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9 14:36: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制药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制药的意义

篇1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当今生物技术应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引入和普及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使用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六成以上的药物都来自生物技术合成,究其原因是因为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传统制药技术造成的原材料浪费、节约资源,并能更好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人类身体健康。

1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概述

当今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时期,也是各种人类疾病频发的阶段。面对这种时代背景,生物制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社会各领域蔓延,已成为保健食品、生活用品、医药等领域常见技术手段,特别在现代医学领域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过去人类无法医疗的各种疾病,极大提升了人类寿命和身体健康水平。

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系统的内容,它包含了医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多门学科,并充分的利用了分子生物、分子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基础科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各种先进制药仪器的产生,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发展最活跃、最迅速的新兴技术产业。目前,我们常见的生物制药技术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制药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崭新道路,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了最有希望的技术依据。

2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都应用在医学领域,其中医药制药领域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也引起了医药工业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为此,下面我们有必要就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2.1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活性因子与激素是当今人体生理代谢和机能调节的主要物质,它以活性强、诊疗效果明显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物质在自然界存在很稀少,而不管是从动物还是人类身体中提取,难度都相当大且困难重重,这种有限的来源与无限的临床诊疗需要之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就拿胰岛素来说,它在糖尿病诊疗方面效果十分突出。在过去,胰岛素主要是从动物体中提取,一方面资源匮乏,而且价格也不便宜,而采用基因工程来提取胰岛素,则不仅减少了因为胰岛素提取而对人体和动物造成的危害,另外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实现大量的生产与制作。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在胰岛素提取中,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的发酵罐中可以提取10g的胰岛素,相当于从450kg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总量。人体中的胰岛素通常都是由脑下垂体分泌产生的,产量非常细小,这种激素在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提取,不仅难度非常高,而且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工作中业界必然会更加重视基因工程的研究。现如今,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胰岛素提取已成为医药领域的常见手段,这种激素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相关临床领域,且很好的满足了临床诊疗需要。

2.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

酶催化技术、微生物转化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制药领域,成为制药工程中的常见方法。但是一直以来,这种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药性、药物品质方面存在不足,而酶与固定化技术的结合则有效的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在制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们常见的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的蔗糖等药物中经常见到。在原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150U/g,l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用固定化酶的膜反应器分离布洛芬可得到许多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体外试验证明其S~异构体比R~异构体活性高100倍。酶及固定化技术直接用于临床。酶通过微囊化过程固定在0.2~0.3un厚的半透膜内,组成20~1000u,m的人工细胞,再配上固定的氦吸附剂就组成了初步的人工肾。近年采用多种固定化系统组成的人工肾可在体内反复返转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2.3 细胞工程及单克隆抗体

植物细胞工程培养技术为开辟药物新资源、使微生物原料生产工业化、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应用之中,中草药数千种,其中89%来源地植物,初始靠手集野生资源,最后鉴于野生资源有限,及不断开发利用,难以满足需要,许多名贵药材如天麻、人参、当归、黄茂等均采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所含有效成份较天然植物含量高。由此可知,植物细胞工程将为人类创造一代新型中药制剂造福人类。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以植物的微生物难以生产出蛋白质类药品,并实现工业化、商品化。英国韦尔科母公司采用8立方米培养罐培养生产。一干扰素为工业化动物细胞培养典型实例,被称为“超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获得成功。1975年英国科学家通过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经体外培养、分离可得到一些无性繁殖细胞株,它们能分泌免疫学均一抗体。这种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一经问世显示巨大生命力,由于单克隆抗体目前在医药领域具有特异性强、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单克隆抗体代替传统的抗血清用于临床诊断。由于单克隆抗体对相应抗原结合,具有高度专一性,因此有人试用肿瘤抗原的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携带者,将药物导人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药物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由单克隆抗体和抗癌药物组成的导向药物为“生物导弹”。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技术的单克隆抗体与同位素结合还可进行体内定义诊断。抗癌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索、阿糖胞昔、甲氨喋吟、新制癌素等。

结束语

总之,现在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业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生物制药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其应用价值不可估计。有人预言,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制药技术将迅猛发展,对开发医药新产品,创造新工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生物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发展

Key words: bio-industry;biological medicine industry base;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010-02

0 引言

随着国内外生物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加剧,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存在着提升总量和调整结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继续做大,产业GDP总量以及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待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更迫切地需要做强,化学药中的原料药比重过大,中药、生物制药比重低、偏小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逆转,急需扩大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和成药的比重,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我省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环境还不够优化,领军人才匮乏,产品科技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集聚度不高,急需科技支撑和引领。

“十二五”期间,全球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我省创造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国家培育生物产业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背景,但各省发展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势头很猛,竞争激烈。

面对国内外形势,立足现有基础,科学规划,挖掘优势,加大扶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是我省产业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之一,也是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1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的实际意义

围绕优势产业,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研发一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大力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与集聚区,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1 有利于强化重大创新产品的开发 围绕做强医药产业目标,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立足现有技术及产业优势,强化重大创新产品研究开发,开发自主创新药3~4个,重大仿制药5~7个,生化及生物技术药8~10个,快速培育高端医药产业。

1.2 有利于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品 围绕做大做强传统优势药、建设世界级原料药创新及生产基地和全国中药生产基地的目标,加强技术改造升级,提高技术工艺及装备水平,改造传统大品种原料药6~8个,开发4~5个中药大品种,引领传统优势医药产业发展。

1.2.1 传统大品种原料药生产技术及工艺的改造升级 积极推广应用结晶技术、手性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膜分离提取技术、生物催化转化技术等现代制药技术,重点突破头孢菌素、维生素、青霉素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大品种原料药的发酵、结晶、分离、提取等关键生产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生产技术与工艺,完成7-ACA、青霉素V钾、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维生素C等一批大品种原料药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与技术标准,提高药品疗效,降低生产成本,巩固我省原料药传统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

1.2.2 中药大品种生产技术及工艺升级 针对中医药“高效、质优、价廉”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中医药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促进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的融合,加快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2.3 药用辅料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及品种开发 引进、研发新型制剂辅料品种和技术,发展壮大新型药用辅料产业,构建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制剂、辅料、包材等完整的制药产业链。

重点开发重组人血白蛋白药用辅料等生物技术新型辅料,开展半合成抗生素中间体及缓控释材料、速释材料等药用辅料研究,突破酶法规模化生产等新型药用辅料开发关键技术,开发缓释剂、靶位释放剂、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等新型制剂材料,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1.2.4 优势产品生产自动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 围绕重点产品,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集成创新,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生产工艺,开发药品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在线监测工艺,大幅提高生产率,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1.3 有利于突破一批关键生物技术

1.3.1 做大生物工业产品 围绕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能耗和污染,以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为重点,突破工业酶规模化表达、生物基单体的高效共聚、生物基材料制备、微生物代谢调控与发酵优化等关键技术,开发超临界精制等生物提取工艺,逐步壮大生物色素、土霉素碱等生物制品等。

1.3.2 发展生物农业产品 加快转基因育种、动物克隆、农产品生物制造等现代生物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我省传统农业向高技术农业跨越。

1.3.3 培育生物环保产品 针对我省重点行业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大气污染特点,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为重点,加速推进生物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1.3.4 开发生物能源产品 加强适宜我省荒山、贫瘠及沿海非粮能源生物新品种的研发,加快培育黄连木、文冠果、甜高粱等高含油、高热值、高产专用能源植物品种培育,开发加工提取及产业化开发工艺,发展能源植物产业。

1.4 有利于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示范 针对制药行业存在的能耗、物耗高,废水、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等问题,加强制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支撑医药产业科学持续发展。

1.4.1 药品绿色生产技术工艺开发与示范 研究原料处理、中间体制备、药品合成等产业链关键节点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推进医药清洁生产。

1.4.2 制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开发与示范 针对不同制药工业类型,研发产业共生网络的链接技术、稳定性技术,构建产品链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促进制药工业能源梯级利用,减少资源消耗。

1.4.3 制药工业污染治理技术工艺开发与示范 重点开展制药工艺废气VOC处理技术、发酵尾气净化技术、制药废水、废渣预处理技术、微生物强化净化技术、深度处理技术研发及成套装备的开发,集成制药废水污染防治高效低耗处理成套技术和发酵类药物残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降低制药行业污染,实现综合利用。

1.5 有利于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针对优势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五大创新体系,搭建一批创新平台,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运行机制高效、技术链与产业化链密切衔接的技术创新体系。

1.5.1 搭建开放式技术创新平台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做,企业主体,科研院所支撑”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重大药物研发技术平台、新型制剂研发技术平台、生物技术药研发技术平台、微生物药研发技术平台、现代中药大品种研发技术平台、辅料及包材开发技术平台、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价技术平台、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平台等综合性创新平台和3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形成较为系统的前瞻性技术研发、药物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剂、中试制备与质量控制等新药创制体系。

1.5.2 培育产学研一体创新联盟 按照“平等自愿、权责对等、利益共享、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依托核心企业,采取项目转让、项目合作、共建共性技术平台等合作模式,以科技为纽带,培育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一体化的产学研创新联盟,重点做强以石药集团、华药集团牵头的抗生素、维生素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微生物药物技术创新与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通过联盟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1.5.3 完善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依托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其他社会团体建立包括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流配送在内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水平。

2 结束语

建设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同时,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创新链条、提升创新能力、做强做大产业为主线,立足现有基础及亮点,发挥我省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创新团队,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推动创新及产业亮点向产品链、技术链的延伸扩展,实现我省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的纵向整体跨越。

参考文献:

[1]曹昌,康勇,胡晓江.从县级工业园到国家级产业基地 浏阳试水“生物医药谷”[J].中国经济周刊,2008(24).

[2]姚维岭,于灏.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撑能力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02).

[3]张钰莹.是机遇,更是挑战――生物制药企业如何走好图强路[J].中国处方药,2010(11).

[4]王莹,邓丹,张扬,黄晓莉.如何发展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J].辽宁经济,2010(05).

[5]记者任永琦.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医药产业[N]. 本溪日报,2008-04-29.

[6]加大工作力度 集中精力抓项目 加快推进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N].本溪日报,2008-07-17.

[7]王舒.尽快把本溪打造成我省中药产业基地[N].本溪日报, 2008-03-03.

篇3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涵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等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二、生物医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生物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认识上的不足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多数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有的生物医药企业习惯于满足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有的生物医药企业虽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生物医药企业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生物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它绝不等同于规章制度,也不等同于内部管理,更不是组织计划。

(二)制度和执行问题

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不够,有些部门甚至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章不循,将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用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有时遇到具体问题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人员素质不高

人是生物医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从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人员的素质远未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由于管理者对生物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负有主要责任,管理者的素质自然成为决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层素质不高,是引起我国内控失败案例频发的主要根源之一。

(四)监督不力

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三、加强生物医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环境是系统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系统各要素实现能量转化与层次提高的物质源泉。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部会计控制要素的基础要素。研究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目的,一方面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架构的设计和实施要适应控制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重要目的是探讨如何营造和建立有利于会计控制的内部环境。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架构的基础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即:会计法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企业文化、生物医药企业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等。会计法规属于正式规则,是从总体上制约和影响着会计组织及会计人员的日常行为;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则是非正式约束,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会计事务的行为规范,是所有从事会计这一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和基本素质:生物医药企业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则是执行机制,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以实施的有力工具。

(二)合理设置会计机构

把握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组织机构,以及适合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管理机制。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而决定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记账。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会计组织应相对独立。

(三)明确会计责权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

对组织中全部活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有效地分配,特别对敏感职位之间的财务分工要准确合理;为执行任务和承担职责的组织成员配备所需资源,确保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与职责权限相匹配;使所有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行为、职责承担形式和认可方式以及与达成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无论会计岗位如何设置,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四、结论

总之,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制造业,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因此,风险防范是生物医药企业管理的必要部分,也是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动力。生物医药企业应该以风险为导向,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毅.论医药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及其完善. 企业家天地,2009;03

篇4

文献标识码:B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增加生物制品数量、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需求的技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在制药产业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领域。这就要求药学专业学生要有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知识,而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有自身特点,如何提高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生物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是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特点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的要求

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在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上相对较为薄弱,如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而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涉及到这些相关的基础课程,着重讨论的是应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制新药。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突出“生物技术”和“药学”的结合,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深入浅出的阐述生物技术相关原理,更需要强调药学的相关内容,重点是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探索

2.1加强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何在较短课时限制下加深学生对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技术制药的具体实例为线索,在其中穿插介绍涉及的相关基本理论。如在基因工程制药中以干扰素生产为例,介绍引物设计的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和表达调控相关的操作子等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整个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过程的理解。

2.2加强和药学相关学科的联系Ⅲ:生物技术制药的目的是最终获得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的药物,这就需要药学相关学科的支持,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通过生物技术获得医药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考察时,联系药剂学中药物常用的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对比基因工程药物和化学药物结构特点,引出基因工程药物稳定性需从其纯度、生物活性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而不能简单采用药剂学中介绍的Arrhenius动力学方程测定。

2.3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加强部分内容的讲解:结合本校药学专业特点,学生有中药学基础且对中药普遍感兴趣,而利用生物技术保护中药材以及大量获得中药中活性成分也是生物技术制药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植物细胞工程制药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物获得有用次级代谢产物原理及生产过程,学生反应良好。

3 教学方法的探索

3.1营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与学生预留与课程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复习药学相关内容以及生物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其薄弱点,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3.2采用多媒体方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门基础学科。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仅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难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同时讲解过程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多媒体教学可将图片、文字、影像等整合在一起,将原本抽象、枯燥的讲授变成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备课过程中收集各种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素材,如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如在介绍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时,通过播放Flas,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篇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8-01

1 我国生物制药业的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短短的30年的时间,我国生物制药领域发展迅速,已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7个高技术领域之首,成为我国一些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年增长率将不低于25%,年总产值将超过20亿元,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2010年1-11月中国生物制药市场销售额达到1112.7亿元,2000年其市场销售额仅为75亿元。2010年下半年,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伴随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高速发展,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2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因素

2.1 政策制度。

2.1.1 政府的政策对医药企业产生有最直接的影响。生物制药的处方药属性明显,具有特殊的销售渠道,如医院等,因而导致了其更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制度的影响。

2.1.2 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有助于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善,但改革存在地区性的差异和滞后。

2.1.3 我国的生物制药产品以仿制品为主,与国际技术存在差距,技术的开发研究则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大量资金支持。

2.2 技术创新相对于生产环节,真正创造高额价值的是新药的研发。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小,重生产,轻研发,与研究型机构脱节。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平均落后3—5年,90%以上的现有生物制药以仿制品为主。

2.3 产业结构。

2.3.1 目前生物制药的同类产品生产企业较多,水平低,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头企业带动,引发激烈的价格竞争。重复生产同时又会导致运营效率低,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2.3.2 生物制药园区数量多,水平低,分散明显。大多数地区资金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创新型人才、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配合等关键要素。

2.4 投资机制。我国科技投入明显不足,R&D经费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的制约。政府对企业的资助占总额比例偏低;项目资金的审批手续复杂,及时性差,批准率低,缺少融资基金。

2.5 知识产权我国医药产业领域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现象,使得具有价值的生物制药科研成果未能得到法律保护,导致技术的流失。

2.6 人力资源我国高校、研究所、生物园区的分布格局造成研究型人才相对集中、分布不均,缺乏综合性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我国正处于与世界接轨的特殊发展时期,制药企业整体上还缺乏产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科研人才。

3 建议

3.1 政府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3.1.1 我国对生物技术的投入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小。美国NIH生物技术基础研究的预算在五年前的基础上翻倍,达到了200亿美元;欧洲国家也都以调拨专款的形式支持生物技术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前沿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1.2 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生物制药业低水平重复生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急需政府在宏观层面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有效的控制,规范市场环境。

3.1.3 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到生物制药产品的创新。由于法律的不够健全,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专利,导致国内的前期开发前功尽弃。政府要将我国的新药知识产权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加快健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2 正确资本运作,增强企业实力。巨额的前期研发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需利用金融手段。

风险投资逐渐成为国内生物产业融资的新途径。近几年创业板的推出很大程度解决了资金问题。在风险与成长同在的资本运作环境下,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有赖于自身实力的增强,有效利用有利于发展的政策资源,抵御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

3.3 加大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相比研发能力较高的国外药企,国内药企研发水平低,规模小,科研实力弱。应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加创新型生物制药产品的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所的加入。民营药企资产规模小,资金有限,但研发成果市场化程度高。对于民营药企,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制度,创造参与研发项目申请的有利条件。

3.4 科学合理地建设生物制药园区。我国的生物制药园区应与各地高校、研究所应当尽量集中在相近区域,以便建立密切的联系,增进合作。一方面,生物制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能够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为生物制药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才。

3.5 重视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储备更多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应当着重培养国内人才和积极吸引海外人才,共同致力于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

国内人才的培养应涵盖从事基础研究的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医学、生物学、药学信息技术人才;负责企业运作和整体规划的管理人才;维护国内生物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人才。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业具有很高市场化程度,企业研发的资金运作机制也较为成熟。因此海外人才的引进还应当重视金融人才,为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带来前沿投资理念和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世聪.中国生物制药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4,11

篇6

生物制药研发是建立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工程的基础上,其基本原理是对微生物DNA进行重组,从而提高药性和营养价值,降低副作用的药物。生物制药是生物学、医学、药学的综合体。生物制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造成其产业门槛较高,想要促进我国制药产业的进步,必然需要全面认识到其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制药技术。

一、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药科大学的谭淑华教授所说可知,以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品种为整体,美国是全球药物品种的63%,欧洲是全球药品的25%,日本占7%。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在制药产业中的市场股份持续增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也越来越重视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

生物制药技术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在干扰素、疫苗、生长因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并且运用到生物制药产业生产中,而对于肿瘤、心血管疫病等药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我国要清楚的认识到生物制药技术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随着我国政府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技术不断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我国获得SFDA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达到20多种,并且其中部分新药走入国际市场,形成以克隆抗体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生产链,增加我国在全球生物技术药品研发的影响力,缩短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近几十年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发、展并不成熟,其生产链存在一定的漏洞,阻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是我国生制药技术发展仍不成熟,生物技术药品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投入并不乐观,我国研发的新型生物技术药品的市场投入并不顺利,在全球生物技术药品中的成分更是微乎其微;三是我国制药生技术研发与国际脱节;四是生物药品生产结构不合理等。

三、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建议

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为我国农业、医疗保健等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为生物制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逐渐增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1.优化生产方式

我国的医疗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提供丰富的药物资源,我国中医疗效在国际上都具有很大影响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走进国际市场打下基础。我国生制药产业面临全球生物制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生物制药产业经营方式。例如中草药生产模式,利用天然无污染的纯植物药物资源,研究其发酵、酶化等过程将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相关产业,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规模。

2.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其新药的研发必然成为其研发的重点。我国政府与高校应该加重对生物制药技术人才的培育,并为其建立先进的生物制药研发中心和工作岗位,并将其研发中心与制药企业相结合,建立其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利于新药的研发与市场推广,然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建立技术、生产同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利润,增加各自的竞争实力,创建双赢的局面。例如将技术含量较高的生制药技术研发转接给具有技术实力的小型制药企业,降低新药开发成本的同时,也在缩短研发周期,从而加快技术转化生产力的周期,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产业化。再加上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必然会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步伐。

3.扩大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规模

生物制药产业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多种技术向融合的现代产业,其发展不仅仅依赖生物技术的研发,与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也影响其发展前进的步伐,例如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新型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与生物分子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生物技术新药品的研发,并且利用模拟系统,可以更好的研发新药的效用,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因此新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有助于缩短生物制药产业新药的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的功效和安全性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生物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

4.研发模式的创新和重点突破

传统的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再适用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今的研发模式已经从传统的范范合成,普遍筛选的简单研发模式转化为具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优化、评估等先进研发模式。将药物

近几年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逐渐与国际生物制药市场接轨,我国在未来十年生物制药技术研发的计划中以人源治疗单克隆抗体、反义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可溶性蛋白质工程药物、核酸药物、细胞治疗等领域作为重点研发对象。例如借助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发新药;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发;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研发新药物;发现新药物的研发方向和资源;据调查市场上抗体药物中人源抗体药物占据20%,但是临床药物实验却占据50%,因此人源抗体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制药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各个相关领域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重视生产方式和研发模式的优化创新,顺应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扩大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空间和新药研发的重点突破等方面的改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生存空间,挖掘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缩短与先进国家生物制药技术的差距,争取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楚玲,郭万宝.关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8)

篇7

生物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因此社会更需要我们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我们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要有怎样的教学功底和素质?这一方面,目前已有许多专门的论述。我结合自身的认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物学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教书育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自身修养和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生物学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一样,一是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虽然在现阶段,生物学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重较低,各地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生物学教学的现象,但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应受到丝毫影响;二是必须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根本动力,以高尚的师德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必须树立起“为学生而教学”的教育理念,满怀爱心,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传播生物学知识,及时端正学生思想,培养有用之才。此外,生物学教师也应该注意修身养性,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做到以身立教、以德服人。

二、中学生物学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

1.要掌握系统全面的生物学教学理论。除了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外,生物学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态、新突破。生命科学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的前沿学科,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器官移植以及环境生态科学等发展迅猛。许多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如粮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中学生物学教师只有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成为理论扎实、视野开阔的合格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知识。此外,生物学教师还应具备必需的边缘知识和工具知识,通常包括中学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

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除了授课水平外,中学生物学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是考察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校内的生物学实验、校外的实践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全面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实验及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3.要不断增强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只有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才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首先,教师要善于把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生物教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汇集梳理、分类管理并组织成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师要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能力,如能将媒体网络技术与生物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工具,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助一臂之力;再次,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兴趣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预先制定学习和实践的目标、效果以及不同阶段学习实践引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等。

4.要及时总结反思教学得失。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反思和对照,教师可以更好地分析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更加明确自己的长处和弱项,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所以说,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精于总结已经成为生物学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三、中学生物学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倡导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成为生物课程的学习主体。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着重体现生物的奇妙性,可以举例说明生物学研究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巨大作用,世界上还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等,尽量将课程和实验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除了与其他课程所具有的共性外,生物学教学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思考、爱质疑的习惯,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

4.要有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前提。应对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详细分析,做到多种条件的整合、叠加,形成一套完整实用的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应特别注意突出目标、问题、探究和评价等意识。

篇8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93-04

五指毛桃俗名五指牛奶、南芪、五爪龙、土北芪、九龙根等,为岭南少数民族(瑶、壮族)地区民间常用药[1],也为药食同源品种,来源多以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植物粗叶榕(F.hirta)的根入药。五指毛桃甘,平,归脾、肺、胃、大肠、肝经,有健脾补气、祛痰平喘、舒筋利湿之功效,常治疗浮肿脾虚,无力食少,带下,盗汗,产后无乳,肺痨咳嗽,风湿痹痛,水肿,鼓胀,肝胆湿热,跌打损伤等症[1-2];清代何克谏在《生草药性备要》中始载五指毛桃,现代我国1977年版《中国药典》以五爪龙收载,为现行《中国药典》品种宫炎平片处方中所用药材之一[3-4],并作为瑶药材收录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2013年版)。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视及推广,五指毛桃作为道地瑶药材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为此,本文归纳综述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五指毛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质量控制研究

五指毛桃为《中国药典》(1977年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04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2013年版)等标准所收载品种[2-6]。国内学者对五指毛桃的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质控项目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1 鉴别

陈勇等[7]研究了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定性鉴别方法,并对其补骨脂素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钟兆健等[8]按薄层色谱法试验,展开剂为正己烷-醋酸乙酯(8∶2),试验结果为在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另外对补骨脂素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陈慕媛等[9]对河源产五指毛桃TLC鉴别和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HPLC指纹图谱共标示13个色谱峰,9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69~0.996。刘文等[10]归纳五指毛桃的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化学成分薄层色谱特征并进行分析,并对五指毛桃开展了生药学研究。段中岗等[11]对五指毛桃药材进行紫外谱线组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材来源的五指毛桃紫外图谱的峰谷值、吸收峰差异明显,用紫外谱线组法鉴别五指毛桃药材具有应用价值。

1.2 含量测定

刘春玲等[12-13]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钟镜金等[14]研究了HPLC法同时测定五指毛桃佛手柑内酯、补骨脂素的含量;王晓平等[15]用HPLC测定不同叶型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不同叶型五指毛桃补骨脂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杨燕军等[16]用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的含量,方法可用于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的含量分析;李明等[17]用HPLC法测定了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温玲等[18-19]开展了广东不同地区野生或市售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测定的研究,对不同采收部位、不同叶型的五指毛桃用HPLC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试验表明不同叶型、不同产地的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按采收部位计算补骨脂素含量,则根部最高,叶部次低,茎部最低且接近无含量,结论药材以根入药具有科学依据。招荣鉴等[20]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五指毛桃微量元素的水平;文靖等[21]对五指毛桃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五指毛桃所含矿质元素较为丰富,主要为Ca、Mg、Mn、Fe、Cu、Pb等,其中Ca的含量最高,Cu、Mn、Fe、Mg含量达到人体的正常值,Pb含量较少。

1.3 指谱图谱研究

陈慕媛等[9]对河源产五指毛桃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HPLC指纹图谱共标示13个色谱峰,9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69~0.996。王晓平等[22]开展市售五指毛桃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共确定了8个共有峰。石添香等[23]对五指毛桃入药膳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测定10批五指毛桃药膳指纹图谱,在特征指纹图谱中,确定14个共有峰,其中补骨脂素含量最高。席萍等[24]建立五指毛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五指毛桃药材共有9个共有峰;陶敬奇等[25]进行五指毛桃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n)法确定五指毛桃指纹图谱的方法,4个产地的五指毛桃样品分离得到16个“共有峰”,通过质谱鉴定出10种成分,通过样品“共有峰”含量及特征峰,以评价不同产地五指毛桃的优劣。

1.4 其他研究

陶敬奇等[26]研究并建立了用HPLC-ESI-MSn同时测定五指毛桃佛手内酯、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了液-液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相关影响因素的问题,可为五指毛桃水提取液中补骨脂素和佛手内酯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2 生产工艺研究

石焱等[27]对超声提取五指毛桃多糖的工艺进行优选研究,最佳工艺为药材粉碎过60目筛,加12倍量水,超声40 min。张明辉等[28]进行了五指毛桃含片制作工艺研究,以葡萄糖、淀粉及五指毛桃浓缩汁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蔗糖、枸橼酸等辅料,经混合、干燥、压片等工序,制作成具有保健功能的含片,最佳配方为五指毛桃浓缩液添加量为6%,蔗糖添加量2%,葡萄糖与淀粉的添加比例为2∶1。黄易娜等[29]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五指毛桃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指毛桃汁用量为30%,砂糖添加量16%,果冻粉与水比例为1∶100的工艺参数,可制得香气清新、口感弹韧性好的营养保健果冻。张明辉等[30]开展五指毛桃软糖的生产工艺研究,最佳配方为甜味料30 g(葡萄糖与砂糖比为3∶1),软糖粉与明胶比为1∶0.5,五指毛桃浓缩液用量为8 ml。

[12] 刘春玲,徐鸿华,许小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含量[J].中药材,2004,27(8):582-583.

[13] 周嵩煜,韦家福.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含量[J].中南药学,2004,2(6):341-342.

[14] 钟镜金,刘占强,曾元儿,等.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药材中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2):126-128.

[15] 王晓平,黄翔,陆奇丰,等.HPLC测定不同叶型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5):93-95.

[16] 杨燕军,代军.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的含量[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565-2567.

[17] 李明,陈志维,黎玉翠,等.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和芹菜素的含量[J].中国新药与临床医学,2010,30(11):52-54.

[18] 温玲,吴华碧,杨文豪,等.不同叶型不同采收部位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687-688.

[19] 温玲,吴华碧,刘沙,等.广东不同地区野生或市售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J].中国医药导报,2008,12(5):29-30.

[20] 招荣鉴,孙亦群,席萍,等.不同产地五指毛桃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现代医院,2009,9(3):77-78.

[21] 文靖,王晓平,黄文巧,等.五指毛桃矿质元素的测定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1399-1400.

[22] 王晓平,黄翔,陆奇丰,等.市售五指毛桃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86-14587.

[23] 石添香,林玉雅,罗明,等.五指毛桃入药膳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2):401-404.

[24] 席萍,黄耀海,黄月纯,等.五指毛桃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572-573.

[25] 陶敬奇,闻莹莹,王辉,等.五指毛桃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8-81.

[26] 陶敬奇,闻莹莹,王辉,等.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五指毛桃水提取液中的补骨脂素与佛手内酯[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6):618-623.

[27] 石焱,那婕,弓小雪,等.超声提取五指毛桃多糖的工艺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4):314-315.

[28] 张明辉,衷明华,黄易娜,等.五指毛桃含片制作工艺研究[J].江西化工,2008,(4):78-79.

[29] 黄易娜,衷明华,张明辉.五指毛桃保健果冻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9,34(1):66-67.

[30] 张明辉,衷明华,黄易娜.五指毛桃软糖的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217-218.

[31] 周添浓,王艳,唐立海,等.南芪北芪抗应激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1):15-18.

[32] 王晓平,黄翔,陈晓白,等.五指毛桃对60Co γ射线损伤小鼠组织DNA的防护及修复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0,33(10):1614-1618.

[33] 李南薇,黄燕珍.五指毛桃功能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3,34(6):127-130.

[34] 岑业文,王晓平,黄翔,等.五指毛桃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遗传损伤效应[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5):77-83.

[35] 蔡青圆,陈虎彪,赵中振,等.五指毛桃拮抗可卡因的肝毒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90-1193.

[36] 吕颖坚,贾凤兰,阮明,等.五指毛桃水提物对二甲基甲酰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材,2008,31(9):1364-1368.

[37] 王晓平,段丽菊,黄翔,等.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 γ射线所致小鼠组织DNA损伤的防护作用[J].卫生研究,2010,39(5):590-592.

[38] 王晓平,段丽菊,黄翔,等.五指毛桃水提液对60Co γ射线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4):284-287.

[39] 曾茂贵,叶华,陈学习,等.五指毛桃水提液对小鼠心、脑缺氧缺血的保护与耐缺氧能力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9,40(1):49-50.

[40] 王晓平,黄翔,陈晓白,等.瑶药五指毛桃对受辐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5):80-83.

[41] 王晓平,黄翔,陆奇丰,等.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五指毛桃对辐射小鼠DNA损伤修复作用[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5):379-384.

[42] 周添浓,王艳,刘丹丹,等.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补益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9,32(5):753-757.

[43] 罗骞,苏芬丽,王姿媛,等.五指毛桃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补益作用研究[J].新中医,2013,45(9):152-154.

[44] 罗骞,席萍,廖雪珍,等.五指毛桃水煎液对大黄型脾虚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J].今日药学,2012,22(7):398-407.

[45] 刘春玲,徐鸿华,吴清和,等.五指毛桃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4,27(5):367-368.

[46] 罗正茂,陈淑娟,刘艳艳,等.五指毛桃防治疲劳型亚健康小鼠的机制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25-27.

[47] 杨敏,夏荃.五指毛桃水提液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2,31(10):1264-1267.

[48] 利红宇,林志云,王成蹊,等.五指毛桃根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7):50-51.

[49] 利红宇,王成蹊,黄雪薇,等.五指毛桃根对平滑肌的作用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3):9-10.

[50] 周添浓,唐立海,黄诗冲,等.五指毛桃镇咳及平喘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9,32(4):571-574.

[51] 周添浓,王艳,唐立海,等.五指毛桃抗炎镇痛及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今日药学,2008,18(2):55-58.

[52] 王晓平,段丽菊,陈晓白,等.五指毛桃水提液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692-1393.

[53] 王晓平,黄翔,陈晓白,等.五指毛桃的致突变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83-7284.

[54] 罗骞,席萍,廖雪珍,等.五指毛桃水煎液的药理安全性实验研究[J].今日药学,2009,19(2):12-13.

篇9

【关键词】中医药;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一 中医药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 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

1.2 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3 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质量难以保证,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

1.4 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还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材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5 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虽不少地方已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还是有着种种限制。

1.6 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

二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 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 “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

2.2 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通过示范性、手把手的指导加强学生对操作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 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2.4 促进中医与中药房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与监督,使有中医科室的社区医疗点能拥有自己的中药房,以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及时就医抓药。

2.5 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思想,政策支持,进行中医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将中医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每一环节,制定慢性病、常见病中医药预防及辩症治疗方案。定期在社区举办中医保健讲座,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制定中医药健康处方,做到未病先防。

2.6 采取措施,提高中医药对居民的吸引力:(1)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认同和信任度。(2)通过“升”、“转”二种途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升: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转: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中医药人才到社区。随着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居民对中医药认可度自然也就提高。

2.7 协调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材培植与研发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中药材得到充分利用。重点开展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中药产品创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高我国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蕊.中医难, 中医姓“中”更难,2006-09-16

[2] 曾永秀.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53-54

[3] 陈伟.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赴广东省、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专题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2):15-23

[4] 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6,12(8):122-123

[5] 杜文建,张晶卉. 发挥中医药优势努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 (5 ):30-31

[6] 王晓燕.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4,6(3):14-15

篇10

中国农业现代化在育种、化肥、化学农药、设施等技术基础上达到增产的效果,对解决国人的吃饱问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果业的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各种果品营养价值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品质及安全性的诉求越来越高,如何在选好种、施好肥、用好药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果树生产规程,兼顾果农的经济效益和提升果品品质及其安全性,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果业的核心诉求。

对于果树种植者来说,关键是病害的防治。近年来果树上疑难病害呈日趋加重之势,有哪些疑难病害困扰了果农种植户呢?例如果树流胶、腐烂病、轮纹病、黄化病等。为什么这几年病害如此普遍呢?从宏观上讲有多种因素造成:一是环境恶化,如雾霾、酸雨等影响作物光照、循环,土壤酸碱度失衡等;二是土地复种指数高,连续种植单一作物现象较重,使用促生长、促增产药剂,致使作物营养透支、外表繁茂、内里虚弱,土壤及树(株)体有机质减少,免疫力低下;三是育种育苗技术使果树高产、优产,同时对种植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营养生长不能有效满足的情况下,致使作物生长势衰弱、生理病害增多、侵染性病害加重。

上述三种致病原因导致的疑难病害,在防治过程当中因为使用化学药剂(包括高毒药剂)初期防效较好,但是存在抑制生长,伤害果树健康,连续使用病害出现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上升等问题,而且农药残留增加影响食品安全。为此建立以解决疑难病害为重点的果树生产规程,选择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满足果品安全性的诉求,成为当前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农药使用量,使用无毒(低毒)、无残留农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且发展迅猛的事情。目前来说,可供选择的农药存在着有效的高毒、无毒的低效这一尴尬状况,如何科学种植、科学用药、确保收益已成为绿色有机农业的重要课题,而使用植物源农药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植物源农药成分单一、药效较低,预防、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大多用户普遍存在着想用但不放心的心态。如何既能有效控制果树病害泛滥,又能降低农药残留,选择应用植物源农药成为笔者思考并积极在生产中试验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果树疑难病害防治思路

1.1 标本兼治

果树病害有生理病害与侵染病害之分,生理病害与树(株)体免疫力及生存环境有关,侵染性病害与菌源多少及繁殖条件有关。科学的生产规程应包括既治已病、也治未病、标本兼治。疑难病害的防治仅靠见症治症,特别是仅靠杀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经造成严重的损失,只有复壮树(株)体,增强抗逆性,防止病菌侵染,在生理健壮的基础上辅之以杀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例如苹果腐烂病为弱寄生菌危害,在树体健壮、树皮厚实的情况下不易产生冻害,轻微的冻伤树体能够自我修复,不给菌原侵染机会。又如大樱桃流胶除雨水、品种、树龄等不可改变原因外,多因挂果过多、生长不良使树干皮薄皮脆,如果只是在杀菌和堵流上作文章,根本就不可能防控住,只有在病症来临前提前解决因皮薄皮脆造成的伤口,以营养性、调理性药剂使树体由内而外地健壮,才能够解除和减轻病患,挂果多的树体消耗大量的有机质,在优先挂果的生理生长原则下,树皮中的有机质被调到果实上,所以产生表皮完好,韧皮处内部流胶的现象,根本上只能通过复壮且合理负载的方案来解决。

1.2 早防重治

菌源一旦入园难于根除,真菌病源能够远距离传播,生理性病害(枝干流胶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树势较弱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难以根除。所以要加强日常管理,从极早杀菌和复壮树体入手,降低侵染菌源的数量和恶化其侵染条件(尽量减少伤口)。在发病条件来临(具备)前、在症状初显时,采用得力的措施尽最大可能杀灭病菌解除病患,达到早防无病、病轻,重治时速效、省钱、省工的效果。

1.3 综合、立体防治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用立体化防治的方案。一是生长期立体化防治,幼苗期、花芽期与展叶期(果树)是易于被侵染的关键时期,中(草)药具有安全性高的特性,此时适当高浓度使用对整个生长期的病害防治具有重大作用。果树(南方)秋季采果后,(北方)春季回暖时是病菌繁育的关键期,对降低来(一)年病原基数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二是株体不同部位立体化防治,中(草)药制剂具有传导性好的特性,树体的根、皮(维管束)、叶、果都能够吸收药液的有效成分,传导过程当中能够杀灭潜藏病菌;三是用法上立体化防治,中(草)药具有营养复壮的特性,通过复壮提高免疫力和杀菌两个作用来防治病害,而灌根、果树清园(枝干喷雾)、树冠喷雾是实现两个作用的立体化途径。

1.4 中西结合

中(草)药制剂是由多种成分复方而成,具有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分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1.5 营养复壮

常规生产规程中所采用的化学药剂,大多具有抑制生长甚至伤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机理只能通过杀菌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营养复壮的作用。而中(草)药制剂是药食同源、药肥双效,营养复壮,有利于展叶,叶绿体创造的叶绿素多,创造的有机质多,树体必然健壮。而健壮是防治疑难病害的关键,如:果树秋天树皮厚实,春季返青快的不易发生枝干病害。

2 在果树上应用的植物源农药的杀菌成分

中草药杀菌剂复方成药,是通过萃取螯合技术生产的以植物源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生物杀菌剂。笔者这几年在费县防治核桃腐烂病、樱桃流胶病、苹果轮纹病上进行了应用试验,效果良好,并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逐渐形成了公认的绿色有机果品首选的杀菌剂。

中(草)药制剂从二十余味中草药中提炼而成,具有内吸性治疗和保护作用,杀菌成分包括紫草素、黄柏碱、小檗碱、黄芩素、绿原酸、薄荷酮、皂苷类、多硫化合物等物质;营养成分包括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等)、黄酮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氨基酸类及中微量元素(硫、锌、钙等)等。

3 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优势

3.1 防病治病

(1)对生理性和病理性混发病害有突出防治优势,如核桃腐烂溃疡病、苹果(梨)树腐烂病、樱桃(桃树)流胶病等。上述病害与树干受伤或衰弱易于形成生理性病灶有关。中(草)药杀菌剂由复方螯合而成,除具有杀菌功能外,还具有修复伤口、营养复壮、提高作物免疫力的功效。

(2)良好的传导性使用药方式多样,可喷可灌可涂抹,有利于多途径防治病害,有利于杀灭植株深达韧皮部或维管束的病原菌。植物源成分来源于植物,少部分矿物元素也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作物亲和,能够被作物快速的吸收传导。作物吸收后无需转换通过作物的传导系统可直接参与作物营养物质循环并发挥作用。

(3)安全性高。敏感作物有对病害敏感和对药物敏感的双重特性,作物生长的敏感时期也是病害侵染的时期,常见农药敏感时期用药,用药量少了不管用,用药多了易引起药害。中草药杀菌剂具有安全性高的特性,可以早用、适当多用。病害高发时期或重症发生时,可以高浓度使用,对作物安全、食品安全;也可以与化学药剂复配,具有中西结合、标本兼治的复配优势。

(4)不产生抗药性。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以及与植物的亲和使抗药性几乎为零,能够长期用药,避免了抗药性强的药物连续使用药效降低的问题。

(5)杀菌广谱。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对真菌、细菌病原在接触、潜育、侵染、危害不同阶段均有杀菌作用。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有利于建立多种病害早防早治的省工、省药、省心的统筹方案。

3.2 营养复壮

中(草)药杀菌剂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主要有多糖类、脂肪酸、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能够直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并且能够提高植物的自营养能力,使果树叶片生长良好,进而植株健壮,达到营养复壮的效果。

篇11

【摘 要】利用过滤技术生产的过滤产品也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欢迎,包括我们习以为常用的抗生素、培养液等产品。本文对深层过滤技术在生物制药工艺中的应用做了一个简要的刍议。

关键词 深层过滤技术;生物制药工艺; 应用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也快速提高,人们开始对生活持有另外一种更高的态度,环境的污染成为了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弊端,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逐渐遭到了侵蚀,人们患病的几率大幅提高,疾病演变出来的种类也是一天天在上升,这就需要我们的医疗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平来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安全,而生物制药工艺在此环节中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现代的科技水平必须在医疗方面研究出更加有疗效、更加有保障的药品,在生物制药工艺中采用深层过滤技术,成为了医学领域发展的铺路砖。

1 所谓深层过滤技术

有了深层过滤技术这个概念就必然会有与之对应的表面过滤,因为不用的机理从而给出了这样的划分。这两类过滤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运用在生物制药工艺行业中。

深层过滤的滤材一般都是由纤维构成,过滤介质之间的通道通常都是十分曲折并十分细长的,正因为被过滤的杂质颗粒要比介质内部的空隙小,所以颗粒就会在纵向深度中被滤材捕获。在热运动和流体的动力作用下,通道壁面会流一些料液中的细小杂质颗粒,静电吸附以及表面张力会截留这些杂质颗粒。[1] 与之对应的表面过滤则只是在滤材上布置统一的孔径,并在滤材表面完成相关工作,只需在滤材上布置统一的孔径,由于孔径的大小不同,滤材就会选择性的在其表面留住起步需要的悬浮杂质颗粒。

2 我国生物制药工艺的发展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生物制药工艺没有在较早的时间起步,丧失了发展的优先权,但发展速度却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快的了。我国在这段发展迅速期研制出了对市场有足够影响力并给予好评的生物制药产品,但是由于研究经费的短缺和生物制药行业人才资源的不到充足供应,使得我们的科学成果不能在有效时间能投入到实际运用当中,如此的不良运行状态也导致了我国此行业的长远利益的不到保障,部分的学子也动摇了攻坚这一专业的决心,长期这样则会使我国的生物制药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日子遥遥无期。

3 深层过滤技术在生物制药工艺中的应用

由于在生物制药工艺中对过滤介质的精度要求十分严格,过滤产品的供应商就通过增加滤材的密度从而得到较小孔径的方法来使得精度有所提高,但是此方法虽在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对于产品的需求,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经过科技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ZETAPLUS 这种滤材,很好的解决了因压差问题和流速问题带来的弊端。

生物制药工艺料液的很多介质中都存在负电荷,我们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机械过滤和静电吸附两种办法将杂质处理掉,较孔径大的颗粒可以通过机械过滤的方法直接除去,较孔径小的颗粒则可以让其在在较低PH 的环境下带负电荷,吸附于带正电荷的树脂上。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深层滤材有正电荷,过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所提高。

3.1 发酵液的澄清工艺

发酵结结束并进行对料液的粗分离之后,仍然有一些其他杂质成分会存在于提取的上清液中,这些带有负电荷的细胞碎片等成分就可以采用ZETAPLUSS 这种滤材来对这些成分深层加工,通过对接卸拦截和静电吸附的有机拦截,我们获得了较高的通量和极小的压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简化了工艺的制作流程,因此效率上大幅度提高,直接上提高了我们生物制药工艺的水平。

3.2 除去多余的大分子杂质

细胞碎片是一种脂性多糖物质, 由各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在革兰阴性细菌外壁产生,分子量达到了上百万,如此大分子量的物质会对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2] 在医学上以往都是用活性炭进行重复性吸附的方法来除去这些细胞碎片,但是这种方法事倍功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收到理想的结果。而深层过滤技术SETAPLU SP 则是这个方面的一大进步,机械拦截和静电吸附的方法结合使用,有效的消除了使用活性炭吸附的弊端,制药的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节省了基础成本,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小分子物质精提取工艺

在医学方面有很多分子量很小的药物比如抗生素,传统的加工方法是过滤、浓缩、结晶等物理方法,[3] 这种方法有已经无法适应先在节奏较快的加工工艺复杂,效率低,加工精度不够这种基本性问题成为桎梏生物制药工艺发展的牢笼。在ZETAPLUS 深层过滤技术可以将传统工艺简单化,对于存在于工艺料液的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用静电吸附的方法除去,简单快捷更具有操作性和安全可靠性。

4 深层过滤技术在制药行业中未来的发展

生物制药产业在社会中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依靠生物制药水平的提高来保障自己的生活不受到日益复杂的环境的困扰,我们不能放缓在生物制药技术方面前进的脚步,依靠深层过滤技术的生物制药行业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已经在现在的发展中见识了深层过滤技术的惊人功效,时间就是本钱,现如今我国依旧主要依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理念和制作经验,在自我创新上有欠缺,高端人才的欠缺使得这一现状无法再短时期内得到有效的改观。

5 结论

深层过滤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运用使我们生物制药功能工艺有了明显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更重要的事情是继续向前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人力物力的积极投入,对技术的复杂性有一个本质的了解,我们并不是为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看齐,而是真正能够以合适的方法研制出对人们有益的动力,造福社会,造福全人类,为了人类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涉及移植免疫、肾病、糖尿病等领域,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较大,生产方式以微生物发酵为主,发酵设备采用浙大中控的JX-300X型DCS系统来控制,该系统满足现代生物制药发酵工艺对设备控制的要求并且运行十分稳定可靠。

二、发酵过程控制DCS系统构成

1.发酵过程控制要求

某一产品的发酵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分离提纯、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在发酵过程阶段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同时要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要。该产品发酵工段共有大罐12个,每个发酵罐的控制有温度控制、自动补料控制、pH控制、搅拌转速控制和消沫控制,发酵过程补加碳源、氮源物质,如葡萄糖、磷酸盐(视产品而定),pH值通过流加或间歇式加氨水进行调节;中罐8个,每个中罐设有温度控制;小罐8个,每个小罐设有温度控制,另外部分罐的罐压、空气流量以及溶氧和尾气中的CO2浓度以及配套公用系统(如空气、热水、冷水等)的参数需要监测并以趋势曲线形式记录。

2.系统配置

该工段发酵设备采用浙大中控的JX-300X型DCS系统,配置一个现场控制站(4个机笼,包括主控卡、数据转发卡、若干SP313卡、SP364卡和SP322卡)、两个操作员站和一个工程师站,系统结构图如下:

ScnetⅡ网络又叫过程控制网,采用了双绞线高速冗余工业以太网, SCnetⅡ是在10base Ethernet基础上开发的网络系统,各节点的通讯接口均采用了专用的以太网控制器,数据传输遵循TCP/IP和UDP/IP协议,连接操作站、工程师站与控制站等,传输各种实时信息。SBUS 总线是控制站内部I/O 控制总线,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I/O 卡通过SBUS进行信息交换。

三、系统功能

该DCS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功能:

1.对发酵工艺的实时监控与动态模拟:主要以流程图的方式对实时数据和状态参数进行动态模拟显示,实现对整个工控现场的实时监控。2.历史趋势查询:实时发酵过程的测量数数据和状态参数以设定间隔和保存点数保存,能够以历史趋势曲线的方式查询,还可以进行历史趋势曲线的离线浏览。

3.报警信息显示、记录:根据组态信息和发酵工艺运行情况动态显示产生的报警信息并发出报警提示音。

4.系统冗余及故障自诊断:系统从关键I/O模块到上位机均采用热冗余技术,同时还会对控制站以及通讯网络的故障情况进行自动诊断,便于准确排除故障,维护方便,保证了控制的连续性。

5.系统登录管理和操作记录:操作权限分观察、操作员、工程师和特权四级,不同等级规定不同操作权限,对系统的操作自动进行记录,便于安全管理。

6.系统组态和控制编程:可以根据情况修改组态增减控制点,根据工艺要求利用其图形化控制组态软件(如LD编辑器、FBD编辑器、SFC编辑器、DFB编辑器)或控制站编程语言SCX(类C语言)可方便实现发酵过程的理想控制策略。

四、系统应用情况

下图是利用JX-300X DCS实现的某一监控画面的一部分,操作员操作非常方便:

该系统控制功能强大,实时性强,运行稳定,由于系统冗余设计并具有自诊断功能维护也很方便,完全满足发酵生产的需要,系统的各方面性能也达到了药品生产的GMP要求,同时在优化工艺试验过程中自控方法调整也很容易实现,近年来经过几次控制工艺优化,使得公司几个发酵原料药品种的生产水平都在逐年不断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