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4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融合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10-03
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发现计算机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现象,并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出产业融合的概念。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融合现象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产业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一些学者则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学者植草益从产业视角展开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意义,但是随着产业融合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发生,产业融合的原因已经不限于技术革新或放松管制了,比如在经营方面的创新也会带来产业融合。相对于以上定义,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对产业融合的定义更具综合性,称“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而且不管是动因、方式还是内容都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鉴于此,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
按照上述界定,农业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农业与其他产业或农业的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特征不同,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农业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1.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传统粮食生产技术成本高,污染大,既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又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和现代生物产业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业务及市场等各个方面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控制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种植业和传统养殖业及畜牧业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农业产业子产业间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比如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不同子产业之间按照生物链系统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融合,使系统内各生态环节的投入与产出紧密衔接,进而提高系统内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依照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改进农业产出方式出发,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当前农村户口人数众多,农业经营过于分散,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农业分散经营也会导致效率低下。从农民收入构成来讲,农业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但土地又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不会轻易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农民期望租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才能支付给农民更高的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顺利流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4.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农业文明。农业与旅游业等服务业进行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并且提供农业观赏、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农村娱乐等服务产品,使农业资源、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农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作为一种场景、一种文化,为休闲者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在农村休闲娱乐并接受农业文化教育、传播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式
农业涉及面广,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众多,不同产业间差异较大,与农业的关联点也不一样,进而造成与农业的融合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方式将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归结为如下三种类型:技术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
1.技术渗透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农业经营包括土地管理、种子培育、生产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追溯等五个模块,相关技术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断渗透进来,使农业经营更有效率,更安全,收益更高。具体过程如下:
(1)高新技术对土地管理模块的渗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块土壤结构、水利条件、种植作物等都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地块的出租人、出租年限以及地块的边界等也需要管理,因此高效精确的土地管理对农业经营至关重要。
承租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将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软件制作电子地图,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修订和变更。土地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化。
(2)高新技术对生物育种模块的渗透。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改良动植物品种,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利用航天技术,将种子置于太空中,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殊机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植入育种作物中,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虫等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块的渗透。传统农业生产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效率和效果都不够好,高新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比如,在育秧大棚安装传感设备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可以实时获取大棚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调节温湿度。将湿度传感设备置于不同地块,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当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滴灌设备向土壤补充水分。施肥前,对土壤样品进行植物营养元素分析,将相关数据传入专家系统,根据植物需要,系统分析出施肥配方。
(4)高新技术对产品营销模块的渗透。农业增值不仅要实现在农业增产,还要做好品种选择、品牌推广以及渠道拓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场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加入会员方式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也可以在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树立品牌,推广产品,并直接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体验型产品推介活动,以增加品牌认可度并拓展销售渠道。
(5)高新技术对产品追溯模块的渗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既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信赖度。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从育种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环境、生长情形以及采摘等信息进行记录,配合传感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技术渗透型融合固定投资规模很大,只有当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平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融合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将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依据生物链的基本规律进行重组,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各个子产业的资源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之前,农业发展是一简单的种养模式,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模式,各子产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对农业各子产业生产流程进行重组,依生物链基本规律将各子产业加以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下面以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重组前,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也会产生大量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污染。这两项污染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生物链规律,秸秆可以经过发酵等处理过程,转化为牛羊等动物饲料;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生成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而废渣则可作为植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当然,子产业间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废弃物自身价值低,分布不集中且主体较多导致协调困难,可能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大于再生资源价值而难以实现。将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形成横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性经营组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重组型融合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也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重组或者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重组,这种融合方式固定投资相对较小,适应性较强,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灵活应用。
3.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相关资源延伸到农业中来,使之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农产品生产、农业自然风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资源、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融为一体。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图中左侧为旅游产业链,由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销售四个模块组成;中间为农业产业链,由农业资源规划―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组成;旅游产业链各模块向农业领域延伸,融合形成旅游农业,形成右侧的旅游农业产业链。具体过程如下:
在旅游资源规划阶段,一方面根据旅游产业要求,规划建筑、道路、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旅游产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景区景点、购物、娱乐等内容,这些产品经过各种组合能够形成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公务型等综合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及组合向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融合,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园林园艺欣赏、农业生产体验、农业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以及土特产等旅游农业产品。
旅游产品销售一般通过旅游运营平台、旅行社、网络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将这些渠道延伸融合到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将之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农业销售渠道,有助于打造品牌、客户信息反馈、精准营销、扩大客源。
农业延伸型融合能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这种农业融合方式固定投入较大,单位产值高,客户集中在城市,适合在城市周边或者在知名景区附近发展。
四、小结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方式不同,产业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子产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农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三类。不同融合方式特点不同,适合发展的区域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经营。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南阳市耕地流转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052。]
参考文献:
[1] 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
[2] 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 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 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马荣华,尹亚红.产业融合的自增强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 郭东阳.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
结对服务:从县农技推广中心、县植保植检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等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中,遴选优秀农技人员与经营组织结成对子,围绕品牌粮食生产,开展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导、信息和培训服务。
协同办公:围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等需要多方参与的项目,进行协同办公,共同开展服务。
共建载体:“两体融合”共建农业服务超市,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前、产中、产后全程化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监管、仓储、销售等一系列菜单式、托管式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品牌、产权、金融等生产要素服务。
托管服务:抓住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以及兼业农户的特点,遴选装备优良、技术过硬的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的某个阶段或部分农户之中实施托管,解决农户分散投入成本高、关键技术不掌握的短板,促进节本增效。
基地教学:以经营组织领办的产业基地为依托,由公益组织现场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让农民在基地边干边学边创收,最终培养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
产研联合:县农委牵头,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经营组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皖北分院等科研、农技推广部门联合,对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购买服务:通过定向委托的方式购买服务,由经营组织承担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畜―沼―粮”以及“林―禽―草”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示范推广和应用;通过定向委托的方式,由科研单位承担“减肥、减药、节水”等绿色增长模式以及“藕―鱼共生”、“鱼―菜共生”、“林―羊共生”等生态循环模式的技术攻关;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经营组织打造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构建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示范园区生态中循环和县域单元生态大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循环模式。
“两体融合”重点服务内容
一是通过购买服务,探索建立“畜―沼―粮”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的养殖服务模式。对3家实施主体的养殖环境进行改善,将养殖环节所产生的粪尿进行集中排放,导入化粪池,按比例添加生物菌肥专利菌剂发酵,杀灭病原菌和虫卵,将粪便等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同时,通过化粪池加压和预先铺设的管道,将有机肥导入农田,实现有机肥的就地利用。营造经营主体的养殖生态小循环环境。
二是通过基地教学,探索建立“林―禽―草”?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的养殖服务模式。林下种草,草供鸡食。构建以林保湿,以湿护草,以草养鸡,以鸡补肥,以肥促林的“林―禽―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打造“林草栽培长效增收+畜禽养殖快速增效”的双增教学示范基地。
三是通过产研联合,探索建立“藕-鱼共生”、“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的种养结合服务模式。将池塘养鱼与莲藕种植相结合,采用土里种藕、水中养鱼的立体生产方式,构建鱼在水中吸收营养、净化水体、防治莲藕病虫害,排泄物又为莲藕生长提供养分的“藕―鱼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将高溶氧流水养殖?、废弃物收集?、水体净化?、标准化日常管理系统等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达到养殖水体内部循环净化,实现降本增效、节水节地和零排放,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是通过共建载体,探索建立“鱼-菜共生”?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的种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饵料投放、放养石斑鱼等、收集鱼粪、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微生物调节、消毒杀菌和溶氧调节的集装箱养殖内循环系统,再通过养殖池外排水进入有机菜园,水肥回收、生物处理水、回流到养殖池,构建“鱼―菜共生”的外循环系统;通过贫困户入股参股的形式,打造集装箱养鱼的新型扶贫产业。
五是通过托管服务,探索建立“林―羊共生”?经营主体生态小循环的种养结合服务模式。引进盐肤木优质林木品种,配合生物菌酵素营养液免疫调节技术,替代抗生素,提高山羊肉的品质;创新“林草间作,林下放养”养殖模式,采用生物菌除臭技术,营造优质开放的养殖环境;通过技术集成,创建“林草复合养羊―无臭无抗养殖―羊粪培肥地力”的高效农林牧耦合技术模式。
六是通过协同办公,探索建立“一二三产融合”的示范园区生态中循环服务模式。依托双浮镇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旅游要素、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产业脱贫、增加农民收入。
七是通过定向委托,探索建立休闲农庄的示范园区生态中循环服务模式。秉承“为城而农、为游而农、为文而农”的理念,集“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美食”于一体,让都市人能够“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话农家情,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返璞归真的生活。突出打造家庭智能微农场、市民微菜园、生态餐厅、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申报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
八是通过共建载体,探索建立蔬菜产业体系示范园区生态中循环服务模式。建立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立蔬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保鲜、破碎、杀菌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示范合作社;探索不同品种的蔬菜保鲜、脱水、加工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延伸蔬菜产业链条;探索建立蔬菜产业扶贫的示范路径。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and intensit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result,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tegrate textile and garment schools with business school, set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set up relevant curricula system,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llege and ultimately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by building up strong faculty, setting up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killed talents; reform on cultiv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能工会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工商融合”型技能人才,是纺织服装类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营销、管理、财务、经贸等商科知识;对商贸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服务技术等工科知识,就业时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类岗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过培养毕业生在复杂就业环境和岗位迁移发展环境下的“能工会商”的复合本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岗位复合化、多元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贯通,打破传统工科与商科专业独立培养的藩篱,能够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二、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顺应地区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据江苏人才网的调查数据分析,未来3 年纺织服装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依次为:纺织技术开发员、纺织品电商员、纺织品检验人员、纺织品设计员、纺织品跟单员、纺织品营销员、纺织品贸易专员、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纺织品采购员。目前特别缺少的是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营销贸易人员、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推动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趋势。如果具备了“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技能与素质,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就业的广度、提升就业率,而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纺织服装产品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纺织服装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3. 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纺织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实现工科与商科专业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体现出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推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技能优化拓展;第三,通过制订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第四,通过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五,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通过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带动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工商融合”角下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专业设置与优化
首先,通过对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生产、技术、商贸、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设置一批具有“工商融合”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其次,对现有的纺织、服装、商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管理类专业相融合,形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与贸易、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设计与营销、纺织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再次,与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支持行业、学校、企业合作建设“工商融合”专业,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商贸业务的新趋势开设短期的纺织商贸专业培训班、课程研究班、技能提升班,满足产业对“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短期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与流通领域,具有相关生产、设计、质量检验等专门知识与技能,兼具营销、管理、贸易、商务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分析
表 1 列出了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工商融合”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
(2)就业面向
表 2 列举了典型的“工商融合”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确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在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将工科与商科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例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通过设置以“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贸易及跟单”、“纺织品电商”三大模块为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3),培养学生的纺织品检测技能、纺织品贸易业务技能及纺织品电商平台运用技能。
又如,“时装商务”专业,设置以“服装工艺与设计基础”、“服装门店销售与服务”、“服装网店策划与运营”、“服装企业运营管理”四大模块为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4),培养学生的品牌服装零售、门店设计与运营管理、品牌服装招商、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以课程项目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
在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以任务为引领,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工商融合”型课程项目的设计,展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以纺织贸易公司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依托贸易平台,安排了“市场调查、贸易跟单、合同签订与履行、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要求学生在纺织生产与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完成接单到跟单的全业务流程,学生的贸易素养可得到极大提升。
(2)以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创新教学方法
“工商融合”复合型课程实施要依托综合性实训基地,如服装专业的“前店后厂”模式、纺织专业的“贸易公司”模式,将工科和商科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例如,《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以服装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引领,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完成服装电商项目总体策划与运作,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行纺织服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高职院校应打破纺织服装专业院系与商贸专业院系的界限,整合双方资源,组建纺织(服装)商贸专业教研室,通过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等措施为“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层面应制订相关方案与措施,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深造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商贸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与管理一线学习行业知识。通过从企业引进或特聘一批在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工商融合”项目教学、专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2.“工商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两个整合”,即将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商贸类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1)整合工科与商科优质实训资源,如利用商贸专业实训室开展“纺织品贸易跟单实训”、“服装电子商务实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训(ERP)”、“纺织品营销实训”项目;(2)引进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3)开发兼具生产与商贸实训功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3.“工商融合”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工商融合”型专业涉及工科与商科的跨界融合,需要团队组织编写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特色的商贸与管理教材并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工商融合”型教材不是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生产设计与贸易管理技术的相互交融。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或业务流程,教材的编写者理应具备丰富的纺织商贸岗位实践经验。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项目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 4个情境 ―― 纺织品业务跟单、纺织品客户开发与维护、纺织品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以及纺织品市场拓展。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拓展学习贸易业务知识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联盟竞合
2005年3月万科集团下属的上海万科公司,万科浦东公司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建公司在上海签订协议。万科集团以总计18.58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的权益和在浙江20%的权益。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呈资源整合趋势以来的标志性事件。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但是房地产投资的急剧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政府部门从土地政策以及金融信贷两个方面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宏观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是关系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联盟战略是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合众连横之道。
房地产企业联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之间出于对共同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交换互补性资源,各自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和最后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合的优势特长,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企业联盟的核心是联盟中的各个企业从事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通过合作取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市场竞争效率。换而言之,参与企业联盟的重要原因是在合作之中取得分工利益。房地产企业走联盟之路也是房地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
一、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必然性
企业联盟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图谋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方式。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向纵深领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将不得不走企业联盟之路。
1、房地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是促进房地产企业联盟的外在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分散发展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不得不走联盟之路。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也是企业寻求联盟的重要因素区域性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本土企业在公共关系及市场理解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而给房地产企业的跨区域扩张设置了较高的竞争门槛。这样,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之中选择了与本土企业合作联盟,以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2、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因素要求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之中必须走联盟之路。首先,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而言,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的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当集中,受制于区域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同形式的联盟,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外,房地产企业存在优势互补的合作要求,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如有的企业土地储备丰富,有的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高等。这样也为房地产企业的联盟创造了合作空间。
二、房地产联盟的内容
企业联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创造了一个框架,在此框架内联盟的成员可以针对一定领域采取协议或股权等方式进行合作,如为促进销售以及获取市场资源等进行合作。企业联盟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合作各方具有其他合作方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或能够形成多赢的利益格局。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企业之间联盟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合作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融资、销售、开发等领域。从合作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企业联盟分为战术型联盟与战略型联盟两种不同形式。
1、房地产企业在局部领域合作的战术型联盟。房地产战术型联盟包括行业商会、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及合作推广销售等。在此类联盟中,联盟成员提供的是各自的资源优势,通常包括品牌、土地、资金、人力等。此类联盟主要是合作各方在局部职能或部分企业资源上的整合,它从事实上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联盟各方的直接关系及自身的股权结构。联盟的合作各方仍然保持较大的自,在合作框架以外不受有关协议及合作方的约束。房地产是资源性十分强的行业,资金、土地以及建材等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资源。在当前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源性联盟解决企业在资源上的危机。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横向资源型联盟。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弥补自身在某方面的不足,可以为了取得特定的资源进行行业内部的合作联盟,如联合采购、联合融资拿地、合作开发、整合营销等诸多方面。通过行业内企业之间的联盟,房地产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整合企业之间的资源,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纵向一体化联盟。房地产行业是产业链十分长的行业,涉及金融、建材、建筑、销售等诸多领域。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在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市场取得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2、房地产企业以股权为基础进行战略型联盟。北京万通房地产与天津泰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战略型联盟,深圳万科巨资购买杭州南都房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等行为在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略型联盟在合作层次上要高于战术型联盟。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务、股权、人事及关联交易等方式建立一定网络,从而,在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等深层次方面改变房地产企业的行为约束,将联盟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联合体。当然,这些网络以股权为基础界定了各个企业在联盟中的地位及相关的行为约束,也把联盟各方连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联盟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房地产在资源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性能力的差异性,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在区域市场或者特定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突破自身在持续发展中的瓶颈,通过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的整合,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三、房地产企业联盟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1、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房地产企业联盟内部成员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竞合关系,各成员在局部职能或者局部领域通过合作取得共同的市场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在面对特定市场时存在竞争关系。例如,房地产企业在特定区域上实行市场的联合推广,但是也要面对在销售上的激烈竞争。如何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呢?关键是在联盟合作的范围内通过有关协议严格规范联盟成员的行为,并且建立独立的组织来完成合作的任务,避免相互干涉,影响联盟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中小房地产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 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
一、新形势下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行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许多产业与行业的核心,带动了大批周边行业的发展。例如,房地产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十分大,根据相关统计,房地产投资带动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占到比重的10.3%;而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特别是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加之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房地产市场和行业步入“新常态”
进入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6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与2013年GDP的增速相比较,2014年的增速仅仅达到7.4%,虽然完成了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与以往10%以上的增速相比,经济增长的速度显然有所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信息,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增速达到了7%。在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和行业也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信息,2014年,我国房地产商品房的销售和等待销售(待售)的情况呈现了下降的趋势: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到120 6 49万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7.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1%,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3.4%;与此同时,从商品房销售额角度来看,2014年销售额达到76292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1.4%。因此,有研究者就指出,上述数据表明,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从之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经过长时间的集中建设,商品房的供给数量规模庞大,需要一段时间让市场进行消化。房地产市场本身从以往的高速增长降低为中速或低速增长,显然表明了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时期。当然,除了上述情景之外,房地产市场也有诸多利好消息,例如“城镇化”等持续推进、宏观调控措施适当放松信贷、大城市放松“限购”和限贷等,都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增长。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面临挑战,需要“因时而动”、“因势利导”,敏锐把握房地产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既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势,也应谨慎小心不宜过分扩张,从而影响企业资金链的稳固。
2.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房地产行业无疑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撑,金融与房地产呈现共生共荣的双赢关系。我国房地产企业为了进行项目开发和运营,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受限于我国金融行业和市场发展程度所限,我国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活跃于二三线城市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除了企业自有资金之外,往往过分依赖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上市融资、借壳上市、信托基金融资等方式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都不太实际,而且信托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方式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诸多限制,目前环境下难以真正实行。另一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相对不太好的情况下,又亟需资金的注入和支撑,以防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传统的融资方式,在部分地区,甚至进行民间借贷式的融资,这不仅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埋下隐患,而且也有可能扩大消极影响的范围。因此,“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在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拓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是我国所有中小房地产企业亟需重视解决的问题。
3.中小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手段仍然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如前所述,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开始步入“买方市场”,房地产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剧烈,消费者选择也呈现多样化、理性化、个性化等特点。胡志刚就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相对平衡,甚至有可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阶段,因此这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危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借鉴、引入和创新新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化的需求,就成为中小房地产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意识仍然十分落后,仍然将市场营销局限在企业的“销售”部门,而没有从整体、协同、全局的意识出发,将营销贯穿整个项目楼盘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销和后期的售后服务乃至物业管理的全部环节。另外,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仍然十分简单和粗放,今天是信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的积极运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固守原有的销售观念,仍然依赖原有的传统的营销手段,这无疑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念与实践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理念和模式,互联网金融( Internet Financial/On line Financial)在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不仅将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挑战和变革的机遇,甚至会对整个市场交易模式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提到,“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更重要的是,2014年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正式提及互联网金融,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这显示出政府对待新生事物的开放心态、推动金融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
作为新兴的、创新的事物,互联网金融目前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依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界定,其内涵是比较模糊而又弹性的。简单来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精神、理念、技术和实践与金融行业的联结和融合。互联网金融是信息科学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云存储、电子商务、搜索引擎乃至于社交网络在金融行业的运用,借以实现资金筹集和融通、信息传递和中介以及支付等金融业务。本文认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借助和利用了新兴的、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的金融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提升金融客户的用户体验,升级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金融行业的范围和渠道,提升信息流通和分享的效率等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更核心的不在于其所依赖的技术,技术可以不断更新换代,但是互联网金融所沿袭和传承的平等、共享、开放、合作、协同等精神,这是以往高高在上的传统金融行业所不具备的品质,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精髓对金融行业的渗透、改造乃至是颠覆,它将改变以往对金融行业的形象的理解和塑造。
具体而言,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传统金融业推出的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手机APP应用等服务,都必须依赖于优秀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硬件和软件的完善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其次,方便快捷,“以客户为中心”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特点。例如,以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时下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相对主流的支付方式。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了消费者使用互联网金融的粘度,进而让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移动支付作为下一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优势也主要在于方便、快捷和安全。此外,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大优势。与电子商务平台类似,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营销、销售、下单等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无疑减少了彼此的成本。同时,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消费者和企业,在信息充分交流的情况下,更有针对性地接触到潜在的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点,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将极大的改变先前对金融行业的理解;并将带来新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企业和个体投资和融资的渠道和途径的创新、以及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进入如火如荼的爆发式的增长阶段。例如,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已经超过250张,而且P2P贷款平台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以及余额宝等金融理财产品,和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和京东的供应链贷款业务等也相继推出。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理念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实践中应用已经比较广泛的几种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形式,具体包括:第三方支付、网上融资平台、投资理财平台、众筹、数字货币甚至是虚拟金融机构等。
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Third party payment),这可以以国内流行的支付宝为典型。第三方支付的实质是一种中介工具,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用户资金结算和支付与传统银行结算系统进行连接,依托于电子商务(如淘宝和天猫)的第三方支付还承担着担保功能,提升了资金支付的安全和可靠程度。再比如,P2P(Peer-to-peer)网上融资平台,其特点在于小额贷款融资,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中小微型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客户的投资渠道和方式;P2P网上融资平台在中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实践形式都仍然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这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魅力和潜力所在。
三、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几点建议
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针对性强等特点,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学者就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因此其对各类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过程和策略,甚至是企业内部管理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理念和实践,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这将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认真规划并付诸行动的议题。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也已经逐步渗透房地产行业,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有人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互联网金融来了,互联网地产还远吗?下面就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金融提出几点建议。
1.运用互联网金融为中介和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金融为中介和平台,主动筹资,缓解乃至解决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点在于依赖于大数据、社交网络(SNS)、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进而实现信息的分享和沟通,从而给中小房地产企业等资金需求方和个人投资者、小额网络贷款公司和金融机构等资金投资方提供联结的机遇和平台;通过众筹等方式获得资金融资。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企业获得利润、社会获得发展的推动要素。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的解决本身也蕴藏的无限的商机。我国的一些房地产公司开始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三者相联结,将社会居民投资需求、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金融机构三者实现对接;例如,上海绿地进军互联网金融,推出了“绿地地产宝”,旨在服务居民个人投资理财,并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据介绍,绿地地产宝通过房地产、金融行业和电子商务的跨界合作,致力于将社会闲散资金与房地产项目对接,为中小房地产企业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2.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房地产营销手段
此外,互联网金融与房地产的结合是作为“互联网+”精神在房地产行业的直接体现,其不仅能帮助中小房地产企业通过融资平台、众筹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更是一种十分有吸引力的营销平台和手段。如前所述,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行业已经逐步成为“红海”,而互联网金融的引入是提升房地产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成为潜在的“蓝海”。互联网金融对房地产营销带来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小房地产企业与互联网融资平台和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帮助有潜在需求和消费能力的购房者筹集商品房首付资金。换句话说,中小房地产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为购房者增加了“金融服务”,而这正是购房者所需要的,无疑会引导大量的购房人群,更好地实现产品的销售。例如,我国的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商“易居中国”就相继推出将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企业以及营销活动打通和整合的产品,试图弥补房地产营销中金融服务欠缺的问题。其二,作为新兴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对于房地产消费者而言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中小房地产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可以在满足消费者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高的需求同时,成功获得消费者对所开放的项目和楼盘的关注度,打通金融服务与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活动。
3.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动企业内部运营和供应链的改造与整合
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在于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实现的人、物、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金和信息的流动。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经营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信息分享机制不健全、资金流动不通畅等问题,延缓了企业项目的开发和营销,直接削弱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应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动企业内部经营与供应链的改造和整合。首先,互联网金融所倡导的以用户、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精神,有助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的运营水平,通过房地产定制等方式,从项目的开发、设计、建造、施工、销售以及后期的运营乃至于物业管理等都为客户量身订造,充分打造个性化、精品化的房地产产品,与此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适当的金融等相关服务,从而使自身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其次,在供应链管理上,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发挥核心功能,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和中介作用,整合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企业,例如商业银行、建筑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设计院以及其他服务外包公司等,更好地实现资金、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流动,提升房地产企业供应链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弃“过山车”走“常态路”[J].上海房地,2015(3):17-21
[2]卞文志.房地产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时期[J]. 上海房地,2015(3):22-23
[3] 杨泱.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及优化研究[J]. 当代经济,2009(7):8-10
[4]陈港.房地产营销概论(第2版)[M].北京: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郑军.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2-15
[6]张传生,刘赟.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与监管问题研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15(3):26-31
[7]李平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研究综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3):245-254
[8]张丽哲.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5(3):78-79
[9]李倩影,李景林. 互联网金融探析[J]. 电子商务,2015(4):6-8
[10]李二亮. 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33-40
[11]张丽哲.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5(3):78-79
[12]李宏涛.互联网金融来了,互联网地产还会远吗?[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3(10):14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拥有或控制的一项或几项固定资产,必须要与该事业单位拥有的该项净资产,即固定基金一一对应,也就是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要与该项固定基金账面余额相对应。这样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控制和反映,最大限度地保护国有资产,更好地完成事业单位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的基本功能。一些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其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由于自身财力所限,政府预算和补助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开始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入固定资产,不但解决了融资问题,更切实提高了事业单位的作为能力,不失为一种新型的扩大事业单位规模的方式。
但是,按照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在会计处理上需要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再借记“事业支出”等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下来,由于固定资产租入时是一次性全额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而分期支付租金时,“固定基金”账面上只是一部分款额,最终期末账面和资产负债表上面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数额肯定是有差额存在的,不能实现“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要与该项固定基金账面余额相对应”这样一个结果,不能实现两个科目金额之间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和实践认为,应该增设“固定资产基金”和“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两个过渡性净资产类科目,在每一期末账面和资产负债表上按照下面的公式实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账面余额的相对应: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固定基金账面金额+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账面余额
这样来实现两个科目的动态平衡,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例:某事业单位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从一家资产租赁公司租入一项固定资产,资产账面原值100 000元,租赁协议约定分五年等额偿清,每年还款20 000元。资产已经运抵单位并交付使用。
1.第一年租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1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100 000
同时,全额记入过渡性科目中
借:固定资产基金100 000
贷: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100 000
2.第一年支付第一期租金20 000元时
借:事业支出等20 000
贷:固定基金 20 000
借:其他应付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同时,冲销过渡性科目
借: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 20 000
贷:固定资产基金 20 000
第一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100 000=固定基金20 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80 000
3. 第二年支付第二期租金20 000元时,会计处理同第一年(略)
第二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100 000=固定基金40 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60 000
4. 第三年支付第三期租金20 000元时,会计处理同第一、二年(略)
第三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100 000=固定基金60 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40 000
5. 第四年、第五年各支付20 000元租金时分录同前三年(略)
第四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100 000=固定基金80 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20 000
第五年末固定资产账面金额100 000=固定基金100 000+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0
由上例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固定资产基金”和“待核销固定资产基金”两个过渡性的净资产科目,就可以达到逐期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固定基金账面动态余额的平衡,从而实现了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BT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承建某些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转让)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直译为建设―转让,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其含义是:政府通过合同约定,将拟建设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权授予某个建筑商,在一定时间内,由建筑商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合同期满,建筑商考虑一定利润后将该项目有偿转让给政府。
一般来说,确定BT模式需通过如下特征:1.它是一种投资方式;2.只有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才能采用BT方式;3.他采用的是非政府资金,即不由政府直接投入而由建筑商自己筹集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出面借取的资金等);4.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者是建筑商(施工单位);5.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建成后(是指按法定建设程序竣工验收备案后)立即有偿转让给政府,收回投资并赚取一定的利润。
二、会计处理
BT融资的存在三大模式:
1.完全BT:即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建设方.然后建设方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投资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即实务中先由地产集团与地方政府签定BT合同,然后由项目公司进行全程运做)
2.工程总承包方式:简单如下流程即招标==确定建设方==建设方==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承担项目的全部投资,==由业主委托指派工程监理,==项目建成后==业主回购。
3.施工承包方式:即招标==确定建设方,建设方==对工程项目的工程施工及投资负责==验收合格==业主回购。
下面以我公司承建延津玉湖(引黄渠改造工程)为例,对其进行会计核算:
河南地产集团地产集团2013年8月与延津县政府达成引黄渠改造工程改造协议,由名门地产集团成立项目公司(名门地产延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承担引黄渠改造工程的改造工作.工期10个月,合同转让总价3000万,毛利率10%,管理费10%,根据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应采用模式一方式进行核算。
地产集团: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名门地产延津有限公司 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名门地产延津: 8-12月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120
贷:银行存款等1120
根据已结算的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延津县政府 1200
贷:工程结算1200
2013年末,按照完工进度40%,确认当年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80
主营业务成本 1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
完工时,将“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的余额对冲
借:工程结算 3000
贷: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8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00
三、税务处理
对BT的税务处理规定,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下面分别介绍一下重庆和河北及河南的规定
1.重庆市规定。《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渝地税发[2008]195号)规定:BT是通过融资进行项目建设的一种融投资方式。对BT模式的营业税征收管理,明确为:
(1)无论其是否具备建筑总承包资质,对融资人应认定为建筑业总承包方,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2)融资方取得的回购价款,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融资费用、管理费用和合理回报等收入,应全额交纳建筑业营业税,并全额开具建安发票。
(3)融资人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BT模式合同规定的分次付款时间,合同未明确付款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总承包方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分包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分包方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2.河北省规定。《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建设-移交”模式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2号)“建设―移交”模式有关营业税问题公告如下:
纳税人采用“建设―移交”模式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的全部收入,应按“建筑业”税目缴纳营业税。若该纳税人将建筑工程承包(分包)给其他施工企业的,则以取得的全部收入扣除支付给其他施工企业的承包(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3.河南省规定。《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的公告》第八条规定:建设项目实行BT模式的,纳税人为:
(1)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与施工企业为同一单位的,以项目的建设方(投资方)为纳税人。
(2)项目的建设方(或投资方)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或分包给其它施工企业的,分别以建设方(或投资方)和施工企业为纳税人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的公告》第十九条 纳税人实行BT模式的,营业额按以下方式处理:
大媒体产业概念的兴起与以新观点和新思想著称的《今日美国》专栏作家凯文·曼尼(Kevin Maney)的推动有关。“因为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汇可以涵盖横跨通信、信息、计算机和娱乐产业之间所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切”,所以,他才称呼这个产业为“大媒体”。[1]他认为:“跨越通信、信息和娱乐业的公司一不留神就遇到了产业融合。这次产业转型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人们推想电视业、电话业、计算机业和内容产业将会融合为一种技术,一个产业。”[2]
大媒体产业虽然在我国还是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尚未发展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计,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对我国电信业、传媒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大媒体产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多方面,但是由于大媒体产业的形成与电信业、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密切相关,所以其对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影响尤为深刻。
推进传媒业产业结构向新的均衡演进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整个产业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所以其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从整体意义上推动和明确大媒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产业融合的趋势仿佛是一阵洪流,正在冲击着产业分立时代所形成的各种壁垒和限制。产业融合的趋势正在为新产业形态的诞生寻找新的突破口,来为其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同时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还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产业融合正在促使产业管制者和企业经营者适应新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我认为,大媒体产业将对我国传媒业产生如下影响:
1.管制体制从单一产业管制走向融合产业管制
随着传播体制的变化,传媒业的管制将逐步从单一的产业管制走向融合的产业管制,并使得整个管制体制的运作更为理性和透明。当前,美国已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统一的管制体制,这三种信息传播网络都已纳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统一管制范围。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业整体管制思路的调整是必然的。不过我国对于传媒业管制体制的演进采取了比较慎重的变革路线。大媒体产业的发展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传媒业管制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而美国信息传播产业管制体制的变化就深刻体现和回应了融合的必然要求。
2.传媒产业结构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变革
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是世界范围内长期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从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一直在进行。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着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不高的弊端。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均衡的打破就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演进。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创新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突变。”[3]原有产业结构均衡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结构均衡正在形成过程之中。从旧均衡到新均衡,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大媒体产业的兴起则可从根本上对我国传媒业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传媒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和改变。
3.传播方式从分离方式向融合方式演变,媒介融合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历了信息大爆炸洗礼的美国已经感受到了融合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近二十年来,产业预言家们一直在预言数字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但是这在以前一直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由于更快的芯片、更宽的带宽和更为通用的互联网标准的出现,技术正在迅速地融合。”[4]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三网融合政策和管理方式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已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网络融合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当前各种传播方式走向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角度来看,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人性化地体现人的融合传播需求,进一步摆脱传统的相互独立传播技术和单一静态传播方式的局限,进入大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而传播方式的融合必然导致媒介融合程度的提高。
4.传播内容呈现大融合和小众化的特征
当前,传播内容的发展存在两种鲜明的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媒介融合而生成的传播内容的大融合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主体日益细分而形成的传播内容的小众化趋势。如互联网的扁平式开放性结构,使得网络容纳了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传播内容,这客观上使得传播内容呈现出更加小众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这两种趋势同时存在,又相互交叉渗透。
从大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没有因为大媒体企业的存在而从总体上变得缺乏多元性,而是通过其他主体对传播内容的创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其多元性和丰富性。
5.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多重性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大媒体时代是多重和复合的。新的传播世界中,传播角色的交叉和互换几乎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大媒体产业的传播环境为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主体提供了空前自由的传播空间。这对于信息的传播、人际的沟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博客和维客现象兴起就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博客现象,人们就从这个现象背后看到了新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博客现象使得“出版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分界线消失了。这一切为大众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诞生了”。[5]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
塑造电信业开放型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的一种客观反映。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各个层面的融合推动了整个产业融合的实现。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而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则是产业融合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基础出发点。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了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
世界电信业在近20余年,尤其是近10年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它已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变成为社会提供服务共享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之上,其对于产业融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都明显增加。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简而言之,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重新塑造电信业的产业角色,并使其产业位置更加前移,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大媒体产业将对电信业产生如下影响:
1.产业角色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电信业从电报、电话服务衍生而出,但是随着产业的变迁,电信业逐渐出离传统的产业角色,而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进行历史性转变。电信业从技术型产业到综合信息服务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角色变革。同时它也经历了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的历史变化;它还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经营者彻底转变为一个社会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对于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大媒体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电信业在大媒体产业中成为一个不可忽略、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大媒体产业中,真正要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和谐运转,离不开电信业的产业支撑作用。目前,在我国对于网络电视业务主导权的探讨还没有定论。广电业一方认为,网络电视是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在数字时代交互性的升级,而电信业一方则认为网络电视是从语音到数据再到视频的三重播放(triple-play),是基础电信业务的自然延伸。在IPTV的牌照及其运营主导权的争夺战中,虽然电信运营商被设置的壁垒排除在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IPTV的业务拓展中无所作为。电信运营商正在尝试种种方式介入其中。可见电信业产业角色的转变也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2.产业结构完成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型
电信业中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遭遇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冲击之后,不管是市场,还是结构,都将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于电信业来说,都是一种巨大而痛苦的转变。电信业的结构转型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和大媒体产业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我国电信业在经历了自1978年以来的飞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电信业自身体制改革来解决,一方面需要通过大媒体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来逐步解决。有学者曾经将电信业和IT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1、IT业一直是充分竞争;而电信业却是垄断起家。2、IT业是高度的专业化经营,但是电信业的各个企业都是从物理网到应用层,上下游“通吃”,成为典型的纵向整合。3、IT业是以应用层为主,而电信业中,谁有物理网谁就是“老大”。[6]
在大媒体产业时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自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产业群集的组织空间结构是与产业融合要求不相符的。产业融合势必要打破产业群集的相对固定的边界,使跨产业、跨机构的联结与互补更大规模化与密集化”。[7]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的概念也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对于原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产业在战略层面呈现融合和协同的趋势
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关系在经历了“各走各的”产业分立时期之后,终于在大媒体产业时代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在战略层面尝试“齐步走”的产业协同。
对于电信和传媒业来说,基于融合基础形成的大媒体产业意味着一种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大媒体产业战略的选择涉及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战略的设定。电信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找到任何人进行通信联络和沟通。而传媒服务的最高境界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传媒信息。这两者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接近的,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电信业所进行的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传媒业进行的主要是传媒和人的信息传播。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服务已经跨越了产业分立的界限而逐渐趋向融合。在这种环境之下,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我国大媒体产业将逐步在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大媒体产业,将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给我国的产业体系带来全局之变,同时也将继续为信息传播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融合动力。
注释:
[1][2]Maney,Kevin.Megamedia Shakeout:the Inside Story of the Leaders and the Loser in the ExplodingCommunications Industry[M].New York:John Wil-ley&Sons,Inc.1995.preface,p.1、2所谓“大媒体”,其实并非新词,也不是凯文·曼尼(Kevin Maney)的独家发明。凯文·曼尼对于大媒体这个词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论证。在1991年前后的美国,对于大媒体的评论就时有兴起了。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对此的论述就比曼尼·凯文早四五年。
[3]于刃刚《主导产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Stephen Baker,Heather Green.Big Bang[J].Busi-ness Week.Jun 21,2004,p.68.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国家进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融合互动,创新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当前国家基本方针。但是,民族地区在传统产业改造中遇到了比东部发达地区更多的困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所确立的国家战略。“十一五”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表明了国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决心和布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在信息化水平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西部广大的民族地区,其传统产业改造在技术、资金、体制等多个层面仍然面临难以克服的困境。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环境中,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路径走得更加举步艰难。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它的颁布不仅仅意味着国家将民族文化产业作为藏羌彝走廊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同时也是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改造的一个良好契机。2015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调研组以茂县为单位,对羌族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中发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中具有积极作用。
一、价值:文化创意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具有辐射和融合效应
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范畴。以农业为例,在工业社会,采取传统耕种技术并生产传统农产品的农业,而基于高新生物技术的农业就不属于传统产业。因此“传统产业”中的“传统”就成为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业分工相对较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代名词。根据国家有关文件中的界定,“传统产业是以采用传统技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或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组织生产经营的各类产业。传统产业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包括农业、传统制造业、能源工业、传统服务业等等。这些行业都是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要特征”。[1]我国传统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达90%以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在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传统产业仍是占中国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劳动力便宜优势的部门,是实现中国经济振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和进步的主要源泉。[2]但是,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环境危害程度严重等原因,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鉴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了消除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必须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所谓传统产业改造,就是运用先进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其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改造,改变其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效、环保和智能的方向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创新型优势,提高传统产业在生产和服务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融合,以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是当前国家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思路。可见,实现融合互动和创新发展是实施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战略中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传统产业改造的核心是改变落后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优化和使用效率。通过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来提升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优化的目的,是传统产业改造的基本内涵。
作为目前全球新兴起的最具产品附加值的高端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3]其行业包括数字化文化艺术、现代传媒产业、节庆会展业、软件网络信息业、数字工艺设计业等多个门类,是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变革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性是它的灵魂和本质,只不过这种创新直接表现为文化创意。“文化和创意是受时空限制最小的全球性资源,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扩张性、开放性、带动性的产业。它不仅能创造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就业机会、新社会财富,而且能极大地提升产业能级。”[4]西方学者奥康纳认为,“可以断言,地方和区域战略后10年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可以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的方式,创造性、风险、创新和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将具有核心作用”。[5]以文化创意产业推M传统产业改造,就是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和融合效益,以改善传统产业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使用效率为核心,在要素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等层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二、内涵:存量激活与增量优化的双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意味着国家已经将文化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民族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具有积极价值。只有夕阳的理念和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传统产业,而是帮助传统产业改造进而焕发新的面貌和生机,使之成为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以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在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存量激活:破除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的困境
在现时去产能去库存的迫切形势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国家基于整体考量所做出的路径选择。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种改造方式的实施遇到了比东部地区更多的障碍。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产业层次低端,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融资难度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传统产业在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上的难度都远大于东部地区。甚至在民族地区的偏远乡村,信息化所要求的通讯、网络、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其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技术障碍更加突出。可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因不同的地区和产业而采取不同的模式,直接性的技术引进和应用未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效应和融合效应,对改造传统产业和优化现有产业机构具有重大意义。以包括节庆在内的会展产业为例,根据国际测算,其具有的相关产业联动效应系数约为1:9,即会展收入如果为1,那么相关产业如交通、通讯、贸易、广告、餐饮、物流等的总收入为9。[6]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延伸形态,其对传统产业具有广泛的融合性,即把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服务融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是城市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2、增量优化:解除民族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局限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纳入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中,将其作为地方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扶持。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发展迅速。以茂县为例,震后经过几年的锐意进取,茂县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行业门类越来越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齐全,羌族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其龙头产业,文化团体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业逐步增加,文化产品实现了多样化和层次化。据茂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时期,茂县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4%和44%。[7]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局限,如物质基础薄弱、市场空间小、产业层次低端、创新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等。第一、二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温床,没有现代的农业和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土壤。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新旧产业的融合互动可以对传统产业的要素配置方式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这样就会提升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和市场空间,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会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人才以及资金短缺的问题。所有局限的解除,最终会使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战略新兴产业走上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发展转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加速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虽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但其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众多问题。例如产业链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混乱、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低、社会产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8]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重大缺陷之一是传统产业所展比重过大。[9]以茂县为例,根据相关统计计算,截至2013年末,其传统产业无论在法人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和产值等方面所占比重均高达95%以上。[10]根据《2014年茂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茂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66:19,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而且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是主要经济部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微乎其微。民族地区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以此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可以在产值中降低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而且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促进产业间的重组和融合,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文化创意产业所固有的创新扩散效应在传统产业中会引起发展理念的主动更替,其结果是引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粗放式增长方式最终会被以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增长方式所代替。
三、路径:文化创意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条件下,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在经过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后,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不同产业或行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11]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互补关系,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以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必须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所具有的信息、技术、创新、文化等元素扩散到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过程中,从而优化传统产业要素配置方式,进而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方式、发展方式等多个层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1、要素结构改造:优化要素配置方式
要素结构的改造是传统产业改造的核心环节。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一般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四个要素。当然,在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驱动下,信息与技术逐渐成为传统产业新的投入要素。但是,受限于民族地^在市场机制、资金积累、创新能力、经营水平等多方面的问题,传统产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其要素结构的边际报酬非常低,资源配置水平低效。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以文化创意、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元素扩散到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过程中,达到改造传统产业要素结构的目标。在文化创意产业所满足的新市场需求的导引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水平,融合后的传统产业会自动重新组织要素结构进行生产,加重文化创意与信息的比重,降低传统要素的比重,在传统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线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造,逐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例如,艺术设计行业与传统纺织业的结合,现代会展产业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传媒产业与演艺产业与传统旅游业的结合等等都将创意与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这些传统产业的生产设计过程中,从而实现了要素结构的优化。
2、产品结构改造: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成为当前全球最具产品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性需求或心理需求而产生溢价效应。现代需求结构的变迁导致消费者效用结构更加丰富,对产品价值的追求更加多样,尤其是对精神性文化的消费越来越重视。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的改造,就是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中增加民族文化、创意、信息等多种元素,重新组织生产,赋予传统产业的产品以民族文化内涵和创意性、信息性特征,改变产品效用结构和层次水平。这样的产品,除了具备原有的基本使用r值之外,更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如观赏、体验、收藏、赠送、投资、娱乐、休闲等,这样就会极大提高其附加价值。
3、产业结构改造:降低传统产业比重
改造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结构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传统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是改善传统产业中的三次产业比例,三是改善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空间布局即二元经济分隔。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门类众多且外延效益突出。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结构改造,有以下路径:第一,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降低三次产业中传统产业的比重;第二,通过新旧产业融合,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将互联网、软件设计、电子商务、数字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中,间接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最终实现现代化改造;第三,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长价值链特性和辐射带动作用,以文化创意园区和项目带动周边尤其是乡村地区相关产业发展,逐步消除少数民族地区二元经济分隔。
4、产业形态改造:培育新兴产业形态
以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形态改造,主要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并不具有明显的产业边界,它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借助耦合效应而产生新的经济业态。例如节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出现的民族文化旅游业;会展产业与传统农业、手工业结合而产生的民族产品博览会;文化旅游业与传统农牧业、制造业结合而产生的体验式生态农业、民族特色衍生品产业;养生产业与制造加工业、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健康产业与休闲产业等等。另外民族风情村旅游、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服饰设计、民族旅游应用软件、民族乐器制造、民族文化影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型产业形态更是层出不穷。
5、经营方式改造: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的改造,要贯穿于传统企业从研发到售后的所有环节。“信息技术只有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与企业的机制改革、流程再造、组织架构设计相配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因此,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环节。以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经营方式的改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融合,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带动传统产业向学习型、扁平型组织结构转变;第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与广告产业、传媒产业等之间的天然联系,帮助其牢固树立现代市场理念和品牌理念;第三,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密切关系,帮助传统产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第四,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意识帮助传统产业树立牢固的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第五,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产业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产品数据管理(PDM)以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6、发展方式改造:向创新驱动的集约经济转型
民族地区的传统产多是劳动密集性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方式基本属于以要素驱动或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型。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改造,即通过融合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的集约经济转型。主要路径有两种:第一,借助现代传媒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处理方式,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流动与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显著的创新扩散效应,可以使创新成果可以在段时间内被传统产业学习和模仿,最终引发创新的系统反应。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还需要政府在体制、机制、环境等多个方面去除掉各种障碍性因素,并且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以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2008.10.
[2] 王雨生.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12.3.
[3]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4] 吴存东,吴琼著.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1.15.
[5] 吴承忠,阿瑟亚德主编.国际文化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58.
[6] 史国祥,贺学良编著.会展经济[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09.109.
[7] 数据来源于《茂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8] 兀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第7期).
[9] 施正一主编.民族经济学教程(第二次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11.201.
[10] 数据根据《茂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06)相关统计测算得出.
[11] 马健著.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4.
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最初源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产业间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调整,科技革命及企业间的跨行业地区的兼并活动,使得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渐形成全新的产业,这不仅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低了交易成本,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的交叉融合、行业内的重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四种基本形式。
一、零售业的产业融合
我国零售产业的发展现状,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通过零售业的产业融合,我国零售实现了较快的转变,从而达到了业态不断创新及发展的目的。以产业融合的四种基本形式来具体阐述零售业的产业融合。
1.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电子商务及电视购物的兴起
高新技术的渗透带来了零售业日常管理的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电子支付系统、条形码技术及网上订货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等广泛应用与各大商场。在美国,许多商场还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像沃尔玛的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就是其制胜法宝之一,它可以与所有的商店分销系统进行通讯。现代高新技术的渗透,也带动了零售企业业态创新,高新技术与零售业的融合,产生发展出了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电视购物等现代零售业态。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产生,通过对传统零售业的业务流程的整合,将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整合成一个巨大的商用服务体系,使得零售企业的经营范畴逐渐模糊化,服务功能多样化。如在“京东商城”上,你可以购买图书、电子产品、名牌商品等,在“当当网”上还可以订购机票和酒店等。由于交易对象的不同,电子商务有多种运行模式,如以凡客网为例的B2C模式,交易对象是企业与消费者;以阿里巴巴为例的B2B模式,交易对象是企业与企业;以淘宝网为例的C2C模式,交易对象是是消费者与消费者。
电视购物是电视传媒与零售业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零售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电视传媒的优势,最早以直销的方式出现,通过音频强烈的听觉冲击力和视频直观的视觉效果,将产品的外形、功效等直观的呈现给观众面前,观众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便捷方式进行购买。近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三网融合改变目前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生态,由三网融合引发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电视购物的历史,媒体零售业迎来了新的机遇。电视购物发展至今,形成了电视直销、家庭电视购物及视频信息系统三种运作模式,其中媒介呈现的形式随着也发生着改变。
2.产业间的延伸融合——零售业与农业及制造业的融合
(1)零售业与农业的融合
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零售后向经营能力的提高,零售业开始纷纷直接或间接生产农业产品,这种产业间在供应链上的延伸,是零售业和农业产业融合的典型形式。零售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为了有更加稳定的货源,减少流通费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急需通过一体化生产,完成零售业向农业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超对接及生鲜超市的出现就是典型的融合形式。我国超市与农业合作共有五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简单的采购订单合作;第二种是生鲜产品质量控制,除了订单外给予农户相应的支持和培训;第三种是超市与农产品基地进行合作;第四种是超市自建试点基地,带动和组织农民扩大生产;第五种是超市自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生鲜农产品批发与零售。永辉超市作为以经营生鲜为特色的超市,就是零售业与农业融合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建立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及与农户合作进行“订单”式生产,保证自己的农产品及时地、优质地供应。目前永辉超市已经建立了一批自营和合作相结合的养殖和果蔬生产基地,并在现有基础上,拟规划建设国家级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2)零售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同样制造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零售业,而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展遭遇瓶颈为寻求突破,挖掘新的增长点,就开始在产业的边界处寻找竞争优势,出现了制造企业涉足零售业务,其服务化的比重越来越高,零售企业从事制造业务的新型产业现象。
最为典型的是家电行业,其中制造商涉足零售,零售商参与生产,这种上下游的融合最为常见。如国内知名的家电卖场国美、苏宁等,纷纷向上游产业延伸。其中这种延伸有以下几种方式:1.家电制造企业向下游家电销售渗透,通过向其他连锁企业参股,或者通过合资、合作方式进军零售领域。如TCL推出的“幸福树电器连锁”,采取加盟连锁经营方式进入三四级市场。2.家电零售企业向上游家电制造渗透,如国美和苏宁为代表的家电零售企业以定制和报销的方式进军家电制造行业。
3.产业内的交叉融合——零售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
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零售业打破了原来的行业间的经营界限,通过与服务业内部其他行业的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行业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产生了兼具多种功能的融合的零售企业也成为了零售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融合,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方便了消费者,提高满意度,而且在交叉融合的边界处产生越来越多的高额价值。这种交叉融合也创造了新的零售业态,购物中心的出现就是代表,由购物中心为基点,把它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可以看到商业与地产的融合,即“商业地产”的出现以及商业文化街区的出现,是零售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
购物中心是一种高级的商业零售业态,是零售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是一种新型的综合零售组织,它集购物、饮食、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为一体,力图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日益提高的需求。在购物中心中,有连锁超市、百货商场、专卖店等。如西单、东方新天地等。购物中心也是商业与地产的相融合的产物,它是专用于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的房地产形式,是以零售物业的租金收入为目的的房地产投资,如大连万达集团所建的商业地产项目。将购物中心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商业文化街区,也是目前旅游业及零售业的焦点及热点,如北京的798文化艺术区。
4.行业内的重组融合——零售业各业态的融合
各零售业态中也出现了融合化的趋势,零售企业开始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在调整自身,不断的吸收各种业态的优点,将多种零售业态汇集一身,重新组合。这种零售业态内融合途径也分两种,一种是内涵式的重组融合,这种融合是站在顾客的角度,面向同一目标顾客群,通过对多种业态的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使得各业态相互补充的同时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比如多种零售业态在地理位置上高度集中,或现代的百货店也引入了超市中开架售货的方式,在促销上也尝试买A赠B、可变折扣、捆绑折扣这种超市专长的促销方式,而超市中对于贵重商品引入百货柜台式的售货方式,在促销上开展满赠、折上折、抽奖等原为百货特色的促销方式。另一种融合途径称为外延式重组的融合,是零售企业在财务的视角上,以分散经营风险为目的,实现跨业态或区域的综合化管理。如百联集团这种涉足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饮食店等多业态的综合化的零售集团,以及苏宁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发展苏宁易购,进行实体虚拟零售相结合的业态融合。
二、基于产业融合的零售企业战略思考
1.基于技术扩散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高,高新技术在零售企业间的扩散及创新越快,基于此,零售企业要想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实现产业融合,就要实施信息化战略。一个企业不是孤立在社会上的孤岛,而是处于和行业信息紧密联系的信息链、价值链上,因此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零售企业应建立竞争合作型的产业组织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网络,不仅能够吸收多种技术形成新技术,而且这种信息可以在整个流通领域的价值链上流动起来,有利于迅速获得市场信息,改进服务质量。我国零售业要下力气推进企业信息技术水平,适时采用网络技术对传统零售业进行升级改造,利用互联网加强企业部门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2.基于新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战略
战略协同理论认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新的价值网络,新产业价值链的网络融合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零售企业在融合中打破了原有产业的条块分割,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也不再只是来源于单个企业的自身能力和资源范围,更多的来源于新产业价值链上下环节的系统协同中,并在不同产业的协同中扩散到多个产业中。而时间是整个新产业价值链协同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就要求零售企业通过共享价值网络实现快速响应、深度发展,加快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3.基于核心能力的品牌战略
所谓基于核心能力的品牌战略是指零售业一方面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基础来实施品牌战略,另一方面,通过品牌的构建与管理,提升企业的品牌资产,达到完善和提高核心能力的过程。零售企业在产业融合中,更应当注重建立强势品牌,不仅有助于新市场的开发,增强国际竞争力,也能够提升抗风险能力。零售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应当注意品牌的定位,锁定目标客户群,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核心业务,并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实施进行品牌战略调整。
三、零售企业战略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为顺应这种形式,零售企业处除了需要进行战略的调整外,在战略的实施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合作意识
零售业的产业融合使得产业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形式,企业不再是单一的一个,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单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共赢的模式,零售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风险共担及市场开拓,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促进产业融合。
2.充分组建、参与和利用商圈
零售业内的产业集聚,表现为商圈的出现,摆脱以往单一企业的形态,各种业态及特色的零售业聚集起来,不仅能够发挥集团优势获得规模经济的效应,而且通过各业态间的互补,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实现“1+1>2”的目的。由于商圈中的企业具有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也有利于商圈中的企业保持持续的创新性,由此产生的技术及产品的革新,反过来也促进了产业的融合。
3.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于一个零售企业,它的核心能力可能来源于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及时响应性、持续发展等方面。然而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而在作为直接与顾客接触的终端零售企业中更为突出,因为顾客的需求时刻变化。零售企业在进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产品、市场或者供应链的变化,核心能力也并非是一成不变,或者简单复制的。因此,应当注意核心能力的柔性管理,动态维护,及时进行调整,在融合中吸收其他企业的创新成果,这样才能够实现核心能力的有效嫁接和成功转移,才能够使得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树华,张冀新.基于产业融合的企业战略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
[2]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以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2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取向,产业融合是产业进化的必然趋向,并带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叠加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升级提质增效。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新路径,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等方面,从而促进了经济转型(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增长模式,同时依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带动经济整体增长,并注重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催发传统产业的升级,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引导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创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生态系统,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者,文化具有精神价值性和道德引导性,能够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动力和健康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现代治理体系,为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生动力。
(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文化跨界融合,一是把无限性的文化创意资源植入到产业体系中,提升了可配置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二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产业融合催生的竞争效应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 促进消费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为提供精神产品而发展的,这就使得消费从物质性产品需求升级到精神性产品享受,促进了消费层次的提升,拓展了市场消费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遵循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逻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创造的文化产品充满并扩容了精神消费的空间,使得文化市场成为一张无限发展的经济网。此外,文化创意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带动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及产业融合的快速普及,正快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更强的导向性,消费者完全可能成为文化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消融为一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意性消费扩展了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使得文化创意在生产方和消费方都发挥了价值增值的作用。
(三)促进就业创业增长
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形态,增加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产品融合往往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也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业增长以及高技能的就业结构提升,必然会带来收入增加。
当前,我国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是为知识阶层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他们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融合文化创意于新兴业态,随着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全域拓展,会诞生出更多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出更为广阔的创客空间。
(四)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普遍融合性将带动产业融合更广泛的发展。而产业融合会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融合要求企业之间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互通有无,共享共赢。企业可以通过契约链接、产权链接、关系链接、模块化链接、集聚链接、互联网链接等链接机制构建紧密合作的企业网络组织,探索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洪振挺,2013)。产业融合带来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障碍,这就拓展了资源的配置领域,使得企业资源在不用区域不同部门之间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诞生一系列新兴的“文化创意+”业态,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一)适应产业链解构、重构,引领产业链融合增值
随着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传统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出现分离并发展为独立产业的趋势,同时进行的是产业链环节的进一步细化、新增和重新衔接,使得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并存成为一种产业演化的新常态。
产业链的解构即价值创造活动不断地外部化。在价值链的外部化过程中,很多产业环节将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了很多配套性的新业态;产业链的解构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促使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导致产业的边界模糊化,融合后的产业比原有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与其他的传统行业的关联性强,并且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对产业链具有重要的增值意义,将文化创意融合于相关产业,能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能有效推动相关产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上移,获取较高的行业价值分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会极大刺激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促进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文化跨界融合的理念引领更多产业的创新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增加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促进产品与业务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促使产品创新、产品种类增多,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新的物质体验和多样化消费选择,提高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在服务提供上增加传统服务业的文化体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由此实现服务的价值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因此,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等向其他相关产业渗入,可以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并推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创意生产,把文化创意植入到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可以适应和引领人们生活方式,创造持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规模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提升居民服务消费水平;二是通过“一意多用”提供个性商品,促进居民个性消费增长;三是通过品牌授权,促进居民高档消费增长(见图2)(任旺兵等,2013)。[1]
图2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机制
(三)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曾指出:“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大视野范围,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巨大商机,企业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催生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还催生出新业态,比如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催生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发展了创意农业,还有文化地产、互联网文化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且在不断地推进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还可以孕育出新的经营模式。例如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所孕育出来的观光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模式,将蔬果采摘融入农家乐不仅为农民创收、扩展农业产业链以及改变农产品结构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以及宾馆、交通、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产业链与价值链匹配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将重新整合与划分产业结构,建构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比如北京定福庄的发展模式就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创意空间,引领一种生态化的文化新生活,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态合一”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在制度创新、文创集聚、生态增效、多元协同、区域联动的条件下,以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动力,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而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见图3)。
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一方面包含文化创意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城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资源、科技、资金、人才这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如图4所示,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之间通过内层要素圈和外层发展圈的动态耦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图3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2]
图4 文化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2]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是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不断地技术更新、要素提升、市场创新和消费升级等动态产业环境下,产业处在一种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由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更多的传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通道;另一方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经济转型的方向是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这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意创新驱动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有创意色彩和创新意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融合性,文化创意具有创意资源无限性、创意生产无污染、创意消费无极限等产业特征,文创产业融合将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高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一条新路径。这种融合发展将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一)促进产业组织变动,形成新竞合关系
产业融合促进了产业组织关系的变化,同时改变了产业竞争格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使得融合产业内的企业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中,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从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竞争。同时,发生融合的企业间开展的广泛合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产生一种新的竞合关系,这是一种企业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竞争模式。
产业融合伴随着企业网络的出现,使得产业竞争表现为一种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状态。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洪振挺,2013)。
产业融合中的竞争与合作,催生更多种类的融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竞争效应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和服务质量提升,增加产品差异性和服务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合作效应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构建产业互联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产业组织关系,新的产业组织关系要求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产业融合促使企业和产业边界的变化,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并逐渐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交互创新的过程,创新产生的盈利激励不断扩散,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并通过价值链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组织是信息化动态环境中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经济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变化(周振华,201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产生了基于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基础上的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联网使商品互联,网商平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生产领域的创意设计来,文化创意的融合还是一种思维的互联;因此,建立在商品互联、人的互联和思维互联基础上的产业互联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常态组织形式,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发展,产业互联体系得以构建并迅速发展,进而产业结构也相应地调整。
(三) 创新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融合性集聚化发展
从理论上说,产业的演进具有空间集聚发展的规律,从实践上看,产业集群发展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在政策推动下,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文化园区的规划发展都是要促使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聚集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链的衔接,提高经济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也会促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协同经济和融合经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在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的集聚发展和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融合性集聚化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使经济效应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经济集约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其本身就是一种集约型产业,通过把文化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或者延伸发展新的产业环节,可以促进创意设计、绿色生产、文化营销、高端发展,提高融合产业的附加值和集约化程度。
(一) 提供大众创业战场,发展创造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大众业创提供了新战场,为知识经济融入提升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当前的大众创业,更多的是在新兴领域的创造活动,而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市场融合领域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的主要阵地。产业融合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为大众创业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为创造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营造万众创新氛围,发展创新型经济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营造一种创意创新氛围,让创意创新变成直接生产力,引领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创新型经济。鼓励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创意设计在传统产业环节的创新创造作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和服务模式,引领新生需求,发展创新型经济。
(三)发掘文化创意资源,发展人文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发展载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高价值的体现。随着融合发展的深植入和广覆盖,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资源将得到发掘和充分利用,真正使文化创意资源成为重要的产业要素,不断提高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推进人文型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低碳环保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文化创意的低消耗、低污染特征,使得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设计、环保消费等产业链的低碳化,促进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此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生态的发展,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构建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旺兵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3]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经济前沿,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