国移动电商的交易额度不断增长,而且推动了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引入电商的状况变得愈加频繁起来,例如,四川地区的农民擅长于销售辣椒,而云南地^的农民则擅长于销售鲜花,以上均为运用网络进行农产品销售的榜样与典范。二是农产品移动电商具备了非常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鉴于基础设施的持续健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人数尽管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因为购置电脑以及上网的费用相当高,造成了使用台式电脑的人数增加相当慢。在此情况下,手机等移动终端却能够极好地解决该难题。因为手机上网极为便利,且资费相对来说较为便宜,性价比相当高,让农民群众觉得十分便捷,故而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如今,智能机已经是十分适宜于经常在室外劳作的农民群众使用,这已成为农产品电商的重要载体之一。当今,中青年农民群众利用移动终端的人数在快速提升,这是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之中的潜在的非常大的客户群体。三是具有非常强的移动网络信息的支持。农民群众们运用移动终端就能够得到诸多高效化、实用化的营销信息,其所依托的主要是强大的移动信息网络体系。以上信息主要有农产品供应、需求以及价格等信息。农民群众还可运用网络平台以订制相应的农产品信息。运用网络平台之中的信息,可以用于指导农民群众的生产计划,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四是移动网络的运用门槛不断下降。在以往的农产品电商营销之中,农产品的买卖门槛相当高,主要包含了硬件与软件,且农产品网站的信息调整速度偏慢,买卖双方无法做到在线实时交易,从而导致传统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缓慢。在移动电子商务条件下,买卖双方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相互沟通交流,而且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还在持续下降,加之各大移动运营平台所实施的各类促销与优惠等活动,让农民群众充分体验到了移动商务所具有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农产品移动电商的良性发展循环。

3.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模式

一是农产品营销的现货交易模式。农产品移动电商的现货交易,主要是指以移动电商平台为主要依托,农产品销售与购置的双方,通过电子订单与电子汇款等形式来开展农产品配送与交割等活动。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之中,买方与卖方均为系统之中的用户,在用户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之后,即可轻松自如地在交易栏目当中选择自身需要的各类农产品。双方还可使用电子邮件形式来实施商务方面的交流活动,一旦双方谈好之后即可实施现货交易。为切实避免今后产生合约纠纷等情况,买卖双方的信息往来,系统不会进行物理上的删除,只是实施逻辑上的删除,且所发送的货物可以由用户所选的物流企业实施配送,购买者可随时进行跟踪。二是农产品营销的远期合约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可以称得上是移动电商农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利用这一平台,买方与卖方可以签定远期买卖合同,该合同可以由系统实施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为推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交易合同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可进行彼此交换,也就是不同的合约拥有人士可实施合同的交换。自然,合同之交换一定要经过双方的许可,且交换记录一定要具备合法性,双方一定要签订明确的合同,从而避免今后出现经济上的纠纷,而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化电子合同具备了法律上的效力,能够切实保障买卖双方的交易安全性。三是农产品营销的涉农服务。农产品移动电商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依托的,所针对的是农产品信息技术方面的服务。电子商务中最为重要的涉农服务是进行招商引资,为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产品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运用注册用户信息以及发送短信等各类形式即可快速完成。同时,在农产品生产之时,肯定会产生技术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建立起专家服务制度,一旦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即可和技术专家们进行在线交流,力求圆满地解决问题。四是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农产品移动电商的主要营销目标是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因而及时农产品显得必不可缺,主要信息包括了农产品价格、走势和不同农产品之介绍等内容,从而为买方与卖方提供涉农产品的各项信息,用户可使用手机以实现农产品信息的查阅与交流。

4.移动电子商务下推动农产品营销事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4.1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营销

在移动电子商务下,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是一条很好的销售途径。主要应当顾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怎样让绿色农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到市场之中;另一方面是一定要把绿色农产品之中的绿色标志全面展现出来。对鲜活绿色农产品或者大批量绿色农产品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甚至采用直销的方式,切实缩短流通的途径以及时间,降低绿色农产品被破坏的情形。所以,农产品企业一定要全面拓展绿色农产品销售的方法。具体来说,应当依据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之延伸以及流通环节之多寡以挑选农产品营销的方式。一是要切实加快移动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地区移动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进程,从而形成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网络和与之相配合的组织,大力培训农民群众运用各种信息化设施的实用技能。二是要认真实施农产品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积极培养高素质农民人才。要全力发挥出移动电子商务通信的突出优点,指导农民群众在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开展农产品贸易营销类活动。三是要不断强化农产品数据库创建工作。要不断提升农产品数据库资源的开发能力,各地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及时而顺利地开展信息化数据交换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创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机制、物流监控平台,从而推动绿色农产品营销取得更好的成效。

4.2努力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终端第三方物流体系

积极组建农村地区的移动电商第三方物流体系,农民群众以及农产品企业只需要在移动网络商务平台之中物流信息即可。购买者可以选择其中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只要被选中,即可开展农产品物流。这一物流运行方式,能够让农产品的生产、包装、保存以及营售等诸多环节均变得更为系统化,以求抑制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最终实现买卖双方与第三方物流等三方的共赢。

4.3持续扩大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客户群体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唯有掌握了数量最多的用户,才能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能够实现该目的,就应当不断强化对移动电商的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普及有关知识,并且致力于提升移动电商在广大农户之中的信赖度,不但如此,应当致力于提升对农民群众的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群体的信息化水平,从而让农民们能够掌握与之有关的专业技术,让其切实理解移动电商的重要性以及可靠性。这样才能培养起新一代农民,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实现全面普及。

4.4努力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关键技术

篇5

2电子商务背景下石家庄市农超对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整体网络普及率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计算机普及与宽带网络入户率均较低,城乡之间差距较大。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为50%,而在农村地区仅为18.5%[2];河北省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仅为22.8%,使得农产品供求信息难以对称、销售渠道不能畅通等问题突出。石家庄市以农业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以石家庄市农业局主办的石家庄农网、八亩地网石家庄站和石家庄特产网为主,但是存在整体利用程度低,访问量不高,网站信息单一、缺乏互动,信息不集中、信息和更新不及时,信息查找和获取不方便等问题,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致使不能有效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难以真正起到对农业市场信息的指导与服务,导致农产品供求双方互不知情,农业生产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出现农产品增产但农民不增收现象。

2.2农业生产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生产分散,致使难以形成大宗供应石家庄市农户种植农产品,还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存在生产分散、种植品种少、种植面积小、设施现代化水平低、市场信息不对称、诚信履约观念薄弱等特征,使得农产品供应量低而不能形成规模供应,难以满足超市需求量大实施大宗采购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超对接的发展[3]。

2.3部分知名农产品已有商标,但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石家庄市已引导注册农产品商标180余件,已成功注册“赵县雪花梨”“赞皇大枣”“平山绵核桃”“行唐大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涉农著名商标29件。但是这些知名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不注重品牌形象塑造,认识不到商标在现代巿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和重要作用,80%以上以散装形式通过批发市场销售,不少还经过当地企业的包装加工,贴上其他品牌进入超市。农业生产初步实现了主导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但龙头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带动作用,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超直接对接的实现[3]。

2.4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健全,流通成本过高石家庄市物流配送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1)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发展比较缓慢,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2)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物流配送建设水平较低,规模小,设施落后,特别是信息化水平、商品储存、服务功能等方面建设滞后,很难适应大规模的基地采购和订单采购的发展需要,农产品的运输通常是长距离的运输,物流技术和设施的落后使得物流成本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3)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的生产、流通组织能力不强,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3电子商务背景下推动石家庄市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与建议

在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卖难买贵”等产销困境中,电子商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可以通过建立三农供求信息平台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通过电子商务活动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为提高石家庄市农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农产品自身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3.1搭建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主的信息沟通平台,减少农民生产销售的盲目性并拓宽农超对接渠道石家庄市广播电台农村广播开通了“三农直通车”和“小葵花超市”两个板块,为石家庄市部分农产品或特色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由于广播播出时间和受众数量的限制,导致很多信息难以有效传递给消费者。石家庄市应搭建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主,广播电台、电视台农民频道、报纸等多种媒体“信息共享、及时更新”的信息沟通平台,把从生产、分销到终端零售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在网站上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充分展示石家庄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量等信息,让超市等商户对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实时公布石家庄市内或者周边城市主要商户的需求信息,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以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也利于建立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渠道,使农民直接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同时,通过网站整合农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与超市对接的基本资料、交易记录及信用记录等信息,其他超市及生产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交易方的价值以及信用水平,大大减少了对接双方的调研成本及交易费用,能够提高农户的市场反应能力;在网站上可以开辟三农版块,专门邀请各类农业专家,通过视频录像的形式对农户进行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在线留言方式向专家提问,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3.2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一农产品品牌并进行集中供应石家庄市应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专项扶持,可以区域或者以农产品类型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集中生产,统一农产品的品牌,集中向各类超市或者市场供应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最终形成每个主导产业都有品牌化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基地支撑、规范化合作组织连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篇6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09-02

0 引言

陕西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都在全国居于前列。苹果产量约占全国的20%,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核桃产量全国第三,浓缩果汁年生产40万吨,居全国第一;尤其是陕北的小杂粮和红枣,紫阳富硒茶、汉中仙毫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广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开展网络营销可以增加农产品销售的规模和半径,对切实提高农民收益有重大战略意义。

1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含义和优势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借助互联网开展农产品的营销活动,包括农产品供需信息的收集与、销售过程的洽谈、节事促销、付款结算等活动。农产品网络营销能为农户带来切实的利益。①降低成本。农户通过网络可以准确、及时的把握市场需求,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在线与最终消费者交流,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节省价格谈判、产品展示和合同签订等交易成本。②提高销售。农户可以利用互联网跨时空的优点,农产品供需信息,增加销售机会和范围,还可以通过电子招标和拍卖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③改善服务。农户可以根据采购企业提出的产品品种、农药使用、包装规格等个性化请求,灵活组织生产和加工,发展“订单农业”,树立企业品牌。

2 陕西省发展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实条件

近年来,陕西省农业厅与电信、联通、移动三大接入商合作,摸索出“政企搭台、专家唱戏、农民受益”的电子农务模式,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条件。①政府重视和支持。陕西省农业厅与陕西联通投巨资建立覆盖全省的电子农务网络。“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展“信息入村”工程;②网民普及率稳步提高。截至2010年12月,陕西省网民规模达到1295万人;③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截止2010年底,①全省2791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20多万农户装上了宽带;④涉农网络资源丰富。“陕西兴农网”、“西安金农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1年1月②,全省超过百万农户享受到语音包月信息服务;⑤“一村一品”模式确立。陕西“一村一品”的村子将近千个,从业农户达到80多万户,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脱颖而出,渭北苹果、陕北杂粮、镇安板栗等产品闻名遐迩;⑥示范效应开始显现。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千阳油桃卖了个好价钱,岐山北郭民俗村的农家乐将臊子肉卖到了新加坡,商洛农民将柿饼卖到韩国。

3 “三农”制约陕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开展

虽然陕西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势头良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3.1 “农民”的制约

3.1.1 农民经营意识落后 陕西省地处内陆,传统生产和营销观念根深蒂固。农业集约化经营还不普及,农户生产规模普遍小而散。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一定的投入,投资回报期较长,甚至存在短期亏损的风险,很多农产品销售者往往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大多数消费者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于网络营销缺乏信任,人们宁可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也要一睹农产品的“真面目”。

3.1.2 农民缺乏技术能力 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要求营销主体要掌握计算机操作、商务信息与收集、甚至网页设计和日常维护等技能,但农民大多对计算机网络缺乏了解,从而极大地制约着陕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已经建成的村级信息站,因为缺乏必要的办公经费和技术人员,难以维持基本运转。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4.85亿,但农民只占到5.3%。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的占到了47.9%。这些人主要是高龄群体或农村人口。随着关天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在农村的人对网络知识更是缺乏了解,这是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2 “农村”的制约

3.2.1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要求畅通的网络传输渠道。虽然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地区差异和城乡鸿沟依然存在。非网民因为“费用贵”和“无设备”的依然占到了26.8%,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不具备上网的网络设施和基本条件。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自己购置计算机、接通宽带上网仍然有一定的困难。

3.2.2 农产品营销网站资源缺乏 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涉农网站接近2万个,但陕西仅占1.3%,且大多由基层政府和中国联通投资建设。农产品经营者参与较少,缺乏专业性,实际利用率很低。除了陕西农业信息网、西安金农网有一定影响外,很难列出较有影响力的农业站点。 另外,陕西涉农网站以提供农业政策、产品供需、企业宣传等信息为主。没有实现对农民生产决策的指导、更没有发展成交易的平台,难以形成农产品全流程网络营销。

3.2.3 农村物流体系落后 农产品物流问题首先表现在供应环节。由于农户大多分散经营,加之农产品种类繁多,因此难以快速的集中供应。更严重的是销售物流。网络营销突破了农产品销售的地区限制,但农产品容易腐烂,不易保存。而目前我省第三方物流比较滞后,尤其是具有全国性冷链服务的物流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3.3 “农业”的制约

3.3.1 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 农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中会发生腐烂,极易造成损失。所以农产品在销售时要尽量缩短流通时间,妥善保管,但冷链物流运行成本较高,而农产品大多附加值不高。这就对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构成不利影响。

3.3.2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标准化的产品更适合网络营销。农产品的标准化表现为质量等级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和产品编码标准化。但我省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较少,农户分散经营,不易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这些都制约陕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和信用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很多农民和涉农企业不愿尝试网络营销,这些都制约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与发展。

4 陕西省开展特色农产品网络影响的对策建议

4.1 培养农民网络营销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政府要消除农民对网络营销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搜集典型的示范案例,让农民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出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税费减免政策,鼓励并帮助农民和各类涉农组织和企业尝试开展网络营销。其次,政府应充分发挥村级信息服务站的作用,招聘大学生信息员,或选择暂时待业的新型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商务信息收集和的方法和途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电子农务体验中心”,免费为农民培训电脑操作、网络应用技能。

4.2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和家电下乡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购买了电脑,但相对电视和手机比例依然偏低。省农业厅和信息产业厅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使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资源农产品供求信息。

4.3 多管齐下发展网络营销 农户、农产品生产组织、涉农企业都可以结合自身技术能力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网络营销。比如个体散户,可以选择淘宝、腾讯微博等第三方网络工具和平台,中等规模的可以依托金农网等B-B平台,资金、技术能力较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开展品牌宣传、商务沟通、在线签约等多种网络营销业务。

4.4 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首先,政府可出台税收、信贷、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措施,鼓励、支持大型连锁企业与农村合作社对接,如中国邮政、银桥乳业等,借助他们已经建立的经营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配送。其次,政府或龙头企业可以在陕南、陕北、关中分别建立地区性、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中心,重点扶持一批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最后,针对农产品易腐烂的特点,政府在在物流系统设计时还要考虑农产品的保鲜问题,确保农产品新鲜上市,以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实现。

4.5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 农业合作社要积极发挥作用。合理安排参与农户的种植时间和品种,实现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打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生产中逐步推进绿色鲜活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以优良的品质和包装提高陕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竞争力,促进我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全面普及和发展。

5 结语

陕西农产品品种多、品质优,但往往增产不增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营销方式落后导致的营销渠道不畅。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农产品网络营销将逐渐被农民接受和运用,并真正为我省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

参考文献:

[1]李磊.洛阳市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5).

[2]胡珊娜.农产品网上营销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11(17).

篇7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农副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是体现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发达国家农业物流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而我国目前不少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却是一个质量减损、价值降低的过程;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仅为5%,而我国高达25%~30%。因此可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减少农业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农产品销售的人工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和提高生活水平。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如配送、维修、市场调研等都是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大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农业更加现代化、科技化。例如,在农产品的物流中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物流信息可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广泛的配送网络推动农业领域的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农产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农产品消费物流的运作,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和销售水平,打造农业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

第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交易成本高,难以进入加工和流通领域并分享其较大利润。建立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以有效地填补农业组织上的空白。物流公司作为中间组织,连接农户与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这样既能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产品质量,又能节约交易费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第五,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与工业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生产之所以收益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小、产业化层次低。目前,单干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农产品的滞销又使得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缺乏内在动力,农业物流的发展将使得农产品货畅其流,能较好地实现农产品价值,从而就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愿意生产更多的产品,于是就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六,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农产品时,人们关注的不仅是温饱,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样就对生鲜农产品在品牌、加工、包装、超市、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需求的这些新变化,需要现代的农业物流模式来满足,即建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统一组织货源,并进行清洗、检疫,商标注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物流公司可以分销我国的农产品。我们的部分农产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质量不占有优势,而成本又较高。例如,从加拿大进口的玉米和大豆,到岸价格与国内玉米、大豆的生产成本相当,而且其质量不次于国内。假如物流成本再高,就更无法与国外的农产品竞争了。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应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城市的发展,吸引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另一层含义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村的工业多集中在城镇,县(市、区)域工业物流也是农村地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区),以物流的发展改造城镇工业,会加快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发展农业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这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应有之意。

二、影响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

分析我国农业物流业现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农业物流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从而成为影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尚不够高,农业物流发展缓慢。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偏低,农业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业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第二,农业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物流成本高。“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农业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粗糙,不规范,包装简陋,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第三,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上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第四,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体系,农资和农产品流向带有盲目性。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批发市场”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的途径和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农业物流的发展,农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可能会再次面临低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也无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遭遇挫折。因此,我们应以农业物流为切入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以,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物流,是迈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步。

第一,加大现代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性投入是关键。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近期优先扶持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增强集散和服务功能。加大对农业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改善与农业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农业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科学总结和创新农业物流的运行模式,提高农业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在加强和提升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重点扶持超市化、连锁经营化、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以及各种专业型和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现代农业物流的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具体导向性政策,并积极扶持和大力推广,实现现代农业物流理念、规模、层次、管理的整体提升和迅速扩张。支持农民创办农业流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流通形式。鼓励商贸企业、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系统等市场流通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拓宽为农服务领域。

篇8

一、农产品绿色物流概述

农产品绿色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是农产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流动过程中实现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也就是以农产品为对象,通过农产品绿色加工、包装、储存、绿色运输和配送,以及废弃物回收的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其发展目标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损耗,减少污染,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绿色化。

二、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

物流概念的引入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引入则发生在经济发展快速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之下。在倡导经济和环境共生的经济理念下,农产品绿色物流开始发展。经过几年发展,农产品物流各环节初步走起绿色化道路,在运输上规划运输路线,缩减运输时间,仓储上改变仓储结构,提高仓储利用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先前只顾经济增长,不顾环境污染的状况。但是过度的强调环境保护,就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考虑经济发展指标,难以将绿色经济落实到位,在绿色物流的发展上没有给与税费、管理上的优惠政策。此外,对于农产品经营者而言,利益是经营者的关注点,过多的关注于农产品的价格,相对物流的其他环节比如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缺乏认识和实质性的改善。

(二)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

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绿色观念没有得到落实。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使得走绿色化道路成为一种口号,但真正落实,却做得不是很到位。部分地区考虑地方经济利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使绿色口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此外,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上,农户、分销商、消费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环保意识的欠缺。

(2)政策法规不健全。从政策体系看,农产品绿色物流相应的配套体系没有得以建立,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从法律制度看,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交易法或相关法律法规,而与农产品绿色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涉及农产品绿色物流部分环节,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3)运作体制落后。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要求物流各环节相互合作,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在行政部门对农产品物流的管制上,管理分散在运输、农产品、工商、食品监督等不同部门,加之在职能界定上不明晰,造成监管程序繁杂,市场监管不力,良好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秩序难以得到保证。

(4)物流技术不够发达。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象多是鲜活度较高的农产品,对运输过程的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目前,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关数据表明,由于农产品储运装卸设施设备水平低,导致鲜活农产品储运成本在总成本中高达60%之多,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能控制在5%以下。

(5)专业人才缺乏。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需要这样一批人,即对农产品的特点十分了解,又对物流环节的各个方面很专业,能够独立设计物流系统,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融合。这批人哪里来,如何获取,成为一大难题。就目前大学专业方面,这块仍不成熟,农产品绿色物流方面的专业有待深化完善,相关人才需求仍是供应不足。

三、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滞后的对策

加强农产品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首先,提高农民素质是农产品物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政府提供帮助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软硬件结合,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其次,政府应尽快改变教育模式,加大职业化教育,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持续快速培养物流专业人员。同时,物流企业方面应该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企业自己的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中心。

推进农产品流通国际化。虽然我们国内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较弱,但是我国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积极促进一些有条件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密切协作,从而,借助外资从事现代物流配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大市场”,与此同时农产品物流已慢慢延伸于物流链,增强了其核心能力,推进了农产品流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步伐。

政府为农产品绿色物流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在权利范围内给予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健全和督促物流各环节遵守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基本要求。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通畅度;开发生产农产品运输工具,尤其是特种车辆的投入;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的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整个物流链条上,要努力抓好技术创新。

积极开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效建立专业化的仓储,配送,和逆向物流的运作体制,将有效减小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方的压力,专业化的仓储、运输、配送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消费节奏,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可以减少资源重置率,实现供应链各环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各环节企业的资金周转率,缓解农产品经营者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信息化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里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并列令人关注,该创新提法体现了党对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反映出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渠道,位居营销领域的4大要素之一,它承担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方面的功能,一直被各个企业重点研究和建设。“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咽喉。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为关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世界农业渠道信息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私人提供。但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居住分散、消费难成规模等,限制了多种方式的作用空间。

在农业领域,信息化发展进程各有不同,目前中国数字农村网旨在打造“全球最具价值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目前农业行业内中国数字农村网的信息化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信息化将是渠道建设的方向。

中国数字农村网包括农业门户、县站联盟、农产品批发,其中农业门户依托全国强大的农村信息站和总部采编力量和良好的媒体合作关系,及时、全面、准确的报道最新“三农”动态、追踪“三农”热点、解读“三农”政策。并依托全国渠道整合全国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批发市场商户、贸易公司等等,为其提供线上线下的营销服务。在第16届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中国数字农村网一举获得了”后稷奖“和”优秀展示奖“,成为农高会举办16届以来首家获批此殊荣的电子商务企业。首创的M2M电子商务模式也获得了”神农氏创新成果奖“,并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理事单位,信息化建设对中国数字农村网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显著成效。

渠道信息化对企业的贡献

渠道管理系统使中国数字农村网“农村信息化”又迈出了一大步,它为公司及各界关爱三农人士提供了一个即时了解市场信息的平台,包罗的三农信息更广泛。如系统主要分三大块功能:一、商档案管理;二、商销售库存管理;三、货物流向管理。以上功能不仅为中国数字农村网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信息,更能迅速地了解商交易情况及库存情况,并为此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同时也为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使其清楚地了解某一时间段内哪种农产品销量最好,为接下来的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且渠道管理系统与服务系统数据接口,使公司能更好地监控渠道物流走向,作为以区域销售模式为主的工作站来说,这一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保障商的利益。

渠道信息化,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的优势。第一,信息的对称化。管理信息的对称化原则是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原则。在商与公司合作的时候,商对公司的情况都有知情权,而知情权主要靠信息化,没有信息化,根本构不成知情权。第二,管理规则硬性化。使得中国数字农村网完全实现政令通畅,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数字农村网商的作战能力。第三,管理成本节约化。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就可以把节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第四,管理状态的公开化,就是给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平台,所有的管理状态都能够公开化。第五,管理意愿平台化,即任何人都可以对管理组过程或原则发表意见。中国数字农村网的相关部门将会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相应的答复,彻底实现信息沟通的及时和无障碍化。第六,管理无定计划。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对企业进行管理,真正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艺术化。

以上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渠道建设方法所无法完全具备的,它有效地实现了企业整体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信息化,是渠道建设的方向,也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渠道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

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目前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为特点的种养殖业规模户,产前缺乏健全、稳定的投资机制,生产过程中没有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等风险保障,产后找不到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后续服务。投资方向、规模大小全凭农户“跟着感觉走”,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服务体系和中介组织,生产经营保障机制不健全,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一、城市回收物流的含义及对象

城市回收物流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而产生的废料、边角料,例如其中被消费者送回的不合格商品,因此而退货的,返厂重修的,这些物品而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

回收物流所包含对象:不能被利用的物料、报废破旧的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及废旧的包装物品;无利用价值的辅助材料等;生活中废旧物品等。总的来说就是那些在性质用途上变成旧物、废品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的物品都属于回收物流的对象。

二、绥化市目前回收物流发展现状及分析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生产商也在不断的更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人们购买的产品也不断的增多,所以废旧产品就不断的增加。目前很多城市的回收物流还没有开展,很多的企业还没开始重视,大多能做的都仅仅停留在回收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层面上。到现在为止绥化市没有成型的回收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也不完善。城市垃圾的处理都有特定的部门负责管理,仅仅对其收集,不做过多的处理。工作就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局面,整体的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绥化市的生活垃圾只用废品收购站来收集,没有什么企业对其负责,将可重新利用的废旧物品和材料返回给生产商。绥化市回收物流就是这样的状况,在《绥化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摘录》吕金生提出:“近年来绥化市政府、市委高度重视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工作,尽早进行规划建立一批终端设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不过和标准的要求还差很多,和国际平均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机制方面就相差很多,设施设备比较破旧;绥化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混乱,得到重新利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众多的公益事业当中回收垃圾的再利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环境的保护很重要。合理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和利用问题,是绥化市民的共同意愿,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绥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建议加强此方面的建设。”同时田桂玲在会议中提出:“要加强物流业管理”。要想解决绥化市生活垃圾的问题就要与绥化物流业相结合,发展物流业的同时解决生活垃圾问题,所以绥化市的回收物流业的发展得到了十分的重视。

三、绥化市回收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回收物流刚刚起步,很多城市的居民没有回收利用资源的意识,社区的公益宣传做的不到位,所以就没有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当地的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条例,或是奖励制度尤其是对于企业,这些问题都妨碍了绥化市回收物流业的展开工作。

1.对回收物流缺乏认识

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来讲并没有意识到回收物流的意义,看重的只是眼前的利益,想的不够长远,对其不在意,甚至有的企业不明白回收物流的含义,对其了解程度微乎其微,对于可以回收的资源置之不理,没有回收的意识,他们觉得眼前的利益至关重要,如果花费精力和金钱在回收物流上是不值得的,实质是一种浪费,对此就不重视,大多数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回收物流的建设,只顾盲目生产和销售,没有对使用后的产品做合理化处置的意识。很多意识好点的居民对回收的理解就仅仅停留在废品回收的层面上,意识浅薄的就更达不到这个阶段层面了。绥化市相对其他城市来讲属于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分散形式的农村为主。这就会给绥化的回收物流带来困难,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当地的企业就避开回收物流的话题不谈,对其不理不睬,这就导致绥化市的回收物流得不到发展和应用。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有关城市回收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用来加强城市回收物流管理,为技术的开发做好保障,推动城市回收物流的产业化。国家的一些政府就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一些试点城市,对其进行实施,以利于回收物流的发展,同时并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现阶段大多城市只限于宏观层面,绥化也是如此。在经济、技术、执法上都缺乏可操作性,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依据,无法可循。即使很早就已经出台了《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没有得到应用,这些问题就阻碍了当地回收物流业的发展。使其发展速度慢。

3.回收物流渠道混乱

我国的回收物流体系都不健全,绥化也是如此,除了废品收购站就没有其他回收站点了,大多数的回收工作都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个人来做,回收环节多、设施不配套、渠道混乱等弊端,回收物流的数量、种类都不稳定,一般只回收经济效益高的废旧产品,而大部分的回收价值低、污染严重的废旧品就得不到回收。当地的小企业即使有自己的废品收购站,也只能处理好自己企业的废旧产品,要想解决好整个绥化市的回收物流问题并遍及绥化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4.回收物流技术落后缺乏专业人才

回收物流系统比较复杂,不但要有基本的物流功能,而且还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设施设备,用于生产、流通、加工的各个环节,就要不断的研究、设计、生产、才能对回收回来的废旧产品进行加工获得使用价值,流入市场。要想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就要求绥化企业拥有高水平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来掌握回收物流行业标准和现代信息技术,绥化市回收物流得不到发展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人才。与其他地区相比绥化市的物流行业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以上因素都是影响绥化市回收物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5.资金投入问题

城市要想拥有完善的回收物流系统,就要求城市建设足够的设施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就会给当地政府和国家政府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地的正向物流已耗费大量资金,一些企业只考虑到回收物流的建设也会耗费大量资金,而忽视了回收物流的建设。绥化市的企业就不会考虑建设回收物流体系,因此回收物流在当地就没有得到广泛的建设和运用。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使得绥化市没有良好的回收物流体系,发展现状不良好。

四、发展绥化市回收物流的具体策略

1.提高对回收物流的意识和重要性

及时响应国家的号召,环保节能,建设友好型社会。就要求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回收物流方面,最好是做到城市居民人人都有回收意识,为回收物流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的认识,提高员工意识,当地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提高他们开展回收物流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才会着手回收物流的建设,既节约资源又会增加企业的效益,在生活生产中才能为回收物流的开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建设完善的法律发规

回收物流的发展和政府息息相关,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支持并有明确的态度,深知当地回收物流要想得到开展必须要有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政府应当响应“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号召,树立良好的企业环保形象。企业也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开展回收物流意义和对企业的益处,积极配合。根据法律明确自己的义务,尽职尽责。

3.规范渠道

建立回收站点,对废旧产品进行合理的二次加工。由于回收环节多过程复杂,就要合理的削减不必要的环节;治理回收渠道,使其达标;设备之间被套的问题,在选取设施设备的时候要尽量严格规范,避免问题的出现。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和运送是回收物流的主要工作,因此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回收物流也可以新建回收物流渠道。可以依托第三方,第三方管理负责的优势主要有:信息资源广、专业优势强、服务质量高等。我们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优势,合理利用。

4.加强技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绥化市从事回收物流行业的工作者大都是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并不具有掌握先进技术和行业标准的能力。不能对回收物流系统进行标准化、合理化的操作、管理,因此必须要加强技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消除因人才问题而影响回收物流发展的这一因素 。要积极响应“以人为本”培养先进人才的号召,物流行业是个新兴行业尤其在回收物流方面,人才极度匮乏,绥化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当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与绥化市当地的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人才实习基地,尽量把绥化当地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留在当地,加强绥化市回收物流方面的建设,同时当地的物流企业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为绥化的回收物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大资金投入

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回收物流的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如果绥化市的回收物流业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得到应用后将会给绥化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最好是把回收物流机制的建设项目列入招商引资行列。引用外资来加强绥化市当地的回收物流建设。

参考文献:

[1]宋金鹏,魏立峰.我国回收物流发展关键问题分析[J].物流技术,2008,27(04):62-64.

[2]张新颖,证明主编.回收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金利娟.基于绿色经济管理的回收物流系统研究[J].物流科技,2004,28(115):52-55.

[4]张云.城市物流--城市发展中的绿色通道[J].物流技术,2007,26(26).

篇11

1、引言

物流运输概念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入我国后,被纳入到经济研究的视野中,且在实践中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物流运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物流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成为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泉”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物流运输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深入。现有的偏远地区物流已经不能支持偏远地区的发展,发展偏远地区物流已经成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偏远地区物流配送中心是沟通偏远地区和城市的桥梁,是偏远地区物流的重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偏远地区物流配送中心有助于降低偏远地区物流成本,对推动我国新偏远地区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偏远地区的经济特点

偏远地区多在山高路远的农村地区,交通、通讯设施比较落后,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较少。居住的人口多为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向性。在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主,落后的自然经济和现代工业元素相互混杂,相对独立的民族习俗和外界的意思相互交错,形成了偏远地区的半封闭性区域。在偏远地区,一方面由于受恶劣地理环境的限制,其生产方式还非常落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工业产品的流入直接把现代工业元素带入了偏远地区。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偏远地区半封闭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物流对偏远地区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3、加强偏远地区的运输策略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本文使用的物流硬运输主要指公路运输,物流软技术指物流人员的素质培养。

首先要注重人才的引入。人才的竞争是新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所在。要解决目前偏远地区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偏远地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偏远地区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偏远地区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偏远地区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已批准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培训标准,应该以这个体系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职教育。

其次要加强服务管理。根据国外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来看,具有多种增值服务的公司更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同时这些公司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运作方式,能够提供给雇主“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达到最佳的物流效果。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依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提供多样的增值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同时尽可能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增值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以服务促发展;通过提供全方位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方式,与客户加强业务联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从而赢得更为广阔的客源市场。一方面要减少物流运营成本,包括节约成本观念和控制成本观念,在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但成本控制不仅是单纯的成本压缩,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使企业管理者清楚地掌握成本结构、成本控制要点,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要进行仓储管理,为物流系统的高效率运转提供支持,承担起改变物品空间状态、保证生产有效进行的重要责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1)成本意识管理,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包括节约成本观念和控制成本观念。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在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目前我国许多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还很脆弱,而有效的运营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关键。但成本控制不仅是单纯的成本压缩,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使企业管理者清楚地掌握成本结构、成本控制要点,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2)注重仓储管理,仓储管理的高效运转会对整个偏远地区物流系统起到促进作用,为物流系统的高效率运转提供支持,承担起改变物品空间状态、保证生产有效进行的重要责任。存储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活动进行的顺利,仓库管理的意义是消除生产与消费的空间、时间,其种类、数量等存在着的矛盾。特别是在现代生产条件、良好的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要求生产商品的供应更准时、品种更齐全,仓库管理将采取更重要的责任。存储管理实现由生产物资给消费者“内容”停滞,保证公司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成为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内部活动的必备条件的凝聚力。第二,存储管理可以保证产品的有效利用;产品在生产以后和在消费者手中面前,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条件,都可能造成产品损坏,使其数量手中、质量降低,影响其使用价值。甚至是国家市场,各种产品都必须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它,不然你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存储管理才能确保产品的价值,确保工作流程的市场产品,加强了对产品的保护,确保产品的有效利用, 避免因为保存条件不合理或者库存操作水平落后而产生的浪费。第三,仓储管理可以有效调节市场;仓库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供应来规范市场供应和需求,并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从而协调相关专业市场利益。具体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决定仓库物品,根据确定存储地点的区位优势, 以生产差别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第四,仓库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手段,降低产品成本,在仓储动用中,为了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在空间和时间的平稳转移,有必要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将带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增加。存储管理可降低材料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物质损失和劳动消耗,加快流通和资本货物流,从而节约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要培育企业竞争力,提高思想意识。偏远地区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人人都要识大体、顾大局,要拧成一股绳,事事处处为着生产效益这个中心任务,才能形式机智和活泼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积极性,改变现状,取得预期的效果。思想要素,首先是启蒙宣传与教育。物流的概念、含义、内容、作用等不经过一番启蒙宣传和教育活动,多数人是不会了解、不会认识的,不理解物流的重要性,当然就不会引起对物流的重视;没有这种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则不会变成大家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充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人们也不会知道物流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搞好物流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行动往往取决于认识,认识则取决于学习和教育,因此,物流的启蒙宣传和教育,应该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首要因素和基本条件。

4、结论

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是在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企业应该认真做好项目考察工作,从人才引进、建立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仓储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综合考虑,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促进偏远地区物流运输的发展。

篇12

2014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与10万个村级服务站。敦化市政府积极与阿里集团接洽,成为千县万村计划中的一分子,积极推进农村淘宝建设,并取得了卓有的成绩。敦化市现今已有54个村级服务站开始营业,其中贤儒镇太平山村运营当月累计下单额近10万元,初步解决了农户“买贵卖难”问题,但亦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1.主要情况

敦化市于2014年积极筹建电商协会、收集相关基础数据。对全市名优特产品及“村淘”项目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组成3个专项工作组,对全市名优土特产品、旅游产品等开展数据调研,开展农村淘宝建设活动;目前,敦化市现有54家服务站投入运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1农村网淘基本运营情况

敦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互联网金融建设,由敦化市商务局牵头成立敦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供销、流通、电商企业不断建设完善农村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农村消费品、农村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交易,打通农村商务最后一公里,在现辖54个服务站积极开展电商知识实际操作培训,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工业品网购进村。暂时依托平台为淘宝网大德敦化店,营销产品主要为敦化本地林下产品,例如黑木耳、人参、煎饼等产品,陆续会推出敦化刀画、松花石工艺品、俄罗斯货、韩国货等。9月14日大德敦化店入驻人人店网络平台,仅21个小时,发展承销商3000余人,创造利润1万余元。据统计,自7月1日服务站运营到现在,累计销售已过万单、销售金额已过200余万元,位列北方大区第一名;获得商务部与财政部授予的“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称号”,并授予“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荣誉称号,获得财政部与商务部的1850万元财政支持。

1.2互联网孕育农村新生态系统

农村商品单一,以往敦化下面乡镇的村民只能坐几十分钟的客车到城里采购,浪费时间、金钱不说,还经常因为担心错过返程车致使购买物品时匆匆忙忙,丢散落四,需要再次来城里购买。当农村淘宝入驻乡村后,大家围绕着电脑就可以精挑细选自己需要的物品。不仅商品与市价便宜不少,而且快递还可以直接送到家里,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2.面临的困难

2.1农户认识不到位制约“村淘”建设发展

“农村淘宝”在农村还属于新鲜事物,一些县乡的干部、返乡大学生也是相当陌生,至多知道网上买卖东西就是电商了,而不知电子商务的真正含义是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离真正的电商概念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简单一个例子就是农民收粮时,与粮商的及时性非现金收益也是电子商务,这种模式可以避免农民因为收到假钱而造成损失。领导集体认识不到位,村民认识不到位,就无法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与有效的反馈,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2.2专业人才短缺阻碍“村淘”规模化进程

一是“村淘”县级运营中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团队开始组建,需要招聘运营、美工、文案、策划、摄像、客服等电商人才,目前缺少10人左右。二是解决农村“村淘”人才缺失问题。由于农村懂电脑操作的青年人口少,仍需招聘部分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一定数量的农村中开展“村淘”服务工作,现在35家“村淘”服务站中,至少缺失20名公益岗位大学生进行创业。随着村淘的普及,需要逐步增加招聘人员。

2.3存在融资难题制约“村淘”发展前景

一是村淘项目补助资金,按照阿里巴巴对“村淘”项目建设要求,阿里巴巴负责县级运营中心的软装修、每个村级服务站电脑、电视、门店装修等硬件设备和农村菜鸟物流体系建设;政府除需提供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的办公场所及1500平方米左右的仓储、分拣配送中心场地外,还需对每个村级服务站提供半年物流补贴和运营补贴23900元,50个村级服务站需补助约119.5万元、200个村需补助约478万元、303个村需补助720万元、80个森工及市林业局所属林场需补助约150万元。二是创业需要热情,更需要物质基础,而资金恰恰是返乡创业主体必不可少的。类比我国浙江“淘宝村”面临着诸如总体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较低、自主品牌少、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就是资金的掣肘。

3.对策与建议

3.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电商认识

一是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领导干部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带好群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微信平台等媒体加大对电商的宣传氛围,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全力开展围绕电子商务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依托组织、人力资源、民政、农业、共青团、妇联等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和经费,全面开展免费电子商务培训,采用定期培训、“5+5实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扎实有效开展电商会员培训,推动全民创业,打一场“人民战争”。

3.2采用“外面请+内部培养”政策破解人才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