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4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族学研究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31-05
The Paradigm and Trend of Ethno-informatics ResearchZhao Shenghu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 712082,China)
〔Abstract〕Ethno-informatics is the domain aims to study basic rule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 and phenomenon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of China in digital age,the research paradigm is significant to its development.From the difference of conflicts among interaction of human,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circumstance,ethno-informatics can be expressed b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 and 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Currently,the research of ethno-informatics situated at the transforming stag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 future,the issues such as basic research,unifi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archive,the infrastructure of integrated sharing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process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multiple language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should be emphasised.
〔Key words〕Ethno-informatics;paradigm;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以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语言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编辑出版系统、多媒体节目制作系统、网站系统等开始在民族地区得到应用。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催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民族信息学。
1 建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地区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在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构建多语言信息社会共识的达成,社会信息学(Social Informatics)和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中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是“多元一体(Diversity & Integrity)”思想,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为中国各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数字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的技术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当中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民族信息学必然是一个涉及技术、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民族信息学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大多数研究所关注的都是民族信息学当中的微观性问题,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分散,大多数没有触及学科的核心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民族信息学领域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纲领,各类研究的战略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从全局视角研究民族信息学的整体性战略,对于这一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将科学研究当中的“范式”理论引入民族信息学,研究民族信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进规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是一系列假说、准则和方法的总和[3]。从认识论角度看,范式是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它使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简化,便于人们明确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特定发展阶段的核心矛盾,保障整体上的战略一致性。从实践论角度看,范式是指导人们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的行动纲领,范式一经提出并被广泛接受,就可以起到指引发展道路,凝聚各类社会资源,推动特定领域社会实践的作用。
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以“范式”的形式从战略层面上建立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学科发展的脉络,构建学科发展的路线图,指引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引导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矛盾提出科学问题,拓展研究人员研究思路,提升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想象力;第三,整合来自技术、政治、管理、法律、文化等领域学者的力量,使跨学科研究能够围绕共同的理论内核进行,保障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具有战略一致性。总而言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科初建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探析Feb.,2012Vol.32 No.22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五大范式
民族信息学是民族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同时涉及民族学问题和信息学问题,但是两者参与到新学科当中的方式有所不同:民族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范畴、主要矛盾和信息需求;信息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民族学决定了学科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信息学决定了解决学科问题的可行性,虽然也可以认为民族信息学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但从本质上说,民族信息学是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因此,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构建主要以其呈现出的信息学特征进行划分,按照信息学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范式。从不同发展阶段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以下五大范式:
2.1 信息交流范式ICP(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信息交流范式”是指重点关注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信息交流活动的研究模式。尽管民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人口的信息活动,但是信息社会本身是脱胎于传统社会的,是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和孕育而来的,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游离于传统社会的理想化信息社会。因此,民族信息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基本规律,此后才能重点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特殊规律。
信息交流范式是整个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关注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当中,人、信息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信息学基本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的主题:
2.1.1 民族地区信息主体研究
主要研究作为信息主体的民族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例如我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种类和人口规模等信息。信息主体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人口,由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国家整体性信息共享需求的存在,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相关的汉族人口也是研究的范畴,例如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相关机构、民族类高等学校、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当中对少数民族语言信息需求的相关人群也应该纳入研究的范畴。
2.1.2 民族地区信息研究
主要研究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信息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概况,例如少数民族传统语言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传统文字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古籍、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等信息资源的存在情况。信息研究的重点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作为记录符号的信息,考虑到多民族之间交互以及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信息交互的需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信息资源的状况也在研究的范畴。
2.1.3 民族地区信息环境研究
信息环境主要研究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各个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以及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系统应用相关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内容。
2.1.4 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的概况和基本规律,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人口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信息交互的情况,例如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制度,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问题、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机构的信息传播、少数民族人口跨语言信息交互、跨境少数民族的信息交流等问题。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涉及民族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关注的焦点是信息交流问题,可以引用其它相关学科普遍接受的理论和结论,对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在细节上不做深究。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为民族信息学构建了基础性的框架,是民族信息学最基本的范式,其它研究范式都是以信息交流范式为基础而构建的。
2.2 信息处理范式IPP(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处理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民族地区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模式。“信息处理范式”是在“信息交流范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旨在为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当中采用信息技术提供解决的方案。
“信息处理范式”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计算机处理问题,例如各少数民族语种语言文字信息编码标准的制定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的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档排版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影视作品编辑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计算机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问题等。此外,由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共存,同时需要考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信息编码问题、字处理软件系统开发和各类应用系统开发问题。
“信息处理范式”的核心问题是使主要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样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重点关注的是技术问题而非管理问题,目的在于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速度,没有充分意识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交流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对于信息辅助完成事务处理以后的管理和开发也交流较少。
2.3 信息管理范式IMP(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管理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的信息管理活动,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等活动的研究模式。“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但是其关注的重点问题存在较大的区别,“信息处理范式”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信息管理范式”的目标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和开发社会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范式”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问题,例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互联网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体系、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民族地区信息资源跨地区共享体系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等。
同时,“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具有紧密的联系,“信息处理”是“信息管理”源头,只有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使用,才会产生大量的数字信息,信息管理才会有工作的对象;“信息管理”又会反过来为“信息处理”提供支持,通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更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信息处理”与“信息管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推动民族地区整体上向信息社会迈进。
2.4 信息理解范式IUP(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理解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资源的理解问题,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破语言差异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实现多民族跨语言信息理解和交互的研究模式。“信息理解范式”是在“信息处理范式”和“信息管理范式”的基础上构建的,旨在满足民族地区信息交流当中的深层次需求,也是民族信息学研究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信息理解范式”存在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是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第二是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应用计算语言学理论,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语言多语种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例如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建设问题、多语种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跨地域共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双语著录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检索问题、基于语料库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机器翻译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中间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交互问题等等。“信息理解范式”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平台,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理解提供支持。
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应用语义信息处理技术,使民族地区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内容具备被计算机所识别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让计算机部分地具有像人脑一样理解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或者进行多语种信息转换的能力。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的是民族地区语义网络所要关注的知识库构建、信息资源语义标注、语义理解的算法规则等等。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体现了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即在保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元性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实现多元信息的一体化共享,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也是民族信息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鉴于其技术实现的难度较大,民族信息学研究可以在借鉴相关学科在机器理解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5 信息融合范式IFP(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融合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泛在信息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体、跨平台的“无缝信息交流”和“无障碍沟通”等问题的研究模式。“信息融合范式”代表了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最高理想,它是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信息、技术和环境无缝集成而产生的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各类人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非常便捷地以熟悉的方式、熟悉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无障碍沟通。“信息融合范式”的实现要受到人类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也要受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这无疑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信息学“信息融合范式”之前的各个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为其实现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积累,都是对“信息融合范式”各类必备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当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最终过渡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是在分析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性矛盾进行理论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梳理出了这一领域发展的大致脉络。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复杂的,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各个范式的区分并非是完全清晰的,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情况,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逐步推动民族信息学的发展。
3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
五大范式为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战略参考体系,是民族信息学当前研究的定位更加清晰,也为民族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1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现状与定位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地带,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共享程度较低,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已经起步,却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研究范式视角来看,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使用人口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标准都已经颁布,相关的字处理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已经开始应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已经得到学者的关注。此外,由于从信息学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的成果相对较少,“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很多内容的研究目前还非常缺乏,“信息理解范式”当中的机器翻译问题也有部分学者在着手研究,但整体上也是局限于小规模研究。因而,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整体上处在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作为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信息交流范式”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信息理解范式”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是其中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民族信息学未来的研究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3.2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展望
结合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和当前的定位,以下领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3.2.1 民族信息学的基础问题研究
按照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的范围,加大对民族信息学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力度,重点是收集和分析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语言分布和数量分布,梳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和少数民族信息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内部、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之间信息交流的基本规律等;
3.2.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
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的数量相对较少,又是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证据,应当按照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在业务系统中嵌入电子文件管理需求。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管理需求需要同时兼顾一般性电子文件管理的各类需求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集成共享等需求。民族地区业务信息系统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将对促进民族地区信息管理的规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2.3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共享涉及多个省区、多个政府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的模式进行管理具有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可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共享体系,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跨语种共享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
3.2.4 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包括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跨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目前还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3.2.5 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
针对民族地区网站和各类信息服务系统的多语言信息服务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促进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规范化,保障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质量。
4 研究结论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在学科建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目前,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上处于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闫慧.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0,(4):53-55,99.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李国秋,吕斌.经济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体系[J].情报科学,2005,(1):22-25.
[4]孙凤美.基于ISO10646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排版技术研究[J].科技与出版杂志,2007,(3).
[5]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信息编码标准研究[J].云南档案,2011,(9):25-27.
1引言
宁夏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井工开采过程中,矿井巷道地坪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为了节省煤矿开采成本,解决煤矸石堆积带来的问题,通过对煤矸石混凝土进行力学试验研究其用作煤矿巷道地坪铺筑材料的可能性。
3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分析
3.1混凝土标准
我国通常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棱柱体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来评价混凝土。我国常将28d抗压强度小于50MPa的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将50MPa至99MPa的称为高强混凝土,将100MPa及其以上的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3.2配合比试配及调整
对计算过后的初步配合比进行调试,在不改变水灰比的前提下,对单位体积的水泥浆用量进行调整,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符号指标,得出最终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
表1:煤矸石混凝土试验配合比
型号 水灰比 沙率(%) 单位体积骨料用量() 坍落度(mm) 立方体轴心抗压强度(28d)
水 水泥 沙 粗骨料 减水剂
C30 0.45 0.42 176.4 392.0 766.6 1014.6 3.92 160 37.6
C40 0.4 0.35 229 572.5 590.3 1101.1 5.73 185 46.1
3.3试验
3.3.1抗压试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通过极限载荷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表2:平均抗压强度数据表
编号 极限载
荷F(kN) 受载面积
(mm2) 抗压强度(MPa) 平均抗压强度(MPa)
1 1053.2 22500 46.8
46.7
2 1078.3 22500 47.9
3 1024.6 22500 45.5
通过试验发现,加载破坏煤矸石混凝土试块,破坏断面主要为煤矸石界面,没有发现煤矸石被劈开的情况,这表明煤矸石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基本上与普通强度的天然混凝土接近,因此,煤矸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破坏形态相差无几。
经过试验测定,测得1,2,3号C40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分别为46.8,47.9,45.5MPa,平均值为46.7MPa,与按要求配制的C40的普通混凝土强度差不多。其中,由于在制作试块当中可能存在不太标准的操作,这些可能导致一定的试验误差。但是,试验基本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煤矸石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状态差不多。
3.3.2抗折强度试验
试验步骤:
(1)取出试块将表面擦干净。
(2)装置试件,使成型时的侧面为承压面,安装偏差要低于1毫米。
(3)施加均匀连续载荷。试验试块为C40的混凝土试验,因此,取每秒钟0.05~0.08MPa,直到试件接近破坏时,立即停止调整试验机的油门,直到试件破坏。根据试验得出数据如表3:
表3:抗折强度试验数据记录
组号 破坏载荷(kN) 抗折强度(MPa) 平均抗折强度(MPa) 理论抗折强度(MPa)
1 40.51 5.40
5.11
4.30
2 35.73 4.76
3 38.86 5.18
煤矸石混凝土试件为150mm×150mm×550mm棱柱体,跨度450mm,采用4分点加载,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1)进行试验。煤矸石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按下面公式计算:
3.3.3抗拉强度试验
根据弹性理论,按下式计算劈裂抗拉强度:
对煤矸石混凝土试块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整理试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见下表4。
表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表
试验代号 养护时间(d) 破坏载荷(kN) 破坏载荷平均值(kN) 劈裂强度()
1 2 3
1 28 110.3 114.8 116.5 113.9 3.22
2 28 100.7 110.2 109.2 106.7 3.02
3 28 97.8 101.7 108.7 102.7 2.91
通过试验观察,在加载初期,煤矸石混凝土试块的表面没有裂纹出现,但是随着载荷的持续加大,试块内的应力不断增加,试块逐渐开始出现裂纹,最先出现裂纹的地方为试块中央,随着载荷的持续加大过程,裂纹开始向垫条附件发展,直至最终试块被劈开。
通过试验发现,煤矸石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但是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试验结论
由于地坪混凝土主要以受压为主,对混凝土去其它性能要求不高,从抗压强度角度试验证明,煤矸石可以作为混凝土的骨料用于次要巷道地坪混凝土。另外,对于主要巷道地坪混凝土骨料能不能用煤矸石替代,需要解决耐久性问题,因为煤矸石的遇水容易崩解,若在长期水环境下,没矸石发生崩解,那么煤矸石混凝土整体强度会急剧下降,所以,煤矸石的水理性质是下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洋,赵禹,祝百茹. 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J]. 非金属矿. 2014(01)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91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合作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为此,文章以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1吉首大学民族学基本概况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创建于1982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为吉首大学的龙头学科,催生和提高了与“民族学”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如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民族建筑学、民族设计艺术学、历史民族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分支学科或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吉首大学学科研究的特色与优势。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仅有的两个文科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学科已经形成民族学、生态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生态民族学方向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生态环境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生态扶贫博士点。该学科目前拥有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和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研究基地等。该学科还在国内中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工作基地,保障了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目前,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团队有研究人员32人,有正高职称者14人,副高职称者9人,讲师9人;有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者12人;该团队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3人。
学科以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整合为创新源泉,形成了“文化制衡理论”和“终端验证”的研究方法。目前正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目标奋进,并以此为契机造就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湘军”。
2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才特别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其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代教育应探讨的问题之一。[2]近年来,为强化研究生人才培养,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理念。在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多重视课堂教学,认为教学就应该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给学生布置好阅读任务,教师备好课,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上只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在课堂的和谐交流就可以了,就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了。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理念长期主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为改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和田野实践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
2.1课堂教学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环节。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吉首大学民族学除了高度重视课程设置之外,还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和模式。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基本由一位教师授课,并完成这门课程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很好地保持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确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然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多样化的,而且有的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即使不是跨学科知识,但也是民族学学科中多方面理论知识。具体到高校任课教师,又都往往是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的人员,都不是全能型的教师。即使任课教师能做到认真备课,都无法保证这门课程的每一章节和知识点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一些不擅长研究的章节或知识点,可能出现了一些应付教学的行为,难于让学生实现跨学科或跨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提出,合作教学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3]吉首大学民族学针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采取了多教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两到三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其中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考试考查内容由教师们统一制定。吉首大学民族学这种合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笔者主讲的“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涉及民族学、经济学甚至是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实施多位教师合作教学,就能够扬长避短,在授课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从而有效保证了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质量。
2.2專家讲座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学位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与教师都有好处。[4]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实行多位教师合作教学的同时,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邀请的校外专家学者不局限于民族学学科,还包括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例如,在2019年,吉首大学民族学就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学术讲座达到了30余次。校外专家学者的讲座,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视野。
另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与聆听讲座的学生围绕民族学的研究前言、研究观点、理论学派等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兴趣。
此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给研究生们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外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研究生看到个人的学术优势与不足,进而激发个人提高学术能力的动力。
2.3田野实践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吉首大学民族学遵循“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学科理念。基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田野调查,重视田野实践的作用。为了有效推动田野实践,吉首大学民族学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西南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实践基地。
为确保田野实践的质量,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吉首大学民族学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田野实践,并把田野实践视为一门课程,计入学分。对于没有进行田野实践或田野时间不够的研究生不予毕业。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在田野点的时间不少于60天。为强化研究生田野实践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长期聘请田野基地的村民精英作為田野指导专家。这些村民精英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委会成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乡村种养能手等。这些人熟悉乡村并具有一定的教育经历,长期生活在乡村,熟悉乡村的情况,而且对乡村发展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具有一定的想法。聘请乡村精英作为田野指导专家,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一到田野点就可以很好地开展田野工作。
笔者调查发现,由于部分研究生来自外地,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而且还具有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恐惧症,以至于在田野点无法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甚至在田野点待不到两三天就匆匆地回到学校,无法完成田野实践的要求。聘请了乡村指导教师以后,改变了研究生田野工作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田野实践的效率和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效帮助研究生消除田野恐惧症。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研究生进入田野点后,能够很快地融入田野点的生活,也容易与村民打成一片,为田野调查奠定了扎实的感情基础。二是有效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以往的田野调查,由于缺少本土指导教师的指导,研究生只有通过外人来联系田野点。到达田野点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去熟悉研究对象,导致难以开展田野工作。另外,即使通过熟人介绍,但由于没有工作上的责任和义务,做事也难以尽心尽力。乡村指导教师就不一样,他们能够带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帮助研究生完成每一个田野环节,特别是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三是有效弥补田野中的不足。在田野实践中,乡村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研究生进行田野实践,向研究生介绍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帮助研究生一进入田野就能掌握田野点的情况。此外,乡村指导教师还可以给研究生实地解答田野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在参与观察中无法获得的信息。与此同时,乡村指导教师还负责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效果鉴定,研究生的田野实践分数主要由乡村指导教师打分。这样就可以确保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质量,也提升了田野实践的应用能力。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公平问题。教育公平就是要确保我国的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11。所以,对于高校的辅导员来说,在教育及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前学校内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教师与辅导员在平时的学习中给予引导,为学生创建平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创建公平、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对“道德性”公平的追求
在讨论教育公平问题时,通常重视的是“教育政策上的公平”,就是确保我国的每位公民都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接受不同的教育。但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教育权利上的公平不仅表现为求学的需求,同时也表现为享受适合身心发展的教育需求ra。少数民族学生能否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接受适应自身发展、满足自身需求的教育,都取决于教育者能否在教育及管理工作中追求“道德性”公平。“道德性”公平指的是教师在教育中能够贯彻公平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在性格及行为上存在差异,所以,需要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性格及行为差异,明确可塑方向。另外,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不能盲目追求公平而导致平均主义。
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饮食、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不能很好地融于集体中,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只和自己民族的同学聚集。因此,学校更应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力度。教师及辅导员应当为其创造平等的学习环境,提供与普通学生相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应予以充分地帮助与讲解,并鼓励其他学生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平等的权利。如果少数民族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犯错,教师及辅导员不能因为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就采取厚此薄彼的原则进行处罚,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会导致其他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集体的团结。
(二)“权益性”公平的确定
学生的权益,既包括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也包括宪法规定的每位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少数民族学生谋取更多的公平,尊重学生权益。另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具有一定的压力,可能在心理上也有很多负担,所以教师及辅导员应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3]。而且,在面对生活、饮食习惯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时,辅导员可以建议学校设立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并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堂窗口,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就能和普通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不仅有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项目基金】 本文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关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若干探究”(项目编号:14XHXY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宏涛,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学办主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学、高等教育管理;章治宁,宁夏大学讲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史学理论及西夏历史与文化等。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4-02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民族已经实现了地位的平等,并且进一步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学视角,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若干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推动我国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建设。
一、民族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从实践调查的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导致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愿意在学习中付出足够的努力,最终使得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族群相对较小,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少数民族对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学习也就没有足够高的认识。其次,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家庭还不能承担相对高昂的教学费用。基于此,学生家长通常对学生的教育不够支持,而部分学生也从主观上认为学习是家庭的负担,也就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学习。最后,从宏观上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当地政府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主观上忽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无法在当地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居民的观念始终得不到改善,始终无法使其认真对待教育工作。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始终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不支持,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大关系。正因为经济和教育的欠发达,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不愿意支持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2. 辍学率较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远高于汉族地区。简单地说,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学业,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接受完整的初中教育就走上了就业岗位。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家庭难以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学生被迫放弃学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相对落后,办学的质量也相对较差。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希望,从主观上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无法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终只能半途放弃学业。
3. 教材的不合用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使用的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也无法迎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具体地说,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改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大多数是以发达地区和以主流文化――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民族学生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其次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民族地区采用将汉语教材翻译为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教学,这样的教材不但受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更新速度慢,不能与时俱进,不受师生欢迎。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有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前途,而只能放弃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4. 教学资源的匮乏
从资源角度来说。少数民族教育相比于主流的交流而言,其拥有的教学资源明显更加匮乏,远远无法与城镇中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相比。首先,少数民族教育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经济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很难招收到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其次,教育经费短缺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校头疼的问题。虽然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种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经费短缺的问题。具体地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难以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环境。最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当地政府无力为贫困学生承担学杂费,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进入学校学习,使得教育公平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挑战,也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问题。
二、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策略
1. 加大投入,转变认识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要通过更强有力的宣传,使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宣传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才会产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基于此,少数民族家庭才会更支持学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而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在教学中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2. 要因地制宜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为了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家庭以及学生的意识,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观念,要在特定的地区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换言之,政府应该通过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成为被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教育的成效突显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少数民族家庭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进一步转变认识,从抵触到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专业,才能够培养被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显现出教育的巨大力量。
3. 对教材进行改革
同时,政府需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现行的教材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具有民族语言的版本,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教材是否具有民族语言版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当前少数民族的教材往往是对汉族教材的直接翻译,这就导致部分教材在翻译过程中的表述不正确,使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领会真实的意思,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能够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要能够切合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继承与宣扬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少数民族使用的教材不但要包括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囊括各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风俗、工艺等知识。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教育的特色,也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4. 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目的,少数民族学校就应该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从调查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不支持,以及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逐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少数民族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改变家长错误的观念,使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意识,使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教育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融合。这就需要政府部分正确分析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72-02
【关键词】 身体耐力;横断面研究;学生,少数民族
【基金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 718SS04118)。
【作者简介】 徐建波(1973- ),男,湖南吉首人,大学本科,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416000。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即抗疲劳能力。它和人体心脏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有很大关系。发展耐力素质对增强体 质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 续提高,而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 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继续进一步大幅度下降[1]。我国约90%的少数 民族居住在西南地区。为探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变化状况,笔者对西南地区少 数民族学生1985年和2000年体 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 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根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在1985 年广西、贵州、四川、湘西、云南5个地区选取的调研观测点校中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壮 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羌族、土家族、白族、傣族(以下简称为壮、瑶、苗、布 依、侗、羌、土家、白、傣)9个少数民族共计23 351名学生,其中男生11 750名,女 生 11 601名。将其耐力素质的50 m×8往返跑(7~12岁)、1 000 m跑(13~18岁男生)、800m跑(13~18岁女生)等指标与1985年的资料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50 m×8往返跑(7~12岁) 从西南9个少数民族7~12岁男生的50 m× 8往返跑成绩来看,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布依族,提前7位;其次是傣族、苗族、侗族、羌族, 分别提前1~2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下降7位。从7 ~12岁女 生的50 m×8往返跑指标来看,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布依族,提前6位;其次是羌族、傣族和侗 族,分别提前1~3位;苗族停滞不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 家族,下降6位。见表1。
2.2 1 000 m跑(13~18岁男生) 从13~18岁男生的1 000 m跑指标来看, 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白族,提前4位;其次是瑶族、傣族、苗族、布依族,分别提前1~3位; 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见表2。
2.3 800 m跑(13~18岁女生) 从13~18岁女生的800 m跑指标来看,提高 幅度最大的是瑶族和白族,均提前3位;其次是布衣族、傣族、苗族,均提前2位;其他少数 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下降5位。见表2。
3 讨论
15 a来,西南地区7~12岁男生的50 m×8往返跑成绩傣族、布依族学生均出现提高,其他少 数民族学生均 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侗族学生;13~18岁男生的1 000 m跑成绩各少数民族学生均 出现下 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7~12岁女生的50 m×8往返跑除布依族、羌族、傣族、 侗族学生出现提高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13~ 18岁女生800 m跑成绩各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上述结 果表明 :15 a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整体出现下降,其中瑶族中学生、布依族小学生 较好,侗族中学生、土家族小学男生、苗族小学女生较差,提高幅度 较大的是布依族小学生、白族和瑶族中学生,而土家族学生出现明显的下降。西南地区少数 民族学生的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这可能与学生机能水平的下降有密切关系。耐力素质的 水平实际上体现了有氧代谢的水平,而有氧代谢水平相对于无氧代谢水平更加取决于后天的 锻炼,且只有坚持不懈地从事有氧运动,才能提高有氧代谢水平,从而提高耐力素质[2];另一方面与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耐力性劳动的减少、耐力性体育锻炼的缺乏等 因素有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颜陶(1976- ),女,甘肃兰州人,北方民族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90-02
一、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截至2009年,高等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已占6.23%。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的设计艺术论文为例进行分析。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位于西北的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65%。其中,来自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和回族的学生居多。
1.与汉族学生毕业论文评价的差距。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6届共计278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92,平均分值为69.7,少数民族学生26人,最高分值为70.8,平均分值为65。2007届共计180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88,平均分值为68.6,少数民族学生19人,最高分值为76.2,平均分值为68.45。2008届共计214篇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为82.8,平均分值为68.6,少数民族学生24人,最高分值为81,平均分值为68.68。2009届共计毕业论文215篇,最高分值为82,平均分值为71.8,少数民族学生17人,最高分值为81,平均分值为69.7。可见,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最高分值与汉族学生最高分值之差距为1分至21分。平均分值差距分别为4.6、0.15、-0.08、1.1,虽然从2006年到2009年连续四年学生论文质量不断提高,但横向方面的差距却起伏不定。北方民族大学从2005年到2009年的优秀论文总数为118篇,但少数民族学生优秀论文数只有2篇,且都是维吾尔族学生。2005年、2008年、2009年全校少数民族学生优秀论文为零,这从侧面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劣势,以及无法与汉族学生竞争“优秀”荣誉的现状。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不如汉族学生,在论文评价、写作能力、知识运用以及严肃性方面存在不足。
2.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对2010届不同方向和不同教师指导的少数民族学生论文取样8份,通过多种影响因子寻求论文质量及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原因。
选题因素。北方民族大学选题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拟定题目提交,然后再由学生根据题目选题。好处在于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新颖性和学术性较好。但问题在于学生对选题缺乏主动性,往往一个好题目都去选,而不好的题目或非主流学科题目却无人问津。其结果是,有人占据先机选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其他人却不得已选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最终影响论文的写作。
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尤其是有自己传统文化、语言、宗教的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了解远高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成为论文写作的一大优势。所选8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与作者的背景有联系,4篇论文字数、理论分析方面都明显高于与作者没有背景联系的论文。
调研方面。社会科学论文注重假设但不忽略实证。一方面是通过实证使学生更易接触和了解社会,在走向社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另一方面是自己亲身体会或所见所识远比其他方式获得的论证更真实有力。8篇论文都没有进行过社会调查,大多在泛泛空谈,甚至不切实际地远离社会事实。
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甚至滥用家乡方言,学生腔调比较突出,用语方面不太成熟。虽然个别学生朦胧地知道一些专业语词的表达方式,但运用到写作中的语感不强,语言组织协调能力不佳。
理论水平与写作的关系。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需要适当的理论注入才能体现文章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在理论上对论题自圆其说。典型的三段论方式,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理论分析都是事实表达而不是哲学解说。一些分析看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淀不足。
二、引致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为发现问题根源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2009级设计艺术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主要来自蒙古族、回族和土家族等。涉及2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
[5]陈卫东.广东流动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EB/OL].(2006-5-13)[2012-5-8].
摘 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负动机,导致其英语学习兴趣的下降。负动机的产生和课程设置、教材、学习策略和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学校和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应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优化教材选择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负动机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负动机
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负动机研究为研究者打开了一扇从“反面”审读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下降的窗户。是而对导致动机下降的影响因子的研究对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成绩下降的原因有着重要作用。
1. 负动机的概念及研究因子
负动机理论源于Gorham 和Christophel 研究“教师课堂不当行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该先导性探索将动机研究扩展至负动机领域。通过对受试动机变化的归因分析,他们认为,提升学习动机最行之有效的举措就是减弱或消除负动机影响因子。负动机是由于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而直接导致动机的下降或者是由外部因素引起内部因素的负面变化而导致的动机下降。负动机既指一个过程,即动机衰退或下降的过程,有时也可以指动机下降后的状态,即低动机状态。
众学者的研究显示负动机影响因子可基本归纳为教师、学习环境、语言文化以及学习者四大类。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影响英语学习负动机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风格不适应;2)课程设置与教材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3)不完善的教学设备;4)内在兴趣缺失,自信心不强;5)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避免负动机以及促进动机的恢复提出建议。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学生界定为民考民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母语,到高校后要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正式学习专业课后进行英语学习。受试为新疆医科大学大一、大二的民考民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调查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从“完全同意” 到“完全不同意”的形式;第二部分为自编问题,旨在调查和归纳学生的负动机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对负动机影响因子进行信息的提取,以探索阻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负动机影响因子。对于每个影响因子,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问卷上从1分到5分选择打分。5分表示非常同意,1分表示非常反对。
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根据平均值数据进行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因子中,排在首位的是课程设置与教材不符合其实际水平(3.39),其次是学生内在兴趣的缺失及自信心不强(3.32),再次是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3.19),而教学风格不适应(2.96)和不完善的教学设备(2.41)排在了末位。由此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与教材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及学生对英语内在兴趣的缺失,自信心不强是导致学生动机下降的主要原因。
2.1 课程设置与教材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没有学习过英语,即便是有过一年或两年学习基础的学生,其词汇量也不足500个单词。对于他们来说,大学英语课程几乎是零起点的学习。入校之后,将近70%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几乎不懂。少数民族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学习驱动力,但因为基础薄弱等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驱动力下降,即学习动机下降。学校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统考,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对少数民族对现有教材持有态度的调查中,张红(2008)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希望将其教材更换为内容紧跟时代、趣味性更强、含有更多听说内容的教材。新疆高校现用的教材更多关注的语言本身,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若只是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最后学生只学到了词汇和语法,就算通过了考试,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不强。因此,在选择课程教材和授课资料时,教师可选择具有文化特色的阅读材料,以此来吸引学生,逐渐提高其教材的趣味性和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兴趣。
2.2内在兴趣缺失、自信心不强
研究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跟专业课程和汉语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是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确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母语,入学之后要接收汉语预科教育,大学阶段又要进行英语的学习,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三语转换增加了英语学习在认知、语言转换等方面的难度,较易引发语言学习的混淆。如此,少数民族学生很难从学习本身获得内在动力,缺少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较多的英语学习动机。吴霞(2005)对学生动机调查选项的结果显示,83.37%的学生怀有职业前途类动机,48.32%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工具类动机,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以工具型动机为主,并且相当的强烈,这也是维持他们英语学习热情的根据。较强的前途类动机和工具类动机证明英语学习在新疆有较高的威望,少数民族将之学好的意愿。然而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考虑主要是基于实用性的角度,缺乏对英语本身的兴趣,这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因。
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即便是学生出现了使用语言的错误,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教师应关注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建立学生本身的信仰。
2.3 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因为大多民考民学生基础薄弱,几乎每一个单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而每一个句子当中几乎都存在语法知识点。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总是忙着记笔记,较难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多提供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而不是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教师一人也很难完全使学生克服学习策略和方法方面的负动机,因而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
作为从“反面”审视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下降原因的负动机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确实给教师带来了较多的启发。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今后的研究可扩大到对整个新疆高校相关群体的研究,抑或是到对中国不同少数民族之间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相信对其负动机的研究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关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的思考。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同民族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对比调查分析―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2013XYSK4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Chambers (1993).Taking the 'De' out of Demotivation.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7, 13-16.
一、 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由于民族心理学是舶来品,所以我国对民族心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民族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对共同心理素质的界定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受自己本民族历史发展,社会风气、语言文字、等影响,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品行等民族烙印。
二、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1、民族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民族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德国,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的起源也很早,很多学者在20世纪10年代就发表了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的相关文章,陈大齐在1919年发表了《民族心理学的意义》,1924年李子光发表了《论民族的意识》等。民族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本领域之一,中国民族学界对于民族学概念的研究主要受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学者主要研究的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2、民族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不明确。民族心理学是民族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是一直是学术界所讨论的问题。在民族心理学最早的研究中,被认为为是侧重于心理学科,认为民族心理学归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于心理学,但是他的的研究对象是以民族为基础的,认为民族心理学属于民族学的范畴。对于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研究内容上侧重点不同。民族学学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仍然是研究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这说明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界定中属于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的素质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微光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的是个体心理与个体成员之间的研究。
第三、研究缺乏现实实际。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出现了研究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事实。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纯理论的研究,只是为了研究而去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深入到实际的地区进行实地的调查。而对于研究的模式,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照本宣书式的采用了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理论研究的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解决问题的出路
1、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要紧跟实际,充分的去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习惯、信仰等各方面,更好深入的进行理论与实际方面的研究。如果研究的论题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那么论题是毫无意义的,各种努力都是徒劳的。
2、加强民族心理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
民族心理学既属于民族学的范畴,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制定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时,必须了解民族成员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摸透他的行为,较好的预防不好的行为的产生,制定有效的对策。加强民族心理须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深入地区进行民族研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产生和民族的心理活动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加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做指导,实践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理论又是对实践进一步的检验。这方面民族学的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方面还是相当的薄弱的,对与民族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都没有较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既要参照外国的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体系,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论:其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中国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民族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以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为主导,参照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不仅研究民族成员的行为还研究民族成员的心理,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测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10):185-191.
[2] 孙东方,常永才.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8-12.
[3]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16-0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南疆三地州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行,南疆三地州到我校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多。在近几年的生理学教学班级中,民族班级的比例日益增加。虽然民族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医用汉语,其听、说、读、写能力较入学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他们的汉语基础比较薄弱,而生理学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民族学生很容易出现听不懂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理论基础。它不像解剖学那样直观形象,生理学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很大,除了个别汉语程度好的民族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这些民族学生很容易对生理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课上不想听,课下不想看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激发民族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生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民族班生理学教学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走近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关键。民族学生虽然汉语表达能力有限,但他们热情有礼,渴望和老师接近。笔者利用课间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学习和生活情况,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学生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后,就会在情感上接纳老师,从而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对民族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回答问题时答错了,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其他的闪光点(如敢于发言、发音准确、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等),并及时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回答问题时就会更加大胆,而不会因为担忧发音、表达等问题而不敢举手,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遇有多数学生由于语言障碍而难以理解的理论时,可邀请已经理解的学生用母语给他们进行解释,这样不仅使学习好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也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进行消化和吸收,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亦会愈发浓厚。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生理学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挂图或板书等教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民族学生们理解生命活动的过程、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其难度很大。同时由于民族学生语言基础较差,理解力有限,加之传统教学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将生理学的概念、过程和机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生理的过程动态化,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不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进行生动地表达。当这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生理学知识以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生命现象变得鲜活、有趣,还使民族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从而克服了语言方面的障碍。例如,在讲减压反射的过程时,通过动画展示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和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动态的演示,将民族学生置身于形象、直观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他们探索自身生命活动的热情和愿望,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理学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联系日常生活,使民族学生感到生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讲呼吸时,让全体学生闭目,体会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胸廓体积的变化,以及胸腹部的运动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瑜伽、太极拳等运动为何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联系临床,使民族学生理解生理学理论对于解释临床疾病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胃酸时,联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消化性溃疡,让学生自己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出如何通过日常健康饮食保护胃肠黏膜。总之,在生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疾病,这不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民族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而且还突出了生理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在生理学和临床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为民族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学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热情
关键词: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学;学科
民族学是根据我国各个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的关系,又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探讨民族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后,有进行划分并且归类民族学的归属问题。根据文中的分析我们目前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所学的少数民经济学也是属于民族学的。
一、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
民族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依据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特点又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人情等各方面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少数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更多地关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现象、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他们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虽然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但也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这两科都是新兴学科,它们之间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在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二者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等等是不同的。相似之处都是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实现公共富裕。少数民族经济学是民族学里面一个重要的学科和篇章,它是民族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二、民族学与政治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对基本矛盾,不但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政治学里面的主要内容。政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在人类社会史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分配关系不但是民族学里面的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政治学里面要关心的问题。政治和经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民族学里面所讲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大融合的互助合作关系,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政治学所说明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也算是民族学里面的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民族学与经济学
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学二者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许是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研究对象,两个不同的学科形成共同之处,也可以合并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民族学更多的研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少数民族经济侧重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严格一点按我国的学科划分请情况,民族学这门课可以划分到民族类,而少数民经济学这门学科是可以划分到经济类的。
在我国学术界就有人提出,把民族学与少数民族经济二者之间的相似处,单独的归纳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共同的特点然后在认真的分析总结,规划处一本书,针对书名大家提出不同的见解,好多人都建议让二者的书名结合在一起,或者结合经济趋势和民族发展特点,给这本书名一个非常意义深远的书名。例如,在外国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命名为新民族学等等,而在我国大家就会以民族经济学命名。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观察问题,也许会避免以前二者之中只关注一个的观点,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例如根据二者的结合,我们可以把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的共同点作为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分析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规律,以便更好的把握民族学与少数民经济学的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我国目前的方针政策等。
四、实践中的民族学和经济学
在上一段我们讨论了把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会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中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相似之处中,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其实不管是民族学还是少数民族经济学它们都是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在研究探讨少数民经济的问题时候,都会涉及到有关民族学的理论和观点,可是这些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二者的综合,也不能全面的提出各个方面的观点,还有一些民族经济特色的经济体制,例如,现在流行欧盟一体、东南亚共同体、中国经济、中国制造等等。
少数民族经济学和民族学不管是站在经济方面还是民族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分析不同的问题二者都是成立的。我们先看它们反映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才能更好地观察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反映的问题也会更全面更深刻。其次站在反映一个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侧能更好的体现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它们有自己生活方式和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特色,因而民族学更多地侧重研究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交流等等。民族学研究的对象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的社会关系以及人文风俗等,而实际上民族学也没有全面的研究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的发展,在很多山区就有一些非常古老的民族,由于很少与外界接触交流,我们也很少去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全年的收入情况。
五、民族学的归属
在我国就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不管是民族学还是经济学都能反映各个民族的发展状况。少数民族经济又是我国民族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有很多经济学者,从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出发,研究民族经济。而少数民族经济更侧重于经济方面的成分,现实中也认为少数民族经济是经济类的一个重要学科和组成部分。前段时候大家都认为少数民族经济是民族学的学科,其实更重要的说明下,它是民族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在我国尤其是学术界,如何划分学科以及怎样分类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问题,世界各国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专家会按照不同的分类侧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国家就会按照民族的研究内容划分,还有的会采用研究的对象不同来划分,安研究对象不同的,首先就会要对各个民族的人口以及他们的需求不同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然后再来分析研究各个民族的共同特点,最后进行分类。事实上,对于干刚兴起的民族学来说,其学科归宿划分是没有那么严格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哪种划分都可以说明民族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各个方面都会有民族学的身影。(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