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4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17-0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历来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城市生活污水是否处理到位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在市政建设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上升,给城市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暴露出诸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现代城市健康发展。
1 重视并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意义
(1)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做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日益增多,给城市承载力带来巨大考验;重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2)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多,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2 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对生活污水处理重视度不够,投入污水处理的市政建设费用偏低,污水处理设施偏少,直接影响着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当前,我国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对生活污水处理不够重视,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得到的财政投入较少,污水处理设施偏少,建设进度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利用不科学,城市污水收集网与污水处理厂相关设施脱节,致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国许多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置不合理,未能与污水处理厂相关设施有效整合,致使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不出理想效能。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理念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当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理念和技术较为落后,与国际先进技术存在着一定差距;对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缺乏有效利用,制约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综合效能的提升。
(4)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在监管上存在漏洞,污水违规处理和乱排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前,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监管不严,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违规处理,致使污水经过处理后达不到合格指标;同时,对乱排乱放生活污水现象监管不严,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3 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群众利益无小事,城市生活污水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市政建设中,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费用投入,大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应对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问题。
(2)合理建设和配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将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设施有效整合,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设备工作效能,发挥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效能。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它收集城市生活污水,为城市污水处理做好必备的前期工作。
首先,针对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与污水处理厂设施脱节的情况,市政建设部门要将污水收集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充分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的综合效能。
其次,城市用地紧张,污水处理实施建设应尽量节省土地,将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成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污水处理站建于地下,充分利用上面的土地资源修建园林或其他植被,处理污水时兼具美化环境的功效,促进城市生活污水设施、设备建设科学化,既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又顺应城市发展趋势。
(3)与时俱进,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充分挖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潜能,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面对许多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一定要采取先进的处理技术,促进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够回收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
我国对污水处理后再次利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单一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使污水达到再生利用的条件,城市污水处理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案,提升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级好氧处理、厌氧+好氧气处理、厌氧+缺氧气处理,从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再生利用角度来看,厌氧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采用这种处理技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曝气 充氧,可大幅降低污水处理造成的能源消耗,同时这种处理技术能使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清洁能源―― 沼气,促进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城市环境。
(4)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加大对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监管力度,遏制污水违规处理和乱排现象。相关部门应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严厉打击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同时,对污水处理过程也应强化检测,确保污水处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污水处理效果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总而言之,城市生活污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城市市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合理修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采用先进污水处理技术,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22-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和农村建设政策的推行,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农村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农村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农村缺乏排水通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随意排放,或流进村外河流、闲置的大坑,或排出室外后任意流入街内等待自然渗入地下,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人为的处理后被利用。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处理和改善,就给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污染了河水和生活用水,还直接危害着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本人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的现状
农村污水产生的渠道是居民生活过程中的厨房污水、洗浴污水和粪便的冲洗水等等,其难于处理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2、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新城镇的建设投入的力量和资金有所增大,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投入还有所欠缺,造成农村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3、农村环境保护的人才缺乏,缺乏特定的负责环保的机构;
4、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改进和提高;
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与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6、因农村居住地不集中,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对农村生活环境污水处理的策略和建议
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较差,是环境污染物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受益人。因此,唤起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通过广播、报纸和宣传板报的形式将环保宣传落实到位,深入到每个家庭,让他们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关乎到他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农村环境建设就是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福利。
2、建立并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目前,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缺乏或者不够健全,如果想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并使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做到位,做到实处,除了树立并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之外,就是要建立并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例如在各个乡镇、农村建立环保所,全权负责所管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好的方面要做好宣传,树立良好的典型。除此之外,要制定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一些故意制造环境污染的现象纳入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中,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环境保护的意识真正植入人心。
3、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建设资金的投入
若想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建设,农村污水处理根本就不能做到位。因此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建设资金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村、镇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在一些重要的街口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发放垃圾桶或建设垃圾池,在几个集中的街道安排一名环卫工人,及时对垃圾进行归类和运输,对一些污染性很强的垃圾要集中处理,严禁禁止人们将一些生活垃圾投放到河流中,污染河水,甚至污染了生活用水。还可以投入资金帮助人们群众挖置下水道,集中处理生活污水,预防二次污染。
4、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农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居民生活区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不能铺设污水管网的地方,可采用明沟再加盖板进行密封的形式,这样雨水可以利用漫流的方式进水排水;如果是大的沟渠,可在沟渠内安装收集管;如果居民生活区内有充足的空间可直接铺设污水管网,但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埋没深度,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一定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一是对布局密集、规模较大的村庄,处理污水时,要采用集中处理的模式。把对农户产生的污水要集中收集在一个统一的处理设施内,然后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可以达到占地小、运行安全、成本小、出水水质好的效果。
二是处理农村污水时,首先要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还可以在污水处理池子的上方栽种一些根系发达,相对容易茁壮成长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污水中分解出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三是建立生活污水净化池沼气。在农村,建立沼气池不仅很方便也很环保。最重要的是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将生活中的污水完全净化,并且处理过的污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对农民来说,非常经济实用。
四是充分利用氧化塘。氧化塘具有处理污水的功效,并且构造简单,维护起来非常简易方便,是一种具有实效性且节能的污水净化系统。生活中的污水在塘内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后,借助微生物的代谢,在菌藻相互作用下,使有机污染物得到分解和去除。氧化塘的有效使用,值得借鉴和推荐。
五是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使用。湿地可根据形成的条件分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顾名思义自然湿地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人工湿地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而研发的一项技术。和自然湿地相比较,人工湿地更加强化了湿地功能,它能有效地将污水分配到长有多种植物的土地上,污水中有机物通过过滤、吸附等作用,促进微生物分解,从而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关键要根据具体实情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应本着经济、高效、节能、简单易行的原则,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宏伟目标。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城镇污水的治理一直是制约城镇规模扩张和制约城市饮用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城镇周边的水资源普遍短缺,因此城镇污水一旦处理不慎,流入有限水体后的影响更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小城镇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城镇的污水治理,但是中小城镇的污水无论是水质、水量合适在集合度上都波动较大,不容易收集,也无法利用固定的污水处理工艺统一进行处理,因此必须建立能够适应城镇波动水质、水量的污水处理工艺与设施体系,这既需要研发部门技术的提升,也需要城镇水管网规划方面的协调。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也对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该领域的研究也更具有现实价值。
1 城镇污水特点分析
城镇污水与大型城市污水相比,具有悬浮物多、有机物含量低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水量小、波动大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1 污水量规模小。相比大型发达城市,城镇的水资源总量下,同时日常工业与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使用也少,因此导致总体产出的生活、生产污水总量小,污水规模小直接导致的弊端就是污水处理厂的投入成本过高,许多城镇不愿为了少量的污水建造高成本的污水处理厂。
1.2 污水量波动大。城镇的污水主要是企业和生活污水两类,而城镇的小型企业与生活作息时间大体一致,因此排污水时间基本相同,这就导致城镇的污水昼夜变化较大,在安排污水处理时增加了难度,污水高峰时段处理厂无法满足处理需求,低谷时段大量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因此城镇污水处理的难度要高于大型城市。
1.3 污水质波动大。城镇污水中的生产污水占比较小,大部分都属于居民生活污水,由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来源广、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城镇污水的水质并无持久的污染特征,波动较大,使得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利用固定工艺和设施进行处理时,效果变化较大。
1.4 悬浮物浓度高。小城镇的污水收集系统以明渠为主,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城镇企业生产污水直接通过住宅或者工厂附近的明渠流经诸多地表渠道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在明渠流经过程中,雨水的掺入使得城镇污水的有机物浓度迅速下降,反而其中的悬浮物等污染物大量增加。
1.5 有毒物含量超标。城镇污水的有毒物主要来自于城镇企业排污,城镇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弱,且大量的高污染企业坐落在城镇,如果未经过严格的处理即直接排出,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还会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1.6 污水收集难度大。城镇的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未经过合理规划的城镇分散程度更高,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从散乱的各个渠道流入污水处理厂,有些在流通过程中掺杂了大量的杂物和地表污水,有些甚至无法流入污水处理厂的收集渠道,这些都导致城镇污水收集成本较高。
1.7 城镇附近水体的纳污能力低。城镇的布局较为分散,因此城镇附近的水体大多较为小,不仅供水能力弱,且纳污能力也不容乐观,一旦出现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的情况,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情况,直接威胁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
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增大、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污泥安全处理处置的迫切需求,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要求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部分城市和区域要求出水水质达到更高、更严的水体质量标准,或者实现高品质再生水的生产,全面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排能力,保障稳定达标并同时达到省地、节能、降耗的效果,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就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功能提升和技术设备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精细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从我国的城镇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可知,我国当前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污水处理厂技术和设施尚不能满足日益复杂污水处理需求,从而形成规模化的污水处理产业,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污水治理技术的进步,为我国更大范围的实现污水全部处理奠定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世界对污水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大,为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设备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
3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发展思路
现今,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我国城镇污水的水质复杂、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含量高、工业废水冲击及持续性影响、氮磷排放标准高等方面,而且东、西、南、北,地域及季节性差异极为明显,即使同一城市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排放标准及功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些影响因素所导致的问题将更为突出与复杂。因此,需要针对这些约束性影响因素及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消除或缓解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最不利影响,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去除率低、冬季硝化能力明显下降或不稳定、活性污泥惰性组分含量高、活性污泥反硝化和耗氧速率低以及由此进一步导致的能耗物耗增大、出水难以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等方面问题。
结语
一、 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及居民生活污水总量也逐年递增,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包括厕所粪便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系,不但严重污染了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质,而且大量传播病菌病毒。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利用高科技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不断的研究、治理着 众多领域的水污染;近年来,为了有效防治水污染,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很多城市将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了市政基础建设,但是因经济和其他原因,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水污染防治的需要。根据建设部的预测,2005年我国大中型城市入管网的污水处理率将达到47%,2015年将达70%。中小型城镇在短期内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可能性不大,每年我国将有200多亿立方米的生活污水急待处理。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我国许多内陆城市面临着"水荒"的威胁。面对步步紧逼的水危机,政府已将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技术、节水技术与装备作为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如何实现居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将是未来我国实现节水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途径。特别是在中国首例成功的完成了"制革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印染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之后,义无反顾,投入巨资,又成功的研制生产出系列化高科技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净化装置--《组合式高效生物化粪池》,并成功地培植驯化出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经多家单位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经卫生防疫、环保部门监测,主要指标完全达到了国家最新规定的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标准,属于无害化,可以用于浇种花草树木等,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污水资源化,该系统(装置)类似小型污水处理厂,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可根据人口多少、污水排放量任意选择不同规格的处理装置,使用于0.6米以下,温度5℃以上的地区和场所,是目前在建和正在使用的化粪池理想的代用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通过科技厅、建设厅 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该装置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该项目能使生活污水就地得到净化处理,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它将对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将减少政府对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开支的负担压力。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建设、谁管理的办法,避免污水无序排放,保证无条件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无条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二、工艺流程
三、基本原理
该装置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组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净化装置。它由生物化粪池池体、微生物菌群、微生物载体等组成。主要是通过人工强化技术,将微生物菌群一次性引入到生物化粪池内,在池内的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菌群生物膜,利用微生物菌群(生物膜)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消化、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使之转化成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达到净化水质之目的。该工艺采用的是多级生化处理工艺组合而成。整个系统埋在地下,污水进入该系统后不需任何能耗,利用流体推流虹吸技术,自动沿内部的特殊结构逐次流经调节、沉淀、分离、多级生物处理、多级氧化澄清等处理过程。在系统内设有特殊的GSH生物载体,便于微生物结膜繁衍生存。在该装置安装完毕正常运行后,一次性加入培植的GSH微生物菌种群,便可终身运行;该微生物菌群所含的种类多,菌谱宽,降解有机物能力强,处理后的污水经卫生、防疫、环保部门监测,完全达到了国家最新规定的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以就近排入下水道及附近水系。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的甲烷气体及少量的氮氧化合物气体,因其浓度低而不纯,故不能回收利用也不会引起爆炸,可随水流经下水道排放或用管道高空排放。经环保、卫生部门对所排放气体监测,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不影响居住环境大气质量。 处理后的水,如回用,可在排水口,增设一套相应流量的回用水装置,用于浇花草树木、冲洗车辆、地面厕所等。这是一项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的生物工程。其原理是将自然水体中各种微生物通过特殊的设备分离提纯、培植驯化、浓缩固化后配制成高活性、高浓度多组合粉粒剂(或水剂)贮存。在常温、常压情况下,粉粒剂可保存6年以下。
我们研制的GSH系列微生物菌种为高活性、高浓度(100亿/克粉粒剂)、高组合(几十种--几百种/克粉粒剂)。应用时,针对不同的污染水体、水质及其污水中污染因子和浓度情况,选择降解性能有最佳优势的微生物菌种群(分为A、B、C、D、E型等系列)及所需数量,用专用装置将菌群"激活"后,再投放到污水处理装置系统内(或城市的排污河、渠、沟、湖内),便可吸收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其他有害成份。因生物化粪池内安装有特殊的生物载体,便于微生物附着结膜及新陈代谢,不会受水量的冲击负荷过大使大量微生物的流失。
四、应用范围
该技术及装置是目前污水处理的最佳方式。适用于办公楼、住宅区、居民生活区、商业社区、宾馆酒店、食堂、学校、度假村、医院、军营、火车、轮船等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
转贴于 五、特点
1. 不占地表面积该装置全部埋设于地下,不占地表面积。池体上部可作为绿化地带、停车场、道路等。当用户的地形受限制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按非标准布置,现场加工制作,视地形情况进行任意组合排列布局。
2. 造价低,投资小该技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原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制成,能快速地净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与传统工艺和其他技术比较提高处理效率五倍以上,产品可工业化批量生产,从而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系统)相比一次性投资可节约50-60%。
3. 运行费用低该装置成功地利用了流体学(不需要水泵)来控制整个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做到了有污水时自动运行,无污水时自动停运,彻底解决了白天污水量大,夜间污水量小,乃至后半夜基本无污水等流量不均而引来的技术难题;由生物技术实现了污水量越大,处理速度越快,污水量减少,处理速度自动减慢,夜间没有污水时,装置基本停运等全自动过程。
4. 无需专人管理及清渣周期长采用该装置处理污水,不需要专人管理,长期为用户节约了管理费用。本工艺采用的是生物处理无剩余污泥技术,微生物把有机物和有害污染物转化为空气(氮氧化合物)、热量和水,为此,清渣周期长,一般情况下主设施三至五年只需清掏一次,减少了清理费用。
5. 处理净化效果好由于该装置是利用污水流动来控制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在装置内设有特殊的生物载体及大量的GSH微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能够自动快速的调节污水水量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此污水处理效果十分稳定,经监测,净化后的水质优于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6. 适应性强不受地区限制该装置系统不受气温、气候的影响,无论在我国中原及其他地区,同样可以运行(因为该系统埋在地下,便于恒温及保温),处理结果均能全部符合国家要求。
7. 运行无噪声、无异味 该系统的主要装置全部埋在地下,运行时无噪声、无异味等二次污染。特别适合于居住、办公、医疗等各种环境。
8. 污水资源化,回收再利用该系统可以配套回用水装置,用于浇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农作物、养殖、绿化、冲洗车辆、地面厕所等。若经进一步处理和消毒杀菌,水质可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标准,用于生活住宅区的园林景观用水及冲洗家庭厕所马桶等,实现污水资源化,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节约水资源。
9. 使用寿命长该装置系统池体采用防腐技术处理,所用载体材质为工程塑料,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等功能。一般情况下,该装置寿命可达30年以上。
1.2行政管理主体与权责不清晰,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建设、管理分别有住建、环保、水利三个部门,这种多头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资金使用过于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工艺复杂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治理效果不明显;二是部门分工不明确,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相互脱节,设施运行不足、停用闲置问题突出;三是省、市、县主管部门不同,难以对地方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地方部门工作业绩无法得到上级的肯定,缺少行政激励和持续性。
1.3处理工程运维与监管体制建设滞后,运行资金缺乏,设施运转率不高在管理理念上,受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供应、运营等传统思路的制约,大部分设施有镇(村)自行运行维护。但由于人力及技术上的限制,以及运维资金得不到保证,设施运行情况及效果不容乐观。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受村级经济影响,不愿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维护费用,运维费用成为的包袱,开开停停,有的甚至弃之不管,造成政府耗费大量资金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闲置、“晒太阳”。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2.1统筹规划,健全制度,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一是科学合理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环境保护、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国土整治等规划相结合,明确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空间布局与建设时序,并结合实际明确对应的主管部门;二是注重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制度,明确部门职能及运营主体,协同分工,保障运营经费来源及使用,优化运行标准及监管方式、考核办法。
一.农村污水的性质及特点
1.污水性质
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具体范围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两个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排放的污水等。农村生产污水是指居民在进行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甚至包括降雨形成的村庄径流水及农田径流水。
2.污水特点
由于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使农村生活污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从水质、水量及成分上都明显不同。
2.1、污水水质
(1)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成分复杂、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
(2)悬浮物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
(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4)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2、污水水量
(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水量都比较小。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人均用水量相对较小,因此相应产生的生活污水水量也比较小;
(2)变化系数大。农村居民生活非常规律,导致早晚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远多于白天,且在夜间排水量骤减,甚至断流。水量变换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3)每天都存在高峰排放量的时段:上午、中午、下午;
(4)农村地区集中给水用水量为20~35L/(人*d),龙头安装到户的用水量为30~40 L/(人*d),有淋浴设备设施的为40~70 L/(人*d)。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根据村庄居民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发展潜力、卫生设施水平、排水系统完善程度等因素确定。
2.3、污水排放体制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到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随意地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对农村污水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规模较小,在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和管理上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国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强。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指出优先在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以及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到2010年基本完成1万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建设。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这大力推动了农村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北方及沿海地区的缺水城市大力发展再生水利用,实现污水再生利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
三.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但从工艺原理上分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呼吸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可以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其中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
3.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溉渠道和附近的荒地,废水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立一个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送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并经过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的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底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的影响,表面径流的味觉影响较大,因此适应于人口居住非常分散的偏远农村。
3.2、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给予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送到经过一定改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的土壤中。投送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这种技术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整个处理过程处于地下,不影响景观,不产生臭气。
3.3、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鼓风机向污水中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细胞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并以剩余底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进行了有效的净化。例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不断的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O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还有比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法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能力强,建设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果高。但是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3.4、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高于好氧处理,无日运行费用支出。但是厌氧处理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瑕疵,主要为生物处理效率低。
四.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水资源,将污水资源化,不仅可有效地解决农村污水乱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利用刻不容缓,这是对国家环境保护的负责,也是为农村居民生活健康和生活环境健康的负责。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91-03
1 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广东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厕所冲洗、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等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具有处理率低、分散、面广、浓度低、来源多等特点。而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其特点是氮、硫、磷含量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地区农村每天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高达300万吨以上,而这些生活污水仅有很少部分得到集中处理,大部分生活污水并没有经过集中的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处理。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水体或周边河流、湖泊等,结果造成影响区域广泛的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对广东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制约。基于上述情况,广东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宜居生态村庄建设过程中,都必须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并加强对相关技术层面特别是生物处理技术的探索,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生态村庄建设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2 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2.1 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是将每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就地进行独立处理的技术,是针对每一家或者说独立用户使用的。每一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之后,通过地下装置系统,经过分离、沉淀、微生物的吸收、降解、渗滤、水解、腐化等综合作用,以达到去除污水中的病毒、细菌、磷、氮等,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后,渗入到地下水循环系统之中。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较为适用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的模式,该模式导致生活污水无法集中处理;或者由于居住区的人口较少,无法承担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巨额费用,而不得不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直接处理单独住户的生活污水,无能源消耗,较少的受到温度、天气的限制,在平原和山区均适用;另外,该技术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建设快速、没有运行费用等综合优点,因而较为适合广东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地下水深度和地下土质结构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设计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下土质结构进行勘察与了解,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追加一定的设施。使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要求用户定期对分离水解池中的污泥深度和水位进行检查,平均3~5年检查、清理一次,并将分解池中的污泥清走。目前,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例如美国,有1/4的家庭使用这种技术系统,每天大约有150亿吨的生活污水经过该技术处理后,进入到地下水循环系统之中。
2.2 采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性地投入到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和一定的构造结构的土层之中,利用土壤的毛细管扩散浸润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式,达到逐级降解污染物、净化污水的效果。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土地的自然净化能力,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与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某些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具有基础建设投资低、管理操作简捷、系统稀释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作费用低等优势。因此,对于广东一些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偏远地区而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另外,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使得污水处理与环境绿化相结合,达到改善和美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天津市某一科研单位与澳大利亚合作,在天津市武清县建立占地面积为2hm2的试验区域,将经初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小麦的灌溉。研究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为75%~86%,BOD的去除率为93%,总氮的去除率达到了82%~86%,97%~99%的磷肥通过作物及土壤而被吸收利用。
2.3 采用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客观原理和科学技术的新方式,它模拟自然湿地的污水自动净化系统构造而成。在建筑物附近,配置一定的坡地填充配料,如常见的沙子、碎石等,在填料的表层土壤中,种植一定的水生植物,该类植物由于具有成活率高、美观、生长周期长、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势,能够自动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成分,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例如芦苇,它既可以成为湿地中的重要污水处理生物,又能够增加湿地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考虑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作为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协调作用,从而实现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质通过人工湿地的过滤、沉淀,可以实现快速的截留,从而被水生生物所分解与利用。另外,湿地的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溶解性,生活污水中的可溶性物资可以很快地被分解与吸收利用;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能够通过湿地环境下的水生植物的根系,来达到吸收、吸附和生物降解的效果。随着污水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中的微生物也在不断的生长和繁殖,通过对于湿地床填料的不断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清理与重新打理,可以实现对新生有机体的去除与清理。湿地处理技术下的出水效果较好,水质较高,因而较为适合处理饮用水源;或者结合当地的景观设计效果,种植一定的水生观赏性植物,用于改善周边的水质状况;此外,这种污水处理方式所采用的成本费用并不高,因而较为适合大规模的、常规性的污水处理区域。但是,由于其占地面积比传统工艺要大得多,并且,季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湿地处理技术的运转。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并不是太现实,而广东地区恰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4 采用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广东地区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采用稳定塘技术。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而形成的污水处理塘,它的主要设施包括防渗层、围堤等,通过利用水生生物系统,依靠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从而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处理。因而,稳定塘技术是实施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好方式,它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与推荐。
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与常规的污水净化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基础建设投资小、维护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而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的采用。广东地区在进行生态村庄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生活污水的处理难题,结合广东地区的水塘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考虑选择采用稳定塘技术,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化和高效化。
但是,当前,稳定塘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表现之一就是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当前,广东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稳定塘技术来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例如,某地利用原有的面积不足0.22hm2的水塘,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解决了当地几十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稳定塘采用围隔布的方式进行分割,从而将池塘划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具体来讲,有回用水区、水生生物净化区域、填料的强化净化区三个大的综合区域,从而实现了通过梯级净化,保证了出水的质量能够达到地表水的IV类水质标准。
2.5 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广东地区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采用净化沼气池技术。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一种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它主要采用好氧过滤与生物厌氧消耗相结合的技术,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于一体,采用多层次净化、多种好氧过滤技术,实现对污水中多种污染物去除的目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将生活污水处理与其自身的合理利用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可循环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之后,可以产生出沼气;并且,发酵之后的污水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了净化的目的;厌氧发酵处理之后的污水在剔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质之后,作为新型的水――中水,可以用作浇灌用水或者观赏景观用水;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家庭餐饮、烹饪能源。农村中,有着大量的人畜粪便及农作物秸秆,因而,可以就地取材,转化用作沼气发酵的原材料;通过厌氧发酵的沼气材料可以直接转化为活性肽养分,因为发酵之后的沼气原材料中的钾、磷、碳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成分并没有流失,因而,可以直接作为农用沼肥,取代部分的农用化肥。
结合农村已经改变的猪圈、厕所、厨房等基本的生活环境布局,可以将生活污水与猪圈污水合并处理,经过统一的沼气处理技术,进行厌氧发酵过程,转换为农用化肥,沼液经过管网收集之后,进行集中净化,其水质能够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平均每家农户只需两千元钱,而交通运输费基本为零,因而,较为适合农民家庭采用。这种技术很适用于广东地区,因为该技术要求冬季水温在5℃以上的地区,否则当冬季温度过低时,该技术的处理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广东地区处于我国南方,冬季气温普遍偏高,因而,可以将此技术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如果偶尔冬季气温出现偏低的现象,则可以采用在沼气池上建立日光温室的方式,以使沼气池内的温度能够达到适应的发酵温度。另外,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当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低于发酵的标准要求时,就会导致沼气池的产气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农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就广东地区而言,可以在居民生活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3 结语
总之,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关系到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生态村庄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是改善广东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广东的内在需求,因此,必须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农村实用环保技术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268-01
这几年广西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村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村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也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其排放量是越来越大,这些生活污水要是得不到合理的处置,这就会给我国的环境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而且,广西农村居民居住的比较分散,广西地区的地形地势差异较大,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对广西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更好的推进分散式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1.广西农村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西省也不例外,广西经济这几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和推行,广西地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尤其是我国广西地区的农村也有了一定的转变,农村经济得到了飞快的进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农村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农村人们幸福感也有所提高。但是,广西地区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市来说其发展进程还是存在差距,有很大的不足的,广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的较分散,所以,对农村进行管理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农村居民众多,生产生活制造的垃圾也是很多的,而且,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大多是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了。因此,这些大量排放的污水就会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广西地区的地形地势差异较大,这些污水会对周边的其他地下水造成极大地破坏,从而,这就会严重农村居民的用水质量。所以,这就需要我国广西政府的相关部门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
2.广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
广西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污水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当中,由于这些污水中含有太多的磷、钾、氮等元素,这样就会对河流水以及是地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得水富营养化极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而且,还会造成水质变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量的供给。这些污水一般都含有人们的粪便、人体的尿液、油水以及含有磷的洗衣废水,这些水中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造成水流污染,其中还含有很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促进疾病的传播,这就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农村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严重破坏农村生活环境,致使水体环境严重恶化,我国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对农村污水排放问题进行一定的处理。
我国广西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国是属于较为落后的,因此,在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广西农村居民人口较多,并且,其农村人口大多是呈分散状居住,集中居住的地方人口规模是较小的,而且,经济发展水平是较低的,这样就不便于大规模的进行污水处理,而是更有利于运用分散式处理。然而,当前,我国广西农村在污水处理方面还存在的极大地问题,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在我国广西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是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我国农村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关键之处。
3.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研讨
第一,生物处理技术。在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这种方法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指的是在厌氧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厌氧或者是兼氧微生物一起作用的情况下,使得有机物得到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氢气的过程。在广西农村采用较多的是沼气池技术,这种技术消耗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简单,占用的土地较少,消耗较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一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温度因素制约,使得其工作效果较不稳定。因此,这一方面的专家一定要在沼气池技术这一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实验,对沼气池技术在运行效率以及脱氮能力、污泥滞留这些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经过改善之后,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出水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生物膜法,这种方法在污泥处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其管理较为方便,污泥产生量较小,而且其占地面积也较小,因此,这种方法在广西农村地区运用也是较为广泛的。
第二,生态处理技术。首先是,土地渗透技术。其中土地渗透技术指的是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控制污水,充分发挥土壤、植物、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土壤对污水的吸附作用,发挥土壤中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分解作用,发挥植物对污水中一些杂物的吸收作用。在经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的有机作用之后,可以使得污水得到很好的净化。这种技术环保、高效,消耗的成本低,操作方便,运行较为简单,因此,在广西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土地渗透方法,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初步处理,为进一步净化提供前提。其次,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是对自然湿地的一种模拟,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使得污水可以得到初步净化。最后,稳定塘技术。稳定塘技术指的是人工建造的污水池塘,这一技术也是利用自然生物自身的净化作用。通常农村建造稳定塘的过程中,还会在污水池塘种植一些具有净化作用的藻类植物,这样就可以避免稳定塘发臭,提高其污水净化能力。
结语
广西农村因地制宜运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环境得到净化,有利于广西农村人民生活地更好。在广西农村地区受农村分布零散特点的影响,应该要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从而,可以更好的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进而,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0.前言
我们通过对多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城市污水的氮、磷含量超标,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较少,夏季灰水浓度较低,冬季灰水浓度较高,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远大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等主要特点。城市污水厂由于每天要处理的城市污水过多,超过了污水处理厂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在暴雨天经常会出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崩溃的现象。农村的污水处理系统尚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给农田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1.污水水质检测
1.1污水检测指标
为了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本研究对城市污水水质进行了7个周期的监测。监测的时间间隔主要分为日监测、月监测和季监测。日监测是指对COD指标每隔2h取一次水样,全天监测12个水样,采用仪器法测试,主要是为了监测每日污水排放量的高峰期。月检指每月检测两次,检测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等 6 项,其目的是观察对比夏季月份与冬季月份污水排放量的差异。季检指每季度检测一次,检测参数除以上几个检测指标外还多加了测总汞、总镉、总铬、总砷、总铅、总镍、总铜、总锌、总氰化物、硫化物等16 项检测指标,使差异更加明显。
污水检测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在污水水质方面有很大差异,况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水质不同,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成分上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农村污水的检测过程中,配置集水容器作为生活污水样品的收集设施,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分类生活污水和总污水进行水量和有毒物质的检测,在对各村居民收入水平、用水设施条件、排水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置状况等入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不同的农村家庭作为典型监测点。
1.2污水检测方法
为保证所取水样具有代表性,污水处理厂污水靠重力自排,从超越前池的箱涵取样。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表中污水水质浓度选自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的三级排放标准。
2.污水水质特征分析
2.1相关指标分析
选择总磷、氨氮、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氮等 6 个样本数量较大且比较重要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性进行显著性检验。除个别月份及个别离群数据以外,COD、浊度、BODS、55、总氮、氨氮、总磷等各指标最低值基本上出现在每天的10时到14时,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到18时,部分指标在22时左右达到最大值,在城市居民的午饭和晚饭时间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最多,说明城市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与服务范围内居民日常起居习惯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有机物指标和总氮、总磷营养盐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5~0.7之间,而P值均远低于 0.01,正相关性较显著,这也表明,城市污水是以生活污水为主。在我们观察实验的7个周期中CODCr总平均值为153.95mg/L,BOD5总平均值为60.22mg/L,表明该污水为低浓度城市污水;冬季居民生活用水量较少,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2月份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表明春节期间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2.2农村与城市的污水水质差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污水的成分主要是生活污水,而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要远远小于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负荷调查区内人均日产COD,NH3-N,TP,TN负荷分别为18.95,0.173,0.166,0.690g;而城市居民人均COD,NH3-NTP,TN等污染物日产量为92.0,2.37,1.30,15.7g。显然,农村居民人均污染物日产负荷远低于我国城市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的青壮年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和老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不多。另外,农村的生活污水大多是厨房污水和洗浴污水,由于夏季洗浴污水的含量大幅度升高,所以农村夏季生活污水远高于冬季生活污水。
3.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3.1生物法处理
对于生活污水,BOD5/CODcr的比值可以初步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城市污水的可生化性较高,适于采用生物法处理。实践表明,当废水中BOD5/TN
3.2改良污水处理加工工艺
首先,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污水处理系统,并结合我国不同地域的污水产生情况调整污水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城市小区污水的水质、水量不均匀且水量小,有时甚至没有污水,因此应采用承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处理工艺,如SBR或人工潜流湿地。在小区设计规范方面,要加有关污水回用的要求,做好中水回用的长远规划,确保中水的长远发展;应要求建筑面积或居民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小区必须设置中水回用系统,而且中水工程与其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人使用。
3.3农村污水处理特点
我国农村地区本身幅员辽阔,地区性差异明显,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也会因地域间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存在影响因素多、差异性大的特点。由于农户家庭排水设施薄弱,产生的生活污水部分利用后,基本采用道路泼水或明渠排水处置。由于农村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偏低,且非溶解性有机物占70%左右,当污水厂附近地理条件合适时,污水处理厂可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后续脱氮效果较好且运行费用较低的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生态处理单元,该工艺还可通过加大投药量有效解决春节期间水质波动对水厂运行的冲击问题。
4.结语
污水水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和农村的污水中生化性较高,大多可采用生化方法处理。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为社会的污水处理做出贡献。污水处理的方法也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如脱氮除磷等工艺方法的革新。对污水水质的分析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百姓生活,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科]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住宅小区逐渐增多,住宅小区配套设施逐渐增多,其中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给排水室外设计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给排水室外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关给排水在室外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对建筑使用性能的提升有所帮助。
2、工程概况
某小区位于城郊地区,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小区服务人口大约1万人,总户数设计是2950户,整个小区建筑楼层为5层,1梯两户,同时配备其他公共建筑,比如液化站、商业区、幼儿园以及医院等。该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不完整,建筑小区东侧连接水塔重力流给水管道,南侧连接市政给水管网,小区东侧和南侧都有市政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二者流向相同,管径略有区别,市政雨水管网管径是DN1000,污水管管径是DN600,小区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心的服务范围之内。
3、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
(1)小区用水量
小区用水单位包括日常生活用水,商业区等公共区域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定额和居民生活用水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计算方法按照小区居民人数和绿化道路面积对其当天最大用水量进行计算,给出用水量最大值。
(2)选择室外排水管材
和金属管材相比较而言,塑料管材的优点很明显,包括损失小、节能、污染小、质量轻、耐腐蚀等。其中,HDPE管材是塑料管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强度要大于其他塑料管材,可以直接应用于城市道路,所以此小区室外排水工程排水管材选择HDPE管材。这种管材进行连接时只需要胶圈连接或者热熔连接,施工方便。
(3)给水管道设计
首先,给水管道设计先进行混凝土支墩的设置,给水球墨铸铁管在室外给水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一些口径较大的室外给水铸铁管,一般是在管道系统的水平弯头、管道末端以及返弯处进行混凝土支墩的设置,支墩消除了土壤条件差、管内水压较大而产生的外力,造成的管道接口处出现松动。因此对于管径大于350 mm,或者是土壤较为松软时需进行混凝土墩的设置。
其次,在钢管的防腐蚀方面,由于考虑到管材会受到土壤、地下水等方面的侵蚀作用,而且在地下杂散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因此对金属表层产生损坏,所以必须要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管材发生腐蚀,以及减少杂散电流作用对绝缘层产生的腐蚀,以此延长管材的使用寿命。
4、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综合设计
(1)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
小区地理位置处于城郊区域,与城市自来水厂的距离比较远,小区的室外供水依靠市政给水管网,然而小区的整体居民生活用水需求量非常大,供水管网压力无法满足此需求,所以小区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当在小区中心进行蓄水池的设置,或者是进行集中变频水泵加压房的设置,以此确保小区内正常用水需求。除此之外,小区生活用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用水进行综合设计,消防用水量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室外消防栓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消防用水设计按照同时一处起火考虑。
(2)生活污水处理
小区位于城郊区域,不处在城市污水处理范围之内,没有配备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置化粪池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初步使用成效显著,如果长期使用而没有定期清理淤泥,淤泥越来越多,化粪池有效容积变小,管道容易堵塞,大大降低污水处理效果。日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相比有一些区别,和城市污水相比较而言,水质的变化不大,污染比较少,并且结合实际管理办法,建议企业选择通过无淤泥污水处理方式,在小区周边进行小型污水集中处理的方式,加强给排水中污水处理设计,对污水管道进行定期清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符合相关规范。具体处理工序:所有的污水经过收集、过滤,去除掉直径较大的颗粒和杂质,污水进入调节池对水量进行调节,主体设备环节污水先经过两个小时的沉淀和氧化处理,利用消毒、过滤和混凝等方式进行净化,这种处理方式处理的水可以进行绿地浇灌,以此节约水资源。除此之外,产生的淤泥还可以进行压缩处理后用作农肥。
5、综合处理雨水和污水分流管道
(1)室外给排水管道设置
小区室外给排水进行管理和设置,应当结合城市的总体管线设计,包括燃气、电力、电信、热力、雨水、污水等管线,垂直范围之内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对管线垂直高度进行确定,还需要注意小区内排水管网高程与市政排水管线的衔接问题,需要考虑方便进行日常检修。在水平平面,要按照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对不同管线水平位置进行规划,一是为了防止出现管线抢位的情况,另外是考虑未来扩建或者是线路改造等变化。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区域内地势比较平坦,对污水和雨水管道进行设计时,为了防止出现施工偏差的情况,应当进行一定坡度设计,而且要把排水管道坡度放大,对于排水管道的畅通有所帮助。
(2)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进行分流处理。雨水管道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雨量对于排水系统的影响,如果短时间之内雨量加大,很容易导致内涝,甚至是雨水倒灌的情况,会对小区居民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加强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特别是雨水旺盛的雨季。还要注意污水管线和雨水管线进行分流处理,先对污水进行充分处理然后再排放,可以在城市排水高峰期大大减少城市的污水污染程度。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检查井进行标示相关字样以示区别,防止出现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混接的情况,导致水体被污染,甚至是对整个排水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用水运行安全的重视,给排水系统的规模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做好给排水设计方面的工作,以此保证给排水系统环境保护和运行安全,尤其是给排水在室外设计方面,需要在达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可以让给排水设计工程变得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吴冬云.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浙江建筑.2005(06)
[2] 宋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3] 王艳丽.浅谈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
近年来,农村环境统计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普遍将农村环境统计(特别是污染物排放统计)作为环境统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调查方法基本上采用抽样调查与估算相结合的办法,并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审核与管理制度[4]。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展了环境的统计工作。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城乡差别小,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在人口多的村镇修建统一的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人粪尿及生活污水。在人口较少的地方则要求每户修建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则大都有专人收集后归市镇统一处理[5]。因而总的说来,国外对农村生活污染产生特征研究较少,主要是收集方法及处理工艺的研究[6],相应的统计方法也较简单。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性,直到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时才选取了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4个典型流域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染调查(以下简称典型调查)工作,目的是为今后开展农村生活源的全面普查积累经验。典型调查主要针对农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利用、排放情况开展调查。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测算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排放量,其技术路线: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测算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排放量;以流域为单元,分类抽样监测和测算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产生、排放数量,获得各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排污系数;在此基础上,以流域各行政村农户为调查对象,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并利用产、排污系数核算农村生活源污染物产生、排放量[7]。由于农业和农村污染涉及面广,随意性强,监管难度大,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仅对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4个典型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染进行调查,其他农村生活污染均未纳入调查范围。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工作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调查技术方法、人才队伍、软硬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4]。
农村生活污染的特点
据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般空气净化器为物理吸附型,没有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或处理不干净;由于大部分净化器采用活性炭,时间一长会产生吸附饱和,造成污染物的脱落,产生二次污染。
据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的报告,多功能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采用纳米材质,核心模块不需更新;具有光催化、紫外线和除尘系统三重杀菌功能,采用纳米光催化的机理和大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的载体来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光催化网,可发挥高效物理吸附和光催化分解的协同效应,实现对甲醛,苯等有机污染物的持久分解和对甲型H1N1流感等病菌的及时杀灭,并把有机污染物快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消除了物理吸附饱和及二次污染的缺陷。
复旦大学等发现GRK在胚胎发育中的新功能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医学院马兰教授研究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可影响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这一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GRK参与人类胚胎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GRK是广泛存在于心、脑,肺和骨骼肌等重要器官中的一类重要蛋白激酶。过去对GRK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育成熟的细胞和个体。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蒋,硕士研究生杨鹏在马兰教授指导下,采用斑马鱼模式生物和人胚胎肾细胞,研究了GRK2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GRK2的缺乏会导致胚胎停留在发育的早期阶段,造成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种器官发育异常甚至胚胎的死亡。此外,他们的研究揭示,GRK2对发育的调节作用并不需要它的蛋白激酶活性。在发育信号分子作用下,GRK2与PTCH1结合,促使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进入细胞核,可推进细胞周期和胚胎的发育。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基础研究获新发现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实验室历经10年发现了一种新型泛素化酶Nrdp1,能够通过选择性促进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产生I型干扰素,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帮助机体有效清除病毒感染并减弱炎症损害,从而认知了机体免疫细胞抗御病毒感染和控制炎症反应的新型免疫调节分子机制。
曹雪涛实验室于1998年从人的树突状细胞基因文库中率先独立克隆了一个新型分子,当时发现该分子与细胞死亡有关,而命名为死亡抵抗蛋白。3年后国外学者陆续报道了该分子的小鼠同源分子,命名为Nrdp1等数个名称,并证明其与肿瘤细胞的凋亡与肿瘤形成机制有关。曹雪涛院士和汪展博士、陈涛涌副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发现,该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泛素化酶,能够直接结合在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两个信号分子(MyD88和TBK1),通过不同位点介导的泛素化过程促进MyD88降解却激活TBK1,从而抑制了MyD88信号通路触发巨噬细胞等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促进TBK1信号通路触发的I型干扰素产生。
江南大学等开发出二元复合结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备